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地理教学论重点

地理教学论重点

地理教学论重点
地理教学论重点

地理教学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一、地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演变

二、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P5

(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活动中一切对象和问题

以“学”为出发点去研究“教”

(二)地理教学活动诸8要素

1、学生(核心要素)占据中心地位

2、地理教学目的(基本要素),是地理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

3、地理课程(实质性因素)受教学目的的制约

4、地理教师(主导因素),学生的学习活动、自学活动都需要地理教师的指导

5、地理教学方法(活跃因素)

6、地理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因素)具反馈、调控、改进教学的功能

7、地理教学管理(保障因素)建立教学秩序及教学管理制度

8、地理教学环境(重要却易被忽视的因素)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教学环境。

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地理教学活动为学生而存在,所以学生占据着中心地位;地理教学活动的最终任务是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也是学生学习地里的根本结果;为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由起主导作用的地理教师来组织,并且只有通过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运用教学管理手段,才能完成此任务;地理教学目的是否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还必须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通过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来判定;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方法、评价、管理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同时,以上要素也可以对教学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

1、地理学科性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功能,在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研究地理教学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应达到的基本目的。

2、国外地理课程的开发研究,探索地理课程与社会需要,地理科学的发展、学

生身心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提供理论依据。

3、研究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作用和分类,认识教学方法和组织形

式适用的条件和场合,寻找地理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优化组合,探索设计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4、探索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剖析各种学习方式的特点以及底料教师

的心理特征。

5、研究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为地理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评价的方法,

探索评价改革的途径。

6、研究教学环境的作用,如何创设良好的环境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二节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一、地理教学论隶属的学科门类:教育科学

二、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德国教育家拉克特:科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艺术

地理教授法→应用学科

地理教育学→理论学科

地理教学实践是地理教学理论建立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除了掌握必要的地理教学理论外,对地理教学论在实践性和应用性方面的要求更迫切。

学术并重: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

第三节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一、地理教学论的教育学基础

教学论是普通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对教学现象进行宏观研究,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地理教学论是从微观的、分析的、学科的教学论,从地理学科的教学特点出发,通过对具体教学容及活动的分析,寻找地理教学规律。

教育学为地理教学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地理教学论等为教育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上的素材,是教育学赖以发展的重要理论源泉,为教育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抽象概括奠定了基础。

二、地理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1、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因素。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个体差异、智力的

开发、野外观察力的培养、想象力、记忆力都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

2、地理课程目标体系和地理课程、教材容体系的制定必须都依据心理学的智力

理论所提供的参考框架。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

3、地理教师的心理学素养、教学方法符合心理学规律,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4、从心理学理论中营造舒适方便、宽松活跃、学习气氛浓厚的教学环境,充分

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学活动更优质高效。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对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某些理论起到积极的作用(对相关理论的补充作用)

三、地理教学论的地理学基础

1、地理教学活动涉及的首要问题是地理教学目的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基

础理论。

2、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论所研究的地理教学活动诸因素最实质性的要素,学校

地理课程的主要来自地理学。

3、地理教学活动中关键的两个要素——教师和教学方法,都有很深的地理学烙

印,地理教师要有扎实的地理科学基础知识和理论。

四、地理教学的研究方法P18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地理教学活动处于常态下的被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收集其语言,行为表情等状态,并通过分析来认识被研究对象特点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调查法

指围绕课题的目的,通过被研究对象或熟悉被研究对象的其他人,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被研究对象的客观材料,综合分析被研究对象的特点和某些地理教学现象之间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实验法

指根据地理教学科研的目的,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有计划地改变自变量,对因变量观察、测定、记录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确定地理教学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四)文献法

通过文献的查阅整理分析,从中领悟地理教学理论的真谛,探寻地理教学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五)经验总结法

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地理教学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材料,通过整理分析综合概括使感性认识上升到教学理论高度,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章地理课程论

第一节地理课程概论P22

一、地理课程的含义

(一)对课程的不同认识

1、各个教育流派的不同观点

2、国学者的理解、我国课程专家施良方教授的观点

(三)地理课程的定义

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材。

功能:掌握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二、影响地理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1、地理科学的发展

2、社会发展

3、学生的发展(心理年龄特征、地理学习动机)

三、课程的类型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2、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3、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4、我国地理课程的类型:

(1)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综合:加强自然与人文的相互渗透

(2)部门地理与分区地理的综合:初中以区域地理为主

增强自然与人文、部门与区域的综合,体现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实现地理课程的知识体系从学科分支体系向环境综合体系的转变。

(3)活动课程的发展: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扩展和深化乡土地理课程提供了广阔的舞

台。

第二节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的设置29

一、我国国地理课程的历史以及发展改革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学地理课程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学地理课程

