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医证治脑鸣(天白蚁症)

中医证治脑鸣(天白蚁症)

中医证治脑鸣(天白蚁症)

有一个头疼的白种人的肖像关闭

编导语:后台有留言问脑鸣怎么治疗,我开始以为写错了,是耳鸣,后来查了资料发现真有脑鸣,且医书史上对之研究不多。我个人看法,脑为髓海,脑鸣即为髓海空虚,且应为虚证,适宜滋阴潜阳,补脾肾填精生髓益脑为主。至于风热,痰湿,淤血等短期以疏风散热清窍,清热利湿化浊及活血化瘀为证治,但长期辅助补脾肾,强化气血生化,理顺气机升降。

脑鸣系中医学病名,最早见于《医学纲目——肝胆部》,古医籍中多称之为天白蚁。是指患者自觉头脑中有鸣响,或如蝉鸣、鸟叫,或如潮声、雷轰,多为持续性,影响思维,注意力不能集中。常伴有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健忘、乏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凸显出一定的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脑鸣的发生多因肾虚、心脾两虚致脑髓失养,或因火郁、痰蒙、气滞、瘀阻致清窍被扰所致,其中肾虚脑髓空虚为主因。

1.1 虚证

中医学理论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说明脑鸣与肾虚密切相关。刘康认为脑与精神活动密切有关,气血、精髓为其物质基础,若因思虑劳倦过度, 损伤心脾, 以致气血不运, 不能上荣清窍, 则出现脑鸣眩晕诸症。

1.2 实证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位高气清。脑之清窍易为病邪所蒙,《医碥。头痛》曰:“外而六淫之邪气相侵,内而六腑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董延芬等指出,人有七情六欲、忧思烦恼、精神紧张等,均可伤及气血, 致气血运行不畅, 气滞血瘀, 或气虚血瘀, 脑

髓失养则脑鸣。王昆文认为,此病有类似于雷头风的表现,但不头痛,也不头面起核,是一个不典型的雷头风,其病机也属湿热夹痰上冲,风阳上扰。

2 辨证论治

2.1

虚证

2.1.1 肾精亏虚

脑鸣与肾虚脑髓空虚有关者居多,故临床上选用补肾生髓益脑之方获效者常见。葛明等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生龙骨、生牡蛎、楮实子)治疗证属肾阴亏损,髓海空虚,阴虚火旺,扰乱神明而脑鸣1例,服药1个月而病愈。杨士珍等将左归丸改为汤剂加减(熟地黄、山药、枸杞子、炙甘草、茯苓、山茱萸、知母、龟版胶、鹿角胶)治疗证属肾阴不足型脑鸣1例,疗效显著。杜春有等用左归饮加减治愈脑鸣1例。颜邦华以补肾益精法(基本方:熟地黄、山茱萸、龟版、枸杞子、麦门冬、山药、杜仲、炙升麻、炙甘草)治疗脑鸣5例,取得一定疗效。

2.1.2 阴虚阳亢

郑义枝采用滋阴潜阳平肝法应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愈脑鸣1例,药物组成:天麻、牛膝、龙骨、牡蛎、石膏、青蒿、天门冬、白芍药、钩藤、川楝子。

2.1.3 心脾两虚

刘康以补益心脾、宁心安神、升举中气之方(党参、大枣、白术、茯苓、当归、炒酸枣仁、柴胡、炙甘草、龙齿、炙远志、升麻、黄芪)治疗脑鸣1例,疗效显著。

2.2

实证

2.2.1 风寒外袭

吴燕燕等以搜风宣窍祛邪为主法,佐以填精补肾之品(当归、川芎、荆芥、全蝎、钩藤、桔梗、辛夷、蒸何首乌、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龙骨、炙甘草)治疗脑鸣1例获愈。

2.2.2 风热上扰

张磊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为法,采用谷青汤加减治愈脑鸣1例,药物组成:谷精草、青葙子、决明子、薄荷、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怀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甘草。

2.2.3 痰湿上蒙

刘康以清热利湿, 化浊开窍之方(藿香、茯苓、黄芩、连翘、厚朴、陈皮、半夏、栀子、郁金、木通、石菖蒲、白豆蔻、滑石)治疗脑鸣1例获愈。王昆文以化痰开窍、清热祛风为法,方选清震汤加味(桔梗、苍术、荷叶、升麻、白僵蚕、石菖蒲、法半夏、胆南星、黄连、丹参、炒苏子、炒酸枣仁、竹茹、夏枯草、芦根、远志)治愈脑鸣1例。贤清惠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胆南星、橘红、白术、茯苓、天麻、钩藤、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治愈脑鸣1例。

2.2.4 瘀血阻窍

瘀血内阻,上扰神明而致脑鸣,治宜活血化瘀、透窍醒脑。夏旭等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香附、柴胡、石菖蒲、牛膝)治愈脑鸣昏厥证1例。苗后清等亦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愈脑鸣1例,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药、川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石菖蒲、郁金。

