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大全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大全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大全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大全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劝说,说服②勉励,奖励③勤勉,努力。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五、表示时间的词

高考文言文的第三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当是时,曩(nǎng从前)、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jì到)、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

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

1.表示授予、提升官职:

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②辟:君王召见并授与官职。

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④简、铨(quán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选拔。

⑤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服阕(古代三年之丧满)

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

⑦擢、拔:提升。

⑧主、秉、典:主管、掌管,后面常带管理的职责。

⑨知、守、尹(治理):主管,主持。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做京城的长官。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

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

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2.表示降职: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古人以右为上),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

表示罢免: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表示调动:

①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

②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③调:调动官职。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④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⑤补:补充空缺官职。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⑥改:改任官职。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⑦出:京官外调。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4.表示兼职:

①兼:兼任。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②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③判:高位兼低职。除镇安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

署:代理官职。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后汉书?范雎传》)

权:唐代以来称暂代官职。改江陵法曹(参)军,入为权知国子博士,……权知三年,改真博士。(李翱《李文公集?韩吏部行状》)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七、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

如(到、往)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僭(jiàn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孤(幼年失去父亲)

阪(山坡)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

与(赞扬)多(赞扬)

勤(辛劳)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树(种植)给(食用丰足)

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

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

令(美好、县令)执(捉拿)

延(延请)省(减免)

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

竟(结束、完)甫(才、刚刚)

寻(不久)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造(造访、到)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容(宽容、或许、许可)遽(急速、就、恐惧)

还有一些相关的“高频词”虽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也要给予关注。这些词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主:掌管。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与诉讼和刑罚有关的词语有“案(追究查办)、狱具(判罪定案)、系狱、收、牵累、录(逮捕)、执、大辟、坐、诛、族灭、贷”等。

中国古代深受儒教影响的士子认为“不仕无义”,相当多的知识分子都可能千方百计去求官。隋以后,还可参加科考得官。这一部分“高频词”有“干、干谒、中第、及第、落第”等。

在中国,“以孝治天下”源远流长。“孝”有时往往凌驾于“忠”之上。表现在替父母守孝一事上正是如此。不管你多么留恋那个职位,也不管这官有多大,遇父母丧,必须弃职守孝。所以,“丁艰”“丁忧”屡屡出现于正史之中。

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仕,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官员年老体衰,也要离休或是病退,由自己提出,叫“乞身”“乞骸”“乞骸骨”。

对人物品评的词,如“勤于吏治,恭而近礼”、“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好直谏,守节死义”中的“勤、恭、苟合(苟且附合,曲意逢迎)、守节”之类。这类词关系到对文段的准确到位的理解。从而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分析、概括一题的解答。

100个常用的古今异义词

(这里编写的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100个常用词语的古今异义,现在仍然具有的意义没有编录。)

A

1、爱——吝啬

异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2、安——哪里、怎么

沛公安在?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

3、北——败北、失败

追亡逐北

4、被——通“披”

被发行吟泽畔

5、倍——通“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本——推究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

7、比——等到

比及南郡

8、鄙——①偏远地区②目光短浅

蜀之鄙有二僧

食肉者鄙

9、俾——使

俾入邑庠

10、病——①困窘②缺点③担心④责备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人借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也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11、薄——迫近、接近

芳不得薄兮薄雾冥冥

C

12、察——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3、曾——竟

而侯生曾无一言不辞送我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如孀妻弱子

14、诚——确实、实在、的确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5、次——驻扎、停留

秦伯素服郊次

16、除——①台阶②任命、授予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7、存——拜访、看望、慰问

而公子数存之

D

18、殆——几乎、大概

郦远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19、得——能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诚不得已

20、短——说别人坏话、进谗言

短屈原于王

21、度——估计、考虑、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2、多——肯定、赞赏、歌颂

故传天下不足多

G

23、盖——表示猜测、不确定的语气

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4、故——①旧的、以前的、原来的②缘故③因此、所以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既克,公问其故

故木受绳则直

25、固——本来、原来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6、顾——①只是②难道

顾吾念之

顾不如蜀鄙之僧

27、鼓——演奏

今王鼓乐于此

28、国——①首都、都城②地方

去国怀乡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29、过——拜访、看望

大母过余愿枉车骑过之

H

30、函——盒子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31、恨——遗憾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32、胡——怎么

田园将芜,胡不归?

33、会——适逢、刚好遇到

会宾客大宴

J

34、疾——痛恨

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

35、既——已经、以后

始皇既没既克,公问其故

36、假——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7、间——①间隙、空余时间、偶然②暗中、悄悄③让其他人走开,然后才说④小路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侯生乃屏人而间语曰

间至赵矣

38、见——①被②作第一人称代词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君既若见录

39、就——接近、靠近

金就砺则利

40、厥——其

思厥先祖父

K

41、堪——能承受、能禁受、能忍受

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42、克——能

克终者盖寡

L

43、类——像

中绘殿阁,类兰若

44、怜——爱惜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45、令——美好

便言多令才

M

46、弥——①满②更加

弥天大罪

奉之弥繁,侵者愈急

47、靡——没有

靡计不施

N

48、乃——竟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P

49、畔——通“叛”

Q

50、期——整

期年,虽欲言,无可进者

51、趣——①通“趋”②通“促”