(三)21世纪初中学地理新课程

1、我国新课程的改革背景

2、我国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设置:2年,每周二课时

3、我国高中地理课程设置: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必修课程分为“地理1”、

“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共103课时。

二、、地理课程设置

第三节国外中学地理课程设置36

三、国外地理课程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1、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

2、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容体系

3、课程标准知识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

4、减少教学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

第四节地理课程教材改革45

一、地理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

(一)地理教学大纲与地理课程标准的演进

(一)地理教材的概念

指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协助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各种知识信息材料。

广义: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包括所有适用于地理教学活动的材料,如地理教科书。地图册、练习册等等。

狭义:地理教科书(课本)

(二)当代国外地理教材的总体特征

1、变现与组织形式科学新颖

2、容选择、处理科学合理

3、容选择更注重实践性知识

4、地理教材的知识容普遍增加了人文地理比重

(三)我国地理教材改革成就与特点

1、重视选取材料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充分体现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重点

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尤其重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2、编写者重视在教科书中体现学习的过程,在教科书中设置如“阅读”、“活动”、

“实验”、“研究”等学习栏目,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接受与理解知识。3、教科书中的容要求有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可以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灵

活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4、教科书图文并茂,栏目多样。

感悟1:关于地理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论对于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涉及的较少,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补充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容。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施与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需要足够的重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完成地理课程目标、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理课程资源的特征

1.1容开放

地理课程资源并不局限于教科书、课堂、教师和学校,期刊杂志、社会生活、大自然中都蕴藏着大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地理课程资源,师生可以随时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1.2形式多样

地理课程资源既有来自自然,也有来自社会的的;既有校的、校外的,也有显形的、隐形的[1]。

1.3功能交叉

地理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之间有所交叉互补,可互为对方学科的教学服务。比如地图常常为历史学科所利用,起到相当重要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课程资源的分类[2]

2.1按功能划分

素材性资源:直接作用于地理课程中的教学素材或来源。

条件性资源:间接作用于地理课程中的教学素材或来源。

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并没有绝对的界线。

2.2按性质划分

自然地理课程资源: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以运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

社会地理课程资源: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可以运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

2.3按空间分布划分

校资源:学校围之能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

校外资源:学校围以外能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

2.4 按呈现方式划分

实物资源:以实物形态存在,能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

活动资源:存在于活动中,能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

信息化资源:存在于音像、网络媒体中的地理课程资源。

2.5 按存在方式划分

显性资源:实实在在以物质形态存在,可以直接运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

隐性资源:以潜在的方式对地理课程施加影响的资源。

三、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3.1完成地理课程目标的保障,丰富教学容

完成地理课程目标,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需要通过有丰富课程资源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并有效地利用,为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持。另外,地理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知识体系,因此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容及教学形式,促使地理课程与时俱进。

3.2改革传统地理教学的基础,促进全面发展

传统的地理教学,以课本、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显性的校实物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其局限性可想而知。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发出更多的校外的或者隐性的种种地理课程资源,改革传统地理教学。比如让学生走出教室,野外实习考察等,可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供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在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既要体现地理课程资源的特色,又不能形成学科壁垒,最终要促进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发展[3]。

四、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的方法

4.1校地理课程资源[4]

校课程资源包括各级地理课程资源主要指的是国家、地方、学校这三级地理课程资源。国家地理课程资源具基础性和统一性,可以用来满足大多数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要求;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展现当地特色和发展需要,有利学生了解本土的自然与社会地理环境;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根据学校优势与特点专门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各地各学校形成独特的地理教育特色。

4.2社区、家庭地理课程资源[5]

社区地理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高等院校、地理研究所、青少年中心、少年宫等。因此在地理新课程教育中,社区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突破课堂,为地理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社区中的文化氛围和社区归属感,对社区中的青少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积极利用社区中的地理课程资源,辅助学校地理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地理学习大环境。

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有的家长懂得一定地理知识,可以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的家庭有一定地理相关方面的书籍,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4.3媒体地理课程资源

