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课程讲义(给学生)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课程讲义(给学生)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课程讲义(给学生)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课程讲义(给学生)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课程讲义(给学生)

居住区规划设计

一. 基本概念

(一)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

●居住区:

(1) 泛指不同规模的人类居住生活聚居地;

(2)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所围合的,配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人口约为30000~50000人的生活聚居地,按平均每户3.5人计算约8577户~14280户。

●居住小区:

一般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所围合的,配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人口约为7000~15000人的生活聚居地,按平均每户3.5人计算约2000户~4280户。

●居住组团:

一般指被居住小区级道路分隔的,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人口约为1000~3000人的生活聚居地,约280户~850户。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二级结构居住区:

(2)居住区-居住组团的二级结构居住区:

(3)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三级结构居住区: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设计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方便舒适、安全卫生的居住生活环境。

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1) 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确定改建、拆迁范围。

(2) 确定居住区规模,即确定居住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依据人口数量确定用地大小,如新建厂矿的居住区;

——依据用地大小确定合理居住人口数量,如发展中的城市的新居住区开发或

旧城改造。

(3) 拟定住宅类型、层数、数量和布置方式。

(4) 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一定数量的允许建造的生产性建筑) 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包括其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

(5) 拟定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和布置方式。

(6) 拟定公共绿地和体育、休息、游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 拟定有关公共配套设施的供给数量、方式、等级和管网布置方案等。

公共配套设施是指:给排水、电气、通讯、煤气、环卫、集中供热等。

(8) 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并进行造价估算。

3. 规划设计的工作阶段

规划设计按其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不同,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阶段。

●总体规划:一般是指城市总体规划,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城市的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各项建设布局、环境面貌、对外交通联系等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目的是使居住、工作(生产)、游憩、交通等四大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

总体规划一般是对城市而言,但对于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地块,如大学,大型生产、研究基地,开发区等,也有总体规划设计阶段。

●分区规划:大中型城市规划、大型厂矿区规划设计中,当总体规划确定之后,还需分区作较为细致的分区规划,即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对城市用地、人口分布、城市基础设施配置做出规划安排。

中小型用地范围的总体规划后可不再做分区规划。

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常用制图比例为1/5000~1/100000,其说明的详尽程度应达到能作为详细规划和工程规划的设计依据的要求。

●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近期建设范围内的房屋工程、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进行具体的布置,确定各项建设用地的范围,提供控制坐标和标高。详细规划的深度应达到作为各项工程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的要求。

详细规划分控制性规划和建设性规划,常用制图比例为1/500~1/2000。

●工程规划:即对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规划,是与详细规划同时进行的,一般是有多种专业协调配合完成。工程规划同样是各项建设工程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

居住区规划属于详细规划范畴。

(二) 常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术语及含义

1. 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将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

类、73小类。10大类如下:

(1) 居住用地(R)——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的

或零星的用地。

(2) 公共设施用地(C)——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

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区级以下的)用地。

(3) 工业用地(M)——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

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露天矿用地归入水域和其他用地〔E〕)

(4) 仓储用地(W)——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5) 对外交通用地(T)——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

附属设施用地。

(6) 道路广场用地(S)——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

(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其建筑

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

(8) 绿地(G)——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不包括专用绿地、

园林和林地。

(9) 特殊用地(D)——特殊性质的用地。包括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和保安用地。

(10) 水域和其他用地(E)——除以上各类用地之外的用地,如水域、耕地、牧草地、露

天矿用地、村镇用地等。

●居住用地分类:

(1) 居住用地按其市政公用设施配置情况、环境状况分为四个中类:

一类居住用地(R1)——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

的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R2)——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

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R3)——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

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四类居住用地(R4)——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2) 各类居住用地中均包括以下四小类用地(即居住用地的组成):

住宅用地(R01)——住宅建筑用地,包括住宅建筑基地用地及其四周合理的间距内的

用地。即住宅间距范围内的绿地和宅间小路用地应归入住宅用

地。

公建用地(R02)——指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包括建筑基地占

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停车场用地。如幼托、中小学、粮杂店、

副食品商场、储蓄所、邮电局、居委会、派出所等的用地。

道路用地(R03)——指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和停车场

用地。

绿化用地(R04)——指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用地。

2. 道路级别和宽度

●城市道路系统依据城市的规模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快速路——宽度35~45m,50~200万人口城市设4~8条;人口在50万以下、占地在7Km×8Km以下、市民活动在30分钟自行车范围内的城市可不设快速路。

主干路——宽度40~55m。

次干路——宽度30~50m。

支路——宽度15~30m。

城市道路用地一般占总用地的8~15%,大城市占15~20%,人均道路广场面积宜为7~15m2。

●居住区道路系统也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居住区道路——一般指划分居住小区的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在大城市中与城市支路同级,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是居住区道路中可通

行公交车的道路。

小区道路——一般指划分居住组团的道路,路面宽度5~8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距

离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14m(采暖区)。

组团路——上接小区道路,下接宅间小路的道路,路面宽度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8m(非采暖区)~10m(采暖区)。

宅间小路——通向住宅单元入口的道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m,通向高层建筑入口的道路不宜小于4m。

3. 建筑退界

●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道路红线内用地属于城市

道路用地,居住区内任何设施不可占用。

●基地红线:即为基地界线,基地红线内的用地为该工程规划设计的用地范围,它可

能是城市道路红线、自然界线或地块所属边界等。

●建筑线:也称为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建筑高度控制线:即建筑物允许建造的最大高度。位于航道、通讯通道上的地块或

位于风貌保护区附近的地块上的建筑物建造高度均有所控制,一般可以通过规划管理部门获得,特殊的需经设计论证。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规定:

(1)沿路一般建筑高度控制H<1.5(W+S),相当于控制角度56.3度。

(2)沿路高层组合建筑高度控制 A<L(W+S)

H――拟建建筑物高度。

W――道路红线宽度。

S――拟建建筑物后退红线的距离。

A――控制高度角56.3度的投影面积。

L――基地平行于道路边的长度。

(3)文

线

控制要求(图)

●建筑退界距离:即建筑物(包括建筑的基础、阳台等凸出物)退让基地红线的距离。

●建筑退界距离有如下几方面的要求:

