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语言与思维[1] (1)

语言与思维[1] (1)

语言与思维[1] (1)
语言与思维[1] (1)

语言与思维

一、语言与思维的界定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声音(语音)、词汇和语法各个部分构成的,语言在实现它的交际功能时,正是它的三个构成部分的综合应用。

言语是指个体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的过程。它是一种心理现象。言语,这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运用,利用同一种语言,可以说出大量的、各种不同的言语。

思维是人类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类开动脑筋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思维是复杂的,多形态的,一个人同时并存着几种不同形态的高度发达的思维。一般把思维分为三种类型:

1.直观动作思维:这种思维指思维时能直接感知思维对象,并通过思维者自身的动作去影响思维对象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例如像工程设计师、体育运动员等的思维活动都具有直观动作特点,教练员讲解有关体育战术如足球、篮球、排球等也要用直观思维。

2.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指在思维时用唤起形象并在想象中对形象进行加工改造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人。艺术家和文学家思维时(在进行艺术构思时)就充分地进行着这种形象的加工改造和组合的活动。比如构思一幅画、一座雕塑、一个情节、一个戏剧场

景等,都要进行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通常我们所说的思维、思维能力,主要地是指这种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思维类型。这种思维只有人类有,动物没有,所以动物没有语言。

有人曾经做过试验,把小鸡抓住捆扎起来,小鸡挣扎尖叫,母鸡会应声而至,赶来营救;而把小鸡罩在玻璃瓶中,哪怕小鸡挣扎喊破了嗓子,母鸡因为听不倒小鸡的叫声,在一边仍然是无动于衷,若无其事,这说明母鸡只有第一信号系统,只具有直观思维能力,没有逻辑思维能力。

这三种类型的思维活动,语言在其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前两种思维很少语言的活动,一般称为非语言思维,第三种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所以是语言思维。当然,这种划分实际上是相对的,只有从发生学角度看才可以看出非语言思维的存在。比如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婴幼儿,能够对事物进行初步概括归类,其实就是直观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既然语言能力都没有,当然就谈不上有语言思维了。一个人只有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才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哪一种思维,以语言作为工具的抽象思维都起着主导作用,组织和制约着思维的全过程。

人类面对自然界的现实是相同的,大脑的生理构造也一样,因而具有共同的思维能力。任何复杂的现象,不同民族的人都有

能力认识它。不同民族有共同的思维能力不等于他们有共同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思维能力指能不能认识现实,这一点不同的民族没有什么差异,即思维能力是全人类相同的,而思维方式是指如何实现这种能力,这一点不同的民族是不一样的,即思维方式具有民族的特点。

不同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这些我们从不同民族给事物命名的依据和词语的构造的内部形式意义上的差别就可以看出来。例如一个团体或国家(无论大小),其最高领导人的命名,汉语叫“主席”,内部形式意义是主要的席位,也即坐主要席位的人就是“主席”,这反映了汉族人喜欢排序、凡事必分先后卑尊的心理;英语叫“chairman”,内部形式意义是椅子上的男人,也即坐椅子的人是主席,这里既反映了当主席的人的待遇和资格,坐椅子,是男人,也包含了重男轻女的信息,无怪乎国外女权运动的人士认为这个词有轻视女性的含义,没有男女平等思想,因此大声疾呼,要求将chairman中的性别意识太突出的man 换成中性的没有性别之分的person。又比如遇到生命危险呼救,中国人说“救命”,直言不讳,英国人叫“help”,反映了一种矜持的心态,大有临危不惧之势。拿英汉词典随便找几个词语来对比,就可以看出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上的区别,比如汉语“公鸡”、“母鸡”各用两个词根语素构成,是合成词,英语分别用一个词根语素cock、hen表示,是单纯词。许多词都是这样,如“黄瓜、黄金、绿豆、白字”等,英汉都不同。

人类思维的过程无法用图象显示,您怎么知道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回答是:靠语言。每一个学过外语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如果外语没有学习好,不能用外语来思维,需要把想说的话先用母语想好,而后再翻译成外语说出来,那肯定说得一点也不流畅,磕磕巴巴的,时断时续的,别人听起来就像是用外语发音的汉语(假定说他的母语是汉语);

只有能用外语来思维的人,他才能自如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另一种思维的方法。

这就是说,每一种语言都隐含有一种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说明不同语言的差异对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语言学史上第一位理论语言学家洪堡特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仿佛十分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就比较概括地说明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认知现实之间的辨证关系。

二、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三种观点阐述

从种系思维发展历史来看,劳动以及和劳动一起发展起来的语言是产生人类思维的主要推动力量;从个体思维发展历史来看,儿童青少年活动的发展以及在活动中由于和人们交际的需要

而掌握成人的语言过程,也就是个体思维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这就是说,不论是从种系思维的发展史看,还是从个体思维的发展史看,思维都离不开语言或言语。思维和语言或言语是密切地联系着的。

然而,这种关系和联系的程度如何,实质又是什么?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正象美国心理学家道得和维特(R.M.White)于1980年指出的,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是语言研究中最有趣、最富于争论性、有时又最为紊乱的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观点上,不外乎有三种观点。

一种是语言和思维是同一东西的观点。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所持的观点。华生认为思维与自言自语没有丝毫不同之处。他把思维完全看成是无声的语言,只是因为这时身体的活动是隐蔽而微弱的,所以使用通常的方法难以观察。后来的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也采取了类似的立场,他认为思维是无声的或隐蔽的或微弱的言语行为。我们认为,语言和思维是两个概念,尽管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但两者绝不能画等号,因此行为主义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另一种是思维决定语言的理论。这种理论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当时亚里土多德就提出思维范畴决定语言范畴。今天,不少西方心理学家所采取的就是这种理论,皮亚杰是其中的一个。皮亚杰从语言和思维的种系发生的起源史,从言语和思维的个体产生、发展趋热,从聋哑儿童、盲童与正常儿童的比较研究来看,逻辑运算的发生比语言、言语的发生要早。语言乃是由逻辑所构

成,逻辑运算从属于普通的动作协调规律,这些协调控制着所有的活动,包括语言本身在内。尽管皮亚杰也承认语言在动作内化于表象和思维方面起着主要作用,但这仅仅是影响内化的许多因素中的一种。皮亚杰区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也提到语言对思维的作用,这是正确的,但他主要是以逻辑思维早于且深刻于语言来证实思维决定语言,这与事实是有出入的,因此他的理论不完全正确。

