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在空气中加热S粉和Fe粉的混合物,可观察到下列现象:

(1)有淡蓝色火焰,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混合粉末变红,放出热量,最后变成黑色固体。

(3)不时有火星从混合物中射出。

请分别写出以上三种情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O2SO2 Fe+S FeS 3Fe+2O2Fe3O4

【解析】

【分析】

【详解】

(1)S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SO2,反应方程式为:S+O2?

SO2;

(2)混合粉末变红,放出热量,最后变为黑色固体是因为Fe与S反应生成FeS,反应方

程式为:Fe+S ?FeS;

(3)有火星射出是因为Fe与O2反应生成Fe3O4,反应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2.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角度。请根据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X与Y反应可生成淡黄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合理的反应物是______(填序号)。

a.Na2SO3与S b.Na2S与S

c.SO2与Na2SO4d.Na2SO3与Na2SO4

(3)7.7g锌镁合金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SO2与H2的混合气体3.36L(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4)处理SO2废气的一种工艺如图所示:

①SO2和酸性Fe2(SO4)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B与空气发生反应生成溶液C,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

③推断Fe3+、O2和SO4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2H2S+SO2=3S↓+2H2O a 0.3mol SO2+2Fe3++2H2O=2Fe2++SO42-+4H+ O2 O2>Fe3+>SO42-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示,X为S元素的化合价为-2的气态氢化物,则X为H2S,Y为S元素的化合价为+4的氧化物,则Y为SO2,W为S元素的化合价为+6的酸,则W为H2SO4,Z为S元素的化合价为+4的盐,则Z为Na2SO3,据此分析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

(2)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反应属于归中反应;

(3)锌镁合金与浓硫酸发生:Zn+2H2SO4═ZnSO4+SO2↑+2H2O,Mg+2H2SO4═Mg

SO4+S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H2SO4═ZnSO4+H2↑,Mg

+H2SO4═MgSO4+H2↑,生成气体为SO2和H2的混合物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不论生成氢气还是SO2,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与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合金中锌镁的物质的量与SO2和H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列关系式解答;

(4)由工艺流程可知,A中的反应为2Fe3++SO2+2H2O=2Fe2++SO42-+4H+,B中的反应为

4Fe2++O2+4H+=4Fe3++2H2O,C中铁离子循环利用,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物分析,

①SO2和酸性Fe2(SO4)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

②B中的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

③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详解】

(1)X为H2S,Y为SO2,H2S与SO2反应可生成S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S+SO2=3S↓+2H2O;

(2)Na2S2O3中硫元素为+2价,若有两种含硫元素的物质制备Na2S2O3,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归中反应,两种物质硫元素的化合价一个高于+2价,一个低于+2价;

a.Na2SO3中硫元素为+4价,硫单质中硫元素为0价,故a合理;

b.Na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单质中硫元素为0价,故b不合理;

c.SO2中硫元素为+4价, Na2SO4中硫元素为+6价,故c不合理;

d.Na2SO3中硫元素为+4价,Na2SO4中硫元素为+6价,故d不合理;

答案选a;

(3)锌镁合金与浓硫酸发生:Zn+2H2SO4═ZnSO4+SO2↑+2H2O,Mg+2H2SO4═Mg

SO4+S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H2SO4═ZnSO4+H2↑,Mg

+H2SO4═MgSO4+H2↑,生成气体为SO2和H2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为

3.36L

22.4L/mol

=0.15mol,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不论生成氢气还是SO2,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与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合金中锌镁的物质的量与SO2和H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为0.15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反应中,锌镁分别由单质0价变为+2价离子,锌镁失去的电子总量即为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量,设锌、镁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y=0.15mol,65x+24y=7.7g,解得:x=0.1mol,y=0.05mol,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0.1mol×(2-0)+0.05mol×(2-0)=0.3mol;

(4)①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中的反应为SO2和酸性Fe2(SO4)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Fe3++2H2O=2Fe2++SO42-+4H+;

②B中的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氧气做氧化剂;

③A中发生SO2+2Fe3++2H2O=2Fe2++SO42-+4H+,溶液B中发生4Fe2++O2+4H+=4Fe3++2H2O,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为O2>Fe3+>SO42?。

3.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

(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l2SO2H2SO4HCl BaSO3BaSO4Cl2+SO2+2H2O===4H++SO42-+2Cl-

【解析】

【详解】

(1)由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且A、B和水反应的产物能与Ba(OH)2和AgNO3均产生沉淀, B能与Ba(OH)2产生沉淀,由此可知A为Cl2;B为SO2;

A、B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SO2+2H2O=== H2SO4+2HCl;

B与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 SO2=== BaSO3↓+H2O;

含C、D的无色溶液与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Ba(OH)2=== BaSO4↓+2H2O;溶液D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故C为H2SO4;D为HCl;E为BaSO3;F为BaSO4。

【点睛】

熟记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的突破口为: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等物质的量与水反应。结合后面沉淀现象,能推知由反应:Cl2+SO2+

2H2O=== H2SO4+2HCl。

4.常见含硫物质A~D,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①、②中所需物质B溶液的浓度不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反应①、②中Cu、Fe所起的作用相同,即都作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你判断的依据是它们都是金属,在反应中都_______。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大气中因废气A引起酸雨的反应流程之一可用下图示意:

上图中由D→B的转化所需氧化剂为_______。

当将含D的雨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忽略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其c(H+)将

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废气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采用氨吸收法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某工厂若将4.48×106L(标准状况下)废气A进行环保处理,完全转化为 NH4HSO3时,需消耗10mol/L氨水溶液(溶质全部以NH3?H2O计)的体积为

_______L。

【答案】SO2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Fe+2H+=Fe2++H2↑ O2增大 20000 【解析】

【分析】

由B(含氧酸)在常温下与足量的铁反应生成C(硫酸盐),故B是H2SO4,反应方程式为

Fe+2H2SO4=FeSO4+H2↑,C是Fe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故A是SO2,SO2+H2O H2SO3,D是H2SO3。

【详解】

(1)由解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SO2;

(2)反应①、②中,反应前后Cu、Fe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故反应①、②中Cu、Fe所起的作用相同,即都作还原剂;

