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的历史大家都学得如何?想要历史试卷的答案吗?已经整理好了。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选择题

1.自北魏以来,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多。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双方这一迫切要求的是

A.隋文帝

B.唐高祖

C.宋太宗

D.元世祖

2.《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此项工程”指的是

A B C D

3.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材料表明科举制度

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B.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C.为历朝发掘培养了人才

D.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4.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优秀人才的辅佐

B.互相借鉴经验

C.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D.社会的统一安定

5.右表反映的史实是

起止时间 755年至763年

叛军指挥官安禄山、史思明等

结果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影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唐朝灭亡

D.北宋建立

6.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这番举措

A.完善了科举

B.巩固了边疆

C.加深了汉藏情谊

D.促进了中日交流

7.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路线人物内容结果

唐→天竺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鉴真 6次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

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8.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殖民者盗走的中

国文物(见右图),其上印有“咸通九年”(即

公元868年)字样。由此判断这件文物最有可

能属于

A.东汉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9.据不完全统计,唐朝留下姓名的诗人有两千三百

余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接近五万首。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开放的文化政策

B.统治者的提倡

C.经济的繁荣发展

D.唐朝人口众多

10.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11.“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由此可见,岳家军

A.作战英勇

B.爱护百姓

C.物资充裕

D.战术先进

12.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时期,从外国引进了玉米、

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这些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3.右侧遗址所示机构的职能是

A.调解民族关系

B.管理海外贸易

C.负责纸币发行

D.兴修水利工程

14.“□□的统一,结束了300多年来几个政权并立

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

“□□”处应填写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5.元世祖时期,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平”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

坏的标准。这一举措

A.消除了游牧民族特色

B.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

C.使大批农田变为牧场

D.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

16.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和“八股取士”的实施,其共同目的是

A.发展教育事业

B.加强君主专制

C.完善政府机构

D.选拔优秀人才

17.“他率领二万七千八百多人,分乘二百零八艘木制帆船,由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了持续二十八年之久的七次下西洋的壮举。”这一壮举发生在

A.唐太宗时期

B.明太祖时期 C .明成祖时期 D.康熙帝时期

18.如下示意图反映的史实是

金门出发→包围赤嵌楼→荷军投降→击败荷增援舰队→荷兰殖民者投降

A.郑和七下西洋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康熙帝巡视东北

19.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

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

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评价的是

A.郑和下西洋

B.雅克萨之战

C.大兴“文字狱”

D.闭关锁国政策

20.有人说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宫殿群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非选择题

21.读图,回答问题。(10分)

图一图二宋朝的罗盘针(模型)

(1)图一所示货币与以前的货币相比有什么优点?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4分)

(2)图二所示文物的主要用途是什么?(2分)

(3)上述两幅图片反映了宋朝社会哪两个领域的发展?(4分)

得分评卷人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明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掠夺奴役人口,危害极大。地方官无力还击,年轻将领戚继光受命到浙东抗倭。……此后,戚继光又奉旨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抗倭。

材料二:1685年,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军。侵略军伤亡惨重,战败投降。清军撤走后,侵略军卷土重来,重新占领雅克萨,1686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萨,重创侵略军。

——以上材料均摘自《历史》七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材料一中的“倭患”、材料二中的“侵略”分别是由哪个国家造成的?(4 分)这反映出明清时期面临的共同危机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为解决这一危机,明清政府采取的共同举

措是什么?(2分)这一举措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4分)

(3)在蓬莱、浙江都建有戚继光纪念馆;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建有雅克萨之战纪念碑。这些纪念馆、纪念碑建立的意义是什么?(2分) 得分评卷人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十五年(641年),唐以宗女文成公主下嫁弄赞,弄赞为她另筑城郭宫室以居之。公主厌恶吐蕃人以红色涂面的陋习,弄赞下令暂时停止,同时他本人也脱去毡裘,被服中国的绸缎,渐渐染上华风。他派遣豪酋子弟,入唐国学,以习诗书,并聘请中国士人,为他典掌表疏。

材料二:中央政府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该地区的行政事务,该地区成为中央政府辖下的正式行政区。

