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的品种(品种)

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的品种(品种)

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的品种(品种)
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的品种(品种)

第一章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的品种(品种)

目前,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有: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鲮鱼、鲤鱼、鲫鱼、团头鲂、鳊鱼、尼罗罗非鱼、虹鳟等。其中鲢鱼、鳙鱼、草鱼、青鱼被称为淡水“四大家鱼”。(一)鲢鱼

鲢鱼又称白鲢、鲢子等。体形侧扁,鳞细小,腹部银白色,刀锋状,具有发达的鳃耙,腹棱从胸鳍基部到肛门,胸鳍末不超过腹鳍基部。生活于水的中上层,性情活泼,喜跳跃。主要滤食浮游植物,其次为浮游动物、细菌、腐屑以及悬浮的人工饵料粉末。生长的适宜水温是20℃-30℃。1龄鱼可达0.5-1.0千克。

(二)鳙鱼

鳙鱼又名花鲢、大头鱼。头长为体长的1/3,腹部灰白,体侧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具有较发达的鳃耙,腹棱从腹鳍基部到肛门,胸鳍末超过腹鳍基部。生活于水的中上层,性情温驯。主要滤食浮游动物,其次是浮游植物、细菌、腐屑,也滤食人工饵料。2龄时,体重为0.5-1.0千克,3龄鱼体重达1.0-2.0千克,是大水体养鱼的好品种。

(三)草鱼

草鱼又名鲩。体近圆柱形,体色淡青黄色,腹白色,胸鳍、腹鳍橙黄色,背鳍、尾鳍青灰色,具有发达的咽齿。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性情活泼,抢食能力强。主要摄食水草、旱草,食量大,也吃人工饵料;幼草鱼以浮游生物为食。1龄鱼为0.75-1.0千克, 2龄鱼为1.5-3.0千克, 3龄鱼可达5.0千克以上。

(四)青鱼

青鱼又名青鲩、螺蛳青。体形似草鱼,头稍尖,除腹部灰白色外,其他部分呈青黑色,尤以背部和各鳍更深。栖息于底层。青鱼性情温和,抢食能力差。以螺蚬等水生软体动物为食,也吃人工饵料。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0℃-28℃。2龄鱼体重为1.5-2.8千克。

(五)鲤鱼

鲤鱼体侧扁,腹圆,有口须2对。栖息在底层,觅食能力强。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鲤适应性强,在水温15℃-30℃的范围内均能很好地生长。经自然变异和人工选育,已形成不同的亚种和品种,主要有:1.野鲤各地自然水域中生长的鲤鱼。如黄河鲤、黑龙江鲤、湘江鲤、沅江鲤等。2.镜鲤身体每侧有3列鳞片,鳞大而不规则。3.红鲤全身红色。如兴国红鲤、荷包红鲤。4.杂交鲤通过杂交而获得的鲤鱼品种,如丰鲤、荷元鲤、鞭蓉鲤、全雌鲤等。

(六)鲫鱼

鲫鱼外形似鲤,无须,体色较深。有两种体形,一种为低体型,体高为体长的40%以下,生长较慢,主要是野鲫;另一种是高体型,体高为体长的40%以上,生长较快,主要有彭泽鲫、异育银鲫、高背鲫等。栖息于底层。为典型的以植物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生活能力比鲤鱼还强,耐酸碱性,耐高温和低温,耐低氧,因而在环境条件不良的水域中有时成为唯一的鱼类。鲫鱼分布广泛。成年鱼体重为1.5-2.5千克。

(七)团头鲂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体高而侧扁,呈长菱形,头短小,腹棱从腹鳍基部至肛门。尾柄高大于尾柄长;胸鳍较短,不到或仅达腹鳍基部;背鳍高度小于头长。栖息于中下层,性情温

技术根源-----北农大

顺,是以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也食人工饵料。当年鱼苗经8个月养殖,体重可达420克,20个月体重达1.05千克。

(八)鳊鱼

鳊鱼又叫长春鳊。体形呈长菱形,腹棱自胸鳍基部到肛门。食性、生活习性与团头鲂相似。团头鲂与鳊鱼的杂交一代,称“武鳊鱼”。

(九)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又叫非洲鲫鱼。原产于非洲。体侧高,背鳍具10余条鳍棘,尾鳍平截或圆刻骨形,体侧及尾鳍上具多条纵列斑纹。目前我国引进的种类有个体较小的莫桑比克非鲫,个体居中的奥利亚非鲫以及个体较大的尼罗非鲫(尼罗非鲫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生产上采用福寿鱼、尼奥鱼及其他全雄非鲫。非鲫栖息在中下层。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值得注意的是非鲫不耐低温,在水温10℃左右就会冻死。

第二章鱼的营养需要(营养)

一、鱼的营养需要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含氮高分子化合物。饲料蛋白质被鱼体摄食后,必须在鱼的消化道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鱼体吸收利用。氨基酸构成决定了蛋白质的质量。已经证明,鱼类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10种。在10种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和蛋氨酸是鱼的限制性氨基酸。鱼类对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要求受鱼的种类、年龄、规格以及生活水域生态条件的影响。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见表1和表2)。由表看出,肉食性鱼类要求饲料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杂食性鱼类要求较低,一般为30%~40%,草食性鱼类最低为30%以下。同时又和鱼的年龄关系很大,幼鱼生长旺盛对蛋白质要求高,成鱼生长慢对蛋白质要求低。

表1 我国主要养殖鱼类饲料蛋白质最适合量参考表(%)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2

技术根源-----北农大表2 我国几种鱼类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占蛋白质的比例(%)

(二)、脂肪

脂肪是鱼类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它所产生的能量是蛋白质和糖类的2.5倍,又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也是细胞的组成成分,特别是能供给鱼体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在鱼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提供,缺乏它会引起鱼代谢紊乱,营养障碍,生长停滞,体弱多病。鱼的必需脂肪酸为不饱和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十八碳三烯酸(亚麻酸)和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

(三)、糖类

糖类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则饲料的利用率下降,鱼代谢紊乱,鱼体减瘦。摄入量过多,超过鱼对糖的利用能力限度,多余部分则合成脂肪,长期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脂肪肝,使肝功能减弱,解毒力下降,鱼体呈肥胖型。鱼类对糖类的利用因鱼的种类、食性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四)、维生素

维生素是鱼体内物质代谢必不可少的特殊营养物质。它既不是构成机体结构的物质,又不能提供能源,但参与新陈代谢的调节,控制鱼的生长发育过程,提高机体的抗病力。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它们不能在体内贮存,所以需要不断地从饲料中供给。维生素在动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但是必不可少。

(五)、无机盐

无机盐是鱼类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酶系统的催化剂,在体液内作为离子存在,与渗透压和pH值调节有关,有促进生物生长的生理功能。

当饲料中无机盐缺乏时,鱼会产生代谢障碍从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缺乏钙,骨骼发育受阻;缺少磷,鲤鱼头盖骨和鳃盖畸形;缺少钾,鱼体内渗透压失去平衡;缺少镁,骨骼系统和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受影响;缺乏锰,骨骼系统与新陈代谢受影响;缺乏碘,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下降;缺乏钴,鱼食欲不良,生长停止;缺少钼,胚胎发育受阻;缺少硒,性机能受影响。

表3 鱼类每千克饲料中无机盐的需要量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3

技术根源-----北农大

二、鱼用配合饲料

鱼用配合饲料,是指根据鱼类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而成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配方科学合理、营养全面,完全符合鱼类生长需要的配合饲料,称为鱼用全价配合饲料。

(一)、配合饲料的种类

依照饲料的形态可分为粉状饲料、面团状饲料、碎粒状饲料、饼干状饲料、颗粒状饲料和微型饲料等六种。颗粒饲料中照含水量与密度可分为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膨化颗粒饲料和微型颗粒饲料等四种。按照饲料在水中的沉浮分为浮性饲料、半浮性饲料和沉性饲料三种。依照饲料的营养成分可分为全价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加剂饲料和添加剂四种。依照养殖对象可分为鱼苗开口料、鱼种饲料、成鱼饲料和鱼饲料等四种。

(二)、配合饲料的配制原则

1、符合养殖鱼类营养需要设计饲料配方必须根据养殖鱼类的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这是首要的原则。由于养殖鱼类品种、年龄、体重、习性、生理状况及水质环境不同,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与质的要求是不同的。配方时首先必须满足鱼类对饲料能量的要求,保持蛋白质与能量的最佳比例。其次是必须把重点放到饲料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比率上,使之符合营养标准。再次是要考虑鱼的消化道特点,由于鱼的消化道简单而原始,难以消化吸收粗纤维,因此必须控制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到在3%~17%,糖类控制在20%~45%。

2、注意适口性和可消化性根据不同鱼类的消化生理特点、摄食习性和嗜好,选择适宜的饲料。如血粉含蛋白质高达83.3%,但可消化蛋白仅19.3%;肉骨粉蛋白质仅为48.6%,但因其消化率为75%,可消化蛋白质为36.5%,高出血粉一倍。又如菜籽饼的适口性差,可能会导致摄食量不足,造成饲料浪费。

3、平衡配方中蛋白质与氨基酸设计鱼料配方要考虑蛋白质氨基酸的平衡,即必须选择多种原料配合,取长补短,达到营养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4、降低原料成本所选的原料除考虑营养特性外,还须考虑经济因素,要因地制宜,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选用适当的添加剂配合饲料的原料主要是动物性的原料和植物性的原料,为了改善营养成分和提高饲料效率,还要考虑添加维生素、无机盐、着色剂、引诱物质、粘合剂等添加剂。

第四章影响鱼生长的环境因子(环境)

一、物理环境因子

(一)水温

1.水温变化陆地表面的水体温度随着空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1日之内,14-17时最高,日出之前,水温最低。1年之内,7-8月水温最高,1-2月水温最低。随着水深度增加,水温下降。

2.水温变化对鱼类的影响鱼类是变温动物,体温与水温的温差一般在0.5℃-1.0℃之间。水温直接影响鱼类新陈代谢的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各种鱼类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鱼类的代谢强度增加,鱼类的摄食量和生长速度增加。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各地夏季最高水温,未超过鱼类适宜温度的上限。因此,我国大多数地区水体适宜养殖温水性鱼类。

在渔业生产中,可采取下列措施改善水温:①春季适当降低水位;②池边不宜种植高大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4

技术根源-----北农大

树木,池中不应生长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③引用水温较低的溪水或泉水时,应注意温差不宜过大;④风力较大的地区,在池旁种植丛林防风;⑤利用地热或工厂排出的热水提高水温;

⑥夏季温度过高可种一些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或搭凉棚。

(二)透明度透明度是指光线透入水中的深度。对于池塘、水库和湖泊来说,透明度的高低,可大致表示水中浮游生物的丰歉和水质的肥瘦。一般肥水池塘,透明度在20-40厘米之间,适宜于鲢鱼和鳙鱼的生长。透明度大于40厘米,水体较瘦,浮游生物少,不利于鲢鱼和鳙鱼的生长。

