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完整版)质量管理学_尤建新_试卷2--人造板质量控制--课件ppt期末考试

(完整版)质量管理学_尤建新_试卷2--人造板质量控制--课件ppt期末考试

(完整版)质量管理学_尤建新_试卷2--人造板质量控制--课件ppt期末考试
(完整版)质量管理学_尤建新_试卷2--人造板质量控制--课件ppt期末考试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试卷(B卷)

2006 - 2007 学年第1 学期

课号:010378 课程名:质量管理学考试考查: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得分

1.质量的好坏由谁来评判?()

A、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B、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

C、质量管理机构

D、质量认证机构

2.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A、品牌

B、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

C、价格

D、性价比

3.“Juran质量螺旋曲线”包含()个环节

A.13 B. 12 C. 10 D. 9

4.下列关于2000版ISO 9000族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 通用性加强

B. 增加了程序文件的数量

C. 与环境、安全等管理体系难以兼容

D. 是对20世纪90年代的ISO 9000族标准进行局部修改而形成

5.将企业在废次品上发生的成本比作“矿中黄金”的质量管理专家是()A.Feigenbaum B. 石川馨 C. Juran D. Crosby

6.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企业应确立一名()A.质量管理专职人员 B. 质量管理经理 C. 内审员 D. 管理者代表

7.排列图又被称为()

A.帕累托图 B. 分类法 C. 石川图 D. 相关图

8.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是以过程质量特性值服从()为假设前提的。

A.F分布 B. 指数分布 C. 正态分布 D. 威布尔分布

9.在制作直方图时,如果分组过多,容易出现()

A.偏态型 B. 平顶型 C. 双峰型 D. 锯齿型

10.可靠性指标和技术性能指标的主要区别在于()

A.复杂性 B. 时间性 C. 可行性 D. 客观性

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得分

1.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主要解决了质量检验阶段的那些不足?()

A.操作与检验职能没有分化 B. 事后检验 C. 全数检验 D. 破坏性检验(判断质量与保留产品之间发生矛盾)E. 缺乏管理分工

2.下列属于质量保证成本的费用项目是()

A.质量奖励费 B. 专职检验和计量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基金 C. 事故分析处理费D. 诉讼费 E. 产品降级损失

3.下列属于质量策划的输入的因素有()

A. 组织的战略

B. 对法律法规要求的评估

C. 对产品性能数据的评估

D. 过去的经验教训

E. 已识别的改进机会

4.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包括()。

A计划B.执行C.控制D.检查E.改进

5.在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时,需要考虑()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及以后的活动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E.外部审核方要求

三是非题:10分(每小题2分)得分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的目的是形成一套体系文件。()2.人的因素(如心理的、社会的)不属于工作环境范畴。()3.计量抽样方案的优点在于手续简便、费用节省,且无需预先假定分布律。()4.当产品进入偶然失效期时,产品寿命分布服从指数分布。()5. 若点子全部处于控制界限内,但出现7个点子连续上升,则判断过程不稳定。()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得分

1.ISO 9000族标准提出那些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以哪一条原则为核心,为什么?

2.什么是顾客、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实施顾客满意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3.质量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是什么?

4.通常所说的“老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包含哪些?阐述散布图的制作方法及判断。

5.抽样检验中隐含那些风险?如何控制这些风险?

五 计算题:20分(每小题10分) 得分

1. 某产品尺寸公差要求为Ф1

2.2

经随机抽样测算,样本加工尺寸均值 X =12.19238 mm ,样本标准差为。试求:

(1)Cp 、k 、Cpk

(2)对工序能力进行判断。

2.对于样本容量为4,x =81.5384,s=0.8608,求x -s 图的控制限。

附表: s x 图的系数表

六 分析题:20分 得分

某企业有一个很严格的质量检验主管,在最近的一次质量检验时发现了不合格问题,与往常一样,他按规定的要求对受验产品予以“不予放行”的处理。同时,他也及时上报企业的最高管理者。通常,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于该主管的决定都给予很大的支持。但是,目前这批产品急需供货,否则会带来很大损失。为此,企业最高管理者多次向质量检验主管进行疏通,希望给予通融,而该主管却我行我素,因为他有企业的质量手册和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撑腰。无奈,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只好下达了“给予放行,下不为例”的命令。请谈谈你的看法。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试卷 (B 卷答案)

