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20年最新【中考考点梳理】中考语文(安徽)现代文阅读梳理:专题一-说明文阅读

2020年最新【中考考点梳理】中考语文(安徽)现代文阅读梳理:专题一-说明文阅读

2020年最新【中考考点梳理】中考语文(安徽)现代文阅读梳理:专题一-说明文阅读
2020年最新【中考考点梳理】中考语文(安徽)现代文阅读梳理:专题一-说明文阅读

专题一,说明文阅读

中考知识梳理

1.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 说明文的分类

按照不同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根据说明对象(指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①.事物性说明文以实在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

②.事理性说明文以抽象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缠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如《死海不死》等。

备注: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缠明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还可以把说明文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实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一类是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平实说明一般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

明易懂。生动说明一般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以对话、故事、拟人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生动、有趣。

3. 说明文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一),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常以时间性词语为标志,或者是年月,或者是时代、朝代等。如《中国石拱桥》。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以空间方位词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为标志。如《核舟记》,按头—舱—尾—贝的顺序说明。(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具体表现为: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主要到次要,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个别,由具体到抽象,由特点到功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等。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现象到本质(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绍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4. 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为了说清楚事物的特征或缠述明白事理所用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如下:

(一),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作用:使那些概括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清楚、明白。例子前常有“例如”“比如”“如”等,标志性词语。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这时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作用:因为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了多层次的说明,所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眉目清晰,避免了产生重复交叉的现象,不同类别的事物特征明了,让人印象深刻。

(3),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作用:能够给人以准确、具体的印象,增强说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作用:通过比较,使事物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都明显地表现出来,

便于读者把握事物的特征,特别是事物之间的差别。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方法。

作用:便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该事物与别的事物严格的区分开来。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把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便于理解。

作用:可以使原本不为人所熟悉的或抽象的事物变得通俗易懂,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

(7),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比较灵活自由,不要求完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属性。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要求完整;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而是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8),摹状貌:就是通过描绘事物形貌的方式揭示事物的特征。

作用:有助于把说明对象说的形象、具体、生动。

(9),画(列)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比较抽象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绘制精确图表,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说明的事物项目较

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据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十),引资料:包括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以及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说明方法的速记口诀:

十种方法要知道:举例分类作比较,定义诠释画图表,比方数字摹状貌,还有一种很重要,引用说明(引资料)。

5. 说明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是怎样运用限制性词语、概括性词语来修饰中心语的,分析它们的特点、作用。

具体来说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注意分析限制性词语的表达作用;二是要注意分析表示估计和猜测的词语的表达作用;三是要注意分析词语的搭配。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尝,有的以生动活泼见尝。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等等,总之不拘一格。

6. 说明文的结构

(一),总分式:包括“总分”式(如《苏州园林》)、“分总”式(如《什么是生态系统》)、“总分总”式(如《看云识天气》)。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如《万紫千红的花》一文,第一步说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第二步说明花变色的原因,第三步说明花与昆虫的关系,第四步说明花与人的关系,逐层深入,各层之间关系是递进的。

(3),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控间顺序的说明文。

(4),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

常考考点及方法指导

考点1,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一、典例剖析

【例题】(2013年安徽)6题: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一题)

对象,古桥,特点是:

对象,廊棚,特点是:

【思路归纳】分析说明对象特征,实际上是对文意理解及概括能力的考查。首先分清文章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本题从文章

标题《西塘古镇》来看,可判断出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西塘古镇。题目中的表格只是列出了西塘古镇中的两个方面,所以只需概括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古桥和廊棚。写古桥的是第④段,通过“河桥密布”“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可以概括出答案;第⑥段写廊棚,通过“西塘的规模最大”“沿河而建,造型古朴”可以概括出答案。

【答案及评分】(6分)古桥:数量多,种类多,造型精美。廊棚:规模大,沿河而建,造型古朴。(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方法指导

找说明对象的方法:

(一),看题目。有的标题直接表明说明对象,如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这些都是事物说明文,标题就直接表明了文中要说明的事物,即说明对象;再如《植物的抗旱本领》,这是事理说明文,题目就表明了要说明的事理“植物的抗旱本领”。

(2),观首段。题目没有表明说明对象时,甚至有时阅读没有题目时,那么我们就要看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往往会点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找结尾段。有时文章标题与首段找不出说明对象时,作者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揭示文章的说明对象,所以要十分关注这些重要的段落。

(4),抓关键句。有些说明文除了在文章开头、结尾处易出现说明对象外,还往往利用一些段首的中心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来点明文章

的说明对象。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这些句子,进而把隐含在文中的说明对象凸现出来。

(5),归纳总结。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可行,那么这时候,只能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概括说明对象特征:

(一),认真读题,根据题干表述,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清楚题目问的是整篇还是某段或某几段)。

(2),快速通读全文,看文章题目、抓首括句和中心句、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很多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这些句子进行摘要总结,即可得到答案。

注意:有些信息需要同学们对该段或几段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这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洁。