52、请——①请允许我②拜访、看望③约请

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公子闻之,往请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53、秋——时间

诚危急存亡之秋

54、却——退后、退却

却秦兵三百余里

R

55、让——责备

平原君让魏公子曰

56、如——去、到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如白沙,道海安

S

57、少——责备、批评、嘲笑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

58、胜——①尽②能承受,胜任,禁得起③美好的

何可胜道也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驴不胜怒,蹄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59、乘——(辆)兵车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60、适——到刚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彼乐土

61、示——给……看

请指示王

适得府君书

62、市——买

交广市鲑珍

63、视——比较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64、私——偏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5、属——连缀、连接

衡少善属文

66、数——①计算②数落、列举罪行③几、几个、几次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范增数目项王

67、速——招致

始速祸矣

68、素——①白色②平素、平时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且相如素贱人素昧平生

69、率——大都、全部

六国互丧,率赂秦欤?

70、爽——差错

无毫发爽

T

71、徒——白白、只是、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为之记徒以吾二人在也

W

72、亡——丢失、遗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以困矣亡羊补牢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73、微——如果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74、委——把……交给

委命下吏

75、唯——希望

唯大王孰(熟)计议之

76、遗——送给

秦遗赵王书曰

77、恶——怎么

天下恶乎定?

X

78、悉——全部、都

悉埋于地

79、咸——全部、都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80、相——①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有指代作用②帮助、辅助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至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81、向——从前、以前

向吾不为斯役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82、谢——①谢罪、道歉②谢绝、拒绝③告诫、劝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阿母谢媒人闭门谢客

多谢后世人

83、信——确实

闻之“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信乎

84、幸——①希望②皇帝到……去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85、许——多余、左右

一百里许

86、徐——慢

徐趋

87、寻——不久

寻病卒

Y

88、要——通“邀”

便要还家

89、易——换

请以十五城易璧

90、狱——案子、案件

91、因——①沿袭,继续②趁机③通过,经由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92、遇——对待

然公子遇臣厚

Z

93、再——两次

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94、贼——害、祸害

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95、识——①知道、记得②标记

汝识之乎

封识宛然

96、致——①表达②招致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97、诸——之、之于

王语暴以好乐,有诸?

投诸渤海之尾

98、族——族灭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99、卒——①终于、最终②死③通“猝”

卒廷见相如

卒而葬之

卒起不意

100、坐——①犯罪②因为

王曰:“何坐?”曰:“坐盗。”

停车坐爱枫林晚

古汉语固定格式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一样,都有一些由于沿用已久而逐渐固定下来的格式。如果我们对这些固定格式了解得不够,会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甚至会使我们丢掉许多不该丢的分。本文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古汉语中的固定格式是很多的,本文着重要解决的是一些最常见的固定格式。

⒈无乃……乎?

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例子是很多的。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

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叫《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有一句话,也属于这种固定格式。“求!无乃尔是过与?”(句中划线句应译为:冉求!恐怕该责备的是你们吧?)

⒉……孰与……

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如下面的例子:

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

④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原君》(我所完成的功业跟二哥相比,谁更多?)

文中的三个加线句均应译为“你跟我比怎么样呢”。

⒊……之谓也其……之谓也

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请看下面例句: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②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猜测得到它。”说的就是夫子这样的人啊!)

③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说:“《论语》上说:‘他自身端正,不下达命令人民就会行动;他自身不端正,即使下达命令他的百姓也不会听从。’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这样的人吧!”)

⒋得无……乎?得无……耶?

这是一种表揣测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应译为现代汉语的下面三种格式: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

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

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恐怕不一样吧?)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告诉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③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你们恐怕被穷困所苦吧?)

④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吧?)

⑤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⒌奈……何如……何若……何

这三个格式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需要强调的是,“奈”、“如”、“若”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的意思;而“何”则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在中间插入的内容属于“奈”、“如”、“若”的宾语。整个格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

先看下面例句。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王屋、太行何?(《愚公移山》)

②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上面的三个例句中加线的句子应分别译为:

①把太行山和王屋山能怎么样呢?

②(我们)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③虞姬虞姬把你怎么样呢?

⒍何有于……?

这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格式。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究其实质是两种特殊句式的紧缩和移

位。一是由介词“于”与它的宾语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原句作补语,翻译过来必须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充当状语;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谓宾前置,也就是说“有”的宾语是疑问代词“何”,它前置了,在翻译的时候,也必须还原到“有”的前面。知道了这一点再去理解这种格式就容易得多了。这种固定格式的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请看下面的例句。

例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应译为“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⒎何……为?

这是一种表询问或反问的固定格式。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为”这个虚词。“为”有两个读音,一是读“wèi”,一是读“wéi”。读“wèi”的时候,它只有介词性。一是读“wéi”。读“wéi”的时候,情况比较复杂,有三种情况。一是动词性,是一个“本领”很高强的动词,可以这样讲,句中需要什么动词,它都能够代替。二是介词性,只用在表被动的句子里。也就是说在被动句中,“为”必须读“wéi”。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句中的“为”就必须读“wéi”。三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在“何……为”这种固定格式中,“为”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种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为:“还要……做什么?”或者:“要……干什么?”请看下面例句:例句: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还要告辞做什么呢?”

例句:②项王笑曰:“天之王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

⒏不亦……乎?

