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论中医亡于中药之思考

论中医亡于中药之思考

论中医亡于中药之思考
论中医亡于中药之思考

《论中医亡于中药之思考》

目前中医药现状:

在中医药发展史上有几个标志性时代:《内经》时代,奠定了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张仲景时代,以《伤寒论》为代表的经典医籍建立了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中医

临床实践思想,此后的温病学说、金元四大家等都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医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以现代化、国际化为主题的新的

历史时期,可以说,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是中医药发展史中的时代性标志。

可目前的中医药现状令人堪忧:作为中药发源地的中国大陆中药份额在世界上只占2%,而日本占90%,稳居世界第一!韩国和台湾分别占5%和7%。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权威医学家大塚敬节去世前曾叮嘱弟子:“现在我们向中

国学习中医,10年后中国向我们学习中医。”不幸言中!日本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日本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学概论是必考内容!而且中国药企退休的老药工

被日本重金聘去担任技术指导例子的比比皆是!中国炮制泰斗王孝涛回忆:他被请去日本讲学的时候,提出参观一下他们的中药生产环节,却被断然拒绝!他也曾想穷其毕

生所学,为国家出一本书,出版社却向他要20万元,他就向有关部门申请经费支持,结果是一分钱没批,之后王老再也没提过出版书的事情。如今中国六七十岁的老中医,到美国去就可能享受到“敞开绿卡”的特殊优待。湖南中医药大学陈勇教授,将自己

在美国的考察写成了《美国市场中药的热销,对我国中药研究的反思与建议》,文中

既惭愧,又高兴,高兴的是中医药在美国受欢迎,惭愧的是没有一种中药是中国制造!来中国研读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中医的人数位居第一!中医药在全世界愈

来愈受重视,但是这一切,与中国无关…中医泰斗吕炳奎的儿子吕嘉戈告诉记者:

“从中医人数上的变化,就能说明问题。西医人数,从1950年到2004年,增长70

多倍,达157万人。中医从1950年27-30万人到2004年27万人,实现了零增长,如今的中医水平自然不能与1950年的水平相比…而中药市场更是雪上加霜了,下面就其中一两点做个论述.

高价买“药渣”

传统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中药材(含饮片)的不合格和

造假现象极为常见,就算是资深中药鉴定师依然无法鉴别被提取过部分成分的中药饮

片(属于正品,但是有效成分不达标),关键是送检的样品合格能代表整个批次都合

格吗?这其中隐藏的巨大安全隐患不必多言了。“我每次买的西洋参,一泡就没有味

道了…”这是多年前的中医说的。如今中药被提取过有效成分再销售的情况已经司空

见惯。骆诗文说,昂贵的冬虫夏草竟然也被提炼了,药材商将药渣用啤酒浸泡,看起

来很逼真,没有经过提取的虫草外观饱满,色黄而亮,现在市场上至少80%以上的虫

草被提取了有效成分,干巴且虫体较硬,无香菇一样的香气。先不说中药造假普遍了,光是“被提取”的中药就种类繁多了!比如常用的人参,西洋参,党参,虫草,黄连,黄柏,牡丹皮,首乌藤,金银花,连翘,山茱萸,桔梗,淫羊藿,川贝,五味子,益

母草,泽泻,白术,鸡血藤,柴胡,穿山甲,紫河车等等!骆诗文跑遍了全国17个中药材市场,“山萸肉掺葡萄皮,黄芩掺桑寄生,塑料做穿山甲片,海马肚里灌玻璃胶,虫草上沾铅粉……”最可笑的是,假的中药竟然检测不出来,比如衡量山萸肉的质量标准是检测熊果酸的含量,而往里面掺山楂之后结果就达标了,疗效只有天知道了!呵呵…为了让药材色泽好看,延长保质期,又能让霉变药材焕然一新,除了“打磺”,

还有很多方法!比如用双氧水浸泡天麻漂白,用氧化铁水洗丹参染色,洗衣粉搓掉霉

斑等等,尽显“化学大国”的本色!至于硫磺中药已经是普遍加普遍了。正规的医药

公司,也很头疼,“被提取过的中药”不是假药,但是不买就断货,买了质量又不行,权衡利弊,最后经济利益占了上风,这就是解释了很多中医从业者反映从药材公司进

的中药饮片疗效不理想、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悲催的中药煎煮方式

本身中药煎煮就是一门技术,因为不同药效的药,对煎煮的时间和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连很多老百姓都知道,起码先把中药放在凉水中浸泡半小时吧,煎药用砂锅,搪瓷锅之类,严禁用铜锅、铁锅等金属锅,防止金属和中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有的

药需要包煎、有些要先煎半小时到几小时、有的文火煎,有的武火煎,有的先武火后

文火,有的要后下或者开锅再放、有的烊化、有的冲服等等,最可笑的是现在的医院

为了卖药方便,竟然用煎药机煎中药!难道烊化的胶类药品也要放进煎药机里吗?不

管你的药是滋补药,还是感冒药,都一样的模式,一堆药同时倒进煎药机一起煎,这是吃

火锅吗?这还是中医吗?

中药现代化、标准化的发展

一:中医药普及和走出国门,必须与时俱进的实行现代化、标准化、客观化。而免煎中药饮片,是我们实现中药标准化、客观化的重要一步,由它所带动的中医药理论与

实践的发展必将在中医药发展史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广大医生患者而言,推广

免煎中药饮片,将为医患提供更高效、安全、稳定、便捷、便宜、科学的保健治疗手段,使中医药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中药剂型的发展目前经历了三代,第一

代以传统中药饮片为代表,第二代以中药配方颗粒为代表,第三代以超微中药饮片为

代表。在这里第一代已不再赘述,主要阐述第二代和第三代产品的特点,供医生和患

者参考和选择。

二:第二代剂型统称为“中药配方颗粒”,1992年研制成功,是以传统中药饮片为

原料,经过高温熬煮、将药液里的一部分有效成分进行干燥、再加入辅料(包含浸膏

粉,淀粉,糊精,蔗糖等)制粒、包装而成的一种统一规格、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

准的新型配方用药。自2001年12月1日起,生产企业通过对药材多基源、多品种的

研究,严格按GMP要求,对药材、饮片、浸膏、中间品、成品等生产过程进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理化检测,如:现代指纹、图谱等技术。其优势很多:相对于传统中药