(3),答案形成之后要与题干问法、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没有漏掉要点。

【针对训练】

123页(2011年安徽)《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第1题。124页(2013年新疆)《五彩滩:上帝打翻的调色盘》第1题。

考点2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一、典例剖析

【例题】(2011年安徽)6题: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4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二题)

【思路归纳】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悉常用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再根据说明方法各自的特点或标志来判断。注意题干已经指明是两种说明方法,第③段开头说“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可看出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而紧接着说“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及后面的“数百倍”“几万升”可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再结合本段内容,可看出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正是为了说明微藻制油的优势,使说明的内容具体而有说服力。

【答案及评分】(4分)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微藻制油的明显优势;使说明内容具体而有说服力。(说明方法、好处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方法指导

1. 判断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首先要了解并掌握常见说明方法的主要特征。可以找一些语言标志来辨别。如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列数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 (注意与年代的区别);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作比较:比、而、相对于、较什么;打比方:像、仿佛什么;下定义:判断句(比喻句、否定句不是下定义);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2.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分析。

可用公式:说明方法+通过什么+形容词+说明了什么

如“举例子”,可套用为:通过列举某某的事例,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某某

“作比较”可套用为:将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鲜明地突出了什么; 其他说明方法可见前面“知识清单”第4点。

【针对训练】

123页(2013年安徽)《西塘古镇》第3题;125页(2013年内江)《江苏园:春来江水绿如蓝》第2题。126页(2013年枣庄)《五官并非“各自为政”》第2题。

考点3,筛选提取整合信息

一、典例剖析

【例题1】(2011年安徽)7题:我国“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 (3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二题)

【思路归纳】首先,锁定答题区间,“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在第⑤段中提到。第⑤段开头第一句话是说启动了这一项目,紧接着后面的内容都是在缠述这一项目要解决的问题,注意“有望”“还”“此外”这些词语,对他们所引导的内容加以概括整合,即可总结出答案。

【答案及评分】(3分)①,开发出“微藻资源库”,提供备选的微藻品种;②,提高微藻产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③,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指标。(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例题2】(2011年安徽)8题: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4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二题)

【思路归纳】首先对“可循环”“绿色”两词进行深入理解,“可循环”即“再生”,“绿色”即从环保方面着手。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之后,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筛选对比。全文共5段,第①段是说微藻如何进入科学家们,的视线;第②段介绍了微藻的特点;第③段阐述微藻制油的明显优势;第④段讲述微藻在环保方面的作用;第⑤段介绍了“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从段落大意可看出,答案应在③④两段寻找,第③段末尾“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即是答案之一,第④段就直接有环保方面文字的叙述,如“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这些文字即是答案,可直接引用。

【答案及评分】(4分)①,可再生;②,不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③,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④,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方法指导

答这类题目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尽量使用原文原句,或是对原文原句简单组合,不行再自我组织语言,进行筛选、概括。下面分类作一个方法总结:

一. 通读全文。作答此类题型,一定要返回文本之中,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各段落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结

合题干部分,再返回相关的重点段落,找出问题具体与哪些内容有关;最后,分析、归纳、概括出我们需要的内容。

2. 把握主要的说明对象。任何一篇说明文都有自己的说明对象,有的文章说明对象有多个,有的只有一个,这就需要我们理清思路,找出主要的说明对象。理清了这一点,再来作答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就不难了。

3. 说明文的内容是具体准确的,每一则材料都是围绕说明中心进行的介绍。把握全文核心的同时,也要注意部分强调的重点,对此加以分析归纳,这样才会更准确地理解题意,从而作出正确判断,既而可对文章的信息加以归纳概括,做到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

4. 概括归纳段落内容。概括时要重视首括句、尾括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概念或解说性语句的作用。常见方法有:一是寻找段落中心句,往往在首尾;二是抓住关键句加以概括;三是利用提示性语言标志,如“因此”“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一句话”等。

考点4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一、典例剖析

【例题】(2013年安徽)5题:根据文章内容,用“双斜杠”将③至⑨段分成四个部分。(3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一题)

③④⑤⑥⑦⑧⑨

【思路归纳】划分层次,可从文章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来说,可根据文章意思来划分;从形式上来看,可抓住说明文中说

明的中心或说明的对象来划分。对于本题,先要明确题干要求,题干是说把③至⑨段分成四个部分,③至⑨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从说明对象的各个小的方面来具体讲述西塘古镇。因此,可从说明对象的各个小的方面来划分,第③段介绍西塘古镇的道路交通,第④⑤段介绍西塘古镇桥的种类、造型及其特点,第⑥段介绍西塘廊棚的规模位置、造型,第⑦⑧⑨段介绍西塘街道弄巷的特点。弄清各个段落之间的说明关系,层次自然就清晰了。

【答案及评分】(3分)第一部分第③段,第二部分第④⑤段,第三部分第⑥段,第四部分第⑦⑧⑨段(对1处,德1分)

二、阅读方法指导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常用方法有:

1. 可从说明顺序来划分。

(一),时间顺序。抓时间变化的词语,如年月、时代、朝代变化的词语等。

(2),空间顺序。抓地点转换的词语,或从外到内,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或空间方位(如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左右等)等。(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或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等。

2. 从说明对象来划分。每篇说明文都有一个说明对象,理清说明对象后,再看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这一对象的。有时,一个说明对象里又分了好多小的方面,要能把这些小的方面结合起来考虑。

3. 抓结构。从总分式、递进式、并列式、连贯式等入手。

4. 抓联系纽带。联系纽带可以是过渡句或过渡段。捕捉段落之间路标性的词语和句子,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常常可以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这些词语大多是总结性或过渡性的短语。

考点5,体会词句表达效果

一、典例剖析

【例题1】(2013年安徽)8题: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一题)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思路归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上。本题题干是要分析“仅”的表达效果,即用了“仅”字,起到了什么作用,因此,可从内容上来分析,“宽处仅1米”“最窄处仅0.8米”这两处“仅”,限制说明了,石皮弄的宽度。具体而准确地强调了石皮弄之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答案及评分】(2分)突出了石皮弄的狭窄。

【例题2】(2013年安徽)9题: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4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一题)

【思路归纳】首先,从字面弄清“势”与“事”的含义,“势”即西塘古镇的有利方面,“事”即当地居民围绕西塘古镇的优势做了什么。接着,细读选文第⑩段及全文内容,抓住最主要的内容加以分

析和概括。先弄清这句话中的“三种空间形式”,分别是水道、廊棚、弄堂。再根据文章内容,西塘古镇的“势”实际上就是面积狭小,河道众多,水路交通发达。“事”即是依水而居,河桥密布,修建廊棚,街弄狭窄,交通较为便利,空间利用度高。最后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答案及评分】(4分)势:水道纵横,面积狭小。事:居民生活和商贸活动的交通需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方法指导

在说明文中,为了使说明语言准确严密,通常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数量等方面进行修饰限制,可使语言表达得更具体、全面,增强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具体题型可分为四类:

一.说说某某词语的意思

【答题格式】(“某某”的意思是什么(结合语境回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某某”词的表达作用。

【答题格式】(“某某”一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的什么样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注意:可找表程度的修饰词、代词(“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数字等。

附: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时常出现的词语:

表示约数的有:约、大约、近、上下、左右。

表示程度的有:最(多)、至多、几乎、全部、仅。

表示范围的有:大多数、大部分、遍及、一般、之一。

表示频率的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往往。

3.文中某某词语的指代意义(内容)。

首先要明确指代的内容具体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指代的内容或是对上文现象的再次说明、强调,或是对下文内容的提示,下文是对上述代词的详细解说。

常考的指示代词有“这”、“此”、“其”、“其中”等。答这一类题时,要特别研读词语所在句的上下文,找到对应的词语或句子。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与指代词语替换,要符合文意,才是正确的答案。指代词语一般指代的是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有时可能还要结合全文内容,或是全文中的某几段内容来分析。

注意:分析出其指代意义后可以代回原文检查是否正确,看原来句子的表达意思是否明确,进一步检验其正确性。

4.文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步骤】(一)判断,一般是不能删。(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3)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以后与没有删掉以前句意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4)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答语: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格式】(不能。若删掉“某某”词,原文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显得太绝对;用“某某”词,准确地说明了什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名著阅读真题过招(含答案)

专题复习三名著阅读真题过招 1.(2018·安徽中考)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 A.罗曼·罗兰B.贝多芬 C.米开朗基罗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安徽中考)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B.《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丹麦 C.《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 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英国 (2)“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 3.(2016·安徽中考)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________》,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人名)。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________(人名)究竟是什么人? 4.(2015·安徽中考)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在______、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中,女主人公______________面对敌人的酷刑,发出了铮铮宣言:“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2)《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故事出自______(国别)的寓言故事集《________》。 5.(2014·安徽中考)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课标通用安徽省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3名著导读及参考答案

素养全练(三) 名著导读 一、A组2018模拟集训 1.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第(1)~(2)题。 (1)巧借天时,为我所用,这是不少有识之士的明智选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 赤壁”;《水浒》中,吴用等巧借,“”。 (2)“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句中加点的“我”指的是,从她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她的形象特点 是。 炎热天气智取生辰纲(2)阿长(或:长妈妈) 善良、慈爱(或:乐于助人) 2.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第(1)~(4)题。 (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 红海、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人名)战胜了伤寒,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在去基辅之前来到烈士公墓悼念战友。 (3)《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国名)曾用两根特制的圆棍弹琴,国王、王后听了都非 常满意。 (4)《水浒》中,梁山好汉戴宗有道术,绑四个甲马,可日行八百里,他的江湖绰号 是。 地中海(大西洋) (2)保尔·柯察金(3)大人国(4)神行太保?导学号64714051?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第(1)~(2)题。 【甲】他让战友们走出以后,才取下了铁锁,放入衣袋,作为一种特殊的纪念品。他相信,这把 象征着美蒋反动派特务统治的大铁锁,将来会和许多缴获的战利品一样,陈列进革命博物馆里去的。 【乙】正在这时候,窗子那儿有一个最美丽的歌声唱起来了,这就是那只小小的、活的夜莺,它 栖在外面的一根树枝上,它听到皇帝可悲的境况,它现在特地来对他唱点安慰和希望的歌。 (1)甲文选自《》,文中的“他”是(人物)。 (2)乙文的作者是(国家)的安徒生,文章最后皇帝跟着小女孩走向(地点),去了解百姓们的真正生活。 红岩刘思扬(2)丹麦田间 4.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第(1)~(2)题。 (1)那罗刹出门,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 你的嫂嫂!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 以上语段出自小说《西游记》,作者,语段中“罗刹”指的是。

