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试论_黑暗的心_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

试论_黑暗的心_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

试论_黑暗的心_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
试论_黑暗的心_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

试论《黑暗的心》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

试论《黑暗的心》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

姚 兰 王 颖

内容提要:约瑟夫·康拉德在小说《黑暗的心》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本文试图分析作品中黑与白两个颜色词的使用,探讨其中丰富的象征意义,揭示康拉德对人类文明、人性本身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思考。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 《黑暗的心》 象征 黑色 白色

《黑暗的心》(H eart of Dark ness)是英国著名作家约瑟夫?康拉德1902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通过叙述主人公马洛奉命去非洲大陆寻找被莽莽丛林、奔腾的大河和野蛮的黑人们所困的白人库尔兹的故事,揭示了十九世纪末欧洲白人深入非洲大陆的探险活动,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文明价值以及人性这一深刻主题的思考。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在这部小说中,频繁地使用了各种颜色词作为象征,其中黑色与白色尤为引人注目。通常人们认为黑色多代表“险恶、罪恶、邪恶”(Mer riam118)等意义,白色象征“道德、纯洁、无瑕”(Mer-riam1348)。然而,康拉德却似乎在反复使用黑、白颜色时倾注了他对这两个词独特的理解,这种理解似乎又同读者习惯上对黑色与白色寓意的看法形成了一种矛盾,从而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评判。他用颜色词来烘托与深化主题是颇具匠心的,正如汪曾祺所指出,“小说家的语言的独特之处不在于他能用别人不用的词汇,而在于在别人也用的词汇里赋以别人想不到的意蕴”(3)。康拉德“不仅能通过明确的表述,而且能通过模棱两可的意象以及多层意义的象征疾呼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性”(Watts46-47)。他用颜色词所表达出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使读者对小说如何诠释人性与文明产生无尽的兴趣,进而展开深入的探讨。

小说名曰“黑暗的心”,毋庸置疑,黑色是贯穿整部作品的主色调。非洲大陆的野蛮人是黑色人种,荒野原始的丛莽是黑色的,让弗雷斯勒文(前任船长)为之丧命的两只母鸡是黑色的,甚至连布鲁塞尔办公室门前女人手里拿的绒线都是黑色的。白人马洛获知经理的阴谋、追赶库尔兹以及库尔兹的最后死亡也都发生在令人发指的黑色夜幕之中。

小说中黑色的非洲丛林以及生活在其中的非洲黑人在当时的欧洲白人眼里意味着原始和野蛮。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播撒“文明”曙光的白人们在非洲“彼此间勾心斗角,相互诋毁、相互仇恨”,仅仅为了自己能“被任命到一个可以搞到象牙的贸易点去”(康拉德515),就连象征西方文明的铁轨也只是“一堆生锈的铁轨”和“一些正在腐烂的机器零件”(康拉德501)。与此同时,象征原始、野蛮的黑色展示的却是另一幅画面:非洲丛林里的黑人“有骨骼,有筋肉,有野性的生气,有强烈的运动活力”(康拉德499),象征着一种未遭破坏的自然。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文明本代表着“一种永不停止的意志上的胜利,这种意志能够

姚兰,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副教授;王颖,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大英部助教。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驱散黑暗”(M iller13)。然而,“文明也可能是野蛮的,它既是一种有价值的成就,值得人类小心地呵护,同时它也是一种伪善的借口”(Watts47)。殖民主义者机械地崇拜文明,“并以之为信仰和价值标准——忽略了人的道德改善,更没有意识到科学的发展如果用于邪恶的目的,只能放纵人性中固有的向恶倾向”(隋旭升49),这样的文明也就等同于愚昧、野蛮和黑暗。

如果说康拉德在小说《黑暗的心》中用黑色的非洲丛林以及那里的黑人来象征一种未遭破坏的原始的真实,同时又用白人在非洲大陆的殖民主义活动来象征西方文明的黑暗,那么,他又通过库尔兹这个人物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揭示了这种黑暗的深层结构,即人性本身固有的阴暗面。被黑色丛林所包围的库尔兹是小说主人公马洛要找寻并解救的对象。整部小说便围绕马洛如何深入非洲丛林,如何在寻找库尔兹的过程中认识他并最终认识自己而展开。

马洛的旅程始于布鲁塞尔的办公室,在办公室的门口坐着两个结着黑绒线的女人。这显然是作者刻意安排的。这两个女人手里编织着的黑色绒线预示着读者即将看到的是一片黑暗。黑色的绒线仿佛在向人们娓娓叙说,宇宙就像是一台巨大的织布机,遵循着不可改变的历史必然法则的规律,它将人类如同织布机上的绒线一样织进织出,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管使用什么方式,你也休想让这台机器给织物刺绣或润色。令人沮丧的是这个见鬼的机器是自己产生的,没有思想,良知,或远见;没有眼睛,没有心灵。它的出现只是一个悲惨的事实,而且它已经运转了,你便不能阻碍它。最令人痛苦的是你甚至怀疑自己竟不能将它砸烂”(Karl and Davies245)。马洛由这两个女人领着进入了办公室签署了就任合同,从此开始了他的使命,和其他“光明的使者”(康拉德497)一道进入了非洲这个所谓的“黑暗世界的大门”(康拉德494)去寻找库尔兹。库尔兹在欧洲人眼里是一位英雄,曾经当过音乐家,做过诗人、画家和记者,他“来非洲的主要目的是想教化野蛮土著者,将文明传播给蒙昧的民族,但他对人的野蛮性却采取了迎合和屈从的态度,他反而被这些土著者的野蛮性所征服。他成为当地土著居民的崇拜偶像,领导他的部落对邻近村庄进行野蛮的袭击,愚弄、欺骗、奴役和杀戮非洲居民”(刘立辉76)。在小说中“整个欧洲都对库尔兹先生的形成做出过贡献”(康拉德554):未婚妻的父母因为他的贫穷而嫌弃他,他的同伴因为他的才能而嫉妒甚至陷害他。文明社会对他的不公正待遇使他一旦离开文明社会对他的束缚,隐藏在心中的恶的欲望便变本加厉地表现了出来,他在小说中的每一次出现几乎都是在黑暗中。库尔兹在这片黑暗中无法控制自己,文明的白人社会对他的野蛮行为所起的作用终于在黑暗中展示出来。库尔兹的这种行为是人类自身固有的攻击性行为,这种本能在文明的束缚下转变为一种罪恶感、一种被压抑的暴力倾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死亡欲望。 康拉德重笔涂抹黑色,不是为了单纯地描写人性的罪恶,而是要通过看似简单地再现客观世界,引起读者思考隐藏在黑色后面的人性本质,尤其是为文明所扭曲的人性。不禁让人发出“如此地绝望、如此地黑暗、如此地令人无法渗透、对人类的弱点是如此地毫无怜悯”(康拉德563)的感叹。

