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校注

(以上按姓氏笔画为序)

内容提要

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但该书年代久远,文 字古朴,为

便于读者习研,特篇本书,名曰《伤寒论校注》。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全书共十卷。卷

劉渡舟 主编

錢超塵 副主编

毛雨澤 郝萬山 写

裴永清 劉渡舟 錢超塵 编

裘裴然李培生歐陽錡 李克紹湯萬春审定

《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 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

孫志潔

为平脉法、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喝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钩玄全篇大意宏旨。各条设“校注”,对原文逐条进行校注,正字形,辨讹误,明字音,释辞句,训诂解难。设“按语”,对原文探微索奥,阐发新义。正文前附“校注说明”,介绍本书版本和校勘方法;书末附有“校注后记”,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

《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校注说明

《伤寒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为祖国医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千七百多年来,《伤寒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它不但对中医学

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撰毕后,大约没过多长时间,这部著作就开始散乱了。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曾对它加以“搜採” 和整理,编纂成《伤寒论》,才使得这部不朽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从王叔和整理以后,到

北宋治平二年(公元一0六五年),在朝廷的领导下对它再加整理检定之前,八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伤寒论》曾被广泛传抄,因此出现了多种传本。这种情形,在《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

《新唐书?艺文志》里已有所反映。《伤寒论》传本的歧出,不利于医家的研习和使用,也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因此急需对《伤寒论》加以整理和校勘。于是在北宋治平年间,朝廷命林億、孙奇等人对《伤寒论》加以校勘。这部经过北宋政府认可的《伤寒论》检定本,在治平二年校勘完毕,先后刻成大小两种字体的本子颁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宋本《伤寒论》的简单来历。宋本《伤寒论》的出现,在《伤寒论》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宋本《伤寒论》校讫和颁行,结束了自王叔和以来八百年的传本歧出、经文讹衍倒夺时有出现的混乱局面,从此我国才有一个官定的《伤寒论》标准本。自北宋治平二年到现在,

又过了九百多年,宋本《伤

寒论》以它隽美的刊刻、整齐的版式、精审的校勘而被无数

校勘家和收藏家视为无上珍品。

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一五九九年),著名藏书家和校讎家

赵开美获得了一部原刊宋本《伤寒论》,他採用摹刻的方法

把它刻印下来,收在他辑刻的《仲景全书》中。北宋刊刻的

《伤寒论》,虽然早已失传了,但赵开美辑刻的《仲景全书》还有少数几部流传下来,其中的《伤寒论》,从字体、版式,

到墨色的浓淡,都保存了宋本《伤寒论》的原貌。目前《仲

景全书》中的《伤寒论》已成了人间难得的瑰宝了。我们这

次校注和整理《伤寒论》所採用的底本,就是北京图书馆收

藏的《仲景全书?伤寒论》原刻本。在过去,有一些注释家曾

採用赵开美《仲景全书》中的《伤寒论》作为底本进行校注,

如日本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陆渊雷《伤寒论今释》、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等,大都只取其中三阴三阳篇进行注释阐发,对于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喝脉证并治及诸可诸不可等篇,均予删去。所以,许多读者看到的并不是《仲景全书》中的全本《伤寒论》,而是节本《伤寒论》。我们这次整理研究《伤寒论》,抱着对底本极为忠实的态度,不加删裁,以使广大读者看到赵开美摹刻的宋本《伤寒论》的全文。目前,学术界对辨脉平脉伤寒例篇及诸可诸不可篇聚讼不已,我们认为,从整理古籍这个特定角度出发,对这部分文字必须加以保留,这对于全面研究《伤寒论》是很有意义的。

本次校注所採用的主校本、参校本如下:

《金匮玉函经》(简称《玉函》),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公元一七一六年)上海陈氏起秀堂刻本影印本;《注解伤寒论》,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嘉靖

三年甲辰(一五四四年)汪济川刊本;《金匮要略》,上海涵

芬楼影印明刊古今医统正脉本;《脉经》,一九五六年人民卫

生出版社据元广勤堂刊本影印本;《千金要方》,(简称《千金》)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一八四九年江户医学影印北宋本影印本;《千金翼方》,(简称《千金翼》)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一八四九年江户医学影印北宋本影印本;《外台秘要》,(简称《外台》)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经居余堂本影印本、《敦煌残卷?伤寒论》复制件。此外在校勘过程中,尚参阅了《太平圣惠方》、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及陆渊雷《伤寒论今释》等。

