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美国公民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公民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公民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公民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浅谈美国公民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公民教育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美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的公民教育中很少有强迫和灌输而注重推理和引导,其教育模式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点。我国几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任存在着许多问题,因而充分认识美国的公民教育, 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 可以为我们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关键词:美国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启示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所特有的概念。美国学校和社会虽然没有明确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美国政府、美国社会到美国学校,都十分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美国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公民教育”, 其实质等同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通过公民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宗教信仰、历史教育等,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对美国公民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和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区别,借鉴其精华,去除其糟粕。第一、美国公民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美国公民教育,是指美国国家的一种教育形式,是美国所有的合法公民有权享有的一种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权利,具有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和方式的实践性等显著特征。公民教育是美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一个美国采取多元的途径,培养国民具有效忠国家的意识,获得有效参与公民生活必需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进而发挥其责任心和荣誉感,成为良好的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是指美国各级学校中强化与公民教育相关课程,以及训育活动等;在美国庞大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很难看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字眼,因为自美国成立以来,从社会到政府再到学校,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公民教育”。美国公民教育注重培养有积极性、有影响力的公民。然而,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意识形态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都不尽相同,但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都是一致的,即服务于不同阶级、组织的统治者。纵观美国的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其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方式等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公民教育,是或应该是一件基本的事务,没有什么比培养一个有知识有能力负责任的公民更重要。美国人应该意识到公民教育是支撑我们民主政治的根本。思维习惯、坚持民主的倾向不是与生俱来的,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用意识来维护和完善它”。这是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主张。美国公民教育深深扎根于美国的宪政思想,为“宪政式民主国家培养有能力并负责的社会、政治参与者”始终是其坚持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的公民教育把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培养作为其公民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总的来说,美国公民教育在培养公民的目标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培养全国公民了解国家政体的基本内容和准则,如国家宪法、行使权力机构、多元文化整体及功能、总统竞选、国家决策程序及国家经济制度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在美国社会看来,是作为一个合法公民最基本的必备条件。第二,培养公民参与意识和了解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美国的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其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国际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好公民”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美国所谓的“好公民”,就是“爱美国,爱美国的社会制度,遵守美国的法律,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第三,培养学生具备一个公民所应有的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德素质。如培养忠诚、善良、公平、自律等重要品德。

(二)教育内容。美国公民教育的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即美国精神和公民责任感的教育贯穿于美国公民教育的始终。美国政府为了培养对国家忠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公民教育的核心教育内容包括历史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等方面的教育。美国虽是一个历史短暂的国家,但却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阶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这门课程,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责任感与使命感。历史教育也是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政府善于利用多种形式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强烈的“美利坚民族意识”。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充分肯定个人的平等性、自主性、自由权利的优先性,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拥有诸多法律条款,且社会秩序有条不紊的国家,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以培养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为宗旨。宗教在美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统治地位,美国人十分敬畏上帝,用上帝的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规范自己的道德操守。

(三)实施方式。美国公民教育的形式多样、途径广泛,基本上可分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实施方式。社会教育方面主要通过宗教、政党活动、大众传媒、社

区社团、家庭教育等渠道进行实施;宗教活动和社区活动在美国的社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其教育鲜明特色的地方。在学校教育方面,通过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有效地利用社会文化及传媒机构对学生实施公民教育。

第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任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问题。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文化多元化不断加强,国际形势虽总体和平但也风云变幻。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我国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不断吸收借鉴别国优秀教育经验,不断完善自身,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

近些年,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贯采用老套不变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来应付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和教育对象,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很好的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教育方式任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和课堂式教学方法。现存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被教育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发展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存状态和理想目标有着比较大的落差。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喜欢“满堂灌”,在思想教育的课堂上大多采用全盘的理论教授,过于注重理论,忽略实践,致使思想教育总体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二)、我国现存的德育机制不够健全,德育内容比较单一,全国各地都采用统一教材,没能很好的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地方特色和适应地方发展的要求。教育机制也比较单调,大部分只是采取学校教师将教育相关内容教授给学生唯一的途径。没有建立和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多角度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无法扭转德育工作队伍孤军奋战的状况,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家长、学校及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过程显得比较孤立,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也没有将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合有机结合在一起,来构筑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全民德育网络。

(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方式缺乏创新。在我国大部分大学生群体当中,多数人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提不上兴趣,普遍感觉这门课程过于乏味,除了自身对