这是一种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中的“亦”。这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词,稍一疏忽就可能把它理解为副词,其实,它是一个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不是……吗?”或者译为:“岂不是……吗?”

在古文中,这种固定格式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下面的几个例句: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句中的化线处应译为:“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②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我射箭的本领不是很高明吗?”

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学习并且不时地温习它,不是很快乐了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9、有……者

这种固定格式常用于叙事的开头,以突出叙事的对象。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格式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的对象“人”在句首出现了,如“楚人有涉江者”,此刻,“有……者”属于定语后置;二是叙述的对象在句中没有出现,不属于定语后置,如“杭有卖柑者”。请看下面例子:

人有亡斧者。(《韩非子》)在这个句子中,“人”出现了,因此,“有……者”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在这个句子中,叙述的对象没有出现,因而不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城里有个叫成名的人。”

10、何……之有?

这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固定格式。句中的“何……”是“有”的宾语,“之”属于结构助词,表示提宾。这种格式可译为:“有什么……呢?”如下面的例子: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应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应译为:“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呢?

③夫晋,何厌(通“餍”)之有?(《左传?崤之战》)应译为:“那晋国有什么可满足的呢?”

④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叔向贺贫》)应译为:“如果不忧虑德行没有完善,却忧虑财物不足,将要哀悼还来不及,有什么可祝贺的呢?”

应该说这种固定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因此,无须再举更多的例子。

11、唯(惟)……是……惟……之为……

这种固定格式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格式。需要再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是”与“之为”,均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作用;而唯(惟),表示的则是动作的唯一性,译为“只”。这种格式在成语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句:

①惟命是从;

②惟利是图;

③唯你是问;

④唯仁是亲;

⑤唯才是举;

⑥无乃尔是过与?

等等。例子太多太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12、所以……,所以……者,所+介词(以、从、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这是古文中十分常见的固定格式,是一种名词性的“所”字短语。首先我们得知道,在古文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完全不同的,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一个复音虚词,用在因果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结果,而在古代汉语中,可以说什么都可以表示,就是不能表示结果。那么,他都能表示什么呢?它可以表示动作所涉及到的原因、根据、工具、处所、办法、凭借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者。(《吕氏春秋?察今》)(表根据③笔,所以书也。(表工具)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表处所)

⑤吾知所以距(通“拒”)子者,吾不言。(《墨子?公输》)(表办法)

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表凭借)

⑦圣者,非所与熙(通“嬉”)也。(《墨子》?公输》)(表凭借。应译为:“圣人是不能与他随便开玩笑的。”)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表原因)

⑨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篇》)(表方法)

⑩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

例子太多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3、……何所……

这是一种表疑问的固定格式,是“所……者(为)何”的紧缩和移位。懂得了这一点,也就

等于知道了在阅读古文中遇上了这种固定格式时应该如何翻译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③白雪飘飘何所似?

⑤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孔雀东南飞》)

14、有所……无所……

这两种固定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可以说比比皆是。需要强调的是,“有”、“无”是动词,“所……”是名词性的“所”字短语作它们的宾语。这两种固定格式的翻译比较灵活。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可译为:“对财物没有取什么,对妇女没有宠幸谁”

②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净过日而已。(《与妻书》)句中划线的地方,可译为:“贫困没有什么可苦恼的。”

③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同上)句中划线处,可译为:“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接近。”例子很多很多,这里也不再一一列举了。

15、有以……无以……

这两种固定格式与上面讲的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有以”与“无以”是“有(所)以”与“无(所)以”的省写。“有”、“无”仍是动词,“(所)以……”是“有”或“无”的宾语。如“军中无以为乐”,就是“军中无所以为乐”,但不必机械地译为“军中没有用来作乐的东西”,可改变语法结构译成“军中没有什么用来作乐的”。“有以……”的译法类同。如下面的例子: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可灵活地译为“没有用来达到千里的方法”和“没有用来汇聚成的江海的方法”。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可译为:“我才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方法。”

还应该强调一下,“有以”常和“未”连用,此时,与“有以”的用法相同。

如:臣未有以报也。(《庄暴见孟子》)

古代汉语中的固定格式远不止这些,但是这些却是最常见的,掌握了这些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方法,对于我们今后的古文阅读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2018高考文言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总结

2018 高考文言高频字 词总结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 诣:到,去。 2. 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 鼓励、奖励。 3. 课:考核、督促、征收。 4. 风、化:教育感化。 5.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 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 外

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 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 劾:举报,检举,揭发。 9. 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 短:进谗言,说坏话。 11. 害:嫉妒。 12. 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 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 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 字在起作

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 折:指斥,指责,驳斥。 14. 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 党:偏袒,伙同,包庇。 16. 矫:假托,假传。 17. 质:作人质;抵押。 18. 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 触