再一种是语言决定思维。这种观点西方心理学家也有过论述,例如,萨皮尔(E.A.Sapir,1929)、沃夫(B.L.Whorf,1956)就提出J语言决定思维的论断,但主要还是苏联心理学家的理论。苏联心理学家强调活动(在种系发展中主要是劳动)、语言、思维诸因素是相互联系着向前发展的,也就是说,劳动及与其一起产生的语言,这是思维、人类意识产生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各种活动(包括动作)、语言是个体思维产生的基础。当然,苏然心理学家强调语言、言语与思维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语言决定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对言语的发展又起着反作用。另外,这里强调语言、言语与思维发展的辩证关系中的思维,是指语言思维,语言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态。至于聋哑人的思维,这属于一种特例,即使是聋哑人的思维,也离不开手势(这种手势与动物的任何一种“动作”和喊叫都是有本质不同的)、符号及其与他人的交往活动,没有人类语言及语言交往活动,聋哑人的思维——从性质上来分析,也决不会达到生活在今天社会中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聋哑人

的思维活动水平,我们认为苏联心理学家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三、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1、语言是人类思维及交流的工具。

人们的思维,一种是图像思维,一种是语言思维。有时是单独的,有时是兼而有之的。图像思维的优点是形象,缺点是思维速度慢;

语言思维的优点是快捷,缺点是不直观。人的大脑细胞是有限的,为

了更快的对事物有所反映,语言思维成为主要形式,图像思维成为辅

助形式。我们人类总是试图用语言去表达整个世界,但到今天为止,总是有些东西语言无法表达清楚。

比方:什么是白色?你对于一个天生的盲人,你无论怎么说,他总

是一种模糊的认识。相反,你对于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只要让他看看

雪的颜色,就知道白色是什么样子了。对于一个天生的聋人,无论你

怎么比划,他对鸟叫,风吹树叶的声音等,是无法清楚体会的。

我们认识世界,是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综合手段来认识的,我们的语言说到底,是对事物的一种逻辑指代,而不是事物本身。

语言无法清楚说明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具体事物来说明。我们在词典

上可以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对应于具体事物的基本概念往往是

描述性的解释。比方松鼠:外形略像鼠,比鼠大,尾巴蓬松而特别大,生活在松林中,有的种类毛皮珍贵。

离开具体的形象或感知环境,我们的语言无法说清楚事物的本来样

子,我们的语言概念,最初来源于对事物的声音指代,这种指代,是

对事物的逻辑抽象,所以,语言的尽头是具像,语言可以解释概念,解释不清楚的,用具体事物来说明。一个个具体的语言概念逐步丰富

和发展起来,无论是对每一个事物还是事物的运动状态都有了语言指

代,我们的大脑可以不用图像思维而直接用概念的相互联系来代替具

体事物的运动。比方马吃草,可以不用想象马吃草的具体样子,直接

用三个词就可以代替,人类的思维变得简洁迅速。

人类对个体事物的语言指代可以是唯一的,比方毛泽东。人类对于事物群体的语言概念指代具有归纳和总结的意思,比方人。人们发

现事物总有一些有相似之处,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用同一个概念来

指代,人就是这样更抽象的概念。

所谓的种属概念,就是对具有相同特点或不同特点的事物的思维语言

划分。哲学上追求探究事物的本质,就是力图更清楚的认识该事物与

其他事物的区别点和相同点。人们最初的知识来源于对客观事物运动

的概括和总结,比方人们关于四季的知识就是来源于地球围绕太阳运

动而导致的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发现事物的运动有符合规律的,有

无规律可循的,符合规律且没有反例出现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真理,符

合真理的就是科学的,我们之所以追求真理,就是因为真理带给人们的是可靠、效率与实用。

人类的思维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声音对事物的指代被大脑记忆,形成内化的概念,现实的事物运动在大脑内可以用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来替代。思维借助语言,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事物运动方式。现实世界中事物的运动在大脑内被概念运动虚拟了。对现实世界中事物运动的反映被内化为思维的理论,经过归纳和总结,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概念的联系在大脑中相互联系是那样的容易,现实世界中不会直接联系的事物在大脑内可以直接联系。语言的组合律告诉我们,任意两个概念都可以随意组合,思维的结果就会是或者符合逻辑的,或者不合逻辑,出现混乱的语句。

符合逻辑的思维结果一部分会形成新的概念,这些新的概念,新的思维,有的我们会发现只是一种思维成果,没有现实对应物。比方上帝,外星人。有的经过人们努力实践,把想法变为现实,比方mp3,这就是发明创造。墨子:言,出举也。举:意思。把心中认识的成果表达出来。

扬雄:言,心声也。洪堡德:语言是构成思想的工具。索绪尔: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注意区分思维与思想。思维和思想不同,思维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是动脑筋、认识现实的过程。思想是人们运用大脑机能认识世界的成果。

聋哑人的思维。有无思维,有无抽象思维能力?

大连一所聋哑学校的一年级教师魏华忠在《聋哑人的思维和语言》一文中提到一个很生动的例子:1963年班上收来一聋哑儿童,(12岁左右),经过半年学习,有一次作文造句,他写道:“我的爸爸是工人”,“我的爷爷是渔人”。老师用手势语问他:“你写的是真的吗?”他非常认真地表示绝对没错。从此,老师一有空就和他连作手势带画图,详细盘问他的家庭情况。他清晰地记得他丢失那年的前后经过,他也记得家里发生的许多住事,他爸爸每天拿着饭盒去上班;他爷爷怎样撑小船在河里撒网捕鱼;他家的炕席烧了个洞;他妈妈怎样厉害,打过他;他小时候淘气,被马蹬破了头;他也清楚地描述妈妈又胖又高,奶奶双目失明,妹妹天天背书包去上学;他还讲述了他家房子的样式,村外河对岸有堆积如山的炉灰渣,在炉渣山上有来日奔跑的小翻斗火车……。手势语、文字、图画打开了他的心灵,把多年闷在心头的住事一一说出来。1968年父母找到孩子时,老师将这些住事一件件说出来,父母惊呆了“哎呀,我家的事,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教师得出结论:聋哑人的脑子中有思维,它需要文字来促进其发展。如果掌握了文字,就促进了抽象的发展。