这次校注《伤寒论》,有几个问题需加说明。

根据卫生部中医司原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制定的《中医古籍校注通则》的要求,重点中医古籍的校注本包括五项内

容,即提要、按语、校勘、注释和校注后记。《伤寒论》校注本是这样处理上述五个问题的:

提要。提要是对有关部分主要内容的概括。赵刻宋本《伤寒

论》分为十卷篇,每篇写一提要,共写提要段。读者根据提要,可以掌握每篇的宏纲大旨。

按语。按语的作用在于揭示有关条文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或解释歧义,或指出其临床价值等,从而予人以启迪。我们深深感到,这部分内容十分难写。自成无己以来治《伤寒论》者不下数百家,几乎每家都对《伤寒论》的条文发表过如同按语一类的意见,又由于注家对原文理解的深度不一,角度不同,所以各家的见解也往往有不少差异,有时还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看法。我们在写按语的时候,曾认真研究了前人和时贤的重要论著,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注意在博採各家之长的同时而断以己意。全书共写按语三百三十余条,把这些按语联系起来看,基本上可以反映我们对《伤寒论》的理解和主要观点。按语写在有关条文的后面,但不是每条必按,而是当按则按,有时则在几个条文之后才写一个按语,以反映这几个条文的内在联系。从辨不可发汗,到辨发汗吐下后共八篇,其中许多条文与前面三阴三阳篇是重复的,因此,这八篇的按语校注较少,可参看三阴三阳篇有关按语及校注。

校勘。我们採取的主要校勘方法与原则是:

、凡需校勘的字句,皆于其右下角加注序号,序号外括以方括号。校语写在相应的序号下。

、赵刻宋本《伤寒论》是目前最好的《伤寒论》传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我们除了直接改正了其中五个明显的错字以外,其余文字,一律不加改动。改正了的五个讹字,在校注后记中已作了说明。

三、凡底本与校本不同而底本又不误的,我们採取了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校本的字词具有较大校勘价值的,一般均加收录写出校语。例本书卷三:“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

。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下出

序码,写了如下校语:《玉函》卷二、《脉经》卷七、《千金翼》卷九,皆作“宜小承气汤”。又如本书卷四:“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我们在“实”字下出一序码,写了如下校语:《玉函》卷二、《脉经》卷七、《千金翼》卷九作“虚实”。写出这些校语,当然不意味着校本一定对而底本有误,但是校本中的这些文字对读者确有很大启发。另种是对校本中没有什么校勘价值的某些字词,及某些虚词,

般不加校勘,以免烦琐。

四、对某些必须作出选择和判断的校勘,我们在认真研究原文和参考各家之说的基础上,慎重地加一“是”字表明我们的取舍和判断。例如太阳上篇桂枝加葛根汤方有“麻黄”,但是根据方意和前人的意见,本方是不当有麻黄的,于是我们在

“麻黄”条下写道:“《玉函》卷七无。是。”又比如太阳上篇芍药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