于这门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对此门课程不感兴趣。这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传播思想文化的过程中,运用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不能激发起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即没有找到合适的、有创意的、可以吸引大部分人眼球的良好教育方法。

(四)、我国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数虽多,队伍庞大,但在这庞大的队伍中,同样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文化程度不够、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前进的步伐。同时,部分教师由于薪金太低和对自身专业的认同度不高,不满于自身的工作现状,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高薪行业,对待教育工作得过且过,也严重损害了我国思想教育工作的总体发展。

(五)现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文化碰撞和交融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各种文化的大量涌入,有人不分良莠,全盘接受西方的文化观念,进而全盘否定我国的优秀文化和道德传统,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看,基本上只是一种“教会接受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受教育者并没有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从未被鼓励对自己的道德价值取向进行任何真正意义上的选择,而只能接受教育者传授的所谓的正确道德价值取向。鉴于以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因而探讨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现实生活中,发挥社会环境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和情境。美国公民教育的一大特色是非常注重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建设,以达到“无意识性”的教育,使置身其间的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周围一切有利因素,结合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范围,注重营造优良的教育氛围,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教育者在良好的教育环境里接受思想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洗礼。

(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全面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情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由灌输模式转变为平等对话模式,摒弃说教、灌输等非理性的教育方法。要承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相信学生是具

有积极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形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还要深入研究教育的潜在规律和受教育者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加强对受教育者精神的培养和熏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无视社会需求,而应该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行及时的调整,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全面突出其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三)寻找适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建立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注重志愿活动,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和价值体验。在美国,公民教育常常与实践直接联系。学校经常开展参观访问、社会问题调研、社会服务、社团沙龙及课外文体、艺术、科技等活动。公民课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就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参加一些公益性义务劳动,如主动帮助孤寡老人和智力低下的人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想要得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提高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兴趣。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提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有组织、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存在感,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加强对经典著作的大众化学习。经典不能只是束之高阁,加强对经典著作的大众化学习,使普通老百姓也能更好的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加深对自我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美国的公民教育以圣经作为其理论基础,美国公民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与他们的领导者注重对圣经的大众化学习和研读息息相关。

(五)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入行门槛,培养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教育工作的质量。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还没有呈现普遍的高水平。虽然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基本受到过专业的培训,但一些在水平相对较差的学校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出现了思想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因此,我们应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确保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优势,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教育机制,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还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综上所述,面对全球各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不断改革和探索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方法以及新的机制,不断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只有走这样的发展之路,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保持时代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与党的中心工作保持一致的步伐,才能成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追求完善的一种内在的需要,从而肩负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通过党、国家、政府以及全民的共同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造福于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高峰. 美国公民教育的内涵. 比较教育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05.5.180 [2]马天平. 美国公民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启示. 新西部[J]西南大学2011.30. [3]陈正桂. 美国公民教育的特征及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12.6 26-3

[4]孙静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山东省青少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北京师范大学2008.2 132

[5]李宇杰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2012. 5 115

国外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国外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应该教给孩子的就是学会做人,具备了正直,善良,勇敢,坚毅,宽容,自信的品质和乐观,开朗,平易,独立,豁达的性格,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外的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视这一点,但这一点却往往被中国的家长们忽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国外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培养孩子成人成才。 一、西方人对于孩子成名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

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二、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美国公民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浅谈美国公民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公民教育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美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的公民教育中很少有强迫和灌输而注重推理和引导,其教育模式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点。我国几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任存在着许多问题,因而充分认识美国的公民教育, 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 可以为我们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关键词:美国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启示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所特有的概念。美国学校和社会虽然没有明确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美国政府、美国社会到美国学校,都十分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美国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公民教育”, 其实质等同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通过公民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宗教信仰、历史教育等,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对美国公民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和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区别,借鉴其精华,去除其糟粕。第一、美国公民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美国公民教育,是指美国国家的一种教育形式,是美国所有的合法公民有权享有的一种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权利,具有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和方式的实践性等显著特征。公民教育是美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一个美国采取多元的途径,培养国民具有效忠国家的意识,获得有效参与公民生活必需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进而发挥其责任心和荣誉感,成为良好的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是指美国各级学校中强化与公民教育相关课程,以及训育活动等;在美国庞大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很难看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字眼,因为自美国成立以来,从社会到政府再到学校,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公民教育”。美国公民教育注重培养有积极性、有影响力的公民。然而,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意识形态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都不尽相同,但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都是一致的,即服务于不同阶级、组织的统治者。纵观美国的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其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方式等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教子的不同之处: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稳重听话与活泼好动 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 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 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 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是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父母育儿能力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虽