2006 - 2007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010378 课程名: 质量管理学 考试考查:考试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补考(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

1.B ;2.B ;3.A ;4.A ;5.C ;6.D ;7.A ;8. C ;9.D ;10.B

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BCD ;2.AB;3.ABCDE ;4.ABDE 5.ABCD

三是非题:10分(每小题2分)

1.×;2.×;3.×;4.√;5. √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

1.答:ISO 9000族标准提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核心,因为其它原则均围绕这一原则而展开。

2.答:顾客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顾客忠诚是指顾客在满意的基础上,对某品牌或企业作出长期购买的承诺,是顾客一种意识和行为的结合。它是CS的进一步发展,是企业所最终追求的目标。

开展CS管理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全程性原则。所谓全程就是指实施CS战略不能只局限于产品的前期研发阶段,企业实施CS管理必须贯穿于从开发决策、设计、生产、销售直至交付顾客使用及提供售后服务的全过程。

(2)面向顾客原则。实施CS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这需要从顾客需求结构的调查、反映顾客需求的项目指标及指标权值体系的确定和对顾客主观感受的调查等几方面予以保证。

(3)持续改进原则。在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中实施CS战略,其重要目的就在于时刻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CS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顾客的需求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在现代企业中实施CS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才能取得更大的、持续的成功。

3.答:A. 质量成本针对产品制造过程的符合性质量而言,其前提是设计质量标准或规范已经确定。不应包括重新设计、改进设计、用于提高质量等级和质量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B. 质量成本是在制造过程中同出现不合格品有密切联系的相关费用。

C. 质量成本不包括制造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全部费用,而只是其中一部分,是同不合格品的产生最直接、最密切的费用。正常生产状态下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材料费、能源费等等,都不计入质量成本。

D. 研究质量成本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寻找改进质量、控制质量成本的途径和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达到用最经济的手段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的目的。

4.答:所谓七种工具,即排列图法、分层法、因果分析图法、调查表法、直方图法、散布

图法、控制图法。散布图的制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定,可以是质量特性值与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质量特性值之间的关系,或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 收集数据。一般需要收集成对的数据30组以上,同时要记录收集数据的日期、取样方法、测定方法等有关事项。

第三步 画出横坐标x 与纵坐标y ,添上特性值标度。一般横坐标表示原因特性,纵坐标表示结果特性。进行坐标轴的标度时,应先求出数据x 与y 的各自最大值与最小值。划分间距的原则是:应使x 最小值至最大值的距离,大致等于y 最小值至最大值的距离。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因散布图作法不合适而导致判断的错误。

第四步 根据数据画出坐标点。 按x 与y 的数据分别在横、纵坐标上取对应值,然后分别引出平行于y 轴与x 轴的平行线,其交点即为所求的坐标点。

散布图的判断可依据六种相关类型:强正相关、弱正相关、线形相关、强负相关、弱负相关、非线形相关。

5.答:存在两类风险:一是合格产品被拒收,这种把高质量的产品批当作不好的产品批拒收的概率称为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也成为厂方风险,记为α。而是不管这批产品质量有多差,总有被接受的可能,这种把低质量的产品批当作好的产品批接受的概率称为第二类错判概率,也成使用方风险,记为β。要同时减少两种错判概率的唯一方法是增加检验的样本容量n ,然而这将增加检验的成本,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行的,因此在实践中厂方和使用方都要接受一定的风险,具体是多少需要双方协商决定,一般是:高质量产品(p 较小),使用方应以高概率接受,这可以保护厂方的利益。低质量产品(p 较大),使用方应以低概率接收,这可以保护使用方的利益。