二、化学环境因子

(一)溶解氧溶解氧是指溶解于水体中的氧的数量。水体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约占90%左右)和空气中氧溶解于水体部分(约占10%左右)。水温升高,溶解氧饱和度下降;大气压增加,水体溶解氧饱和度增加。溶解氧对鱼类生长和鱼产量有重要影响,溶解氧含量高,鱼类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饵料转化效率高;溶解氧含量低,会导致鱼类生产力降低,甚至死亡。水中溶解氧气有昼夜变化规律。在每日傍晚时,水体溶解氧数量最大;清晨日出之前,水体溶解氧最低。水体溶解氧也有垂直变化规律。大气中溶解于水体的氧主要分布于水体表面,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其所产生的氧也分布于水体表面,而水底生物则主要消耗氧气,很少产生氧气。因此,随着深度增加,溶解氧数量下降。水中溶解氧过低,鱼类将出现“浮头”,甚至“泛池”,导致全池鱼死亡。

改良池塘溶解氧气状况的措施:1、科学施肥和投入饵料,不使水体过肥;2、控制鱼类养殖数量,防止鱼群密度过大;3、适当扩大池塘面积,降低水体肥度;4、控制池水深度,防止水体下层缺氧;5、当池水含氧量过低时,要及时注入富含氧的水;6、利用增氧机或化学药物增氧。

(二)pH 一般养殖水体要求水呈中性或弱碱性,pH为7.0-8.5; 观赏鱼类的养殖水体一般应呈弱酸性, pH为6.0-7.0为好。

(三)硫化氢硫化氢是在缺氧条件下由水体中含硫有机物分解而形成,或者是由硫酸盐还原而形成。硫化氢对鱼类具有很强的毒性,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运输氧的机能。水体中硫化氢含量超过1毫克/升,就会对鱼类产生危害。在富氧的水体中,很少有硫化氢存在。

(四)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对鱼类不会产生毒害作用,但在鱼苗运输过程中,水中二氧化碳浓度往往过高,威胁鱼类的生命。因此,在鱼苗运输过程中,保持通风透气,十分重要。

(五)氨氨是在缺氧条件下由水体中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或由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所产生。在天然水体中,氨含量很低,不会对鱼类产生毒害。流水不畅、水生生物和鱼类密度大的水体,有时因氨的浓度过大,引发鱼氨中毒,甚至死亡。

(六)溶解盐类淡水中的溶解盐类主要含有碳酸氢根(HCO3-)、碳酸根(CO32-)、硫酸根(SO42-)、磷酸根(PO43-)、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2-)、氯离子(CL-)等阴离子和钙(Ca2+)、钠(Na+)、钾(K+)、镁(Mg2+) 、铁(Fe3+,Fe2+)等阳离子以及锰(Mn) 、铜(Cu) 、钼(Mo)、锌(Zn) 、钴(Co) 等微量元素。溶解盐类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水体渗透压稳定,为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提供营养物质。此外,水体中的碳酸盐和磷酸盐也具有调节酸碱度,维持pH稳定的作用。

(七)可溶性有机物天然水体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地表水流入江河、湖泊和水库时的携带物、水体中的生物排泄物、生物尸体和其他的有机碎屑。水体中的有机物呈固体态、胶体态和溶解态形式存在。其中,溶解态有机物主要为糖类、有机酸和蛋白质。溶解态有机物一方面可直接为鱼类所食,另一方面可促进浮游生物增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水体中有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5

技术根源-----北农大

机物过多,会消耗大量的氧,并为病原繁衍提供条件,对鱼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一般要求水体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含量在10-30毫克之间。

(八)底泥底泥对水质和鱼类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具有供肥保肥和调节水质肥度的作用,也被称为“池塘的肥料库”。底泥沉积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底泥过多易导致有机物过多,使水体缺氧,造成鱼类死亡或发生鱼病。一般要求高产池塘年初保持底泥5-10厘米,每年沉积10-12厘米。

三、生物环境因子

生物环境因子与鱼类养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些水生生物对鱼类的增殖有利,这表现在:第一,水生生物为鱼类提供饵料,如在浮游动物中,多种原生动物、轮虫和剑水蚤等可以作为鱼苗、鱼种和鳙鱼的适口饵料;在浮游植物中,金藻、硅藻和黄藻等可供鲢鱼滤食;各种底栖动物如螺、蚌、水生昆虫和水蚯蚓等可作为青鱼和鲤鱼的优质饵料。第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改善水质,为鱼类提供氧气。值得注意的是在水体中,有些水生生物对鱼类的增殖有害。如池塘水体中微囊藻大量繁殖死亡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会使鱼类中毒死亡;池底青泥苔过多时会大量吸收养分使水质变瘦;卵甲藻寄生鱼体内引起“打粉病”等。浮游生物具有一定色泽。浮游生物的多少,影响水色和透明度。在温度适宜,水体越肥,水体中浮游生物数量越多,水体颜色越深,透明度越小。一般来说,颜色呈油绿色或淡褐色,透明度在20-30厘米的水体较肥,适宜于养殖滤食性鱼类。如果水体透明度大于60厘米,则水体较瘦,适宜于养殖给食性鱼类。

第三章鱼的饲养管理技术(管理)

(一)、放养模式

1、混养鱼种混养的种类,一般采取中下层的草鱼、青鱼、鳊、鲂、鲤、鲫等与中上层的鲢、鳙以2~3种或4~5种鱼混养。其中以一种鱼为主养鱼(主体鱼),比例较大;其他鱼为配养鱼,比例较小。鱼种池混养的种类一般较食用鱼池塘少。因为鱼种培育要求生产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鱼种,如混养种类过多,往往会造成各种鱼对所投的人工饵料(如油饼类、糠、麸等)严重争食,而难以达到均匀健壮的出塘规格。

2、密养混养与密养是相互联系的放养措施,密养是在混养的基础上实现的。

3、套养在养殖成鱼的同时也培养鱼种。

(二)、以鲤鱼为主的成鱼驯化繁殖

1、成鱼驯化养殖应具备的条件(1)池塘池塘规整,堤坝坚固,池底平坦保水力强,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面积以0.67~1.33公顷为宜。(2)水潭水量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pH值在7.5~8.5之间。(3)水深池塘蓄水深度1.5~2米。(4)电源备动力电,常停电的地方要备柴油发电机。(5)增氧设备每0.067公顷产量超过500千克以上时,要配备增氧机,平均每0.5公顷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清塘放养鱼种前10天,必须按常规方法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

(2)注水清塘后及早注水,注入水深70~100厘米,浅水放鱼后再不断提高水位。(3)鱼体消毒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鱼体消毒,可用3%~5%的食盐水洗浴5分钟,或用10 ppm的高锰酸钾洗浴3~5分钟。

3、鱼种的放养

(1)放养时间池塘水温达到5℃时,即可放养春片鱼种,一般在4月30日前结束。(2)鱼种匀称鲤鱼种以尾重100~150克为宜,鲢、鳙鱼种以尾重75~125克为宜,要求放养的鱼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6

技术根源-----北农大

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伤。(3)、驯化饲养管理a、投饵量预算投饵量以预期达到的每0.067公顷吃食鱼产量和饵料系数计算出年需饲料的总量,即每0.067公顷年总投饵量=每0.067公顷吃食鱼产量X饵料系数。再按月分配投喂计划算出投饵量,按照表算出旬投饵量。日投饵量按旬投饵量的10%计算。(为鲤成鱼投饵量月份分配及日投喂次数,下表为鲤成鱼月投饵量逐旬分配表)b、饵料营养要求与粒径投喂鲤鱼配合颗粒饲料,饵料中粗蛋白含量为28%~33%。颗粒饲料的直径:鱼体重50~100克时,粒径3毫米;鱼体重100~250克时,粒径4~5毫米;鱼体重300克以上时,粒径5~6毫米。 c、投喂方法投喂驯化应在鱼种放养后立即开始,料台的设置及驯化方法与鱼种饲养相同。每次投喂30分钟左右,不超过40分钟。如放养的是驯化鱼种,2~3天就形成大鱼群,放养一般鱼种的,一般要7天左右才能驯化成群。投喂时坚持“四定”的原则和“慢、快、慢”的投饵方法,鱼吃到八成饱时即停止投喂。日投饵量要根据水温、气候、鱼吃食情况增减。 d、水质调节主养鲤鱼的池塘透明度应控制在25~35厘米之间,鱼种放养后要经常加注新水,每7~15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5~25厘米,尤其是水温高的7月份和8月份,当透明度超出下限时,应排出老水1/3,补充1/3的新水。或每隔15天用20ppm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以净化水质。f、增氧增氧机的启用,应根据池塘水溶氧量来确定,保证池水溶氧量昼夜在5毫克/升以上。按照“三开二不开”的原则,及时开动增氧机,以防池中鱼密度大而缺氧。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阴天清晨开机2~3小时,连绵阴雨天在半夜开机,阴天白天不开机,晴天傍晚不开机。另外,高温季节池水浮游动物多时,可采用0.5~lppm的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控制浮游动物,使浮游植物繁生,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量。g、定期检查每10~15天喂料时用捞子随机取样10~20尾,测定鱼的体长、体重,确定鱼的生长及鱼病情况,根据测定情况对投饵量及饲料粒径进行适当调整。h、巡塘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鱼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i、预防鱼病每半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对水体消毒。在鱼病流性的季节投喂药饵预防细菌性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病。

表4 鲤鱼鱼投饵量月份分配表及日投喂次数

(三)、以团头鲂为主的成鱼驯化养殖

1、鱼池条件

成鱼池面积0.33~0.67公顷,最大不要超过l公顷,以免因投饵不均而造成出塘规格差异过大。鱼池水深1.5~2米,池底平坦、不渗漏,鱼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鱼池进排水系统配套,平均每0.067公顷配备0.5千瓦增氧机。鱼种放养前按常规方法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

2、水质要求

成鱼池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水透明度在25~35厘米;团头鲂对低氧很敏感,池中溶氧:量要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清晨溶氧量不得低于2毫克/升,池水pH值在7~8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7

技术根源-----北农大

之间。

3、放养模式

每0.067公顷放尾重50克的团头鲂鱼种1000尾(不放与之争食的草鱼、鲤鱼),搭配150尾鲢鱼春片,50尾鳙鱼春片。当年可长到每尾重500克左右,每0.067公顷鱼产量可达500~600千克。每0.067公顷搭配200尾鲫鱼种,效益更佳。

4、饲养管理

饲料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青绿饲料(浮萍、黑麦草、苏丹草等)为辅。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25%以上。鱼体重30~80克时,料的粒径为1.5毫米;鱼体重80~200克时粒径为2.5毫米,鱼体重200~300克时,粒径为3.2毫米。除设投饵台外,还要在投饵台附近设置三角形或方形草框。按常规声响刺激方法进行驯化与投喂,2~3天即可应声上浮抢食。投喂坚持定质、定位、定时、定量的“四定”原则,7~9月份每天投喂1~3次,其他月份每天投喂1~2次。把握住团头鲂于晴天中于前后和夜间很少摄食,傍晚摄食强度大(16~18时最大,可占日粮的40%~50%)的特点,加大早晨(9~10时)和傍晚(4~5时)的投喂量。日投饵量可占鱼体重的2%~3%。养殖期间定期注排水调节水质,7~9月份每半月注水罐燃每次注水20~30厘米,并视天气和水质情况及时注排水,保持水质“活、嫩、爽”。视池中溶氧情况,经常开动增氧机,防止鱼类缺氧浮头。鱼种下塘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养殖期间对青饲料要进行消毒,水生青草用10ppm的漂白粉、浮萍用5ppm的漂白粉消毒。每半月对食场进行1次消毒。每隔10~15天,投喂土霉素药饵1次,以防止细菌性烂鳃病及肠炎病的发生。

