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古遗址

中国古遗址

中国古遗址
中国古遗址

中国古遗址

古遗址是清代以前,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包括城堡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寺庙址,还包括当时一些经济性建筑遗存,如采石场(坑)、窑穴、窑址、贝丘等。我市古遗址分布极广,主要有贝丘遗址、窑址、村落遗址、采石场(坑)等贝丘遗址,俗称蚬壳岗。多位于河流湖泊岸的山岗、平地、土墩中,往往在贝丘堆中发现各种贝壳、兽骨、鱼骨及石器、陶器残(片)等,其中部分贝丘下层出现古人类居住的房基遗存,也有部分出现埋葬在贝丘层的墓葬(常见人骨架)。

古窑址是我市主要是分布在西江、北江两岸属于五代、唐、宋时代的窑址,近年普查已发现的有小塘镇、罗村镇交界的奇石窑址群、和顺镇逢冲文头岭窑址,罗村镇招大镇岗窑址。附近往往堆积不少变形或残破的陶瓷、瓦片、烧土、炭碎及各种窑具等遗物。

西侯度遗址

位于芮城县中瑶乡西侯度村,为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大约180万年。经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有巨河狸、鲤、山西轴鹿、粗面轴鹿、粗壮丽牛、山西披毛犀、三门马、古中国野牛、晋南麋鹿、步氏羚羊、李氏野猪、纳玛象等。石器出土数量不多,主要以石英岩为原料,类型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另外在文化层中还出土有若干烧骨,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石器和有切割痕迹的鹿角以及烧骨的发现,证明远在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遗址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匼河遗址

位于芮城县风陵渡匼河村一带,北至永济市独头村北涧,南至芮城县涧口南沟,长达13.5公里范围内的17个地点组成的匼河遗址旧石器地点群,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匼河文化的代表遗址,地质时代为距今约6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现。1960一1980年,先后5次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主要有肿骨鹿、披毛犀、扁角鹿、对丽蚌、德氏水牛、二门马、野猪、师氏剑齿象、东方剑齿象、纳玛象、三趾马等。文化遗物以石制品为代表,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等,主要原料为石英岩。石器数量较少,类型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峪洞穴遗址

位于垣曲县毛家湾镇店头村南海峪沟口东侧山腰,是目前山西省唯一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1957年发现,1958年发掘。遗址由相邻的三个地点组成,洞穴产自震旦纪砂质石灰岩区,遗物和化石出自黄褐色的角砾岩中。第一地点含有动物化石,第二地点发现石制品和用火遗迹,第三地点动物化石和石制品皆有。该遗址与北京猿人晚期文化很相象,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下冯遗址

位于夏县城北15公里东下冯村东北的青龙河南、北两岸台地上,系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其绝对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1900至前1500年左右,距今3500—3900年。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1959年春考古调查时发现,1974年进行发掘。遗址西部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遗存,东、南部有商代早期的二里冈文化的城墙和圆形建筑基址,北部有东周时期遗存。遗址可分六期,其中一至四期属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遗迹有灰坑、房屋、墓葬、水井、沟槽、陶窑等。遗物有石、骨、铜、陶等不同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器、乐器等。青铜箭头、凿和石范的出土,表明当时已进入青铜器时代。

西阴遗址

位于夏县尉郭乡西阴村东北土岭上,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民国15年(1926)发

现并发掘,共出土60箱陶、石、骨器等遗物,其中有半个蚕茧化石。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大肆盗掘西阴文物达数卡车之多。1959—1963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再次调查,其面积为500x600米,遗物包含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三里桥类型的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1995年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再次发掘并出土了大批文物。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荆村遗址

位于万荣县万泉乡荆村西北500米,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遗址范围东西300米,南北300米,文化层厚2米。民国20年(1931),山西省立图书馆、北平女子师范学院研究所和美国弗里尔艺术馆合作发掘过该遗址。在出土的谷类炭化物中有黍和高梁两种,暴露有窑址、灰坑。采集有红陶、灰陶、彩陶、夹砂陶片。遗址保存较完整,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有:位于夏县埝掌镇崔家河村北的崔家河遗址、位于绛县横水镇周家庄村东的周家庄遗址、位于新绛县泽掌镇光村西北的光村遗址、位于新绛县横桥镇西尉村南的西尉遗址、位于新绛县万安乡马庄村南的马庄遗址、位于闻喜县阳隅乡回坑村西的回坑遗址、位于永济市蒲州镇石庄村北的石庄遗址、位于荷城县大王乡金盛庄村西的金盛庄遗址、位于荷城县岭底乡坡头村的坡头遗址、位于平陆县西侯乡赵家滑村的赵家滑遗址等。

古动物化石遗址

土桥沟化石遗址

于垣曲县古城镇寨里村土桥沟。民国15年(1926)瑞典古生物学家安特生发现。东西10--14公里,南北14—16公里,发掘出土有甲壳类、淡水软体动物、黄河猴等8种动物化石,距今约5000万年,是国际人类进化及始新统地层的最早资料。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担山石化石遗址位于垣曲县毛家湾镇担山石村南龙骨山的山腰,1957年发现。面积50平方米,属更新世晚期。出土有石英石片、三门马牙齿、鹿牙等化石。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独头化石遗址

位于永济市首阳乡独头村后涧河南北沟一带。1953、197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察,认定为共事匼河文化遗址范围。出土化石有象牙、野牛、猕猴、羚羊角等化石及大量石核、石斧、石刀、刮削器等。

七里坡化石遗址

位于平陆县杜马乡七里坡村东南800米崖嘴头下。1958年11月发现,采集有麂化石。

五龙庙沟化石遗址

位于平陆县杜马乡大涧北村西侧200米处。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150米,沟西岸断层的河湖相沉积的沙层和砾石层中,堆积层厚2—6米,出土有黄河象、三门马等哺乳动物化石。属中更新世时期。

小东延化石遗址

位于平陆县东延村小东延沟。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150米。沟两岸崖腰的河湖相沉积的沙层和砾石层中出土有黄河象、二门马、鹿、羚羊等哺乳动物化石,沉积层厚2—6米。属中更新世时期。

