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水的溶解性与气体溶解度的关系

水的溶解性与气体溶解度的关系

水的溶解性与气体溶解度的关系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溶剂,在自然界和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经常听到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包括气体。那么,水的溶解性和

气体溶解度之间有何关系呢?

水的溶解性可以指其溶解其他物质的能力,即溶解度。而气体溶解

度是指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量。水的溶解性和气体溶解度之间存在着

紧密的联系。

一、水的溶解性

水的溶解性源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由于水分子的极性,它能够与

许多其他物质形成氢键,从而与这些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使其溶解在

水中。

对于各种化学物质,水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溶质的溶解度常常受

影响于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强的物质

更容易溶解在水中,而相互作用力较弱的物质则较难溶解。

尽管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被水溶解。例如,水和油不相溶,因为油分子是非极性的,无法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二、气体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表示气体在单位液体中的溶解量。在一定的温度和压

强下,气体能够溶解在水中,其溶解度与温度、压强以及气体本身的

性质有关。

1. 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一般而言,温度升高会使气体的溶解度降低,而温度降低则会使其溶解度增加。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溶液中分子的动能,使气体分子能够逃逸出溶液。因此,低温条件下气体更容易溶解。

2. 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压强对气体溶解度同样有影响。当压强升高时,气体的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加。这是因为增加压强会使气体分子更加密集,使其更容易溶解在液体中。

不同气体的溶解度也有所差别。一些气体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有很高的溶解度,例如二氧化碳,而有些气体的溶解度较低,例如氧气。

三、水的溶解性与气体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水的溶解性越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也会相应增加。

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溶解度的大小。对于水而言,由于其极性,它能够与许多极性气体形成氢键,从而使其溶解度较高。

另外,温度和压强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当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加时,水对气体的溶解度会相应增加。

然而,不同气体之间存在差异。一些气体是更易溶解于水的,例如二氧化碳。而有些气体则相对较难溶解,例如氧气。

结论

水的溶解性与气体溶解度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水的溶解能力取决

于其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压强和气体本身性质的影响。

随着温度和压强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通常会增加。此外,水的高

溶解性使其能够溶解多种气体,并且不同气体的溶解度也存在差异。

深入理解水的溶解性与气体溶解度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水在自然界

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水的溶解性和气体溶解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在环境科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多

种现象和现象。

水的溶解性与气体溶解度的关系

水的溶解性与气体溶解度的关系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溶剂,在自然界和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经常听到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包括气体。那么,水的溶解性和 气体溶解度之间有何关系呢? 水的溶解性可以指其溶解其他物质的能力,即溶解度。而气体溶解 度是指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量。水的溶解性和气体溶解度之间存在着 紧密的联系。 一、水的溶解性 水的溶解性源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由于水分子的极性,它能够与 许多其他物质形成氢键,从而与这些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使其溶解在 水中。 对于各种化学物质,水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溶质的溶解度常常受 影响于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强的物质 更容易溶解在水中,而相互作用力较弱的物质则较难溶解。 尽管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被水溶解。例如,水和油不相溶,因为油分子是非极性的,无法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二、气体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表示气体在单位液体中的溶解量。在一定的温度和压 强下,气体能够溶解在水中,其溶解度与温度、压强以及气体本身的 性质有关。

1. 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一般而言,温度升高会使气体的溶解度降低,而温度降低则会使其溶解度增加。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溶液中分子的动能,使气体分子能够逃逸出溶液。因此,低温条件下气体更容易溶解。 2. 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压强对气体溶解度同样有影响。当压强升高时,气体的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加。这是因为增加压强会使气体分子更加密集,使其更容易溶解在液体中。 不同气体的溶解度也有所差别。一些气体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有很高的溶解度,例如二氧化碳,而有些气体的溶解度较低,例如氧气。 三、水的溶解性与气体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水的溶解性越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也会相应增加。 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溶解度的大小。对于水而言,由于其极性,它能够与许多极性气体形成氢键,从而使其溶解度较高。 另外,温度和压强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当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加时,水对气体的溶解度会相应增加。 然而,不同气体之间存在差异。一些气体是更易溶解于水的,例如二氧化碳。而有些气体则相对较难溶解,例如氧气。 结论

