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章末综合测评(第一章)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做为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解析】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是看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A错误;研究火车过桥,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形状不能忽略,自行车不能看成质点,但在研究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时,就可以忽略自行车的自身大小,则可把自行车做为质点,故C错误;地球很大,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故D正确.【答案】 D

2.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B.桥C.人D.地面

【解析】“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水在静止.以水为参照物,则水就是静止的,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正确;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桥是运动的,而水相对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水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D也是错误的.

【答案】 A

3.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位移一定大

B.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大

C.物体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D.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解析】物体的位移与速度及时间都有关,故速度大的物体,位移不一定大,选项A 错误;根据Δv=aΔt可知,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不一定大,选项B错误;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等,选项C错误;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选项D正确.

【答案】 D

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12 m/s,39 m/s B.8 m/s,38 m/s

C.12 m/s,19.5 m/s D.8 m/s,12 m/s

【解析】根据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得:

t=0时,x0=5 m

t=2 s时,x2=21 m

t=3 s时,x3=59 m

则质点在t=0到t=2 s时间内的位移Δx1=x2-x1=16 m,v=Δx1

Δt1=16

2

=8 m/s

则质点在t=2 s到t=3 s时间内的位移Δx3=x3-x2=38 m,v2=Δx3

Δt2=38

1

=38 m/s.故选

B.

【答案】 B

5.一支队伍沿平直的公路匀速前进,其速度大小为v1,队伍全长为L.一个通讯兵从队尾

以速率v 2(v 2>v 1)赶到队前然后立即原速率返回队尾,则这个过程中通讯兵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2v 2

2L v 22-v 21,2v 1v 2L v 22-v 21

B.2v 22L v 22+v 21,2v 1v 2L v 22+v 21

C.2v 1v 2L v 22-v 21,2v 22L v 22-v 21 D .无法确定

【解析】 本题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分析较为复杂,可以以行进的队伍为参考系.在通讯兵从队尾向队前前进的过程中,通讯兵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v 2-v 1;在从队前返回队尾的过程中,通讯兵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v 2+v 1.通讯兵两次相对于队伍的位移均为L ,设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

则有:t 1=L v 2-v 1,t 2=L v 1+v 2

通讯兵通过的路程为两段路程的和,即有:s ′=v 2t 1+v 2t 2 将上面的关系式代入得:

s ′=v 2⎝

⎛⎭⎪⎫L v 2-v 1+L v 1+v 2=2v 22L v 22-v 21

整个过程中,通讯兵通过的位移大小等于队伍前进的距离,即有: s =v 1⎝ ⎛⎭⎪⎫L

v 2-v 1+L v 1+v 2=2v 1v 2L v 22-v 21,A 正确. 【答案】 A

6.(多选)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t 1秒末速度为v 1,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t1秒内的平均加速度a=v1-v0 t1

B.t1之前,物体的瞬时加速度越来越小C.t=0时的瞬时加速度为零

D.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解析】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1,则平均加速度a=v1-v0

t1

,选项A正确;瞬时加

速度等于图象上该时刻对应的切线的斜率,故瞬时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B正确、C错误;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的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答案】ABD

7.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

A.在1 s末,速度为9 m/s

B.0~2 s内,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解析】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A对;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

a=12-6

2m/s

2=3 m/s2,B错;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

线运动,C对;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D错.

【答案】AC

8.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如图3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

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 ,则( )

图3

A.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2 m

C. 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D.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 m/s

【解析】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为折线,A 错误;由题意知机器人初位置坐标为(0,0),末位置坐标为(2,2),故位移为:x =

22+22 m =2 2 m ,故B 正确;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

(2,2)时会与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有交点,即会经过同一位置,C 错误;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v =x t =22

22

m/s =1 m/s ,故D 正确.

【答案】 B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9.(6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以下表格所示,为了算出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

1)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公式a =Δt 算出加速度

B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tan α算出加速度

C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象,选取图线上相距较远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a =Δv

Δt 算出加速度

D .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解析】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如果只使用其中两个数据,由于偶然误差的存在可能会造成最后误差较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考虑到误差,不可能是所有点都整齐的排成一条直线,连线时,应该尽量使那些不能画在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线的两侧,这样图线上会舍弃误差较大的点,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 算出加速度,所以误差小,故A错误,C正确;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当纵坐标=Δv

Δt

取不同的标度时,图象的倾角就会不同,所以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tan α算出的数值并不是加速度,故B错误;选项D中的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根本就不知道加速度是一个什么函数,如果是一个变化值这种方法完全是错误的,除非你能确定加速度是什么函数,故D错误.【答案】 C

10.(12分)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4甲、乙所示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乙

图4

(1)甲图是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

(2)乙图是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

(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图5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不清,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

图5

【解析】(1)甲图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4~6 V低压交流电源.