总论 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作者:张机,字仲景 共有:十卷,二十二篇,一百一十二方 2、首次整理;魏晋王叔和 首次校正:宋朝林亿 首次注解:宋金成无己 通行本:宋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 3、“伤寒”的涵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 发的疾病。 4、直中:是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发病于三阴。 合病:凡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并病: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之分者,称为“并病”。 两感:有表里关系的阴阳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少阴两感。 太阳病篇 病邪:寒邪 八纲:表、实、寒——阳证 病位:在表 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受邪 【纲要】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6)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 1、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直视:双目前视,眼球转动不灵。 再经:第二经。 【中风表虚证】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2、桂枝汤煎服法: ①微火煮;②啜热稀粥;③温覆;④发汗适度;⑤根据病情用药;⑥禁忌。 3、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凤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针药并用)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灵活运用) 4、桂枝汤类方 方证名主症药物组成桂枝汤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桂枝加葛根汤+项背强几几+葛根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下之微喘+厚朴、杏仁 桂枝加附子汤遂漏不止+附子 桂枝去芍药汤脉促胸满-芍药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 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 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 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余聆训之下,始亦疑之,及读至伤寒例一卷,见其于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法,尽载其中,于六经已具之条为并不重引,法律谨严,始知坊间所刻之辨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以及发汗吐下后各卷,盖后人以读书之法,错杂其间,而未计及编书之法固不如是也,不然孔氏之徒,问仁者众,问政者繁,何不各类其类,而惮烦若此耶!吾师讳学正,自言为仲氏四十六世孙,自晋以后迁徙不一,其高祖复初公,自岭南复迁原籍,寄居光州,遂聚族焉。吾师虽承家学,不以医名,亦不轻出此书以三示人,余得之受业者,殆有天焉。余宿好方术,得针灸之学于永川邓师宪章公,后随侍先严游宦岭南,与吾师同寅,朝夕相过从,见余手执宋本伤寒论,笑问曰:“亦嗜此乎?”时余年仅弱冠,答曰:“非敢云嗜,尚未得其要领,正寻绎耳。”师曰:“子既好学,复知针灸,可以读伤寒论矣,吾有世传抄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向不示人,得人不传,恐成坠绪。”遂历言此书颠末,及吾师家世滔滔不倦。先严促余曰:“速下拜。”于是即席拜之,得师事焉。今罗生哲初为吾邑知名人士,从习针灸历有年所,颇能好余之所好,余亦以所得者尽授之,余不负吾师,罗生亦必不负余,故特序其原起,罗生其志之,罗生其勉之。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三月桂林左盛德序

伤寒论 精校原文-精校版宋本伤寒论

《伤寒论》原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合十六法,方十四首。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12]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13]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方三。[14]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四。[15]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五。[16]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7]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校注 (以上按姓氏笔画为序) 内容提要 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但该书年代久远,文 字古朴,为 便于读者习研,特篇本书,名曰《伤寒论校注》。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全书共十卷。卷 劉渡舟 主编 錢超塵 副主编 毛雨澤 郝萬山 写 裴永清 劉渡舟 錢超塵 编 裘裴然李培生歐陽錡 李克紹湯萬春审定 《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 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 孫志潔

为平脉法、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喝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钩玄全篇大意宏旨。各条设“校注”,对原文逐条进行校注,正字形,辨讹误,明字音,释辞句,训诂解难。设“按语”,对原文探微索奥,阐发新义。正文前附“校注说明”,介绍本书版本和校勘方法;书末附有“校注后记”,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 《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校注说明 《伤寒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为祖国医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千七百多年来,《伤寒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它不但对中医学 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撰毕后,大约没过多长时间,这部著作就开始散乱了。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曾对它加以“搜採” 和整理,编纂成《伤寒论》,才使得这部不朽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从王叔和整理以后,到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

