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对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的探讨5页

对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的探讨5页

对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的探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职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师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提高教师素质,才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序的开展。

一、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精神以及对社会的适应状态。健康不仅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然而,许多家长和老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只是着眼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少过问,有的脑子里根本没有这根弦。思想意识不到位,即使孩子出现了心理异常现象,也会被家长和教师忽略。因此,思想意识的到位十分重要,老师们必须牢固地要树立起“健康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健康新观念。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可教育的观点。坚持可教育的观点,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认识到中职学校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他们需要教育,同时他们也是完全可以教育好的。要坚信只有无能的教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2、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

又要看到学生的缺点,不要以偏概全。那种对好学生“一俊遮百丑”,对有缺点的学生“一丑遮百俊”的做法是教育上的大忌。

3、发展的观点。学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在未成熟阶段,可塑性大,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教师要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认识学生,用信赖的而非怀疑的态度对待学生,用鼓励的而非抑制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这正是搞好教育工作,开发学生潜能的前提条件。

三、储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学习有关心理学知识,了解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

1、理解心理健康内涵。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目前尚无统一说法,但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自我悦纳;人格完整,行为正常;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具备个性差异方面的知识。个性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侧面、多功能的结构,它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以及对自我本身的意识等。心理学的研究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个性方面是有差异的。我们要承认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1)智能上的差异。自从1905 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以来,当今的学校一直受到传统的智力测验理论的影响。传统的智力测验只重视人类可以测验出来的能力以及测试方法,如果某种能力无法测出,就认为这种能力是不重要的。 20 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霍华德加德纳对传统的智力测量的做法提出异议。他认为一是这种传统的测量方法不科学,二是他认为人的智力也绝不仅仅

是由逻辑思维和言语智力构成的。在他看来,每个人至少存在着8 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省智能;人际交际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音乐智能。另外,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优势自然也不大相同,多数人都会在一两种智能方面有突出的差异,每个人都有相应的成功领域。作为一个真正的、负责任的老师,就要了解学生智能特点与他们各自的优势。怎么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呢?最好的方式是给学生创造一些条件,什么都让他去尝试一下,不以成败论英雄,让学生去运动,去观察,去听音乐,去画画,去交际,通过这些活动,观察学生在什么方面做的最好,什么方面做的最轻松,这就是他的智能优势。教师要善于发现并珍惜学生这个优势,去赏识,让学生这个优势扩大。

(2)大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左右两半球从结构上看似乎是左右对称的,而从功能上又是不对称的。正常人的左半球是处理言语信息、进行逻辑思维的中枢,它主管人的语言、阅读、计算、排列、分类等。右半球则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的中枢,它主管人的想象、知觉、模仿、唱歌、舞蹈、绘画、情感等活动。不同的人其左右脑的优势是不同的。有人侧重左脑,有人侧重右脑。而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偏爱那些言语、计算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是左脑功能占优势;而忽视那些在绘画、音乐和手工技能方面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是右脑功能占优势。其实右脑型学生有他们的长处。他们一般操作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思维灵活,常常能表现出探索和创造性。因此,老师不仅不要忽视或压制右脑型学生,而且要特别注意培养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3)气质差异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与人的高级神

经活动类型有关。一直以来,人们把气质分成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典型类型。胆汁质又称兴奋型,是一种易兴奋,不受约束,容易激怒的类型。多血质又称活泼型,其特点是反应灵敏,外表活泼,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外界环境。粘液质,又称为安静型,特点是沉着,镇静,有耐心。抑郁质又?Q弱型,其特点是胆小,善感,心细,比较孤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见到四类气质的典型代表,但大多数人是属于中间混合型。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可以形成健康人格。教师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例如,胆汁质的人的优点是热情,积极,精神振奋,但缺点是急燥,易激动,缺乏自制力;抑郁质人的优点是敏感,观察细致,缺点是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教师要根据学生气质上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使他们逐步认识和监控自己气质上的缺点,形成健康的人格。例如,严厉的批评,可促使多血质的学生改正缺点,但会使抑郁质学生感到恐惧,更加萎靡不振。胆汁质学生容易激动,教育他们冷处理比较好,正在火头上,容易激怒他们,不利于使他们认识错误。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也是各具特色的。良好的教育应该是根据差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成长。