古城遗址

商城遗址

位于垣曲县古城镇南关外的毫清河与黄河间的高台上。1984年发现,1985年发掘。城内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中北方的城墙保存在地上,长330米,宽5—12米,残存高3—5米,夯层夯窝极为清晰,其它三面城墙均保留在地下。城东南为居民区,文化层较厚,有灰坑、窖穴等遗址;中部偏东有一组夯土建筑基址,可能是宫殿区。文化遗物主要为陶器,有

高、大口尊、盆、罐、豆等,铜器有鼎、斝、爵等,此外还有卜骨。据地层和出土物判断,最晚不会晚于商代二里冈文化的上层,为一座较为完整的商代方国小城,是研究商前期历史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毫城商城遗址

位于垣曲县城东南25公里上、下毫城村之间的第二台地,1989年发掘。城址边长300米,正方形。夯土层中有早期陶片,西南角有龙山灰坑与较多汉墓。出土有双环素面扁壶、高和仰韶彩陶片及许多汉代瓦片。中国历史博物馆调查认为,该遗址对研究商、周及其之前文化具有重要价值。遗址现存元致和元年(1328)所立“殷商烈祖成汤圣王居毫故事片都”石碑。

禹王城遗址

位于夏县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因传说夏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据考证,禹王城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国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及晋时的河东郡治所。遗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庙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庙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大城如梯形,总面积13平方公里。四面城墙皆版筑夯打而成,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除北墙外,其余城墙都不直。东墙残长1530米,西墙长约4980米,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城北部有战国时代的灰坑和灰层,城中部偏东的庙后辛庄以北,发现一处战国中晚期的手工业作坊。中城方形,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东墙现存长960米,城内遗物丰富,堆积层厚2米左右,有战国时代遗存,但主要是汉代遗存。从出土遗物分析,中城稍晚于大城。小城总面积754000平方米,形状是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西墙和北墙分别长930米、850米,城墙现存宽1。4米。19卯年秋试发掘,出土遗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陶范,印有阴文“东三”的铲范、铧范、车辔范、六角承范、圆形承范、花纹范等。瓦分板瓦和筒瓦,瓦当多为云纹圆瓦当,此外还有五銖钱、半两钱、铁渣等。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魏城遗址

位于芮城县城北2.5公里,南北城墙在地面可见。古城东起柴涧村、铁家庄,西至后龙泉村、城南沟村,北至永乐宫北0.5公里,南至永乐宫门前,呈方形,周长4500米。残留于地面之上的城墙高出地面l—7米,城址宽度一般在13—15米之间。城墙版筑而成,古城东南、西北、东北三个城角保存较好,城外侧都有月牙状的夯土台。城内出土有东周时期的南、豆、罐、瓦等遗物,在城西柴涧村有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墓葬群,出土过数批青铜器。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壁城遗址

位于稷山县城西南5公里处白家庄村西。其东、西、北三面皆为深沟巨壑,地势险要。玉壁城建于西魏大统四年(538),系西魏抵御东魏侵袭的前沿重镇。玉壁城早已废圯,夷为平畴,唯西、南两面尚有夯土残垣断壁。城的北面和西面,各有一个平顶土丘,与城相连,昔日均为城堡,现在北堡暗道尚存。城东沟里半坡地方,有一地道直通玉壁城下,道内宽约0.8—1米,高约1.2—1.8米,为东魏高欢攻城时所凿。对研究北朝史和古代战争史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的历史遗迹

北京的历史遗迹 圆明园 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北京的内城城墙周长24里,因城市建设三十年前已拆除,只留下东南角的角楼附近和东便门至崇文门二处明城垣遗址,是北京城历史发展的标志,北京市政府规划将把东便门至崇文门一段建成明城墙遗址公园。公园是一片沿200米长的城墙遗址方向设置的带状公共绿地。这片绿地又分为老北京南城根文化区、现代雕塑公园、东便门角楼市民休闲场所,城楼遗址公园纪念林、北京站南出口及广场等5个功能区。

皇城根遗址公园为展示皇城墙遗迹,体现古都历史风貌,专门在公园北端旧址处复建了一小段城墙,并选取东安门、中法大学、北大红楼、南端点、北端点等节点,挖掘、展示地下墙基遗存,建设自然景观并配以雕塑和浮雕,使北京古城的概括形象更加完整。据文献所记,东安门广为七间,宽约35米,进深约15米,相当雄伟、气派,现在还有历史照片可以窥见其原貌,北京著名的东安门大街和东安市场之得名,就都是因为这个门。修建公园时,在东安门原址处发现了该门的基址遗存,专门在地下开辟了露天的“博物馆”。复建皇城墙和开辟展览,为今人了解、研究中国封建都城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情况,唤起现代人对北京皇城的回忆,提供了丰富而详尽的实物见证。而在公园内兴建的“对弈”、“时空对话”、“露珠”、“掀开历史新的一页”等数十座雕塑、浮雕等景观,宛若一幅幅打开的北京历史民俗风情画。 长城,从东到西绵延万里;从古至今,其修筑延续二千多年。凭临登攀,偏要到悬崖绝壁人踪罕至处,方可见其建造的艰辛奇特。它那雄伟的风姿、美学的价值、防御的功能及所蕴含的军事谋略,都是世界文化遗留中少见的。它是世界的奇迹,深受各国人民的仰慕和赞叹。站在长城上,不论是春花秋月、夏云冬雪,还是看长城内外苍茫的还山、连天的衰草,都有一股浓重的思古幽情油然而生。也许,我们已经忘记当年这个古战场上飞扬的胡笳羯鼓,闪烁的刀光剑

兰陵县古文化遗址

社会百科 兰陵县古文化遗址 王岭遗址 该遗址为兰陵县境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位于兰陵县下村乡王岭村东北米,双河水库东岸,东西米,南北米,文化层堆积厚约米,采集标本有石核、刮削器以及动物化石等。 南吴庄遗址 该遗址跨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秦汉等历史时期,位于兰陵县长城镇南吴庄村南约米处。遗址中间高四周低,东西、南北各约米,文化堆积厚约米。地表采集标本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火成岩打制的舌状器,龙山文化的夹砂黑陶罐,商周时期的夹砂灰陶绳纹鬲足,汉代的灰陶罐等。 于官庄遗址 该遗址跨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汉等历史时期,位于兰陵县兰陵镇于官庄村北及村内,东西南北各约米,现遗址的三分之二为村落所覆盖。地表采集标本有北辛文化的夹砂红陶鼎足、大汶口文化的夹砂鼎足、龙山鬲足、商周鬲口沿、汉代板瓦片等。年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子古遗址 该遗址跨新石器文化、商、周、秦、汉等历史时期,为沂沭河流域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两处新石器北辛文化遗存之一,位于兰陵县向城镇城子村内及村后,总体形状为梯状高台,东西、南北各约米。地表采集有北辛文化夹砂褐陶圆柱高

