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专升本计算机最全资料全

专升本计算机最全资料全

专升本计算机最全资料全
专升本计算机最全资料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电子计算机

1.计算机,是一种能预先存储程序,自动的、高速的、精确的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电

子设备。

2.信息和数据:信息是物质和事物的属性,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

对数据加工得到的结果也是信息,但称为有用的信息。

3.信息技术: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以计

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

4.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判断能力可靠、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946年2月诞生了第一台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埃尼克ENIAC):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实现存储程序计算机是EDSAC(1946——1949) .诺依曼

1、计算机的发展:知道年代,元件,语言,应用。

第一代 1946~1957 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科学计算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处理

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到各个领域

第四代 1971年~现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网络时代

第五代未来计算机光子、量子、DNA等,世界各地研究人员正在加紧开发以量子

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光计算机为代表的未来计算机。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

①硬件方面: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低、外围设备品质越来越高。

②软件方面:通用性与用户界面越来越好,软件开发从(传统的)面向过程发展到面向

对象。(软件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硬件的发展,即软件危机)

三、计算机的分类

1、按性能分类:微型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

2、按使用方法分类: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工作站、服务器等。

四、计算机应用

(1)科学计算,如航天工程,气象、地震等领域。

(2)信息管理:如办公自动化,事务处理等领域。

(3)过程控制:也称实时控制,是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计算机的应用。具有实时

性的操作系统称为实时操作系统。

(4)计算机辅助系统: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E 计算机辅助工程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T 计算机辅助测试; CMI 计算机管理教学;

(5)人工智能:是一种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做一些通常认为需要人类只能才能做

的事情,也称机器智能。

五、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接收输入、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产生输出

六、微型机系统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1)硬件系统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微型机系统组成

1)运算器:对数字信息进行运算和加工的部件算术逻辑运算 ALU

2)控制器:计算机的控制中心,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3)存储器:存放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

4)输入设备:计算机从外部获取信息的设备

5)输出设备:计算机向用户传递处理结果的设备

①CPU组成:运算器

控制器(控制协调)

②存储器:

a. ROM(只读性存储器):不能写入数据,只能读出数据;掉电后数据不丢失。

b. RAM(随机读写存储器):既能读取数据,又能写入数据;掉电后数据丢失,在存储器中读写速度最快〔排除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一个协调cpu与存之间的速度差的部件)补充:读写速度排序:CACHE>RAM>硬盘>U盘

③外存储器:

a.硬盘:磁介质存储器,读写速度最快的外存储器

b.光盘:光介质存储器。CD-ROM:只读光盘﹙只能读,不能写入修改数据﹚

CD-R:一次性可写入光盘﹙只能写一次,读取的次数不限﹚

CD-RW:可擦写光盘﹙可多次擦写﹚

c. U盘:半导体介质存储器

d. 软盘

④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板条形码读入器光笔触摸屏

数码相机语音录入装置 AD转换器(模数转换器)

⑤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响

3

运算速度: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数(MIPS)

字长: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主频:CPU的时钟频率(单位:MHZ/GHZ)如: Pentium Ⅳ2.8, 其中Pentium Ⅳ指CPU 型号, 2.8指CPU 的主频为2.8GHZ。

存储容量:微机所配置的存总字节数。

其他指标:机器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系统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系统的可维护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机器允许配置的外部设备的最大数目、计算机系统的汉字处理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功能等。

性能/价格比是一项综合性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4、微型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诺依曼结构:计算机设计思想概括为三点五大部件、二进制、存储程序

①计算机应包含: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②计算机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与数据,一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

(其中操作码表示操作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的地址;)

③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5、微型机的总线及标准

总线:是一组连接各个部件的公共通信线

地址总线(AB):传送地址信息,它的宽度决定了微机的直接寻址能力

( 地址总线可复用,除传送地址信息外,还可传输数据及其他信息)。

数据总线(DB):传送数据和指令,它的宽度与CPU 的字长有关。

控制总线(CB):传送控制信号。

常用的总线标准: ISA总线、PCI总线、AGP总线、 USB总线 PCI-E总线等。

七、计算机软件基础

软件 = 程序 + 数据+文档

*软件是指为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所编制的各种程序及相应支持文档的总和

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它起着指挥、控制、协调存与外设的工作,是计算机

所有资源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辅助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和执行者,也是其它软件运行时所必须的依赖基础。(管家婆、服务生)

任务:1、管理好计算机的所有资源 2、担当人和机器的接口

①操作系统被称为人机接口

②操作系统五大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

③按照系统功能或者操作方式分类:单用户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windows xp属于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也属于实时操作系统)

④Unix和linux属于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也属于多用户交互式操作系统。

⑤windows 2000 Server 、Netware、Unix、linux都属于网络操作系统

⑥DOS:磁盘操作系统,属于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2.程序设计语言:未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①指令:包含操作码和地址码操作码:执行功能地址码:执行对象的地址

②程序设计语言分为:

高级语言:可读性,可移植性很好

汇编语言:执行效率高,移植性差,依赖硬件结构

机器语言:二进制代码,执行效率最高。

所有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叫源程序,必须被编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

3、常用服务程序:

编辑程序、连接装配程序、测试程序、诊断程序、语言处理系统

4、BIOS:BIOS是主板上ROM存储器中的基本输入/输出模块(程序),其中包含有计算机

所配置的一些典型外设驱动程序,用来管理外设的工作。

5、CMOS参数:是指存储在CMOS芯片中的关于计算机启动和正常运行的基本程序和数据。

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硬件的配置情况(如存储器的型号及容量、软盘驱动器的类型、硬盘容量等),由CMOS参数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数据(如系统的日期和时

间、键盘速度、存奇偶错误检查、存存取等待时间、启动盘顺序等),由CMOS参数提

供。CMOS参数设置,计算机启动时,根据显示器的屏幕提示,按下“DEL”键,即可

进入CMOS参数设置程序。

第四节数制和编码

一、数制

1、数制概念:数制是数的表示及计算的方法。

2、数据的存储单位:

1)位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二进制的一个数字,如0或1,用bit或b表示。

2)字节表示存储器空间大小的最基本的容量单位,用Byte或B表示。

还有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太字节(TB)

1B=8b1GB=1024MB

1KB=1024B1TB=1024GB

1MB=1024KB

3、任何一种数制,都具有三个要素:

①数码:二进制(0,1)、八进制(0-7)、十进制(0-9)、十六进制(0-9 A-F)

(N进制N个数码)。

②进位规则:N进制逢N进一,二进制逢2进一、八进制逢8进一、

十进制逢十进一、十六进制逢十六进一。

③位“权”:进制N的幂。

4.进位记数制对应表

十进制(D)0 1 2 3 4 5 6 7 8 9

二进制(B)0 1 10 11 100 101 110 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八进制(Q)0 1 2 3 4 5 6 7

十六进制(H)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5、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法——二进制

在计算机部,无论何种数据,都以二进制数表示。

6、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1).任意N进制转化成十进制原则:按权展开,相加之和。