大包小裹的体积,中药配方颗粒携带和服用更加方便,而且适合差旅人员住校学生等。与容易发霉的草药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包装密封性能好,不易吸潮,避免了中药饮片

储存过程中变色、走油、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控

制方面比较严格,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微生物、化学污染等指标检测非常严密,

所以安全性很高。因为经过加工和掺加辅料,口感较传统中药更加舒适,有一定疗效

等优点。比传统煎汤剂,节省称药配药的时间和节省人工成本开支,从开药、取药,

到服药,只需数分钟时间。中药配方颗粒包装袋上,都标明了与原生药的换算关系,

调配更加方便,不用称量,卫生快捷,避免了称量误差,用药更安全,也改善了中药

房乱、脏、累的现象。其优点很多,当然也有缺点,缺点的核心要点是中药配方颗粒

严格意义上跟中药饮片是两码事,因为其生产工艺主要为高温熬煮,在生产过程中改

变了中药成分的理化性质,如天麻里的天麻素,何首乌里的蒽醌衍生物类,很多中药

材里的活性物质都是不耐长时高温的,而配方颗粒的生产过程中都要高温熬煮,另一

个核心要点是中药配方颗粒只保留了部分有效成分,严重影响了中药饮片的组方和临

床疗效,使治疗效果极不稳定(正确的辩证论治前提下,时而有效,时而无效)。自1992年研发成功至今,其批文一直处在只能在“二级甲等及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试用”阶段的尴尬境地。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的合法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全国只有6家,分别是广东一方,广西培力,四川新绿色,华润999,江阴天江,北京康仁堂。

因为各生产厂家标准不同,所以这些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厂家降低成本打“价格战”是

市场上常见的现象,品质和疗效自然无法评估。其他部分地方企业如石家庄神威药业,天津天士力药业等也在小规模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在当地少量试销售,品质更是无法

评估了。

三:第三代剂型称为超微中药饮片,采用道地药材古法炮制,再进行深加工。因为涵盖了传统饮片的优点和中药配方颗粒的全部优点,所以又叫超微中药配方颗粒,归属

传统中药饮片管理范畴,是目前最高端的中药饮片(国内独家,国际独家),通过14道工艺技术进行全成分破壁超微提取(粒径仅1—75μm),容易通过细胞膜,甚至血脑屏障等特点,易被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极高,微量即可达到传统的“一大包中药”,真正打破了千年“药罐子”。特别是运用了航天领域的低温(—60℃)动态萃

取技术,保障药材没有药效成份的丧失、不发生化学变化,保留药材原有的活性成分

以及特性和特色。最重要是全成分的提取保证了中药合煎效应的产生。服用量少、作

用迅速、成份完全、疗效确切。但是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的生产企业全国仅有一家(湖南春光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其批文是“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可使用”,

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和诊所)使用的中药颗粒剂型。因

为其注册了中国专利(专利号ZL1114467.X),所以国内其他药企不能进行生产和销售,其又注册了国际专利(国际专利号:A61K9/14),国外药企也不能进行生产和销售。超微中药饮片的缺点在于产量低,且单味中药品种不全,原因在于工厂对原材料

标准、生产标准、含量检测标准等极为严苛,企业对品质要求太高,也许能走的长远,但其生产规模却无法跨越性发展。但是对中医药学科来讲,推广第三代单味超微中药

饮片(即超微中药配方颗粒)是一件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超微中药配方颗粒在美国、日本、欧洲、澳大利亚、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展极快。韩国、日本、台湾、香港除满足本地区外还大量出口。我国的中药现代化发展严重滞后,超微中药配

方颗粒推广极慢。

单味超微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由国家中医局和广东省中医局联合进行的超微免煎中药临床观察的报告中曾经对2万

张处方进行分析,其中适合传统中药饮片应用的专科都能应用超微免煎中药,而且由

于免煎中药的即冲即服特性还促进了重要复方(单味)在急症医学的应用。从使用方

法上看,免煎超微中药既可以内服,也可以用来保留灌肠、熏洗、冲洗、湿敷、外敷、雾化等。

超微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前景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古老的煎药形式

已跟不上时代步伐。超微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使用,正是将传统融入现代的传承,超

微中药配方颗粒无论从快捷度、高效性、药品质量和使用方法等方面,都给临床提供

了一个拓展空间。可以坚信,随着超微中药配方颗粒研究应用的深入,传统融入现代

的脚步会迈得更快,在拓展中医临床治疗领域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关于中医将亡于中药的思考

