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2011企业名录

中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2011企业名录

中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2011企业名录
中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2011企业名录

厂家名称联系人职务

伟世通Visteon Corporation 谢晓燕采购专员

伟世通Visteon Corporation 董瑞云项目采购

伟世通Visteon Corporation 韩磊采购专员

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郭美玉国际采购部经理

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卢志强资深采购工程师

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王辉资深采购工程师

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李雪梅采购工程师

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张娅雯国际采购部助理

WAI-畅博电子钱伟采购经理

WAI-畅博电子江浩首席代表

美国美铝亚洲有限公司李志平亚洲资源采购(总监)

美国美铝亚洲有限公司马振宇亚洲资源采购(汽车零件项目主管)

美国美铝亚洲有限公司杨桦亚洲资源采购(执行助理)

美国美铝亚洲有限公司黄懿亚洲资源采购(商务分析师)

罗孚集团Mg Rover Group 李冰采购经理

罗孚集团Mg Rover Group 何李强采购经理

德国大陆特威斯邹波中国采购部经理(博士)

德国大陆特威斯徐蛟采购专员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刘俊采购经理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ANDREAS SCHNEIDER 采购经理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李宏伟项目采购专员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徐为胜项目采购专员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郑海瀚项目采购专员

佛吉亚中国代表处Lee Smith 佛吉亚中国项目总监

佛吉亚中国代表处Yannick Feder 佛吉亚中国项目运作经理

佛吉亚中国代表处Matrix Chen 佛吉亚中国项目经理

法雷奥中国采购中心MICHEL 亚太采购总监

法雷奥中国采购中心朱强劲采购经理

印度LUCUS-TVS P.NANDAGOPAL MANAGER PURCHASE

印度LUCUS-TVS ASEKARAN SENIOR MANAGER-ENGINEERING

印度LUCUS-TVS BRUCE ZHENGPO SENIOR EXECUTIVE

印度LUCUS-TVS MS.YUAN YUAN EXECUTIVE

印度LUCUS-TVS MR.N.R.SESHADRI SENIOR GERNERAL MANAGER-MATERIALS Magna Donnelly 张烈平采购经理

Magna Donnelly 袁媛高级采购工程师

美国德纳公司史兆强中国地区采购及业务经理

日本住友电装李小燕采购科长

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RALPH ENGEL 亚太日本地区金属及机械采购专员

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瞿刚亚太地区金属及机械采购经理

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龚宏彬亚太地区金属及机械采购经理

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闻静亚太地区间接采购专员

ESSEC采购研究中心汪纪萍采购研究

宁波天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尤建义总经理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冯国栋集团副总经理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陆晨项目办主任

上海交大中京锻压有限公司宋培林副总经理

AMTEK PRECISION ENGINEERING William Lim sales manager AMTEK PRECISION ENGINEERING Ken Chen project manager

常州市东宇汽车电器电机有限公司王朝海总经理

玉环县振奋汽车配件厂庄勇新销售经理

南京汽车锻造有限公司唐崇禹副总经理

江苏亚太铝业有限公司李志军营销经理

江苏亚太铝业有限公司冯麟外销工程师

瑞安市超盾机动车部件公司陈海东国际部经理

超圣实业(上海)有限公司Sky Wu Executive,Bussiness Development 超圣实业(上海)有限公司Ng Cheng heng GM,Business Development 超圣实业(上海)有限公司Jeff Ang General Manager

超圣实业(上海)有限公司Vincent Chua Engineering Manager

温州市中鹏车镜有限公司戴万岳董事长

温州市东风橡胶有限公司姚斌华总工程师

温州市东风橡胶有限公司蔡祥善技术科科长

嘉善新亚汽摩制动有限公司丁仁照经理

宁波乔士橡塑有限公司罗以炳外贸部经理

上海紫燕模具有限公司黄峡宏销售总监

牧野机床(中国)有限公司李永青销售部高级经理

青岛环力密封有限公司张万明总经理

青岛环力密封有限公司龚先军工程师

奥利国际有限公司干金飞销售工程师

上海精元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伟娜高级经理

中国南车资阳机车厂锻压分厂王康生厂长

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广州公司张立夫副总经理

宏劲汽配冯剑经理

上海万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健刚商务部经理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须俊建产品工程部经理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罗俊杰进出口公司助理

天津顺威电器有限公司高励鑫业务部

盛复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廖乾宏销售经理

浙江万丰车业有限公司余登峰副总经理

上海耀华大中新材料有限公司罗维奇副总经理

上海耀华大中新材料有限公司王海娟营销部长

吴江市新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李新远总经理

吴江市新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朱建平副总经理

吴江市新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陶承华总工程师

苏州明志铸造有限公司吴勤芳总经理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李东阳项目经理

莱州鲁达轿车配件有限公司韩永周董事长

莱州鲁达轿车配件有限公司张波副总经理

莱州鲁达轿车配件有限公司曲云山业务员

山东东营信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周元学副总经理

山东东营信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李梅业务经理

宁波永泰特种橡胶制品厂张旭东总经理助理

哈尔滨市东安利民橡胶有限公司洪源销售经理

扬州嵘泰工业发展有限公司郭曙东经理

宁波兴亚橡塑集团有限公司陈伟官董事长

宁波兴亚橡塑集团有限公司李恒荣副总经理

宁波兴亚橡塑集团有限公司陈建红市场部经理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朱一平规划发展部部长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喻琴业务员

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沈从况董事长

湖州德宏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唐美凤副总经理

宁波双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邬玉军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宁波双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吕珏琼助理