总之,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意识到位是最重要的,相关知识到位是最关键的,关心帮助到位是最实在的。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大全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 调适大全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 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感等这些心理感受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经受与学历、不同的性格特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给予自身相应的情结、情感、动机、目标、看法、行为和结果。好的结果自然会给人一种胜利而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人更加自信;反之,不好的结果便会给人一种不良的、甚至很糟糕的心理体验,使人感到自尊心受损而失去自信,压力与困惑接踵而来。不仅工作的主动性和兴趣受到压,其身心健康和工作率也会直接受到威胁。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始终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下面针对老师的心理健康维护方面提出几点建议,期望能够对老师们有所帮助,并借此祝老师们教师欢乐!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 能主动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爱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看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合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 喜爱教师职业,主动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劝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4 具有稳定而主动的教育心境教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主动,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5 能自我掌握各种心情与情感艰难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决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镇静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6 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相处,主动看法(如敬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看法(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 7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进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主动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调整 一、端正认知 1. 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之一,工作得接受很多人--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否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素养已经成为影响其自身专业发展及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调研组采用自编中职教师心理素养调研问卷及访谈提纲对成都、上海、青岛部分中职学校进行走访调研,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数据,调研回来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大部分中职教师的心理素养都处于中等水平亟待提升。所以,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提升中职教师心理素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心理素养;对策 为了切实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素养现状,“职教师资素养培养课程开发”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展开相关调研活动。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深入访谈等方式,了解中职学校教师心理素养的具体情况,拿到一手资料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相应提升策略。我们的调研目的是明确的,就是要用真实的数据与访谈的材料来说明问题,找到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素养的突破口,根据调研情况、本校实际来制定新的中职教师培养、培训方案,培养中职学校未来的师资以及为中职学校师资培训提供范例。 1 调研过程 1.1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共派出三个调研组,每组二人分别赴成都、上海、青岛三地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成都组到成都财贸职高(四川省第一批示范校)、泸州江阳职高(四川省第二批示范校)、乐山计算机学校(民办学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上海组到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江苏省无锡市交通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张家港职教中心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在沪期间,调研组还参观一所中职学校(上海市城市科技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对在沪参加会议的来自全国的六所中职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山东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四川省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省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兰州理工中专、宁夏隆德职业中学)有关人员进行了访谈;青岛组到城阳职教中心、黄岛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城阳职业中专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调研组每到一地都参照调研计划对调研学校的校长、相关负责人、教师等做了深入的访谈,并且还对部分教师做了问卷调查。 1.2 调研方法 2 调研分析 本次调研三地共发放教师调研问卷210份,回收202份,回收率为96%;访问中职校领导、教师共40人。通过对调研问卷和访谈记录的整理,调研组做出下列分析: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整合-2019年精选文档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整合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其视角都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和高等院校,而较少投射职业学校。与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相比,职校生中普遍存在着自卑、抑郁、厌学、早恋等心理问题,必须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众所周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多种形式,但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应该是任课教师,而不是少数的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广大学校教师是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直接接触者,他们能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需要进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力的保障。因此,本文拟就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整合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整合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任课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授业、解惑的同时要注意积极挖掘和整合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职校生在校主要学习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其中各门课程都蕴含着各具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资源,如文化基础课中的语文、英语和德育等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调控自我、健全人格的心理教育内容;专业理论课中的建筑、机电、数控、电气自动化等课程,包含着很多训练学生观察、注意、思维和想象等认知活动的内容,同时这些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一丝不苟的学

