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口腔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口腔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口腔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口腔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口腔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病例统计,寻找更完善的诊疗办法。方法:对我院100例口腔念珠菌患者感染细菌的培养,进行详细的鉴定、诊疗、分组比较诊疗。结果:通过比较治疗,发现患者多为白色念珠菌感染,主要的外在病变表现多是慢性萎缩性的。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治愈的较高。结论:对于口腔念珠球菌感染的患者,应用氟康唑类药物效果明显。

【关键词】口腔念珠球菌;治疗;疗效

念珠球菌在健康人的口腔黏膜上也能检查到,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转变为致病菌,比如:口腔的环境有大的变化、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明显降低等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口腔中受到念珠菌的感染。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这种条件致病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了更好的完善诊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接诊的

100例患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共接诊100例患者,其中女57例,男43例,年龄为8个月—69岁。其中,因滥用抗生素导致患病者以及有特殊疾病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大。1.2 主要临床特征:口干不适,有灼烧感、麻木感,味觉出现异常。检查可见到口角区、唇、龈部、舌以及鄂等区域出现边界模糊的红斑和伪膜[1]。会出现菱形舌或者地图舌,严重者舌背丝状及菌状乳头都萎缩成光滑状。舌黏膜萎缩症状主要发生在老年患者

中,口干、烧灼等局部口腔症状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患者。

1.3 方法

1.3.1 诊断方法:依据以往病史以及临床症状,配合病损区涂片镜检,见念珠菌菌丝或者伪膜真菌显色培养基等培养菌落是否多于200个。

1.3.2 治疗方法:首先要先除掉引起患病的因素,尽量停止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等。其次对于口腔卫生不佳的患者,建议每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刷牙后含漱3%的苏打水5分钟,老年患者的义齿可用5%的苏打水浸泡。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停止使用抗生素,并且积极进行降糖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4次,每次100万单位含服制霉菌素片,连续服用21天。同时辅助口服维生素c以及复合维生素b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氟康唑50mg/d ,首次加倍,并且配合使用口腔气雾剂10 g。每日3次,对于伴有深部器官严重感染或者局部治疗未见显著效果的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并配合可注射胸腺肽或者转移

因子,每次10ms,每周2次。两组均坚持治疗3个疗程(21 d/疗程)。

1.4 疗效评价标准:

1.4.1 痊愈:萎缩舌背乳头以及红斑区等临床症状以及疼痛、麻

木感完全消失,念珠菌培养呈现阴性;

1.4.2 显效:临床症状大大减轻,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舌背乳头以及红斑区复原大于80%,念珠菌培养呈现阳性,但菌落不高于

50个。

1.4.3 有效:临床症状有好转,舌背乳头以及红斑区复原在50%左右,培养基菌落不高于100个。

1.4.4 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减轻,舌背乳头以及红斑区复原在35%

以下或者没有改变,舌苔无生长,培养基菌落多于200个。

2 统计学方法

用sas6.03版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资料做统计分析,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1%。(46/50) ,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1%(37/5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

应用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效果显著

3 结果

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1%。1个月之后复查肝功以及肾功都没有发现异常,也没有发现毒副作用。随访6个月有3例复发,其中1例因为慢支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2例因为不良修复体没有更换。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1%。1个月之后复查肝功以及肾功有3例出现肝功能损害,有3例出现肾功能不全。随访半年有8例复发,6例因为慢支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2例因为不良修复体没有更换。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头痛、头晕以及胃肠道不适等反应,