五 计算题:20分(每小题10分)

1. 解:公差中心Tm=1

2.194

(1)Cp=1.40 k=0.135 Cpk=1.21

(2)因为1.33>Cpk>1.00,依据工序能力指数的判别标准,得出:工序能力等级为二级,工序能力正常;因为Tm=12.194 > X ,工序右偏,因为01.33,故不必调整均值。

2.解:n=4,由表14-4可查得628.1*1=A 266.24=B , 3B 为“-”,则3B 用0代替。由此

可得

六 分析题:20分

要求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和要求进行解答,参考要点如下:

(1)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责任:没有遵照相关质量管理文件,也没有对这些文件进行重新评审,不符合管理承诺要求;同时没有看到潜在的损失成本。

(2)质量检验主管的责任:没有反思标准是否过严;应向最高管理者提供更多的处理方法和应急预案,并且要阐明放行的风险。

2014质量管理学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 1. 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 )、(生产制造过程 )和 ( 服务过程 )。 2. 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测量而得出的连续型数值称为:(计量值 )。 3. 不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度量的,一般用计数的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的 正整数值称为:(计数 值 )。 4.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 ,一个是(平均值X )另一个是(标准偏差S )。 5.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人、(材料 )、设备、(方法)、环境和检验等方面因素 的影响。 6. 我们将5M1E 的微小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正常原因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 为(偶然性原因)。 7. 我们将5M1E 的大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系统误差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 为(系统性原因)。 8. 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既(问题分解型)、(原因罗列型)和(工序分类 型)。 9. 当变量x 增大时,变量y 却有减小的趋势,说明两变量之间呈 (强线性负相关)关 系。 10. 表示(相邻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被称为移差,计算公式是: ( )。 11. 控制图采用3 b 为控制界限,是因为在该点(错发警报)的错误和(漏发警报 ) 的错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 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 P =( “冃% J "分二“佃 )。 16. 当1.00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1.D;2.A;3.A;4.B;5.D;6.A;7.D;8.A;9.A;10.B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D)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 A )组织形式。 A.最有效和合理的 B.最符合需要的C.最经济和合理的D.最先进科学的 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A)。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B.评估工具C.指标体系D.激励手段 4.在预测过程中,如果缺乏或难以获取足够数据的资料,而主要运用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这时需要采用(B)。 A、时间序列法 B、定性预测法 C、定量预测法 D、简单平均法 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D)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B.130C.60D.30 6.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A)。 A、权责利关系 B、实现企业目标 C、分工合作关系 D、一项管理职能 7.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D )。 A、即席发言 B、无领导小组讨论 C、结构式面谈 D、非结构式面谈 8.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A)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9.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全新的质量观念,它强调(A)。 A.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B.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也是检验出来的 C.产品的服务质量D.产品的最终检验过程 10.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B)。 A.正式途径内的关系B.正式途径外的非正式关系 C.上下级之间的关系D.工作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专项计划是为完成特定任务的计划,是某项重要项目的特殊安排,所以在拟订时不必考虑综合计划。× 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低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目标过高,会因无法完成任务而使职工丧失信心。×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高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 3.当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时,运用时间序列法是可取的。√ 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少,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5.×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6.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

管理学基础名词解释新编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外部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便成为影响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 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 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1.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试验;3)谈话研究;4)观察试验。: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寒舍环境中人的千米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4.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5.管理理论的丛林: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6.案例教学:经验学派所谓的经验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 7.企业文化: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8.战略管理: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1.计划工作: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具体成果,它是为实现组织目的或宗旨而提出的。3.策略:拽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合理分配必需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 4.政策:拽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 5.程序: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问题的方法、步骤。6.规则: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7.规划:是综合性的计划,是这实现既定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执行步骤、使用资源以及其他要素的复合体。8.预算:作为一种计划,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9.专项计划:又称专题计划,是指这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拟订的计划. 1.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的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2.企业经营思想: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的理念。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4.目标分解:是把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分目标、个人目标,使企业所有员工都乐于接爱企业的目标,并且在完成这一目标中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1.预测:是对尚未发生、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协助管理者掌握情况,选择对策。2.宏观经济预测:是对社会总供求、经济增长速度、物价指数,就业善等有关国民经济发展总体状况的分析和推断,它主要是为政府制定经济和社会民展规划、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等服务的。3.微观经济预测:主要是指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所作的各种经济预测。 4.市场预测:是企业制定新产品开发计划、生产计划、生产准备计划、财务收支计划的前提和基础。 5.定性预测:指依靠人的知识的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 6.定量预测:指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 1.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2.战略决策:指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的决策。 3.战术决策: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 4.业务决策:指属于日常活动中有前提高效率和效益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的决策。