宁波东睦新材料股份公司周忠武经理

瑞安市大明车辆电器有限公司岑光meng 董事长

常州中瑞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杜向峰总经理

杭州星光机械有限公司於兴友总经理

龙口海盟机械有限公司张海波总经理

龙口海盟机械有限公司刘广岩进出口部经理

上海惠亚电子有限公司左绪平销售经理

安徽省微威胶件有限公司李斌商总经理

安徽省微威胶件有限公司吴国民经营部经理

慈溪轻飞特操纵索有限公司宋杰总经理

温州丰迪接插件有限公司黄开旦销售经理

慈溪市雷自达电器有限公司陈洪军经理

惠州惠达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黄紫恒总经理

惠州惠达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汪万军副总经理

惠州惠达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徐平芳经理

丹阳市永久灯具厂何云才厂长

江西长力汽车弹簧股份有限公司潘雄英销售部

宁波天龙电子公司张炜东总经理

海宁市宏泰经贸发展有限公司褚建林总经理

北京盛盈合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丁卫南总经理

瑞安市双秀汽车配件厂戴秀林厂长

瑞安科申汽车电器厂李继经理

开德阜物流(上海)有限公司Damian Krueger 化工部总经理开德阜物流(上海)有限公司陈桦采购经理

浙江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史晓红外贸主管

中国一汽辽源汽车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魏忠良总经理

宁波凯尔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史叶权总经理

宁波凯尔汽车电器有限公司龚占杰副总经理

扬州市邗江宏大汽配五金厂尹玉军总经理

瑞安市日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杨宝锋出口部经理

浙江新潮实业有限公司沈岩州副总经理

武汉市东江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张在波总经理

台州宏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彭勇副总经理

台州宏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季海英出口专员

青岛麦迪绅铸锻工业有限公司白咏晟销售经理

青岛麦迪绅铸锻工业有限公司马云明总经理

上海十丈青科贸有限公司戴薇婷执行经理

上海希欧彼零件有限公司周金飞

高密永和精密铸造张志世总经理

上海汉高表面技术许敏捷市场部

上海申钰精密工业许振声协理

苏州石川制铁宋云芳

浙江华通控股王苗通董事长

浙江华通控股裘海俊项目经理

春和橡塑化工庞晓菁业务部经理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陈慧教授

招远汉品制动有限公司江红总经理

宁波圣龙集团张雄经理

宁波圣龙集团Jason Wang 外贸顾问

宁波洁星压铸模具塑胶洪伟总经理

浙江余姚景远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翁泽华总经理

浙江余姚景远橡塑制品有限公司阮晓华翻译

深圳市华益盛模具毕东市场部经理

福州钜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黄锦江处长

宁波华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尤海才职员

青岛家电工艺装备研究所谭伟宏市场部长

青岛家电工艺装备研究所赵子昱订单获取处处长

扬州群发换热器有限公司相文林市场部经理

福建三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李光荣总经理台州市黄岩亿旺模具厂林萍销售经理

沧州惠邦机电产品制造有限公司叶本成总经理

沧州惠邦机电产品制造有限公司昝树新外联部长

敦化市易佳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柴德群经理

苏州新宇模具塑胶有限公司张旺东总经理

浙江中宝塑业有限公司陈亚江总经理

昆山大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徐明海外营业部代理

余姚市高中压标准件厂阮立飞销售

贵航股份汞红散热器公司于险锋总经理助理

南通海林汽车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张营总经理

南通海林汽车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李伟技术部

温岭市达昌电器厂王志方总经理

宁海建新橡塑有限公司赵肇丰副总经理

宁海建新橡塑有限公司张丽外贸科长

温州双剑工业集团东方汽车配件厂刘万荣总经理

湖南易通汽车配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周濂溪

余姚市粤海工贸有限公司童海强

常州市旭日车辆配件厂郭正平

上海时轮离合器有限公司蒋建勋

温州润达汽车电器有限公司丁文忠

浙江立邦电器有限公司陈猛

上海标能工贸有限公司徐旭东

南京华康灯具厂李爱萍

国泰精密机件(无锡)有限公司吴建龙

玉环县旺达机械零部件厂李孙胜

金坛市博盟车辆配件厂高小俊

金坛市博盟车辆配件厂陈实通

杨州市双桥塑料五金电器厂尚苏民厂长助理

天津顺威电器有限公司朱寿彬

安吉恒泰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吴丹

东风朝阳柴油机公司戴文娟

东风朝阳柴油机公司马敢啸助理

东风朝阳柴油机公司陈桂秋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朱正伟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邓晓蕾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陈思专技术部经理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计峰工程部经理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陆季波产品工程部副经理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毛向群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张贵贤经理

江西省江铃汽车集团公司万建荣厂长

江西省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汤道宽主任

江西省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徐迎革部长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李清总经理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张明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唐伯宁

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耿文浩副总工程师

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田兵副厂长

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陶鸿章处长

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冯彦春厂长

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栾广辰副总经理

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郝世铭技术质量部部长

机械工业局汽车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侯益青工艺二室主任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刘利成总工程师

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曾少华科长

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余业

天津鼎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张金兴总工程师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黄云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顾永生高级顾问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周志光所长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卢震鸣所长

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闫柏孝科长

东风汽车公司载重车公司丁绍春技术部

东风汽车公司载重车公司曾凯红

经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赵景盛技术中心副主任

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苏宏伟技术部经理

杭州汽车发动机厂李卫平副主任

昌河飞机工业公司陈其布副总经理

天津汽车夏利股份内燃机制造分公司门学武技术质量部总工程师江铃拖拉机有限公司杨建刚总经理助理

江铃拖拉机有限公司余爱国经理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李春培厂长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南慧技术科科长

