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信息系统助力中医改革

信息系统助力中医改革

信息系统助力中医改革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名牌》 2015年第18期

本刊记者/ 吕天骄

互联网已经融入百姓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预约挂号、微信支付等移动医疗方式改变了以往排队就医,挂号紧张等一系列就医难题。

8 月24 日,2015 健康中国与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上,“互联网+”思维逐渐融入到医疗业发展中。其中,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以下简称“HIS 系统”)分析让“望、闻、问、切”的中医医院诊疗更为精准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将病人就诊情况全程输入医院信息系统,逐步全面形成智能电子病历,推动医疗事业的革新发展,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健康大数据趋势

“医疗健康大数据应该是医疗界未来的一大趋势。”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郭崇慧在2015 健康中国与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健康大数据的概念较为广泛,包括生物信息大数据、医院医疗信息大数据、区域卫生服务平台大数据,以及医院研究和疾病监测大数据,还可细化为自我量化的健康大数据。

在医院临床精准化工作中,HIS 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中大数据来源大致包含五大部分数据资料,首先是患者的详细住院记录,其次是患者就诊时的西医诊断数据和中医诊断数据,这三大部分构成了患者的大数据电子病历资料。

其次,医院大数据的医嘱信息数据和实验室检测数据,还可对患者治疗诊断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分析。郭崇慧强调,在大数据挖掘过程中,需要中西医两部分专业知识的共同指导与数据知识的指引。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大数据挖掘对中医事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意义。“互联网+ 中医+ 中药”的大数据分析反映共性问题的同时,也能总结患者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医疗服务精细化

记者了解到,医院在患者健康管理模式、药品服务模式、保险支付诊疗治疗等方面,逐步通过互联网方式改变了曾经繁琐的医疗就诊状况,建立互联网分时段预约挂号的通道。患者只需要在预约时段间问诊即可,免去了以往医院窗口挂号就医的费时困扰。

刘清泉介绍,北京中医医院虽聚集了数百位名医疗专家,但中医更多地讲究个体化问诊方式,这需要在就诊流程上加入互联网思维,构建患者健康病例,以及慢病随访管理机制,便于搭建更为通常的医患沟通渠道。

“在HIS 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联合用药情况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分析过程。”郭崇慧表示,例如呼吸系统疾病的联合用药情况,各种药的使用频次,相互之间联合使用的治愈情况,都需要通过整体的网络图梳理出个体诊疗方式。

进而,在初步接触某种有着复杂成因的病症时,医生可根据HIS 系统分析结果,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疾病的使用情况将各种药进行排序,用大数据生成联合用药的方案推荐,并将联合用药处理结构分别细化构建为抗病毒、营养支持、和辅助治疗三类,供医生进行个体化治疗。

多方借力信息化

以往,看病难是困扰患者的主要民生问题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吕玉波表示,为此医院发展战略应以病人需求为核心导向,物联网技术正指明了医院发展新途径。

记者了解到,互联网远程医疗等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已在全国开始了实践。早在2014 年10 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对西藏日喀则江孜县人民医院进行技术支持,建立起互联网远程医疗临床设备,还开展了多期针对医务人员的远程培训工作。

与此同时,民营医疗资本的加入也给中国医疗事业增加了新的活力。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全国首个中医药信息化医疗服务平台试点单位,康美药业以及康美医院成为全国首家民营网络医院。

据康美健康云公司总裁彭少毅介绍:“网络医院和智慧药房等远程医疗项目中,健康云服务团队可根据国内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信息化优势,对全国200多家公立医院药房进行智慧托管,利用15 万家合作药房渠道,实现中药成品汤剂的配送上门工作。”