材料三:五世__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__喇嘛”封号。后来,康熙帝赐予另一位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__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1)材料一中的“弄赞”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史实对该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三中的“中央政府”分别指哪一王朝?(4分)

(3)根据材料概括,上述三个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6分)其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A B C C A B C B D B

题号 11 12 13 1 4 15 16 17 18 19 20

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及答案整理

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及答案整 理 历史七年级下册测试题 一、慧眼识真(认真看、仔细想,相信你一定能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 B. 通济渠 C. 邗沟 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 .唐玄宗

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 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 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 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事件接龙1.A.开元盛世 B.活字印刷 C.玄奘西游 D.戚继光抗倭 E.郑成功收复台湾(二)知识擂台2.世界三大饮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_____。4.宋代时,北方以____________为主食,南方以____________为主食,这种饮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5.________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_为大汗,尊称为__________。蒙古国建立。 6.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回归祖国的是 ______________。7.北京__________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8.我国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____________,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写出一部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9.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__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从1553年,葡萄牙人攫取在我国_______________的居住权,到__________年12月21日回归祖国,共历时446年。11.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蜿蜒一万余公里。(三)精彩四选一12.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A.隋之前的古运河 B.隋运河C.会通河 D.通惠河13.“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魏征 B.

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14.科举制度是在_________逐渐完善的()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5.“和同为一家”是首________领给唐皇书信中的一句话() A.回纥 B.靺鞨 C.吐蕃 D.南诏16.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崔致远17.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18.澶渊之盟的签约双方是()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西夏D.南宋与金19.《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A.司马迁 B.司马睿 C.司马炎 D.司马光20.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刺和红海沿岸21.军机处设立于()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D.雍正时期22.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23.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2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隋朝 B.

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含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1)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并说出他西行取经的出发地点? (2)材料一中的他,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描述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并说出该事件的影响? 【答案】(1)玄奘;长安. (2)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 (3)鉴真东渡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可知,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玄奘.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天竺,求取佛法. (2)依据所学可知,玄奘到达天竺后,在那烂陀寺学习佛法,那烂陀寺是玄奘“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玄奘回国后,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3)依据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可知,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鉴真东渡日本.鉴真东渡日本后,不但弘扬了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宋史·高宗本纪》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什么意义? (3)谈谈对材料一、二事件的看法。 【答案】(1)澶渊之盟。(1分)北宋与辽。(1分) (2)宋金和议。(1分)宋金对峙局面形成。(2分)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5套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5套带答案)(1)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表内。)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 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3、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A.《清明上河图》B.《步辇图》C.敦煌壁画D.《洛神赋图》 4、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戒贤 5、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因为() ①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②它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桥身依然坚固③它在交通运输上起了重要作用④桥的形状美观,栏板上的花纹生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谁的诗句()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 D.杜牧 7、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9、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肆 D.坊

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1、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 A.西汉和隋 B.隋唐和北宋 C.西汉和南朝 D.东汉和西晋 12、在《资治通鉴》中可以查阅的历史资料是() A.黄帝战蚩尤 B.赤壁之战 C.澶渊之盟 D.杯酒释兵权 1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14、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5、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的作品?①颜真卿②柳公权③张择端④吴道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16、下列哪位皇帝被称为"天可汗"?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7、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怀仁可汗 D、渤海郡王 18、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19、我国西部有一处著名景观:在一千多个洞穴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雕像这里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龙门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楼兰遗址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20、岳飞受到人们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岳飞抗金维护了南宋的统治 B、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C、金军南下攻宋,使人民受到很大灾难

【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含解析)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 (l)请写出上图中A、B两点的地名 (2)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 【答案】(1)A.洛阳;B.涿郡。 (2)隋炀帝。 意义: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至今仍具有交通运输、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等价值。(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 A.洛阳;B.涿郡。 (2)第一小问: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隋炀帝。 第二小问: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意义是: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至今仍具有交通运输、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等价值。(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宋代经济蓬勃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新高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改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兴盛的宋代手工业