北邮远程 质量管理学基础 第一次作业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 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要通过用户的使用来评价。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一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A;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3. QC小组活动是日本式质量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4.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一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A;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质量特征值是以数值表示的数量化的质量特征。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二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A;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适宜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现实质量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而有效的。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二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A;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用以分析质量特性与原因关系的图叫因果图。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三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A;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错误)标准偏差表示数据与质量标准的差异程度。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三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B; 得分:[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错误)偶然因素是指对产品质量偶然起作用的因素。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四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B; 得分:[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排列图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抓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2. 1.正确

质量管理学基础考前复习提纲

《质量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复习时请到综合练习题及教材中去寻找答案) 一、填空 1.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生产制造过程) 和(服务过程)。 2.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测量而得出的连续型数值称为:(计量值)。 3.不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度量的,一般用计数的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的正整数值称为: (计数值)。 4.产品质量散差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加以分类,可以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和( 平均值、标准偏差)。 5.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一个是(平均值X)另一个是(标准偏差S)。 6.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人)、(材料)、( (设备)、(方法)、(环境)和( 检验)等方面 因素的影响。 7.我们将5M1E的微小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正常原因),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为( 偶 然性原因)。 8.我们将5M1E的大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为( 系 统性原因)。 9.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既(问题分解型)、( 原因罗列型) 和( 工序分类型)。 10.当变量x增大时,变量y却有减小的趋势,说明两变量之间呈(强线性负相关)关系。 11.表示(相邻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被称为移差,计算公式是:。 12.控制图采用3σ为控制界限,是因为在该点(错发警报)的错误和(漏发警报)的错 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 13.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有照片)。 14.U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有照片)。

15.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3点中有2点超过2 线,被称为:( 接近)。 16.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被称为:( 偏差)。 17.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 P= 有照片)。 18.当1.00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 185页)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培训教材 第一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质量常用术语 1、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顾客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4、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5、体系(系统)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6、管理体系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7、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8、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9、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10、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11、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12、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3、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14、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5、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6、持续改进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17、组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18、相关方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19、产品 过程的结果。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1)服务(如运输); 2)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3)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4)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20、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21、特性 1)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特性); 2)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 3)行为的(如:礼貌、诚实、正直); 4)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5)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管理学基础考试题库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2011年期末考试复习 一、选择题(括号内为答案) 1.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亨利。法约尔)提出来的。 2. "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成就需要)理论的观点。 3. "战略"一词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科学,艺术)。 4.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目标管理制度。 5. (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6. (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7.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事务》,下列选项中(系统思考,改变心智模式,超越自我,建立共同愿景)是其主要内容。 8. 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着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 9. 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事业部制结构)。 10. 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 11. 按照沟通方式不同,沟通可以划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等类型。 12. 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全面控制,局部控制)等类型。 13. 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沟通方式是(正式沟通)。 14. 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使用反馈技巧)。 15. 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解决问题)。 16. 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有知识的人,有能力的人,对组织忠诚的人)。 17. 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18.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19. 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折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积极进取的措施,消极防范的措施)。 20. 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 21. 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有:(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哥顿法)。 22. 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23. 对供应商的评价,(协同能力)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房需求变化的能力。 24. 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达标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 25. 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26.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27.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关怀维度,定规维度)。 28.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总预算和部门预算)。29. 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 30. 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高工作- 高关系)。 31. 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 32. 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量才使用)原则。 33. 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一般专业人员)。 34.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35.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经济人)。 36. 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在(生产系统,产品的核心技术,顾客基础,销售渠道)等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 37. 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是不准确的。 38.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9-1型)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务式领导。 39. 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前馈控制)。 40. 管理者之所以编制计划,是因为(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通过计划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41.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42. 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决策)。 43. 计划评审技术的关键是绘制PERT网络,构成该网络图的三个要素是:(事件,活动,关键线路)。 44. 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 45. 决策的第一步是(识别问题)。 46. 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SWOT分析)。 47. 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上级部门)获取信息。 48.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 49. 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50. 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利在其权利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处罚权力)。 51. 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里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自身影响力)。 52. 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转移法,不为法,换位法,糊涂法)。 53.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是"社会人"而不是"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定稿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毕业论文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分校名称 教学点名称 年级名称 2011春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专 课题名称《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 5月 8日