鼎足、大汶口文化夹砂红褐陶鼎足等,遗址出土汉代“治河赏”陶罐和铁剑等文物。年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湖子遗址 该遗址跨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秦、汉等历史时期,位于兰陵县南桥镇小湖子村南米处,南距江苏邳州大墩子文化遗址米,总体形状为土丘式高台,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地表采集的标本有大汶口鼎足,龙山鼎足,商周盆口沿,汉代筒瓦等。年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高尧遗址 该遗址跨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秦、汉等历史时期,位于兰陵县庄坞镇东高尧村南,前高尧村(原名寺前村)北,东靠武河总体形状为土丘式高台,最高点高出地面约米,东西米,南北米,地表采集标本有大汶口鼎足,龙山鬲足,龙山黑陶口沿,商周鬲足等。年,东高尧村张吉祥在此挖地窖时曾出土一批晚商青铜器(属国家一级文物,为临沂市文物馆镇馆之宝),年月清理发现大汶口时期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两座,出土罐、匾、背壶等一批铜器,同时发现晋墓一座。年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杨官庄遗址 该遗址跨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历史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至民国仍有居民居住,被誉为“沂蒙山地区年前的村落”。位于兰陵县神山镇后杨官庄村北约米,燕子河东侧,遗址分布呈椭圆形,东西约米,南北宽约米。 年月,为配合枣(庄)临(沂)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角器、铜器、铁器等余件文物。陶器除大量陶片外,可辨器物有鼎、盆、罐、甗、碗、豆、鬹、觯形壶、

凌家滩古遗址

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属于5300年前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1985年首次发现。1987年开始发掘,总共发掘面积2550平方米。先后出土了祭坛、氏族墓地、生活区以及红烧土块等重要遗迹。在遗址内部出土了玉器、陶器、石器等文物,其中玉器居多,样式精美品种繁多。凌家滩遗址也是中国史前的玉文化中心之一。 凌家滩的家园南邻裕溪河,北靠太湖山。山水交错属典型的江淮平原丘陵地貌。这与中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具有相似之处。依山傍水,高岗附近都是人类生息的理想场所。与凌家滩相似另外一座古城—城头山古城。它位于澧阳平原前有洞庭湖为照,后有武陵山脉为靠。也是筑城的最佳之地。随着人们生活的稳定,为了预防灾害,2座古遗址都在生活区的外围挖了壕沟。与之不同的是凌家滩有半圆形天然屏障,人们后期挖了半截圆形的壕沟与天然屏障形成了具有防御功能的圆形壕沟。而城头山生活区外围的就不是简单的壕沟而是规模较大的河—护城河。并且人们用挖河的土做了城墙,形成了具有双重防御体系功能的城。所以被誉为“中华城祖”。 城头山和凌家滩都属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在城头山和凌家滩墓中出土了代表性石器-石钺。石钺在当时都是军事权利、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城头山古城出土的文物以陶器居多,少量玉器。但是城头山所在之地并没有玉原料的来源,玉可能是当时人们用产业丰富的陶器进行物物交换而得来。说明当时的城头山已经有了“市”的功能。凌家滩却与之相反以玉器居多,少量陶器。这也就说明了当时凌家滩的产业是以玉器为主。在出土的众多玉器中有一件非常具有代表性—玉鹰。呈灰白色,鹰做展翅飞翔状,头和嘴琢磨而成。眼睛用一对钻的圆孔表示两翅各雕刻着一头猪展翅飞翔,腹部规整刻画了一个太阳的形状。鹰两面雕刻相同,表面抛光润亮。猪在原始社会后期,猪是财富的象征,具有十分特殊的位置。而鹰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可以接近苍天,靠近太阳,向太阳神祭供。祈求平安一年四季五谷丰登的一种祭祀愿望。玉鹰上的各种图案展现了当时凌家滩人浓厚的宗教信仰色彩。太阳神崇拜等宗教色彩在城头山古城的祭坛、祭祀坑、墓葬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陶器的产生是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先有了农业然后才会出现了陶器。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农业和牧畜业的出现,开始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在城头山古城的东部是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水稻田和配套使用的灌溉设施。所以享有“世界稻源”的美誉。凌家滩只是在红烧土块中发现了稻壳之类的痕迹。红烧土是一种建筑材料可以起到坚固地面和防潮的作用。2个古遗址的人们都用这种建筑材料修筑了木古泥墙的房子。制作工艺基本相似,先立大的木桩,糊上泥巴,然后烧制而成。城头山人们还用红烧土修筑了宽2米贯穿东西的城中大道。与此同时红烧土在凌家滩古遗址中除了用于房屋建筑外,在发掘的墓穴中也有发现,并且在红烧土之上铺有鹅卵石,可能是有较为特殊的用意。由于凌家滩土壤偏酸的性质,墓穴中的尸体全部腐烂包括人身上最坚硬的牙齿也没有发现。 通过对凌家滩遗址和城头山古城的学习和对比,两座古遗址无论是从时期还是出土的文物所代表的宗教信仰大致相同。凌家滩遗址是一座史前聚落遗址,而城头山是目前中国最早的城市。2座古遗址的先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非凡的智慧,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原始文明。此时的我离古文明是那么的远似乎又那么的近。作为几千年后的我更要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我的家乡文化添砖添瓦。

大明宫古遗址与文物保护

大明宫古遗址与文物保护 ——考古发掘—古今对话【摘要】古大明宫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唐朝的国家象征,唐大明宫是东方园林宫殿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今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和展示盛唐文化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新区。 【关键词】大明宫古遗址考古发掘文物保护。 一、古时候的大明宫: 大明宫复原图大明宫,唐帝国的政治中心和象征;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位于西安城北的龙首原,始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王们大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作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二百余年。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唐末战乱,大明宫于公元904年毁于战火。期间共有17位皇帝在这里处理朝政。

