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学课改工作经验总结

中学课改工作经验总结

中学课改工作经验总结
中学课改工作经验总结

中学课改工作经验总结

XX一中所创办于1939年,前身是XX简易师范学籍。此后二迁校址,四易校名。历经七十二年风雨沧桑,学校已成为一所占地65亩、58个教学班、3500余名学生、203名教职工的二级完全中学。XX年秋季以来,作为样本学校,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课改工作全局。制方案,定措施,抓培训,抓落实,边改革,边总结,开辟了具有延长中学特色的新课程改革之路。两年多来,我们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校本课程开发”为重点,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目标,积极探索,稳妥试验,努力实践,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党总支评为XX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荣获省“绿色学校”、“‘普实’先进集体”、“文明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市“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学生军训先进集体”等称号。

一、增进共识,立足校情,确立双嬴课改思路

这次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也是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有专家称之为“课程革命”。此次课程改革将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并将部分课程开发权下放到学校,增加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选择权,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都是

第一次。

我们认为,这次高中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不仅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同时也符合XX 一中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实际。

我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奠基人生,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并确认了“三有”、“四会”、“打基础”的培养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XX一中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有六门,已经形成了“国家课程为主,校本课程为辅”的课程特色。所以,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与XX一中的培育目标完全一致,XX一中又有良好的课改基础,无论是从样本学校的要求来看,还是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XX一中都应该走在全市课程改革的前列,都应该坚定不移的扎实推进,并努力争取积累新的经验,取得新的成绩,成为全市样本学校中的样板学校,从而在全市高中课程改革中真正起到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

我们确立了实施新课改的工作思路——“抓住课改实质,有效对接高考”。“抓住课改实质”就是要紧紧抓住这次高中课程改革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围绕这一根本要求,学校必须创造性地实施课改,既要完成课改的规定项目,启动研究性学习、开设校本课程等;“有效对接高考”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接受课程评

价的能力和水平,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这也是让家长们理解、认同和支持新课改从而更好地推进课改的需要。如果说,“抓住课改实质”这一工作思路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终身发展,目的是提高学生未来的竞争力,那么“有效对接高考”就是要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竞争力,为的是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考上大学,从而实现课改和高考的双丰收。

二、积极探索,稳妥试验,形成四大课改特色

两年多来,XX一中按照“抓住课改实质,有效对接高考”的工作思路,在高中课程改革的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做了大量的、大胆的探索,形成了“高度重视,充分准备”、“依据要求,规范操作”、“资源共享,示范引领”、“特色教育,特色课程” 32字的课改特色。

1、高度重视,充分准备

所谓“高度重视,充分准备”,就是早在XX年,XX一中已经开始为新课改作前期准备工作,最为主要的是在教师队伍的储备和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是课程改革成功实施的根本保证。

加大了优秀青年教师的引进力度

XX年以来,XX一中加大了引进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力度,并严把“入口关”。一是拓宽教师引进的渠道,开始主

要从全国知名的综合性的大学引进优秀本科生;二是创新教师引进的程序,坚持“三看”、“三提前”。XX一中已经从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引进了90位优秀毕业生。实践证明,这些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专业水平高、学历高、综合素质高,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也更愿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他们主要在高一年级担任了国家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同时还开发和开设了一批校本课程,指导了一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活动,已经成为XX一中实施课程改革的一支生力军。可以说,如果没有引进一批综合素质高的优秀青年教师,如果没有教师队伍的提前储备,那么XX 一中课程改革的意图就难以完全实现。

学校领导带头培训,提高认识

袁校长分别赴山东、广西、辽宁、昆明参加新课程培训,到山东昌乐二中、云师大附中、XX一中观摩新课程高效课堂,他率先走进新课程,感悟新理念,引领着我校新课程改革。陈副校长分别赴山东、浙江、江苏参加新课程考察和培训;主管教学的郭副校长分别赴江西、昆明、曲靖参加新课程培训,到云师大附中、昆明一中、曲靖一中等学校考察学习新课程。教科室主任到昆明、曲靖、宜宾参加新课程培训,到曲靖一中等学校考察学习新课程。

加大了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

教师队伍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而高素质的的教

师队伍才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所以XX一中也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除了组织高一全体教师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举行的各种培训以外,还组织了大量的校本培训。

一是加大了选派教师外出学习的力度,让老师们了解课程改革的前沿动态,开阔教育视野。两年多来,XX一中先后派出100多人次到山东、广西、江西、辽宁、江苏、浙江等高中课改先行实验省区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深入课堂听课、与一线教师对话,全面了解和掌握了高中课改的有关情况。同时,已经先后选派12批次老师参加了省教育厅、江西金太阳、曲靖一中等组织的高中新课改培训班的学习。