目录 一、《管理学基础》课程主要内容 (3) 二、《管理学基础》的实际应用 (4) 三、《管理学基础》的学习体会 (6)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11春行政管理专姓名 [摘要]《管理学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管理的艺术性,使读者能够掌握基本的管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管理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管理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学问,对这门学问的掌握,将使人受益无穷。 [关键词] 管理质量管理激励艺术性 一、课程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管理总论、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计划、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决策、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基础、控制系统与方法等。在内容组织方面,该书在阐明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经典理论的同时,还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引起广泛关注,并在许多组织得到有效应用的管理新思想、新理论予以了介绍,有助于读者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管理的艺术性,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实际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计划工作是所有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其任务就是明确目标,并拟定实现目标的方案、措施。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决策,渗透于管理的所有职能之中。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如果把组织比喻成一个人,组织结构就相当于这个人的骨架结构。建立合适的组织结构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有效地把组织中的人组织起来,按某种共同的规律和方式来运作,以保证每个人的工作都朝向组织的整体目标,这就是管理学要探讨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设计是组织与其目标、环境相匹配的必然结果。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遵从有效性原则、分工与协作原则、责权利对等原则、分级管理原则、协调原则、弹性结构原则等,并要充分考虑战略、环境、技术和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组织在设计结构时可以考虑多种结构,不同的组织结构有不同的优缺点并有其适用的范围。组织变革是组织与环境互动所必须的。组织结构设计为组织系统的运作提供了基本的框架,而要使组织系统运作起来还要依靠人的力量,人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直接动力。人员配备的主要

质量管理学基础考前复习提纲

《质量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复习时请到综合练习题及教材中去寻找答案) 一、填空 1. 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生产制造过程) 和(服务过程)。 2. 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测量而得出的连续型数值称为:( 计量值 )。 3. 不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度量的,一般用计数的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的正整数值称为: ( 计数值 )。 4. 产品质量散差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加以分类,可以分为(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 和( 平均值、标准偏差 )。 5.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一个是(平均值X )另一个是(标准偏差S )。 6.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人 )、(材料)、( (设备)、(方法)、(环境)和( 检验)等方面 因素的影响。 7. 我们将5M1E 的微小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正常原因),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为 ( 偶 然性原因 )。 8. 我们将5M1E 的大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系统误差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为( 系 统性原因 )。 9. 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既( 问题分解型 )、( 原因罗列型 ) 和( 工序分类型 )。 10. 当变量x 增大时,变量y 却有减小的趋势,说明两变量之间呈(强线性负相关)关系。 11. 表示( 相邻观察数据 )相差的绝对值被称为移差,计算公式是:。 12. 控制图采用3σ为控制界限,是因为在该点( 错发警报 )的错误和(漏发警报)的错 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 13. X ~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有照片 )。 14. U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有照片 )。