(2)乙图是电火花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220 V交流电源.

(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在Δt 很小时,通常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其某点的瞬时速度,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 s

v D =CE

2T =(52.43-23.71)×10-22×0.1

m/s ≈1.44 m/s

v B =AC

2T =(23.71-3.07)×10-2

2×0.1

m/s ≈1.03 m/s

由a =Δv

Δt 得a =v D -v B 2T =2.05 m/s 2.

【答案】 (1)电磁 4~6 V 低压交流电源 (2)电火花 220 V 交流电源 (3)1.44 2.05 11.(17分)如图6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 =15 m 的位置,在t =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 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 的最高处,之后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 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 处位置,再经过1.5 s 到达地面.求:

图6

(1)前1.5 s 内平均速度;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1.5 s 小球的位移为:x =H -h ′=5 m -1.25 m =3.75 m 所以前1.5 s 内平均速度v =x t 1

=3.75

1.5 m/s =

2.5 m/s.

(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s =5 m +5 m +15 m =25 m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 ′=s t =25

3 m/s ≈8.3 m/s. 【答案】 (1)2.5 m/s (2)8.3 m/s

12.(17分)一列长100 m 的列车以v 1=30 m/s 的正常速度行驶,当通过1 000 m 长的大桥时,必须以v 2=20 m/s 的速度行驶.在列车上桥前需提前减速,当列车头刚上桥时速度恰

好为20 m/s ,列车全部离开大桥时又需通过加速恢复原来的速度.减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0.25 m/s 2;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1 m/s 2,则该列车从减速开始算起,到过桥后速度达到30 m/s ,共用了多长时间?

【解析】 设过桥前减速过程所需时间为t 1 t 1=v 2-v 1a 1=20-30-0.25 s =40 s ,

设过桥所用的时间为t 2 t 2=x v 2=1 000+100

20 s =55 s ,

设过桥后加速过程所需时间为t 3 t 3=v 1-v 2a 2

=30-20

1 s =10 s ,

共用时间t =t 1+t 2+t 3=105 s. 【答案】 105 s

章末综合测评(第二章)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图象的是( )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它的v -t 图象是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 -t 图象是一平行时间轴的直线,故D 对,A 、C 错;B 图中的图象表示物体匀速下落.故应选D.

【答案】 D

2.长为5 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5 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 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g取10 m/s2)()

A. 3 s B.(3-1)s

C.(3+1)s D.(2+1)s

【解析】画出直杆穿过隧道的图示,

Δt=2(h+L1+L2)

g

-2h

g

2×15

10

-2×5

10

s=(3-1)s,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6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m/s2B.1.5 m/s2

C.3 m/s2 D.4 m/s2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1.5 s末的速

度;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3.5 s末的速度;则有:a=Δv

Δt =6

2m/s=3 m/s

2;故选C.

【答案】 C

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时速度为36 km/h,司机突然以2 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8 s汽车滑行的距离为()

A.25 m B.16 m

C.50 m D.144 m

【解析】初速度v0=36 km/h=10 m/s.

选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设汽车由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0,则由v t=v0+at=0得:

t 0=0-v 0a =0-10-2

s =5 s

故汽车刹车后经5 s 停止运动,刹车后8 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即是5 s 内的位移,为s =1

2(v 0+v t )t 0=1

2(10+0)×5 m =25 m.

故选A 【答案】 A

5.两个质点A 、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1所示.对A 、B 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图1

A .A 、

B 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 、B 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 .在t =3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

C .在t =5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

D .在t =6t 0时刻,A 、B 相遇

【解析】 由v -t 图象,通过斜率可计算加速度大小,加速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10∶1,减速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所以选项A 错误;由A 、B 运动关系可知,当A 、B 速度相同时距离最远,所以选项B 、C 错误;由题意可知A 、B 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运动的,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算出运动位移,可知6t 0时刻,A 、B 位移相同,因此在此时刻A 、B 相遇,所以选项D 正确.

【答案】 D

6.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牛顿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B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C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加速度

D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瞬时速度

【解析】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瞬时速度,故C 错误,D 正确.

【答案】 BD

7.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 1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 2到达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x 1+x 2

2T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x 1

T 2 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x 2-x 1

T 2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3x 2-x 1

2T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v A =x 1+x 22T ,故A 正确;根据x 2-x 1=at 2

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x 2-x 1

T 2,故B 错误,C 正确;在该加速运动过程中有:v B =v A +aT =x 1+x 22T +x 2-x 1T =3x 2-x 1

2T ,故D 正确.

