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7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底和高导学案北师大版

2017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底和高导学案北师大版

2017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底和高导学案北师大版
2017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底和高导学案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认识底和高

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和相对应的高。

2、会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底和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

4、感受动手操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辨认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和相对应的高。

2、难点:给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利用直角板画出它们对应

边的高。

导学过程预估用时及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淘气、笑笑出去游玩,你们帮他们设计

去坐车的最近路线吗?

2、淘气在回家途中,看到了桥洞引发了他的思

考——形状、限高4.5米。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梯形的底和高

师:这个桥洞是什么形状?(说明梯形的特点以

及数学上的专有名称:上底、下底),限高 4.5米,

“高”是指哪一条线段的长度?

(1)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画一画。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3)小组汇报,学生展示。

根据学生所画出来的高,引导学生归纳出梯形的高:

从梯形的上底的任意一点,作下底的垂线,这条垂直

线段就叫梯形的高。最后,说说在画高的时候要注意

什么?

(4)巩固练习。

(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平行且

相等。

教师设疑:你能找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吗?

(2)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画一画。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学生展示。

根据学生所画出来的高,引导学生归纳出平行四

边形的高和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

时间约5分钟

创设游玩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复习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画法。

时间约7分钟

通过展示学生不同的画法,让学生

体会到梯形的高不只有一条(有无

数条)。

时间约7分钟

通过展示学生不同的画法,让学生

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对边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最后,说说在画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巩固练习。

(三)探索三角形的底和高

(1)复习三角形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三个顶点、三条边。

教师设疑:你能找出三角形的高吗?

(2)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画一画。(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学生展示。

根据学生所画出来的高,引导学生归纳出三角形的高和底: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这条边上的高。这条对边就是它的底。最后,说说在画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在底边不够长的时候,可以先做其延长线,再作高。

三、达标检测:

1、画出下面各图形给定底边上的高,并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并在小组内进行

交流。(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

(1)底是3cm、高是2cm的平行四边形。

(2)底是4cm、高是3cm的三角形。

(3)上底是2cm、下底是4cm、高是3cm的梯形。

四、课堂总结:

1、三角形高的画法: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与一

条底边重合,沿着这个底边平移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在底所对的顶点上,从顶点向底边画一条垂线,顶点到底边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如果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就分别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如果是钝角三角形,画高时可用虚线将边延长,再画出高。时间约7分钟

通过展示学生不同的画法,让学生体会到三角形的高不只有一条(有3条)。

时间约10分钟

通过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规定底所对应高的画法。

根据已知的底和高画出所对应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时间约4分钟

在回顾总结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底所对应高的画法。

2、平行四边形的画法: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低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这条底所对的底上的任意一点重合,从这一点向底边作垂线,这点到底边的垂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3、梯形高的画法: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梯形的一个底重合,另一条直角边在另一个底的任意一点上,从这点向对应底边作垂线,这点到对应底边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提示:

1、任意一个三角形有三条底边,三条高。

2、任何三角形都只能画出三条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画出无数条高。

五年级数学:认识公顷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认识公顷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资源的选择]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板书课题:认识公顷)你知道公顷是什么单位吗?(板书:面积单位) 2.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来告诉大家它们分别是什么?(板

书: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问:1平方米是多大?(要求学生分别从两方面考虑: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教室地面上的大方块约是1平方米) 继续同法复习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3.复习这三个面积单位中,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 二、认识公顷,建立表象 1.课前老师让大家对我们今天将研究的这个新的面积单位“公顷”进行了预习,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哪些有关公顷的知识? ①学生交流: 知道1公顷有多大——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②师:知道10000是怎么来的吗?(100×100)由此可见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000) 2.过渡小结: 1公顷=10000平方米,那10000平方米实际有多大呢?你能想象得出来吗? 师:太大了想不出来了吧。我们一起来想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

