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商贸流通行业改革风云录

中国商贸流通行业改革风云录

中国商贸流通行业改革风云录
中国商贸流通行业改革风云录

中国商贸流通行业改革风云录

编者的话

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纽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过去的30年,中国商贸流通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靠票证流通的商业时代已经远去,以市场调解为主的流通领域得到彻底解放,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商品种类也极大丰富。30年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以年均两位数增长,由1978年的1.5万亿元到2007年底增长了50倍,跃居世界第三位,全国商业企业员工总数也由改革之初的1300多万,增加到去年底6700多万。到2007年底,全国营业网点已经达到200多万个。

商贸业态的演变,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广义的流通业包括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旅游业。泛义的流通业除上述五大细分行业范围外,还包括酒店住宿业、休闲娱乐业、拍卖业、典当业、旧货业、专卖业。限于篇幅,本文撷取部分业态进行阐述。

批发业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批发业是三级批发体制,一级站是由当时的商业部在上海、天津、广州三地分六个行业成立的面向全国的采购供应站,负责收购这三个中心城市相应制造企业的产品,向全国销售;后又逐步成立各省市、地区、县的相应的二三级站,从而建立起面向全国的批发供销网络。

从“三多一少”的改革开始,我国初步建立了市场化的批发体制,批发业发展迅速。一是批发业内市场主体逐步活跃。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截至2006年底,批发业内限额以上企业法人数量已经达到28125个,产业活动单位57994个,吸纳就业

2248731人。二是批发市场的功能迅速增强。截止2007年底,分布在全国的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已经达到4121个,摊位数量为268.2万个,增加了15.4万个,营业面积为19814.6万平方米,成交额达44085.1亿元。2007年全国综合型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已经达到1140个,年成交额9521.9亿元,专业型商品交易市场达到2760个,成交额高达31378.7亿元。从市场平均营业面积、成交额和摊位成交额来看,2007年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单个市场营业面积达到了48082.1平方米,平均市场年成交额达1..7亿元,平均摊位年成交额达164.4万元。

在我国批发业进一步改革发展中,要转变观念,改革传统批发业体制,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批发体系。积极贯彻落实商务部《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推进批发业经营与服务方式创新,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要加快工业消费品与生产资料批发的创新步伐。鼓励批发企业与品牌产品生产企业加强合作,发展总经销、总代理等现代批发方式,促进工商关系的稳定和协调;加快改造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和产业集群带的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专业批发市场,增强展示、信息、代理、配送、加工等服务功能,使其逐步向商品展示订货中心、批发采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市场形态转变。加强批发市场的法制和道德规范建设,规范批发商的商业行为,加强对批发市场的治理整顿和监管,积极探索大宗商品的网上交易、票据交易、会员制交易等交易形式,规范大宗商品中远期合约和票据交易行为。采取现代化的手段,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大力发展批发业。

零售业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对影响和制约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进行了改革,我国零售业规模

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1978年以前我国商品生产短缺,消费品实行中央和地方的不同层次的调拨分配。国家对消费者实行凭证定量供应。1978年以前,我国总体上处于短缺经济状态,"买难"问题严重,197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有1558.6亿元,进行流通体制改革以来,逐步突破了流通体制对市场的制约,促进了我国市场流通规模持续快速地扩大,到2007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89210亿元,是1978年的57倍;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食品、衣着类消费比重持续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旅游等比重持续增加。

目前,零售业态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百货店、超市、综合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大型摩尔(MALL)、厂家直销中心、邻里中心、会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邮购、网购、电视电话购物等零售业业态迅猛发展。

政府应制定及完善统一的流通产业政策,开放和引入外资的同时应加强对外资的管理,使国内零售业和外资零售业公平竞争。通过流通产业政策引导外资零售业向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投资,进一步启动农村市场,缓解国内零售业地区分布不均衡。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连锁集团,实施规模化连锁经营,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实施规模化经营必须以提高企业运作和管理的科技含量,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为基础。鼓励在资金、技术、管理、人力资源、品牌和信誉等方面有优势的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占领国外市场,拓宽发展空间。

典当业

新中国建立不久,由于对典当业认识存在误区,1956年初,中国的私人典当业完全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在一些城市中,它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分支行领导下的专门办理小额质押贷款的独立经营机构---小额质押贷款处。至此,典当行才开始在