二、网箱养鱼

第五章鱼病的防治(保健)

第一节鱼病防治总则

一、鱼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一)理化因素1.物理因素主要为温度和透明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透明度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加快,鱼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喜低温种类的病原体除外,如水霉菌、小型点状极毛杆菌(竖鳞病病原)等。 2.化学因素水化学指标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也是导致鱼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二)生物因素与鱼病发生率关系较大的为浮游生物和病原体生物。常将浮游植物含量过多或种类不好(如蓝藻、裸藻过多)作为水质老化的标志。

(三)人为因素在精养池塘,人为因素的加入大大加速了鱼病的发生,如放养密度过大、大量投喂人工饲料、机械性操作等,都使鱼病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所以精养池塘的鱼病发生率高,防病、治病工作也更为重要;

(四)池塘条件主要指池塘大小和底质。一般较小的池塘温度和水质变化都较大,鱼病的发生率较大池塘为高。底质为草炭质的池塘pH值一般较低,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鱼病的发生率较高。底泥厚的池塘,病原体含量高,有毒有害的化学指标一般也较高,因而也容易发生鱼病。

二、鱼病的检查和诊断

(一)现场调查

1、了解鱼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鱼生病后,不仅在病鱼体表或体内出现各种病状,同时,在水中也会表现出各种异常现象。如全身发黑、离群独游;在气候等一切正常的情况下,鱼的摄食量突然急剧下降等。鱼病发生往往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鱼病,病鱼一般在体色、外观和体质上与正常鱼差别不大,仅病变部位稍有变化,但一经出现死亡,死亡率急剧上升。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8

技术根源-----北农大

而慢性型鱼病,则往往体质消瘦、活动缓慢、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死亡率一般呈缓慢上升趋势。由寄生虫引起的死亡,一般是缓慢的逐渐增加,除集约化养殖发现指环虫、三代虫的侵袭在短期内造成大批死亡外,池塘养鱼死亡率一般不会太大;可是若遇鱼类中毒,则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大批鱼类死亡,而且不分品种,四大家鱼、野杂鱼、泥鳅都毫不例外地死亡。因此,及时到现场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对于鱼病的及时诊断和处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了解水质和环境情况水温与鱼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各种病原体都有其繁育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很多致病菌和病毒在平均水温25℃左右时,毒力显著增高,水温降到20℃以下时,则毒力减弱,使病情减弱或停止。观察水的颜色,对水质情况也可作一大致了解。水中腐殖质多时,水呈褐色;水中含钙质多时,呈现天蓝色;微囊藻大量繁殖时,水呈铜绿色;城市排出的生活污水,一般呈黑色;当被污染水源污染时,因污水种类和性质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颜色,如红、黑、灰白色等,透明度也会随之大大降低。水中的溶解氧、硫化氢、pH值、氯化物、硫化物等与鱼病流行的关系极为密切。

3、了解饲养管理情况对投饵、施肥、放养密度、放养品种和规格、各种生产操作记录以及历年发病情况等都应作详细了解。

(二)、鱼病的诊断在现场调查、目检、镜检的基础上,对鱼病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往往才能作出最后的准确诊断。只有找出了主要病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鱼病的治疗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鱼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精养池塘的水质管理水质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饲料的利用率,因此充分认识池塘水环境的特性并加强科学管理,围绕着增氧和降氨这一核心问题做好水质调节工作非常必要。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清除池塘底过多的淤泥;

第二,定期泼洒生石灰(ph值偏低时);

第三, 高温季节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减少底层氧债,改善池水溶氧状况;

第四, 水质过肥时用硫酸铜等药物适当杀死部分藻类,加注新水;

第五,在高握季节、高产池塘,定期施入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

第六,利用光合作用改良水质。

2、提高鱼体的抗病力一要根据池塘条件和技术水平,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二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的生长活动情况,定时定量投喂,保证鱼吃饱吃好;三要选择配方科学、营养均衡的优质全价颗粒饲料投喂,避免鱼体发生营养性疾病;四要加强日常管理及细心操作。要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池塘日记;五要选择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饲养。

3、控制和杀灭病原体

(1)苗种检疫对购进苗种要检疫。

(2)清塘对鱼塘要彻底清整消毒。

(3)鱼体消毒春片鱼种入池时用药液浸泡鱼体,可有效杀灭鱼体表和鳃上的寄生虫和细菌。

(4)粪肥消毒;有机肥应消毒后再施。消毒可用生石灰、漂白粉、鱼康等药物。

(5)高温季节定期预防:a、高温季节采取料台挂袋或定期泼洒杀菌药可有效预防细菌性鱼病。采用此方法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食场周围的药物浓度应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又不能影响鱼类摄食。二是食场周围的药物的一定浓度应保持1小时以上。三是必须连续挂袋或泼药3~5天;

b、高温季节,鱼生长旺季,定期投喂杀菌药饵,可有效地预防各种细菌性鱼病;药饵量计算应把吃食鱼体重全部计算入内,投药饵量可比平时减少10%~20%,一般连续喂3天。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9

技术根源-----北农大

第二节常见鱼病诊断与防治三十问

1、春秋两季应注意哪些鱼病?

春秋两季水温相近,环境条件相似,所发鱼病基本相同,鱼易患水霉、肠炎、烂鳃、绦虫、锚头鳋白头白嘴病。还要注意预防鲢、鳙的打印病,鲤鱼的竖鳞病,鳍子宫线虫病,草鱼、鲢的中华鳋病,春末草鱼种的出血病等。

2、夏季应注意预防哪些鱼病?

夏季是鱼病高发季节,危害较大,造成大量死鱼的有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鳃霉病、以及近几年鲫鱼、白鲢暴发性疾病。各种寄生虫在此季节都可大量繁殖致病,应做好鱼病流行前的药物预防。

3、冬季应注意预防哪些鱼病?

冬季鱼一般很少发病,但也不可疏忽大意,往往会因拉网运输,或寄生虫导致鱼体受伤而患水霉病。还可因越冬密度过大,水质恶化引发缺氧或气泡病等造成死鱼。

4、苗种培育常发生哪些病?

夏花鱼种期间易患寄生虫病,如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和孢子虫病,跑马病,气泡病等。

鱼种阶段,主要是大规格草鱼种易发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肠炎和烂鳃病等。夏花阶段寄生虫病危害也较大。

5、成鱼饲养期注意哪些常见病?

危害较重的微生物病主要是肠炎、烂鳃、出血、立鳞、打印、水霉;寄生虫病有绦虫、线虫、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球虫、粘孢子虫。

6、怎样进行鱼病流行季节的药物预防?

(1)体外鱼病的预防

进入发病高峰期一般每隔20天泼洒1次杀虫剂,之后泼1~2次杀菌消毒剂,能有效预防各种体外寄生虫病以及烂鳃、赤皮、打印、出血等病,定期加注新水调节水质。

(2)体内鱼病的预防

体内鱼病的预防一般采用口服法。由于不能强迫鱼来吃药,所以只能将药拌在饲料中制成药饵投喂。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磺胺胍药粉制成的药饵,主要预防细菌性肠炎病。

7、如何投喂药料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1)投喂药料要与池水消毒杀虫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做预防时,投药料前可先投一些普通饵料,使体质健壮的鱼先吃20分钟左右,然后再投药料,可以降低药物成本。

(3)做治疗时,必须全部投喂药料,要按疗程喂完不可中间停止,否则鱼病反反复复,甚至产生抗药性,难以治疗。

(4)自拌药饵,可用淀粉或鸡蛋做粘合剂,效果好。

(5)药料中的药物应使用不同种类,且交替、混合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8、为什么新开鱼塘要注意重金属中毒?

在重金属盐类含量较高的地方,新开鱼塘鱼种常患弯体病,直接影响成鱼的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一般这种鱼塘第一年最好养成鱼,因为成鱼对重金属盐类耐受程度强,不易中毒,等到第二年清塘换水后再养苗种,就不易患弯体病。

9、加井水有时为什么会死鱼?

井水有三个缺点:一是水温低,二是溶氧少,三是含有其他有害化学成份,例如:

Fe3+、NO-、Pb2-等,尤其是在夏秋季节,井水水温一般比池塘水温低10℃以上,这种水的比重也大于高温池水,所以池塘在短时间内大量注入井水后,沉降到池底,使池底水温和溶氧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10

技术根源-----北农大

骤然下降,结果导致底栖性鱼类的生命活动被扰乱,引起死鱼。在苗种池加井水,有可能使苗种患气泡病而死亡,因为有些地区水含氮量较高,所以,在加井水前都要进行增氧(即曝气)和升温处理。可在鱼池设置“接水板”,也可让井水向空在散射后落入池中,来提高井水溶氧以及排出多余的氮气。升滚动轴承可采取让井水经过一段较长时间流程的措施进行。10、怎样预防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危害鱼类?

硫化氢等对鱼类有害气体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池底淤泥过厚,有机质过多,微生物分解旺盛,使底层处于缺氧状态,加快有机质的还原反应,释放出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当这些气体积聚一定数量后就会引起鱼类中毒。

预防措施:

(1)清除过多淤泥。

(2)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3)通过开增氧机将池水曝气。

(4)合理投饵,减少残渣剩饵。

11、怎样判断水质是否有毒?

侵袭性病原体对鱼类造成疾病,一旦发病,往往是一两种鱼患病;而水质有毒造成死鱼,往往是池中各种鱼都发生死亡,且多数为急性死亡,一两天内全池鱼大部分死亡,中毒死鱼一般有出血症状或体表粘液分泌显著增多。急性中毒死鱼最简易的证明方法就是:用木桶盛放病鱼池塘水或将网箱放在病鱼塘内,放若干尾健康鱼,观察数日,有无死鱼情况,即可证明。

12、草鱼肌肉、鳍条和鳃盖发红是什么病?

这是草鱼出血病,属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有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道出血型三种,三种症状有时其中一种为突出症状,也有三种混杂出现。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种,死亡率非常高,水温在27℃以上最流行,当水温降至25℃以下,病情可减弱并逐渐消失。

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

(1)投喂优质饵料,保持鱼体的健壮,提高抗病力。

(2)必须清除过多的塘泥,进入发病流行期,定期消毒,保持水质清新。

(3)鱼种下塘前,做好全池的消毒工作,杀灭各种病原体,发现死鱼及时捞出深埋,工具严禁交叉使用,杜绝相互传染。

(5)严禁近亲繁殖,培育体质健壮的鱼苗。

13、养殖鱼肠炎、烂鳃、赤皮三病并发怎样治疗?

养殖鱼肠炎、烂鳃、赤皮三病并发,往往是由水质恶化,体表寄生虫大量繁殖、侵袭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治疗时应采取内外结合法。

外泼:

杀虫剂:90%晶体敌百虫0.7斤/亩·米、硫酸亚酸铁0.3斤/亩·米三合剂或市售其它杀虫剂,全池泼洒隔1天1次,2次即可。

杀菌剂:呋喃唑酮5两/亩·米或其它杀菌剂全池泼洒1天1次,连泼2次。注:高温季节漂白粉慎用,剂量掌握不准,能引起大量死鱼。

14、鱼苗,鱼种尾柄发白严重时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头部向下,尾部向上,时而作挣扎游动,不久病鱼即死亡是什么病?