认识小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第28-29页例1和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1—5题。 教材简析: 教材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例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学生体会两位小数的意义不是很轻松的。而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又是他们初学时感到不习惯的。从有利于教学出发,例题先讲两位小数的读法,再让学生感受到两位小数的含义。例2通过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 分数、小数的互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 1分米=()米 2角=()元 1厘米=()米 1分=()元 1毫米=()米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指名回答问题。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橡皮的单价0.3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 (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既使学生消除对这三个小数的陌生感,又为下面体会小数的意义埋下伏笔。)2.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5 读作:零点零五 0.48 读作:零点四八 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学生根据三年级的知识,完全可以回答出第一个问题。) 0.05元是1元的百分之五。提问: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作如下的引导。) 思路: 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 1 100 ;0.05元是5 分,是5个 1 100 ,也就是1元的 5 100 。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 48 100 。 学生回答: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 1 100 ;0.48元是 48分,是48个 1 100 ,也就是1元的 48 100 。 观察板书: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4.“试一试” A.理解:1厘米是 1 100 米, 1 100 米可以写成0.01米。

2020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数的认识

2020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的认识 一、填空。 1.某湖面低于海平面38米,海拔是( )米,比它低20米处海拔是( )米。 2.乐乐爬楼梯,他从第四层开始,往上爬1层,所在楼层记作+1层,从第四层往下走1 层,所在楼层记作( )层。 3.小数点的左边第三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4. 70.01读作( ),它是由7个( )和1个( )组成的。 5.一个数的十位、十分位和千分位上的数都是8,其他各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写作( ),精确到十分位是( )。 6.大于5.2而小于5.3的小数有( )个;大于6.4而小于6.5的两位小数有( )个。7.在( )里填上“>”“<”或“=”。 245000( )25万 9.9( )9.90 1.5( )1.05 6090000000( )61亿 -3( )3 609000000( )60.9亿 8.用两个4、两个0和小数点组成的小数中(每个数字都要用到),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 ),最小的两位小数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小数是( )。 9.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约等于1的一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2)约等于2的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3)写出三个大于0.4且小于0.5的小数:( )、( )、( )。 10.□里能够填几? (1) 57.8□≈57.8,□里可以填( )。 (2)5.9□≈6.0,□里可以填( )。 11.8.978≈( )(保留一位小数)6.5049≈( )(精确到百分位) 625958000米=( )万千米≈( )万千米(精确到百分位) 12.牛奶糖有a千克,果汁糖的质量是牛奶糖的4倍,牛奶糖和果汁糖一共( ) 千克,牛奶糖比果汁糖少( )千克。 13.李奶奶家养鸡20只,鸭a只,鹅的只数是鸭的4倍。4a表示( ); 20+a表示( );20+4a表示( )。 14.一袋饼干的标准净含量为100克,计作0克,比100克多的部分记作“正数”。下面是五袋饼干的质量。 (1)最接近标准净含量的是第( )袋,与标准净含量相差最多的是第( )袋。 (2)这五袋饼干的总质量是( )克。 15.在抄写一个三位小数时,芳芳误把小数部分的所有“0”都漏掉了,结果写成了1.2。原来这个三位小数可能是( )。 二、判断。 1. 10和-10之间相差10。( ) 2. 0.092亿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2万。( ) 3.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比原来大。( ) 4.近似数2.967精确到了千分位。(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认识底和高》教案

认识梯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教材第51~52页) 1.结合“限高”的情境体会高的意义,并通过动手操作,认识梯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和高。 2.能判断、画出、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根据图形的底和高的数据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 重点:找出图形的底和高。 难点:根据图形的底和高的数据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 多媒体课件。自制梯形限高标志、平行四边形纸片、三角形纸片。 1.多媒体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2.这是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王师傅想利用它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大家愿意帮他想想办法吗? 生:是不是可以把这块木板锯开,然后拼起来? 师:可以的,但锯的次数应尽可能少一些,最好只锯一次。想一想:应从哪里锯开呢? 3.出示活动要求。 (1)拿出自己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仔细思考,画出需要锯开的线段。 (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1.学生思考、设计,然后小组交流。 2.谁愿意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设计?先给大家展示你设计的图,然后再介绍你的想法。 生1: 我是这样设计的。因为我想既然是要做成一个长方形桌面,必须要有四个直角,从顶点出发,和长方形的另一条边垂直。 生2:

我有不同的设计。不需要一定从顶点出发,从一条边出发到另一条边画垂直线段也可以。 师:嗯,其实你们俩的设计有共同的特点。 生3:他们的设计都需要画垂直线段。 师:垂直线段怎样画? 用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其中一条和下面的这条边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段就可以了。 师:还有吗? 生4:其实他们的设计都是在两条边之间画垂直线段,只不过生1的设计选择的那个点比较特殊,是从一个顶点出发的。 师:总结得真好!有没有发现,在两条边之间画这条垂直线段的时候,这两条边是不是有一定的要求? 生5:这两条边应是互相平行的。 师:这样的两条边我们称之为对边。那么,还有其他的设计方案吗? 生6:我是这样设计的。(展示下图) 师:很好,现在谁可以用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3.教学例题1:出示自制限高 4.5米的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梯形)你认为“限高”指的是哪一条线段的长度?画一画。 要求:画出不同位置的高。 追问:梯形的高可以画出多少条? 指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4.出示一个三角形纸片。 要求在最短时间内,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提问:每条底边上对应的高可以画出几条? 生:一条。指出三角形每条底上对应的高只有一条。 学生讨论。梯形不平行的那组对边之间画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吗? 不是,因为不平行的这组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就不固定了。 老师小结: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它们的高有无数条。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画高时,可以借助三角尺。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梯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有无数条。三角形每条底上对应的高只有一条。

五年级数学《认识公顷》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认识公顷》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认识公顷》说课稿 【教材简析】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常见的几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主旨是:让学生知道公顷是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建立1公顷的空间观念,联系实际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难点: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复习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以及进率,估计物体表面大小,揭示课题。为下面介绍公顷这个面积单位作铺垫。这个部分应该熟练些给学生快速复习旧知,重在引导学生产生对学习新的面积单位需要。 二、合作探究,认识1公顷 1、公顷有多大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通过初步感知、交流验证,归纳概括等体会1公顷。同时使学生在课前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实地体验1公顷的大小。这堂课,要让学生动起来,首先教师得动起来;要让学生动得有针对性,参与得有时效性,教师就应该动得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就应该提前做好既充分又扎实的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体系,积极挖掘教学内涵,努力把握教学重难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想方设法创设既引人入胜又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参加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因为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只要抓住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就等于为师生的有效互动注入了必须的动力。 欣赏图片引起人注目,在这样的情境中,有利于学生借助对这些风景区的直观印象初步体会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从而引起进一步研究公顷的兴趣。应该使学生深刻体会1公顷的大小。 三、联系生活,体会1公顷大小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 材分析 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小数的知识。这些经验包括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金额,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长度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的。这些经验能支持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发现小数的性质,进行比较小数大小的活动,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数形结合,教学小数的知识。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抽象的数学规律,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地降低教学的难度。教材编写时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如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它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依托直尺显示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是零点零几米;在数轴上建立点与相应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领会小数的知识。 第三,始终把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本单元编排的四部分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改写大数的方法的基础,后面三个内容的教学又促进了小数概念的逐步清晰、逐渐深化。 第四,选择大量有意义的现实数据。如普通食品、常用物品的价钱,我国部分大城市的人口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数据,集知识性、应用性、思想教育为一体。

1.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 十进分数除了可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形式外,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即小数。具体地说,分母是1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教学小数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这就是学生需要建立的小数概念。 教学小数的概念编排了四道例题。前两道例题联系具体的数量复习一位小数,引出两位、三位小数,初步概括小数的意义。后两道例题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和计数方法,进一步加强小数的概念。 (1)例1从已有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例题呈现三种物品的单价,都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其中0.3元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认识,0.05元和0.48元都是两位小数,它们的读法与意义都是新知识。例题里设计了三项教学活动。第一项是把0.3元、0.05元、0.48元这三个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来。这是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以旧引新,既消除对两位小数的陌生感,又为下面体会小数的意义埋下伏笔。第二项活动是以0.05和0.48为例,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教材在正文里写出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认识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数学教案-数的认识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ath lesson plan-understanding of number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数学教案-数的认识 二年级美术教案《拓印小景》 [作者:谢国华转贴自:本人点击数:507 更新时间:2004-6-15 文章录入:chriyl ] 教学目标:1、学习一种或多种颜色撕纸拓印的方法,表现周围环境中熟悉的小景。 2、培养学生观察周围景物,概括地表现物象的能力。 3、感受拓印画的美。 教学重点:在于取舍。 教学难点:画面布局和色彩拓印。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小景拓印画若干幅。 铅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里的这幅和我们以前画的画相同吗?(不相同)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学生回答)

