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试卷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试卷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试卷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试卷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全套测试题

中方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集体备课组杨自西审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选择题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CO2、O2B.H2O、Na+

C.C6H12O6、尿素D.血红蛋白、氧化酶

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

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B组织液→淋巴→血浆

C.心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

D.细胞可直接在内环境中获取营养

5.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6.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

C.糖尿病D.细胞代谢紊乱

9.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等缓冲剂,它的pH才能正常

B.内环境体温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

C.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并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D.血浆中缺少蛋白质引起组织水肿

10.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C.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严重影响

D.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以上B 、C 、D 合称 ____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

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__作用。 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

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 、B 、C 、D 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

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内环境与A 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2)②的过程表示____________ 作用。

(3)D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C 6.D 7.D 8.D

9.C

解析:代谢产生的乳酸会被进一步氧化分解、碳酸则被缓冲物质结合转变成碳酸氢盐,

转变成的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体外。

10.C

二、非选择题

1.(1)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2)内环境 (3)内环境、调节

2.(1)肺泡 (2)肾小管的重吸收 (3)皮肤

体外体外体外

体外内环境细胞2O 2①②A B C D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

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

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刺激刺激刺激刺激

A B C D A B C D 2.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

A .语言中枢

B .身体感觉中枢

C .躯体运动中枢

D .A 项、B 项和C 项

3.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B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D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4.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 V )会立即反射性地紧握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

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个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A .两个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 .两个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 .前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

D .前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

5.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 .调节准确、快速

B .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 .调节物都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 .调节作用范围局限

6.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

A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7.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

A .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 .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 .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 .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8.关于效应B 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 .抗原直接刺激

B 细胞分化而成

B .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 细胞分化而成

C .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 细胞分化而成

D .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9.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 .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10.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最初

的细胞器分别是( )

A .氨基酸和核糖体

B .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 .核苷酸和核糖体

D .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二、非选择题

1.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大约20~50 nm

的间隙,它们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右图表示

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学突触及神经传导过

程。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间隙存在,使神经信号传导只有在某些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参与

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

(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囊泡,后

者再与融合,而将神经递质释放进入突触间隙。

(2)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反应。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3)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很快被胆碱脂酶所破坏。研究发现某些有机杀虫剂能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被破坏,结果,动物常处于震颤、痉挛之中,直至最后死亡。

2.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是人体内肠、胰岛、血液循环、肝脏和肌肉之间的糖代谢调节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被彻底消化后生成的葡萄糖经过①过程进入血液,完成此过程的细胞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这种信号被胰岛感知后,胰岛B细胞中的分泌的物质X增多,X是__________,合成这种物质的信息流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肠中长时间没有葡萄糖被吸收入血液,此时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而胰岛A细胞的活动加强,其合成和分泌的物质Y增加,物质Y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物质X促进的过程有____________,物质Y促进的过程有__________(填标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神经在静息状态下存在静息电位(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形成动作电位(膜外负电位,膜内正电位),进而产生局部电流,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具有双向传导、绝缘传导、不衰减传导等特点。

2.D 3.D 4.C

5.B

解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各有其不同特点。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弥散,作用较缓慢而持久;而神经调节作用迅速而精确,且范围较局限。

6.A 7.D 8.B 9.C 10.A

二、非选择题

1.(1)高尔基体突触前膜(2)糖蛋白(3)神经系统失去控制

2.(1)主动运输

(2)胰岛素、胰岛素基因mRNA 胰岛素

(3)胰高血糖素(4)⑦⑥、⑧

转录翻译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2.下列四幅图有可能不是生长素引起的是( )

A.B.C.D.

3.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倒转过来运输。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心引力的作用B.能量的供应所致

C.载体的分布所造成D.光照方向的影响

4.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6.农业生产上应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

A.处理扦插的枝条促进生根

B.获得无籽果实

C.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D.促进果实成熟

7.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

①生产无子番茄②培育无子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

A.①③B.②④C.⑤⑥D.②⑤

8.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

A.脱落酸B.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D.生长素

9.右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哪一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理论上是正确的是( )

A.M长得比N长

B.N长得比M长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10.分析右图,对生长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在植株幼嫩部位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二、非选择题