中国大陆彻底绝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1987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开办了新中国第一家当铺---成都市华茂典当服务商行,随后典当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1988年辽宁、山西、广东、福建、海南、吉林、贵州等省开始兴办典当行。我国先后经历了"无序发展---规范发展---改革发展---继续发展"四个阶段。

自2005年4月《典当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典当业进入规范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典当业总体上正处于快速、健康发展状态。截至2007年,典当公司已达3000多家,主要分布在36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中城市。截止2007年06月底,典当行业资产总额达到862亿元,同比增加12.7%。

典当经营策略由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变。过去典当行经营大多采取的是多元化策略,随着市场风险加大和企业经营理念成熟,典当企业开始走专业化道路。各地典当行已经出现了以某一类或几类典当物品为主的专业化经营趋势,如辽宁、重庆等地的典当企业主要以房地产典当为主,江苏部分典当企业主要以金钻饰品、名表等贵重物品典当为主,安徽、山东、江西等地典当行主要以财产权利(如股票、经营权等)典当为主。

典当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过去典当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居民个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典当业主要服务对象。2007年上半年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当金3.8万笔,同比增加18%,典当金额222亿元;对居民提供当金9.9万笔,同比增加8%,涉及典当金额199亿元。

典当类型从消费性典当为主向经营性典当为主不断转化。传统典当行主要以居民个人为主要对象,居民个人典当所得资金主要用于生活消费,因而消费性典当在过去典当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当前,以生产经营为主的中小企业老板、私营业主、工商

个体户等已发展成为典当行的主要客户,他们融资规模相对较大,频率相对较快,在整个典当业务中将取代消费性典当而占据主导地位,而消费性典当将退居次要位置。

拍卖业

1986年,市场经济的萌芽催生了拍卖业的恢复发展,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公物处理实行公开拍卖的通知》,正式明确了拍卖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一年后,全国拍卖企业达到了120家,年拍卖成交额在1亿元左右。我国拍卖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尤其是1997年《拍卖法》实施后,拍卖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拍卖法》的实施标志着拍卖业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拍卖法》实施前的1996年,全国拍卖企业580多家,年拍卖成交额100亿人民币,而十年后的2005年,全国拍卖企业增加到4000多家,年拍卖成交额2640亿元。2006年拍卖业成交额近3000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拍卖这一公开、透明,并日臻成熟的经营方式,逐渐被应用于动产、不动产乃至财产权利的处置;拍卖低成本、高效率配置社会资源的特殊服务功能,促进了商品流通、资产盘活、文物回流以及市场繁荣;飚升的艺术品拍卖价格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

近年来,拍卖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拍卖委托多元化。拍卖委托来源逐渐从司法机关“罚没物资”扩展到金融机构、国资部门和企事业等社会各方面。二是拍卖标的种类增加。三是拍卖市场交易活跃。拍卖企业数量增多的同时,拍卖成交额逐年攀升。四是拍卖运作方式日趋成熟。五是拍卖服务功能增强。拍卖兼具商品流通、中介服务、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200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颁布,明确了拍卖

作为一种重要的物权转移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拍卖业发展获得新契机。

现代租赁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融资租赁始于1981年中国东方租赁公司的成立,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今天,我国的租赁企业不断壮大,租赁行业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11月底,全国各类融资租赁企业已有130多家,注册资本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可承载的资产管理规模可达3000亿人民币以上。大力推动融资租赁业健康发展,加强融资租赁业与银行、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的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合理配置资金与设备资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现代租赁业进入探索发展阶段。为促进我国现代租赁业发展,2004年下半年,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开展了内资租赁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工作。北京、上海等14个省市的24家企业成为内资租赁试点企业。2007年签订融资租赁合同金额81亿元,实现利润2.1亿元,缴纳税收7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3%、55.6%和12.8%。试点企业专业化经营模式逐步显现,2007年,部分试点企业陆续与上游生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盟,通过批量采购,不仅解决了生产企业的销售问题,而且降低了成本,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在租金偿还方面也更加灵活。租赁企业还可以利用生产企业的服务网络为承租方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专业服务。