(3)铁与稀硫酸常温下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4)H2SO3→H2SO4过程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即H2SO3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H2SO4;

2H2SO3+ O2= H2SO4,H2SO3是弱酸,H2SO4是强酸,故当将含H2SO3的雨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忽略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其c(H+)将增大;SO2+NH3?H2O=NH4HSO3,n(SO2)=

64.4810L 22.4L/mol

?=2.0×105mol ,故n(NH 3?H 2O)= 2.0×105mol ,需消耗10mol/L 氨水溶液(溶质全部以NH 3?H 2O 计)的体积为52.010mol 10mol/L

?=20000L 。 【点睛】

本题是结合图考查S 元素的化合物知识,有关化学方程式书写等,难度不大。

5.有一白色粉末X ,对X 检验时,所做实验和现象为:

(1)写出X 的化学式___。

(2)在①步反应中H 2SO 4的作用是___。

①在水溶液中电离,并呈强酸性 ②具有高沸点、难挥发性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④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⑤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3)写出④、⑤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Na 2SO 3 ①② BaSO 3+2H +=Ba 2++SO 2↑+H 2O SO 32-+Br 2+H 2O =2H ++SO 42

-+2Br -

【解析】

【分析】

根据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会消失和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说明具有还原性离子,且反应后加入氯化钡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X 为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亚硫酸钠,则X 为Na 2SO 3,据此分析。

【详解】

根据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会消失和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说明具有还原性离子,且反应后加入氯化钡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X 为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亚硫酸钠,则X 为Na 2SO 3;

(1) X 的化学式为Na 2SO 3;

(2) 在①步反应中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则H 2SO 4的作用是①在水溶液中电离,并呈强酸性、②具有高沸点、难挥发性;

答案为①②;

(3)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 2+2OH=SO 32-+ H 2O ;亚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与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 2++SO 32-=BaSO 3↓;亚硫酸钠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溴酸,离子方程式为:SO 32-+Br 2+H 2O =2H ++SO 42-+2Br -。

6.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

Na +、2+2+3+2--2-43Ba Mg Fe SO Cl CO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

处理后配成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①取试样溶液100mL ,向其中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2.33g ,滴入足量盐酸沉淀质量不变。②另取试样溶液100mL ,向其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16g .再滴入足量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1)实验①能确定该雾霾中肯定不含的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Cl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

(3)该雾霾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16g 白色沉淀为________(写化学式)。

(5)反应中消耗的BaCl 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

(6)操作②中加盐酸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a 2+、Fe 3+、CO 32- 0.2mol/L Mg 2+、SO 42-、Cl - Mg(OH)2 0.01mol

()+2+22Mg OH +2H =Mg +2H O

【解析】

【分析】

①取试样溶液100mL ,向其中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2.33g ,滴入足量盐酸沉淀质量不变,则试样中一定含有SO 42-,一定不含有CO 32-,并且SO 42-的物质的量为

2.33g 233g /mol

=0.01mol ,则原溶液中与SO 42-不共存的离子Ba 2+一定不含; ②另取试样溶液100mL ,向其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16g ,再滴入足量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则试样中一定含有Mg 2+,并且物质的量为

1.1658g /mol =0.02mol ,一定不含Fe 3+;

又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还一定含有Cl -,Na +可能含有,结合题给选项分析解答。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肯定不含的离子为Ba 2+、Fe 3+、CO 32-;

(2)由分析知溶液中含有Mg 2+0.02mol ,SO 42-0.01mol ,根据n(Mg 2+)×2≠n(SO 42)×2,可知电荷不守恒,而溶液一定是电中性的,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l -,则n(Mg 2+)×2=n(SO 42)×2+n(Cl -)×1,解得:n(Cl -)=0.02mol ,因溶液中还可能含有Na+,则溶液中n(Cl -)≥0.02mol ,其最小浓度为0.02mol 0.1L

=0.2mol/L ; (3)根据以上分析,肯定含的离子为Mg 2+、SO 42-、Cl -;

(4)根据以上分析,1.16g 白色沉淀为Mg(OH)2;

(5)根据以上分析,取试样溶液100mL ,向其中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2.33g ,

根据钡离子守恒,则消耗的BaCl 2的物质的量为 2.33g 233g /mol

=0.01mol ; (6)根据以上分析,1.16g 白色沉淀为Mg(OH)2,加盐酸沉淀溶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 (OH) 2+2H +=Mg 2++2H 2O 。

7.黑色粉末A ,黄色粉末B,它们都是单质,按下图进行实验:

(1) 试根据上述反应现象推断以下物质的化学式: A D E H

(2)写出C+盐酸

D+F 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D

E 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G H 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Fe 、 H 2S 、 SO 2、Fe(OH)3

(2) FeS+2H +→Fe 2++H 2S↑

(3)2222

2322H S O SO H O +=+点燃

(4) 4Fe(OH)2+O 2+2H 2O→4Fe(OH)3

【解析】

【分析】

【详解】

(1)E 能使品红褪色,E 为SO 2;H 为红褐色固体,H 为()3Fe OH ;黑色粉末A 、黄色粉末B ,它们都是单质,所以分别是铁、硫;黑色固体C 为FeS ;D 为H 2S ;F 为2FeCl ;G 为()2Fe OH

(2)FeS 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S+2H +→Fe 2++H 2S↑;

(3)硫化氢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的方程式为2222

2322H S O SO H O +=+点燃; (4)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的方程式为4Fe(OH)2+O 2+2H 2O=4Fe(OH)3。

8.I (1)在MgCl 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 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2)在AlCl 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 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 将下列现象或用途中硫酸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填写在空白处。

(1)把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能够用于干燥某些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时,纸变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木炭放入热的浓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既可作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及环境的

消毒剂。

(1)在常温下,将氯气通入NaOH 溶液中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漂白粉或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使用漂白粉或漂粉精时通常要加入少量的水并通入CO 2,此操作方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成白色沉淀 沉淀不消失 生成白色沉淀 Al 3++3OH -=Al(OH)3↓ 沉淀消失