口腔粘膜病(完整版)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 上皮角质细胞由表入里分为四层 1、角化层: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均质的角化蛋白(嗜酸性) 2、颗粒层:细胞核浓缩,细胞扁平(嗜碱性) 3、棘层:细胞体积大,层数最多,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层次最多) 4、基底层: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有增殖能力,和深部棘层细胞都称为生发层(增值) 上皮非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棘层、中间层、表层构成。 包括黑色素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触觉感受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位于基底层和棘层,免疫功能细胞)——因细胞不着色,称为透明细胞 口腔粘膜病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正角化 棘层增厚明显,细胞核消失 过度不全角化 增厚的角化层残留细胞核 2、角化不良(错角化) 含义: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角化珠 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良性角化不良,指在棘层高度增生的上皮组织钉突中出现,如白斑; 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见于重度异常增生,见于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 3、上皮异常增生 基底核消失;核质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多;棘层出现角化团 4、棘层松解 棘层细胞桥溶解、张力原纤维断裂,细胞解离,形成裂隙 多见于天疱疮 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细胞液化、溶解、破碎、消失 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 角质层:上皮的最浅层.细胞扁平,细胞器消失, 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染成红色均质状 正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完全消失者 不全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固缩而未消失者 空泡性变: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肿大,胞质清亮,呈空泡状(本质属于水变性). 液化:细胞液化溶解而破碎 (本质属于液化性坏死).

口腔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口腔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病例统计,寻找更完善的诊疗办法。方法:对我院100例口腔念珠菌患者感染细菌的培养,进行详细的鉴定、诊疗、分组比较诊疗。结果:通过比较治疗,发现患者多为白色念珠菌感染,主要的外在病变表现多是慢性萎缩性的。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治愈的较高。结论:对于口腔念珠球菌感染的患者,应用氟康唑类药物效果明显。 【关键词】口腔念珠球菌;治疗;疗效 念珠球菌在健康人的口腔黏膜上也能检查到,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转变为致病菌,比如:口腔的环境有大的变化、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明显降低等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口腔中受到念珠菌的感染。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这种条件致病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了更好的完善诊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接诊的 100例患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共接诊100例患者,其中女57例,男43例,年龄为8个月—69岁。其中,因滥用抗生素导致患病者以及有特殊疾病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大。1.2 主要临床特征:口干不适,有灼烧感、麻木感,味觉出现异常。检查可见到口角区、唇、龈部、舌以及鄂等区域出现边界模糊的红斑和伪膜[1]。会出现菱形舌或者地图舌,严重者舌背丝状及菌状乳头都萎缩成光滑状。舌黏膜萎缩症状主要发生在老年患者

中,口干、烧灼等局部口腔症状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患者。 1.3 方法 1.3.1 诊断方法:依据以往病史以及临床症状,配合病损区涂片镜检,见念珠菌菌丝或者伪膜真菌显色培养基等培养菌落是否多于200个。 1.3.2 治疗方法:首先要先除掉引起患病的因素,尽量停止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等。其次对于口腔卫生不佳的患者,建议每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刷牙后含漱3%的苏打水5分钟,老年患者的义齿可用5%的苏打水浸泡。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停止使用抗生素,并且积极进行降糖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4次,每次100万单位含服制霉菌素片,连续服用21天。同时辅助口服维生素c以及复合维生素b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氟康唑50mg/d ,首次加倍,并且配合使用口腔气雾剂10 g。每日3次,对于伴有深部器官严重感染或者局部治疗未见显著效果的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并配合可注射胸腺肽或者转移 因子,每次10ms,每周2次。两组均坚持治疗3个疗程(21 d/疗程)。 1.4 疗效评价标准: 1.4.1 痊愈:萎缩舌背乳头以及红斑区等临床症状以及疼痛、麻 木感完全消失,念珠菌培养呈现阴性; 1.4.2 显效:临床症状大大减轻,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舌背乳头以及红斑区复原大于80%,念珠菌培养呈现阳性,但菌落不高于