贾平凹《访梅》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与答案(2019年安徽省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访梅 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 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 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 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 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 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儿分(),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他了去。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 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看,看着看着,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红呢! ” “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 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一定是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在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之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 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不该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 “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好了,找到了。”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 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那么说,”我们一时()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 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并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且自那以后,愈来愈 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 去了。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吃惊狐疑疑惑 B. 狐 疑吃惊疑惑 B.疑惑狐疑吃惊 D. 疑惑吃惊狐疑

2019安徽中考语文考纲(古诗文)

2019安徽中考语文考纲 优秀古诗文篇目和课外读物篇目 (一)优秀古诗文篇目 依据《课程标准》推荐的61篇优秀古诗文,本《纲要》规定的古诗文阅读和默写的范围如下: 1.关雎 2.十五从军征 3观沧海 4.饮酒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登幽州台歌 7.次北固山下 8.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9.间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1.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崔颢 12.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13.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1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1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17.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18.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19.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20夜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2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2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24.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25.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2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27.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28.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29.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0.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1.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32.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33.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34.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35.《论语》12章 36.《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7.《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己矣。) 38.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39.出师表诸葛亮

(安徽专用)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名著阅读十《童年》素材

十、《童年》[2010考] 【作家作品】 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作品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三岁至十岁期间的童年生活,小说通过一个小孩的眼光,以第一人称[2010考]的角度,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2010考]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典型人物】 人物人物辨识相关故事性格特点 阿廖沙(主人公) “我”、阿列克谢 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淳朴的小 茨冈、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 情”等,都给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 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对 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坚强、勇敢、善良、纯洁、 正直和充满爱心。 外祖母身份:劳动妇女 外貌:身材圆圆的, 大脑袋,大眼睛, 黑樱桃的眼珠,松 软的鼻子 面对生活的不幸,她都默默承受。她 喜欢唱歌、跳舞,还经常讲一些怜悯 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 故事给阿廖沙听,举办热闹的家庭舞 会,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 而孤独的心。 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 生活、胸怀宽广、善于忍让。 外祖父身份:染坊主 外貌:身材匀称, 尖尖瘦瘦,胡子是 赤金色的,鸟嘴鼻 子,绿莹莹的小眼 睛 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阿廖沙因 染坏了一匹桌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 又把自己的故事讲给阿廖沙听;为了 进入上流社会,要把女儿嫁给贵族; 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 工偷东西;他的身世值得同情,偶尔 在病中也会“教阿廖沙识字和人生哲 理”。 吝啬、贪婪、专横、暴戾, 但也有善良的一面。 小茨冈身份:学徒 外貌:身材四四方 方,胸脯宽宽大大, 大脑袋上一头卷发 替阿廖沙挨打;买东西时趁机偷东西, 外祖父表面不希望这样,实际暗中纵 容,两个舅舅也默许欣赏;搬石十字 架被压死,和他喜欢争强好胜有关系。 乐观淳朴,富有同情心,仗 义,有小偷小摸的习惯,争 强好胜,喜欢逞能。 “好事情”身份:房客、进步 的知识分子 外貌:清瘦,驼背, 面色雪白,留着两 绺黑胡子 他是阿廖沙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 生活贫困,喜欢搞科研,总是一个人 在家里做实验。他受人嘲笑,外祖父 蔑视他,想赶走他,他怕外祖父打 “我”而拒绝让“我”找他。 献身科学、见识远大。 【典型情节】 第一次挨打:阿廖沙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得了一场大病。在此期间,外祖父带着礼物来看阿廖沙,还给他讲自己年轻时的故事。(篇目辨识:表哥、白桌布、染缸)