在许多评论家看来,库尔兹是马洛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我。马洛原本要拯救库尔兹,不料却发现库尔兹已被黑暗俘虏,黑暗的荒野“侵入他的血管,耗尽他的肌体,还用某个魔鬼仪式上的种种不可思议的礼节使他的灵魂永远属于荒野所有”(康拉德552),而马洛在寻找库尔兹的旅途中渐渐“发现自己已被归入库尔兹一类”(康拉德573),因此在精神上转向了所谓野蛮的库尔兹,他甚至想“亲自受一番磨炼去窥探一下”(康拉德580)库尔兹的灵魂内

试论《黑暗的心》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

心,向他寻求最终彻底的解脱。读到这里,读者不难发现马洛虽历经种种困难,却始终锲而不舍地寻找着库尔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库尔兹身上表现出的真实人性深深地吸引着他。马洛深知这种真实也隐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只是自己以前没有发现,或者即使意识到了也不愿或不敢承认。在马洛眼中,库尔兹又是一位杰出的人。“一个出卖灵魂的人至少还有灵魂可以出卖,并可能由此超越平庸”(Watts47)。库尔兹在非洲丛林里毫无隐瞒、毫无掩饰地将人性真实而黑暗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马洛的面前,不受任何约束,不知丝毫惧怕。库尔兹临终时发出的“吓人啊!吓人!”(康拉德584)的呐喊是对自己灵魂在这个地球上所经历的一切冒险,诸如欲望、诱惑、屈服等等做出的结论性断语。“任何雄辩都不能像他最终倾吐的真话那样足以摧毁你对人类的信任了”(康拉德580)。如此看来,康拉德通过使用黑色对人类文明和人性本身所作的思考显然是悲观的,正如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所言:“我爱人类,但知道他们不可能改善”(转引自隋旭升49)。这种悲观思想通过小说对黑色的渲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小说中与黑色形成强烈对比的无疑是白色。如前所述,白色给人纯洁无瑕的品质。然而康拉德有意用“象征性的组合方式把语义还原为语符,把意义还原给形象”(李吉力87),创造了一种与常理相悖的联想效果。小说中“白色坟墓”(康拉德492)般的城市(指布鲁塞尔)、会计主任那“洁白的袖口”、“雪一样白的长裤”、“大而白的手掌”(康拉德505),以及象牙、白骨、白雾等等都被赋予了超越白色本身的意义。康拉德似乎在向人们揭示,作为文明产物的欧洲白人本身就是虚伪的。

马洛在贸易站遇到的第一个白人是公司的会计主任。他高雅洁白的穿着打扮让马洛感到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并值得尊敬的人物。他工作在道德败坏的环境中,却仍能保持干净的外表及行为的准则,真是一个“奇迹”(康拉德505)。可是读者很快便会发现,会计主任去非洲的真实动机只是为了寻找象牙、掠夺财富。在他的眼里只有帐本,对他而言,身旁一个即将咽气的病人的呻吟只会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不能全力以赴地防止帐目出现错误。对一个如此冷漠的人,康拉德始终不忘突出他周身放射出的洁白光芒,似乎正是要与他内心表现出的黑暗、肮脏形成强烈对比,会计主任道貌岸然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一个道德堕落的伪善者,正如公司总部被康拉德形容成白色坟墓一样,在那华丽的外表下,尽是尸骨累累,不堪入目。会计主任俯身在他那张高高的写字台上的时候时,“他从头顶到脚后跟都被狭狭的光带画成一条条的”(康拉德506),仿佛是身陷囹圄的囚犯。康拉德似乎在暗示尽管会计主任身着洁白的装束,尽管他举止优雅,但是本质上和那些戴着镣铐的野蛮黑人没有多大区别。

在康拉德的笔下,人们正是靠欧洲白人的文明来掩盖其黑暗的一面。康拉德在小说中以无处不在的白色浓雾伴随马洛的行程,躲藏在浓雾背后的便是黑暗的中心。马洛常常是“隔着茫茫白雾”从身边扫过“河岸上野蛮的喧嚣”(康拉德543)。“浓雾给人的感觉也像是一堆棉絮呛人、暖和、令人窒息”(康拉德545),同时它又“比黑夜更让你茫然”(康拉德538)。这一层白雾,就像是霍桑笔下教长的黑面纱,一旦被取下,人便要付出代价,“为洞察人类本性中悲哀并可怕的真相而必须付出的最大代价”(Terence76)。人类恶的本性因为有了白色作掩盖显得虚伪,正像这层白色的浓雾使得人们认识自我显得尤为艰难。但是一旦白色被揭开,黑色给人的感觉便愈发地刺目、愈发地真实。

有趣的是,小说结尾时,马洛在泰晤士河边点燃了一支火柴,茫茫夜色中的火柴加强了光明与黑暗的对比,同时也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一种流动性。白与黑、光明与黑暗预示着文明

与野蛮本来就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令人震惊的是,小说中同是一只长矛,既戳进前任白人船长的两块肩胛骨,断送了他的性命,也扎进了马洛船上黑人舵手肋骨下的一侧腰部。白人与黑人遭遇的相同结局更加突出了小说中白与黑的深刻寓意。白与黑将泰晤士河与刚果河、开化的欧洲与荒蛮的非洲、白色坟墓般的布鲁塞尔街道与黑暗丛林中心的泥泞小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至此,小说中黑、白颜色的象征又增加了一层复杂的含义,似乎难以用绝对的“是”或“非”来加以判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只是一种真实的再现。正如格雷厄姆所言:“《黑暗的心》的确切意义自始至终都似乎在挑战唯一的意义诠释”(Graham213),而这一点正是康拉德通过对颜色的渲染所达到的。整部小说就像是一幅印象派画家的写生作品,朦胧的色彩勾勒出了作家眼里的真实,然而其中蕴涵的真谛又给观赏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小说《黑暗的心》具有很强的自传性质。同马洛一样,康拉德也曾在远房姨妈的帮助下,被任命为比利时非洲殖民地内河航船船长。最初他也相信自己从事的事业,然而在旅途中他亲眼目睹了殖民主义者的暴行,体验了人性的邪恶。因此,他对文明与野蛮打上了诸多问号,并把这些疑虑及反思一并宣泄在他的《黑暗的心》中。如果将这部小说仅仅作为对所谓的野蛮殖民主义行径的历史再现是远远不够的,确切地说,它更是一次发现自我的精神之旅。欧洲白人来到非洲,非但没有像他们自己标榜的那样将进步与光明带给世界上这块最黑暗的土地,反而是他们自己挣脱了来自开化世界的社会准则的束缚,找到了原始的自我。库尔兹对自己的所谓罪恶欲望毫不掩饰,相比之下,那些披着文明外衣的朝圣者们更加令人感到恐怖和可恶。小说中除了黑色与白色以外,作者还刻意地使用了其它的颜色词,如布鲁塞尔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涂有各种颜色的地图、朝圣者魔鬼般的红眼睛、贸易站里那个小丑般的俄国白人衣服上颜色鲜艳的补丁、非洲大陆上生长的绿色草丛等等。由此可见,康拉德在小说中频繁地使用已被用得“破旧不堪”的颜色词并非偶然。小说中象征西方文明的白色,表面上熠熠生辉,实则败絮其中,既破坏了自然,也扭曲了人性;黑色代表了人类摆脱一切束缚或虚伪面具之后的真实自我,残酷、丑陋、无法改变。白与黑的相互反衬、相互作用反映了康拉德对文明和人性的悲观主义态度。

注解【Notes】

有关观点参见西格蒙得?弗洛伊德:《论文明》,徐洋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J?康拉德:《黑暗的心》,智量译,《康拉德小说选》,赵启光编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Co nrad,J.H eart of D ar kness.T r ans.Zhi L iang.T he Collected W or ks of Conr ad.Ed.Zhao Q ig uang.Shang-hai:Shanghai T ra nslatio n Publishing House,1985.]