【答案】 ACD

8.某高速列车沿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所示,则该列车( )

图2

A .0~30 s 时间内的位移等于9×102 m

B .30 s 时刻的速度大于30 m/s

C .0~60 s 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

D .90~120 s 时间内做匀速运动

【解析】根据图象的“面积”看出0~30 s时间内的位移小于1

2×60×30 m=9×10

2 m,

故A错误;由图看出,30 s时的速度大于30 m/s,故B正确;0~60 s时间内,由于图线切线的斜率是变化的,说明列车的加速度是变化的,则列车做的是变加速运动,故C错误;90 s~120 s时间内列车的速度不变,说明做匀速运动.故D正确.

【答案】B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9.(12分)如图3为接在50 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

图3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cm.

(3)打第2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1)设1、2间的位移为x1,2、3间的位移为x2,3、4间的位移为x3,4、5间的位移为x4;

因为周期为T=0.02 s,且每打5个点取一个记数点,所以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 s;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 m-x n=(m-n)at2得:

x4-x1=3at2

代入数据得:

(5.84-3.62)×10-2=3a×0.12

解得:a=0.74 m/s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即为x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 2-x 1=at 2得x 2=x 1+at 2,带入数据得:x 2=3.62×10-2+0.74×0.12=0.0436(m)即为:4.36 cm.

(3)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知: v 2=x 1+x 2

2t =0.399 m/s.

(4)当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51 Hz 时,电流的周期变小,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变小,即实际的时间间隔小于0.1 s ,但是该同学不知道仍以0.1 s 计算,根据x 4-x 1=3at 2,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

【答案】 (1)0.74 (2)4.36 (3)0.399 (4)偏小

10.(12分)飞机受阅后返回某机场,降落在跑道上减速过程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飞机以速度v 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 1,运动时间为t 1;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在平直跑道上减速滑行总路程为s .求:第二个减速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

【解析】 如图,A 为飞机着陆点,AB 、BC 分别为两个匀减速运动过程,C 点停下.

A 到

B 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 s 1=v 0t 1-12a 1t 2

1 v B =v 0-a 1t 1

B 到

C 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 s 2=v B t 2-1

2a 2t 22

0=v B -a 2t 2

A 到C 过程,有:s =s 1+s 2 联立解得: a 2=(v 0-a 1t 1)2

2s +a 1t 2

1-2v 0t 1

t 2=2s +a 1t 21-2v 0t 1v 0-a 1t 1

.

【答案】 (v 0-a 1t 1)22s +a 1t 21-2v 0t 1

2s +a 1t 21-2v 0t 1

v 0-a 1t 1.

11.(14分)甲车以加速度3 m/s 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 s 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6 m/s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

(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出发点多远?

【解析】 (1)两车距离最大时速度相等,设此时乙车已运动t 秒,则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

v 1=3×(t +2) m/s , v 2=6×t m/s =6t m/s ,

由v 1=v 2得:t =2 s ,由x =1

2at 2知,两车距离的最大值 Δx =12a 甲(t +2)2-12a 乙t 2 =12×3×42 m -1

2×6×22 m =12 m.

(2)设乙车出发后经t ′秒追上甲车,则 x 1=12a 甲(t ′+2)2=1

2×3×(t ′+2)2 m , x 2=12a 乙t ′2=1

2×6×t ′2m 由x 1=x 2代入数据, 求得t ′=(2+22)s.

将所求得时间代入位移公式可得x 1=x 2≈70 m. 【答案】 (1)12 m (2)(2+22) s 70 m

12.(14分)短跑运动员完成100 m 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 s 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 s 内通

过的距离为7.5 m ,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解析】 根据题意,在第1 s 和第2 s 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 ,在第1 s 和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s 1和s 2,

由运动学规律得s 1=1

2at 20 s 1+s 2=1

2a (2t 0)2 t 0=1 s

联立解得a =5 m/s 2

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 ,全程的距离为s ,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

t =t 1+t 2 v =at 1 s =12at 2

1+v t 2

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s ′, 则s ′=12at 21 求得s ′=10 m.

