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实验报告_实验四

实验报告_实验四

实验报告_实验四
实验报告_实验四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陈松 学 号:201322010244 指导教师:李恒 邮 箱:songxia928@https://www.docsj.com/doc/e318290289.html,

一、实验室名称:通信信号处理及传输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 基带载波调制技术实验

三、实验原理:

1、基带线性载波调制技术原理

数字信号载波调制有三种基本的调制方式:幅度键控(ASK ),频移键控(FSK )和相移键控(PSK )。它们分别是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参数如振幅、频率和相位,得到数字带通信号。在接收端运用相干或非相干解调方式,进行解调,还原为原数字基带信号。

数字调制技术可以大致分为线性和非线性的。在线性调制技术中,传输信号()t s 的幅度随调制数字信号()t m 的变化而线性变化。线性调制技术带宽效率较高,所以非常适用于有限频带内要求容纳越来越多用户的无线通信系统。 在线性调制方案中,传输信号()t s 可以表示为:

()()[]t f j c e t m A t s π2Re ?=

()()()()[]t f t m t f t m A c I c R ππ2sin 2cos -?= (4.1) 其中,A 是信号幅度,c f 是载波频率,()()()t jm t m t m I R +=是通常为复数形式的已调信号的复包络。

可见,载波幅度随调制信号呈线性变化。线性调制方案一般来说都不是恒包

络。有些非线性调制的载波,即可能是线性包络也可能是恒包络,这取决于基带波形是否经过脉冲成形处理。

线性调制方案有很好的频谱效率,但传输中必须使用功率效率低的RF 放大器。用功率效率高的非线性放大器会导致已滤除的边瓣再生,造成严重的相邻信道干扰,使线性调制得到的频谱效率全部丢失。最普遍的线性调制技术包括脉冲成形BPSK 、QPSK 和OQPSK 。

(1)、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

在二进制相移键控中,幅度恒定的载波信号随两个代表二进制1或0的信号

1m 和2m 的改变而在两个不同的相位间跳变。通常这两个相位差180°

。如果正弦载波的幅度为c A ,每比特能量b c b T A E 22

1=,则传输的BPSK 信号为: ()()02cos 2?π+=

t f T E t S c b b BPSK b T t ≤≤0(二进制的1) (4.2)

或者 ()()()002cos 22cos 2?π?ππ+-=++=t f T E t f T E t S c b b c b b BPSK

(4.3) b T t ≤≤0(二进制的0)

出于方便,经常将1m 和2m 一般化为二进制数据信号()t m ,它呈现两种可能的脉冲波形中的一种。这样传输信号可以表示为:

()()()02cos 2?π+=t f T E t m t S c b b BPSK

(4.4) BPSK 信号等效于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形,其中()t f c π2cos 相当于载波,数据信号()t m 相当于调制波形。

(2)、四相相移键控(QPSK )

四相相移键控是在一个调制符号中传输两个比特,因此其带宽效率比BPSK 的带宽效率高两倍。载波的相位为四个间隔相等的值,比如0、2/π、π和2/3π,

每一个相位只对应唯一的一对消息比特。这个符号状态集的QPSK 信号可定义为:

()()??? ??-+=212cos 2ππi t f T E t S c s s QPSK 4,3,2,1,0=≤≤i T t s (4.5) 其中,s T 为符号持续时间,等于两个比特周期。

QPSK 信号可以表示为二维星座图上幅度为s E ,相位分别0、2/π、π和2/3π的信号。从QPSK 信号的星座图可以看出,星座中相邻点的距离为s E 2。因为每个符号对应于两个比特,所以b s E E 2=,这样QPSK 星座中相邻两点的距离为b E 2。

相对BPSK 调制方式,QPSK 在相同的带宽内传输了两倍的数据,因此在相同的能量效率情况下,QPSK 提供了两倍的频谱效率。

(3)差分PSK

差分PSK 是相移键控的非相干形式,它不需要在接收机端有相干参考信号。非相干接收容易制造而且便宜,因此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在DBPSK 或者DQPSK 系统中,输入的二进制序列差分编码,然后再用BPSK 或者QPSK 调制器调制。差分编码后的序列{}k d 是通过对k m 与1-k d 进行模2运算,由输入的二进制序列{}k d 产生的。其效果相当于,如果输入的二进制符号k m 为1,则符号k d 与其前一个符号保持不变,而如果k m 为0,则k d 就改变一次。表4-1给出了按照关系式1-⊕=k k k d m d 由k m 序列中产生的DPSK 信号。

DPSK 发射机包括一个比特延迟单元和一个为了从输入二进制序列产生分编码的逻辑电路,其输出通过一个乘法调制器得到DPSK 信号。在接收机端,通过相应的处理过程,从调制的差分编码信号恢复出原始信号。

2、基带恒包络线性载波调制技术

许多实际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都使用非线性调制方法,这时不管调制信号如何改变,载波的幅度是恒定的。恒包络调制具有可以满足多种应用环境的优点,其中:可以使用功率效率高的C 类放大器,而不会使发送信号占有的频谱增大;

带外辐射低,可达-60dB 至-70dB ;可用限幅器-鉴频器检测,从而简化接收机的设计,并能很好地抵抗随机噪声和由Rayleigh 衰落引起的信号波动。

恒包络调制有很多优点,但他们占用的带宽比线性调制大。

(1)、频移键控(FSK )

在频移键控调制系统中,幅度恒定不变的载波信号的频率随着可能的信息状态而切换,以2FSK 为例,信息状态由二进制1和0表示,分别对应某个载波频率。根据频率变化影响发射波形的方式,FSK 信号在相邻的比特之间,通常呈现连续的相位。通常,2FSK 信号的表达式为:

()()ft t f T E t S c b b FSK ?+=

ππ22cos 2 b T t ≤≤0(二进制的1) (4.6)

或者 (

)()22FSK c S t f t ft ππ=-? b T t ≤≤0(二进制的0)