水的溶解性质与溶解度

水的溶解性质与溶解度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无论是生命的起源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各 种活动,都离不开水。作为一种极具亲和力的溶剂,水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能将许多物质溶解其中,形成溶液。本文将探讨水的溶解性质与溶解度。 水的溶解性质是指水能够溶解哪些物质以及溶解的程度。据了解,水属于极性 分子,其分子中的氧原子带负电荷,氢原子带正电荷,使得水分子呈现极性分子的特性。由于水具有这种极性,使得它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溶解。 我们常见的一些物质,如盐、糖、酸等,在水中具有很高的溶解度。以盐为例,当将晶体盐放入水中时,水分子会与盐晶体的离子相互作用,将离子从晶格中解离出来,并被水分子包围,形成溶液。这是因为水的部分氧原子带负电荷,能与盐晶体中的阳离子如钠离子相吸引,而水的部分氢原子带正电荷,能与盐晶体中的阴离子如氯离子相吸引,从而溶解盐晶体。 除了能够溶解离子化合物外,水还可以溶解许多其他类型的物质,如分子化合物、气体等。分子化合物的溶解过程与离子化合物不同,它是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促使溶解的。例如,将蔗糖放入水中,水分子与蔗糖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将蔗糖分子逐渐溶解到水中,形成溶液。 气体的溶解是一种特殊的溶解现象。根据亨利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 气体的分压成正比。也就是说,当气体与液体接触时,液体中的溶解度会随着气体的压力增加而增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饮料中加入二氧化碳会使其起泡,以及为什么在高压锅中加热时食材的烹饪时间会减少,因为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除了讨论水的溶解性质,我们还需要了解水中物质溶解的程度,即溶解度。溶 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质量。溶解度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等。通常,溶解度的测定是通

化学中溶解度知识点

化学中溶解度知识点 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化学中溶解度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中溶解度知识点(一)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是g,符号用S表示。 表达式: (2)气体的溶解度定义: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湿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③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④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溶剂的种类,温度 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溶剂的种类,温度,压强 化学中溶解度知识点(二)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物质反常,如Ca(OH)2。 (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常见的可溶性气体(常温、常压时的体积数):NH3 (700),HCl(0℃时500),HBr、HI亦易溶,SO2(40),C12 (2).H2S(2.6),CO2(1)。难溶气体:H2、CO、NO。有机物中:HCHO易溶,C2H2微溶,CH4、C2H4难溶。 a.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NaNO3等。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 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 Ca(OH)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过饱和现象,此时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溶解度曲线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