口腔念珠菌病发病机制和易感因素

口腔念珠菌病发病机制和易感因素 1.念珠菌的毒力主要集中在对白色念珠菌的研究,如念珠菌对宿主黏膜及树脂塑料表面的黏附力、疏水性、芽管形成的能力、菌落的转化现象、产生蛋白酶和磷酸酶这两种水解酶的能力有关。普遍认为,白色念珠菌的毒力主要在于侵袭力,其中黏附力和细胞外酶作用较肯定,而菌丝形成、抗吞噬作用等也可能增强其侵袭力。 2.宿主的防御能力和易感因素目前认为,宿主因素在念珠菌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往也曾称念珠菌病是"有病者病"。如艾滋病患者多伴有念珠菌感染。大手术后、放疗后、口干综合征患者更易患念珠菌病。 (1)口腔菌丛的明显变化和唾液质及量的变化:在人类口腔中存在细菌和真菌,并常保持共生状态。抗生素使用不当可引起菌群失调,促进念珠菌的繁殖,使念珠菌带菌率增加,内源性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加。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一方面可以使一些产生抗念珠菌物质的革兰阴性菌被抑制,真菌得以加快繁殖;另一方面,抗生素可增加白色念珠菌的毒性。另外,抗生素对机体有毒性作用,可造成器官组织的损害,如造血功能和肾功能下降等,使机体抵抗力减低,也有利于念珠菌的感染。多见于长期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特别是口腔局部抗生素含漱或雾化吸入治疗等。口干(放疗后或干燥综合征)患者也有口腔菌丛的变化及唾液量的改变。唾液减少,唾液的机械冲洗和唾液中的抗菌成分如唾液特异免疫球蛋白、溶菌酶、乳铁蛋白、富组蛋白等难以发挥作用而易使念珠菌在口腔黏膜黏附而致病。口腔卫生不良者唾液黏稠度增高、菌群的变化也是易感因素之一。 (2)慢性局部刺激及机械屏障的破坏:如不合适的义齿或正畸矫治器的局部创伤造成机械屏障的破坏。念珠菌容易黏附其表面,且念珠菌对丙烯酸树脂基托有较强的亲和力。完整的正常皮肤对念珠菌的侵袭起着屏障作用,但当皮肤受潮或发生浸渍时则易引起感染。如无牙颌患者口角常形成黏膜皱褶,这些皱褶长期浸渍于唾液中,因而破坏黏膜对念珠菌侵袭的屏障作用,从而导致念珠菌口角炎的发生。体外实验研究表明,唾液获得性膜具有影响向色念珠菌对固体表面黏附的功能。糜烂型扁平苔藓等其他口腔黏膜病造成口腔黏膜完整性破坏,也容易继发念珠菌感染。 (3)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治疗: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和放疗可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吞噬功能。机体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而引起感染。激素主要是增加对念珠菌的易感性。而不直接促使念珠菌生长。因此,长期口服或口腔局部应用(如雾化吸入)激素患者易感口腔念球菌病。 (4)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和多种体液因子的非特异免疫,T、B淋巴细胞参与的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在对抗念珠菌感染中起着主要作用。因此,细胞免疫有不同类型和程度缺陷的患者,如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功能低下疾病、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缺铁性贫血和艾滋病患者,及其他原因的免疫低下(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移植、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均易患念珠菌病。 (5)吸收和营养代谢障碍:血清中铁代谢异常是念珠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因为念珠菌在代谢过程中需要游离铁离子,低浓度不饱和的转铁蛋A或高浓度的血清铁均与念珠感染有关。而血清中锌离子缺乏可助长念珠菌菌丝形成。血液及唾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可促进念珠菌生长,孕妇口腔及阴道上皮有过量的糖原,糖尿病患者血和组织中葡萄糖含量增高,都易导致念珠菌感染。因维生索A缺乏时,上皮组织干燥增生过度角化,皮肤黏膜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 (6)其他:如血清抑制因子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对抗念珠菌的一种非抗体调理素,能使念珠菌聚集。易被吞噬细胞杀灭。这种因子在新生儿体内就存在,但较母体为低,6~12个月可达成人水平,半岁前,特别是未满月的婴儿,最易罹患。而肝病、糖尿病、肿瘤及白血病患者中,抑制因子下降,从而促使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