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制瓷业 造船业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朝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别举出来代制瓷业和造船业的主要成就 (3)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宋代商业的哪些重要表现? 【答案】(1)优良品种、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农民辛勤劳动、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2)浙江哥窑生产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使用可以起伏的桅杆,发明了密封舱技术,装配了指南针。 (3)宋代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发达、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解析】 【详解】 (1)由材料“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可知,宋朝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的原因有:占城稻是优良品种、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农民辛勤劳动、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 (2)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生产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等。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使用可以起伏的桅杆,发明了密封舱技术,装配了指南针。 (3)分析图片可知,三幅图片分别体现了宋代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发达、北宋前期,四川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 试题(附解析)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南唐时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大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高宗时,吐蕃从内地引进了蚕种,唐朝还派酿酒、制碾皑、造纸墨的工匠到吐蕃传授技艺。……吐蕃还通过互市,向唐朝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品。……吐蕃的马和形制优美奇异的金银器等物品不断地传到内地。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司马光《资治通签》材料三(唐朝)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施建中《中国古代史》(1)材料一反映哪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能反映唐蕃交往的史实。(2)材料二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实行这种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唐太宗由此获得了什么尊称? (4)综合以上材料,概况唐朝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并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答案】(1)汉族与藏族(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2)汉族;少数民族;开明、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 (3)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天可汗。 (4)和平与友好交往;良好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唐高宗时,吐蕃从内地引进了蚕种,唐朝还派酿酒、制碾皑、造纸墨的工匠到吐蕃传授技艺。……吐蕃还通过互市,向唐朝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品。……吐蕃的马和形制优美奇异的金银器等物品不断地传到内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汉族与藏族(吐蕃)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亲,唐太宗在位时,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2)依据材料“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是唐太宗说的话,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以中原汉族为贵,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反映的是唐太宗实行的开明的民主政策。其中的“中华”指汉族。“夷狄”指的是少数民族。 (3)依据材料三中“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段话告诉我们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影响是使各民族和平相处,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的同学在做历史单元试题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是靠平时的历史单元试题训练积累出来的,因此多做历史单元试题总是有好处的。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的是 ( ) A.李善长 B. 刘基 C.朱升 D.徐达 2.八股取士开始于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对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4.明初,为安定社会和增加财政收入,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 ) A.重视发展农业 B.奖励垦荒 C.休养生息 D.引进国外高产作物 5.元明两朝的棉纺织业中心是 ( ) A.松江 B.杭州 C.湖州 D.魏塘 6.16世纪中期,主动提出与明朝互市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是 ( ) A.成吉思汗 B.俺答汗巳忽必烈 D.努尔哈赤 7.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 A.意大利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日本 8.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努尔哈赤政绩的是 ( ) A.统一女真各部 B.创立八旗制度 C.建立后金政权 D.改女真为满洲 10.李白成提出的最受农民欢迎的口号是 ( ) A.“三年免征,一民不杀” B.“平买平卖” C.“均田免粮” D.“军人人城,有致伤一人者,斩以为令” 11.明朝中后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在( )• A.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北京地区 B.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 C.黄河流域 D.云南等边疆地区 12.对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 )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 1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4.明朝文学的主流是 ( ) A.散文 B.杂剧 C诗词 D.古典小说 15.明朝著名剧作家及其最负盛名的、鞭挞封建礼教的作品是 ( )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李清照的《如梦令》 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D.汤显祖的《牡丹亭》 二、填空题 1.“靖难之役”后,________夺得帝位,他就是明成祖。他继续采取________政策,以加强君权。 2.明朝沿用________选拔官员。政府规定考试只许在________范围内命题,文体要死板地分成________部分,叫做“________”。 3.明朝时为增加粮食生产,南方大力发展________,岭南地区还出