中医药综合统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中医药综合统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1.中医药综合统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回顾与现状 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我国卫生资源的筹集与分配方式体现的是计划经济特征及社会福利性质,医院(包括中医院)只需要从国民收入分配或再分配中对卫生资源作无偿的消耗。并且计算机应用才刚刚开始,在医院中的应用还未起步,网络统计还处于萌芽状态,尤其在中医院中几乎为零。因此,统计信息的内容, 主要为满足各级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者掌握情况和报表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 各级管理者普遍增强了“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经济意识”,对信息的需求也急剧增长,计算机也开始在各行各业中蓬勃发展,尤其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方便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一时期,医院统计信息网络化和信息化得到发展。因此,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中医药综合统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不仅从理论上多方向地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建立中医医院统计指标体系的意义和方法,还提出了以“人才、设备、质量、效益”等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为新时期各级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统计信 息服务。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 医疗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医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 中医医院管理者对动态、超前和高度综合信息增长的需求与目前信息服务的静态、滞后和信息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现有中医医院统计指标体系不仅在方法和技术上需要尽快与时代发展同步, 在形式和内容上也需要进一步改进补充和完善2.中医药综合统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2.1 需求分析需要通过召开院、机关领导和科主任、护士长研讨会、座谈会和分析会等形式,听取各级管理者的信息需求,应归纳出如下内容:一是基于网络信息资源,分类提取基础数据,对其进行归纳和描述,并随时提供查询服务,以强化各级人员的职责意识,促进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突出管理工作中薄弱环节和重点工作,增强环节控制,提高医护质量。二是根据《现代医院信息管理》理论和统计学原理,对数据进行提炼、规范,找出指标的本质和共性,使其系统化、标准化,进而形成综合统计信息指标体系;为各级管理者提供科学的评价内容和依据。三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各项指标动态监测、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和信息反馈,以实现预测预报、辅助决策,第一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提取和描述。 2.2 内容设置将指标查询主页分为“日工作提示信息”和“综合统计信息查询”两大类进行提取和描述。 日工作提示信息:设置出与日常医护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以科级管理者每日检查、督促和执行的工作为主体,其目的是使各级管理者有的放矢地检查日常工作,督促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和制度的落实,使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减少随意性,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加强环节控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综合统计信息查询:在日工作提示信息的基础上,增设分组标志和时间段选择,结合《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一书中信息管理理论和各级管理者具体需求,在原有指标基础上进行了补充、细化和重分类,将主类分为医疗、护理、辅诊、门急诊、药品、设备、人员、卫生经济和院务信息九类,再根据每个主类的性质设置出具体指标,主要内容如下: ①临床医疗诊疗质量、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管理指标、单病种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等。 ②护理工作病区管理、基础操作、工作量统计、护理查房、护理安全、护士考勤排班等。

2023-智慧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方案-1

智慧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方案智慧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和普及的一种新型服务。那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智慧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方案”。 第一步:整合中医药行业资源 智慧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方案的第一步就是整合中医药行业资源。系统将通过与各大中医药院校、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制药公司等深度合作,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中医药行业知识和资源的共享。 第二步:构建全面的中医药数据库 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智慧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方案的第二步就是构建全面的中医药数据库。该数据库将收录中医药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包括中医药治疗的各种疾病、诊断、治疗方案、中药的制剂方法、功效、临床应用等方面的信息,并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 第三步: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药推荐系统 构建全面的中医药数据库之后,智慧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方案的第三步就是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药推荐系统。该系统将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病史、体质等信息,根据数据库中的中医药知识和经验,为患者推荐个性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第四步:实现中医药临床科研数据共享和分析 智慧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方案的第四步就是实现中医药临床科研数据的共享和分析。该系统将借助先进的数据科学技术,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临床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形成全国中医药临床研究数据体系,并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为中医药临床科研提供重要的支撑和指导。