2.3

虚实夹杂

倪宏章治疗脑鸣证属痰湿阻遏、脑髓失养者,予健脾燥湿、活血化瘀法,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补养还五汤加减,药物组成:半夏、天麻、白术、泽泻、郁金、石菖蒲、黄芪、丹参、地龙、茯苓、当归、川芎、甘草、牛膝;对于证属肾精亏虚,气血阻滞者,予补肾填精生髓、活血祛瘀通络法,方选六味地黄丸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鹿衔草、当归、桃仁、红花、炙鳖甲、知母、黄柏。

此外,刘庆宪等将脑鸣辨证分5型论治,即益肾填精补髓法,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疏肝解郁泻火法,方选泻青丸加减;荣髓散瘀通络法,方选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温阳益肾补脑法,方选右

归丸加减;益气升清健脾法,方选益气聪明汤加减。

邹世光等将脑鸣辨证分3型论治,肾精亏虚,阴虚内热上浮者,多发于老年人,治宜补肾滋阴降火,方选麦味地黄汤加味;肝郁火扰者,则以中青年多见,治宜疏泄肝火,方选柴胡疏肝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瘀上壅脑窍者,治宜化痰活血开窍法,方选温胆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3 专药治疗

贾兴鲁运用石菖蒲配伍磁石煎汤送服六味地黄丸治疗脑鸣辨证为肝肾阴虚、脑失滋养者获得捷效,证明了开窍启闭之石菖蒲在脑鸣治疗中的独特作用。王万袒根据《别录》介绍:“蔓荆去长虫,主头风痛,脑鸣”所言,重用蔓荆子,灵活化裁,治疗因肝郁化火及湿热蒙蔽清窍所致之脑鸣获效显著。盖蔓荆子体轻力薄, 藉之易于上升,故凡肝风及湿热上扰空窍形成之脑鸣用之无不生效。董延芬等运用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鸣12例,总有效率83.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脑鸣一病临床少见,历代中医文献中均未对其进行过系统的论述,目前散在的资料也多是个别的病案报道,或单方单药的应用疗效。今后应加强对本病西医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以便与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起来灵活遣方用药,以应用于临床。另一方面加强中药作用机制及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结合临床积累的有效验方,以研制出高效方药应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中医证治脑鸣(天白蚁症)

中医证治脑鸣(天白蚁症) 有一个头疼的白种人的肖像关闭 编导语:后台有留言问脑鸣怎么治疗,我开始以为写错了,是耳鸣,后来查了资料发现真有脑鸣,且医书史上对之研究不多。我个人看法,脑为髓海,脑鸣即为髓海空虚,且应为虚证,适宜滋阴潜阳,补脾肾填精生髓益脑为主。至于风热,痰湿,淤血等短期以疏风散热清窍,清热利湿化浊及活血化瘀为证治,但长期辅助补脾肾,强化气血生化,理顺气机升降。 脑鸣系中医学病名,最早见于《医学纲目——肝胆部》,古医籍中多称之为天白蚁。是指患者自觉头脑中有鸣响,或如蝉鸣、鸟叫,或如潮声、雷轰,多为持续性,影响思维,注意力不能集中。常伴有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健忘、乏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凸显出一定的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脑鸣的发生多因肾虚、心脾两虚致脑髓失养,或因火郁、痰蒙、气滞、瘀阻致清窍被扰所致,其中肾虚脑髓空虚为主因。 1.1 虚证 中医学理论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说明脑鸣与肾虚密切相关。刘康认为脑与精神活动密切有关,气血、精髓为其物质基础,若因思虑劳倦过度, 损伤心脾, 以致气血不运, 不能上荣清窍, 则出现脑鸣眩晕诸症。 1.2 实证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位高气清。脑之清窍易为病邪所蒙,《医碥。头痛》曰:“外而六淫之邪气相侵,内而六腑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董延芬等指出,人有七情六欲、忧思烦恼、精神紧张等,均可伤及气血, 致气血运行不畅, 气滞血瘀, 或气虚血瘀, 脑

【精选】李可老中医学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精选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李可著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可医学传略 李可,男,汉族,山西灵石人,生于1933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香港《中华医药报》医事顾问,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学说。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自创方剂28首,对各科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救治经验,是山西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家之一。 自序 能够成为一名中医,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欣慰的奇遇。 我16岁初中学业未竟,毅然从军,西北全境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23岁蒙冤,50岁后平反昭雪。所幸28年时光,未敢虚度。逆境中学习中医,

并终生矢志不悔,可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46年来的中医生涯中,闯过重重难关,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用为中医师,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近9年。 我一生大部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为解救病人疾苦,我苦练针灸,搜集简便验廉的中医治法,力求使农民少花钱而治大病。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情极可悯,推出去于心不忍,接下来则力难胜任,只好现买现卖,急用先学,白天诊病,夜晚挑灯翻拣资料,读书明理,辨识病机,寻求有效治法,以解患者燃眉之急。故一生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自迈入医门,常为破解一则医学难题,弄得焦头烂额,废寝忘食。至今虽年近古稀,仍不敢稍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是这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患者群,以及身处逆境奋发苦斗,锻炼、造就了我攻克多种疑难病的能力。 更由于农村患者,非到危及生命,不敢言医。一发病就成九死一生之局,因不及救治而死者,屡见不鲜,人间惨事,莫过于此。为救危亡于顷刻,我被逼上急症攻关之路,殚心竭虑探索仲圣先师六经八纲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针灸、救急要方;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在自学中医的第6年,终于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及多种危重急腹症,竟获成功。擅治急症,是中医学的固有传统,历代中医名家大师,人人都是"起死回生"、"妙手回