1.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

光性,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

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

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问

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

生长是由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

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

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

脂块中确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

是。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

质分布(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

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对胚芽鞘生长的影

响。

(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

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

较_______。后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_,根据其作用取名为生长素。

2.某学校生物研究小组为研究生长素浓度对

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欲设计一实验方案,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一起完成该研究方案。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已萌发的萝卜种子若干、移液管、培养皿、蒸馏水、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00 mg·L-1、10 mg·L-1、1 mg·L-1、0.1 mg·L-1、0.01 mg·L-1)方法步骤:

①取6个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移液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收集数据。

实验结果: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

100 mg·L-110 mg·L-1 1 mg·L-10.1 mg·L-10.01 mg·L-1蒸馏水

据此初步判断促进幼苗生长的适宜生长素浓度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B

解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的现象。B选项中虽然去掉了顶芽,但是放了含生长素的羊毛脂,生长素仍然会从顶芽向下运输到侧芽,所以选B。

6.D

解析: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

③防止落花落果。所以A、B正确;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应用的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即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原理,所以C正确。果实的成熟是乙烯的作用,所以选D。

7.D 8.A 9.A 10.C

二、非选择题

1.(1)胚芽鞘尖端(2)促进生长(3)少琼脂块(4)多吲哚乙酸

2.(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幼苗的影响不同

(2)①编号并垫上滤纸

②取等量的5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滴入培养皿中

③取等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已萌发的萝卜种子分别放入6个培养皿中

④1 mg·L-1~10 mg·L-1

第4章种群和群落

一、选择题

1.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所有的棕头鸥

2.某同学在对一块5 000 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点,每个样点4 m2,发现5个样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 )

A.15 000 B.16 250 C.17 500 D.70 000

3.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

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

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

5.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关于其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

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6.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种群处于衰退期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C.种群死亡率超过10% D.种群结构太复杂

7.下图A、B为两个国家的人口的年龄组成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根据此图回答,哪一个国家未来的人口增长率高( )

8.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条最不可能发生( )

A.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

B.开始时物种数目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在初始阶段之后,群落中生物物种的总量下降

D.无生命的有机物总量增多

9.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10.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 )

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

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二、非选择题

1.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三年后,水葫芦征服了所有水生植物对手,反客为主,在刚果河上游1500公里的河道上蔓延,阻塞了航道。为了消灭水葫芦,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最后是请来了海牛,一条海牛每天能吃掉40多平方米的水葫芦,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请回答:

(1)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葫芦在刚果之所以能战胜所有对手,并在河道上蔓延是因为。

(3)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4)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分别用除草剂和海牛消除水葫芦的效果及其影响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的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事例三:目前云南昆明滇池中水葫芦(又名凤眼莲,为水生直立和漂浮草本,繁殖迅速)疯狂扩散,覆盖水面,遮住阳光,耗去水中氧,使许多鱼类死亡。加之蓝藻大量繁殖,导致滇池部分水域水质黏稠,发黑发臭。

事例四:据国家林业局发布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1)从以上事例中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在草原地区,从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的角度出发,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

(4)水葫芦与其它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其中全部的水葫芦构成一个。

(5)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C 5.A 6.A

7.B

解析: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动态变化主要依据种群的年龄组成。B图中幼年的人口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成年和老年的人口所占比例,所以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8.C

9.D

解析:灌木比草本植物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

10.A

解析:初生演替是在从未有过生物或有过生物生长却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中发生的生物演替。从岩石表面开始的群落演替为原生演替。陆地植物的原生演替过程大致经过地衣植

物群落、苔藓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和木本植物群落阶段。地衣、苔藓两个阶段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土壤的形成和积累方面,对小气候的影响还很不显著。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土壤继续增加,小气候也开始形成。同时土壤微生物和小型土壤动物的活力增强,植物的根系可深入到岩石缝隙,因此环境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为一些木本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到了森林群落阶段,演替速度又开始减慢。

二、非选择题

1.(1)竞争

(2)当地养料、空间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天敌(或环境条件理想)

(3)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用除草剂消灭水葫芦,费用大,有污染,且水葫芦很快适应,效果不佳。海牛以水葫芦为食,能有效控制水葫芦,成本低且无污染

2.(1)滥采乱伐、掠夺式开发利用、引入外来物种、过度放牧等

(2)在草原地区,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3)速度方向

(4)竞争群落种群(5)D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选择题

1.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分类,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 )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群落、生态系统、种群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D.生物圈