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不知道) 二、新授 1、现在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看看书中是怎样来画这一幅画的? 看了书本,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 先撕出要表达的物体,贴到底版纸上,再在上面盖上一张纸,最后用油画棒进行拓印。 2、说地真好,在做之前,我们想想准备画什么?可以在底版纸上用铅笔打稿,要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近有远。 3、在撕纸时要由近至远,由大到小,由外到里。撕纸时两手拇指与食指捏紧,细心地撕出图案。 4、摆放时先放大的,在放小的。 5、最后,盖上白纸,用左手按住,右手涂色拓印。涂色时用力要均匀,边缘处要涂出痕来,多种颜色涂绘时要注意颜色与颜色之间的相互交接。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示及讲评 《二方连续(剪纸)》 教学年级:三年级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4.2认识底和高》精品教案

第2课时认识底和高 【教学内容】 认识底和高(教材第51~5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并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它们的高。 2.在方格纸上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的数据画符合条件的图形。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并能作出它们的高。 【教学难点】 作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第51页主题图。 师:当我们开车外出游玩时,经常会路过桥洞隧道,进入桥洞隧道前肯定会出现这样的标志,那么,你认为“限高”指的是哪一条线段的长度?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高 (1)设计图纸。 提出要求:桌面要做的尽可能大,可以用割补的方法,但锯的次数应尽可能少一些。想一想,应从哪里锯开呢? 出示活动要求: ①仔细思考,画出需要锯开的线段。 ②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思考: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案,想一想,这些设计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讨论: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几条? (2)动手检验。

现在就用剪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来,试一试能否拼出长方形。 2.探究活动二:梯形的高 出示下面图形并认识梯形的高: 什么是梯形的高? 得出结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梯形有无数条高。 3.探究活动三:三角形的高 谁能在一个三角形内画一条线段,把一张三角形纸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高是从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这条垂线就是三角形的高。 师总结: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它们的高。 4.探究活动四:画一画图形的高 出示教材第51页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个图形。画出指定底边上的高。 引导学生在书上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的画法,全班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用三角板量一量并标出高。 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量出来的。 2.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从底的对边上的一个顶点画到底的垂线) 3.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学生仔细观察得出:高相同,底更长的三角形的面积更大。 4.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4题。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评议。

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公顷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公顷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公顷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公顷说课稿”这篇小学数学说课稿由xx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师在说课活动中参考,并期待广大数学教师踊跃为我们供稿。该篇说课稿内容如下: 【教材简析】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常见的几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主旨是:让学生知道公顷是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建立1公顷的空间观念,联系实际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难点: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下面结合我的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研究,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复习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以及进率,估计物体表面大小,揭示课题。为下面介绍公顷这个面积单位作铺垫。这个部分应该熟练些给学生快速复习旧知,重在引导学生产生对学习新的面积单位需要。 二、合作探究,认识1公顷