【答案】 5 m/s 2 10 m

章末综合测评(第三章)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

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大

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

【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所以A错误;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而弹簧秤是测力的工具,故B错误;重力G=mg,因此重力大小不仅仅与质量有关,还与重力加速度有关,故C错误;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所以D正确.【答案】 D

2.一均质木棒,一端靠在光滑圆球上,另一端搁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棒处于静止状态,则这时木棒受到的力有()

图1

A.重力、地面和球的弹力

B.重力、地面的摩擦力

C.重力、地面和球的弹力、地面的摩擦力

D.重力、地面的摩擦力和球的弹力

【解析】以木棒为研究对象,木棒共受四个力作用:重力,地面和球对木棒的支持力,木棒相对于地面有向左滑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向右的静摩擦力.故选C.

【答案】 C

3.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推不动,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图2所示,用A、B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被推动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

A.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

B.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C.A、B板的夹角应该尽可能小,才能推动衣橱

D.这不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解析】如图,小明的重力可以分解成沿A、B两个方向的力,由于底角较小,所以A、B方向的力会很大.A对衣橱的力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力,而水平方向的力有可能大于小明重力,故选B.

【答案】 B

4.如图3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

图3

A.大小为7.5 N

B.大小为10 N

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

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AB杆对球的作用力与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

重力等大反向,令AB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可得:tan α=G

F拉=4

3

,α=53°,

故D项正确.

【答案】 D

5.如图4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图4

A.F1不变,F2变大B.F1不变,F2变小

C.F1变大,F2变大D.F1变小,F2变小

【解析】由于木板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木板所受合力为零,故选项C、D错误;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2F2cos θ=G,当轻绳被剪短后,θ增大,cos θ减小,则F2增大,故选项A正确、B错误.

【答案】 A

6.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外壳通过绳子分别与四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连,挂钩一端施加沿轴线方向的恒力F,以下四种情况中关于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5

A.如果图甲中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那么弹簧秤的读数可能小于F

B.如果图乙中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那么弹簧秤的读数一定等于F

C.如果图丙中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那么弹簧秤的读数一定等于F

D.如果已知图丁中水平地面光滑,则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无法判定弹簧秤的读数与F 的大小关系

【解析】图甲中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根据平衡原理,那么弹簧秤的读数等于F,

故A错误;不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还是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由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秤的读数一定等于F,故BC正确;已知图丁中水平地面光滑,虽物体的质量未知,但弹簧秤的读数与F的大小仍相等,故D错误.

【答案】BC

7.如图6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图6

A.3 B.4

C.5 D.6

【解析】B至少受到重力、A对B的压力和静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四个力.斜面对物体B可能有静摩擦力,也有可能没有静摩擦力;故木块B受力的个数可能是4个,也可能是5个.故选BC.

【答案】BC

8.如图7所示为缓慢关门时(图中箭头方向)门锁的示意图,锁舌尖角为37°,此时弹簧弹力为24 N,锁舌表面较光滑,摩擦不计(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

A.关门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逐渐增大

B.关门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保持不变

C.此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为40 N

D.此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为30 N

【解析】关门时,锁舌受到锁壳的作用力,弹簧被压缩,处于压缩状态,则弹力增大,

A正确、B错误;对锁舌,受到弹簧弹力,锁壳的作用力,受力平衡,则有:F弹=F sin 37°;

因此F=24

0.6N=40 N,故C正确、D错误.

【答案】A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9.(10分)图8甲是一个用来测方木块和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简单装置.方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方木块被一根绳子系在右面一端固定的水平弹簧测力计上.长木板下面有轮子可以滚动,用一个平稳的水平力向左推动木板,木板向左缓慢移动,待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稳定后,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 f.在方木块上放砝码可以改变它对长木板的压力F的大小.将测得的各组F f和F的数据用圆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F f-F 图线,求出方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图8

【解析】作出F f-F图线如图所示:

由F f=μF可知,图象的斜率k=μ;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检测题(人教版-含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C.研究火车从运行到XX D.研究悬挂的轻绳下系着的小钢球的摆动 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D.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3.下列说法中哪些表示的是时刻( ) A.20XX8月8日晚20∶00,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开幕 B.校运动会100m赛跑的最好成绩是12.8 s C.学校早8∶00开始上课 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是86 min 4.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为零时,路程一定为零 B.路程为零时,位移不一定为零 C.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可以等于路程 D.物体沿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可以等于路程 5.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在t(s)末0 1 2 3 4 5 x(m)0 5 -4 -1 -7 1 前几秒内位移的大小最大的是( ) A.1sB.2sC.3sD.4s 6.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