(4.7)

其中f ?π2代表信号载波的恒定偏移。

一种简单的产生FSK 信号的方法是,依照数据比特是0还是1,在两个独立的振荡器中切换。

更常用的产生FSK 信号的方法是,使用信号波形对单一载波振荡器进行频率调制。这种调制方法类似于生成模拟FM 信号,只是调制信号()t m 为二进制波形。因此,2FSK 可表示为:

()()()t t f T E t S c b

b FSK θπ+=2cos 2 ()???? ??+=?∞∞-ηηππd m k t f T E f

c b b 22cos 2

(4.8) (2)、最小频移键控(MSK )

相移键控和正交幅度键控信号在码元交替处发生相位突变,这意味着已调信号的功率谱的高频含量较大,这种信号通过频带受限信道,因高频分量被滤除和非线性,使信号的包络产生起伏,从而影响信号的解调质量。下面将讨论的

MSK(Minimum Frequency Shift Keying)是二进制连续相位FSK 的一种特殊形式。连续相位频移键控信号具有恒包络,频谱旁瓣小,抗干扰性能也较强,因此在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中应用较多。

最小频移键控(MSK)是一种特殊的连续相位的频移键控(CPFSK),其最大频移为比特率的1/4。换句话说,MSK 是调制系数为0.5的连续相位的FSK 。FSK 信号的调制系数类似于FM 调制系数,定义为()b FSK R F k /2?=,其中F ?是最大射频频移,b R 是比特率。调制系数0.5对应着能够容纳两路正交FSK 信号的最小频带,最小频移键控的由来就是指这种调制方法的频率间隔(带宽)是可以进行正交检测的最小带宽。如果

()()?=T

L

H t v t v 00

(4.9) 则两路FSK 信号()t v H 和()t v L 是正交的。

MSK 有时称为快速FSK ,因为其使用的频率空间仅为常规非相干FSK 空间的一半。

MSK 是一种高效的调制方法,特别适合在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它有很多好的特性,例如恒包络、频谱利用率高、误比特率低和自同步性能。

MSK 信号也可以看成是一类特殊形式的OQPSK 。在MSK 中,OQPSK 的基带矩形脉冲被半正弦脉冲取代。这些脉冲在b T 2周期中形状类似于St.Louis 曲线。考虑N 比特流交错的OQPSK 信号。如果用半正弦脉冲代替矩形脉冲,调制信号即为MSK 信号,N 比特流的表达式为:

()()()()∑-=-=102cos 2N i c b I MSK t f iT t p t m t S π()()()

∑-=--+1

02cos 2N i c b b Q t f T iT t p t m π(4.10)

其中

()??????????≤≤???? ??=other T t T t t p b b 0202sin π

(4.11)

其中()t

m

I 和()

Q

m t分别是双极性数据流的"奇比特"和"偶比特",以2/

b

R的

速率输入解调器的同步积分环路。应当注意MSK信号有很多种形式。例如,一种MSK信号仅使用正的半正弦脉冲作为基本脉冲,另一种可能会使用正负交替变化的半正弦脉冲为基本脉冲信号。然而,所有的MSK信号都是相位连续的FSK 信号,使用不同的技术以有效地利用频谱。

MSK信号可看作一种特殊形式的连续相位的FSK信号,MSK信号具有恒定幅值。通过选定载波频率为四分之一比特率(1/4T)的整数倍,可以保证MSK信号在比特转换处的相位连续性。

MSK信号具有以下特点:1)已调信号的振幅是恒定的;2)信号的频率偏移严格地等于()b T4/1相应的调制指数为0.5;3)以载波相位为基准的信号相位在一个码元期间内准确地线性变化2/

π;4)在一个码元期间内,信号应包括上载波周期的整数倍;5)在码元转换时刻信号的相位是连续的,或者说信号的波形没有突跳。(3)、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

在数字移运通信中进行高速率数据传输时,为了满足邻道带外辐射功率低于-80--60dB的指标,要求信号要有更加紧凑的功率谱。通过前面的介绍,从MSK 信号的功率谱可以看出。MSK信号仍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就是针对上述要求提出来的。GMSK调制方式能满足移动通信环境下对邻道干扰的严格要求,以其良好的生能在公共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被确定为欧洲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标准调制方式。

为了减小已调波的主瓣宽度和邻道的带外辐射,在平滑调频(TFM)调制方式中调制前对基带信号进行了相关编码处理。如果调制前对基带信号进行高斯滤波处理也能达到上述目的。这就是另一种在移动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恒包络调制方法——带高斯滤波的最小频移键控,简称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GMSK的基本原理是让基带信号先经过高斯滤波器滤波,使基带信号形成高斯脉冲之后进行MSK调制。由于滤波形成的高斯脉冲包络无陡峭的边沿,亦无拐点,所以经调制后的已调波相位路径在MSK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平滑。GMSK 将MSK信号的相位路径的尖角平滑掉了,因此频谱特性优于MSK和SFSK。

采用高斯滤波器进行预凋制滤波是因为高斯滤波器具有以下特性:1)窄带锐截止特性,以便抑制高频分量;2)冲激响应过冲量小,以防止过大的瞬时频偏;

3)滤波器输出冲激响应曲线下的面积对应于2/π的相移,以使调制指数为0.5高 斯低通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为:

()??????????? ??-=2exp t t h απαπ

(4.12) 显然()t h 不是时限的,但是随2t 按指数规律迅速下降,可近似认为其宽度有限。傅里叶变换后可得:

()()22exp f f H α-=

(4.13)

高斯预调制滤波器的脉冲响应: ()?++??????????? ??-=222exp 1b b b b T T T T b d T t g ταπταπ

(4.14) 四、实验目的:

1. 研究相移键控的线性载波调制技术原理;分析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四进制相移键控(QPSK)技术的原理;分别观察BPSK 、QPSK 调制信号的波形及频谱,比较BPSK 和QPSK 两种线性调制技术间的功率效率和数据带宽比。

