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

海南中学高二一班:王徐生梁振彬

引言:

Language serves as dress of thought.Thoughts are always expressed by words!!!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先有人类思维后有语言、图画、音乐等外在表现形式。

那么,思维又是如何作用在语言形式上的呢?通过研究可知:思维---表现法---语言具体形式。

一.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人与西方人由历史渊源、地域特性及哲学与文化心理不同而导致的思维的根本差异。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这种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使中国人习惯于崇尚自然、行于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和宿命论。而在人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的世界中,则存在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美国人说这是moving in endless circles and repeating it over and over again。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哲学就深深体现了这种观点。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等,这就是汉民族的循回

式思维方式,比如在语言表现法中有回环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及递进式表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中国人表达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阐述,这种思维模式可称为具体一般型表达。习惯于问题解决型模式,它们不仅在语言上如此,在文化艺术、经济活动中也都占有统治地位。也就是说中国人擅长具象思维。

(2)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一向将人与自然分隔开来,认为思维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客观事物,讲究“人物分立”,人能够通过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说过的一句话之中我们就可见一斑:

I do not believe in fate that falls on us no matter what we do,but,1 do believe in fate that will fall on us if we do nothing.(我不相信,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的命运都一样;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命运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他相信拼搏而不是命运.诸多此类象美国人热衷于job-hopping(跳槽),美国人的梦想便是being a self-made man from rags to riches。

再比如,从东方人与西方人做事的动因也可以发现:

The Chinese is always described as a person who does things because they have been done before.And the Americans a person who does things because they haven’t been done before.(中国人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以前有人做过;美国人做一件事是因为这

件事以前从未有人做过。)Americans love to try something new mostly because of a belief that newer maybe better.(美国人喜欢尝试新事物,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认为更新的可能是更好的。) 二,近代英语发展

通过研究可知,英语自莎士比亚时代以来有很大发展。英语被誉为理性语言,这与欧美哲学较早与改造、征服自然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培根和洛克等一代启蒙哲学家恪守的客观形式化方法(即逻辑论证)很有关系。British people lo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cause these fields of study bring the excitement of new discovery. (英国人热爱科学技术因为它能带来新发现,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最有力武器。) The love of change is closely tied to faith in improvement.培根思维精深周密;洛克的哲理明豁通达,对英语影响极深。“哲学思辩”(Speculative Philosophy)使他们将英语化为对人类经验(物理变化经验、感觉经验、价值经验)理性构建的精辟描述。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培根和洛克等一代理性主义哲学家实质上为英语作了科学规范,以至被称为:“King’s English'’。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一般具体型思维,擅长抽象思维,总是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总结后事例、先整体后细节,由果到因、由小到大等。众所周知,地名的叙述便为一例。

三,中西说话的语序的差别

由于中西思维模式的迥异,说话的语序就存在很大区别,所以中国式

英语频繁出现。举例说明:

我原先打算七月一日去香港旅游,后来不得不取消,这使我很扫兴。中国学生就常按中文语序脱口而出,使语义重心落在后面。实际上,按英语思维习惯应先概括,将语义重心放在前面,然后分解开来,所以应翻译成It was keen disappointment

that I had to cancel the visit l had intended to pay to Hong Kong On July 1St.

再看下面典型的例句:“在全球经济事务中,中国应继续保持一个积极而充满活力的力量,我坚信这是符合我国利益的。”

让我们看英语的语序:I strongly believe that it’s in the interests Of my countrymen that China should remain an active and energetic power in global economic matters.

由此可见,汉语是按时间顺序和逻辑发展关系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论证,而英语则相反。

简单句中英汉语序的对比:

中文:主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谓语+宾语

我每天早上在室外高声朗读英语

英文:主语+谓语+宾语+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I read English loudly in the open 一、引言

四,学英语要联系文化背景

文化词是语句的基本单位,通常所说的话都是由一个个词构成。

在某些人看来,学语言,如英语,就是把一个个的词、词组、短句学好,掌握其读音、拼写及意思,同时掌握一些基本语法,知道如何把一个个的词、词组及短语连接起来。掌握了这些,英语就学得差不多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只是把单词按字面意义串起来,而丝毫不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是行不通的。例如:

(1)英语中green with envy是什么意思?人们忌妒或羡慕时脸色真的变绿或发青吗?

(2)英语中说 Paul was in blue mood; Paul(保尔)是什么情绪?高兴、激动、悲哀,还是什么?

