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天津市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分析

天津市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分析

天津市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分析
天津市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分析

2018年1月天津市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分析杨昱,郝立生,孙玫玲,王宏蕊,郭玲,左晓辰,兰辉,于福欢,张江斌(天津市气象服务中心,天津300074)

【摘要】本文以天津市公路交通主要路段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对象,开展滨保高速(G2501)和京津高速(S30)天津段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调查掌握滨保高速(G2501)和京津高速(S30)天津段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分布和监测预警设施建设状况,为加强和改善天津公路交通专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8)01-0280-03

引言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所追求的是快速、高效和安全,在很大

程度上会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利天气易引发重、特

大交通事故,造成交通瘫痪,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

胁。据统计,交通事故中有近30%是在恶劣天气中发生的,影

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雾、暴雨、冰雪、高温等[1~3]。防御气象灾害、保障经济安全,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乃至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4]。为提高公路交通专业气象服务能力,以滨保高速(G2501)和京津高速(S30)天津段交通气象灾害隐患点基本信息作为普查工作;并调查掌握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隐患点主要灾害类型、主要致灾气象因子及其致灾临界值、致灾前后气象监测代表站观测数据和灾害影响情况;调查了解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隐患点(段)气象监测预警设施建设情况;在滨保高速(G2501)和京津高速(S30)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试点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建设滨保高速(G2501)和京津高速(S30)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逐步开展调查数据业务运用。

1基本方法

1.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本次调查最主要的方法,它是运用统一设计

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

法,也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调

查实施时,需要在公路沿线尤其是高速公路沿线开展灾害隐

患点(段)实地调查时,首先需征得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许可,

配备公路交通专业安全防护设备,并由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人

员陪同方可实施。气象部门已有数据或通过实地调查、实验、

测算等手段获取的数据,由气象部门调查工作人员严格控制

数据质量;通过公安、交通部门获取的数据,如公路代码、里

程、道路状况、监测预警设施、典型灾害事故、事故发生起数等

数据,须经公安、交通部门确认。

1.2专家评估法

此方法又名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一种凭借专家

判断分阶段、交互式的预测评估方法。专家评估法在本次调查

中能充分发挥被调查者在部门、行业中的权威地位和实际经

验,深入了解公路交通部门、相关行业气象服务相关技术指标

和产品需求。

1.3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点(段)排查方法

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点(段)是指因气象条件影响

在道路上发生事故明显突出的路段,在一定气象条件下,道路

长度、交通流量和单位时间内交通事故率明显高于路段平均

事故率上限的地点。

选取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点(段)依照下列原则:

(1)由于气象条件与公路路面综合作用情况下:

①500m范围内,1年之中发生3次重大以上(含)交通事故的地点;

②2000m范围内,1年之中发生3次重大以上(含)交通事故的路段;

(2)道路桥、涵洞全程,1年之中发生3次重大以上(含)交

通事故的路段;

(3)由于气象条件造成公路封闭路段、交通堵塞路段长超过2000m,一年之中发生3次以上的;

(4)由于气象条件造成的公路交通设施(信号灯、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栅、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等)损坏,影响路段超过2000m,一年之中发生3次以上的;

(5)各省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认定的气象灾害风险隐

患点(段)。

1.4致灾临界值的确定方法

通过调查公路交通监管运营部门业务人员对致灾临界值的描述以及调查隐患点(段)发生灾害时气象部门实况资料,确定致灾气象因子临界值。

2技术路线

2015年滨保高速(G2501)和京津高速(S30)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试点调查工作共分四个阶段,包括调查方案编制阶段,调查阶段,数据收集汇总阶段和数据库建设与业务运用阶段。

2.1调查方案编制阶段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确定调查的主要对象、内容并设计调查指标;设计调查问卷;根据调查总体目标和要求编制调查工作方案。

根据要求选取本市滨保高速和京津高速交通气象灾害隐患点,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2.2调查阶段

根据天津市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滨保高速(G2501)和京津高速(S30)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

