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一)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一)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一)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一)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一)

(总分:16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

1.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

(分数:2.00)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加工策略

解析:[解析] 学习时,学习者要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解决问题。例如,假如你读一本书,遇到一段读不懂,你该怎么办呢?你或许会慢慢再读一遍;或许你还会退到这一章更前面的部分,这意味着你要学会如何知道你什么地方不懂,以及如何去改正你自己。此外,你还要能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或者能说出什么是明智的,什么不是明智的。所有这些都属元认知策略。

2.司机开车的时候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眼睛看观后镜,这是注意的( )

(分数:2.00)

A.转移

B.集中

C.分配√

D.稳定

解析:[解析] 注意的分配即是将注意分于不同的事件。

3.集中注意属于( )

(分数:2.00)

A.监控策略√

B.计划策略

C.调节策略

D.认知策略

解析:[解析] 记忆性知识。

4.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excit,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形式exciting,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学习特别快。这属于( )

(分数:2.00)

A.前摄促进√

B.倒摄促进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解析:[解析] 前面学习的内容对后面学习的促进叫前摄促进,倒摄抑制则正好相反。

5.以下哪一个不是元认知策略的例子?( )

(分数:2.00)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解析:[解析] 本题选项,A对应元认知策略的计划策略;B对应元认知策略的监视策略;D对应元认知策略的调节策略;C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6.关于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任务越简单,越能激励自己努力

B.任务越难,越能激励自己

C.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难或太易的任务更容易激励自己√

D.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没有关系

解析:[解析] 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难或太易的任务更容易激励自己,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成倒U型关系。

7.一学生在测验时遇到某个难题,暂时跳过去,先做简单的,这表明他已经掌握了一些( )

(分数:2.00)

A.组织策略

B.问题解决的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解析:[解析] 同第2题。

8.看完文章时,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这种编码策略叫做( )

(分数:2.00)

A.作关系图

B.列提纲√

C.运用理论模式

D.画地图

解析:[解析] 组织策略主要指如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地图等。

9.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作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

(分数:2.00)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学习√

D.指导学习

解析:[解析] 情境学习需要创造一定的情境,进行假设并验证假设。

10.教材中没有提及的教师的教学能力是( )

(分数:2.00)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教学监控能力

D.教学管理能力

解析:[解析]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

11.以下不属于学业求助策略的是( )

(分数:2.00)

A.经常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

B.向成绩优秀的学生请教

C.上网查资料

D.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给学弟学妹√

解析:[解析] 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给学弟学妹不属于学业求助策略。

12.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二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分数:2.00)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解析:[解析] 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目的就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心理问题的表征。

13.学习的“倒摄抑制”是指( )

(分数:2.00)

A.先学的东西由于受到后学东西的干扰被遗忘了√

B.原来的观念太根深蒂固,影响了新知识的接收

C.学习某件事有助于以后学习类似的东西

D.后来的知识是使先学的知识更加巩固

解析:[解析] 同第7题。

14.看到美丽的风景会让人想起开心的事情,这是( )

(分数:2.00)

A.心向、态度和兴趣的影响

B.情境相似性和情绪生理状态的影响√

C.实施—在实践

D.自动化

解析:[解析] 俗话说“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就是说相似的情境有助于回忆;同样,情绪状态的相似也大大影响了记忆。

15.当朋友给我念一列数字时,我只记住最后几位数字,这种现象叫做( )

(分数:2.00)

A.首位效应

B.近位效应√

C.登门槛效应

D.门面效应

解析:[解析] 人们倾向于记住开始的事,是因为倾注了更多的注意,这造成了首位效应:另一方面,由于最后的项目几乎不存在什么干扰,造成了近位效应。

16.看阅读题的时候,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种元认知策略是( )

(分数:2.00)

A.调节策略

B.注意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控策略√

解析:[解析] 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17.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

(分数:2.00)

A.谐音法

B.抄写法

C.过度学习

D.概括√

解析:[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包括想像、口述、总结、类比、答疑等,也包括概括。抄写属于复述策略;谐音法属于组织策略;过度学习属于复述策略。

18.提出元认知的是( )

(分数:2.00)

A.苛勒

B.弗拉维尔√

C.威特金

D.哈维斯特

解析:[解析] 识记性知识。

19.以下不是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

(分数:2.00)

A.习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上自习

B.相信自己努力就可以学好

C.碰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D.常常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解析:[解析] 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如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等;学习环境管理,如寻找固定地方、安静的地方等;努力管理,如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他人的支持,如寻求教师帮助、获得个别指导等。

20.一般说来,注意的( )是一种技能

(分数:2.00)

A.转移

B.集中

C.分配√

D.稳定

解析:[解析] 理解性知识。

21.复述策略的适用范围为( )

(分数:2.00)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和知识学习√

C.有意义学习和知识学习

D.有意义学习和技能学习

解析:[解析] 复述策略的适用范围为机械学习和知识学习。

2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主要表现在( )

(分数:2.00)