安徽中考语文复习

2014年安徽中考语文复习备战策略 2014中考在即,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必须要提高中考复习各个环节的有效和高效。根据我校实际教学情况,特此制定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一、近几年安徽省中考命题规律与特点 回眸2013年中考试题,出现以下亮点:把整首诗或词默写改为律诗的后四句默写,这既考查了整体记忆诗词的水平,又提醒考生不要拘泥于已有形式。“语文综合运用”将“文明出行”作为活动主题,提醒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图文转换(数字转换),推陈出新;现代文阅读中《西塘古镇》的选材一改以往的科普性质,考查了一篇介绍风景名胜的文章,语言清新、简约,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作文虽是半命题,但四选一的形式,给考生留下更大的空间,节省拟题时间,题目切合考生实际,便于抒发真情。就整体而言,试卷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结构稳定,注重基础 (二)综合考查,文学性强 (三)贴近实际,以人为本 二、从全国命题趋势看安徽命题走向 下面我们再从全国中考命题的趋势,简单分析一下安徽中考语文的命题走向: 1、对于古诗文默写,在各省市大力推行“理解型默写”题型的背景下,安徽省是否可以结合自身课改特点将其与“识记型默写”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在“重基础、重落实、重积累”的基础上,加上“重运用”,以凸显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2、作文题型可能也会有所变化。因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已经连续出现7年,2014年有可能“创新”,比如“材料作文”“漫画作文”等,只是可能性不大,今年考查“命题作文”的可能性较大;现代文可能是议论文加散文(记叙文);文言文阅读近年来几乎没有出现过的《桃花源记》《出师表》《陋室铭》《爱莲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值得关注,另外还要关注课外浅显文言篇目;当然,其他历年来曾经出现过的篇目也不能完全忽视。 2014年安徽中考语文考纲有所变化 一、命题依据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 二、具体变化 2013年:文言文部分,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记承天寺夜游》《蒹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观刈麦》等5篇不列入古诗文阅读和默写的考试范围。课外名著阅读:删去了《繁星春水》《格列佛游记》《伊索寓言》,新增了《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14年:考纲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归,课外名著阅读篇目没有变化。 另外,在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也有一些小的变化,请注意。 3、依据课标,淡化教材。随着教材单一化局面被打破,全国各地使用的语文教材版本越来越多。众多个性鲜明的教材的使用给语文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课标》是中考命题的基本依据。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课标》和《安徽考纲》的研究。特别要关注2014年《安徽中考语文考纲》的变化。 4、尊重学生个性,答案开放灵活。在全国中考试卷中,主观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题目的设置也变得更加灵活,答案不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更多是“意思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充分地尊重了考生的个性,更加有利于考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这一点在安徽省卷中多有体现。

老舍《骆驼祥子》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安徽省中考题)

老舍《骆驼祥子》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安徽省中考题)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十八岁的时候,祥子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做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多着一些变化与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自然,他也晓得这样的机遇不完全出于(),而必须人与车都得漂亮精神,有货可卖才能遇到识货的人。想了一想,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但这不是不能胜过的困难,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的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①上一辆车,一顶漂亮的车!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 再来看看祥子的身材,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②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

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按照常规的审美标准,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③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象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④的。 这么说来,祥子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象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 ();设若口齿灵利是出于天才,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是老看着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出一声,咬着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

2017-201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阅读题及解析】汇集

2017-201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阅读题及解析】汇集2019年安徽省中考题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卷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②水河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①曾益其所不能(2).②山岛竦峙(3).③沿溯阻绝(4).④感时花溅泪(5).⑤君问归期未有期(6).⑥山河破碎风飘絮(7).(2)①浊酒一杯家万里(8).②略无慕艳意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 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 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曾、竦峙、 溯、溅、絮、慕”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 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2)小惠未编(3)必以信(4)必以情断之(5)智虽弗及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是则可矣。 17.【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_______。 18.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答案】15.(1)参与(2)通“遍”,遍及,普遍(3)实情(4)代指案件、案情(5)够,达到 16.(1)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这就能(开)战了。 17.(1).对话(语言);(2).对比 18.①鲁庄公任人唯贤②曹刿的远见卓识。 【解析】选自《左传》作者:左秋明年代:春秋时期

安徽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名著阅读训练

专题三名著阅读 1.(2018·安徽合肥、安庆九年级名校联考)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B.《简·爱》—夏洛蒂·勃朗特—法国 C.《骆驼祥子》—老舍—中国现代 D.《童年》—高尔基—苏联 (2)《水浒》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两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呼保义”是________的称谓,“玉麒麟”是__________的称谓。 2.(2018·安徽淮北相山区质检)名著阅读。 (1)施耐庵在《水浒》中写打虎的情节都非常精彩,如武松______(地名)打虎,______(人物绰号)沂岭杀四虎。 (2)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 3.(2018·安徽合肥质检)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双枪老太婆—劫持军车—《红岩》 B.武松—沂岭杀四虎—《水浒》 C.斗战胜佛—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西游记》 D.保尔·柯察金—在朱赫来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 以上文字出自法国作家________(填作者)的《名人传》,“他”指的是______。 4.(2018·安徽六安霍邱二中模拟)名著阅读。 (1)下列名著回目的出处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B.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C.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D.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认识了________——一个林务官的女儿,保尔通过哥哥认识了________,在他的帮助下保尔走上革命的道路。