大连人民机器厂刘同军副经理

一汽轿车公司第二发动机厂葛延翔副厂长

一汽轿车公司第二发动机厂孙书亭部长

一汽轿车公司第二发动机厂宦作君部长

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孙海波

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宋化强

大连众恒自动化技术公司何锦霞

北京现代汽车发动机组李斌

北京现代汽车发动机组李继凯

东风汽车股份柴油发动机分公司胡绍文副总工程师

东风汽车股份柴油发动机分公司郑刚

东风汽车股份柴油发动机分公司刘纬波

重庆庆铃汽车公司张先鼎副总工程师

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梁明柱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唐观玉经理

南昌华源凯马柴油机有限公司章金根技术部,副总工程师

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黄德锐

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林丛立副总工程师

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黎祖赵副厂长

机械部第九设计研究院仲继明

东风公司设备制造厂王国强市场科科长

东风公司设备制造厂周旺生厂长助理

东风公司设备制造厂张日新科长助理

德国佛罗里西有限公司中国联络处段志刚

华晨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毅经理

华晨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吕臣经理

南京菲亚特有限公司方明杨

伊顿威格士液压有限公司沈立民生产经理

安徽吉顺交通工业有限公司戴伯俊

铁道部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李春苔工程师

东风汽车公司设备制造厂设计科李建宝工程师

东风汽车公司设备制造厂张惠奇经营副厂长

保定金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杨梅生总经理

中国天津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刘玉璞发动机零件厂厂长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大连柴油机厂姜学军项目主查

株洲车辆厂设备基建处丁煜处长

东风实业公司发动机分公司张超主任

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吉林轻型车厂工具处赵刚处长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昆山专用汽车制造厂郑钟厂长

长春一激情四环股份车轮公司杨明先机动部副部长

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黄智敏生产技术部主任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封宝红项目主管工程师

一汽无锡柴油机厂研发部工艺研究室黄建松科长

济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厂马强设备能源科科长济南轻骑发动机有限公司贾保志设备主管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无锡厂卢建阳规划工程师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无锡厂施群采购工程师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张健工艺技术员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发动机厂张大有机动科,高级技师陕西汉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赵敏杰副总经理,高级会计师

上海汽车厂李俊山

北京迅捷驰鸣汽车技术开发中心高鸣业务

韩国工程塑料(株)邓云超

一汽轿车厂杨学岩高工

一汽轿车厂荆宏工程师

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高飞高工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院于惠敏工程师

吉林轻型车厂李惠波工程师

吉林轻型车厂李立才工程师

吉林轻型车厂王树刚工程师

吉林轻型车厂谷昭斌工程师

吉林轻型车厂李黎工程师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彭彪斌工程师

一汽车身一分厂张大钊高工

一汽车身一分厂刘云松高工

二汽车身厂王宗波高工

二汽车身厂王康工程师

沈阳汽车制造厂杨智工程师

东风汽车公司轻型客车厂杨贵吉工程师

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赵明田工程师

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黎吉荣工程师

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唐靖工程师

湖南省武相客车有限公司柯桂林工程师

神龙汽车公司科技创新分部余汉斌高工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葛飙工程师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吴德贵工程师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陈正军工程师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王俊平工程师

神龙汽车公司技术部采购部李斌工艺师

神龙汽车公司技术中心吕睿高工

神龙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戴开平高工

一汽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朱兴泽副编审

云雀汽车有限公司刘云娟工程师

沈阳汽车制造厂滕长城高工

湖南长丰汽车制造厂王宗文高工

湖南长丰汽车制造厂许华工程师

湖南长丰汽车制造厂倪建中工程师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危琦高工

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钱瑞林高工

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戴红工程师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胡明辉助工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杨伟春助工

广州江门大长江摩托车公司黄蛟龙工程师

济南红旗考格尔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张殿平工艺师济南中国重型汽车公司于安军首席工艺师

济南中国重型汽车公司李绍民工程师

扬州亚星客车集团涂珍工程师

扬州亚星客车集团崔绍俊工程师

江铃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陈学成工程师

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李徐峰工程师

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高长信高工

中国重型汽车中心苏家庆工程师

中国重汽卡车公司柳昌毅工程师

长安公司邓宏均工程师

长安公司刘生文工程师

长安公司郑勇工程师

长安公司彭浩工程师

长安公司孙俊高工

长安公司纪云林工程师

长安公司张燕工程师

跃进汽车集团公司倪正明高工

跃进汽车集团公司胡美芳高工

跃进汽车集团公司尤骏高工

长安公司余强工程师

长安公司聂恩才工程师

长安公司李文清工程师

长安公司梅克力高工

长安公司杨中兰工程师

江铃公司李义新工程师

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赵建业高工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陈慕祖研高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于淑霞工程师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规划王育哲工程师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规划林宣东工程师

上海通用汽车贡伟工程师

上海通用汽车魏大卫工程师

长春塔奥金环公司曾玉年工程师

上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吴德军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章岳高工