关于中医将亡于中药的思考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将亡于中药的原因,分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方法:通过文献阅读,总结中药来源和品种的混乱对临床疗效影响,药材产地的不同对临床疗效影响,中药的采集、收购与贮存方面对疗效的影响,中药炮制和剂型对中药疗效的影响,中药的配伍、剂量、给药途径对中药疗效的影响,中药的调配、煎服方法、饮食等因素对中药疗效的影响。结果:中药来源和品种的混乱,药材产地的不同,中药的采集、收购与贮存,中药炮制和剂型,中药的配伍、剂量、给药途径,中药的调配、煎服方法、饮食等因素对中药疗效均有明显影响。结论:中医将亡于中药的警示并非危言耸听,应该提高警惕,避免中药来源和品种混乱,重视药材产地,重视药材采集、收购与贮存,重视中药炮制和剂型,重视中药的配伍、剂量、给药途径,重视中药的调配、煎服方法、饮食等因素对中药疗效的影响,对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学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药;质量 【前言】自古“中医药不分家,药为医所用,医因药而存。”中药的品质是维系中医临疗效关键因素。然而,现在的中药面临着险峻的质量问题。中医将亡于中药绝非危言耸听。为保证中药的品质,必须从源头把关,严格控制中药在流通领域的各个方面,努力构建完善的中药质量体系。 2006年,记者采访原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他曾预言:我们错误执行的“中药现代化”路线与国际接轨三四年。已经使得中药加速走向衰败。如果这种情况继续5年,中药就无法挽救了。2011年,记者再次拜访骆老,他直言:“医药不分家。现代传统中药已经不复存在了,医也完了!” 骆老的警示绝非空穴来风,目前中药质量参差不齐,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而中药是中医的魂魄,如果中药的有效成分消失或减少,毫无疑问影响到治疗效果,进而影响到民众对中医的信心。有专家甚至发出中医将亡于中药的警示。 1 传统中医药的独特性和有效性 中西医之争的背后,根源在于中医不能像西医那样去解释——比如,药物的成分、结构以及有无毒性、副作用等。中医药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它将中国古代天文、地理、气象、哲学、军事、音乐等融为一体,,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东方文化和东方思维,这是中医药的总体特色, 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的趋势。得过肠胃病的人都知道,这种病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但是中药有一味药叫做“伏龙肝”,治疗肠胃病疗效显著。伏龙肝就是灶心土,可治疗腹痛泄泻,便血。但是这东西现在太金贵了,一般医院根本没有。中医药讲究的是把人作为整体,利用自然界的中草药,根据它们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彼此间君臣佐使的配合使用,使人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只要其中一味药达不到质量要求就会影响整付药的疗效。然而,市场上的中药质量江河日下,参差不齐,甚至假药、劣药滥竽充数,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2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 其实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有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药物方面,主要是药品的质量和应用水平及药效高低;二是临床医学方面,主要是医生业务技术的能力,临床诊断的正确性,所开处方对症与否等。三是社会因素方面,如医患双方的工作生活环境及习惯、心理状态、用药目的等,这方面比较复杂,无法量化,难以干预。 2.1 中药种植来源的混乱 中药的来源有单品种,也有多个品种。如川贝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及梭砂贝母之鳞茎。前三者质优,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质次,习称炉贝。它们虽然都属于川贝母,但生物碱含量相差很大,其疗效差异就更大。因此,为了明确用药的差别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为了更好的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科室中医建设与管理,我们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加强中医从业人员管理 首先坚持中医特色,学习中医药文化,注重中医理论学习。采取了如下措施:制定并实施了科室学习中医计划、中医大讲堂、中医在职研究生班学习、西学中以及外请上级医院中医主任查房等措施保证了中医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现科室中医人员占全部医生的80%,建立了中医学术带头人制度,确定吴宏生副主任医师为本科中医学科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为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提供决策,把握科室中医发展方向。 学习中医药文化特色,牢固树立将中医传承并发展理念贯穿于全部工作之中,科室在内部装饰等环境形象上,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 科室制定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并定期优化整理,同时制定重点病种的协定处方,已实施于日常工作中。 二、注重中草药的使用 为了提高中草药的使用,科室制定了奖惩措施门诊草药处方指标必须完成35%以上,如每降1%点,处罚相关人员100元,降5%以上,处罚相关人员500元,并取消院内中药奖励,连续三个月不完成

指标者,调离门诊岗位,完成指标者给予科内奖励。全科中药、中成药使用率达65%以上。 三、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 为了体现中医治疗的多样性,科室门诊已开展足浴、耳穴压豆,新增穴位敷贴等项目,应用比例在10%以上。病房开展了足浴、针灸、耳穴埋豆,并新增语言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等项目达70%。 四、努力提高科研创新 在科室制定协定处方的前提下,注意原始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争取为取得“院内制剂”及申请中医科研项目做好基础工作。 科室争取每年发表中医学术论文三篇以上。 脑病科

精选-常见慢性病联合用药

常见慢性病联合用药讲义内容 一、概述: 常见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肝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肺心病等,这些疾病病情复杂,症状变化多样,但他们,都有一些基本的病理特征。如:糖、脂、蛋白质代谢紊乱、血压异常、心率异常、水肿、动脉硬化等。临床合理的用药,主旨在于针对疾病所处的病理时期,选择适合的药物组合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推荐药物首先需要了解用药者所处的病理时期,如果不清楚,需要建议顾客就医,在医生的处方指导下用药。这样才能到达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 下面针对每一种疾病进行病理及常用药物的介绍,主要需要店员掌握的是每种疾病可以用些什么治疗,可以搭配些什么药物及健康产品。以便员工能为顾客合理的推荐药品。二、常见慢性病:1、高血脂 概念:常无明显的症状,顾客常在体检后发现,或在诊断其他疾病(冠心病、糖尿病)时一并检出。 表现: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任何一项或几项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就被称为高血脂症。 意义:除了极少的原发性高血脂以外,大多数高血脂都继发于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以及长期口服避孕药物的妇女。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酒、缺乏运动也是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常用的药物: 可以很好的辅助防治因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硬化,可推荐顾客配合药物服用。 其他注意:应询问是否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脏疾病;以及是否长期饮酒、抽烟等如有这些情况要注意原发疾病的用药。2、动脉硬化 概念:常无明显的症状,常因心血管疾病入院检查得到确诊。 意义:常发生在高血脂和糖尿病、高血压以后,动脉硬化又是引起,高血压病情加重、冠心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01

xx县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中医药内涵建设,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把我院建成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确定我院以中医药为重点方向,创建中医药和谐发展环境。 1、制定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要以中医药特色发展为方向,明确以中医药为发展目标。今后年度工作计划要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制定具体措施和方案。 2、今后医院管理体系中必须建立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鼓励考核制度。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有计划配备中医药人才。 1、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结构,按计划配备充足的中医药人员,今后我院引进主要以中医药为主的技术人员,现有进修学习人员主要安排到上级中医医院进修学习,争取在规划内使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大于60%,中药技术人员比例大于60%,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50学时。 2、定期组织医、护、药人员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

技能培训,并熟练掌握各种技能。 3、现有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医药知识,参加中医药管理培训,医院主要负责人,业务管理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经过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对参加中医药学历提高学习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 三、鼓励中医药项目的开展 1、制定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 2、积极鼓励开展医技项目、中医诊疗技术项目,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理疗等,提高其中的绩效分配比例,中药处方、饮片、成药、绩效工资比例与西药处方提高5%。 四、抓好重点科室建设 1、制定并实施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确定2个以上重点病种的专科常见病及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重视专科学术经验继承,加强专科人员培养、教育、使用。 2、制定常见病及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对中医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中医治疗的难点并提出解决难点的思路和措施。 3、加强我院重点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