习作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对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主要集中在本课程的教材、辅导书、学生作业、试卷等一切与学生有关联的资料。其中在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任课教师整合课程心理健康 教育资源的主要途径,各科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辅导书是教材内容的延伸,也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学生作业与试卷,除了反映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还能透射出学生的性格、喜好,为教师提供了其心理成长的相对“真实”的信息。 二、设定课堂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目前,国内学者郑和钧提出的学生素质发展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系被广泛运用于学科教学,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有力证明。那么,在学科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呢?我认为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能舍本逐末 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必须完成的是学科本身的知识、技能、能力的内在规定性目标,这是学科教学的“主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只是“副目标”。后者服从于前者,为前者“锦上添花”,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本末倒置。 2.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符合学科及其教材的特点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本学科最基本的内容,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就应该是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如何落实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呢?最重要的是,领导要重视,提高教育工作者意识。核心素养要在教育实践中落地。领导重视,心理学科的课程才能开得起来,才能开的好,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实才有机会,有平台;领导们重视,把心理学课程开足,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由专人负责并落实到位。心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也不仅是心理学科老师的单方面的事情,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要足够的认识。只有每一个教育者承认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必须的,才有助于心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心理学科核心素养,个人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成立有主管领导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 小组,全面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督促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和授课教师,并按照教学管理常规备课、上课,以课程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心理品质,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它和学校里传统的学科教学课程有明显不同,强调避免知识化、

学科化。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心理活动,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课程所需的教材,心理活动所需的场地以及一些必要的经费,需要提供充足的保障。 二、加强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科素质 要落实心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自身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心理教育的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或缺少专业的心理学科老师,要落实心理学科核心素养也是一句空谈。要落实心理学科核心素养,也亟待一批具有心理学科专业素养的老师,领导重视,展开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水平,让心理学科老师在学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也是一个必要环节。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有利于班主任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完成育人的重任。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教育者,主持班级工作,教书育人,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了解最多的人,是较具有心理辅导教师特质的人,是适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力量结合起来的人。 四、以班主任为主体,创立心理健康发展环境

浅谈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浅谈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也就是师德)、专业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师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灵魂,他包括职业理想、职业责任、师爱、教师的义务四个方面。 ㈠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中职教师应树立扎根职教、发展职教、献身职教,为国家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并同时实现自身人身价值的职业理想。按劳分配是需要的,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我们并不反对,但有的教师过分的将自己的工作与经济利益挂钩就不合适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个需要理想的职业,如果没有点理想情怀,没有对中职教育工作的热爱,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又怎能推动学生的发展,又怎能推动学校的发展,更谈不上自身的发展。 ㈡职业责任——爱岗敬业

做任何工作都要爱那份工作,并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到其中,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只把它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 1、中职教师爱岗敬业可以归纳为情感、理念、态度三个层面上的内容。 ⑴情感——爱教、爱校、爱生 对自己从事的中职教师职业,要有一种情感上的接纳,对从事教师职业活动的场所(也就是中职学校)要有一种剪不断的“情结”。能把自己的情感世界与职业教育的兴衰、中职学校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职教之忧而忧,为职教之乐而乐,做到爱教、爱校。中职教师要能以校为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或兄弟姐妹,这种情感是爱岗敬业最根本的动力源泉。这种情感是内在的,也是持久的,不会因中职教师职业待遇的高低或条件的忧劣而轻易波动。中职教师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敬重自己的事业,并为之而自豪;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可能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对学生、对事业严肃认真、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⑵理念——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中职教师教师对职业的热爱要建立在正确的教育理念上,那就是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教师爱岗敬业不仅仅表现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要体现在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生活习惯上,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教育性上,体现在关心学生

浅谈中职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0a19509444.html, 浅谈中职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作者:林建盈 来源:《速读·中旬》2016年第06期 摘要: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标志着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征途上树立了新的里程 碑,目前要保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就必须加强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与教学质量,以便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关键词:中职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肩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加速社会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基础工程、发展工程和民生工程。21世纪是科 技时代,信息时代,竞争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因此中职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使自己具有21世纪中职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 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第一位是育人,其次才是职业技能训练。当前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从主流上来说是好的,但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不良思想的影响,使之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意志力差,做什么主要从个人利益和兴趣出发,对社会、对职业、对自己的特点不是很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当细致深入地触摸其内心深处,感知学生的灵魂,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包括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学习观、审美观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的养成。 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最根本的力量源泉,来自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直接影响。”所以中职教师自身必须要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政治信念,要具有甘为人梯、勇于奉献的精神,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尽力摆脱功利影响,不斤斤计较得失盈亏,勤奋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一颗信任人、热爱人的心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严格而不苛刻、慈爱而不放纵,以完善的人格力量在言传身教中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二、具有精深广博的知识素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浅淡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精选文档

