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指导思想

4规划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4.1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发展区域经济为出发点,以企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生产和创新型利用为支撑,以循环发展为原则,以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实现低碳旅游为目标,为景区提供权威的基础支撑和方向引导,将***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成为***县旅游的亮点和河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政策支持、招商引资,科技植入等方式,建设省内独具特色的“观光、娱乐、疗养”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区,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利用其资源、区位优势,加强城乡资源交流,带动提高周边地区农民的收入,达到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市国民经济结构中重要支柱产业的目的。4.2发展目标

根据***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并考虑到***县旅游发展的可能预期,对***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预测如下。

4.2.1总体目标

利用已有资源,借助“观光、娱乐、疗养”这一主题的多重内涵,发挥区位优势,通过以旅游业带动周边农业。以品牌吸引客源的方式,大力发展休闲文化去,立足建成省内领先、辐射全省的集观光、疗养、娱乐、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中心。并实现建设AAAA级旅游休闲度假区,河南省最负盛名的原生态养生基地近期目标,以及依托***景区实现建设5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的远期目标。在国际、国内两大旅游客源市场中,以开发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在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中,近、中期又以开发***周边城市周未短期休闲度假和节假日观光旅游者、学生旅游群体、长期居住在郑州、武汉消费水平较高的观光旅游者和家庭式散客、会议旅游者为主。

4.2.2经济目标

通过对旅游景区合理科学的规划,交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体系的完善,旅游真传和推介工作的加强,***景区的旅游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将不断得到提高,进入正常运营后,年收入将达到3000万以上。

4.2.3社会目标

通过对***景区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规划开发,进一步加强对周

边的旅游辐射力,提高当地就业率,提高周边居民的收入,增加人们的休闲乐趣。以惠民为宗旨,带动当地文化、教育、卫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为***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4.2.4环境目标

环境是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各种等级景区的旅游活动都在此大背景下展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首要印象也是该地区环境的好坏。因此,要通过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对***景区建设的分步实施,使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生态保护达到良性互动,不急功近利,不以牺牲环境为旅游开发的代价。增加绿地覆盖、净化环境,使天蓝、山绿、水清,不仅使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得到延续,也会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最终达到本地旅游业和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4.3发展战略

4.3.1政府主导战略

政府主导型战略是以政府总体规划或通过制订产业政策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干预旅游产业的成长与发展的一种模式。实行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有利于全面发动社会力量,在短时期内加大旅游发展的力度,加快旅游发展的速度,快速推进旅游产业成长。对于市场经济不发达、综合实力不强的大多数区域来说,旅游产业发展都是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由政府出面组织资源开发,推动旅游建设,进行市场营销。我国旅游业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是行之有效、适合我国旅游产业特点的战略思路,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3.2区域联合战略

旅游业的发展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发展战略应该服从于区域发展的战略,在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培育旅游发展的整体动力。通过实施区域旅游联合发展战略,可以在更高层面上更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针对同类资源或同质市场合作开发,共同促销;可以在共同致力于区域旅游的联动发展中,打破行政和部门的界限,减少内耗,形成旅游发展合力,获得共赢;有利于构筑开放高效的区域信息平台和旅游市场网络,联手打造和共同推介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提高旅游区域整体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4.3.3品牌营销战略

从资源优势到产品优势进而到品牌优势,是资源产品化和产品市场化的必要步骤,也是发展战略的需要。自然资源的深层开发重点在于完善设施和服务以及环境的综合整治;人文景观应从固定的陈列观光型向表演欣赏型、主体参与型发展,增加娱乐性和可参与性。这不仅指导产品设计向新、奇、特、异、名等市场需求方向发展,而且容易提高产品品牌的社会知名度,进而提升品牌的社会美誉度,占领忠诚顾客群的心理制高点。也只有树立和发展旅游品牌,才能真正做到以品牌为标志,以名牌带市场。