在上列两句中,green(绿)和 blue(兰)都不是指颜色,两个词都有别的意思--某种文化方面的联想--从字面上看这种意思不明显。在词典上,green 这个词有“(脸色)变绿”的意思,但green with envy是个固定词组,不过表示“十分妒忌”而已。blue这个词与mood 之类的词连用表现某种情绪时,表示“沮丧的”、“忧郁的”,例2之意为“保尔情绪低落”。以上两个例子就涉及词的字面意义和联想内涵意义,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问题,由遇到的障碍并非语言知识造成,而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由此可见,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化因素的对比显得尤为重要。

五、语言与文化

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要对两种交际文化进行对比,我们首先从文化谈起。

文化(culture)一词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词语。它狭义指文学、音乐、美术等,而广义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邓炎昌,刘润清 1989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窥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英语词汇作为英语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最能反映英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学习英语词汇,实际上也是学习西方文化。对于在母语环境下学英语的中国人来说,应该了解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英汉词语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例如: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学生能体会到莎翁的“爱”吗?

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枣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六、中、英文化比较及英语词汇

(1)、字面意义和涵义

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

词的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意义。

从这个定义的解释看,对于学外语的同学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不了解词汇涵义,会在语言上犯严重错误,有时误把好言当恶语,引起谈话者的一方或双方不快;有时误把嘲讽当称赞,被人暗笑。

如“peasant”一词,是“农民”之义,但外国人眼里不是“农民”

之意。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不同的涵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纬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们低下的人”。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丝毫无贬义。农民应译成farmer。

再如,politician 和statesman这两个英语词。Politician是“政治家”吗?反过来说,汉语中的“政治家”这个词应该怎样译成英语呢?有些略懂英语的学生译作politician,这是不合适的。Politician这个词在美国英语中,往往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引起别人的蔑视。它只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这个词还有“精明圆滑的人”(smooth--operator)之义。指一个人做事和说话时,信心十足,非常老练。汉语“政治家”这个词应译为statesman,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当中都很贴切,statesman主要表示善于管理国家的明知之士;人们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称为statesman。

事实上,中英两种语言在字面意和涵义上有以下的关系:

1)、字面意义与涵义相同或相似

(1) 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

(2) Burn one's boat.破釜沉舟

(3)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4) 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5) to lose one's face, to save one's face丢面子,保面子2)、涵义相似,字面意义不同

(1)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这山望着那山高。

(2) 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 That's a piece of cake.那是小菜一碟。

(4)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

(5) Let sleeping dogs lie.切勿打草惊蛇

3)、涵义不同,字面意义相似

(1) to fish in muddy water(英语:形容多管闲事,自讨没趣)浑水摸鱼

(2) 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英语:令人毛骨悚然)令人发指

(3) to blow one's own horn(英语:自我炫耀,自吹自擂)各吹各的号

(4) to lock the stable gate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英语意思是“太迟了”)亡羊补牢

4)、涵义与字面意义都不同

(1) 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英语:谦虚的狗没肉吃。)满招损,歉受益

(2) Where there is fear there is modesty.(原为拉丁语格言:谦虚源于胆怯。)老王买瓜,自卖自夸(反讽)

(3) An excess of modesty obstructs the tongue.(英语:谦虚过分束缚舌头。)自知之明(赞誉)

(2)、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判别

见面打招呼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 "吃过了吗? "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问对方:"Have you eaten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 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 "It's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 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 (您好!)""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How are you doing? (你最近好吗?)。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称呼语

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教材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或“How can I call you”等,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又如我们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寒暄

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 "或"It's raining hard, isn't it?""Your d ress is so 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生气。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 "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另外,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学生习惯用汉语的语义结构来套用英语。如:打电话时,中国学生习惯说:" Hello who are you please? "而英美人的习惯是接到电话先报自己的号码或单位、公司的名称。如:

A:Hello 8403229

B:Hello, this is Tom. Could I speak to Jim,please? 打电话的套话,必须这样用。

赞扬与祝贺

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

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 (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beautiful t- oday (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 幸亏这位美国人懂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 (到处)。"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恭维话,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 ""Thank you for saying so."