七年级历史下册测试卷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初一下学期历史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序姓班一、单项选择分分,7(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到背面表格中,每小题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人是 .杨勇D.杨坚C.刘邦A.杨广 B 隋朝建立后,都城定在2 .涿郡.江都 D B.洛阳 CA.长安.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中心是在3 .洛阳.余杭 DA.长安 B.江都 C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4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 C.加强了南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中国历史 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慈禧 C.李世民 DA.武则天 B.杨坚.武则天称帝时,改国号为7 .宋.唐 D B A.隋.周 C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人物是 8 D.武则天.唐玄宗.唐高祖 B.唐太宗 CA 9.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他.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A.重视发展生产 B .提倡节俭 C.善于用人D 10.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D.成都 B.长安 C.扬州.洛阳A 1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唐玄宗 C.武则天 D BA.唐高祖.唐太宗 12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B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 拔人才. 精品文档.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13 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你知道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吗?③青瓷②白瓷①唐三彩.①②.①③D.①②③A.②③ B C .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高僧是14 .李白.鉴真 DA.张骞 B.玄奘 C .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15.留学生 B.遣唐使 C.节度使 D.遣隋使 A 16.中外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 ①张骞②玄奘③鉴真④郑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唐朝时,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是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的历史大家都学得如何?想要历史试卷的答案吗?已经整理好了。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选择题 1.自北魏以来,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多。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双方这一迫切要求的是 A.隋文帝 B.唐高祖 C.宋太宗 D.元世祖 2.《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此项工程”指的是 A B C D 3.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材料表明科举制度 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B.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C.为历朝发掘培养了人才 D.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4.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优秀人才的辅佐 B.互相借鉴经验 C.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D.社会的统一安定 5.右表反映的史实是 起止时间 755年至763年 叛军指挥官安禄山、史思明等 结果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影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唐朝灭亡 D.北宋建立 6.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这番举措 A.完善了科举 B.巩固了边疆 C.加深了汉藏情谊 D.促进了中日交流 7.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路线人物内容结果 唐→天竺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鉴真 6次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 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8.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殖民者盗走的中 国文物(见右图),其上印有“咸通九年”(即 公元868年)字样。由此判断这件文物最有可 能属于 A.东汉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9.据不完全统计,唐朝留下姓名的诗人有两千三百 余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接近五万首。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开放的文化政策 B.统治者的提倡 C.经济的繁荣发展 D.唐朝人口众多 10.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 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11.“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由此可见,岳家军

天津市2023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测验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选择题 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 A. 581年 B. 589年 C. 618年 D. 689年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89年(公元6世纪80年代),隋灭陈,结束自西晋末年以来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长达2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A项是隋朝建立的时间,不是统一的时间;CD项不符合6世纪80年代这个事件。故选B。 选择题 隋唐时期,某商人把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①通济渠②邗沟③江南河④永济渠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所以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故选C。 选择题 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A. 提倡节俭 B. 爱民如子 C. 善于纳谏 D. 勤于政事 【答案】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时期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材料中引文主要强调的是唐太宗时期重贤纳谏的治国风范,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唐太宗经常通过大臣的谏言进行自我对照,发现过失及时修正。他的这种胸襟犹为可贵。对于有时直言进谏到当众冒犯篾君的大臣魏征,唐太宗非但没有定他的罪,还非常器重他,材料就是魏征死后,唐太宗所说,故答案选择C。 选择题 毛泽东曾对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做出这样的评价:“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这里的她是。 A. 王昭君 B. 武则天 C. 吕雉 D. 文成公主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毛泽东评价:“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B项符合题意;王昭君是汉朝时期出塞匈奴和亲的人物,A项不符合题意;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C项不符合题意;文成公主是唐朝时期和亲吐蕃的人物,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范围:全册) 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1.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评论的是() A.都江堰和李冰父子B.灵渠和秦始皇 C.大运河和隋文帝D.大运河和隋炀帝 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以下关于武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武则天建立了唐朝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C.武则天通过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 D.武则天是唐太宗的皇后 3.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从世家豪族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加强皇权 C.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D.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安定,政治清明B.唐朝经济繁荣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包容D.唐朝文教昌盛 5.“万国尽征战,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留学川原丹。”杜甫的名作《垂老别》描写的社会现实是()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五代十国D.宋金之战 6.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为巩固统治,北宋釆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在官员的运用上其特点是() A.解除禁军将领的领兵权 B.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大幅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