Al(OH)3+OH -=AlO 2-+2H 2O 酸性(H +的氧化性) 吸水性 脱水性 氧化性 Cl 2+2NaOH =NaCl+NaClO+H 2O Ca(ClO)2 使Ca(ClO)2转变为HClO ,具有强氧化性,从而起到杀菌、消毒或漂白的作用

【解析】

【分析】

【详解】

I 、(1)在MgCl 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 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则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是碱,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现象为沉淀不消失。

(2)在AlCl 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 溶液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Al 3++3OH -=Al(OH)3↓。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现

象为沉淀消失,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 2-+2H 2O 。

II 、(1)把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表现稀硫酸的酸性和氢离子的影响。 (2)浓硫酸能够用于干燥某些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3)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时,纸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4)把木炭放入热的浓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III 、(1)在常温下,将氯气通入NaOH 溶液中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 2NaOH =NaCl + NaClO + H 2O 。

(2)漂白粉或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使用漂白粉或漂粉精时通常要加入少量的水并通入CO 2,由于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此操作方法的目的是使Ca(ClO)2转变为HClO ,具有强氧化性,从而起到杀菌、消毒或漂白的作用。

9.钼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其单质通常用作合金及不锈钢的添加剂,这种金属可增强合金的强度、硬度、可焊性及韧性,还可增强其耐高温及耐腐蚀性能。下图是化工生产中制备金属钼的主要流程:

(1)用简单氧化物形式表示()312402Na P Mo O 6H O ?????的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尾气可以再利用,写出两种利用该尾气制得的化学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制备还原性气体的反应原理有:242CO CH 2CO 2H ++高温,

422CH H O CO 3H ++高温。将含甲烷体积分数为80%的a L (标准状况下)天然气与足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混合物在高温下反应,甲烷的转化率为90%,用产生的还原性气体(CO 和2H )依据反应⑤冶炼钼,理论上生成钼的质量为___________(已知Mo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6)

【答案】232523Na O 24MoO P O 12H O ??? 22322MoS 7O 2MoO 4SO ++高温 23Na SO 、()324NH SO (合理即可)

144g 35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该物质化学式按改写类似硅酸盐的化学式改写,可表示为

232523Na O 24MoO P O 12H O ???;

(2)二硫化钼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钼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2MoS 7O 2MoO 4SO ++高温;

(3)二氧化硫再收集利用,可制备盐类物质等,如23Na SO 、()324NH SO ;

(4)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1 mol 甲烷完全反应生成4 mol 还原性气体,又因

323CO MoO Mo 3CO ++高温、2323H MoO Mo 3H O ++高温,所以3 mol 还原性气体理论上生成1 mol 钼。由于()4-1

aL n CH =80%22.4L mol ??,则()2a a 72%n H +CO =80%90%4mol=mol 22.4 5.6

????,故a 72%10.72a n(Mo)=mol=mol 5.6316.8??,10.72144(Mo)mol 96g mol g 16.835a a m -=??=。

1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的氧化性,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中体现了浓硫酸的___性和__性。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用一种液体浸泡一下,这种液体是___,其作用是___。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时,关闭弹簧夹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的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有余酸的是___(填字母)。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答案】Cu+2H2SO4(浓)CuSO4+SO2↑+2H2O 强氧化酸 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试剂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d ad

【解析】

【分析】

A装置中,Cu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生成的SO2进入C中,排出空气从而收集SO2;D 装置用于验证SO2的漂白性,多余的氯气用蘸有NaOH或Na2CO3溶液的棉花吸收。当反应结束时,关闭K,生成的少量SO2进入B装置,利用排液法收集SO2,此时广口瓶内有一部分液体被SO2排入长颈漏斗内,因为排液的目的是收集SO2,所以液体与SO2不发生化学反应。

【详解】

(1)由以上分析知,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反应中浓硫酸将铜氧化并被还原为SO2,表现强氧化性;生成CuSO4,表现出酸性。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强氧化;酸;(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用一种液体浸泡一下,这种液体应能吸收SO2,可以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答案为: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3)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由于SO2不溶于此液体,所以此时B中的现象是试剂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B中,SO2易溶于水,排除a;酸性KMnO4溶液和浓溴水都能将SO2氧化为硫酸,排除b、c;故应放置的液体是d。答案为:试剂瓶中液

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d;

(4)余酸为稀硫酸,铁粉、Na2CO3溶液都能与稀硫酸反应,并有气泡产生;BaCl2溶液虽然能与稀硫酸反应,但不能肯定SO42-的来源;银粉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选择ad。答案为:ad。

【点睛】

B中放置的液体,取决于B的作用,若我们不注意审题,很容易认为此装置是为了吸收余气SO2,于是错误地选择酸性KMnO4溶液和浓溴水。

11.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铁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及性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开始前,先打开弹簧夹通一段时间N2,关闭弹簧夹后,在A中滴加一定量的浓硫酸,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加热,观察到A中有白雾生成,铁片上有气泡产生。已知A中白雾是硫酸与水形成的酸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B装置中溶液褪色,取出A中的溶液少许,加入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写出此时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气体中硫酸蒸汽,则盛放的溶液是___;

A.水 B.NaOH溶液 C.饱和Na2SO3溶液 D.饱和NaHSO3溶液

(4)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

(5)可以证明H2SO3是弱酸的实验装置是___;

(6)E中的现象是___,该现象表明SO2具有___性;

(7)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写出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该尾气,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___。

【答案】分液漏斗 Fe+2H2SO4(浓)FeSO4+SO2↑+2H2O D 除去装置中的空气 D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性 2NaOH+SO2=Na2SO3+H2O ②?④

【解析】

【分析】

A装置为铁和浓硫酸的反应装置,B装置为检验二氧化硫的装置,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装置为除去二氧化硫中的酸雾,防止对D装置中的现象产生干扰,D 装置中装的氯化钡与二氧化硫不反应,E装置中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而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能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F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

【详解】

(1)仪器a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加入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说明生成的不是硫酸铁,而是硫酸亚铁,则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Fe+2H2SO4(浓) Δ

FeSO4+SO2↑+2H2O,故答案为:Fe+2H2SO4(浓)

Δ

FeSO4+SO2↑+2H2O;