2020年最新【中考考点梳理】中考语文(安徽)现代文阅读梳理:专题一-说明文阅读

专题一,说明文阅读 中考知识梳理 1.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 说明文的分类 按照不同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根据说明对象(指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①.事物性说明文以实在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 ②.事理性说明文以抽象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缠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如《死海不死》等。 备注: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缠明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还可以把说明文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实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一类是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平实说明一般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

明易懂。生动说明一般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以对话、故事、拟人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生动、有趣。 3. 说明文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一),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常以时间性词语为标志,或者是年月,或者是时代、朝代等。如《中国石拱桥》。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以空间方位词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为标志。如《核舟记》,按头—舱—尾—贝的顺序说明。(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具体表现为: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主要到次要,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个别,由具体到抽象,由特点到功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等。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现象到本质(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绍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4. 说明方法

(课标通用)安徽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1名句默写

素养全练(一) 名句默写 一、A组2018模拟集训 1.(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 ....6.题.)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③,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持节云中,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建议,下令“” 受到上等奖赏。 (2)默写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前四句。 , 。 , ②一鼓作气③荡胸生曾云④病树前头万木春⑤何日遣冯唐 ⑧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导学号64714041? 2.(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的名句。(任选其中 ....) ....6.题.,.不得多选 ①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②,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⑥,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⑧郦道元的《三峡》中,作者面对春冬之时各种景物的感受的句子是“”。 (2)请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 。 , 。

①山岛竦峙②采菊东篱下③千树万树梨花开④乱花渐欲迷人眼⑤燕然未勒归无 ⑦自缘身在最高层⑧良多趣味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题,不得多选)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③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④,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城阙辅三秦,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其五)》〕⑦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⑧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季景色的一句是: 。 (2)默写杜甫《望岳》的后四句。 , 。 ,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③山岛竦峙④飞来山上千寻塔⑤ ⑦谁家新燕啄春泥⑧野芳发而幽香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题) ①荡胸生曾云, 。 (杜甫《望岳》)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④悠哉悠哉, 。 (《诗经·关雎》) ⑤,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⑥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⑦,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有人冒充广场舞爱好者,通过聊天来夸耀自己的特殊理财途径,引诱老年人上当,这真是“ ”(请填写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2)默写王维的《使至塞上》最后四句。 , 。 , ③无案牍之劳形④辗转反侧⑤树木丛生⑥千 ⑧醉翁之意不在酒