3.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

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物环境

4.在一个农田里最好使能量流向农作物,农民除草就是调整( )

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5.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表示的是( )

A.营养级与能量的关系B.各营养级能量利用率的关系

C.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捕食量的关系D.生物种类与能量的关系

6.右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 )

①草②树③昆虫④兔⑤鸟⑥狼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⑤D.①→③→⑥

7.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所有金鱼和水草

8.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上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

9.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10.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

C.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

二、非选择题

1.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猫头

鹰属,兔处于第营养级。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其能量流动的特

点是。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千克。

2.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手段,昆虫之间也存在着可用于交流的“信息”,使昆虫表现出复杂的行为。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某种信息长距离传递实现的,如灯蛾的雌虫能吸引11公里外的雄蛾,天蚕蛾的雌虫腹部或停息过新羽化的雌虫的物体,都能吸引雄虫。为了探索昆虫交配求偶的秘密,进行发如下实验:

实验1:将某昆虫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实验2: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3: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将雌虫放在诱捕器官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4: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放在诱捕器中的雌虫能够吸引雄虫,这是由于昆虫具有性。

(2)实验1与实验2比较说明。

(3)实验2实验3比较说明。

(4)实验4汽油的作用是,但仍能捕捉到雄性昆虫,这说明

(5)这个实验使人们受到启发,可能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和诱杀害虫,请指出一种可能的做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C 5.A 6.C

7.B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一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二是生物群落。A、C、D三个选项都只有生物成员或生物成员中的部分生物,因此,他们都不是生态系统。B选项水中含有溶解氧、无机盐和各种营养物质,足以构成无机环境,浮游生物包括各种植物和动物,泥土中还含有细菌等各种微生物,足以构成生物群落,并且无机环境和群落间发生着相互作用。

8.A

解析:该题绝大多数同学易选C,因为他们未看出题目中隐含条件:①阴湿山洼,说明有阳光、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草丛、苔藓表示生产者的存在;③腐木表示存在分解者。综合①②③再加上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构成的消费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9.D 10.C

二、非选择题

1.(1)生产者消费者二(2)草光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CO2(气体)光合呼吸(4)5 500

2.(1)趋(化)性;

(2)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3)这种物质是由昆虫的腹部分泌的;

(4)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激素的交流这种信息激素具有较强的专一性;

(5)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制成诱芯,置于诱捕器中,用于诱杀昆虫;(或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制成溶液,于田间喷洒,干扰雌雄虫之间的正常交尾,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为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已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①B.②C.③D.④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状况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文化D.生活消费水平

4.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

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生育率的影响很大

C.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D.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5.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出现人口高峰,将达到15亿人左右

6.1998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灾,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

A.长江口热带风暴B.长江上游森林植被被破坏

C.水库泄洪过快D.北方风沙使河床变浅

7.除哪一项外,其余都是毁林造田、大面积砍伐森林直接造成的严重后果( ) A.水土流失加剧B.土地沙漠化

C.降雨量减少D.空气污染严重

8.我国部分城市(地区)已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衣剂,含磷洗衣剂主要添加了三聚磷酸钠,禁止生产和销售的原因是( )

A.三聚磷酸钠会引起白色污染

B.三聚磷酸钠会与硬水中的Ca2+、Mg2+形成沉淀,堵塞下水道

C.三聚磷酸钠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坏

D.三聚磷酸钠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

二、非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1981年35岁到45岁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育龄妇女的生育子女数情况,依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

农村4.78 3.99 3.52 3.17 2.22

城市3.97 3.14 2.60 2.21 1.92

(1)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绘制农村和城市妇女生育子女曲线(农村用实线表示,城市用虚线表示)。

(2)从上表中可知人口的生育率与(因素)成反比。当前,我国计划生育的重点在农村。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3)读“1981年我国育龄妇女文化程度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表”,分析提高人口素质与控制人口数量之间的辩证关系。

(4)我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 5.C 6.B 7.D 8.C

二、非选择题

(1)(略)

(2)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教育,提高人们尤其是妇女受教育水平。

(3)生育率和多胎率随着育龄妇女文化程度的上升而下降。文化程度的高低是人口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文化教育程度低,生育率高,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快,教育基金少,受教育程度下降,从而影响人口素质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反之,则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既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有利于人口数量的控制。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第1小题考查绘图能力。第2、3小题从育龄妇女文化程度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考查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提高人口素质对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作用的理解。第4小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要注意的是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