Gr aham,Kenneth."Co nr ad and M o der nism."J osep h Conr ad.Ed.J.H.St ape.Shang hai:Shang hai Fo r-eig n L ang uag e Education Pr ess,2000.203-222.

K arl,Fr eder ick R.and L aurence Davies.T he Collected L etter s of J osep h Conr ad.Cambridg e:Cambridg e U niv ersity P ress,1983.

(下转第75页)

集:文学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7)和俞宁:“是‘奠基人’还是‘邪教主’?”(《国外文学》4 (2000)。

如王光林:“文化民族主义斗士”,《当代外国文学》3(2001)。

引用作品【Wo rks Cited】

Cheung,K ing-kok,ed.W ord s M atter:Conv er sations W ith A sian A merican W r iter s.Hono lulu:U niv ersit y o f Haw ai'i Pr ess,2000.

Chung,L a."Chinese Am erican L iter ary War:Wr it ers,Cr itics Ar g ue o ver P or tr ayal of A sians."T he S an Fr ancisco Chr onicle26A ug.1991.

L ing,A my."M ax ine Hong K ingsto n and the Dia lo gic Dilemma of A sian A mer ican W r iter s."H aving Our W ay:W omen Rew riting T r ad ition in T w entieth-Century A mer ica.Ed.Har riet Po llack.L ondo n:A s-so ciated U niver sity Pr ess,1995.151-166.

M a,Sheng-mei.T he D eathly Embrace:Or ientalism and A sian A mer ican I dentity.M inneapo lis:U niv ersi-t y o f M inneso ta P ress,2000.

M cDo nald,Do r othy Rit suko.Intr oduct ion.T he Chick encoop Chinaman&T he Y ear of the D r agon:T w o Play s.By F rank Chin.Seatt le:U niver sity of W ashingto n Pr ess,1981.

Said,Edw ard.O rientalism.N ew Yo rk:Rando m House,1978.

Skena zy,P aul and T er a M ar tin,eds.Conver sation w ith M ax ine H ong K ings ton.Jackson:U niver sity P ress of M ississippi,1998.

责任编辑:邹岳奇

(上接第41页)

李吉力:“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小说文体研究》75-98。

[L i Jie."T he Onto lo gica l M eaning of L iterar y F or m."A Study of S ty les in Fiction75-98.]

刘立辉:“康拉德,听众与谎言”,《外国文学研究》1(1996):74-79。

[L iu Lihui."J.Conrad:A udience and L ies."Foreign L iter atur e S tudies1(1996):74-79.]

M err iam W ebs ter's Collegiate D ictionary.10th ed.U SA:M er riam-W ebster,Incor po rat ed Spr ing field, M assachusett s,1995.

M iller,J.Hillis.Poets of Reality.Cambridg e:Har var d U niv er sity P ress,1965.

《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A S tudy of Sty les in Fiction.Ed.L it erar y Editor ial Office o f China Socia l Sciences Pr ess.Beijing:China

So cial Sciences Pr ess,1988.]

隋旭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评论》2(1994):47-54。

[Sui Xusheng."T he Symbo lic M eaning of K ur ts and M r.M ar low in H eart of D ark ness."Foreign L iter a-tur e R ev iew2(1994):47-54.]

T er ence,M ar tin.N athaniel H aw thor ne.Bosto n:T w ay ne P ublishes,1983.

汪曾祺:“关于小说语言(札记)”,《小说文体研究》1-10。

[W ang Z eng qi."Lang uage in F ictio n(Reading No tes)."A Study of Sty les in Fiction1-10.]

Wa tts,Cedr ic."Hear t of Dar kness."J osep h Conr ad.Ed.J.H.Stape.Shanghai:Shang hai Fo reign La n-guag e Educatio n Pr ess,2000.45-62.

责任编辑:杜娟

H eights

Abstract:Critics have paid co nstant attention to the passion and hatred betw een the hero and heroine in Wuthering H eights.In this paper,the author g iv es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fo rmation of the hero′s identity as a fo undling and the split betw een the her o and the hero-ine,thus revealing Emily Bronte′s o wn idea of self-identity.T he paper concludes that it is man′s inevitable fate to be identified with the larger w orld of society.

Key words:Wuthering H eights Heathcliff Catherine so cializatio n return

Author:Ma Kun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Fo reig n Languages′College o f Zhejiang Uni-versity.He received his Ph.D.from Suzho u University in2002.His recent resear ch is in Eng lish literature and co mpar ative poetics.

Title:T he Symbolic M eanings of Black and Whit e in H eart of Darkness Abstract:In H eart of Darkness by Joseph Conrad,the w riter employs a lo t of symbolic metaphors.T he present paper,thr oug h an analysis o f the tw o co lour w or ds black and w hite,endeavo urs to explore their rich symbolic meanings w hich,contr ar y to people′s co nv entio nal understanding,reveal Conr ad′s pessimistic r eflection o n human civilization, hum an natur e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Key words:Joseph Conrad H eart of Dar kness symbol black w hite

Authors:Yao Lan is associate pro fessor o f English and Wang Ying is teaching assistant of Eng lish.Both are from Wuhan U niv ersity.

Title:T he Danish Backgrounds in Shakespeare′s H amlet

Abstract:T his essay is mainly concerned about the Danish features in Shakespeare′s mas-terpiece H amlet.T he discussio n fo cuses on the or ig inal and the processed Danish features in the play.It discusses,fro m the new historicist perspective,how Shakespeare had used the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n pro cessed them and created a new prince of Denm ark and a new period of Danish history.Based o n such a reading,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w ho le culture is a tex t and that artistic representatio n should be put in a m uch larger con-tex t of culture w here these representations o riginally arose.T he present author tries to open up a new dir ection for China′s Shakespeare research.

Key words:H amlet Danish backgro und New Historicism

Author:Qiao Jie is an M.A.student of Eng 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the Foreign Lang uag es Department o f Tsing hua U niversity.

Title:Reinterpret ing M eursault in T he Stranger

Abstract:A lbert Camus is an absurd philosopher.The Strang er is the literary illustration of his philosophy.T 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age o f M eur sault and po ints out the existen-tial absur dity in life.

Key words:The S tranger M eursault absurdity

Author:Wang Fuhe is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the Humanities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 ersi-ty o f Technolog y.His resear ch fields are in co mpar ative literature and w orld literature.