治愈脑鸣的经历

治愈脑鸣的经历之阳早格格创做 自己正在2004年爆收脑鸣,到当前刚刚佳十年,通过十年的不竭治疗探索,毕竟乐成治愈.瞅睹正在本吧中有很多人为脑鸣而困扰,把自己收病战治疗的经历归纳出去,期视对付大家有用. 收病: 第一次收病是正在钻研死一年级的时间,哪次是由于思索问题思虑过分,截止正在思索的问题有问案后,头颅便像炸启锅一般.不过正在当时并不正在意,也不料到那是一种病,不过感触偶怪,有些感觉战通常纷歧样.第一个便是身体有面矮烧,然而是不过持绝了二三天,而且不特天不惬意的感觉,也便不管他.第二个是曲观变得特天敏钝,本去到厥后知讲,咱们的身体能自动的举止补偿.当某个部分的功能受益时,备用的部分便启初处事,曲观便是当大脑功能受益时的自动补偿.第三个便是粗神佳像处于一种卑奋状态.哪次收病由于当时年少,身体佳,所以不特天的治疗,过了一个月便佳了.而且当时也不感触是种病. 第二次收病便是2004年.刚刚启初也不注意,不过厥后有天感触头颅又像炸启锅一般,感觉头颅嗡嗡响,才知讲出问题.而后去医院查看.当时那种病很少,所以医死皆不克不迭明白,道头颅怎么会响,一定是耳朵响吧.然而是尔感觉真真便是头颅响.于是也干了CT,核磁同振,多普勒血流查看那些

的,皆不查出问题.尔当时的脑鸣已经宽沉到影象力皆快要丧得的天步.正在当时基础上从眼睛瞅进去的图像皆记不住.惟有道的话不妨记着一些.正在医院内里查不出问题,然而是尔自己又感觉很易受,而后便找了中医举止治疗.先测验考查了针灸推拿,感觉有些效验.然而尔便尔的体味去瞅针灸推拿很易逢到真真的下脚,普遍的干了针灸推拿后效验不会太佳.当时尔正在北京处事,厥后由于身体真正在太好,便回到了昆明,正在大教里上班.刚刚回昆明时,正在书籍院一个星期惟有半天有课,其余时间皆不事务,便启初博心的钻研何如搞定那个头痛的病.由于时间比较多,而且尔兴趣比较广大,便不管是什么皆去测验考查一下.通过多年的测验考查,缓缓的摸索出一套止之灵验的治疗要领,毕竟正在今年齐盘搞定脑鸣,而且搞定的不然而仅是脑鸣,其余的病也一齐搞定了.脑鸣的成果多种百般,然而便尔的体味去瞅大部分皆是由于脑部的血管痉挛而制成的.由于脑部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血流碰打血管壁而制成噪音.于是咱们的头颅便听到了那些声音.所以治疗脑鸣的闭键便正在于让那些痉挛的血管紧张下去,紧张下去后,血流碰打血管便不会爆收很大的噪音,咱们的大脑也便听不到声音了. 本果粗确后,治疗的要领便佳决定了.只消是有帮于让血管紧张的要领皆是治疗的佳要领.咱们普遍人的设念皆是通过吃某种药物去治佳,然而便尔的经历去瞅,那种概率很矮.当前

脑鸣病历书写模板

脑鸣病历书写模板 孙某某,男,84岁, 高龄男性,多病共存,慢性病变,渐进性加重。 现患有糖尿病、冠心病、腔隙性脑梗、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睡眠障碍等多种疾病。长期口服多种西药控制血压血糖及对症治疗。 双耳听力极差10余年,未诊治。 初次就诊时间2018.05.29 主诉:脑鸣1周。 现病史:1周前因劳累,后出现头昏脑鸣,轰鸣不止,夜间尤甚、不能入寐,周身乏力,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纳食可、大便稍干,尿频数7-10次/夜。 望诊:面色晦滞、反应欠灵敏、体型稍胖。 闻诊:语声高,但欠连续性,后劲不足。 问诊:脑鸣,轰鸣不止,夜间尤甚、不能入寐等。 舌:质暗淡、苔白腻。 脉:寸涩、关滑、尺沉取无力。 中医辨证:患者年高肾衰,髓海空虚,不能上营清窍或无根之火上浮,引起脑中鸣响。剧则见脑中如击雷,静时如中空冥音不绝。肾阳不足,周身失于温煦,腰膝酸软,四肢欠温;肾阳不足,气血津液失于推动则周身乏力,大便偏干;肾阳不足,失于固摄,小便频数;肾阳不足,阳不入阴,故夜不入寐,脉无力。 治则:补肾固精、养心息风。 选方:四逆法加减。 处方(2018.05.29)