总结: 智慧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和普及的一种新型服务。该系统将通过整合中医药行业资源、构建全面的中医药数据库、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药推荐系统和实现中医药临床科研数据共享和分析来实现其目标。这将有效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广大患者提供更贴近生活、更有针对性的中医药治疗服务。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医药行业也不得不紧跟时代步伐,加快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医药及相关知识、信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处理和管理,以提高中医药研究、临床医疗、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效率和水平。本文 将从中医药信息化的意义、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 探讨。 一、中医药信息化的意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而中医药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意义: 1. 提升中医药研究水平: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中医药领域的 研究人员搜集、分析和整理相关文献、病例等数据,从而准确捕捉到 中医药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发展。 2. 优化中医药临床服务: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临床医生的工 作效率,通过数据库和智能化系统,为医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中医 药临床指导,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3. 促进中医药教育培训: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中医药教育培训 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书籍、课件、视频等,使学生更方便 地学习和了解中医药知识,提高中医药教育的质量。 二、中医药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已经在中国各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 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和中医药研究机构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医药信 息管理系统,且一些中医药相关应用软件也逐渐普及。但与西医药信 息化相比,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以下问题: 1. 标准化程度不高:中医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导致中医 药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不够明确,影响了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 2. 数据来源不足:中医医案、方剂医案等重要的中医药数据来源有限,且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制约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深入 开展。 3. 专业人才缺乏:中医药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既懂中医药理论又具 备信息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而当前中医药信息化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三、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具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加强标准化建设:中医药领域应加强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数 据标准和规范,推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2. 提高数据质量:加大对中医药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力度,完善中医 药数据库,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好 的支持。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趋势。在医疗行业中,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正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和需求。本文将探讨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并分析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性。 一、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中医药事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医药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如信息不对称、资源分散和知识传承难等。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旨在整合行业资源,提高信息流通效率,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 提高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能力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可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通过建立中医药病案管理系统、中医药诊疗指南数据库等,医疗机构可以快速获取并共享患者的诊疗信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实现中医药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可以推动中医药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数 据的可比性和可利用性。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可以更好地开 展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和评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中医药知识的传承和创新能力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中医药知识的传承和创新。通过建立中 医药知识库和专家咨询平台,可以将中医药经典文献和传统智慧数字化,方便医务人员学习借鉴。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 技的结合,推动中医药研究和创新。 三、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家相关 部门和医疗机构纷纷投入资源,建立了一系列中医药信息化平台和应 用系统。同时,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涉足中医药领域,开发并推广 中医药相关的移动应用和健康管理平台。 然而,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是数据的安 全和隐私保护,中医药涉及患者的敏感信息,对数据安全的要求较高。其次是系统的互通互联,不同医院、部门和地区的信息系统尚未达到 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共享性。还有中医药资源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 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未来,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提升信息系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政策的解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 展规划》政策的解读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2.12.05 •【分类】法规、规章解读 正文 《“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政策解读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定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信息化作为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应用,为中医药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互联网+中医药”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更大可能,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十三五”时期,中医药行业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部署,坚持“融入、整合、跨越”发展思路,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深入等问题,与数字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民健康信息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中医药的总体部署,推进“十四五”时期中医药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等文件精神,密切衔接《“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在全面评估、深入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形成《规划》。《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专栏项目的贯彻落实,将有力推动中医药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制定过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组,推进《规划》制定工作。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和《“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政策要求,进一步把握《规划》编制的方向和定位。二是设立研究专项,委托相关单位对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开展调查,实地调研上海、杭州、广州、重庆、武汉等地信息化建设,总结“十三五”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经验,分析问题,查找不足,研判形势,提出重点项目。三是多次组织开展专家研讨,广泛听取中医药主管部门与中医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学会、企业等的意见建议,专题邀请工信、农业农村、宣传、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信息化专家学者论证规划,书面征求了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意见,确保

老中医的新IT(全文)

老中医的新IT(全文) 将IT应用与中医业务深度结合,并不容易。牛晓和他的团队却知难而上。 在牛晓的办公桌前有三个电脑屏幕,指向不同的IT系统。“医院的IT不能出一点问题,必须时刻盯着。”他说。 行走于现代IT技术与古老中医技艺之间,牛晓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信息化对中医的传承到底会有怎样的助力? 在他看来,计算机的运算基础是0和1,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和阳,0和1是绝对的概念,阴和阳是相对的概念,挖掘数据,探索中医奥秘,研究的越仔细,问题越多,难度越大,对数据分析的技术要求也越高,而结果并不乐观。 当然,这不妨碍牛晓和他的团队,用信息化来提升整个医院的运营和管理水平。牛晓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自2007年负责信息化以来,主持了80多个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涵盖了医院业务和管理各个领域。 北京中医医院信息系统也实现了从以收费为中心向以医嘱为中心的转变。 简而言之,医嘱是所有业务的发起点,以医嘱为流程管理的原点,包括患者的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住院、治疗等所有诊疗环节,医院的医生、药品、物流、费用、影像、质控等所有运营管理环节,都将被串联起来,形成脉络清晰、细节明了、环环相扣、权责清楚的现代医疗体系。在北京中医医院,一个医嘱流程所产生的附属

