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小学教师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朱李小学徐海燕

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进而形成质量上的积淀;2.将资源转化为能量。即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1.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点,数量上要保证,时间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2.返“本”,即经典著作要常常“回头看”,常读常新,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应该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_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

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愿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篇二: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半溪小学:侯劲明

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许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指导意见。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2.将资源转化为能量。即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1.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点,数量上要保证,时间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2.返“本”,即经典著作要常常“回头看”,常读常新,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应该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_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

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

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

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

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

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

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以做

到的,那就是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愿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

篇三:读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

半溪小学老师:张勇

前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

书中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

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

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

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

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

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

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

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

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

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

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

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其实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

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

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

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

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

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

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

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

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

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

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

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

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

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

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

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

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

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

不同的方法。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

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

这本书很值得大家一读!篇四: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2010-05-30 22:27:39) 转载

标签:分类:政治、业务、法律学习

及其心得

杂谈

读教育专著有感

最近我拜读了教育专著《名师怎样观察课堂》,读后感慨很深。这本书阐述了编者对于各

学段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策略的思考,又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在

这里名师能和我们进行推心置腹的对话,是对我们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探索的一种专

业引领。读后你不得不佩服专家那理性的思考、深入浅出的剖析、以及高瞻远瞩的目光??书

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

这本书在新课程、新理念的背景下,具体展示了名师授课的过程,对新课改形势下教师

的教学有示范与指导作用。这本教育专著使我深入了解在各个学段,我们的教学重点应放在

哪里,应该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精彩课堂”中展示的精彩课例,让我亲身感受名师

在教学环节上的准确把握,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更是剖析深刻。这样的内容和形式安排,

意在对教师起到举一反三、名师引路的作用。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方

法阐释”的形式,对本课采用什么方法,引领学生突破本课的难点,做以简练的总结,让我

们教师一下子感受到他们的别出心裁,从中受到启发。

读完这本专著,我收获颇多。文中指出现在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走入的极端,我马上感受

到真是旁观者清,专家指出的很多错误做法,在我的教学中都曾出现过,不禁让我汗颜。

1、教学内容胖。我们在有领导、老师听课的时候,经常是一节课的内容安排的非常多,

把两节课的任务合并在一节课完成,为了就是课堂上的感觉比较充实、有看头,过于求全求

美。结果呢,往往是

仓促结束,给听课的老师留下的印象就是一节课胳膊记录的十分劳累,真是疲于追赶呀!

而学生呢,更是随着老师在一个劲的跑。

2、教学环节碎。我们在教学中尤其应该重视培养良好的数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只有整

合教学环节才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的整体把握,才能较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综

合能力。其根本在于提高设问的质量,扩大教学各环节的容量,保证每个人都有自主学习、

探究的空间。

3、教学形式花。教师们热衷于形式的翻新、多媒体的滥用,通过花里胡哨的教学形式把

《课标》理念在课堂中“外显”出来。我们这是“东施效颦”只学外表,反而丢弃了最根本

的东西,那就是课堂的实效性。我们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必要的教

学形式,而不能盲目追求时髦。

这本书,不仅让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还为我指明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我要创造

性的使用教材,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学习。我感受到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化的必要性,学会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名师们

在三尺讲台上奋斗了几十年,有的甚至两鬓斑白,仍然奋斗在教学最前沿,不断探索,努力

学习,以求不断完善与提高,这种终身学习、学无止境的热情,让我感动,名师的课堂艺术

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要让它成为激励我们思考与探索的思想火花与精神向导。读教育专

著心得

行政 2009-05-19 08:32:31 阅读44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读教育专著心得

新津县花源小学雷忠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读书是最高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读书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物象,却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象。”鲁迅先生就读书而言:“读书请教别人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长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活动起来。”作为教师的我,同样喜欢读书,尤喜一线校长,教师的教育专著,并时常将所读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去品味,