中考语文拼音专题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最新总复习资料—拼音专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酝.(yùn )酿阴晦.(huì)憧.(chōng )憬轩.(xuān)榭 B 阔绰.(chuò)潮讯.(xùn)水藻.(zǎo)瀑.(pù)布 C 惘.(wǎng)然埋.(mán)怨狼藉.( jí)斟酌.(zhuó) D 气氛.(fēn)澄.(chéng)清蹒.(mǎn)跚琐.(suǒ)屑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烙.(lào)印分泌.(mì)乳臭.(xiù)未干 B惬.(qiè)意冗.(rǒng)长怒不可遏.(è) C.阔绰.(zhuò)参差.(cī)拈.(niān)轻怕重 D丰腴.(yú)蜿.(wān)蜒姹.(chà)紫嫣红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挑剔.(tī)丰腴.(yú) 糟粕.(pò) 人迹罕.至(hǎn) B、酝酿.(niàng)绽.放(zhàn)摇曳. (yè) 杳.无消息(yǎo) C、池沼.(zhǎo) 污垢.(gòu) 殉.职(xùn) 拈.轻怕重(niān) D、阴晦.(huì) 恬.静(tián)吮.吸(yǔn) 载.歌载舞(zǎi)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暂.时(zhàn) 教诲.(huì) 情不自禁.(jìn) B.畸.形(jī) 辐.射(fǔ) 得不偿.失(Shǎng) C.膝.盖(xī)机械.(xiè)满载.而归(zài) D.勉强.(qiáng)允.许(yǔn称.心如意(chèn g) 5、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锤练.(liàn)干涸.(gù)惟妙惟肖.(xiào) B.凋.零(diāo)陌.生(mò)深恶.痛疾(wù) C.和煦.(xù)挑.衅(tiāo)走头.无路(tóu) D.校.对(xiào)窥.探(kuī)仓.海桑田(cān) 6.下列各组加点字的音、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书塾.(shóu)阻塞.(sè)炫.耀(xuàn)龟.裂(guī) B镂.空(lòu)希冀.(jì)粗犷.(guǎng)猝.然(cù)C虬.枝(qiú)阴霾.(lí)侧.隐(cè)匿.名(nì) D诲.暗(huì)差. 使(chāi)怂.恿(sǒng)称.职(chèng) 7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喝.彩(hē)伶.仃(líng )姹.紫嫣红(chà) B.污秽.(huì)戍. 守(shù)白雪皑皑 ..(ái) C.忏.悔(chàn)晨曦.(xī)风调.雨顺(diào) D.提.防(dī)侥. 幸(xiǎo )丢三落.四(là) 8.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稳操胜券.(juàn)如火如荼.(chá)迥.然不同(jiǒng) B沧.海一粟(cāng) 安然无恙.(yàn 惟妙惟肖.(xiào) C.不无裨.益(bì参.差不齐(cēn)随声附和.(hè) D.丢三落.四(luò拈. 轻怕重(niān)面面相觑.(qù) 9.下列加点形近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羁绊.(bàn)挑衅.(bàn)河畔.(pàn)金柳 B、茁.壮(zhuó) 笨拙.(zhuō)相形见绌.(chù) C、寺.庙(sì)把持.(chí)恃.才放旷(shì) D、广.大(ɡuǎ nɡ)扩.大(kuò)心旷.神怡(kuànɡ)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着.重附着.着.急穿着.打扮 B.干燥.噪.音急躁. 下河洗澡. C.沾.染玷.污粘.贴拈.轻怕重 D.差.遣参差.差.点儿 差.强人意 1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庇.(bì)护秀颀.(qí) 拮.(jié)据轮廓.(kuò) B.跻.(jī)身狭隘. (yì) 震慑.(shè) 记载.(zài) C.祈.(qí)祷应和.(hé) 惬.(xiá)意积淀.(diàn) D.汲.(xī)取浓郁. (yù) 殉.(xùn)职徘徊.(huí) 1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倩.影(qiàn)皎.洁(jiǎo)休憩.(qì)拈.轻怕重(niān) B.随.州(séi)狭隘.(ài)差.使(chāi)莘莘 ..学子(xīn) C.干涸.(hé)怜悯.(mǐn)玷.污(diàn)脍炙.人口(zhì) D.破绽.(zhàn)迷惘.(wǎng)省.悟(xǐng)面面相觑.(qù) 1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也许有一天,我们无意间.(jiān)成了感动的小小源头.淙淙地流向另—个 渴望感动的双眸.(móu)。 B.一篇优美的散.(sǎn)文,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同带着我们在宁静的林荫. (yīn)道上散步一样。 C.青春,人生最宝贵的阶段,在人们的翘.(qiào)首企盼中姗.(shān)姗而来, 又在人们的欢呼欣喜中倏忽而逝。 D.美好的精神,也许会受到一时的掩盏,随着人生之路的不断延伸,她终究 会冲破羁.(jī)绊,舒枝展叶,熠.(yì)熠生辉。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chéng)潋.滟(liàn)拮据.(jū)憔.悴(qiáo)B.娴.熟(xián) 逶.迤(wěi)蹒.跚(pán)祈.祷(qí) C.诧.异(chà)殉.职(xùn)和煦.(xù)风靡.(mǐ)D.颓.唐(tuí) 饯.行(jiàn)笑靥.(yè)婵.娟(cán) 15.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倔强.(jiàng) 膝.盖(xī) 诧.异(chà) B. 解剖.(.pōu) 停泊. (pō) 粗犷.(kuàng) C.迸.溅(bìng) 褴褛.(lǔ) 汲.水(xì) D.湛.蓝(shèn) 阔绰. (chuō) 裨益.(bì) 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惬.意(xiá)符.合(fú)纽.带(niǔ)觅.食(mì) B.巷.子(xiàng) 呵.斥(hē)伶俐.(lì)情侣.(lǚ) C.哈.达(hǎ)棱.角(léng)自诩.(xú)驻.足(zhù) D.门槛.(kǎn)惋. 惜(wǎn)悼.念(diào)忐忑.(tè) 17.下列多音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混.账(hùn)着.想(zhuó埋.怨(mái)号.叫(háo) B悄.声(qiǎo)蛮 横.(hèng)间.或(jiàn)塞.子(sāi) C.勉强.(qiǎng)屏.障(píng)称.职(chèn 挑.战(tiǎo) D.反省.(xǐng)