信息达到了30多项。 牛晓说,统一数据平台是关键。北京中医医院的所有系统都实现了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同系统针对不同的主题,可在同一个数据仓库,进行数据交互。 北京中医医院门诊大厅设计容量为日2000~3000人,2007年实际增长到了日4000~5000人,现在更达到了日9000人规模,如果没有信息化支撑,结果是不可想象的。北京中医医院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了全国中医医院的信息化示范基地。 特别要求 牛晓坦言,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从大的方面来看与西医相似,总体架构也相近,都是为医院的管理和运营,为医疗业务提供IT支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 但实际上,中医确实有着自己的特点,中医医院的信息化系统,相比同级别的西医医院,有着更为复杂的要求。 一个小例子是,在牛晓的信息化团队中,有一个资深的中医护士,她的主要任务是识别系统中各种中药的名称,因为很多中药在医生开医嘱的时候是一个名字,而在后端采购时又是另一个名字。 中医医院虽然在规模上一般小于同级别的西医医院,但是对物流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更高,后台的数据量也更大。牛晓说,这是中医医院IT系统与西医医院IT系统最浅显的区别。 牛晓分析道,西医开医嘱,一般最多在5种药左右,计量单位是盒,而中医的处方相对复杂,中医一张草药方一般有十几味药组成,

中医与医疗信息

中医与医疗信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领域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信 息化成为当代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而其中,中医和医疗信息的结合 更是备受关注。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与现代医疗信息技术的结合,必将为医疗领域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从中医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中医信息化对中医传承的影响 以及中医与西医信息化的融合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中医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 1.电子病历 中医电子病历是将中医的诊疗过程、治疗方案、用药记录等信息以 电子化的方式进行存储,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和追溯,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电子化的病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2.中医辅助诊断系统 中医辅助诊断系统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中医的辨证论治过程进行 规范化和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帮助医生进行 辅助诊断。这种系统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辨证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 加精确的治疗方案。 3.中医药知识检索系统

中医药知识检索系统通过搜集和整理中医药的相关知识,提供给医生和患者进行查询和学习。这种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学习和熟悉中医药的知识,提高中医药的应用水平;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这种系统了解到中医药的相关知识,提高健康意识。 二、中医信息化对中医传承的影响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然而,由于传统中医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亟需一种新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中医的宝贵经验。中医信息化的出现为中医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 1.中医经典数字化 中医经典是中医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中医经典一般以纸质形式保存,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损坏。而中医信息化可以将中医经典进行数字化,实现永久保存和线上共享,进一步推动中医经典的传承。 2.中医师承的线上传递 中医师承是中医传统传承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传统中医师承传递的依赖于面对面的交流和亲身实践,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中医信息化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远程诊疗等方式,实现中医师承的线上传递,为中医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三、中医与西医信息化的融合

数智信息推进药学改革药事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数智信息推进药学改革药事服务提高医 疗质量 摘要; 为增强医院药学综合管理与服务能力,需构建信息科技为基础的药事管理平台,并设立药事管理、药师服务两种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规则恒定,自动化化 药事相关事务管理与工作流程。该平台可形成管理链,管理药品库和药房,入库、出库及药房管理需根据药品批号进行。药师可通过药师服务系统,提供科学及时 的用药指导,包括用药方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将科学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医药 管理平台,整合物联网与信息技术,让药品服务链自供至分配信息化与系统化, 增强药品监管及流通效率,维护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可追溯性,提高临床用药安 全性,降低药品物流成本。本文旨在提高医院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将信息化 技术应用于医院临床中药事管理和相关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必要的。为此,药库和 药房两个信息管理系统对智能药事管理信息平台进行了介绍,并详细探讨了药事 中的条码化管理方法。最后,本文阐述了药师工作站在提供药学服务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数智信息;药事服务;医疗质量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院的相关管理与 服务的要求逐渐增加,因此在医院应该加强药事管理与服务工作,而信息化的发 展则为我国医院的药事管理与相关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而智能药事管理平台就 是将科学的理论与手段融入医药管理,并结合物联网、自动化装置与信息技术为 基础构建的包含药事管理与药师服务两种系统的综合管理平台智能药事管理平台 可以实现药品库存管理、药品采购、药品配送、药品质量管理、药品使用情况跟踪、药品使用效果评价等多方面的功能,并且可以提供药师服务包括药品咨询、 药品配伍、用药指导等,为医院药品管理和医疗服务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中医药信息化的研究与实现