去读出作者的思想、行动,读出自己新的感受,从而产生自己新的行为实践。

近段时间,我读了几本一线校长的专著,如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李镇西的《爱的教育手记》、《民主教育手记》,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等,其中以《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爱心教

育手记》为主,读后颇有几分收获与感悟。

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学会爱,首先要有真爱,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中国的教师最爱孩子,往往也最不会爱孩子。错误的爱,往往是一种害,只有学会了爱,才能奏响爱的旋律,才能爱满天下。陶行之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应是对孩子充分的人格尊重,尊重孩子,你就会蹲下身子平视孩子,你才能发现孩子身上许多真善美的东西,才能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多多,并虚心向孩子学习。有了尊重,你才能相信、

理解、激励、包容、提醒,无处不彰显对孩子的爱,才能不重复陶行之《糊涂的先生》的故事。去发现,去挖掘,去放大孩子的优点,如果能够不断地去发现,挖掘孩子的优点,不断强化孩子的优点,使孩子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孩子自己强化自己的优点,最终成为好孩子。看李镇西老师笔下的万同,不正是这样吗?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的教师就不会教出“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识、能力,而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好人,是聪明的,让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因而,我在读书的同时,要求我们的教师认清孩子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是9—10岁,因而3、4年级的老师,尤其是10岁左右的孩子的教师,一定要寐着良心说我们的孩子是聪明的,是天才……同时,千万不要老是去夸班里的好孩子,而要加大力气去夸一般孩子和差孩子,通过夸,让一批又一批的差孩子和一般的孩子走向

好孩子。

看郑杰老师的治校,倾听郑杰老师独特的对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认识,你不难发现对人的最初也是最终的价值追求成为教育最终归结点。将学校中教育资源的能动化发展到极致,最后演变为学校的成功。教师应该享受生活,追求价值。教师的最高价值就是最爱学生和最受家长的欢迎,同事需要你,领导需要你。作为校长,不能老讲别校的学生好,教师好,而应该立足学校实际,从系统思维中去寻找学校成功因子,去发展,去改革,从而达到学校自身的优势并逐渐显象并走向品牌。一个优秀的校长一定是一个充分发挥其领导力的校长,能影响并培养众多的为其学校发展愿景而不懈努力的教师或者叫追随者。在学校发展与成功中彰显每一名教职员工的价值,并让众多的教师获得成功,学生得到发展。校长对学校的领导,最根本的最基于价值的领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在“过程与结果”、“效益与效率”、“目标与目的”上分清主次。通常上讲:“过程不能没有结果,效率还得重视效益,目标更须高举目的”。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从事实层面(教什么)和技能层面(怎么教),更要从价值取向上去

思考(为什么教)。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教育的“魂”,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没有细节就没有了教育,教育是实实在在的事,做了才有,不做就没有,当你不面对孩子一件事一件事去做的时候,教育就不存在了。对于学校管理追求科学,重在细节。校长首

先要善于领导,得让教育

始终做着正确的事,同时要科学管理,保证将正确的事做正确。

“读书譬好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朱熹)。作为教师,多读多悟,多悟多行,才能始终与教育不同时代相适应,才能真正了解教育,懂得教育,做好自己执爱的教育事业。

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

李霞

前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说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托马斯先生发现,孩子学习有困难,本质上是他的学习方法压根和你不一样,托马斯先生具体分析了很多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最后归结到是现今的学校教育很难适应孩子们多种天赋类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老师们仅仅重视孩子在很有限的几个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得很多孩子天生的才能和潜能被打压了,从而产生了很多不适应在学校教育的差生,学业上的残疾人,但这些标签被无情的贴到孩子身上时,孩子们就真正的成了学业上的残疾人了。

其实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

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

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

无论古今中外不乏许多大器晚成的伟人,中国就有齐白石,年少时只能以木匠为生,五

十岁时开始学习绘画,终成一代国画大师;而外国就有爱因斯坦,年幼时数次不及格甚至零分,也没阻碍他成年以后智力的蓬勃发展,“最伟大的发明家”桂冠无可分非议的属于他。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一块玉,一块可雕之玉,对他们一视同仁;并要坚信在爱的