2. 研究差分相移键控的线性载波调制技术原理;分析差分二进制相移键控(DBPSK)、差分四进制相移键控(DQPSK)技术的原理;分别观察DBPSK 、DQPSK 调制信号的波形及频谱,比较DBPSK 和DQPSK 两种线性调制技术间的功率效率和数据带宽比。

3. 研究恒包络线性载波调制技术原理;熟悉频移键控(FSK)、最小频移键控(MSK)、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技术的原理;分别观察FSK 、MSK 、GMSK 调制信号波形及频谱。

4. 掌握如何用FPGA 来实现BPSK 、QPSK 、FSK 、MSK 调制

五、实验内容:

(1)基带载波调制技术基础实验;分析并观察BPSK、QPSK、DBPSK、DQPSK、FSK、MSK、GMSK调制信号的波形及频谱;

(2)基于FPGA的基带信号调制实验。

六、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计算机、软件无线电实验箱、示波器、DSP仿真器、FPGA仿真器、+5V 电源

七、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1. 基带载波调制技术基础实验

通过实验平台的菜单窗口提示,利用键盘选择菜单内容,逐级进入该实验操作界面,根据操作步骤的提示,利用示波器在指定接口进行输出信号波形观察。具体步骤如下:

检查实验平台左上方和右下方的Power Switch是否处于关闭(OFF)状态;

检查实验平台的电源线是否连接正确,若连接正确,实验平台右下方的Power Ready指示灯会亮起;

将实验平台左上方的Power Switch置为开启(ON)状态,实验系统进入启动状态,观察实验平台中部的显示屏直至进入“高级软件无线电教学系统”;

按下“确认(回车)”键进入系统实验列表;

选择“2”按Enter键,进入基带实验列表;

选择“1”按Enter键,屏幕显示“进入实验中,请稍候”提示框,直至进入基带调制实验列表;

(1)BPSK调制

选择“1”进入BPSK调制仿真实验窗,按照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界面的提示进行后续操作,将示波器分别观测实验平台TXI和TXQ端口,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和频谱。

根据示波器上产生波形的频谱图,观察并记录发送波形经过BPSK调制后的频谱特征

(2)QPSK调制

选择“2”进入QPSK调制仿真实验窗,按照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界面的提示进行后续操作,将示波器分别观测实验平台TXI和TXQ端口,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和频谱。

根据示波器上产生波形的频谱图,观察并记录发送波形经过QPSK调制后的频谱特征

(3)DBPSK调制

选择“3”进入DBPSK调制仿真实验窗,按照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界面的提示进行后续操作,将示波器分别观测实验平台TXI和TXQ端口,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和频谱。

根据示波器上产生波形的频谱图,观察并记录发送波形经过DBPSK调制后的频谱特征

(4)DQPSK调制

选择“4”进入DQPSK调制仿真实验窗,按照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界面的提示进行后续操作,将示波器分别观测实验平台TXI和TXQ端口,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和频谱。

根据示波器上产生波形的频谱图,观察并记录发送波形经过DQPSK调制后的频谱特征

(5)FSK调制

选择“5”进入FSK调制仿真实验窗,按照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界面的提示进行后续操作,将示波器分别观测实验平台TXI和TXQ端口,通过示波器观察输

出波形和频谱。

根据示波器上产生波形的频谱图,观察并记录发送波形经过FSK调制后的频谱特征

(6)MSK调制

选择“6”进入MSK调制仿真实验窗,按照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界面的提示进行后续操作,将示波器分别观测实验平台TXI和TXQ端口,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和频谱。

根据示波器上产生波形的频谱图,观察并记录发送波形经过MSK调制后的频谱特征

(7)GMSK调制

选择“7”进入GMSK调制仿真实验窗,按照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界面的提示进行后续操作,将示波器分别观测实验平台TXI和TXQ端口,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和频谱。

根据示波器上产生波形的频谱图,观察并记录发送波形经过GMSK调制后的频谱特征

2.FPGA基带信号调制实验

(1)FPGA基带信号调制基础实验

A. 从应用程序界面进入->扩展实验->FPGA扩展实验->基带信号调制

实验;

B. 打开ISE8.1->Open Project打开FPGA_modulate工程;

C.在modula_main.vhd中,确定

Constant modulation_sel: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0001”;

D. 编译程序后下载.bit文件到FPGA中

E. 从应用程序界面输入数据,按确认发送,用示波器观察平台TXI、

TXQ输出信号波形。

(2)FPGA基带信号调制扩展实验

1)在modula_main.vhd中找到如下语句:

Constant modulation_sel: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0001”;为

Constant modulation_sel: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0010”;

重新编译工程,然后下载.bit文件到FPGA,重新在ARM端输入数据,按ENTER发送数据。

用示波器观测高级软件无线电平台的TXI、TXQ端口,根据波形可判断此时调制为

2)修改

Constant modulation_sel: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0001”;为

Constant modulation_sel: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0100”;

重新编译工程,然后下载.bit文件到FPGA,重新在ARM端输入数据,按ENTER发送数据。

用示波器观测高级软件无线电平台的TXI、TXQ端口,根据波形可判断此时调制为

3)重新编译工程,然后下载.bit文件到FPGA,重新在ARM端输入数据,按ENTER发送数据。

用示波器观测高级软件无线电平台的TXI、TXQ端口,根据波形可判断此时调制为:

4)打开fsk_modulation.vhd文件,分析基于FPGA的FSK调整程序。解释变量chip_cnt的作用。如果要改变FSK调制中的载波频率,应当如何改动程序。

5)试将FSK中的载波频率分别改为1MHz和500KHz。

八、实验结论:

九、思考题

十、总结及心得体会:

十一、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报告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科学实验 四年级(上) 4课.小吊车 活动1:做小吊车(分组实验) 制作目的:做小吊车并研究小吊车原理 制作材料及工具:小纸盒吊车臂吊臂支架线绳两个铁丝钩一个剪刀锥子胶水钩码 制作过程: 1.小组分工合作 2.观察小吊车模型组装各部分 ①四个点要对称,固定牢固; ②绳子要从前往后穿,不要穿反了; 3.调试小吊车分别拉动两根线,看看小吊车的臂能否灵活运动. 实验现象:小吊车能提起或放下钩码 实验结论: 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 拉紧上牵引绳,放松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 活动2:收与放 实验目的:推断动物与人的肢体运动原理(分组实验) 实验过程: 1. 弯曲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长短松紧变化。 2.伸直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长短松紧变化。

3.反复几次体会与小吊车的原理的联系。 实验现象:手臂骨骼就像小吊车的吊臂,肌肉就像绳子,手臂运动时,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肱二头肌牵动前臂向内收缩;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肱三头肌牵动前臂向外伸展. 实验结论:前臂收缩类似小吊车抬起重物。 前臂伸展类似小吊车放下重物。 6课.做沙盘(分组实验) 制作目的:通过制作校园沙盘模型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制作材料:硬纸板学校平面图橡皮泥潮湿的沙土废旧泡沫包装纸小木棍颜料盒剪刀 制作步骤: 对校园建筑的布局进行观测 2.用大的硬纸板做底座。在纸板上画好学校平面图。(明确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 3.用橡皮泥旧泡沫等材料做出立体的楼房等校园建筑物,根据平面图摆放好位置。(可以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泡沫做楼房,硬纸板做围墙,小木棍做旗杆等)。 4.要注意建筑物的比例。(四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精确地计算出比例尺,教师适当指导。) 8课.快与慢 实验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分组实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 1.体验静电现象(P2) 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操作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不一样的电荷 实验目的: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实验器材:气球、羊毛制品、木尺 步骤: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 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 实验器材小灯泡 实验步骤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 实验结论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 4让小灯泡发光(P5) 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 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 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 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 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5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 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原理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开发技术 实验题目列表控件和树控件实验仪器计算机 系别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控制工程(专) 学号2014309030111 姓名惠振东 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创建一个对话框应用程序Ex_List,其主界面如图4.1所示。 (2)设计一个如图4.2所示的“学生课程成绩”对话框,创建并完善该对话框类CScoreDlg。 图4.1 Ex_List界面图4.2 “学生课程成绩”对话框 (3)实现功能:单击图4.1中的“学生课程成绩”按钮,弹出“学生课程成绩”对话框,单击“添加”按钮,学生课程成绩添加到列表控件。若选中列表项,“修改”按钮由原来的禁用变成可用,单击“修改”按钮,则弹出的“学生课程成绩”对话框中的“添加”按钮标题变成“修改”,单击“学生课程成绩”对话框中的“修改”按钮,该列表项的内容被修改。 (4)按照教材“树控件”中的示例进行实验。 二、实验准备和说明 (1)具备知识:图像列表、列表控件和树控件。 (2)创建本次实验工作文件夹“…\Visual C++程序\实验\实验4”。 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1.启动Visual C++ 6.0 打开计算机,启动Visual C++ 6.0系统。 2.创建对话框应用程序Ex_List,并设计其界面 ①选择“文件”→“新建”菜单,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工程”页面,选择MFC AppWizard(exe),在工程框中输入Ex_List,并将工程文件夹定位到“…\Visual C++程序\实验\实验4”。 ②单击“确定”按钮,在出现的Step 1对话框中选择“基本对话(框)”应用程序类型,单击“完成”按钮。 ③在对话框编辑器中,单击对话框工具栏上的切换网格按钮,显示对话框网格,将对话框标题改为“列表控件”。 ④调整对话框的大小,删除对话框中间的“TODO: 在这里设置对话控制。”静态文本控件和“确定”按钮控件,将“取消”按钮标题改为“退出”,并移至对话框的下方。 ⑤添加两个按钮,一个是“学生课程成绩]按钮,ID为IDC_BUTTON_SCORE,另一个是“修改”按钮,ID为IDC_BUTTON_CHANGE。

实验四数组、指针与字符串 1.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数组 2.学习字符串数据的组织和处理 3.学习标准C++库的使用 4.掌握指针的使用方法 5.练习通过Debug观察指针的内容及其所指的对象的内容 6.联系通过动态内存分配实现动态数组,并体会指针在其中的作用 7.分别使用字符数组和标准C++库练习处理字符串的方法 2.实验要求 1.编写并测试3*3矩阵转置函数,使用数组保存3*3矩阵。 2.使用动态内存分配生成动态数组来重新完成上题,使用指针实现函数的功能。 3.编程实现两字符串的连接。要求使用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不要使用系统函数。 4.使用string类定义字符串对象,重新实现上一小题。 5.定义一个Employee类,其中包括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编等属性,以及change_name()和display()等函数。Display()显示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编等属性,change_name()改变对象的姓名属性。实现并测试这个类。 6.定义包含5个元素的对象数组,每个元素都是Employee类型的对象。 7. (选做)修改实验4中的选做实验中的people(人员)类。具有的属性如下:姓名char name[11]、编号char number[7]、性别char sex[3]、生日birthday、身份证号char id[16]。其中“出生日期”定义为一个“日期”类内嵌对象。用成员函数实现对人员信息的录入和显示。要求包括: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内联成员函数、聚集。在测试程序中定义people类的对象数组,录入数据并显示。 3.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编写矩阵转置函数,输入参数为3*3整形数组,使用循环语句实现矩阵元素的行列对调,注意在循环语句中究竟需要对哪些元素进行操作,编写main()函数实现输入、输出。程序名:lab6_1.cpp。 2.改写矩阵转置函数,参数为整型指针,使用指针对数组元素进行操作,在main()函数中使用new操作符分配内存生成动态数组。通过Debug观察指针的内容及其所指的对象中的内容。程序名:lab6_2.cpp。 3.编程实现两字符串的连接。定义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在程序中提示用户输入两个字符串,实现两个字符串的连接,最后用cout语句显示输出。程序名:lab6_3.cpp。用cin实现输入,注意,字符串的结束标志是ASCII码0,使用循环语句进行字符串间的字符拷贝。 4.使用string类定义字符串对象,编程实现两字符串的连接。在string类中已重载了运算符“+=”实现字符串的连接,可以使用这个功能。程序名:lab6_4.cpp。 5.在employee.h文件中定义Employee类。Employee类具有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编等私有数据成员,在成员函数中,构造函数用来初始化所有数据成员;display()中使用cout显示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4 实验项目名称:进程控制