犯;②牵连,定罪。 22. 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 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 、表官职的 (1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 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 高考文言高频词汇汇总 一、法律类 1.古代刑法: 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 , 刖:砍脚跟 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 2.法律名称: 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可推翻。 3、刑具: 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 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 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 6、法律方面的词语: 拘:捉拿;购:悬赏捉拿。(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 隐私;勘:审查;赎:罚款。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趣:通“促”催促;“趣”小步快走;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比死 刑降一等,死缓。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 圜墙:牢房; 二、官职人物类: 特征:特别征召。汉代无科举,以地方官举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皇帝或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官。特,公牛。敕:皇帝命令。笏:朝板;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假、理:代理;班赐:皇帝的赏赐;及第:中举;假节:手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 ` 升官、降职了: 擢:升官。陟:升官。授、拜:第一次当官;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迁:是右迁的省略,升官;左迁:降职;转:是右转的省略,升官。左转即左迁,降职;古代右比左尊贵,在车上坐围则相反,指导清朝,才是左比右尊贵。斥:被皇帝严厉斥责,降职。出:从京城调到地方。入:从地方到京城做官;黜(绌):罢免;辟:征召。 坐镇:镇守边关; 三、常用实词 1.归:官员告老还乡;女子出嫁,归宿; 隐居。 2.不谷:寡人,诸侯王的自称。 3.昆弟:非亲兄弟,关系密切。 4.息:儿子。例:晚有儿息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练习版)

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词(练习版) 一、重点词。 1.是: 2.必: 3.贷: 4.风、化: 5.荷: 6.禁: 7.期: 8.夙: 9.咨: 10.苟: 11.执: 12.邀: 13.游: 14.趣、趋: 15.闻: 16.矫: 17.质: 18.次: 19.输: 20.造: 21.宜: 22.诣: 23.让: 24.独: 25.善: 26.绳: 27.白: 28.比: 29.旨: 30.适: 31.且: 32.识: 33.当: 34.坐: 35.对: 36.中: 37.工: 38.孤:

41给: 42.表: 43.微: 44.狱: 45.第: 46.被: 47.录: 48.援、引: 49.虑: 50.推: 51.方: 52.顾: 53.集: 54.审: 55.伦: 56.孰: 57.检: 58构: 59.封: 60.卒: 二、疑难词。 1.遽(jù): 2.亟(jí): 3.渍(zì): 4麾(huī): 5.侪(chaí): 6.厥(jué): 7.鄙(bǐ): 8.俾(bǐ): 9.赧(nǎn): 10.靡(mí): 11.肆(sì): 12.奚(xī): 13.曷、盍(hé): 14.甫(fǔ): 15.逋(bǔ): 16.俟(sì): 17.阙(quē): 18.赍(jī): 19.敕(chì): 20.啻(chi):

23.蹙(cù): 24.畀(bì): 25.遘(góu): 26.赡(shàn): 27.籍(jí): 28.檄(xí): 29.僭(jiàn): 30.谒(yè): 31.秩(zhì): 32.轶(yì): 33.祚(zuó): 34.劾(hé): 35.忤(wǔ): 36.掾(yuàn): 37.讦(jié): 38.逸(yì): 39.迄(qì): 40.讫(qì): 三、易错词。 1.短: 2.害: 3.率: 4.折: 5.多: 6.少: 7.劝: 8.课: 9.盗: 10.按、案: 11.克: 12.延: 13.党: 14.论: 15.贼: 16.用: 17.属: 18.辟: 19.责: 20.喻、谕: 21.干: 22.与:

高中文言文实词高频词310个

1.安:①指示代词:什么,哪 ?2.按:①考察巡视 ?3.案:①文书,案卷②考察,巡视 ?4.拔:①攻取 ?5.跋:①文体的一种②蛮横霸道 ?6.白:①下对上告诉,陈述 ?7.拜:①授给官职 ?8.般:①种类,类 ?9.傍:①靠近,临近②通“旁”旁边 ?10.谤: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11.被:①蒙受、遭受、覆盖②通披:穿、披散?12.倍:①增加②通背:背叛、后背 ?13.辈:①某一等级,某一类别的人或物②批?14.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推究本源?15.崩:①帝王或王后死叫“崩” ?16.比:①并列,挨着②连接地③勾结④及,等到 ?17.彼:①那②别人,对方 ?18.俾:①使、让 ?19.鄙:①边境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④谦称自己 ?20.弼:①辅佐,辅助

21.辟:①法度,法律②治理③征召 22.濒:①接近,靠近 23.兵:①军事,战争②军队 24.病:①担心,忧虑,损害②困苦 25.薄:①减轻,减损②轻视看不起③迫近 26.逋:①逃亡逃跑②欠交,拖欠 27.哺:①口中含嚼的食物②喂养,喂食③食,吃 28.部:①统率,指挥②官署,行政机关 29.策:①竹制的马鞭子②竹杖,拐杖 30.长:①经常 31.尝:①曾经 32.常:①永久的,固定的 33.诚:①确实,的确②表假设:如果 34.乘:①趁着,凭借②s hèn 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35.笞:①用竹板,荆条打 36.饬(c hì):①整顿,整治 37.敕(c hì):①告诫,嘱咐②帝王诏书、命令 38.除:①台阶②修治,修整③任命,受职 39.黜:①废,贬退②消除,去掉

40.次:①临时驻扎②按顺序排列,等次 41.殂:①死亡 ?42.窜:①放逐,贬官 ?43.存:①思念②看望,问候③抚恤 ?44.达:①通、通行的,公共的②得志,显贵?45.迨:①等到,到,及②趁着 ?46.殆:①危险②大概,恐怕③几乎④精神疲倦 ?47.逮:①及,到达 ?48.但:①只,仅②徒然 ?49.当:①抵、抵挡、阻挡②执掌、主持?50.得:①能、能够、可以 ?51.登:①庄稼成熟②当即 ?52.邸:①官员在京城的住所②旅社,客店③停留 ?53.第:①次第,次序②科举考试的等级③但,只管 ?54.吊:①慰问 ?55.董:①督查,监督②整顿 ?56.督:①查看、管理②责罚 ?57.独:①仅,只有②难道 ?58.笃:①忠诚,厚道 ?59.度:①揣度,推测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大全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劝说,说服②勉励,奖励③勤勉,努力。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高考文言文词语汇总(全)