1.公顷有多大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通过初步感知、交流验证,归纳概括等体会1公顷。同时使学生在课前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实地体验1公顷的大小。这堂课,要让学生动起来,首先教师得动起来;要让学生动得有针对性,参与得有时效性,教师就应该动得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就应该提前做好既充分又扎实的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体系,积极挖掘教学内涵,努力把握教学重难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想方设法创设既引人入胜又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参加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因为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只要抓住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就等于为师生的有效互动注入了必须的动力。 欣赏图片引起人注目,在这样的情境中,有利于学生借助对这些风景区的直观印象初步体会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从而引起进一步研究公顷的兴趣。应该使学生深刻体会1公顷的大小。 三、联系生活,体会1公顷大小 1公顷有多大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流验证,归纳概括。同时使学生在课前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实地体验1公顷的大小。 引导学生通过估算、想象、交流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既有利于学生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再以学生熟悉的操场、教室的面积推算1公顷的大小,加深了学生对1公顷的认识。应该举生活中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1公顷的大小。 四、巩固练习,掌握单位换算 这节课,我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加强学生对公顷和平方米间的进率的掌握。一是基本练习,是本节课教学的第一次反馈。82页试一试,做这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大的土地面积用平方米比较麻烦,并体会4公顷有多大。另外是综合练习,主要让学生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设计的层次清楚,形式活泼,使学生经历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数学学科)第八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公顷的认识 (第1课时总第5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8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学生回忆说一说。 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2.出示例1图片 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认识公顷 1.认识公顷的含义 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指出:这样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2.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 (来到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来到篮球场)让学生观察并推算大约多少个篮球场的面积是1公顷。 4.单位换算 出示试一试,提问: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请同学们自己用计算器算一算,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5.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1公顷。 (2)完成第2题 先让学生分组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出面积,统一数据后再用计算器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三第1、2题 (1)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醒学生在进行单位换算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 认识小数说课_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认识小数说课 说教材: 在一至四年级,“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三年级(下册)曾经教学了一位小数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小数的知识。这些经验包括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金额,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长度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的。这些经验能支持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发现小数的性质,进行比较小数大小的活动,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数形结合,教学小数的知识。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抽象的数学规律,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地降低教学的难度。教材编写时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如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它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依托直尺显示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是零点零几米;在数轴上建立点与相应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领会小数的知识。 第三,始终把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本单元编排的四部分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改写大数的方法的基础,后面三个内容的教学又促进了小数概念的逐步清晰、逐渐深化。 第四,选择大量有意义的现实数据。如普通食品、常用物品的价

钱,我国部分大城市的人口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数据,集知识性、应用性、思想教育为一体。 1.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 十进分数除了可以写成分母是10、100、1 000……的分数形式外,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即小数。具体地说,分母是1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教学小数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这就是学生需要建立的小数概念。 教学小数的概念编排了四道例题。前两道例题联系具体的数量复习一位小数,引出两位、三位小数,初步概括小数的意义。后两道例题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和计数方法,进一步加强小数的概念。 (1)例1从已有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例题呈现三种物品的单价,都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其中0.3元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认识,0.05元和0.48元都是两位小数,它们的读法与意义都是新知识。例题里设计了三项教学活动。第一项是把0.3元、0.05元、0.48元这三个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来。这是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以旧引新,既消除对两位小数的陌生感,又为下面体会小数的意

五年级数学培优:认识小数——循环小数

五年级数学培优:认识小数——循环小数 魔墙 有一天,小猴下山去玩,忽见路旁一道大墙引人注目.只见墙上写着“循环小数”四个大字.小猴想,刚学习了小数,可不知道什么叫循环小数.走近一看,第一行上写有两个小数: 0.333…… 4.666…… “叮当”一声,忽闻墙内传出了声音,问小猴子能不能接下去写?小猴说,这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不断重复出现的,可以接下去写.第二行又写有两个小数: 0.4646……8.203203…… 又问小猴子能不能接下去写?小猴子说,这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也是连续不断重复出现的,可以接下去写. 忽然,墙内传出音乐声,说是表扬小猴回答正确.接着又发问,请小猴子仔细比较一下第一行与第二行的小数还有什么不同?小猴子真聪明,它看了看说,第一行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第二行的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两个或三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正说着,忽然墙上又出现了第三行的两个小数: 1.0888……0.21504504…… 说是再请小猴子比较一下,第三行的小数与第一、二行的小数有什么不同?小猴子想了想说,前两行的小数都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第三行的两个小数,第一个小数是从小数部分第二位起不断重复出现,第二个小数是从小数部分第三位起,不断重复出现. “你知道什么叫循环小数了吗?”墙内又传出了声音. 小猴明白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连续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大墙还告诉它,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纯循环小数(如第一、二行的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混循环小数(如第三行的两个小数). 循环小数怎样写、怎样读呢?说也奇怪,大墙像是知道小猴的心思,又说又写地告诉小猴子: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