二是创办了“银杏大讲堂”,定期邀请课改专家来校举办“树立新理念,迎接新课改”系列讲座活动。两年多来,XX一中的“银杏大讲堂”共举办了12场报告会,先后邀请了刘富坤、卢碧云、武琼、郑杰、丁兆瑞、李维、应力、杨昌华等省内外课改名家来校讲学。这些讲座既有课程改革理论上的阐述,也有课程改革实践上的范例,有力地推动了我校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加强了培训归来的“再培训”

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人员,回校后都要面向全体教师或学科教师作报告,整理材料引发给教师阅读学习。交流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特别是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并对学校教

育教学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组织培训学习归来的教师讲示范课、观摩课等,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平台,促进他们的研究学习。袁宗宏、郭波、陈文芒、林彩艺、汤国华、张剑尧、陶淑芬、李慧、李天翠、李阳生、龙永胜等老师外出培训学习归来,都讲示范课、公开课。这样的“再培训”,既能促进外出培训人员认真学习和思考,又能带动广大教师的学习研讨。

积极宣传,为新课程实验工作营造最佳氛围

思想决定行动,观念支配实践,XX年以来,秋季开学都把新课程方案作为学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发放宣传手册、学习《XX一中选课指南》、及致高一年级家长公开信, 11月份召开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家长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新课程给他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掌握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提供具体的选课手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的选课,制定高中三年学习计划。向高一学生及家长重点介绍新课程的理念和体系,学校对新课程的开设计划,以及需要家长协同做好工作的地方。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新课程实施的意义有了一个深层次上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新课程实验工作营造了最佳氛围。

2、依据要求,规范操作

所谓“依据要求,规范操作”,就是严格按照有关课改

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从高一年级起,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堂教学,或者课程评价,都按照课改文件的有关要求和精神来落实、来实施。

积极探索开课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结合我校师资和学生情况,我们的化学课开课方案是高一修完必修模块,高二修完选修模块,高三进入全面复习。我们选用的化学教材是人教版的,具体做法是:每周2课时,高一第一学期开设必修1模块,第二学期开设必修2模块,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循序渐进的认识高中化学,二是新课程刚开始,没经验,教师与学生都一下子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每周2课时,可让师生都有一个适应期,给教师以充足的时间,积累课改经验,三是避免某一学期学生不修化学课,有利于教学连续性,降低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遗忘,也有利于高二的选课,高二开设选修课,采用让学生充分自己选修的方式,根据我校的现状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选课课题开设为选修一化学与生活,选修三物质结构,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五有机化学,并指导学生学社会科学的学生选选修一化学与生活,学自然科学的学生从选修三物质结构,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五有机化学选修二至三门。

教学思路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路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

学”不是学生泛泛的、单纯的看书,而是在教师的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的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占据了课堂上的绝对时间和空间。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做实验、发现疑难做标记、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后教”的环节是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关注中下学生和共性的问题,准确掌握学生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互相讲解、互相演练、互相讨论等各种合作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进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而教师只做评判、补充与更正。“当堂训练”是在“先学”与“后教”之后进行的,训练题分为必做题、选做题与思考题,必做题是面向全体学生,抓合格率,选做题与思考题是面向优等生,抓优秀率。分层布置作业,着重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让中下学生吃好,好学生吃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整个课堂是学生自己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的探究学习过程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由传统的“集体授课制”变为“个体”和“集体”相结合,以“个体”为主的

形式,课堂教学过程由过去老师“满堂灌”,变为如今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循序渐进地自学的过程,从而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也是洋思中学生源差、而教学质量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洋思中学这种课堂教学结构,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对于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学改革有着非常深刻的启示。

课堂教学方面

我们认为,对教材,老师们应该体现自主性、选择性,要注意“二度开发”,要根据课标大胆处理教材、取舍教材和整合教材;对教学,要以三维目标为统领,按照“以学为本”的原则来进行教学活动。根据这些认识,我们特别重视引导高一教师高度关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是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高一年级以备课组为单位,以课例为载体,以说课为形式,以评课为手段,隔周开展参与式、讨论式的教研活动,集体攻关,成果分享。二是完善了导师制,注重发挥骨干教师对青年老师的传、帮、带作用。三是采取了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策略,组织高一年级示范课30多节。四是借助了省、市专家的引领作用,多次与省、市教研室联合开展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多次邀请省、市教研专家来校指导、点拨,借以带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程评价方面

因为课程评价对课程改革具有诊断问题、修正偏差、鉴定成果和引导方向等多种功能,所以课程评价也就成了课程改革的指挥棒。在省里高考方案尚未正式出台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编印了《成长的足迹——XX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要求班主任老师和课任老师按照包括学分制在内的课改文件认真填写,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对学科类必修课程的平时测试和期中考试进行质量监控,对试卷的命制有严格的要求,初步建立起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