A.淋巴B.组织液C.血浆D.淋巴和组织液2.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浆蛋白B.葡萄糖C.钙离子D.呼吸酶

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B.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C.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不可能由( )

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

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6.右图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判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 )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

C.醛固酮D.抗利尿激素

7.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抗体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

B.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

应T细胞

8.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A.①②④⑤B.①②⑤④

C.①③⑤④D.①③④⑤

9.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

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

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

10.吲哚乙酸是( )

A.植物生长素B.垂体生长素

C.性激素D.脑激素

11.校园里种植的杉树,主干粗壮,生长旺盛,而侧枝很细弱,主要原因是由于( ) A.侧芽缺乏生长素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少

C.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多D.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过多

12.如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13.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表示人体的三大系统依次为。

(2)体内细胞只有通过[]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图中d与细胞外液的关系是。

2.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国力的根本是人才。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结构F的数量将。

(2)健康是个永恒的主题。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适当进食些含磷脂丰富的食物(如卵黄、脑),神经细胞因具较多,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不仅磷脂丰富,且使其与功能相适应。

(3)生命是一个信息交换器。在典型的反射弧中,若图中E为神经细胞,内环境中的D_______发挥作用后很快被酶分解,否则会使E发生效应,通常D只能由B、C处而非A处合成,只能作用于E细胞(神经、肌肉和腺体),正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效应T细胞只能作用于_________ 一样,其根本原因是。

3.已知下面是人体血糖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正常情况下,发生①变化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发生④变化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2)A激素和B激素在生理效应上呈关系,A激素的靶细胞为__________。

(3)从上图可以看出对A激素的分泌有影响的因素有:(填号码)。

4.右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请回答:

(1)该细胞为__________细胞,它是由________

分化而来的。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它能消

灭。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

的细胞结构依次是(用标号)。抗体的

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

有,并以[]_________的形

式转变的。

(3)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由[]

__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

5.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

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 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植物

IAA分布(%)

向光侧背光侧

A 50.0 50.0

一侧。根据上述两个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解析:呼吸酶属于细胞内液成分,而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3.C

4.D

5.B

6.B 7.B 8.C 9.A 10.A 11.D 12.C 13.D

二、非选择题

1.(1)呼吸、消化、泌尿(2)d 内环境(3)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d(内环境)

2.(1)增加

(2)突起(树突)(说明:不能说较多轴突)信息传导(传递、交换)

(3)神经递质持续性兴奋或抑制垂体靶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

3.(1)消化、吸收氧化分解(2)拮抗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3)②⑨⑧

4.(1)浆B细胞或记忆细胞(2)蛋白质抗原③→④→②→⑦→①

一定的连续性⑦囊泡(3)⑥线粒体

5.(1)A与B C与D 背光侧IAA多于向光侧(或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

(2)抑制生长向光侧生长抑制物多于背光侧(或生长抑制物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

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2.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B.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C.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

D.产生抗体的细胞是T细胞

3.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

B.人体由于花粉过敏,会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水分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

C.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

D.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来实现的,其感受器位于下丘脑4.如右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在BD范围内

B.在OA范围内

C.在BC范围内

D.在BA范围内

5.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

..解释是( )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6.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 )

A.芽能发育成枝条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7.梨树上一颗没有成熟的梨被虫蛀了,结果这颗梨长不大。分析该梨被蛀的部位最可能是正在形成的( )

A.果皮B.果柄C.果肉D.种子

8.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

异性识别的物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9.若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对该

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 )

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D.非特导性免疫

1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B.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C.寒冷环境和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都是神经—体液调节

D.寒冷环境和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都只是神经调节

11.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

12.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13.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耗量最少,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 )

A.以禽类、蛋类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猪肉等家畜肉类为主

1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

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可以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能力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_固定太阳

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_________形式

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__________,B为

__________。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C→D过程

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

现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

_________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5)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__________。

2.右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 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

(1)甲和乙所代表的腺体名称分别是、,激素B 的名称是。

细胞代谢

A

B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教案

第3节群落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课时安排 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板书〗第三节群落的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P71。 〖板书〗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三、种间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 〖提示〗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试卷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全套测试题 高二生物集体备课组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选择题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CO2、O2B.H2O、Na+ C.C6H12O6、尿素D.血红蛋白、氧化酶 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 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B组织液→淋巴→血浆 C.心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 D.细胞可直接在内环境中获取营养 5.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6.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 C.糖尿病D.细胞代谢紊乱 9.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等缓冲剂,它的pH才能正常 B.内环境体温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 C.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并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 D.血浆中缺少蛋白质引起组织水肿 10.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C.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严重影响 D.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 (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碳循环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四. 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前导学、启发式讲解、分析与归纳学法:课前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 五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 (4)能量流动的特点?