A.对学生的责任感

B.为人师表,不断自我提高

C.与学生间的友好信赖的关系

D.以上三项都正确√

解析:[解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表现为多个方面,包括选项中所有的。

23.对课堂管理和教学的关系表达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课堂管理影响了教学

B.教学影响了课堂管理

C.两者相互发生影响

D.两者基本上不发生相互作用√

解析:[解析] 课堂管理和教学二者是相互影响的。

24.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时先看美国当时的时代背景,这在学习上属于( )

(分数:2.00)

A.关键词法

B.视觉想像

C.联系实际生活

D.充分利用背景知识√

解析:[解析] 理解性知识。

25.作关系图属于( )

(分数:2.00)

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编码与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解析:[解析] 记忆性知识,温斯坦和梅耶提出了有效的编码和组织策略:列提纲、作关系图、运用理论模型。

26.学前儿童在遇到“8+5=”这样的问题时,他记住8然后伸出5个手指,自8以后数起,即从9数到13,从而解决了问题。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该儿童的行为是( )

(分数:2.00)

A.需要耗费心理资源的行为

B.不需要耗费心理资源的行为

C.非策略行为

D.策略行为√

解析:[解析] 这属于儿童的学习策略行为。

27.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属于( )

(分数:2.00)

A.学业求助策略

B.努力管理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D.编码策略

解析:[解析] 记忆性知识。

28.元认知结构包括( )

(分数:2.00)

A.元认知的知识和元认知控制√

B.元认知的知识、元认知控制和元认知技能

C.元认知的知识和元认知技能

D.元认知控制和元认知技能

解析:[解析] 识记性知识。

29.下面的复述策略是“过度学习”的是( )

(分数:2.00)

A.把大的知识块分成小单元学习

B.刚刚听完的课,马上复习一遍

C.每次从头到尾看完一遍书就盖上回忆一下√

D.考前临时抱佛脚

解析:[解析] 过度学习就是指每次从头到尾读一篇文章就回忆一次,看自己最后用了几遍的时候能完全回忆无误。

30.加涅智慧技能层次理论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 )

(分数:2.00)

A.阐明了智慧技能在人脑中的表征方式

B.把认知策略看成是智慧技能的最高形式

C.提出了智慧技能的发展观

D.阐明了不同智慧技能形成的条件√

解析:[解析] 识记性知识。

31.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 )

(分数:2.00)

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愉快教学

解析:[解析] 理解性知识。

32.“元认知”这一概念是认知心理学家在( )提出的

(分数:2.00)

A.20世纪8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解析:[解析] 识记性知识。

33.在儿童的学习策略训练中,使策略与动机激励相结合的最有效方法是( )

(分数:2.00)

A.使儿童能陈述策略学习的重要性

B.开展学习竞赛√

C.使得儿童知道策略应用的适当条件

D.使得儿童亲身体验到应用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解析:[解析] 开展学习竞赛是使策略与动机激励相结合的最有效方法,因为竞赛需要一定的学习与考试等方面的策略,有获胜的强烈动机。

34.人们倾向于记住开始的事,是因为倾注了更多的注意,这造成了( )

(分数:2.00)

A.首位效应√

B.近位效应

C.倒摄抑制

D.前摄促进

解析:[解析] 人们倾向于记住开始的事,是因为倾注了更多的注意,这造成了首位效应;另一方面,由于最后的项目几乎不存在什么干扰,造成了近位效应。

35.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看,作文构思能力可用个人的( )来解释

(分数:2.00)

A.专门领域程序性知识√

B.非专门领域程序性知识

C.通过练习达到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

D.非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

解析:[解析] 专门领域程序性知识对构思作文可起到作用。

36.使用复述与复述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 )

(分数:2.00)

A.理解信息

B.应用信息

C.转换信息

D.保持信息√

解析:[解析]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

37.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顶一寺一壶酒……”,这种加工策略是( )

(分数:2.00)

A.位置记忆法

B.首字联词法

C.限定词法√

D.关键词法

解析:[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包括限定词法(即联想法,如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因此选C。

38.以下的分类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分数:2.00)

A.计划策略

B.复述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解析:[解析]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39.学生在参观访问或开展其他户外活动后写作文,尽管教师做了写作指导,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仍然像记流水账。这个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儿童缺乏( )

(分数:2.00)

A.生活经验

B.想像力

C.写作策略√

D.思维灵活性

解析:[解析] 缺乏写作策略导致儿童理解某一事物或现象,但没有表达的技巧,从而不能流露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40.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 )

(分数:2.00)

A.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

B.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

C.边做功课边看电视

D.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

解析:[解析] 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为了学好而采取的措施。A和C都属于对学习的管理,是元认知策略,D是资源管理策略。

二、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

41.知识、技能、策略三者是有区别的。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1)知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狭义:指能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各门学科的事实、概念、公式、定理等。广义: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知识是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也是能力结构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技能就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程序性知识。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例如在“拧螺丝”的过程中,程序性知识是说明螺丝如何拧的动作步骤及执行顺序;技能则是实际拧螺丝的动作方式,是把这些程序性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活动方式。技能是合手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行为。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反映个人调整、监控个人认知的能力,因此也属于能力的基本结构。首先,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其次,学习策略是针对学习过程的;再次,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组成。