长安福特公司卢小冬高工

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张工程师

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唐吉伦工程师

成都客车股份公司张维义工程师

成都客车股份公司孙克红工程师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申力军高工

一汽青岛汽车厂曲辉德工程师

一汽青岛汽车厂田喜迎工程师

天津汽车公司夏利汽车厂柯思洁高工

天津汽车公司夏利汽车厂陈容辉工程师

天津汽车公司夏利汽车厂赵学斌工程师

天津汽车公司夏利汽车厂刘士海工程师

四川旅行车制造厂张庆华工程师

四川旅行车制造厂黄岳兰工程师

四川旅行车制造厂夏东彬工程师

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涂装车间张贞爱高工

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涂装车间方贺工程师

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规划处胡玲工程师

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规划处王爽工程师

沈阳金杯客车等等有限公司涂装车间王洪飞工程师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海狮涂装车间张涛工程师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海狮涂装车间刘畅庆助工成都王牌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陈传勋正高工

沈阳金杯客车公司刘晓梅工程师

沈阳金杯客车公司赵波高工

北汽福田贾良秀高工

北汽福田张增军工程师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袁保忠高工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李永霞工程师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高嘉高工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李国正工程师

东风汽车股份公司汽车分公司陶晋高工

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徐腊平工程师

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曹全华工程师

常州拖拉机厂羌龙瑞工程师

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刘强工程师

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文兴德工程师

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董崎工程师

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孙晓峰工程师

一汽大众刘息宇工程师

一汽大众邓溪春高工

海南太阳风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欧庆秀品质管理部,部长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杨涛高级工程师,数控主查

中国一拖装备公司工装研究所张辉工程师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陈曦采购、物流主管

大长江摩托车有限公司张民泽机加部副经理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公司程双年质量管理部副经理

东风实业公司发动机分公司张超主任工程师

长沙中汽梅花客车有限公司章仲仪经营部副部长

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池金波开发部科长

上海市磁悬浮列车工程制梁分指挥部王品龙技术质安部副经理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销售公司陈一业务经理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工程部产品工程科周强车身工程师

上海市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刘晓州总师室工程师

大连机车车辆厂机械动力处张亚军高级工程师

图尔克(天津)传感器有限公司林涤非产品经理

上海吉翔汽车车顶饰件有限责任公司肖兆杰质保部实验员

上海延锋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张巍模具模型科

上海飞鹰车轮有限公司王光宇销售部经理

上海圣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苏素蓉总经理助理

中国轻骑集团济南精机有限公司王志强处长

长春客车厂孙作政

上海绿意摩托车有限公司刘起甲总经理助理

成都成飞汽车模具中心汪健业务主管

浙江鄞县章水下严华日汽配厂张绍其厂长

宁波国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陆俞良经理助理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胡松国营销部主管

宁波意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钱建羽董事长

中国龙光集团东方汽配厂王建飞厂长

上海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陈燕彬基建主管

宁波国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金仁国高工,主管

宁波国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陆俞良经理助理

宁波国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徐明宇经理(塑胶部)

上海汽车有色铸造总厂李家勇工艺装备部部长

河南天海电器(集团)鹤壁汽车电器厂南善领产品开发部

大连机车车辆工艺厂赵炳臣高工

上海霍费贝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王葵产品工程师

上海联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伟青

上海格尔汽车附件有限公司徐伟技术部工程师

上海市磁悬浮快速列车工程制梁分指挥部张正纲副总指挥

上海汽车齿轮二厂姜剑敏厂长助理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程双年工程师

德尔福上海汽车转向底盘系统有限公司张瑾全球采购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柴油发动机厂邹建平业务经理

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姬富学经营部经理

河北旭鑫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蒋树昌厂长

中国轻骑集团平阴标准件厂王玉华进出口经理

台州市福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赵清福董事长,总经理

武汉神龙轿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杨娇娥技术中心高工

东风汽车公司刃量具厂孙鉴荣副总工程师

中外合资江苏AGS气缸套有限公司刘久万设备科长

保定市长城汽车零部件制造厂李德友厂长

江苏仪征凸轮轴厂童华松副厂长

安徽省汽车齿轮总厂张富元部长

沈阳美精汽车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于根生总工

东风汽车公司设备制造厂张惠奇经营副厂长

浙江省洗钢达汽配有限公司陈浩经理

一汽四环汽车制品有限公司工具厂杜太学技术厂长

中国一汽车集团公司大连柴油机厂杨涛数控主查

大长江摩托车有限公司大长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张民泽机加部副经理浙江汽车齿轮厂丁景民设备科科长

上海宏泽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李振宇经理

丰裕电机工程有限公司温达明营业董事

上海汉高油脂化学品有限公司朱泽明销售工程师

加喝树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吴世仁业务代表

许瑞兴(福州)交通器材有限公司蔡仁高副总经理

德国默克公司上海代表处珠光颜料部宋真健业务专员

毅捷化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王勇代表

美商伊士曼化学有限公司简文谦涂料事业部门经理

上海爱姆意涂装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沈兴昌销售部经理

蓝光汽车修理厂刘健技师

上海明信涂装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吴定龙销售工程师

上海华伟立体印刷有限公司印玉龙营销部副经理

昆山岱德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赖顺义业务部经理

上海国泉机械工业有限公司郭有忠副经理

青岛生建机械厂研究所吴国宁副总经理

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周炯销售经理

上海恩森金属表面技术有限公司辛建平经理

亚太天一机电研究所韩华总经理

上海交大国飞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徐传继副经理

广州市科博化工有限公司李耀强销售部经理

江苏多梭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韩成市场服务部部长

中国科学院空间院551部研究员庄绍林董事长兼总经理一汽车轮公司王殿明主任

京泊汽车模具有限责任公司张文理经理

长春一汽变速箱厂衡启彬工程师

唐山瑞德车辆配件厂卢景科工程师

上海精益电器厂设备科蔡建国高级技师

上海交运股份有限公司李北轮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上海金力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吴国政总经理

