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实验11-验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实验11-验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实验11-验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实验11-验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实验十一最大功率传输条件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负载获得最大传输功率的条件。

2. 解电源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二、原理说明

1. 电源与负载功率的关系

图1可视为由一个电源向负载输送电能的模型,R 0 可视为电源内阻和传输线路电阻的总和,R L 为可变负载电阻。

负载R L 上消耗的功率P 可由下式表示:图1

当R L =0或R L =∞ 时,电源输送给负载的功率均为零。而以不同的R L 值代入上式可求得不同的P 值,其中必有一个R L 值,使负载能从电源处获得最大的功率。

2.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根据数学求最大值的方法,令负载功率表达式中的R L 为自变量,P 为应变量,并使 dP/dR L =0,即可求得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

当满足R L =R 0时,负载从电源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这时,称此电路处于“匹配”工作状态。 3. 匹配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在电路处于“匹配”状态时,电源本身要消耗一半的功率。此时电源的效率只有50%。显然,这对电力系统的能量传输过程是绝对不允许的。发电机的内阻是很小的,电路传输的最主要指标是要高效率送电,最好是100%的功率均传送给负载。为此负载电阻应远大于电源的内阻,即不允许运行在匹配状态。而在电子技术领域里却完全不同。一般的信号源本身功率较小,且都有较大的内阻。而负载电阻(如扬声器等)往往是较小的定值,且希望能从电源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而电源的效率往往不予考虑。通常设法改变负载电阻,或者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加阻抗变换器(如音频功放的输出级与扬声器之间的输出变压器),使电路处于工作匹配状态,以使负载能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按图2接线,负载R L 取电阻箱。

2. 按表1所列内容,令R L 在0~1K 范围内变化时,分别测出U O 、U L 及I 的值,表中U O ,P O 分别为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和功率,U L 、P L 分别为R L 二端的电压和功率,I 为电路的电流。在P L 最大值附近应多测几点。

L L

L R R R U

R I P 202)(

+==[]

0202

40020:0)(2)()()(2)(,0R R R R R R R R R U R R R R R dR dP

dR dP L L L L L L L L L L ==+-+++-+==,解得令即L

L L L L MAX

R U R R U R R R U P 4)2()(222

0==+=

四、预习与思考题

1. 电力系统进行电能传输时为什么不能工作 在匹配工作状态?

2. 实际应用中,电源的内阻是否随负载而变?

3. 电源电压的变化对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有 无影响? 五、实验报告

1. 整理实验数据,并分析下列关系曲线:

I~R L ,U O ~R L ,U L ~R L ,P O ~R L ,P L ~R L 2. 根据实验结果,说明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什么?

测量数据举例: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戴维南定理 班级:17信息姓名:张晨瑞学号:20 一、实验目的 1.深刻理解和掌握戴维南定理。 2.掌握测量等效电路参数的方法。 3.初步掌握用Multisim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的方法。 4.初步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Multimeter、Voltmeter、Ammeter等仪表的使用方法以及DC Operating Point、Parameter Sweep等SPICE仿真分析方法。 5.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以及直流电源、万用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6.初步掌握Origin绘图软件的应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个含独立源、线性电阻的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子的床帘组合来等效置换,去等效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其等效电阻等于该一端口网络中所有独立源都置为零后的输入电阻。这一定理成为戴维南定理。 三、实验方法 1.比较测量法 戴维南定理是一个等效定理,因此应想办法验证等效前后对其他电路的影响是否一致,即等效前后的外特性是否一致。 实验中首先测量原电路的外特性,在测量等效电路的外特性,最后比较两者是否一致,等效电路中的等效参数的获取,可通过测量得到,并同根据电路结构所推到计算出的结果相比较。 实验中期间的参数应使用实际测量值。实际值和期间的标称值是有差别的,所有的理论计算应基于器件的实际值。 2.等效参数的获取

等效电压Uoc:直接测量被测电路的开路电压,该电压就是等效电压。 等效电阻Ro:将电路中所有电压源短路,所有电流源开路,使用万用表阻挡测量。 3.测量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 测试过程中测量的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与测量特性和形状有关。对于直线特性,应使测量间距尽量平均,对于非线性特性应在变化陡峭处多测些点。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用有限的点描述曲线的整体形状和细节特征。因此应注意测试过程中测量的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 为了比较完整地反映特性和形状,一般选取10个以上的测量点。 本实验中由于特性曲线是直线形状,因此测量点应均匀选取。为了办政策亮点分布合理,迎新测量特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根据点数合理选择测量间距。 4.电路的外特性测量方法 在输出端口上接可变负载(如电位器),改变负载(调节电位器)测量端口的电压和电流。 四、实验仪器与器件 1.计算机一台 2.通用电路板一块 3.万用表两只 4.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5.电阻若干 五、实验内容 1.测量电阻的实际值,填表,并计算等效电源电压和等效电阻 2.Multisim仿真 (1)创建电路; (2)用万用表测量端口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并计算等效电阻; (3)用万用表的Ω挡测量等效电阻,与(2)比较,将测量结果 填入表1中;