对中医药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浅谈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摘要: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机遇。在世界快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解决中医药的困境,实质就是要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利用现代科技挖掘传统中医药的精华,不断完善、创新,发扬光大,那么中医药的前景就是光明的。 关键词:中医药发展现状前景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独特医学体系。中医对人类医学发展和促进人类健康,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5中药学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藿香正气液、速效救心丸等500多种中成药以其显著的疗效受到世人的瞩目。药厂通过现代技术,提取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制成现代化的中成药, 2.3再放眼海外中医药的发展。韩国在吸收中医精髓后与本国实际情况结合而成的韩医可看作中医的一支。韩医的地位相当高,近20年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考入韩医科大学。他们的古籍Data Base化和精神科领域都有独到的成就[6]。另外日本汉方医学,台湾中医的发展也是硕果累累。 [6]金基郁.韩国医疗分类R&B及现况与新动向. [7]张恒鸿.中医舌诊之证实研究. 对中医药现状的思考 一、中医药理论尚未找到与之匹配的现代科学语言,这让现代人难以理解和掌握 1.中医学是科学,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研究,但是中医理论的语言体系是古汉语,而现代科学的语言体系是数学,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2.中医理论中存在着西医所没有的本体论知识,如气血经络,还有特殊的宏观规律,如经络体表联系规律、经络脏腑联系规律等等,这些内容都没有被现代科学阐述清楚。 二、现行某些中医政策和管理体制不利于中医的发展,需要调整 1.在临床方面,医院管理、医师资格准入,甚至论文评选、医疗事故鉴定上,用现代医学的标准评判中医学,使原本颇成体系的中医学理论和诊疗经验被肢解破碎,丢掉的恰恰是中医药学的特长。

中药免疫作用综述

中药免疫作用综述

1 整阴阳是中医药治疗的基本法则。而现代免疫学则认为.生理性免疫与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发展和转化.是决定机体发病或不发病的关键。促使病理性免疫反应向生理性反应转化,是治疗免疫性疾病的原则。 这与中医药的阴阳调节法则极其相近。虽然疾病的发生机制很复杂。但从根本上说,都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破坏了机体相对的平衡状态,造成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所以中医治疗学追求的目标,就是纠正这种偏盛偏衰的失调状态。 2 药保持其天然结构和活性,是经过几千年筛选后遗留下来确实有效、无毒副作用的药物。科学家们已注意到中草药具有多效性、双向调节作用和适应原作用等优势。针对其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近年来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 3 据研究,一般虚证都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而多数补益药物都增强免疫作用。例如灵芝、人参、党参、黄芪、白朮、鹿茸、冬虫夏草、当归、枸杞子等,能促进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促进T 淋巴细胞活化,提高NK 细胞活性,以及提高抗体生成。某些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当中的一些药物,尤其是补血类,如枸杞子、何首乌、阿胶、桑椹、地黄、当归、女贞子、鹿茸等,能明显增强骨髓(中枢免疫器官)的造血功能。可用于防治放、化疗引起的白细

胞减少,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血液病。 4 热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研究证明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抑制对机体不利的免疫反应。如黄芩、金银花、青蒿、天花粉等,明显抑制超敏反应。当中某些还能诱生干扰素,或者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生成。至于白花蛇舌草、玄参、穿心莲、秦皮等等, 可以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 5 血化瘀药能改善心血管。以及血液流变性等多种功能,对免疫功能亦有重要影响。其中的止血药类,如三七、牛膝、丹参、川芎、桃仁、艾叶等,除了影响血液凝固机制外,还会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及抗体生成。有的药物如三七、茜草等,还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2b)。 6 风解表药具有发汗、解肌、透疹作用。它们影响了包括皮肤、呼吸道粘膜等的机械屏障功能,以及局部体液、细胞免疫功能。这类药物的免疫药理主要有抗感染、抗过敏反应等。如防风、桂枝、苏叶、生姜、柴胡等,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而有些药物还影响免疫器官。 7 风湿类中药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效用。例如青风藤、雷公藤、汉防己等。其它如徐长卿、五加皮、秦艽等.亦能抑制多种类型的超敏反应。 8 床常用的抗肿瘤中药类.如青黛、鸦胆子、甜瓜蒂、三尖杉等.可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而蟾酥、鸦胆子、斑蝥、

第四章-其他常见慢性病

第四章-第八节其他常见慢性病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1月发布: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 所称的慢性病主要包括: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 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和神经等疾病。 以上为慢性病的主要类别及慢性病健康管理的主要疾病范围。 其中,口腔疾病和以骨质疏松症为代表的骨骼疾病虽然已经成为危及人民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但却尚未引起医疗机构和广大民众的足够重视。 2017年4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 “三减三健” 专项行动作为实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目标的重要抓手 “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 “三健”即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该方案把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和健康骨骼作为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核心内容,充分说明口腔、体重和骨骼的健康已经成为全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管理目标。 一、超重或肥胖 超重或肥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 个百分点; 6~ 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一)超重或肥胖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超重是指体重超过了相应身高所对应的正常标准, 且介于正常和肥胖之间的身体状态。 肥胖则是指体重在超重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并达到相应身高 所对应的另一个标准后所呈现的一种超体重身体状态。 BMI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它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的指数

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在我国,中医治疗是很常见的,也是国之精华,因为中医治疗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选择利用这个中医来控制的,中医治疗疾病对身体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早在几百年前,一些古人在看病的时候都是选择的这个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的时候必须要辨证之后才能得到结果,然后进行论治,那么这个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有哪些?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特点,这对于疾病的治疗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还可以有效的控制意外情况的发生,这也是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 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病理变化的性质和部位,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这个过程就是“辩证”。“论治”,就是在辨证基础上,根据正邪情况而确立的治疗法则。因此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亦为辨证的目的,又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症”是症状,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等;“证”是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各