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因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A.10-3sB.10-6s C.10-9sD.10-12s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一段时间内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8.下列位移图象中,表示物体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9.下列关于速度、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10.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11.如图为某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以某初速开始运动,在0~2s内加速运动,2~4s内匀速运动,4~6s内减速运动 B.物体在0~2s内的加速度是2.5m/s2,2~4s内加速度为零,4~6s 内加速度是-10 m/s2 5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题(含答案)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湖北农村的农民常用一种叫“风谷”的农具即扬场机分选,如图所示,它的分选原理是() A.小石子质量最大,空气阻力最小,飞的最远 B.空气阻力对质量不同的物体影响不同 C.瘪谷物和草屑质量最小,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反向加速度最大,飞的最远 D.空气阻力使它们的速度变化率不同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小石子、实谷粒和瘪谷及草屑在离开“风谷”机时具有相等的初速,空气阻力可视为相差不大,但小石子和实谷粒的质量较大,而质量是惯性的惟一量度,则在飞行过程中,小石子质量最大,速度变化率最小,飞得最远;而瘪谷物质量最小,速度变化率最大,飞得最近. 2.(昆明三中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图乙中用力F取代图甲中的m,且F=mg,其余器材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图甲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1,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2.则()

A.a1=a2B.a1>a2 C.a1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运动物体可以视为质点的是() A.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正在进行体操比赛) B.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在计算其行车的时间时 C.火车通过某一路标,计算所用的时间时 D.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研究其公转时 2.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节课45 min指的是时间 B.由郑州到北京的某次列车9∶40开车,指的是时刻 C.在坐标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间 D.1 s初到2 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2 s 3.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在20 s时间内,它们的路程关系是() 图1-2 A.x A=x B=x c B.x A>x B=x c C.x A>x B>x c D.x A=x B

图1-3 A.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6.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4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图1-4 7.一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是3 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2 m/s,则整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 A.2.5 m/s B.1.2 m/s C.2.4 m/s D.2.3 m/s 8.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1-5所示.拍摄时每隔2 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 m,那么这辆轿车在这三次曝光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为() 图1-5 A.7 m/s B.8 m/s C.3 m/s D.5 m/s

高中物理必修一试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试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试题及解析 一、基础试题 1、牛顿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什么? 答: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了物体受质量、受力和时间相关的运动规律, 其中质量特指质量不变才有效,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上的加速度。 2、动量定律:动量定律指的是什么? 答:动量定律是物理学的一条重要定律,也叫做第五定律,它说明如 果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则其无外力时它们的动量之和保持不变。它用 公式表示为:mv1+mv2=MV,其中m和v分别表示物体的质量和速度,M表示两个物体合体后的质量,而V表示两个物体合体后的速度。 3、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是什么? 答:匀加速直线运动指的是一个物体沿某一方向经历的时间运动,在 经过每一段时间的运动中,物体总受到一个恒定的加速度。这种运动

的整体的特点是: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快,路程也越来越长。 二、应用试题 1、球外发射:若一个球以一定速度从水平方向外发射,首先落地点在 什么地方? 答:当一个球以一定速度从水平方向外发射时,首先经过的是一段准 确的抛物线轨迹,其首先落地点就是抛物线顶点(也就是最高点)。2、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向太阳发射的粒子有什么运动? 答: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向太阳发射的粒子受到太阳的吸引力作用,它会朝太阳绕一个椭圆轨道运动,这个椭圆轨道的长轴上的点即 为近日点,半长轴的点为远日点,太阳也会在这个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因此,在这个椭圆轨道上,粒子朝太阳绕行以圆弧形状运动。 三、实验试题 1、摩擦系数:用豆拔力实验测试摩擦系数有什么特点? 答:用豆拔力实验测试摩擦系数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它的操作很简单,一般用豆拔力装置可以完成测试;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1.下列几个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A.上海磁悬浮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为400 km/h B.乒乓球运动员陈玘扣出的乒乓球速度达23 m/s C.子弹在枪膛内的速度为400 m/s D.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300 m/s 2.在公路上常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如图2-3-8所示的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图2-3-8 A.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B.瞬时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3.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图2-3-9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 4.2012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名将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改写了中国男子泳坛无金的历史,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终点的速度为3.90 m/s,则他在400米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约为() 图2-3-6 A.2.10 m/s B.3.90 m/s C.1.67 m/s D.1.82 m/s 5.(2013·临高一中高一检测)晓宇和小芳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