中医药信息化的研究与实现 1. 引言 1.1 中医药信息化的研究与实现概述 中医药信息化是指将中医药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中医药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以提 高中医药研究、临床实践、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随着信息 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中医药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医药领域发展的重 要趋势和方向。 中医药信息化的研究与实现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信息化技术在 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中医药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中医药信息系统 的建设和管理等。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实现中医药研究和实践的 数字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提升 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传 承。 本文将对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意义与作用、关键技术、应 用案例、挑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探讨中医药信息化的未来发展、重要性,提出建议与展望,旨在推动中医药信息化在实践中的落地与 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 2.1 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医药信息化系统,以提高中 医药服务的管理和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 医药信息化逐渐成为国家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信息化经历了从单纯的电子化管理到全面 信息化管理的转变。从最初的使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病历管理和药物配方,到如今的涵盖临床诊疗、科研、药品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全面信息 化系统。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应用到多元化应用的阶段,不断完善和丰富功能。 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文件和政策,为 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经济支持。各级医疗机构和中医药 院校也纷纷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推动中医药信息化朝着更加完 善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2.2 中医药信息化的意义与作用 中医药信息化是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中医 药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的过程。它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医药信息化可以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发展。通过信息化的手段, 可以将中医药的知识、经验、方剂等传统资源数字化保存和传承,避

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一、前言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 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 个方面介绍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二、电子病历 电子病历是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最为普遍的应用之一。传统上,中 医师会将患者病情记录在纸质病历上,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 如容易丢失、难以共享等问题。而采用电子病历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 问题。电子病历可以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备份、数据查询等功能,方 便中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地记录和管理。 三、远程诊断 远程诊断是指通过网络等远程通信方式进行诊断。对于一些偏远地区 或没有专业中医师资源的地区,采用远程诊断可以大大缓解这种困境。通过视频通话等方式,患者可以与专业中医师进行交流,中医师可以

远程观察患者的病情,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 四、中药材信息管理系统 中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中药材的管理和记录都是 以纸质方式进行的,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采用信息技术可以 实现对中药材的全面管理和记录。通过建立中药材信息管理系统,可 以实现对中药材生长环境、采摘时间、产地等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 并能够实现对中药材质量的监控和评估。 五、虚拟仿真技术 虚拟仿真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实现对某一场景或物品进行模 拟和演示。在中医药领域,虚拟仿真技术可以用于模拟人体内部器官、经络等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内部结构 及其变化规律,并能够辅助临床医生诊断疾病。 六、智能诊断系统 智能诊断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建议。在中医药领域,智能诊断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建议。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中医 师的诊断准确率,并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方案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药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效率,我们需要制定全面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方案。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集成了信息系统建设、电子病历管理、远程医疗系统、中药管理系统、中医药知识库建设、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综合性信息化平台。 二、信息系统建设 1. 建设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医药信息系统,实现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2. 技术实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统基础架构。 3. 应用系统:包括临床诊疗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病历管理系统、影像管理系统等。 三、电子病历管理

1. 建设目标:实现病历的电子化存储和共享,提高病历质量和安全性。 2. 技术实现:采用电子病历系统,实现病历的数字化存储、查询和统计分析。 3. 信息安全:加强电子病历的加密和权限控制,确保病历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四、远程医疗系统 1. 建设目标:实现远程诊疗和会诊,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技术实现:采用视频会议、远程诊断等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实时、高效的远程医疗系统。 3. 应用场景:包括远程诊疗、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等。 五、中药管理系统 1. 建设目标:实现中药材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 2. 技术实现:采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中药材质量检测和追溯系统。 3. 应用效果: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中药材的采购成本。 六、中医药知识库建设