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楼下大门口,甚至马路上,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 "走好"、"慢走"、"再来啊"等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如果说Stay here,Go slowly,Walk slowly. Come again听起来不顺耳,也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其实,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ee you later (回头见)、So long. Take care(再见,保重)就可以了

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性的词语,但这类比喻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

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dog(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 ar e a lucky dog (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 has his 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 ue pictures (黄色电影)、the blue-eye boy(红人)、to be green-eyed (眼红、嫉妒)。green hand (没有经验的人)、in the black(不欠债)、 grey mare (母老虎)、white harvest(晚秋时节的收获)等

其他社会礼节

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那样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上下辈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 "Thank you "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例如:在给英美人上对外汉语课时,每次上完课后,英美学生习惯说:"Thank you"。如果回答"Thank you",中国人往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成"It's my duty",就不会让英美学生听起来那么愉快,因为“It's my duty"的含意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应是"It's a pleasure(我很乐意), Don't mentien it(没什么)或You're welcome(不用谢)。

"英语中的"Please"并不完全相当于汉语中的"请",在某些场合表示"请"不宜用英语"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下车时,一般都说 "After you(你先请)"。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而不用please。如果生病,到医院看病应说"Go to see the doctor(看病)。

个人隐私

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 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make? Are you married? 等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情况等问题的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It’s raining hard, isn’t it?”、“Your dress is do nice!”等等。他们在初次见面或不太熟悉的人面前,从不问及有关别人隐私方面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尊敬。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而中国人见面三分熟,在半小时内,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便了解得清清楚楚。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而中国人千百年来住在一个村庄里,离得近,接触得多,个人生活或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再加上中国人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相互帮助,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体的事。故而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苫辣,别人也愿坦诚相告。当然,现在在一些发达或沿海城市,人们也开始接受西方人的观点,说话不随便涉及对方隐私。

总结

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七,浅谈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西方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但在他们内部之间,比如:南欧和北欧,西欧和东欧,就是英国,德国内部也有着异处,然而体现着本质差异的无疑还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比如,龙和凤在中国,龙是图腾的形象,在图腾发展的进一步神圣化之后,形成了龙,凤等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性图腾形象,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神异的动物。因而,在我国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比喻豪杰志士。“龙”在成语中也被广泛的利用,如、“龙飞凤舞、藏龙卧虎”等。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以“龙的子孙”自豪。我国的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与龙、龟、麒麟合称四灵。凤在中国还指优良女子,还有太平昌盛之意,旧时,凤也为圣德。"凤毛麟角"指珍贵而不可多得用来比喻有圣德的人。

在西方龙和凤完全不是这个意思, 在西方,龙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西方的凤,是再生复活的意思.在西方传说神话中,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中喷火。到了中世纪,龙演化为罪恶的象征,要不Diablo(西方的著名电脑游戏)中的魔鬼diablo是个长得很像龙的怪物, 在英语中,龙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要是对西方

人表示赞美千万不可用龙凤等。

中华民族是一个渴望安定祥和的民族,因此,就想象龙、凤是一种福音。从文化的角度上看,西方长期受宗教的影响,我国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封建思想的统治。西方人信仰上帝,与上帝作对就是过错,就是罪恶;而我国人民信仰上天,佛祖,祈求上天能给我们带来好运,神把龙作为自身的代表降到人间,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通过我们的认识和对资料的收集,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报导中,一为中国人到西方人家吃饭,当主人问今天吃中餐还是西餐时,客人很客气的说道:

“随便”。“客随主便”。”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随便”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我们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反过来看看,欧洲人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国人往往较少表示个人的愿望,当我国代表团出访时,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团,对方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说喝茶。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tea,就tea,tea全下去了。

第三,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我们在感谢对方接待时往往是这样几句话:你们国家很美丽,你们人民很友好,你们接待很周到,等等。他们认为万里迢迢从东方到西方,难道没有任何一点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一律都是这么三句话呢?后来有一个代表团走的时候,除了三句话以后,他说,我现在想提点建议。这几个人马上很认真听,想听听代表团离开前的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希望你们介绍材料能译成中文。第二条是你们这个牛肉能不能煮得烂一点,血淋淋的实在受不了。第三点希望你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能有所了解。他们听了感觉特别好,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们也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了。

第四,是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在很多问题上中西方的差异是的,我敢打赌西方人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定看不懂,这里头

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无想象,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时的家法等一切束缚主义的思想。

第五,是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他们是一种直观性。比如我们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东西。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听不见的更美。还常常用问句作回答,以问为答,问而不答,让你对下文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想象。

八,此种差异造成的教育差异

两种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极其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处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先说西方的教育,从体制到政策实施都近乎完备,一批批的孩子们都十分良好的接受高级的教育,唯一的缺陷是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的学生养成了很多骄奢的习惯,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他们的教育环境比起中国的简直好之又好,他们的主体是过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能

力和素质,这也是我们比较欣赏的地方。从小时就锻炼他们自己的生活能力,在国际夏令营中明显看出他们的孩子比我们的要坚强的多。我想,这也有着一定的环境因素吧。

比而较之,中国的素质教育总也不能尽善尽美,除了环境因素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的背景太深,很难改变这种传统。还有,中国的素质教育过分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及自我能力的提高,这就在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学生在国际竞赛的水平很高,而生活则远不及人。在中国有很多学生对教育不满,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两种等级。