(2)这三个概念是密切联系的,都是能力基本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学习策略是针对学习过程的,规定学什么,不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策略由规则和技能构成。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策略的提高,随着人们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同时,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能力提高以后,又促进了知识、技能、策略获得的水平。知识是技能和策略获得的基础,技能的提高依赖于知识的获得,策略的提高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提高。)

解析:

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45.00)

42.元认知的涵义?元认知的作用有哪些?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它监视和指导认知活动的进行,它负责评估学习中的问题,确定用什么学习策略来解决问题,评价所选策略的效果,并且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就是元认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这就是元认知的作用: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即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元认知控制则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即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因此,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对目前认知任务的认识、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解析:

43.简述精加工策略。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运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通常精细加工就是我们所称的记忆方法、记忆术。比较流行的精细加工策略有如下几种:

(1)位置记忆法;

(2)首字联词法;

(3)限定词法(即联想法,如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

(4)关键词法;

(5)视觉想像;

(6)寻找信息间的内在联系,利用信息的多余性;

(7)联系实际生活;

(8)充分利用背景知识。)

解析:

44.简述元认知策略。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1)计划策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给学习作计划就好比是足球教练在比赛前针对对方球队的特点与出场情况提出对策。不论是完成作业,还是为了应付测验,学生在每一节课都应当有一个一般的“对策”。成功的学生并不只是听课、做笔记和等待教师布置测查的材料。

(2)监控策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①领会监控。熟练的读者在阅读时自始至终都持续着这一过程。在头脑里有一个领会的目标,诸如发现某个细节、找出要点等,于是,为了该目标而浏览课文。随着这一策略的执行,如果找出了这个重要细节,会因达到目标而体验到一种满意感。但是,如果没有找到这个细节,则会产生一种挫折感。就会采取补救措施,比如重新浏览材料,或者更仔细地阅读课文。②集中注意。

(3)调节策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例如,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文的某一部分时,他们就会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复习他们不懂的课程材料;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等。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

通过这个例子看元认知策略是如何起作用的:

假设有一个学生正在进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的学习,他首先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会以简答或论述的形式进行考试,于是他决定做一个计划来理解要点、记住重要的事实、自已口述科举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计划策略)。他监控自己的学习,理解科举的每一次改革(监控策略),但发现对一些细节的改变记不清楚,于是他画出一些认为是考试的要点,前后对比,通过这种方式防止知识的混淆(调节策略)。)

解析:

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30.00)

45.有些学生学习事倍功半,对此你如何利用指导教学方法提出好的建议?

(分数:3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学习事倍功半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2)在认知策略上,注意策略指的是诸如:注意的广阔性训练、稳定性训练、注意分配训练和注意转换训练等。通过这些训练,提高学生集中注意的能力,优化他们的注意品质。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运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通常精细加工就是我们所称的记忆方法、记忆术。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长时记忆中也有用到复述策略。常用的复述策略有:排除干扰;抑制和促进;首位和近位效应等。编码和组织是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重要手段,其方法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之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学生学习事倍功半可能就是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认知策略而造成的。

(3)学习时,学习者要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解决问题。概括起来,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例如: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文的某一部分时,他们就会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复习他们不懂的课程材料;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等。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

通过这个例子看元认知策略是如何起作用的:

假设有一个学生正在进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的学习,他首先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会以简答或论述的形式进行考试,于是他决定做一个计划来理解要点、记住重要的事实、自己口述科举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计划策略)。他监控自己的学习,理解科举的每一次改革(监控策略),但发现对一些细节的改变记不清楚,于是他画出一些认为是考试的要点,前后对比,通过这种方式防止知识的混淆(调节策略)。

(4)资源管理策略上,时间管理策略包括:①统筹安排学习时间;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③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努力管理策略包括:①激发内在动机;②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③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④调节成败的标准;⑤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⑥自我奖励。学业求助策略包括:①工具利用策略;②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策略。

因此,要在多种策略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解析: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分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区别的与联系? 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分析学情,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简单来说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手段:是师生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教学手段可以是视听,也可以是实践活动,现在以多媒体为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1)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以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支撑的,辅助教师进行教和学生进行学的一系列方法、步骤、程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区别: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引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所以教学模式是比较具有逻辑性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结构,指向的是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笼统的指导性的结构框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策略则比较细化具体与灵活,往往指向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可以指向具体的一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甚至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在选定了一堂课的内容并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要考虑怎样去讲授这一节课,怎样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怎样提高学生的能力等等,对一具体实施过程的谋划就是教学策略。)。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二者都是师生为了某种教育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方法的总和,都是教学论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反映了一定的教学思想、教育目的、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原则、和一系列的完整的操作程序和体系等。教学模式是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组合,而教学方法常常表现为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侧面的一系列操作活