第12章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第12章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一、选择题 1.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形成的原因有()。 A.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影响 B.赶超型战略的内在需求 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 D.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 【答案】ABC 【解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①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影响;②赶超型战略的内在需求;③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 2.中国传统计划经济的主要弊病表现为()。 A.国家权力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 B.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D.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答案】ABCD 【解析】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病表现为:①国家权力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②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③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④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3.经过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答案】ABCD 【解析】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市场化取向改革也取得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基本形成;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⑤收入分配领域改革逐步深入。 4.中国整个渐进改革过程的特点大致有()。 A.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法 B.曾在较长时间内实行“双轨体制” C.始终坚持从创新到规范,再到制度化的原则 D.采取了“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两种私有化改革方式 【答案】ABC 【解析】中国整个渐进改革的过程大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中国的渐进改革采取了从体制外的创新到体制内的改革、从局部改革到整体性改革、从低成本改革到高成本改革的推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名词解释

A 瑷珲—腾冲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B 标尺竞争:通过把代理人绩效与在类似条件下的其他代理人绩效进行比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现代理人的努力水平。 包产:把产量包给小组或农户,即小组或农户交给集体一定数量的粮食 “包干”:把土地、牲畜和生产工具分给小组或农户,即彻底的小组或农户经营 C 城市偏向:政府在投资取向、财政分配、价格制定、土地利用以及其他政策的制定上均有利于城市,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合理的向城市倾斜,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问题,它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产业同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结构呈现出某种共同趋向,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域,形成了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产业结构格局。 产权保护:英国之所以出现工业革命是因为有专利、产权的保护等。既然科学革命决定工业革命,而科学革命又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那就要从欧洲当时科学革命发生时的状况进行分析,而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衡量过去。四百年前中国没有的制度,西方国家也不一定会有。例如,现在经常讲产权很重要,但是15世纪出现科学革命的时候,西方并没有完善的产权保护,那时候的研究完全是出于好奇心而没有商业动机,研究的成果也基本上都是公共知识。所以,商业价值也不能够解释科学革命为什么发生的原因。 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城中村:对内城中的一种低租金社区的称呼。该社区是外来移民首次或第二次的落脚点,具有移民文化特征。 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主要是指上下级预算主体之间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 政府的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由于政府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把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给个人,所以有的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负税收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一般是上一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一般是根据一些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口、面积等,以及一些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经济活动,如教育、治安等的统一单位开支标准计算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政府收入的差距,以保证各地区的政府能够有效地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 主要功能 (1)保障地方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_小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另外,住宅水平有所提高,全国居民现代交通通讯的广泛运用以及交通通讯

新中国初期经济改革与发展

新中国初期经济改革与发展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63年,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走过了发达国家二三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如今世界的第三大经济实体,不得不说,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获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调整 旧中国的经济是半殖民半封建性质的经济,在这夹缝之中,现代工业发展十分缓慢。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长期压制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并且十年内战期间,国民党为获得内战的胜利,滥发法币,四大家族垄断经营,金融秩序混乱。到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家经济凋敝,整个国民经济近乎崩,经济秩序亟待恢复。 (一)初期经济改革 只有恢复经济才能有经济的发展,为了恢复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新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特权;二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三是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四是合理调整工商业。这一系列举措的实行使得1950至1952年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就有了巨大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已然超过抗战期间的历史最高水平。到52年底,新中国终于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并使得市场物价稳定,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并且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从而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同时,我国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体制满足了国家经济的

发展需要,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复苏与发展。 1953年,国家制定了“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应该优先发展重工业,当时预计实现工业化目标需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曲折中前进 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1958年至1961年受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实行了三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切实际的发展,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灾难性损失。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遭到抑制,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在经历了苏联的背信弃义,又遭到了历时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1961年1月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召开,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会决定指出,全国必须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到1965年底,我国经济状况才得以好转。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革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遭到重创。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缓慢,漫长的十年,使中国错过了许多发展的重大机遇。对经济发展造成的