滋润下,“另类学生”终有一天都会成就自己,成为社会可用之材。无论进步、落后,都不要

让我们的学生经常生活在否定中。一个学生如果很少得到表扬和激励,总是受到副面的评价,

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进而自暴自弃。关注缺点,只会让学生在充满挑剔的眼神下,变

的越来越不自信、甚至绝望;关注优点,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殷切希望,体验成功的愉悦,

获取前进的动力,奔向成功的彼岸。错误的钟情于缺点,更可悲的是总跟在缺点后面,只看

到学生的缺点,无法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实际上人从愚昧到觉悟、由

混沌到开化,总有一个过程。教师决不能因为学生的暂时混沌,便将其看扁看死;也不能为

了让学生所谓的早日开化、醒悟,而不惜违背教育规律去拔苗助长。教师要坚信学生将被唤

醒的必然,要学会等待。等待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积极发现的过程。学生的品质、智慧、

浅能,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得以显现。这种显现,往往稍纵即逝,我们要有灵动的心与锐利的

眼光,善于于无声处听即将响起的惊雷。

教育,自其诞生之始,就注定是一门关于唤醒的艺术。然而,唤醒,离不开对话。对话,

不止是语言的勾通,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教师在课堂内外,不妨以诗歌般温暖的话语、一

个眼神、一丝微笑,使学生天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发挥到极致。同时,唤醒需设置情境。数以

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

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

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所以,教师要创造对话双方共同探讨的平台,

要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提出怀疑与批判,但决不居高临下,要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即使有错,也以各种方式来维护和谐的对话情境,以求对话得以持续。这并非敷衍,而

是一种宽松。这样才让对话双方有足够的空间互动,在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唤醒,

心灵潜能得以发掘??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

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

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的匠

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

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篇五: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读小原国芳有感

罗艳艳

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读一点教育史》,其中小原国芳的教育思想深深的吸引了我,我

就又查阅了一些关于小原国芳的资料。读小原国芳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我平时的教育过程着重“术”而轻“道”,重“外在”而轻“内化”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道”入手,从“内”着眼。

有人认为好教师是后天训练出来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术”可以通过模仿和训练而提高,但“道”却要靠自身的修炼与感悟。师道既然是对教师价值的永恒追求,是一种信念、

精神与人格,那么,它就必须通过内化才能得以形成。美国的克拉斯沃尔和布鲁姆等人提出

了价值内化的五级水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通过外烁,教师的“道”永远只

能达到接受与反应的低等水平,只有通过不断地感悟,教师才能得“道”。教师是心灵的塑造者,塑造人的心灵不是样板的机械复制,教学不是机器,学生也不是加工的零件,故教师不

同于建筑家与工程师。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曾认为,教育未来儿

童的整个工作,可以在教育研究生院里预先精心设计、制作和装配,使之图式化,用来适应

于一切儿童。他曾预测,到1950年,一个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毕业生给予中小学生的东

西,将胜过所罗门、苏格拉底和富兰克林的总和。但后来他自己承认其观点是不正确的。这

种观点之所以不正确,我想正是因为他忽视了“师道”的作用,没有看到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教师自身的精神、信念与人格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仅仅通过外部的机械训练就能够造就优秀教师的话,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教师而只需

要教学的机器了。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般的学校都普遍引进并使用了电脑、

闭路电视、录像、激光视盘等,似乎应用电脑的“人机对话”可以全部取代教师的工作,然

而这种“人机对话”的教学程序,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固然不失其重要价值,但决不能取代

整个教师的教学。电脑的教学依靠的是“外在的操作性奖励与惩罚”,这种动力是“机械的”、

“脆弱的”、“有限的”,它至多只能补充、加强和丰富教师的职能,育人的工作离不开“人的

内在动力”,包括人的思想意识,以及情感、兴趣、意志等,这种内在动力的启发、培养、形

成都离不开人际影响,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圈。但是,教师教育的现状依然是把教师象机

器一样地从外进行调试,而不注意激发教师的内部动机。对于学生来说,“要我学”和“我要

学”,二者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同理,对于教师,“要我教”和“我要教”也存在着天壤之别。

试想,一个内心无坚定信念,没有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的教师,他如何能够操伟业,承

重负,淡名利,做好育人的工作呢?