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 (1)2%~4%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哺乳前后洗涤口腔,以消除能分解产酸的残留凝乳或糖类,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可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轻症患儿不用其他药物,病变在2~3天内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预防复发。也可用本药在哺乳前后洗净乳头,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 (2)甲紫水溶液:口腔黏膜以用0.5%浓度为宜,每日涂搽3次,以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和口角炎。 (3)氯己定:0.12%溶液或l%凝胶局部涂布,冲洗或含漱,也可与制霉菌素配伍成软膏或霜剂,其中亦可加入适量曲安奈德,以治疗口角炎、义齿性口炎等(可将霜剂涂于基托组织面戴入口中)。以氯己定液与碳酸氢钠液交替漱洗,可消除白色念珠菌的协同致病菌--革兰阴性菌。 2.抗真菌药物治疗 (1)制霉菌素:局部可用5万~10万U/ml的水混悬液涂布,每2~3小时一次,涂布后可咽下。也可用含漱剂漱口,或制成含片、乳剂等。儿童(1~2岁)口服10万U/次,每日3次;成人口服50万~100万u/次,每日3次。 (2)眯康唑:散剂可用于口腔黏膜,霜剂适用于舌炎及口角炎,疗程一般为10日。 (3)氟康唑:为新型广谱高效抗真菌剂。成人首剂200mg/d,以后每日1次,每次100mg,疗程至少2周。 (4)对氟康唑耐药的感染可以选用伊曲康唑治疗,100mg/d,疗程为10~14 日。 3.综合性治疗除用抗真菌药物外,对身体衰弱,有免疫缺陷病或与之有关的全身疾病及慢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常需辅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综合治疗措施,如注射转移因子、胸腺肽、脂多糖等,补充铁剂、维生素等。 4.手术治疗对于念珠菌性白斑中的轻度、中度上皮异常增生,经以上药物治疗后(疗程可达3~6个月),可能逆转或消失。对于此种癌前损害,在治疗期间应严格观察向斑的变化,定期复查,若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患者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应考虑手术切除。 (五)预防 1.避免产房交叉感染,分娩时应注意会阴、产道、接生人员双手及所有接生用具的消毒。 2.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哺乳用具煮沸消毒,并应保持干燥,产妇乳头在哺乳前,用1:5000盐酸氯己定溶液清洗,再用冷开水拭净。 3.儿童在冬季宜防护口唇干裂,改正舔唇吮舌的不良习惯。 4.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均应警惕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特别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深部(内脏)白色念珠菌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感染的综合治疗