2.引入新课 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讨论:生物为维持生命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为什么这些物质亿万年来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因为这些物质可以 被循环利用) 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一一碳循环 3.碳循环 出示“碳循环模式图”投影片。 光合作用 (1)知识背景:光合作用CO2 (CH2O) 呼吸作用(CH2O)有氧呼吸CO2 (2)分析碳循环模式图,思考如下问题: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 ②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化 能合成作用 ③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CO2 ④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含碳有机物;传递渠道?食物链(网) ⑤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a.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⑥碳由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形式?CO2 ⑦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 循环的主要形式?CO2 [师生归纳] _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无机环境(CO)生物群落(有机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呼吸作用 4.物质循环 (1)提问:①我们所讲的碳循环是指在什么之间进行循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全集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能力方面: 1.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内环境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 五、课前准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 图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阅读思考引入新 课 〖板书〗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 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 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填空式提问〗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 思考回答创造问 题情境, 引入新 课

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如此。 〖问〗单细胞生物是怎样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呢?多细胞生物呢?阅读思考回答 〔板书〕一、体细胞生在细胞外液 〖问〗什么是体液? 〖引导提示〗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 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1.体液的成分和组成呢?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阅读思考 回答 〔思考与讨论1〕 〖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 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 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 血浆组织液淋巴 同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 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学生讨论 后回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全集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能力方面: 1.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内环境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 五、课前准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 图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阅读思考引入新 课 〖板书〗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 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 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填空式提问〗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 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作为最基本的 思考回答创造问 题情境, 引入新 课

生命系统,也是如此。 〖问〗单细胞生物是怎样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呢?多细胞生物呢?阅读思考回答 〔板书〕一、体细胞生在细胞外液 〖问〗什么是体液? 〖引导提示〗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 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1.体液的成分和组成呢?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阅读思考 回答 〔思考与讨论1〕 〖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 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 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 血浆组织液淋巴 同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 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学生讨论 后回答

最新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水分和无机盐的调节。 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保持人体稳态的生理意义。 [教学重点]下丘脑对水分平衡的调节。 [教学难点] 醛固酮对无机盐的调节。 [板书设计]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 三、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饮水 来源食物 物质代谢 水的平衡肾脏排尿动态平衡 排出皮肤排汗 肺呼气排出水汽 大肠排便 2、无机盐的平衡摄入:饮食 排出:尿液、汗液、粪便 3、水分的调节 4、无机盐的调节 [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预习,教师精讲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人体产热的原因? 2、人体产热的器官?人体散热的器官? 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那里? 4、人体体温过高时,酶的活性,甚至。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答案 新课引入: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吃的东西过咸,会感到口渴;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以饮料代水”的做法会适得其反,越喝越渴。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看书,预习,完成导学大课堂中的知识预览部分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精讲: 1、饮水 来源食物 物质代谢 水的平衡肾脏排尿动态平衡 排出皮肤排汗 肺呼气排出水汽 大肠排便 2、无机盐的平衡摄入:饮食 排出:尿液、汗液、粪便 3、水分的调节 4、无机盐的调节 水、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某些激素的调节。如水的摄入量主要由大脑皮层渴觉中枢控制,水的排出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当机体失水时,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相反,当机体含水量增加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就是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对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基本平衡的原因。此外有效血容量的减少也可以引起渴感。5.水和无机盐在维持细胞渗透压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水能够调节体温、促进物质代谢(如溶解代谢废物、排出代谢废物)、起润滑作用(如关节腔的滑液,能减少关节活动时的摩擦;唾液中的水分使食团润滑而易吞咽。);无机