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

桂林古本和宋本伤寒论区别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据称为东汉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之世传抄本,历来未见于世。直至清末,世居岭南的张仲景六十四世孙——张绍祖方始传书予其徒桂林左盛德,左再传予其徒罗哲初。尔后于1934年罗哲初借予黄竹斋抄写成《白云阁藏本》(略称《白云阁本》),1939年由张伯英资助而方校刊公世。因为本书在民国之前未见记载,学者对此版本的真伪,仍有争议。现在通行版本包括了:1939年黄竹斋《白云阁本》。1956年罗哲初之子罗继寿将世传抄本(直排)原稿献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出版不完全简体字化的直排版;1980年出版简体字横排版。1980年由黄竹斋高足米伯让,补刻三页书版“勘误表”,由陕西中医药研究院,依原黄竹斋所刻之《白云阁藏本》版重印二百部,称“《白云阁本》重刻版”。1986年,台湾正体字版书籍与电子档(直排)是由中医整合研究小组赖鹏举医师等人所推行,主要参考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本。2006年由民间自动发起校正的民间中医网校正版本(横排),以广西人民出版社的1960年版和1980年版为底本,参以中医整合研究小组版本、《白云阁本》重刻版、黄竹斋《会通本》等,各版本不一致处均保持正文与广西人民出版社版本一致,另加注脚说明不一致处。 【特色】根据《桂林古本》刊行序文,称仲景撰有一十三稿;现存宋本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第七稿,而《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为第十二稿,共十六卷。一至二卷,为脉学;三至五卷,讨论温病。六至十六卷,除了少数文字略有改动,与后世传本大致相同。《桂林古本》与传统版本最大的差异是加入了温病的内容,就完整度及一致性(条文不矛盾)上来说,《桂林古本》较为齐全,故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认为它才是真正善本。《桂林古本》较通行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者合参,多出篇章:“平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共两卷奇经八脉病脉证并治,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二“平脉法第二”篇。温病脉证并治。六淫病脉证并治——伤暑病、热病、湿病、伤燥病、伤风病、寒病。 【条目差异】《金匮要略》中的黄疸病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补宋本所缺之五藏结处方,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宋本四逆散在《桂林古本》的名称为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一“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桂林古本卷三《伤寒例》前有“六气主客”一篇,黄竹斋1935年手抄罗哲初珍藏原本,无此内容。故于1939年所刊白云阁藏本及1948年自印《伤寒杂病论会通》,均无此篇。早于此前(1932)公世之《长沙古本》亦无此篇。不知何时何人补入“桂林本”中,目前无法查考。 【争议】现代中医学者如刘渡舟认为《桂林古本》乃伪书,写作时间不早于明清二代,是后世伤寒派医家增补伤寒论条文而成。 【方剂差异】以汤、散,剂型的使用上,桂林本的散剂是药物打成散而煮汤,而后去滓服之(如五苓散),变成所谓的“煮散”。煮散在宋朝时相当盛行,《梦溪笔谈》说:“汤、散、丸,各有所宜。古方用汤最多,用丸、散殊少。煮散古方无用者,唯近世人为之。”若《梦溪笔谈》所说为真,从剂型来看,桂林古本的时代可能不早过宋朝。存在类似后世医家的治方:《桂林古本》卷十六“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篇黄耆当归汤方类似金元四大家李杲的当归补血汤,惟《桂林古本》黄耆:当归=6:1,而李杲所用比例为5:1。 【药名差异】今版伤寒论或是康平本伤寒论,乃至杨绍伊先生根据《千金方》与《脉经》等书所考的《伊尹汤液经》这三个版本中的当归四逆汤(在康平本为当归回逆汤),皆是以通草为名;唯独桂林古本以木通为名。木通之名最早是在唐朝陈士良的《食性本草》中才出现,故桂林古本的着作时间可能不早于唐朝。 【方名差异】玄武汤在宋真宗年间,因避讳而改称真武汤。唐本及康平本伤寒论皆称玄武汤,但是桂林古本则沿用传统真武汤之名。 【病名差异】大量使用温病学派的病名。如在吴鞠通《温病条辨》举出的八种温病病名及分类,全部被承袭使用。