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感染的综合治疗 发表时间:2011-07-14T09:31:20.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6期供稿作者:王雯 [导读] 除去伪膜,下面为红色的糜烂面,有疼痛及口腔炎症状[3]。 王雯(武警云南边防总队医院口腔科 650228)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6-0187-02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筛选我院2005年-2010年76例确诊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感染者,用涂片法、培养基培养法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采取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利用肌内注射胸腺肽联合两性霉素B、碳酸氢钠进行综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率为78%,好转率20%,无效率2%,总有效率98%。结论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全身或局部因素诱导下容易发病, 肌内注射胸腺肽联合碳酸氢钠漱口、两性霉素B调糊涂于患处,能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感染。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口腔念珠菌病感染综合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ral candidiasis infect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ethod: 2005 -2010 screening in our hospital diagnosed 76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ral candidiasis infection, with a smear,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ulture medium for the diagnosis of oral candidiasis and take act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based on the use Thymosin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amphotericin B, sodium bicarbonat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o evaluate efficacy. Results: The cure rate was 78%, improvement rate of 20%, 2% inefficienc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98%. Conclusion: Candida albicans as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systemic or local factors in the morbidity induced by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sodium bicarbonate mouthwash Thymosin, amphotericin B tune confused on the affected area, effectiv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ral candidiasis infection. 【Key words】 Diabetes oral candidiasis infect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其并发症大大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病人皮肤表面的pH值低下、含糖量较高,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侵袭,同时由于糖尿病病人表皮角化层的脂肪酸含量较低,抑制真菌的能力减弱。口腔粘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其中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鹅口疮(雪口病)是最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筛选我院2005年—2010年76例确诊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分别为男40例,女36例,年龄23岁~74岁,平均年龄48.4岁。均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经涂片镜检见念珠菌丝,收集念珠菌感染的伪膜标本送培养得已诊断。 1.2 方法在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肌内注射胸腺肽一疗程(20mg/次,每三日一次,共三次),用4%碳酸氢钠液漱口3次/日,漱口后将制两性霉素B片(50万U/片)研碎用适量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涂于口腔黏膜、舌面、牙龈患处,30分钟内禁饮禁食,对于病重者用两性霉素B静脉联合用药。 1.3 疗效标准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和念珠菌真菌学检查结果。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念珠菌涂片阴性。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念珠菌涂片阴性或真菌数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念珠菌涂片真菌数无改变或增多。 2 结果 治愈59例,治愈率为78%,好转15例,好转率20%,无效2例,无效率2%,总有效率98%。经培养,其中,白色念珠菌为占81%;热带念珠菌12%;克柔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各占3%;其它为4%。 3 讨论 糖尿病会引发一系列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及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所引起的,同时糖尿病病人皮肤表面的pH值低下含糖量较高,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侵袭,同时由于糖尿病病人表皮角化层的脂肪酸含量较低,抑制真菌的能力减弱[1]。口腔粘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两者关系十分密切,而且相互影响,未得到满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低,给细菌的侵袭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常并发口腔疾病, 同时口腔疾病又可使糖尿病病情恶化。 口腔粘膜白色念珠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之一,口腔念珠菌病有多种易感因素, 对局部和全身因素与念珠菌病的关系国内学者的报道倾向于重视其发病的全身背景及局部粘膜病, 其次是应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皮质激素, 特别是口腔局部应用抗生素不宜时间太长[2]。糖尿病患者人体免疫力低下,大多有长期应用抗生素致机体菌群失调背景,由生长在口腔中的真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及可引起病疼、溃疡、感染和龋洞的口腔干燥,临床表现为口腔内颊、舌、上腭等部位出现乳白色或灰白色的伪膜,其周围有较窄的红晕,界限清楚。除去伪膜,下面为红色的糜烂面,有疼痛及口腔炎症状[3]。 两性霉素B具有抗菌谱广,疗效好,随着制药工艺的改进和临床用药的经验积累,其不良反应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可直接作用于溃疡面上,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但由于该药性质不稳定,易被光、热、氧等破坏而失效,使用时宜现配现用,是目前较为安全有效的一线抗真菌药物[4]。碳酸氢钠为弱碱性溶液,性质温和,具有皂化功能,利用碳酸氢钠形成碱性环境,能抑制真菌生长[5],两种药物相结合,相辅相成,疗效显著,同时用免疫增强剂(胸腺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以增强抵抗力。本组病例在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通过肌内注射胸腺肽一疗程(20mg/次,每三日一次,共三次),用4%碳酸氢钠液漱口3次/日,漱口后将制两性霉素B片(50万U/片)研碎用适量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涂于口腔黏膜、舌面、牙龈患处,30分钟内禁饮禁食,对于病重者用两性霉素B静脉联合用药,取得了治愈59例,治愈率为78%,好转15例,好转率20%,无效2例,无效率2%,总有效率98%的良好效果,有效阻断了糖尿病与口腔粘膜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恶性循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Kappe R.Antifungal Activity of the New Azole UK-109,406[J].Mycosis,1999,42(s2):83. [2] Uzun O, Arikan S, Kocagoz S, et al.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Voriconazole, Fluconazole,Itraconazole and Amphotericin B against Yeast Isolates in A Turkish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Effect of Time of Reading[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0,38:101.