Printf(“child Complete”); CloseHandle(pi.hProcess); CloseHandle(pi hThread); ﹜ 修改后: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STARTUPINFO si; PROCESS_INFORMA TION pi; ZeroMemory(&si,sizeof(si)); si.cb=sizeof(si); ZeroMemory(&pi,sizeof(pi)); if(!CreateProcess(NULL, "c:\\WINDOWS\\system32\\mspaint.exe", NULL, NULL, FALSE, 0, NULL, NULL, &si,&pi)) { fprintf(stderr,"Creat Process Failed"); return -1; } WaitForSingleObject(pi.hProcess,INFINITE); printf("child Complete"); CloseHandle(pi.hProcess); CloseHandle(pi.hThread); }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运行CL命令产生可执行程序4-1.exe:C:\ >CL 4-1.cpp

实验任务: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 4.正在运行的进程 (2)、编程二下面给出了一个使用进程和操作系统版本信息应用程序(文件名为4-5.cpp)。它利用进程信息查询的API函数GetProcessVersion()与GetVersionEx()的共同作用。确定运行进程的操作系统版本号。阅读该程序并完成实验任务。 #include #include

实验报告

实验四 8251可编程串行口与PC机通信实验一、实验要求 利用实验箱内的8251A芯片,实现与PC机的通信。 二、实验目的 1.掌握8251A芯片结构和编程方法; 2.了解实现串行通信的硬件环境,数据格式和数据交换协议; 3.了解PC机通信的基本要求。 三、实验原理 (一)8251A芯片工作方式配置: 1. 8个数据位; 2.无奇偶校验位; 3.1个停止位; 4.波特率因子设为16; 5. 波特率设为9600。 (二)8251A主要寄存器说明 图4-1 模式字 图4-2 命令字

CO MMAN D I NSTR UCT ION FO RMA T 图4-3 状态字 (三)8251编程 对8251 的编程就是对8251 的寄存器的操作,下面分别给出8251 的几个寄存器的格式。(1)方式控制字 方式控制字用来指定通信方式及其方式下的数据格式,具体各位的定义如图4-4所示。 图4-4 方式控制字说明 (2)命令控制字 命令控制字用于指定8251 进行某种操作(如发送、接收、内部复位和检测同步字符等)或处于某种工作状态,以便接收或发送数据。图4-5 所示的是8251 命令控制字各位的定义。 图4-5命令控制字说明 (3)状态字 CPU 通过状态字来了解8251 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决定下一步的操作,8251 的状态字如 图4-6所示。 图4-6 状态字说明 四、实验电路连接: 1.CS8251接228H,CS8279已固定接至238H; 2.扩展通信口18中的232RXD连8251RXD ,232TXD连8251TXD;

3.计算机的两个RS232通信口,一个连至仿真机通信口,一个连至扩展通信口18(所有通信口均为DB9)。注意:RS232通信口必须在设备断电状态下插拔! 图4-7 连线图 五、实验内容及要求 1. 将例程从PDF文档中导入到WMD86软件编辑环境中,调试通过。使用软件自带的示波器,观察Txd管脚的输出,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将结果截图保存,贴入实验报告。 2.剔除例程中冗余部分,实现对例程的精简和优化。将精简内容与相应理由写入实验报告。 3.将自己学号的后三位数字通过RS232端口的Txd管脚输出。使用软件自带的示波器,观察Txd管脚的输出,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将结果截图保存,贴入实验报告。 4.通过读状态寄存器的方法,获得发送移位寄存器是否为空的信息,实现学号后三位数字的循环发送。将结果截图保存,贴入实验报告。 5.给每帧数据间添加固定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为10000个指令周期。将结果截图保存,

表4: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学生姓名:时间:2017年月 日 科目科学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 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 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 实验步骤: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观察到的现象:1、拉动绳子,手臂就会弯曲 2、手臂打直,绳子就变直了。 实验结论: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

指导教师:雷政江 表4: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学生姓名:时间:2017年月 日 科目科学实验名称物体的运动方式 实验目的:了解运动特点,说出运动方式并分类 实验器材:课件 实验步骤:1、课件出示一位小朋友玩滑梯,分析这位小朋友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并用画图的方式表示。 2、课件出示蛙跳,分析青蛙跳跃的轨迹是什么样的?用画图的方式表示。 3、青蛙跳的轨迹和下滑的小朋友运动的轨迹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表4: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学生姓名:时间:2017年月日

指导教师:雷政江 实验报告单 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钩码

实验步骤: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 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 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 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 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观察到的现象:摆的快慢与摆重、摆角无关,与摆线长度有关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重、摆角无关,与摆线长度有关 指导教师:雷政江 实验报告单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图像处理上机报告