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大炮水平发射炮弹轿车紧急刹车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13秒15!刘翔出人 意料完成复出之战 图2-3-10 A.当点燃火药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瞬间,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110 m栏比赛中任意时刻的速度 6.一物体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物体的()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7.一个物体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的速度大小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8.(2012·郑州高一检测)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大小是6 m/s,第3 s 末的速度大小是10 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2 m/s2B.4 m/s2 C.-4 m/s2D.-2 m/s2 9.(2013·福州三中高一检测)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2-3-11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1-3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对而不全得3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 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3.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路程是物体运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4.某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第2 s内、第3 s内的速度方向是相同的 C.物体在第2 s内返回出发点;向反方向运动 D.在这7 s内物体的位置始终不会为负值 5.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 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 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6.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 1 =40km/h的速度运动;后 半段位移上以v 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 1 =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 段时间以v 2 =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章节测试卷(全册整理含答案)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测试卷(全册整理含答案) 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 (时间:90分钟,满分: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质点是常见的物理模型,下列机械运动的研究对象中,正确的是() A.研究门的转动时,门可当作质点 B.研究钟表上分针转动时,分针可当作质点 C.研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汽车可当作质点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月球不可当作质点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 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 3.25年9月3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参加此次阅兵的轰油-6空中加油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机.图为加、受油机梯队保持在预对接状态,飞越天安门接受检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地面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运动的 C.参考系必须选静止不动的物体 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B.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C.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 D.研究自行车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问题,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5.据报道,台风“帕布”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随后以15 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达到25 m/s.请指出文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A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B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C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D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6.如图所示,A 、B 、C 是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开始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在时间t 2内( ) A .A 和 B 的平均速度相等 B .B 和 C 的平均速度相等 C .B 的平均速度最大 D .它们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 v -t 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 .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8.由a =Δv Δt 可知( ) A .a 与Δv 成正比 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 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 D .Δv /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9.小型轿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 km/h 所用的最少时间,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参数.甲、乙两种型号的轿车实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为11.3 s 和15.5 s .在这段加速时间里,两种型号的汽车相比( ) A .甲车的速度变化量较大 B .两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 C .甲车的加速度大 D .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1-3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对而不全得3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 )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 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3.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 .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 .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 .路程是物体运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4.某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1 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 .第2 s 内、第3 s 内的速度方向是相同的 C .物体在第2 s 内返回出发点,向反方向运动 D .在这7 s 内物体的位置始终不会为负值 5.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A.任意2s 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 内位移的2倍 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 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6.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 1=40km/h 的速度运动, 后半段位移上以v 2=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 1=40km/h 的速度运动, 后半段时间以v 2=60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 系是( ) A.v 甲=v 乙 B.v 甲>v 乙 C.v 甲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题(含答 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 A. 物体在运动状态时,需要外力才能保持运动。 - B. 物体在静止状态时,需要外力才能使其运动。 - C. 物体在静止状态时,会保持静止,物体在运动状态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 D. 物体在运动状态时,会保持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该定律,物体在静止状态时会保持静止,物体在运动状态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动能的计算公式? - A. 动能 = 质量 * 加速度 - B. 动能 = 力 * 质量 * 路程

- C. 动能 = 质量 * 速度 - D. 动能 = 力 * 速度 * 时间 答案:C 解析: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 质量 * 速度。动能是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的物理量。 二、填空题 1.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为0。0。 解析: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加速度为0。 2. 动量的单位是kg·m/s。kg·m/s。 解析:动量的单位是质量(kg)乘以速度(m/s),所以单位为kg·m/s。 三、解答题

1. 请简要解释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解答: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的加速度之间 的关系。根据该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即 F = m * a,其中 F 为合力,m 为物体的质量,a 为物体的加速度。 2. 请举例说明动能转化的过程。 解答:一个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当它受到外力推动时,会 具有动能。当小车撞击到墙壁时,动能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如声能、热能等。这是因为撞击产生了力从而做功,使得小车的动 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以上是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题及其答案解析。希望 可以帮助到您!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也越来越高 B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 .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不断变化 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2.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硬直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 B .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C .绳子拉物体时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子的方向 D .支持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3.白胖拿了根弹簧,悬挂4 kg 物体时,弹簧伸长了8 cm ,黑柱拿的弹簧悬挂4 kg 物体时,弹簧伸长了6 cm ,黄娃把他们二人的弹簧串联连成一根,下面也挂4 kg 的物体,则两根弹簧总伸长是( ) A .6cm B .7cm C .8cm D .14cm 4.有一些质量分布与厚度都均匀的铝板,其中有圆形,半圆形,还有一个是如图所示的月牙的形状,紫珠根据圆形和半圆形铝板的重心位置,就能正确的判断图示月牙状铝板的重心位置,那么紫珠判断的重心可能在(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5.轮胎表面都有花纹的沟槽,如图所示.雨天,沟槽能把轮胎与地面间的水排出,保持两者的良好接触,以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沟槽的深度小于2mm 时,轮胎就不应再使用了,这是因为( ) A .如果沟槽的深度太浅,雨天时轮胎与地面间不再有摩擦力 B .如果沟槽的深度太浅,雨天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将由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 C .如果沟槽的深度太浅,雨天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将由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 D .无论沟槽的深浅如何,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始终是滑动摩擦力 6.在水平路面上,一辆卡车上放着一只集装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B C A R r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 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在运动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量是 A、力和功 B、力和速度 C、速度和加速度 D、质量和体积 答案:C 解析: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的学科,常用的基本量是速度和加速度。 2.以下哪种情况,物体无论如何运动,它的平均速度都为零? A、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 B、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C、做匀速等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答案:C 解析:在匀速等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由于速度的正负性,可以代表物体运动方向的变化,因此其平均速度为零。 3.已知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t和下落高度h,可以计算它的 A、速度v B、加速度g C、质量m D、位移s 答案:B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始终等于重力加速度g,因此已知时间t和下落高度h,可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g。