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认识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认识 例1:我们学过了哪些数?一起来整理一下吧。对有关数的概念的回顾与整理。 教学时,虽然教材只对数的意义进行了回顾,但在教学时,对于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知识要结合数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当地回顾,从而能全面地理解数的意义。可以在教师的提示下独立或小组学习。通过学生的交流可以将学过的数进行如下的系统整理: (1)以1为基础整理数的意义 整数:1是自然数的单位,若干个1组成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小数: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 负数:像-2,-1,......这样的数就是负数。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并在数轴上呈现整数、小数、分数。可形成以下分类图: A.整数的组成 正整数自然数整数零负整数 因此,自然数都是整数,但不能说整数都是自然数。 B.分数的分类 C.小数的分类 (2)以数位顺序表为依据整理整数和小数的读写方法。

在对数的意义进行整理之后,可接着对数的读写进行复习。 第一,完成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第二,复习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数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第三,复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读写法:整数部分与整数的读写法相同(整数部分是0的读写作零),小数部分顺次读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复习数的改写。 数的改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多位数的改写。 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零加上单位万;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零加上单位亿。 B.求近似数。 去掉个级,个级千位上的数字四舍五入;去掉万级和个级,万级千万位上的数字四舍五入。 精确到哪一位就看哪一位后面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C.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对比。 ①相同点:都是改变原来数的计数单位。根据要求用亿或万等作单位。②不同点:改写只改变数的单位,不改变数的大小,用=表示。求近似数是用四舍五入法,既改变了数的单位,又改变数的大小,用表示。

五年级数学培优:认识小数

五年级数学培优:认识小数 ——估算与近似值 为什么有时候不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上面一段话里说:“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难道说,对小数末尾的“0”,有时候不可以去掉吗?这是为什么呢? 小数的性质是在准确数范围里说的。在表示近似数的情况下,对小数末尾的“0”不可以随便去掉。像4是由3.5到4.4之间的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得到的近似数,它与准确数的差在0.5之内。而4.0是由3.95到4.04之间的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得到的近似数,它与准确数的差,在0.05之内。显然,近似数4.0比4表示得精确,像这样要求精确到十分位的条件下,我们就不能把“4.0”末尾的“0”随便去掉了。 1、填表。 算式估算结果 463.2+38.7 9.54-3.8 11.7×8.9 36.652÷9.8 2、实验小学现有72个班,已知五⑴班有65人,全校大约多少人?(取整百数)如果每人每周节约零用钱4.8元,一周内可节约零花钱大约多少元?(得数保留整千数)

3、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成为4.60,原来的三位小数可能是哪些小数? 4、⑴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童装? ⑵每个油桶最多能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油,需要这样的油桶多少个? 第一部分必做题 1、(☆)估算下列各题: 0.495×20.1 10.01÷0.5 499.5+249.6 3.01-1.199 2、(☆)王大爷和王大娘的年龄都约是80岁,他们的实际年龄最大可能相差几岁? 3、(☆☆)许老师要出差去南京,他从学校步行去车站,走了11分钟,如果以每分钟120步计算,估计一下,从学校到车站大约多远? 4、(☆)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10.0,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哪些小数? 5、(☆☆)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10.0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呢? 6、(☆)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1.26÷6.1 5.68×0.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整理复习-数的认识(2)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师生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数的分类。请同学们想一想下面这些数都是哪一类数?(2,18,75,13, 9。) (正整数或非0自然数) 2、你能用其中的三个整数组成一个除法算式吗?(18÷9=2) 3、这三个整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8是2和9的倍数,2和9是18的因数。)对,在这样的整数除法里,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同时我们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一般不包括零。围绕因数和倍数你还想到了哪些概念? 4、随机板书:倍数、因数、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互质数、质因数等。 5、这么多的内容大家掌握得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数的认识2—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 二、归纳整理: 1、老师知道大家都爱玩游戏,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概念来做个“快乐大转盘”的游戏,好不好? (1)出示转盘,介绍游戏方法:当转盘停止时,请同学们说出指针所指概念的意义,并举出一个例子。 (2)学生游戏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时补充。 听得出来,同学们对这些概念记得比较熟。可是,如果把它们就这样简单地罗列出来,你们满意吗? 为什么?(比较多,比较乱,看不出联系) 是啊,这些概念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你们能不能想一个好的办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梳理,使它们排列有规律、有条理,并形成知识网络呢? 2、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下面,我们就四人一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概念加以整理。比一比,哪组整理得既完整又科学美观。活动要求:(多媒体呈现)(1)整理结果要有条理、层次分明。 (2)整理结果要能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对比交流,相互评价。 哪个小组先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整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平方千米》备课教案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正确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张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40( )。 (2)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2( )。 (3)我们所在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 (4)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 )。 2.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联系实际说一说。 二、揭示课题 面积单位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此之前,同学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些较小的面积单位。在生产、生活中,往往需要度量较大图形的面积,如:某林业局要对当地一块沙漠地区进行绿化,绿化区域是一个长为5千米、宽为4千米的长方形,他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列式计算,5000×4000=20000000平方米,即面积是两千万平方米,用学过的面积单位平方米来表示这个较大的数不方便,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三、新课探究 (一)活动感知1公顷的大小。 1.你认为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猜一猜。 2.师指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算一算:1公顷等于多少平