气体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大小,首先决定于气体的性质,同时也随着气体的压强和溶剂的温度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20℃时,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1 L水可以溶解气体的体积是:氨气为702 L,氢气为0.018 19 L,氧气为0.031 02 L。氨气易溶于水,是因为氨气是极性分子,水也是极性分子,而且氨气分子跟水分子还能形成氢键,发生显著的水合作用,所以,它的溶解度很大;而氢气、氧气是非极性分子,所以在水里的溶解度很小。 当压强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一点对气体来说没有例外,因为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加大,容易自水面逸出。 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体的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当压强增大时,液面上的气体的浓度增大,因此,进入液面的气体分子比从液面逸出的分子多,从而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而且,气体的溶解度和该气体的压强(分压)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在气体不跟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例如,在20℃时,氢气的压强是101 kPa,氢气在1 L水里的溶解度是0.018 19 L;同样在20℃,在2×101 kPa时,氢气在1 L水里的溶解度是0.018 19 L×2=0.036 38 L。 气体的溶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或称该气体的分压,不包括水蒸气的压强)是101 kPa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的气体的体积(并需换算成在0 ℃时的体积),即这种气体在水里的溶解度。另一种气体的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是,在一定温度下,该气体在100 g水里,气体的总压强为101 kPa(气体的分压加上当时水蒸气的压强)所溶解的质量,用这种方法表示气体的溶解度就可和教材中固体溶解度的定义统一起来。 气体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要点归纳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要点归纳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要点归纳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化学是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要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 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 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标准:100g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 ④质量:单位:克 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3、溶解度曲线 t3℃时A的溶解度为80g 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A溶解度是80g。 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 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 4、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5、混合物的分离 过滤法:分离可溶物+难溶物 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①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②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不易溶于水。气态的氧是无色无味的,液态氧和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注: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一)空气的溶解 空气对水属于难溶气体,它在水中的传质速率受液膜阻力所控制,此时,空气的传质速率可表示为:N=KL(C*-C)=KL▲C 式中N--空气传质速率,kg/m2·h; KL--液相总传质系数,m3/m2·h; C*和C--分别为空气在水中的平衡浓度和实际浓度,kg/m3。 由上式可见;在一定的温度和溶气压力下(即C*为定值时),要提高溶气速率,就必须通过增大液相流速和紊动程度来减薄液膜厚度和增大液相总传质系数。增大液相总传质系数,强化溶气传质的途径是采用高效填料溶气罐,溶气用水以喷淋方式由罐顶进入,空气以小孔鼓泡方式由罐底进入,或用射流器、水泵叶轮将水中空气切割为气泡后由罐顶经溃头或孔板通入。这样,就能在有限的溶气时间内使空气在水中溶解量尽量接近饱和搜。当采用空罐时,也应采用上述的布气进水方式,而且应尽可能提高喷淋密度。 在水温一定而溶气压力不很高的条件下,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可用亨利定律表示为:V=KTp 式中V--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L/m3; KT--溶解度系数,L/kPa·m3,是KT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不同温度下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 温度(0C) 0 10 20 30 40 50 KT值(L/kPa.m3) 0.285 0.218 0.180 0.158 0.135 0.120 p--溶液上方的空气平衡分压,kPa(绝压)。 由上式可见,空气在水中的平衡溶解量与溶气压力成正比,且与温度有关。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溶气压力受能耗的限制,而且空汽溶解量与溶气利用率相比并不十分重要,因而溶气压力通常控制在490kPa(表压)以下。 溶解于水中的空气量与通入空气量的百分比,称为溶气效率。溶气效率与温度、溶气压力及气掖两相的动态接触面积有关。为了在较低的溶气压力下获得较高的溶气效率,就必须增大气液传质面积,并在剧烈的湍动中将空气分散于水。在20℃和290~490kPa(表压)的溶气压力下,填料溶气罐的平均溶气效率为70~80%,空罐为50~60%。 在一定条件下,空气在水中的实际溶解量与平衡溶解量之比,称为空气在水中的饱和系数。饱和系数的大小与溶气时间及溶气罐结构有关。在2~4min的常用溶气时间内,填料罐的饱和系数为0.7~0.8,空罐为0.8~0.7。不同溶气压力下,空气在水中的实际溶解量与溶气时间的关系如图5-4。大气压下空气在水中的平衡溶解量如表5-4。 大气压下空气在水中的平衡溶解量 温度(0C) 0 5 10 15 20 25 30 平衡溶mg/L 37.55 32.48 28.37 25.09 22.40 20.16 18.14 解量mL/L 29.18 25.69 22.84 20.56 18.68 17.09 15.04