【考点速记】2018年口腔执业内科学考点:口腔念珠菌病

【考点速记】2018年口腔执业内科学考点:口腔念珠菌病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离考试时间已经不多了!考生要好好报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口腔念珠菌病 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 1.伪(假)膜型念珠菌病: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粘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早期粘膜充血比较明显,故呈鲜红色与雪白的对比。 2.急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粘膜上出现外形弥散的红斑,以舌粘膜多见,严重时舌背粘膜呈鲜红色并有舌乳头萎缩,双颊,上颚及口角也可有红色斑块。粘膜红斑是由于上皮萎缩加上粘膜充血所致。 3.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又称义齿性口炎。损害部位常见于上颌义齿颚侧面接触之腭,龈粘膜,多见与女性患者。粘膜呈亮红色水肿,或有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可查见白色念珠菌丝和孢子。 4.慢性增值性念珠菌病:又称慢性肥厚型念珠菌口炎,念珠菌性白斑。由于菌丝深入到粘膜内,引起角化不全,棘层增厚,上皮增生,微脓肿形成以及固有层乳头的炎细胞浸润,而表层的假膜与上皮层附着紧密,不易脱落。 诊断: 1.涂片法:直接涂片,革兰染色,PAS染色 2.培养法:棉拭子法,唾液培养法,含漱液浓缩法,纸片法,印迹培养和印膜培养 3.免疫法: 4.活检法: 5.基因诊断: 鉴别诊断:

口腔念珠菌病应与另一种以假膜病损为特征的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鉴别。后者粘膜充血水肿明显,有成片的灰黄色假膜,表面光滑致密,且易被拭去,遗留糜烂面而有渗血。区域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全身反应。 治疗: 一.局部药物治疗 1.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 2.甲紫(龙胆紫)水溶液 3.氯已定 4.西地碘 5.制霉菌素 4.咪康唑 二.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 1.酮康唑 2.氟康唑 3.伊曲康唑 三.增强机体免疫力

口腔念珠菌病的中医治疗综述

口腔念珠菌病的中医治疗 【摘要】本文对中医药治疗口腔念珠菌病进行了综述,提示中医药对口腔念珠菌病有较好的 疗效;外治法是其主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口腔念珠菌病;中医中药;综述 口腔念珠菌病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口腔黏膜疾病。念 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有一部分健康人群的口腔、消化道等可带有念珠菌,一般情况下是 不发病的,只有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包色念珠菌可由芽生孢子型转为菌丝型,然后致病。近些年,临床上抗生素和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导致的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力下降,机 体受到菌群感染的机会增大,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念 珠菌病的发病率增加了 3 ~ 5 倍,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3]。 念珠菌病中医文献无对应病名。公元610年,由隋代隋太医博士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 候论》一书中称之为“鹅口疮”[4]。本文对本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进行简要整理。 一、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口为身之门户,口腔为消化道的起端。脏腑机能之盛衰直接关乎口腔、齿、舌、唾、涎的正常与否,脏腑病变,则循经反应于口,发为口腔黏膜病[5]。 本病多因口腔不洁,感受邪热,染毒而发,过食辛辣,心脾热气熏发于口,或久病久泻,伤及元气,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湿浊内停,上泛于口等,在辨证论治上应多采用清心脾积 热兼去湿或者养阴清热、淡渗利湿、健脾益胃、养阴生津之法[6]。 二、辨证论治概述 1.内治法 ①心脾积热、夹湿型:以清心脾积热兼祛湿为主要治法,施以导赤散、加味清热泻脾散、黄连甘草饮,心脾热盛大便秘结不通者辅以凉膈散对症治疗[7]。 ②阴虚夹湿、虚火上浮型:以养阴清热、淡渗利湿为主要治法,施以六味地黄汤重用茯苓、泽泻或另加苡仁、车前子、白茅根之属对症治疗。 2.外治法 2.1.局部用药:用一稍粗棉签蘸冷浓茶慢慢拭去口中白色绒毛状膜。 ①心脾积热者,可用黄连、银花、甘草煎汤或用野蔷薇花瓣泡水拭口或漱口。 ②虚火上浮者,可用儿茶、青黛煎汤拭口或漱口。