例: (10110.011)B=1×24+0×23+1×22+1×21+0×20+0×2-1 +1×2-2+1×2-3=(22.375)D

A01B(H)= 10*163+0*162+1*161+11*160 = 407

2).十进制转化成任意N进制

原则:整数部分:除以N取余数,直到商为0,第一个余数

是N进制数的最低位,最后的余数是最高位。

小数部分:乘以N取整数,第一个整数是N进制数的最高位,最后的整数是最低位。

3). 八进制转化成二进制原则:一分为三法。一个八进制数对应二进制的三位。

2371(Q) : 2 3 7 1

010 011 111 001(B)

4).二进制转化成八进制

原则:三位一组法。整数部分:从右向左进行分组。

小数部分:从左向右进行分组。(不足3位补零。)

001 101 101 110. 110 100(B) =1556.64(O)

5). 十六进制转化成二进制

原则:一分为四法。一个十六进制数对应二进制的四位。

2B7C(H) : 2 B 7 C

0010 1011 0111 1100(B)

6).二进制转化成十六进制

原则:四位一组法。整数部分:从右向左进行分组。

小数部分:从左向右进行分组。(不足4位补零)

0011 0110 1110. 1100 1000(B) =36E.C8(H)

数制转换法则:

十转二(整数) 除以2取余数(小数)乘以2取整数

二转十按二进制位权展开相乘累加

十转八(整数) 除以8取余数(小数)乘以8取整数

八转十按八进制位权展开相乘累加

十转十六(整数) 除以16取余数(小数)乘以16取整数

十六转十按十六进制位权展开相乘累加

二转八从小数点向左,向右,三位一分隔,不足补0,每组转换成一个八进制数

八转二逐位转换为三位二进制数,连写

二转十六从小数点向左,向右,四位一分隔,不足补0,每组转换成一个十六进制数

十六转二逐位转换为四位二进制数,连写

凑数法(十转二):

二进制的位权(整数):1 2 4 8 16……

6.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原码:一个二进制数同时包含符号和数值两部分,用最高位表示符号,其余位表示数值,这种表示带符号数的方法为原码表示法

反码:反码是另一种表示有符号数的方法。对于正数,其反码与原码相同;

对于负数,在求反码的时候,除了符号位外,其余各位按位取反,

即“1”都换成“0”,“0”都换成“1”

补码:补码是表示带符号数的最直接方法。对于正数,其补码与原码相同;

对于负数,则其补码为反码加1

二、编码

1.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用来制订计算机中每个符号对应的代码,

这也叫做计算机的码(code)。

每个ASCII码以1个字节(Byte)储存,从0到数字127代表不同的

有7位ASCII码和8位ASCII码两种,7位ASCII码称为标准ASCII码,

8位ASCII码称为扩展ASCII码。

2、BCD码(二---十进制码)

常用的BCD码为8421码,其特点为二进制代码本身的值就是它所对应的

十进制数字字符的面值,且它是一种带权码,四位二进制个位的权值由高

到低分别是23、22、21、20,即8,4,2,1,故因此而得名。

如(378)10的编码为:

十进制数 3 7 8

8421编码 0 0 1 1 0 1 1 1 1 0 0 0

位权 2^3 2^2 2^1 2^0 2^3 2^2 2^1 2^0 2^3 2^2 2^1 2^0

与十---二进制转换区别,一个是理论转换,一个是实际使用的转换器。

3、汉字编码

1). 汉字输入码(外码)

常用的有:音码、形码、数码和混合码。

如:区位码、全拼、双拼、微软拼音、五笔字形等。

2). 汉字交换码

国标码(GB2312-80) :我国汉字交换码的国家标准。

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

汉字分区,每个区94个汉字。

每个汉字占两个字节,国标码最高位为0。

3).汉字码

汉字在设备或信息处理系统部最基本的表达形式。

每个汉字占两个字节,机码最高位为1。

4).汉字字形码

汉字字形的字模数据,以点阵或矢量函数表示。

点阵:16×16、24×24、32×32、48×48、72×72等。

汉字字形码占用的存储空间:

例:一个32×32的汉字: 32×32/8=128B

一个72×72的汉字:72×72/8=648B

注:一个完整的汉字信息处理都离不开从输入码到机码,由机码到字形码的转换。描述一个汉字点阵信息的二进制代码串称为汉字的“字模”

第二章 Windows桌面

一、Windows 基本概念

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其主要任务是管理并调度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使用。

基本功能是:1) 图形用户界面 2) 多种操作捷径、

3) 提供了一系列应用程序和附件、 4)支持新的硬件标准、

5) 32位单用户多任务、 6)增强的网络功能。

2. 常见的几种微机操作系统

CP/M是最早的微机操作系统;

MS-DOS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单用户、单任务的微机操作系统;

CCDOS及SPDOS、UCDOS等汉字操作系统;

UNIX及其变种XENIX,是一种70年代就广泛使用在微小型机上的多用户、多任务标准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基于DOS的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OS/2(IBM公司)MacOS(苹果公司)

3.操作系统的分类

(1)按使用环境分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2)按用户数目分类: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

(3)按计算机硬件结构分类:分布式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多媒体操作。。

4、Windows 桌面上常见的图标有:

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回收站、网上邻居、Internet

“开始”按钮:“开始”按钮是控制通往几乎Windows 部件的所有通道。

任务栏:快速实现应用程序或窗口之间切换。

提示区:提示区主要用于设置图标,如任务程序、时钟、语言指示器和音量控制等。5、Windows 的启动和退出

1、Windows 的启动:开机即启动Windows 。

2、Windows 的退出在“开始”菜单选择“关机”命令。

6.开始菜单:

程序、文档、设置、查找、帮助、运行、关闭系统

1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用户工作区、状态栏和滚动条。

2、窗口的基本操作

移动窗口、改变窗口大小、窗口容滚动、最小化窗口、最大化窗口、窗口恢复、关

3所有Windows命令都包含在菜单中。

程序之间、文件之间传递信息临时存放的存区域。

ALT+PrintScreen,将把当前活动窗口存入剪贴板中。

Alt+Tab Alt+Shift+Tab Alt+Esc

4

1)双击桌面上应用程序图标。

2)通过“开始”菜单启动应用程序。

3)通过应用程序快捷方式。

4)使用“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命令启动应用程序

5、退出应用程序方法有:

1)双击控制菜单。

2)单击关闭按钮。

3)ALT+F4。

4)使用“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6、对话框:与用户交流的工具,常见有命令按钮、列表框、文本框、单选按钮、复选钮等(33页)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一、Word 概述

1、主要功能

管理文档编辑文档格式设置表格处理功能

公式编辑图形处理功能其他功能:项目符号与编号、宏、合并等

特点:“所得即所得”、高度的图文混排、优越的表格功能

2、 Word 工作窗口

启动Word 后,就会出现右图所示的窗口,它有标题栏、菜单栏、各种工具栏、标尺、文本区、滚动条、状态栏组成。

3.Word的启动

(1)利用“开始”菜单启动Word (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Word)

(2)利用“文档”启动Word

(3)利用桌面快捷方式启动Word

(4)利用“开始”菜单“运行”启动Word

4.Word的退出

(1)通过鼠标在“文件”菜单中,选择“退出”命令。

(2)双击应用程序控制菜单(在窗户的左上角)。

(3)通过鼠标单击标题栏最右端的“关闭”按钮。

(4)按Alt+F4组合键。

二、Word工作窗口

1.Word中文版窗口组成

Word中文版窗口主要由文本区、标题栏和菜单栏等基本要素组成

⑴文本区:Word窗口正中央的一块区域,用于显示正在编辑的文档。文本区中的闪烁的“I”