3、资源共享,示范引领

所谓“资源共享,示范引领”,就是充分利用XX一中的优质课程资源,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我们坚持每学期组织一次文科和理科的新课程教学示范课活动,引领和规范全校的课堂教学。组织各学科的新课程教学示范课活动,引领和规范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组织各教研组、备课组的公开课活动,将讲课、说课、评课融为一体,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种种示范课、公开课,有效地引领和规范了各学科的新课程教学,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

另外,积极发挥媒体的作用,宣传、总结和推介课改经验。如在《云南省高中课程改革教学简报》、《XX教育》、《教研信息》、《XX教育网》、《XX党建网》等发表了24

篇宣传、介绍课改经验的文章,20余篇新课改论文荣获市奖。

4、特色教育,特色课程

体育课实行选课制,部分体育课打破行政班授课制,由学生选择体育项目和任课教师,组成教学班授课。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发挥了教师特长,培养了学生特长。

音乐课编写了校本教材《地方民歌欣赏》,体育课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学生健身操简编》,政治课编写了校本教材《XX精神教育读本》,美术编写了校本教材《美术简易教程》,很好地体现了地方特色和中学生特点。

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都办起了特长训练班,并结合高考考点,加强了训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三年高考体育艺术上本科线达95%以上,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三、回归教育,提升实力,凸显多元课改成效

启动新课改尽管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已给云南基础教育带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基础教育从未有如此的活跃、如此的多姿多彩。新课改让教育回归到了教育的本质——人的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新课改带来的最为可喜的变化。新课改实施两年多来,我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学校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是教师的专业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弘扬。“理解教育、

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为,“依法执教、潜心施教、廉洁从教”蔚然成风,“以自己的专业服务于学校的发展、服务于学生的成长”的意识日益强化。二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研究状态下工作”逐渐成为老师们新的工作方式和职业生活方式,一批学者型教师正在快速成长。研究新课程、研究新教材、研究新教法、研究新高考的论文获奖40多人次,研究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日益增多。“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老师们的教改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指导研究性学习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在坚持不懈地开设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同时,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模式,如寒假以学科内课题为主,暑假则以综合主题课题为主;每学期举行一次开题报告会和优秀成果报告鉴定会;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所有学生三年中必须参与到两个课题研究活动之中。两年多来,学生共完成了220多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形成了XX风物览胜、XX风俗研究等多项特色课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一是学校管理发生了变化。首先,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其次,使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造条件上,学校管理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强调合作与交流,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帮助,广大实验教师接受国家最前沿、最新的课程教改信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更新了教育理念,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为适应课程改革,按照新课程实施要求,学校不断优化物质教育资源,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为课改配备了实验设备,这些都带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其社会效益和教育成果将会越来越被广大家长和社会群众所接受和认可。

二是课程资源得到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对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教学楼、运动场进行了改造,增建了实验室、微机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通用技术室等。特别是音乐排练室、美术活动室的建设,为学生学习、科技、艺术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是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总结了高中课改先行实验省区“依据课标,活用教材,

贴近时代,引领教学,推动课改”的经验,及时提出了“呼应课改,有效教学,科学迎考”的对策,高考上线率由XX 年的75.71%上升到XX年96.88%。

四是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依据课改相关精神,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出台了《XX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及相关制度,为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提供了依据。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记录册中收录了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等。促使了学生不断成长与进步,培养了学习自信心,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了依据。学生通过建立成长记录册,培养了自己的学习监控能力和负责态度。这一评价体系调动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个探索、创新的教育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持久的、持续的发展过程。在新课改实施了一年多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少了些课改实验前的激情与猜想,更多的是对课改实施所进行的冷静分析与理性思考。我们决心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坚持“积极、稳妥、领先、创优”的课程实验指导思想,引领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克服困难、周密计划、真抓实干,务求落实到位,全力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努力研究和探索,争取创出成绩,创出经验,为高中新