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策略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 A.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 B.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 C.学完功课时自己进行测验 D.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 2.以下哪一个是元认知策略的例子()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3.以下哪一个不是资源管理策略() A.习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上自习 B.相信自己努力就可以学好 C.碰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D.常常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4.司机开车的时候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眼睛看观后镜,这是注意的() A.转移B.集中C.分配D.稳定 5.一般说来,注意的是一种技能。() A.转移B.集中C.分配D.稳定 6.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颠一寺一壶酒……”,这种加工策略是() A.位置记忆法B.首字联词法C.限定词法D.关键词法 7.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interest,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形式interesting,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学习特别快。这属于() A.前摄促进B.倒摄促进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8.学习的“倒摄抑制”是指() A.先学的东西由于受到后学东西的干扰被遗忘了 B.原来的观念太根深蒂固,影响了新知识的接收 C.学习某件事有助于以后学习类似的东西 D.后来的知识是原先学的知识更加巩固 9.当朋友给我念一串电话号码时,我只记住最后几位数字,这种现象叫做()A.首位效应B.近位效应C.登门槛效应D.门面效应 10.下面哪一种复述策略是“过度学习”() A.把大的知识块分成小单元学习 B.刚刚听完的课,马上复习一遍 C.每次从头到尾看完一遍书就盖上回忆一下 D.考前临时抱佛脚 11.看完文章时,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这种编码策略叫做() A.作关系图B.列提纲C.运用理论模式D.画地图 12.以下的分类哪一个不属于元认知策略() A.计划策略B.复述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尊重规律科学识字提升实效(定稿)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 高度重视贯穿始终 降低数量提升质量 多认少写识写并重 重视习惯培养能力 两表先行先认先写 一、走进识字课堂了解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问题: 1. 时间紧、任务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百分之五十还多。两年要求认1600 个常用汉字,这是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所不多见的。新教材就注重学生大量识字, 老师感到困难。 2. 反复强调,错误依旧:有的字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还是会出现错误,令老师大为恼火有迷 惑不解。尤其是在二年级的下学期和三年级会出现一个错别字的高峰期。形近字难以区分、 书写错误会大量出现。 3. 识字课单调,学生不喜欢: 识字教学缺乏生动性和情趣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上低年级学生自控力差,学习汉字感觉困难。识字课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4. 低年级既要识字又要阅读, 怎样处理好关系: 低年级阅读教学和识字、写字教学的时间分 配怎样更合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更合理。 (二)教师的问题: 1.识字教学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缺乏情趣。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把汉字作为一种符号传授给学生,只注重汉字的拼读、认写,注 重记忆,而汉字所呈现的画面、情趣,汉字里面蕴含的思想、情感却被教师所忽略,汉字对于 学生的教育功能被教师忽视。 2.教学策略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法单一,程序固化,令学生对识字兴味索然。 (一拼拼音,二读生字,三唱笔画,最后组词)。 3.窄化识字写字教学的途径,不注重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

第十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第十章学习策略及其 教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单元第十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教学章节第一节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第二节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第三节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第四节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教学要求1、了解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2、了解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3、了解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4、了解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培养。通过大量的例子进行教学,不但结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例及课堂内的讨 论,而且对相关的策略进行现场训练。让学生了解相关认知策略, 掌握认知策略的培养要点。 2、教学难点: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这个概念较难理解,教学 中,要大量举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了解元认知的概念及 其意义,在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讲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的有关学习的方式方法,包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节监控的方式等等。 二、学习策略的结构 丹瑟洛:根据学习策略所起的作用不同,把学习策略分为两种成分:基础策略与辅助策略。前者是用来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后者是帮助学习者维持适当的认知氛围,以保证基础策略能有效地操作的策略。后来,又把学习策略进一步细化:基础策略包括领会与保持的策略和提取与应用的策略两部分;辅助策略包括计划与时间安排、专心管理、监控诊断三部分。基础策略与辅助策略是相辅相承,共同作用的。 比格斯:按学习策略的迁移与可教性,把学习策略划分为大策略、中策略与

(完整版)第十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教案设计(10) 教学单元第十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教学章节第一节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第二节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第三节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第四节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教学要求1、了解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2、了解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3、了解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4、了解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培养。通过大量的例子进行教学,不但结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例及课堂内的讨论, 而且对相关的策略进行现场训练。让学生了解相关认知策略,掌握认 知策略的培养要点。 2、教学难点: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这个概念较难理解,教学中, 要大量举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了解元认知的概念及其意义, 在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讲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的有关学习的方式方法,包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节监控的方式等等。 二、学习策略的结构 丹瑟洛:根据学习策略所起的作用不同,把学习策略分为两种成分:基础策略与辅助策略。前者是用来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后者是帮助学习者维持适当的认知氛围,以保证基础策略能有效地操作的策略。后来,又把学习策略进一步细化:基础策略包括领会与保持的策略和提取与应用的策略两部分;辅助策略包括计划与时间安排、专心管理、监控诊断三部分。基础策略与辅助策略是相辅相承,共同作用的。 比格斯:按学习策略的迁移与可教性,把学习策略划分为大策略、中