4.3.4社会化发展战略

在争取旅游扶贫基金的同时,要提倡以多元投资开发和资本运营为主的旅游社会化发展战略,将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业发展作为全社会共同的事情来抓。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投入旅游业,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入旅游业,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形成一个社会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良好发展局面。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 在公共政策的角度下讨论城市规划,从单纯的物质形态设计逐步深入转变对社会内在问题的分析、理解,直到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技术等方面得问题。 标签:公共政策概念演变城市规划 一、序言 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聚居模式的变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进行工作和生活。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掀起了各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浪潮。城市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却是以牺牲人类的生存空间位代价。随着城市的不断向四周蔓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口爆炸、交通拥挤、空气混浊、传染病肆虐、农田绿地不断被蚕食、河流等水资源日见匮乏、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问题,关键要解决好城市问题,针对城市运营中产生的“城市病”,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具体来说,城市规划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核心,摒弃以往城市发展缺陷,由政府权威智能部门依据现在有的资源技术手段,确定城市性质、规模,科学的预测城市发展方向,对当前城市土地和各项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控制,协调城市发展布局,以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践活动。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良好的城市规划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使城市物质环境协调发展,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城市伴随着城市规划观念的变迁和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前进。 二、规划理论演变过程 城市规划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从蓝图转变为一个过程,即由技术性规划向政策性规划转变。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城市规划是被视为放大的建筑设计。二战后到60年代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规划仍旧和单体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直到1969年,麦柯劳林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统探索》出版,标志着城市规划已经由“物质形态设计”的“艺术”转变为“系统理性”的“科学”。无论是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的城市规划,还是“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都认为城市规划需要依靠具备相关知识技能或是具备科学系统分析和理性决策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随着城市的社会问题得到人们的重视,体现多元民主、公众参与、平等协商等城市规划内在价值要求的“公共政策”性规划渐渐取代了纯粹意思上的“技术”性规划。 在现代城市规划工作中,虽然有许多技术工程问题需要研究,但这些只是实现城市规划的局部手段,不是全部,分析和解决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才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现代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的干预是为了社会公众

城市规划实务

规划师——规划实务 一、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要点 1、是否符合国家、区域对本地区城镇发展的战略要求 2、是否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城镇发展战略的依据是否充分,目标是否可行 3、城市化水平及各城镇的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结果是否合理 4、城镇布局是否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地区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城镇的等级、职能的确定依据是否 充分 5、区域性交通网络布局是否合理,与区域外的交通现状及规划有无衔接 6、区域性能源供应、水资源分配、防灾规划等基础设施规划是否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7、是否与更大范围及相邻区域的规划衔接,是否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进行衔接 8、规划内容是否齐全,文字、图纸成果是否规范 ?方案评析一般着重于:规划构思、分析论证、功能划分、空间组织、环境景观、生态系统、地方特色、综合交通、重要基础设施、保障设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 ?实例评析要点 1、布局结构:是否合理,与自然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的关系,中心城区的地位和作用 是否发挥 2、产业结构(职能结构):产业布局是否恰当,产业发展是否与市(县)情、自然条件相背 3、等级结构: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 4、区域交通:是否合理(路网过密还是过疏;环路有无必要;高速公路选线是否恰当;路网与城镇 发展是否有机联系;有些公路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 5、市镇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和自然条件是否相背 6、生态环境:主要是工业、港口和风景区、水体等生态保护区的关系,污水厂和水源的关系等 7、文字与图面是否一致,图纸是综合性还是单项内容规划

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管理制度

乌兰察布中联水泥企业标准 WLGL-RS002 员工职业发展管理规定 2012年09月01日发布 2012年9月10日实施乌兰察布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乌兰察布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标准体系标准之一,本标准是公司开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行政人事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部门:行政人事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南子文 本标准审核人:孙旭河 本标准批准人:孙荣泽 本标准首次发布。