种症状的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的映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论治不同于“对症治疗”,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辨病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也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则治疗方法有异,如水肿(肾炎)患者,初期发热、恶寒、浮肿、小便不利等为“风水证”,治宜宣肺发汗,利水退肿;后期见腰酸、肢冷、畏寒、面白、浮肿等为“肾阳虚衰证”,治当温肾扶阳。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如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病,均属中气下陷所致,皆可用益气升阳的方法治疗,这就是中医学常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中医辨证论治的各种优势了吧,大家知道了之后在选择中医治疗的时候才不会感觉到心慌和害怕,中医治疗会给大家带来很多想不到的效果,而选择中医辨证论治的时候也有很独特的效果,但是要注意了,不是什么疾病都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治疗疾病之前必须要先检查清楚。

论中医复兴

论中医复兴 ——郭生白中医复兴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的选择,是中华医学与西方医学百年较量的结果。我有充分的证据来说明这个论断。 任何一个文化体系的复兴,都是在发展中的复兴。没有发展而妄谈复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今天的中医与昨天的中医已经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昨天。中医没有系统的理论;中医的理论是模糊的、随意的;中医是不可复制的;中医是玄奥难以理解。……种种对中医的议论,中医自己都不能回答。百年以来在沉默的思考之中。 中医的命运与中华文化的命运是相同的。近百年之中两次被政府官员提出封杀,但这不可怕。中医背后是人民的支持。近年又有一次封杀,是某几个人的一场闹剧而已。然而,最可怕最可恶的是由一些人精心设计的消灭中医的阴谋:暗下刀子,肢解,杀死中医。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人人看得见的,在光天化日之下已经实现了计划。 我请大家想想看:中医自从萌生时便是医家与药家为一人。医家治病采药、制药、处方、加工炮制集于一身,这样才有中医不断的发展。在2600年前有了《内经》与《本草经》的出现。东汉建安年代伤寒流行,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出现。中医由经验医学发展到人体生命本能医学。清乾隆年代流行瘟疫,有了吴鞠通的《温病条辩》和叶天士的《温热经纬》的出现。发展了中医的病种与方法系统。上世纪五十年代,河北流行“乙脑”,蒲辅周先生治疗167例全部治愈,没有后遗症,是用了《伤寒论》的方法,本世纪03年邓铁涛先生治“非典”50余例全部治愈,没有后遗症,是用了温病学中的方剂。如果中医不是医与药集于一人,绝没有仲景的伟大成就,吴鞠通、叶天士的医学贡献。医学家、药学家在同一个大脑中工作是中医的一大优势。而阴谋家看准了这一点,于是在中医药大学中把中医腰斩,学医的不学药,学药的不学医。从此中医的大脑被切去了一半。这是阴谋家的第一刀:腰斩。 中医的思维来自于中华的根文化,来自“天人合一”的合一性与和谐性。中医对生命的思维,对疾病的发生,对疾病的治疗,对药物、方剂的选择、组织都是用均势、平衡的和谐思想,是顺应自然规律行为的。所以中医无不可治愈之病,是道与德合一的和谐医学。而阴谋家看准了和谐理念是中医的灵魂,于是让他先学习两年西医,而后再学两年中医。在两年西医的课程里,学生已经装满了对抗理念、分割理念,在微观世界看生命,在物质的量变上看生命等等基本观念。后两年学中医时,和谐理念、宏观世界、整体观念,顺应自然法则等等中医的基本思想已格格不能进入。这些人名为中医,其实没有中医,只是最低级的西医而已。因为中医的基本观念,和谐思维,整体思想……已被暗暗地抽走了。这是阴谋家谋杀中医的第二刀:割去了中医的和谐理念,整体思维,中医没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是最恶毒的一刀。 不仅仅如此。中医的一部《本草经》,被篡改为每味药先是大篇幅地讲分析为某化学单物质,可以抗什么、抑制什么,完全成为化学药,丝毫没有了中药的味道,只是后面有几笔治什么病,被新编为中药学。一打开便闻到一股“废医存药”的味道。这是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概要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不足或者生物作用障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敏感性降低 ,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经历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减低, 即餐后 2小时血糖高于 7.8mmol/L但低于 11.1mmol/L,是糖尿病的一种前期阶段,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糖耐量人群约高 100倍,并且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具备与 2型糖尿病相同的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糖耐量减低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 “睥瘅”等范畴。早在《内经》就有“上工治未病”等预防思想,许多研究也表明,通过中医药健脾、化痰、活血干预治疗, 不仅可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血糖、血脂, 同时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逆转糖耐量异常 , 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2.减轻或改善临床症状 有些糖尿病患者服用西药血糖虽然控制良好,但口干、疲乏、多汗、四肢麻木、水肿等症状长期存在, 对此西药常感无能为力。但中医能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辨证治疗、对症下药,一般很快可以消除或减轻症状, 使患者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延缓或逆转早期慢性并发症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最突出、最显著的优势。糖尿病实际上血糖只是一个表象, 最根本的就是要看到它的最终结局, 就是并发症。糖尿病危 大血管的并发症主要出现在心脏、脑,还有足部大的血管并发症,比如心梗、脑梗,糖尿病足这都属于大血管的病变。还有微血管病变, 比如眼睛视网膜的病变, 可以导致失明;肾脏病变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采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 的方法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肢体凉、麻、痛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症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采用补益肝肾、活血通脉等方法治疗, 可以促进眼底出血渗出的吸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不足有哪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f415111732.html,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不足有哪些 作者:郑红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6期 中医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也代表着我国的传统医学,在临床治疗方面,中医药治疗也积累了无数的经验,中医药治疗原理主要是维持人体平衡,在目前,很多人依然认为中医可以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可以为我们对抗疾病,但所有事物都是相对的,中医院治疗在医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的不足,而我们只有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并完善中医药治疗的不足,才能使中医药治疗在医学上取得进步。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的主要观念是保持人体各项机能维持平衡,中医在治疗时一般会把病人看成一个整体,认为人身体里所以的病变都是有联系的。因此,在进行中医药治疗时,中医一般会对人进行整体检查,不仅仅是检查病人有病痛的部位,还会检查病人其他部位也做一下详细检查,所以中医药治疗在治病时会具有整体的观念,有利于及时发现其他隐藏病症,这也是中医药治疗的第一个优势。所以中医在进行药物治疗时,不仅重视对患者疾病的治理,还会注意对患者身体整体的调养。除此之外,中医药治疗在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的时候,会选择用一些小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时刻考虑着药物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中医药治疗的第二个优势就是药物副作用比较小,中醫在选择药物时,会注意到药物的毒性和药性,所以中医在给病人配药时,会考虑到不同药物的配合,综合药物毒性和药性,保持药物平衡、有效的同时,还可以减轻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所以中医药的有效和健康,也被很多人认可和信赖,中医药治疗覆盖人群广也是它的另外一个优势。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还包在于它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我们都知道,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而中医治疗结合人体的复杂性,在进行治疗时,一般会选择内部调养和外部治疗,这样才能对病人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治疗。在进行内部治疗时,中医治疗主要是选择用中药对病人的身体进行调理,而外部治疗就是采用针灸、推拿的手段对病人进行治疗,内外兼顾也是其他医学没有的治疗方法。中医学中的针灸是我国古代医学的一大进步,针灸是通过对病人身体的各个穴位进行刺激,然后对病人进行调节、治理,针灸治疗不仅应用范围大,并且见效快,在治疗时也具有灵活性,针灸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一大优势,使中医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因为中医药在治疗时有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所以中医药在骨科疾病、皮肤科疾病、妇科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上都很受欢迎,在治疗效果上也有很大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的不足