形光标,称为插入点。

⑵标题栏:用来显示当前正被编辑文档的文件名。

⑶菜单栏::Word的菜单栏有九项菜单命令: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

格、窗口和帮助,各项菜单都有下拉式菜单提供各种功能的命令。

⑷工具栏:Word包含多种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浮动工具栏),工具栏包含许多按钮,每

一个按钮代表一个常用的命令。

⑸标尺:标尺分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用来查看正文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图片、图文框、

文本框、表格等的宽度,还可以用来排版正文

⑹滚动条:滚动条分垂直滚动条和水平滚动条,用来移动文本区。

⑺状态栏:状态栏在Word窗口的底部,用于显示用户当前正在工作的信息,提供插入点位

置的统计数字,以及命令简要描述等重要的状态信息。

⑻选定栏:文档窗口左边的一列空列,用来选定文本。

三、文档的基本操作

1、创建文档

?打开后自动打开一个名为“文档1”的新文档,

?“文件”—>”新建”

?CTRL+N。

2、保存文档(CTRL+S)

老文档,“文件”—> “保存”

新文档,文件“另存为” (可通过“另存为”对话框设置口令)

老文档,文件改名保存,文件“另存为”

注:(1、按SHIFT 键,“保存”变为“全部保存”。“关闭”变为“全部关闭”。(2、自动保存,选择“工具”菜单,“选项”对话框,通过“保存”选项卡设置。

3、打开文档

1) 打开最近使用的文件,从文件菜单底部选取。(注:文件菜单底部的文件数由“工具”

菜单,“选项”对话框,通过“列出最近使用的文件数”选项卡设置。最多9个。)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或用“文件”菜单的“打开”命令;

4、选定文本相关快捷键

CTRL+SPACE 中英文输入法切换 CTRL+、中英文标点符号

CTRL+SHIFT 各种输入法之间循环切换 SHIFT+6 省略号

SHIFT+SPACE 字符的全角/半角 SHIFT+←左侧一个字符

CTRL+HOME 文档开始 SHIFT+→右侧一个字符

CTRL+END 文档结尾 CTRL+C 复制

CTRL+X 剪切 CTRL+V 粘贴

鼠标选定:一个单词双击该单词一个图形单击该图形

一行文字拖动/单击选定栏矩行区域 ALT+拖动

一段文字拖动/双击选定栏/三击该段文字

整篇文档拖动/三击选定栏/CTRL+A

5、移动和复制选定的对象:选定文本→“编辑”菜单→“复制”/“剪切”

→目标位置“粘贴”移动:鼠标拖动复制:CTRL+拖动

6、删除:1)用Delete键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2)用退格键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3)先选定文本容,再按Delete或者选择“编辑—清楚”命令。

7、查找文本:编辑—查找—输入查找容—查找下一项

替换文本:编辑—替换—输入查找容和替换为容—全部替换

在“编辑—替换”对话框中按“高级—格式”可带格式替换

拼写检查:拼写检查:工具/拼写和语法,可根据建议修改。

自动更正:中文中用于将长词句定义为自动更正的词条,再用一个缩写词条名来取代它,简化输入。

(1)建立自动更正词条:工具/自动更正,建立自动更正词条。

(2) 使用自动更正:当要使用,输入词条名,回车。

8、文档视图:普通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文档结构视图、联机板式视图打印预览、全屏显示。

9、设置字符格式:

字符格式包括字体、字型、字号、效果、下划线、颜色和字符间距等。

格式工具栏实现或用“格式”菜单的“字体”菜单项实现。

10、设置段落格式:

段落格式包括缩进、行间距、段间距、对齐方式等

格式工具栏实现或用“格式”菜单的“段落”菜单项实现。

11、五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左对齐”、“右对齐”“分散对齐”

12、四种段落缩进方式:首行缩进、左缩进或、右缩进、悬挂缩进。

13、五种制表位:“左对齐”、、“居中”、“右对齐”、“小数点对齐”、竖线对齐。

14、设置段落间距:段前或段后

15、设置行间距:单倍行距、固定值、最小值、多倍行距等

16、页面设置:“文件”菜单→“页面设置”

17、分栏:格式—分栏—选择栏数和宽度—确定

18、边框与底纹:设置边框: 选定需要设置边框的文本, “格式”--“边框和底纹”菜单

项实现

设置底纹: 选定需要设置边框的文本, 用“格式”菜单的“边框和底纹”菜单项实现

19、页眉和页脚:“视图”菜单→“页眉和页脚”—输入容—关闭

20、首字下沉:“格式”菜单→“首字下沉”命令

21、分栏设置:“格式”菜单→“分栏”命令

22.项目符号和编号:有三种方法可以创建项目符号或编号列表:

?利用Word的“自动套用格式”功能在键入时创建。

?单击“格式”--“项目符号或编号”按钮。

?选择“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应用或修改项目符号或编号格式。23. 题注、注释和交叉引用

⑴题注:是指给表格、图形、文本或其它项目添加的一种带编号的注解。

添加题注后,便可对其建立交叉引用。建立交叉引用后,如果移动、添加或删除带题注的某一项目后,Word会自动调整其余题注的编号。

⑵注释:是为了对文档中的个别术语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便在不打断文章连续性的前提下,

把问题描述清楚。注释由两部分组成:注释引用标记和注释正文。注释一般分为脚注和尾注。脚注正文放在每页的底部。尾注出现在文档末尾

⑶交叉引用的概念:在同一文档或者不同文档的其它位置创建的对某一项目的引用,如果

引用的项目有了修改,Word会自动更新。如果引用的项目在另一文档中,那么两份文档都必须属于同一主控文档。

三、表格

1、创建表格: 1)“插入表格”工具按钮创建表格

2)利用菜单栏的“表格”项创建表格

3)手工绘制表格工具

4)表格的自动套用

5)文字转换为表格

2、修改表格: 1)选定单元格、行或列。

2)插入单元格、行或列

3)删除单元格、行或列

4)合并或拆分单元格

5)调整行高和列宽

5)鼠标指针拖动、水平和垂直标尺改变行高和列宽、“表格”菜单

中的“单元格高度与宽度”命令。

6)表格添加边框和底纹:“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

4、制作斜线表头:“表格”菜单→“绘制斜线表头”

①.选中需制作斜线表头的单元格。

②.单击“表格”菜单。

③.单击“绘制斜线表头”。打开绘制斜线表头对话框。

④.选择表头样式。

⑤.输入行标题、列标题等。(如、成绩、课程)

⑥.单击“确定”。

5、表格与文字之间的转换:

1)。将文字转换为表格:选定文字,通过“表格/转换/文字转换成表格“菜单项2)。将表格转换为一般文字:选定表格,通过“表格/转换/表格转换成文字“菜单项

注:转换时要求使用统一符号,如制表符,逗号,段落标记等

6.要给表格或者单元格添加边框,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①.要给表格添加边框,请单击该表格的任意位置;要给部分单元格添加边框,选定这