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XX县第一中学

XX年11月22日

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自改革工作以来,我院在高等教育部门的友好关怀和全面指导,全体教师采取行动,走进课程改革的潮流,新一轮课程改革带给我们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尝试,新探索。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是我们对课程的理解,通过抽象,表面逐渐到具体,深入,是教训,向我们展示一个新的舞台,给我们一个新的世界,改变老师的教育思维。在过去几年的经验是深刻的。现在对几年的课程改革做一个简短的报告。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的学校重点关注三个系统的建设,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网络教学和研究工作。特别是网络教学研究工作扎实有效,效果明显。 一是积极开展三系统工作 在进行三个系统的工作时,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做好了乡级班的学期,使任务分配到学科,到班组,以主,副书,案例,课堂材料,副书准备教师交换意见,每次会议有详细记录。咨询类分配到成绩组,由组长领导参与指导,超过两次的学期咨询,我们积极参与讨论温暖,相互促进和提高,达到教与学的效果。 二是积极发展校本课程,拓宽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领域 2005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各学科的校本课程。已经开发了文明礼仪,自然科学等常识的校本课程。近几年来,我们对校本材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从2007年起,通过认真学习,精心挑选组织专业人员,修订,确定小学生礼仪教育,自然科学知识为我们的学校学校教科书。 本学期,我校新一轮的以学校为主的教材教材开发工作正在进行中,低级语言培训,中级写作培训,高级兄弟,目的是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写作基本技能,儿童的道德修养。 三,大力做好研究工作,提高师范教育和科研水平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坚持大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了解决教育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规范教学和学习行为,从大小小开始,小组成员使用个人自愿声明并统一调度的组合方式。该研究组重点研究了独立,合作的研究和研究方法,并以计划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了研究活动。我们学校严格遵守任务组管理,认真完成一般任务组五个任务,在每个级别实施,即每学期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商业杂志专着。同时,相关学习笔记和阅读体验。每个月提交一次教学反思;每个学期提供一个典型案例,每个学期在一个学习部分,每个学期至少提供一个研究问题,写一篇教学论文。按照实施计划,阶段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每个教师都仔细制定了个人研究计划,以安排自己的研究重点,步骤,预期的结果等在一个学期,以避免失明。加强教学与研究与教学研究的整合。在期末,教师将根据他们的研究计划检查研究组和教师,并确保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一致性。参加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在自己的立场,根据实践,提出问题。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教学工作总结】英语课改工作小结

英语课改工作小结 时光匆匆,弹指之间,课改已经进行了三年,.在这三年中, 有甜有苦, 有酸有涩. 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观念在学习中转变 XX年九月,新课程改革的浪头已经扑面而来了,要搞好课改,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只要认识到位,转变了观念,就可以将课改顺利推行。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首先抓好通识性培训,从XX年上半年就开始组织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提前半年为英语教师购买课程标准,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教师提前学习课标、解读课标,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在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规定至少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课标的教研活动三次,做到人人对课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暑假期间派我们参加过区级新课改培训,结合学校通过校本培训对全校英语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并适时召开新课改教学研讨会,为其它年级教师做示范课,起到了新课改的引路作用。同时,学校多次派出有关领导和部分英语骨干教师参加区、市、全国的学习,观看有关课改的专题讲座录相及课改示范课录相,并组织开展讨论。可以说,课改理念已深入学校全体英语教师的头脑中。 二、课改从教研活动中探索 开展了扎扎实实学科培训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实践。每学期落实教研活动“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定文字总结),要求教研组每周组织以课改的专题教研活动,备课组坚持每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材,讨论教法和学法,而且又学校领导参加组内的教研活动,把通识性学习与学科性研究有机结合,力求将课改教学做到正确把握,适用有效。同时,组织英语教

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课改活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在校内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增强教师研究新课程的热情与能力。并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同年级同科教师1-2节,并间周在备课组举行教学研究课研讨活动,通过组内的说课、听课、评课系列活动,解剖案例来不断改进教法学法。三年来我们共开展校内研究课,其中王志云老师的课改论文《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获区十一届年会一等奖,天津市三等奖;《关于提高中学英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获天津市三等奖,李晓月老师的论文《合作学习中的小组讨论》获区三等奖。杨宝军老师的论文《课堂学习中的小组合作》获天津市三等奖。 三、课改在教学活动中实践 在我校科研课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英语组结合学科特点,确立了《合作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子课题,积极、大胆地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想,在教学策略上,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要创设一个全员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氛围,实行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每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校英语教师们认真实践,努力按课改理念去进行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鸦雀无声”课堂状况,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教师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课堂气氛较之以前面目全新,学生的反映强烈,认为老师们的教学灵活了,生动了,有趣了,愿意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家长也反映学生进初中后一改小学对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对学习有了热情,并主动的开展课外各种学习活动。众所周知,我校的生源情况,小学升上来大多数是良b 以下的,优秀的学生都择校走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更差,就这样,我们一点一点由兴趣入手,使他们看到学习的光明,有的学生小学学了四年英语,甚至连26个字母都默不下来,我们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用字母歌唱