光纤通信教案

课程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 授课学时: 44学时 授课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3级 任课教师:

教案(首页)

第2章光纤与光缆 (一)教学内容: 基本光学定律和定义,光纤模式和结构,光纤波导传输的基本原理,圆波导的模式理论,单模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材料和制造基本原理。 重点:光纤模式和结构,光纤波导传输的基本原理,单模光纤的基本原理,光 纤材料和制造基本原理。 难点:圆波导的模式理论 (四)概述 对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做简单介绍,对光纤的导光原理采用射线法和标量近似解法进行重点分析。对单模光纤的结构特点、主模及单模传输条件进行讨论。介绍光纤的传输特性及特殊光纤。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引言 本章课程的讲授 在整个通信技术的发展中传输介质始终是人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的课题,光通信从19世纪前就已得到应用,但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传输介质,使得光通信无法充分发挥其优点。1966年英籍华人科学家C.K.Kao发表论文提出可以利用纯度极高的石英玻璃作为传输煤质来传送光信号,从而拉开了光纤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序幕(C.K.Kao博士也因此成就获得2009年Nobel物理学奖)。近半个世纪来,人们对光纤的结构、制造工艺不断改善,使得光纤的传输性能越来越优良,光纤已经成为现代长途干线网络信息传输的首选传输介质。 本章将对光纤进行详细的讨论,使学生对光纤通信课程建立较好的基本理解。 在讲授基本内容之前请学生回答自己对实际生活中所接触的光纤光缆的认识和理解,大家在什么地方用过光纤呢?家里或宿舍上网时信息是通过什么进行传输或如何进行传输的呢?通过提问对学生进行较好的引导,让学生上课时很快提高兴趣。 2.1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2.1.1 光纤的结构 光纤有不同的结构形式。目前,通信用的光纤绝大多数是用石英材料做成的横截面很小的双层同心玻璃体,外层玻璃的折射率比内层稍低。折射率高的中心部分叫做纤芯,其折射率为,直径为2a;折射率低的外围部分称为包层,其折射率为,直径为2b。 让学生自行思考为何要采用这种结构?提问!强调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很接近、差值不能太大。 采用芯包结构的目的: (1)进行全反射,减小散射损耗。 (2)增加纤芯的机械强度。 (3)保护纤芯不受外界的污染。 1 n 2 n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测定

实验八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负载获得最大传输功率的条件。 2. 解电源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二、原理说明 1. 电源与负载功率的关系 图9-1可视为由一个电源向负载输送电能的模型,R 0 可视为电源内阻和传输线路电阻的总和,R L 为可变负载电阻。 负载R L 上消耗的功率P 可由下式表示: 图9-1 当R L =0或R L =∞ 时,电源输送给负载的功率均为零。而以不同的R L 值代入上式可求得不同的P 值,其中必有一个R L 值,使负载能从电源处获得最大的功率。 2.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根据数学求最大值的方法,令负载功率表达式中的R L 为自变量,P 为应变量,并使 dP/dR L =0,即可求得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 当满足R L =R 0时,负载从电源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这时,称此电路处于“匹配”工作状态。 3. 匹配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在电路处于“匹配”状态时,电源本身要消耗一半的功率。此时电源的效率只有50%。显然,这对电力系统的能量传输过程是绝对不允许的。发电机的内阻是很小的,电路传输的最主要指标是要高效率送电,最好是100%的功率均传送给负载。为此负载电阻应远大于电源的内阻,即不允许运行在匹配状态。而在电子技术领域里却完全不同。一般的信号源本身功率较小,且都有较大的内阻。而负载电阻(如扬声器等)往往是较小的定值,且希望能从电源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而电源的效率往往不予考虑。通常设法改变负载电阻,或者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加阻抗变换器(如音频功放的输出级与扬声器之间的输出变压器),使电路处于工作匹配状态,以使负载能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 三、实验设备 (见右表)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按图9-2接线,负载R L 取 自元件箱DGJ-05的电阻箱。 2. 按表9-1所列内容,令R L 在0~1K 范围内变化时,分别测出 , L L L R R R U R I P 2 02)(+==[] 02 02 4 002 :0)(2)() ()(2)(, 0R R R R R R R R R U R R R R R dR dP dR dP L L L L L L L L L L ==+-+++-+= =,解得令即 L L L L L MAX R U R R U R R R U P 4)2( )( 2 2 2 0= =+=