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历程

我国经济发展历程 前言:总览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国GDP占世界经济的份额 历史高点1820年三分之一 20世纪50年代5%并且长期停留在这一水平直至1979年1979——1990年均增长9% 1991——2011年均增长10.4% (中国的复兴之路:经验、挑战和未来的展望林毅夫) 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概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解放前的一穷二白一跃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与总结。中国的经济为何能快速发展,为了快速的发展我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这种快速的发展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中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新一轮的改革能否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带着一系列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我国的经济进行一下探讨与总结。 三大几段划分 首先我们将我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三个大阶段。第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但是市场扭曲、效率低下;第二阶段我们将其定义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时间从1978年末至今,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但是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第三阶段定义为今后的一段时间,降速度,调结构,注重质的增长,探索改革的新方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善了以高度集中为特征、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机制、以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与评价研究述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最近读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颇有感慨,此书由林毅夫、蔡昉、李周共同编写,1994年首次出版后,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十国文字,成为国内外学界了解中国经济改革成就的一个窗口。 本书共分10章,主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编写:第一、为什么在改革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而改革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第二、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某些方面进展缓慢,甚至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第三、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势头能否得以持续;第四、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步履维艰。其中,第2至第6章内容主要解释第一个问题,而7、8、9章分别解释余下的三个问题。第10章进行了总结。 第一章绪论 对比1980-1991年中国与东欧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数据来肯定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成果,之后又通过讨论购买力平价法进一步证明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者归纳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三大原因:1、具有很高的资本积累率;2、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伴随这个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转移,能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3、来自所谓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作者对比亚洲四小龙及日本的经济,提出中国98年以后可能再维持30年左右快速增长。支撑这个增长的除了以上三点外,作者认为改进制度效率的巨大潜力和大国优势是另外两个因素。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很多问题:1、改革以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经济过热,受到瓶颈产业制约后便强制性抑制,以致形成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而且强度与频度在加

大;2、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周期性的高通货膨胀;3、改革以来经济生活中腐败现象不断滋生,企业存在着寻租行为。 第二章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 中国领导人选择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发展目标,带动整个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的建设方针。而选择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目标的原因是:1、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企图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直接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2、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西方对中国进行政治与经济封锁,中国急需建立比较完备,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而重工业是其中关键。3、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中国人口绝大部分为农村人口,若以轻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无法短时期完成工业化所必须的资本积累。 但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资源禀赋特点以 及动员能力产生了直接的矛盾:1、重工业的建设周期远长于轻工业部门,而且重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比较高,而且资本的回报期很长。当时的中国资本稀缺。 2、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进口机械设备,中国的外汇奇缺,导致汇率水平很高,进一步提高了发展重工业的成本。 3、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资本筹集和投入能力要求很高。 为了配合这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而实行的政策:1、为保证重工业以较低的建设成本迅速增长而降低资本价格、维持一个稳定的低利率水平的低利率政策;2、为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进口必要的关键设备而高估本国币值的低汇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涵和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外高桥、福田、沙头角和港等沿海重要港口设了15个保税区,区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是天壤之别,出口量的迅猛扩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但这个时期进出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就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与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瞧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就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与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与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 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与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 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与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就是天壤之别,出口量的迅猛扩张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但这个时期进出口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课程习题及答案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课程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几点说明: 1. 课程考试为闭卷考试,希望学生能依照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及早复习,而非用来作弊,坚决抵制考试作弊行为! 2. 参考答案主要依据教案编写,答题中可以有个人观点,自圆其说就行; 3. 参考答案仅为要点,论述时应适当展开; 4. 论述题较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5. 要融会贯通,需要全面复习。 1.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选择市场化方向? 中国计划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预先计划的资源配置决策不具备“完全信息假定”和“单一利益主体假定”, 所以遇到难以克服的信息障碍和激励上的困难;2国家与企业关系扭曲: 一方面,国家捆住企业-企业无动力另方面,国家保护企业-企业无竞争;3管理体制自上而下,条块分割,财务上统收统支,流通上统购统销,劳动力统包统配,结果是企业经济效益低,供给不足,收入水平少有提高,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与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是一种最优资源配置形式,表现为信息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方面,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充分证明,中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需展开论述) 2.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选择渐进式方式?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1)为什么? 第一,中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主导的改革,是在宪政不变的前提下,主要从经济体制层面开展的改革;中国的改革是“经济先行,政治滞后”的一种改革;中国是由政府主导的改革,所以我们不可能搞激进式的改革; 第二,中国有实行渐进式改革的条件:传统计划体制的结构分散、盲目和不严密,生产力水平低,结构落后,农业劳动力比重大,可以获得古典式经济增长;改革的政治环境稳定,文化大革命为经济改革奠定了经济、政治、思想和心理的基础; 第三,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双轨制过度,可以保留制度的多样性,为新制度的选择和产生提供广泛的空间,从而促进新制度的成长。 实行渐进式改革,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之下,进行改革和发展,容易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使社会的总收益得到增长。 所以,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方式。 (2)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特点 a)体制内改革,对国有企业实行市场化改革;体制外推进,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b)中国改革首先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中国改革的特点是强制性与诱致性的结合(联产承包责任 制; 三资企业; 乡镇企业) c)部分改革与整体改革,新旧体制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如价格改革的步骤),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农村包围 城市;沿海包围内地;非国有经济包围国有经济; 整体转换) 双轨制的优点:可以保留制度的多样性,为新制度的选择和产生提供广泛的空间,从而促进新制度的成长。