课改工作总结-精华版

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工作总结课程改革使我校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师生精神面貌大变样,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现将一年以来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 一年以来,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下,得以顺利开展和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 课程改革使我校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师生精神面貌大变样,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现将一年以来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也是课改工作成功的关键。而落实这一前提的基础是不断学习,在教师头脑中建立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校还抓住有利的时机,不断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县、省级的有关培训。通过校内和校外的培训学习,提高和造就了我校一批教学骨干教师,扎实稳步地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进行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我校教师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特点,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做好铺垫;二是切实落实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把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教师间加强合作,发挥各自长处,共同探究,互相交流作为课改的主要内容。大家集体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教研室安排骨干教师上全镇教学公开课,及时展开讨论交流。授课老师进行自我评价,展示教学设计意图,反思成败得失;科任教师互评,各抒己见,发表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围绕课改展开校本培训 (一)、充分利用我校省教坛新秀、省骨干教师的师资资源,开展“结对子”的培训活动,让教师在岗位上练兵。每周让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的《课程标准》。组织讨论,对照《课标》,结合教学实践,教师们可以提出各种问题,相互讨论,共同寻求一个满意的答案。组织辅导,由教研室安排学习内容,提供给教师们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讨论,使广大教师更新了教育思想,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为推进课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总结,为全面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做好开路先锋。活动中,我们有时先上课、听课,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doc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如何找准重心,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农村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推进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这是 教研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学校课改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根据市教育局和片区教研室20xx年度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期我校的课改工作主要以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目标展开,我们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开展"三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展示本校教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推广优秀的教法和经验,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会诊和解剖课堂,解决教学中一些共性问题,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在9月下旬组织了为期近三周的"三课活动",学校成立了九个学科评价组(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艺体电脑和幼儿组)负责对"三课"课堂进行全面剖析,客观、公正、准确的进行了定性评价。 本次三课活动,学校共排了51堂课,其中小学语文7节,数学3节;初中语文10节,数学8节,英语8节,物理2节,化学2节,政治1节,历史3节,生物1节,地理1节;音乐2节,电脑3节。学校要求全校教师在三课活动中务必听完本学科的课,再选听至少10节跨学科的课。通过检查发现全校不少教师不仅听课数量多,而且记录认真详细,分析到位,

建议合理。学校把教师参与三课活动的情况纳入第一学月六认真工作考核和期末考核。当然,这次活动时间安排比较紧,老师们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之余,克服了不少困难,尽可能挤出时间参与"三课活动",使本次活动得以顺利圆满地完成。 二、继续做好大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运用水平。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校在上一学年开设基础上, 学校全员参与,开发出了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特征的校本课程,使我校的大文化校本课程形成了体系。 三、改进了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 在过去实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为了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对每位教师的课堂真正起到指导作用,本期学校教导处、教科室进一步规范了我校的集体备课制度,主要作法是:学校成立了年级各学科备课组,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均由组长具体负责,采取先集体研究,再由教师本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并且集体研究的过程必有相关领导参与其中,由蹲点领导签字认可学校才予以认定其集体备课。 四、积极组织全体教师不断总结,提炼、优化课改成果 1、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成果评选活动。本期有14位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或在有关刊物发表。 2、16位教师参加本年度省教科所优秀信息技术论文评审,其撰写的优秀论文已送省教科所参评。

2017年度课改工作总结

2017年度课改工作总结

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工作总结课程改革使我校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师生精神面貌大变样,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现将一年以来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 一年以来,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下,得以顺利开展和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 课程改革使我校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师生精神面貌大变样,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现将一年以来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也是课改工作成功的关键。而落实这一前提的基础是不断学习,在教师头脑中建立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校还抓住有利的时机,不断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县、省级的有关培训。通过校内和校外的培训学习,提高和造就了我校一批教学骨干教师,扎实稳步地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进行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我校教师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特点,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做好铺垫;二是切实落实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

作、探究”的教学思路。把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教师间加强合作,发挥各自长处,共同探究,互相交流作为课改的主要内容。大家集体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教研室安排骨干教师上全镇教学公开课,及时展开讨论交流。授课老师进行自我评价,展示教学设计意图,反思成败得失;科任教师互评,各抒己见,发表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围绕课改展开校本培训 (一)、充分利用我校省教坛新秀、省骨干教师的师资资源,开展“结对子”的培训活动,让教师在岗位上练兵。每周让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的《课程标准》。组织讨论,对照《课标》,结合教学实践,教师们可以提出各种问题,相互讨论,共同寻求一个满意的答案。组织辅导,由教研室安排学习内容,提供给教师们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讨论,使广大教师更新了教育思想,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为推进课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总结,为全面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做好开路先锋。活动中,我们有时先上课、听课,再组织观看光碟,把自己教师的课与名师的课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校本教研的质量,对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探索,提高了我校的科研水平。(三)、开放“电子备课室”,给教师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增强了备课的实效性。在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校科研水平。 “计算机室”配备了70台电脑及相关标准化设施。改变了过去教师

小学课改工作总结(2)