大明宫占地350公顷,是凡尔赛宫的3倍,北京故宫的4倍,克里姆林宫的12倍,卢浮宫的13倍,白金汉宫的15倍,拥有50多座殿堂和阁楼,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 唐大明宫法国凡尔赛宫 北京故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法国卢浮宫英国白金汉宫 大明宫 - 建筑布局

大明宫在唐朝三大宫中规模最大,建筑布局以丹风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和玄武门为南北轴线,官厅、别殿、亭阁与楼观等四五十所分布于东西两侧。大明宫的南半部为朝政建筑区,其中三大殿又构成前、中、后三个空间,前为“大朝”,以高大雄伟的含元殿为主体,面朝宽阔的丹凤门广场,国家盛大的庆典多在此举行。中为“中朝”,以宣政殿为主体,朝廷各重要机构如中书省、殿中内省、御史台、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均设在其左右,为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后为“内朝”,以紫宸殿为主体,紫宸殿是紧连后宫的便殿,官员召人此殿朝见亦称“入阁”,在当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1、丹凤门: 丹凤门复原图 丹凤门是唐大明宫中轴线上的正南门,东西长达200米,其长度、质量、规格为隋唐城门之最,体现其千般尊严、万般气象的皇家气派。它的规制之高、规模之大均创都城门阙之最,对研究唐长安城和中国都城考古均有重要价值,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丹凤门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北面正对含元殿,两者之间为长600余米的御道。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是大规模营筑大明宫时,于大明宫南墙也即长安城北郭墙东段开辟修建的。肃宗至德二年(7 57),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丹凤门”。自建成之日起,丹凤

中国古遗址

中国古遗址 古遗址是清代以前,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包括城堡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寺庙址,还包括当时一些经济性建筑遗存,如采石场(坑)、窑穴、窑址、贝丘等。我市古遗址分布极广,主要有贝丘遗址、窑址、村落遗址、采石场(坑)等贝丘遗址,俗称蚬壳岗。多位于河流湖泊岸的山岗、平地、土墩中,往往在贝丘堆中发现各种贝壳、兽骨、鱼骨及石器、陶器残(片)等,其中部分贝丘下层出现古人类居住的房基遗存,也有部分出现埋葬在贝丘层的墓葬(常见人骨架)。 古窑址是我市主要是分布在西江、北江两岸属于五代、唐、宋时代的窑址,近年普查已发现的有小塘镇、罗村镇交界的奇石窑址群、和顺镇逢冲文头岭窑址,罗村镇招大镇岗窑址。附近往往堆积不少变形或残破的陶瓷、瓦片、烧土、炭碎及各种窑具等遗物。 西侯度遗址 位于芮城县中瑶乡西侯度村,为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大约180万年。经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有巨河狸、鲤、山西轴鹿、粗面轴鹿、粗壮丽牛、山西披毛犀、三门马、古中国野牛、晋南麋鹿、步氏羚羊、李氏野猪、纳玛象等。石器出土数量不多,主要以石英岩为原料,类型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另外在文化层中还出土有若干烧骨,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石器和有切割痕迹的鹿角以及烧骨的发现,证明远在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遗址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匼河遗址 位于芮城县风陵渡匼河村一带,北至永济市独头村北涧,南至芮城县涧口南沟,长达13.5公里范围内的17个地点组成的匼河遗址旧石器地点群,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匼河文化的代表遗址,地质时代为距今约6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现。1960一1980年,先后5次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主要有肿骨鹿、披毛犀、扁角鹿、对丽蚌、德氏水牛、二门马、野猪、师氏剑齿象、东方剑齿象、纳玛象、三趾马等。文化遗物以石制品为代表,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等,主要原料为石英岩。石器数量较少,类型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峪洞穴遗址 位于垣曲县毛家湾镇店头村南海峪沟口东侧山腰,是目前山西省唯一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1957年发现,1958年发掘。遗址由相邻的三个地点组成,洞穴产自震旦纪砂质石灰岩区,遗物和化石出自黄褐色的角砾岩中。第一地点含有动物化石,第二地点发现石制品和用火遗迹,第三地点动物化石和石制品皆有。该遗址与北京猿人晚期文化很相象,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下冯遗址 位于夏县城北15公里东下冯村东北的青龙河南、北两岸台地上,系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其绝对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1900至前1500年左右,距今3500—3900年。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1959年春考古调查时发现,1974年进行发掘。遗址西部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遗存,东、南部有商代早期的二里冈文化的城墙和圆形建筑基址,北部有东周时期遗存。遗址可分六期,其中一至四期属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遗迹有灰坑、房屋、墓葬、水井、沟槽、陶窑等。遗物有石、骨、铜、陶等不同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器、乐器等。青铜箭头、凿和石范的出土,表明当时已进入青铜器时代。 西阴遗址 位于夏县尉郭乡西阴村东北土岭上,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民国15年(1926)发