员工职业发展管理规定 1目的 建立员工晋升渠道,完善员工发展职业通道,促进人力资源与工作岗位的合理匹配,帮助员工实现其职业目标,促进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术语 员工职业发展管理:是指组织和员工个人对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的一个综合性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员工的职业发展自我管理,员工是自己的主人,自我管理是职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是组织协助员工规划其职业生涯,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轮岗等发展的机会,促进员工职业目标的实现。 4职责 4.1行政人事部负责员工职业发展管理标准的制定,根据员工的个人品质、知识技能、当前业绩、发展潜能实施人力资源规划。 4.2各单位负责落实管理内容,指导帮助员工实现其职业目标。 5 内容与要求 5.1 员工职业发展管理 5.1.1建立企业的职位结构 5.1.1.1 清晰的职位结构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一系列岗位变动的后面,对员工是职业发展的机会。职位增、撤、合并或人员发生异动,各单位必须认真履行审批程序,及时调整部门岗位结构和人员分布(5个工作日内完成),并与行政人事部及时沟通反馈。 5.1.1.2岗位说明书是岗位分析的结果,从招聘、人员配置到绩效考核、薪酬管理,都是重要的依据。各单位应按照岗位要求及时做好岗位说明书编制与改进修订,通过岗位说明书让员工明确工作职责权限、任职要求、业绩的衡量标准、岗位价值、汇报关系、工作环境等工作特点。 5.1.2 职业发展路径 5.1.2.1打破传统的独木桥式人才晋升方式,实行“H”型双轨并进、相互联动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员工既可以走管理系列,承担更多责任来实现职位晋升;也可以走专业技术系列,成为各专业的行家里手。同时也可以走普通岗位类,成为平凡岗位的佼佼者。 5.1.2.2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建立员工发展三条通道:管理系列通道、技术系列通道、业务系列通道。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52414教学提纲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52414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建议) 第一部分总论 一、公司发展规划指导思想 公司秉承实事求是的负责原则;平稳发展、循序渐进的稳健原则;专业化做强的专注原则;变革发展的生存原则;把握行业本质,使企业在这样的一个变化多端、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里,能更好地应对环境的变化,拥有强有力的组织行动;内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适当的规模下,能够享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取更高的利润;对市场具有更灵活的应对能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得企业不但能生存下来,而且企业的价值能够增长,收益能够增加,风险能够降低,能够更好地长久发展。 第二部分发展规划内容 今年是公司的攻坚年,公司必须要解决这几大问题:市场开发,技术研发,资金筹措。同时为了企业长远考虑,从今年开始需要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刻研究,力争实现企业的年度发展目标。 一、人力资源建设 公司将在未来五年内根据公司经营业务发展需要重新调整企业组织机构,优化职能部门的设置,根据部门职责合理配置人员,完善“定岗、定编”工作。 公司现有人力资源体系处于初级阶段,运作需要的制度、流程、表格不太完善!稳妥做法应该是需要脚踏实地,把人力资源基础工作夯实,按事物发展规律,逐渐向更高一个层级发展,逐步实现更高层次战略规划、绩效考核、人力资源开发。 加快人才引进,打造专业化的员工队伍。 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储备、晋升机制。加快青年员工技能业务培养和年轻的管理人才储备。公司拟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加强青