高考文言文词语汇总(全)

————————————————————————————————作者:————————————————————————————————日期:

一、与官职有关的词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察:推荐、荐举 引、进:(1)推荐 (2)进用、任用 拜: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封:赐给官衔或爵位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起家:出来做官 拔:提拔、选拔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升:升官,官职得到提拔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陟:提升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转、调、移、徙:调动官职 改:改任官职 补:补充缺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

第三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流放或降职 (左)迁:贬谪,放逐 夺:削职(权)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放、逐:放逐、流放 废、黜(绌):废黜、放逐 第四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领、行、摄、署、权:兼任,暂任、代理官职 第五类:其它。 1、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主管: 知:主持、掌管。如“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 主:掌管。如“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 当:掌管,“人君当神器之重”。 典:主管。如“专典机密”,“司马氏世典周史”。 牧:治理、统治。“牧民” 掌:掌管、执掌。 制:掌管。 2、和官员有关的词语 廪锡:俸禄 出仕:做官 解褐、释褐: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致仕、休致:退休 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 下车:官员初到任 冗官、冗员:泛指闲散的官吏或人员 丁忧、丁艰:官员遭父母之丧 沐、休沐、出沐、归沐、休暇:官吏例行休假 检举:推荐、荐举 用事:执掌权力、主持政事 当国:当权 布政:施政 视事:治事、任职 听事:(1)处理政务 (2)厅堂,又叫“厅事” 处分:处理,处置 部勒:部署 经理:(1)常理 (2)治理 (3)处理、料理 表地位: (1)平民:贱、尊、卑、细微、寒微、闾左、白衣、寒(士)、庶 (2)贵族:贵、官绅、豪、豪右、右姓、豪姓、著姓、望族、高门、郡望 (3)仕宦:冠冕、冠盖、冠带、冠缨、士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完美整理版)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基础知识 0927 2139 :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一、法律类 1.古代刑法: 笞:用竹鞭或竹板打。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刖:砍脚跟 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 2.法律名称: 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 不可推翻。 3、刑具: 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 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 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 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 6、法律方面的词语: 拘:捉拿;购:悬赏捉拿。(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趣:通“促”催促;“趣”小步快走;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比死刑降一等,死缓。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圜墙:牢房; 二、官职人物类: 特征:特别征召。汉代无科举,以地方官举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皇帝或 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官。特,公牛。敕:皇帝命令。笏:朝板;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假、理:代理;班赐:皇帝的赏赐;及第:中举;假节:手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 升官、降职了: 擢:升官。陟:升官。授、拜:第一次当官;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迁:是右迁的省略,升官;左迁:降职;转:是右转的省略,升官。左转即左迁,降职;古代右比左尊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高频词汇汇总 判决;趣:通“促”催促;“趣”小步快走; 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法律类末减:比死一、 刑降一等,死缓。 1.古代刑法: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笞:用竹鞭或竹板打。槛阱、圜墙:牢房;仗:杖责,用棍子打。二、官职人物类: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特征:特别征召。汉代无科举,)髠(kūn:削发,剃光头。以地方官举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皇帝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或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刖:砍脚跟官。特,公牛。敕:皇帝命令。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笏:朝板; 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治所:地方2. 法律名称:政府所在地;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指法律;三尺:假、理:代理;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 假节:手及第:中举;班赐:皇帝的赏赐;不可推翻。、刑具:3 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桎:脚镣;梏:枷锁;关三木:升官、降职了:枷:手铐; 陟:升官。授、拜:第一次当械:笼统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擢:升官。 迁:是右迁的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之刑具;索:绳子,捆人;官; 转:是右转的省省略,升官;左迁:降职;钳:束颈的铁圈。略,升官。左转即左迁,降职;古代右比左尊4廷尉:汉代中理:秦代法官。、法官: 贵,在车上坐围则相反,指导清朝,才是左比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央法官;斥:被皇帝严厉斥责,降职。出:议曹:办案人员;大掾吏:牢头,狱卒;右尊贵。黜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从京城调到地方。入:从地方到京城做官;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辟:征召。:罢免;(绌)坐镇:镇守边关;元城旦::、5罪犯名正在服苦役的罪犯。谋:主犯。三、常用实词从而加功:从犯归:官员告老还乡;女子出嫁,归宿;1. 6、法律方面的词语:隐居。(今闻购将军之拘:捉拿;购:悬赏捉拿。不谷:寡人,诸侯王的自称。2.株:株执:抓住;;首,金千金,邑万家)昆弟:非亲兄弟,关系密切。3. 诛:杀或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息:儿子。例:晚有儿息4. 黑衣:贫民百姓,布衣。5.鞫:者批评;讼:杖责;杖:榜、告状;古代衣服颜色有等级:黄,宫里,龙为6.摄:统治、治理;审问;慑:威慑,震慑;皇帝、太子。紫,图案为龙是诸侯,图讦:揭发别人的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案为蟒是非血缘王。红,地方行政长官,太守。绿,县令。白,读书人,白衣秀赎金:罚赎:罚款。勘:审查;隐私; 士。蓝灰黑,老百姓。赭,级别最低,47.猎:打猎。有时候是打仗的委婉说法。与“畋”一样。褐色,泥土色。赭衣,囚犯。48.厄、卮,斗:古代酒杯。白:告诉。 7.