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

第四节免疫调节教案(文科班第一课时) 教案背景: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生命科学与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而且成为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但在中学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高中文科班的生物一直在被大家忽视。作为教师,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应对会考的情况下,让我们的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扩大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了解。本节课从以下方面改进: (一)利用教师的亲和力,拉近师生距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多联系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兴趣,语言尽量通俗易懂; (三)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教材的分析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体液免疫;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学习完免疫调节可以形成稳态调节机制的整体网络。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教学对象分析 文科班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对理科的不重视,所以对于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他们基本无视。所以课堂45分钟显得尤为重要。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目标 ①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B细胞、T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③概述免疫的类型; ④阐明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⑤说出体液免疫的过程(为本节重点及难点)。 2能力目标 进行观察、分析、识图和归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学业水平测试具体内容与要求 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了解水平) 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理解水平) 教具准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环境这一概念,包括本节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等。该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⑴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 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对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感性认识。 ⑵通过资料分析讲解内环境理化性质。 ⑶将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 ⑴同上。⑵结合图解讲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问题探究法。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模型教具 六、学生活动 1、启发学生观察相关图片,帮助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2、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环境及其理化性质的知识。 七、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入: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 我们知道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生存必需的养料,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那么人体的体内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学生阅读教材P2—3相关内容,教师设问: 1、什么叫体液? 2、血液全是体液吗? 3、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什么? 4、什么叫细胞内液? 5、什么叫细胞外液? 6、内环境是指什么?“内”的含义是什么?(“内”与“外”是相对的,从细胞来看,细胞外液属于其生活的外界环境,其内环境为细胞内液;而从人体来看,细胞外液是内环境) 7、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如何? 8、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9、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本章规划 本章内容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其中第1节可用1课时教学,第2节可用2课时教学(其中实验1课时)。 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 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血浆的基本成分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手、脚等部位有时会磨出“水泡”,部分学生有过这样的体验。体内细胞脱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会死亡,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及其重要性,人体需要摄入营养物质、氧和水,排出废物,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这些已有知识和经验,尽管比较浅显,与之相联系却有利于学生建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人体内几大系统的功能,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不太难。此外,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必修1中“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与其他章的联系: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从容说课 “细胞生活的环境”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章的导入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本节的引入可以利用草履虫取食、排遗过程的视频和人体血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动态演示,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内环境是核心概念,既包括了内环境的定义,也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细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还包括本章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的组成、为什么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等。在教材第2章还要继续阐释内环境为什么能维持稳态。组织教学时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教案总结

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科目生物(必修1)课型传统授课教学对象高二学生课题第4章种群与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设计人李晶 教学需要分析 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掌握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理解种群的特征及各个特征的关系;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种群密度调查法调查某一种群的密度;利用种群的特征来分析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社会现状有自己的见解和正确的态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3第4章第1节的内容,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将从宏观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教材着重介绍了种群的4个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其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课的难点。学好本节课不仅为后面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做好铺垫,也为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学生在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及必修3前三章生物个体生命活动调节部分对生物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常识,对学习本章有一定的铺垫作用。 教学准备 教学策略 结合已学知识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每一部分内容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锻炼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师生一起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教学设计一个数豆子的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板书设计 第4章种群与群落 1.种群: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 2.群落:同一时间、区域、各种生物、集合 3.个体、种群、物种的关系:(图) 种群A 物种群B 个体种个体 第1节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 1.概念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 取样方法:五点取样、等距取样 (2)标志重捕法 计算公式: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图)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出生率>死亡率♀>♂ ①出生率≈死亡率②♀≈♂ 出生率<死亡率♀<♂ 五、种群特征间的关系:(图) 年龄组成 预测 出生率种群数量死亡率 迁入率种群密度迁出率 影响 性别比例 六、种群的空间特征:(图)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 - + -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目录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1)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4)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9)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9)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11)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5) 第4节免疫调节 (17)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9)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9)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1)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24) 第4章种群和群落 (25) 第1节种群的特征 (26)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29) 第3节群落的结构 (33) 第4节群落的演替 (35)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37)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37)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9)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1)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43)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4)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46)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6) 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47)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2态度观念方面 通过内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只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和水平平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

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即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逐层推进.首先,以人体为例,结合初中已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弄懂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人体内环境及三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明确: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实例,证明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进而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教学模式 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教学手段 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参考课时 一课时 二、设计思路 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2.知识方面 (1)明确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环境的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2)理解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是通过内环境而实现的; (3)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物意义. 2态度观念方面 通过内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只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和水平平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物意义. 难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即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逐层推进.首先,以人体为例,结合初中已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弄懂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人体内环境及三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明确: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实例,证明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进而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教学模式 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教学手段 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设计