年员工技术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老师傅带教学习和理论知识培训的方式,使年轻人尽快掌握实践技能,在工作当中独当一面。 同时,建立青年管理型、技术人才培养储备机制,挖掘和培养有责任心、德才兼备的青年管理人才,并通过轮岗、见习助理等方式为他们搭建发挥自身才能 的平台。结合绩效考核机制,为有上进心、有才能、希望成就一番事业的优秀青年员工,建立一条从普通员工到助理到班组/部门负责人甚至到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平公正的晋升通道。并且力求在员工当中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促进人员素质的共同提高。 建立和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公司拟运用专业的人力资源工具建立健全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把绩效考核作为公司了解员工工作能力和工作情况的渠道,为员工奖励和晋升提供较为客观地依据,同时也能帮助员工了解自身能力,激励其不断改进。 针对公司不同岗位和不同管理层面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方法,充分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考核工具,建立一套量化、客观、公正、科学的考核制度,先从中层管理人员实施,进而推广到所有岗位。 二、技术研发 公司将在未来五年内重视对科技进步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公司广大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鼓励施工管理人员努力钻研技术,引导部分管理人员走技术路线,公司将成立自己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开展技术学术活动,并且将一部分技术专才评为公司级技术专家、分公司级技术专家并享受专家补贴,创造更好的条件使他们研究、开发、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并及时解决工程项目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除此之外,公司年终将要举行科技进步大会,对当年所获得科技进步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摘要:信息化的目标不能从信息化本身去寻找,而要从达成管理目标去寻找业务导向。从一纵一横两个角度来分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资源共享”作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信息化规划 信息化建设水平衡量着企业管理工作现代化程度,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因此,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支持企业业务发展规划的要求。我们可以将“战略驱动,信息化的目标不能从信息化本身去寻找,而要从达成管理目标去寻找业务导向。从一纵一横两个角度来分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资源共享”作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 企业信息化规划要遵循的原则一般有以下几点: (1)信息化规划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充分考虑到企业各项业务与管理的发展方向,避免陷入脱离企业发展目标只进行盲目建设的困境。只有与企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地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2)注意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信息化规划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避免出现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局面。但同时也要考虑到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确保实现既定目标和满足未来5年左右业务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不可盲目地追求最新技术,增加项目的实施风险。 (3)统筹兼顾信息共享与数据安全。在规划的制定中,一定要坚持信息共享的原则,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注意信息的安全问题。做到二者之间的有效平衡。 (4)信息化规划必须全面细致,合理指导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4信息化规划的方法 信息化规划需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吸收同类型企业信息化成功的经验,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提出企业信息化的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同时还要提炼出信息化的目标及整体战略,能够全面而系统地为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做好铺垫。信息化规划需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调研工作。前期调研工作包括对企业信息化现状和形式等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这是信息化规划的前提。因而。这一步在整个信息化规划制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调研所收集的信息与企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最终版)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 (最终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 目的和依据 (1) 1.2 相关释义 (1) 1.3 适用范围 (1) 1.4 基本原则 (1) 1.5 工作责任划分 (2) 第二章职业生涯规划的组织管理 (3) 2.1 管理制度 (3) 2.2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子系统的建立 (4) 第三章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5) 3.1 基本规定 (5) 3.2 具体操作程序 (5) 第四章职业发展通道 (7) 4.1 基本规定 (7) 4.2 管理、行政辅助职系发展通道 (8) 4.3 技术职系发展通道 (10) 第五章员工开发措施 (13) 第六章附则 (15) 附录1: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表 (16) 附录2:员工能力开发需求表 (19) 附录3:员工自我评估练习模板 (22) 附录4:人员接替计划图示例(示意图) (23) 附录5:管理人员晋升申报表 (24) 附录6:技术人员晋升申报表 (26)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和依据 第一条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伟诚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实现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深化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本公司的人才;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使员工发展与公司发展保持一致,制定本制度。 1.2 相关释义 第二条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指个人发展和企业相结合,对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使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自我规划管理,员工是自己的主人,自我规划管理是职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是公司协助员工规划其生涯发展,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轮岗等发展的机会,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1.3 适用范围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1.4 基本原则 第四条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员工设立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二)长期性原则: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贯穿员工的职业生涯始终。 (三)动态原则: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规划的指导思想样本

5 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目标任务 5.1 规划范围和水平年 5.1.1 规划范围 邻水县农田水利综合规划覆盖全县45个乡( 镇) 522个村, 总覆盖面积1919 .45km2, 至底, 邻水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5201处, 其中: 水库66座( 中型水库2座, 小( 一) 型11座, 小( 二) 型53座, 总库容7996万m3, 设计灌面34.87万亩, 有效灌面28.21万亩, 保证灌面11.28万亩; 山坪塘3488处, 蓄水5515万, 设计灌面5.74万亩, 有效灌面5.5万m3; 石河埝228处, 有效蓄水402万m3, 有效灌面1.26万亩; 引水渠埝592条, 其中万亩以上引水大堰2条, 总长1126.8km, 引水量1911万m3, 设计灌面5.74万亩, 有效灌面4.57万亩; 水轮泵、机电提灌站261处, 渠系配套整治和新建2726.0km。 规划重点是范围区域内的中小型农田灌排( 含县域内中型灌区的田间工程、5万亩以下的中小型灌区及灌溉片、塘坝、水池、水窖、小型排灌站和控制面积3万亩以下的排水沟及配套建筑物等) 。 5.1.2 规划水平年 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结合邻水县的实际情况, 规划基准年为 ; 近期规划为 , 中期规划为 , 远期规划为2020年。 5.2 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和水利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按照水利行业的治水新思路, 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 统筹使用各类涉水资金, 统筹安排当前和长远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适度增加灌溉面积,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 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全面提高农田水利资金效益、灌溉水利用率和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