附片60g先煎生姜50g炙甘草12g 淫羊藿15g砂仁15g后下茯神15g 天麻15g生山楂15g柏子仁15g 7付,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饭前温服 上剂3剂后脑鸣明显减轻,7剂后脑鸣基本消失,守原方微调服药1月,改善睡眠、尿频等问题而愈,日常生活可自理。1年余病情平稳,无反复。 2次就诊时间:2019.12.17 再次因劳累反复,头昏脑鸣,轰鸣不止,夜间尤甚、不能入寐,伴周身乏力,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牙痛、小便清长频数,9-15次/夜。 望诊:面色晦滞、反应迟钝、体型稍胖。 闻诊:语声高,但后劲不足。 问诊:脑鸣,轰鸣不止,夜间尤甚、不能入寐等。 舌:质暗淡、苔白腻。 脉:寸涩、关滑、尺沉取无力。 处方(2019.12.31) 附片60g先煎炮姜50g炙甘草12g 淫羊藿15g砂仁15g后下茯神15g 天麻15g生山楂20g 覆盆子15g 益智仁15g生白术30g桂枝30g 细辛15g 7付,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饭前温服 对西医脑鸣的认识:现代医学对本病少有研究,其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可

老中医治疗脑鸣耳鸣案集

老中医治疗脑鸣耳鸣案集 案例一:轻度脑鸣患者的中医治疗 患者信息 •姓名:张先生 •年龄:46岁 •主诉:持续性脑鸣,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疲劳等不适症状。•其他症状:头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等。 治疗方案 1.中医诊断:肝胆火旺、肾精不足、心火炽盛。 2.中药治疗: –方剂1:龙眼肉、枸杞子、藏红花等滋阴清火的药材; –方剂2:川参、白术、远志等养心安神的药材; –方剂3:党参、炙黄芪、枸杞子等益气养阴的药材。 3.针灸疗法: –手三里穴:调节气血,舒缓症状; –肝俞穴:调和肝气,缓解痛苦; –胆经穴:清理肝火,改善耳鸣。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注意情绪调节,减少压力。 治疗效果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张先生的脑鸣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睡眠质量有所改善,注意力集中能力提高; •头晕、失眠等症状明显减轻,从而提高了生活品质。

案例二:中度脑鸣耳鸣患者的中医治疗 患者信息 •姓名:李女士 •年龄:58岁 •主诉:持续性耳鸣,伴有头晕、听力下降、精神紧张等症状。 治疗方案 1.中医诊断:肝肾不足、脾胃失调、血虚引起的耳鸣。 2.中药治疗: –方剂1:黄芪、山药、熟地等补脾益肾的药材; –方剂2:蛇床子、丹皮、白芍等活血化瘀的药材; –方剂3:天麻、石菖蒲、川楝子等疏肝利胆的药材。 3.刮痧疗法: –选择合适的刮痧板,以耳轮廓、足三里、足泉穴为主要刮痧部位; –通过刮痧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耳鸣症状。 4.调理饮食和生活习惯: –饮食上宜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和耐力。 治疗效果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李女士的耳鸣症状明显减轻; •头晕、听力下降等症状得到改善,精神状态稳定; •对治疗方案进行长期巩固,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案例三:重度脑鸣耳鸣患者的中医治疗 患者信息 •姓名:王先生 •年龄:64岁 •主诉:持续性剧烈耳鸣,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严重症状。

飞蚊症的中医治疗《健康北京》眼前飞纹莫轻视

飛蚊症的中醫治療《健康北京》眼前飞纹莫轻视 《健康北京》眼前飞纹莫轻视飛蚊症的中醫治療陳志芳(杏福中醫診所院長)飛蚊症是許多中老年人及深度近視者的常見症,患者會看見一些形狀奇怪、大小不一的黑影、細絲或閃光在眼前飄浮,隨著眼睛而動止,這些飄浮的黑影、細絲、閃光,像極了凌空飛舞的蚊子,所以叫做「飛蚊症」;也由於像鼓動翅膀的蒼蠅或浮游移蕩之雲霧,中醫則稱之為「蠅翅黑花」或「雲霧移睛」。飛蚊症可出現在單側或雙邊的眼睛裡,如果飛蚊較多或出現在視野正中心的話,視力就會受到影響,造成生活不便。飛蚊症是由玻璃體混濁所產生的自覺症狀。導致混濁的原因,除了是玻璃體自身的變性退化(年老或近視造成玻璃體基質液化)外,大多與其鄰近組織的病變炎症、出血(葡萄膜、視網膜或視神經乳頭發炎,視網膜血管病變或其他血管引起的血管破裂、血栓以及外傷出血)有關。中醫認為本症是因飲食不節、起居失當、精神壓力及身體虛弱而誘發一一偏好生冷或燥熱性飲食致「痰濕內蘊」或「濕熱鬱蒸」,晚睡熬夜、勞慾無制及久瞻竭視(過耗眼力)致「肝腎虧耗」或「熱傷血溢」,勞心憂思鬱怒致「氣滯血瘀」,素體虛弱、久病體虛及婦女經產失血致「氣血虛弱」,還有外傷及各種出血致「血溢絡外」,以上種種病因引起退變、發炎、出血而形成飛蚊症。(按:玻璃體變性退化大多是肝腎虧耗及氣血虛弱的結果。) 中醫治療飛蚊症以內服法為主,臨床先辨別症候(病因類型)而