1. 实验项目名称 遥感图像光谱增强处理 2. 实验目的 主成分分析:为了去除波段之间多余信息、将多波段的图像信息压缩到比原波段更有效的少数几个转换波段。 主成分逆变换:将主成分变换的图像重新恢复到RGB 彩色空间。缨帽变换:根据多光谱遥感中土壤、植被等信息在多维光谱空间中信息分布结构对图像 做的经验性线性正交变换。图像融合:将多源信道所采集到的关于同一目标的图像数据经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技术 等,最大限度的提取各自信道中的有利信息,最后综合成高质量的图像,以提高图像信息的利用率、改善计算机解译精度和可靠性、提升原始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利于监测。 3. 实验原理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降维的统计方法,它借助于一个正交变换,将其分量相关的原随机向量转化成其分量不相关的新随机向量,这在代数上表现为将原随机向量的协方差阵变换成对角形阵,在几何上表现为将原坐标系变换成新的正交坐标系,使之指向样本点散布最开的p 个正交方向,然后对多维变量系统进行降维处理,使之能以一个较高的精度转换成低维变量系统,再通过构造适当的价值函数,进一步把低维系统转化成一维系统。 缨帽变换又称KT 变换。是一种经验性的多波段图像的线性变换,是Kauth 和Thomas(1976) 在研究MSS 图像反映农作物和植被的生长过程时提出的。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MSS 四个波段组成的四维空间中,植被的光谱数据点呈规律性分布,像缨帽状,因此将这种变换命名为缨帽变换。 图像融合就是通过一种特定算法将两幅或多幅图像合成为一幅新图像。该技术有基本的体系,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图像预处理,图像融合算法,图像融合评价,融合结果。图像融合系统的层次划分为:像素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决策层融合,目前绝大多数融合算法研究都集中在这一层次上。 4. 数据来源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一、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实验 实验目的:学会检验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实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等。 实验过程: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黑色,这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内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 二、物体在水中的溶解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溶解的特点,理解溶解的定义。 实验材料:三个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高锰酸钾、沙子。 实验过程: 1、先在三个烧杯中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食盐,高锰酸钾,沙子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仔细观察三个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不见了,并且均匀的分散在水中,沙子在水中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溶解的定义,不溶解的定义 注意事项:1,搅拌方法 2,通过颜色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均匀分布情况 3,通过尝的方法了解食盐在水中均匀分布情况 三、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判断不同材料在水中是否溶解。(进一步理解溶解现象)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小苏打,面粉,粉笔末,洗衣粉,木屑等。 实验过程:同上

实验结论: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四、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加快物体在水中溶解的方法。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药匙、高锰酸钾或(食盐、冰糖)、小锤、热水、冷水等。 实验过程:实验一: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温度相同的冷水。 2、把颗粒大小相同的高锰酸钾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高锰钾溶解的快慢情况。 实验现象:搅拌的烧杯中的高锰酸钾溶解得快,不搅拌的烧杯中高锰酸钾溶解得慢。 实验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二: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 2、把颗粒大小相同的高锰酸钾放入两个烧杯中,过一会钟,观察两个烧杯中高锰酸钾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热水中高锰酸钾溶解的快,冷水中高锰酸钾溶解的慢。 实验结论: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三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温度相同的冷水。 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高锰酸钾颗粒,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观察比较高锰酸钾溶解的快慢。 实验现象:研成粉末的高锰酸钾溶解的快,未研成粉末的高锰酸钾溶解的慢。实验结论:把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理解。 注意:此实验是典型的对比实验,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相同。 五、沉淀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沉淀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能除掉水中一部分不溶解的杂质。 实验材料:烧杯2个、玻璃棒2根、明矾、混浊水。 实验过程:

(1)实验名称: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实验目的:体会关节的作用实验器材:回形针,豆子,小口瓶 实验步骤: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没有被用材料固定前的关节能弯曲,用材料固定后的关节不能弯曲。结论: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关节有运动、缓冲的作用。 (2)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 实验步骤: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现象:拉动绳子,手臂就会弯曲,手臂打直,绳子就变直了。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关节能使人做多种运动方式。 (3)实验名称测走路的速度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实验器材:秒表、米尺、粉笔 实验步骤: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比正常步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走5秒,能走()米。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4)实验名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钩码、砝码盒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3、实验反复做几次;计算出平均数并比较;4、记录,交流;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实验现象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 (5)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钩码实验步骤: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实验现象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重、摆角无关,与摆线长度有关。 (6)实验名称正确使用弹簧称实验目的:发现力的大小,会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实验器材:弹簧称、钩码、装了文具的笔袋等实验步骤:1、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2、将钩码挂在弹簧称上;3、等指针静止时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5、记录;6、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实验现象结论: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称标定的最大数值。 (7)实验名称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实验目的:知道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实验器材:同样的弹簧6个、钩码、直尺实验步骤:1、分别固定6个弹簧的一端,测量长度;2、在第一个弹簧下挂1个钩码,测量弹簧的长度;3、在第二个弹簧下挂2个钩码,测量弹簧的长度;4、以此类推,挂完6个弹簧;5、记录、交流;6、整理实验材料。实验现象结论:知道在弹性范围内钩码越多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8)实验名称体验物体重力实验目的:了解物体受到重力实验器材:一桶水实验步骤:1、提起水桶时,你有什么感觉?2、如果你放手,水桶会怎样?实验现象:提起水桶感到很重很吃力;放手后水桶会掉到地上水会洒出来。实验结论:不管是离开地面的物体,还是在地面上的物体,它们都会被地球吸引产生重力。 (9)实验名称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实验目的:探究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实验器材:(1)弹簧称、带钩的重物、尺、圆杆小棍、;(2)橡皮泥、线、宽口水杯、洗洁精。实验步骤:(固体)1、把带钩的重物放在桌上,用弹簧称测量拉动重物所需要的力;2、把带钩的重物放在几根圆杆铅笔上,用弹簧称测量拉动木板所需要的力;3、记录、交流;(液体)4、把橡皮泥分成大小相同的几个小团,分别捏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5、用线绑住这些模型,同时放入有洗洁精的瓶中,比较下沉速度; 实验现象结论固体:接触面变光滑能减小摩擦力;变滚动液体:流线型物体能减小摩擦力。 (10)实验名称:观察蚕卵和蚁卵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养蚕用的纸盆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蚕卵和蚁卵。2、观察蚕、蚁的幼虫。实验现象:蚕卵近似圆形,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蚕出生后,就是小蚕。实验结论: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11)实验名称:观察蚕茧、蛹、蛾实验器材:蚕茧、剪刀、蛹、蛾实验步骤:1、用剪刀剪开蚕蛹,观察。2、观察蚕茧,并用尺量长度。3、观察蚕蛾。实验现象:1、蚕蛹休型粗短,像纺锤。2、蚕茧是由很多根蚕丝组成的。 3、蚕蛾会飞,有6条腿,是昆虫。实验结论:蚕的一生是蚕卵→蚁蚕→蚕→蚕茧→蚕蛾。 (12)实验名称:观察吐丝的蚕实验器材:吐丝的蚕实验步骤:观察蚕吐丝前后的变化。实验现象:蚕在吐丝阶段不吃桑叶,