是白皮病又叫白尾病,由白皮极毛杆菌引起,主要危害鲢、鳙、草鱼和青鱼也可发生,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只要2-3天时间。此病一般于6-8月流行,鱼体受伤易引起。

防治方法:

(1)捕捞、运输、放养时应避免鱼体受伤,发现寄生虫及时杀灭。

(2)夏季应及时分塘。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11

技术根源-----北农大

(3)发现此病,全池遍洒红霉素,或痢特灵4两/亩·米。一到二次。

15、鲫鱼、白鲢体表充血、肛门红肿,有时立鳞、腹水、而且死亡率较高是什么病?

这是鲫鱼、白鲢出血病即暴发性流行病,属细菌性疾病。病鱼离群狂游、暴躁不安、体表头部有点状或块状充血,鳃丝发白、腹水、肠道有少量食物或无食物,肠壁薄而透明。此病主要危害鲫鱼、白鲢,常发生在套养池中,而主养鲫鱼、白鲢池塘较少见,此病可使鱼在三四天内出现大批死亡。5—9月为流行季节。防治方法:

(1)池塘消毒:冬季干塘后清除部分淤泥,生石灰消毒,7天后放水进鱼。

(2)在4-9月份每月泼洒晶体敌百虫(90%)0.8斤/亩·米或其它杀虫剂1-2次,之后用生石灰25-30公斤/亩·米,全池泼洒1-2次。

(3)药物治疗: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硫酸铜1斤、硫酸亚铁0.5斤充分溶解后全池泼酒1-2次,或者用大黄4斤/亩·米,全池泼洒一次即可。

16、鲤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象松球是什么病?

这是竖鳞病,也叫立鳞病,也叫立鳞病,属细菌性疾病,也有由原虫引起的,如鱼波豆虫等。鳞囊内积聚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至鳞片竖起,病鱼眼球突出、有腹水,严重时,呼吸困难继而腹部向上,持续2-3天后死亡。此病主要危害鲤、鲫。在华北、东北常出现且死亡率较高,流行期也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

(1)鱼体受伤、水质败坏是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在捕捞、放养等操作中,应注意防止鱼体受伤。

(2)用五倍子3斤/亩·米全池泼洒,1天1次,连泼2天。

(3)呋喃唑酮0.5斤/亩·米全池遍洒,1天花板次,连泼2天。

(4)硫酸铜0.8斤/亩·米,全池洒遍,隔一在泼洒一次即可。

17、鱼体表面长出象旧棉絮状毛是什么病?

这是水霉病,属于真菌性疾病。各种鱼任何阶段都能感染,一般在春季水温上升到18℃左右时最为流行,死亡率较高;当水温上升到22℃以上时,病情可减弱,直至消失。

防治方法:

(1)要捕捞、放养过程中要操作谨慎,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

(2)鱼种入塘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3)鱼体发病后,可用孔雀绿0.25斤/亩·米全池泼洒1-2次。

18、引起鱼类体表出现淡蓝色粘液层的有哪些鱼病,怎样治疗?

引起鱼类体表出现淡蓝色粘液层的有鱼波豆虫病、口丝虫病和斜管虫病。通过显微镜检查粘液,发现大量虫体即可确诊。

这三种寄生虫寄生在鱼体表以及鳃上,使鱼体产生过多的粘液,形成灰白色或淡蓝色的粘液层。严重时病鱼丧失食欲,呼吸困难,3-4天后可大批死亡。主要危害鱼种,主要流行季节为冬末和春季,水温为12-20℃。当水温在20℃以上时,病情可减轻。

防治方法:三种寄生虫都为原虫,则可采同种方法进行防治,硫酸铜0.7斤/亩·米和硫酸亚铁0.3斤/亩·米合剂全池遍洒1-2次.

19、见异育银鲫孢子虫病有何症状?

异育银鲫孢子虫病症状:

(1)孢子虫寄生在鳃部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胞囊,呈白色球形或卵形,病鱼鳃上粘液增多,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严重时能引起大量死鱼。

(2)由孢子虫寄生在咽喉部位,以及肠道有时可见白色瘤状胞囊,病鱼集群漂浮在水面,不摄食,严重时饥饿瘦弱而死。

(3)由孢子虫寄生在体腔内引起的,解剖鱼体,可见体腔内有白色肿瘤状胞囊压迫其它器官,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12

技术根源-----北农大

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引起鱼体生理失调,紊乱而死。

以上三种症状是常见异育银鲫孢子虫病症状,而且危害较大,从苗种到成鱼都能感染。

20、鲤鱼3肠道被粉白色肿状物堵塞,并引起死亡是什么病?

这是鲤、鲫单极虫病,又称孢子虫病

虫体在病鱼肠道内形成粉白色孢囊,严重时堵塞肠道,提高鱼头还有乳白色液体从肛门流出,鱼不摄食,衰竭而死。通过显微镜可见象芝麻粒一样静止不动的虫体。此病主要危害鲤、鲫,有时草鱼也有。发病季节为夏、秋两季。

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疾病流行前每隔15天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0.8斤/亩·米. (2)发病后用亚甲基蓝1.5克/米3水体,全池泼洒,治疗有效。

21、肠内壁上有象花一样的许多白色小结节是什么病?

这是艾美虫病,也叫球虫病。病鱼食欲减退,经常害人窜出水面,吃食后成为频繁,剖开病鱼肠管,可见肠壁上有许多白色小结节,严重时可使肠壁溃烂、穿孔。流行季节为春秋两季,对鱼种危害较大。

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

(2)可用禽用球虫药进行治疗,用药量根据鱼体重计算。同时外泼敌百虫0.7斤/亩·米。22、苗种易发和车轮虫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

车轮虫,通过显微镜观察,可见虫体象车轮形状,并不停转动,所以称之为车轮虫。此寄生虫寄生于鱼的体表以及鳃上,使鱼分泌大量粘液,体表出现一层白膜,在水中尤为明显,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鱼苗呈“跑马”现象,最终死亡。主要危害苗、种,死亡率高,一年四季都不得有了病,以4-7月较流行,最适温度为20-28℃。

防治方法:

硫酸铜0.7斤/亩·米,硫酸亚铁0.3斤/亩·米合剂,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可隔24小时,再泼1次,第二天再泼洒漂白粉或痢特灵等杀菌药物一次。

23、病鱼皮肤布满白色小点是什么病?

这是小瓜虫病。病鱼皮布满肉眼可见的点状囊泡,体表粘液增多,严重时,呼吸困难,不摄食,不久即死亡。通过显微镜可见虫体,呈圆形椭圆形不停旋转运动。主要危害夏花,鱼种阶段,可引起大批死亡,水温在15-25℃是此病的游行季节。

防治方法:

(1)每亩水深1米,用鲜辣椒0.5斤,姜片0.2斤混合加水煮沸30分钟,全池泼洒,隔

1天再泼1次。

(2)90%晶体敌百虫12斤/亩·米全池泼洒,1次即可。

24、鲤鳞片下有盘曲的红色寄生虫是什么病?

这是嗜子宫线虫病,又称红线虫病。虫体在冬春两季可看见,夏秋两季鳞下不能见到红线虫,虫体寄生处的肌肉充血、发炎、溃疡,引起继发性水霉病。主要危害二龄以上鲤鱼,多发于鲤产卵季节,可引起亲鱼死亡。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种鱼可用2~2.5%食盐水浸洗15~20分钟。

25、鱼体腮部肿胀,腮盖张开,腮丝粘液增多并呈苍白色是什么病?

这是指环虫病,通过显微镜,可见虫体似手指形状,所以称之为指环虫。主要寄生在腮、体表、影响鱼正常呼吸及活动,大量繁殖适宜温度为20~25℃。

防治方法: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13

技术根源-----北农大

(1)(90%)晶体敌百虫0.8斤/亩.米全池遍洒,隔24小时再泼一次,同时泼洒杀菌消毒药。

(2)用(90%)敌百虫面碱合剂(1:0.6)0.4斤/亩·米全池泼洒,同时泼洒杀菌消毒药。

26、鲢、鳙焦躁不安,整天在水面上打转,鱼尾鳍上部露出水面,腮丝末端发炎,肿胀,发白是什么病?

这是中华鳋病,又称翘尾巴病。肉眼可见鳃组织边缘挂有许多白色小虫体,鱼食欲减退,体形瘦弱,体色变黑,呼吸困难,离群独游而死。

防治方法:

(1)用硫酸铜0.7斤/亩·米和硫酸亚铁0.3斤/亩·米合剂全池泼洒。

(2)(90%)晶体敌百虫0.8斤/亩·米和硫酸亚铁0.3斤/亩·米合剂全池泼洒。

27、鱼身上好象扎着好多针,看上去象披着蓑衣是什么病?

这是锚头鳋病,寄生于鱼体的皮肤、鳍上,病鱼出现不安,食欲减退;寄生部位组织红肿、发炎、鳞片脱落、鱼体变形,严重时引起死亡.

此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流行时间长,但鱼得此病后可获免疫力。

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0.8斤/亩米或其他杀虫剂1~2次。

28、鱼苗身上和体内出现气泡,鱼失去游泳能力而浮在水面上,不久死亡是什么病?

这是气泡病,是由于水中某种气体过多引起的,主要有三种原因:

(1)池中施放过多未发酵的有机肥,肥料在塘底分解放出细小的气泡,鱼苗误当食物吞入。(2)水中藻类过多,当阳光强烈照射时,藻类光和作用增强,引起水中溶氧急剧升高。(3)有些地下水含氮量过饱和。此病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鱼体越小对气泡病越敏感,可引起大批死鱼。

防治方法:

(1)注意水源,用地下水应经过充分暴气。

(2)不用未发酵的肥料,掌握施肥量,控制池内浮游植物过量繁殖。

(3)发现气泡病时,立即加注清水,同时排掉部分池水。

(4)可用食盐20斤/亩·米化水,向有病鱼的水面均匀泼洒,数小时后可见效。

29、怎样防治藻类对鱼的危害?

(一)蓝藻:就是渔农所说的绿藻。大量繁殖时,可在池塘水面形成一层绿色水花,死后能分解释放有毒物质,引起鱼类中毒死亡。主要发生在水温较高,有机质含量高的池塘,其大量繁殖,造成危害。

防治方法:

(1)池塘常换水,使水中有机质不要过多。

(2)当蓝藻数量不多时,可用硫酸铜1斤/亩·米全池泼撒,并适当开增氧机。

(3)蓝藻大量繁殖时,甚至布满全池,不宜全池泼洒硫酸铜,可在有风时候,在下风处,用竹子把藻类简单加以固定,用硫酸铜1斤/亩·米,集中泼洒,坚持用3~4次,每次间隔应在24小时以上,可全部杀灭。用药后一定要开增氧机,有条件地方要换掉部分水。

(二)小三毛金藻

大量繁殖时,池水出现浓黄褐色。金藻可分泌毒素,引起鱼类中毒,一般发生在清晨,鱼类集中在池边,头向岸边,静止不动,随着中毒加深,会出现大量死亡,主要发生在春秋低温期,有时越冬封后,也可发病。流行于沿海以及其他盐碱度较高地区,盐度为5%。左右最适繁殖。根据病鱼症状以及水色,再通过显微镜检查可确诊。

防治方法:

(1)排掉老水,加注清水。

(2)用硫酸铜0.7斤/亩·米全池泼洒。

(3)泼洒壤土或粘土浆,能解毒,可作为应急措施。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14

技术根源-----北农大

(4)在发病季节前,及早肥水,促使其他有益藻类提前繁殖,起到抑制三毛金藻的生长作用。

30、怎样清除池塘中的蝌蚪?