後對之下藥。診治概述如下:患者眼現黑影,兼見蒼白體倦、納差痰多者,屬痰濕內蘊,以六君子湯增減治之;頭重口苦、煩悶便秘者,是濕熱鬱蒸所致,以三仁湯或豬苓湯增減治之;失眠頭昏、耳鳴視花者,屬肝腎虧虛,以明目地黃丸增減治之;心煩少寐、口燥咽乾者,屬熱傷血溢,以知柏八味丸增減治之;胸脅脹悶、煩躁多怒者,屬氣滯血瘀,以加味逍遙散或血府逐瘀湯增減治之;頭暈心悸、畏寒肢冷者, 屬氣血虛弱,以八珍湯或益氣聰明湯增減治之。至於外傷及各種出血引起的,醫法仍如上述般辨治。飛蚊症的治療意義,一在於消除蚊影、明目增視,一在於預防復發炎症、出血或退化等病變;再者,臨床所應用的處方,能在治療之同時一併調整體內陰陽,使臟腑經絡氣血之機能恢復,讓身體更健康。 預防遠勝於治療。飛蚊症的產生既與起居飲食、精神壓力有關,所以預防就當從日常生活著手,即作息有規律、夜晚早就寢、飲食重均衡、勞慾應節制、心情常愉快、眼睛多休息。平時以菊花、枸杞子或決明子沖開水代茶飲用來預防,或吞服成方杞菊地黃丸來保養(服前先請教醫師)。如此可預防飛蚊症產生、飛蚊症加重以及眼睛惡性病變。患飞蚊症明目方!甚微。今有一验方献出,共分享。配方;决明子500 克,谷精草500 克,车前子500 克,熟地500 克。用法;将前三味一起粉碎,过100 目筛。服法;一日三次每次一汤勺,随饭咽下,同时嚼服熟地一小块。案例;两月前我老伴就身患飞蚊症,生活十分不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闫咏梅:化痰降浊法治验举隅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闫咏梅:化痰降浊法治验举隅 闫咏梅教授擅长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系疾病(神经内科疾病),如中风、头痛、眩晕、郁病、失眠、颤病、痫病等。尤其对中风先兆、中风病的预防急救治疗康复及卒中后抑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中医对痰浊致病的认识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被众多医家重视,中医脑病是“中风”“眩晕”“痴呆”等多种疾病的总称,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中痰浊是致病的一大因素,其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关系密切。近年来,现代医学对痰浊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痰浊在脑血管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也较多。 痰浊致病的“一席之位” 痰浊是人体脏腑气血失调、津液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种危害甚广的致病因素。痰分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皆具有随气运行而流动不居的特性。痰浊治病既有广泛性,又有特殊性,是导致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脑血管病从病机分析可有10余种,主要有虚、瘀、风、火、寒、气滞、气逆等,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临床证候以痰浊为主证者多。脑血管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中风(脑梗塞、脑出血)、老年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虽有各自的病机特点,但痰浊致病是共同点。临床常见的老年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风、老年性痴呆等均与痰浊有关。从现代医学细胞水平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外膜纤维胶原化,孔径缩小,增加了周围血液供应的阻力,改变了细胞周围的环境,加速了细胞衰老、死亡的进程,最终导致衰老和功能减退。痰浊导致血流缓慢,血管硬化,血液流量减少,是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痰论治,巧加减 痰湿体质、膏梁厚味的饮食习惯、好逸少劳的生活方式、长期精神紧张的状态、年老体弱等综合因素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当从痰论治。化痰降浊法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基本原则,但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年龄、体质等个体因素,闫咏梅教授常随证加减:伴有高血压者多加粉葛根、天麻、生杜仲镇肝潜阳,胆南星化痰除湿,丹参化瘀通络止痛;失眠梦多者,加夜交藤30g、制远志15g;头痛者加蔓荆子10g、川芎12g、薄荷8g、白蒺藜15g;腰背酸痛者加粉葛根10g;纳呆苔腻者,加砂仁8g、白豆蔻10g、炒神曲15g、焦山楂15g;湿热重者,加绵茵陈10g、生薏苡仁15g;肥胖者加泽泻10g、茯苓皮15g;情志抑郁者加玫瑰花15g;便秘者加当归25g、肉苁蓉15g、火麻仁15g。