发现马家浜文化古遗址

发现马家浜文化古遗址 记得是20多年前的一天,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以6000文字篇幅.发表了记 者顾许胜采写的关于上海6000年前已有人类活动的新闻报道文章,在社会上引 起了不小的轰动。记得该文发表的第二天(1988年10月13日),时任上海市市 长的朱铭基和相关领导就来到青浦考察了福泉山等古文化遗址。关于此文背后 的采写过程笔者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是笔者全程隋同顾许胜采写了此文。那次 调查采访先后到松江博物馆、青浦博物馆,还实地察看了a泽古遗址、广富林古遗址等几个地方。在该文发表前的一天晚上,笔者还陪同顾许胜专程赶到家住 上海市区中山公园附近的上海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黄宜佩家里,就有关上海原始社会文化情况专门作了采访与核准. 关于明确认为上海在距今6000年前已有人类生息,其主要根据就是在上海 西郊青浦区境内发现的马家派文化。与距今5500年左右的裕泽文化作比较,马 家派文化的发现把上海的人类历史推前了一千多年。马家派文化最初发现于浙 江嘉兴,距今6000年左右.上海地区发现马家沂文化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与年 代后期,先后在青浦境内扁泽、福泉山二处遗址下层发现了马家饭文化时 期的遗存,这是目前上海地区发现的历史最久远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 在a泽遗址的考古发掘关于马家派文化的两次极为重要的发现,一是水稻,二是水并。1961年,在扁泽遗址下层发掘出土的马家饭文化稻谷顺粒,经浙江 农业大学游修龄教授鉴定为轴、梗两个不同品种,是人工培植的稻谷,这在当时是中国出土的年代最古老的重要水稻标本之一,为研究水稻起源、开展农业考古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987年与1989年,先后在猫泽遗址假山墩的两侧发现的二口马家涣文化 水井,距今六千多年,与先前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层文化中发现的一口六千多年前的水井.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三口水井。考古报告中为我们留下这样的记录: 1987年,在青浦裕泽遗址的西侧,上海市文管会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直径 67-75厘米的黑灰土面,起初以为是常见的古人丢弃生活垃圾的灰土坑。一般 灰土坑比较浅薄,而在清理此坑时,越挖越深,久未见底.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清理,才见到生土。此坑残深达226服米.又呈直筒形.坑壁有明显的人为开凿的 痕迹,显然它不是常见的灰土坑。这使在场的考古人员惊奇不已,原来这是一口水井,而在水井中出土了具有马家派文化特点的夹砂探腹红陶盆及央砂宽愉釜 等残肉器,还有古人食用后遗弃的雇鹿等动物骨骼。井中水深丰富。这是上海 首次发现的六千多年前马家派文化时期的水井。六千多年前,上海人已经懂得 开凿水井,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或要的贡献。此后的1989年.为配合 油墩港水利工程,又在裕泽遗址西侧发现了一口直简形水井,L1径65厘米,因使用推土机作业,井口已经遭到破坏,井残深约100厘米,并内填满了黑灰色的淤泥。经过清理出土了夹砂暇循红陶釜、灰陶弹丸形渔网坠、残木构件以及鹿角、鱼骨骼等。而夹砂腰红陶釜是马家洪文化典型的陶器.依此断定此井和上述水 井一样也是最早的上海居民开凿的水井。经考证9泽遗址下层出土的水井和遗 物均系马家洪文化晚期遗物,距今6000多年。其中遗物木炭经碳14侧定和树 轮校正年代为距今6130年士130年。虽然扁泽遗址发现的这两口水井只是没 有运用其他材料构建井璧的土井,但是与先前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所谓浅塘 形水井相比较,fit泽遗址马家派文化水井的形制更具水井特质。因此裕泽遗址

世界十大神秘历史遗迹

世界十大神秘历史遗迹 对于地球上这些神秘莫测的地方,人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试图解释这些奇迹的存在。许多人相信在我们之前有一种文明非常先进,而且他们使用了我们未知的技术创建了这些遗址。此外还有人相信在我们之前没有文明,我们地球上的任何神秘遗址事实上都是自外太空的外星人留下的,而且它们事实上不属于地球上的一部分。还有第三类人称前面提到的都是假的, 这些地点拥有一种仪式和宗教的背景。 秘鲁的马丘比丘古城 对于印加帝国的城市而言,秘鲁的马丘比丘古城是已知保存最好并且得到了细心的关照,它也是世界各地旅行团所关注的焦点。它曾一度被人们所遗忘,而在某种程度上是在1911 年被一位名为海勒姆-宾汉姆的考古学家再次发现。经过现代考古技术分析,这座遗址大约建成于公元1450年并且事实上是印加统治者的一个庇护所

哥斯达黎加的石球遗址 哥斯达黎加的石球遗址是地球上另外一个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它也引发了众多的猜测。就技术方面而言,这是众多发现中最神秘的。奇怪的石球随意摆放的现象自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存在,而且当时也被报道过。它们的尺寸从小到大而且直径范围从几厘米到两米都有。用于制作这些石球的岩石(一些石球重达16吨,这些人工制品相当的令人惊奇)是 一种名为花岗闪长岩的火成岩

埃及的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有那么一段时间埃及金字塔完全是众人注意的焦点。事实上它们被用于埋葬法老以及不是很出名的东西。这些不出名的东西包括历史年代、建筑方法学以及它们扮演的逻辑学象征。这就为这些金字塔增添了美丽和魅力。人们提出无数的理论来试图解释它们的神秘,但是没有理论能够完全解答而且每一个理论都有漏洞。即使是最普通的游客都会因为这个奇迹的宏 伟壮丽和它们使用的数学运算而肃然起敬

古遗址古墓葬-答案

古遗址古墓葬 判断题 1.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大遗址保护与发展战略规划和大遗址保护片区规划。150 处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完成率达到 100%。 B.错 2.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遗址保护的总体目标是以实施重大保护示范项目、建设大遗址保护示范园区为着力点,构建“六片、四线、一圈”为重点、150 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新格局。 A.对 3. 土遗址勘察是为评估土遗址价值及稳定性,查明遗存现状、制作工艺、材料特性、赋存环境、场地工程地质性质、病害类型、成因及不良地质现象等而进行的调查和分析活动。 B.错 4. 土遗址的现状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土遗址现状测绘和对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的遗址本体病害进行记录、制图、建档等工作。 B.错 5.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现状勘察文件中现状照片应满足以下条件: -现状照片必须真实、准确、清晰,依序编排。 -重点反映工程对象的整体风貌、时代特征、病害、损伤现象及程度等内容。 -反映环境、整体和残损病害部位的关系。 -与现状实测图、文字说明顺序相符。 A.对 6.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中的历史沿革,主要反映现存石窟、石刻以及附属物的始建年代、使用功能的演变等方面的情况。 B.错 7. 一般石质文物的无机保护材料和岩石本身的内部结构规则的晶体结构,可以使用 X 射线衍射分析对它们进行分析。 A.对 8. 土体干密度较低时,冻融循环可以增强土体强度。 A.对

9. 土遗址本体的勘察成果最终形成勘察报告,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遗址体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 B.错 10. 由于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温度对岩石的机械破坏机理,主要表现在白天阳光照射下,岩石表面吸热升温,而岩体里层仍处于较低温度,相对的热胀冷缩产生的温差应力,引起的各种裂缝。 B.错 11. 水的结晶作用是水对岩石机械性破坏的一种,其主要指结晶盐对岩石的破坏。 B.错 12. 溶蚀作用是矿物在水中被分离成离子的过程。大理石、石灰石主要含有碳酸钙,纯水即可对其造成溶蚀作用。 B.错 13. 土遗址病害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因素构成。 A.对 14. 风力掏蚀作用在土遗址时,常使土遗址形成中间细上下粗的哑铃型。 B.错 15. 裂隙型冲沟是冲沟的一种,其对土遗址的损害一般发生在土遗址的顶部和立面。 B.错 16. 在进行土遗址加固的过程中,水玻璃与土之间除了生成沉淀填塞外,还有水玻璃在黏土颗粒间的化学胶结作用,这些作用都能?高土体强度。 A.对 17. 石质文物的页片状风化与水、盐的结晶力破坏以及岩石的膨胀应力破坏有关,主要发生在日照强烈但通风不好的部位。 B.错 18.现代有机高分子材料运用于文物保护中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包括较好的粘结性、防水性抗酸碱性以及与文物本体极强的相容性. B.错 19. 石质文物保护的基本步骤为表面清洗、表面封护、加固。以上说法是否正确?