浅淡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学生个体 中职学校的学生群体在早期的学校教育中,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尽如人意。这易导致他们在升学率至关重要的紧迫形势下,不被重视,甚至遭到同学和老师的忽视,因此自尊心受到打击,自卑感上升;另一方面,学习上的失败,使得他们在其它方面的长处也得不到认可,贴上了“笨蛋”、“调皮捣蛋”等坏学生的标签。进入中职学校后,这样负面消极的心态并没有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善。由于原来基础不扎实,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新学校的课堂上仍然不能较好的汲取老师所讲授知识的精髓,学习落后,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破罐子破摔。长期在这种消极情绪的笼罩下,心理压力大,觉得身心疲惫,产生对学习及自身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放任不管的消极心理。 2.家庭的影响 “一些单亲、特困家庭和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孩子心理普遍存在一定的阴影。有些家庭中存在严重的封建思想加之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学习更是漠不关心。”[1] 有时候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性格偏激暴躁的父母就会对孩子动则打骂,过分苛责,认为他们没用,给自己丢了面子。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从情感上帮助学生减轻压力,给予学生鼓励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反而给学生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和无能的心理暗示。很多学生就是在父母长期的责骂和埋怨中对学习丧失兴趣,看不清楚自己的价值和前进的方向,盲目的混日子,导致学习效果越来越差,最终产生厌学,叛逆,不以为然的心理。 3.教师的影响 教师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向学生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影响着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以及人生的发展。“师生关 系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是无形的教育力量。师生关系的性质不但直接地影响着教学效率,而且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智力发展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2] 有的中职学校的老师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学生。由于中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个别教师在长期面对他们后会慢慢失去耐心,会不停地抱怨,潜意识里也认为进入中等学校就读的学生就是人们口中说的“差生”,是无可救药的坏孩子。进而会无视学生的学 习需求,不愿意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不能用一颗真诚平等的心与学生交流,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训斥,甚至是挖苦,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因而和学生之间产生很大的距离感和隔阂。在这样的情形下,往往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变得封闭,情绪压抑,甚至不愿和老师沟通交流,产生的消极.

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中职学校教师职业素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也就是师德)、专业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师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灵魂,他包括职业理想、职业责任、师爱、教师的义务四个方面。 (一)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二)职业责任——爱岗敬业 干任何工作都要爱那份工作,并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到其中,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只把它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 1、中职教师爱岗敬业可以归纳为情感、理念、态度三个层面上的内容。 (1)情感——爱教、爱校、爱生 (2)理念——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3)态度——认真负责 2、爱岗敬业的几种状态,爱岗敬业一般分为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等不同状态。

3、教师爱岗敬业的几种水平 (1)楷模水平 (2)优秀水平 (3)基本水平 (三)教师的师爱 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而且要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的洒向每个学生。享受教师的爱,是每个学生的需要,也是每个学生权利,这是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四)教师的义务 1、教师的法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体质等方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它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北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张丽春 20xx年7月28日至8月4日,本人参加了为期8天的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学生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学生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关于中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的探析