只要是一个正常人,他就得用语言进行思维。以正常人与聋哑人比较,虽然聋哑人有思维,并能用手势语表达一定的意思,但由于没有没有正常人所具有的语言工具,其思维受到很大限制,很多抽象的意思得不到正确表达,也无法自如地表示各种复杂的情感。以上聋哑人的回忆,应该说更多的带有思想的成分,其表述出来,也主要靠的是一些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而掌握了语言的正常人的思维就不受到这种限制,既可以说古道今,上天入地,又可以表达深邃抽象的哲理。语言跟随思想纵横驰骋,任何非语言的工具都无法实现语言的这种功能。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发展的动力。经过归纳和演绎的反复循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网络时代,语言和思维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2、语言与思维的区别

我们说语言和思维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水乳交融,无法分割开来,但是语言和思维是不同的东西,并不对等,因此不能混为一谈。二者的统一性不等于二者的同一性。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是不同的社会现象。

第一、语言是物质的,因为语言的所有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都是以声音为物质外壳的,思维作为大脑的特质是观念的,它没有物质性,没有质量、重量、长度等。

第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就不可能是思维本身。第三,构成方式不同,思维的组成成分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它运用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不同的判断,并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大小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组成的,语言运用词语和一定的结构规则构成句子。

第四,概念、判断和推理这几种思维形式同语言中的词与句子并非完全对应,这也说明了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比如同一概念,一种语言中可以有多个词语表达,也可以用词组表达,词还有感情色彩,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没有色彩。句子中一般只有陈述句表达判断,有些多义的陈述句可以表达几个判断。推理和复句也不对等,人们常以简略形式表达推理,省略一个前提或结论。如:下雨不出操,今天就不出操-下雨不出操,今天下雨。

第五,语言具有民族特点,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的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一样。但是由于思维的方式不同,所有语言具有民族性特点,如汉语“上午”和“下午”,意识中是以“中午”作为分界线的,英语的“下午”(afternoon)在构造上反映的思维方式与汉语相同,但“上午”(morning)就不一样,一是内部构造不同,二是包括的时间范围也不同。又比如印第安人能区分很多种白色,这同他们那里雪多有关,阿拉伯人表示骆驼的名词很多,说明骆驼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才有这样细致的观察,汉民族历史上关于马的词也非常多,有120多个,今天的《新华字典》收了90来个,大部分不是现代汉语使用的,可见历史上马在汉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考察不同的语言,我们很难找到两个完全对等的词语。社会生活在语言中打上了种种烙印。例如汉族人重视亲属之间的关系,所以汉语中有很多特定的亲属称谓词语,叔叔、伯伯、舅舅、姑姑、姨妈、舅妈、婶子分得十分清楚,如果把汉语各方言这类词统计出来,数量将是惊人的,而英语中这样的含义,男性用一个词,女性用一个词,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中,叔叔伯伯舅舅是没有区别的,而汉族人不但有区别,而且通过这些不同的词语反映了指称对象和说话人之间的特定关系。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正是思维方式不同的反映。正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世界上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语言;正是因为人类有共同的思维基础,人类语言才可能互相翻译,不同民族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

3、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离的两种独立现象。

(1).思维与语言不可分离

在讨论语言与思维的最初关系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个难题:思维在先还是语言在先。这个难题同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一样的困拢人。如果说语言先于思维而存在,那么就会有一种无目的意识即没有任何思想内容,不表达任何思维活动的“语言”;如果说思维先于语言而存在,那么,除非承认这样的论断,即最初人的思维活动不凭借语言(而后来又凭借语言)独立地进行,而这种独立进行的思维活动却又

不能不对社会生活施加直接的影响(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并没有直接接触这个难题,他只强调了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语言。

现时髦:语言与思维同步性。即语言和思维是同劳动一起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例证:

a思维活动在语言材料基础上进行。

苏·波罗夫斯基搞的实验:用语言器官的电生理学搞,先用一个电流计,一电极放人的舌头或嘴唇下面,叫人心里想加减乘除,电流上出现电波,然后又大声讲,电波一样。又叫背诗,先在心里想,后大声念,电波也同。

七十年代欧美研究神经的心理学,用电脑图机把心里想东西现出来。如rock(岩石、摇动)。如理解成岩石和理解为摇动波纹不同。思维活动是在语言材料基础上进行,如果理解不同,波纹也不同。

b语言在无声思维阶段与传讯思维阶级。

无声思维阶段即内部语言,传讯思维阶段即外部语言。这是心理学中的叫法,出声的说话,由声音这种物质材料传达出来,即外部语言。不出声的说话,听而不闻,感而不觉的,如默写,写作,思维等,都是内部语言,如“话已经到了嘴边,但终于又咽了下去”,这种被咽下肚子的“话”,也就是这种内部语言。内、外部是过去的提法,还是称无声、传讯较确切。

有人性情开朗,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了,有人性格沉默,人们形容,“一天到晚可以不说一句话”。一个人真的能够一天到晚不说一句话吗?不可能。那么《红岩》中华子良装哑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那样长时间没跟谁说过话又为何解释呢?1

974年,日本曾发现两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消失在国外的人──受武士道精神毒害的日本侵略者官兵。其中一个在菲律宾卢邦岛的丛林中独自生活了二十九年,另一匿居在印尼英罗泰岛的丛林中共达三十年。在漫长的岁月中,也没有说话。但事实上,无论装哑巴也好,独自一个人匿居在丛林中也好,他们同样是不能离开语言这伙伴的,原因是他们不可能完全停止思维,只要思维没有停止,那么作为思维的工具的语言,也就仍然在使用着,因而他们仍然在说着话,这个话,即“内部语言”。

c人类与动物的区别:语言;直立行为。

狼孩──由狼抚养的孩子。本世纪以来,全世界共发现了三十多个在兽群中长大的孩子,其中有二十多个是由狼抚养的,当然也有由虎或熊抚养的。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曾发现两个狼孩,都是女孩,小的约一岁半,叫阿玛拉,不久便死去了。大的叫卡玛拉,在保育院生活了九年,约十七岁时死去。在人类社会中成长的孩子,两岁已经会说许多话,七岁时话已经说的相当好了,但是所有在兽群中长大的孩子,都不会说话。不仅一岁半的阿玛拉不能讲两三个词组成的话。就是八岁的卡玛拉在保育院里生活了九年,也仅仅学会了六句话,而