Title:T he Cornerstone of Hemingw ay′s Success:I n Our T ime

Ladies and gentlemen, today I want toceremoniously recommend you a great moviethat towers over everything that has been attempted by an American filmmaker in a very long time.33 years after it was first shown, the 1979 American epic war film Apocalypse Now continues to fascinate scholars, critics and viewers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a media event rather than simply a Hollywood movie.It is considered to bethe best Vietnam film, at once a noble use of the medium and a tireless expression of the horrorand the national anguish of war.Now let me introduce to you its basic information, the aspects of the Vietnam War it reveals and its profound influence on Americanculture as well as ideology. Let’s start with its basic information.This 200-minute-long movie Apocalypse Now is a set during the Vietnam War, directed and produced by Francis Ford Coppola and starring Marlon Brando, Robert Duvall and Martin Sheen. It is a successful adaption ofthe famous book Heart of Darkness by Joseph Conrad, which is an enigmatic story about the cruelties of colonialism in Congo.The central character in the movie is US Army special operationOfficer Captain Benjamin L. Willard ofMACV(Military Assistance Command Vietnam). Hewas sent asan assassin to follow the Nung River into the remote Cambodian jungle, find and 'terminate with extreme prejudice' the US Special Forces Colonel Walter E. Kurtz, who wasonce considered a model officer and future general butlater went insaneand was commanding his own Montagnard troops inside neutral Cambodia, leading his tribesmen on random genocide missions. When it comes to the aspects of the Vietnam War it reveals, first comes its condemnation of the atrocity of war. Ladies and gentlemen, question: do you know what the word apocalypse means? The word apocalypse refers to any End Time scenario or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in general.Alternately a brilliant and bizarre film, Cappola’s masterpiece Apocalypse Now offers the definitive validation to the old saw, "war is hell." The atrocity of the Vietnam War just indicates the Apocalypse of the world.As Captain Willard approached Kurtz's outpost, he saw the coastline was littered with bodies, severed heads were scattered about the nearby temple that serves as Kurtz's living quarters. The purposeless brutality of the war, the absence of military leadership, and the imagery of machinery destroying naturerepeatedly reflectsthe film’s anti-war theme.

文明的陷落和人性的呼唤--评康拉德《黑暗的心》 作者:韩霞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5 刊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3,43(2)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3条) 1.袁家骅;赵启光康拉德小说选 1985 2.高继海马洛的"寻觅"与库尔茨的"恐怖":康拉德《黑暗的心》主题初探 1992(02) 3.The Art of Joseph Conrad a Critical Symposium by R. W 198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王雪松对《黑暗的心》文明主题的再解读[期刊论文]-时代文学2008(2) 2.徐敬珍难以抵挡的黑色诱惑--解读康拉德的《黑暗的心》[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3.包成银人性的本质——评康拉德《黑暗的心》[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 4.李旭.孙建华.王忠民.LI Xu.SUN Jian-hua.WANG Zhong-min从《黑暗的心》的结构分析看康拉德对人性的探索[期刊论文]-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4) 5.朱晨《黑暗之心》中的另类价值观解读[期刊论文]-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 6.刘晓野深渊中的一米阳光--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个人乌托邦倾向[期刊论文]-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5) 7.丁兆国.Ding Zhaoguo从审美批评走向"世俗批评"--赛义德的康拉德研究述评[期刊论文]-当代外国文学 2005(4) 8.张湛.郑蓉颖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康拉德——《黑暗的心》主题探究[期刊论文]-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3) 9.孔占芳卡夫卡《变形记》幻化的现代神话内蕴[期刊论文]-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14(1) 10.嵇建平追求高尚道德的自我沉醉[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8(12) 引证文献(4条) 1.杨慧群论库兹人性的堕落与回升[期刊论文]-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11) 2.冯霞马洛眼里的克尔兹及其探索[期刊论文]-时代文学 2009(14) 3.李丽芳康拉德后殖民意识的双重性[学位论文]硕士 2005 4.蒋天平帝国与《黑暗之心》[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sj.com/doc/ea17892267.html,/Periodical_hndxxb-shkxb200302033.aspx

你或许不信,《星球大战》塑造了里根总统乃至整个时代 你以为《星球大战》只是一部科幻片吗?那你还是太年轻了。 1.星球大战系列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的故事:我们似乎可以在《星球大战》中看到美国西部边境蛮荒之地燃起了战火,随后又蔓延到了各个种族,范围不断扩大,并最终演变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一个关于流浪者与梦想家的故事,他们在一片死寂的不毛之地中找寻到了自己的方向,并最终领导了一场与一个庞大帝国为敌的革命。 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的这一系列以太空探险为主 题的电影诞生之时,恰好是美国陷入到一片巨大的质疑声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心神不宁”这个如今看起来只适用于神经质、萎靡不振的嬉皮士们的词语,用来形容当时的美国实在是再合适不过。刚刚当选的美国总统因一场肮脏的丑闻被逼辞职。与此同时,在一场不光彩的惨烈战争中,美国被迫与越南议和。经济滞胀让美国经济积重难返,作为一个国家,美国看起来将会一事无成。 在很多观察家眼中,尽管星球大战系列对于当时美国式的乐观以及愚蠢的道德准则是一次彻底的颠覆,但是它出现的时机恰到好处,并帮助美国重新树立了自信心。正如《华盛顿邮报》在1983年所说,《星球大战》的初作“弥补了越南战

争给美国人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星球大战》挖掘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灵感,超越了政治上的忠诚。它反映了人们在政治上最原始、最朴素的诉求----做正确的事,与正义为伍,推翻暴政。” 卢卡斯实际上是在同美国当时荒淫无道的暴行作斗争,作品中的邪恶帝国指代的正是美国。但是卢卡斯同时也希望借鉴在他成长过程中使他着迷的那些电影,包括西部片、闪电侠系列以及那些反映了二战时期英雄主义的史诗巨作。他所借鉴的这些电影在本质上都是对美国雄厚军事实力的宣传,卢卡斯成功将它们提炼出来,并把它们用一种最为纯粹的方式表达出来。而这又为罗纳德·里根当政期间美国的复苏搭建了舞台。 2.在1975年,乔治·卢卡斯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被确定为电影《现代启示录》的导演。这是一部越战题材电影,改编自约瑟夫·康纳德(Joseph Conrad)的小说《黑暗之心》。在他的制作搭档加里·库尔茨(Gary Kurtz)寻找影片的拍摄地时,他已经着手开始制作《现代启示录》。尽管现在,拜电影《教父2》的巨大成功所赐,这部电影交由他的朋友,

《黑与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黑与白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视频展示台、投影机、多媒体电脑; 学生:收集黑白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课件展示)。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 (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

(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欣赏,让学生了解黑白图形应用比较广泛,它们之间的转换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并初步感知黑白图形表现出来的美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 (1)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 (2)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尝试过程中体验黑白对称图形组合后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中的插图。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博采众长,按照作品产生的视觉效果将它们进行归类,进一步体验到黑白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美感。] 3.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出示课件):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如变化的脸、一家三口等。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如人像与杯、皇后与卫士、女人与狗等。