国外普及义务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商学院13财务会计教育1班 国外普及义务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深入。可是,在表明教育成就的许多指标上,中国的普及义务教育还任重道远。 一、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状况 1、普及程度。 2000年以来,中国义务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2007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9%,基本实现了学龄儿童都入学的目标。 2、普及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问题还表现在入学机会上,如今我国在入学机会上存在不平等,如在广大山区,许多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另外,大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很差,资源相当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而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则有天渊之别。 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生产力水平对教育起决定性作用。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寡将直接决定义务教育教育普及程度。直到2008年底,我国教育之处占国内生产总值还达不到3%。 师资队伍质量不高问题:我国在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培训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合格率虽不断地提高,但仍存在缺陷,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国外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 1、国民有正确认识。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就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设想,但因国内各方认识不一,特别是遇到上层贵族的反对而无法实施。产业革命成功之后,统治阶级认识有所转变,开始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发展教育。 2、国家用法律保证。早在16世纪,德意志各公国就颁布了强迫教育的法令;英国自1834年以来分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法规,禁止工厂使用童工,规定儿童接受初等乃至中等义务教育;美国自1852年到1918年全美48个州都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儿童到入学年龄而不入学是违法行为;日本自1872年开始实行教育立法,规定了免费义务教育,对违反者给予罚款。 3注重教育投资。日本的教育起点低,历史短。但由于日本重视教育投资,不断增加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预算中的比例,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使得普及教育工作速度惊人。同时,日本的一些民间企业、社会团体对办教育都肯花钱,他们认为:“只有教育投资才是最好的投资”。日本从1873年到1973年的100年间,国家教育经费增长50万倍还多,平均年增长1.5倍。 4、具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英、美、法、日、朝等国对教师的培训与提高都很重视,其主要做法有两点:一是发展各种形式的师范教育,培养合格教师。二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水平。 三、外国普及义务教育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1、增强全民重教意识推进义务教育进程。国外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表明,只有当国民对普及义务教育有了足够认识,并将其视为基本国策时,才能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大国,更需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2.健全教育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快普及义务教育步伐。国外普及义务教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寅子 2015-04-28 清源渭水阅503 转8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引言 我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以来,文章的河流滔滔不绝流传至今,记载和传播着中华文明,培育了雄立于世界的中华民族之魂。写作在教育的过程中历来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远在几千年前,曹王以帝王之尊谈到做文章时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典论·论文》)为封建帝王,能认识到文章具有治国安邦的作用,并将它作为经国大业重视起来,实为不简单。如何写好作文,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时至今日,时代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基本能力。但人们实际的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作文训练,到高中毕业却只有少数学生能写一手漂亮的作文,多数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许多有志之士对其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成效都极为有限,至今作文教学仍未走出“高消耗、低效率”的怪圈。其实我们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放眼国外!在此之前我们还要明确一个概念:在现代教育中究竟什么是作文教学呢?可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一个人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的重要标尺,特别是特别是思维和想象和语言表达。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过程的一种观念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就可以得到真的锻炼! 那么在我们迷茫和探索的同时国外美、英、日等国的作文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取得了那些成绩呢?笔者通过研究分析美、英、日等国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特点,①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作文教学发展的症结。结合国外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从而开发出新的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写作教学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一、美、英、日几个的国家作文教学特点: 总的来说,在外国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动力是来自学生本身,作文教育是实践教育,在信息化的社会,应注重掌握社会通讯技能,更好的施展文章的社会传达机能作用,侧重实用文(指具有实际应用性的文章)的写作,如较为重视写报告、意见陈述文、评论文、说明文等。 具体而言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外国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注重写作目的和对象。如英国作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把实际作文当成作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就各种各样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摘要: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与教育分不开,而教育有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本文中,主要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等进行比较并分析原因,最后从中得出一些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美国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大家都相当熟悉。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的影响很多很大,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在现代社会里,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越来越多,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对孩子成长最我们必须了解的,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因此比较分析两者对于我国的家庭教育的发展将有促进作用。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 1、中美家庭教育的特点比较 美国的家庭教育具有三个特点:注重平等意识、注重培养独立意识和吃苦精神、注重培养创造能力。我国家庭教育也有三个显著特点:生活上包办代替、教育内容上片面强调学习成绩、教育观念上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2、中美家庭教育目的比较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所以,美国家庭十分注重孩子从小的锻炼,充分且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积极成分,让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 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孩子将来有出息,能找到好工作,一生都很顺利的度过。所以,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在生活上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在学习上特别注重孩子的成绩,但是学习之外的方面都很少考虑。 3、中美家庭教育内容比较 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很丰富,他们注重孩子在体力、认知、语音、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些教育内容,美国的家长让孩子多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力,对孩子的各种感官加以训练以发展孩子的认知,他们还十分注重开拓孩子的交往、审美视野和孩子的学习兴趣。在社会性方面美国家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可编辑版】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一个10岁的中国孩子,被送进了美国学校,上英文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论文,题目居然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历史课,老师让孩子扮演总统顾问,给国家决策当高参;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竟然是一个市政研究项目——城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开始。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的三六九等的分类牌位。这就是呈现在一个中国记者眼前的美国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这个中国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过熟练地在美国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地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面对他不懂地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美国的小学教育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眼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办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起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有一次中国家长问孩子的老师弗丝女士:“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一些重要的东西呢?”弗丝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在一个是他综合使用