福建冠良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吴贤骏主任

台湾德固萨股份有限公司游金沧市场经理EISENMANN 刘志良项目工程师

福建省将乐三华轴瓦股份有限公司陈少星市场策划部经理福建省仙游电机总厂叶杉厂长助理

扬州正明汽车用品厂尚苏民厂长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汽车齿轮厂仲树阳工程师

2015年度中国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名单

2015年度中国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名单 2016年5月26日,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会在东莞召开,会议发布了2015年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名单。2015年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营业收入达38950 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与上届比回落8.9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417亿元,同比下降4.63%,增幅与上届比由正转负,大幅下滑20.53个百分点。 2016年5月26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国机经网承办的“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2015年机械、汽车工业企业主要统计指标数据,核实排定出2015年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名单,发布有关企业名单及相关信息。 2015年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营业收入达38950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与上届比回落8.9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417亿元,同比下降4.63%,增幅与上届比由正转负,大幅下滑20.53个百分点。 2015年汽车三十强企业中,有26家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8家营业收入超过1千亿元,5家超过2000亿元,1家超过1万亿元。排在第一位的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12025亿元,为汽车行业首家万亿元级企业;列第二位的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营业收入5159亿元;第三位是东风汽车公司,营业收入4878亿元;第四位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452亿元;排在第五位的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978亿元。 从增速看,有20家汽车三十强企业营业收入保持正增长。其中10家两位数增长,2家增长超过40%,分别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列第12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35%;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列第14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67%。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2.

- 1 -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初创时期(1949-1965) 1920年代,中国人曾经自己研制过几辆小卡车,取名:“民生”牌,由于日本政府发动侵略战争而被扼杀在摇篮里! 1949年10月,中央重工业部机器工业局开始着手筹建新中国的汽车工业。1950年4月,重工业部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任命郭力为筹备组主任,孟少农、胡云芳为副主任。 1951年3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批准第一汽车工业筹备组改为汽车工业管理局,任命张逢时为局长,***为副局长。 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内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 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隆重举行奠基典礼。毛泽东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放置在厂区中心广场。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1956年7月,国产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 1956年10月14日,第一汽车制造长正时交工验收;15日隆重举行了开工典礼。 1957年12月,洪都机械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8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1958年9月,一汽试制成功第一辆CA30型2.5吨军用越野汽车,上海汽车装配厂(上海汽车装修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 1956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决定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由饶斌、齐抗负责。 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时期(1966-1980)

1966年4月,第一汽车制造厂首批20辆红旗牌三排座高级轿车送往北京。1967年4月1日,第二汽车制造厂正式破土动工,举行开工典礼大会。9月工程全面开工。 1971年12月,一汽试制成功60吨矿用自卸汽车。 1979年9月15日,兵器部嘉陵机器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嘉陵牌CJ50型摩托车。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八十年代) 1982年5月7日,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正式在北京成立,饶斌任董事长。 1983年2月26日,一汽隆重举行生产汽车百万辆庆祝大会。 - 2 - 1983年4月,国家纪委正式批准微型汽车定点方案。4月11日,第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上海汽车厂组装成功。国家规定汽车生产企业有一定比例的汽车产品自销权。 1983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1984年1月,《中国汽车报》正式公开出版发行。1月15日,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WC )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举行开业仪式。1984年5月,国营长安机器厂与日本铃木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达成生产ST90系列微型汽车技贸结合引进技术协议。 1984年8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研究汽车工业发展问题,提出“我国汽车工业要有大的发展”。 1984年10月5日,二汽襄樊基地举行奠基典礼。 1984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第一汽车制造厂20万辆总体规划方案。11月16日,上海拖拉机汽车公司和泰国正大集团香港易初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的上海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成立。

北京饲料企业名录

北京饲料企业名录 北京联合盛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正大饲料有限公司 北京正大畜牧有限公司北京市饲料科学技术研究所 北京康成饲料厂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华都肉鸡公司北京普爱饲料厂 北京恒则元牧业有限公司北京科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牧达预混饲料厂北京大发正大有限公司昌平分公司 北京远大理想饲料有限公司北京金泰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三元禾丰牧业有限公司北京天康饲料有限公司 北京市永乐店饲料厂北京亿万中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拉迪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葵花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扬翔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挑战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友谊配合饲料厂北京神州蓝天饲料研究所 北京京城伟业粮油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科高大北农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英惠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资源饲料有限公司北京资源亚太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挑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辰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富英生物高技术公司通辽市岳泰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伟嘉饲料集团北京伟嘉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康地饲料添加剂(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市房山希望饲料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美好希望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佳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圣华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康桥饲料有限公司 北京大地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嘉诚饲料厂 北京红旗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厚爱饲料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澳斯劳克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天地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驰翔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希普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市中远饲料厂北京市天顺龙饲料厂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福港饲料厂北京正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华谷生物营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世纪牧歌(北京)动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万博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平乐饲料厂 北京通县晨星饲料厂北京九州康汇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京科饲料厂北京金鹰鑫饲料有限公司 北京正天元生物科技发展中心北京饲源饲料厂 北京三友创美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华洋饲料新技术公司 北京宏德望饲料经营部北京东方金海饲料厂 北京今日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四海同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正全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爱地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开发中心)北京科源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康奇饲料有限公司 北京市远翔饲料厂北京兴晟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市开元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科翔饲料厂 北京京泉饲料有限公司福州开发区高龙物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附件2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4年卷编写大纲 大纲内容页数/字数负责单位聚集年度热点15页/3万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法规17页/3.4万字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汽车行业相关政策综述 中央政府主要政策全文 地方政府主要政策全文 2013年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列表 近年来我国发布的主要政策一览 汽车标准化18页/3.6万字 2013年汽车行业标准化综述 2013年国际汽车技术法规发展现状 已发布并实施的汽车行业国家标准目录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辑部 2013年汽车工业大事记10页/2万字编辑部 主要集团48页/9.6万字 主要整车及零部件集团公司情况介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地区汽车工业基本情况50页/10万字 2013年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综述省(自治区)、市汽车工业主管部门各省市汽车工业介绍编辑部 各地区汽车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 汽车产品45页/9万字 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乘用车(MPV)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 交叉型乘用车 大中型客车 轻型客车 重型载货车 中型载货车 轻型载货车 微型载货车 半挂牵引车 专用汽车 车用汽油机 车用柴油机 汽车电子 2013年主要汽车新产品及发动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内燃机协会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编辑部 汽车安全20页/4万字 主动安全 被动安全 儿童安全座椅 智能交通 2013年C-NCAP专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环保与节能10页/2万字 汽车节能 汽车减排 汽车环保 企业节能减排信息汽车电磁兼容同济大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公司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20页/4万字 电动汽车整车 混合动力汽车 天然气汽车 电动汽车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汽车电磁兼容天津清源车辆有限公司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上海安乃大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汽车市场与服务45页/9万字