要解决上述问题,一是要从“道”人手。小原国芳认为“只教以取胜,而忘却了道,可

哀可悲”。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的人格—这是施教的关键”,“理

想、原则、信念、观点、兴趣、趣味、好恶、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如能

达到和谐一致,那就可以点燃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成为青少年行动的灯塔”。乌申斯基也曾

断言:“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

活的源泉。”其二是要从“内”着眼。如前所述,“道”的获得不能单靠训练与灌输,更重要

的是靠自身的反省与修炼,毕竟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

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体会3篇

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体会3篇 教育理论具有逻辑清晰性、视角片面性与意向理想性的特征,从而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具有一种内在张力。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理论专著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教育类专著读书心得体会篇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 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学生也很清楚,老师不会的东西多了,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不再象小学生那样认为老师无所不知。所以老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印象。 反之,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哼上一曲,可以调走得找不着了,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

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球赛,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做一个有情趣的人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别快,大多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没事可干,反倒闷出病来了。因此,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埃“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最佳的方法。比如看悲剧。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看到剧中人物遇到巨大不幸,观众的感情得到了宣泄。”“其实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的主观世界完全投入了进去,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会使人十分满足。他创作时简直就是神,他无比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中。”“只有关心老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地关心老师和生命质量。” 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3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3篇 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有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 通读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第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第二,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再次又切入对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提出了中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制等创新的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而教书匠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单一,视角更加狭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们该如何人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呢 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我觉得像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也在进行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着灵性与智慧,能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每个孩子树立起远大而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

教师读书随笔 读《教育新理念》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随笔读《教育新理念》教育专 著心得体会 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的理论,而是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等的分析对比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阅读了袁先生的《教育新理念》,让我的头脑经历了一番洗礼。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期的教师,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以下理念: 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三、要做伯乐,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

教师阅读教育专著及心得5篇.docx

教师阅读教育专著及心得5 篇 教师阅读教育专著及心得(1) 最近读了《教育的55 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 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陶渊明说:勤 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坚 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 读书学习。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读书不同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 要带着问题读书,深 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创新。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 观选择。如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等等。 不仅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 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同时要懂得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追求 的境界。许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指导意见。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 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 --- 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特级教师宋如郊认为:“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持和得法。”他总结出一线 教师读书的要点: 第一,读书要坚持这样的习惯: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

读教育专著心得 实验小学杨丽萍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在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不过的话,一个细小不过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

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为细节。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激增的当代,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需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5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5篇 读《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心得 永靖县四局小学杨建宏 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不过的话,一个细小不过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

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为细节。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激增的当代,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需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校园之中的日常行为,也要时时注意细节,以免给学生传递不良信息。在很多时候,教师日常的行为细节,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这种教育比“言教”更具影响力。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 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 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 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 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 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 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 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 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不过的话,一个细小不过 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 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 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 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 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 的课堂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

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 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课堂 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 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 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为细节。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 激增的当代,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需要 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 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 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校园之中的日 常行为,也要时时注意细节,以免给学生传递不良信息。在很多 时候,教师日常的行为细节,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身教”,而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 ----读《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有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可能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关心的话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书的序言部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书中从四个部分: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交往。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 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