(1)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或道路边缘线: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如表: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无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退

让红线3m ,位于转角处退让红线5m ;高层建筑退让红线5~8m ,位于转角处退让红线8m ;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建筑,如影剧院、大型商场等退让红线8m 。 (2)

建筑物后退地界:《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依据建筑物的高度、朝向(主

要开窗方向)和类别有如表要求:

(3) 地下建筑物的后退地界:不小于埋置深度(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的底板底部距离)

的0.7倍、不小于3m。

(4) 建筑物离开规划长期保留河道(规划蓝线):除有规定外不小于6m。

(5) 后退公用设施距离:距离郊区公路边10~50m;距离铁路中心线15~20m;距离高压

输电线最外侧导线5~20m。

4. 建筑间距

●消防间距:即防火间距,是为满足防火和消防救助要求而规定的建筑物之间的间距,

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要求确定。

建筑物消防间距与其高度、耐火等级、开窗情况等因素有关。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一般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均能达到)的建筑,多层与多层之间为6m,多层与高层之间为9m,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m;当一侧建筑的外墙(山墙)不开窗、并为防火墙时,其距离不受限制;当有消防车通过要求时其距离不小于4m。

●日照间距:是为满足建筑物的日照要求而规定的建筑之间的间距。建筑日照间距随建

筑物高度变化而变化,其要求常用间距与高度之比来表示,这即称为日照间距系数。日照间距系数与建筑所在地理位置的纬度有关,纬度越高,系数越大;于建筑的日照标准有关,标准越高,系数越大;与建筑物正面的方位有关,当方位偏东或偏西时间距有所折减。

上海市日照标准是:低层独立式住宅应满足冬至日日照2小时,高层应满足冬至日日照1小时,多层满足日照间距系数0.9~1.2(仅满足小寒~大寒日日照1小时,冬至日日照1小时的间距系数约为1.4),当有方位偏差时有所折减。

●建筑物高度计算:

一般的说是室外地面至檐口或女儿墙顶的高度,而《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有详细的建筑高度计算附图说明:

(1)有挑檐的,建筑计算高度H=Hc+B(Hc-室外地面至檐口的高度,B-檐口出挑宽度)

(2)无挑檐,建筑计算高度H=Hc(Hc-室外地面至女儿墙顶的高度)

(3)坡度≤45度时,建筑计算高度H=Hc+B

(4)坡度>45度时,建筑计算高度H=室外地面至屋脊的高度

●卫生间距:综合考虑住宅的采光、通风和避免视线干扰(私密性要求)等因素确定的住宅间距。这方面要求,应随建筑的等级不同而不同。对于普通住宅,目前除在纬度低

于北纬25度的地区有要求外,其余较高纬度地区基本是以日照间距控制。

上海市规定:高层住宅除满足冬至日日照1小时外,还应满足南北向间距24m,东西向间距18m。

5. 基地绿化

●绿地率:基地内各种绿地面积之和占基地面积的比例(百分率)。国标要求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不低于25%;上海市要求集中的公共绿地不低于10%。

●人均绿地面积:国标要求新区应达到组团绿地不低于0.5m2/人、小区绿地(含组团绿地)不低于1m2/人、居住区绿地(含小区和组团绿地)不低于1.5m2/人;旧区改造不低于上述指标的50%。

●居住区绿地分类:

公共绿地(集中绿地):整块面积不小于400m2、宽度大于8米、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上海是1/3以上的绿化面积有1小时以上的日照)、安排适宜的游憩活动设施、供居民共享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和其他块状带状绿地。

宅旁绿地:住宅间距内的绿地。

道路绿地:道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如隔离带绿地等。

其他块状带状绿地(集中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2的、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的开敞绿地,如公建用地中的绿地等。

●绿地面积计算:路边退进1米、建筑边退进1.5米的围合面积。

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用地平衡表

居住区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

住宅用地(R01):住宅建筑基地占地及其四周合理的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公建用地(R02):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包括建筑基地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停车场用地。如幼托、中小学、粮杂店、副食品商场、储蓄所、邮电局、居委会、派出所等的用地。

道路用地(R03):指居住区道路、小区道路、组团路和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停车场用地、单位通勤车停放场地。

公共绿地(R04):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带状绿地。

其他用地:即非居住区用地。工程中常见的有城市道路带征地、自然河流地等。居住区用地平衡表:

(2)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居住户数=住宅套数;

居住人数=居住户数×户均人口;户均人口:一般按3.5~4人/户计算。

人口毛密度: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人口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

住宅建筑套密度(净):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

住宅面积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用m2/ha表示。

住宅面积净密度,也称住宅容积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用m2/ha 表示;如果采用面积之比值表示,即为住宅容积率。

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即容积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所有建筑面积,用m2/ha表示;如果采用面积之比值表示,即为住宅容积率。

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地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之比率,用%表示。

建筑密度(毛):所有建筑基地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之比率,用%表示。

绿地率: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面积之比率,用%表示。

二.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求

(一) 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1.住宅的适用性

●住宅的建筑面积、功能组合及住宅层数;

●住宅的日照;

●住宅的通风与防风;

●紧凑住宅的活动场地与空间的适用性。

2.公共服务设施的方便性

●菜场、农贸市场、副食品商店、综合基层服务商店的位置;

●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文教设施的位置及质量;

●绿地、户外活动场所、文化活动中心的分布与质量;

●水、电、煤、暖等供应的可靠性。

3.通路通畅便接

●上、下班(学)交通;

●公交站点位置与距离;

●自行车、轿车停车场(库)位置与距离,徊车场地要求;

●购物交通便捷;

●宅门距汽车道距离;

●消防、救护、救灾的通道;

●人车交通的分流与安全组织。

4.居住安全、领域性

●住宅单体设计的安全考虑;

●住宅群体(居住组团)布置的安全防范措施;

●儿童上(放)学的交通安全性;

●住宅的私密性;

●儿童活动场地及系统的交通安全性;

●居住区内外交通的安全处理;

●各层次空间的领域性,特别是半私有、半公共空间的围合程度。5.环境安静卫生

●交通噪声;

●垃圾的管理和集运;

●污水的排除;

●儿童活动场所的吵闹声;