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业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在可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得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地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合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动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没自身的文明?我们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真正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首先想到的是他考试的分数和名次,没有想到他到底又多少实践操作能力,到底对学习又多高的兴趣。改变评价的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的目光由校内引向广阔的社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学习。这就是我看美国教育的初步启发。 附送: 美国本科留学推荐信怎么写 美国本科留学推荐信怎么写 在申请学校的过程当中,申请者会发现学校会要求申请者提供2至3封信,对于申请本科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信应该是来自其高中老师、教导主任或者是校长的,而信的内容也应该是从学科成绩到标准化考试再到课外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因为学校招生委员会的人员在审

欧美大国教育法案的历史变迁

英、美、德、法四国教育法案的历史变迁(丁永为)

教育的国家化奠定基础。和食宿费全免;④取消公立小 学里的宗教课。★该法案奠定 了法国初等教育的义务、免费 和世俗化三个原则。大大促进 了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20世纪上半叶2、《巴尔福法案》(1902): ①设立地方教育局,以负责 当地小学的物资供应和教 学监督;②地方教育局具有 兴办和资助中等学校、中等 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权 力;③地方教育局负责支付 教师工资,有否决学校管理 委员会选择的不合格的校 长和教师的权力;④责成地 方教育局对私立的和教会 学校进行资助,以进一步加 强控制。★是20世纪英国 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 奠定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 的基本形式:议会、国家教 委和地方教育局相结合的 教育领导体制。这种领导体 制一直沿用至今。 3、《费舍法案》(1918):① 5-14岁的儿童免费义务接 受初等教育;②为2-5岁的 儿童开办“幼儿学校”;③ 开设继续教育学校,免费提 供一定的学习课程和教育 2、《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1918):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是 民主原则。应当使每个人通过为 他人和社会服务的活动来发展个 性。 ★肯定了6-3-3学制和综合中学 的地位,提出中学使面向所有学 生并为社会服务的机构之思想。 3、《史密斯-休斯法案》(1917): ①由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发展 大学程度以下的职业教育;②联 邦政府应和州合作,提供职业教 育的师资培训,资助职业教育师 资训练机构;③在公立学校中设 立职业科,设置选修的职业课程; ④把传统的专为升学服务的中学 改造为兼具升学和就业职能的综 合中学。 ★使普通教育开始由单一的升学 目标转向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 标,加强了普通教育与社会的联 系。 4、1919-1933年魏玛共和国期 间,魏玛宪法规定教育权归各 州所有,国家负责对各类教育 进行监督。废止了教育双轨制, 规定实施8年免费义务教育。 4、《阿斯蒂埃法案》(1919): ①国家负责职业教育;②全国 每一市镇设立一所职业学校, 经费由国家和雇主各付一半。 ③18岁以下的青年免费义务 接受职业教育;④职业技术教 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职业 学科和劳动。 ★使法国职业技术教育成为 一种国家管理的事业。有“技 术教育宪章”之称。

