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科综合试题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科综合试题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科综合试题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科综合试题

云南民大附中 2017 级高考仿真模拟卷一文科综合一.选择题

24.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000 年的长江流域文明。它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有明显的社会分化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古城以宫殿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它把中华文明起源前推到与古埃及等文明约同的时间。良渚文化

A.形成了南北作物差异的格局B.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社会体系

C.丰富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内涵D.说明了世界文明具有同源性

25.西汉刘向作《列女传》,其立传的标准相对宽泛,贞顺节义和仁智才华并存,且后者占据大部分篇幅;东汉武梁祠列女画像以刘向《列女传》为文本,立传的标准则强调贞顺节义,其他因素则退居其次。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儒家伦理影响的扩大 B.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C.东汉教育水平的下降D.妇德的标准日益宽松

26.在宋代,客户是指无常产者,绝大多数是佃户。据统计,北宋初年客户约占总人口的 40%,此后

逐年下降,到宋神宗熙宁年间下降到

30.4%,这表明

A.田户成为耕作的主力B.地主对农民剥削有所减轻

C.土地所有权更迭频繁D.自耕农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27.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官职,其职责为“抚循地方、考察属吏、提督军务”。洪熙宣德时,临时差官开始过度为常驻地方的巡抚官,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由此可知,明代

A.巡抚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B.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C.政府试图不断完善监察体系 D. 行省制度已无法继续推行

28.魏源所作的《海国图志》中有根据“香港英夷公司所呈大宪图”绘制的世界和各国地图共78 幅。

这些地图的排列顺序先是地球正面和背面两幅总图,以标明各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然后是各洲总图,再是各国分图。这反映出魏源

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B.践行了“中体西用”思想

C.初步具有了近代世界意识D.抛弃了“华夷有别"观念

29.下表为1840—1910 年中国土纱和机制棉纱消长情况表(单位:万担)。这说明当时中国

A .社会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B .日益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影响

C .机器工业取代了手工业

D .国人普遍青睐于西方的机制棉纱

30.《中国近代通史》称:“共产党看到了西安事变并非张、杨的个人行为,看到了日本侵华导致中日

民族矛盾的骤然上升,于是紧紧抓住了抗日的旗帜,……以此为据,促成了国共的再次合作。这 次合作,不仅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初步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由此可见 A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B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引领抗战胜利的旗帜 D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政党

31.图 6 为 1953 年农事年画《试验新农具》。画面描绘了一群农民在地头学习使用新式农具的场景。

该作品意在

图 6

A .再现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创作风格

B .体现“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C .倡导响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风尚

D .赞颂农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32.在古代雅典,遴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500 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

员(包括“500 人议事会”成员)在卸任之时,还要经过述职检查,这时如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 提出指控,陪审法庭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反映了雅典 A .以陪审法庭为政治的核心 B .实现了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C .注重维护官员的合法权益

D .通过分权制衡来防止专制

33.伏尔泰的《风俗论》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世界史”。书中首先瞩目东方,肯定“东方给

了西方一切”。学者认为,这是“第一次欧洲的标准由非基督文明的业绩来度量”,“欧洲必须学

会从外部来审视自身”。可见,《风俗论》的创作

A.改变了欧洲原有的世界观B.反映了基督教文明的衰

落 C.加快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D.体现了理性主义的历史

34.1932 年底,苏联开始实行身份证制度。身份证只发给城市居民以及市镇、中心区、新建筑工地、国营农场等地的工人,农村的居民(集体农庄庄员)则拿不到身份证,而没有身份证连一张火车票都买不到,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该制度反映了苏联

A.工业化暴露出一些问题B.城市化出现了严重危

机 C.试图建立城乡二元体制D.探索国家治理的新途

35.部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情况一览表

A.苏联体育优势长期领先世界B.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走向团结一

致 C.政治对体育的干涉越发明显D.世界局势缓和冷战阴影逐渐褪

二.非选择题

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末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 年),1641 年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大批死亡。

期间明政府出资千两白银命太医院治疗瘟疫,“医以伤寒法治之,不效”。“自春二月迄今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又出二万金下巡城御史收殡”。鼠疫随着李自成军队传到更多的地区,崇祯帝下“罪己诏”;地方士绅募粮药,“身至被灾之家,计口授食”;民众祈神、驱鬼、祭祀仍无法抑制疫情,形势惨重。

16、17 世纪伦敦鼠疫盛行。1518 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病患家庭主动隔离,1603 年,强