开展天津市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调查工作流程如下。

(1)排查天津市重点公路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点(段),调查掌握隐患点(段)气象灾害风险基本信息。

与本市公安、交通主管部门充分沟通,调查掌握本市滨保高速(G2501)和京津高速(S30)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基本情况。查找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隐患点(段),调查掌握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隐患点(段)的基本地理信息,道路形态和地质状况,收集整理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隐患点(段)发生的典型事例,详见表1。

(2)调查了解天津市重点公路及公路交通桥梁、隧道等特殊道路形态气象灾害风险基本信息。

调查掌握滨保高速(G2501)和京津高速(S30)公路特大型桥梁和隧道的地理信息,结构类型;调查了解特大型桥梁和隧

论述280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09T14:42:03.7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付丽娜 [导读] 机动车在市场上的保有量的增加,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正常现象,交通问题的产生也越来越多。 黑龙江省宏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肇东市 151100 摘要: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复杂而精细,本文简要介绍了道路与交通工程分析的作用、目的和步骤,对模型的建立和运行以及如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行了阐述,总结了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分析;总结;依据 前言 机动车在市场上的保有量的增加,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正常现象,交通问题的产生也越来越多。引起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的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失衡,所以需要针对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和解决。 1 基本概念 1.1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复杂而庞大,在规划、设计和修建时往往要涉及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而营运管理中每天都关联着数千辆车辆直接或问接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工程系统分析是探讨规划、设计、修建和营运管理工程系统的方法,其任务就是为管理部门提供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选择最佳方案的分析工具。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就是针对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修建和营运管理问题的特点综合系统分析方法论、优化技术、微观经济概念预测方法和决策理论等学科知识,进行资源配置和方案选择的方法。 1.2 工程系统分析的步骤。系统分析作为决策者的一个有力工具,对决策者改善政策、制定质量以及实施有效领导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其基本步骤如下: (1)明确目标:在进行系统分析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系统和系统范畴进行明确定义,清楚了解系统的环境以及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等;接着就是对反映系统行为、性能或者性状的数据进行大量采集,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对现有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时,通过数据分析的利用加以实现;完成评价后,应该调查并预测现有系统当下和将来的需求,并与现有的系统实际状态和使用系能进行类比,进一步使得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内容和范围都有所确定。根据这些分析依据来对现有系统开展价值分析,讨论后确定接受度高且实现性强的系统整改的目标和目的。 (2)可选方案的提出:按照系统的问题和所定的目标及目的对多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筛选,多次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从众多改进法方案中筛选出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3)选择方案的分析评价:在上一个步骤中已经完成了各项方案的分析,因此这时应该依据按照表征系统的行为、性状和特征模拟所得到的一个或数个模型细致的技术、经济政治可行性分析,对系统实施后的各种状态进行计算分析。 (4)方案的选择与决策:完成系统分析后,系统分析员需要将结构化分析结果用概述的形式传给决策者,说明评定指标和标准,表明系统目的和目标的确立依据,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并对各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在讨论中系统分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5)方案实施和反馈:系统分析结果的验证是在确定方案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需要进行的基本步骤,验证的结果是分析方法和分析选用参数修整完善的基本依据,后期新方案和性政策推荐可以以此为构建基础并适时推出。 1.3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道路与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修建和后期运作管理是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对象。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与微观经济概念预测法、系统分析方法论、技术优化、决策理论等相结合就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方案的选择的依据基础。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庞大而复杂,投入甚大,各管理部门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解决方案的选择是工程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 2 模型的建立与运行 模型是将系统和问题的全貌以立体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的一种工具,通过直观的呈现各种问题来加强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分析过程中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模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分析员能够根据具体模型来分析各种各样的变量、因素以及关系之间是如何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通过分析来推测可能对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性状、性能等,进一步对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方案进行必要的完善。所以,模型的建立是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的重中之重,其建立和运行步骤如下:初步设计、根据现有数据初步证实、通过模型预测新情况、根据实际偏差改进模型。 3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3.1 线性规划与图论。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的一个分支,运筹学会通过运用图解法、人工变量法、单纯形法等求解方法来将所分析的问题具体呈现出来。通常情况下,使用线性规划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根据任务要求,采用最省资源的方式完成工作;第二个目的是根据被限定的资源,采用最佳方案经济有效地完成任务。 同时,作为运筹学另一个分支的图论则是以“图”的形式来反映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系统以及管理问题,其最优结果通过数学方法求得。通过情况下,要分析完成某项任务的最少时间、最省费用、最短距离等,都可以通过图论的方法来进行。 3.2 网络技术。这里所说的网络技术跟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网络技术不同,作为图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的表示方法有箭线图和顺序图,主要工作第一步是对承接的工作展开项目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绘制出与预期要求相符的网络图,若通过分析绘制得到的网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目标,分析人员就可以结合时间、资源、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对原图进一步调整优化,以达到最终的满意效果,在施工组织和施工计划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网络技术。 3.3 预测与决策。预测与决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预测是以某件事物的历史资料为依据,采取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推来对该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对估计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然后再调对人们的行动进行调节引导;而决策则是指在众多可选方案中选择出可行性最佳的执行方案。 3.4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在道路工程中,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用到技术经济评价,技术经济评价是对成本和效益动态计算并最终得出定量评价依据的一种手段,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有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来说明某个方案的优劣。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办[2012]2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加快实现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有效衔接,健全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至30分钟发出,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一)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海洋、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等监测系统以及雷达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按照共建共管、代建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和通信干线、输电线路、水利工程、林区、旅游区、重点经济区、渔业作业区和海上养殖区等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资源、气象、水利、林业等部门联合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快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着重推进北戴河、曹妃甸、渤海新区等区域海洋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建设,提高对环渤海和海上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制订实施全省防治山洪地质灾害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规划,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加