美国的公民教育

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和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比较 https://www.docsj.com/doc/0d17334629.html,/3305092.html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纷繁复杂,变化莫测,特别是社会发展到所谓后工业时代或信息时代时,更是如此。这种发展变化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出健全自律的公民,以迎接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对当代和未来社会提出的种种挑战。不少国家在面向21世纪的报告中,把道德价值和公民资质的培养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特别是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培养问题成为了各国政府极为关注的话题。日本与泰国、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公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前一组与后一组又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公民教育的政策与计划、价值与目标、操作与实施、间题与局限等方面对四个国家的中小学公民教育现状作一简要介绍与比较,以开阔我们的思路。 一,四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政策与计划 表1四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状况 国别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政策与计划 澳大利亚 1. 1997年,澳大利亚教育部颁布了4发现民主”(Discovering Democracy)计划,其中第一价段(19972001)的主要任务是 开发公民教育的教学资源,将“发现民主”计划推广到澳大利亚所有学校中去;第二阶段(2001-2004)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及 巩固该政策的实施。 2.从1999年起,所有学校中的三至十年级学生必须接受会民教育。 3.七至十年级学生的公民教育渗透在社会、历史、地理课程中,并且作为必修核心课程的一部分。 日本1一至九年级开展道德教育或宗教教育(必修),每周1节;三至九年级开展的社会学科课程包括公民学〔必修),每周3节。 2.所有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在学校的“特殊活动”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3.公民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则为选修课程。 泰国1公民学包含在社会学科核心课程之中(必修),每周两节,共学习一年时间。 2.所有的年级都开展佛教研究,每周1节。 3.在公共服务学习和传统节日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中开展公民教育。 美国 1. 1991年硕布了公民教育大纲,1994年制定了碳公民学与政府》;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客有:政府及其职能、政治体制的墓 础、民主在政府中的体现、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公民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等。 2.各州根据课程标准可以自编教材,每个学区在公民教育方面都有权制定自己的政策和规则。 3.通常在中学有一年的正式公民学必修课程,非正式的公民学教育发生在服务学习(service-leanvng)和课外活动中。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新加坡的德明政府中学是一所?比中国学校还中国?的知名华语特色学校,她也是一所办学质量优秀的初高中直通车学校,既有初中也有高中。从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堂正君子,社稷栋梁,学贯中西,兼容并蓄,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和学校的校训——?诚、信、勇、忠?中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通过开设四大类课程——双文化课程、人文艺术课程、知识技能课程、数理课程,努力践行德明的使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他们成为?关怀、服务、领导?的社会公民。 在德明政府中学,感慨最深的还是他们的中文图书馆,藏书数量堪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种类之丰富令参观者为之感叹。图书馆有许多中国历史书籍,更多的是近现代中国问题分析类的学术著作,涵盖军事、外交、农业、工业、国家政治、社会学分析,特别还有《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全套武侠小说,让参观的一帮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学校图书馆都成为学校的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师生讨论室和自修室。而参观的每一个社区图书馆则成为了整个社区居民心灵相依的文化港湾。 学校的中文老师介绍,这里的高中学生在他们的?中国通识?课上每年要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中国分析与评价的学术论文,课题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高深?内容,论文质量之

高,常令老师赞叹不已。这就是一所双语精英学校在?双文化课程?的具体体现。 有缘的是,在德明,我们还遇到了学校艺术演艺中心音乐总监郑朝吉博士,他也是新加坡著名的民乐团体——鼎艺团音乐总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访问过北京十二中,熟悉学校金帆民乐团的大名,对乐团取得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赞赏有加,让我们感动。在德明政府中学有一个可容纳850人的表演艺术中心音乐厅,一流的隔音和舞台设备,可与专业场地媲美。校园华乐团是新加坡众多中学开设的课程辅助活动之一,而德明政府中学更是十分重视通过课程辅助活动培养学生的品格,华乐团成为德明作为特选学校弘扬和保留华族文化的旗舰项目。因为在华乐(民乐)中包含了华族民俗、历史和音乐等重要的文化元素,学生在学习各种乐器的当儿,也是在累积文化底蕴。德明政府中学对双文化教育非常重视,华乐团在这方面所发挥的教育成效能助学生更加巩固双文化认识。 环球课室,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具有96年历史的南洋女子中学校是新加坡最好的女子中学。为了推进教育国际化,他们发起成立了国际教育联盟,努力实现?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的环球公民?的长远目标。南中校长王梅凤把学生的浸濡和交流计划称作?环球课室计划?。 所谓‘环球课室’,意指国外浸濡并不是孤立的学习,而是新加坡课堂学习的延伸。真正把体验式学习融入环球课室计划,做到?读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影响,中美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近年来,孩子的个人能力以及独立意识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美国的家庭教育在这方面能给我们哪些启示,中美家庭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1.中美家庭教育目的比较 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中国家庭比较注重家庭观念,孝顺老人成为家长培养孩子的重要品质。在家庭关系中,家长一般要教育孩子应该听长辈的话,不去质疑长辈的决定,严重者甚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并不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水平。此外,中国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事业有成,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受中国传统考试制度影响,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能在各种考试中取得高分,参加各种特长班的学习也并非是为了解放孩子天性,而是为了“考级”。在生活中,中国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一般孩子并不做家务,家长认为做家务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学习。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在这种教育目的的影响下,中国孩子一般是尊礼忠孝、学习成绩优秀,但是不太善