2011中国汽车工业上市公司100强

2011中国汽车工业上市公司100强 分析报告 “中国排行榜·2011中国汽车工业综合实力100强”排行榜分析报告,从宏观角度观察汽车行业的现状,综合分析汽车整车及配件行业,为战略投资者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趋利避害提供市场情报信息及决策依据,让投资者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选择恰当的企业投资方案。 一、汽车工业综述 2010年,在宏观经济高位趋稳,以及汽车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下,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产销再创新高,继续领跑全球车市。 2010年年末汽车整车市场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在9月和10月狭义乘用车连续突破百万、11月又突破110万的背景下,12月的厂家销量又在年底冲到了顶点,12月的油价上涨,丝毫没有阻止汽车市场的火爆行情。 我国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率均在6.5%以上,在国际上属于较高水平。且除了第一季度我国零部件上市企业净利率低于整车企业外,第二、三季度其净利率均超过我国整车上市企业。 中国整车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汽车售后市场的崛起,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开始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特别是在欧美一些汽车发达地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被称之为黄金产业,全球汽车中心随之向中国转移,这给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带来了巨大机会与竞争。 二、整车行业分析 2010年各整车集团走势直接受到09年的影响,由于基数的原因和月度间的销量调整,其产销增速差异巨大。 2010年四大集团于激烈角逐中,总体看东风表现最突出,上汽表现较好。东风在09年名列第三,而2010年已经上升到第二位,呈现低基数、高增长的良好态势。一汽集团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

汽车工业50年发展与回顾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称一汽)在长春动工兴建,开中国汽车工业之先河。2003年7月15日恰逢中国汽车工业建设50周年,回顾50年的发展历程,顺遂与曲折并存,急起和徘徊同在,汽车工业在不断学习、创新中前进、成长。 一、汽车产品发展 我国的汽车产品发展大体可分两个大阶段。 (一)前30年(1953~1982年) 这30年是汽车产品以载货汽车且以中型(载质量4~5t)载货汽车为主的年代。 。 (二)后20年(1983~2002年) 以1982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为契机,提出汽车产品结构改革方针,包括:实施老产品换型;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历史;加大客车、农用车、专用车、柴油车的生产比例;发展系列化多品种生产,结束单一品种生产的历史。 1 1983~1992年 1983~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从20万辆增长到100万辆(106.2万辆),汽车老产品实现全面换型,引进了一大批商用车新产品,增加了微型客货车品种,轿车工业已经起步,明显改变了汽车产品结构,为以后汽车产品结构的更大改变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一时期开发引进的产品已步入系列化、多品种的轨道。 3)发展微型商用车 1980年,国内开始试制日本产品技术的微型商用车,先从微型载货车入手,后逐步扩大到微型厢式载货车,再到厢式客车,经引进技术及建设,陆续投产的品牌有:①吉林牌:吉林汽车工业总公司采用日本铃木技术,1983年投产。②五菱牌:柳州微型汽车厂(今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柳微、五菱)采用日本三菱技术,1984年投产。③松花江牌: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今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哈飞)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4年投产。④长安牌:长安机器制造厂(今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长安)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5年投产。⑤昌河牌:昌河飞机制造厂(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昌河)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5年投产。⑥天津大发(后为华利)牌:天津市汽车制车制造厂(今天津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引进日本大发技术,1985年投产。当时生产的微型商用车还有安徽淮海机械厂的飞虎牌,沈阳微型汽车厂的沈微牌等。通过上述一系列重型、轻型和微型车新产品投放市场,引导了市场需求,改变了汽车产品结构。1982年载货汽车产量中重、中、轻(含微型车的)比例为5%、73%、22%,1992年为6.3%、50.7%、43.0%。明显提高了轻型载货汽车比例,减低了中型载货汽车比例。 1.3 发展轿车产品 2.1 载货汽车 这一时期载货汽车产品明显走向平头化、柴油(除微货)化、大型化、加大功率、提高承载能力,并尽可能多地提供自卸车、牵引车和专用车底盘,多品种系列化生产程度较高。 2.2 微型商用车