高考文言文词语总结 全

一、与官职有关的词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察:推荐、荐举 引、进:(1)推荐 (2)进用、任用 拜: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封:赐给官衔或爵位

起家:出来做官 拔:提拔、选拔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升:升官,官职得到提拔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陟:提升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转、调、移、徙:调动官职改:改任官职 补:补充缺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

贬:降职 谪:流放或降职 (左)迁:贬谪,放逐 夺:削职(权)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放、逐:放逐、流放 废、黜(绌):废黜、放逐 第四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领、行、摄、署、权:兼任,暂任、代理官职 第五类:其它。 1、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主管:

主:掌管。如“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当:掌管,“人君当神器之重”。 典:主管。如“专典机密”,“司马氏世典周史”。牧:治理、统治。“牧民” 掌:掌管、执掌。 制:掌管。 2、和官员有关的词语 廪锡:俸禄 出仕:做官 解褐、释褐: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致仕、休致:退休

下车:官员初到任 冗官、冗员:泛指闲散的官吏或人员 丁忧、丁艰:官员遭父母之丧 沐、休沐、出沐、归沐、休暇:官吏例行休假检举:推荐、荐举 用事:执掌权力、主持政事 当国:当权 布政:施政 视事:治事、任职 听事:(1)处理政务 (2)厅堂,又叫“厅事”

部勒:部署 经理:(1)常理 (2)治理 (3)处理、料理 表地位: (1)平民:贱、尊、卑、细微、寒微、闾左、白衣、寒(士)、庶 (2)贵族:贵、官绅、豪、豪右、右姓、豪姓、着姓、望族、高门、郡望 (3)仕宦:冠冕、冠盖、冠带、冠缨、士 二、和性格、品行有关的词语。 仪表:表率 至性:性情淳朴 行状:品行和事迹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高频词汇汇总 一、法律类 1.古代刑法: 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 刖:砍脚跟 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 2.法律名称: 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可推翻。 3、刑具: 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 钳:束颈的铁圈。4、法官:理:秦代法官。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 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 6、法律方面的词语: 拘:捉拿;购:悬赏捉拿。(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趣:通“促”催促;“趣”小步快走;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比死刑降一等,死缓。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圜墙:牢房; 二、官职人物类: 特征:特别征召。汉代无科举,以地方官举

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皇帝或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官。特,公牛。敕:皇帝命令。笏:朝板;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假、理:代理;班赐:皇帝的赏赐;及第:中举;假节:手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 升官、降职了: 擢:升官。陟:升官。授、拜:第一次当官;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迁:是右迁的省略,升官;左迁:降职;转:是右转的省略,升官。左转即左迁,降职;古代右比左尊贵,在车上坐围则相反,指导清朝,才是左比右尊贵。斥:被皇帝严厉斥责,降职。出:从京城调到地方。入:从地方到京城做官;黜(绌):罢免;辟:征召。 坐镇:镇守边关; 三、常用实词 1.归:官员告老还乡;女子出嫁,归宿; 隐居。 2.不谷:寡人,诸侯王的自称。 3.昆弟:非亲兄弟,关系密切。 4.息:儿子。例:晚有儿息 5.黑衣:贫民百姓,布衣。 6.古代衣服颜色有等级:黄,宫里,龙为 皇帝、太子。紫,图案为龙是诸侯,图 案为蟒是非血缘王。红,地方行政长官,太守。绿,县令。白,读书人,白衣秀 士。蓝灰黑,老百姓。赭,级别最低, 褐色,泥土色。赭衣,囚犯。 7.厄、卮,斗:古代酒杯。 8.箪:食具,笊篱。 9.唱喏(rě):打招呼。 10.抚礼:鞠躬。 11.敛衽:把衣服收拾好,表示严肃庄重的 样子。 12.簪笔:敬礼。 13.磬折:鞠躬弯腰。 14.却行:后退几步,倒退而行。迎聘礼貌。

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 A 爱:怜惜;吝惜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谙:熟悉按:巡视;考察 B 北:打了败仗往回跑悖:违背被:施及;通“披”;遭受备:完备;具备本:根源;探究根源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俾:使裨:益处比:并列(鳞次栉比),接连地(比肩接踵),勾结(朋比为奸),比较,等到(比及)必:一定、必然,倘若、假如弼:辅佐毕:全、都嬖:宠爱庇:遮蔽便宜:不请示,灵活处置薄:靠近(日薄西山),稀少 C 曾……不:连……都差:稍微的(差强人意)觇:偷看婵娟:美好的样子超:超过、胜过 常:封建社会宣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朝:一日、朝见车:牙床(辅车相依)彻:通达、贯通 掣:牵引,拉(掣肘)沉:古代常写做“沈”陈:陈列,通“阵”诚:假设,果真,的确,实在 乘:古代一车四马,趁着,冒着、迎着,登上丞:辅助逞:炫耀,显示媸:丑弛:放松驰:疾行褫:夺啻:仅仅,只有敕:告戒、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饬:整顿、整治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 次:临时驻扎,按顺序刺:名片聪:听力好从:使……跟从,,跟随,仆从、下属,通“纵” 殂:死亡徂:往蹴:踩猝:突然蹙:紧迫,窘迫爨:烧火做饭忖:思量,揣度 措:放置,措施厝:放置错:镶嵌 D 的:箭靶中心,女子额头的红点典:法则、制度,主管吊:慰问牒:文书堞:城墙洞:深入、透彻 督:监察、督促牍:文书,书籍独:单独,表反问(副词),仅、只有笃:忠诚遁:逃 多:赞美夺:强行改变 E 讹:谣言恶:哪里,讨厌,坏遏:阻拦而:你,表并列、转折、顺承、修饰迩:近贰:副的,从属二主,背叛