在人类社会中长大的孩子学习语言的本事都却是惊人的:五岁以后就基本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七岁以前换一个语言环境,不出一两年工夫,就能迅速地掌握任何一种方言或语言(口语)。一位神经外科专家怀尔得·彭菲尔德说:“儿童在九至十二岁以前,是学说话的专家,在这段时间,儿童学会两三种语言跟学会一种语言一样容易。”

d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根据现代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纪录儿童学话等过程:

出生至三个月:发音阶级。a.、i、.u.多韵母,声母少,仅h、m。四个月至八个月:连续发音阶段。ba………da……

九个月至一岁:学话萌芽。不同音节连续发音:阿鲁普、阿鸠尼贝,开始声与事物联系在一起,但似懂非懂。

一岁至一岁半:单词句。

一岁半至两岁:简单句。

二岁至三岁:复合句的发展。

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语言能力也发展;反过来,语言的发展又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所以思维这一内心活动是始终不能离开语言的。它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没有语言材料,就不可能有思维活动。另一方面,语言也一刻不能离开思维,没有思维也就无所谓语言。它们是始终结合在一起来反映社会现实的,语言和思维是一起在人类的劳动中产生的。

有人用一句古诗来形容二者之关系:“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思维与语言是两种独立现象

思维规律必须以语言作为存在的基础,但语言与思维毕竟不是一个东西。如“小王晒太阳”、“太阳晒小王”所反映的事实是相同的,但语序不同。所以同一思维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各国人语言不通,但看球赛时欢呼、鼓掌,说明语言是民族性的,而思维能力是全民性的。

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思维能力是认识世界的能力,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而思维方式是实现这种能力的方式,这一方式具有民族性。从对思维工具语言的学习我们可知这一点。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没学好之前,无法用外语来思维,需要把想说的话用母语先思考好,然后再翻

译成外语说出来,肯定是结结巴巴的。只有用外语来思维的人,才能自如地用外语来交际,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另一种思维方式。

思维能力的全民性即人类共性是由大脑功能的一致性和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的一致性所决定的。正因为这样,不同民族的人可以认识相同的事物,月亮的圆的,谁也不会认为它是方的,同样,下雨就是下雨,也不会有哪个民族的人认为是出太阳。

另一方面,语言具有民族性。客观世界对各民族人民是同一的。但是语言要指称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分别给以名称,对现实的这种划分各语言很不一样,这就是语言民族个性的表现。如亲属的称谓,汉语分成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而英语统称uncle;汉语分成伯母、舅母、姑母、姨母,而英语也只有一个统称:cunt。汉语的“关心、注意、小心、计较、爱护、看管”等词义看来是不相互关联的,但在英语中却用care一词把这些意思都包括进去了。初学英语总以为语词是一对一的,只知道care是“小心”的意思,所以在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时就说“I don't care!”他的意思是想说“对不起,我是不小心的。”可是英语的意思却是“我才不在乎呢。”这种民族语言表达上的差别并不意味着人类思维上的不同,因为一经解释,就可明白无误。

语言的民族性与思维能力的全民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语言有民族个性,所以在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互相交际时就需要翻译。而正因为思维有人类共性,所以才有可能进行翻译,保证民族之间的交际成为可能。

4、思维影响语言的新视角

Michael Stubbs简单介绍了一下语言相对论以及简单历史,并且提到爱斯基摩人有若干用来表示雪的词汇,就像有的观点认为,雪对于爱斯基摩人是很重要的,因此他们对此有非常精细的分类以及许多词汇。然而并非如此,他们只有十二三个这样的词汇。即使有很多也不足为奇,并指出原因:群体通常会有对他们而言很重要的某件事物的专业术语,进而证明爱斯基摩词汇不能作为语言影响思维的例子,不能以此为方法来论证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从语法化的角度来看也可以来反驳语言影响思维这种观点,

不同的语言反应不同的世界观的观点。在不同的语言中确实是存在抽象的不同的语法化,但这可能是系统选择的影响,这种系统选择是在重要的社会语境中,实际语言使用的这种潜能。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提供的论据,来看语言相对论主张的语言影响思维,不同的语言反应不同的世界观是行不通的。并且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宣称语言是均匀和静态的,这是站不住脚的。Michael Stubbs首先从种族主义言论指出词汇选择往往揭示不同的道德观点;再就是提到词汇和语法在法庭上构建现实时,词汇和语法的选择。词汇的选择会根据它们自己内在的逻辑而创造参照基准,并且影响理解和记忆。这部分主要是Michael Stubbs的观点,其并不是很赞同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这种观点,也认为可能不是语言决定思维,而是有其它方面对思维产生影响,并且也可以从中看出思维对语言产生的。由沃尔夫和其他学者带来的难题仍未解决,不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根本不存在思想完全独立于文本表达的理想王国;关于语言和思维相关性的观点形形色色;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我们不可以否认思维对语言有一定影响,并且对于是否应该强调思维对语言的影响,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可以得到一个广阔的视角,但是语言和思维关系的问题依然需要相关学者继续关注。

四、小结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

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具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语言十分发达,而思维水平却很低;我们同样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二者必须互相适应。一种语言,无论它的结构简单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个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必须能适应思维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人类语言无所谓先进与落后,无所谓优劣,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

维果茨基

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 1章:问题与方法 以往的研究中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有两种,一是同一或联合的关系,即它们是指同一个问题,只是两个名词而已,认为思维是“言语减去声音”;二是分离或隔离的关系,即它们之间没有联系。为了出来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有两种分析的方法,第一是把复杂的心理整体分解为许多种元素,各种元素不具备整体的特性,如把水分解为氢和氧。第二是“单位分析法”,如把水分解我分子,不失去水的特性,把语言分解为词义。“由于词义即是思维又是语言,我们在其中发现了我们正在寻找的言语思维单位”。语言不是只有其声,还包含情感方面的意义,一个词具有概括的功能,只有理解了词的意义才能说掌握住这个词,简单的一个发音太简单了(对教学具有启示意义)。言语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交际和社交,它具有社会性。 第二章“皮亚杰关于儿童语言和思维的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皮亚杰证明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异在质而非在量的方面,儿童不是小大人。同时他认为皮亚杰的不足是受到“二元性”的影响,存在危机,“所谓的危机来自科学的事实材料与其方法论和理论前提之间的尖锐矛盾,这种矛盾一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之间的争论课题。”(第10页)皮亚杰只阐释了科学的事实,有意回避哲学的问题(而维果茨基也认为他这种有意回避的态度,也是一种哲学方法)。哲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回避这个问题容易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维果茨基是唯物主义者。