媒体地理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电视音像、多媒体网络等。师生可合理利用地理多媒体资源教学,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但要注意利用媒体地理课程资源时,应确定信息源的可靠性、权威性、有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地理教育学”类著作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的“地理教育学”类著作统计 编号编著者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日期 1 褚亚平等中学地理教学法(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 2 褚绍唐、孙大文编著地理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0 3 王毓梅等中学地理教学法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4 张恒渤、商幸丰小学地理教学法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9 5 褚亚平、曹琦、周靖馨中学地理教学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6 教育学院系统地理教材协 编组编 中学地理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7 中央电化教育馆,卫星电视 教育教材办公室主编 8 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中学地理教材和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9 刁传芳、高如珊中学地理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0 10 喻成炳等地理教学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7 11 曹琦等中学地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2 李涵畅等地理教育学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0.6 13 刁传芳主编中学地理教材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 14 郑宿、张伟锷地理教学法概论上海交大出版社1991 15 关伟、袁书琪等地理教育学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6 16 褚亚平等地理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6 17 单树模、刁传芳中学地理教育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18 陆希舜中学地理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9 孙大文主编地理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12 20 顾永飞主编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3 21 弓启瑞等现代中学地理教学法延边人民出版社1995 22 王树声主编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7 23 袁书琪主编地理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2 24 杨新简易中学地理学科教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8 25 王希标、邹健地理教育学南海出版公司1998.1 26 徐庆华、李景哲、岳云华地理教育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6 27 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 28 杨新主编地理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29 褚亚平、林培英、王肇和著地理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30 卞鸿翔、李晴著地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1 袁书琪主编地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32 林宪生主编地理教学论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8 33 南月省、叶滢主编中学地理教学新论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 34 夏志芳主编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35 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36 白文新、袁书琪主编地理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东师地理教学论答案

地理教学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比较性先行组织者:是指以比较方式将新的地理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相比拟,利用已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引导性材料。 2. 探究式学习: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探究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 3. 地理素养: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的观点来观察事情且运用地理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 4. 传统地理教学媒体:又叫普通地理教学媒体,包括地理教师的口语和体态语、地理印刷材料、地理图片、地理教学标本与模型、黑板与粉笔等。 5. 地理略图:又称黑板略图或板图。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迅速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或课前将略图画在小黑板、透明胶片上,然后在课堂教学时根据需要呈现出来。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它对应于传统教学的(接受性)。 2. 全球意识属于地理课程目标的哪一成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依据地理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地理教学语言媒体包含(叙述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引导性语言)。 4. 一般来说,行为取向的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的基本要素有(行为主体)、(发生条件)、(行为动词)和(行为水平)。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基础地理教育的价值。 (1)地理学科的认知发展价值: ①有助于使学生形成对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的空间关系、空间格局、地理过程的敏锐觉察力 ②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注重综合的思维品格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 (2)地理学习与读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能力和图解能力的发展 (3)地理学习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①对兴趣发展的影响②对情感态度发展的影响③对价值观发展的影响 2. 简述初中地理课程理念的基本内容 (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2)“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3)“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4)“转变地理学习方式”与“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教学理念 3. 简述国际地理课程目标变革的四大趋势。 (1)地理课程目标的结构――层次清晰(2)地理课程目标的内容――趋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地理课程目标的表述――多使用行为动词(4)地理课程目标的变革一-具有时代性 4. 传统的教学目标的陈述存在哪些不足? (1)课程目标较模糊(2)知识单一维度,缺乏“知识、技能、思想政治”维度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略图的组合设计,这样组合有什么优点? 略图内容设计是根据地理要素特征、教学需要,运用适当的表示方法和手段在略图轮廓中绘出各地理要素。表示方法和手段的选取直接关系略图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教学论 期末考试每年的共有范围重点

填空 1.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基本,地理课程是实质性,教学媒体是传递 2. 地理学是地理教学论建立和发展的土壤,是地理教学论必然的理论基础 3.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科学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教学论 4.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 5. 地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提出地理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收集证据-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解释)-表达与交流 6.接受式教学模式:复习——导入——上课——巩固——总结 7.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地理学习兴趣是产生地理学习动机的催化剂 地理学习需要是地理动机、兴趣的基础,或者说是地理学习是原动力 8.地理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社会大背景、学校的课程策略、地理教材、地理学习结果、地理教师 绘图 简答 1.现代地理学显现五大特征: 第一,现代地理学是“统一地理学” 第二,现代地理是“全球地理学” 第三,现代地理学是“圈层地理学” 第四,现代地理学是“建设地理学” 第五,现代地理学是“高技术地理学” 2. 传统教育观 新教育观 课程观 学科内容及其进程 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交互作用的动态统一体 价值观 以知识传授为重点 以促进学生知、能、情意等全面发展为中心 教师观 传授者、主宰者、管理者 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学习者 学生观 教师中心、师主生从 学生中心,学习共同体中互动的学习伙伴 教学观 师教生学、师讲生听 师生“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评价观 重笔试,重结果,重甄别 多元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重诊断、激励、促进发展 3.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初中)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东北师范大学)