关于中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的探析 摘要:中职院校的教育是针对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各类技术性人才,而中职教师在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教师的自身职业道德直接对中职院校的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其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注重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与心理建设,可以提高院校的综合教育水平,帮助社会培养优质的社会性技术人才,利于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心理 作为一种职业规范,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品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中职院校教师进行教育,不只是专业技能的教授,更是要指导学生就业。但是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偏低,很多教师会出现倦怠感,挫败感等,深感压力,造成一些负面心理,严重影响了对中国青少年的教育,从而影响祖国的长久发展。所以探究分析中职院校的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十分具有必要性。 一、中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 (一)教师对学生区别对待 因为中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多,是应往届初中生,没有升入普通高中而选择中职院校,退役士兵,农民工等。他们的学习水平高低不同,有一些教师对学生没有基础的爱心和尊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并偏爱优等生,基础偏差的学生,对待起来没有耐心,甚至丧失职业道德,进行体罚,讽刺挖苦,辱骂。很多教师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些基础偏差的学生,片面的责怪学生素质低,基础差,能力弱,因为缺乏实际有效的教学方法,反而将教育不好的责任怪在学生身上[1]。(二)对职业道德认识不到位 有些中职院校的教师,认为他只负责教授专业内容就可以了,注重教学成绩,忽略了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和自身职业修养的提升。因为其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偏差,这些错误的观念,言传身教又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只把教学工作当成一种谋生手段,没有意识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得过且过,教课敷衍了事,但又功利心很强,工作斤斤计

中职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摘要: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教好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中职中职教师素质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力可以分为两种,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表达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是能力中最主要又最一般的部分;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的能力。中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既需要一般能力,也需要特殊能力。 关键词:中职中职教师素质能力 引言:新时期中职中职教师中职教师的任务,就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朝着健康、和谐、全面的人格方向发展。如今对中职教师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子女有一个好老师教育子女。因此中职教师必须正视社会发展中的现实,认真分析自己的现状,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调控能力,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职业教育教学中。 关于中职中职教师能力要素的构成,我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一、中职中职教师应该具备的一般能力 (一)观察能力 观察力就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观察能力是中职教师应具备的必备能力之一。中职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必须对周围的事物尤其是对教育对象即学生,从外表到内心有一定认识的能力。中职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观察力,才能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权。中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应从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人际关系、心理情绪等方面入手。而且,这种观察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观察;这种观察也不应该是片面的,只看到学生的某一方面就下结论,而是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创新能力 创新就是要抛弃旧的观念,避免循规蹈矩,而是创造出新观念、新方法,创新的本质是不复制。创新能力就是运用现有的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创新能力的中职教师,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中职教师。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突破旧的教学观念,对教学内容有独特新颖的见解。中等职业学校课中职教师应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寻求创新,结合各专业实际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工作。 (三)表达能力 中职教师的表达能力主要指语言上的表达能力。中职教师主要借助语言来传递知识,开展教学工作,因此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名专业中职教师来说非常重要。首先,中职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准确。为了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中职教师应科学运用概念、术语准确、完整地传达教学知识;语言精练,发音准确,具有逻辑性,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其次,中职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生动。中职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讲话时要结合教学内容生动地表达。中职

心理健康的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心理健康的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第一,乐观、开朗、自信。教师时常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一方面可以使多种内脏功能得到正常发挥,有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学生也会从与老师的交往中受到影响和感染,逐渐形成这种良好的心境,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同学交往。同时,教师对教学、对学生充满信心,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敢于迎接挑战。这不仅对其学习阶段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甚至会对以后的工作乃至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第二,优良的个性品质。教师的人格力量,往往是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优良的个性品质不仅使教师具有强烈的人格感染力,而且是他们投身自己事业的内在积极性的源泉。 优秀的个性品质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唯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才能以发自内心的价值标准来教育学生,而不是被动地服从于外在的道德规范,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否则,学生受教育就会感到教师出于无奈,言不由衷,自欺欺人,说服力不强,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合理的职业动机和浓厚的职业兴趣。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成就动机,唯此才可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事实证明,过弱的成就动机,会使教育在低质量的状态下进行,从而以失败告终。职业兴趣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的稳定的热爱和积极的探