于独立思考。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在生活方面,美国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美国孩子从小就跟父母分开睡觉,坚持被要求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思想方面,美国父母往往尊重孩子的想法,更希望孩子能独立思考,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是否跟父母的观点一致并非是最重要的。在学习方面,美国父母鼓励孩子创新,不以考试成绩评价孩子,积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中美家庭教育内容比较 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虽说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基本都是以学习成绩为先。在日常教育中,思想方面,家长会向孩子灌输“学习为人生第一要务”的思想,在考试中要在成绩方面“敢为人先”。在行动中,家长会将家庭变成学校的衍生品,给学生买各种试题,帮助其提高成绩。在培养道理品质方面,家长会要求孩子读各种名人故事,用古人的高尚品格来影响孩子。 美国家庭教育的内容。较之中国的家庭教育,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相对丰富。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前,美国家长就会身体力行地带着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带领孩子发现大自然的美、运动的美,帮助他们对整个世界产生自己的认知,激发学习欲望。等孩子进入学校,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通常会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家庭聚会。 3.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比较 中国家庭教育的方式。总的来说,中国父母对孩子是“服从性教

外国教育史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4.要素教育: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基石是,它的基本含义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 5.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这些学生称为导生。这个制度称为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把教育和教学的关系看成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如何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真实技能,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教育又必须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严格的按照教育目的组织教育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造就真正所需要人的途径。 7.恩物:意味着上帝的恩赐,也就是神赐给儿童的活动玩具,恩物的基本形状有三种:球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恩物能够培养儿童认识、想象以及创造能力,是世界上积木的前身,现在任在应用,有想象性。恩物锻炼儿童的身体,促进学生肌肉的生长 8.昆西教学法:主张因材施教;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提出教学应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主张对课业的学习应交替进行。又称昆西制度。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9.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度的教育,它主要特点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授以比高中稍广一些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初级学院由地方社区以及私人团体和教会开办,不收费或收费较低;学生就近入学,可以走读,无年龄限制,也无入学考试;初级学院课程设置多样,办学形式灵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 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11国防教育法: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其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二.简答题 1.简答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异同 相同点:学校都是为奴隶阶级所控制,教育还没有和生产劳动相结合,都把军事体育训练放在重要的地位。不同点: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英勇的战士,教学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雅典娜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文化体育军事全面发展。 2.简答中世纪基督教的儿童观教育的三个阶段:①0-8岁,家庭教育阶段,受母亲教育,主要学习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②8-14岁,礼文教育阶段,贵族之家按其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中充当侍童,侍奉主人和贵妇。③14-21岁,侍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 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①人本主义。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教育方法上尊重儿童天性。②古典主义。吸