验证动能定理实验教学提纲

验证动能定理实验

验证动能定理实验 1、实验原理:沙桶和沙子的重力视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mgS车 小车动能的改变量:验证合外力做的功是不是等于小车动能的改变量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沙和沙桶的质量;车的质量;算车的速度和位移; 3、要注意的问题:怎么平衡摩擦力?有两个不一样的质量在里面,所以不能抵消掉。怎么去处理纸带上面的点。 4、实验示意图如图: 例题1.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 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 (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 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 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 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用 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2 1 2 2 Mv 2 1 Mv 2 1

例2.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②将质量为200 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③在质量为10 g、30 g、50 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 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 ④释放小车,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 cm. 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 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 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________ J. (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某同学用如图1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C为弹簧测力计,不汁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O点,顺次选取5个点,分别测量这5个点到O之间的距离S,并计算出它们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2v。

二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 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原理说明 1.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来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E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其等效内阻R 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 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U OC 和R 0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 OC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 SC ,则内阻为 R O =SC OC I U (2) 伏安法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如图2-1所示。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 φ,则内阻 R O =tg φ=SC OC I U ΔI ΔU = 用伏安法,主要是测量开路电压及电流为额定值I N 时的输出端电压值U N ,则内阻为 R O =N N OC I U U - 若二端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电流。

(3) 半电压法 如图2-2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一半时,负载电阻(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 (4) 零示法 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2-3所示。 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稳压电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专题