19春[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在线作业二(100分答案)

【奥鹏】[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在发电机稳态运行状态中,机械功率PT与电磁功率相比,将() A、大 B、小 C、相等 D、无关系 正确答案: 第2题,三相导线的几何均距越大,则导线的电抗()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第3题,单机(凸极发电机)无穷大系统中,发电机的极限输出功率出现在δ()。 A、90度 B、90度 C、=90度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第4题,与两相断线故障复合序网形式上相同的短路故障是()。 A、单相接地短路 B、两相短路 C、两相短路接地 D、三相短路 正确答案: 第5题,冲击系数 k im 的数值变化范围是 ( ) A、0 ≤ k im ≤ 1 B、1 ≤ k im ≤ 2 C、0 ≤ k im ≤ 2 D、1 ≤ k im ≤ 3 正确答案: 第6题,同一型号的架空三相输电线,相间距离增大其线路对地电容( )。 A、增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第7题,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第8题,系统进行频率调整可以分为一次积二次调整,其中可以实现无差调节的是() A、一次调频 B、二次调频 C、一、二次调频均可以 D、一、二次调频都不可以 正确答案: 第9题,当系统发生故障后,为保证其的暂态稳定性,故障切除角应比临界切除角()。 A、大 B、小 C、相等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第10题,若X。是系统的一个稳定平衡点,则在该平衡点处,系统的雅克比矩阵A的特征值实部()。 A、均为负 B、均为正 C、有一个为负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第11题, A、A B、B C、C D、D

国办发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意见(国办发[2011]3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覆盖存在“盲区”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比较突出。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三)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强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和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海上、青藏高原及边远地区等监测站点稀疏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加密台风、风暴潮易发地气象、海洋监测网络布点,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强化粮食主产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墒情和地下水监测设施。加强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升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支撑能力。 (四)强化监测预报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乡村、江河流域、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在台风、强降雨、暴雪、冰冻、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要加密观测、滚动会商和准确预报,特别要针对突发暴雨、强对流天气等强化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对灾害发生时间、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区域等进行科学研判,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要建立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方案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覆盖存在“盲区”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比较突出。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x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x年,建成功能齐