池塘中蝌蚪大量出现,不但会消耗水中的氧气而且与鱼苗争夺饵料,造成饵料浪费。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清池,杀灭蝌蚪和蛙卵。

(2)每天早上将浮游在水面上的成团蛙卵捞出扔掉。

(3)夜间借助灯光捕捉池埂上的青蛙。

附:北农大“赛优”鱼用复合预混料使用方法

一、北农大“赛优”鱼用复合预混料产品简介

(1)产品特点:

该系列产品凝聚了本公司数年的鱼料生产、科研的实践经验,采用最先进的电脑配方、营养全面,必需氨基酸组成平衡,充分满足鱼苗、鱼种的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具有鱼群抵抗力强、生长均速,鱼体健壮、色泽光亮,饵料系数低等诸多特点。

(2)产品名称及编号:

二、北农大“赛优”鱼用复合预混料投饵率参数

下表不鱼类营养专家,以及广大养殖专业户结合本公司所生产饲料的特点,经多年实践总结的。以此投饵率表作为参考,实际使用时还应根据天气、水质、鱼体质等情况具体掌握,保持鱼吃到七成饱为准,能够充分满足鱼类的营养要求,而且有效的降低饵料系数,降低鱼的发病率,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在高温季节(6月中旬~9月上旬),为防止浮头以及降低发病率,早晚少投,中午前后多投。

例如:早、晚投喂量各占全天投喂量的20%,午前、午后各占全天投喂量的30%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15

技术根源-----北农大

鱼料投饵率表(%)

让世界享用北农大科技16

鱼类增养殖学(3)

《鱼类增养殖学》习题集绪论 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2、何谓综合养鱼?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 (一)养殖鱼类生物学 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2.试述优良养殖对象的选择条件? 3.试述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二)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控制 1.试述各养殖水域中水环境的特点? 2.试述水的运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3.试述水色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4.试述池塘溶氧的特点? 5.何谓热阻力、密度流、氧盈、氧债?它们对池塘溶氧有何影响? 6.试述溶氧对鱼类生存与生长的影响? 7.CO2、pH、O2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8.NH3与NH4+之间有何关系?它们受哪些因子制约? 9.试述精养与粗养水体中三态氮的变化与比例? 10.试述池塘、湖泊、水库生物的特点? 11.水域富营养化有哪些指标? 12.试述淤泥的特点以及对水质与鱼类的影响? 13试述“藻型湖泊”与“草型湖泊”的特点? 14.试述养殖水体有哪几种脱氮方法? (五)鱼类人工繁殖生物学 1.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2.试述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3.试述环境因子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 第一篇各论(技术篇) (一)鱼类人工繁殖技术 1.试述鱼类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 2.试述催产剂的种类、特点和功能? 3.何谓生长成熟和生理成熟?何谓排卵、产卵?何谓效应时间? 4.列出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的计算方法? 5.如何防止亲鱼种质退化? (二)鱼苗鱼种培育 1.何谓夏花、秋花、冬花、春花、过池鱼种? 2.试述家鱼鱼苗阶段的生物学特点? 3.何谓整塘、清塘? 4.试述各类清塘药物,及其优缺点? 5.试述鱼苗清水下塘、肥水下塘和轮虫高峰期限下塘的优劣?(三)池塘养鱼 1.何谓养殖周期?如何缩短养殖周期? 2.试述理想池塘的池塘条件? 3.试述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之间的关系? 4.何谓混养、套养? 5.何谓轮捕轮放?轮捕轮放有哪些优点? 6.何谓“四定”投饵原则? 7.试述鱼类浮头原因?如何预测、防止和解救浮头? 8.增氧机有哪些作用原理?如何合理使用增氧机? (四)天然水域鱼类养殖 1.天然水域有哪些养殖方式?试述各养殖方式的优缺点?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资环)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资环) 一、名词解释 1.养殖和增殖 养殖:指将鱼放入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使其生长、繁殖,长大上市。 增殖:指对水体中原有渔业资源的繁殖和保护,使其形成渔业产量。 2.仔鱼和稚鱼 仔鱼:指刚从卵膜孵出,卵黄囊较大,眼无色素,身体具鳍褶的鱼苗。 稚鱼:指鳍褶完全消失,体侧开始出现鳞片至全身被鳞的鱼苗。 3.鱼苗和鱼种 鱼苗:系指孵化脱膜后的仔鱼和稚鱼的统称; 鱼种:指供池塘、水库、河沟等水体放养,以养成食用鱼的幼鱼。 4.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 鱼苗培育:指将鱼苗经15~20d的饲养,培育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 鱼种培育:指将夏花分塘继续饲养2~5个月,使其长成全长10~20cm的幼鱼。 5.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 个体绝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繁殖季节前卵巢中所怀的成熟卵粒数。 个体相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或单位体长所具有的平均怀卵量。 6.增养殖水域和水域环境 增养殖水域:指所有适宜水生经济动植物生长、繁殖、索饵、越冬及洄游的水域。 水域环境:指水生经济动物生存所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7.池塘养鱼和网箱养鱼 池塘养鱼:是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面积较小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 网箱养鱼:指在天然水域中设置由合成纤维网片或金属网片等材料装配成的一定形状的箱体(称网箱),借助箱内外不断的水交换,维持箱内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饵,高密度地培育鱼种或饲养商品鱼的养鱼方式。 8.生态养鱼和综合养鱼 生态养鱼: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在总结传统渔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的综合养殖生产模式。 综合养殖:是以养鱼为主,渔、农、牧(或渔、农、牧、果)和农副产品加工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形式。 9.合理放养和放养效益 合理放养:指使放养鱼类种群对天然饵料的利用程度尽可能与水体的供饵适应,在能养成商品规格的成鱼或能达到预期规格鱼种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 放养效益:指产出量与放养量的比值。 10.水域生产力和水域鱼产力 水域生产力:指单位水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生产生物有机质的能力。 水域鱼产力:指自养生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再转化到鱼类的生产能力,是水域内在的产鱼潜力,即水体在不投饵、不施肥,依靠天然饵料(初级或次级生产力),通过逐级营养层次的能量转化,可能提供的最大鱼产量。 11.水生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 水生生物资源:是指以水域、滩涂为主要栖息、生长、繁衍场所的生物物种(生物多样性)资源和它们的生物量(渔业产品)资源。

淡水养鱼水产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修改后)

淡水养鱼水产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修改后)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6年碧江区和平乡 淡水养鱼产业化扶贫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实施单位:碧江区和平乡人民政府 项目主管单位:碧江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二0一六年一月 2016年碧江区和平乡淡水养鱼产业化扶贫 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2016年碧江区和平乡淡水养鱼产业化扶贫项目 2、项目性质: 养鱼 3、项目财政扶贫资金额度: 20万元。 4、项目实施单位:碧江区和平乡人民政府 5、项目负责人:李晶电话: 6、监管单位:碧江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7、项目主管单位:碧江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8、负责人:田源电话: 9:项目依托单位:碧江区畜牧水产中心 10、项目负责人:陈世友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鱼苗补助方案 1、建设地点:和平乡德胜屯村老屋场吴家坝(建设时间:从2016年1月-6月) 德胜屯村位于和平南部,全村有农户546户,其中贫困户137户,贫困人口346人。通过淡水养鱼项目养殖的实施,将带动德胜屯村1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2、主要养殖鱼苗及规模 本项目占地70亩,鱼塘长470米,宽100米。 购买鱼苗(规格10-15㎝):200000尾。 3、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环节及额度

本项目补助标准根据碧江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碧江区2016年度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补助标准》(试行)的通知(碧扶领发[2016]14号)文件执行。 本项目基础设施总投资为万元(自筹);鱼苗总投资2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投入20万元;共计万元。 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环节及额度如下: 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概算表 4、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方式 本项目补助方式:实行先养后补的方式执行。 三、项目利益联结机制 为确保项目实施后贫困农户的利益,达到扶贫效果,在利益分配上按销售纯利润,按“二二三三”分成,鱼塘基础建设借款还贷占3成, 10个贫困户占3成,工人工资占2成,支付土地承包费2成,[50万元×(纯利润/总投资)×30%]连续带动贫困农户3年,并签订扶持带动协议。 四、项目实施主要技术方案 (一)主要技术路线 1、技术说明 ⑴选址:鱼塘是鱼类生活的场所,鱼塘条件的优劣,对鱼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选择鱼塘建设时必须把握原则是选择地理位置宽阔、平

鱼类养殖技术

目录 前言3第一章养殖品种的选择4 一、养殖品种选择的原则4 二、养殖鱼类品种简介5(一)鲢鱼和鳙鱼 5 (二)鲤鱼和鲫鱼8 (三)草鱼、团头鲂、三角鲂11 (四)细鳞斜颌鲴15 (五)翘嘴红鮊、鳜鱼、大口鲶17 第二章无公害水产养殖场的环境卫生治理22一、无公害水产养殖场水源的选择22(一)水源可能存在的污染物22 (二)无公害水产养殖场对水源的环境卫生要求25 二、无公害水产养殖场环境治理技术措施26 (一) 无公害水产养殖场的水质治理26 (二)无公害水产养殖场的底质治理31 第三章无公害饲料的选择33一、无公害饲料的差不多要求33

二、鲢鳙鱼的天然饵料34(一)浮游植物34 (二)浮游动物35 三、人工饲料37(一)鲢鳙鱼人工饲料的质量要求37 (二)常用的鲢鳙鱼人工饲料38 (三)鲢鳙鱼配合饲料51 第四章科学的饲养治理53一、鲢、鳙鱼种的培育53(一)鱼种池的选择和预备53 (二)夏花鱼种的放养54 (三)鱼种的饲养56 二、鲢、鳙鱼的池塘成鱼养殖58(一)池塘的要求59 (二)池塘预备59 (三)鱼种的放养60 (四)日常治理61 (五)产品出池与销售64 三、鲢、鳙鱼的水库成鱼养殖64

(一)养鱼水库的差不多要求64 (二)鱼种放养65 (三)施肥与投饵69 (四)凶狠鱼类的操纵74 (五)水库捕捞77 第五章疾病防控及安全用药80一、鱼病的预防80(一)改善和优化水体的生态环境80 (二)切断传播途径消灭病原体81 (三)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82 二、无公害鲢、鳙鱼标准化生产对渔药使用的要求83(一)渔药使用的差不多原则83 (二)、渔药使用的差不多知识84 (三)杜绝禁用鱼药93 三、鱼病诊断93(一)现场观看93 (二)情况调查94 (三)鱼体检查94 四、常见鱼病的防治96