1. 建设目标:构建一个全面的中医药知识库,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2. 技术实现: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中医药知识库管理系统。 3. 知识内容:包括中医古籍、现代文献、临床经验等。 4. 应用效果:提高中医药知识的利用效率和传承效果。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一直以来在中医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医药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中医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探讨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并分析其对中医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中医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传统的中医药服务方式,如“看病、开药、取药”等繁琐流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此外,中医药信息化仍然相对滞后,中医行业缺乏标准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导致信息共享和交流存在困难。因此,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 提高中医药服务效率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与交流,方便患者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更好的中医治疗服务。通过在线预约挂号、远程会诊等方式,患者和中医师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有效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运作效率。 2. 优化中医药服务质量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中医医生的知识和经验共享。通过建立中医医案数据库和中医名医经验库,让中医医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

到大量的中医药知识和临床经验,提高中医医生的诊疗水平,进而提 升中医药服务的质量。 3. 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 过网络平台的建设,中医师可以与国内外的中医专家进行交流与学习,学习他们的治疗经验和技术,有效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1.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 个系统可以包括病历数据库、处方管理系统、医药库存管理系统等。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中医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 息共享与交流。 2. 构建在线平台 通过构建在线平台,可以实现中医师与患者之间的远程沟通和互动。中医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为患者提供网络诊疗、远程咨询等服务,使 患者在家中就可以获得中医医生的治疗意见。 3.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数据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需要加强数据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患者的隐私信息不被泄漏。 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

灵武市中医医院关于信息化建设 情况的汇报 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动力。近几年来,我院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战略部署,不断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中医药现代化,全面促进了我院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我院信息化建设总结如下:。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1、硬件设施 (1)中心机房:我院机房位于门诊四楼,业务用房30m2,采用防静电地板,机房配有空调、3000VAups延时供电系统等。 (2)网络设备:全院分布13台TP-l~ink千兆交换机,住院部与门诊部通过光纤连接传输数据,一台路由器用于信息上报和中医适宜技术平台,两台光纤终端。 (3)服务器:两台IBM服务器分别是his服务器和医保服务器,型号IBMx3500,5块146.8G硬盘,4G物理内存,2块xeon2.5G双核中央处理器。 (4)客户端:全院分布50多台联想商用机客户端,主要用于闩诊收费管理系统、住院收费管理系统、药库管理系统、

门诊药房管理系统、住院药房管理系统、材料管理系统、护士工作站管理系统、院长查询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医保管理系统、系统管理等。 2、软件系统 (1)临床诊疗部分 住院护士工作站子系统 医嘱记账子系统 (2)药品管理部分 1)中、西药库管理子系统 2)门诊中、西药房管理子系统 3)住院药房管理子系统 (3)经济管理部分 1)门诊收费管理子系统 2)住院收费管理子系统 3)物资管理子系统(含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管理) 4)医疗保险接口子系统 5)经济核算管理子系统 (4)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 1)院长查询子系统 2)收入核算子系统 3、网络配置 医院综合布线符合TIA/EIA568国际标准,客户端与交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药学领域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药学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医药学虽然是我国的传统学科项目,但在时代大背景下也不得不寻求与信息技术的合作发展。但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发挥出1+1>2的作用,是绝大多数学科专家都在不懈研究的一个课题。文章结合过往经验及实际情况,对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自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ENIAC后,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面步入信息时代。中医药学虽然在我国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也不可避免的遭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两者在相互交融的情况下,产生了一门的全新的学科,即中医信息学。中医信息学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中医药学发展而来,为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中医药学与西方医学相比,在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定量化方面仍有不足,而信息技术发展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点。中医信息学的诞生,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1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能够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资源,帮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数据库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使用和管理。 随着社会发展脚步越来越快,各行各业所产生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并能在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提取出相关数据,是数据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数据库技术就是在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全面继承了数据技术的所有优点并将之进行优化和创新,改善了传统数据技术中存储冗余的问题,并实现了数据共享,提高了数据安全保密等级,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在发展历史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层次数据库;第二个阶段是网状数据库系统;第三个阶段是关系数据库。当前关系数据库系统已成为行业主流,从80年代至今基本上所有的数据库开发厂商所推出的产品都支持关系型数据库,即便是网状数据库系统或是层次数据库系统,也都会预留转接关系数据库的接口。数据挖掘是关系数据库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能够帮助工作人员从大量数据中迅速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数据,所提取到的数据以概念、规律、规则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换句话说,数据挖掘实际上就是一个深层次的数据分析。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简介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是指将中医药领域的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过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目标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将中医药领域的各类信息进行 系统整合和共享,提高中医药研究、临床、教育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中医药治疗的个性化和精准化,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主要内容 数据化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是将中医药领域的相关数据进 行数字化处理。这包括中医药文献、方剂数据、病历数据等。