现代启示录影评 本文是关于观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现代启示录影评(一) 电影讲述的一位上尉战后退役后倍感空虚又重新回到战场,接受一项谋杀一个在美国军方眼里是不接受上级指挥,“精神失常”的上校的任务。影片的一半多讲影片主人公上尉在找寻上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军人的恐惧,空虚,残忍,发狂,对战争的厌倦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影片的前半部分还比较好理解,都是对战争各方面的刻画,越演到后面,就越来越晦涩难懂。从上尉遇见一支法国军队以后,整部电影似乎才开始揭露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法国女人跟上尉的这样一段对话让我深感困惑:“他愤怒,为死去的士兵难过,他对我说,我不知道我是神还是动物,我对他说你有两个你,你明白吗?一个死了,一个被爱着,但你两样都是”。这段话可能是整部影片中最难懂的几句话了。我一直在揣摩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我是神还是动物,有两个你,一个死了,一个被爱着,但你两样都是,这里说的神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后面的上校,他也被他的“子民”称为神,这里的神应该跟他俱有某种相同的特质, 以笔者有限的思考力,揣测可能是指对战争,人性的思索,有爱,仁慈,有在充满令人无法忍受的战争恐惧场面下对人性的保持,能反思战争的意义,并无所畏惧。要知道这点在那种战争中是很难做到的,

影片中也只有主角上尉跟上校能做到,正因为这一点,上尉才能够理解上校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什么让上尉杀死自已,并选择让上尉把这里的一切告诉他的儿子的原因。动物对应的应该是那些“子民”,他们是空洞的人,脑中充满稻草,害怕恐惧,在战争中迷失自我,暴露出动物原始的本能:任意的屠杀,强烈的求生本能,性的渴望,精神的缺乏,思想的停滞,心灵的麻木,天生的恐惧与勇敢。这些人已不再是军人而是杀手,一群灭绝人性的动物。电影中的上尉及法国女人的丈夫都可以说既是神又是动物,一方面对战争及人性有清酲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免不了要屠杀,毕竟他们是军人。但一般人只是人,或多或少都会暴露出人的弱点。但在战争的残酷环境下这种弱点更加显露无疑,以致于更接近于动物,此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失去。 电影中的上尉为什么要带领他的军队去过去过这种离经叛道的生活,原因不难理解,记得上尉曾讲过一个故事,说在特种部队的时候,他们给越南的儿童接种牛痘,后来越共把这些孩子接种牛痘的手全砍了,这些人不知道什么叫做恐惧,是因为他们爱他们的家园,爱那些孩子,他们达到了神的境界,同时又不缺乏动物最原始的求生的本能,就像影片中上尉讲的一样,在他们眼里只有胜利和死亡。他们既是神,又是动物,故他们最勇敢,比美国大兵强。当上校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也就明白为什么他们打不赢越共,于是他开始充分发挥他的意志与才干,与培养士兵神的一面和动物的一面,于是他们以最原始的状态生活,去找寻那种原始的本能,去战胜恐惧。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的营地到处都有尸体,人头,他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让他的士

收稿日期:2011 12 0 5 作者简介: 李晶然(1986-),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谈康拉德《黑暗的心》中人物的狂欢化功能 李晶然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 摘要: 从狂欢化理论入手,分析了康拉德在《黑暗的心》中塑造的诸多具有狂欢化特征的人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这些人物在主题方面体现出的平等自由和交替变更的精神,在形式两方面通过语言的运用和场景的设置达到讽刺性模拟和时空并置的效果。 关键词:康拉德;《黑暗的心》;巴赫金;人物;狂欢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I 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951(2012)02-0033-04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54.C.20120409.1137.012.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2-04-09  11:37 约瑟夫·康拉德(Josep h Conrad,1857-1924)是最杰出的英语作家之一,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为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和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架起了一座桥梁,影响了大批20世纪的作家。其代表作品《 黑暗的心》因其深刻有力的思想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入手,论述康拉德《黑暗的心》中人物的狂欢化特征, 并进一步探究人物在主题与形式两方面具有的狂欢化功能。 一、人物的狂欢化 在康拉德笔下,出现了大量类似小丑和傻瓜的特殊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身上具有明显的狂欢化因素。笔者试从人物的狂欢化特征和成因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人物的狂欢化特征 巴赫金认为,文学的狂欢化指的是“狂欢节向文 学语言的移位” [1](P125 ),也就是把狂欢式内容转化为文学语言的表达。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是狂欢化的重要承载者。小丑和傻瓜是狂欢节最常见的人物形象,他们是狂欢节中众人瞩目的焦点、核心,是大众狂欢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他们代表着民众的声音,是“狂欢之王” 。狂欢化人物从狂欢的广场走进文学,是特殊生活形式的体现者,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他们使得小说充满了笑谑与诙谐,具有了一种 生生不息的毁灭和创生的力量。他们使用一种典型非官方语言, 将整个世界置于共存的、当前的、暂时的、流动的边缘,置于一种临界状态。专制对话、高雅文体、 庄严风格以及英雄圣人等崇高的东西都被进行了讽刺性模拟,赋予了它们一种相反的价值取向, 在与原有价值碰撞中引人发笑,原有的一切价值包括语言本身都受到了质疑。康拉德笔下人物的狂欢化特征具有以下3点: 第一,在作品中,他们是民间文化的代表,是“狂欢之王”,他们构成了为官方文化和权威脱冕的主力。在俄国男孩和黑人身上都表现出一种民间的诙谐文化。俄国男孩身上带着的那种西方人特有的自豪感与形如小丑的怪异服饰之间形成一种悖论;黑人们面对入侵者做出的反抗更是让原本高高在上的殖民者暴露出卑怯、懦弱的本性,彻底颠覆了官方的意识形态。 第二,这些人物的诙谐讽刺都是双向的,既针对官方的权威, 也针对未开化的民众,他们处身于官方和民间社会的交界线上,因此,他们得以超越环境,成为整个世界的外人。马洛在叙述过程中,既质疑作为官方认可的承载着“人类的梦想,共和政体的种 子, 帝国的胚胎”[2](P7) 的泰晤士河,又对蒙昧无知,盲目崇拜库尔茨的傻瓜进行揶揄、讽刺。 第三,他们往往以另类的方式揭示了世界的真实,却得不到理解,反而堕落成为被人嘲弄的对象。 · 33·第28卷第2期2012年4月 (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8No.2 Ap r.2012

1《阿甘正传》--------执着 每次想起阿甘在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奔跑,心里都会止不住的伤感,还有 振奋。 你相信一个智障儿的成功吗?你相信这世上得到最多的人正是那些不计得 失的人吗? 阿甘不懂得他不能总跟着一个女人帮她打架,也不懂得一个成年人不该总把妈很好话挂在嘴边。阿甘什么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并且最终跑到了终点。另外,《阿甘正传》还会教给你一个男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 质——困境中的幽默感。