●菜场、农贸市场的卫生与喧闹声。

6.邻里来往与互助

●居民的组织机构;

●住宅单体和群体对邻里接近的空间设置。

7.景观

●环境的气氛;

●环境的视觉效果;

●建筑的组合与密度;

●空间的构图、比例、色彩。

8.住宅经济

●住宅出售价格、住宅成本造价;

●住宅的经济技术指标。

(二) 现行法规对小区规划的要求

1.建筑密度和建筑面积密度:

2.日照及通风、采光要求:每户至少有一个窗在冬至日满窗日照1小时以上;居室有大于1/7的窗地比;厨房有直接对外的通风窗;卫生间通风良好。

3.绿化要求:

4.建筑标准:独立成套

5.消防:进入居住区的消防车道人口间距不大于150米;环绕高层建筑消防车道大于建筑周长的3/4,并有不小于10×10米的消防登高场地等。

6.交通、停车:

(三) 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原则

不可以牺牲子孙的利益来满足今天的发展,应努力节约资源,做好环境保护。

三.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评判要素

(一) 道路:是骨架,是脉络,既要求清晰通畅,又应该有利于保证小区环境的安静。

(二) 住宅(房型)及用地效益:是肉,是结果,是设计的起码要求,是居住环境存在

的必要条件。

(三) 建筑形态空间:是环境的魂,是底蕴和气质的体现。

(四) 景观:绿化、水体、广场,是小区生命力的体现。

四.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文件内容

1. 设计说明:规划指导思想

2. 总平面布局

3. 规划结构分析

4. 道路系统分析

5. 绿化、景观分析

6. 日照分析

7. 住宅平、立、剖设计

8. 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用地平衡表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 主要空间形态设计:即空间效果,效果图、模型或三维动画等都是空间形态设计的

表现手段。

附:主要参考书目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三册

《当代国内外住宅区规划设计实例选编》

《中国小康住宅示范工程集萃》(1)(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DBJ08--55--96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DBJ08--20--99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BJ08--7--96

五.日照分析

1.有关日照要求的规定:

(1)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第5.0.2.1条:住宅日照标准应

符合表5.0.2-1规定;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上海属于Ⅲ类气候区。

(2)《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高层居住建筑与低层独立式住宅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低层独立式住宅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两小时;与其它居住建筑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一小时。

日照有效时间:

(3)上海《住宅建筑设计标准》DBJ08--20—99规定:住宅的适宜朝向为南偏东35度至南偏西35度范围内。

2.日照分析的基本要求:表明在有效时间内,最不利户型至少有一个居室的窗在冬至日能获得1小时以上的满窗日照。

满窗日照概念:获得断面相当于窗面积的直射日光柱的日照。能获得1小时以上的这样的日照,即满足了1小时的满窗日照。

3.日照遮挡因素(获得日照的途径):

(1)太阳高度角:南面建筑高度与建筑间距的比值小于太阳高度角的tg值,则北面的建筑不受南面建筑的日照遮挡。

(2)太阳方位角:南面建筑在有效时间内的未完全遮挡,北面建筑则有可能从南面建筑的夹缝中获得1小时以上日照时间,也能满足要求。

4.上海地区冬至日的太阳轨迹:

当地时间的正午12:00,太阳所处的位置为正南。上海沿用的是北京时间,实际时差约7分半钟,这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上海地区冬至日的太阳位置是:

5.上海地区的日照间距要求和分析

多层(包括点式、条式):按日照间距要求控制,市区1.0H,郊区、浦东新区1.2H,旧区改造0.9H。

高层:满足1小时日照基础上还应符合:点式间距大于等于24米,条式间距主朝向大于等于24米,山墙间距大于等于0.5H。

分析作图:

六.居住区车辆停放回车场地要求

1.车辆停放要求(上海):80~120m2/户机动车0.2辆/户,非机动车1辆/户;

120~140 m2/户机动车0.5辆/户,非机动车1辆/户;

>140 m2/户机动车1辆/户,非机动车0.5辆/户;2.自行车停放:每辆车基本车位0.6×1.9m,通道宽≥1.2m,出入口宽度(净)≥2.0m,车道坡度小于1/5,即小于(20%)。每辆车占用面积约3 m2。

3.机动车(轿车)停放:室外基本车位2.8×6m,通道宽6m;

室内基本车位2.5×6m,通道宽6m。

出入口:单车道宽度≥5m ;双车道宽度≥7m ;

每辆车占用面积约25~30 m 2。

4.车辆停放位置选择:

地面――住宅出入口附近,结合道路布置;边角地、背阴地停放。

地下――高层地下室停车(点式高层地下室不宜停汽车);集中绿地、广场下设地下车库。

底层架空停车

5.回车场地要求:尽端道路不应大于120米。

住宅建筑设计

? 定义: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 套型:也称户型,指住宅的使用空间数量和面积。每套住宅必须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依据卧室、卫生间的数量,通常有*室*厅*卫的称谓。

? 套型分类(国标): ?

上海市标准,套型分三类:小套——两个居室; 中套——三个居室;大

套——4~5个居室;90平方米以下均为中、小套。

? 住宅套型的功能空间组成

类别 居住空间数(个) 使用面积(m2) 一类 2 34 二类 3 45 三类 3 56 四类

4

68

居住空间: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厅

辅助空间:厨房、卫生间、厕所等

交通空间:过道、楼梯、前室等

其它空间:储藏空间(壁柜、搁楼、搁板等)和室外部分(庭院、阳台等)?单元:多个相同或不同套型围绕一组公用的楼梯、电梯组成一个单元,通常有一梯一户、一梯两户……等

?单元式住宅:多个单元组成一栋住宅

?塔式住宅:只有一个单元的住宅

?通廊式住宅:由两组以上公用的楼梯、电梯加走廊(内廊或外廊)和多套住户组成标准层面的住宅

?公共楼梯、电梯

普通楼梯:住户入户门直接开向楼梯空间的。适用于6层以下住宅。

封闭楼梯:户门前过厅或走道空间与楼梯之间有门分隔开。适用于7~11(含)层住宅。

防烟楼梯:楼梯前有满足防、排烟要求的前室,且前室与楼梯之间有防火门隔开。适用于12层(含)以上住宅。

消防电梯:电梯厅为满足防、排烟要求的前室

防烟前室:楼梯或电梯独用的前室应大于4.5平方米,合用前室不小于6平方米;可开启外窗面积前者不小于2平方米,后者不小于3平方米,不满足时应用正压送风。

7层(含)以上住宅应设电梯;12层(含)以上住宅应设消防电梯,即应有前室。

?建筑面积、使用系数

每套住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建筑面积;标准层公共区域建筑面积分摊(小公摊);门厅、机房、门卫等服务于该住房的建筑面积分摊(大公摊)等三部分。