国内五大汽车集团简介

中国五大汽车集团 1,中国一汽汽车集团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一汽总部位于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一汽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央企成员,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一汽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一汽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一汽产销量、营业收入等连续多年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2010年,一汽销售汽车255.8万辆,实现营业收入2927亿元,列“世界最大500家公司”第258位;2010年,“中国一汽”品牌价值达到653.32亿元。 面向未来,一汽提出了“坚持用户第一,尊重员工价值,保障股东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一汽、实力一汽、和谐一汽?”的企业愿景和奋斗目标。一汽人正以自己特有的汽车情怀,抗争图强,昂扬向上,为推动汽车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人·车·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截至2009年10月,中国10?000?000辆自主轿车在长春下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一汽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中国汽车行业之首,2004年企业年销量率先突破100万辆,树起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007年,一汽实现销售143.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885亿元,列世界500强第303位;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公布,一汽以263.91亿美元的收入排在第303位,比上年上升82位,在上榜的中国公司中排名第15位;2008年《中国机械500强研究报告》暨《世界机械500强》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一汽继续位居中国机械500强第一位,在世界机械500强中,一汽位居第49位,比上届上升15位;2010年3月18日,一汽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40,品牌价值已达246.57亿元。在2012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名单中一汽集团排名第165位。 2,东风汽车集团

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机设五班袁仕爱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而汽车工业则是机械制造业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但凡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它的机械制造能力也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例如德国、日本、美国。目前,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与世界顶尖的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机械学子为中国的汽车工业贡献力量,为振兴中国的工业而努力奋斗。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让我们更深的理解中国汽车的发展进程。当然,我所介绍的是中国成立之后的历程,在这之前中国处于四处战争之中,汽车工业发展也非常缓慢。建国以后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开始慢慢起步,从无到有,渐渐的成立一些属于自己的汽车公司,在广阔的世界汽车工业的丛林中也有了中国汽车的影子。我们只有了解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的为中国汽车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做出规划。 中国建国以后。于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并在三年之后,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泽东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这就是中国的解放牌汽车诞生了,从此至少中国的领导人可以坐着自己生产的汽

车出门了,也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又在同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人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且同年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轿车。红旗车的出现,曾经引起无数中国人的骄傲,1964年红旗轿车正式被国家制定为礼宾用车。当时中央领导人的专车主要是(苏联吉斯100和115型轿车)。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我国迫切需要替待吉斯的高级轿车,周总理要求一汽尽快生产出三排座的红旗。但是在60至70年代,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但由于国家不开放,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隔绝,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是我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地被现代化的世界抛在后面。另外,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用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轿车的需求越来越强,我国落后的轿车工业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一时间,外国轿车洪水般涌入我国。1984年—1987年,我国进口轿车64万辆,耗资266亿元,为了迅速提高中国轿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同时国家经济政策的改变,国有的汽车公司也渐渐的多了起来。1956年投资建成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可以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老大。其次,1969年成立的东风汽车公司,也在中国汽车集团中比较大的公司。不过它们都是与外国有合资的企业,而且在轿车方面主要与外国合资的品牌畅销,自主能力不是很强,而且在创新方面也没有多大的进展,都忙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现状及原因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现状及原因 一.产业集中度概念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在计量产业集中度的各指标中,集中率(concentration ratio)是一个简便且使用广泛的常用指标。它是指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如销售额、增加值、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产业的份额。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 其中,CR m为集中率,X i为一个市场或一个行业中第i个企业的有关数值,S i为第i个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n为全部企业数,m为所考察的最大企业家数(m≤n)。 二.中国汽车行业2010~2013年产业集中度状况及国外汽车产业现状汽车工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工业结构、运输结构和外贸结构等多个关键环节,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就业、刺激消费等方面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拉动作用。 1953年7月“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正式起步。从1953年到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60多年,期间汽车工业的发展有起有落。概括来讲,中国汽车工业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缓慢发展时期(1953年- 1978年)、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下的稳步发展时期(1978年- 20世纪末)和21世纪后的快速发展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排名上升到第4位,再到2009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产销量分别是1379.10 万辆和1364.48 万辆。此后四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是2211.68 万辆和2198.41 万辆,汽车产销连续5年世界第一。

中国四大汽车企业集团的前世今生

中国四大汽车企业集团的前世今生 【写在前面】 金融危机后的这两年,车卖的是真好,道路也是越来越堵,收费站更是越来越肥。。。 2009年全国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1379万辆,中国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紧接着的2010年,成绩更加辉煌,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仅就数字而言(注意,仅是数字,不是产值,更不是利润),这绝对是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牛到不行的美国,汽车工业辉煌了近100年,其产销量也只不过是历史上曾经接近过这个“伟大”的数字。 汽车工业是世界上所有一流发达国家的绝对支柱产业。 同时,大伙也不难发现,二流的发达国家往往已经不具备发展完备的汽车工业的条件了。 同时,大伙还不难发现,这两年巨大的产值使得汽车工业也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工业是典型的机械化大工业,高投入、高产出、投资回报周期长,非财大气粗而不可为。因此在这根儿支柱当中,国内大型的汽车集团扮演了绝对的主角。 1800万的年产销量里,排名前十位的十大集团共完成了1559.61万辆,占据了86%的比重。而其中前四位所占的比重更是高达62.12%。 面对这样的格局,老地就不得不先从这些大集团说起。 说“集团”,那么什么是集团。 大伙知道,单个的小偷、骗子,只能算作是毛贼,很容易被搞定。单独的企业,往往也存在独木难支的问题。 不过,小偷和骗子聚在一起,共同作案,那这就成了实力强大的犯罪团伙,甚至升华为“黑社会”。 办公司赚钱也是这样,多家企业、多股势力、不同的资源以某种方式集合在一起,便成了一个公司集团。 集团的力量是无穷的,除了共同抵御风险、瓜分市场、合理配置资源之外,实力雄厚