湖南主要史前文化遗址

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城头山遗址是湖南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古迹,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稻作农业、宗教文化和城市文明,这些遗址与炎帝传说不谋而合,故有人称之为泛炎帝文化。 湖南不仅拥有炎帝陵、舜帝陵、嫘祖墓、二妃墓、善卷墓,还拥有五岳之一的南岳及祝融传说,然而自西周以来却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然而,考古发现证明,这里恰恰就是中华文明的最早源头之一。 一、与炎帝文化相关联的远古文物古迹[拘泥于传统说法] 炎帝神农氏,据传是中华文明之祖。在中国文献记载中,人们将远古的很多发明创造归于炎帝。 据传炎帝有十七代,或言八代,或言七十代。他从北方南下寻找粮食及医药,最终在湖南发现原始水稻并建立古厉山国,从此中国开始了农业文明进程。因此从陕西到湖北、湖南到处都有炎帝传说。他的部族在湖南生活长久,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道县的人工水稻与神农发明农业当有联系。道县附近有嘉禾县,文献记载与神农有关。《桂阳州志》:“《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洲之人,乃知谷食。”又云:“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置县。”《衡湘稽古录》:“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耒山。”于是神农揭开了中国农业浩浩史册的第一页。 嘉禾县,古称“禾仓堡”;禾仓,即谷仓,是天下粮仓,清人李元度重修

《南岳志》卷十引《湘衡稽古》云:“今桂阳县北有淇江,其阳有嘉禾县。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禾仓。后置县,因名嘉禾。” 高庙遗址也与炎帝有关,最近出现一种“炎帝会同说”,怀化会同县的许多地名,如:连山、八卦庙、会同等都与炎帝有关。另外其所引几条古书记载也是可供研究的。如:东汉《春秋纬·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农(此“神农”指“神龙”,“农”是“龙”之误,《史记?补五帝本纪》:“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山海经?大荒西经》明确记载:“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而晋代《伏滔集》载《习凿齿论青楚人物略》:“神农生于黔中”,又据《会同县志》记载,会同古属“黔中”之地。 炎帝又与城头山古城有关联。神农氏又称烈山氏,传说在湖南建了厉山国。《读史方舆纪要》:“澧水:州南三里,源出慈利西之厉山,东流会溇水,又东经石门县会渫水,又东至州城下,州北七十里之涔水,州东二十五里之澹水,俱流合焉,下流入于洞庭。《楚辞》:‘濯余珮于醴浦’虞喜云即澧水,亦曰兰江……”,可见,烈、厉、澧、醴相通,今湖南西有澧县,东有醴陵市,炎陵县,皆古长沙境。《南岳志·前献》引王万澍曰:“(炎帝)[神农]都长沙凡七代。”这个古长沙包括澧县。 二、道县玉蟾岩遗址与古稻文化圈

近现代史有关历史遗迹的论文

历史与现代共舞 2010级法学5班1017115015:江丽曾记得温总理曾说过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也古人说过读史可以明智,可见历史,在现代这个舞台上,在这个现代这个大背景下,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三湘子女我从小就很自豪,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离不开我们三湘儿女的智慧和牺牲,我们魏源吟着“师夷长技以制夷”走入了中国近代史,那从韶山冲里走出的伢子开创了中国的一个崭新的时代,而在那个年代,刘少奇、贺龙、彭德怀等也带着自己救中国的理想开始了浴血奋斗,新时期,袁隆平让中国从此不再饥饿、、、、、、我为我的前辈的创造的历史和丰功伟绩而深深自豪。 而我是来自湖南攸县,这里同样有着很多有关革命的故事。历史哺育着生养在这块土地的一代代儿女,先人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和所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业绩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代代相传,正如著名历史学家许嘉璐所说:“一个不珍惜自己民族历史的人,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不重视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没有希望的民族。” 作为一个攸县人,应当对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有所知晓,特有的地域历史文化哺育了我们,历史的车轮碾过我们脚下的土地,她不是遥远的故事,她正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中流淌着。 我们这里的渌田是“北伐第一枪”诞生的地方,而我们县出了赫赫有名的“无衔将军”谭震林,著名的淮海战争中,他就是是和邓小平等人奋斗的政委,还有流放西伯利亚的红色囚徒,唐有章,而我们的临县醴陵则出了战功卓著的左权、、、、、、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让我们在今天依然肃然起敬。 而在今天我们县依然保存较好的是渌田,那个发生过北伐战争的地方。先来让我们回顾当年的历史场景。 北伐先遣军叶挺独立团在渌田的战斗。为结束地方军阀割据局面,国民革命军自广东出发,誓师北伐。民国十五年(1926)年三月,唐生智任湖南省代省长,所部第三十九团驻攸县。五月唐生智已倾向国民政府。五月十七日,赣军唐福山部傅应珩旅由醴陵攻攸,与唐军战与黄图岭,数小时后唐军败退。傅应珩旅联合粤军第一路军谢文炳所属陆学文旅,于二十九日占领攸县。唐生智部退守渌田。联军于六月三日下午七时,占渌田,进逼唐军。 叶挺独立团原属国民军第四军(军长李济琛)第十二师(市长张发奎),原番号第三十四团。五月三十一日抵达永兴,闻唐生智告急,急速驰援。六月二日上午十一时抵达安仁,三日晨曦即派该团第三营援渌田,团参谋长周士第侦察队、担架队后续,半夜到达前沿,拂晓发起攻击,上午七时,赣军溃败,是役粤军第一旅一团中校团附刘光祖负伤。五时下午,叶挺部进驻攸县,过河即拆除西门下浮桥,以示坚决北伐,誓不后退。第三天在开群众大会时,会上部队长官和地方长官分别讲话,宣传北伐意义,群情激昂。后判决唐军三十九团临阵脱逃一连长一排长死刑。在攸县县城、黄图岭休整34天,七月七日,向醴陵开拔,继续北上。 北伐期间渌田之战,为北伐军北攻长沙,东征南昌,建立了前进基地。八月八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何应钦)军部及其所属两个师,经新市开往醴陵。十三日,第六军(军长程潜)率第十七师、第十八师、第十九师抵攸,休整两日后过境北上。十六日,第二军(军长谭延闾)率军部及第四师驻扎攸县。第七军(军长(李宗仁)随后过境。第二军驻攸县,保持对江西的警戒,保北伐军的后路。 历史在我们眼前重现,而我们也要关注在今天那些革命遗迹怎么样了?我到渌田发现,当地政府特别重视历史革命遗迹的开发与发展红色旅游,那里建了历史博物馆,供那些