(3)硫酸为强酸,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为弱酸,则C装置中的试剂应为能溶解硫酸,或能与硫酸反应,而不溶解二氧化硫,也不与二氧化硫反应的试剂;

A.水能与二氧化硫反应而消耗二氧化硫,故A错误;

B.NaOH溶液能与二氧化硫反应而消耗二氧化硫,故B错误;

C.饱和Na2SO3溶液能与二氧化硫反应而消耗二氧化硫,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几乎不溶于饱和NaHSO3溶液,而硫酸能与亚硫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则能用饱和NaHSO3溶液除去二氧化硫中的硫酸蒸汽,故D正确;

综上所述,故答案为:D;

(4)因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而空气中的氧气具有氧化性,对实验会造成干扰,则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N2,除去装置中的空气,故答案为:除去装置中的空气;

(5)亚硫酸为弱酸,所以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则若D装置中无现象,可以证明亚硫酸为弱酸,故答案为:D;

(6)由分析知,D中强氧化性的高锰酸钾能与具有还原性的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性;

(7)因为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气体之一,则需要用氢氧化钠进行尾气吸收,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①装置气体进入装置后会使压强增大,不安全,故①错误;

②装置中的双耳管在发生倒吸时能承接液体,能有效防止倒吸,故②正确;

③装置的漏斗应放在与液面相切的位置,故③错误;

④装置中的干燥管在发生倒吸时能承接液体,能有效防止倒吸,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2NaOH+SO2=Na2SO3+H2O;②、④。

12.近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请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SO2+()MnO4-+()=()+()Mn2++()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甲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2)乙同学认为甲的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

实验探究:丙同学:丙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3)图C装置的作用是___。

(4)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___。

(5)装置C中的高锰酸钾溶液也可以替换为___。

A.足量I2的淀粉溶液

B.足量饱和NaHCO3溶液

C.足量Na2SO3溶液

D.足量溴水

【答案】(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除去SO2并检验其是否除尽 B中褪色,C中不褪色,D中变浑浊 AD

【解析】

【分析】

(1)SO2被MnO4-氧化为SO4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

(2)SO2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和水;

(3)在装置A中使煤充分燃烧,通过B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检验SO2;通过C浓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SO2,以确保完全除尽,再通过D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气体。

【详解】

(1)SO2被MnO4-氧化为SO42-,S元素化合价由+4升高为+6、Mn元素化合价由+7降低为

+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

(2)SO 2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和水,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3)SO 2被MnO 4-氧化为SO 42-,装C 用浓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SO 2,以确保完全除尽,防止干扰CO 2的检验;

(4)SO 2能使高锰酸钾褪色,证明煤中含有硫元素的现象是B 中溶液褪色;CO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元素的现象是C 中不褪色,D 中变浑浊;

(5)高锰酸钾溶液有强氧化性,可以把SO 2氧化为硫酸。若用其它物质来代替,只要物质有强氧化性,可以与S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可。

A .I 2+SO 2+2H 2O=H 2SO 4+2HI ,SO 2能被吸收,I 2与CO 2不能发生反应,故选A ;

B .NaHCO 3+SO 2= NaHSO 3+CO 2.虽然能除去SO 2,但是能产生CO 2,会影响CO 2的检验,故不选B ;

C .Na 2SO 3+SO 2+2H 2O=2NaHSO 3,由于该溶液呈碱性,也能吸收CO 2,所以会影响CO 2的检验,故不选C ;

D . Br 2+SO 2+2H 2O=H 2SO 4+2HBr ,SO 2能被吸收,溴水与CO 2不能发生反应,所以可以除去SO 2中的CO 2,故选D ;

所以选AD 。

13.已知亚硫酸钠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

I . 甲同学设计两种方案来检验23Na SO 是否发生变质。

方案一:取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认为亚硫酸钠没有变质。

方案二:取样,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亚硫酸钠完全变质。

请你对两方案做出评价:

方案一: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乙同学为了探究23Na SO 是否发生变质,设计如下实验测定-1231.0 mol L Na SO g 溶液的实际浓度。

(1)①分液漏斗中应加入足量的________(填字母)。

a .浓硝酸

b .65%硫酸

c .浓盐酸

②装置B 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后测得装置C 增重3.2g ,则23Na SO 溶液实际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合理 亚硫酸钠部分变质时加入稀盐酸也会产生气泡 不合理 亚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亚硫酸钠未变质或部分变质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b 浓硫

酸 0.83 mol ·L -l 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装置A 是制备二氧化硫气体,通过装置B 干燥二氧化硫气体,用装置C 吸收二氧化硫,装置D 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干扰二氧化硫气体质量的测定,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I .方案一、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亚硫酸钠,Na 2SO 3溶液可能没有变质,也可能部分变质,故答案为:不合理;亚硫酸钠部分变质时加入稀盐酸也会产生气泡;

方案二、亚硫酸钠、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硫酸钡白色沉淀,故亚硫酸钠溶液未变质、部分变质、全部变质时的现象相同,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故答案为:不合理;亚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亚硫酸钠未变质或部分变质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Ⅱ、(1)①装置中A 是制备二氧化硫气体,a .浓硝酸有挥发性,且浓硝酸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反应不能放出二氧化硫气体,错误;b .65%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正确;c .浓盐酸与亚硫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硫,但混入氯化氢气体,会对实验造成干扰,错误,故答案为:b ;

②装置B 是干燥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可以选用液态干燥剂浓硫酸,故答案为:浓硫酸;

(2)C 装置增重3.2g ,产生的n (SO 2)=64g 3.2g /mol

=0.05 mol ,所以n (Na 2SO 3)=0.05 mol ,则c (Na 2SO 3)=0.05mol 0.06L

=0.83 mol ·L -1,故答案为:0.83 mol ·L -1; (3)二氧化硫会储存在某些装置中导致碱石灰吸收的二氧化硫减少,造成偏差,所以存在的缺陷是: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故答案为: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装置中A 中酸的选择,要注意装置A 是制备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因此不能选浓盐酸、浓硝酸以及98%的浓硫酸。