一、地理教学论的科学基础 1.地理教学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2.选择地理教学内容,建立地理教材的逻辑体系,设置地理课程,都不能脱离地理科学。 3.地理科学理论制约着地理教学过程展开的逻辑顺序和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地理科学理论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其运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5.地理思想品德的培养内容也受地理科学理论的制约。 二、地理教师的观察品质(活题) 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 对于教学内容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 观察的主要标准: 1.能洞察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状况。 2.有比较迅速的观察能力。 3.观察要细致,善于发现最关键的问题。 4.观察要有目的性、计划性。 三、谈谈你对地理教师知识水平的理解 1.渊博的地理专业知识 2.精深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地理教学理论。 3.丰富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4.教育实践智慧 四、地理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教材、分析材料和组织教材的能力; 要求:能够依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分析地理教材的整体结构,编者意图,区分地理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智力价值与思想教育价值,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特点,灵活的处理教材,弥合教学内容与认知水平的差距,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补充与作必要的修正。 3.优选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的能力; 4.设计和调控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 5.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能力; 6.速绘设计和应用地理略图,板图和常见地理图表的能力; 7.选择、运用和制作地理教具的能力; 8.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9.组织地理活动的能力; 10.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能力; 11.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五、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 1.带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口头语言; 2. 带有会话语言色彩的独白语言; 3.带有态势语言色彩的有声语言; 4. 带有感情色彩的庄重语言。 六、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如何转变角色?(有何要求) (1)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应由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方向转变。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2)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完整版)地理教学论考试知识点全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在地理教学活动主要因素: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根本要素。 地理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因素。 地理课程是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 地理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主导因素。 地理教学论的总任务:构筑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实践。 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 地理教学论的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地理学基础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 地理课程就是课业及其进程。通常来说,它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 最常见的课程的类型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我国地理课程的类型:混合型 我国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设置: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设置:必修课为,地理1,地理2,地理3;选修课程为,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世界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共同趋势: 1.地理课程的地位得到提高。 2.地理课程类型及其设置多样化。 3.地理课程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4.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 5.地理课程内容采用区域学习和专题学习的构建方式,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为核心,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重视国际理解与合作。 6.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7.推动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学习评价机制。 国外地理课程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1.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 2.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3.课程标准知识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 4.减少教学内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高中地理教案详案

地理教学方案 【课题】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课标分析】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活动建议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从课程标准看,这部分的知识主要要求学生有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内容】 重点:黄赤交角对于地球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地球过近日点与远日点的时间。 难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地球的运动的第一部分——地球的自转。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了解了关于地球公转的中心天体、方向、周期等基础知识,接触过了地球四季和五带的划分的知识。但考虑到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差异,在课堂上应该适当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2.能够说出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随季节和纬 度的变化规律; 3.能够运用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随季节和纬度的变化规律,来说明四 季和五带产生的原理; 4.能够在“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上标出近日点与远日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地球的运动”多媒体,探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规 律,分析原因; 2.通过对于“四季和五带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的思考,将关于地球公转的 各地理要素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多媒体的手段自发探究地理规律,培养学生学习地理、探究地理科

学的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3.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地球仪,椅子,多媒体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写板书:地球的公转)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今天,我们接着讨论地球是怎样运动的。首先,我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四季和五带是怎样产生的?生:…… 师: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我相信,学完今天有关于地球公转的课程以后,不用我说,同学们心里就会有答案了。首先,关于地球公转,大家都知道些什么呢? 生:绕太阳转、周期约为一年、方向为自西向东等等等等 师:不错!有同学已经提出来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写板书:一、方向:自西向东)这个是不是和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呀? 生:是的。 师:所以,和自转一样,如果我们从北极看地球公转的轨道,是逆时针转动的。从南极看,是顺时针的。既然说到了轨道,我就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正圆形的吗? 生:不是。 师:对的,看来大家物理学的不错嘛。物理老师应该给大家讲过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了,其中第一个定律就是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是椭圆形的,而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写板书:二、轨道:椭圆,并在黑板上画一椭圆,将太阳标在焦点上,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既然是在焦点上,那地球在公转的时候就有时离太阳近,有时离得远,也就是有近日点和远日点。并且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近日点地球运动的速度会快一些,远日点会慢一些。现在我可告诉大家,地球过这两点的时间,一个是一月初,一个是七月初,大家猜猜哪个是哪个? 生:(有对的有不对的)