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下肢严重瘘痹举隅

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下肢严重瘘痹举隅 第 1391 期 作者 / 毛迎迎孔明望湖北中医药大学 编辑 / 段瑞⊙ 校对 / 许红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的活血化瘀名方,该方主要由归肝经之疏肝祛瘀药组成,主治肝郁血瘀所致诸证。笔者在临床师从孔明望副教授门诊期间,亲见孔教授以血府逐瘀汤化裁,配伍行气宽胸、引血下行、破血逐瘀之药治疗血瘀导致痹痛等症效果斐然。患者服药3个多月,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脑部刺痛、心胸胀痛、下肢痿软痹痛等诸症消失。1年半后患者本人携家属登门诊道谢,言其已未复发。现将病案介绍如下。 1 病案举隅 初诊:患者张某,女, 57 岁。2015年10月8日初诊。自诉左下肢下肢痿软痹痛8年余,常以布垫代坐拄拐代行。头部偶有针刺样疼痛,脑内如知了鸣,偶发心胸部刺痛。脉弦,舌卷曲有瘀点。孔教授辨证为肝郁气滞瘀血证,处方以血府逐瘀汤化裁: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30g、赤芍15g、柴胡30g、甘草6g、熟地15g、白芍30g、枳实15g、青陈皮各10g、延胡索20g、地龙10g、水蛭10g、土元10g、蜈蚣2条。7剂,水煎,每天分3次服用。 按:《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为后世治疗气滞血瘀证采取行气活血的治法提供了启示。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首次明确提出瘀血理论,创立了逐瘀系列方剂:五逐瘀汤,五逐瘀汤均以调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要功效,其中血府逐瘀汤是最具代表性的方剂,临床上用于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痛症。通过血府逐瘀汤结合临床症状辨证加减,对于治疗肝郁气滞导致的周身疼痛疗效极佳。 因该患者瘀痛入络,表现有头部固定不移的针刺样疼痛和左下肢痿软痹痛,久痹不已,故加地龙、蜈蚣、水蛭、土元等虫蚁类药物以破血通络除痹止痛,从而改善脑络刺痛与左下肢瘀血阻络导致的痹痛

方剑乔教授辨治脑鸣的临床经验总结

方剑乔教授辨治脑鸣的临床经验总结 方剑乔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和浙江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2018年被评为“岐黄学者”,坚持教学与临床相结合,学验俱丰,临床有独到的辨证思维及诊疗特色,对电针波型、参数选择灵活,运用得法,尤善于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神经系统和各类疼痛性疾病。 脑鸣属脑部功能性疾病,临床上可发于任何年龄,多由于精神紧张或短期内压力过大引起,常伴有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健忘、乏力等症状,影响睡眠、生活和工作,使患者痛苦异常。笔者有幸跟从方剑乔教授学习,聆听教诲,多次观察针灸联合电针治疗脑鸣案例,现将其治疗脑鸣经验总结如下。 1、审症析病,探本求源 “脑鸣”之症,因患者自觉头脑中有声音鸣响而得之,或如蝉鸣虫叫、或如潮声雷轰,症状可为持续性,或时断时续。脑鸣病因尚不清楚,西医并未明确区分脑鸣与耳鸣,有研究[1]将脑鸣视为听觉中枢传导通路的某一个部位的病变所引起的耳鸣,因此临床多作耳鸣治疗。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脑鸣分为客观性脑鸣和主观性脑鸣两类[2]。一般而言,客观性脑鸣多是脑部确实存在器质性病变,如脑血管狭窄、畸形,动脉瘤或颅内占位性病变,经头颅CT、MRI或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病灶,多采取手术治疗去除病因。主观性脑鸣,即患者脑部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或仅能查出脑动脉痉挛、脑供血不足等,症状常因失眠、情绪波动大、长期熬夜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属于脑功能失调、神经衰弱等疾病的伴随症状[3]。临床主观性脑鸣较常见,西医常久治不效,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方剑乔教授在针灸联合电针治疗脑鸣方面见解独到,疗效颇佳。 方教授临床诊治时主张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首辨病位,次辨虚实,再别脏腑,从整体观念出发,病证结合,追溯经络脏腑之本。相较于西医将脑鸣归属耳鸣来治疗,方教授主张详询症状,根据患者所诉的鸣响部位鉴别是脑鸣还是耳鸣。脑鸣之声音多来自后

1、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西医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住院患者 一、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耳眩晕(ICD10:BRE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D)(ICD10:H81.10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以旋转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目闭难睁,伴眩晕多在翻身、起卧、低头抬头时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眩晕时无耳鸣及耳聋,伴有恶心呕吐,神志清楚,无肢体麻木、无构音障碍、无饮水呛咳等不适,发病诱因常有疲劳、思虑过度、情绪波动等;鼓膜检查多无异常表现,行耳石诱发实验阳性. 2、证候诊断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常见证候: 肝阳上亢证 痰湿中阻证 瘀血阻络证 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耳眩晕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按标准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能配合研究治疗者。 2、年龄6~80岁,病程不限.

3、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 1、必须的常规检查项目 (1)专科常规检查; (2)纯音听阈测听检查; (3)声导抗检查; (4)双温实验(心脏病及脑血管病急性期禁忌)视动检查,SRM—Ⅳ眩晕诊疗系统检测 (5)入院全身情况评估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乙肝五项离子1、离子2 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及影像学检查(CT/MR)等检查。 (八)治疗方法 1、证候诊治 (1) 肝阳上亢型 症状表现: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头胀脑鸣,心烦易怒,口苦口干,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法:平肝潜阳、熄风定眩,方药:自拟平肝定眩汤:天麻10~15g,夏枯草10~15g,生牡蛎30~40g,黄芩10-15g,栀子lOg,旋覆花lOg,白芍10~15g,钩藤15~20g,石决明30g,川牛膝15~20g,泽泻40g,生薏苡仁30g,荷叶10~15g,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痰湿中阻型 症状表现:头晕目眩,旋转不定,肢体困倦,头重如蒙,口中黏腻,舌质淡,舌体胖大,边缘齿痕,苔白腻或水滑,脉濡、滑、数。治法:化痰开窍,利湿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平胃散加减:半夏12g,生白术10~15g,天麻10~15g,茯苓15~20g,泽泻40g,陈皮10g,厚朴10g,苍术9~12g,竹茹6~lOg,枳实10g,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5枚.用法:水煎服,1付/d。 (3 )瘀血阻络型 症状表现:头晕伴头痛,病史较长,或有头部外伤史,面色晦黯,渴不欲饮,舌质