建筑面积:外墙算至墙体装饰层外表面,含保温层(上海市在计算容积率时不算保温层);共用墙体算至墙体中心线;阳台面积按投影面积1/2计。以房产面积测绘数据为准。

使用面积:墙体内表面围合的面积,不扣除墙体内饰面层厚度,要扣除管井投影面积。

公共面积分摊:按住宅内使用面积比例分摊,即每户使用面积占总的使用面积的比例,乘以公共部位的面积为该户所分摊的公用部位面积。

使用系数:总的使用面积除以总的建筑面积。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点

第二章 1.居住区规模分级构成(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表述,人口规模为主要指标)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一般情况下。我国所在地区纬度越低的南方城市,或选用住宅层数越高,在同等的人口规模下,其用地规模越小。 2.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 ①住宅用地 1.居住区用地②公建用地 ③道路用地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④公共绿地 2.其他用地非本区配套设施用地 保留用地 不可建用地 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内容) ①符合城市总体规则要求;综合考虑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风貌等地方特点和区位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资源、现状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 ②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

则。 ③适应居民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和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⑤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统一的综合效益与持续发展。 4.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 5.基础资料依据:(P32页) ①政策法规资料项目(城市规划法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道路交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绿化以及工程管线等有关规范;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等) ②人文地理资料项目(基地环境特点:建筑形式、环境景观、近邻关系;人文环境:文物古迹、历史传闻、地方习俗、民族文化;居民、政府、开发、建设等各方要求,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等) ③自然地理资料项目(地形图、气象、工程地质、水源) ④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城市给水管网供水、排水、防洪、道路交通、供电等) 6.现状、区位分析(P34页)

重要!居住区规划要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点 一、容积率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m2)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 万科深圳研发中心总结的各类建筑分别对应的容积率数值。可以据此做初步的项目判断。容积率低于0.3,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密度偏大。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可适当降低密度提高品质。 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 容积率0.8-1.2,全多层项目较多。如与低层或联排别墅组合,密度较高。 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如果是多层与小高层的组合,环境品质较好。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楼高100米以内)。 容积率6.0以上,摩天大楼项目 二、居住区入口 (一)、住宅区出入口的选址要求: 1.保证安全通畅(主要指机动车对外出入口): 交通分区单元的机动车对外出入口所承担的交通流量在高峰时间控制在250辆/小时以内。说明:按照交通分区原则设计的交通分区基本能满足此项要求,实际操作中如未满足交通分区要求或者交通分区单位的机动车出入口个数不是建议值(2个),那么应该参考上页计算方法对出入口交通流量进行核算。尽量避免在大流量城市干道上开口。

2.便利居民出行: 人车混行主要出入口和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跟附近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要求不超过150米。住区各类出入口尤其是人行出入口在尽可能前提下靠近周边大型服务设施。 3.满足出入口之间距离的要求: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与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50M。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 (二)、出入口的数量: 交通分区单位的适宜的车行出入口个数为2个; 小于4公顷的项目可以考虑设置1个车行出入口; 个别项目交通分区单位可设置3个车行出入口,但一般情况不建议采用; 交通分区的车行出入口不得超过3个。 (三)、消防要求: 居住区的主要道路至少应该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当沿街的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该增设洞口尺寸不小于4×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超过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道通道口。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四)、出入口的设计要求: 1.机动车出入口的车道设计: 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 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连。 2.交叉口采用的形式: 住区道路与城市主干道:不建议设置交叉口;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课程讲义(给学生)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课程讲义(给学生)

居住区规划设计 一. 基本概念 (一)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 ●居住区: (1) 泛指不同规模的人类居住生活聚居地; (2)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所围合的,配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人口约为30000~50000人的生活聚居地,按平均每户3.5人计算约8577户~14280户。 ●居住小区: 一般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所围合的,配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人口约为7000~15000人的生活聚居地,按平均每户3.5人计算约2000户~4280户。 ●居住组团: 一般指被居住小区级道路分隔的,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人口约为1000~3000人的生活聚居地,约280户~850户。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二级结构居住区:

(2)居住区-居住组团的二级结构居住区: (3)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三级结构居住区: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设计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方便舒适、安全卫生的居住生活环境。 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1) 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确定改建、拆迁范围。 (2) 确定居住区规模,即确定居住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依据人口数量确定用地大小,如新建厂矿的居住区; ——依据用地大小确定合理居住人口数量,如发展中的城市的新居住区开发或