F 伐:夸耀,讨伐,功劳法:效法,法令藩:篱笆凡:总共,凡是反:通“返”,违反范:模子 方:正在斐:有文采匪:不是奉:通“捧”,两手捧,尊奉,俸禄黼:古代礼服上的花纹 伏惟:表敬副词,无意义服:佩带,服从甫:刚刚,美好 G 赅:完备盖:大概,句首语气词概:节操、风度干:盾牌,冒犯,冲,干预,求取敢:谦辞(冒昧的意思),表反问岂敢扛:双手举(力能扛鼎)诰:皇帝给臣子的命令,一种文体(用于告戒或勉励)格:推究(格物致知),标准(行有格),阻止(形格势禁)更:改变,更加觥:酒杯躬:亲自,身体诟:骂沽:买、卖孤:幼年失去父亲,谦称 诂:对古代文字的解释不榖:不善(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故事:旧例固:本来,坚持,坚固 乖:违背管:钥匙,掌管果:果然,坚决过:经过,错误,探望、拜访 H 好:容貌美,友好劾:弹劾盍:何不阖:全河:黄河荷:扛曷:什么,岂、难道 和:应和恨:遗憾亨:通达、顺利后:君主乎:于胡:为什么扈从:皇帝出巡时的随从 怙:依仗、凭借(怙恶不悛)还:通“旋”,旋转,返回浣:洗涤豢:喂养环:担忧、忧虑隳:毁坏恚:恼怒诲:教导会:回合,正好、恰好,必然或:有的人,有时,也许货:财物 J 矫:纠正,假传皇帝的命令讦:攻击揭发别人的短处诘:责问节:节操介:铠甲,耿介、操守斤:斧头 竟:完毕、终了,从头到尾胫:小腿靖:安定就:接近,完成、达到(若事不就)僦:雇车的费用咎:灾祸,归罪、责怪 举:推荐,攻打,全讵:(反问)难道,假如遽:匆忙具:全部,准备踞:蹲坐倨:傲慢 捐:抛弃(细大不捐)诀:辞别绝:断绝,非常,超越,横渡 K 忾:愤恨堪:忍受,能够瞰:俯视考:死去的父亲,考核,敲克:能够,战胜课:征税,按一定的标准考核,督促完成指定的工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分类一: 一、家居生活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女子许嫁。 二、学习修养为人 1、工:擅长。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10、攻:深入钻研,

如术业有专攻。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三、政事 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社会太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一组特别值得重视的文言文“高频词”(完美整理版)

一组特别值得重视的文言文“高频词” 基础知识 0615 0813 : 一组特别值得重视的文言文“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如全国卷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高频词 大致说来,中国古代职官有以下三类: 一.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等。 二.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陟使、知州、知府、县令等。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掾: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如:为沛主吏掾(《汉书·萧何传》,注:“正曰掾,副曰属)。” 三.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等。 官员的政绩不同,上司的喜好各异,或是因人事制度的变更,官员的职位高低相应就会发生变化。常见的表职官变更的“专业术语”有五类: 一是授官,相关的“高频词”有“征、辟、举、拜、选、除、起”等。分说如下: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出处同上)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李陵既壮,选(量才授官)为建章监,监诸骑。(《史记·李将军列传》) 除:任命,授职。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起:任官。如:久之,起为左台侍御史,则天特褒异之。(《旧唐书·列传三十五》) 署:任官。如:遂署(龙丘长)议曹祭酒。(《后汉书·循吏列传》)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二是罢官,有“罢、黜、免、夺”等。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如:(晋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晋一》)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 三是升官: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后汉书·公孙述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闭绝私路,拔进英隽。(《汉书·李寻传》)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成帝说之,超迁,一岁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2)