温度计的秘密 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器材:保温杯(内装热水)、小烧杯(一个装有冷水)、水胀缩实验小瓶(由带塞针剂小药瓶、红色水、细饮料管构成,在管外套一个小胶圈,用来标记管内液面高度)、用与上面相同的方法组装的煤油胀缩实验小瓶、酒精胀缩实验小瓶。 实验结论:根据水、煤油、酒精有热胀冷缩性质,归纳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小药瓶要贴上标签,不要混用。 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盛开水的保温瓶 试验方法: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由于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原来垂下的气球就会竖立胀大。把锥形瓶取出,随着瓶内空气冷却收缩,气球又逐渐变小。 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1.锥形瓶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为使现象明显,可预先向瓶内吹一些气。 2.锥形瓶可用开口较小、容量较大的其他薄壁玻璃瓶代替。如果能找到壁很薄的气球,光靠手掌提供的热量(双手握瓶),也能使气球竖立起来。 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材料:铁垫圈一个,木板、小钉两个,酒精灯、镊子、冷水、烧杯 实验方法:1.在木板上钉两个钉,便两钉间的距离正好通过铁垫圈 2.加热前,观察铁垫圈确能从铁钉间通过 3.将铁垫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4.观察加热后铁垫圈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5.将铁垫圈在冷水里浸一下,观察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1.垫圈最好是铜的,直径要大一些。 2.两钉间距要恰好通过铁垫圈,缝隙越小越好。 实验记录单

信息学院 学号:104100184 姓名:鲁庆斯班级:10C 班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实验名称:加法器、比较器与数据选择器 实验性质:①综合性实验②设计性实验③验证性实验 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地点:同析楼3栋数字电子实验室 本实验所用设备: 1、数字电路实验台1台 2、集成电路芯片 74LS283(四位加法器) 1片 74LS85(四位比较器) 1片 74LS151(8选1数据选择器) 1片 自选芯片若干 实验报告:(包括:目的、方法、原理、结果或实验小结等。)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多位加法器、多位比较器、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 2、掌握基于MSI组合功能件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加法器、比较器、数据选择器功能测试; 2、应用电路设计。 三、实验步骤 1、完成四位加法器74LS283的逻辑功能测试; (1)下图是74LS283的引脚图和功能示意图。 (2)下图和下表是74LS283功能测试图和数据记录表。 用开关按表设置输入 4 A- 1 A、 4 B- 1 B、 C的状态,借助指示灯观测输出 4 F- 1 F、 4 C状态,并记录下表中。 输入输出 4 A 3 A 2 A 1 A 4 B 3 B 2 B 1 B C 4 F 3 F 2 F 1 F 4 C 0 0 0 1 0 1 0 0 1 0 0 0 1 0 0 1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0 1 1 1 1 0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0 0 1 1 1 1 1 1 1 1

实验一 实验名称信息系统模拟实验 实验日期 2012年2月23日 ?系统业务背景分析 某高校是我国华东地区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20000人,有55个本科专业,每学期参加补考的学生约有5000人次。在该学校中,与补考业务相关的部门有:教务处的教务科和教室管理科,二级学院的办公室和各学科、学籍管理科。教务科负责组织补考业务的开展;补考所用的教室资源由教室管理科负责管理;二级院系的办公室负责统计本院系补考学生的信息、给补考学生发放补考通知单、学生补考后统计补考成绩;各学科负责组织教师阅卷,填写补考成绩单。 现行补考工作是按如下工作流程进行的: (1)每学期考试结束后,各二级学院的办公室根据教师报送的学生成绩报告单,登记本学院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信息,填写补考学生明细表,报教务处教务科。 (2)教务科收集各个二级学院的统计表,汇总成全校的补考学生明细表。然后根据教室管理科提供的教室资源的信息安排补考的时间、地点,编制考场安排明细表。把补考学生明细表和补考安排明细表发给二级学院办公室。二级学院办公室收到教务处下发的表格后,为每个补考学生编制补考通知单,发给每个补考学生。 (3)补考结束后,各学科教师阅卷,填写补考成绩通知单。院系办公室统计补考不及格学生,编制补考不及格学生明细表,报教务科。教务科汇总全校补考不及格学生信息,提供给学籍管理科。 该校学生人数多,专业数目也较多,集中管理信息的确存在着困难。而且这个高校位于华东地区,信息技术相对来说较发达,所以适宜做信息系统的运用,以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 ?现行系统组织结构分析 现行的补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其管理者应当是教务处。其辅助执行者是各学院的一些职能部门。教务处根据了学籍管理条例,要求学院对不及格的学生进行管理。所以,学籍管理部门负责了这个方面的学籍管理工作。然后教务科作为执行者,还需要教室管理的协作与配合。教室管理科是否合理地分配了教室对于补考工作的成败来说也是一个关键点。 接着,教务处需要将任务落实给学院的各个部门。学院的学科教师需要监考和考后批改试卷,并登记成绩。办公室根据教师报送的学生成绩报告单,登记本学院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信息,填写补考学生明细表,报教务处教务科。所以学院需要分列这“学科”与“办公室”两个部门对学生补考工作进行具体的落实。