我想,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并不能说明孰好孰坏,这只是两种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他们各有好坏,我们应该互相吸取对方的好的方面,使得教育在不同的土地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研究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我相信,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各种观点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其实,二者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 (一) 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物质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则是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2.从生理机制来看,虽然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都体现着大脑和感官的整合效应,但思维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则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与眼、耳、喉、口腔等感觉器官或效应器官联合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都依照奥斯华尔特(Oswalt,1970)的“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这一区分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日用器具等。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前者指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如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等;后者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等等,而一般不能直接地接受赞扬,否则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长期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 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要点(杨永林, 2004:14-17)。究竟是语言先于思维,还是 思维先于语言;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迄今为止,学界尚无定论。本文拟从回顾语言与思 维的争论入手,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反思及语言起源假说的再探讨来阐述语言与思维的同存共进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 语言学界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类:语言先于思维,思维先于语言,语 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以下是我们对这四种观点的简要概括。 1.语言先于思维 以法国哲学家E.B. de Condillac为代表的学者持语言先于思维的观点。Condillac曾充分阐释过人类只有通过语言的使用才能主动控制思维的主张。他认为不使用语言,人们便无法自觉控制思考功能及其它思维行为。前语言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制于生理机能及环境刺激。没有语言,人们不能自觉地记住过去,比较两种感觉或指导思考的方向。语言使人类主动运用自然赋予的思考能力。他因此得出结论:野人没有记忆,他们有的只是他们不能自由支配的想象(Harris, 1997: 143)。 2.思维先于语言 思维先于语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J. Piaget。他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基本阶段(Piaget, 1969):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他认为对正常儿童而言,有音节的语言发生在其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端,这期间儿童仰仗动作与感知的协调来组织经验,探索、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是婴幼儿语言准备期,其准备包括发音准备和理解准备两方面。幼儿出生9个月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动作思维(马福全,2005: 5-7),这表现为其能在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协调,从最初的图式中选取已知的方法用于新的情景,比如这期间的婴儿会抓住成人的手,向自己想取又取不到的物体方向拉动,或是要成人的手揭开被遮盖住的物体等。他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认为,这时候儿童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思维,也就是说思维先于语言(肖少北,张文香,2000:106-110)。

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想战线》1998年第11期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陈慧媛 如何看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自古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种认为语言与思维不可分,思维要靠语言而进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种观点被称为“载体说”。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代码,即使没有语言代码,思维依然存在,这种观点被称为“代码说”。1争议的中心就是语言与思维是否会分离,是否存在不依赖语言的思维。有的语言学家比如邦文尼斯特就认为“我们理解的思想已经被语言框架定型了。语言之外有的只是以手势和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不明确的动机和意志冲动”o。这意味着语言之外没有思维可言。然而,也有一些哲学家持有相反的论断。在黑格尔看来,仿佛不能用语言来表现人们所思考的东西,因为语言似乎不容许称谓个别的东西。?叔本华以格言的形式写道:思想体现为词之日即思想消失之日。柏格森也认为活生生的思想和语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词有碍于把握概念的真正涵义。也有的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则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无法说清,无法证明,因为思维是无法观察到的。不过,思维虽然观察不到,却是我们时时感觉得到,时刻都在进行的活动市且涉及现代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许多问题,所以仍有对其进行不懈探讨的必要。 本文要探讨的观点是语言与思维并不总是形影不离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并不等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应该大于或超越语言能力。如果人们在思维的时候总是以平时交流时的自然语言形式来思维那是不可思议的。仔细对语言及思维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可看出语言与思维作为大脑的两个运作机制并不总是相伴相随的。要进一步明确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必要把思维类型作出区分。另外,在语言与思维是否存在分离现象的争议之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否存在,其形式与功能如何?这是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中-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最后应该说明虽然思维与语言不能说截然不可分,但并不是要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一、思维与语言的特点 思维与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两个独特机制,也是两个有所区别的大脑产物。各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与特点。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被认为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活动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活动,不总是受意识的控制和支配。思维有时受客观事物的刺激和影响而发生,有时也会自然发生。而语言是社会活动,交际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外在的。语言只有在习得后才成为以上各种活动的工具。而且语言的使用往往是自觉的和有意识的。我们常说,“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却不说“使用思维”。说明两者功能不一样,受主观意识的驱使程度不一样。 从语言与思维对事物的呈现方式来看,语言的表述只能是线形的,而思维作为一种心理