淡水鱼的主要品种

淡水鱼的主要品种 文章出处:发布时间:2005-05-18 主要品种 目前,我国淡水养殖的鱼类约有30余种。其中普遍养殖的主要种类有传统养殖的“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还有近些年来新发展的(包括从国外引进的)养殖品种,如埃及胡子鲇、大口鲇、白鲫、细鳞鲴和各种尼罗非鲫等10余种,也是常见的养殖对象。现分别将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作简要介绍。 一、青鱼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又叫黑鲩、青鲩、青根鱼。呈圆筒型,腹部圆而无角质棱,头较尖,体色及各鳍青黑,腹部灰白,鳞大而圆,尾鳍叉形。咽部有坚实的臼状齿,适于压磨食物。肠较短,约为其体长的1.5倍。在天然环境的 二、 三、 四、全国淡水鱼分类示意图 五、 六、水体中主要以螺蚌类及水生蚯蚓和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食。栖息于水的中下层。青鱼在我国 长江、珠江及东北一些河流均有分布,但资源趋少。其最大个体重量可达60~70公斤。其肉嫩味美,经济价值高。南北各地均可养殖。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生长较快,只是其饵料比较缺乏,少有单养。如与草鱼、鲢、鳙鱼搭配混养较为恰当。喂养到体重2~3公斤时上市为宜。 二、草鱼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又叫白鲩、草棒、白鲜、鲩鱼。体较长,近似圆柱形,腹面无角质棱。体色黄褐,背方、头部的颜色较深,腹部灰白。鳞大而圆,后缘灰褐。各鳍色淡灰或淡黄。通常喜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或靠水草多的地方,是比较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体长6厘米以下的鱼苗、鱼种主要吃浮游动物和藻类,生长至6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就明显地转向吃食各种草类,如眼子菜、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浮萍等水生植物,也喜吃各种陆生嫩草、蔬菜、米糠、麸皮、豆饼、豆渣和酒糟等。草鱼生长的最适水温为24~30℃之间,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 草鱼的性成熟年龄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4~5龄的草鱼可达到性成熟阶段,南方成熟早于北方1~2年。雄鱼比雌鱼又普遍早熟一年。初次达到性成熟的雌鱼重约10公

几种常见的鱼类致病菌及其培养鉴定方法

爱德华氏菌属 1、迟缓爱德华氏菌 特征:迟缓爱德华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短杆菌,大小多在(0、5 ~1)μm×(1-3)μm,无荚膜,亦不形成芽孢,为周毛菌,能运动。生长温度范围为15-42℃,最适为37℃,适宜pH值范围为5、5-9、0。但以pH 7、2较好,耐食盐浓度为0-4%, 培养:该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5℃培养24,能形成圆形隆起灰白色湿润并带有光泽呈半透明状的菌落直径约为0、5-1mm, 在含5%-10%血液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常用绵羊或家兔脱纤血液上的菌落与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的基本一致,但稍大些。在麦康凯琼脂、SS琼脂、胆盐硫化氢乳糖琼脂(DHL)、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盐(XLD)琼脂等肠道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可形成较小菌落因其产生硫化氢能使菌落中央为黑色。在普通营养肉汤中呈均匀混浊生长。 危害:德华氏菌感染症,鳖发生白板病,鳗鲡红头病,鳝鱼的红病与渠道鲇鱼的气肿性腐烂病等 感染:感染可发生于全年缺乏明显的季节性,在水温20℃以上时均可发生,但一般认为水温在15℃时,就能发生高峰期多出现在水温25-30℃时,一般于春季与夏季易发流行。人工养殖的淡水鱼与海水鱼中均发现有该菌感染的发生如鲫、金鱼、虹鳟、大鳞大马哈鱼、黑鲈、真鲷、丽鲷、黑鲷、鲻鱼、川鲽、牙鲆等均可被感染发病,实验性可感染鲤鱼与青蛙。 分离培养:对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培养,常见的临床标本材料就是表皮肌肉坏死组织及内脏器官组织等。通常将被检材料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血液琼脂及某种肠道菌选择性培养基(如SS琼脂、DHL琼脂、XLD琼脂、麦康凯琼脂等)平板,置28℃或37℃恒温培养18-24h。 形态特征检查:包括对标本材料中及纯培养物的爱德华氏菌形态检查,常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按该菌相应形态特征予以判定。 2、鲇鱼爱德华氏菌 特征:鲇鱼爱德华氏菌属于爱德华氏菌属,在该属细菌中最难培养。菌体大小约1um×(2-3) um,为小直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兼性厌氧,25℃时有动力,在37℃时无动力。菌落大小为0、5mm 左右,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由鲇鱼爱德华氏菌所引起的鱼类爱德华氏菌病主要就是鲇鱼肠道败血症。该病有季节性,常发生于春季与秋季,鳙等可被感染发病,病鱼在咽部及口腔附近出现皮肤出血或淤血、鳃色变淡、突眼症状,解剖可见肾脏与脾脏肿胀,肝脏出血且有坏死灶,腹膜内有血性腹水。 培养:鲇鱼爱德华氏菌除为该属细菌中难养的。在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较缓慢常需培养约

淡水鱼养殖技术

?淡水鱼养殖技术 ? 1.淡水养鱼技术要点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0.75公斤,如放养0.5--0.75公斤的可长到1.0--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5公斤,团头鲂 150--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高产放养模式: 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中国常见淡水鱼名称对照,图文并茂教会你认识淡水鱼

中国常见淡水鱼名称对照,图文并茂教会你认识淡水鱼 导语淡水鱼,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狭义的说,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如只有「幼鱼期」或「成鱼期」,或是终其一生都必须在淡水域中渡过的鱼类。下面是淡水鱼有哪些,淡水鱼图片及文字说明,教会你认识生活中最常见的淡水鱼。 鲤鱼(I i y鱼类,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鲤科(Cyprinidae )中粗强的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 。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中文学名:鲤鱼拉丁学名:Cyprinus carpio 别称: 鲤拐子、鲤子草鱼(c a o y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 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鲤科。体延长,亚圆筒形,体长大1m 余。体青黄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齿梳状。栖息水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

3-4 龄成熟,在江河上游产卵,可人工繁殖。生长快,最大个体达30kg 左右。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肉味美,鱼胆有毒。中文学名:草鱼拉丁学 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别称: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乌青、草苞、草根(东北)、混子螺蛳青(lu 6 s i q i n学名青鱼,是鲤形目、鲤科的脊椎动物,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比较多,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青、鲢、草、鳙)之一。中文学名:螺蛳青生活习性: 它多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一般不游至水面。因为各地都能适应,肉质好,长得快,体型较大,是经济性鱼类,所以是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西湖就有许多青鱼。青鱼食性比较单纯,喜欢吃软体的螺蛳、贝壳类等食物,为肉食性鱼类,因此青鱼也是“四大家鱼”中最好吃的,肉质特别鲜嫩。鳙鱼(y o ng y u ()学名: Aristichthys nobilis )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 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 中上层。是中国特有鱼类。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能食用,对人体有提高智商、增强记忆、补充营养、延缓衰老的作用。中文学名: 鳙鱼拉丁学 名:Aristichthys nobilis 别称: 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黑鲢鲢鱼(li a

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夏花的种类和质量鉴别

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夏花的种类和质量鉴别 胚后期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 1.仔鱼期此阶段仔鱼全长0.8cm~1.7cm。从出膜到卵黄囊完全吸收为止,在养殖上称此期为嫩口鱼苗(sac fry)另外,因它具有卵黄囊,故又称卵黄囊仔鱼期,但有些鱼类如鰕虎鱼的胚胎在出膜前卵黄已完全吸收,故无仔鱼期。 2.稚鱼期鳍褶完全消失,体侧开始出现鳞片以至全身被鳞,全长1.7cm~7.0cm。鸟仔、夏花和7cm左右的鱼种属于稚鱼期。从卵黄吸收完毕到奇鳍褶开始退化,软骨性鳍条开始形成为止。此时鳞片尚未形成,称此期为稚鱼期又称仔鱼后期(postlarval stage) 。 3.幼鱼期全身被鳞,侧线明显,胸鳍条末端分枝,体色和斑纹与成鱼相似。全长7.5cm以上的鱼种属于幼鱼期。 4.性未成熟期具有成鱼的形态结构,但性腺未发育成熟。南方1龄~2龄、北方2龄~3龄的家鱼属于此期。 5.成鱼期性腺第一次成熟至衰老死亡属成鱼期。 本章重点介绍主要养殖鱼类的苗种生物学及其胚后期的生长特性。 15.1 鱼苗、鱼种生物学 鱼苗、鱼种的培育,就是从孵化后3d~4d的鱼苗,养成供食用鱼池塘、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放养的鱼种。一般分两个阶段:鱼苗经18d~22d培养,养成3cm左右的稚鱼,此时正值夏季,故通称夏花(又称火片、寸片);夏花再经3个月~5个月的饲养,养成8cm~20cm长的鱼种,此时正值冬季,故通称冬花(又称冬片),北方鱼种秋季出塘称秋花(秋片),经越冬后称春花(春片)。也有分三个阶段培育的:鱼苗经10d~15d饲养,养成1.5cm~2.0cm的稚鱼,称为乌仔;乌仔再经过10d~15d饲养,养成3cm~5cm的夏花;再由夏花养成10cm~20cm的鱼种。15.1.1 食性 刚孵出的鱼苗均以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当鱼苗体内鳔充气后,鱼苗一面吸收卵黄,一面开始摄取外界食物;当卵黄囊消失,鱼苗就完全依靠摄取外界食物为营养。只能吞食一些小型浮游动物,其主要食物是轮虫和桡足类的无节幼体。生产上通常将此时摄食的饵料称为“开口饵料”。 总之,鲢、鳙、草鱼、青鱼、鲤等鱼苗到鱼种的发育阶段,摄食方式的转化是:鲢、鳙鱼由吞食过渡到滤食;草鱼、青鱼、鲤鱼则始终都是吞食,其食谱范围逐步扩大,食物个体增大。 15.1.2 生长 在鱼苗、鱼种阶段,鲢、鳙、草鱼、青鱼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鱼苗到夏花阶段,它们的相对生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思考题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和思考题(2012年4月) 继续教育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2011级 2011-2012(2) 1、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鱼类增养殖;集约化养殖、健康养殖。 2、何谓增殖?鱼类增殖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4、评价一种鱼类作为养殖对象渔业品质高低的标准是什么? 5、鱼类的种、亚种、种群;变种、品种、品系。 6、简述养殖鱼类摄食器官形态结构和摄食方式。 7、鲢鳙是怎样摄食浮游生物的? 8、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养殖鱼类生长的一般规律。 9、相对生长、瞬时生长率、性成熟年龄、性周期、相对怀卵量、成熟系数。 10、简述养殖鱼类性成熟年龄和性周期过程。 11、简述养殖鱼类产卵繁殖要求条件、生殖行为和产出卵的性质。 12、简述养殖鱼类的栖息习性。 13、简述养殖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性(生存范围、最适生长和繁殖适温) 14、浮游植物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15、精养鱼池浮游植物发生发展的顶级群落是什么? 16、怎样理解“肥、活、嫩、爽”? 17、怎样评价蓝绿藻和鞭毛藻类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8、浮游动物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19、简述池中常见的底栖动物及其作用。 20、简述维管束植物在湖泊水库渔业生态中的作用。 21、简述腐屑在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2、简述深水湖泊水温分层现象(温跃层)。 23、何谓氧债?养殖池存在氧债的危险是什么? 24、简述养殖池发生密度流的条件及对水质的影响。 25、简述养殖池溶解氧的主要来源与消耗及其变化规律。 26、改善养殖池溶氧状况的措施和办法有哪些? 27、养殖池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和水质调控的措施和办法。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