14.化学实验装置的正确连接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

(1)若要干燥SO 2气体,应选择装置___(填字母序号);若先将装置D 装满水,再收集NO ,则气流方向应为___(填“长进短出”或“短进长出”)。

(2)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装置连接顺序可以为:A→B→B→D→G ,装置A 中发生反

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第一个装置B中所装试剂为___,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甲同学用A、B组合来验证硫酸、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时,硫酸应装入___(填仪器名称)中,B装置中发生的有明显现象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答案】B 短进长出饱和食盐水(或饱和NaCl溶液) Cl2+2OH-=Cl-+ClO-+H2O 分液漏斗CO2+H2O+SiO32-=H2SiO3↓+CO32-(或2CO2+2H2O+SiO32-=H2SiO3↓+2HCO3-)

【解析】

【分析】

⑴若要干燥SO2气体,应用浓硫酸进行干燥,若先将装置D装满水,NO不溶于水,收集NO时利用排水法收集。

⑵由于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HCl杂质,先用饱和食盐水除HCl杂质,再用浓硫酸干燥,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⑶甲同学用A、B组合来验证硫酸、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时,硫酸应装入分液漏斗中,硫酸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易溶于水的硅酸盐反应生成硅酸和碳酸盐。

【详解】

⑴若要干燥SO2气体,应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因此应选择装置B;若先将装置D装满水,NO不溶于水,收集NO时利用排水法收集,因此气流方向应为短进长出;故答案为:B;短进长出。

⑵由于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HCl杂质,先用饱和食盐水除HCl杂质,再用浓硫酸干燥,因此第一个装置B中所装试剂为饱和食盐水,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装置G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 Cl-+ ClO-+H2O;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或饱和NaCl溶液);Cl2+2OH-= Cl-+ ClO-+H2O。

⑶甲同学用A、B组合来验证硫酸、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时,硫酸应装入分液漏斗中,硫酸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硅酸盐反应生成硅酸和碳酸盐,因此B 装置中发生的有明显现象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SiO32? = H2SiO3↓+CO32?(或

2CO2+2H2O+SiO32? = H2SiO3↓+2HCO3-);故答案为:分液漏斗;CO2+H2O+SiO32? =

H2SiO3↓+CO32?(或2CO2+2H2O+SiO32? = H2SiO3↓+2HCO3-)。

15.如图是实验室制备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写出此实验中制备SO2化学方程式___。

(2)C中的现象是___,此实验证明SO2是___气体。

(3)D中的反应现象证明SO2有___性;F中的现象是___,G中SO2与碘水反应的方程式:___。

(4)H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答案】分液漏斗 Na2SO3+H2SO4=Na2SO4+H2O+SO2↑石蕊变红酸性漂白酸性KMnO4溶液褪色 SO2+I2+2H2O=H2SO4+2HI SO2+2OH-=SO32-+H2O

【解析】

【分析】

实验室制备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B中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C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遇石蕊试液变红;D中品红溶液褪色;E中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F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氧化二氧化硫导致紫色褪去;G 中二氧化硫与碘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I酸;H为尾气处理装置,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可防止空气污染。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装有浓硫酸的仪器A为分液漏斗,装置B中生成SO2 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答案为:分液漏斗;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C中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气体;

答案为:石蕊变红;酸性。

(3)D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有漂白性,因为SO2有还原性,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G中SO2与碘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I酸,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

答案为:漂白;酸性KMnO4溶液褪色;SO2+I2+2H2O=H2SO4+2HI 。

(4) SO2气体有毒性,为防SO2污染空气,尾气中的SO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

答案为:SO2+2OH-=SO32-+H2O。

【点睛】

掌握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性质、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是漂白性,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还原性。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 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甲、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在 a、b、c 三只烧杯里分别加入 50 mL 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锂、钠、钾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②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______(填字母); ③写出 b 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Ⅱ)乙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来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_、加药品后,打开 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 E 中足量酸性 KMnO4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③试管 D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验证锂、钠、钾的金属性强弱; c 2Na+2H2O=2Na++2OHˉ+ H2↑检查装置气密 性 Cu+2H2SO4(浓)Δ CuSO4+ 2H2O+ SO2↑除去CO2中混有的SO2盛有硅酸钠溶液的试管 出现白色沉淀; SO2+ HCO3ˉ= CO2+ HSO3ˉ 【解析】 【分析】 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先用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二氧化硫气体,通入D试管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通入试管E,除去混有的二氧化硫,剩余的二氧化碳通入试管F与硅酸钠溶液反应,会出现白色沉淀。该实验需要改良的地方尾气处理装置,以及防干扰装置(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F,干扰实验结构,可以加一个球星干燥管,内盛放碱石灰)。 【详解】 (Ⅰ)①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可得,甲同学设计的实验目的是:

完整版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Cu2+。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先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一定没有Na+、Cl- B.可能有Cl-、CO32- C.一定没有CO32-、可能有SO42- D.一定有SO42-、Cu2+ 【答案】D 【详解】 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CO32-不存在;因为Cu2+水解呈酸性,所以有Cu2+;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42-;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因为前面已滴加了氯化钡,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和SO42-,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Cl-、Na+,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实验室制备SO2反应原理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 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 A.a f g d c e B.b g f d c e C.a f g c d e D.a f g d c h 【答案】A 【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选A装置),然后将气体经过E装置来干燥SO2,用C装置收集SO2,D装置作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气法收集,SO2应从d口进入C 装置;D装置和F装置相比,D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更为安全;综上所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f g d c e,故选A。 3.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如可干燥氯气、二氧化硫、氨气等 B.浓硫酸与炭共热反应,仅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浙江卷)Word版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Ag 108 I 127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 .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 .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 .燃料的脱硫脱氮、SO 2的回收利用和NO 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 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 溶液中存在SO 42- 或SO 32- D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 、Y 、Z 、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 电荷数 为X 元素的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W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第9题表 X Y Z W T