通过数字化的处理,这些数据能够更好地进行存储、传输和分析,为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 网络化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之一是将相关数据进行网络化传 输与共享。通过建立中医药信息管理系统,使各类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能够方便地共享信息资源、开展合作研究和远程教学。这将有助于加强中医药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水平。 智能化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 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和管理效率。通过构建智能中医药辅助诊断系统、设计个性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等,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智能中医药助手、智能取穴仪等设备的应用也将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应用与前景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已经在中医药领域开始应用,并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目前,一些地区的中医药服务机构已经建立了中

医药信息化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未来,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将继续发展,可能的应用领域包括: •中医药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中医药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为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分析工具。 •中医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方便中医药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和学术交流。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前景非常广阔,它将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推动力。同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也有助于加强中医药与西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西医药的融合与发展。 结论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数据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式,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将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创新。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应用领域和前景非常广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中医治未病信息化解决方案

中医治未病信息化解决方案 核心功能 将“中医”的理念和特色完美融合到现代健康管理系统中,有效服务于有健康需求的各类人群。从有效准确的中医体质辨识和四诊合参的脏腑健康状态辨识,再到个体化的养生调理方案,包括食疗、经络、药膳、膏方、草本、香疗、情志等等生活各方位的调理养护,同时可支持动态随访和个体化健康咨按需推送和查询。 建立个体中医健康档案 完成基本用户信息录入以及体质辨识问卷及舌脉诊信息采集;个体中医体质辨识 体质辨识问卷及各项中医相关数据,四诊合参,自动辨识出检测用户的中医体质类型,包括是否平和质或偏颇质、偏颇倾向,同时以柱状图示和具体数据来呈现辨识结果。 个体脏腑健康状态辨识 自动生成该检测用户的脏腑健康状态报告,包括舌/脉的单诊分析、舌象健康状态图、脉象亚健康分析、综合体质辨识,脏腑辨证分析以及健康状态的各种量化评估和图示分析等等。 中医养生方案库 针对每个用户健康辨识结果系统自动从海量数据库健康方案方阵中提取出相应的养生方案,这个方案主要针对体质的偏颇状进行调节,如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等,以茶饮、汤包、药浴和导引等简易有效方法为主,并根据四季的变换提供适合当季的调养方式,用户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或应用,从而改善健康状况。 中医干预方案库 根据健康状态辨识报告给出养生方案报告的同时,还会从海量数据库干预方案方阵中提取出一份相应的干预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见的亚健康症状,如便秘、失眠、耳鸣、健忘、尿频、咳喘、脾胃不适、腰膝疼痛不适、免疫力下降等等,以经络调理为主,如艾灸、拔罐、刮痧、耳穴、穴位敷贴等无创伤的方法。 个体化体质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包 个体化养生方案和干预方案分别以体质调养管理包和慢病经络调理管理包的形式出现,健康管理师可从自动生成服务包中提供的众多

基于信息生态的中医药信息系统研究

基于信息生态的中医药信息系统研究作者:刘川夏红兵 来源:《科技资讯》2021年第17期

DOI:10.16661/https://www.docsj.com/doc/1f19337354.html,ki.1672-3791.2107-5042-4366 摘要:中醫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医学文献信息的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的相关信息越来越丰富,如何更好地利用好各种信息资源,发展中医药,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该文对中医药信息资源进行了归纳分析,对如何利用信息生态学构建中医药信息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刻剖析,有助于加速中医药信息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等机构内部的协调关系,促使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等工作机构不断挖掘、开发中医药信息,达到中医药信息的创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支持。 关键词:信息生态中医药信息环境信息系统图书馆学 中图分类号:R2-03;TP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6(b)-0145-05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Ecology LIU Chuan1 XIA Hongbing2 (1.Library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75 China; 2.Archives of Sichuan Touris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100 China)