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篇一:2014学年班主任工作计划 2014学年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会做人”为核心,以磨练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习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抓好常规,使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形成稳定向上的状态。 二、班情分析 全班现有学生43人,其中男生25名,女生18名。总体情况上,女生在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上已经基本稳定,男生中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在行为习惯上还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状态,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还有较大距离。本学期将重点从身边的问题抓起,教会他们明辨是非,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良好的习惯,遇见错误的行为应该如何应对等具体措施,抓好他们的养成教育。 三、工作目标 全身心投入、全方位跟进,加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注意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做好学生心理疏导,树立好的榜样,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 四、具体措施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学会学习。作为班主任,首先就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然后去采取相应的思想教育方法。多跟进,多谈心,及时解除他们思想上的问题,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去面对生活、面对学习。为克服学生在学习上过分依赖老师的心理,尽快教会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本学期,我将分期分批主办学习方法讲座和论坛,请一些学习独立性强,有较好学习方法的同学现身说法,并且把搜集来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他们,使同学们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二)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和立志教育。 注意各方面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具体措施有: 1、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完善管理制度,对每天班级各方面情况实行会诊,建立值日班长记录,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及时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2、开展各类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理想教育和立志教育,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3、调整和强化班干部队伍建设,使班干部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力军。 4、定期表彰班级的各类先进,弘扬班级正气。每月民主评议出班级的“明星队员”。表扬先进,使他们成为班级同学学习的榜样。 5、营造班级文化环境,做到文化育人。 (三)家校联手,共同帮助学生成长。 借助家长的力量,共同帮助学生成长。 首先,班级各课老师要经常互通信息,协调立场,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教育每一位学生,避免因为标准不同而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其次,班主任与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生活常态,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够较为顺利地成长。篇二: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确立以德治校、以法治校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深化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

关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若干思考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23-0007-03 关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若干思考 收稿日期:2011-05-02 作者简介:孟江平(1982-),男,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00 孟江平 摘 要:结合国内城市规划处于转型期的现状,针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城市规划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及其地位和作用,并阐述了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绩效,指出应及时建立约束机制,引入政策评估体系。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地位,作用,绩效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城市规划正处于转型期,随着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 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的认识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接受。特别是《城乡规划法》在提高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规划管理、加强公众参与与监督等方面的相关规定,愈发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然而结合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及 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实践所体现出来的特征我们发现,中国的城市规划改革之路还任重而道远,至少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规划代表的 “公共利益”纵观历史,早期的传统规划师是将规划和政治分开来区别对 待的。认为规划就是价值中立的理性工具, 美国规划管理学者曾经说 :“规划……可以超越卑鄙的政治。”然而,现实中的规划要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规划要面对的城市系统极其庞大, 牵涉到的利益关系又错综复杂,每个利益主体都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与权力。而规划的对象又是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资源的分配只有在利益主体间不停的讨价还价中才能达到最终的平衡。但是利益主体之间又并非是势均力敌的协商关系,总有一方占据着主动,支配着整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成为判断与决策 者, 而另一方就成为被决策者。而这个价值判断与决策的过程就是政治。城市规划的政治性体现了一般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公 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制定的, 为解决公共问题、保护公共利益,对社会价值所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是一个保障社会公平 与公正的行动方案、计划和规划等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光塔”庄重古朴,“蟠龙塔”轻巧秀丽,两塔遥相呼应,互为衬景,双 塔竞秀成了蟠龙山公园的一大景观,使龙城景观格外生辉。采用现代建筑材料重建的蟠龙双塔已成为柳州市的标志性景观和重 要的文化窗口。柳州蟠龙山文化公园分佛教、 道教、儒家、上古、地方等文化区,浓厚的宗教色彩,引来八方朝者,终日烟香雾绕。在柳江南岸的蟠龙山与灯台山之间重建的新文庙以仿古形式修 建,占地约20亩,西连蟠龙山瀑布广场,东为待修建的窑埠古街,与周边的蟠龙双塔、王氏山房、回族墓地、“天山万里”摩崖石刻等 文物古迹一道, 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c.生态———以植物为背景,以水景为造景特色,注重景观生态设计与滨水景观的营造,体 现生态休闲的自然山水空间。柳州蟠龙山文化公园围绕大型人工瀑布群,在蟠龙山、灯台山之间的空地上进行植物造景,强调公园绿化与外围背景山体的渗透和协调,配置色彩丰富,造型美丽的本土植物, 如种植以小叶榕、竹类、棕榈科植物为主干景,配置其他乔木和时令花卉,铺设草坪,营造绿色景观,既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又能表现地域特色。 4启示 21世纪的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对地域文化延续的载体,过分痴 迷于全球性的科技文明,并不符合将各族文明多元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地区、各个城市都应该探索各自的发展规律,拟定各自 不同的发展模式。一个能够为我们提供认同性的景观环境应该是环境上、文化上、象征意义上的表达,是独特文化形成的。文化形成的景观不仅仅只是视觉风格上的事情,而是文化、人的行为、环境等因素完整融合的产物,独特的文化特性或风格不是可以刻意模仿和贴在设计表面的,它是深深地融入独特文化模式的结果。只有尊重本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遵循本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内涵,使文化在景观设计中释放出鲜活的、独特性的魅力,让地域文化的营养赋予创作的作品以生命。参考文献: [1]Simonds ,J.O.Landscape Architecture :A Manual of Site Plan-ning and Design [M ].New Fork :McGram-Hill ,1997. [2]李洁.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组合观念[J ].山西建筑,2010, 36(22):36-37.[3]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 ]. 建筑学报,2000(15):77-78.[4]吴良镛.“山水城市”与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纵横谈[ J ].建筑学报,1993(6):29-30.[5]设计尊重自然———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http ://www. ddyuanlin.com /html /article /2007-08/07/18310.html. On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regional culture LI Hong-jian Abstract :Taking Panlongshan culture park in Liuzhou as the example , the paper from the natural ,the social and humanistic attributes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landscapes design ,illustrat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modern landscapes design for the regional culture ,so as to inherit ,ex-tend and develop the regional culture. Key words :landscapes design ,regional culture ,park ,humanistic attribute · 7·第37卷第23期2011年8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7No.23Aug.2011