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专题 实验方法一:利用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动能定理(略) 具体方法:参考三维设计 实验方法二:利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目的: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 2、实验原理:(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可认为 细绳的拉力就是砝码及砝码盘的重力(F绳=G砝码及砝码盘)。 (2)平衡长木板的摩擦力。 (3)在砝码盘中加放砝码并释放砝码盘,木块将在砝码盘对它的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记录的物体运动的匀加速阶段,适当间隔地取两个点A、B.只要取计算一小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即可确定A、B两点各自的速度v A、v B,在这段过程中物体运动的距离s可通过运动纸带测出,我们可即算出合外力做的功W合=F绳S AB(F绳=G砝码及砝码盘)。 另一方面,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通过比较W和ΔEk 的值,就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3、实验器材 长木板(一端带滑轮)、刻度尺、打点计时器、纸带、导线、电源、小车、细线、砝码盘、砝码、天平. 4、实验装置 5、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及砝码、砝码盘的总质量m。把器材按图装置好.纸带一段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2)把木块靠近打点计时器,用手按住.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木块,让它做加速运动.当小车到达定滑轮处(或静止)时,断开电源; (3)取下纸带,重复实验,得到多条纸带; (4)选取其中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数据处理,先在纸带标明计数点,然后取间隔适当的两点 A、B。利用刻度尺测量得出A,B两点间的距离S AB ;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A、B两点的速度v A、v B; (4)通过实验数据,分别求出W合与ΔE kAB,通过比较W和ΔEk的值,就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6、误差分析 1.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 2.利用打点的纸带测量位移,和计算木块的速度时,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参考借鉴】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冶金传输原理 英文名称:PrinciplesofTransportPhenomenainMetallurgR 课程代码:MPRC3019 课程类别:专业教学课程; 授课对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学分:2.0学分;学时:36学时; 主讲教师:许继芳; 指定教材:吴铿,冶金传输原理(第2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1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材料科学基础等 考试形式及成绩评定方式:闭卷成绩60%,平时成绩40% 一、教学目的 传输原理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基础课,阐述了冶金过程中的流体流动,动量、热量、质量传输的基本原理及其传递的速率关系,是冶金动力学过程的主要内容。动量、热量、质量传递有类似的机理和关系,也具有相互的关联和作用。分析冶金过程中三传问题及其基本的计算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动量、热量、质量传输的基本原理,深入了解冶金过程中各种传输现象,以及各种因素对传输过程的影响,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开发,提高控制和设计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传输原理中流体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流体的基本概念。从物理与数学的角度介绍流体的模型,给出流体的基本性质与分类,并对流体力学的分析方法进行介绍。 本章重点:流体力学的主要任务和研究内容。流体的定义和特点;流体的连续介质假设;流体的密度和重度;流体的相对密度;流体的比容。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可压缩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黏性的定义;牛顿内摩擦定律;黏度的表达式;影响黏度的因素;黏性流体和理想流体,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表面力和质量力;体系和控制容积;量纲和单位。 学习要求:本节都是一些基本概念,需熟练掌握。流体的定义、特点、连续介质假设必须理解,对流体连续介质假设的原因有大致了解。 第二章控制体法(积分方程) 主要内容:依据质量、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建立流体的质量、动量与能量守恒积分式,并将其结果应用到重力作用下流体平衡基本方程。 本章重点:质量平衡积分方程;动量平衡积分方程;能量平衡积分方程 学习要求:了解质量平衡积分方程、动量平衡积分方程和能量平衡积分方程的推导过程,通学习本节的例题能平衡积分方程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第三章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 主要内容:在介绍流体运动状态的基础上,给出描述流体运动的基本方法:拉格朗日法与欧拉法;同时介绍定常流、迹线、流线、流管、流量等一系列概念。 本章重点:层流状态;紊流状态;雷诺数;卡门涡街。拉格朗日法描述流体流动;欧拉法描述流体流动;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的区别和联系。质点导数。以速度为例,掌握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的转换。定常流动和非定常流动;均匀流动和非均匀流动;平面流和轴对称流;迹线;流线;流管和流束,流量。 学习要求:通过计算雷诺数来判别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深刻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这两种方法。掌握质点导数的含义及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下的质点导数。通过学习本节的例题能对一些简单的情况进行转换。本节的基本概论容易混淆,要熟练地理解和掌握,并能对一些简单的情况进行计算。 第四章动量传输微分方程 主要内容:在介绍连续性微分方程的基础上,对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建立了动量守恒微分方程,进而给出伯努利方程,讨论伯努利方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章重点:连续性微分方程;欧拉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其物理意义;不可压缩实际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学习要求:了解连续性微分方程的推导过程,记忆连续性微分方程的公式,通过连续性微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推导及应用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推导及应用 严皓 (上海交通大学 微电子学院 F0821102 5082119045 上海 200240) 摘要:从实域电路出发推导出最大功率定理,并将其推广到复频域中,得到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匹配条件,并通过具体实例加以应用及验证。 关键词: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匹配条件 复频域 最大功率 The Deri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aximum Power Transfer Theorem YanHao (SJTU SOME F0821102 5082119045 ShangHai 200240)Abstract:We derive the Maximum Power Transfer Theorem by analysising the Real frequency-domain circuit.Then we generalize the theorem to the complex-frequency domain circuit.We can get the matching conditions of the load through it. Then we apply Maximum Power Transfer Theorem in an example to prove it right. Keyword: Thevenin's theorem and Norton's theorem Maximum Power Transfer Theorem matching conditions maximum power complex-frequency domain 引言 实际电路中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所需的条件及满足这个条件时负载获得的最大功率,在实际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该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旨在得到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使之能在电路分析中直接使用。 1.最大传输定理的推导 在电子线路中,负载是用电设备,负载的功率是由电源提供的。无论是直流稳压电源,还是产生各种波形的信号源,其内部电路都比较复杂;但对外电路而言,都可看成是含源的二端网络,如图1.1(a)所示。当负载R L的大小发生变化时,二端网络N S传输给负载的功率也随之发生变化。 L L (a) (b) 图1.1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实验11-验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实验十一最大功率传输条件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负载获得最大传输功率的条件。 2. 解电源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二、原理说明 1. 电源与负载功率的关系 图1可视为由一个电源向负载输送电能的模型,R 0 可视为电源内阻和传输线路电阻的总和,R L 为可变负载电阻。 负载R L 上消耗的功率P 可由下式表示:图1 当R L =0或R L =∞ 时,电源输送给负载的功率均为零。而以不同的R L 值代入上式可求得不同的P 值,其中必有一个R L 值,使负载能从电源处获得最大的功率。 2.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根据数学求最大值的方法,令负载功率表达式中的R L 为自变量,P 为应变量,并使 dP/dR L =0,即可求得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 当满足R L =R 0时,负载从电源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这时,称此电路处于“匹配”工作状态。 3. 匹配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在电路处于“匹配”状态时,电源本身要消耗一半的功率。此时电源的效率只有50%。显然,这对电力系统的能量传输过程是绝对不允许的。发电机的内阻是很小的,电路传输的最主要指标是要高效率送电,最好是100%的功率均传送给负载。为此负载电阻应远大于电源的内阻,即不允许运行在匹配状态。而在电子技术领域里却完全不同。一般的信号源本身功率较小,且都有较大的内阻。而负载电阻(如扬声器等)往往是较小的定值,且希望能从电源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而电源的效率往往不予考虑。通常设法改变负载电阻,或者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加阻抗变换器(如音频功放的输出级与扬声器之间的输出变压器),使电路处于工作匹配状态,以使负载能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按图2接线,负载R L 取电阻箱。 2. 按表1所列内容,令R L 在0~1K 范围内变化时,分别测出U O 、U L 及I 的值,表中U O ,P O 分别为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和功率,U L 、P L 分别为R L 二端的电压和功率,I 为电路的电流。在P L 最大值附近应多测几点。 , L L L R R R U R I P 202)( +==[] 0202 40020:0)(2)()()(2)(,0R R R R R R R R R U R R R R R dR dP dR dP L L L L L L L L L L ==+-+++-+==,解得令即L L L L L MAX R U R R U R R R U P 4)2()(222 0==+=