些单元格。

②.选择“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单击“边框”标签。

③.在“应用围”列表框中选择应用边框的围:“表格”或者“单元格”。

④.在“设置”框中可以选择“方框”、“全部”或者“网格”选项。用户也可以单击“预

览”中的图示表格来清除或者增加某个边框。

⑤.要改变边框的线型,请从“线型”列表框中选择一种线型。

⑥.要改变边框的宽度,请从“宽度”列表框中选择所需边框宽度。

⑦.单击“确定”按钮。

7.表格添加边框(要为表格或者单元格添加底纹,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①要给表格添加底纹,请单击该表格的任意位置;要给部分单元格添加底纹,请选取定

这些单元格。

②选择“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单击“底纹”标签。

③在“应用围”列表框中选择应用底纹的围;“表格”或者“单元格”。

④在”填充“列表框中选择所需的底纹填充色。

⑤单击“确定”按钮。

8.简单计算:(表格的计算)

1)利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的“自动求和”按钮

2)利用“表格”菜单中的“公式”命令进行复杂运算

表格的排序:1)快速排序 2)使用“排序”对话框

四、图形对象:图形插入在文档中的位置有两种:浮动式和嵌入式。

1、插入图片:1)。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在出现对话框中选定要插入的文件后,单击

“插入”按纽即可。

2)。插入剪贴画

选择“插入|图片|剪贴画”命令,在出现对话框中选定要插入的剪贴画后,单击“插入”按纽即可。

3)。插入自选图形

选择“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命令,出现“自选图形”工具栏,从左到右依次有:线条、基本形状、箭头总汇、流程图、星型与旗帜、各种标注等。选中其中一种形状,移动鼠标到文档中的某一位置,便可以绘制相应的图形。

2、设置图形的格式:缩放、移动、裁剪、文字环绕等设置图片的格式。

3、艺术字:选择“插入|图片|艺术字”命令,在出现对话框中选中一种式样,单击“确定”

按纽,在弹出对话框中,键入文本容,选好字体、字形、字号,单击确定即可

4、文本框:在文字排版过程中常常需要增加一些注释文字,或使某些文字的文字方向为竖

排等,这就需要用到文本框。

通过““插入/文本框“菜单项实现。(文本框具有图片性质,可添加文字,其中文字不随文本框的大小改变)

5.图片编辑与处理对插入的图形可以进行缩放、移动、裁剪、文字环绕等设置图片的格式。可用“图片”的工具栏来实现。

1)。缩放图形:使用鼠标可以快速缩放图形。

在图形的任意位置单元击鼠标,图形四周出现有8个方向的句柄;将鼠标指针变成指向句柄时,鼠标指针变成双向箭头,拖曳鼠标就可改变图片大小。

2)。裁剪图片:单击“图片”---“裁剪”按钮,拖动某句柄,鼠标指针变成裁剪形状;

按住鼠标左键,朝图片部移动,就剪掉相应部分。

对于图片更精确的缩放和裁剪,可以通过“格式/图片“菜单命令来设置。

3).改变图片的位置和环绕方式

若要使插入的图片的周围环绕文字,单击“图片”工具栏的“文字环绕”按钮;或在“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的“环绕”标签进行设置。

4).改变图片的颜色、亮度、对比度和背景

利用“图片”工具栏,可以很方便地改变图片的这些特性。

5).改变颜色在“图像控制”中,有四个选项“自动”、“灰度”、“黑白”和“水

印”列表来控制剪贴画图片的颜色

自动:表示图片原始颜色。灰度:表示将彩色图片转换成黑白图片。

黑白:是纯黑白图片。水印:适应水印效果的亮度和对比度。

6).改变亮度和对比度

“增加亮度”按钮:使图片的白色增加,颜色变亮。

“降低亮度”按钮:使图片的黑色增加,颜色变暗。

“增加对比度”按钮:增加图片的饱和度和明暗度,颜色灰色减小,反之相反。

7).改变背景

图片的背景可以用不同的过渡(颜色渐变)、纹理、图案和图片来填充。

8)。删除图片

选定图片后,按DEL键即可。

4.插入其它对象

word不仅可以插入图片、艺术字等对象,还可以插入其它很多种对象,比如画笔图片、音频和视频对象,数学公式等。

5、超级:选定对象,右击,从快捷菜单中选择“超级“命令。

断开超级:选定超级对象,右击,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断开超级“命令。

6、合并:通过“工具” ”合并”

步骤:创建主文档、创建数据源、合并数据和文档

第四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一.Excel概述

1.主要功能: 1)表格编辑功能、 2)表格管理功能、

3)格式设置、 4)绘制统计图表、

5)数据共享

2.Excel 的启动和退出

1).启动 (1) 利用“开始”菜单启动Excel

(2) 利用“文档”启动Excel

(3)利用桌面快捷方式启动Excel

(4)利用“开始”菜单“运行”启动Excel

2). 退出 (1) 单击Excel应用程序主窗口[关闭]按钮。

(2) 选中菜单[文件/退出]。

(3) 按Alt+F4键。

(4)双击Excel标题栏左上角的控制菜单按钮。

二、Excel 表格工作区的基本特征

1.标题栏:当前使用程序的名称与当前打开的文件名称

2.菜单栏. 显示Excel的各个下拉菜单项

3.工具栏. 以直观的图形按钮代表并执行菜单, 如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

4.公式编辑行:用于输入与编辑单元格的容

5.列标与行标:列标用英文字母依次由左至右

排列:A,B,…IV共256列;

行标:用数字自上而下排列,1,2,… 65536行.

6.单元格:存储数据.

7.表单工作区:制作表格的主工作区,由256列、65536行组成.

8.屏幕滚动条. 查找当前屏幕中显示不出来的有关部分

9.状态栏:显示EXCEL当前工作状态

三.Excel相关术语

(1) 单元格:行和列交叉处的形成的格子称为单元格,表格的最小单位。

(2) 活动单元格:当前正在操作的单元格,被黑线框住。

(3) 工作簿:Excel中用来处理和存储工作数据的文件称为工作簿(.XLS)。

(4) 工作表:工作表是Excel提供给用户的主要工作环境,用户对数据的处理工作都是在此环境下完成的。

(5).表格区域:工作表中的若干矩形块,引用一个区域可用它的左上角单元格坐标和右下角单元格坐标表示,中间用冒号分隔,如A1:C5。(C5:A1 C1:A5 A5:C1)

(6).数据类型:数值型和非数值型。

(7).函数与公式:函数是指用于进行某种目的的计算式子;公式是指由值、单元格引用、名字、函数或运算符组成的式子。

(8).图表:图表是工作表数据的图形描述。Excel提供了多种图表类型,如: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利用它们可以非常直观、醒目地描述工作表中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9).数据清单:在Excel工作表中具有相同格式的基于行数据可作为数据清单,数据清单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表是同义词,其中的一行作为一条记录,一列作为一个字段。实例:成绩表

(10). 填充柄: 活动单元格的下方有一个小黑点,称为填充柄。

鼠标指向填充柄,变为“+”,拖动填充柄可以将容复制到相邻单元格中.填充柄不仅可以复制文本,填充等差、等比数列,还可以填充星期、日期等序列

四、工作薄的建立

1.创建工作簿:(1)启动Excel 后,系统自动产生一个名为Book1的新工作簿.

(2)文件—新建—选择工作薄—确定

打开。。。保存。。。

2. 数据输入

单击单元格→直接在单元格输入数据

双击单元格→在编辑框输入数据

注意:

①数值数字右对齐,字符左对齐.

②数值输入超长,扩展到右边列;若右边有容,截断显示.