湖南省2017年《城市规划实务》: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试题

湖南省2017 年《城市规划实务》: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 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居住区规划的作用____ A :在一定的居住生活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生活方面需求的考虑和确定 B: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 C:在一定的居住生活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 D: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生活方面需求的考虑和确定 2、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在组团用地构成中,下列各项用 地指标哪一项是错误的___ A :住宅用地75%?85% B:公建用地6%?12% C:道路用地7%?15% D:公共绿地3%?6% 3、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___ ,全面准确为可持续发展下了定义。 A: a. 《全球21 世纪环境报告》 B: b.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对策》 C: 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 d. 《人类环境宣言》 4、运用土地级差的原理,合理确定____ 是城市规划经济性的体现。 A: 土地使用性质 B:选择建设用地地址 C:建筑容积率 D:建筑密度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于国有土地,__ 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 A :未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 B: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 C :朱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 D:未将规划条件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 6、2000 年,春兰集团决定将总部迁到上海,而生产基地仍留在江苏省泰州,这 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城市发生了_____ 变化。 A :经济空间结构重组 B:性质 C:区域地位 D:产业经济结构 7、.中等城市干道网密度规范规划一般选用___ A: 3%?5%

“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企业“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我国经济战略抉择,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式的新变化,转变经济工作重点的方向,7个方面的新举措: 1.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3.扩宽市场准入,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健全土地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4.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导向、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导向作用、统筹政策手段、完善考核评价; 5.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机那里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6.在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农民财产权利、农民生产要素权益、城镇化等方面,探索健全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路子,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7.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放宽投资准入、发展自由贸易园区、扩大企业级个人对外投资、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加快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企业“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指导原则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时企业发展的灵魂与纲领,指引企业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业务领域,指导企业资源配置,指明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措施。有利于建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从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有利于履行社会责任,扩大社会责任,扩大就业,保护资源和环境,充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般认为,战略管理要遵循以下五条原则:适应环境原则;全员参与原则;整体最优原则;反