旧城改造。 (3) 拟定住宅类型、层数、数量和布置方式。 (4) 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一定数量的允许建造的生产性建筑) 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包括其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 (5) 拟定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和布置方式。 (6) 拟定公共绿地和体育、休息、游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 拟定有关公共配套设施的供给数量、方式、等级和管网布置方案等。 公共配套设施是指:给排水、电气、通讯、煤气、环卫、集中供热等。 (8) 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并进行造价估算。 3. 规划设计的工作阶段 规划设计按其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不同,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阶段。 ●总体规划:一般是指城市总体规划,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城市的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各项建设布局、环境面貌、对外交通联系等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目的是使居住、工作(生产)、游憩、交通等四大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 总体规划一般是对城市而言,但对于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地块,如大学,大型生产、研究基地,开发区等,也有总体规划设计阶段。 ●分区规划:大中型城市规划、大型厂矿区规划设计中,当总体规划确定之后,还需分区作较为细致的分区规划,即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对城市用地、人口分布、城市基础设施配置做出规划安排。 中小型用地范围的总体规划后可不再做分区规划。 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常用制图比例为1/5000~1/100000,其说明的详尽程度应达到能作为详细规划和工程规划的设计依据的要求。 ●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近期建设范围内的房屋工程、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进行具体的布置,确定各项建设用地的范围,提供控制坐标和标高。详细规划的深度应达到作为各项工程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的要求。 详细规划分控制性规划和建设性规划,常用制图比例为1/500~1/2000。 ●工程规划:即对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规划,是与详细规划同时进行的,一般是有多种专业协调配合完成。工程规划同样是各项建设工程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 居住区规划属于详细规划范畴。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求和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组成、要求及原则 居住区是城市中一切行为活动产生的基础。人们在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之后都要回归到自己惬意的住区中进行休息、调整。因此,居住区的合理规划十分重要,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在简单介绍居住区的基本组成的基础上(关于居住区规划有专门的课程讲解或参考),强调居住区景观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和方法。 居住区规划是在城市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计划任务和城市现状条件,进行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综合性设计工作。它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方面的要求。综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住用地条件。居住区规划主要包括的内容有:(1)选择和确定居住区位置、用地范围;(2)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3)按照确定的居住水平标准,选择住宅类型、层数、组合体户室比及长度;(4)确定公共建筑项目、规模、数量、用地面积和位置;(5)确定各级道路系统、走向和宽度;(6)对绿地、室外活动场地等进行统一布置;(7)拟定各项经济指标;(8)拟定详细的工程规划方案。居住区规划应符合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施工要求和美观要求等。 一、 居住区基本组成 居住区规划的各项内容从工程角度分为室外工程和室内工程,但是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用地上。因此,一般的居住区组成我们指的是居住区的用地组成。 居住区用地组成 以上的各项内容从居住区用地组成方面表现为: 住宅用地 指居住建筑基地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住宅日照间距范围内的土地一般列入居住建筑用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杂务院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用地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及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种的通路、场地和绿地等。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前言 在世纪之交,杭州市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开始实施跨江、沿江发展新战略,城市空间从围绕西湖建设发展的“西湖时代”正式跨入以钱塘江沿岸为依托,两岸夹江联动发展的“钱塘江时代”。作为这一转折的标志,在钱塘江北岸滨江地带建设15平方公里的钱江新城成为新世纪杭州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钱江新城的核心地段,经过几轮规划和一系列分析论证后,其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56平方公里扩大到4.01平方公里,目前杭州大剧院和部分区域性基础设施已先期启动,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2001年初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又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编制了“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国际咨询”方案等,为有利于将上述方案中好的设计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并指导下一步各具体区块的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特编制本规划。 2003年1月30日,由杭州市政府组织,在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召开了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规划审查会,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规划文件以该会议纪要(见附件)为依据,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并形成该正式文本。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三年三月

第一部分回顾与总结

回顾与总结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 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调研报告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调 研报告

指导老师:黎昌伦,周坚,杨跃华 调研时间:2016年11月5-6日。 调研方式:主要为实地考察、局部网上查询、资料收集本次方案为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它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方面的要求。综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住用地条件。 调研地点:保利溪湖,美的国宾府,溪山御景,山水黔城 调研目的:通过对居住区内部的调研,了解其总平规划图,布局结构,景观绿化分布,功能分析,交通组织。同时收集户型图,评价其优劣点。为即将的设计奠定知识储备。 调研知准备:①要为居民创造卫生、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住宅布置上要满足当地日照、通风,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不受污染等要求;要为不同年龄的居民提供休息、活动的场地;要考虑防火、防震、防空、防盗等安全上的要求。 ②设置一套齐全、方便的生活服务设施。一些大型文化、商业服务设施一般采取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中心;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副食、早点等服务网点要分散布置;占地较大的中小学、锅炉房等布置在居住区内的独立地段。

保利溪湖位于花溪区南部新城区,紧邻明珠大道。项目环抱洛平水库,包含别墅、洋房、高层、商业的居住区。低层住宅和电梯洋房高端产品临水库而建,项目塑造小高层洋房产品,形成丰富的内部及外部空间层次轮廓。沿明珠大道布置的高层产品,使其景观视野良好。让建筑融入环境,以显山露水作为景观设计的理念,更能显示建筑与环境共生。在总体设计中,由于该项目地处坡地丘陵,所以建筑及步道依山就势,形成安逸且层次丰富的园内景观系统。由南至北的景观主轴线,形成显山露水的视觉感受。

枫泾新镇核心区概念性规划方案(同济)概要

枫泾新镇核心区概念性规划方案 一、项目总体介绍篇 (2) 1.1地理位置: (2) 1.2背景条件: (2) 1.3历史及镇区概况: (2) 二、规划区背景概况及区位分析篇 (2) 三、现状概况篇 (3) 四、北美风情小镇特征研究篇 (3) 4.1理论简述: (3) 4.2北美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 (4) 4.3北美小镇特色运用于枫泾镇的特征之总结 (4) 五、规划依据 (5) 六、总体规划构思篇 (5) 6.1发展策划概念 (5) 6.2规划定位 (6) 6.3规划原则 (6) 七、规划指导思想篇 (6) 八、规划方案详解篇 (7) 8.1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7) 8.2道路交通规划 (8) 8.3绿地景观、开敞空间及水系统设计 (9) 8.4城市设计 (10) 8.5可考虑采用的新技术或方法 (10) 九、重要节点设计篇 (11) 十、分期建设规划与规划实施建议篇 (11) 十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2) 10.1规划用地平衡表 (12) 10.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13)