新技术对中医药发展促进作用

新技术对中医药发展促进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对中医药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使中医药的研究和发展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同时也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助力。本文将从数字化中医药、人工智能技术、基因编辑技术、信息化平台等多个方面,探讨新技术对中医药发展的促进作用。 1. 数字化中医药 数字化中医药是指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进行数字化整合,使其具备数字化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实现中医药智能化咨询、让用户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医保健方案。数字化中医药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提高中医药的可视化、可扩展性、可预测性,加速中医药理论的研究和方案的制定,推动中医药研究向数据、智能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中医药技术的实施,主要涉及对中医药文献内容的数字化、中医药知识的系统化、中医药数据的组织与标准化等方面。这些工作能够帮助中医药理论更加清晰、严谨。同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中医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2. 人工智能技术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迅速,已经深入各行业领域,医疗健康行业也不例外。在中医药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基

于大数据进行患者病情预判、诊断指导、替代西医检查、指导药品取方等应用。例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中药的配方、 RF注射液、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进行智能辅助,提高治疗 效果,并有望在短时间内形成实用性的“问题-答案”对应算法,为大众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当然,在中医药治疗方面,谨慎为上,因此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我们平衡好中西医学的相对作用和治疗方式,让中医药和西医结合起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疗效。 3. 基因编辑技术 近几年来,基因编辑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主要应用于基因治疗领域。对于中医药发展,基因编辑技术对中医药的研究与发展有重要意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中医药理论更加准确科学,将中药疗效和药效成分与遗传物质相结合进行研究。尤其是在中药的炮制过程中,基因编辑技术对中药的质量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基因编辑技术还有望为以往很难治愈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和康复方式。 4. 信息化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中医药信息化平台正在逐步崛起。通过数字化中医药方案,互联网医学、患者移动医疗等服务模式逐渐被推广。一些大型医药团体、B2B平台、互联网医疗企业也在逐步向中医药方向进行转型,不仅提高了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价值,也让患者获得了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总之,新技术对中医药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数字化中医药、人工智能技术、基因编辑技术、信息化平台等促进中

中医院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中医院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医院的发展,医院每年的就诊患者上升,对全院检查管理系统要求越来越高,现有信息化系统在互联互通、便医便民服务等方面,距离国家指标和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有着明显的距离,已经很难满足现阶段内外部的发展需求。 针对国家出台的各项医改政策要求,结合我院信息化系统管理和应用现状,因地制宜,建设一套全院检查系统,解决现阶段信息化系统存在的“应用独立、信息孤岛”问题,满足医院检查科室的统一、精细化管理,实现影像数据的集中存储,助力精准治疗,以数据驱动发展,为实现智慧医院的终极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 充分分析我院现有系统问题和考虑本医院未来区域影像业务发展要求,构建一套以我院业务为主体,适应医院发展的全院级检查系统。该检查系统符合国际、国家标准与规范,满足医院业务需求,适应医院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 在我院构建一套应用国际、国家标准,接口规范统一、安全高效,且能够与院内其他业务系统相互整合的检查系统。 新建检查系统实现主动监控,实现7*24*365的不间断的监控服务。能够为影像科室提供阅片的即时响应。 新建检查系统实现院内各个影像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与临床科室和其他影像科室间的有效衔接与整合。为临床提供丰富多样的报告。 新建检查系统提高原有的科室管理,从原来的粗狂到精细化管理。将原有的科室管

理应用上升到更精确的数据分析上。从各个方面管控科室内的各个细节。 三、建设效益 为医院创造一个无片化环境,从而节省胶片及相关仪器、耗材的使用成本及胶片储存空间,经由可量化的医疗数据,有效控制医疗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提供最佳的报告和影像环境,从而使影像的取得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可随时调阅,提高医疗效率。通过高质量的数字化储存,可以提高影像/数据的完整性,提升医疗质量,同时可以缩短病历、影像的传输时间,节省传送人力,有效降低人力需求,达到控制人力成本的目的。 四、建设依据 1、业务管理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2、信息化标准 GB/T20988-2007《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2080-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GB/T 22081-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 20984-2007)。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GB/Z 20985-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GB/Z 20986-200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