2018年注册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实务知识要点归纳

2018年注册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实务知识要点归纳 一、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要点 1、是否符合国家、区域对本地区城镇发展的战略要求 2、是否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城镇发展战略的依据是否充分,目标是否可行 3、城市化水平及各城镇的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结果是否合理 4、城镇布局是否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地区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城镇的等级、职能的确定依据是否充 分 5、区域性交通网络布局是否合理,与区域外的交通现状及规划有无衔接 6、区域性能源供应、水资源分配、防灾规划等基础设施规划是否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7、是否与更大范围及相邻区域的规划衔接,是否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进行衔接 8、规划内容是否齐全,文字、图纸成果是否规范 ?方案评析一般着重于:规划构思、分析论证、功能划分、空间组织、环境景观、生态系统、地方特色、综合交通、重要基础设施、保障设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 ?实例评析要点 1、布局结构:是否合理,与自然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的关系,中心城区的地位和作用是 否发挥 2、产业结构(职能结构):产业布局是否恰当,产业发展是否与市(县)情、自然条件相背 3、等级结构: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 4、区域交通:是否合理(路网过密还是过疏;环路有无必要;高速公路选线是否恰当;路网与城镇发 展是否有机联系;有些公路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 5、市镇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和自然条件是否相背 6、生态环境:主要是工业、港口和风景区、水体等生态保护区的关系,污水厂和水源的关系等 7、文字与图面是否一致,图纸是综合性还是单项内容规划 8、配套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教育、文体、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市场体系等) 9、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否过高 10、是否充分考虑了制约因素(水资源、地震带、防洪等) 11、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处理是否恰当(有无道路不衔接的问题) 二、城市用地条件分析 1、避免各种灾害区 2、避让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区、军事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 3、城市新建用地要考虑地形,地形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地区不应作为建设用地 4、城市新开发的地区应与旧城区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5、新开发的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用耕地,特别不能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 6、充分考虑经济因素 三、总体规划——方案评析要点 1、是否与相关规划有较好的衔接,把握了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城市性质的描述是否准确地体现了城市发展的主要职能,论据是否充分 3、城市发展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与城市的主要职能相匹配,是否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是近十几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所谓生涯,是指个体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而组织生涯管理是组织生涯发展计划和个人生涯发展计划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结果。它通过组织生涯管理系统以达到组织人力资源需求与个人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以下笔者就这两个方面进行扼要的描述。 职业生涯管理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和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来实现个人的发展愿望。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目的,它是通过个人发展愿望与组织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实来体现企业的发展。 一、个人职业生涯管理 1、企业职业管理 它是通过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以求组织的持续发展,实现组织目标。因此,职业管理作出假定:只有组织员工的卓越发展,才有组织的目标实现。职业生涯是引人、育人、用人、留人的有效手段。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的情况下企业能否赢得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情感;一个关键就在于其是否为员工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获得一个有满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位。可以说,企业在筛选、培训以及绩效评价等工作中,实际上扮演着两种角色。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为企业寻求合适的工作人选并使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另一种角色是确保员工能够长期受到企业的关注与培养,为每一名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2、职业发展周期 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都需要经过几个阶段,个人需要依据职业发展周期调整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职业偏好。个人的职业发展周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下降阶段。虽然从原则上可以把职业生涯发展周期分为以上五个阶段,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周期都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和逐步形成价值取向和偏爱。个人入职后也会和企业所提供的职业管理联系起来,这正是企业HR 部门要重视和给予相应的策动和帮助的。 3、职业发展趋向 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其具体的表述可归纳为决定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六种基本的"人格趋向"。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全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水利专项规划报告 前言 水利血防是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水利工程,实施以环境改造灭螺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几十年来,水利部门十分关注血吸虫病的防治问题,通过河流综合治理、灌溉渠道硬化、涵闸改造、小流域治理以及人畜饮水等一系列水利结合灭螺的工程措施建设,在防止疫区钉螺孳生,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我国血吸虫病的疫情回升明显,对人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威胁。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当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胡锦涛总书记近期对血防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2004年2月,国务院成立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5月召开了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吴仪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要求有关部门和地区尽快确定并实施综合治理重点项目。 按照国务院关于血防工作的总体部署,水利部认真落实各项水利血防工作。及时召开了部长专题办公会议,讨论研究水利血防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建立了由水利部有关司(局)、流域机构和有关省水利厅领导组成的水利血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部署水利血防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水利血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全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水利专项规划报告(2004~2008年)》(以下简称《规划报告》)是根据国务院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4~2008年)》的要求,在水利部的领导和组织下,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承担编制,参加编