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意义,紧接着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建议,使这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书中讲述的教师最需关注的教育细节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可见身心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从小就跟着酷爱体育运动的父亲走村串户,穿林渡水。4岁时,他从父亲那得到一支猎枪,之后开始独立活动,开始了钓鱼、打猎和探险的生活,而年幼时的这些经历成了《老人与海》的写作素材。 强身是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更要强调“强心”。我是一名体育教师,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是体育教学的目标,然而,作为体育教师更要在教学思想上和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教育,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在一次篮球运球的接力比赛中,女同学小林体型较胖,运球速度较慢,但和她一组的同学并没有嫌弃她。比赛还没有开始,队友们就给她出主意:小林,要运稳不掉球就行了!你别急,心一慌球就不听你话了……比赛开始了,小林小心地运着球一步一步向前走,在弯道处也很平稳,而此时,我也开始带领同学们为小林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小林只掉过一次球,而且还很快捡回来了,一圈下来,小林只落后对手五、六米。在后面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小林所在的组最终取得了胜利。小林获得了成功的快感,也正是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不善运动的小林在体育课上总是积极训练,从不感到自卑,运动能力和体质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

【精选】初中物理教育专著读书心得

《初中物理教学评价》读书心得 民主中学陈波 物理课程教育的核心是要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和实际能力,达到相应的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学习是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物理科学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能动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描述事物、提出问题、阐明解释,验证这些解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这些观点,由此学生们构建起过硬的科学知识体系,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怎样清晰的交流并建立起批判的、逻辑的思维技能。 要使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达到这一目标即实现课程教学的价值,物理课程评价的过程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物理课程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㈠目的: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一个训练有素的思考者。 ㈡功能: ⒈诊断性功能 物理课程评价的诊断性功能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强烈的指导性作用。 ⒉调节性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物理课程评价,其反馈信息不断的对施教者起到一个参考系的作用。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物理课程评价,施

教者可以在物理课程中对已有的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不断作出调整,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评价的反馈信息对于学生充分利用课程学习以获取知识和能力具有独特的指导作用。 ⒊激励和反思功能 ⒋鉴定和选拔功能 选拔不同特长的学生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正体现了教育的平等。社会发展需要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公平合理的选拔的选拔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定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学习成效是客观存在的。既然学生的学习存在如此多的差异,那么对每个学生的物理学习给予公正的、实事求是的评判是完全必要的,这将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活动的成绩,找到差距,为继续发展确定努力的方向。 因此,现代物理课程评价目标就是要突破重接受轻发展、重积累轻创造的评价倾向,使物理教学和学习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健康发展。

2020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

闲暇之余,我终于读完了这本教育专着——《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由此我认识了李希贵老师,了解了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传奇人生。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我国也自古就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李希贵老师的人生历程或许能作为这些话的映证。他在文中写道:像多数文学爱好者一样,我搜寻着所有可以找到的名着,急切地、贪婪地阅读,我恍若置身另一个世界,时而犹豫,时而彷徨,时而沉思,时而激昂…这种高度痴迷、全身心投入的大容量阅读,为我的精神世界储蓄了一笔丰厚的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笔财富不断生息、增值,实实在在地滋养着我的心灵,影响着我的价值取向,为我的生命打上了浓厚的底色。毫无疑问,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幸福地享用这笔财富的‘利息’。他说: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 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如果没有读过适合他的书,那将是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憾。李老师之所以能从教师———校长———局长———教育家一路走过来,跟他通过读书进行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及对这种阅读积累进行的思考和利用是分不开的。他走到哪里,就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他以自身和专家、大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在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坚持学习。今天倡导教师多读书活动,其实更多的是要求教师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做一个善于读书,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读书人,而不是只在原有知识水平上,作低质量的重复。当今这个正在发生巨大的、深刻变化的时代,新学科、新知识迎面而来,只有学习,才能丰富自己,才不会落后,不会被时代淘汰,新的教育环境,刻不容缓的教育改革,逼人的教育形式———我们没有时间再去重复,去等待,去观望。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停止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超越,但不是超越所有的人,而是要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过去。 养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更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今年寒假我有幸读到一本关于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专着。本书的作者关鸿羽是我国着名教育专家,曾先后在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主持养成教育专题节目,深受全国观众欢迎。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一些家长经常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之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是这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现在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有种流行的偏向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现代教育的长处是学科各有分工,而我们教育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都各有分工,任务是很明确的。但是人的全面成长,()特别是良好的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3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3篇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音乐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专著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范文1 读《不做教书匠》心得 在书店的时候看到《不做教书匠》这本书,题目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了想读的念头。这是管建刚老师这本书的标题。当听到杨校长跟我们推荐《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时,脑海中就有一个疑问:“不做教书匠,做什么”我开始阅读这本书,渐渐了解了这是一本针对青年教师的心理而写的书,深入浅出,有如青年教师的“圣经”,一些西方油画的插图更增加了这种感觉。随着阅读的深入,也开始明了作者的观点是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 书中亲切生动的语言,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引领着我们走向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教师。通过细细的品读,让我的确是受益多多。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是“年轻的老师们,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或许这次评优课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论文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学质量不高。请记得,你没有贬值,在这些磨练中你已经升值,只是这些价值还没有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带给你惊喜。”这对于刚上岗并没有几年的我来说,看到这样的语句,这样深入我们年轻人内心的语言,这样贴心地为我们分析失败,鼓舞进步,怎能不让人激动我缺少的就是对失败的正确认识,我很多时候在失败面前迷茫而不知所措,这本书,给了我启发,给了