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具体措施

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应用中医药为主,为广大群众防病治病是中医医院的基本办院方向。近年来,这一办院方向有逐渐偏离之势。一般中医医院门诊中医药诊疗率达到50%~60%,住院中医药诊疗率达到40%~50%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据江西省2008年对95所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统计分析,业务收入18亿元,其中药品收入8.9亿元,占49.5%,药品收入中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收入3.2亿元,占36%左右。 中医特色淡化优势弱化的原因 中医医院特色不浓,优势发挥不够,中医药治疗率偏低,诊疗方法逐渐西化,中医临床阵地缩小,疗效降低,居民患病选择中医药治疗意向偏低。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制约着中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政府和社会对中医药行业的看法。其产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学术发展相对缓慢,临床阵地日渐缩小 中医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以经验为主的科学,但是随着现代西医技术迅速发展,中医药学术相形见绌。现代西医学与现代科学密切结合,每一项高新技术问世,许多中医药学原有的治疗优势往往被取代,优势变成相对劣势。如清热利水通淋排石被碎石技术取代;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被介入和微创技术取代等等。 另外,中医治疗手段比较单一,而基层中医医院需要健全的综合功能。当前各县级中医医院的就诊病人80%以上是农民,农民应用中医药防治多发病和常见病绝大多数都在乡村解决了。而到县级医院来就诊的大多数是较重的、需要抢救和手术的病,或者是拖延日久需要明确诊断的病。面对此种病人,单纯应用中医药技术就无法适应了。内服中药是中医最常见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偏偏在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上,在给药途径和口感上都不容易被患者接受,更适应不了危急重症的临床需求。 2.市场竞争激烈,效益压倒特色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行各业都要围绕市场需求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中医医院也是如此。 中医医院员工工资奖金、房屋建设、设备添置、就医条件改善等都要靠业务收入来支撑。加之中医医院建院历史较短,投入不足,占地偏小,房屋拥挤,设备简陋的现状,要在剧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其压力更显沉重。而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反成了中医医院生存发展的弱势,若单纯靠中医药创收,医院难以生存发展,当然会严重影响中医药的广泛使用。 3.中医队伍思维转向,临床选择重西轻中 若一概指责中医队伍后继乏人乏术,未免有失公允,但当今中医队伍缺乏高明的中医临床家,临床思维上西化却是事实。目前中医临床队伍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临床以中医药为主的,以老中医、师承出身的中医和少部分中医医院校毕业生为主,他们临证时多以中医药为主要手段。但他们只是坐门诊,不适合直接主管住院病床。另外一种是中医医院校毕业的中青年中医,他们因系统学习过中西医理论,在第一线主管病房,面对危急重症需要明确诊断,临

中医药与肿瘤免疫

中医药与肿瘤免疫 我国对抗肿瘤中草药进行了大量筛选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发现了许多中草药具有抗癌作用,某些药物临床应用取得了与动物实验相一致的效果。随着对中药在机体内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在中医整体观的思想指导下,开始探讨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有人按照肿瘤细胞增殖过程和药物作用机理,将抗癌中草药分为四型八类,四型为细胞毒型、调节代谢型、促免疫型和活血化瘀型;八类为作用于细胞周期类、破坏细胞膜类、抑制细胞呼吸类、调节癌细胞代谢类、调整整体代谢类、植物血凝素类、促特异性免疫类、促非特异免疫类。中药的分类对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从肿瘤免疫角度研究中药,研究最多的是补益扶正类中药,对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药及动物类药也用现代医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现分述如下: 1、补益扶正类: 这类中药免疫作用有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变态反应的影响,肾上腺皮质及激素的影响,抗炎及调节作用,环核苷酸的影响。结合肿瘤免疫进行研究的这类中草药主要有人参、党参、黄芪、天冬、刺五加、补骨脂、女贞子、薏苡仁、枸

杞子、龟板、鳖甲、核桃树枝、冬虫夏草等。 人参、刺五加、女贞子等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人参中分离出的蛋白质合成促进因子,称为Prostisol,这一成份含有多种人参甙,动物试验证明这种成份可促进宿主蛋白质脂肪代谢,具有调节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人参皂甙有抗癌作用,可使癌细胞逆转。肿瘤晚期病人或手术、放化疗后身体较虚弱的患者适当服用人参确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体质,但一定要辨证用药。 黄芪、女贞子可增强白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抗病毒性感染作用,黄芪在小白鼠体内可诱生干扰素。从黄芪中提取的一种多糖体注射小白鼠可使脾脏增大,浆细胞增生,有促进抗体形成的作用。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的材料证实,将病人淋巴细胞经黄芪、女贞子处理,则抑制淋巴细胞(Ts)的活性增强。党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如抗缺氧、抗放射损伤、抗低温等,调节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及机体免疫功能,对造血功能也有促进。 茯苓、猪苓多糖作为免疫促进剂应用于临床已证明具有提高