浅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改革

浅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改革一一《中国文明史》读书报告这次读的《中国文明史》是由外国学者编写的,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一本完全由外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历史,以前仅仅是接触到很少。中国学生了解中国的文明史恐怕更多的的是看中国古籍,毕竟古籍涉猎广泛,足以从中较为完整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 该书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五个部分,着重于中国文化史的变迁,其中也包括了政治和经济史的变迁。作者完整描述了中国主要朝代的变迁,也论述了近代以来直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明的发展与经济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我想 谈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改革。本书对经济的论述涉及汉新宋元明清,有详有略。在本书中,作者是这样写的,汉朝的创建者为保障税收来源就要保持大量土地所有者的存在。为此,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将土地从士商大族手中收回分配给贫民,但是这些土地大都荒芜不毛;二是提高农业技术;三是提供补助;四是垄断铁器制造以降低农具价格,但是这些措施都以失败告终。结果不仅没有使得农民免于负债,反而加快了贫富分化的速度。桑弘羊是提倡盐铁专卖的代表官员,关于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在本书中并未提到,他强调工商富国,主张发展以国营工商业为主体的命令型计划经济,把最能够产生利润的工商业收归国家经营。但事实上,当国家直接进入产业经济阶段后,国家资本集团与民营资本集团构成竞争, 而后者自然就遭到打压。在汉朝的经济发展史上不得不提的是汉武帝的变法,他推行一系列强硬的国营化经济政策,涉及产业、流通、金融、税收,具体有下列措施:采产销全面管制、均输、平准等。通过这些措施政府收入的增加并非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是既有社会财富在政府和民间的重新分配。 在寿命仅为15 年的新政权中,它的掌权者王莽也在试图努力解决农民的困境和解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0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房地产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热点,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住房消费有效启动,房地产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普通居民没有能力购买高档房,而且部分商家从中在此“炒作”,使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太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 最近读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颇有感慨,此书由林毅夫、蔡昉、李周共同编写,1994年首次出版后,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十国文字,成为国内外学界了解中国经济改革成就的一个窗口。 本书共分10章,主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编写:第一、为什么在改革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而改革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第二、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某些方面进展缓慢,甚至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第三、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势头能否得以持续;第四、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步履维艰。其中,第2至第6章内容主要解释第一个问题,而7、8、9章分别解释余下的三个问题。第10章进行了总结。 第一章绪论 对比1980-1991年中国与东欧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数据来肯定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成果,之后又通过讨论购买力平价法进一步证明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者归纳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三大原因:1、具有很高的资本积累率;2、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伴随这个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转移,能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3、来自所谓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作者对比亚洲四小龙及日本的经济,提出中国98年以后可能再维持30年左右快速增长。支撑这个增长的除了以上三点外,作者认为改进制度效率的巨大潜力和大国优势是另外两个因素。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很多问题:1、改革以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经济过热,受到瓶颈产业制约后便强制性抑制,以致形成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而且强度与频度在

加大;2、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周期性的高通货膨胀;3、改革以来经济生活中腐败现象不断滋生,企业存在着寻租行为。 第二章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 中国领导人选择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发展目标,带动整个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的建设方针。而选择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目标的原因是:1、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企图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直接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2、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西方对中国进行政治与经济封锁,中国急需建立比较完备,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而重工业是其中关键。3、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中国人口绝大部分为农村人口,若以轻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无法短时期完成工业化所必须的资本积累。 但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资源禀赋特点以及动员能力产生了直接的矛盾:1、重工业的建设周期远长于轻工业部门,而且重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比较高,而且资本的回报期很长。当时的中国资本稀缺。 2、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进口机械设备,中国的外汇奇缺,导致汇率水平很高,进一步提高了发展重工业的成本。 3、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资本筹集和投入能力要求很高。 为了配合这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而实行的政策:1、为保证重工业以较低的建设成本迅速增长而降低资本价格、维持一个稳定的低利率水平的低利率政策;2、为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进口必要的关键设备而高估本国币值的低汇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