维果茨基详细介绍了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观点,皮亚杰“把一切逻辑特征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第12页)自我中心主义介于“我向思考”和“定向思考”(围绕着一定的目标)“我向思考被看作是思维的原始的、最早的形式;逻辑出现得相对晚一些;而自我中心主义是介于它们两者之间的发生环节。”学前儿童自我中心主义较为突出,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常会自言自语地说话以帮助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困难越大情况越是突出,这种阻碍可以让儿童知觉到所进行的活动,而到7、8岁后自我中心语言就消退了。但维果茨基认为,实则是原先大声的自我言语内化,变成了沉默的内部语言,即学会了思考,而不用发出声音。即使成人有时候也会存在自我中心的语言。我们常会发现小学阶段的儿童做题时会发出声音,这才是问题的根源,但常常会干扰其他人的学习,一味地禁止不是好办法,保持正确的心态,需要引导他们内化自己的自我中心语言。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各种观点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其实,二者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 (一) 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物质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则是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2.从生理机制来看,虽然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都体现着大脑和感官的整合效应,但思维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则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与眼、耳、喉、口腔等感觉器官或效应器官联合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都依照奥斯华尔特(Oswalt,1970)的“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这一区分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日用器具等。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前者指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如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等;后者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等等,而一般不能直接地接受赞扬,否则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长期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 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要点(杨永林, 2004:14-17)。究竟是语言先于思维,还是 思维先于语言;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迄今为止,学界尚无定论。本文拟从回顾语言与思 维的争论入手,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反思及语言起源假说的再探讨来阐述语言与思维的同存共进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 语言学界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类:语言先于思维,思维先于语言,语 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以下是我们对这四种观点的简要概括。 1.语言先于思维 以法国哲学家E.B. de Condillac为代表的学者持语言先于思维的观点。Condillac曾充分阐释过人类只有通过语言的使用才能主动控制思维的主张。他认为不使用语言,人们便无法自觉控制思考功能及其它思维行为。前语言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制于生理机能及环境刺激。没有语言,人们不能自觉地记住过去,比较两种感觉或指导思考的方向。语言使人类主动运用自然赋予的思考能力。他因此得出结论:野人没有记忆,他们有的只是他们不能自由支配的想象(Harris, 1997: 143)。 2.思维先于语言 思维先于语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J. Piaget。他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基本阶段(Piaget, 1969):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他认为对正常儿童而言,有音节的语言发生在其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端,这期间儿童仰仗动作与感知的协调来组织经验,探索、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是婴幼儿语言准备期,其准备包括发音准备和理解准备两方面。幼儿出生9个月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动作思维(马福全,2005: 5-7),这表现为其能在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协调,从最初的图式中选取已知的方法用于新的情景,比如这期间的婴儿会抓住成人的手,向自己想取又取不到的物体方向拉动,或是要成人的手揭开被遮盖住的物体等。他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认为,这时候儿童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思维,也就是说思维先于语言(肖少北,张文香,2000:106-110)。

维果茨基的心理语言观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维果茨基的心理语言观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语言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一直研究的问题,历史上关于语言的习得理论主要有刺激—反应说、建构论、天赋论等等,但是没有一种理论能很好的解释语言的习得过程。维果茨基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运用到语言的研究中,为语言获得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从语言发展的顺序、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方面对维果茨基心理语言观的一次再认识,并找出对当今幼儿语言发展的启示。 标签:维果茨基;语言;语言与思维 维果茨基是20世纪初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伟大的儿童教育家。虽然英年早逝,但留下了丰富了作品,其对语言与思维、儿童发展及教育的研究至今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仍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语言发展的顺序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认为,言语的主要功能就是交流,是社会性的。所以,儿童最初的言语行为也是社会性的,刚开始言语是混合的、多功能的,而后才慢慢的分化。语言是遵循着“社会性—自我中心言语—个体内部言语”这个顺序发展的,是从一般发展到特殊。维果茨基所架构的语言发展顺序从世界上一些物质的发展历程中也能找到相似之处,如当今宇宙的形成是最初聚集在一个超原子的“宇宙蛋”中,在一次大爆炸中分裂出来;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生物是从包含了各物种所具有的元素的简单有机物逐步进化为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然后进化为各种植物和动物;人的生命也是有包含了所有遗传因素的胚胎发育而成;儿童的身体发展顺序是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具体等等。这与皮亚杰从个体内部发展逐步社会化的过程是截然相反的。 皮亚杰受弗洛伊德的影响,认为儿童的思维从我向发展到定向,“我向”思维是个人的,遵循着快乐原则;“定向”是一种社会性的,遵循现实的原则。无论是从社会化到个人还是从个人到社会化都会经历自我言语阶段,从这个转化的时期为切入点便能看出儿童语言发展的端倪。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在初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失,到7岁的时候,自我中心言语的现象消失,是一种退化。而维果茨基通过对自我中心言语的试验研究发现,其过程是自我中心言语不断上升的,是一种进化。其试验为设计三组情景,从假设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是由于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和社会化不足引起的出发,改变试验中社会因素的量,观察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系数。他的观察点与皮亚杰的相同,当社会因素减弱时,儿童的自我言语系数下降,所以得出社会言语特征的排除会导致自我中心的减弱。这就证明了他的观点:儿童自我中心言语是因为言语的个体化不足,而不是社会化因素的不足。他与皮亚杰对自我中心语言的解释也不同,如在设计的试验中,两人相互交谈却都看不见对方,这时候一个人离开,而另一个人不知道,没有离开的人幻想另一个人还在,于是就继续谈话,皮亚杰看到的是自言自语,是外在的言语。而维果茨基看到的是,这一行为实际上具有社会性的,且有一定的内部言语的功能。