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三)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强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和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海上、青藏高原及边远地区等监测站点稀疏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加密台风、风暴潮易发地气象、海洋监测网络布点,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强化粮食主产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墒情和地下水监测设施。加强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升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支撑能力。 (四)强化监测预报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乡村、江河流域、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在台风、强降雨、暴雪、冰冻、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要加密观测、滚动会商和准确预报,特别要针对突发暴雨、强对流天气等强化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对灾害发生时间、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区域等进行科学研判,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要建立

网格化的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功能设计与实例研究

网格化的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功能设计与实例研究 摘要:随着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供电质量可靠性指标的要求日益提高供电 可靠性,保证主网安全运行是电网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灾 害对电力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由于架空输电线路范围广,变电站设备多次暴露 在自然环境中。一旦暴雨、雷电、冰雪等气象灾害来临,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将 面临巨大考验。线路跳闸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电力系统供电安全生产。 关键词:网格化;电网气象;监测预警;实例 引言 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的实质是分析气象信息与电网故障的相关性研究是分析不 同数据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出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或非 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关系强度。如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 最后可以建立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关系转换模型。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在对网格气象数据和网格设备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网格气象监测预警系统以电网气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各种气象要素 对电网设备的影响,如受大风影响的架空线路、受强降雨影响的车站和房间分析,结合以往电网事故造成的气象条件数据,包括什么样的气象条件造成事故的因素、发生的事故种类、事故的影响等信息,决定未来气象条件下是否存在电网故障的 风险,从而达到电网气象监测和预警的目的。 1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构建方案 (1)系统建设目标 1.获取各种形式的气象源数据,如自动气象站、雷达估测降水量、基于网格 的精确预报等,实现对灾害性天气的精确监测和预报。 2.建立基于gis系统的网格气象平台,显示气象数据、地理数据和网格设备数据,直观显示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范围,准确定位灾害性天气影响的网格设备。 3.加强气象资料在每年汛期电网日常工作中的应用,通过系统分析汛期可能 受暴雨天气影响的重点防洪设备,使运行维护人员在重点检查、勘察、抢修中更 有针对性,故障排除和补救。 (2)系统建设原则 系统的规划和建设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用性建设,坚 持实践第一,具有可扩展性和前瞻性;二是采用气象部门和电力部门的标准和规范,紧密衔接基础业务;三是先进性与适用性的统一;四是加强服务建设,保证 应用效果,加强电网指挥决策服务支持能力。 基于地理关系模型:系统基于完整、系统、准确的地理关系模型,以地理信 息数据为底层基础数据,将各类气象探测数据、预报数据、行政区域、电网基础 设施基础数据附加到地理属性上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地理 信息载体复杂的空间气象信息、属性数据和业务信息通过地图系统以地理的形式 直接显示出来。面向对象和所见即所得的设计和操作方法:系统以面向对象的方 式提供各种操作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操作方法”和“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接口”。 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和可视化技术的特点,以图形和动画的方式面对用户,信 息的表达更加直观高效,摆脱了用户不得不面对的大量枯燥的表格和文本信息, 从中可以进行数据挖掘,实现可视化、直观的显示。 围绕决策服务,不断完善各种气象探测基础设施,不断强化探测时空密度,