4.一物体以等速v1矩形轨迹运动,再以等速v2后退运动,总时间为t,则物体运动过的总路程为 A、v1t-v2t B、(v1-v2)t C、v1t+v2t D、(v1+v2)t 答案:C 解析:物体以等速v1矩形轨迹运动,再以等速v2后退运动,相当于物体来回运动,总路程为正向行驶的路程v1t和反向行驶的路程v2t之和。 5.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总时间为t,下落的总距离为h,则第n秒下落的距离为 A、h/t×n B、h/t×(n-1) C、h/t×(2n-1)/2 D、1/2gt2 答案:B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n秒的下落距离为gn2/2,由此可得第n秒下落的距离为h/t×(n-1)。 二、填空题 1.物理量可分为——量和——量两类。 答案:基本,导出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时间图为一条——线,而位移-时间图为一条——线。 答案:曲线,曲线 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a的平均值为——,瞬时加速度为——。 答案:变化率,瞬时值 4.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下落t秒后速度为——,下落的距离为——。 答案:gt,1/2gt2 5.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动能与势能之和为——。 答案:机械能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基础练习题(经典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基础练习题(经典含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课前预习】 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 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课堂练习】 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 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课后练习】 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7.指出以下所描述的各运动的参考系是什么? (1)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2)月亮在云中穿行; (3)汽车外的树木向后倒退。 8.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度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 5 m至B点。(sin30°=0.5) (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观察的几种方法 1、顺序观察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2、特征观察法:根据现象的特征进行观察。 3、对比观察法:对前后几次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观察进行比较。 4、全面观察法:对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观察对象的全貌。 二、过程的分析方法 1、化解过程层次:一般说来,复杂的物理过程都是由若干个简 单的“子过程”构成的。因此,分析物理过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 把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把它化解为多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来研究。 3、理顺制约关系:有些综合题所述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 化过程,是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综合效应”。要正确 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观察和分析,从内在联系上把握 规律、理顺关系,寻求解决方法。 4、区分变化条件:物理现象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条 件变化了,物理过程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在分析问题时,要特别 注意区分由于条件变化而引起的物理过程的变化,避免把形同质异 的问题混为一谈。 三、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如R=U/R、E=F/q等。在这种定义方法中,物理量之间并非都互为比 例关系的。但学生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物理习题和问题时,常常不 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义,分不清哪些量之间有因果联系,哪些 量之间没有因果联系。2、注意因果对应:任何结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果常是一一对应的,不能混淆。 四、原型启发法 原型启发就是通过与假设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的途径。能够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可来 源于生活、生产和实验。如鱼的体型是创造船体的原型。原型启发 能否实现取决于头脑中是否存在原型,原型又与头脑中的表象储备 有关,增加原型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1、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争取用学到的知识予以初步解释;2、通过课外书、电视、科 教电影的观看来得到;3、要重视实验。 五、概括法 看过"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的还看了: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章水平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2018年2月4日晚,台湾花莲1小时内发生12起地震,其中7起达到4级以上。如图所示,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机悬停在钻井平台正上方,救生员抱着伤病员,缆绳正在将他们拉上直升机,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A.伤病员B.直升机 C.钻井平台D.直升机驾驶员 答案 A 解析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救生员抱着的伤病员,直升机、钻井平台、直升机驾驶员都相对于救生员向下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2.北京已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如图所示为部分冬奥会项目,下列关于这些冬奥会项目的研究中,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的是()