网络教学《地理教学论》作业答案

《地理教学论》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多选题 1、《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C A:地理教学现象B:地理教学方法C:地理教学系统D:地理教学过程2.新课程中"教学”的基本含义是:D A:讲授与接收B:讲授与讨论C:上课与管理D:沟通与合作 3、素质教育目标主要包括C A:知、技、智B:知、技、德C:知、能、情D:知、能、思 4、地理教科书的双层系统是指D A:文字与图像B:活动与作业C:正文与阅读D:形式与功能 5、新课程中"教材”的基本含义是:A A:教材是范例B:教材是读物C:教材是方法D:教材是课本 6、地理思维方法包括以下的:B A:观察法B:比较法C:调查法D:实验法 7、合作学习的组织需要:B A:同质分组B:异质分组C:男女搭配D:就近结合 8、揭示地理事象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比较方法叫做:B A:凸聚比较法B:联系比较法C:综合比较法D:横向比较法 二、多选题 1、《地理教学论》课程的核心四论包括下述中的:BC A:教学发展论B:教学方法论C:教学评价论D:教学环境论 2、地理感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BC A:地理特征B:地理分布C:地理演变D:地理判断 3、地理陈述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AB A:地理名称B:地理分布C:地理规律D:地理方法 4.地理程序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CD A:地理概念B:地理分布C:地理成因D:地理方法 5、地理理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CD A:地理演变B:地理分布C:地理特征D:地理判断 6、新课程中"教材”的基本含义是:AD A:教材是素材B:教材是课本C:教材是方法D:教材是范例 7、地理概念的内涵包括下述中的:ABD A:概念名称B:概念定义C:概念例子D:关键特征 8、地理原理的学习方法包括下述中的:AB A:例-规法B:规-例法C:同化法D:概括法 三、名词解释 1、理念:对人的行动具有指向性的理性认识。 2、审美情趣:指审美主体通过美育过程在头脑中产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倾向性。通 常以对审美对象的特殊兴趣、爱好、选择倾向性和易接受性或认同等形式表现出来。3、地理教学目标:地理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标准。

地理教学论重点

地理教学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一、地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演变 二、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P5 (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活动中一切对象和问题 以“学”为出发点去研究“教” (二)地理教学活动诸8要素 1、学生(核心要素)占据中心地位 2、地理教学目的(基本要素),是地理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 3、地理课程(实质性因素)受教学目的的制约 4、地理教师(主导因素),学生的学习活动、自学活动都需要地理教师的指导 5、地理教学方法(活跃因素) 6、地理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因素)具反馈、调控、改进教学的功能 7、地理教学管理(保障因素)建立教学秩序及教学管理制度 8、地理教学环境(重要却易被忽视的因素)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教学环境。 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地理教学活动为学生而存在,所以学生占据着中心地位;地理教学活动的最终任务是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也是学生学习地里的根本结果;为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由起主导作用的地理教师来组织,并且只有通过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运用教学管理手段,才能完成此任务;地理教学目的是否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还必须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通过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来判定;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方法、评价、管理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同时,以上要素也可以对教学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 1、地理学科性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功能,在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研究地理教学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应达到的基本目的。 2、国内外地理课程的开发研究,探索地理课程与社会需要,地理科学的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提供理论依据。 3、研究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作用和分类,认识教学方法和组织形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一、地理课程与教材 1、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1)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2)基本理念 (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3)课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知识与技能 ①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③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④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②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地理教学论试题整合

地理教学论重点知识概括 一、名词解释 1. 地理教学目的:是指地理教学活动结束时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 行为目标模式: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方式来陈述教学目标,指明教学活动结束后在学生身上发生 的行为变化。 3. 地理教学原则:是地理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亦即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 4. 地理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5. 地理表象:是指过去已感知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6. 地理学习迁移: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过去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等与新学习的知识、技能、方 法间相互影响,就称为~。 7. 地理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8. 地理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人们间接地和概括地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 认识能力的核心。地理观察、地理记忆、地理想象都与地理思维密切相关。 9. 地理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非语言的表述在头脑中构成的地理事物和形象的想象。 10. 记忆能力:指认识、再现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能力。 11. 想象能力: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经过思维加工或重新改造组合而构成新形象的能力。 12. 课程观:是指人们对有关课程的本质、功能、价值、内容及组织实施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看法,是课 程编制的指导思想。 13. 教学重点:教材内容中主要的、关键性的部分,是教师必须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部分。 14. 地理讲述法: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叙述、描绘、讲解地理事物、地理现象、 地理规律的方法。 15. 地理谈话法:是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生活体验,通过启发提问,师生双方共同 积极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或掌握地理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6. 创新作业法: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产生体验,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7. 地理尝试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先试后导”的互动作用,使 学生获得成功的一种教学模式。 18. 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教学范 型的教学方法。 19. 发现法:是指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的事实(或实例)和问题, 由