小学课改工作总结(2) 2、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 通过几年的课改和校本教研的实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个教师心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课标、纲要的学习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和需要。除了学校及上级 ___门组织开展的集中业务学习,老师们还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了自学,并写出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同时,教师将学习和教学中的困惑、问题面对面的相互交流已成为一种常规行为;教师还加大了课堂交流的力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25节以上、评课均达15节次以上,管理人员评课均达25节以上。 3、坚持校本培训 为提高老师的业务技能,我们按校本培训计划开展了校本培训,内容涉及班主任、教育技术培训和课件制作、硬笔书法比赛等,老师们均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参与,使校本培训切实起到了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4、组织老师参加了陶乐地区小学大教研课堂教学研讨,校际交流及说课评课活动。

本期语文、数学学科,部分老师参加了大片教研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我校的王淑霞老师的语文课《春蚕》和余桂琴老师的数学课《计算平年闰年》获片区教师的好评。我校还继续开展了与陶乐二小、红崖子小学、五堆子小学的校际交流,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高度重视校际交流,每次对外交流都有领导带队,交流老师做到了充分准备,认真试讲,认真评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继续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题各组进行踏踏实实的研究,实事求是搜集和分析数据。学校严格监督课题实施全过程,教师在研究中成长,近年来我校任艳霞老师课题获教育体育局的二等奖;吴荣老师的课题获平罗县教体局的三等奖;张凤梅老师的课题获教育体育局的二等奖。文菊老师的课堂获教育体育局的优秀奖。 五、落实过程管理提高课改质量 1、继续认真验证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勇于实践,敢于质疑,在教学中发现新课标、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并大胆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一味的、忠实地去执行课标。

中学课改工作经验总结

中学课改工作经验总结 XX一中所创办于1939年,前身是XX简易师范学籍。此后二迁校址,四易校名。历经七十二年风雨沧桑,学校已成为一所占地65亩、58个教学班、3500余名学生、203名教职工的二级完全中学。XX年秋季以来,作为样本学校,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课改工作全局。制方案,定措施,抓培训,抓落实,边改革,边总结,开辟了具有延长中学特色的新课程改革之路。两年多来,我们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校本课程开发”为重点,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目标,积极探索,稳妥试验,努力实践,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党总支评为XX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荣获省“绿色学校”、“‘普实’先进集体”、“文明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市“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学生军训先进集体”等称号。 一、增进共识,立足校情,确立双嬴课改思路 这次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也是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有专家称之为“课程革命”。此次课程改革将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并将部分课程开发权下放到学校,增加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选择权,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都是

第一次。 我们认为,这次高中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不仅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同时也符合XX 一中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实际。 我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奠基人生,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并确认了“三有”、“四会”、“打基础”的培养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XX一中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有六门,已经形成了“国家课程为主,校本课程为辅”的课程特色。所以,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与XX一中的培育目标完全一致,XX一中又有良好的课改基础,无论是从样本学校的要求来看,还是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XX一中都应该走在全市课程改革的前列,都应该坚定不移的扎实推进,并努力争取积累新的经验,取得新的成绩,成为全市样本学校中的样板学校,从而在全市高中课程改革中真正起到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 我们确立了实施新课改的工作思路——“抓住课改实质,有效对接高考”。“抓住课改实质”就是要紧紧抓住这次高中课程改革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围绕这一根本要求,学校必须创造性地实施课改,既要完成课改的规定项目,启动研究性学习、开设校本课程等;“有效对接高考”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接受课程评

最新2020年中学课改工作总结

2014年中学课改工作总结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2020年中学课改工作总结 第二篇:中学课改工作总结 第三篇:中学英语课改工作总结 第四篇:中学英语课改工作总结 第五篇:2020年度实验中学课改工作计划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2020年中学课改工作总结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早在几年前就广泛推开。xx作为课改排头兵,几年努力,课改已经成为一大名片。在县教委的领导下,xx中学迎难而上,励精图治,强力推进课改。在几届校领导的努力下,课改工作扎实推进,在办学艰难、生源锐减、师资不衡的困难背景下,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课改推进几年来,学校的变化是巨大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明显的,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是显著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气氛是浓烈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现把这两年的课改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除积极参加县教委组织的各种课改培训、现场学习、学习交流外,我校自己利用网络、利用图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有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

课改工作总结

课改工作总结

和平镇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指引下,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课程标准》,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积极实践,不断探索,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学校的课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实验过程中,我校主要做好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循章立规,制度护航。 1、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培养目标的基础和载体。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对课程的设置和整合。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提前结束课程,认真组织开设好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育、艺术、信息、科学开足开齐,同时积极扩展学科课程内容,进行校本教研。 2、加强组织,健全管理体制。为了形成课改的长效机制,我校制定了各项活动制度,确保教研时间、教研人员、教研内容有保证。规定每周星期四为各教研组活动时间。建立了各种例会制度,如教研组长、班主任、课题组成员及课改领导小组的会议制度,定时交流课改工作进展情况,探讨和部署下阶段工作。健全了老师的学习培训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奖教奖学的激励机制,保证了课改工作的有力推进。