中医治疗抑郁症

中医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或易怒易哭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郁的提出源自两千多年前的古典医学著作——《皇帝内经》,其中对由于情志失调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的阻塞结滞等一系列变化都归于“郁,情志因素被看作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的重要原因,所谓“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抑郁症发病病机是气机郁滞,而气机郁滞中又以肝气郁结为核心,故有“治郁先治气,调气要先治肝之说。 中医学五行中,肝属木,因此《皇帝内经》中有“木郁达之的著名治法,对临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论治郁证多遵用此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特色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具有独到的优势,把症与因统一起来,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病变的相互关系和症状的特点,从整体上认识疾病的本质,循症求因,而且讲求治病必求于本。 如,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主疏泄,且“女子以肝为天,女性多忧愁善感、情志不遂,加上女性独有的生产、流产、月经失调等,容易引起气血、精神的匮乏,而导致脑府失养,出现情志低落、思维迟缓等抑郁症的症状。 中医药依据肝脏的生理功能,结合女性的特点,总结出疏肝养血调经的治法,对治疗女性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青春期

与老年期是抑郁症的高发年龄,其中青年期是从儿童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机体发生整体调整,心理素质不稳定,加上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易忧思过度而气机阻滞、郁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肝肾渐亏,出现多方面生理机理衰退,“精气夺则虚,精血不足、脑神失养,加上心理上的失落感,易形成抑郁症。 而中医药依据老年人肝肾精亏的特点,总结出滋阴补肾养精的治法,对治疗老年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体质的先天因素,中医称之为“先天禀赋。 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赢弱多病,病者多烦忧,而且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精神和身体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易形成抑郁症。 中医药依据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虚弱的特点,总结出健脾益肾强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治法。 这些对临床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总之,中医治疗抑郁症是从不同个体四诊收集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辨证论治,不但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而且兼顾调理患者的体质。 这种治疗方法较之西医学具有突出的特色和明显的长处。 郁证的发生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失调有着紧密的联系,且五行相因,任何一脏有郁都可影响其他脏腑而致郁,一脏有郁,五脏互累,相互兼夹。 最常见的如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肺阴虚、肝肾阴虚等。

脑鸣治疗的秘方

脑鸣治疗的秘方 原文地址:脑鸣治疗的秘方作者:gkynb 方名:益肾调肝宁脑汤。 组成:生、熟地各30g, 山萸肉30g, 泽泻10g,怀山药30g,丹皮30g,白茯苓30g,茯神30g,石菖蒲10g,生龙、牡各20g,蔓荆子30g,龙齿30g,磁石30g,水蛭3g,土鳖3g,全蝎2g,蝉衣6g,路路通10g。 功效:益肾调肝,宁脑止鸣。 主治:脑鸣。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亦可制丸服。 方病述略:脑鸣是指头脑中有声响的自我感听。属西医学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和癔病范畴,亦有少数因高血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小灶性脑梗塞或颅内肿瘤所致。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或因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治疗较为棘手。余曾以髓海空虚用左归丸合河车大造丸化裁、心脾两虚用归脾汤加味、湿热上壅用内疏黄连汤加味、肝胆气滞和心气不舒用丹栀逍遥散化裁分型治疗,但有时症出多歧,定型不切,用药疗效不甚理想。又有报道重用蔓荆子愈此,余也曾用过50g入方,并未有明显效果。由此表明,纯以分型用药或以某一专药治疗本病,亦非上乘,重要的还必须把握发病机理。近年来,在本病治愈的20例中,病机依然以肝肾不足或失调、内夹痰瘀为主,且功能性障碍为多,器质性病变较少,又有往往因耳鸣引为幻想。脑鸣20例中,男女各1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80岁,平均46.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0年,平均5.2年,由此可见,本病无性别之差,病程较长,多为中年以上,且接近更年期。其中兼有头昏、头痛、目眩、少寐11例,耳鸣、耳胀、耳聋7例,此外,还伴有抑郁、惊悸、精神涣散、咽堵等症;而血压偏高、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仅占4例。头颅CT检查均无异