语言和思维的先后及决定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异同及先后关系 1、语言的两大功能:思维和交际。思维(想象思维、抽象思维) 2、语言功能,其交际的五个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3、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单位构成。语言的底层是音位。音位是最小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位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最底层。 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短语,第四级是句子。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臵,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联系: 它们的联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4、言语包括语言成分和语余成分。 ◆二、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1、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 A、从认知学讲,语言是认知的伙伴→固定认识成果 B、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成果都离不开语言 2、语言离不开思维: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就无所谓交际。 B、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等与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吻合。 总之,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 二语言和思维的区别:两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 1、概念不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 3、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 4、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如梦话。 5、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0 刘子君 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或文章都是先构思好了要说的话,然后再考虑用什麽样的书面语写出来,写出来可能还要修正。这就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表达的过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肯定是用华夏文化的思维想好如何表达再套用英语的句法形式表述出来,这也是需要详尽的思维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表述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也就没有了表述的依托,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语言参与思维的新城与展示的全过程。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思维与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思维借助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地认识, 1、思维的发生是人类语言形成的动机,基础及必然结果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表现为:a.语言概念的形成是思维的内容和工具 b.动作是思维的表现工具之一 3、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中的概念,而思维是靠概念进行并不是语言 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有机辩证统一的关系: 1、语言和思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4、语言把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结果记载下来,语言可以表达人的思想(另一种答法)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与语言的区别: (1)功能不同: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促使人们沟通达到相互了解 思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积极过程,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进而能动地改造世界。(2)语言是低层次的,思维是高层次的。 (3)规律不同:语言具有民族特性,各民族语言体系各不相同 思维是客观现实规律的反映,为全人类共有 (4)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是词和句子,思维的单位是概念,判断,推理 (5)思维作为现实的反映是精神现象,语言则是思维的物质形式 (另种答法)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在19世纪初,语言学开始将语言和言语确定为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紧密联系 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人们约定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个体系: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形态)。以词汇为建筑构建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其中,语言以其物质化的语音或字形而能被人所感知,它的词汇标示着一定的事物,他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因 而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言语则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人们为了交流心理,为了进行交际,可以使用各种语言(汉、英、俄、日等)。这多种语言就成了交际工具。使用者多种语言的人们,或说,或听,或些,或读,这些说、听、读、写的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 从概念我们便可知,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对于使用某个语种的人来说是统一的,每种语言都是有发言、语法、句法方面的一整套确定的规则,这些 规则一经产生,就有着较大的稳定性。 而言语则是一种心理现象,它表明的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它就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常有一定个体主观的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因为个别人的言语(由于缺乏统一性)不仅以偏离语言的标准和语法结构而互有区别(多人习惯等不同)。而且,同一个人的言语在不同场合,不同需要之下会表现出的言语方式和风格的不同,因此,言语不同于语言就在于是主观的心理过程。 语言与言语的不同,还可以做这样简单的区别:语言即“话”,言语即“说”。 但是,这种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从19世纪初由德国的语言学开始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比较主要这样的区分,在西方心理学,则大部分统称为语言,不再做这种区分了。我国心理学家们的观点不一。 语言确实包括言语,而言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比较恰当. 语言特点 语言的特性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就大脑来说,语言分“脑语”和“嘴语”,脑语就是我们时时在大脑里产生称作“思考”或“思想”或“思维”的东西,脑语被嘴表达出来就叫“嘴语”。脑语和嘴语并不是一个东西,第一、脑语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081602126 刘子君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https://www.docsj.com/doc/1012308946.html,/publish/portal0/tab4933/info218209.htm)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或文章都是先构思好了要说的话,然后再考虑用什麽样的书面语写出来,写出来可能还要修正。这就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表达的过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肯定是用华夏文化的思维想好如何表达再套用英语的句法形式表述出来,这也是需要详尽的思维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表述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也就没有了表述的依托,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是思维最有

2021年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欧阳光明(2021.03.07) 081602126 刘子君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https://www.docsj.com/doc/1012308946.html,/publish/portal0/tab4933/info218209.htm)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