报,还要求写学习心得。积极组织老师参加网联学习,通过培训和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老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还注意对教学常规的培训检查,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制定了新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措施和评估要求,切实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3、深化操作培训。对教师的培训仅仅停留于理论的层面上还是不够的,必须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为此我们加强了操作层面上的培训。要求各科组经常收集一些名优老师的教学案例,组织教师对这些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反思、讨论、评价,从理论上加以阐述,使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教学的现状,领会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吸取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并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扎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组织了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 三、“教中学”,“教中改”,在教学中推进。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落实课改我们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课改理念真正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为此,我们把在“教中学”,在“教中改”作为我校变革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注意课堂常规的检查监管,一方面利用不断的随堂听课、上公开课、研究课、探讨课,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力求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每节课上,促使老师在实践中认识,在实践中运用、提高。

教师课改经验总结

教师课改经验总结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课改伴我成长 自2012年我进入农村教师的队伍,课改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了。我们紧跟课改的步伐,先后参加了新教师培训,国培,每年的暑期业务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在一次次培训和实践中我更坚定课改的方向。课改,指引着我,在碰撞和磨砺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一、在课改中我得到了学习的机遇。 课改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是一个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不再是固守“一言堂”的传统,而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起相互学习的平台,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了。于是我对课改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不再茫然,反而更充满了信心,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是课改让给了我一个不断学习的机遇。 二、课改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心。 课改的春风吹来,我变单纯的管制为民主管理,变以前的树立权威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这种民主之风下,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发言权,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因为这样,我和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同时我也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因为我受到了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成了学生真正的朋友,我更深深感到家长和学生的心不断向我靠近。 三、课改使我提高了自身素质 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新课程方面的书籍,了解当前课改的动向,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查找各种资料,学习多媒体教育技术在

教学中的使用。积极外出听课,从专家名师们那里我又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四、课改使课堂变了样 以前,在我的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经过三年多的大胆、刻苦实践,我的课堂终于变样了!可以说爆发了青春的活力。课改使课堂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使老师更亲切了,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分组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要沟通,解决冲突。课堂里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多了小组合作;多了资料交流;多了语言积累…… 当然,在课改路上,我还需要"充电",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和方式方法将得以不断发展,逐渐成熟,最终成为合格的课程改革实施者。 我与课改一起成长 同善初中课改经验总结宁亚飞

中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中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学期,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按计划顺利实施,我们不仅组织了多次课题组织活动,多次请省课题组的专家王永等到校听课,为我们答疑解惑,在11月份时开展了1次学术交流活动。课改组的老师们共开了23节公开课。通过学习、开课、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我们更深入领会课改精神,进一步理解新的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下面我分三方面总结我校课改组的工作情况。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 我校的课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的老师都能在学校的大课题下定出自己的子课题。有的老师对“指导——自主学习”方式继续深入研究,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以此为基础,集思广益,博取众家之长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各个学科各有所长,各有侧重。初一:数学科在上半学期重点指导学生学。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后半学期仍然坚持不懈指导学生先学,并同时强调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语文学科把大语文观念灌输给学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

习习惯方面不断努力;英语学科重视学生的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开口说的能力,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历史、生物学科在教学中不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学科产生亲近感。政治学科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二两个实验班老师仍然坚定不移地走教改的路;数学科永青老师课堂的变式训练,激发学生求知欲;英语科丽仙老师已经使学生养成先学先听习惯,课堂上基本不教英语单词,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了;语文科秀兰老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我们所借鉴。在课堂教学中每位老师的风格是不同的,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小组的合作学习方式已普遍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本学期参与实验的各学科的老师在小组建立后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对小组长进行了适当地培训。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讨论教学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合作方式丰富多彩,有辨析概念性问题的合作讨论,选择解题策略的合作讨论,质疑、释疑、讨论性的合作讨论,完成竞争性作业的合作,学生学后互评互检、互考的合作,老师不断地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提出问题,大胆质疑,而且为了使小组保持合作的热情,大多数学科引进竞争机制,加分鼓励等过程性评价。

最新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校 2018年春期课改课工作总结 这学期以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

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4、随机抽取的课改班级,几位老师都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课改合格率达百分之百,学校不管老少中青,都能积极地更新教学理念,投入到课改大军中来。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