B .Y 、Z 、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 .YX 2晶体熔化、液态WX 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 2X 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 性 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B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 .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D .聚合物(—[CH 2—CH 2—CH —|CH 3 CH 2—]n )可由单体CH 3CH =CH 2和CH 2=CH 2加聚制得 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 2O-CO 2混合气体制备H 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 源利用方式, 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X 是电源的负极 B .阴极的反应式是:H 2O +2eˉ=H 2+O 2ˉ CO 2+2eˉ=CO +O 2ˉ C .总反应可表示为:H 2O +CO 2====通电 H 2+CO +O 2 D .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硫及其化合物(一)

硫及其化合物(一) 乐陵一中许兆元课标解读 知识再现: 一.自然界中的硫 1.自然界中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 <1>.根据教材中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石膏:芒硝:黄铁矿:雄黄: 雌黄:辰砂: <2>.硫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少,但分布却很广,既有游离态,如;又有化合态,如等. 2.认识硫单质 <1>.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通常状态下它是一种或的固体,很,易研成 不溶于,微溶于,易溶于.熔点和沸点.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是. <2>.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用化学事实说明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①氧化性: ②还原性: <3>.硫的用途: 硫磺具有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制造等,硫磺可作为施用,

供给作物营养,促进根系发育.天然橡胶可用硫磺;硫磺温泉可医治 典题解悟: 例1.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是() A.氯B.钠C.氧D.硫 解析: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与元素活泼性有关,但活泼性强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也有游离态存在(如O2) 答案:C.D 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硫与氧最外层都是6个电子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SO2,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SO3 解析:硫是一种淡黄色的不溶于水的晶体,直接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SO2而不是SO3答案:A.D 例3.考古科学家在大洋的小岛下钻井取沉积层的样品分析,发现在公元前1200年及公元600年的沉积样品中的硫酸盐的含量,大大超过其他年份的沉积样,由此推断这些年代中,有较频繁的火山喷发活动,为什么可以这样推测?请说明理由,并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发生火山喷发时,地壳中的硫黄喷发出来,燃烧生成SO2,SO2和水生成H2SO3,H2SO3容易被氧化为H2SO4,H2SO4和岩石土壤接触生成硫酸盐,同时SO2也能与空气在土壤颗粒催化下形成SO3,进而也有硫酸生成。有关化学方程式:S + O2=SO2 SO2 + H2O = H2SO32H2SO3 + O2=2H2SO4 2SO2 + O2=2SO3 夯实基础: 1.除去试管壁上的附着的硫,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入氢气后加热B.伸入灼热的铁丝 C.用水洗涤D.用二硫化碳洗涤后再用水洗 2.有关单质硫的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单质硫易溶于酒精难溶于CS2 C.硫有可燃性D.硫有杀菌能力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浓硫酸是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强腐蚀性B.能使蔗糖变黑 C.能用于干燥氨气D.加热时能与铜发生反应了 【答案】C 【详解】 A.浓硫酸具有酸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所以具有强腐蚀性,故A正确; B.浓硫酸能使蔗糖中H、O元素以2:1水的形式脱去而体现脱水性,从而使蔗糖变黑,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酸性,能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不能干燥氨气,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条件下,能和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脱水性是考查高频点,注意吸水性和脱水性区别,注意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不能干燥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 2.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SO-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 4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NH+ 中一定含有 4 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 CO- 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 3 【答案】A 【详解】 SO-,还可能含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 4 SO-,所以A错误; 有SO32-被硝酸氧化成2 4 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3产生, NH+,故C正确; 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4 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 CO-,故D正确; CO2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 3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评价选择题专项测试及解析

课后作业---选择题专项微测二 微测5化学实验评价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实验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B.乙装置:可用来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C.丙装置:可用来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D.丁装置:可用来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2.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SO3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c后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装置a只有干燥气体的作用 C.实验室制取SO2或O2可使用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D.V2O5是催化剂并且也会参与反应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将HI溶液加入Fe(NO3)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CCl4混合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液 体显紫红色 氧化性: Fe3+>I2 B取少量Mg(OH)2悬浊液,向其中滴加适量浓CH3COONH4溶液Mg(OH)2溶解CH3COONH4溶液 呈酸性 C 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 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 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 石蜡油分解产物中 含有不饱和烃 D将海带剪碎,灼烧成灰,加蒸馏水浸泡,取滤液滴加硫酸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 I2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与现象结论 A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固 体,红色变浅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胶状 沉淀,继续通入CO2气体,白色胶状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 -2 C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集满某气体的集气 瓶口,试纸变蓝 该气体为氯气 D 向10mL0.5mol·L-1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5mL 2.4mol·L-1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 加氯化铜溶液,沉淀变蓝 K sp[Cu(OH)2]<K sp[Mg(OH)2]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 N N N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 + 6O 2 = 6CO 2 + 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 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全国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亚硝酰硫酸(NOSO4H)主要用于染料、医药等工业。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备少量NOSO4H,并测定产品的纯度。已知:NOSO4H遇水分解,但溶于浓硫酸而不分解。 (1)装置A制取SO2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导管b的作用是___。 (2)装置B中浓HNO3与SO2在浓H2SO4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 ①该反应必须维持体系温度不得高于20℃,采取的措施除了冷水浴外,还可以是___(只写1种)。 ②开始反应缓慢,待生成少量NOSO4H后,温度变化不大,但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其原因是___。 (3)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实验装置存在可能导致NOSO4H产量降低的缺陷是___。 (5)测定亚硝酰硫酸NOSO4H的纯度 准确称取1.380g产品放入250mL的碘量瓶中,加入0.1000mol·L-1、60.00mL的KMnO4标准溶液和10mL25%H2SO4溶液,然后摇匀。用0.25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草酸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已知:2KMnO4+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O3+2H2SO4 ①配平:__MnO4-+__C2O42-+__=__Mn2++__+__H2O ②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 ③亚硝酰硫酸的纯度=___。(精确到0.1%)[M(NOSO4H)=127g·mol-1] 【答案】Na2SO3+H2SO4=Na2SO4+H2O+SO2↑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下;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浓硫酸的滴加速度生成的NOSO4H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SO2+2OH-=SO32-+H2O C装置中的水蒸气会进入B中使NOSO4H分解 2 5 16H+ 2 10CO2↑ 8 溶液恰好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92.0% 【解析】 【分析】 (1)①装置A是利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②导管b的作用平衡压强的作用; (2)①装置B中浓硝酸与二氧化硫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该反应必须维持体