《桂林古本和宋本伤寒论区别》

桂林古本和宋本伤寒论区别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据称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之世传抄本,历来未见于世。直至清末,世居岭南的张仲景六十四世孙——张绍祖方始传书予其徒桂林左盛德,左再传予其徒罗哲初。尔后于1934年罗哲初借予黄竹斋抄写成《白云阁藏本》(略称《白云阁本》),1939年由张伯英资助而方校刊公世。因为本书在民国之前未见记载,学者对此版本的真伪,仍有争议。现在通行版本包括了:1939年黄竹斋《白云阁本》。1956年罗哲初之子罗继寿将世传抄本(直排)原稿献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出版不完全简体字化的直排版;1980年出版简体字横排版。1980年由黄竹斋高足米伯让,补刻三页书版“勘误表”,由陕西中医药研究院,依原黄竹斋所刻之《白云阁藏本》版重印二百部,称“《白云阁本》重刻版”。1986年,台湾正体字版书籍与电子档(直排)是由中医整合研究小组赖鹏举医师等人所推行,主要参考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本。2006年由民间自动发起校正的民间中医网校正版本(横排),以广西人民出版社的1960年版和1980年版为底本,参以中医整合研究小组版本、《白云阁本》重刻版、黄竹斋《会通本》等,各版本不一致处均保持正文与广西人民出版社版本一致,另加注脚说明不一致处。 【特色】根据《桂林古本》刊行序文,称仲景撰有一十三稿;现存宋本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第七稿,而《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为第十二稿,共十六卷。一至二卷,为脉学;三至五卷,讨论温病。六至十六卷,除了少数文字略有改动,与后世传本大致相同。《桂林古本》与传统版本最大的差异是加入了温病的内容,就完整度及一致性(条文不矛盾)上来说,《桂林古本》较为齐全,故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认为它才是真正善本。《桂林古本》较通行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者合参,多出篇章:“平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共两卷奇经八脉病脉证并治,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二“平脉法第二”篇。温病脉证并治。六淫病脉证并治——伤暑病、热病、湿病、伤燥病、伤风病、寒病。 【条目差异】《金匮要略》中的黄疸病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补宋本所缺之五藏结处方,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宋本四逆散在《桂林古本》的名称为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一“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桂林古本卷三《伤寒例》前有“六气主客”一篇,黄竹斋1935年手抄罗哲初珍藏原本,无此内容。故于1939年所刊白云阁藏本及1948年自印《伤寒杂病论会通》,均无此篇。早于此前(1932)公世之《长沙古本》亦无此篇。不知何时何人补入“桂林本”中,目前无法查考。 【争议】现代中医学者如刘渡舟认为《桂林古本》乃伪书,写作时间不早于明清二代,是后世伤寒派医家增补伤寒论条文而成。 【方剂差异】以汤、散,剂型的使用上,桂林本的散剂是药物打成散而煮汤,而后去滓服之(如五苓散),变成所谓的“煮散”。煮散在宋朝时相当盛行,《梦溪笔谈》说:“汤、散、丸,各有所宜。古方用汤最多,用丸、散殊少。煮散古方无用者,唯近世人为之。”若《梦溪笔谈》所说为真,从剂型来看,桂林古本的时代可能不早过宋朝。存在类似后世医家的治方:《桂林古本》卷十六“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篇黄耆当归汤方类似金元四大家李杲的当归补血汤,惟《桂林古本》黄耆:当归=6:1,而李杲所用比例为5:1。 【药名差异】今版伤寒论或是康平本伤寒论,乃至杨绍伊先生根据《千金方》与《脉经》等书所考的《伊尹汤液经》这三个版本中的当归四逆汤(在康平本为当归回逆汤),皆是以通草为名;唯独桂林古本以木通为名。木通之名最早是在唐朝陈士良的《食性本草》中才出现,故桂林古本的著作时间可能不早于唐朝。 【方名差异】玄武汤在宋真宗年间,因避讳而改称真武汤。唐本及康平本伤寒论皆称玄武汤,但是桂林古本则沿用传统真武汤之名。 【病名差异】大量使用温病学派的病名。如在吴鞠通《温病条辨》举出的八种温病病名及分类,全部被承袭使用。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 【说明】以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原文改用简化字。原文方后“右×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条文序号依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辨脉法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一云夏脉。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一云阴气。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

(完整word版)郝万山伤寒论讲义

郝万山伤寒论讲义 目录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2)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3) 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4) 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4) 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 (11) 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14) 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19) 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 (20) 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 (23) 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26) 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 (29)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 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 主表 例如: 浮脉 主热 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 主阳虚 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第5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6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7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8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9篇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10篇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11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12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13篇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14篇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398条 112方 第15篇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 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执 水执水然, 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 第16篇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第17篇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 清通“圊”,欲通“续”,自可即“犹,宜”。 第18篇 辨可吐病脉证并治 (以下简称《可吐篇》) 第19篇 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吐篇》) 第20篇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下篇》) 第21篇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下篇》) 第22篇 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以下简称《汗吐下后篇》) 后8篇,应了解,特别是8篇中出现的而未在中十篇中的条文。通常我们学习的是《伤寒论》