策略与小策略三部分,大策略可迁移性最大,和具体任务的距离最远,因而可教性最弱;中策略迁移性较大,同时也具有可教性,小策略针对具体的任务,有较强的可教性,但是相对而言,迁移性最小。从上看出,中策略是最理想的策略。 迈克卡等:按照学习策略所涵盖的成分,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认知策略是用来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认知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反映帮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与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 本节课,我们就按照迈克卡的划分,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第二节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一、注意策略 案例引入:有一个记忆力超群的人,宣称能快速地进行心算,一位数学教师与之打赌,数学教师说:“一辆公交车,里面有12个人,路过一站,上来10个人,下去3个人。”记忆超群的人面含微笑,不语。数学教师再说“又路过一站,上来5个人,下去9个人。”记忆超群的人轻蔑地笑了笑,数学教师又说:“又路过一站,上来9个人,下去15个人。”……如此进行很久后,记忆超群的人始终不语,面含微笑,最后,数学教师问了一句话,把他的笑容一下子问走了,他回答不上来。数学教师问的是“请问这辆公交车一共经过了几站?” 二、精加工策略 (一)简单知识的精加工策略: 记忆术:是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的意义,以促进知识优质的记忆方法。常用的记忆术有: 1.位置记忆法 位置记忆法是指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自己所熟悉的场景、景点、地点,把要记住的事物与此联系起来,回忆时可以以自己熟悉的场景和地点作为线索提取出所要记住的内容。通过位置记忆法的联想,信息在回忆时就变得生动,有利于记忆。 2.缩编和歌诀 缩编法:将所学的材料的每一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字,然后变成自己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方法。 歌诀法:就是将缩写的材料融入韵律化的文字材料中。将学习材料编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教学方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用的基本标准、原则和技巧;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上,重点掌握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原则;了解当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发展趋向。 二、学习要点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而采取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国内外教学法的分类 1、国外教学法的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提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这些学习刺激称之为A、B、C、D刺激,由此形成四种教学方法。 (1)呈现方法 (2)实践方法 (3)发现方法 (4)强化方法 2、我国教学方法的概括性分类。 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 (1)操作性教学方法

(2)原理性教学方法 (3)技术性教学方法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九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五)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 2、操作性 3、整体综合性 4、调控性 5、灵活性 6、层次性 (六)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 3、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4、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七)构成教学策略的要素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常用的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常用的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指导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让其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与理解保持。 (2)程序化训练模式。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3)完形训练模式。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它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旨在教学生这样四种策略; 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②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③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5)合作学习模式。 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总结的学生或简单阅读材料的学生,其学习和保持都有效得多。合作性讲解的两个参与者都能从这种学习活动中受益,而主讲者比听者获益更大 3.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①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②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③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①对事业无私奉献;②对学生,真诚热爱;③对同志,团结协作;④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阅读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doc

閱讀教學策略 撰文:簡馨瑩、余寶婷、李秋雯、林異文、林慶榮、 胡弘仁、張麗玲、陳雅萍、彭湘玲、黃瑞秋、鄭景元 報告:陳雅萍 閱讀能力是重要的自我學習能力之一,儘管每個人閱讀的動機不同,有些人主動閱讀、有些人被動閱讀;閱讀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或許是為了獲取知識,或是為了休閒娛樂,但就「閱讀」這個行為而言,要做的事都是一樣的──從文字或圖像中,理解作者所要傳達的訊息,並進行分析與省思。 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必須具備識字的基礎、敏銳的觀察、可靠的記憶、合理的推測,透過一系列複雜的心智活動,才能夠以圖文影像為媒介,跨越時空、上友古人,與作者進行思緒的交流,激盪出心靈的火花。 雖然不同類型的書籍有不同的閱讀方式,但美國心理學教授羅賓遜(F. P. Robinson)提倡的SQ3R閱讀策略,提供一套明確的步驟,能通用於多數的閱讀材料: 一、概覽(Survey) 快速瀏覽閱讀材料的標題、目次、序文、簡介、摘要等資訊,概略看完所有內容,找出全體性的概念主旨。一般而言,文章的第一段、書籍的第一章通常會說明全篇或全書的主旨;文章的最後一段、書籍的最後一章通常是全篇或全書的摘要或總結,須特別留意。 二、發問(Question) 利用閱讀材料的標題、關鍵字,自己擬訂題目詢問自己:何人?何時?何地?何事?何故?如何做?結果怎樣?在發問的同時,加入個人先備知識的推論,在心中預想可能的答案。