中国淡水鱼的种类 不同时期,不同著作中统计结果差异较大。据最近出版的《中国脊椎动物大全》和正在编印的《中国动物志》粗略统计,分布在中国的淡水(包括沿海河口)的鱼类共有1050种,分属于18目52科294属。其中纯淡水鱼类967种,海河洄游性鱼类15种,河口性鱼类68种。在这一千另五十种鱼类中,大体可分属下列四大类: 1、圆口类:这一类鱼是最原始的鱼形脊椎动物。鱼口没有真正的上下颚,口器形成吸盘,过着寄生或半寄生生活。身上没有真正的脊椎,祗有脊索。从进化的时期而论,圆口类首先发见于中奥陶纪,在志留纪及下泥盆纪最为发达,至下泥盆纪则渐趋绝灭,仅有少数种类遗留至今。在我国淡水中,仅七鳃鳗属的3个种生活于东北地区黑龙江至辽河诸河流中。 2、软骨鱼类:软骨鱼类从上泥盆纪发现,至石炭纪最为发达,随着再继续进化以成为现代的鲨类与鳐类。此类鱼全身骨胳均为软骨,鳞片为细小盾鳞,肠内有螺旋瓣。这是一群低等的真正鱼类,现生软骨鱼类几乎都是生活在海洋中,仅有极个别种类生活于淡水中,其中赤魟除大量生活于海洋外,有一小群体定居于我国广西南宁至龙州的西江水系左江中,从其进化史看,赤魟为海产鱼类。据古地质考证,广西原为海洋,由于地壳的造山运动,均在新生代上第三纪上新世末期,当海水退出广西而被"陆封"定居于内陆水体中。 3、软骨硬鳞鱼类:此类鱼属硬骨鱼类,但骨胳系统为软骨性。体表鳞片表现为骨质菱形的原始鳞片,尾鳍为歪形,肠内具螺旋瓣。原始软骨硬鳞鱼类出现于泥盆纪,在地球上生存了相当长时间,到中生代大部分种类绝灭。现生的鲟鱼类出现于白堊纪,现在生存的种类不多,仅分布于高纬度的北冰洋区,我国淡水中生活着白鲟科的一种和鲟科2属8种。 4、真骨鱼类:这是现生的普通习见、真正的鱼类,为现代最蘩盛的鱼类,中国的一千另五十种淡水鱼类中,除少数种(13种)外,几乎都属真骨鱼类。中国的淡水鱼类以鲤形目为主,尤其是鲤科鱼类约占总数的一半。其中鲱形目1科3属5种,鲑形目6科17属32种,鳗鲡目1科1属2种,鲤形目6科170属740种,鲇形目10种27属110种,鳉形目2科3属4种,颌针鱼目1科1属4种,鳕形目1科1属1种,刺形目1科2属2种,鲻形目1科3属7种,合鳃鱼目1科1属1种,鲈形目12科51属110种,鲉形目1科4属8种,鲽形目3科3属5种,鲀形目1科2属6种,总数为15目49科1037种。 真骨鱼类出现于侏罗纪,在白堊纪时,古代真骨鱼类进化为现代真骨鱼类其形态结构起了较大变化。头骨的上下颌普遍缩短,高级类型的上颌骨特化为没有牙齿的骨棒,牙齿集中到前颌骨上,尾鳍变成了完全对称尾或称正形尾,内骨骼高度骨化,奇鳍和偶鳍均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形状,腹鳍也常常由腹部移到紧挨头部,鳞片变得很薄,呈圆形。真骨鱼类的内外结构均具备了完善的水生适应构造,从白堊纪开始,沿着许多的辐射适应的路线发展,使它们成为地球表面一切水域的生活者。 我国的主要淡水鱼种类和分布情况

我国淡水鱼种类及分布情况

我国淡水鱼种类及分布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水面较多国家之一,淡水面积约为三亿亩,其中可供养鱼的水面约7500万亩。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或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鱼类生长,又有草、鲢、鳙、青、鲮、鲤、鲫、团头鲂等优良鱼类的养殖技术,所以是当今世界淡水养殖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无论养殖的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领先地位。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理和自然环境各异,各地区的鱼类品种各具特色。按照气候的区域分类,以下是鱼类的分布情形:东南区:其中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台湾和海南岛等地,这些地区主要生长喜暖性鱼类,品种繁多。其中代表鱼类有鲮鱼、卷口鱼、中华鲅鱼、东坡鱼、花鳅鱼、腊光长鳅、沙鳅、扁头平鳅、爬岩鳅、平鳍鳅、小吻鱼、长鳍鳍鲇、胡子鲇、鳗鲡、黄鳝、斗鱼、攀鲈等,而主要养殖鱼类为青、草、鲢、鳙、鲮、团投鲂、胡子鲇、罗非鱼等南方品种。 江河平原区:其中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及辽河下游,这里除了江河流域,还有众多的湖泊,是我国淡水鱼类的主产区。天然水产鱼类众多而盛名,有青、草、鲢、鳙、鲤、鲫、鲇、鳊、鳡、团头鲂、乌鲡、鳗鲡等,太湖的银鱼、长江的的鲟鱼、鲋鱼、鲚鱼产量很大,养殖的鱼种有青、草、鲢、鳙、鲤、鲫、团头鲂、罗非鱼以及一些鲤鱼的杂交品种。 北部区:这里主产冷水鱼类,天然水体盛产鲟鱼属、狗鱼属、哲罗鲑属等鱼类,如大马哈鱼、狗鱼、香鱼、雪鱼、拟赤捎鱼、八目鳗等是这里的特有而具代表性的鱼类。人工养殖除青、草、鲢、鳙、鲤、鲫和团头鲂,还饲养红鳟鱼。 西北高原区:包括新疆、西藏北部、内蒙、青海、甘肃、陕西、山西等地,这些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天然水体盛产中华弓鱼、黄爪鱼、裸鲤等,其它还有条鳅、江鳅等鱼类。 努澜区:其中包括西藏南部、四川、云南西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都流经这里,使东南区和西北高原区的鱼类,通过江流共存于此,如鲮鱼、中华鲅鱼、东坡鱼、平鳍鳅、沙鳅、条鳅、须瞅、鲈鱼、黄缮、乌鳢、中华弓鱼等形成东南区及西北区鱼类群系混合的特点。主要养殖仍是青、草、鲢、鳙、鲤、鲫、团头鲂以及近年大量繁殖的鲤鱼杂交品种等。 国淡水鱼主要养殖品种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目前,我国淡水养殖的水产品种有数十种。其中,普通养殖种类有传统的“四大家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还有近些年来新发展的(包括从国外引进的),如 尼罗罗非鱼、淡水白鲳、斑点叉尾鮰、黄 鳝、鳜鱼、河蟹等。现分别将目前市场上畅销的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作简要的介绍。 青鱼俗称青鲩、螺蛳青。青鱼原产于长江、珠江水系,现在全国各地均有养殖,因实行轮捕轮放,全年均有生产,以秋冬季为旺季。青鱼体青灰色,背部尤深,腹面灰白色,各鳍均为灰黑色。青鱼个体大,肉厚、多脂、味美,刺大而少,富含营养,是淡水鱼中的上品,经济价值很高草鱼俗称白鲩、草鲲。草鱼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广,南北均产,以11~12月份产量最多。草鱼是大型鱼,体呈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面白色。草鱼肉质白嫩、韧性好、出肉率高

鱼类养殖

鱼类养殖市场调研 鱼类一直都是人类食物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餐桌上占据着有利的位置,鱼肉类食品具备高蛋白、高营养、低热量的优点。谈起一道道以鱼肉为原料烹饪的美食,红烧鲤鱼,西湖醋鱼、清蒸鲳鱼、麻辣鱼、武昌鱼等等、无一不是令人食指大动的美味佳肴,无时无刻牵动着我们这群吃货的心。而鱼类养殖作为相关的产业,因为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也纷纷吸引了很多养殖户进行鱼类养殖,那么鱼类养殖到底有多大的利润空间,是否具备盈利能力,则需要对鱼类养殖及市场销售进行一个详细的市场调查及分析。 在开封及周边郑州地区主要的鱼类养殖区为黄河沿岸地区,主要是以淡水鱼养殖为主,养殖鱼类主要为传统的黄河草鱼纲包括草鱼、鲤鱼、黑鱼、鲶鱼等,当然有些有见识的养殖户在养殖传统鱼类的同时,加入了新的品种,如淡水鲳鱼、金昌鱼等品种的食用鱼。另外还有一些养殖户独具慧眼,积极开发了新的养殖项目---------观赏鱼。 相比较其他的养殖项目,鱼类养殖是最简单的,同样也是最为辛苦的,看似简单是基本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不会出现过去养鱼过程中遇到过的“大事故”,如鱼池缺氧,大面积鱼群死亡。但是养鱼又是最为辛苦的,相比较其他的陆地

养殖,养鱼总是隔着一层水,需要格外的照顾。如,每天早晨4-5时就要给鱼喂食,一天多次池中充氧,每隔一段时间(大约每卖一茬)就要返修鱼塘,进行清池,都需要花费极大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作为一名农贷员,必须要充分了解鱼类的养殖方法及市场的行情波动,这样才能充分把握风险,防控风险。为此,我们经常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深入基层多次与鱼类养殖户交流,对于养鱼业渐渐地有了一些了解。 鱼类生长期以及鱼的销售季节:养鱼对于环境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不但要求有水塘,同时不同的鱼类,对于气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开封及周边地区的鱼类是一年两季型,通常是3月-7月,7月-10月。到了冬季由于气候原因,鱼类进入冬眠期。鱼类养殖户才真正进入了一个较为清闲的时间。鱼一年分为两个销售期,对于一个养殖鱼的农户来说,8月份的鱼市是格外的重要的,临近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并且人们越来越多偏爱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鱼肉无疑是最佳的选择,特别是相比于其他肉类猪肉,鸡肉价格,鱼肉价格的波动性小了好多。加上越来越多烹制方法,已经解决了鱼肉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鱼肉愈发的美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养殖鱼与陆地养殖的区别:鱼类养殖与平常的陆地养殖比较起来,对于地理因素的要求极高,首先要有一个池塘,同时与别的陆地养殖比较,地点更加固定,迁移的成本要高出非常多---------重新建立一个鱼塘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鱼类相比较其他