略谈桐乡古遗址之现状

浅谈桐乡地下遗址之现状及保护建议 徐进 桐乡概况桐乡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嘉兴地区,总面积700多平方千米,总人口60多万,下辖3个街道、9个镇。桐乡人文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桐乡先民便在今天的石门镇颜井桥村罗家角繁衍生息。分布于我市境内的谭家湾遗址、新地里遗址、普安桥遗址、姚家山遗址等数处古文化遗址证明,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就在这些地方生活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史前文明。其中1979年发掘的石门罗家角遗址,通过对罗家角第四文化层出土的芦苇经碳14测定、陶片经热释光测定,分别距今7040±150年、7170±10%,属马家浜文化早期类型。 以下简要阐述近年来桐乡境内近30年来发掘的地下古遗址之概况。 上世纪70年代罗家角遗址发掘以来,桐乡境内先后发现并发掘了一批地下遗址。①新桥遗址,遗址位于崇福镇西南郊运河南岸大通新桥南堍东侧,面积约19500平方米,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1972年发现,1982年试掘,出土骨角器有鹿角钩、点种器、麋角柄,陶器有釜、罐、盆、盘、钵、豆、支座,胎中分别夹蚌、夹砂、夹禾本科植物的茎叶等,陶质疏松,往往施红色陶衣。据陶器的发展序列分析,遗址的相对年代,约在六千多年前。现为桐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②普安桥遗址,1995年北京大学、省考古所、日方联合发掘,面积近万平方米,已发掘600平方米。堆积丰厚,分五层,2层为商周堆积,3层为良渚文化堆积,4层为人工堆筑的古土墩,5层系崧泽文化遗存,显示从崧泽文化到商周时期基本连续的发展过程。普安桥遗址生活区与墓葬区并存,土墩的形成与早期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丧葬行为有关,与单一高台墓地有所不同。遗址中房屋建筑遗迹保存良好,柱洞、墙基槽、火塘等迹象大体能显示建筑的单元和聚落整体的生活景观。墓葬均为南北向的单人竖穴土坑墓,棺木有平底箱式和圜底独木棺两种。出土玉琮、玉璧、玉钺等玉器和精美漆绘陶、彩绘陶、黑皮陶器。③2001年发掘的总面积约10000多平方米的新地里遗址,当年已发掘3000平方米,共清理良渚文化墓葬140座及祭祀坑、红烧土营建遗迹等。出土各类良渚文化文物总数超过1800件(组)。显贵墓葬在土台的南部,平民墓葬在土台的北部。显贵墓葬有棺

世界十大最美历史遗迹

世界十大最美历史遗迹 1、克里姆林宫和红场:克里姆林宫是历代俄罗斯的皇宫,追溯克里姆林宫的历史,最初是1156年在莫斯科河左岸修建的木结构城堡。1367年为了防御蒙古人的袭击,又建造起石壁石塔的城塞。15世纪后期,被称为雷帝的伊万四世招集了意大利、俄罗斯最有名的建筑家增修和扩建,使皇宫逐渐形成了今日可见的、显示权力的豪华和壮观。 宫殿城墙全长2235米、高5至19米,最大厚度达6米,城门有20座之多。18世纪初,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后,这里曾一度失去了首都的功能。直到苏维埃政权成立,克里姆林宫再次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从15世纪起,在克里姆林宫外逐渐形成的交易集市,到17世纪建成广场,世人称之为“红场。 2、杰内古城:杰内古城,位于马里中部尼日尔河内三角洲最南端,以独特的撒哈拉——苏丹建筑风格著称于世。自公元前250年开始有人居住,杰内后来发展成撒哈拉黄金贸易的中心。15到16世纪间杰内成为伊斯兰教义传播的中心。城内的古建筑约有2000座,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为适应季节性洪水,房屋建在了小丘之上。

3、利贝拉岩石教堂:埃塞俄比亚拉利贝拉岩石教堂始建于公元12世纪后期拉利贝拉国王统治时期。有“非洲奇迹”之称。是12和13世纪基督教文明在埃塞俄比亚繁荣发展的非凡产物。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它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4、阿波美王宫:位于贝宁南部。阿波美历朝王宫在建筑艺术、空间组织、材料选用等方面都很相似。大王宫区内,每座建筑物都有自己的围墙。围墙内形成三个相通的院落,外院主要用来举行礼仪活动和阅兵仪式,内院一个用来分配物品,另一个直通国王和王后的寝室。建造王宫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土坯砌成外墙、茅草盖成屋顶、木竹做成门窗。

一、古遗址(共计6处)

一、古遗址(共计6处) 序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 1 1 七星关麻窝口洞遗址旧石器时代七星关区团结乡 贵安新区高峰镇 2 2 贵安招果洞遗址旧石器、新 石器时代 3 3 贵安牛坡洞遗址旧石器、新 贵安新区马场镇 石器时代 开阳县南江布依族苗族乡4 4 开阳打儿窝遗址旧石器、新 石器时代 习水县土城镇 5 5 习水黄金湾遗址新石器时 代、商周、 汉 6 6 习水九龙囤遗址明习水县土城镇 二、古墓葬(共计2处) 序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 7 1 贵安杨家桥魏晋墓群魏晋贵安新区马场镇 8 2 镇远何氏甘罗二夫人合葬墓明镇远县都坪镇 三、古建筑(共计16处) 序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