安徽省中考语文考前押题 现代文阅读(含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恰与够(17分) 董改正 ①在造“够”字时,仓颉为难了,天下什么东西有个够呢?冥思很久没有想出来,只好去请教黄帝。黄帝想了想说:“民用五材(金木水火土),再多都不够,唯有多余的话,半句都嫌多!”仓颉击节赞叹:对,就是这个——够! ②但是对“够”的程度把握是困难的,什么时候够了?什么情况下够了?什么程度才叫够了?很难有个量化。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开始列举了许多山名,后来一句“环滁皆山也”囊括了,这五个字就是正好,就够了。郭沫若写剧本,有一句“你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有人说,这样情绪表达不够,改为“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更好,郭氏拜之为一字师。 ③文章如此,说话也是如此。有个相声模拟公交上劝架,前面义正辞严大方得体,后面来一句“什么玩意儿”,坏了。这样的事生活里很多,不只是笑话。一次我劝一个孤僻偏执的朋友,前面说得他引为知己,后面加了一句“你这种人也只有我能理解”,结果给人轰出来了。 ④文章“过了”或“不够”,大不了不够好,没多大问题,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孔融、杨修、祢衡等还因此丢了性命。这样的事毕竟少,“够”字造出来,当然不仅仅专门用做说话写文章的。对物质攫取的态度,“够”更难掌握。 ⑤没人嫌钱多,这是句老实话。取之有道还好,大不了穷于追逐,忘了生活的乐趣,若是取之无道,那么欲望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往往 ..要犯事。权位也是,名誉也是,一上道就高速向前,如果不慎思,很难遽然而惊:可够了啊? ⑥范蠡功成身退,并留一书信给大夫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何不去?”文种没走,结果被害死了。“够”的领会与否,关系到生死。王翦出战,带兵六十万,一路走一路派勤务兵和始皇帝讨价还价,要“美田宅甚众”,一连五次,谋士说:“将军,是不是太过了?”王翦大笑道,皇帝见我求田问舍贪图富贵,反而放心我了!看来,够与不够,真的是要悟性的。王翦果然无恙,得以寿终正寝。 ⑦什么时候是够?有词叫“恰好”“恰巧”“恰恰”,都是“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可”的“够”。恰是“合心”,合乎心意就好,心满意足就够,可是前提是“心”要知足。知足的心来自于对欲望的控制,对人生的理解,所以“恰”字造得好,也不好,因为心真的难以控制啊,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3分)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解析】通读全文,明确文章围绕“够”字展开论述,从写文章、说话逐渐深入到物质、权势和名誉方面论述什么是“够”,最后,在第⑦段总结全文: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 2.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2. (4分)不能。“往往”在句中表示欲望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犯事的几率高。这体现

2021部编版语文安徽中考文言文7-9年级词类活用汇总

2021部编版语文安徽中考 文言文 | 7-9年级词类活用汇总 七年级(上) 教材句子原意句中意 名词用作动词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志向有志 2.饭疏食,饮水(《〈论语〉十二章》)饭吃 3.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志向立志 方位名词,前面, 4.狼不敢前(《狼》) 向前 与“后”相对 5.—狼洞其中(《狼》)洞穴挖洞 名词用作状语 6.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时间按时 7.吾日三省吾身(《〈论语〉汁二章》)一天每天 8.其一犬坐于前(《狼》)狗像狗似的 9.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通道从通道 动词用作名词 10.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传授老师传授的知识 形容词用作名词 旧的学过的知识11.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新的新的理解和体会 12.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远大远大目标 形容词用作动词 13.非学无以广才(《诫子书》)广大增长 动词的使动用法 14.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知道、听说使知道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5.友人惭(《陈太丘与友期行》)惭愧感到惭愧 1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 喜悦、愉快以……为快乐章》)

七年级(下) 教材句子原意句中意 名词用作动词 17.但微颔之(《卖油翁》)下巴点头 18.有仙则名(《陋室铭》)名声,名誉出名,有名 19.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方位名词,上面,与 “下”相对 长到 20.不蔓不枝(《爱莲说》) 藤蔓横生藤蔓 枝茎旁生枝茎21.以为顺流下矣(《河中石兽》) 方位名词,下面,与 “上”相对 向下 22.棹数小舟(《河中石兽》), 船桨划(船) 动词用作名词 23.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射箭射箭的本领 24.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射箭射箭的本领 25.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水位急速升高大水 形容词用作动词 26.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分量小,与“重”相对轻视 名词的使动用法 27.苔痕上阶绿(《陋室铭》)绿色使……绿了 28.草色入帘青(《陋室铭》)青色使……染上了青色 八年级(上) 教材句子原意句中意 名词用作动词 29.每至晴初霜旦(《三峡》) 气温降到0℃无以下 时,空气中所含的水汽 凝结成的白色结晶 下霜 30.五色交辉(《答谢中书书》)光辉辉映 31.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脚步散步 32.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方位名词,东边,西边向东或向西

安徽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真题汇编

第3讲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专项训练 一、2016年考纲内8部文学名著阅读 (一)《水浒》 1.(2016·芜湖二模)《水浒》采取的是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在语言上,运用的是古白话,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2.(2016·淮北五校联考)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悉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 让吴用(人名)设计,约集了三阮兄弟等共计七人,在黄泥岗(地名)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 3.(2016·安庆二模)《水浒传》中写了三位女将:“一丈青”(绰号)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 4.(2016·合肥六大名校联考一)《水浒》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 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先后有三位寨主,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和宋江。 福州)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5. (2016·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 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技鬼神惊……”——《水浒传》这首《临江仙》赞美的是梁山好汉吴用,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智取生辰纲,还体现 在使时迁盗盔(巧用双掌连环计、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等。 6.(2016·张家界) 名著阅读。(4分) 他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 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 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干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水浒》(或《水浒传》);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见义勇为(或嫉恶如仇);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外两个故事: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大闹桃花村、二龙山落草)。 7.(2017·预测)《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作者是元 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它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杀富济贫的豪举。聚义厅前的义旗上写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8.(2017·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