15.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3点中有2点超过2σ线,被称为:( 接近)。 16.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被称为:( 偏差)。 17.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 P= 有照片)。 18.当1.00

(精选)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代码:06071007 适用专业:经管类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 学时:52 学分:3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前言 1、课程性质与定位 《管理学》是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在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必修课。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是也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 通过理论讲述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项目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预测与决策、计划与组织、领导与激励、沟通与控制等的理解。 3、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以学习单元为基础,基本依据是:一是按照“管理认知、预测与决策、计划与组织、领导与激励、沟通与控制、管理创新”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管理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1、认识和理解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了解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理解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内容。 2、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 3、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 4、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项目1 管理认知 (1)教师讲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概念与职能、管理的原理与方法、管理者的技能与角色、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管理与环境的关系等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理解对管理的认知,为进一步学习管理的具体内容打好基础。 (2)学生根据掌握的理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训练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企业遇到的简单管理问题等。 项目2 预测与决策 (1)教师讲授预测与决策的概念、预测的程序与方法;决策基本理论;决策的类型、决策的

(精编)质量管理学基础知识测试题

(精编)质量管理学基础知识测试题2010.7 质量管理(一) 1.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属于技术方面特性的是( ) A.汽车的速度 B.耐用品的可靠性 C.食品的味道 D.电力供应的及时性 2.下列属于鉴定成本的是() A.产品评审费 B.在库物资复检费 C.工序控制费 D.诉讼费 3.提出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14个要点的质量管理专家是( ) A.戴明 B.休哈特 C.石川馨 D.费根堡姆 4.组织的方针政策必须符合组织的( ) A.宗旨的要求 B.愿景的要求 C.战略的要求 D.价值观的要求 5.企业员工培训最常用的方法是() A.讨论法 B.角色扮演法 C.演示法 D.讲演讲授法 6.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方法,最早起源于( ) A.摩托罗拉公司 B.通用电气公司 C.IBM公司 D.索尼公司 7.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8.在ISO9000族标准中,其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度的标准是( ) A.ISO9000 B.ISO9001 C.ISO9004 D.ISO19011

9.测量顾客满意度的主要方法是( ) A.产品提供登记 B.投诉的处理和跟踪 C.交易数据分折 D.顾客调查 10.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的最终责任是面向( ) A.管理层 B.一线员工 C.外部顾客 D.内部顾客 11.我国企业界以往将战略计划活动这一过程称为( ) A.战略质量计划 B.战略计划 C.方针管理 D.方针目标管理 12.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环节是( ) A.职业管理 B.薪酬管理 C.职业分析 D.绩效考核 13.小批试生产阶段的主要目的是( ) A.进行设计定型 B.收集用户意见 C.进行生产定型 D.进行模拟试验 14.把顾客需要、新技术和过去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产品规范的活动过程属于( ) A.设计过程 B.生产提供过程 C.支持过程 D.供应和合作过程 15.质量改进的成果主要来自于( ) A.成本的降低 B.次要的多数项目 C.员工的参与 D.关键的少数项目 16.确保在数据和信息处理过程中没有危险,这是指数据和信息的( ) A.可靠性 B.安全性 C.保密性 D.准确性 17.以下测量组织绩效的指标中,属于财务和市场方面的指标是( ) A.顾客抱怨 B.交货期 C.减少废气 D.业务增长 18.在我国企业生产的化工产品中,外购的材料、零部件等占产品构成的比例一般是( ) A.40% B.50% C.60% D.70% 19.在正态分布中,个体落于σ μ3范围内的概率是( ) ± A.68.26% B.95.44% C.99.73% D.99.9999998% 20.研究成对出现的(X,Y)变量时,当Y值随X值的增加而增加时,则称二者为( )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曲线相关关系 D.不相关 21.下列工具中属于定量分析方法的是( ) A.KJ法 B.矩阵图 C.矩阵数据分析法 D.过程决策程序图 22.产品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生的失效属于( ) A.功能性失效 B.可靠性失效 C.早期失效 D.晚期失效 23.对同类产品的结构形式和主要参数进行标准化的形式,称为( ) A.统一化 B.系列化 C.通用化 D.组合化 24.供应商计划过程的核心在于( ) A.分析供应行业的结构、能力和趋势 B.理解和实施满足顾客需求的供应策略 C.识别和评估顾客需要 D.分析商品的总占有成本的成本构成 25.在国际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为了应用其规定的判异准则,将控制图等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专)形考任务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选择一项: a. 组织中的人 b. 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 c. 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正确答案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题目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选择一项: a. 组织 b. 计划 c. 预测 d. 预防 正确答案是:计划 题目3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 选择一项: a. 管理的实践性 b. 管理的复杂性 c. 管理的科学性 d. 管理的变动性 正确答案是:管理的实践性 题目4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