2《东方不败》--------才华 男人不应该不看武侠片,如果你只能看一部武侠电影,你会选择什么?我想应该是《东方不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剑客的身姿随着剑在空气中的游走而起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金庸的《笑傲江湖》讲的是对自由的追求,徐克、程小东、张叔平、李连杰等一干天才用电影再现了金庸笔下这个瑰丽无比的武侠世界。沧海一声笑的曲子传唱至今,成为我们一个幻 想的凭籍,一个逃避现实的出口。 3《美国往事》--------人生 《美国往事》包含了一个男人在这个世界上所能遇到的一切。友情、爱情、幻想、责任、冲突。它更像是一场让人不愿醒来的梦,当面条躺在床上,在温暖的灯光和迷离的电话铃声中回到那些逝去了的岁月,这场梦便开始了,直到最后,面条终于露出笑容,我们才回到自己的人生,去继续那些不尽的故事。什么帮派,什么仇杀,原来都不重要,印象中只有一个毛躁的少年,偷看一个美丽女孩儿跳舞;只有一个负罪的兄弟,每天早早地上床睡觉;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背叛了的友谊,语调平和,不动声色。《美国往事》带着你作了一个3小时45分钟的梦。人生如梦,这也许是惟一的感受。

《西方文论》课程讲稿—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谈《黑暗的心》中康拉德的矛盾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根据他本人于1890年刚果之行的经历写成的。小说借马洛之口描述了殖民者在非洲大陆所犯的各种罪恶行径。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一直备受争议,有的评论家认为康拉德通过《黑暗的心》批判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有的评论家则认为康拉德是个种族主义者,他的小说里充满了殖民主义话语,还有的评论家则比较折中,认为康拉德本人是矛盾的,他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态度也是矛盾的。本文拟从意识形态与文学写作之间的对应和矛盾关系来解释康拉德在《黑暗的心》中体现出来的矛盾。 马歇雷认为文学写作与意识形态的框架有关,因此,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不可能离开特定的意识形态环境,及历史条件、社会背景、文化因素等。另一方面,文学文本与意识形态之间又表现出一种张力性:他要摆脱对意识形态环境的依赖性,最大限度地表征自由,以自由为主导来结构文本,表达自己的真实。 《黑暗的心》反映了刚果之旅对康拉德产生的影响。他亲眼目睹了欧洲殖民者对非洲、非洲人民和非洲资源的掠夺。在他的笔下,遭受蹂躏的非洲是一块原始、堕落的黑色地带, 到处是“黑色的山峦”和“黑色的丛林”,与瘟疫紧密联系的,几乎所有踏上非洲土地的欧洲人, 都会遭受瘟疫的折磨。有趣的是,同一个非洲在他的《刚果日记》之中确实另外一番景象。他在那本书中这样写道:“非洲之行是令人愉快的。非洲是一块开放的土地, 山峦绵延起伏, 路况很好??非洲的人民热情好客”。可以说,《黑暗的心》中的非洲和《刚果日记》中的非洲是截然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描述什么样的非洲,怎样描述非洲,这都是由作者自己决定的,经过了作家的意识形态视野处理的。巴赫金在他的意识形态研究中提出了“意识形态视野”这个概念,即在作家创作过程中,必然把现实生活中的内容作艺术的处理,这个处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意识形态“折射”的过程。作家本人的意识形态立场变成一个视野成为处理生活材料(包括生活和思想)的模式。任何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必然经历作家意识形态视野的处理,才能成为艺术结构的内容,相应,任何艺术作品中的因素(诸如情节、主题、技巧、形式、题材和言语方式等)都包含着意识形态视野。所以从康拉德在《黑暗的心》这部小说中对非洲的描述可以看出他对殖民主义的态度是否定的。此外,康拉德还塑

电影?现代启示录?解读 剧情介绍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上尉威拉德接到总部的命令,去寻找脱离了美军的科茨上校。科茨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如今却已陷入疯狂。他在越南境内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推行着野蛮、血腥、非人的残暴统治,还不时地向美军进行疯狂的近乎妄语的广播宣传。威拉德接到的命令就是找到科茨,并把他带回来或者是杀了他。带着这个命令,威拉德率领一小队士兵沿着湄公河逆流而上,穿越丛林前往越南。在寻找科茨上校的过程中,威拉德几乎横穿了整个越南战场。他目睹了种种暴行、恐怖、杀戮与死亡的场景,深深地受到了震撼。在不断的杀戮之中,威拉德也几乎变得疯狂。 现代启示录图 最后历尽艰辛的威拉德一行终于来到了科茨的恐怖王国。他们落入了科茨的手中,受到了严酷的折磨。但这却也使威拉德得以直接面对科茨。科茨本可以杀死威拉德,但他却没有这样做,他借助威拉德的手完成了渴望已久的死亡,终于从这个疯狂的世界中得以解脱。而威拉德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人类心中的邪恶与黑暗,体会到了邪恶所引起的疯狂。土著们跪倒在他面前,他实际上已取代了科茨。对这一切感到由衷地厌恶的威拉德拉起同伴,登船离去。科茨的疯狂被制止了,但在整个越南战场上,恐怖与杀戮仍然在疯狂地进行着。[2]

《启示录》是圣经《新约》的最后一章,讲述了末日审判的故事,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中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柯兹自行对越共进行的审判,一层是威勒德代表美国军方对柯兹进行的审判。然而,就像柯兹说的“你可以杀我,但你不能评价(judge)我。”在《现代启示录》中,价值的判断已经陷入了一种混乱状态,失去了标准的价值判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于是我们最终看到的就是呈现在科波拉镜头下的,整个群体的疯狂。我们为何而战?加谬说:真正的哲学思考等于自杀。所以,要么选择死亡,要么选择疯狂,对于越战,甚至对于所有战争,我们只能给出这样的答案,这并不是一个悲观的回答,因为虽然疯狂不是件好事,它也远不是一件坏事。 《现代启示录》的疯狂几乎延续了整个影片,科波拉从一开始就将影片拉进了一种癫狂。主人公威勒德上下颠倒的头部特写、越南的丛林,呼啸的直升机、爆炸的火焰,甚至最后出现在柯兹创造的审判台旁的巨大石像反复叠化,仿佛一团浓稠的烂泥连同主人公的躯体一起被搅入他业已混乱的记忆中,科波拉将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叠印在一起,使人物陷入无法逃脱的轮回中,音乐反复回响着“这就是结束,我的朋友”,“所有的孩子都是疯子”… … 疯狂的孩子:儿戏战争的比尔.基尔高 头扛一顶牛仔帽,眼架一副墨镜,指指点点 俨然是个西部警长的模样,给每具越共尸体旁放 上“死亡扑克”,却不忘了拿着一壶水给一个垂死的 越南人喝,还喊着:“这个人是我的勇士!”对威勒 德一行人带来的上级任务漠不关心,但一听到兰 斯的名字就发了疯,吵着嚷着要带他去冲浪,最 后还真就载着一群兄弟浩浩荡荡杀向一个越共控 制下的海滩,一边扔炸弹一边听瓦格纳,双方还 在激战,他却火急火撩地先派了两个人去冲浪, 连自己也脱了上衣要下海。兰斯一伙人抢了他的 冲浪板,他便开着飞机满世界地喊“我只是想要回 我的冲浪板,要知道,想找一块好的冲浪板也不 容易。”比尔.基尔高,总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疯癫状态,他既不是杀人狂,也不是人道主义者,这场战争对于他来说只剩下了胜利的味道,除此之外,在他的眼里,是否还有战争? 科波拉用瓦格纳激进的乐曲,炸弹瞬间爆发出的强大火焰,海面上升腾起的水柱,尤其是五颜六色的烟雾弹把一场屠杀变成了周末狂欢派对。科波拉使用大量的全景镜头将战争的残酷极大限度的削弱,我们看到的是在战争机器在整体上显示出的一种庞大的震撼力和美感,而这正是基尔高眼中的战争图景,作为一个指挥者,他的人格在权利和胜利的快感中极度膨胀,他所有的行为,在和平时期十分正常的行为都在战争中被放大,被夸张,基尔高的个人行为与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科波拉有意使用抒情的笔法描写暴行,将这种反差推到了荒谬的境地。 疯狂的群体:“兔女郎”的盛宴 如果说基尔高只是一个疯狂个案,基尔高只是被作为一个现象呈现在科波拉的镜头之