气体的溶解度与亨利定律

气体的溶解度与亨利定律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气体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或是体积分数,通常用来描述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程度。气体的溶解度与溶剂的性质、溶质的性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亨利定律是描述气体与液体之间溶解度关系的定律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和环境等领域。 亨利定律由英国科学家亨利于1803年提出,简要表述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即溶解度等于分压与溶解度常数的乘积。数学公式可表示为:C=kP,其中C为溶解度,k为溶解度常数,P为气体的分压。 亨利定律适用于溶解度较低的气体,即当气体的溶解度较小、溶液浓度较低时,可视为理想溶液。此定律成立的前提是气体分子与溶液中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且溶解度较低,不引起液相性质的明显改变。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的溶解度与气体分压成正比,即当气体分压增加时,溶解度也随之增加;反之,当气体分压减小时,溶解度减小。这是由于气体分子在溶液中与溶剂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使气体分子逐渐从气相转移到溶液中,达到动态平衡。增加气体分压可以提供更多的气体分子,增加其进入溶液的动力,从而增加溶解度。而减小气体分压则减缓气体分子进入溶液的速度,导致溶解度降低。 亨利定律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环境领域,亨利定律可以用于描述大气中气体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二氧化碳在海洋中的溶解度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化学实验中,亨利定律可以用于计算气体溶

解于溶液中的浓度,指导实验操作和分析结果。在药物研发中,亨利 定律可以用于评估气体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传输,影响药物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亨利定律只适用于理想溶液条件下的气体溶解度。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气体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溶液浓度的 变化,溶解度与分压并非呈线性关系,可能会出现偏离亨利定律的情况。因此,在实际计算和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并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综上所述,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亨 利定律为描述气体与液体之间溶解度关系提供了简便的定量关系,适 用于理想溶液条件下的气体溶解度计算和实验研究。然而,在实际应 用中需注意其他因素的影响,为准确描述气体的溶解行为提供更准确 的模型和实验数据。

气体溶解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分析及气体溶解度的实验测定

气体溶解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分析及气体溶 解度的实验测定 引言: 气体溶解度是指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是气体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溶解度与溶液浓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文将对气体溶解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介绍气体溶解度的实验测定方法。 一、气体溶解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分析 1. 阿涅厄斯方程 气体溶解度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阿涅厄斯方程来描述。阿涅厄斯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为: p = kH * c 其中,p为气体的分压,kH为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常数,c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通过阿涅厄斯方程可以得知,气体溶解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关系。 2. 气体溶解度与顶点状态 气体溶解度与顶点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顶点状态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气体溶解度达到最大值的状态。当溶液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增加时,气体溶解度随之增加,并在达到一定浓度后趋于稳定,即达到顶点状态。此后,溶液浓度的增加不会显著影响气体溶解度。

3. 溶质特性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溶质的特性也会影响气体溶解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相同溶剂下, 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溶解度常数kH越小。此外,溶质的极性也 会影响其溶解度。极性溶质通常会有较高的溶解度。 二、气体溶解度的实验测定 1. 饱和溶解度测定法 饱和溶解度测定法是常用的实验测定气体溶解度的方法之一。该方 法主要通过测定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气体的溶解度达到饱和的情况。具体步骤为:将溶液与气体接触,使其达到饱和,然后测定饱和时气 体的分压,从而得到气体溶解度。 2. 等温等压下溶解度测定法 等温等压下溶解度测定法是一种通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测定气体 溶解度的方法。实验中,将溶液与气体接触,使其达到平衡状态,然 后测定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根据溶液浓度与气体溶解度的关系,可以 推导出气体的溶解度。 3. 温度变化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也有密切关系。根据肖尔斯-洪特方程,气体溶 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通过控制温度,可以测定不同温度下气体 的溶解度变化。 结论:

实验报告水中溶解气体与温度压力关系研究

实验报告水中溶解气体与温度压力关系研究实验报告:水中溶解气体与温度压力关系研究 摘要: 本实验旨在研究水中溶解气体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 实验观察和测量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情况,得出了实验结果并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溶解气体的溶解度 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会发生明显变化,与温度和压力呈正相关关系。 1. 引言 水中溶解气体的研究一直是物理化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水中溶解的 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对生物和环境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气体在水 中的溶解规律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步骤 2.1 准备工作 2.1.1 清洗试管:用洗涤剂和去离子水清洗试管,并用气枪吹干。 2.1.2 准备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浓度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标准溶液。 2.2 实验测量 2.2.1 温度变化实验:将装有标准氧气溶液的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例如10°C、20°C、30°C等),在每个温度下观 察溶液中氧气水平的变化,并用电极检测仪器进行测量记录。

2.2.2 压力变化实验:将装有标准二氧化碳溶液的试管封闭,并连接到压力控制装置上,逐步增加压力(例如1 atm、2 atm、3 atm等), 在不同压力下观察溶液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变化,并用电极检测仪器进 行测量记录。 3. 结果与分析 3.1 温度变化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氧气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 较低温度下,氧气溶解度较高;随着温度的增加,氧气溶解度逐渐降低。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气体分子动能增加,使溶解在水中的气 体分子逸出溶液,溶解度减少。 3.2 压力变化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二氧化碳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在较低压力下,二氧化碳溶解度较低;随着压力的增加,二氧化碳溶 解度逐渐提高。这是因为增加压力会增加气体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使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分子更容易与溶剂分子结合,溶解 度增加。 4. 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 温度升高对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有负向影响, 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一说化学大家就会觉得化学很繁多,其实在学习化学中,还是需要积累的,小编整理了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溶液 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是制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绒织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 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2)温度 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 (2)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四.结晶的方法: (1)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五溶解度知识点 概念: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

解析:水体中溶解氧与水温、盐分、大气压关系

解析:水体中溶解氧与水温、盐分、大气压关系 专注水产,深耕养鱼第一线,养鱼不缀终有所成!奉献实用养鱼信息!欢迎您的光临! 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等有密切关系。在自然环境中,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气温越高,溶解度越小,气温越低,溶解度越大;但实践证明,盐分对水体中的溶解氧也有较大的影响。 一、水中氧气的来源 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其来源一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 1、空气的溶解 水面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将溶于水中,溶解的速率与水中溶氧的不饱和程度成正比,还与水面扰动状况及单位体积的表面积有关,也就与风力和水深有关。氧气在水中的不饱和程度大,水面风力大和水较浅时,空气溶解起的作用就大。 2、光合作用 水体中含有的水生植物与阳光的光合作用可释放出氧气,是水体中氧气的另一主要来源。 3、一些水塘或水库在补水的同时,可增加缺氧水体氧气的含量。在工厂化流水养鱼中的补水是充氧过程。在非流水养鱼的池塘或水库中,补水量较小,补水对鱼池的直接增氧作用不大。 二、水中氧气的消耗 1、鱼、虾等养殖生物呼吸 鱼、虾呼吸耗氧率随鱼、虾种类、个体大小、发育阶段、水温等因素而变化。一般鱼的呼吸耗氧率在63.5~665mg/kg·h,且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而耗氧率(以单位时间内消耗氧气的毫克数计)随个体的增大而减小。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鱼、虾耗氧率增