③按Tab、shift+Tab、←、↑、→、↓进行单元格之间的移动.

3.数据输入技巧

(1)有规律数据的输入 :输入前2个数→选中该2个单元格→指向第2个单元格右下角自动填充柄→拖拉填充柄到结束.

(2)重复数据输入

对于单元格中分散的、容重复的单元格的输入,可采用此法:

按住ctrl键→鼠标单击分散单元格并选定→

输入数据→按ctrl+Enter

(3)其他:

●日期:用“/”或“-”分隔年、月、日部分。

如,2010-2-12

●时间:用“:”分隔时间的时、分、秒部分。

如,9:58 a

当前系统时间:使用 Ctrl + Shift + ;

系统日期:使用 Ctrl + ;

分数:整数 + 空格 + 分子/分母

如,0 ?; 2 ?;

●填充序列:

(1)画表格线

(2)使用公式和函数

五、编辑表格

主要包括插入、删除、复制、移动等.

1.选定单元格、行、列或工作表

(1)选定单元格

(2)选定行、列单击行、列选择器.

(3)选定区域选择连续单元格:先单击首单元格,再拖动鼠标到结束单元格位置或先单击首单元格,再shift+单击末单元格.

连续单元格区域表示:用对角单元格地址,中间加冒号来表示,如:A1:A10等.

选择不连续单元格:ctrl+单击单元格.

(4)选择满足一定条件的单元格:可选择“编辑”菜单中“定位”命令,单击其中的“定位条件”按钮,选择某个定位条件.

2.工作表复制、移动

复制/移动工作表:右击工作表标签,选择“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命令;

复制:CTRL+拖动移动:拖动

3.查找与替换操作

查找:单击“编辑”菜单→“查找”命令→“查找容”(设定搜索方式和搜索容、替换:单击“编辑”菜单→“替换”命令

4.批注

(1)增加批注:选定单元格→单击“插入”菜单,单击”批注“命令→输入容

(2)撤消批注:选定单元格→单击“编辑”菜单→单击”清除“命令

5.工作表重命名双击要重命名的工作表→输入新名字.

6.表格格式化表中数值的格式化单元格容的对齐

7.“样式”的使用

“样式”即一组格式化设置的集合,可从“格式”菜单中的“样式”命令中进行选择.

8.行高、列宽调整、边框与底纹的设置

1).行高和列宽的调整鼠标拖动“格式”—“列”(或”行”)

2).表中数值的格式化:使用”格式”->“单元格”,. “数字”选项卡设置.

【常规、数值、货币、会计专用、日期、时间、百分比、分数、科学记数、文本、特殊、自定义】

3).单元格容的对齐: “对齐”选项卡可以设置文本对齐、文本控制和方向。单元格为二维空间,在水平和垂直均有对齐

4).边框与底纹的设置

选择单元格或区域或整个表格→”格式”菜单→“单元格”命令→“边框”和“图案”

选项卡设置。

9.隐藏和取消隐藏工作表

隐藏工作表的方法如下:

(1)选择要隐藏的工作表。

(2)单击“格式”菜单中“工作表”命令,在弹出的级联菜单中单击“隐藏”命令。

取消隐藏工作表的方法如下:

(1)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工作表”命令,在弹出的子菜单中单击“取消隐藏”命令。(2)在弹出的“取消隐藏”对话框中选择要取消隐藏的工作表。

10. 数据修改在Excel 中,修改数据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编辑栏中修改. 二是直接在单元格中修改。

11:数据删除:单击【编辑】/【删除】命令

12:数据清除:单击【编辑】/【清除】命令

六、公式与函数

1.公式: EXCEL中的公式是以等号开头的式子,其语法表达式为:=表达式

2.运算符: EXCEL中运算符有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和引用运算符

由高到低优先级

类别和运算符

引用运算:(冒号),(逗号)空格

算术运算%(百分比符号)^(乘方)*(乘)/(除)+(加)-(减)

文本运算符&(连接)

比较运算=(等于)<(小于)<=(小于等于)>大于)>=(大于等于)<>不等于

引用运算符

冒号(:)区域引用:=SUM(A1:C2)

逗号(,)同时引用:=SUM(A1,C2)

空格()重叠引用:=SUM(A1:C2 C1:D2 )

3.函数(简化运算)

Excel提供了近200个部函数。如:财务函数、日期与时间函数、数学与三角函数、统计函数、查找与引用函数、数据库函数、文本函数、逻辑函数及信息函数等。

(1).函数一般格式:函数名(参数1,参数2,…)

(2) 函数的输入有两种方法:一为直接手工输入一为粘贴函数法(即使用函数向导)。

(3).常用函数求和函数 SUM()求平均值函数 AVERAGE()

条件函数 IF()条件求和函数SUMIF()

最大值函数MAX()计算出某区域数值的个数COUNT()

逻辑函数 AND()、OR()、NOT()

4.单元格的引用

(1).相对引用:单元格的引用随着公式所在单元格的改变而改变。 =SUM(A1:D4)

(2).绝对引用:单元格的引用不随着公式所在单元格的改变而改变。 =SUM($A$2:$D$4)

(3).混合引用:在一个公式中既有相对引用又有绝对引用 =SUM( $A$2:D4)

(4) 引用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的单元格

方法:工作表名!单元格

感叹号(!),是三维引用运算符,可以引用另一工作表中的数据.起其表示形式为:工作表名!单元格引用区域.)

(5)引用不同工作簿不同工作表的单元格

方法:[工作簿名]工作表名!单元格

例:在工作簿3.XLS中SHEET3中输入: =[1.XLS]SHEET1!A1- [2.XLS]SHEET2!A1 5. 选择性粘贴

选择性粘贴用于将剪切板上的容按指定的格式,如批注、数值、格式等,粘贴、或嵌于当前工作表.

七、Excel图表

1. 创建图表

1).两种类型:

嵌入图表:将图表插入工作表数据附近。

图表工作表:在工作簿的其它工作表上插入图表。

2). 创建图表

(1).利用图表类型按钮快速创建嵌入图表

(2)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插入->图表)

步骤:确定图表类型确定图表源数据->确定图表选项>确定图表位置.

2.有关图表操作

1).向图表中添加数据

步骤:选择添加的数据区域,单击“复制”—>选中图表,单击“粘贴”。或选择图表,单击“图表”菜单下的“添加数据”命令。.

2).图表的编辑

(1).移动图表、更改图表大小和删除图表:移动图表、更改图表大小和删除图表的操作,同WORD中对图形的操作一样,即选择图表,再分别实施操作.

(2).改变图表类型

步骤:选择图表—>在“图表”菜单中选择“图表类型”命令项。或用鼠标右键单击图表,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图表类型”。—>在对话框中选择图表类型。

(3).图表选项: 增加标题、坐标轴、网格线、图例、数据标志、数据表.

(4).删除图表中的数据系列: 选中数据系列,Del键。

八、数据的显示、保存和保护

1. 工作表窗口的拆分与冻结

窗口拆分:将工作表窗口拆分为几个窗口,每个窗口可显示工作表 .

拆分可分为三种:水平拆分、垂直拆分、水平和垂直同时拆分。

窗口冻结:固定窗口的上部或左部不随滚动条的移动而动.可使用“窗口”菜单中的“冻结拆分窗口”命令.