目录 第1章人体的环境与稳态 (1)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1) 第2节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4)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9)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9)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11)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5) 第4节免疫调节 (17)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9)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9)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1)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24) 第4章种群和群落 (25) 第1节种群的特征 (26)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29) 第3节群落的结构 (33) 第4节群落的演替 (35)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37)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37)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9)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1)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43)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4)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46)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6) 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47) 第1章人体的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描述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2态度观念方面 通过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只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环境的稳态,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和水平平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

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难点:(1)环境的理化性质。 (2)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环境稳态的概念即是本课题的重点容,也是一个难点容,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逐层推进.首先,以人体为例,结合初中已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弄懂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人体环境及三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明确:体细胞只有通过环境,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实例,证明当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能够维持环境的稳态,进而归纳出环境稳态的概念,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当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教学模式 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教学手段 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参考课时 一课时 二、设计思路 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2.知识方面 (1)明确环境的概念及组成环境的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2)理解体细胞物质交换是通过环境而实现的; (3)理解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物意义. 2态度观念方面 通过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只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环境的稳态,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和水平平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物意义. 难点:环境稳态的概念. 环境稳态的概念即是本课题的重点容,也是一个难点容,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逐层推进.首先,以人体为例,结合初中已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弄懂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人体环境及三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明确:体细胞只有通过环境,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实例,证明当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能够维持环境的稳态,进而归纳出环境稳态的概念,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当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教学模式 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教学手段 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不到位,需要教师深入分析。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

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利用课间时间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章引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引入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的学习。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 淋巴等 〔思考与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探究二:细胞外液的成分(PPT展示血浆成分的图片) 〔资料分析〕由学生分析并回答,老师提示。 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阶段检测(1~2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和氧 ④Na+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B.T细胞 C.B细胞D效应T细胞 3.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 B.血糖浓度的变化 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 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C.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D.乳酸与血浆中NaHCO3反应 5.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6.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7.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D.尿量增加 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9.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高中生物必修三 教案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液 1.概念: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三分之二 2.分类:血浆 细胞外液淋巴内环境 组织液 二.细胞外液 血浆 1.血浆≠血液 血细胞 2.组织液: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淋巴(液):少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4.细胞外液间的关系 三.细胞外液的成分 1. 相似性:成分含量相近 区别: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2.细胞外液的本质: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3.判断某种物质是否为内环境的成分 a.先确定该成分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淋巴。凡是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一切物质均可看作内环境的成分 b.以下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只存在于组织内细胞上的成分 例:血红蛋白,糖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胞内酶,(如呼吸酶)及核酸等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如消化道,呼吸道,尿道)。与外界相同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均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所含物质也不可看做是内环境成分。 四.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a.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微粒数目 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c.影响因素:主要与离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自Na+和Cl—

2.酸碱度 a.人体血液PH为7.35-7.45 b.维持酸碱平衡的物质:缓冲对 H2CO3 /NaHCO3 NaH2PO4 / Na2HPO4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不同人的体温比较:幼高于成人高于老年 五。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 境的相对稳态叫做稳态。 二.主要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解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 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最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精品学案

备课本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生物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精品学案 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份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能力方面: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基础知识】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须的养料和氧,并把废物直接排入___________中。 (2).内环境由构成的环境。其成分可分为、和。 因此内环境也叫(约占有体液1/3)。 (3).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的液体,又叫液。它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环境,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______________,细胞的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有时手和脚磨出“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4).血浆并不就是血液,它是血液中除去后的液体部分,是直接生活的环境。5.淋巴液也叫 ,其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 _____ 。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就是它们直接的________________。 6.说说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相互关系,并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根据下列血浆化学成分平均值分析: (1)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 无机物包括和(如Na+、K+、Ca2+、 Mg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如葡 萄糖)、(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等)、 (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氨基酸氮、 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 (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 种、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3)从表中可以看出、离子含量较多, 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_____________。 (4)血浆中的HPO42-、HCO3-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的 __________。 (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的主要差别是血浆 中含有较多的。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括、和三方面。 (2).渗透压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的 __________的________。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