究,而且乐此不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形成浓厚的职业兴趣结构。 再次还应有坚强的意志力。教育是艰巨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力,特别是自制与坚毅的品质。这种意志品质的重要性体现在: 1. 教师在教育中能克制自己的烦躁、失望等不良情绪,冷静地分析原因,坚决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教师的自信、坚定的态度本身就具有教育作用,可以使学生增强信心,稳定情绪,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三,丰富的情感,良好的情绪。教师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对教育工作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情感丰富,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也才能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当愉快的情绪状态多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老师会发现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教育成为了一件愉快而有趣的事,从而不在为工作不顺心而烦恼,同时也可以教育和感染学生。 第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并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那么这种吸引力会大大提高。学生会更敬佩老师,更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因为年龄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师生间兴趣爱好相差很大,这需要老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说会做,那么这样师生是很容易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因年龄差距而形成情感上的差距可以随之缩小。

关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

关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是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 的必要途径。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中职学校应该构建一套完整、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社会角色转换。 一、体制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有完善的体制机制。 1.校级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确定指导思想,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安 排经费和人力资源,建立与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2.制定体系内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管理和保障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和 学生的心理健康。 3.建立健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组织和人员,制定人员培训计划,保证教师心理 素质,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人员,并 对咨询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咨询水平。 二、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核心,应该努力让每一个中职学生都受到合理的 心理健康教育。 1.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符合不同年级、性别、学科和生活环境的心理健康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要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贴近青少年心理需求和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和个 性差异。要特别注重心理健康课程统一与个性化、交互与破冰、启发教育与实例教学、综 合干预与个别辅导。 2.课程实施要多渠道发挥文化活动、课外活动和网络等多方面教育资源,使学生通 过丰富多彩的方式获得心理健康教育。 3.通过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大力推进学校的小团体建设,加强同学之间的交 流与沟通,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是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力量,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关键。要建立和完善教 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体系,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心理 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科学的开展。

谈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态度 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是所有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担负起繁重、艰巨的工作,并按时完成任务。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特点,要求教师的身体素质要全面发展。而重点应表达在耐力较强、反应敏捷、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声音洪亮等方面。 其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要“予人健康”,首先要“自己健康”,要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坦荡宽广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正确的角色认知、饱满的工作热情、融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这些都是为人师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三要有良好的个性特征。个性即特色,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与。良好的个性是一种优势资源,与创新能力与事业成功关系密切。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智能的发挥,而且影响他们品德的形成与人格的塑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任何一位教师,都

会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挥洒着自身个性。教师良好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会如春风化雨,在教育活动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忠于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位师德上失衡的教师远比一个教学水平低下的教师可怕。因此,教师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与较高的政治素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课堂上,教师所传授与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个的学识,而且代表着社会与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品德、人格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引导。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品格、道德修养,以国家所提倡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表达先进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价值取向为执教的根本。 三、育人为本,良好的职业操守 “育人为本”是党与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办学宗旨。教书是教师的职责,育人是教书的根本,就是说“育人”是我们教师的根本职责所在。在教育中,要做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教学能力与育人能力的统一、学高与身正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这就是教师的职业操守。 四、学高自正,高尚的品德言行 品德内在,言行外显。个体品德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言语与行动的优与劣来表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心理教师岗位素养

心理健康教师必备的岗位素养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新的教育内容已经随着新课改悄然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各种心理教育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形成优秀的品质,良好的人格。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我想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能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应该具备教师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活动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等。作为一般心理教师又必须具备自己独有的专业化素养,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不是简单的心理学知识或者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它更多的是一种感悟式教学,重在学生的内心感受,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师生的积极引导,在课堂上创造课堂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情绪体验,形成较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二、能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作为一名中职心理教师,面对的是一些思想随时改变的学生,由于他们会受到不同环境、不同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的心理随时可能存在障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与简单心理治疗这

一较高专业能力,才能对全体学生展开比较专业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简单心理治疗。才能使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三、能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组织的策划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目地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让学生明白懂得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心理健康的内涵,懂得如何维护、促进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心态。这些要求心理教师有较强的活动策划、组织能力。这就要求当今心理健康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化素养。 四、较强的科研能力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模式、方法等都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和看法,这势必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和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许多地方都还需进一步深入地、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内容。所以,不同的地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应该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城市、不同学校、不同的学生也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该因人而异,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逐步形成适合本地教学的思维模式。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关于提高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思考共4页文档