制的还有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水利厅。2004年3月以来,先后编制完成了规划任务书、技术大纲,开展了水利血防调研和基础资料收集等工作,在各省提出的水利血防规划成果基础上,8月中旬编制完成《规划报告》(送审稿),并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召开了审查会,根据审查意见,长江委组织各省对报告进行了全面修改,提出了《规划报告》的正式稿,并由水利部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受国家发改委委托,2005年6月中旬,中咨公司在北京对《规划报告》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意见,长江委又组织有关单位对报告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和修改。2006年3月和5月,水利部先后两次向国家发改委汇报了《规划报告》的修改情况,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意见,长江委再次对报告进行了全面认真的修改和完善,编制完成了本修订报告。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复习资料 填空 1.所谓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所经历的职业历程。 2.人职匹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条件匹配;特长匹配。 3.人们在择业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职业价值观,个人兴趣,特长。 4.构成职业选择的基本因素(或条件)有三个:职业能力;职业意向;职业岗位。 5.职业资本主要包括:职业行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6.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ictor H.Vroom)通过对行为的研究认为,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 小和期望值的高低,动机强度与效价及期望值成正品。 7.标准化职业生涯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能够加工所有相关信息,能够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在选择 时遵循着效用最大化原则。该理论主要代表是奇兰特的职业决策过程模式和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论。 8.三三三理论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 9.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性,组织性,时间性,动态性。 10.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模式,从个人与组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地位看,主要分为义务本位 模式、权利本位模式、权利-社会模式。 11.无边界职业生涯可以分为自愿无边界和非自愿无边界。 12.职业规划目标组合有三种方法:时间组合、功能组合和全方位组合。 13.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有宝塔形知识结构和蜘蛛网行知识结构。 14.职业形象: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担任职业角色的过程中所展示和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外部表 征,包括仪容(相貌,体形)、仪表(衣着服饰,气质修养)以及仪态(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等。 15.工作重新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四种:工作轮换、工作扩展、弹性工时和工作项目化。P154 16.职业选择决策:个人运用习得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完成职业选择的过 程。 17.个人职业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要素的开发与社会资本的开发。 18.自我要素的开发包括能力的开发、态度的开发和职业资本的开发。 19.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策略分为:工作策略、学习与培训策略、人际交往策略和工作-家庭平衡策略。 20.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是以自身的准确定位为基本前提的,在定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层面 的因素---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和环境层面。 21.职业生涯计划表中包含的内容划分为三个方面:职业,职业生涯目标,职业发展通道。 22.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包括的具体内容有:职业生涯阶梯模式、职业生涯阶梯方向以及职业生涯阶梯设 置等。 23.边界一般分为三种主要形式:物理边界、时间边界、心理边界. 24.保障系统涉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25.学习型组织必须经过五项修炼:个人熟练,心智模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26.纵观国内外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实践,主要有单阶梯模式,双阶梯模式,多阶梯模式,横向阶梯模式 四种职业生涯阶梯模式。 27.职业生涯发展基本上有三个方向,即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向核心方向发展。 28.职业生涯中期的沟通原则。沟通,是指两个或者更多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传递或者交换信息、 意念及观念的过程。 单选题 1.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的社会评价。 2.职业分类具有的基本特征:产业性,行业性;职位性(所谓职位是一定的职权和相应的责任的集合体);组群性;时空性。 3.职业具有以下特征:经济性;社会性(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技术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 4.我国学者在对中国社会阶层进行划分时往往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5.我国社会学家陆学艺在其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把当代中国人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 6.职业声望的调查与评价主要方法:自评法;民意法;指标法。 7.职业价值观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职业目标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及指导思想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及指导思想 新华社3月16日受权全文公布了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规划》),共计16篇、62章。 我国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为“一五”计划,然后以此类推。“十一五”开始称“五年规划”。我国已经编制和实施了11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是2011-2015年,所以我们称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一、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四个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从一开始就强调要增强规划编制的开放度和透明度。 第一个阶段是基本思路研究阶段。根据国务院的部署,70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对41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项研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底形成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文稿。 第二个阶段是中央建议制定阶段。从去年4月份开始,在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下,“十二五”规划建议起草组,历时半年制定并经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指明了方向。 第三个阶段是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阶段。中央建议出台之后,国务院成立了以发改委牵头、12个部门参加的规划纲要起草小组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整个编制过程中,还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电子邮件等方式,在全国发起了“共绘蓝图,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历时两个月,收到了64709份意见、建议。 第四个阶段是经全国“两会”讨论通过规划纲要阶段。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96.6%的(赞成2778票,反对59票,弃权38票)赞成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决议。吸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修订并正式公布的规划纲要与此前公布的草案相比共进行了38处修改。 从这四个阶段可以看得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 “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