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作者:崔景贵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发表日期:2009年4月3日 一、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为学校教育服务,解决学校实践问题的产物。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诞生,功不可没的有三位重要人物。早在1894年,法国比纳(a.binet)创立了“儿童心理研究社”,制订了专门用于鉴别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比纳——西蒙智力量表”,首开了心理学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先河,因此,比纳被尊称为“世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父”。1896年,威特默(lightner witmer)在美国滨西法尼亚大学开设了第一家心理诊所,向有学习困难的儿童提供直接心理服务,开创了美国心理学为教育服务的先河,因此,威特默被尊称为“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父”。1915年,格塞尔(a.gesell)被康涅狄克州聘为学校心理学家,在全州对儿童进行智力测验,以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分班,他被看作是第一个获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或“学校心理学家”头衔的人。 在描述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道路时,存在着两种基本取向:人格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personalistic and naturalistic)。根据人格主义者的理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由于这一领域的一些组织者、领导者的灵感、勇气和活动而得以发展的;相反,自然主义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发展是由于社会、法律、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促成的。笔者认为,这两方面作用都不容否认,不能过分夸大某一方面的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纯粹地从心理学、教育学按照严格逻辑发展出来的,而是为满足学校教育实践和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被创造出来的。从总体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理论满足客观需要的结果,教育实践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首要条件。 根据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活动与作用,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将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这是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初期或孕育期,处于心理测量和心理诊断的水平。这一阶段主要针对有弱智或发展障碍的儿童进行心理测量,进行智力诊断、分类,然后根据心理测量与诊断的结果进行解释,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出建设性教育参考建议。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童年期,处于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水平。20世纪50年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教师、家长、社区组织等介绍过来的“问题儿童”进行心理咨询,做出分析并提供辅导对策。进入60年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深入到学校、教室等教育现场去观察学生,理解“问题学生”,开展直接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制定并实施面向学生家长的心理援助教育计划,甚至参与到班级、年级,乃至学校教育改革进程中去。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繁荣期,处于综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水平。近20年来,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而且面向全体教师和家长,同时兼顾学校行政领导、社会教育工作者、社区服务工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网络化系统工程,已经形成一种全社会关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在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过程中,一般认为有四种运动发挥了有力的推进作用,即心理测验运动、特殊教育运动、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运动、职业指导运动。这四种运动虽然在中小学校之外有其独立发展,但被广大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人员所了解,并将其所积累的知识与技术直接应用于学校各类问题,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尽管各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职能和服务领域有所区别,各有侧重,但在以下六个方面是相似的:一是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即预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二是心理咨询,即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中的疑难问题和障碍;三是诊断性评价,即分析学生的心理症状,筛选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四是行为矫正,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学、教育学干预,相当具体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正常发展;五是学习指导,通过各种活动与技术使学生学会学习,完善学习素养;六是职业指导,即对学生理智选择适当职业进行指导。

第二讲 市民社会的结构与社会学的意义

第二讲 市民社会的结构与社会学的意义 一、市民社会产生的基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二、市民社会的含义 三、市民社会的结构和作用 四、市民社会的价值和文化 五、公民性、公民教育与社会学的社会意义 一、市民社会产生的基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一个源于近代西方社会变革历程的极富包容性和开放性、且内涵不断演化的概念。正是在西方社会历史变革的客观基础上,形成了西方社会思想史上复杂的公民社会理论。 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家往往把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等同起来,主要从文明社会的角度去界定公民社会,认为商业化、政治化的城市的出现是公民社会形成的标志。 现代市民社会理论家坚持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两分法,认为“市民社会在此指独立于国家但又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生活领域及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社会价值或原则”。这种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市民)社会概念主要是由黑格尔提出、并由马克思加以完善的。 国家与社会的区别: 在封建的和专制的社会中,似乎不存在国家(王朝)与社会的区别,因为“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伴随着近代国家的形成,国家与社会的区别也逐渐显现。 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公民让渡自己的权力,由此形成国家。 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国家作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机器,最后在高级的社会形式中,当阶级和阶级斗争消灭以后,最后也把权力回归社会,国家自身则逐渐消亡。 当代市民社会理论家则是以国家——经济——市民社会的三分法来代替国家——公民

社会的二分法,以经济系统与社会文化系统的分离为基础,认为公民社会主要由社会和文化领域构成的,同时强调它的社会整合功能和文化传播与再生产功能。被称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美国政治学家琼·科恩(Jean L. Cohen)和安德鲁·阿拉托(Andrew·Arato)在《市民社会和政治理论》一书中说,市民(公民)社会是“介于经济和国家之间的社会互动领域,由私人领域(特别是家庭)、团体的领域(特别是志愿结社)、社会运动及大众沟通形式组成”。他们主张通过文化意义上的市民社会重建、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实现民主、自由、平等、团结、公正的理想。 Michael Burawoy, 市民社会是“19世纪晚期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物,这一时期出现了在国家和经济之外的结社、运动和公共领域——包括政党、工会、学校教育、信仰团体、印刷媒体和各种志愿组织。这种结社性的生活正是社会学独一无二的立场,所以一旦它消失了——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希特勒的德国、皮诺切特的智利——社会学也就消失了。当公民社会繁荣的时候……社会学也就繁荣起来。”(《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难题: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什么叫市场、什么叫政治?) civil civic citizen(ship) civilization city /state polis politics, police, policy 二、市民社会的含义 含义:第一,公民社会(市民社会)是国家与市场经济领域之间或之外的中域、中介,也有人称之为“第三域”。在一个真正的现代社会中,或者说,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中,市场经济和国家都有其合理的位置和功能。市场经济独立于国家或政治而运作。它孕育、同时又区别于公民社会;公民社会以国家、理性的国家为前提,同时它又不包含国家和政治。公民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成长,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公民经济生活的适当模式;公民社会预设一种特殊的国家,即只有有限权力的国家。 第二,可以广义地把社会第三域得到充分的发育、发展,公民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国家、社会形态,称之为“公民社会”。