恶性肿瘤并发口腔念珠菌病的机制与治疗

恶性肿瘤并发口腔念珠菌病的机制与治 疗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摘要:临床调查研究显示,身体各部分恶性肿瘤的患者常并发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念珠菌病在癌症病人中十分常见,特别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比如白血病、淋巴瘤)以及接受全身化疗的病人以及接受头颈部放疗的病人,晚期癌症病人尤其高。本文就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时念珠菌病感染口腔的可能机制、致病念珠菌的特征和种类,以及其防治方法三方面展开,介绍一些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恶性肿瘤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念珠菌为单细胞真菌,25%- 50%健康人的口腔、消化道、阴道可带有念珠菌,但并不发病,当宿主防御机制降低时,这种非致病性念珠菌转化为条件致病菌,引起机会感染。目前已知的念珠菌有81种,仅有7种有致病性,即白色念珠菌、类星形念珠菌、热带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高里念珠菌和假热带念珠菌。也有人将除白色念珠菌外的其他念珠菌统称为非白色念珠菌。 近年来,临床调查研究显示,身体各部分恶性肿瘤的患者常

并发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念珠菌病在癌症病人中十分常见,特别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比如白血病、淋巴瘤)以及接受全身化疗的病人以 及接受头颈部放疗的病人[1]。晚期癌症病人尤其高[2]。同时,口腔念珠菌病也常常在口腔颌面部癌症的基础上并发,这些恶性肿瘤包括唾液腺癌、口腔鳞癌以及一些癌前病变,如口腔黏膜白斑等,其中又以口腔鳞癌多见[3]。 本文就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时念珠菌病感染口腔的可能机 制、致病念珠菌的特征和种类,以及其防治方法三方面展开,介绍一些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1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并发口腔念珠菌病的可能机制 口腔念珠菌的致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但离不开病原 体、宿主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恶性肿瘤的发生,主要引起了宿主和环境两方面的变化。许多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并发念珠菌感染,可能有恶性肿瘤自身引起的机体变化和针对恶性肿瘤治疗造成的结果两方面因素。 1.1恶性肿瘤自身引起的机体变化。陆笑等[4]经过对口腔内无义齿,未经放化疗、手术以及刮治,口腔内龋齿未治疗,未使用激素、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口腔鳞癌病人口腔内细菌的采集培养发现,病变区黏膜存在菌群失调,有白色念珠菌等外籍菌检出。这说明在口腔恶性肿瘤发生时,机体由于恶性肿瘤的存在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促进口腔念珠菌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六种常见口腔微生物培养