窗口冻结操作方法:(1)选择冻结位置(2)选择“窗口”菜单中的“冻结窗口”命令。

2.数据的保存和保护

(1)保存数据

单击工具栏中“保存”图标

单击“文件”菜单→“另存为(A、”→“保存位置”

(2)区域或单元格的保护

选定要保护的区域→选择“格式”菜单→选“单元格”命令→“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保护”选项卡“保护”选项卡对话框.

(3)工作表的保护

选“工具”菜单中“保护”子菜单下的“保护工作表”命令,可决定区域和单元格的保护是否起作用.

(4)工作簿的保护

选择“工具”菜单“保护”子菜单下的“保护工作簿”命令.

九、Excel 的数据库功能

1.数据清单:Excel工作表中的一个矩形区域,若满足下述条件.

(1)第一行必须为字段名;

(2)每行形成一个记录;

(3)字段名与记录、记录与记录、字段名与字段名之间不能有空行或空列;同一列各单元

应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2.数据记录的操作(记录单)

记录的编辑、浏览、添加和删除

3.记录的排序

选中要排序的区域→单击“数据”菜单→单击“排序”菜单→选择排序字段名及升、降序.另外还可以根据文字序列或按行排序.

4.记录的检索(自动筛选/高级筛选、

5.数据统计、汇总

用于统计、汇总的函数有:求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和统计记录个数.

除了使用函数进行统计、汇总外,还可用菜单命令,按某关键字段进行分类汇总.在分类汇总前必须按关键字段排序(升序或降序).

十、Excel 的打印操作

1.表格(单元格、框线) Excel中单元格框线有两种,一种是视图框线,用于屏幕显示;

另一种是打印框线,用于打印.

视图框线:设置(显示/隐藏、在“工具”、“选项”对话框“视图”选项卡的“窗口选项”

选项区中,选中/取消“网格线”复选框即可.

打印框线:设置途径有两种.

A.利用“页面设置”对话框上添加.

单击“文件”、“页面设置”后,在“页面设置”对话框的“工作表”选项卡的“打印”选项区中,选中“框线”复选框即可. (只能给整个表格(所有已用单元格、添加框线)

B.利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上添加.

选定需要添加框的单元格(整个表格、后,单击“格式”、“单元格”,在“单元格格式”

对话框的

“边框”选项卡上设定. (能为整个表格添加框线,也能为部分单元格添加框线.)

2.视图 Word的编辑用视图有“普通”、“大纲”、“页面”“Web版式”等多个,Excel只有“普通”和“分页预览”两种编辑视图.“分页预览”视图类似于Word中的“页面”视图.

3.分页符添加分页符

默认情况下,Excel根据页面设置,自动分页.如果需要,用户也可自行分页.

人工添加分页符.方法是:确定分页位置,单击“插入”->“分页符”即可.

删除分页符

删除单个分页符:

选定分页符下方第一单元格后,单击“插入”、“删除分页符”即可

删除工作表中所有分页符:

选定整工作表后,单击“插入”>“重置所有分页符”即可.

移动分页符在分页预览视图,可用鼠标直接拖动,分页符的位置.

页面设置:用于设置当前工作表页边距、纸来源、纸大小、页面方向、页眉/页脚和其他版式选项.

4.打印区域的设置

设置打印区域的步骤如下:

选定打印区域所在工作表→选定所需打印区域→单击“文件”菜单→“打印区域”命令→设置--打印预览及打印

补充:单元格中的输入错误提示:

#REF! 公式复制引用错#DIV/0! 除数为0错

#VALUE! 计算结果类型不正确#NAME? 单元格名称错

目标地址与源地址的行列变化情况要传递到公式中。

第五章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基础

一、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1.

关键特性:多样化、交互性和集成性。

2.媒体分类

a)感觉媒体:指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器官,并产生一定

知觉。

b)表示媒体: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制出来的媒体。如文字、声音、图形、图

像等。

c)显示媒体:实现了感觉媒体与通信中的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如键盘、鼠标、打

印机等。

d)传输媒体:传输媒体数据的载体。如电缆、光缆等。

e)存储媒体:存储媒体数据的载体。如磁盘、光盘等。

3.多媒体的特征:

多样化、交互性、集成性

二、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数据压缩技术与解压缩技术:

JPEG 压缩静止图像,用于CD-ROM、彩色图像传真和图文管理。

MPEG 压缩运动图像。

动画格式如GIF、SWF

文本格式如TXT、RTF、DOC、PDF

影片格式如AVI、MPG、MOV

声音格式如WAV、MP3、MID

图片格式如BMP、JPG、PSD、PNG

2.芯片与插卡技术

3.多媒体操作系统技术

4.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三、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1)声频卡(Audio Card)

三大功能:数字音频: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压缩声音信号。

音乐合成

MIDI与音效 MIDI:乐器数字接口

音效:回音、混响、和声等,是声音更加生动悦耳2)、视频卡处理静止或运动的图像信号

常见的有:电视信号采集卡,JPEG/MPEG/H.261图像压缩卡

3)采集卡

4)光驱 a)只读光驱CD-ROM b)可读写光驱(C-R、CD-RW)

四、多媒体计算机MPC(Multimedia PC)

多媒体硬件:CD-ROM、声频卡、有源音箱

多媒体操作系统:Windows 98/2000/XP等。

五、数据库基础

1.

(Data)泛指一切可以被计算机接受并能被计算机处理的符号。

数据实际上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如图形、图像、文字、声音、语言等,它是对信息的一种符号化表示。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数据的

信息(Information)是向人们(或计算机)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

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对不同的数据按一的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抽取或推导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新的数据,以作为决策的依据

④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信息=数据+数据处理

,简称DB)

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特点:集成性、共享性。

简称DBMS)

指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DBS的核心)

统一控制。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数据和操纵数据,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开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简称DBS)

)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构成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操作

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构成。2.

①人工管理阶段

②文件系统阶段

③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数据库、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六、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管理的教学形式框架。

分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统称为非关系模型。

(1)层次模型:用树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叫层次模型。

树由节点和连线组成,节点代表实体型,连线表示两实体型间的一对多联系。

树有以下特性:

有且仅有一个节点,无父节点,此节点称为树的根(Root)。

树中的其它节点都有且仅有一个父节点。

父节点,子节点,根节点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缺点:支持的联系种类太少,只支持二元一对多联系。数据操纵不方便,子结点的存取只能通过父结点来进行。

代表产品:IBM的IMS数据库,1969年研制成功。

(2)网状模型

是一个满足下列条件的有向图:

可以有一个以上的节点无父节点。

至少有一个节点有多于一个的父节点(排除树结构)。

特点:表达的联系种类丰富。结构复杂。

(3)关系模型

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及其相互联系

优点:简单,表的概念直观,用户易理解。坚实的理论基础。

非过程化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可以不指明路径。

数据独立性,用户只需提出“做什么”,无须说明“怎么做”。

七、关系数据库

1.关系的形式化定义及其有关概念

1)笛卡尔积:笛卡尔积实际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框架由域构成,表的行称为元组,列称为域。列的个数称为目或度。