浅议美国公民教育实施路径

浅议美国公民教育实施路径 摘要:新世纪新阶段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认真研究美国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并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从而丰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美国公民;教育;实施路径 研究美国公民教育及其实施路径,合理地进行批判和借鉴,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中外历史上不同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有益经验,更好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认识,加强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科学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再次,有利于开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视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美国公民教育实施路径的理论基础 1.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理论。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对公民的道德教育方法做出了许多理论见解。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提出学校教育要有实践性,让道德规范得到实践,道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人们在社会中参与社会生活,方可体验社会,感受道德的魅力。所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而不是靠外部的强制灌输。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这是美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学校公民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完成公民教育的任务,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这为美国公民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2.柯尔伯格认知发展模式。他对道德的认知发展研究比较多,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式,提出了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社会规范内化为儿童自身道德认知的规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儿童的道德行为做出及时反映。他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以道德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

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无论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还是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看,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一直十分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但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终身教师———父母,却没有进行过专门培训,因而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应该积极地借鉴其他国家家庭教育的优点和长处。中国和美国是文化差异很大的两个国家,家庭教育无论在观念还是方法上都有很多不同。本文通过对美国家庭教育几个方面的介绍,试图从中发现美国家庭教育的闪光之处,并使我国的家庭教育得到一些启示。 美国家长培养孩子的着眼点在于将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美国家长十分注重孩子从小的锻炼,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锻炼孩子。在美国,父母设法给孩子创造锻炼的环境。例如,让婴儿从小单独夜宿,无父母陪护,小孩子跌跤,父母让他自己爬起来,这样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几岁的孩子作家务,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即使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也让孩子打工赚钱,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亲身在劳动中磨练,体会到金钱来之不易,从而使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中国的家长就不同,他们愿意为孩子做任何事,只要孩子能提高学习成绩。当孩子们谈到家长为培养孩子付出太多,自己应如何回报家长时,都异口同声地说要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而美国的孩子决不会把好好学习作为对家长关怀的回报。中国的父母常常会对孩子说:“你读书吧,没你干的事”,“零用钱花完了吗?没钱了就自己到书房的抽屉里去取”。而美国的父母则会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的零用钱已经快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下,或把花园里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中国家长总是有无私的牺牲精神, 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这样的观念当中其实存在着误区,中国家庭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有个好工作,一生在平安顺利中度过。平时只注意孩子对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培养的中国孩子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记住书本知识,以考试得高分为学习目标,因此,中国孩子的基础知识扎实,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记忆、理解得好,在学科竞赛中,中国学生获金牌数最多,父母为此骄傲。然而相比之下,在美国教育观念下培养的美国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好提问,好动手,在课外获得的知识比课内老师教的多,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美国孩子常常喜欢夸耀自己:“瞧,这辆新赛车是我自己组装的!”而中国孩子则喜欢这样夸耀:“瞧,这是我爷爷给我买的新赛车!”["] 中国的家长往往重智轻德,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生活上包办代替,溺爱孩子,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造成孩子的独立性和适应能力很差。美国的孩子会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而中国的孩子则对父母说:“我要去旅游,请你们给我一笔钱。”["] 由此可见,中国家长要想 真正“望子成龙”,就不应该仅仅是“望”,而应该由“望”转变为“助”,“助”不是娇纵庇护,也不是包办代替,更不是逼和压,而是科学全面的“助”。包办的孩子就像母鸡翅膀下的小鸡,永远长不大。因而,父母应该对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双管齐下,时常浇灌,抚育小苗,才能使小苗长成参天大树。 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