9 1青浪卫城墙明至清镇远县青溪镇 10 2毕节卫城墙明七星关区市西街道 11 3毕节城隍庙明七星关区市西街道 12 4正安龙塘寺清正安县土坪镇 13 5大方普底黄家祠堂清大方县普底彝族苗族白族乡 (今属百里杜鹃管理区) 14 6金沙茶园万寿宫清金沙县茶园镇 15 7仁怀茅台陈氏民宅(茅台德庄)清仁怀市茅台镇 16 8德江泉口田氏民宅清德江县泉口土家族乡 17 9桐梓狮溪梁氏民宅清桐梓县狮溪镇 18 10清镇菖蒲堂清清镇市卫城镇 19 11镇远石屏山古建筑群清镇远县?阳镇 20 12金沙契默土目庄园清金沙县马路彝族苗族乡 21 13威宁牛棚土目庄园清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牛 棚镇 22 14江口刘氏民宅清江口县太平乡 23 15台江九摆鼓楼清台江县排羊乡 24 16湄潭王卢氏节孝坊清湄潭县黄家坝镇 四、石窟寺及石刻(共计2处) 序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 碧江区河西街道 25 1 碧江文笔洞摩崖石刻明至民 国

中国十大古道遗址

中国十大古道遗址探索课堂记录相关介绍 为了生存,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穿越峡谷,翻越大山,一路行程几乎将生命融入了这些层峦叠嶂苍茫无尽的山林里,融入了一条条悠长的古道上,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烟尘中,它们夹在古代荒蛮的山水之间,充满未知的危险和诗意,这些道路承载的,不只是马背上的货物更有走向文明的选择历程。 以下是户外人士伏羲传人等根据徒步经历和相关资料整理的十大徒步古道,考虑到可徒步性和实际现状,所以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楼兰古道等不在其中。 一、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二、夏特古道 夏特,清代称沙图阿满台,位于昭苏西南部的汗腾格里山下,是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昭苏县的夏特牧场,南至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破城子,它沟通天山南北,全长120公里,乃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著名古隘道。随着新疆南北疆公路的贯通,这条古道早已经无人问津,人们从南疆的温宿县到北疆的昭苏县要走近2000公里漫长的交通线。由于古道地质条件复杂,众多的高山垭口、激流、冰川使得修通贯穿古道的公路成为一代人的梦想。 三、太白古道 太白山古道风景区地处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北麓,其入山口位于太白县鹦鸽镇柴胡山村,

章丘古遗址

章丘古遗址 一、城子崖遗址 位于龙山街道武源河东岸高阜地带。宛若城垣,乡土史称“鹅鸭城”,故名城子崖。“龙山文化”代表遗址和命名地,兼有“岳石文化”及周、汉文化遗存。南北长520米,东西宽430米,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吴金鼎首先发现。1930~1931年,进行2次发掘,揭露面积1.5万平方米。城子崖遗址文化层厚达4~6米,分上下两层,上层出土的有豆鬲等灰陶器物,为东周时期遗存;下层出土器物以泥质夹砂黑陶为主,其中蛋壳黑陶器为稀世珍品,称黑陶文化。因遗址与龙山镇毗邻下层所代表文化共同体便正式命名为“龙山文化”,年代在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1990年,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再次发掘,发现距今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城和夏代城址,表明当时东部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中心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城子崖遗址”碑碣1块。1982年,立界碑4块。被评为1990年度和“七五”期间全国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30年11月中央研究院与山东省政府联合组成“山东古迹研究会”,由双方各出4名委员共8人组成,名单为:“傅斯年、李济、王献唐、杨振声、刘次萧、张敦讷、董作宾、郭宝钧”。11月4日,双方在山东大学工学院召开正式成立大会,确定了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计划。 第一次发掘于1930年11月6日开始,参加人员有李济、董作宾、郭宝钧、吴金鼎、李光宇、王湘共6人,民工36名,至12月7日发掘结束,发掘面440平方米,共采集标本23878件,陶器与陶片20918件,骨、角器1864件,蚌器847件,其它(包括石器)249件,此外并收集了不少的人骨与兽骨,全部运至济南古迹会交吴金鼎保管整理。 第二次发掘时间为1931年10月9日至31日,除星期日外,实作20天,此次参加工作人员为:“梁思永、吴金鼎、刘屿霞、王湘、刘杨增”。这次发掘最高民工人数48名,掘1米X10米的探沟45个,发掘面积1520.8平方米。将

12个最迷人的古代遗址

1秘鲁的马丘比丘遗址 马丘比丘是所有古印加帝国遗址中最为着名的,给人的感觉是,它似乎悬浮在两座山脉之间,加之经常被薄雾笼 罩,马丘比丘多了一丝神秘色彩。此外,我们也无法从下方的印加圣谷看到它的身影。马丘比丘是一个令人迷惑的所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古印加人在建造这座城 市时甚至没有使用车轮。 马丘比丘建于15世纪中期。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徵服者将这一地区洗劫一空。由于徵服者对马丘比丘的 存在只字不提,我们无法得知这座城市到底为何而建。马丘比丘的很多废墟显示,这里的建筑拥有举行仪式的功能,也就是说,马丘比丘可能是一个宗教圣地。在西 班牙人入侵时,马丘比丘可能已经被人遗弃,否则的话,他们应该会在印加文明的报告中提到这座古城。 古印加帝国并没有文字系统,因此未能留下任何文字记录,考古学家必须将所发现的证据集合在一起,解答与马丘比丘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建造这座古城的原因、它的功能以及为何很快被遗弃 2.伊拉克的巴比伦

古巴比伦遗址位于巴格达南部大约90公里处,巴比伦最初被称之为 “bab-ili",可以翻译为“神灵之 门"。凭借精巧、华美以及富丽堂皇的建筑,巴比伦成为世人眼中最为着名的古城之一。在古典时代,人们在提到巴比伦的城墙时经常用“令人惊叹"和“大吃一惊 "形容,它的空中花园更是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作为文化和政治中心,巴比伦整整繁荣兴盛了大约15个世纪,从公元前1850年亚摩利人踏上这片土地一直 到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22年去世统治时期。在古巴比伦的早期统治者中,最为着名的一位当属伟大的立法者汉穆拉比。汉穆拉比生于公元前1792 年,死于公元前1750年。 3.墨西哥的帕伦克遗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