语言和思维关系

在语言学语言与思维、人类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历史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也称为“沃尔夫假说”)已经成为了一条人们耳熟能详的命题,这一假说的著名,不仅仅来自它对语言,思维及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富有创造力的概括,也来自由其而引来的广泛争议。在理论上的争议与批评一方面本来就是经验世界复杂性的投射,然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不同学科间方法论差异造成的。本文将以语言学为主线,在回顾“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形成历史及对学术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试图的有关这一假设的诸多争论开辟更具结构性的视角,在社会理论的启发下,我们有可能在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理解上获得新的 启迪。 事实上,对语言与思维研究这一课题,语言学界早有人有所关注,例如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他依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试图对一些由不同民族语言多样性或相似性所引出的问题给予解答。“但是,他的语言与思维关系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却引出了一个有趣的哲学命题,那就是来自不同语言的群体,使用不同语言结构的说话人,是否会以同一种眼光看待客观世界?” 【1】在后来以萨丕尔为代表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中,这一问题才得到清晰的阐述。萨丕尔师从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同时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博厄斯重识在研究民族或部落文化时对其语言研习的意义,他认为:“经验上可观察的语言是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它的无意识,可以使我们从某一语言的辞条和语法范畴方面,发现民族经验范畴的特点。” 【2】萨丕尔追随博厄斯的思路,在进行大量田野工作之后,亦承认语言对思维强有力的影响。“语言不仅谈论那些在没有语言的帮助下所获得的经验,而且实际上它为我们规定了经验的性质,因为它的形式完整,又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就把语言的隐含要求投射到经验领域之中……不是在经验中发现,而是强加于经验的。因为语言形式对我们在世界中的倾向性,有种残酷的控制。” 【3】最后,对这种观念的论证由萨丕尔的学生,本杰明·李·沃尔夫,一位在保险公司做工程师的业余语言学家进一步丰富。请注意,我在这里所强调的沃尔夫的工作意义在于对论点的丰富,而不是完成,这与沃尔夫的英年早逝不无关系,同时,也会为我们理解假说的适用范畴及相关争议有所启发。沃尔夫的“结论”被概括为一个命题,所谓“沃尔夫假说”在一般理解上其实包括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一方面,语言可以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是相对的,结构差异越大,所反映的对世界的认识越不同。” 【4】我相信沃尔夫在著作中隐含了类似的观点。仅管我们常常强调沃尔夫的其一两篇最著名的文章,例如《科学与语学》、《语言、心理与现实》,然而,毕竟沃尔夫是在诸多文章中分散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如果单从一两篇文章为其观点作总结,不免会失之偏颇,加之沃尔夫没有著书,这些资料就更加弥足珍贵。沃尔夫本有写书的计划,但因其病逝而搁浅,约翰·B·卡罗尔将其生前十余篇重要论文整理成为沃尔夫文集,名为《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而这恰恰是沃尔夫为生前计划的那本书所设想的名字。我们应当感谢卡罗尔,因为他的辛苦工作使后人可以读到更为完整的沃尔夫文章,并且,他还高度概括性地“把他们的观点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5】。卡罗尔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沃尔夫的思想,然而令人不安的是,问题可能也由此产生。柯日布斯基在他的普通语义学中强调了语言的抽象性;在后面的探讨中,我们也会发现沃尔夫在语言对经验世界如何进行抽象方面的关注。但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像“语言决定论”或“沃尔夫假说”这样高度概括性的抽象名词亦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某些争论。这些争议矛指“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绝对化色彩,然而我们要探讨的是:分散在沃尔夫十余篇文章中的思想真是绝对化的吗?还是由于,包括卡罗尔工作在内的诸多因素带来的导致误解的负作用?“西方的社会和人文学科中,不少教师乐于在讲课时谈论沃尔夫,有些还津津乐道于…空汽油桶?引起火灾的趣闻(见《习惯性思维、行为与语言的关系》),这一趣闻广为流传,乃至造成一种假象,好像沃尔夫的思想不过是偶然地发生于一只空汽油桶,且仅仅存放于这只汽油桶内……沃尔夫的思想难免被极端化、简单化、刻板印象化,它像是一颗口香糖,被许多人惬意地 玩于舌尖,随之唾于身后。” 【6】 正是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下文将通过沃尔夫的10篇文章来展现“沃尔夫假说”中被忽视的非绝对化观念。这10篇文章是:《原始社群思维的语言学考察》(1936)、《习惯性思维、行为与语言的关系》(1935)、《语言与逻辑》(1941)、《语言、心理与现实》(1942)、《语法范畴》(1937)、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人类不仅在相互交际时需要语言,需要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思维即使是在思维的时候,在形成思想的时候,在沉思默想的时候,也需要语言,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包装起来,把它固定下来,展示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概念也就无所依托,推理也难以进行,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在思维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既参与形成思想,又参与表达思想。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而思维则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也无法表达。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具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语言十分发达,而思维水平却很低;我们同样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二者必须互相适应。一种语言,无论它的结构简单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个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必须能适应思维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人类语言无所谓先进与落后,无所谓优劣,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 语言和思维是同一个东西吗?它们有没有区别? 作者:胡吉成 来源:电大在线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学家帕尔默也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2)语言记录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作用不只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人们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也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凝固在语言中,即语言还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近几年,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甚至对某些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以前,同学们在一起聊的都是“你毕业了,准备去哪工作啊?”,前些年是学生去挑选好的单位,而现在却是单位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因而现在同学们经常会聊的是“你打算考研吗?”。“你打算考研吗?”类似的还有“你考公务员吗?”、“啃老族”、“小私”、“博客”及“抄袭”等等。这些例子无一不记录着当今的种种文化。3)语言促进文化发展 人类发出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声音可能是极其偶然的现象,当这种声音被一起活动的人所接受时,其他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会发出这种声音,于是,这种声音就成为人们某种认识的标记。随着这种标记的增多,人们的眼界便会越来越开阔,相互之间的交际便越来越自如。这种认知事物的标记就是语言。 由于有了语言,人们在表达某种思想时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经历。这样语言就慢慢的带来了文化千丝万缕的变化。 4)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它们之间的这种双向关系可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 工具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 思维,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