加,即水温和个体大小对生物的耗氧速率影响很大。 2、水中微型生物耗氧 水中微型生物耗氧主要包括: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细菌呼吸耗氧以及有机物在细菌参与下的分解耗氧。这部分氧气的消耗也与耗氧生物种类、个体大小、水温和水中有机物的数量有关。浮游植物也呼吸耗氧,只是白天其光合作用产氧量远大于本身的呼吸耗氧量。据研究,处于迅速生长期的浮游植物,每天的呼吸耗氧量占其产氧量的10~20%。有机物耗氧主要决定于有机物的数量和有机物的种类(在常温下是否易于分解)。通常把这一部分氧气的消耗叫做“水呼吸”耗氧。 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化需氧量(BOD5)。 3、底质耗氧 底质耗氧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底栖生物呼吸耗氧,有机物分解耗氧,呈还原态的无机物化学物氧化耗氧等。 4、逸出 当表层水中溶氧过饱和时,就会发生氧气的逸出。静止的条件下逸出速率是很慢的,风对水面的扰动可加速这一过程。 5、水体中的有机物、化学物质消耗氧气 水体中含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还原性物质,在氧化还原过程中会消耗氧气,如水中的氨和硫化氢在有充足的溶解氧的情况下,经过水生微生物的好氧分解作用,氨会转化为亚硝酸再转化为硝酸,硫化氢会转化为硫酸盐,亚铁盐则转化成三价铁盐。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所消耗的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CODcr),与生化需氧量(BOD5)一样,化学需氧量(CODcr)值的大小可表示水中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还原性物质多少,用以指示水中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 水体中之有机物,其碳素以不同的氧化状态存在,某些碳素可被生物利用氧化,我們以生化需氧量來加以量化,而一般有更多的碳素

气体及固体的溶解度

溶解度 1.固体及少量液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通常为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某物质的最大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也常用“g/100g溶剂”作单位(自然也可用体积)。 3.特别注意: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或者是克/100克溶剂)而不是没有单位。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一般以100克溶剂中能溶解物质的克数来表示。一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决定于溶剂和溶质的性质,即溶质在溶剂的溶解平衡常数。例如,水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溶剂,甲醇和乙醇可以任何比例与水互溶。大多数碱金属盐类都可以溶于水;苯几乎不溶于水。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溶解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硫酸 溶解度仪 钠Na2SO4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基本不受压力的影响,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物质的溶解度对于化学和化学工业都很重要,在固体物质的重结晶和分级结晶、化学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混合气体的分离等工艺中都要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别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或称溶解平衡)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和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来表示。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溶解度常用符号S表示。溶解度的单位用g/100gH2O表示。例如20℃,在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NaCl,则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是36g/100gH2O,可表示为S(NaCl)=36g/100gH2O。实际上溶解度是没有单位的相对比值,按法定计量单位,可用质量分数表示。例如在20℃,S(NaCl)=0.36。溶解度也可以用饱和溶液的浓度表示。例如,氯化钾在20℃的溶解度是4.627mol/1000gH2O(此浓度为质量摩尔浓度),即表示20℃在10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627mol的氯化钾。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用物质的量浓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气体的溶解性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气体的溶解性 如在0℃、1个标准大气压时1体积水能溶解0.049体积氧气,此时 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 温度、压强有关:其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由于气体溶解时体积 变化很大,故其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显着增大。关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溶解 度,在1803年英国化学家威廉·亨利,根据对稀溶液的研究总结出一条定律, 称为亨利定律。 1一、气体的溶解性知识点(1)气体的溶解性①常温极易溶解的 NH3[1(水):700(气)]HCl(1:500)还有HF,HBr,HI,甲醛(40%水溶液—福尔马 林)。②常温溶于水的CO2(1:1)Cl2(1:2)H2S(1:2.6)SO2(1:40)③微溶于水的 O2,O3,C2H2等④难溶于水的H2,N2,CH4,C2H2,NO,CO等。 1二、一些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的溶解平衡是指在密闭容器中,溶解 在液体中的气体分子与液体上面的气体分子保持平衡。溶解达平衡时,气体 在液体中的浓度就是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液体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 积表示。表1-1是一些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表1-1一些气体在水中的溶 解度温度/℃ O2H2N2CO2HCLNH300.04890.02150.02351.7135071176200.03100.01820.0155 0.878442702300.02610.01700.01340.665413586(28℃)350.02440.01670.01260.59 2————从表1-1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也可 以看出,不同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这与气体及溶剂的本性有关。 H2,O2,N2等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因为这些气体在溶解过程中不与 水发生化学反应,称为物理溶解。2、CO2,HCL,NH3等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度较大,因为这些气体在溶解过程中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称为化学溶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