验证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1 戴维南定理 一、实验目的 1.深刻理解和掌握戴维南定理。 2.掌握测量等效电路参数的方法。 3.初步掌握用Multisim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4.初步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Multimeter、V oltmeter、等仪表的使用以及DC Operating Point、Parameter Sweep等SPICE仿真分析法。 5.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及直流电源、万用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 6.掌握origin绘图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戴维南定理:任何线性有源(独立源、受控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s与电阻R0 串联的等效电路替换。其中电压源US大小就是有源二端电路的开路电压UOC;电阻RO大小是有源二端电路除去电源的等效电阻RO 。 三、实验器材与仪器 计算机一台;通用电路板一块;万用表两只;直流稳压电源两只;电阻若干 四、实验方法 1.比较测量法 首先测量原电路的外特性,再测量等效电路的外特性。最后比较两者是否一致。 2.等效参数的获取

等效电压Uoc:直接测量被测电路的开路电压。 等效电阻Ro:将电路中所有独立电压源短路,所有电流源开路,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 3.测量点个数及间距的选取 (测量点个数及间距的选取,与测量特性和形状有关。对于直线特性,应使测量间距尽量平均,对于非线性的特性应在变化陡峭处多测一些。且一般选取10个点以上) 本实验均匀选取。且应该先选取最大最小值然后均匀选取。 4.电路的外特性测量方法 在输出端口上改变R7的大小,测量端口电压和电流。 实验电路图 五、实验内容与数据记录 1.测量电阻的实际值。填入下表。

动能定理实验

动能定理实验 考点要求:1.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2.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3.实验拓展与创新 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目的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实验原理 (1)一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为W. (2)两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应为2W. (3)三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应为3W. (4)利用打点计时器求出小车离开橡皮筋的速度,列表、作图,由图象可以确定速度变化与功的关系.

3.实验器材 橡皮筋、小车、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铁钉等. 4.实验步骤 (1)垫高木板的一端,平衡摩擦力. (2)拉伸的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①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W . ②用两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2W . ③用三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3W . (3)测出每次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 (4)分别用各次实验测得的v 和W 绘制W -v 或W -v 2、W -v 3 、……图象,直到明确得出W 和v 的关系. 5.实验结论 物体速度v 与外力做功W 间的关系W =12 mv 2. 规律方法总结 1.实验注意事项 (1)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方法是轻推小车,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找到长木板的一个合适的倾角. (2)测小车速度时,应选纸带上的点均匀的部分,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部分. (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 (4)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

2.实验探究的技巧与方法 (1)不直接计算W和v的数值,而只是看第2次、第3次……实验中的W和v是第1次的多少倍,简化数据的测量和处理. (2)做W-v图象,或W-v2、W-v3图象,直到作出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考点一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例1(2014·天津·9(2))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__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③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

传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吉泽升版) 2-1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 解: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分为质量力和表面力两种。质量力是作用在流体内部任何质点上的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由加速度产生,与质点外的流体无关。而表面力是指作用在流体表面上的力,大小与面积成正比,由与流体接触的相邻流体或固体的作用而产生。 2-2什么是流体的静压强,静止流体中压强的分布规律如何? 解: 流体静压强指单位面积上流体的静压力。 静止流体中任意一点的静压强值只由该店坐标位置决定,即作用于一点的各个方向的静压强是等值的。 2-3写出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并说明其能量意义和几何意义。 解: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为:h P h P P P Z P Z γργ γ +=+=+ =+ 002 21 1g 或 同一静止液体中单位重量液体的比位能 可以不等,比压强也可以不等,但比位 能和比压强 可以互换,比势能总是相等的。 2-4如图2-22所示,一圆柱体d =0.1m ,质量M =50kg .在外力 F =520N 的作用下压进容器中,当h=0.5m 时达到平衡状态。求测压管中水柱高度H =? 解:由平衡状态可知: )()2/() mg 2 h H g d F +=+ρπ( 代入数据得H=12.62m 2.5盛水容器形状如图2.23所示。已知hl =0.9m ,h2=0.4m ,h3=1.1m ,h4=0.75m ,h5=1.33m 。求各点的表压强。 解:表压强是指:实际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差值。 )(01Pa P = )(4900)(g 2112Pa h h P P =-+=ρ )(1960)(g 1313Pa h h P P -=--=ρ )(1960 34Pa P P -== )(7644 )(g 4545Pa h h P P =--=ρ