新编地理教学论

新编地理教学论期末考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分数 评分人 一、选择 1、地理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 A 地理教学目的 B 地理教学课程 C 地理教师 D 地理教学方法 2、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A 讲述法 B 讲读法 C 观察法 D 板书设计法 3、影响地理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A 地理科学发展 B 社会发展 C 学生的发展 D 学生的学习动机 4、课程的类型按表现形式可分为() A 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B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C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D 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5、地理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进行了细化。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教学目的 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地理“知识与技能”通常包括三个层级,分别是() A 过程 B 实际 C 理解 D 应用 7、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 A 老师 B 学生C课程D 教材 8、讲授法包括() A 讲述法 B 讲解法 C 讲读法 D 讲演法 9、著名教育家()探究了发现教育法。 A 杜威 B 陶行知 C 加涅 D 布鲁纳 10、地理教学文本主要有() A 地理教案 B 地理教材 C 地理学案 D 说课讲稿 二、填空 1、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八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理教学论应隶属___________科学。 3、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科。 4、地理教学论关系最为直接密切的学科有_____________。 5、地理课程的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_______能力和_______能力。 6、__________________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综合,又包括大纲和教材。 7、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8、地理课程的关键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极目标是

《地理教学论》试卷

地理教学论期末测试复习试卷 姓名▁▁▁班级 09级地理班出题者:倪群得分▁▁▁ 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15×2=30分) 1、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P3 2、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着重研究地理教学过程,揭示地理教学基本规律及其实践 应用,重视发展地理教学理论,并对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给予理论和原则 上的指导。P6 3、教学媒体就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P166 4、板画分为:形态画、过程画、动态画。板图分为:几何略图、折线图、曲线略 图。p149 5、一般来说,地理综合课的步骤分作五步进行: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学习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等。P195 6、教学技能可分为: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口语运用技能、演示技能、板 书技能、结 束新课技能、组织技能、讲解技能、强化技能。P129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2=20分) 1、地理教师资格认证包括:教师职称认证和教师履历认证。P60 (还有教师

资 格 认 证 ) ( × ) 2、地理教育技能认证包括:教学语言能力认证、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认证、相 关专业能力认证。P61 (√) 3、地理教学语言技能的特点:教学语言的学科性和科学性、教学语言的规范 性和针对性和教学语言的简明性和启发性。 p135 (√)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 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 课堂知识技能。P153 (把知识改为组织) (×) 5、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任务包括:确定教学目的、精选教学内容、安排教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次作业 一、简要回答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主要内容:人们在探索和发现地理规律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研究地理的科学方法。在基础地理教育阶段,地理科学方法主要涉及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比较、地理分析与综合、地理归纳与演绎等方法。 1.地理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在地理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地理现象不易控制或改变,其条件的物理过程更只有依靠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更轻松接受地理知识。 2.地理实验法:通过科学的实验,使学生可以科学的解释地理现象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消化。 3.地理调查法:我们应用较多的是城市调查,在学习城市化时,就可以利用学生自己调查,这时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地理比较法:这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像在区域地理学习中经常用到,比较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差异等等。 5.地理分析与综合法:这种方法在高考中经常遇到,在平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在鲁尔区的学习之后,就可让学生分析辽中南地区。 6. 地理归纳与演绎:这是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因为又是学生归纳的能力较差,教师一定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锻炼学生。 二、举例简述地理分布知识教学的策略? 答:这方面和地图分不开,要知道人口﹑城市﹑工业的分布,各地的气候﹑地形等,特别是在区域地理中,都要用到这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多看多练,熟能生巧。 三、何谓地理理性知识?有哪些类型?简述地理规律的含义?

答:地理理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知识,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抽象思维活动达成。地理理性知识是对地理感性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属于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类型有: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 地理规律的含义:地理规律是人们对地理现象、地理景观等地理感性知识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表面联系进行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而得到的,它反映了对地理事物发展过程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的认识。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必然趋势的地理演变规律,如四季更替的规律、人口迁移规律、地壳物质循环规律等;二是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必然联系的地理分布规律,如海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地理规律对于揭示地理事物的联系,认识地理事物结构、成因、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地理学习的兴趣? 答:1.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教学:在地震带的学习中要运用汶川地震,城市化过程中可以运用身边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明白地理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用的。 2.多运用多媒体:这样可以直观的将地理知识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地球的运动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就非常重要。 3.我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让一位学生讲一个地理故事,这样不但会使学生多阅读,丰富知识,另外学生这个年龄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所以他们会有期待,这样对我们的课堂也是非常有效的。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珠三角的城市化进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展望西安的未来,使学生为城市化尽自己的力量。 五、简述实现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本方式与途径? 答:通过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分析和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具体的课程标准数量较多,但其中对“过程与方法”的表述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运用地理图表,说明地理原理和规律;第二.通过“运用实例、典型案例、举例”,来分析地理原理和规律。 这两方面的表述,也就指出了教师教学中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 1.运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 例如,关于“水循环”这一内容,课标作以下的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对水圈组成进行讲述后,就可以向学生出示某一河流流域的示意图,并围绕该图,通过以下步骤展开教学:

地理教学论重点

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师角色定位:1地理知识的传授者2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3课程资源的开发者4地理教学的研究者。 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1本体性知识2条件性知识3实践性知识(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景知识、批判反思知识)4文化知识 地理教师的能力结构(1)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能力:①地理认知能力②地理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③地理空间思维能力④地理应用能力⑤地理创新能力⑥地理信息加工能力(2)教学设计能力:①分析教学特点②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③选择教学方法④预测课堂情景变化(3)教学实施能力:①地理教学语言表达能力②地理板书能力③绘制地理版图和版画的能力④制作、收集教具的能力⑤开展地理试验的能力⑥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分析教材 1宏观分析:①时代背景分析②对教材内部结构和内部联系的分析③对教材外部联系的分析。2微观分析:①分析教材的组成②分析教材的内部联系包括:与其它局部教材的联系和与学生理论与知识水平的联系③分析教材的外部联系包括: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与科学技术的联系④分析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内容⑤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内容。3钻研教材①通读教材,掌握整体性②钻研科学内容和内部联系③钻研教材的双基构成④钻研教材的层次结构⑤认真研究插图、插画、表格、注解及作业。 双基:①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事实、地理概念、地理原理;②基本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的工作和步骤:①认真阅读地理新课标,认真领会要求②通读地理教科书,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特点与结构③收集有关班级资料,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思想状况④了解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及明确本教研组的教学改革的精神和内容与安排⑤分析以往的教学工作成果及问题,并扬长避短⑥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设备 教学计划的内容①基本情况分析②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要求③本学期教学进度④本学期教学改革的重点⑤教师进修的内容和进度。 教学方法的特点:地理教学方法的继承性、实践性、地理性、多样性、创造性 教学方法的作用1引导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2有利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利情感态度的形成3有利于及时反馈信息4有利学生考高分5有利密切师生关系。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途径、措施和办法,其中有教的方法也有学的方法,它是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东北师范大学)

一、地理教学论的科学基础 1.地理教学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2.选择地理教学内容,建立地理教材的逻辑体系,设置地理课程,都不能脱离地理科学。 3.地理科学理论制约着地理教学过程展开的逻辑顺序和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地理科学理论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其运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5.地理思想品德的培养内容也受地理科学理论的制约。 二、地理教师的观察品质(活题) 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 对于教学内容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 观察的主要标准: 1.能洞察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状况。 2.有比较迅速的观察能力。 3.观察要细致,善于发现最关键的问题。 4.观察要有目的性、计划性。 三、谈谈你对地理教师知识水平的理解 1.渊博的地理专业知识 2.精深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地理教学理论。

五、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 1.带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口头语言; 2. 带有会话语言色彩的独白语言; 3.带有态势语言色彩的有声语言; 4. 带有感情色彩的庄重语言。 六、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如何转变角色?(有何要求) (1)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应由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方向转变。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2)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开发者。 (4)从教师的自身发展来看,教师应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地理教师应成为地理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学习者。 七、谈谈你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地理教学论文写作发表指南