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想战线》1998年第11期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陈慧媛 如何看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自古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种认为语言与思维不可分,思维要靠语言而进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种观点被称为“载体说”。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代码,即使没有语言代码,思维依然存在,这种观点被称为“代码说”。1争议的中心就是语言与思维是否会分离,是否存在不依赖语言的思维。有的语言学家比如邦文尼斯特就认为“我们理解的思想已经被语言框架定型了。语言之外有的只是以手势和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不明确的动机和意志冲动”o。这意味着语言之外没有思维可言。然而,也有一些哲学家持有相反的论断。在黑格尔看来,仿佛不能用语言来表现人们所思考的东西,因为语言似乎不容许称谓个别的东西。?叔本华以格言的形式写道:思想体现为词之日即思想消失之日。柏格森也认为活生生的思想和语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词有碍于把握概念的真正涵义。也有的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则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无法说清,无法证明,因为思维是无法观察到的。不过,思维虽然观察不到,却是我们时时感觉得到,时刻都在进行的活动市且涉及现代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许多问题,所以仍有对其进行不懈探讨的必要。 本文要探讨的观点是语言与思维并不总是形影不离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并不等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应该大于或超越语言能力。如果人们在思维的时候总是以平时交流时的自然语言形式来思维那是不可思议的。仔细对语言及思维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可看出语言与思维作为大脑的两个运作机制并不总是相伴相随的。要进一步明确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必要把思维类型作出区分。另外,在语言与思维是否存在分离现象的争议之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否存在,其形式与功能如何?这是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中-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最后应该说明虽然思维与语言不能说截然不可分,但并不是要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一、思维与语言的特点 思维与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两个独特机制,也是两个有所区别的大脑产物。各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与特点。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被认为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活动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活动,不总是受意识的控制和支配。思维有时受客观事物的刺激和影响而发生,有时也会自然发生。而语言是社会活动,交际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外在的。语言只有在习得后才成为以上各种活动的工具。而且语言的使用往往是自觉的和有意识的。我们常说,“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却不说“使用思维”。说明两者功能不一样,受主观意识的驱使程度不一样。 从语言与思维对事物的呈现方式来看,语言的表述只能是线形的,而思维作为一种心理

语言和思维的先后及决定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异同及先后关系 1、语言的两大功能:思维和交际。思维(想象思维、抽象思维) 2、语言功能,其交际的五个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3、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单位构成。语言的底层是音位。音位是最小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位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最底层。 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短语,第四级是句子。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臵,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联系: 它们的联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4、言语包括语言成分和语余成分。 ◆二、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1、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 A、从认知学讲,语言是认知的伙伴→固定认识成果 B、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成果都离不开语言 2、语言离不开思维: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就无所谓交际。 B、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等与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吻合。 总之,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 二语言和思维的区别:两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 1、概念不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 3、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 4、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如梦话。 5、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

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

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异同 【摘要】皮亚杰与维果茨基是20世纪两位最有影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们开辟了研究儿童发展的两条线路。这两种取向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同时在研究方法与具体观点中又存在着多方面的类似和交叉,两种取向互动互补,共同描绘了儿童发展的整体画卷。【关键词】皮亚杰维果茨基认知发展比较 维果茨基与皮亚杰是发展心理学历史上两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 引发了认知发展研究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纪之争。时至今日, 这场论争已不象当年那样剑拔弩张、势不两立, 然而, 争论的余韵依然在影响着当代的儿童发展研究, 辩证地剖析两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理论的共同点或相似点 1. 理论来源上的共同背景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除了哲学上的背景有较大的差异外,在心理学背景上有许多共同性。第一,他们都偏爱机能主义。皮亚杰毕生坚持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并认为科学思想也是生物适应的高级形式;维果茨基更是把他的理论的研究对象规定为“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另外,他们俩都共同偏爱格式塔心理学并寻找各自的超越途径。皮亚杰对格式塔心理学一向评价为“最引人注目的”、“很有启发性的”等等;维果茨基把格式塔心理学归於“描述心理学”的范畴,认为它是“现代心理学极重要的派别”,强调整体的意义及其自身的特性,对于抵制心理学的原子论和还原论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发展的大视野 维果茨基与皮亚杰理论虽然都以儿童为中心,但他们的理论却不仅仅是一种狭义的“儿童心理学”。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把“发展的大视野”纳入了心理学传统中。 皮亚杰为了解决“传统认识论问题”——即只顾到高级水平的认识或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而追溯认识本身的起源(认识在儿童心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开端)。所以他的认识论是一种“发展的”认识论。维果茨基曾高度评价皮亚杰这一发生、发展的视野对于心理学的意义:“如同其他许多伟大的发现一样,皮亚杰的思想似乎是不言而喻的。这在卢梭的话里已经得到反映。对此,皮亚杰本人曾引证道,儿童不是成人的雏形,而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0 刘子君 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或文章都是先构思好了要说的话,然后再考虑用什麽样的书面语写出来,写出来可能还要修正。这就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表达的过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肯定是用华夏文化的思维想好如何表达再套用英语的句法形式表述出来,这也是需要详尽的思维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表述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也就没有了表述的依托,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语言参与思维的新城与展示的全过程。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思维与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思维借助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地认识, 1、思维的发生是人类语言形成的动机,基础及必然结果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表现为:a.语言概念的形成是思维的内容和工具 b.动作是思维的表现工具之一 3、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中的概念,而思维是靠概念进行并不是语言 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有机辩证统一的关系: 1、语言和思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4、语言把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结果记载下来,语言可以表达人的思想(另一种答法)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与语言的区别: (1)功能不同: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促使人们沟通达到相互了解 思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积极过程,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进而能动地改造世界。(2)语言是低层次的,思维是高层次的。 (3)规律不同:语言具有民族特性,各民族语言体系各不相同 思维是客观现实规律的反映,为全人类共有 (4)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是词和句子,思维的单位是概念,判断,推理 (5)思维作为现实的反映是精神现象,语言则是思维的物质形式 (另种答法)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关于维果茨基的教育学名著《思维与语言》的内容简介