《现代启示录》影评 《现代启示录》是一部1979年的電影,由美国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指导,根据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之心》改编,但背景设置在越战時期的越南。內容讲述战争期间,一名美军特种部队军官奉命去刺杀另外一名叛逃并掳地为王的美国军官。通过他在途中的种种经历,深刻地揭露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人性最深憎的恐惧。《现代启示录》虽然讲的是越战,但是很少有正面的战争场面,它更多讲的是战争中的人。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这部影片就是——“疯狂”,战争让人疯狂。 《现代启示录》的疯狂几乎延续了整个影片,科波拉从一开始就将影片拉进了一种疯狂。主人公威勒德上下颠倒的头部特写、越南的丛林,呼啸的直升机、弥漫的硝烟…甚至最后出现在柯兹创造的审判台旁的巨大石像反复叠化,导演将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叠印在一起,使人物好像陷入无法逃脱的轮回中,音乐反复回响着“这就是结束,我的朋友”,“所有的孩子都是疯子”…压抑而又郁闷… 影片中的人都在疯狂着,疯狂的比尔·基尔高,疯狂的“兔女郎”,疯狂的美国,疯狂的理性,疯狂的审判,疯狂的任务。 比尔.基尔高,总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疯狂状态,他既不是杀人狂,也不是人道主义者,这场战争对于他来说只剩下了胜利的意义,除此之外,在他的眼里,是否还有战争?导演使用大量的全景镜头将战争的残酷极大限度的削弱,这就是基尔高眼中的战争,作为指挥者,他的人格和权利在胜利的快感中极度的膨胀,和平年代中的一个正常的行为都在这里被夸张。基尔高个人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导演有意的使用抒情的笔法来描写,更是加大了这种反差。如果说基尔高只是一个疯狂个案,基尔高只是被作为一个现象呈现在导演的镜头之下,那么,在“兔女郎”劳军这个段落里,影片已经开始展示整个美国的疯狂,同时也就展示了基尔高所存在的社会环境的疯狂,这种疯狂随着威勒德的深入丛林而不断加深。战争中的美国就像炼狱一样,整个环境在爆炸中忽明忽暗,让人看不清全貌,美军已经失去控制开始恐惧。影片这里没有一个直接展现越共的镜头,与其说科波拉是为了表现隐藏的恐惧,不如说是在隐喻这场战争的非理

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分析康拉德的《黑暗的心》 摘要: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助于深化理解《黑暗的心》这部作品中的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通过对非洲和欧洲背景的不同描述,英国泰晤士河和非洲刚果河之间的对比以及黑人妇女和白人妇女之间鲜明的比较,这三方面的描述,生动形象的把欧洲中心论和白人优秀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欧洲中心论,白人优秀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 《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 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根据1889年的非洲刚果之行,作者于1902年创作了这部作品。该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马洛的刚果河上的一次航行,展现了非洲殖民地的图景。同时也讲述了白人殖民者库尔茨的经历,一个曾经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入野蛮的非洲的理想主义者最后堕落成贪婪的殖民者的故事。 一.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阿尔都塞被认为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对文化研究影响深广的是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是对已经存在的社会关系的体验和想象,它具有特殊的能动作用,能让人们顺从和适应支配他们的生活的现实条件。意识形态是人民和他们实际生存状况关系的一种想象,表现为真实和想象混杂的表象体系。”[1] “想象性表述反映出来的东西产生的现实条件是真实的,意识形态在想象性的体验和活动中并不是还原和再现人们真实的生存状况,而是体验人类和自身生存条件真实关系的方式,并反映这种方式背后所隐含的复杂关系的情形。阿尔都塞区分了意识形态一般和特殊意识形态,一般性意识形态是贯穿全部历史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则在阶级社会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并分解成各种意识形态倾向,功能发挥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2] 不能仅仅把意识形态放在意识的范围内理解,也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歪曲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及其所维护的政权的合法性,体现在一个社会形态发展的各个阶段,它主导整个关系结构的功能发挥。 “意识形态因此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种种事实表明,没有这些特殊的社会形态,没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3] 二.意识形态理论实现的途径 意识形态的象征形式对各种意识形式整合作用所产生的凝聚力,从实现的路径上看,既可以依仗国家暴力机器的维护和促成,通过大众意识的自发认同和承认也可以实现。这两种方式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依靠大众意识对合法化的意识形式的内化和质询功能。通过社会大众的认知结构,特别是通过认知定势,思维方式对社会心理进行加工制作,形成某种既定的摹本,对人们内心的行为准则进行强化,大众内心含混不清的思想意识逐步融入其中加以整合,不断内化为人们的认知框架和行为模式,强化人们对社会制度框架的合理性认同。明显可见,意识形态不等同于意识,而是人类世界的一个对象化的客体,不全然包含在主体范畴之内,这是对主客体二元分立的哲学认识论同一性恶圆圈的反叛。[4]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助于深化理解《黑暗的心》这部作品中的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通过对非洲和欧洲背景的不同描述,英国泰晤士河和非洲刚果河之间的对比以及黑人妇女和白人妇女之间鲜明的比较,这三方面的描述,生动形象的把欧洲中心论和白人优秀的种

第五课黑与白的表现力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黑与白的表现力》(板书)它是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黑色和白色被称为无彩色,白色有很强的感召力,表现出白雪般纯洁柔美,黑色也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表现出特有的高贵和深沉。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黑色和白色的美,通过欣赏利用黑、白对比创作的设计作品来感受黑白的表现力,并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两种颜色设计一件富有特色的作品。六年级学生对美术作品已经有了基本运用欣赏能力,每个同学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观察、感觉和表现。 2.教学目标: ①学习色彩知识,欣赏运用黑与白设计的作品,感受黑与白的表现力。 ②能够运用黑色和白色的材料只做一件有特色的作品,提高色彩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③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3.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的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4.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黑色与白色创作作品 5.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运用黑色白色进行设计的实物品、白色和黑色的卡片和纸张、线绳、泡沫塑料颗粒、布头、纸杯盘等废旧材料。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说教学教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关注人文关怀,衡量侧重学生体验的特点,根据小学六年级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实物导入法、引导法、提问法、实物观察法、自主探究法。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①导入 出示黑白卡片导入。并提问黑色与白色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感受。是否喜欢这两种颜色,为什么?说一说黑白两色交织在一起时所产生的感受。谈一谈在生活中人们怎么运用黑色和白色来装扮生活和环境。 设计意图:把黑白两种颜色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认识黑色白色的美,向学生传达正确的色彩观,每一种色彩都有独特的美感,黑色和白色亦是如此。 ②新授 1.带领学生欣赏教科书中的作品,并进行赏析。 2.运用多媒体课件观看制作过程。