伤寒论总结终极版_

概述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并兼述杂病的辨证论治的临床医著,目前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为通行本,共10卷,22篇,其中太阳病3篇,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共5篇,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2篇,这是全书核心内容,是理法方药、六经辨证最核心的体现,共398条原文,113方(如包括有名无方则有115方),也称中十篇(或洁本)。此外前有八篇,后有四篇,具体包括辨脉、平脉、伤寒例、辨痉湿暍、辨不可发汗、可发汗、发汗后、不可吐、可吐、不可下、可下、发汗吐下后等12篇。 (1)学术成就 1.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典籍。《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是公元3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继承了《内经》、《难经》的精华,确立了临床治疗的多种原则,开创八法应用和多种疗法综合治疗的先河,载方112方,用药76味。 2.创造性提出六经辨证体系。六经辨证辨析了外邪伤人后所导致病证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详察病情变化,细析邪正盛衰,确定病变部位,辨明病证性质,并据此确定治法,选择方药。既适用外感病辨证论治,也适合杂病的辨证论治。《内经》六经局限在热证、实证,治法局限在清法、下法。张仲景借用《素问.热论》六经概念,利用这一模板对当时疾病重新归纳、提炼、整理,其内涵已发生很大变化,证型方面有热证、实证、寒证、虚证、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 3.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与方法。这些治则包括:治病求本,本于阴阳;调

和阴阳,以平为期;祛邪扶正,分清主次;明确标本,分清缓急;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注重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治疗方法包括:八法,药物、针刺、艾灸、饮食疗法,针药、药灸、药食并用,内服外用等。 4.创制和保留了大量疗效卓著的方剂,称为“方书之祖”。这些方剂选药精当,组方严谨,配伍优化,药量恰当,疗效可靠,至今仍在广泛应用。 5. 剂型丰富,为制剂学做出一定贡献。具体包括汤剂、丸剂、散剂、含服剂、灌肠剂、肛门栓剂等。 (2)伤寒内涵 1.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古人将一切外感热病均称伤寒,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日本中西惟忠《伤寒之研究》“谓邪而为寒,盖古义也”。寒字在古代有邪之意,伤寒就是伤邪。 2.狭义伤寒,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在致病邪气方面,强调风寒,发病特点,强调感而即发。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虽也是感受寒邪,却伏而后发,则不属于狭义伤寒。 3.更狭义伤寒,指太阳伤寒表实证。即原文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病,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六经辨证 1.六经是对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阴三阳经的简称,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是一个整体网络。六经实际总领十二经脉及其所属脏腑以及阴阳、气血、津液、精神的生理功能,是将人体分为六大功能体系,虽用六经命名,非专指经络。自然界昼属阳,夜属阴,昼分三阳,夜分三阴。少阳言阳气弱小,为一阳,主时寅卯辰,正值清晨,阳光初照,其阳气不亢不烈;太阳言阳气强大,为三阳,主时巳午未,阳光当头照,

《伤寒论》学习心得,纯干货值得收藏

《伤寒论》学习心得,纯干货值得收藏。 《伤寒沦》是中医讲辨证论治的第一部好书,是中医 的理论基础。辨证论治,首重八纲,《伤寒论》首先说明了八纲辨证的方法。虽然它并没有明文提到八纲,但实际上处处都是讲八纲辨证,而且讲得非常具体,一一都出诸实践,有理、有法、有方、有药,不落空谈;是中医书籍中最切合实际的一部著作,所以历代中医师都非常重视,注释者亦最多,这些注家,对仲景的精义各有发挥;但也正因注家繁多, 人自为说,因而莫衷一是,反晦原意,致有注释看得越多反 使人有糊涂之感,我认为这是得失相等的。其实,伤寒论》的原文,除个别句文外,一般还是很好懂的,与《内经》不同。《内经》是古代韵文,例如“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 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成章”等。《伤寒论》则是古代白话文,譬如“啬啬恶寒,浙渐恶风,翕翕发热” 等句,都可能是当时的俗语、形容辞,都给保留下来了。可见作者的本意,就是要使人易于了解,而不是故意使人费解。 当然,其中也有部分是韵文式,那是另一回事。因此我主张读白文,不读注解本,尤其是西医师学习中医,对医学与文学都有一定的基础,不看注解,多读原文,不为一家之言所拘,则更能发挥独立思考的作用。读的方法,可拣为数约占 之六七的、容易看得懂的先读;然后拣约占十之二三的、