天津大学系统工程考研参考书

天津大学系统工程考研参考书 天津大学系统工程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报录比-大纲-参考书-资料-真题-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缺一不可。 关于使用天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参考书,很多考生一拿到专业课参考书,就开始往死里背诵,希望可以把它们全都背下来,尤其是习惯各种背诵的文科生,觉得这样才有成就感,如果考研只是为了选拔会背书的学生,那么其实高中生直接考研可能成功率会更高,显然,考研并没有这么简单,除了考察基本知识的掌握,更看重的是对于知识运用的能力。要在心里大概了解书的框架,去理解书上的内容。再转化为自己的能量。下面视我为大家整理的天津大学系统工程考研的复习资料: 【801理论力学】 1.《理论力学》,贾启芬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2.《理论力学》,贾启芬等,天津大学出版社 3.《天津大学801理论力学考研红宝书》 【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1.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张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机械原理(第六版),孙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机械设计(第三版),董刚,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5.机械设计(第六版),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天津大学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考研红宝书》 【811电路】 1.《电路基础理论》(电路理论上册,修订本),杨山,天津大学出版 《网络理论导论》(自编教材) 2.《电路》(第四版),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电路原理》(上、下册)周守昌,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电路理论基础》(第二版,上、下册),周长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高等教育出版社 6.《天津大学811电路考研红宝书》 【812自动控制理论】 1.《自动控制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胡寿松 2.《现代控制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刘豹 3.《自动控制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吴麒 4.《天津大学812自动控制理论考研红宝书》 【815信号与系统】 1.《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吴大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天津大学815信号与系统考研红宝书》 【818结构力学】 1.刘昭培,张韫美主编,《结构力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2.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天津大学818结构力学考研红宝书》 【826化工原理(含实验)】 1.姚玉英等。化工原理(上、下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 2.张金利等。化工原理实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3.柴诚敬等。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4.贾绍义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5.《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红宝书》; 【832运筹学基础】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实验1

实验一网络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应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网络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掌握WinQSB软件绘制计划网络图,计算时间参数,求关键路线;同时,学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根据工期及工序关系,为每个工序定义最早开始和结束日期、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形成顺序的网络逻辑图,找出关键路径。通过对关键路径的时间压缩和对非关键工序的资源调配,达到压缩工期和资源平衡的目的。 三、实验内容 网络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每人一台计算机、WinQSB软件 五、实验步骤 例题1:某项工程由11项作业组成(分别用代号A,B,……,J,K表示),其计划完成时间及作业间相互关系如表7-1所示,要求编制该项工程的网络计划并计算其时间参数。 表7-1 实验操作步骤 1、运行“PERT_CPM”,出现图1所示界面 图1 2、运行file菜单下的new problem 命令,出现图2所示界面。

图2中各项目含义: Problem Type(问题类型)如下: Deterministic CPM : 确定型关键路线法 Probabilistic PERT : 概率型网络计划技术 Data Entry Format ——选择数据输入是以矩阵或图形输入 Select CPM Data Field ——Normal Time 正常时间 Crash Time 赶工时间 Normal Cost 正常费用 Crash Cost 赶工费用 3、求例1,则①Problem Title 后给文件命名,Number of Activities 后给出作业数‘11’,Time Unit 后给出时间单位‘day ’,②Problem Type 选择’Deterministic CPM ’,③ Select CPM Data Field 选’Normal Time ’,④ 输入界面如图3所示,OK 确定后出现输入矩阵如图4 所示, 图2 图3

青海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青海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 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青海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以下简称“监测预警系统”)有效运行,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动态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19]11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青海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监测预警系统监测监控对象为全省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储存企业、油气长输管道企业、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值班调度中心、“两重点一重大”装置(包括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罐区、仓库、生产装置等)。 第四条监测预警系统监测监控数据主要包括:企业

的值班调度中心、企业涉及“两重点一重大”装置和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实时图像,企业重大危险源的重要监测数据和预警数据,安全生产承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信息等。 监测预警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温度、压力、液位、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电流、电压、电路开闭合状态等。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五条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负责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应用、管理及省应急管理厅视频专线和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账户和权限管理工作;负责对监测预警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确定省级监控值守机构,并明确具体工作职责;负责组织分析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重点风险,研究解决共性和个性问题;负责向各相关市州、县级应急管理局和企业发布红色预警警示通报。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市州、县级应急管理部门监管人员对监测预警系统管理、运行、维护工作进行培训。 第六条市州应急管理局负责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实