高中化学硫和硫的化合物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硫和硫的化合物知识点规律大全 1.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包括氧(8O)、硫(16S)、硒(34Se)、碲(52Te)和放射性元素钋(84Po).氧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ⅥA族.[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1)相似性: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个;②主要化合价:氧为-2价,硫、硒、碲有-2、+4、+6价. (2)递变规律:按氧、硫、硒、碲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 [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例如,O2与O3,金刚石、石墨与C60,白磷与红磷,均分别互为同素异形体;硫元素也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注意“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微观的原子,而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宏观的单质. [臭氧] (1)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臭氧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密度比氧气大,也比氧气易溶于水.液态臭氧呈深蓝色,固态臭氧呈紫黑色.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O3在常温时能缓慢分解,高温时分解加速:2O3 =3O2. ②强氧化性.例如:a.Ag、Hg等不活泼金属能与O3发生反应; b.O3+2KI+H2O=O2+I2+2KOH.(此反应可用于O3的定量分析) (3)用途: ①作漂白剂.O3能使有机物的色素和染料褪色(其褪色原理与HClO类似).如将O3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无色.②消毒剂.

(4)制法:3O22O3 (5)臭氧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①存在:自然界中含有臭氧,其中90%集中在距离地面15 km~50 km的大气平流层中(即通常所说的臭氧层).②与人类的关系:空气中的微量臭氧能刺激中枢神经,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爽快和振奋的感觉.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但氟氯烃(商品名为氟利昂)等气体能破坏臭氧层.因此,应减少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等的生产和使用,以保护臭氧层. [过氧化氢] (1)物理性质: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市售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分数一般约为30%. (2)化学性质: ①H2O2显弱酸性,是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H2O++ HO2-HO2++ O22- ②不稳定性.H2O2贮存时就会分解.在其水溶液中加入MnO2等催化剂,分解速度大大加快. 2H2O22H2O+O2↑ 说明该反应原理是实验室制O2的常见方法之一.其发生装置为“固+ 液不加热”型. ③H2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H2O2中的氧元素为-1价,介于0价与-2价之间,当H2O2遇到强氧化剂时表现出还原性,而当遇到强还原剂时则表现出氧化性.例如: 2KMnO4 + 5H2O2 + 3H2SO4 =K2SO4 + 2MnSO4 + 5O2↑+ 8H2O(H2O2表现还原性) H2O2 + 2KI =2KOH + I2(H2O2表现氧化性) (3)重要用途: ①医疗上广泛使用稀双氧水(含H2O2的质量分数为3%或更小)作为消毒杀菌剂. ②工业上用10%的双氧水作漂白剂(漂白毛、丝及羽毛等)、脱氯剂. ③实验室制取氧气. *[硫化氢] (1)物理性质: ①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②硫化氢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制取和使用H2S气体时,必须在密闭系统如通风橱中进行. ③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H2S受热(隔绝空气)能分解:H2S H2 + S ②可燃性:H2S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2H2S + 3O2(充足)2H2O + 2SO22H2S + O2(不足)2H2O + 2S (发出淡蓝色火焰) (析出黄色固体) ③强还原性:H2S中的硫为-2价,处在最低价态,当遇到氧化剂时,硫被氧化为0价、+4价或+6价.如: H2S +X2 =2HX + S↓(X=Cl、Br、I) H2S + H2SO4(浓) =S↓+ SO2 + 2H2O ④水溶液显弱酸性.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氢硫酸易挥发,当氢硫酸受热时,硫化氢会从溶液里逸出. (3)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FeS + 2H+=Fe2++ H2S↑(因H2S有强还原性,故不能用HNO3或浓H2SO4制取H2S气体)发生装置:固+ 液→气体型装置 干燥剂:用P2O5或CaCl2(不能用浓H2SO4或碱性干燥剂). 2.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1)

完整版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酌是 A .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 .氯气和烧碱反应可制取漂白粉 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红 【答案】C 【详解】 A. 常温下铁和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铜不发生钝化,故A 错误; B. 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故B 错误; 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32322 2NaHCO Na CO +CO +H O =?↑可得到纯碱,故C 正确;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 错误; 故答案选:C 。 2.实验室制备SO 2反应原理为:Na 2SO 3(固)+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 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 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 A .a f g d c e B .b g f d c e C .a f g c d e D .a f g d c h 【答案】A 【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并收集干燥SO 2,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选A 装置),然后将气体经过E 装置来干燥SO 2,用C 装置收集SO 2,D 装置作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O 2的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气法收集,SO 2应从d 口进入C 装置;D 装置和F 装置相比,D 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更为安全;综上所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f g d c e ,故选A 。 3.将SO 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a 中实验可以证明SO 2具有漂白性 B .试管b 中溶液褪色,说明SO 2具有强氧化性 C .试管c 中蓝色退去,说明还原性:SO 2>I -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 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 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 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 N N N

高考化学必备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S 与金属反应 Cu: Fe:表现性 与非金属反应 O2:,表现性 H2:,表现性 与强氧化剂反, 应(如浓硫酸):表现性 与热的强碱反应(如NaOH溶液):3S+6NaOH=====2Na2S+Na2SO3+3H2O,既表现性又表现性 2014高考化学必备专题——硫及其化合物 【考纲解读】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知识,认识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了解O、S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4.了解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治。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5.掌握硫酸的化学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理解SO42-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6.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 【高考预测】 氧族元素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族,而且硫及其化合物硫酸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试题常以化工生产或环境保护为背景综合考查物质的性质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实验和计算。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1.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2. SO2、H2S、SO32-的还原性;O3、H2O2的强氧化性; 3. 环境保护,消除硫的氧化物污染的综合应用。 一硫单质 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游离态的硫存在于____________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化合物的硫主要以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硫的物理性质硫俗称________,是一种____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____,微溶于________,易溶于CS2(用于洗涤沾有硫的容器)。 3.硫的化学性质 例1、(2013·上海化学·7)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选项X Y A SO2 H2S B Cl2 CO2 C NH3 CO2 D SO2 Cl2 【答案】B 二硫的氧化物 1.SO2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毒性密度溶解性 △