2)关系。在数学上,关系是笛卡尔积的任意子集。

3)关系的性质:关系是一种规化了的二维表中行的集合。

具有如下性质:(1)列是同质的。每一列的分量来自同一个域,是同一类型的数据。

(2)不同的列可来自同一个域,列称为属性,属性必须有不同的名字。

(3)列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4)关系中元组(行)的顺序可任意

(5)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6)分量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4)关系模式:一个关系模式应当是一个五元组。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来表示的。

2.关系的键与关系的完整性

1)候选键:能唯一标识关系中元组的一个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候选键,或称为候选关键字或候选码。(1)唯一性(2)最小性

2)主关系键(primary key):被选用的候选键称为主关系键,或主键、主码、关键字等。

3)关系的完整性:○1实体完整性○2参照完整性○3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实体完整性:是指主关系键的值不能为空或部分为空。

参照完整性:是对外部关系键的说明。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如,取值围的约束;数据输入格式的限制等。

3.关系代数

(1)集合运算符4个:∪(并)、—(差)、∩(交)、×(笛卡尔积)。

(2)专门的关系运算符5个:σ(选取)、∏(投影)、∞(连接)、*(自然连接)、÷(除)(3)逻辑运算符3个:∨(或)、∧(与)、┐(非)

(4)基本运算5个:并、差、积、选取和投影。

∪(并):合并两个关系,列数不变,删去重复的元组(行)。

∩(交):用关系R和关系S表示:R∩S=R-﹙R-S﹚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

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的计算机系统

2.网络的功能:相互通信、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和分布式处理

3.计算机网络的特点: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建网周期短、见效快、

4)易于分布式处理、5)系统灵活性、适应性强

3.网络的分类::

1)按通信距离:(1)局域网(LAN):几百米到十几公里,一栋或几栋大楼.

(2)城域网(MAN ):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一个城市或地区.

(3)广域网(WAN):几百公里到几千里或更多.

2)按网络用途:公用网、专用网

3)按传输介质:有线网、无线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1.计算机网络组成:计算机网络硬件、计算机网络软件、通信协议

2.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1)网络拓扑结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

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结构、总线结构、环型结构、树型结构、混合型结构、网状结构星型结构:通信协议简单,站点故障容易检测和隔离.连线费用大,中央结点要

求高

总线结构:连线总长度小于星型结构,站点容易扩充和删除.总线任务重,易产

生瓶颈问题.

环型结构: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一个站点的故障会形起整个网络的崩

树型结构:容易扩展,故障容易分离处理。对根的依赖性很大,根发生故障整

3.OSI参考模型

国际标难化组织(ISO)制定的模型,称为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ISO/OSI参考模型是一个逻辑结构,并非一个具体的计算机设备或网络,但是任何两个遵守协议的标准的系统都可以互连通信,这正是“开放”的实际意义。

(1)七层协议

(由下而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计算机系统间的通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减少协议设计和调试过程的复杂性,

ISO/OSI参考模型采用了分层的方法。所谓分层是一种构造技术,允许开放系统网络用分层次的方式进行逻辑组合。整个通信子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每层执行一种明确定义的功能,并由较低层执行附加的功能,为较高层提供服务。

(2)每层功能简述

应用层:应用层是OSI七层模型的第七层也是最高层,它是计算机网络与最终用户间的接口,它包含了系统管理员管理网络服务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和基本功能。

常用的网络服务包括文件服务、电子服务、打印服务、集成通信服务、目录服务、域名解析服务、网络管理、安全和路由互连服务等等,如果想要完成类似这样的网络服务都必须通过应用层的协议来完成。

常用的应用层协议有: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TELNET:远程登录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MTP:简单传输协议

DNS:域名解析协议

会话层

会话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维持、终止端与端之间的通信。

表示层

表示层如同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

传输层

传输层主要负责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差错地从A点到传输到B点(A、B点可能在也可能不在相同的网络段上)。

网络层(路由功能)

网络层,即OSI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提供的提供通信,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传送按一定格式组织起来的位组合,即数据帧。

物理层:提供数据流的透明传送。

4

.

.

Internet上计算机之间的路由选择,把各种不同网络的物

地址:

运行TCP/IP协议的唯一标识.IP地址为4字节长,其格式为4个用点号分隔的整数,形如:xxx.xxx.xxx.xxx.

十进制点分法:

A类: 1 — 126.0—255.0—255.0—255

B类:128— 191.0—255.0—255.0—255

C类:192 —223.0—255.0—255.0—255

9、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传送。

10、互联设备:服务器、工作站、网络适配器、中继器、集线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等。

三、Internet基础知识

1、Internet是指全球性的信息系统

2.我国的四大互联网络

(1)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2)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3)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Internet中国网的一般情况: 1994年开始,实现了TCP/IP 连接

3.Internet功能

1)网络通信服务(1)电子(E-mail)(2)文件传输(FTP)

(3)远程登录(Telnet)(4)信息检索(WWW)(5)网络(WeB Phone)

2)信息交流服务(1)网络新闻Usenet (2)电子公告板BBS

(3)网络会议(4)电子商务(5)网络教育(6)在线娱乐

四、Internet的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互联网连接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与地区无数不同硬件、不同操作系统与不同软件的计算机,

而且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丢失或传错。

为了保证这些计算机之间能够畅通无阻地交换信息,INTERNET采用了统一的通信协议—TCP/IP协议,它能保证数据迅速可靠传输。

2.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络信息交换、规则、规的集合体、

TCP/IP中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协议:

(1)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规定了对传输信息怎样分层、分组和在线路上传输。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允许一台计算机发出的报文流毫无差错的发往网上的其他计算机,在发送端把报文流分成报文发出去,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报文再组装成报文流输出。

(2)IP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协议定义了Internet上计算机之间的路由选择,把各种不同网络的物理地址转换为Internet地址。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详细规定了计算机在通信时应该遵循的全部规则,是Internet上使用的一个关键的底层协议,负责数据报的递送。

数据报就是用于传输的一些数据的组合,这些数据由上层数据链路层的控制上层协议(ULP)负责打包。

3.IP地址

是运行TCP/IP协议的唯一标识。IP地址为4字节长,其格式为4个用点号分隔的整数,形如:xxx.xxx.xxx.xxx。IP地址的组成:网络号(net-id):用来指明主机所从属的物理网络的编号。主机号(host-id):主机在物理网络中的编号

十进制点分法:

A类:0— 127.0—255.0—255.0—255

B类:128— 191.0—255.0—255.0—255

C类:192 —223.0—255.0—255.0—255

3.域名系统

(1). DNS (Domain Name System)

十进制形式的IP地址尽管比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具有书写简洁的优势,但毕竟不便记忆,也不能直观地反映计算机的属性。为了克服十进制形式IP地址的缺陷,人们普遍使用域名来表示Internet中的主机。域名指的是用字母、数字形式来表示的IP地址。

其功能为: 1) 定义了一套为机器取域名的规则;

2) 把域名高效率地转换成IP地址。

(2). 域名命名规则

采用分层次方法命名域名,每一层构成一个子域名。子域名之间用点号分隔,自右至左逐渐具体化。域名的表示形式为:

主机名?机构名?网络名?最高层域名(顶级域名)