天大2020年秋学期《电力系统分析》第5组离线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 第五组: 一、问答题 1.试用数学公式表示系统有功最佳经济分配的等微增率准则,并对其合理性进 行物理解释。 答:dF i (P Gi ) = dP Gi (i = 1, 2,, g) 等微增率准则:机组间有功功率获得最佳经济分配的必要条件是,各机组的煤耗微增率相等 微增率准则解释:煤耗微增率是机组增加(或减少)单位出力时所增加(或减少)的燃料消耗量。 如果机组 i 的煤耗微增率小于机组 j,即:dF i (P Gi )

2.节点导纳矩阵的阶数与电力系统节点数关系如何?为什么? 答:若电力网络有个节点,则节点导纳矩阵是n 阶复系数方矩阵,由于接地支路的存在,所以它是非奇异矩阵。 3.试说明节点阻抗矩阵的特点及其元素的物理意义。 答: 节点导纳矩阵的特点: (1)节点导纳矩阵是n阶复系数方矩阵,由于接地支路的存在,所以它是非奇异矩阵。(2 )考虑实际电网母线平均只与3~5 线路或变压器相连,鉴于 及,所以实际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是非常稀疏的对称复系数矩阵。 一般情况下,n 节点电力网络节点相量方程可以简记为: 4. 其中节点导纳矩阵 Y 为n×n阶复系数矩阵,U 为 n 维节点电压相量构成的复向量,I 为n 维节点注入电流相量构成的复向量。 的物理意义为(包括 i=k 时的自导纳和i≠k时的互导纳):节点导纳矩阵元素Y ik 当电力网络除 k 节点其余节点皆接地情况下,节点 i 注入电流相量同施加于节点k 的电压之比。

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想方案_盛伟

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想方案 盛伟 1 臧欣 1 杨晓峰 1 王铁 1 1.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邮编:210061 摘 要 本文中所阐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将应用物联网技术将区域站点组成相对独立的网络,迅速上传收集的区域数据;同时将区域数据快速上传到省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在上传到省气象灾害预警中心时,可根据无线GPRS、3G、卫星等系统状况,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最短的时间、用最有效的方式,自动搜索最佳传输方式。建立移动气象感知台,自动组网,自动收集当地资料,智能接入气象灾害监测网。 根据收集处理的气象监测信息,及时分析加工,应用数值预报等天气预报新技术,及时制作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预警产品。同时,根据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种类,及时制作各级政府需要的气象灾害决策服务信息、对策建议和人民群众需要的灾害预警信息、灾害防御措施等服务产品。 关键词:物联网气象自动站;SINK节点;异构传感器网络;移动气象感知车 1. 前言 江苏处于中纬度过渡带、海陆相过渡带和季风气候过渡带相重叠的地区,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气象灾害种类较多,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因此,有效组织应对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灾害及减轻灾害影响已成为省政府工作重点,并上升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的具体体现。作为气象部门的职责,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建设精细化预报体系已成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江苏气象现代化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全省已建成6部国际先进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3部L波段高空测风雷达,1050个自动气象站等先进探测手段,初步建立了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建成了预报智能化业务平台,对提高我省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财力、物力、人力等限制,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密度不够,很多重大气象灾害如短时强降水、瞬时大风、冰雹、龙卷甚小尺度天气现象等,是由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引起,时空尺度非常小,目前10公里分辨率的监测站点无法准确及时的捕捉到。特别是重点区域,局限性更大,危害也更大。此外,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实时传输能力、预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指引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 预警系统建设指引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视频接入升级改造要求 (一)摄像机要求 1.摄像机要求 网络高清监控设备,分辨率要求1080P或以上,编码支持H.264或者H.265。 2.摄像机安装位置要求 企业至少在以下五类场所设置摄像头,每类场所至少有1路视频。 (1)大门口:摄像机图像应能看到厂区大门口车辆、人员进出厂区情况,若有多个门口,每个门口均要有覆盖; (2)值班室:监控图像应能看到值班岗位的情况; (3)生产车间:视频应覆盖车间主要生产设备,重点操作部位(如打板房等)不应被遮挡,一个摄像头不能满足的,应根据企业实际安装多个; (4)仓库、储罐区(若有):视频应覆盖整个仓库(包括危险废弃物储存场所)、储罐区,一个摄像头不能满足的,