常见口腔微生物培养 【摘要】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乳杆菌、粘性放线菌、中间普氏菌、白色念珠菌是常见的口腔致龋菌。本实验主要作为大实验的一部分,以标准株为培养对象,设置了各种细菌的普通培养法以及外加原卟啉的培养基培养法。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乳杆菌粘性放线菌中间普氏菌白色念珠菌培养 1材料与仪器 菌株选择 变形链球菌ATCC 25175 血链球菌ATCC 10556[1] - 嗜酸乳杆菌ATCC 4356[1][3] 粘性放线菌ATCC 15987[2] 中间普氏菌ATCC 25611[2] 白色念珠菌ATCC 90038 试剂与培养基 磷酸缓冲液PBS 无原卟啉培养液: BHI液体培养基:将粉末溶于100ml纯水中,待溶解后调,高压灭菌,4℃冰箱保存备用。[3] , BHI 平板:BHI 粉末、琼脂溶解于100ml纯水中,待溶解后调,高压灭菌,4℃冰箱保存备用。 MRS 液体培养基:MRS 粉末溶解于100ml纯水中,调pH ,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 [3] MRS 平板:MRS 粉末溶解于100ml纯水中,加入2g琼脂,调pH ,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 SDA培养基:蛋白胨1g,葡萄糖4g,琼脂2g 加蒸馏水至100mL,调节至左右,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加青霉素(50μg/ml),倒板,置4℃备用。[4] YPD液体培养基:蛋白胨2g,葡萄糖2g,酵母粉1g 加蒸馏水至100mL,调节至,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加青霉素(50μg/ml),置4℃备用。[4] 加原卟啉培养液: 取原卟啉IX(亦可以换成锌原卟啉或者原卟啉二钠盐等形式)[5][6],加水定容到500ml,配制成1g/L的溶液 在以上各种液体培养基中再加入,1g/L的原卟啉溶液配成约3μg/L的培养基。 : 【注:BHI配方表:每100ml水加入牛心浸出液25ml,牛脑浸出液20ml,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葡萄糖,盐酸半胱氨酸溶液,VPI盐液,刃天青(%)。[2] MRS培养液配方:每100ml纯水加入胰蛋白胨,牛肉膏,酵母提取物,柠檬酸铵,葡萄糖,醋酸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锰,加入吐温-80 ,ml.[3] 本实验采用简易的混合粉直接配制。】

氟康唑与伊曲康唑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比较

氟康唑与伊曲康唑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疗效比较 山东省青岛卫生学校张波 摘要 目的比较氟康唑与伊曲康唑对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该病治疗用药选择提供指导 方法共73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氟康唑与伊曲康唑进行治疗,观其疗效。 结果在本研究中氟康唑组白色念珠病患者总有效率75%, 伊曲康唑组白色念珠病患者总有效率总有效率64.86%,统计学显示二者疗效无显著差异。 结论氟康唑与伊曲康唑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疗效相近,可根据不良反应、病人耐药性等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关键词氟康唑,伊曲康唑,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临床上念珠菌属感染随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应用日益增多,成为口腔粘膜常见病之一。口腔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除婴幼儿易发生急性感染,大多数患者为慢性感染,有口腔粘膜红斑、口干不适等表现,病情反复,不易彻底治愈,令患者痛苦和烦恼。氟康唑与伊曲康唑是目前常用的治疗白色念珠菌病的药物,本文现就两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一、治疗病例的选择 共选我院粘膜科门诊病例73例,有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病损区涂片培养白色念珠菌阳性,无肝、肾功能受损。随机分为氟康唑与伊曲康唑两组进行治疗。氟康唑组36例,男9例,女27例,年龄15一72岁,平均56. 1岁; 伊曲康唑组:37例.男12例.女25例,年龄17--81岁,平均58.6岁。 二、治疗方法 1. 去除口腔局部致病因素:戒烟、注意义齿卫生,3%-5%苏打水浸泡义齿,更换、修改不良义齿(尤义齿白色念珠菌阳性时)。尽可能停用抗生素。 2.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扁平苔鲜、白斑、盘状红斑狼疮等。 3.给药方式 氟康唑组与伊曲康唑组分别服用胶囊和伊曲康唑胶囊,每次100 mg,每日1次,午餐后服,均共5天 三、疗效标准 痊愈:病损发红区或白色绒膜完全消失。萎缩的舌背乳头恢复。自觉症状完全消失。白色念珠菌检查阴性。 显效:病损发红区或白色绒膜大部分消失。自觉症状减轻。白色念珠菌转阴或可疑阳性。 有效:病损区缩小,症状减轻.白色念珠菌检查转阴或可疑阳性。 无效:病损及症状无变化,白色念珠菌检查阳性。 以上治愈和显效统计为总有效例数。 四、结果 4.1治疗结果 组别n 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氟康唑组36 11 16 8 1 75% 伊曲康唑组37 9 15 13 0 64.86% 注:χ2=2.39 p>0.05 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