关于提高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思考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我作为一名一线的中职教师,深有感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教师的一部分,他们所要承受的压力和其他类学校的教师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通过我自身及对周围同事的调查研究,努力发现中职教师的心理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使中职教师能够身心健康的工作生活。 一、提高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相辅相成。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另外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 2.有利于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的榜样,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中职教师心理压力形成原因分析 1.教学岗位竞争形成的压力。中职学校生源越来越少,招不到学生,学校关门,教师失业的风险经常笼罩在职业学校教师的心头。学校对教师实行岗位竞争。一方面,教师要有岗位,有课上,必须脱颖而出。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要求,不断变化,教师所学专业或所教专

业都有被淘汰的可能,所以要不断的学习、进修,如政治课教师成为数控专业的教师.这是高中教师所无法想象的压力。 2.教学改革造成的压力。中职学校职业教育越来越强调特色,如“工厂化学校”“现代学徒”等,而中职学校教师要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必须做到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录制视频,制作“微课”;必须成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必须成为“双师型”或综合型教师,这都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努力。 3.当前中职学校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师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重。年轻教师只能长时间超负荷地工作。工作量大但是并不意味着工资高,教师的收入与职称是挂钩的,职称低,由此带来的工资低,奖金低,取暖费低等一系列的低收入。而且与高级教师的收入差距很大。而高级教师虽然工资高,但是受制于年龄,专业,进取心,课时很少。职称难评,职称难聘,工作量的大小与工资收入不成比例,是导致部分地方教师罢工的主要原因。 4.来自学生的压力。大多数家长,包括职业学校教师在内,第一选择还是上高中,读大学。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课堂经常变成了“德育教育基地”,有的教师平均三分钟就要维持一次纪律,否则很难正常教学。睡觉,玩手机,看电子小说,是中职课堂常见的事情。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现实状况之间的落差也让教师不可避免的存在心理冲突。 三、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让我们心怀理想,让我们面对未来,因此,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

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研员与教师现状调查5页word文档

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研员与教师现状调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督导评估之中。”“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卫生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17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明确提出:“中小学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置专职教师并配备合格人员的学校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40%、农村达到10%;2015年城市达到60%、农村达到30%。”“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50%;2015年城市达到85%、农村达到70%。” 2009年4月23日,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到2010年,全上海的中小学都将建立起心理辅导室。”“上海将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准入制,专职心理教师专业培训和督导制度……在学生与心理教师人数配备比例上,每所学校至少保证一名。” 云南省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但没有出台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

中职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3篇

中职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3篇 中职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1 通过参加第二次远程培训,参与论坛研讨,网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我很荣幸学习到什么是教师素养,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从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从教一年多的教师,特别需要加强教师素养的修炼,现将我的心得体会表述如下: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安心于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道德修养。每个教师是“田园工作者”,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能依赖他人,要求教师有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踏踏实实工作,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每天的工作是忙碌的,就需要学会统筹,有条不紊;教师工作的对象,内容是动态的,教师要以变化发展的态度,创造性的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树立起对职业的尊重之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一,爱学生。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却是教育的前提,教师面对的是复杂,鲜活的生命个体,需要用耐心和细心,让学生体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二,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意味这教师太尊重每一个学生,用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

三欣赏并激励学生。教师要树立多元智能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学生,努力发掘学生的不同闪光点,让学生在肯定中进步。 教师需要真才实学,终身学习,毋庸置疑,只有自己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把它传授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教师的教学技能,即要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而作为一名新教师,更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最终获得技能。的确,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而要掌握好良好的教学技能,需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第一,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应用网络多媒体资源于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兴趣,培养自身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一枝黑板,一根粉笔,一节课的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教育的飞速发展。 第二,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和各级进修活动,做到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身不断地完善,课余时间,多读教育论著,用心做笔记,注重积累,应用于教学实践。 第三,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多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多听他人授课,吸取优秀经验。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行成时时处处学习的习惯。 第四,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先进经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