关于维果茨基的教育学名著《思维与语言》的内容简介 邓小雄 前言 本文从整体介绍以及每一章共八个方面对俄国(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教育学名著《思维和语言》进行介绍,以便读者在阅读时先从整体上了解本书的精华和概貌,有利于教育学或心理学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从整体上对原著的理解和把握。 整体介绍 《思维与语言》是俄国著名心理学家,文化-历史学说创始人维果茨基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刊布于1934年维果茨基逝世后数月。本文介绍的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李维翻译的版本。 《思维与语言》研究的是心理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关系。本书共七章,第一章问题与方法、第二章皮亚杰关于儿童语言和思维的理论、第三章斯特恩的语言发展理论、第四章思维和言语的发生之源、第五章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第六章童年期科学概念的发展、第七章思维和言语。但所有部分都指向一个中心任务,是对思维和言语之间的关系进行发生学分析。 1 第一章提出问题并讨论方法 作者认为思维与语言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尚未得到应有的注意,心理学必须把这些关系及其发展变化作为主要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而非仅仅对所有功能的普遍内在关系作出假设。 以往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存在着错误,他们把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看做是两个显然不同的过程之间一种机械的外在的联系。 作者认为应该采用“单位分析法”来进行研究。并认为言语思维单位可以在词的内部,即词义中找到。因此,只有在词义中,才能找到思维与语言之间关系

问题的答案。在探究言语思维的本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方式是语义分析—研究这个单位的发展、功能和结构,它包含了思维和言语的相互关联。 维果茨基把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概括为:思维不是在言语中表现出来的,而是在言语中实现出来的。 2 第二章对皮亚杰关于语言和思维发展的理论进行批判分析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联系儿童逻辑特征的纽带是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这种中心主义在发生上、结构上和功能上处于我向思考和定向思考之间的中间位置。定向思考是有意识的,它追求存在于思考者心中的目标,它是智慧的,适应现实并努力影响现实,它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我向思考则是下意识的,它容易受到真理的影响,也容易受到谬误的影响,它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它所解决的问题本身并不存在于意识之中,它不适应外部现实,但却为自身创造了一种想象的或梦幻的现实,它保持严格的个体化,以意象形式进行运作。皮亚杰还认为,言语和思维发展的一般方向是:从我向言语和思维过渡到社会化言语和思维,从主观的胡思乱想过渡到关系的逻辑性。因此:从性质上自我中心言语的根源在于儿童的最初的非社会性;自我中心言语最后会完全消亡,为社会言语所取代。 与皮亚杰产生分歧的是,维果茨基认为:自我中心言语并不仅仅作为儿童活动的一种伴随物,除了成为一种表述手段和一种解除紧张的手段之外,它在特定的意义上很快成为一种思维工具—一种寻求和规划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且,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最初的言语就是纯粹社会性的,自我中心言语不是从我向言语转化到社会言语,而是从外部社会言语转化到内部个人言语。言语越来越成为思维的工具,而儿童思维的发展则依赖于他对这种思维活动的社会工具的掌握。当自我中心言语消失时,它并没有简单地消亡,而是“转入了地下”,也即变成了内部言语。 3 第三章对斯特恩关于语言和思维发展的理论进行批判分析 以斯特恩为代表的唯理主义言语思维理论强调言语的“有意性”,强调“瞬间发现符号及其意义”的可能性。所谓言语的“有意性”,意指对某种内容的指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在19世纪初,语言学开始将语言和言语确定为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紧密联系 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人们约定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个体系: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形态)。以词汇为建筑构建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其中,语言以其物质化的语音或字形而能被人所感知,它的词汇标示着一定的事物,他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因 而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言语则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人们为了交流心理,为了进行交际,可以使用各种语言(汉、英、俄、日等)。这多种语言就成了交际工具。使用者多种语言的人们,或说,或听,或些,或读,这些说、听、读、写的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 从概念我们便可知,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对于使用某个语种的人来说是统一的,每种语言都是有发言、语法、句法方面的一整套确定的规则,这些 规则一经产生,就有着较大的稳定性。 而言语则是一种心理现象,它表明的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它就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常有一定个体主观的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因为个别人的言语(由于缺乏统一性)不仅以偏离语言的标准和语法结构而互有区别(多人习惯等不同)。而且,同一个人的言语在不同场合,不同需要之下会表现出的言语方式和风格的不同,因此,言语不同于语言就在于是主观的心理过程。 语言与言语的不同,还可以做这样简单的区别:语言即“话”,言语即“说”。 但是,这种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从19世纪初由德国的语言学开始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比较主要这样的区分,在西方心理学,则大部分统称为语言,不再做这种区分了。我国心理学家们的观点不一。 语言确实包括言语,而言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比较恰当. 语言特点 语言的特性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就大脑来说,语言分“脑语”和“嘴语”,脑语就是我们时时在大脑里产生称作“思考”或“思想”或“思维”的东西,脑语被嘴表达出来就叫“嘴语”。脑语和嘴语并不是一个东西,第一、脑语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081602126 刘子君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https://www.docsj.com/doc/e08872727.html,/publish/portal0/tab4933/info218209.htm)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或文章都是先构思好了要说的话,然后再考虑用什麽样的书面语写出来,写出来可能还要修正。这就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表达的过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肯定是用华夏文化的思维想好如何表达再套用英语的句法形式表述出来,这也是需要详尽的思维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表述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也就没有了表述的依托,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是思维最有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他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在皮亚杰的著作中,如《儿童逻辑的早期形式》、《儿童心理学》等,对于制约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1、成熟;2、联系与经验;3、社会性经验; 4、平衡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1岁至成人) 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的历史文化观认为心理机能之所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 2.符号。儿童通过掌握语言符号这一中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3.内化,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维果茨基与皮亚杰是发展心理学历史上两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 引发了认知发展研究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纪之争。时至今日, 这场论争已不像当年那样剑拔弩张、势不两立,但争论的余韵依然在影响着当代的儿童发展研究。两位大师的理论的不同点: 首先, 在关于学习与发展的关系上,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观点不尽相同。皮亚杰认为, 儿童的“图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才为他的下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性, 儿童不可能有超出发展水平的学习。例如, 还处于思维的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是不可能学会抽象的逻辑概念的, 因此, 发展是学习的必要前提。而维果茨基提出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学习在发展中有什么价值他认为学习应促进儿童的发展, 为此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即维果茨基认为, 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现在水平, 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 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差异, 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断言“唯一的‘好’的学习是先于发展的学习”, 因此, 他的观点是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例如, 应帮助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儿童进行概念系统化, 促进其思维向抽象逻辑方向的转化。 其次, 儿童的自我中心问题也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争论的焦点之一。皮亚杰通过临床法研究与收集了有关儿童言语与思维发展的大量事实,发现、3岁以前的儿童说话的对象只是自己, 目的不在于与他人交流, 说话只是儿童活中的一种伴随现象。皮亚杰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这些儿童不能进行自我观察, 不能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思维含糊不清。所以, 皮亚杰从儿童自身发展阶段的角度出发, 认为儿童的言语和思维都具有自我中心的性质, 儿童的心理与活动的一切特点都是从这一基本特点中产生的。而维果茨基认为,言语的最初功能就是交往、沟通、与他人进行联系并对他人施加影响, 所以语言一经产生就是社会性的。并且儿童的言语本来就是多功能性, 随着儿童的成长, 它的功能逐渐分化, 到了一定阶段便分化为内部言语与交际言语。不管是“自我中心言语”还是“社会化言语”皮亚杰的概念, 它们都是在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或自我言语是在社会言语基础上通过儿童将行为的社会形式、集体协作形式等转化为个人的心理机能而产生的。同样, 维果茨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与对婴儿行为的分析来看, 认为思维的发展并不是从我向自我中心思维开始的, 而是现实的、实际的、有实效的思维, 以外界满足儿童需要为基础, 认为再大的儿童也不会认为想象中的苹果比真正的苹果好, 因此思维从发生来讲也是现实性、社会性的。