张永臣针刺为主辨治脑鸣经验

张永臣针刺为主辨治脑鸣经验 编辑推荐语 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论述张永臣教授对脑鸣的认识和根据气街四海等理论治疗脑鸣的学术观点,总结张教授运用针刺、拔罐、脐疗三种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脑鸣的经验,为脑鸣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摘要]张永臣教授认为脑鸣病位在脑,以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为本,临床可分为肾精亏虚、气血亏虚、肝郁化火、痰蒙清窍四种证型,其中虚证以填精益髓、补益气血为治则,实证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为治则,治疗以针刺基本方配合脐疗、拔罐、耳穴等多种外治方法,并根据不同证型随症加减,疗效显著。列举验案1则以说明疗效。 脑鸣属于五官科疾病,西医认为脑鸣是指延脑的耳蜗神经核至大脑皮质听觉中枢整个通道中任何一个部位病变所致的耳鸣,患者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早在魏晋时期,《名医别录·卷第一》就指出蔓荆子“去长虫,主头风痛、脑鸣”,这是中医古籍中对“脑鸣”病名的较早记载。虽然“脑鸣”这一病名出现较早,但对其临床症状以及具体治法的描述则见于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肝胆部》:“头内如虫蛀响,名天白蚁。用茶子细末吹鼻中。”其中“天白蚁”即指脑鸣。后世医书也有与脑鸣相关的描述,如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曰:“有头脑鸣响,状如虫蛀,名曰天蚁者,以茶子末吹鼻效。”张永臣教授师从刘玉檀、吴富东、单秋华教授,从事针灸学教学与临床工作二十余年,致力于运用针灸经典理论诊治疑难杂病,遵循《素问·杂合以治》的原则,将针刺、拔罐和脐疗等多种方法应用于脑鸣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笔者跟随张老师学习,受益颇多,现对张老师辨治脑鸣的经验进行总结。

1 病因病机 脑鸣任何年龄皆可发病,但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青年、中年患者多数是因学习、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因素引发,属功能性疾病。有心神不安、心烦易怒、心悸、胸闷不舒等症状,部分患者有颈部僵硬感或肩背部不适,此类患者多因长时间伏案写作、缺乏运动,导致颈部肌肉痉挛压迫血管,脑供血不足。另一方面,患者素体虚弱,血压低,亦可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影响脑部供血,从而出现脑鸣、头晕等症状。脑鸣还常见于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多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张老师根据古今文献记载及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肾精亏虚不能滋养脑髓致髓海不足、脑窍失养,或心脾两虚,气血化生不足,无以充养髓海,均可导致脑鸣。而肝郁化火,上扰清窍,或过食肥甘厚腻致脾虚生痰,痰蒙清窍、脑窍不通,也可导致本病。本病病位在脑,脑为奇恒之府,与心、脾、胃、肝、肾等脏腑有关。 2 辨证分型 2.1 虚证 2.1.1 肾精亏虚脑髓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所化生,其中先天之精主要由肾精所充养。《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说明脑髓由先天之精所化。《素问·逆调论》云:“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指出肾与脑髓之间的密切关系。《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云:“盖肾精生髓由脊上行以入于脑。是为髓海在头者名脑。”肾精化生脑髓,为脑提供物质基础,因此肾精是否充盈与本病密切相

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第一章传染病类、时行病类 1、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 2、感冒(普通感冒) 3、麻疹(麻疹) 4、风疹或风痧(风疹) 5、水痘(水痘) 6、白喉(白喉) 7、百日咳(百日咳) 8、烂喉丹痧(猩红热) 9、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10、肝热病(急性病毒性肝炎) 11、肝瘟(急性病毒性重症肝炎) 12、痢疾(细菌性痢疾) 13、湿阻或伤湿(湿阻) 14、湿温或湿瘟(肠伤寒副伤寒) 15、疫斑热(流行性出血热) 16、温毒发斑或瘟毒发斑(斑疹伤寒) 17、稻瘟病(钩端螺旋体病) 18、疟疾(疟疾) 第二章寄生虫病类 1、赤虫病或扁虫病(姜片虫病) 2、肺虫病或吸虫病(肺虫病或吸虫病) 3、寸白虫病(绦虫病) 4、囊虫病(囊虫病) 5、包虫病(包虫病) 6、丝虫病(丝虫病) 7、黄胖病或黄肿病(钩虫病) 8、蛔虫病(蛔虫病) 9、蛲虫病(蛲虫病) 10、鞭虫病(鞭虫病) 11、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 12、蛊虫病(血吸虫病) 第三章脑系病类 1、痫病(原发性癫痫或继发性癫痫) 2、癫病(抑郁症单纯型或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3、狂病(躁狂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4、癫狂病(躁狂抑郁型或混合型情感性精神障碍) 5、多寐(发作性睡病) 6、不寐(神经性失眠) 7、卑惵(神经衰弱症反应性抑郁症恐怖症) 8,神劳(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综合征) 9、脏躁(癔病性激情发作更年期综合征或抑郁症) 10、百合病(病后神经功能紊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1、出血中风(出血性脑血管病) 12、缺血中风(缺血性脑血管病) 13、风痱或喑痱(中风后遗症) 14、厥头痛或真头痛(高血压脑病) 15、风厥(过敏性休克) 16、气厥或郁厥(癔病性昏厥) 17、血厥或脉厥(血管运动失调性晕厥) 18、痰厥(痰阻性晕厥) 19、冷厥或寒厥或阴厥(冻僵) 20、酒厥(急性酒精中毒) 21、尸厥(植物状态去大脑皮质状态) 22、中恶(神经精神性昏厥) 23、脑痨(结核性脑膜炎脑内结核瘤) 24、脑瘤(颅内良性或恶性肿瘤) 25、脑络痹(脑动脉硬化症) 26、脑萎(弥漫性大脑萎缩症脑叶萎缩症) 27、痴呆(先天性痴呆继发性痴呆老年性痴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