选择一项: a. 领导者 b. 精神领袖 c. 发言人 d. 组织联络者 正确答案是:精神领袖 题目5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选择一项: a. 概念技能 b. 管理技能 c. 人际技能 d. 技术技能 正确答案是:概念技能 题目6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选择一项: a. 提高劳动生产率 b. 增强责任感 c. 加强人的管理 d. 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题目7 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 选择一项: a. 感情的逻辑 b. 科学的理念 c. 正规的程序 d. 效率的逻辑

正确答案是:效率的逻辑 题目8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选择一项: a. 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b. 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c. 先进的社会制度 d.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正确答案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题目9 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选择一项: a. 管理 b. 领导 c. 预测 d. 决策 正确答案是:预测 题目10 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特征。 选择一项: a. 普遍性 b. 创造性 c. 灵活性 d. 超前性 正确答案是:普遍性 题目11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管理学基础答案

1、约法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 ),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2、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 3、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 4、( )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5、按预测时间范围长短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三种。一般地,预测时间范围越短,预测质量越高;反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越低。因此,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 )。 6、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定。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一般以( )人为宜。 7、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这就是授权的( )原则。 8、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 9、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 )。 10、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能是“计划、安排和实施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这是( )中的观点。

、 11、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其手段都是管理。 1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13、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目标的( )。 14、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是( )。 15、( )提出协调方式经历了相互调整方式、直接监督方式、标准化方式三个阶段。 16、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20年的危机中,发明并最早采用( )组织结构。 17、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模拟情景训练法( ) 18、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19、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20、“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21、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 22、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由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23、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容 基本概念: 什么是认证?:“认证”一词的英文原意是一种出具证明文件的行动。ISO/IEC 指南2:1986中对“认证”的定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性文件的活动。” 举例来说,对第一方(供方或卖方)生产的产品甲,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 这就是说,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 那么,这个第三方的角色应该由谁来担当呢?显然,非国家或政府莫属。由国家或政府的机关直接担任这个角色,或者由国家或政府认可的组织去担任这个角色,这样的机关或组织就叫做“认证机构”。 什么是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ISA)。他如IEC 也比

较大。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1906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EC主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而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ISO 宣称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1有关质量的概念 1.1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批在某事物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1.2 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可以理解为是规定的要求 “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 “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的要求及强制标准的要求 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同的。 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顾客要求等。 质量的涵是由一组固有的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加以表征。 1.3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基本概念: 什么是认证?:“认证”一词的英文原意是一种出具证明文件的行动。ISO/IEC指南2:1986中对“认证”的定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举例来说,对第一方(供方或卖方)生产的产品甲,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 这就是说,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 那么,这个第三方的角色应该由谁来担当呢?显然,非国家或政府莫属。由国家或政府的机关直接担任这个角色,或者由国家或政府认可的组织去担任这个角色,这样的机关或组织就叫做“认证机构”。 什么是ISO?: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ISA)。他如IEC 也比

较大。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1906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EC主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而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ISO 宣称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1有关质量的概念 1.1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批在某事物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1.2 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可以理解为是规定的要求 “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 “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的要求及强制标准的要求 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同的。 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顾客要求等。 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的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加以表征。 1.3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