2021年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欧阳光明(2021.03.07) 081602126 刘子君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https://www.docsj.com/doc/e08872727.html,/publish/portal0/tab4933/info218209.htm)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

语言和思维关系

在语言学语言与思维、人类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历史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也称为“沃尔夫假说”)已经成为了一条人们耳熟能详的命题,这一假说的著名,不仅仅来自它对语言,思维及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富有创造力的概括,也来自由其而引来的广泛争议。在理论上的争议与批评一方面本来就是经验世界复杂性的投射,然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不同学科间方法论差异造成的。本文将以语言学为主线,在回顾“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形成历史及对学术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试图的有关这一假设的诸多争论开辟更具结构性的视角,在社会理论的启发下,我们有可能在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理解上获得新的 启迪。 事实上,对语言与思维研究这一课题,语言学界早有人有所关注,例如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他依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试图对一些由不同民族语言多样性或相似性所引出的问题给予解答。“但是,他的语言与思维关系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却引出了一个有趣的哲学命题,那就是来自不同语言的群体,使用不同语言结构的说话人,是否会以同一种眼光看待客观世界?” 【1】在后来以萨丕尔为代表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中,这一问题才得到清晰的阐述。萨丕尔师从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同时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博厄斯重识在研究民族或部落文化时对其语言研习的意义,他认为:“经验上可观察的语言是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它的无意识,可以使我们从某一语言的辞条和语法范畴方面,发现民族经验范畴的特点。” 【2】萨丕尔追随博厄斯的思路,在进行大量田野工作之后,亦承认语言对思维强有力的影响。“语言不仅谈论那些在没有语言的帮助下所获得的经验,而且实际上它为我们规定了经验的性质,因为它的形式完整,又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就把语言的隐含要求投射到经验领域之中……不是在经验中发现,而是强加于经验的。因为语言形式对我们在世界中的倾向性,有种残酷的控制。” 【3】最后,对这种观念的论证由萨丕尔的学生,本杰明·李·沃尔夫,一位在保险公司做工程师的业余语言学家进一步丰富。请注意,我在这里所强调的沃尔夫的工作意义在于对论点的丰富,而不是完成,这与沃尔夫的英年早逝不无关系,同时,也会为我们理解假说的适用范畴及相关争议有所启发。沃尔夫的“结论”被概括为一个命题,所谓“沃尔夫假说”在一般理解上其实包括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一方面,语言可以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是相对的,结构差异越大,所反映的对世界的认识越不同。” 【4】我相信沃尔夫在著作中隐含了类似的观点。仅管我们常常强调沃尔夫的其一两篇最著名的文章,例如《科学与语学》、《语言、心理与现实》,然而,毕竟沃尔夫是在诸多文章中分散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如果单从一两篇文章为其观点作总结,不免会失之偏颇,加之沃尔夫没有著书,这些资料就更加弥足珍贵。沃尔夫本有写书的计划,但因其病逝而搁浅,约翰·B·卡罗尔将其生前十余篇重要论文整理成为沃尔夫文集,名为《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而这恰恰是沃尔夫为生前计划的那本书所设想的名字。我们应当感谢卡罗尔,因为他的辛苦工作使后人可以读到更为完整的沃尔夫文章,并且,他还高度概括性地“把他们的观点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5】。卡罗尔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沃尔夫的思想,然而令人不安的是,问题可能也由此产生。柯日布斯基在他的普通语义学中强调了语言的抽象性;在后面的探讨中,我们也会发现沃尔夫在语言对经验世界如何进行抽象方面的关注。但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像“语言决定论”或“沃尔夫假说”这样高度概括性的抽象名词亦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某些争论。这些争议矛指“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绝对化色彩,然而我们要探讨的是:分散在沃尔夫十余篇文章中的思想真是绝对化的吗?还是由于,包括卡罗尔工作在内的诸多因素带来的导致误解的负作用?“西方的社会和人文学科中,不少教师乐于在讲课时谈论沃尔夫,有些还津津乐道于…空汽油桶?引起火灾的趣闻(见《习惯性思维、行为与语言的关系》),这一趣闻广为流传,乃至造成一种假象,好像沃尔夫的思想不过是偶然地发生于一只空汽油桶,且仅仅存放于这只汽油桶内……沃尔夫的思想难免被极端化、简单化、刻板印象化,它像是一颗口香糖,被许多人惬意地 玩于舌尖,随之唾于身后。” 【6】 正是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下文将通过沃尔夫的10篇文章来展现“沃尔夫假说”中被忽视的非绝对化观念。这10篇文章是:《原始社群思维的语言学考察》(1936)、《习惯性思维、行为与语言的关系》(1935)、《语言与逻辑》(1941)、《语言、心理与现实》(1942)、《语法范畴》(193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