浅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摘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间题是语言学中极为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决 定着语言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长欺以来,学术界不断地对这个论题进行探讨。如今学术界一般有几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各自独立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同一的,即离开了语言人们无法理性思维。还有一种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但不是同一的。这几种观点都各有其正确性。想要弄清这几种观点,首先要了解语言与思维的本质与发展。 关键词:语言思维 就语言的生成、习得和发展而言,从19世纪到现在,学术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就语言的本质而言,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语言与思维没有根本区别,二者都可归结于言语习惯;言语是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外显方式,称为外显习惯;思维是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内隐方式,称为内隐习惯。另一位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从操作条件作用的立场出发,对华生的言语和思维观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他认为人的言语行为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它与其他行为一样都受制于环境,并通过言语间接地作用于环境,最终由环境来表现出行为的结果。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他著名的“语言获取装置”他认为人的大脑里先天就有一种人类共有的“普遍语法”和“语言获取装置”,这个“装置”的“开关”在后天的环境作用下被“启动”后,大脑中的“普遍语法”就朝着特定环境所需的“特定语法”规则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种族或民族的儿童能够获取母语的原因所在。 而什么是思维? 其本质是什么? 所谓思维,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借助言语(或肢体语言,如手势语 )、表象或行为对客观的感知、联想所形成的高级认知心理活动。这里的高级认知心理活动实际上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概括性和间接性)及其内在和外在联系的心理反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大脑对通过各种感观器所获取的大量信息(符号的或非符号的)进行解码与整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加工与组织工作,在自身的语言结构和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利用已有的经验、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把事物的本质特性与其外部形式加以联系,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果。当我们进行逻辑推理,如讲故事、构思计划和策略等都需要使用语言。这类思维被称为“理性思维”、“直接思维”、“逻辑思维”或“命题思维”。这类思维涉及两种元素:一种是演绎法,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使用的就是演绎法;另一种是归纳法,我们在处理涉及数据统计方面的问题时,就使用归纳法。在这类思维上,语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形式特性,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史培芹文秘112 010811224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具有的现象,还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语言。所以,认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文化”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根据人文来进行教化。近、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文化的经典定义, 是1871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 ylor )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只注重在精神方面, 并不完整。现代文化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1)人类创造的物质。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都不是文化,包括山川、湖泊,我们创造的物质才算是物质文化,例如各项发明、人文景观等等;(2)法规、制度。这些都是人们制定的内容,完全属于文化层面。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都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拟定的,一方面用来约束社会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社会的规律和行为习惯;(3)精神、宗教。人类的信仰是后天形成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宗教文化。“ 从语言的结构特征来看,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它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从语言的功能特征来看,语言是个工具,是个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束定芳,1996)。季羡林先生(1995)曾指出文化的定义“最好还是不下”,同时他认为:“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文化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 1) 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传获得的; ( 2) 文化是一个社团成员所共有的, 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 4) 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由此可见,文化辐射的范围包罗万象,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无所不存,无处不在。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国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研究成果已颇丰,进入新世纪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理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出现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