海水鱼类养殖

海水鱼养殖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1 (了解)我国海水鱼养殖的种类有:鲻鱼、梭鱼、遮目鱼、大弹涂鱼、蓝子鱼、黑鲷、黄鳍鲷、花鲈、尖吻鲈、中华乌塘鳢、大黄鱼、美国红鱼、石斑鱼、海鳗、河豚、牙鲆、大菱鲆、真鲷等。 2 海水鱼的养殖模式:港养、池塘养殖、海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浅海网围养殖 3 海水养殖存在的问题: 1)池塘养鱼方面:基础理论较薄弱,应借鉴于淡水池塘养殖理论,探求海水池塘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提高单位水体生产力。 2)网箱养鱼方面:网箱布局过于稠密,超出海区环境容纳量,致使水流不畅,局部严重缺氧,加上残饵和排泄物过多,养殖区域的污染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另外,网箱抗风能力差,应发展深水抗风网箱。 3)工厂化养鱼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养鱼设施、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尤其要加强水处理系统、水质自动监测与控制的研究。 4)人工繁殖方面:有些海水鱼类,其人工繁殖的苗种已能满足养殖生产需要,但还有相当一部分鱼类,其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尚未完全突破,所培育的苗种数量有限,有些还靠从自然海区捕捞,有些靠进口,致使苗种和成鱼价格认为炒得很高,跌的也很快。 5)饵料方面:目前海水养殖的主要是肉食鱼类,所用的饵料大部分是动物性饵料,人工育苗采用的系列饵料一般为双壳类受精卵及其单轮幼虫、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枝角类以及鱼虾贝肉糜。应加强研究和开发仔稚鱼微囊微粒饲料,逐步取代生物饵料。成鱼主要以新鲜或冷冻的小杂鱼、低值的贝类和虾类为主,部分用的是配合饲料,饵料来源没有保证,且易污染水质。应进一步改进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着重诱食剂和添加剂的研究。 4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与国外发展的差距:a,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不高、水处理技术落后。b,养殖自身污染控制。C,可持续管理理念。d,意识差距。 5 海水养殖发展和展望: 1)健康养殖是未来海水养殖的核心目标 2)立足于生态养殖:a,优化养殖新模式。b,建立自养和异养符合生态养殖系统。c,优化已养殖海域的结构。d,实现滩涂养殖、浅海养殖。e,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 3)构建现代养殖生态体系:a,提高种质、病害、环境和产品质量。b,构建先进的养殖模式和清洁模式。c,根据市场需求,建立高端水产品养殖基地。d,发展海洋牧场生态工厂与资源增殖技术。 6 牙鲆的生活习性:1)牙鲆为冷温水底栖鱼类,一般栖息于水温较低的砂质海底;2)牙鲆仔鱼培养的最适温度17-20℃,成鱼生长的适温14-23℃,最适温度21℃;3)牙鲆为广盐性鱼类,能在盐度低于8‰的河口地带生活;4)牙鲆耐低氧的能力较强,养殖的溶氧应保持在4mg/L以上;5)牙鲆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甲壳类为主食;6)自然海区的牙鲆性成熟的年龄,一般雌性为3-4龄,雄性在2-3龄,每年的4-6月是牙鲆的繁殖季节,繁殖盛期为5月,为分批产卵的鱼类。 7 牙鲆的雌雄鉴别:牙鲆在非生殖季节难以鉴别雌雄,在产卵期可以通过挤压腹部,观察生殖孔的办法鉴别。生殖孔偏向无眼侧,且红而圆者为雌性,生殖孔偏向有眼侧且细长而不发红者为雄性。 8 牙鲆人工育苗期间饵料的投喂:轮虫(5-22龄,5-10个/mg,3-4次)→卤虫幼体(15-50

鱼类增养殖学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鱼类增养殖学》王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题型及分数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占40%;问题占60%。 2、内容比例 专业述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40%; 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20%(注:具体的养殖工艺不列入考试范围); 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40%。 二、考试内容 绪论 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1、鱼类养殖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增长的主要途径 2、所选鱼类具有生长快、肉味美、食物链短、适应性强、饲料容易解决、鱼种容易获得的特点 3、充分利用当地天然饵料资源和有机肥料 4、通常采用立体混养的方式 5、科学的养殖管理 6、综合养鱼:养殖业、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环保、营销等结合一体 2、何谓综合养鱼 以池塘养鱼为主,兼营作物栽培、畜禽饲养和农畜产品加工的一种生产方式。 3、何谓用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

(一)养殖鱼类生物学 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①物种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②品种是畜牧学的基本单位,是人工选 择的产物。从遗传角度来看,品种是具特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配套体系的类群 2、试述优良养殖对象的选择条件。 1、生长快 2、食物链短 3、食性或食谱范围广,饲料容易获得 4、苗种容易获得 5、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3、试述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食性: 草鱼,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青鱼,为肉食性鱼类 鲢、鳙,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它们具有特殊的滤食器官 鳊、鲂,均为草食性鱼类 鲮,口下位 繁殖习性:青草鲢鳙鲮均为敞水性产卵类型,它们不能在池塘等小水体自然界产卵。鲤鲫不仅可在江河中产卵,也能在湖泊、水库,池塘等净水中产卵。 生活习性:鲢鱼性急躁,行动敏捷,活泼而善跳跃。 鳙鱼性温和,行动迟缓。草鱼性活泼,行动迅速,游泳快,食量大,抢食凶。青鱼性胆怯,行动迟缓,吃食斯文,抢食能力差。鲤鱼鲫鱼鲮鱼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强,食性杂对饵料的要求不严,寻食能力强,能清扫食物残饵。团头鲂性情温和易捕捞抗病率强。鳊鱼性胆怯不易捕捞。 (二)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控制 1、试述各养殖水域中水环境的特点。 2、试述水的运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3、试述水色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4、试述池塘溶氧的特点。 5、何谓热阻力、密度流、氧盈、氧债它们对池塘溶氧有何影响 6、试述溶氧对鱼类生存与生长的影响。 7、CO2、pH、O2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福建常见淡水鱼

福建淡水鱼类共有241种,占全省鱼类总数的%。其中纯淡水种类187种,回游性鱼类15种,河口性鱼类39种。福建淡水鱼类资源丰富,仅特有种类就占14种之多。福建省的中华鲟和胭脂鱼均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现就部分种类简述如下: 1.中华鲟体呈梭形,为溯河产卵的回游性鱼类。平时栖于近海,春夏生活于河口,秋季生殖季节亲鱼成批上溯长江、西江上游产卵。该种为大型经济鱼类,系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动物,见于福建沿海。 2.胭脂鱼俗称雷公鱼。体侧扁,背部隆起,成熟个体呈胭脂红色。为江河中下层鱼类,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及藻类,大者重达30余千克,系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动物。分布于闽江中上游。 3.鲥俗称鲥刺。体呈长椭圆形,有回游习性,生殖季节亲鱼入闽江口产卵。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素被誉为名贵的食用鱼。分布于沿海及闽江口。 4.斑俗称油。体呈长椭圆形。生殖期亲鱼进河口产卵,该鱼含油脂较多,味鲜美。分布于闽江口、九龙江口。 5.风鲚俗称黄刺。体侧扁而长,为常见的小型鱼类。栖息于港湾和河口附近,见于沿海、闽江口、九龙江、晋江、木兰溪。闽江最多。 6.香鱼俗称溪鳁。体窄长。为溯河产卵的回游性鱼类,秋冬季于中下游浅滩产卵。肉细味美,具特殊香味。分布于沿海、闽江、九龙江、交溪。 7.花鳗鲡俗称鲈鳗、溪滑。体重达30~50千克,为大型经济鱼类。栖于山涧、溪流和水库的乱石洞穴中,主食动物性食料,营养丰富。各江河水域均有分布。 此外,福州鳗鲡、短头鳗鲡和乌耳鳗鲡均为福建省特有种。 8.青鱼俗称乌溜草。栖于水体中下层,主食螺、蚬、蚌等。为国内传统淡水养殖四大鱼类之一。 9.草鱼俗称鲩、草鲩。生活于水体中上层。草食性鱼类,生长快,为省主要的养殖鱼类。

福建常见淡水鱼

福建淡水鱼类共有241种,占全省鱼类总数的29.5%。其中纯淡水种类187种,回游性鱼类15种,河口性鱼类39种。福建淡水鱼类资源丰富,仅特有种类就占14种之多。福建省的中华鲟和胭脂鱼均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现就部分种类简述如下: 1.中华鲟体呈梭形,为溯河产卵的回游性鱼类。平时栖于近海,春夏生活于河口,秋季生殖季节亲鱼成批上溯长江、西江上游产卵。该种为大型经济鱼类,系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动物,见于福建沿海。

2.胭脂鱼俗称雷公鱼。体侧扁,背部隆起,成熟个体呈胭脂红色。为江河中下层鱼类,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及藻类,大者重达30余千克,系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动物。分布于闽江中上游。 3.鲥俗称鲥刺。体呈长椭圆形,有回游习性,生殖季节亲鱼入闽江口产卵。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素被誉为名贵的食用鱼。分布于沿海及闽江口。

4.斑俗称油。体呈长椭圆形。生殖期亲鱼进河口产卵,该鱼含油脂较多,味鲜美。分布于闽江口、九龙江口。 5.风鲚俗称黄刺。体侧扁而长,为常见的小型鱼类。栖息于港湾和河口附近,见于沿海、闽江口、九龙江、晋江、木兰溪。闽江最多。

6.香鱼俗称溪鳁。体窄长。为溯河产卵的回游性鱼类,秋冬季于中下游浅滩产卵。肉细味美,具特殊香味。分布于沿海、闽江、九龙江、交溪。 7.花鳗鲡俗称鲈鳗、溪滑。体重达30~50千克,为大型经济鱼类。栖于山涧、溪流和水库的乱石洞穴中,主食动物性食料,营养丰富。各江河水域均有分布。

此外,福州鳗鲡、短头鳗鲡和乌耳鳗鲡均为福建省特有种。 8.青鱼俗称乌溜草。栖于水体中下层,主食螺、蚬、蚌等。为国内传统淡水养殖四大鱼类之一。 9.草鱼俗称鲩、草鲩。生活于水体中上层。草食性鱼类,生长快,为省主要的养殖鱼类。 10.长江体长,侧扁。温水性鱼类。分布于闽江上游山区的冷水涧中,是该鱼分布纬度最低的记录。 图片暂缺 11.赤眼鳟俗称红目鲀。形态与草鱼相似。主要栖于静水或流速较缓的水域,省内各水系均有分布。食物以藻类和水生植物为主。在福州地区,该鱼为池塘混养对象。

名贵优良杂食性淡水养殖鱼类

国内名贵优良杂食性淡水养殖鱼类 (可驯化吃食配合饲料) 1、细鳞斜颌鲴: 生长特性:野生中小型鱼类,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生长速度极快,自然水体中,当年孵化鱼苗到年底可达到2~3两,第二年一般可达到1~1.2斤左右。天然水体中最大个体可达60厘米。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 一年四季均能生长,是既适低温又耐高温的鱼类,是各种鱼类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这是黄板刁特殊的生理特征和移植与养殖的最大优势。水温15~35℃是最佳生长期,最适生长水温22~24℃,耐氧能力近似白鲢。 食物食性:刮食性鱼类,用上下颌的锋利角质边缘刮食底泥和着生藻类,苗期以浮游生物为食;食性有明显的更替过程,随着鱼体长度的增长,腐屑和底泥在肠管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成鱼可占食物总量90%以上。 饵料特殊,不与主养经济鱼类争食,主要摄食植物碎屑、腐殖质和底层着生的藻类,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养殖方式的改变,又能改换其它的饵料,在0~38℃水温均能正常摄食,池塘养殖可投喂糠、麸、配合饲料。 食物食性:刮食性鱼类,用上下颌的锋利角质边缘刮食底泥和着生藻类,苗期以浮游生物为食;食性有明显的更替过程,随着鱼体长度的增长,腐屑和底泥在肠管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成鱼可占食物总量90%以上。 饵料特殊,不与主养经济鱼类争食,主要摄食植物碎屑、腐殖质和底层着生的藻类,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养殖方式的改变,又能改换其它的饵料,在0~38℃水温均能正常摄食,池塘养殖可投喂糠、麸、配合饲料。 养殖特性:生活于水体中下层,群栖性。生长快、食性广、饲料来源广、抗病能强和容易捕捞的特点,可在水库、湖泊、池塘养殖。也适合在堰塘和精养渔池等小水面养殖。 鱼种投放的规格越大,鱼生长速度越快。精养池塘在放足“四大家鱼”后,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