制隔离制度经议会认可成为防控疫情的主要手段之一。期间,政府颁布法令,要求瘟疫期间及时清理街道污物、禁止牲畜游荡、取缔城内屠宰场。将掩埋死者、清理垃级、物件消毒等作为地方防疫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572 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向全国征收“普通税”

来救助因瘟疫、灾荒造成的流民。坚信“疾病的康复是把握在人的手中的”这一信念也促使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摘编自陈凯鹏《十六、十七世纪中英两国防疫对策比较》等材料二19 世纪以后,中国的近代卫生防疫体系开始建立。1919 年中央防疫处正式成立,其宗旨是“求卫生之术而谋防治疫病之道也”。为开展日常防疫、预防时疫流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下令各省设立卫生处,市县设立卫生局,先后公布《污物扫除条例》、《取缔灵枢暂行章程》、《饮食品制造场所卫生管理规则》、《工厂安全及卫生检查细则》等法令。1932 年霍乱大流行期间,防

疫组织在“一些大城市及港口建立”,实施预防注射,查询隔离染疫病人。民国后期,专门的传染病救治院(室)逐渐增多,除政府自己创办外,还鼓励外国教会创办医院。1932 年南京成立了夏季流行病预防联合会,开设了有40 张病床的隔离医院,北平、广州、上海等城市也建立起类似的医疗机构。

——摘编自谭晓燕《民国时期的防疫政策(1911—193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朝和伦敦防治鼠疫的异同。(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防疫政策的特点,分析说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意义。(13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近代中国现代化思想演变历程示意图

——据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设计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想演变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4.【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宋代统治者通过科举取士制、学校选考制、试刑法和铨试制等方式,为政府选拔了众多法律人才,并大多任命为司法官,提高了整个官僚阶层的法律知识水平。并且对选拔过程中的主试官进行监督,同法官选拔制度相配合,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法律人才选拔制度。在“德主刑辅”思想的指导下,法律儒家化使礼成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礼高于法,知礼即可知国,这对法律人才的选拔起到影响,如在各种选拔制度的考试中,经常出现法律和经义轮流成为主要考试内容和合格与否的标准。宋代选拔法律人才制度的实施,极大提高知识分子学习法律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法律氛围,考上的知识分子则成为司法官,落第的则从事法律职业,成为“讼师”,加上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买卖频繁,这使得宋朝民间诉讼、助讼活动频繁。

——摘编自李冬冬《宋代法律人才选拔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法律人才选拔制度的主要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法律人才选拔制度的历史作用。(7 分)

45.【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早在1816 年,英国最早的和平主义团体伦敦和平协会便已诞生,而和平主义真正大范围地在英国风行则是在一战后。战争给英国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一代最有才华和最具创造力的青年”的死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投下沉重的阴影,厌战、反战的情绪在英国乃至欧洲弥漫。这种朴素的心理诉求,使得和平主义再度被召唤,诸多和平主义者及一系列和平主义组织大量涌现,其支持者也不断增加。进入

30 年代,随着经济危机爆发、德国法西斯化和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群众厌战追求和平的呼声也更加高

涨。战争的阴云正在聚集,英国是否要重整军备,防范侵略?这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大多数政治家此时都持和平主义立场,他们虽然反对纳粹的黩武政策,却希望用绥靖手段来安抚希特勒,因此,反对重整军备。鉴于时局的恶化,保守党从

1935 年起开始进行有限度的重整军备。尽管保守党重整军备是半心半意的,其政策核心是绥靖主义,但这些半心半意的的军备措施仍然发挥了作用,在二战初期帮助英国渡过了难关。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夕英国反战情绪高涨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绥靖主义的影响。(9 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料徐建寅是中国近代一位爱国的、在许多科技领域中卓有建树的科学家,是传播西方进步文化、翻译和引

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先驱。1872 年,他与傅兰雅合作翻译出版的《化学分原》,在中国是最早问世的一本有

关实用化学工艺和分析化学的书。1870 至1880 年十年间,为适应造船、制造机械的需要,先后与傅兰雅等合

作翻译出版了《运规约指》(几何学)、《器象显真》(机械制图)、《汽机必以》(蒸汽机制造)以及有关建筑工

程、制造机器常用的工具书《艺器记珠)等10 多种。在欧洲几国考察期间,他将其所见所闻,编著成《欧游杂录》一书。”其中介绍了造船、机械、枪炮、火药、熔铁、铸钢、采煤、开矿电器、印刷、水泥等几十个门类和行业。涉及到设备、工艺、机器安装、船坞建造等方面的就有200项。此外,还有关于金属加工方面的60 多项。

——据王元才《近代科学家徐建寅及其译著)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建寅投身近代科学的主要因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徐建寅对中国近代科学的贡献。(6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