三、精讀(Read) 用較長的時間逐字並仔細地將全文讀完。對照閱讀的內容,檢核自己是否已經能夠回答上一階段所提出的問題?答案與之前的推論是否相符? 四、背誦(Recite) 每讀完一個章節,就回想當中的重點。為了加深印象,可透過製作筆記摘要、繪製綱要圖表、放聲複誦等方式進行。 五、複習(Review) 依上述步驟將整份閱讀材料完整讀過後,闔上相關資料,自我複習當中的架構和重點。如果有記憶模糊或不能理解的部分,就重讀相關部分,直到清楚為止。 為使學生能夠在學校教育中習得有效率的閱讀能力,圖書教師應朝兩方面努力: 一、提供學生閱讀協助 充實圖書館館藏,提供多樣性的閱讀內容與推廣活動,指導學生善用圖書館內設備,掌握學生閱讀時遭遇的問題,幫助學生建立閱讀習慣,維持長期性且大量的閱讀,增進思考及理解能力。 二、提供教師閱讀教學策略參考 時常與學科教師、班級導師互動和溝通,主動提供教師與閱讀理解策略相關的課程計畫,分享教學活動設計的教材、教法,使教師能夠應用於教學活動之中,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的興趣與學業成就。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二)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前儿童在遇到“8+5=?”这样的问题时,他记住8然后伸出5个手指,自8以后数起,即从9数到13,从而解决了问题。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该儿童的行为是( )。 A.需要耗费心理资源的行为 B.不需要耗费心理资源的行为 C.非策略行为 D.策略行为 答案:D 2.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其构成成分是( )。 A.规则和技能 B.意识和能力 C.经验和方法 D.认知策略 答案:A 3. 关于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认知策略比学习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 B.在认知领域里,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是同一概念 C.学习策略的改进是认知策略改进的原因 D.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答案:D 4. 下列作为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是(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A 5. “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答案:B 6. 属于认知策略的情况是( )。 A.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 B.边做功课边看电视 C.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 D.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画出关键词 答案:D 7. 加涅智慧技能层次理论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 )。 A.阐明了智慧技能在人脑中的表征方式 B.把认知策略看成是智慧技能的最高形式 C.提出了智慧技能的发展观 D.阐明了不同智慧技能形成的条件 答案:D 8. 关于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注意区分并整理出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类别及各个类别的特点? 教学策略定义: 以下是关于教学策略的三种观点:(1)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2)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3)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这三种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认为教学策略的实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具有灵活性(或称为变通性)。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而第三种观点则把教学策略归结为“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出教学策略的一些特征及其基本含义: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 分类: 对于教学策略的分类方法又有好多种。但按照信息加工的控制点来划分,可以分为替代性、生成性和指导性三种。 替代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选择特定的教学内容,并将其组织安排好,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其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没有主动性。 生成性教学策略是指鼓励学生自主的形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组织、理解、强化和迁移。并在教学中构建自己特有的教学意义。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希尔斯提出来的。为了发挥前两种教学策略的优势并弥补其不足,加涅又提出了指导性教学策略。

论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

新课程下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侯坪完小胡玲芝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是小学看图说话写话向命题作文的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中年级的学生一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从一句话的写作训练到片段写作训练有了一定的练习和经验,另一方面却又缺乏写作方法的积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为写作积累素材,同时也要注重写作方法的提炼及对应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了自行修改作文的能力,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有长足地进步。 关键字:新课程标准;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教学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1】小学生作文教学也就是引导小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根据现行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小学低年级主要为说话、写话阶段,以看图说话、写话为主要形式,以词句训练为主要内容;中年级主要为段的训练阶段,以观察作文为主要形式,在语言表达上侧重抓好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围绕中心,按一定关系组句成段的能力。在小学学习过程中,中年级处于小学语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他们一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从一句话的写作到片段写作有一定的练习和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却又缺乏写作方法的积累。这一时期的训练重点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写作,因此不但要讲究作文的篇章结构,也要求用上一定的写作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却发现三、四年级的作文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对许多学生调查后发现,他们对待作文的态度却只是将其看成是老师交代的任务,只要字数划够,老师一交就完事。学生没有正确的写作动机已为目前小学生作文中最大的问题。其次,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想写点什么,可又不知从何下手,写出来的内容杂乱无章毫无头绪,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细致的观察和写作方法的欠缺。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中年级是由看图写话向命题作文过渡的一个阶段,打好这个基础,也就为高年级"篇"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更为学生今后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那么,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应该如何展开?笔者试着对此进行初步的探究,以期能够为日后的教学提供指导。 (一)解放身心,激发写作兴趣 都说“兴趣最好的老师”,对写作充满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首要前提。当前很多学生对作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一听到要写作文便唉声叹气,毫无兴趣,这如何能让他们写出一篇篇情感饱满,内容充实的佳作?中年级是作文训练的初始阶段,因此,从这一时期起,教师应注重从学生心理素质入手,创设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如何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三种: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和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 关于这三种教学策略教科书上已有很多介绍,这里就不再详谈,我只说点自己的理解。 所谓支架式教学策略俗称“搭脚手架”,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框架、线索、路径、信息和资源,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引去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支架”不一定需要一次性提供,而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依次提供,就像建房子时搭脚手架一样,要根据房屋建筑的高度来逐渐升高。 所谓抛锚式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应该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或案例,让学生们围绕着这个问题或案例开展自学、协作与探究。这个问题或案例就如同一个“锚”,起到固定学习活动(船)的中心和范围的作用,让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这个“锚”来逐渐展开。支架式教学策略和抛锚式教学策略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可以先利用抛锚式教学策略启动一项学习活动,再通过支架式教学策略引导学习活动深入开展。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是指要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或以不同方式“随机”地进入同一个学习主题,从而加深对学习主题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理解。 上述三种教学策略只是提供了一种粗略的指导学习的思路,具体如何开展需要结合学习内容由教师创造性地发挥。开展教师指导的自主学