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大全

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大全 1、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个,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得到2个电子呈-2价或者与其 他非金属元素结合成呈+4价、+6价化合物。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 又有化合态。(如火山口中的硫就以游离态存在) 2、硫单质:①物质性质:俗称硫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 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点低。 ②化学性质:S+O2 ===(点燃) SO 2 (空气中点燃淡蓝色火焰,纯氧中为蓝紫色) Fe+SFeS 2Cu+SCu 2S 2Na+S=Na 2 S Hg+S==HgS(汞滴处理) 3S+6NaOH(浓)2Na 2S+Na 2 SO 3 +3H 2 O(洗硫) 3、二氧化硫(SO 2 ) (1)物理性质: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 可溶于水(1:40),易液化。 (2)化学性质: ①SO 2能与水反应:SO 2 +H 2 O H 2 SO 3 亚硫酸为中强酸,此反应为可逆 反应。 可逆反应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正逆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关键词:相同条件下) ②SO 2 为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与NaOH溶液反应:SO 2(少量)+2NaOH=Na 2 SO 3 +H 2 O SO 2(过量)+NaOH=NaHSO 3 对比CO 2与碱反应:CO 2 (少量)+Ca(OH) 2 =CaCO 3 ↓(白色)+H 2 O 2CO 2(过量)+Ca(OH) 2 =Ca(HCO 3 ) 2 (可溶) 将SO 2逐渐通入Ca(OH) 2 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与CO 2 逐渐 通入Ca(OH) 2溶液实验现象相同,故不能用石灰水来鉴别SO 2 和CO 2 。能使 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这说法是对的,因为SO 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SO 2将通入酚酞变红的溶液,溶液颜色褪去,体现了SO 2 和水反应生 成亚硫酸,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而不是漂白性,SO2不能漂白指示剂。 ③SO 2具有强还原性,能与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 4 溶液、Cl 2 、O 2 (催化 剂:粉尘、V 2O 5 )等)反应。SO 2 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新制氯水褪色,显 示了SO 2的强还原性(不是SO 2 的漂白性)。 (将SO 2气体和Cl 2 气体混合后作用于有色溶液,漂白效果将大大减 弱。) ④SO 2的弱氧化性:如2H 2 S+SO 2 =3S↓+2H 2 O(有黄色沉淀生成)

2019届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有机选择专题练习(最新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选择题)专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 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2.指甲花中存在的β-紫罗蓝酮属于一种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 的原料。下列有关β-紫罗蓝 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蓝酮的分子式为C10H14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与足量的H2反应后,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一种 D.和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分子式为C14H15O6NBr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 该有机物最多消耗4 mol NaOH 4.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mol 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有4 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B.和互为同系物 C.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 3 种 B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C .饱和(NH 4)2SO 4 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D .聚合物(—[ C H 2—CH 2—CH —CH 2—]n )可由单体 CH 3CH =CH 2 和 CH 2=CH 2 加聚制得 C |H 3 7. 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盆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 .苯与棱晶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C .上述三种物质中,与甲苯互为同系物的只有苯 D .上述三种物质中,只有棱晶烷的所有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8. 增塑剂 DCHP 可由环己醇制得。环已醇和 DCHP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CHP 的分子式为 C 20H 14O 4 B 环已醇和 DCHP 的二氯代物均有 4 种 C.1molDCHP 水解时消耗 2mol NaOH D.环已醇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祛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 D.水解生成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3 种 10. 化合物 X 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 X 的分子式为 C 16H 16O 6 HO HO B.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O C. 1mol 化合物 X 最多可与 5molNaOH 、7mol H 2、4molBr 2 发生反应 D. 可与 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H 3C O O OH CH 3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 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2:1 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沸点: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高中化学必修一--硫及其化合物检测

高中化学必修一硫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2含量不得超过0.02 mg·L-1.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②提高热能利用率③硫酸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SO2氧化成SO3④使用CS2萃取煤炭中的硫⑤燃煤中加入石灰后再使用A.①②⑤B.①③⑤C.①③④ D.①④⑤ 2.将SO2通入下列溶液中,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溴水B.H2S溶液C.CaCl2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 3.某地酸雨水样p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pH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亚硫酸的电离程度增大B.亚硫酸被缓慢氧化 C.酸雨中的水分被蒸发D.测定的pH有误差 4.为了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下列仪器和药品组合中合理的是( )仪器:①洗气瓶②干燥管药品:③固态生石灰④苏打溶液⑤小苏打溶液 A.①⑤ B.②⑤C.①③ D.①④ 5.(2010·北京高考)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石蕊试液退色B.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退色,其原理相同 D.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7.如图,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退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的物质是( )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 A.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 C.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 D.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硫酸化学纯(CP)(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cm-3 质量分数:98%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8.0 mol·L-1 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能产生22.4L H2 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62.5mL D.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答案】C 【详解】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w M ρ = 1000 1.8 9 4 8 98% ?? =18.4mol/L,故A错误; B.18.4mol/L的硫酸为浓硫酸,浓硫酸与Zn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会生成氢气,故B错误; 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要选取250 mL容量瓶,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

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50mL×4.6 mol?L-1=V×18.4mol/L,解得V=62.5mL,故C正确; D.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会腐蚀皮肤,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该用水冲洗后,再用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4+ C.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固体试样中也可能存在Fe3+ 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答案】C 【详解】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不一定是BaSO4,也有可能是AgCl,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Cl-;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A错误; B、应将用镊子夹住试纸放在试管口,B错误; C、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和Fe2O3,加入盐酸后,Fe可以和Fe3+反应,使得溶液中没有Fe3+,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C正确;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SO2;此外,和盐酸反应生成CO2、SO2的离子有CO32-、HCO3-或SO32-、HSO3-,D错误; 故选C。 【点睛】 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不能用硝酸酸化,因为亚硫酸根离子能够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也具有此现象;也不能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 4.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达不到实验要求的是( ) A.K2SO3是否被氧化(BaCl2溶液) B.新制氯水已经完全变质(紫色石蕊试液) C.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FeSO4是否被氧化(KSCN溶液) 【答案】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