实验11-验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实验十一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负载获得最大传输功率的条件。 2. 解电源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二、原理说明 1. 电源与负载功率的关系 图1可视为由一个电源向负载输送电能的模型,R 0 可视为电源阻和传输线路电阻的总和,R L 为可变负载电阻。 负载R L 上消耗的功率P 可由下式表示: 图1 当R L =0或R L =∞ 时,电源输送给负载的功率均为零。而以不同的R L 值代入上式可求得不同的P 值,其中必有一个R L 值,使负载能从电源处获得最大的功率。 2.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根据数学求最大值的方法,令负载功率表达式中的R L 为自变量,P 为应变量,并使 dP/dR L =0,即可求得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 当满足R L =R 0时,负载从电源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这时,称此电路处于“匹配”工作状态。 3. 匹配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在电路处于“匹配”状态时,电源本身要消耗一半的功率。此时电源的效率只有50%。显然,这对电力系统的能量传输过程是绝对不允许的。发电机的阻是很小的,电路传输的最主要指标是要高效率送电,最好是100%的功率均传送给负载。为此负载电阻应远大于电源的阻,即不允许运行在匹配状态。而在电子技术领域里却完全不同。一般的信号源本身功率较小,且都有较大的阻。而负载电阻(如扬声器等)往往是较小的定值,且希望能从电源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而电源的效率往往不予考虑。通常设法改变负载电阻,或者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加阻抗变换器(如音频功放的输出级与扬声器之间的输出变压器),使电路处于工作匹配状态,以使负载能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 三、实验容与步骤 1. 按图2接线,负载R L 取电阻箱。 2. 按表1所列容,令R L 在0~1K 围变化时,分别测出U O 、U L 及I 的值,表中U O ,P O 分别为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和功率,U L 、P L 分别为R L 二端的电压和功率,I 为电路的电流。在P L 最大值附近应多测几点。 表9(单位:R -Ω,U -V ,I -mA ,P -W ) , L L L R R R U R I P 202)( +==[] 0202 40020:0)(2)()()(2)(,0R R R R R R R R R U R R R R R dR dP dR dP L L L L L L L L L L ==+-+++-+==,解得令即L L L L L MAX R U R R U R R R U P 4)2()(222 0==+=

实验四戴维南定理及功率传输最大条件

实验四戴维南定理及功率传输最大条件 专业:通信工程班级:09 学号:120091102117 姓名:徐爱兵 实验日期:2010-10-8 实验地点:D302 指导老师:曹新容 一、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2、学习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3、验证功率传输最大条件。 二、原理及说明 1、戴维南定理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对外部电路而言,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相串联的有源支路来代替,如图3-1所示。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网络端口的开路电压U OC,其电阻等于原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为零时入端等效电阻R0 。 2、等效电阻R0 对于已知的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其入端等效电阻R0可以从原网络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测出。下面介绍几种测量方法。 方法1:由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可知: 因此,只要测出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和短路电流I SC, R0就可得出,这种方法最简便。但是,对于不允许将外部电路直接短路的网络(例如有可能因短路电流过大而损坏网络内部的器件时),不能采用此法。 方法2:测出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以后,在端口处接一负载电阻R L,然后再测出负载电阻的端 电压U RL ,因为: 则入端等效电阻为: 方法3:令有源一端口网络中的所有独立电源置零,然后在端口处加一给定电压U,测得流入端口的电流I (如图3-2a所示),则:

也可以在端口处接入电流源I′,测得端口电压U′(如图3-2b所示),则: 3、功率传输最大条件 一个含有内阻r o的电源给R L供电,其功率为: 为求得R L从电源中获得最大功率的最佳值,我们可以将功率P对R L求导,并令其导数等于零: 解得: R L=r0 得最大功率: 即:负载电阻R L从电源中获得最大功率条件是负载电阻R L等于电源内阻r0 。 三、实验内容: 1、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外特性 按图3-3接线,改变电阻R L值,测量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数据填在表3-1内。根据测量结果,求出对应于戴维南等效参数U oc,I sc。 表3-1 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外特性

戴维南定理验证试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实验(实习)报告 1.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多功能电表(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方法。 2.实验内容: 通过试验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并借助多功能电表(万用表)测量等效电阻、戴维南等效电压。 3.实验步骤: (1)完成上述连线后,启动电源开关,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U= 2.371V ,I= 5.045mA (2) 求A 、B 两端开路电压th E 和等效电阻th R 。首先将L R 电阻两端开路,用万用表电压挡测量A 、B 两端的开路电压 th E ;在L R 电阻两端开路的同时,再将电池短路,用万用表欧姆挡测量A 、B 两端等效电阻th R th E = 3.8095V ,th R =285.1