中医药都具有哪些优势

中医药都具有哪些优势 分享复制地址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转播到微博..赞赞取消赞 §家乐♀ 2011年10月17日 15:19 阅读(0)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权限: 公开 字体:中▼小中大更多▼设置置顶权限设置推荐日志转为私密日志删除编辑 [导语]中医药在理论上的优势:中医药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它以中国人的宇宙观、生命观为基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理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其特色。 在中医方面有脏腑经络等学说,重视舌苔、脉象的变化。在中药方面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中医中药共同构成一个独特的、完整的、统一的理论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的传统医药都不具备的。 中医药在治疗学上的优势:西医西药对不少疾病尤其是疑难杂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化学药品毒副反应加大,药源性疾病增多,世人呼唤回归大自然,希望用天然的中草药、绿色植物来治疗保健。中医中药在此之际,正好发挥优势。 中医药在治疗疾病谱上的优势:中医重视辨证理论,现代中医更重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有些疑难杂病,即使未明确诊断,也可先辨证论治,不失时机地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从中医院诊治的病种看,中医对下列疾病具有优势: ①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感冒、乙脑、病毒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肝炎、肝硬变。 ②老年性疾病,如中风、脑梗塞、老年性痴呆、高血压病、冠心病、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等。 ③免疫性疾病,如顽固性荨麻疹、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慢性肾小球肾炎。④肿瘤,特别是中晚期肿瘤,中医中药能减轻化疗放疗的毒副反应,在改善症状保护免疫系统的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⑤妇科疾病,如月经失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等。⑥皮肤病,如皮炎、湿疹、银屑病等。⑦外科疾病,如脉管炎、骨髓炎、肝胆结石、肾结石、颈椎症、椎间盘疾病,骨折、股骨头环死等。 中医药在新药开发上的优势:开发中药新药一般都有深厚的临床实践,有数以万计的病例作基础,而不是靠药物筛选的方法研究开发新药。因此,命中率高、风险小、资金投入少,开发周期也相对地短一些。我国首先研制上市的98个化学药(包括天然提取、人工合成)如青蒿素、杜鹃素、大蒜新素、鹤草酚、鱼腥草素钠等,其中就有59个是从中药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从1985年至今审批的近1000种中药新药,已广泛地用于中医临床各科治疗多种疾病,缓解了对西医西药的需求与进口,为广大患者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医药在保健品开发上的优势:在我国中医中药的宝库里,有“药食同源”的理论作基础,“药借食味、食借药力”,丰富多彩的药源既是美味佳肴,又是滋补珍品,我国各族人民都喜爱服食。现已审批上市的保健品上千种,从保健功能看,分布在调节免疫、延缓衰老、增强记忆、耐缺氧、抑制肿瘤、降血脂、调节血糖、改善胃肠功能、清利咽喉、调节血压、改善骨质疏松等24种功能上,其中62%的品种集中在调节免疾功能、抗疲劳、降血脂上。

关于中医药发展趋势的思考

认清形势放眼未来 ——关于中医药发展趋势的思考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科学,在近代西医学的冲击下,近百年来逐步退缩,而西医却出现了一日千里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中医科学将如何生存和发展,下面笔者谨提出几点看法,望同道指正。 中西医发展状况比较 从有记载的第一部医学书籍《黄帝内经》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而中医的发展历史比这更久远;西医只有短短一二百年的历史,传入我国还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它从开始在中国发展到现在,就始终保持强劲的势头,长期占领了超过70%以上的医疗市场。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相信西医的人群占有人口总量的绝对多数,而相信中医的人群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西医不但有一支数量多质量高的科技队伍,而且从看病到药品的生产销售,都是高投入高回报并出现高效益的良性循环;中医则相反,出现了队伍逐步缩少、人员素质呈下降趋势不可逆转、药品的销售也长期处在低投入和低回报的不良状态中。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没有形成有效的发展传承链。中医学是地地道道的民间自然科学,由于它的传承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存在许多局限性,如在中医学上经常出现的秘方一词,即指一种医疗手段是在一定

的范围内和地域内保密存在的,这一思维使受益者范围缩少,而且掌握它科学性的人也极有限,不能得到发扬光大;而师徒授受的有效传承方式不利于大规模培养后继人才。 2.没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技能评估体系和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对于中医师的技能评估,基本上是沿用了西医师评估的方法。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这一评估体系目前不能反映出中医师的真实水平,出现了能看病的医师学历低职别低不够资格,而不能看病的医师却有高学历高职别的现象。另一方面就中医师的培养和教育而言,应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即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反复循环过程。而目前的教育是以理论为主的教育,使医师的职称与能力脱节。 3.人们对于中医治病疗效在认识上出现偏差。在日常的生活中,由于受到经济、时间、效果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容易对于中医疗效产生误解,发生这种偏差的原因一是人们把快治快好作为选择治病的首要方式,而忽视了西药对于身体的毒副作用;二是高水平的中医师不多,疗效不确定;三是中医治疗的方法及标准不统一,所使用的药材无法实现量化的统一标准;四是对于恶性的重症病人办法少且手段不多。 中西医的诊疗优劣比较

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

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 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如下: 一、能促进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加的中草药有:人参、党参、苦参、防己、青木香、黄芪、灵芝、金银花、麦冬、黄芩、生地、女贞子、紫花地丁、山莱萸、枸杞子、补骨脂、大枣、丹参,夏枯草等。 二、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病毒的作用)功能增强的中草药有:党参、人参、白术、灵芝、猪苓、当归、牛黄、黄芪、蒲公英、夏枯草、桑寄生、茯苓、青蒿、玉米须、水牛角等。 三、能促进T细胞(属于人体的免疫细胞)数量增加、淋巴母细胞(可参与人体的血液制造)转化的中草药有:人参、丹参、川芎、灵芝、何首乌、白术、五味子、当归、黄精、薏苡仁、天门冬、女贞子、枸杞子、苦参、淫羊藿等。 四、有类似干扰素作用的中草药有:黄芪、红花、当归,白芷、川芎、天麻、半夏、桑白皮。车前草、柴胡、苏叶、防己,玉米须等。 五、能促进抗体产生的中草药有:人参、何首乌、柴胡、紫河车、地黄、淫羊藿等。 六、能激发肿瘤患者免疫反应的中草药有:人参,猪苓、仙鹤草、大枣、灵芝、桂枝、柴胡、当归、甘草、白术、天门冬、薏苡仁、茯苓、白花蛇舌草、中边莲等。 中药增强免疫力,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因为它没有医药那么大的副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时候其见效相当缓慢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且很多人吃不了中药的“苦”,所以这不是最好的方法。 贴心提示:

1.饮食均衡。每餐饭营养要全面,品种多样化,应有一些基本营养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酸等。这些是营造身体免疫力的基本营养。少吃过于精细的食品,因为精细食品缺乏许多营养素。 2.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含有抗氧化的要素,可促使白血球成为免疫机制的一个基础。 3.喝奶。奶是消化系统的朋友,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 具体措施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为了更好的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科室中医建设与管理,我们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加强中医从业人员管理 首先坚持中医特色,学习中医药文化,注重中医理论学习。采取了如下措施:制定并实施了科室学习中医计划、中医大讲堂、中医在职研究生班学习、西学中以及外请上级医院中医主任查房等措施保证了中医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现科室中医人员占全部医生的80%,建立了中医学术带头人制度,确定吴宏生副主任医师为本科中医学科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为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提供决策,把握科室中医发展方向。 学习中医药文化特色,牢固树立将中医传承并发展理念贯穿于全部工作之中,科室在内部装饰等环境形象上,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 科室制定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并定期优化整理,同时制定重点病种的协定处方,已实施于日常工作中。 二、注重中草药的使用 为了提高中草药的使用,科室制定了奖惩措施门诊草药处方指标必须完成35%以上,如每降1%点,处罚相关人员100元,降5%以上,处罚相关人员500元,并取消院内中药奖励,连续三个月不完

成指标者,调离门诊岗位,完成指标者给予科内奖励。全科中药、中成药使用率达65%以上。 三、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 为了体现中医治疗的多样性,科室门诊已开展足浴、耳穴压豆,新增穴位敷贴等项目,应用比例在10%以上。病房开展了足浴、针灸、耳穴埋豆,并新增语言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等项目达70%。 四、努力提高科研创新 在科室制定协定处方的前提下,注意原始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争取为取得“院内制剂”及申请中医科研项目做好基础工作。 科室争取每年发表中医学术论文三篇以上。 脑病科

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现代价值思考

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现代价值思考的文献 调研报告 前言: 中国自从进入WTO以后,大门就完全向世界敞开,中医药的发展直接面向了世界,挑战与机遇也就同时并存。在面向全球的新形势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是事关中医的前途和命运,是必须讨论的大问题。中医药文化的现代价值究竟如何,它是如古人所述,来源于上帝的恩赐,还是像近现代部分学者评论的,是“巫医”文化?本文将从中医的过去和现在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其未来。在这里我们虽然对历史进行了回顾,但其目的不在于叙述历史过程,而重在分析所说明的问题。中医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她每一个细胞里都充满了中华民族的灵性,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中医根植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萌生、成长的土壤。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医文化来源于“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思想,以阴阳五行作为生命和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以取类比象的方法来认识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一种生命文化,是有关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文化。对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并传承、保护?这已经不是一个说教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利益,维护文化安全的战略问题。 正文: 可以说,西医的传入是中医药文化在中国地位由崇高到低下的一个转折点。究竟西医是如何对中医药文化造成影响的呢? “西医的传入虽在客观上给我国带来了新的医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中医长期独居医药领域的局面。但在西洋医学潮流冲击下,传统的中国医学队伍产生了分化,使社会与医学界围绕对中医的评价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主张。其中保存国粹派认为西医不适合中国国情,力加排斥,强调《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是中医的精粹,“天下之医,当以《内经》为准则”,以内经理论批驳西医。衷中参西派则主张以中国固有的中医学体系为主,引进西医之长为中医补充。中西汇通认为中西各有长短,应取其所长,使其得以沟通,并逐渐形成中西汇通的思潮和学派。全盘西化派则认为西医远胜于中医,主张以西医学取代中医,宣统三年(1911)朱笏文等在《中西医学报》上发表文章,大呼“改良医学”,引进和推广西医,取代原有的中医。在这种不同观点的背后,有着各自的知识背景以及评价标准。一些对中医学缺乏深刻了解的人或直接间接接受帝国主义奴化教育、民主虚无主义思想严重的人,对我国传统医学持否定

医院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

近年来,中医西医化,中医院特色不浓,优势发挥不够,中医药治疗率偏低,居民选择中医药治疗意向偏低,中医院对当地医疗市场占有份额不高,综合效益欠佳等,这些问题不但直接制约着我院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政府和社会对中医事业的看法。对此,我院结合本地域的现状,进行了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 一、中医药特色不明显 (一)、原因分析: 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但财政的投入少之以少,医院长期实行自负盈亏的核算体制,医院、医生不得不为收入而工作,这就导致中医医生并不以中医手段来治病,很多采用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治疗方式,开药也以开西药为主,而价格低廉、简便灵验的中医药和中医特色疗法逐渐被冷落。 (二)、针对性措施: (一)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 1、我院认为,中医院应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紧紧围绕“中”字做文章。以开展中医诊疗方案为切入点,将中医药特色与优势贯穿全院工作。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发挥和凸显,是中医医院的办院之基。 针对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多、经济欠发达的县情,全面向农村基层群众推广使用中医药服务,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在对临床工作的考 核中,突出中医特色,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评估,年底有总结。 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2、通过经济杠杆保证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我院建立新的考核机制,在每个科室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服务,并树立典型,奖优罚劣,动态管理,相互促进。针对过去有些科室很少使用中草药的情况,医院反复要求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并与绩效工资挂钩,调动临床医生使用中草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西医学比较而言,优势应该体现在疗效更高、疗程更短、方法更简易、价格更低廉、毒副作用更小方面。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病毒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