.. ;. 高考文言 高频词汇汇总 一、法律类 1.古代刑法: 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刖:砍脚跟 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 2.法律名称: 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可推翻。 3、刑具: 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 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 6、法律方面的词语: 拘:捉拿;购:悬赏捉拿。(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趣:通“促”催促;“趣”小步快走;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比死 刑降一等,死缓。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 圜墙:牢房; 二、官职人物类: 特征:特别征召。汉代无科举,以地方官举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皇帝或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官。特,公牛。敕:皇帝命令。笏:朝板;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假、理:代理;班赐:皇帝的赏赐;及第:中举;假节:手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 升官、降职了: 擢:升官。陟:升官。授、拜:第一次当官;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迁:是右迁的省略,升官;左迁:降职;转:是右转的省略,升官。左转即左迁,降职;古代右比左尊贵,在车上坐围则相反,指导清朝,才是左比右尊贵。斥:被皇帝严厉斥责,降职。出:从京城调到地方。入:从地方到京城做官;黜(绌):罢免;辟:征召。 坐镇:镇守边关; 三、常用实词 1.归:官员告老还乡;女子出嫁,归宿; 隐居。 2.不谷:寡人,诸侯王的自称。 3.昆弟:非亲兄弟,关系密切。 4.息:儿子。例:晚有儿息 5.黑衣:贫民百姓,布衣。 6.古代衣服颜色有等级:黄,宫里,龙为 皇帝、太子。紫,图案为龙是诸侯,图 案为蟒是非血缘王。红,地方行政长官, 太守。绿,县令。白,读书人,白衣秀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 A 阿:偏袒;奉承艾:停止、完结(方兴未艾)爱:怜惜;吝惜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谙:熟悉按:巡视;考察 B 败:败北,失败拜:授给官职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报:断狱,给……回信、答复北:打了败仗往回跑悖:违背被:施及;通“披”;遭受备:完备;具备本:根源;探究根源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俾:使裨:益处比:并列(鳞次栉比),接连地(比肩接踵),勾结(朋比为奸),比较,等到(比及)必:一定、必然,倘若、假如弼:辅佐毕:全、都嬖:宠爱庇:遮蔽便宜:不请示,灵活处置薄:靠近(日薄西山),稀少伯:排行第一,爵位,称霸擘:大拇指逋:逃亡,欠交、拖欠,拖延(责臣逋慢) C 采:文章的辞藻骖:三匹马拉的车苍:灰白色操:操守,行动曹:辈(类、属、侪、徒、等)曾……不:连……都差:稍微的(差强人意)觇:偷看婵娟:美好的样子超:超过、胜过常:封建社会宣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朝:一日、朝见车:牙床(辅车相依)彻:通达、贯通掣:牵引,拉(掣肘)沉:古代常写做“沈”陈:陈列,通“阵”诚:假设,果真,的确,实在 乘:古代一车四马,趁着,冒着、迎着,登上丞:辅助逞:炫耀,显示媸:丑弛:放松驰:疾行褫:夺啻:仅仅,只有敕:告戒、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饬:整顿、整治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 稠:多而密初:才、刚刚除:台阶,任命刍:割草,牲口吃的草楚:痛苦(楚楚:茂盛,鲜明)触目惊心怵目惊心(区别)黜:废黜,罢免绌:不足(相形见绌)舛:违背,错乱垂:临近、靠近,(敬辞)表对方高于自己次:临时驻扎,按顺序刺:名片聪:听力好从:使……跟从,,跟随,仆从、下属,通“纵”殂:死亡徂:往蹴:踩猝:突然蹙:紧迫,窘迫爨:烧火做饭忖:思量,揣度措:放置,措施厝:放置错:镶嵌 D 达:得志怛:痛苦、忧伤黛:青黑色贷:借出,宽恕逮:达到,等到迨:等到殚:竭尽耽:沉溺但:只、仅仅,徒然惮:畏惧当:面对,判罪,应当 通“挡”党:一种组织,袒护、偏袒(党同伐异) 刀笔:管刀笔的小官祷:祈祷道:规律得:能够镝:箭头第:但、只管的:箭靶中心,女子额头的红点典:法则、制度,主管吊:慰问牒:文书堞:城墙洞:深入、透彻督:监察、督促牍:文书,书籍独:单独,表反问(副词),仅、只有笃:忠诚遁:逃多:赞美夺:强行改变 E 讹:谣言恶:哪里,讨厌,坏遏:阻拦而:你,表并列、转折、顺承、修饰迩:近贰:副的,从属二主,背叛 F 伐:夸耀,讨伐,功劳法:效法,法令藩:篱笆凡:总共,凡是反:通“返”,违反范:模子方:正在斐:有文采匪:不是奉:通“捧”,两手捧,尊奉,俸禄黼:古代礼服上的花纹伏惟:表敬副词,无意义服:佩带,服从甫:刚刚,美好 G 赅:完备盖:大概,句首语气词概:节操、风度干:盾牌,冒犯,冲,干预,求取敢:谦辞(冒昧的意思),表反问岂敢扛:双手举(力能扛鼎)诰:皇帝给臣子的命令,一种文体(用于告戒或勉励)格:推究(格物致知),标准(行有格),阻止(形格势禁)更:改变,更加觥:酒杯躬:亲自,身体诟:骂沽:买、卖孤:幼年失去父亲,谦称 诂:对古代文字的解释不榖:不善(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故事:旧例固:本来,坚持,坚固 乖:违背管:钥匙,掌管果:果然,坚决过:经过,错误,探望、拜访 H 好:容貌美,友好劾:弹劾盍:何不阖:全河:黄河荷:扛曷:什么,岂、难道 和:应和恨:遗憾亨:通达、顺利后:君主乎:于胡:为什么扈从:皇帝出巡时的随从怙:依仗、凭借(怙恶不悛)还:通“旋”,旋转,返回浣:洗涤豢:喂养环:担忧、忧虑隳:毁坏恚:恼怒 诲:教导会:回合,正好、恰好,必然或:有的人,有时,也许货:财物 J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