答案 A 解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研究速度滑冰运动员滑冰的快慢时,运动员的形状对研究的问题而言可以忽略不计,能看成质点,A正确;研究自由滑雪运动员的空中姿态时,运动员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将运动员看作质点,B错误;研究单板滑雪运动员的空中转体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忽略,不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C错误;同理,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花样动作时,不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D错误。 3.金丽温高铁的开通,大幅缩短了沿线各城市的时空距离。金华到温州线路全长188千米,从丽水乘坐动车到杭州只需要1小时34分,最高时速可达30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小时34分是指时刻 B.全长188千米指位移 C.300 km/h指瞬时速度 D.300 km/h指平均速度 答案 C 解析1小时34分是时间间隔,A错误;全长188千米是铁路线的长度,是路程,B错误;最高时速可达30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C正确,D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一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C 【解析】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答案】A 【解析】“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水是静止的。以水为参照物,则水就是静止的,而桥和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 正确;以牛为参照物,牛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水与牛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B 错误;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 错误;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D 错误。 3.【答案】C 【解析】火车11:47 到达郴州西站,11:47 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是时刻,故A 错误;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 的树在倒退,这时的参考系是火车,故B 错误;由平均速率的公式可得, s 728 v = = km/h = 214 km/h t 3.4 , 故C 正确;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够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 错误。 4.【答案】B 【解析】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比较大小要看其绝对值,| 7 m | > 4 m ,故从C 到 B 的位移小于从A 到 C 的位移,故A 错误,B 正确。质点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质点由A 到 B 的合位移,即 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所以位移x = 1 m 4 m = 3 m ,故C 错误;路程是运动的轨迹长度,则路程 s = | x | + x = | 7 m | + 4 m = 11 m ,故D 错误。 1 2 5.【答案】A 【解析】52 m/s 是指台风中心的最大速度,故为瞬时速度;而以每小时25 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指的 是一个过程中的速度,故为平均速度。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6.【答案】C 0 v 0 10 【解析】刹车的加速度最小时,刹车时间最长,故t = 0 = s = 2.5 s a 4 ,C 正确。 7.【答案】C 【解析】v - t 图像表示的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不是运动的轨迹,故0 ~ 1 s 内物体做变速运动,故 选项A 错误;1 ~ 2 s 速度在减小,但仍大于0 ,表示仍然向右运动,所以选项B 错误;1 ~ 3 s 图线为直线 表示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斜率为负值,故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v= 4 0 m/s2 = 4 m/s2 a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重力与弹力(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 1重力与弹力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重力重心 1.关于重力的大小及重心的位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小于其所受的重力 C.重力只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的位置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跳高运动员在如图所示的四种过杆姿势中,重心最接近甚至低于横杆的是() 3.歼-20战机是我国最新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关于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 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也对地球产生引力 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 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 4.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A.马跑得快 B.马蹄大 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视为质点)在一条竖直线上 题组二物体的形变和弹力 5.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为三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 B.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 C.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 D.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 6.(多选)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题组三弹力的有无及其方向的判断 7.如图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 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 D.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 8.如图所示是我国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为满足破冰航行的要求,其船体结构经过特殊设计,船体下部与竖直方向成特殊角度,则船体对冰块的弹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重点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3单元测试题答卷(含参考答案)(2021年整理)

重点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3单元测试题答卷(含参考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点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3单元测试题答卷(含参考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点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3单元测试题答卷(含参考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一物理必修1第1-3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对而不全得3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3.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路程是物体运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4。某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第2 s内、第3 s内的速度方向是相同的 C.物体在第2 s内返回出发点,向反方向运动 D.在这7 s内物体的位置始终不会为负值 5.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

最新高一物理必修1测试题全套及答案(人教版)

最新高中物理必修1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 单元检测卷(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A卷)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120分) 学号姓名班级完成时间分数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正确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分数 答案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转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乒乓球时,可以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作质点 2. 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A.25 m、25 m B.65 m、25 m C.25 m、-25 m D.65 m、-25 m 3. 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他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这100 m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 m/s B.10.1 m/s C.10.2 m/s D.10.3 m/s 4.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见楼房在下降,乙看见甲、丙都在下降,丙看见甲、乙都在上 升,则甲、乙、丙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 ...的是 A.甲、乙、丙都在上升B.甲、乙上升,丙下降 C.甲、乙上升,丙静止D.甲、丙上升,乙下降 5.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6.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 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 m/s,则v等于 A.18 m/s B.36 m/s C.15 m/s D.17.1 m/s 7. 一旅客坐在一辆速率为54 km/h的火车中,迎面从旁边平行轨道上驶来一列长150 m,速率为36 km/h 的货车,则货车驶过旅客身边的时间为 A.10 s B.15 s C.6 s D.30 s 8. 某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人从图中所示地形 的O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经在 图中标出,则 A.两人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 D.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