关于读教育名著的心得体会

关于读教育名著的心得体会 关于读教育名著的心得体会1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时候,我在学校住宿,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那时,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节省,可是只要有同学跟我借钱,只要我兜里还有钱我就一定会借。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学

会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着一口锅,拿着两米长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汤。但是,天堂里的人却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着长勺子舀汤喝,勺柄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长勺子舀汤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别人喂。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别,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狱之分。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范文6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范文6篇 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下面是准备的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1 《守望教育》是刘铁芳教授一本关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 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著地思索。他们同样是可敬的!”书中还提到,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心教育了,但是从很多方面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以批判为主的,把教育的问题都归结于教师,甚至传言一流的学生,二流的教师。教育,其实是跟我们每个人相关的整个社会的事,应该是整个社会关心并团结协作的事,而不是出了问题就是老师或者学生个体的事情。 有人说当今的孩子非常幸福,不管是生活条件还是教育条件,都远远超过过去!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真的是这样的吗?不禁要打个

大大的问号。不能全否定,但至少有一点,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这样的说法都是以自己的角度来说的,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让教育充满爱和乐趣,让孩子成为孩子”这是《守望教育》给我的最大触动!印象颇深的一句是“没有故事的生活是寂寞的,没有故事的童年是暗淡的”,让我思考最深的一个问题便是“对于孩子什么最重要?” 每个家长最大的期望就是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什么是“成功”?在他们眼中便是考试成绩优秀的人抑或读书机器罢了。为了这“成功”,他们费尽心思替孩子着想,甚至愿意付出一切。殊不知,这只是美其名曰罢了!那孩子除了认真读好学校的书考出好成绩之外是否还需要其他的本领和知识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认为儿童更需要童话故事的滋润。童话是人类的梦,是生活的酒,是智慧的乳汁,是美好希望的翅膀。 曾几何时,祖母、母亲的故事是伴随孩子的童年的。模糊记得“山里的破庙”、“狼外婆”、“小红帽”……即使自编的也给童年增添了许多神秘和快乐的色彩。童话总是用浅显的语言,通过幻想将一个个聪明、善良、调皮、可爱、愚钝、可笑的人物、动物用幻想的手段编织起来。即使童话中总是好人战胜了恶人,到最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孩子们还是会听得津津有味。有故事陪伴的童年,虽然贫穷但不寂寞。即使长大后,这些童年的故事还会在依稀在记忆中存留。 现在的童话故事丰富多了,但孩子们口耳相授的故事却少了。也许正如人们所说“社会的发展总是要付出代价”,那孩子们的代价就