现代启示录观后感范文5篇 充满了矛盾与疑惑的世界,这就是怀疑论者的世界。如果还要讲下去,将会有无 穷无尽的疑问,因为在这相对的世界上要寻找一件足以立足的绝对的事物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假设它存在。虽然不可能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不过怀疑论者却总是可以否定 一件事。以这部电影来看,当站在某种价值观的立场上去评判其他价值观念时,不可 能得到真理。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2018科学启示录》观后感 中国人学了几百年,其实很难说我们是否学会了真正的科学精神。遥望西方的这 若干年,我们了解到一些因素或许促使了他们在近现代的强盛,比如民主,比如市场 经济,比如马列主义,再比如科学。我们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挣扎,挣扎的不仅仅是 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也包括它们与自身文化的冲突和取舍。对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而言,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从影片来观察这段历史,我们发现有那么一些时期,我们社会精英,包括知识 份子,他们凭借一种对国家民族的情怀和理想,专心致力于向民众传播科学的思想和 理念。 而在看完了《科学启示录》之后,我对一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在该片的前期准备中,制作团队邀请了近百位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参与,拍摄 行程上万公里,东到上海,南达福建,西至新疆,并远赴英国、美国等国家进行采访 和拍摄,历时3年艰难创作,可以说《科学启示录》获得的这些资料更加真实,更加 具有时效性。它让我们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去了解了世界,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我们中 国在世界发展的变换中所经历的,所改变的,所思考的。 不论是自十五世纪早期起,发生在全世界各地由科学发展引起的人类思维的几次 重大转变,还是14世纪到17世纪末西方世界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科学革命。不论是中国的日甲午战争爆发,科举制度废除,新兴的留学热潮,还是经过新文化运 动洗礼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教育和科学发展所作的思考。不论是二战后,在原子武 器的巨大毁灭性以及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压力下,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作出历 史抉择,还是人们继续追寻着一个又一个关于科学的答案。在这其中那个,我们看到:每一个时期,都是我们学习的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拥有着它的利与弊,但我们不可否

《黑与白》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设计思想:按照美术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为了能顺利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情境魔术导入,再以黑与白颜色相互转换图片效果设问,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接着欣赏黑白装饰画,阔宽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激发创作灵感,大胆尝试黑白色绘画效果,最后拓展应用,提高审美的意识。 教材分析:《黑与白》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六课,属于造型表现、欣赏评述领域,本课教学重在运用黑白色转换、表现不同的画面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造型和色彩基础,学生对美术课充满兴趣,但这个年记的孩子又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讲授时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创造一个快乐有意思的课堂教学环境。教法学法: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我采用创设情境、观察探究、合作交流、欣赏实践、归纳拓展五部教学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色与白色独特美 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灵感。 2、过程与方法:总结黑与白不同形式图形的特点,学生能够掌握黑与白图 形的创作要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大胆用黑与白色来表现不同画面效果,增强感受 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各种黑白图形,了解黑色与白色在画面中相互转换的效果,感受到黑色与白色的装饰美,掌握设计要领。 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设计一幅有创意的黑白画。 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多媒体资源、经典黑白组合图片,示范作品等。

现代启示录——课程:痛苦–影评 我看的是加长版,全片202分钟。私以为《现代启示录》是男人成长必看的经典,但对一姑娘来说,太沉重太痛苦了。科波拉想要表达的精神我看懂了,可90分钟可以讲完的故事,硬生生演了三个多小时。影片的类型可以算为公路片,通过一行人的所行所见,反应越南战场的真实情况,并揭示战争对于人类的摧残。影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威尔德接受任务、遇见基尔高空军团、兔女郎和劳军晚会、与兔女郎发生一夜情、美军在湄公河上的最后一个据点、法国人的晚餐以及最后杀死目标。每一部分之间通过队员们之间的对话或者故事做串联,通过这些部分结合成一部超长的“越战见闻录”。 Willard:Saigon... shit!I'm still only in Saigon... Every time I think I'm gonna wake up back in the jungle. When I was home after my first tour, it was worse. I'd wake up and there'd be n othing. When I was here, I wanted to be there; when I was the re, all I could think of was getting back into the jungle. I'm her e a week now... waiting for a mission... getting softer; every mi nute I stay in this room, I get weaker, and every minute Charli e squats in the bush, he gets stronger. Each time I looked arou nd, the walls moved in a little tighter. 一个体会过战争残酷的人也许想着的是逃离,一个深陷战争咒语的人却可能会自溺于战场。威拉德就属于后者。他对故乡有所不满是因为他都缺少三样东西:金钱、名誉、女人,于是他出发了。典型的英雄三部曲:出发→完成→返回。而英雄们出发的结果都是:获得的一个比一个少,失望却一个比一个大。 在影片的开始,在战场轰炸与威拉德毫无表情的溶镜中,The Door的那首著名的《The End》伴随着直升机像是有了知觉一样的悸动声,缓缓唱起,美轮美奂,导演似乎要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结束。https://www.docsj.com/doc/ea17892267.html, Kilgore:You either surf or you fight.

《黑与白》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难点: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课前准备: 教师: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 学生: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出示一张白纸和一张黑纸,教师分别在白纸上点上黑色的点,在黑纸上点上白色的点。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是黑色的? 找一找在我们身边什么又是白色的? 3.在我们生活中,黑与白的事物有什么特点。 (1)强烈的对比,相互衬托,可以把彼此变得更加明显。 (2)能够更好地区分。 (3)显得更加庄重,严肃,纯洁。 小结:黑与白是相对的,没有黑就没有白,黑色与白色的组合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神秘而有趣的黑白世界。通过观察和回忆,寻找、认识生活中的黑与白,了解并发现黑与白事物的特点。 激发学生对黑白世界了解和探究的愿望。 (板书课题)----------------黑与白 1.欣赏黑与白: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 (2)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鸟与鱼;

(3)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 2.交流探讨:由黑与白组成的画面有什么特点? (1)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2)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可以重复,造型简洁。 (3)黑白表现出来的线条流畅。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通过分类欣赏,让学生了解黑白图形应用比较广泛,它们之间的转换会产生意想不到视觉效果,初步感知黑白图形表现出来的美感。 2.教师演示《鲁宾杯》的制作方法 仔细观察,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表现黑白图案的? (1)将黑纸对折 (2)在对折的纸上画出并剪出脸形 (3)将剪出的黑色图案贴在白纸上 3.欣赏作品,观察思考课本中插图。 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还有哪些方法能够表现黑白图形? 4.相互交流: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黑与白组成的图画?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