海口市七年级历史2023年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 “尽管他是篡立,但使全国统一获得实现,功不可没……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整整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这段话描述的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589年,他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整整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故选A。 选择题 隋炀帝为加强南北联系和交流,征发数百万民工 A. 修筑长城 B. 修建都江堰 C. 开凿大运河 D. 兴修北京城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征发数百万民工开凿了大运河,故C符合题意;秦始皇命人修筑长城,故A不合题意;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故B不合题意;明成祖命人兴修北京城,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选择题 朝为田舍郞,暮为天子堂。科举考试改变了古代读书人的命运。这一改变开始于 A. 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A 【解析】 试题此题考查的是隋朝的科举制。此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相关史实。隋文帝在位时改变了魏晋以来按门第高低选拔人才的方法,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此题选择答案A。 选择题

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誎则圣。”这说明他 A.鼓励手工业发展B.善于纳谏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D.关心百姓生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治国的理念,题目在讲到的是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所以B项正确,CDA不是题目的意图,排除。 选择题 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某摄制组正在拍摄一部以盛唐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下列场景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外国客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会客厅里有唐三彩和青瓷装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皇帝乘船经大运河到扬州体察民情。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检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D ) A.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B.北魏建立强大的政权 C.大运河的开凿 D.隋军南下灭掉陈 解析:D 本题考查隋统一全国的标志性事件。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方法。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前期,他们在治理国家方面都( C ) A.善于纳谏 B.轻徭薄赋 C.重视人才 D.减轻刑罚 解析:C 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如房玄龄和杜如晦;武则天发展科举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唐玄宗重用贤能,如姚崇和宋璟等。由此可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重视人才。 3.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C )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解析:C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图片可知,这是我国唐代发明的灌溉工具筒车,与农业生产有关,故排除A、B、D三项,选C项。 4.在一次故事会上,主持人讲述了“魏征进谏”“玄奘西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 B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解析: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征进谏”“玄奘西行”的故事发生于唐朝,故选B。 5.五代十国的“十国”政权中,位于北方的是( D ) A.吴越 B.前蜀 C.闽 D.北汉 答案:D 6.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相符的是( B ) A.①——出现文景之治 B.②——推行崇文抑武 C.③——创立行省制度 D.④——戚继光抗倭 解析:B ①是唐朝,西汉时出现文景之治,A项不相符;②是北宋,当时推行重文轻武政策,B项符合;③是明朝,创立行省制度的是元朝,C项不相符;④是清朝,戚继光抗倭发生

七年级下册期末历史题带答案和解析(2022-2022年广西北海市)

七年级下册期末历史题带答案和解析(2022-2022年广西北海市) 选择题 后人评价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相符合的是 A.重新统一天下 B.开通了大运河 C.创立了郡县制 D.开创文景之治【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可知隋文帝重新统一天下。选项A符合题意;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B排除;秦始皇创立了郡县制,C排除;汉文帝、汉景帝开创文景之治,D排除。故选A。

选择题 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D.平定噶尔丹叛乱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可知反映了唐太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B正确;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在清朝乾隆年间,A排除;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是在唐中宗时期,C排除;平定噶尔丹叛乱是在清朝康熙年间,D排除。故选B。 选择题 下图是唐朝一生产工具示意图,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可知该生产工具是唐朝出现的筒车,筒车的主要用途是灌溉农田,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转轮,使装在转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再提上岸来进行灌溉,有利于农业生产,C正确;筒车的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与交通运输、纸张印刷或陶器制作无关,ABD排除。故选C。 选择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抒发了他对唐都长安遭受战乱破坏的悲怆之情。与这首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大泽乡起义 D.黄巾起义

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网上检测无纸试卷带答案和解析(2022-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

选择题 隋朝时有一位商人通过运河由北往南运输货物,从今天的洛阳出发坐船到杭州去,他依次经历的河段是 A.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B.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 【答案】B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其中涿郡到洛阳为永济渠,从洛阳到杭州依次为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选择题 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这主要是指该制度

A. 保证了官吏的廉明清正 B.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 保障了专制集权统治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的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材料中提到的制度是科举制度,这是我国古代凭借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材料中的“五个没有”充分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公平和公正性,B项符合题意;科举制度是人们凭借真才实学做官的制度,但不能保证为官后官吏的廉明清正,A 项不符合题意;科举制度确实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但这一点内容与题干的材料内容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保障了专制集权统治是科举制度的意义,在题干材料中也不能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选择题 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 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