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探究)性学习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要复杂得多,条件要求要高得多,效果也较难确定。当然,如果开展得好,学生的收获也较听课要大得多。所以我说这种活动式教学法是教学法中的“尖端技术”,只宜用于一些合适的课程、合适的内容。如果普遍推广,不仅成本极高,效果也未见得佳。 何克抗教授针对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策略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这一思想是很好的。但在教学中到底如何理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拿捏起来比较困难。根据何教授提出的过程模式,我的理解是:双主模式实际上是在确定教学主题与教学目标、并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后,加了一个选择的“枢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师应该决定下面的教学是选择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有些情况下应该选择以教为主,有些情况下应该选择以学为主。这个思路我也是比较赞成的。 一般来说,在大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教学内容属于结构严谨的学科、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教学条件不太充足、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不强、评价体系以考试等传统方式为主等情况下,宜选择以教为主;反之,在小班教学、目标比较灵活时间比较充裕、教学内容属于结构松散开放的学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条件优良、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较强、评价以作品和论文等多元评价方式为主等情况下,宜选择以学为主。 至于有些人还提出一种启发式教学策略,我以为无论是以教为主,还

学习策略与教学

1什么事学习策略?它对你的学习有什么意义或作用? 答: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也可以将其视为扩展学习活动或步骤、以及学习的规则和提高能力或技能的一种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制定的复杂计划。 意义: 1 学习策略是一种学习方案,是一种会不会学习的标志;是衡量个体学习 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所以,对我们来说,正确的学习策略,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对未知的、新的领域的探索,能够更大幅度的提高个人能力,使我们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知识技能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发挥其作用,使其真的价值得到体现,还能够实现素质教育,扩展我们的创新思维和提高竞争力,扩大我们的认识范围,使其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2 正确的学习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特别能改进或 促进因学习策略掌握不好或智力发育迟滞的学生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使其更好的进行学习,实现教与学的结合,达到教育的目的。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教师通过学习策略的教学,可以减少他们教学和训练的时间,让时间花在其他的方面,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更好的通过策略教学达到互相沟通、相互信任,达到减轻学习效果的目的。有利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真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知识水平,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培养更有用的人才。素质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里面学到终身有用的东西。信息时代,个人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有限,尤其对我们来说,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尤为重要。

3下面我们从学习策略的特征方面来分析其对我们学习的作用。首先,具有主动性,它要求根据自身的学习任务和特点,制定学习计划,这有利于我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学习,考虑怎么去学习、怎样进行学习计划的实践以及结果是什么、效果怎么样等等;为我们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反复的使用学习策略才能达到自动化的水平,真正发挥其主动性。其次,具有效率性,任何的学习策略都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而服务的,正确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效率,而错误的或原始的方法,虽然能达到一定的目的,但是影响效率的提高,如记忆历史年代,的过程,如果采用原始的方法,一定会花很长的时间,对这种的记忆,只是将各个年代生拉硬套的绑在一起,没有联系起来,更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过段时间就会忘掉,如果将其编成诗或词的话,将会很容易的记住,而且不容易忘掉,记忆效果会大幅度的提高。再次,具有过程性,正确的学习策略会要求我们再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一步步的做下去,而不会混淆或乱套,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最后,具有程序性,学习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实现每个目标都要有必要的程序,按照这一程序做下去,才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4 有利于我们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在大脑内部重现实习材料或刺激,以 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并可以通过组织,将知识进行分类,使我们的学习具有条理性,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学习策略是如何获得的? 答:在我们的学习当中,获得学习策略的方法是多样的,但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平时的学习中,通过各种途径来总结经验、探究学习方法,

第十章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教学单元第十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教学章节第一节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第二节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第三节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第四节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教学要求1、了解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2、了解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3、了解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4、了解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培养。通过大量的例子进行教学,不但结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例及课堂内的讨论, 而且对相关的策略进行现场训练。让学生了解相关认知策略,掌握认 知策略的培养要点。 2、教学难点: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这个概念较难理解,教学中, 要大量举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了解元认知的概念及其意义, 在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讲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的有关学习的方式方法,包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节监控的方式等等。 二、学习策略的结构 丹瑟洛:根据学习策略所起的作用不同,把学习策略分为两种成分:基础策略与辅助策略。前者是用来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后者是帮助学习者维持适当的认知氛围,以保证基础策略能有效地操作的策略。后来,又把学习策略进一步细化:基础策略包括领会与保持的策略和提取与应用的策略两部分;辅助策略包括计划与时间安排、专心管理、监控诊断三部分。基础策略与辅助策略是相辅相承,共同作用的。 比格斯:按学习策略的迁移与可教性,把学习策略划分为大策略、中策略与