一、项目总体介绍篇 1.1地理位置: 枫泾镇位于上海市金山区西部边缘,与浙江毗邻,地处上海松江、青浦、金山和浙江嘉善、平湖等五区县交界处,是上海市的西南门户。同时由于沪杭高速公路、沪杭铁路、320国道、朱枫公路等重要对外交通从镇内穿过,使其成为浙、闽等南方省市进入上海市的“桥头堡”。 (配:枫泾镇区位分析图) 1.2背景条件: “一城九镇”: 进入21世纪后,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是:城市向多心组团式布局发展,郊区城市的布局从现在的均衡式发展向非均衡发展转变。 城市的发展不再是沿单一中心进行同心圆的蔓延式发展,而是有步骤地形成城市中心—次中心—新城—中心镇的多核心城市发展体系,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结构。 2001年起市政府决定重点发展“一城九镇”,即:松江新城,以及安亭、罗店、朱家角、枫泾、浦江、高桥、周浦、奉城、堡镇等九个中心镇。要求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实现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 而枫泾镇就是位于金山区的九个重点发展镇之一。 同时,为在整体上打破“千镇一面”的模式,“一城九镇”都将拥有各自独特的“风貌特色”:包括有英国式、德国式、意大利式、美国式、荷兰式、西班牙式、本土水乡风貌式,而枫泾作为一个商贸型的特色发展镇,被定位为具有北美特色风情的小镇。 1.3历史及镇区概况: 枫泾镇已具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古镇周围水网密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又因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莲花秀美,故别号“芙蓉镇”。 枫泾镇文化积淀深厚,是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之一。镇上还有始建于1572年的“性觉寺”等一批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目前,枫泾镇镇域面积为54.32平方公里,城镇面积为2.38平方公里,人口近4万。(配:新镇区规划图、现状城镇图) 二、规划区背景概况及区位分析篇 背景概况 2003年中起,枫泾镇政府开始在现状镇区北面的3平方公里内建设具有北美特色风貌的商贸型综合新镇区,本次规划的“枫泾新镇区核心区”位于新镇区南侧,紧邻老镇区。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教学总结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建筑学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学时:64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居住区空间形态组织的原则和基本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巩固和加深居住区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表达方法; 2.学习、理解并运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规范; 3.掌握城市规划中有关定额、指标的选用和计算方法; 4.学习设计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础资料调研的工作方法; 5.了解当前居住建筑发展实态及有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全球性趋势。 三、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2.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或查找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包括:独立式、联立式低层住宅及多层单元式住宅,局部可布置小高层),面积控制在50—140M2/户(低层独立或联立式可适当增加面积)。 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等,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形和空间场地的设计意图。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结合原有公建,考虑今后的发展。 (三)规划结构与交通组织 1.掌握居住区中各功能空间的布局手法;提出居住区规划结构分析图,并进行道路交通组织分析。同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休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有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基本的形式有: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也是居住区的规划因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是要求将规划构思及规划因素,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一)居住区住宅的规划布置 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住宅及其用地不仅量多面广,而且在体现城市面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住宅应布置在居住区内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在不同的气候区,住宅布置应考虑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于住宅的影响,如日照、通风、保温、除湿、防风沙等。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居住区按住宅层数可分为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或各种层数混合的居住区。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层数结构。 (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而配套建设的。所配套建设的项目多少、面积大小及空间布局等,决定着居住生活的便利程度和质量。公共服务设施应合理设置,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三)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

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调研报告

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调研报告 ——静淑南里翰澜庭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学部: 指导教师:

目录 1 调研大纲 (1) 1.1 调研小组成员 (1) 1.2 调研目的 (1) 1.3 调研地点 (1) 1.4 调研时间 (2) 1.5 调研方法 (2) 1.6 调研组织 (2) 2 区位分析 (2) 3 项目概况 (2) 3.1 基本信息 (2) 3.2 产品分布 (5) 3.3 路网结构 (6) 3.4 景观解析 (6) 3.5 配套设施 (7) 3.6 建筑介绍 (8) 4 小区周边情况 (11) 4.1 区外交通 (11) 4.2 小区周边配套设施 (12) 5 设计特点及不足 (17) 6 经验借鉴 (17) 7 结论 (18)

1 调研大纲 1.1 调研小组成员 组长:xx 组员:xx xx xx 1.2 调研目的 了解小区的规划、环境设计,小区的停车位设置,住宅的户型,住宅的垂直交通及水平交通,住宅的造型及立面,小区周边环境等。 1.3 调研地点 静淑南里翰澜庭,如图1所示: 图1 静淑南里翰澜庭位置图

1.4 调研时间 XX年XX月XX日到XX年XX月XX日 1.5 调研方法 查相关数据、实地调研、拍照分析 1.6 调研组织 表1 小组成员调查内容分工表 姓名负责调查的内容 2 区位分析 翰庭,择址于海淀清华东路,学院路北口,清华东路以北,石板房南路以南,东临学清路,西临静淑苑路。地处北京市西北四环至五环之间,紧邻轨道沿线。 静淑南里翰澜庭的四至范围:东至768厂家属区,南接768厂家属区,西到静淑苑路,北到静淑苑小区。 3 项目概况 3.1 基本信息 名称来由:因项目北临静淑苑,为保持地名的完整性,一级地名命名为静淑南里.又因项目位于学院路北端延长线学清路的西侧,为体现八大学院所在学院区的文化氛围,故命名静淑南里翰澜庭。 行政区划: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道 区域板块:中关村 方位:西北四环至五环 邮编:100083

居住区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书 题目昭通市昭阳新区碧清阁林小区规划设计 姓名___ 王开鹏_____________ 学号7 院系城市学院___________ 专业城市规划___________ 指导教师潘汝职称讲师 二0一四年六月十五日

论文(设计)题目昭通市昭阳新区碧清阁林 小区规划设计 学科分类 (二级) 二级 题目来源(a.教师拟题;b.学生自拟;c.教师科研课题;d.其他) b 本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本选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1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 本项目为昭通市昭阳区新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其目的有一下五点。第一,以昭通市昭阳区的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设计规范为依据,采用生态化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建设一个以科学生态、健康、自然的以“空中花园”“屋顶森林”“屋顶游园”的住宅居住环境, 促进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导致城镇居民生活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区的建设力度也随之加大,因此结合当地的人文气息,地域特性,生态条件,气候特点及经济城市飞跃发展的节奏,建设以生活,居住,生态,景观为主的多维空间。第三,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第四,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第五,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有限空间,以点、线、面的设计组合,体现住宅布局既统一又不失活跃,绿色景观环境具有节奏和韵律感,及水域循环涌动,立于稳定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 研究的意义 本项目为昭阳区新城区居住小区规划,这对于昭阳区新城区规划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着重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共存的思想,力求创造一种生态平衡、和谐融洽的生活氛围。良好的居住区环境不仅有利于居住区环境的美化,更能提高居民生活情趣,目前有关居住区环境问题的研究很多,但是缺乏系统性,因此针对新时期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居住区环境建设建立在生态性原则的基础上,有利于居住区自我维持、自我更新能力的全面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率,从而创造一个自然和人类健康共存的生态型住区环境。目前,就昭阳区老城区已建的诸多居住小区千篇一律的追求和看重户型、面积、采光及地理位置。从而很大程度上忽视居住区的空间环境,景观环境的营造和设计。因此,其意义有,一是,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本着能满足于现代和未来人类及城市发展对城市居住空间所需求的实质性和向往性及土地资源的有限去综合考虑,针对居住小区户外景观而言, 只有自始至终贯彻生态的原则, 运用科学适宜的生态化的设计手法, 才能创造出适应未来的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真正实现生态住区。二是,本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发展走向,还在相应的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千篇一律。三是,可以对已建或未建的居住小区有或多或少的正面指引。同时使得居住于此的人们能够在居住区就能享受和亲近于自然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碧水蓝天。