(3).常用机构域名

商业网 edu 教育网 gov 政府机构 Int 国际组织

mil 军事网 net 网络服务机构 org 非赢利机构

(4).E-mail地址

电子(E-mail)是Internet提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功能,也称电子信箱,通过E-mail可以实现Internet网上的信息传递。对于发送和接收电子来说,入网服务商的主机就相当于一个大,在这台计算机上可为每一个用户建立一个电子,用户可通过这个来发送和接收信件。E-mail不受空间的限制,同时发送信息的数量、速度、准确性和费用方面都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与传统的通信方式相比,电子传递信息速度快,费用低,发送效率高,发送容丰富。

电子地址:用户名+主机域名

(5).URL地址(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在WWW上,每一信息资源都有统一的且在网上唯一的地址,该地址就叫URL。

URL组成成分:资源类型、存放资源的主机域名、资源文件名

(6). URL地址表示的资源类型

URL的表示形式为:

资源类型: //主机域名[:端口号]/文件路径/文件名

http WWW资源,由Web访问;

FTP 提供与Anonymous文件服务器连接;

Telnet 与主机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mailto 提供E-mail功能;

News 新闻阅读与专题讨论;

例:http : //主机域名[:端口号]/文件路径/文件名

http:表示客户端和服务器执行HTTP传输协议,将远程Web服务器上的文件(网页)传输给用户的浏览器

主机域名:提供此服务的计算机的域名

端口号:通常是默认的,如Web服务器使用的是80,一般不需要给出

/文件路径/文件名:网页在Web服务器中的位置和文件名(URL中如果没有明确给出文件名时,则以index.html或者default.html为默认的文件名)

6、连接Internet:常用方式

⑴通过局域网进入:常用于单位用户, 局域网上的所有用户有同样的IP地址.

⑵用拨号上网:常用于个人用户, 用户没有固定IP地址.

7、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Windows含有IE程序

Internet Explorer 的设置(安全选项卡、容选项卡、连接选项、程序选项)

启动Internet Explorer

漫游www资源:单击超可进入另一Web页.、用URL直接连接主页.

保存Web页的信息

将网页添加到收藏夹

五、信息安全

1.计算机安全:

2.计算机信息安全围

实体安全(保护计算机设备)、信息安全(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制)、

运行安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安全)、人员安全(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技能等)3.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体系,分7个层次:信息、安全软件、安全硬件、安全物理环境、法律规纪律、职业道德和人。

4.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容

(1)网络加密技术

(2)身份认证

(3)防火墙技术

(4)WEB网中的安全技术

(5)虚拟专用网(PVN)

5.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

(1)开机/关机: 开机先外设后主机;关机先主机后外设。

(2) 开机后,机器及各种设备不要随意搬动。

(3) 当磁盘驱动器处于读写状态时,相应的指示灯闪亮,此时不要抽出盘片,否则会将盘上数据破坏,甚至毁坏贵重的磁头。

(4) 硬盘的使用要尤为小心, 要注意防震。

(5) USB插口拔出U盘或移动硬盘时,应先正确执行删除硬件操作。

(6) 敲击键盘时,不要用力过猛。

(7) 使用鼠标时,保持桌面的平整和清洁。

6.数据的安全维护

数据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也是以数据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上。

定期备份

硬盘不是绝对可靠的

误操会破坏数据

计算机感染病毒会破坏数据。

7.防火墙(FireWall)

①基本特性

(1) 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所有网络数据流都必须经过防火墙。

(2) 只有符合安全策略的数据流才能通过防火墙。

(3) 防火墙自身应具有非常强的抗攻击免疫力。

②功能:分组过滤、应用代理、入侵检测等。

8.网络保护

①防火墙

②数据加密

③.服务器安全

升级系统安全补丁、采用NTFS文件系统格式、系统备份、关闭不必要的端口、

开启事件日志、数据备份与恢复

9.网络安全的防措施

(1)增强安全防意识(2)控制访问权限(3)选用防火墙系统

(4)设置网络口令(5)数据加密方法。

六、计算机病毒基本知识

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 破坏性凡是软件手段能触及到计算机资源的地方均可能受到计算机病毒的破坏。

(2)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本身是一段可执行的程序,但大多数计算机病毒隐藏在正常的可

执行程序或数据文件里,不易被发现。

(3) 传染性这是计算机的重要特征,计算机病毒是通过修改别的程序,把自身的拷贝包

括进去,从而达到扩散的目的。

(4) 潜伏性一个编制巧妙的计算机的病毒程序可以长时间潜伏在合法文件中,在一定条

件下,激发了它的传染机构后,则进行传染;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激活它的破坏机制或

表现部分,俗称计算机病毒发作。

(5) 激发性激发性是计算机病毒危害的条件,其实这是一种“逻辑炸弹”。

(6) 程序性计算机病毒本质上是程序

(7) 非授权可执行性

3. 种类

1). 按寄生方式分类

(1) 引导型病毒 (2) 文件型病毒 (3) 宏病毒 (4) 复合型病毒

2). 按破坏性分类 (1) 良性病毒 (2) 恶性病毒

3). 按照传播媒介分类 (1) 单机病毒 (2) 网络病毒

4).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链结方式分类

(1) 源码型病毒 (2) 嵌入型病毒 (3) 外壳型病毒 (4) 操作系统型病毒

5). 按照计算机病毒激活的时间分类 (1)定时病毒 (2)随机病毒

4.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1). 软盘 (2). 光盘 (3). 硬盘 (4). 网络

5.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1).不要用来历不明的磁盘或软件。

(2).用清洁的启动盘启动计算机,再用杀毒软件消除病毒。

6.常见的计算机病毒:

(1)宏病毒:用Visual Basic编写,感染Office文档。常见的有“1号”病毒。

(2)CIH病毒:感染Windows程序,破坏 BIOS芯片中的系统程序,损坏系统主板,

同时破坏硬盘中的数据。

(3)电子炸弹(E-mail Bomber):电子炸弹是指发件人以不明来历的电子地址,不断

重复将电子寄给同一个收件人。这种病毒主要大量消耗网络资源

(4). 特洛伊木马病毒

(5). 蠕虫病毒

7、病毒传染途径、预防和清除

传播:通过软盘、硬盘和网络传播。

预防:不要用来历不明的磁盘或软件。

用清洁的启动盘启动计算机,再用杀毒软件消除病毒。

尽量不使用盗版软件。

经常性地、及时地做好系统及关键数据的备份。

常有的杀毒软件有:江民、金山毒霸、、瑞星、360、卡巴斯基等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问答题

1.列举计算机的特点.

答:五大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可靠性强;存储功能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高度自动化

2.列举每一代计算机发展的代表元器件

答: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简述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答: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极化

4.简述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并举例说明?

答:接收输入、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产生输出。如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被CUP处理后传输至存,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5.简述?诺依曼计算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答:?诺依曼计算机结构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工作原理是将编号的程序送入存储器,启动计算机工作。在不需要人工干预下,能自动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存储程序)。

6.计算机中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

答:首要原因便于物理实现,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因为可降低硬件成本、系统具有交好的稳定性、二进制的运算法则简单???

7.简述计算机的常见应用。

答: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CAD/CAM/CAE/CS(计算机模拟)/OA办公自动化/人工智能(AI)等8..计算机病毒特点和危害?

答: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激发性等等

破坏数据、占用磁盘空间、抢占系统资源、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设置损坏硬件等等。

9.数据库系统由那几部分组成?

答: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等组成。

10.什么叫指令?它由哪两部分组成?请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答:指令是计算机完成一个功能的最小操作,它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过程是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