2020教育专著读后感读书心得

教育专著读后感读书心得 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的著作《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冯恩洪教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展望。这本著作,深深地吸引了我。读完此书,心头的诸多困惑迎刃而解。于是结合自身的教育生活,我有了许多的思考与感悟。 感悟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文学名著更要捧读不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虽然我是教数学的,但我本身一直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我可以把这分精神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也每天多学习一点点。 感悟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 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我也和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但学生从来不跟我记仇,有时我真诚地向他们道歉,他们却说:“没事,老师,你都是为我好”;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慢慢等待他们战胜自我,取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如李镇西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准备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爱学生,就有耐心和学生真诚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评去教育学生。 感悟之三:要学会欣赏,不遮挡阳光 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当你走在学校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我们老师只喜欢班上某某,而 对我们从来都视而不见,真是偏心。这些被忽视的学生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有时就会用一种不好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你为此很生气,师生关系闹得很僵。相反,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纪律就不再是什么问题。学生相信你非常关心他,他就会尽可能地使你高兴: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课、按时完成作业、虚心向你请教……因为每个人都希望体验成功的感觉,希望被尊重,被欣赏。所以,不要挡住学生的阳光,让我们多做手指运动,当你竖起你的大拇指,可能造就一大批自信的人。 感悟之四:要善待“问题”学生,呵护其自尊

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教育专著心得体会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 江口小学汪莎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不只是要有“一桶水”,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应该要有“长流水”,是“活水”。这两年,我每学期都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一直在不断地充实着自己。在这个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自己对教师的认识和教学工作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提高自我,作幸福的教师 我最喜欢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是:“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这是魏书生“修身篇”写的一句话,也是我最欣赏的一句话。 魏书生是一位非常善于修心的人,不苛求、不外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深刻地认识到,用黄金般宝贵的时光,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够豁达;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在这一点上我有很深的体会,刚参加工作那会,总觉得学校的工作好多,好繁锁,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我常常要哄那些还不适应小学生活的、爱哭闹的小孩子,或是陪同孩子父母挨家挨户寻找没有时间观念的、贪玩的小孩……班级纪律,要维护;班级卫生,要督促;学生做操,要到场;学生纠纷,要调解;学生成绩下降,又心急如焚……在学校,忙得晕头转向;回到宿舍,电话也是十分的多,有些家长早早就给我打电话。而

学校工作又多,经常又要求加班整理档案或忙于其他教学以外的事情。总之,事必躬亲,忙得不可开交。那时的我便心生埋怨,由此工作干起来也感觉很累,弄得心身疲惫。 自从多看书、多学习之后,明白了改变自己及修心的益处,我便开始改变自己,做任何事情不再说埋怨、抱怨的话。埋怨不如改变,我给自己加了一个意念:所有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莫抱怨。至此以后同样的工作,我干起来再没感觉累过。以前我是身累心也累,现在我却是身累、心不累。改变自我,会让你身心愉悦。认真看了魏老师的书,我更坚定了我的信念,就如魏老师所说:“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做厚学导师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的。”“改变了自己,你觉得世界更可爱,水比昨天清,花比昨日艳,天空看起来都比昨日更蓝。”就会营造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熟悉、适应学生,由此才能去改变学生,使师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 二、爱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 魏老师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理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的关系”。我们大多数老师也知道这个道理,可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就会摆起“师道尊严”的架子,我想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一个是“育人”,而我们却只是在“教书”

小学教师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朱李小学徐海燕 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进而形成质量上的积淀;2.将资源转化为能量。即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1.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点,数量上要保证,时间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2.返“本”,即经典著作要常常“回头看”,常读常新,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应该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_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 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愿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篇二: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5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 5 篇1951 字)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 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虚荣,逼迫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许多“虚伪的荣誉” 。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颤抖,惭愧不已。 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我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层的教育工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