(3)得到上述测量值th E 、th R 后,将电阻L R 和th E 、th R 、电流表、电压表重新连线,画出下图电路,启动电源开关,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U=2.371 V ,I= 5.045mA 4.实验分析和总结 由上述实验步骤可以证明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戴维南原理正确,即任何有缘二端口网络均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串联组合,其中电压源U 大小就是有源二端电路的开路电压Uo ;电阻R 大小是有源二端电路除去电源的等效电阻R0。 该实验很好的反映了戴维南定理的实际应用,EWB 是较好电路仿真工具,软件能很方便的进行很多原理的仿真,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一节课的上机实验练习及本次报告的书写,我深深的发现了自身的不足,需要继续健身了解该软件,并不断练习巩固,不断总结经验,在一次次试验中得出模拟数据,能够更好地用于实际电路中。

实验10最大功率传输条件测定

实验十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负载获得最大传输功率的条件。 2、 了解电源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二、原理说明 1、电源与负载功率的关系 图10-1可视为由一个电源向负载输 送电能的模型,R 0可视为电源内阻和传 输线路电阻的总和,R L 为可变负载电阻。 负载R L 上消耗的功率P 可由下式表示: 当R L =0或R L =∞ 时,电源输送给负载的功率均为零。而以不同的R L 值代入上式可求得不同的P 值,其中必有一个R L 值,使负载能从电源处获得最大的功率。 2、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根据数学求最大值的方法,令负载功率表达式中的R L 为自变量,P 为应 变量,并使 dP/dR L =0,即可求得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 当满足R L =R 0时,负载从电源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这时,称此电路处于“匹配”工作状态。 3、 匹配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在电路处于“匹配”状态时,电源本身要消耗一半的功率。此时电源的效率只有50%。显然,这对电力系统的能量传输过程是绝对不允许的。发电机的内阻是很小的,电路传输的最主要指标是要高效率送电,最好是100%的功率均传送给负载。为此负载电阻应远大于电源的内阻,即不允许运行在匹配状态。而在电子技术领域里却完全不同。一般的信号源本身功率较小,且都有较大的内阻。而负载电阻(如扬声器等)往往是较小的定值,且希望能从电源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而电源的效率往往不予考虑。通常设法改变负载电阻,或者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加阻抗变换器(如音频功放的输出级与扬声器之间的输出变压器),使电路处于工作匹配状态,以使负载能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 三、实验设备 , L L L R R R U R I P 202)( +==[] 0202 40020:0)(2)()()(2)(,0R R R R R R R R R U R R R R R dR dP dR dP L L L L L L L L L L ==+-+++-+==,解得令即L L L L L MAX R U R R U R R R U P 4)2()(222 0==+ =图 10-1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戴维南定理 一、实验目的 1、验证戴维南定理 2、测定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的外特性和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外特性。 二、实验原理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于外电路而言,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形式来代替,理想电压源的电玉等于原一端口的开路电压Uoc,其电阻(又称等效内阻)等于网络中所有独立源置零时的入端等效电阻Req,见图4-1。 图4- 1 图4- 2 1、开路电压的测量方法 方法一:直接测量法。当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Req与电压表的内阻Rv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直接用电压表测量开路电压。 方法二:补偿法。其测量电路如图4-2所示,E为高精度的标准电压源,R为标准分压电阻箱,G为高灵敏度的检流计。调节电阻箱的分压比,c、d两端的电压随之改变,当Ucd=Uab 时,流过检流计G的电流为零,因此

Uab=Ucd =[R2/(R1+ R2)]E=KE 式中K= R2/(R1+ R2)为电阻箱的分压比。根据标准电压E 和分压比Κ就可求得开路电压Uab,因为电路平衡时I G= 0,不消耗电能,所以此法测量精度较高。 2、等效电阻Req的测量方法 对于已知的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其入端等效电Req可以从原网络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实验测出,下面介绍几种测量方法: 方法一:将有源二端网络中的独立源都去掉,在ab端外加一已知电压U, 测量一端口的总电流I总则等效电阻 Req= U/I总 实际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具有一定的内阻,它并不能与电源本身分开,因此在去掉电源的同时,也把电源的内阻去掉了,无法将电源内阻保留下来,这将影响测量精度,因而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电压源内阻较小和电流源内阻较大的情况。 方法二:测量ab端的开路电压Uoc及短路电流Isc则等效电阻 Req= Uoc/Isc 这种方法适用于ab端等效电阻Req较大,而短路电流不超过额定值的情形,否则有损坏电源的危险。 图4 – 3 图4-4 方法三:两次电压测量法 测量电路如图4-3所示,第一次测量ab端的开路Uoc,第二次在ab端接一已知电阻RL (负载电阻),测量此时a、b端的负载电压U,则a、b端的等效电阻Req为:

实验四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实验

实验四 戴维宁定理的验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验证戴维宁定理。 2、加深对等效电路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戴维宁定理:在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电路中,如果只研究其中一个支路电压、电流时,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如图4-1(a) 所示。任何有源二端网络对外的作 (a ) (b ) 图4 -1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路 用可用一个为U es 的理想电压源和内阻R 0串联的电源来等效代替见图4-1(b)。等效电源的理想电压源U es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即将负载断开后a 、b 两端之间的电压。等效电源的内阻R 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均除去(将各个理想电压源短路,即其电压为零;将各个理想电流源开路,其电流为零)后所得到的无源网络的内阻。这个定理称为戴维宁定理。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如图4-2所示,端子a ,b 左侧部分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R L 是外部负载。依据戴维宁定理,测得a ,b 两端的开路电压U OC 和等效内阻R 0以后将数据代入图4-1(b )内,如果两个电路在负载R L 上产生的电流I 相等,即可验证戴维宁定理。本次实验中,负载R L 以可变电阻代替,可以通过测量多组数据验证定理的正确性。 图4-2 戴维宁定理验证电路图 实验步骤如下: (1) 打开EWB 软件,选中主菜单Circuit/Schematic Options/Grid 选项中的Show grid ,使得 绘图区域中出现均匀的网格线,并将绘图尺寸调节到最佳。 (2) 在Sources 元器件库中调出1个Ground (接地点)和1个Battery (直流电压源)器件, 从Basic 元器件库中调出5个Resistor (电阻)、1个Potentiometer (可变电阻)、5个Switch (开关)器件,从Indicators 元器件库中调出1个V oltmeter (电压表)、1个Ammeter (电流表)器件,最后从Instruments 元器件库中调出1个Multimeter (多用表)器件,按图4-3所示排列好。 (3) 将各元器件的标号、参数值亦改变成与图4-3所示一致。 R L R L R U +- 5 4 R L I

实验四-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实验四-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实验四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PSPICE 仿真软件中绘制电路图,初步掌握符号参数、分析类型的设置。 (2)学习Probe窗口的简单设置。 (3)加深对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的理解。 二、原理与说明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一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支路来代替,该电压源的电压U S等于原网络的开路电压 U OC,电阻R O等于原网络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Req。原网络如图4-1(a),其等效变换如图4-1(b)。 诺顿定理指出,任一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流源与电导并联的支路来代替,该电流源的电流I S等于原网络的短路电流I SC,其电导G O等于原网络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导Geq ( Geq=1/Req )。其等效变换如图4-1(c)。等效内阻的测量图如图4-2所示。 图4-1 实验原理与说明图4-2 等效内阻的测量 三、实验设备 个人计算机、OrCAD/PSpice9.2软件。 四、实验内容 (1)测量有源一端口网络(如图4-3)等效入端电阻Req和对外电路的伏安

特性。其中U1= 5V,R1= 100Ω,U2= 4V,R2= 50Ω,R3=150Ω。 (2)根据(1)中测出的开路电压U OC、输入电阻Req,组成图4-1(b) 的等效有源一端口网络,测量其对外电路的伏安特性。 (3)根据(1)中测出的短路电流I SC、输入电阻Req,组成图4-1(c) 的等效有源一端口网络,测量其对外电路的伏安特性。 图4-3 原理图 五、实验步骤 R1 100R2 50 R3 150 RL {v ar} V1 5v V2 4v PARAMETERS: R0 1k RLd 1k V3 Is G0 1k RLn 1k 图4-4 绘制的电路图 (1)在Capture环境下绘制图4-4电路原理图,包括取元件、连线、输入参数和设置节点等。分别编辑原电路、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等效参数待定,电压源和电流源默认值为0),检查无误后存盘。 (2)为测量原网络的伏安特性,图4-4 中的R L是电阻值需改变。为此,R L 的阻值要在“PARAM”中定义一个全局变量var(参数值可任意选择如10Ω、1kΩ,同时把R L的阻值也设为该变量{var}。 注:PARAM设置方法是从special库中选取PARAM放置在电路图上,双击该器件在属性栏左上角的New Column,输入名称var,值1k。如要显示该名称和值在电路图上,在数据栏上右键单击,修改display属性。 (3)为测电路的开路电压U OC及短路电流I SC,设定分析类型为“D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