中国国内主要汽车厂商一览表

中国国内主要汽车厂商一览表 在中国获得汽车生产许可的100多家企业中,前13位汽车骨干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超过90%。但即使是这些骨干企业,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仍然明显偏小,没有一家企业的年产规模超过50万辆。 以下是主要的汽车生产商的简要情况介绍: 1、上海汽车集团: 是国内三大汽车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安徽奇瑞等众多整车企业。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股东包括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联和投资公司,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福斯汽车,Volkswagen)(VOWG.DE),德国大众(中国)投资公司,中德双方各占50%的投资比例。 目前注册资本63亿元人民币,总资产200多亿元,具备年产30万辆轿车生产能力。产品包括中档轿车桑塔纳和中高档轿车帕萨特两个品牌。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GM.N)各投资50%组建的合资企业,总投资为15.2亿美元,主要生产高档的别克轿车及赛欧经济型轿车。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约1亿美元,上汽集团持股51%,美国通用持股34%,是国内领先的微型客车和汽车生产企业,去年销售微型汽车12万辆。 2、第一汽车集团(FAW) 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目前拥有三万辆红旗轿车生产基地以及中德合资的15万辆轿车生产基地。红旗轿车属中档轿车。 旗下有一汽大众,一汽红旗,一汽解放,山东一汽大宇,海南马自达等诸多子公司。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 一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及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的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为37.12亿元,一汽占60%股份,大众和奥迪分别占30%和10%股份。 目前生产能力为年产18万辆整车,27万台发动机,主要生产中档的捷达轿车和高档的奥迪A6轿车。 3、东风汽车公司 拥有卡车,轻型车和轿车三大产品系列,年生产能力50万辆。旗下有神龙汽车,风神汽车,郑州日产,江苏悦达,东风载重车等诸多整车子公司。 --神龙汽车公司 东风汽车和法国PSA标致雪铁龙汽车(PEUP.PA)的合资企业,双方各占32%股份,具备年产15万辆轿车的生产能力。目前生产中档的雪铁龙富康轿车和毕加索轿车。 --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 注册资本7,000万美元,江苏悦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600805)与韩国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00270.KS)以及东风汽车公司分别占25%,50%和25%,主要生产普莱特轿车。 --郑州日产汽车公司 中信汽车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和日本日产自动车(7201.T)各占35%,35%和30%股权,主要生产皮卡。 4、天津汽车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大型汽车生产集团,轿车年生产能力15万辆,主要产品为夏利牌系列中低档轿车。目前已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7203.T)成立合资企业,中日双方各占50%股权,计划生产丰田品牌的中档轿车,今年下半年投产后将形成三万辆的年生产能力。 公司日前与一汽集团签署协议,将其核心资产包括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000927)50.98%股份和华利汽车75%股权转让给一汽。 5、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

汽车工业50年发展与回顾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刘雨亭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称一汽)在长春动工兴建,开中国汽车工业之先河。2003年7月15日恰逢中国汽车工业建设50周年,回顾50年的发展历程,顺遂与曲折并存,急起和徘徊同在,汽车工业在不断学习、创新中前进、成长。 一、汽车产品发展 我国的汽车产品发展大体可分两个大阶段。 (一)前30年(1953~1982年) 这30年是汽车产品以载货汽车且以中型(载质量4~5t)载货汽车为主的年代。 。 (二)后20年(1983~2002年) 以1982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为契机,提出汽车产品结构改革方针,包括:实施老产品换型;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历史;加大客车、农用车、专用车、柴油车的生产比例;发展系列化多品种生产,结束单一品种生产的历史。 1 1983~1992年 1983~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从20万辆增长到100万辆(106.2万辆),汽车老产品实现全面换型,引进了一大批商用车新产品,增加了微型客货车品种,轿车工业已经起步,明显改变了汽车产品结构,为以后汽车产品结构的更大改变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一时期开发引进的产品已步入系列化、多品种的轨道。 3)发展微型商用车 1980年,国内开始试制日本产品技术的微型商用车,先从微型载货车入手,后逐步扩大到微型厢式载货车,再到厢式客车,经引进技术及建设,陆续投产的品牌有:①吉林牌:吉林汽车工业总公司采用日本铃木技术,1983年投产。②五菱牌:柳州微型汽车厂(今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柳微、五菱)采用日本三菱技术,1984年投产。③松花江牌: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今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哈飞)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4年投产。④长安牌:长安机器制造厂(今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长安)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5年投产。⑤昌河牌:昌河飞机制造厂(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昌河)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5年投产。⑥天津大发(后为华利)牌:天津市汽车制车制造厂(今天津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引进日本大发技术,1985年投产。当时生产的微型商用车还有安徽淮海机械厂的飞虎牌,沈阳微型汽车厂的沈微牌等。通过上述一系列重型、轻型和微型车新产品投放市场,引导了市场需求,改变了汽车产品结构。1982年载货汽车产量中重、中、轻(含微型车的)比例为5%、73%、22%,1992年为6.3%、50.7%、43.0%。明显提高了轻型载货汽车比例,减低了中型载货汽车比例。 1.3 发展轿车产品 2.1 载货汽车 这一时期载货汽车产品明显走向平头化、柴油(除微货)化、大型化、加大功率、提高承载能力,并尽可能多地提供自卸车、牵引车和专用车底盘,多品种系列化生产程度较高。 2.2 微型商用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