小策略三部分,大策略可迁移性最大,和具体任务的距离最远,因而可教性最弱;中策略迁移性较大,同时也具有可教性,小策略针对具体的任务,有较强的可教性,但是相对而言,迁移性最小。从上看出,中策略是最理想的策略。迈克卡等:按照学习策略所涵盖的成分,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认知策略是用来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认知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反映帮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与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 本节课,我们就按照迈克卡的划分,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第二节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一、注意策略 案例引入:有一个记忆力超群的人,宣称能快速地进行心算,一位数学教师与之打赌,数学教师说:“一辆公交车,里面有12个人,路过一站,上来10个人,下去3个人。”记忆超群的人面含微笑,不语。数学教师再说“又路过一站,上来5个人,下去9个人。”记忆超群的人轻蔑地笑了笑,数学教师又说:“又路过一站,上来9个人,下去15个人。”……如此进行很久后,记忆超群的人始终不语,面含微笑,最后,数学教师问了一句话,把他的笑容一下子问走了,他回答不上来。数学教师问的是“请问这辆公交车一共经过了几站” 二、精加工策略 (一)简单知识的精加工策略: 记忆术:是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的意义,以促进知识优质的记忆方法。常用的记忆术有: 1.位置记忆法 位置记忆法是指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自己所熟悉的场景、景点、地点,把要记住的事物与此联系起来,回忆时可以以自己熟悉的场景和地点作为线索提取出所要记住的内容。通过位置记忆法的联想,信息在回忆时就变得生动,有利于记忆。 2.缩编和歌诀 缩编法:将所学的材料的每一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字,然后变成自己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方法。 歌诀法:就是将缩写的材料融入韵律化的文字材料中。将学习材料编成歌谣口诀,与头脑中已有的诗歌、曲乐的格调相联系,易于背诵和记忆。 3.谐音联想法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东光县南霞口镇段庄小学田伟 人类已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转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随着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计算机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为此,如何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小学信息技术课基本以应用为主,包括基本技能操作(掌握键盘鼠标操作,了解操作系统windows的基本用法,上网搜索资料等)和一些日常应用很广的应用软件(windows中自带的画图软件,金山画王软件,office系列中的word、PowerPoint和FrontPage软件等)操作。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这门工具课的学习,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为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几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1、初识计算机,让学生重视操作规程 在学生初识计算机时,让学生们意识到认识计算机是一种文化,动态地看待信息技术知识及其重要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开端。 计算机是一种精密的设备,需要学生们的规范使用和护理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如何让学生们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并对其进行护理呢?这就需将有关计算机的简单组成及原理,基本性能及操作规程,和其它注意事项向学生认真介绍,并要求作为信息课的基本技能来掌握。以前,我所在学校也曾发生过此类事情。 A、学生乱敲打键盘,造成按键失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拟试题88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法的具体化。(×)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2.新课程要求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实施观。(×)新课程要求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生态观。3.用“动”方法来转化“静”的知识是认知性加工策略中的课程内容的做中学策略。(×) 用“动”方法来转化“静”的知识是认知性加工策略中的课程内容的操作化策略。 4.课程内容的活动性展开,既是教材呈现的一种形式,又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5.新课程的教材观念强调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素材”。(×)新课程的教材观念强调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 6.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转变教学方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转变课程功能。 7.建立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建立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8.在课程内容的情境设计中,学习中的角色模拟是促使感同身受。(×)在课程内容的情境设计中,学习中的角色模拟是运用模拟情境。 9.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的策略因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5.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校层面的新课程实施需要树立的教学观念。学校层面的新课程实施需要树立以下教学观念:①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②课程是经验;③教材是范例; ④教室是实验室;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⑥教师即研究者;⑦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⑧家长是教育伙伴。 2.简述怎样利用“情境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⑴运用新颖信息,造成耳目一新的惊异感。教学引语新颖,提供的信息具有时代性。⑵制造认知冲突,引起追本求源的好奇心。实验法,将错就错法,问题探究法等。⑶创设悬念情境,激发欲罢不能的探究欲。(我的口袋里装了一个人。我说课文中写错了,志愿军是不能叫做亲人的。)⑷推动学生卷入,调动自主参与积极性。“卷入”意味着什么?第一,意味着要注意眼前的学生任务;第二,学生必须具备“卷入”之后的深水平加工所需的必要知识基础;第三,学生有自己决定自己进度快慢的选择自由;第四,学生愿意被“卷入”。(让学生“设身处境”地卷入思考,参与活动、促进思考。) 3.简述言语讲授的操作要义。⑴了解学生实际;⑵调适自我心态;⑶研究讲授的内容; ⑷设计学生的活动;增强语言的魅力。(每种要义要给予适当说明。)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学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 当前有效教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从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中发现,很多新课程教师在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给处在迷茫中的新课程教师提供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和有效指导,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新课程改革进程。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 与区别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这义来看,教学模式至少具备以下特点:1.在一定理论指导下;2.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3.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教学模式: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第二类是个性教学模式。第三类是合作教学模式。第四类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所谓的教学策略是指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都是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的具体化,相互之间既有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联系: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策略其本身是灵活多样的,结构性显得不足,往往指向于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杜威学派“五步教学程序”布鲁纳“概念获得”布鲁姆等的“掌握学习”加涅“指导学习”(九段教学)罗杰斯“非指导性学习”我国的“传递-接受”教学我国的“引导-发现”教学情境-陶冶教学示范-模仿教学发现学习模式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通达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可操作性,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但是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形成和运用受到教学策略的影响.教学策略不仅表现为教学的程序,而且包含对教学过程的元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在外延上大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演示法 5.练习法6.实验法7.强化法总之,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或顺序看,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规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教学策略则较灵活,具有一定的变性,可随着教学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变动。二者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教学方法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它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介于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方法要受制于教学策略,教学展开过程中选择和采用什么方法,受到教学策略支配。教学策略从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操作性的东西,教学策略则包含有监控、反馈内容,在外延上要广于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