行政中心区域方案设计说明

行政中心区域方案设计说明

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方案设计说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4.05. 前言 纵观整个世界,城市中的各种核心区域一直以来对城市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和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时刻都会受到其主要城市核心的影响。由于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引起城市核心的基本转变以及功能分化,正在对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和物质条件的变化产生着根本性的影响。 行政区域,尤其是行政中心,已经成功地获得了新的传播方式,从而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密切的联系。传统的影响全球的政权独尊的因素,诸如一些历史的限制因素,例如地位、财力、级别和制衡等,已经被与时并进的新行政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新模式下,效率成为衡量政府的标准,行政区域的优劣在于是否处理好政府与市民的关系。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城市和地区已经在城市核心的定位和发展的开始阶段就取得卓著的效率,行政中心区域是城市在高速发展与建设阶段使政府获得高效率和统筹优势的一个卓有成效的方式。 从本质上说,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是诸暨在浙江地区、长三角乃至全中国范围内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地位的重要举措之一,必须承认多年以来,成为地区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往往都需要通过建设高水平的行政管理体系来完善城市的整体功能。 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位于诸暨城关的东部约122公顷的区域,行政中心区域要把行政、文化、金融等功能通过区域规划建设合理的结合起来,其中,行政中心要作为体现这一意图的标志。

行政中心区域的设计必须体现出具有特色的,反映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亲民高效的复合特性。 本方案试图表达出行政中心区域的发展的大致意向,我们要感谢项目的发起人——诸暨市规划局,他们诚挚地邀请我们参与行政中心区域的概念规划设计,感谢他们所给予的技术上的支持。希望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成为一个长江三角地区的主要政治、文化中心,我们希望为行政中心区域的更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1.0规划背景分析 1.1城市概况 诸暨市地处浙江中部内陆,建成区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逾16万,规划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35万,属于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行列。诸暨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浦阳江贯穿南北,东白山、龙门山造就了东西部的丘陵起伏,北部湖田平坦,中部城区为河谷盆地。 诸暨连续三届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经济总量进入“浙江省十强县(市)”行列。诸暨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块状特色产业与大企业大集团交互辉映,已形成了袜业、五金、珍珠、服装、贡缎等在全国知名度的区域性特色产业。 诸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施传奇故事和五泄秀美景色闻名遐迩。

居住区设计说明

一区位分析 小区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滨河地段,规划建设用地120000平方米。基地的北部为洛阳市市中心一繁华商业区,南部为一滨河公园,西部是一居住小区,东部则为洛河水域。整体环境非常有利于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其中基地的南部和东部分别与洛阳市的两条主干道余沣路,滨河路邻接,使得即将建设的居住小区内部的居民交通出行十分的便利。右图为小区基地地势高差分析图,南北两端的高差相差十米左右,且南高北低。基地南面为余沣路,按总体规划控制道路红线宽40米:东临河流,预留30米的滨河路,用地东西宽284米,南北长423米,规划道路红线内总面积12.0公顷。 基地北侧、东侧和南侧相邻的道路为城市主要道路,人流量大,因此有此3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较西侧相比严重,因此在方案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北东南三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基地东南方向有河流和公园,因此此两个朝向有较好的自然景观,故设计时应合理的将些景观纳入建筑户型的视线之内。西侧道路与其他三面相比人员较少,车流量小,因此此处较宜停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因此对于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都希望居住在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同时兼顾居住区整体空间,营造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 二、设计依据 《洛阳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河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土地出让合同; 规划局提供规划指导意见; 用地红线图; 业主的设计要求及往来信函文件; 国家及洛阳市现行有关规划、建筑设计的规范及规定 三设计理念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四总平面布置分析 该规划设计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且适合各类人群居住的生活社区。现今有很多的居住小区都想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为人们建造一个清幽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住宅户型的合理设计,小区环境的优美设计,及各项生活设施的完善等等。但是在我们对新老居住小区的调研过程中,却是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改变仅仅是表面上的,并未给小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影响,也就是不实用,比如很多居住小区中小水渠等景观设计,就算是在很高档的社区也有水渠干涸的现象存在,还不如将其改成室外座椅,或者多种植一些能够美化环境的植物。所以,在规划的最开始我就摒弃了这些类似的设计,

居住区景观怎样设计

居住区景观怎样设计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主题地产)开始出现,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房地产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洁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规划设计过程。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所以应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商、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龙头分园中部核心功能配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说明6.21概述资料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龙头分园中部核心功能配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说明一、项目概况 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龙头分园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的中部,塔河湾大学城北面,紧邻旅顺新城区—水师营新区。 本方案基地位于园区的核心部位(以下简称“核心区”),总规划面积为216917.57 M2 ,园区主干道郭水路东西方向穿其而过,规划南北向园区干道,贯穿整个核心区,交通便捷,是园区车流和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段。 场地地貌单元属低丘陵,区域内无不良地质作用,无大型断层通过。该场地在地质上稳定。场区内板岩层位稳定,强度高,空间分布均匀,板岩做基础持力层,工程地质条件无大差异,适宜建筑。 二、设计依据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6、《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7、《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龙头分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8、招标方提供的地形图、控制性规划背景资料、《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竞 赛文件》、《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龙头分园介绍》 9、国家、省、市规划、建设相关的其它法规条例、规范标准 三、设计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该原则贯穿于整个设计,无论休闲娱乐的步行商业街、商务办公区、还是酒店、广场,都注重人性化的空间尺度,考虑环境与配套设施的结合。 2、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核心区的规划设计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一方面应用园林设计的手法,通过融合、嵌入、缩微、美化和象征的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先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和体会到无限自然带来的自由、清新和愉悦;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其生态小环境的合理性,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又要有足够的绿化,趋利弊害,为市民的各种活动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 3、突出个性创造的特色原则 个性特色是指核心区在布局形态与空间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与其他城市空间不同的内在本质和外部特征。这种特征能为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所认知和感受,产生区别于其它城市空间的印象。其空间既具有地方,时代特色,又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有机交融。 四、规划目标、理念 规划目标:将核心区建设成为商气、人气浓厚,人工、自然结合完美的产业园龙头分园核心功能配套区,短期内增加企业入园的吸引力,长远角度有利于基地的可持续性平衡发展,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 规划理念:“演绎现代文化艺术、塑造多功能配套区的商业空间”。 通过“现代城市风格、科学布局、艺术精湛,功能齐全”来打造核心区,提