不易懂的读;最后再读那些很难读的条文,为数不过占十分之一;老实说,这些难读的条文,实在已属可有可无的了。 这是一。 伤寒论》的八纲辨证方法,是以六经为基础的。 讲到六经,就必须承认两点:第一点是承认经络学说,寒论》的六经,是与经络学说分不开的,详言之则分手足 经,合之则为六经。第二点是承认《伤寒论》六经与《内经热论》 六经的一致性。有些中医同道,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思想上很混乱,他们似乎承认经络学说,又似乎不承认经络学说;似乎承认《伤寒论》是《内经》之发展,又似乎与《内经》不同,这是不对的。尽管《伤寒论》中在某些枝节地方 与《内经》有些不同,但它的思想发源、理论指导,是与《内 仲景在他所著的《金匮》中,如《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及《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等篇内,也说明这个问题。 其意义即是:外邪侵犯,由肌腠经络而腑而脏,是其常;由经犯脏,或径犯脏,是其变。常者轻,变者重;常者缓,变者速,各有其一定的过程。故离开经络而谈六经,其弊也浅;分割《伤寒论》与《内经》中的六经为两回事,其弊也拘。 要知《内经-热论》是根据经络来讲的,它所举的六经症状,虽然不够完全(《伤寒论》作了很大的补充),但毕竟是根据 经络而表达的,其具体症状,在临床上都可以看得到,怎么 可以说它是不同呢?其中最大的误会点,是在《内经》说“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的两句话。人们认为《伤寒论》的三阴病多是宜温,三阳病也不尽可汗,无法解释《内经》的两句话,遂认为仲景《伤寒论》是特创的见解,与《内经》不同,不是一个体系,其实完全不合。 要知道《内经?热论》是单论热病在六经的变迁,它始终是

汪本和赵本《注解伤寒论》比较

汪本和赵本《注解伤寒论》比较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现在比较通行的《注解伤寒论》版本主要是汪济川刻本和赵开美《仲景全书》刻本。本文对这两个版本从文献学角度作了较深入的比较。认为两个版本内容基本一致,在序文和正文文字方面有所不同。针对《注解伤寒论》在近代整理出版中存在的序文问题,提出文献整理再版必须尽可能地保存文献的原貌。认为比较可以取长补短,是学习和研究文献的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注解伤寒论》汪济川刻本赵开美刻本版本比较 《注解伤寒论》是金朝·成无己对东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论》的注解,成书于1144年,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成无己,聊摄(今山东聊城西)人,金代著名医家,他对仲景学说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成氏参阅《内经》、《难经》等书,阐注《伤寒论》,辨析六经及仲景用方,切近临床,论述颇详,阐述己见,有所发挥,是以“经”注解《伤寒论》的开山之作。该书作为成无己的代表作之一,称得上是理论结合

临床的典范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正如汪琥所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犹王太仆(王冰)之注《内经》”。《注解伤寒论》所用底本为宋本《伤寒论》,或者是志平本,或者是元佑本[1]。宋本《伤寒论》是白文本,流传不广,《注解伤寒论》成书以后,因其注释详尽,为众多医家欢迎,一直是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参考书,对于《伤寒论》的流传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现在比较通行的《注解伤寒论》版本主要是汪济川刻本(以下简称“汪本”)和赵开美《仲景全书》刻本(以下简称“赵本”),近代都曾有影印本发行,并被改版重印。汪本成书比赵本早54年,前者为单行本,后者被收录于《仲景全书》中,位于《伤寒论》之后。在阅读人民卫生出版社各重印本时发现,它们在序文和正文文字方面存在差异。为了认识这两个版本的原貌,经查阅中国中医研究院馆藏1919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年)汪济川刻本[2],以及199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明·万历己亥(1599年)赵开美刻《仲景全书》的影印本[3],并以赵开美刻《仲景全书》中的宋本《伤寒论》为参照,对其序文和正文文字进行了比较。 序文比较

张仲景《伤寒论》

伤寒论 张仲景著 一九五六年重庆新辑宋本《伤寒论》 1 2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惜。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味味,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

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素尚方术,请事斯语。 3 4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九、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十、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 欢迎来到聘才网,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