方米?(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公顷是比平方米大得多的面积单位。 3.2公顷有多大呢?5公顷呢?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到底有多大?联系日常生活实例找一找。 5.出示边长为50米的场地。 (1)这个正方形有1公顷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2)多少个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顷了?你会怎么把它们拼起来呢? (3)展示各种拼法。 6.出示边长10米(几位同学手拉手为边长)的图。 (1)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2)多少个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顷了?你会怎么把它们拼起来呢? (3)展示各种拼法。 7.你能判断我们整个学校有多大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我们的教室面积有多大?多少间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 8.在我们学校周围有没有1公顷大小的地方?能举例说明吗?小结:在估计时,你们都运用了什么方法? (二)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 1.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它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还要大。 2.平方千米和平方米、公顷之间有什么关系?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等于多少公顷?学生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由此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为40公顷,1平方千米相当于几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呢?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还要大,相当于2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 四、巩固练习 有关公顷、平方千米教学内容的运用 1.填空。 (1)“鸟巢的建筑面积约为26公顷,合( )平方米。(配图) (2)实验小学的面积约为2公顷,合( )平方米。 (3)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为80000平方米,合( )公顷。(配图) (4)天目湖的湖面面积约为8000000平方米,合()公顷(配图) 学生填写后校对正误,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小数(第1课时)

认识小数(第1课时) 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教学内容:p.28~30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学习新的单元“认识小数”。 说说你可以在哪些地方看见小数。 ●二、学习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1、学生说,老师板书。(学生在说的时候一开始可能会说超过1元的小数,引导他们说几个表示不满1元的小数。分两列板书。) 看板书交流: (1)不满1元的小数。如0.1元,就是1角,它是1元的十分之一;0.2元,是2角,它是1元的十分之二……明确:几角就是1元的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2)超过1元的小数。分别看板书让学生说说它表示几元几角。 重点明确: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一位小数,表示几角。 2、我们现在买东西的商品价钱最小单位通常是“角”,老师小时候很多东西的都是用分来作单位的。 比如:一支棒冰的单价是4分。 你能用小数来表示吗?说说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发现: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就是0.01元。4分是1元的百分之四,是0.04元。 继续提问:一支雪糕8分钱,怎么用小数表示?…… 说说你的发现:几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3、提高练习:分别说出几类情况, 让学生用小数表示:(1)几分的;(2)几角的;(3)几角几分的;(4)几元几角的;(5)几元几角几分的……遇到有困难的再说说思考的方法。 4、读数对比:45.45元这个数怎么读? 为什么要这样读?(突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不同的读法) ●三、学习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1、举米尺,板书:1米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1米等于10分米; 比分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是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 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1米等于1000毫米板书成: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读一读,记一记。 2、练习:1分米=()米, 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你能用小数表示吗?2分米?3分米?…… 一句话:几分米就是零点几米 1厘米=()米, 你能用分数表示吗? 你能用小数表示吗?2厘米?3厘米?…… 一句话:厘米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说一说:4厘米、9分米…… 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 3、1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指出:1毫米是1米的千分之一,用三位小数“0.001米”表示7毫米呢? 15毫米呢?……重点解释“15毫米”:用三位小数,不够的位数用“0”补,补在前面。 举例:如果补在后面,那就变成了“0.150”米,它表示多少?一样么? ●四、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