地理教学论文写作发表指南 一、地理教学论文是地理教学研究的成果 地理教学论文是广大中学地理教师经常见到、听到,有时还要动手撰写的文章。地理教学论文从字面上讲,就是专门论述地理教学改革及其研究成果的文章。地理教学论文的内容十分广泛,课题有大有小,文章有长有短,但是不是可以把所有论及地理教学的文章都称作地理教学“论文”呢?下面,我们先以两篇论及加强地图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文章为例,进行一些比较和分析。 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如何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的初步技能》。该文先用两段文字,简要地阐述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接着就转入正题,说明:“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掌握阅读、运用地图的初步技能,谈几点体会。”文章谈到的体会主要有三点:(1)从看懂地图入手,使学生掌握阅读地图的一般方法。其中特别谈到了要使学生掌握好定方向、量距离、辨高低和识图例这四个方面的技能。(2)在理解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运用地图的技能。关于这个问题,文章只作了一些解释,说明这样做的重要性,而没有具体阐述应当怎样使学生在理解地图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和运用地图的技能。(3)通过填绘地图的练习,提高学生阅读、运用地图的技能。其中具体介绍了指导学生进行填图练习和绘制示意图练习两方面的做法。 另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训练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分析图象的能力》。该文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研究目的;第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第三,能力指标和训练方法;第四,研究结果和体会。在谈到研究目的时,文章首先简要阐明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阶段进行读图、绘图和分析图象能力的训练,在训练中调动和启迪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其演绎、推理、分析与综合的能力,逐渐提高他们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从图上独立获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在研究对象和方法方面,文章简要地指出,研究对象为初中一二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共150人;研究方法主要为(课堂)观察法和调查法(问卷调查和座谈调查),再加上测试法。在能力指标和训练方法部分,文章分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具体阐述了地图训练的能力指标和训练方法。初中阶段的能力指标是:(1)知道和熟悉地图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在地图上定方向、看比例、量距离、辨高低、识图例、填注记、画剖面等等;(2)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在地图上研究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邻地区等; (3)初步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各种地理事物的性状、分布及其所反映出的地理特征;(4)具有通过阅读不同地图的内容,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及地理事物简单成因的能力;(5)具有绘制简单的轮廓图、分布图、示意图等的能力。训练方法可采取描图彩绘法、读各类图法和绘简略图法等。高中阶段的能力指标是:(1)具有通过阅读地图理解、分析和运用地理概念的初步能力;(2)学会从地图中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演变,并理解其规律;(3)学会从地图上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对比阐明地理特征及其成因;(4)具有通过分析地图对某一地理事物进行评价的初步能力;(5)学会绘制地理略图、示意图、模式图和简单的地理统计图。训练方法可采取读图分析法、识图评价法和绘图理解法等。在研究结果和体会部分,文章首先用统计表的方式,将经过一年训练的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并作了分析。最后,文章总结了几点体会:(1)读图、绘图、分析图象能力的训练要注意目的性,加强计划性; (2)读图、绘图、分析图象能力的训练,要注意过程的规范化与秩序化;(3)读图、绘图、分析图象能力的培养训练,要注意调动和启迪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分析、判断、推理与综合的能力。 从上述两篇文章的内容简介来看,它们虽是内容非常相近的研究课题,然而写出的文章质量却相差甚远。两篇文章的共性,除了研究课题基本相同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都有教改实践,都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两篇文章的差别主要有三点:第一是文章的针对性。前一篇文章的针对性不够强,它只是

地理教学论

绪论 1地理教学论的学科门类(隶属于教育科学) 2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理论与应用并重) 第二章国内外地理教育的发展 1现代地理教育美国 (一)美国(不重视-重视?) 1991年美国老布什总统签署的《美国2000年教育纲要》中,把地理与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一起列为5门核心课程。1993年,在《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将地理及其他6门学科(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外语、艺术)指定为必修课程。 1.美国地理课程的设置 2.美国的地理课程标准 ◆1994年,课程标准出现了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局 面。《面向生活的地理:国家地理标准1994》正 式出版,它在教育政策领域内为地理争得了全国 性的知名度。 ◆目标是培养“地理上见多识广的人”。它将地理 教育分为三个部分--学科知识、技能和视角。以 技能和能力的叙述方式来撰写,把地理技能概括

为“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 息、分析地理信息和回答地理问题”五个方面。 地理学科的知识分为六个基本要素:空间认识、 场所与地域、自然系统、人文系统、环境与社会、地理的用途。每个要素包含一系列的地理标准, 一共有18个标准。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强调和突出能力的培养;能 力要求层次清楚,便于操作。 3.地理教材 ?编审制度:由民间出版社组织编写和出版发行,大多数州是由州教育委员会公布认定合格的教科 书目录,发放给各学校 ?供应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科书全部对学生无偿借用,无偿借用制度大都延伸至后期中 等教育。 ?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图像系统丰富,但过于冗长。 2我国地理教育发展步履维艰 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第三章地理课程改革 1课程的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知识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强调要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有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并且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程序和结构,因而通常把学术性作为课程的基本形式。主张以学科的知识结构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的理由是:学科结构是深入探究和构建各门学科所必需的法则。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湖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考研·分数线·参考书目·录取人数·奖学金制度

湖南师范大学学科地理专业考情分析 ▼▼ 收到了很多小可爱的私信,在备考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其中考研小白最大的问题肯定是定学校和定专业的疑惑,下面小编将大家普遍感到疑惑的地方,以下方的形式为考研儿解惑,希望帮助大家快速锁定专业和备考资料,如有其他疑问也可文末留言,小编定耐 心解答噢~ 一、院校介绍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 年,位于地理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湖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截至2019年3月,学校现有7个校区,占地274 余亩,建筑面积125余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招生本科专业83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地理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数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5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政治学、心理学、中国史、生态学、理论

经济学、统计学等15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 化学、临床医学2个学科进入IESI前1% ;学校先后同42个国家和地区的177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图书馆藏书400余万册,其中古籍22万余册,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103个。学校主办14 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7种。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输送毕业生50余万人,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校友遍布海内外。在校学生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万余人,长短期国际学生近1200人,已形成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二、历年招生情况 1、招生方向及计划招生人数 湖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2020年招收人数、推免生人数以国家正式下达计划数并结合各专业生源状况等情况最终确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