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

伤寒论条文

伤寒论: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书名: 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疾病的专门病名。古人常把疾病的诱因当作病原,寒不仅仅是现代所说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统称,出处可参照郝万山先生的讲义视频,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的伤寒也正是该义,与现代的伤寒症无关。 内容: 《伤寒论》 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六经形证 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流传: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金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刊行,有详注,逐渐取代白文本《伤寒论》,白文本南宋未再翻刻。至元代,白文本《伤寒论》除少数藏书家偶有其书外,社会上已无该书。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江苏常熟藏书家赵开美偶然得到北宋刻本《伤寒论》十卷,请优秀刻工将此书收刻于《仲景全书》中。北宋原刻本旋即丢失,现今仍在留存的只有赵开美本。赵开美本逼真

伤寒论讲义试题及答案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现在最通用的《伤寒论》版本是宋本 2.太阳病与阳明病同时出现的称合病 3.太阳病证未解又出现阳明病证的称并病 4.外感病起病即表现为三阴病的称直中 5.太阳提纲不包括以下哪项发热 6.太阳伤寒证的基本病机风寒外束,卫闭营郁 7.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证候发热,头项强痛,汗出恶风,脉浮缓 8.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证候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9.太阳病的治疗总则是辛温发汗解表 10.太阳病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翕翕发热 11.以下哪项不是桂枝汤的适应证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12.太阳中风证汗出的机制是风寒外袭,卫外不固,营不内守 13.太阳中风证的治法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14.太阳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桂枝加附子汤 15.哪项不属于桂枝加附子汤证的主证心烦 16.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中风的兼证桂枝加芍药汤 17.桂枝加葛根汤证的治法是解肌祛风,升津舒经 18.桂枝新加汤证身疼痛的病机气营不足,筋脉失养 19.“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的治疗方剂是桂枝去芍药汤 20.桂枝加葛根汤主治太阳中风,经输不利 21.太阳病,下之,微喘者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2.桂枝加附子汤证“小便难”的病机是过汗伤阴损阳,气化不利,化源不足 23.桂枝新加汤中,芍药和生姜的用量是芍药4两,生姜4两 24.下列病证,属“桂枝汤主之”的是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 25.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明述头痛 26.伤寒表实证的病机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 27.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治宜葛根汤 28.太阳伤寒兼内热,治宜大青龙汤

29.大青龙汤证的辨证要点是不汗出而烦躁 30.太阳伤寒兼水饮,治宜小青龙汤 31.大青龙汤证中“烦躁”的病机表闭阳郁,郁热内扰 32.依据原文下列哪项不属于麻黄禁例酒客 33.哪项不为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所共有无汗 34.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桂枝汤+麻黄、葛根 35.服桂枝汤后“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治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36.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的治法为微发其汗兼清里热 37.太阳病变证的治则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38.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39.治疗热扰胸膈证的主方栀子豉汤 40.栀子豉汤证的“虚烦”是无形邪热,所致心烦 41.治热扰胸膈兼腹满证的主方是栀子厚朴汤 42.根据《伤寒》原文,麻杏甘石汤证的证候特点汗出而喘,无大热 43.下列除何方外均有表里双解的作用 A A麻杏甘石 B五苓散 C大青龙 D小青龙 E葛根芩连汤 44.葛根芩连汤中“下利”的机制是太阳中风误下,里热挟表邪,内迫肠道 45.患者李某,女,25,初患太阳病,经某医给桂枝汤,附后周身大汗出,旋即口渴殊甚,脉象洪大,舌 质红,苔黄,体温增高,可以何方主治白虎加人参汤 46.患者刘某,男,24岁,发热恶寒汗出3天,经某医给桂枝汤,恶寒消失,但发热仍在,旋即出现气喘, 汗出,咳嗽黄痰,舌质红,脉数而大,可以何方主治麻杏甘石汤 47.桂枝人参汤证的病机是脾虚寒湿兼表邪不解 4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脾虚而饮停中焦 49.太阳病发汗过多,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其治疗方剂桂枝甘草汤 50.原文见“火逆下之,因烧针而烦躁者”应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1.苓桂术甘汤证症状可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迟 52.桂枝加桂汤中重用桂枝的目的通心阳而平冲逆 53.真武汤证“有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辟地”,其中“身瞤动,振振欲辟地”的病机阳 虚失于温养,水气浸渍,四肢经脉 54.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治证脾虚气滞腹胀证 55.茯苓四逆汤的药物组成茯苓,人参,附子,甘草,干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