实验四博弈搜索 (3 学时) 班级:计科041 班姓名:陆宇海学号:0407100232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博弈(对抗)搜索基本思想和实现关键技术,使用Python 语言实现通用的极大极小算法与Alpha-Beta剪枝算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二实验原理 博弈是人工智能取得巨大成功的领域,著名的有深蓝系统等。所有的计算机博弈程序(或系统)的基础 Alpha-Beta剪枝算法,即在极大极小算法基础再进行剪枝。熟练掌握该两种算法,能够解决博弈领域的大部分问题(当然可能需要大型数据库的支撑)。 三实验条件 1 Python解释器,及IDLE等程序开发调试环境。 2 本实验所提供的几个Python文件,请解压文件gameproject.rar. 四实验内容 1 MiniMax算法实现 2 AlphaBeta剪枝算法实现 3 应用于一字棋游戏(TicTacToe,) 进行算法测试 4 应用于抓三堆游戏(Nim),进行算法测试 五实验步骤 1 一字棋游戏的搜索问题形式化 import tictactoe

你先试着和一字棋随机Agent(它只会随机乱走,碰运气)对弈一局 import games import gameagents games.runGame(initialTTTState, {"X" : gameagents.HumanGameAgent(), "O" : gameagents.RandomGameAgent()}, False, False) #输出结果为: ------------- 2 | | | | ------------- 1 | | | | ------------- 0 | | | | ------------- 0 1 2 Your move? 0,0 Opponent's move was (1, 1) ------------- 2 | | | | ------------- 1 | | O | | ------------- 0 | X | | | ------------- 0 1 2 Your move? 0,1 Opponent's move was (2, 0) -------------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序号: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刘春花,刘宇成绩: 实验四数字音频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MATLAB工具的使用; 2、实现音频文件的生成、读取、播放和转换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环境 MATLAB 6.5以上版本、WIN XP或WIN2000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 1、用matlab 产生音乐。在matlab命令窗口执行下列命令,并回答问题 cf = 220; sf = 22050; d = 0.5; n = sf * d; t = (1:n)/sf; s0 = sin(2*pi*cf*t); sound(s0, sf); 1)信号的频率是多少? 采样频率是多少?采样间隔是多少?一共有

多少个采样点?声音有多少秒? 频率:220 采样频率:22050 采样间隔: (1:n)/sf采样点: sin(2*pi*cf*t) 时长:0.5s 2)请解释sound(s, sf)函数的参数和实现的功能。如果把 sound(s0,sf)改为sound(s0,2*sf)听起来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更短,因为频率发生改变,变成了原来的2倍 3)执行sound1.m,听一听,能否在此程序基础上做修改,实现一小段音乐旋律,时间不少于10秒。并保存为为wav文件。 文件。获取相应参数,填空wav )读取1、2. 执行语句: [B, fs, nbits]=wavread('C:\TEMP\hootie.wav'); % loads the clip size(B); % the size of B sound(B,fs) % plays the sound. 采样频率:44100

玻璃的实验报告四年级 篇一:四年级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一、9.4 第四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二、9.4 第五三、9.8 第六)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 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2、读数、记录并比较。3、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4、测量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二、实验名称:风向和风速(一、9.11 第四二、 9.12第五三、 9.15第六) 实验目的: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实验器材:风向标、小风旗 实验步骤:1.利用吸管、硬纸板、大头针、带橡皮的铅笔制作风向标

2.分组用风向标测试风向。 3..分组用小风旗测试风速。 4..总结风力大小。 实验结果:当天风向为东南风,大约2级风 三、实验名称: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9.29 第五二、 9.26第五实验器材:烧杯、搅拌棒、沙、食盐、水、面粉、 三、9.30 第六)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3. 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4.、比较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四、实验名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实验器材:烧杯、钥匙、搅拌棒、水、胶水、洗发液、醋、酒精和食用油 实验步骤:一、10.6第五二、10.10第五三、10.7第六 1、取一小匙(约2毫升)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地倒入

四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表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 1.体验静电现象(P2) 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操作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 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不一样的电荷 实验目的: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实验器材:气球、羊毛制品、木尺 步骤: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 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 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 实验器材小灯泡 实验步骤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 实验结论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 4让小灯泡发光(P5) 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 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5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 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原理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6连接串联电路p8 实验目的:会使用串联方法连接电路 实验原理;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操作步骤: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四

实验四:进程管理(二) 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程序,打印进程的如下信息:进程标识符,父进程标识符,真实用户ID,有效用户ID,真实用户组ID,有效用户组ID。并分析真实用户ID和有效用户ID的区别。 源代码及结果: 真实用户ID和有效用户ID的区别: 真实用户ID:这个ID就是我们登陆unix 系统时的身份ID。 有效用户ID:定义了操作者的权限。有效用户ID是进程的属性,决定了该进程对文件的访问权限。 2.阅读如下程序,编译并运行,分析进程执行过程的时间消耗(总共消耗的时间和CPU

消耗的时间),并解释执行结果。再编写一个计算密集型的程序替代grep,比较两次时间的花销。注释程序主要语句。 /* process using time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time_print(char *,clock_t); int main(void){ //取得进程运行相关的时间 clock_t start,end; struct tms t_start,t_end; start = times(&t_start); system(“grep the /usr/doc/*/* > /dev/null 2> /dev/null”); /*command >/dev/null的作用是将是command命令的标准输出丢弃,而标准错误输出还是在屏幕上。一般来讲标准输出和标准

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 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实验名称:制作风向标 实验器材: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 实验步骤: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实验结果: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3、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实验名称: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1根、水。 实验步骤: 1、轻轻地往杯中的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3、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形成颜色均匀、稳定的紫红色透明液体。 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于水的 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约2毫升)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2、观察胶水或洗发液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它们在水中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3、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胶水或洗发液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