应根据企业实际安装多个; (5)高点监控:使用球机(能转动、变倍的摄像机),安装位置要求在企业建筑物的楼顶,能监控整个生产区和存储区,同时尽量能兼顾大门口。 (二)视频录像机(NVR)要求 (1)企业视频录像机应支持国标GB/T28181或者ehome协议,推荐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品牌; (2)视频录像机应具备2个网口:1个网口接企业监控内网,另1个网口接市危化品监测预警系统。 (三)网络要求 企业应提供上行速率不少于10Mb/s的互联网宽带,网络接口部署于录像机附近。网络无法满足要求的自行联系运营商办理。 二、重大危险源企业视频、物联接入升级改造要求 (一)重大危险源企业视频接入升级改造要求 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视频接入升级改造要求。 (二)重大危险源企业物联接入升级改造要求 1.设备摆放空间 物联网网关等相关设备是标准的机箱,需企业提供不小于4U的空间,安放物联网网关等相关设备。

2020气象灾难预报监测方案

2020气象灾难预报监测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水平,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组织机构 组长:(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 潘家利(市气象局局长) 成员:4个区政府,市发改、财政、规划、国土资源、环保、民政、农业、林业、水务、海洋和渔业、统计、三防办等部门。 三、实施步骤 (一)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20xx年完成) 市政府成立以分管气象工作的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气象局局长为副组长,公安、民政、环保、国土资源、交通运输、 1 / 6

教育、水务、农业、卫生、安监、林业、海洋渔业、民防、三防、海事、通信、供电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气象局配合。 时间节点:20xx年12月前完成。 (二)加强气象监测网络建设(20xx年完成) 1.加快推进交通、旅游景点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在本市23个镇自动气象站的基础上,在假日海滩、观澜湖高尔夫球场、海文高速路、万绿园、南港码头、龙桥高速、永庄、火山口公园等地新建8个能见度、降水、气温、风向、风速、湿度等六要素监测站。 2.加强农村、旅游景区、重点项目及雷电多发区域的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在东山、长流、三江、大坡四镇,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假日海滩、火山口公园、五公祠、万绿园等旅游景区,美兰机场、大学、桂林洋高校区等重点项目及雷电多发区域布设雷电监测仪,开展雷电监测业务,为临近预警预报业务提供资料保证。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承办,市发改委、财政局配合。 时间节点:由市政府协调安装场地,相关单位和部门给予配合,20xx年3-4月完成选点;5-6月,由市财政局组织设备采购招标工作,市气象局协助;7-9月完成安装场地建设(包括场地清理、铺设地下管网、防雷网、预埋件等);10-11月,市气象局安装调试仪器,信息资料实现各部门共享;12月,组织验收。 资金预算:195万元 六要素监测站:5套×18万元/套+3套×9万元/套=117万元 雷电监测预警仪:6.5万元/套×12套=78万元 2 / 6