(完整word版)思维、逻辑、语言之间的关系

浅析思维、逻辑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何为思维?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思维是主体对信息进行的能动操作,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是人们对客观对象进行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和能力。思维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我们简单来说,思维就是头脑中对一件事物的认识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法。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你的思维很混乱亦或是你的条理很清晰。在这里,混乱和清晰就意味着你的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逻辑性是思维的一大特性。“逻辑”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而古希腊语“logos”, 即“逻辑”, 含有“思维”和“语词”的意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逻辑在思维和语言中起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一个人的思维能否准确合理的表达出来,首先在于他的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其次在于他是否可以用逻辑性的语言把头脑中的思维表达出来。 既然提到了语言,那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同时它是同思维直接联系的,是思维的符号载体,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起源于五万多年前,在当时人类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思维先于语言而存在。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语言又通过抽象化的作用来帮助思维的发展。语言和思维可谓是互相依存,思维越精确就越需要语言。 上文是对思维、逻辑与语言定义的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三者之间具有以下关系:对于一个正确的思维及其表达而言,思维、逻辑和语言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缺了哪一项都会对我们的认识产生影响。正确的思维必须合乎逻辑,即合乎思维的规律性,而思维的规律性是与客观规律性相吻合的,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的。同时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它应该是能使思维合乎逻辑的工具,即其表达形式必须有助于使二者紧密合理地联系在一起。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我们写一篇文章,基本分为三步:构思,落笔,修改。所谓构思就是写文章前首先要考虑文章的主题,文章的结构。一篇文章如何能让人看的一目了然,结构清晰,关键在于文章结构上是否具有逻辑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文是否有条理。完成构思后,就可以落笔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出我们的主题。最后一步是修改,它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文字符合语法结构,符合语言的逻辑性。当完成以上三步,一篇文章也就算是正式完成了。而所有这些思考、表达、修改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思维反应。总的来说,表达出正确的思维是我们的目的,而这一过程中需要语言这个载体,和逻辑的桥梁纽带作用。 了解思维、逻辑和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培养人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更好地使我们的思维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

第一题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论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姚媛 1135030012 学前本科一班 从思维作为一个系统而言,语言实质上只是思维的一个重要要素。幼儿的语言学习要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应具备实践性、生活化、规范化的特点,并与其他要素协同作用。 长期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要点,究竟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迄今为止,学界尚无定论。 语言决定思维论,这一观点由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提出。他在对英语和美洲各种印第安语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对说话者来说,语言是一种背景知识,任何人在使用母语进行思维时,都在运用这种背景知识。所谓背景知识就是这种语言的语法,语法的显著差异实质上代表的是人们观察与评价外界事物方式的根本不同。显然,沃尔夫的观点是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决定不同的认知方式,并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语言思维等同论.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华生。他认为,思维和语言一样,也是一种习惯,或称为语言形式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说话,言语是出声的思维。按照这种观点,思维可以称之为“内部言语”。但“等同论”同样在理论上讲不通,与事实相背离。从进化论角度看,在语言产生以前人类就有了思维。脑科学研究也证明,人的大脑右半球掌握感性思维,这是一种不用语言的思维形式。因此,尽管我们都有“思维和语言密切联系”的心理经验,但“我们还是要承认语言是可以脱离思维的”,也“要敢于承认思维是可以脱离语言的”。 思维决定语言论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认为,儿童的思维并非来自语言,而是来自动作。儿童在9个月以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动作思维,因此,思维先于语言,并决定语言的发展。皮亚杰的思维决定论,特别是关于思维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得到了多数心理学家的证实和肯定,并对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也不断地对其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如西格等人就指出,在经典的皮亚杰式的守恒作业中,语言因素在解决问题时是很重要的,解决这类问题的失败可能来自语言的缺陷而不是认知的缺陷。他们还指出,皮亚杰理论体系的基本假设是认知和思维独立于语言之外,但在实验中又根据语言去推测某种思维(运算)是否存在,未免自相矛盾。可见,皮亚杰同样没有完满地解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 语言和思维相互独立,相互作用论.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维果斯基。他在考察了科勒对黑猩猩所做的有关动物思维的大量实验研究后指出,黑猩猩具有某种智力,但这种智力和有声语言毫无关系,所以,维果斯基认为,在黑猩猩的思维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前语言阶段”。另一方面,黑猩猩有自己的“语言”,比如,它们能使用面部表情,手势和声音来进行交际。不过,这些表情、手势和声音总是和具体的动作相联系,表达欲望与感情,和思维没有联系。所以,维果斯基又认为,在黑猩猩向有声语言进化的过程中应存在一个“前思维阶段”。人类个体的发展可能与此相似:儿童在能有效地运用语言之前就表现出对复杂问题的认知能力;婴儿的咿呀儿语也只是一种情绪和愿望的表达,而不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征,与思维没有联系。然而,尽管语言和思维最初的发生根源不同,一旦儿童获得语言以后,随着这个中介手段的发展,它对思维发展所起的作用会越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