优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五要素

优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五要素 一、以迂回的设计增强空间层次感 优秀的住宅小区的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是截然不同的。区内主干道应采取迂回形式而不是画十字,打格子,为道路景观提供变化。区内小路则以幽径为主,以减低汽车流量、噪音及保持空气清新。建筑设计方面,应注重空间层次,使小区具备特有个性,居民也因此会对其生活的小区所具有特色而感到骄傲和认同。 二、采取封闭式保证居民的居住生活优越感 封闭式小区当然首要考虑的是安全因素。此外加以封闭的另一原因是为了尽量避免小区内提供的绿化及园林环境、休憩及居民会所等设施被外来人员占用或破坏。 三、注重不同社会阶层居民融合混居 目前内地所见到的社区,在同一小区内有各种户型住宅,最大的住宅单位面积可以是最小单位的10倍,这种形式发展与中国古乡镇发展形式相类似。居民阶层分布方面,有坐名贵汽车出入的富豪,也有依靠公用交通工具早出晚归的小康之家,这规划模式令不同阶层及家庭在生活中可相互接触、交流,不同阶层的小孩可以在同一环境下长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四、规划和设计模式注意承接传统文化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住宅都是围合状,屋内所有房间都以内置空间为景观和采光中心点,此中心空间也成为当时大家庭各成员的生活及交

流接触的空间。但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大家庭形式的社会结构已慢慢被人口较少的小户人家取代,以前传统规划的内向空间已在现代生活小区规划中消失,取而代之是以园林绿化为主题的大片室外空间,表现了建筑师更外向开放的住宅模式。此模式不单改变了居民生活习惯,也使居民有了更多机会相互接触、认识,令整个生活社区显得温馨、有活力,建筑物层次和外立面的处理也变得更轻松,而且有多种变化,成为现代生活居住场所的特色。 五、小区园林景观要善于用水景提升居住品质和项目价值 由于气候、环境等原因,以水为主题的园林景观在南北方都特别受欢迎。另一方面从发展商投资回报角度考虑,一般面对水景的住宅单位可以提高售价为发展商带来20%至30%的利润,因此现在的同类商品房都会以此为主题来吸引置业人士,促进销售。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任务书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适用年级:2015建筑学(4年级)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现代住区规划设计基本理念和设计特点。 2.学习现代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3.掌握现代住区规划设计方法,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现代居住文化” 等观念。 4.了解住区规划设计有关规范、指标,初步掌握住区内用地结构、功能布局、流线组 织、建筑单体、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设计方法。 5.了解外部空间设计及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室外空间形态塑造。 二.项目概况及规划要求: 1.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七星村,美林湖中心社区范围内,东临广清高速,距高速出入口4公里,距嘉福工业园4公里,距广清合作园9公里,距长隆国际森林旅游度假区10公里。 规划用地位于清远市清城区南部,属石角镇管辖,用地北侧有省道253经过,用地中部有规划太石路穿过,规划中用地面积约49.83公顷。现状为农林用地、水域。用地北边为新联村、新民小学,西边为美林湖,南边为碧桂园,东边为500KV高压走廊。 项目用地主要作为居住功能,配置相应的商业、文化、教育、运动、休闲、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并结合城市道路交通布置区内道路系统与绿化系统。 2.规划要求: 根据所给任务书的技术经济指标,通过调研、资料收集、分析、提出对本基地的分析与思考;重视不同层面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考虑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与现实的社会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最终完成住区规划方案设计。 三.设计内容规划建筑设计指标: 1、住宅类型及户型配比自定

2、公建配套指标(详见附表) 公共服务设施按三级配套标准进行,即片区级及以上,中心社区级,社区级。 1)片区级及以上配套设施包括:1处客运站、1处垃圾中转站、1个加油站等; 2)中心社区级配套设施包括:1所36班初中、1处社区服务中心、1处综合肉菜市场等; 3)社区级配套设施包括:1所36班小学、2所18幼儿园、2处卫生站、2处文化室、3处垃圾收集点、2处公厕等。 4)停车:住宅1.5车位/户(可建地下停车位) (注:客运站和中小学不算在总用地范围内,可不做设计) 3、技术经济指标 1)容积率:居住用地≤2.75,商业用地≤3.0,中小学用地≤1.0 2)建筑密度≤40% 3)绿地率>30% 4)规划路红线宽度及建筑退缩要求:建筑物退缩7≤W<15米宽规划路边线不少于3米,退缩15≤W<24米宽规划路边线不少于5米,退缩24≤W<36米宽 规划路边线不少于10米,退缩36≤W≤60米宽以上规划路边线不少于13米。 (道路红线参考宽度W(m)) 5)建筑间距要求:建筑物南北主要朝向间距不少于1H(H为建筑物室外地坪以上总高度),其他间距应符合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要求。 6)建筑高度要求,高度≤100米。 四.设计内容及过程: 1、调研及构思阶段(2周) 7)实地勘察基地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 8)自选楼盘参观,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 9)对本课题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0)设计方向及初步的设计理念意向 2、概念性草图阶段(2周) 11)开发理念(设计主题、观点) 12)技术经济指标(可行性) 13)总平面构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