课改个人工作总结汇报

课改个人工作总结汇报 课改个人工作总结汇报 一、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课改能力 “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所学校的教研工作带头人,只有不断的转变教育思想,不断的完善充实自我,才能不断地增强课改的能力,担当起学校课改的领路人。 1、加强学习,树立新理念 2、强化自我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案例分析,参与教学诊断,强调合作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悟,与课改同成长。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积极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订出阶段性学习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既认识了自己,又分享了别人成功的经验,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为了使教师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本学期我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高技能。 二、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 其次是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 三、勤于笔耕,积累点滴经验 茶余饭后,我会拿笔写写自己今天某节课的体会,总结自己的得与失。无论长与短,好与坏,先把它打印成册,日后慢慢修改。现

自己撰写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达50余篇,在《汉中教育》先后 发表文章7篇,先后荣获市、县奖励达10余次。 四、努力营造课改氛围、引领教师共同成长 光自己进步还不行,还要能带动其它教师共同进步才行。课前课后只要自己有什么好的方法,奇异的思维,都要与同事们共同分享,能让同志们都能处在一个积极而又融洽的教科研氛围之中,致使带 动了一大批老中青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自2006年以来,我带领 全校教师狠抓校本研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课改素养。改以来,随 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 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大大得到提高。为了着眼于 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坚持立足于课堂教学,依托校本教研制度, 扎实推进“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能做到不断改革创新,开 拓进取,在校本教研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 经验和成效。坚决落实县教研室规定的“两周一教研”、“一月一 培训”的教研模式,致使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 全体教师先后编写了校本教材《仁村风采》,校刊《丹桂教苑》, 鼓励教师积极拟定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致使我校教师先后在国家、省、市、县一级发表论文多篇,有效地推进了我校课改工作的进步。 总之,唯有主动付出,才有丰盈的果实得以收获。我相信世间任何事,只要你倾注全部热情,用心去做,总会有最丰厚的回报。这 也是我心中始终不变的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明天的我会做的更好。

个人课改经验总结

个人课改经验总结 教师做好课改工作,要在教学中,不断寻求好的解决思路,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总结课改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下面是整理个人课改经验总结的范文,! 个人课改经验总结篇一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推行课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课改的力度,人人参与课改,人人实施课改。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校确立了"导学探讲练"五字教学模式,全体教师都努力践行这一模式。下面就实施这一模式时的感想作以总结。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观看名师的课例。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导学探讲练"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我把本班42名同学重新分组,并给他们讲清每堂课的具体思路使学生学习起来有的放矢。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

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中主动献课,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及时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并寻求好的解决思路,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课改中早日脱颖而出。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个人课改经验总结篇二 一年来,我校按照乡督学机构推行的"六字"课堂教学模式,制定计划、措施,分阶段科学安排教学,积极实验,大胆尝试,在教师素质、教学水平、学生习惯、教学成绩、班级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使我们对今后的课改更加坚定了信息。为总结成绩,找出差距,以利再战,特对本学年的课改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引领课改 课改是以模式为载体的,但模式又是一套程序,程序是否准确熟

小学教师课改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课改个人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中堡中心学校(朱坊校区) XX—XX学年第一学期课改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

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 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

【最新】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工作总结

【最新】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工作总结 立足本校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___完小 课程改革三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经过三年来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下面谈谈我校在课改实验中的几件做法: 一. 以校为本,实施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 1.强化通识培训,让教师感知新课程. _年暑假以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通识培训,使教师深入了解把握新课程. 2.分组参与式案例培训,解读>和>. _年-_年,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培训,学校也安排进行了学科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主要是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辅导与解读,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3.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几年来,学校在购置了大量有关新课程的书籍,>.>这两本书人人都有,其它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每个教研组一套.还给全体老师印发了大量的学习材料,如从>.>等期刊上选印了许多有关新课程的材料和优秀课例供老师们学习.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组织所有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看光盘.看录像,观摩课例.实验教师在深钻新教材的基础上,所有任教一年级学科的教师上了2至4节新教材研讨课.课后,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评课.议课.说课,对新教材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扩大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荣成教育资源网.人教网.园丁网.中国基础教育网等扩大教育资料,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淡化对教材的

课改经验总结

课改经验总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这一新的变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改革的热点问题。开发校本课程,不仅可以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和受教育者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基于对这一理念的学习和理解,我们镇江三中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课程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参与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感到收获非常多。 一、认真学习,认识校本课程。 1、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权力,即实施真正的教育的地方——学校有权自主决定部分课程,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合作、共享与探究,以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现场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责任,即学校负有学生发展的责任,学校发展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机会,即学校特别是教师都有机会得到发展,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将逐步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意识,提高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技术,

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广大教师一次自我更新的机会。 2、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的程序 过去我们在“选修课、活动课”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这可以说是为校本课程开发观念的生长准备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活水。然而许多“拍脑袋决定”或者说没有学生需要决定的课外活动、活动课、选修课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有4个主要步骤:——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 ——确定方案:包括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 ——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 ——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 通过这样一种理性的课程决策过程,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性的、不断改进的过程。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 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