163001[基于INTERNET的管理信息系统] 天津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基于Internet的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指的是( D )。 A.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方法和系统应用 B.数学的观点、系统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 C.系统的观点、计算机的方法和数学应用 D.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 2、数据流图(DFD)是系统( B )阶段的工具。 A.设计 B.分析 C.实施 D.测试 3、按照管理层次可以把信息分为三类,即( B )。 A.原始信息、自然信息和综合信息 B.战略级信息、战术级信息和作业级信息 C.输入信息、中间信息、输出信息 D.内部信息、流动信息和外部信息 4、对于系统设计阶段的模块结构图主要评价标准是( C )。 A.耦合小,内聚小 B.耦合大,内聚大 C.耦合小,内聚大 D.耦合大,内聚小 5、下列( A )不是现行详细调查的主要原则。 A.实时性 B.真实性 C.全面性 D.规范性 6、联机实时处理系统适用于( D )。 A.需要人工进行干预 B.对信息的时间性要求不高 C.需要脱机转换数据 D.要求及时响应 7、系统维护的主要类别有( A )。 A.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B.程序的维护、数据的维护、代码的维护、设备的维护 C.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代码的维护、设备的维护 D.程序的维护、数据的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8、下列( D )不是系统评价指标? A.适应性 B.可靠性 C.安全性 D.清晰性 9、信息工程方法的开发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该方法引入了( C )的概念,从业务分析到系统制作的每个过程都离不开知识它的支撑。 A.模型库 B.数据库 C.知识库 D.方法库 10、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变化的信息称为( B )。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 布工作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气象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晋政办发[2012]4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2.01.18 【实施日期】2012.01.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 (晋政办发〔2012〕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作用,提升全社会防灾避险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

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健全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发布通畅,为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目标任务。全省建成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显著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达到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预警信息发布时效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农村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报预警能力 (三)推进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加快推进自动气象站、气象卫星接收、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性能计算机等系统建设,完善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网;加强交通干线、输电线路沿线、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林区和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加密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站布设;强化粮食主产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区旱情监测;加强人口密集区及其上游高山峡谷地带的气象、水文、地质联合监测;加强农村、林区及雷电多发区域的雷电灾害监测;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和手段,加强森林草原致灾因子监测;加强对主要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综合连续监测;建立气象灾害监测综合分析

天津大学2018年《815信号与系统》考研大纲

天津大学2018年《815信号与系统》考研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信号与系统是通信、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国内外高校相应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程所讲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利用这些经典理论分析、解释和计算信号、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约束关系的问题。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10~20%) 1、基本信号及其两种(函数表达式和波形图)表示方法; 2、信号的基本运算; 3、系统的描述及系统的基本性质; (二)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10~20%) 1、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性质及其求法; 2、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3、卷积、卷积的性质及卷积的计算方法; 4、系统响应的时域求法; (三)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30~40%) 1、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2、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3、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 4、取样信号、取样信号的频谱、取样定理及其应用; 5、周期和非周期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6、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 7、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S域分析; 8、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之间的映射关系; (四)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10~20%) 1、离散时间信号(序列)的描述及其运算; 2、离散卷积及其性质; 3、线性离散系统的特性及其描述方法; 4、差分方程的建立及其解法;

5、Z变换及其性质; 6、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法; (五)系统函数(10~20%) 1、系统函数的零极点与系统响应之间的关系; 2、系统稳定性及其判断方法; 3、系统的方框图、信号流图表示法与系统模拟; (六)连续与离散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10~20%) 1、状态、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的基本概念; 2、连续与离散状态方程的建立方法; 3、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4、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试卷题型分为简答题(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等)、一般计算题和综合计算题三种类型,其中简答题和一般计算题约占80~90%,综合计算题约占10~2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为150分。 五、参考书目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吴大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 布工作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气象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宁政办发[2011]134号 【发布部门】南京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10.26 【实施日期】2011.10.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 (宁政办发[2011]134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作用,全面提升防灾避险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1〕131号)等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健全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目标任务。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有效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缩小预警信息发布“盲区”。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实现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更加准确、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应急联动更加有效、公众防灾避险能力显著提高的目标。 二、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三)推进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络建设。统筹规划布局,加强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气象、水利、农林、民政、海事、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合共享的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完善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络,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精度连续监测。健全沿江河湖库、水利工程、重点林区、旅游景区、经济开发区、生态保护区以及交通、通信、供气沿线地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体系,重点强化灾害防御敏感行业和灾害易发区的监测设施建设,加密气象观测和土壤水分、雾霾等监测设施布点,实现观测覆盖更加精细。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加强森林火险监测。加强应急移动观测和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四)加强并完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评估工作。开展气象灾害调查,加强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致灾机理研究。各级政府要组织做好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