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中国人口增长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翟振武

从1711年到1840年,仅仅130年,中国人口就从1.1亿一跃而增长到4.1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949年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死亡率的快速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又大幅度飙升。庞大的规模和过快的增长速度,不仅构成了中国人口最显著和最重要的特征,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然而,自20世纪70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与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过去的30多年,成为中国人口发展史上最重要、最伟大的转折时期。

一、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年,中国大陆的人口总规模就已经达到了5.5亿之多。由于卫生事业的迅速进步,危害人民群众的许多流行病,如天花、疟疾、痢疾、血吸虫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死亡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下降,从1949年的20‰直线跌落到1958年的11%,几乎下降一半。而人口的出生率却没有下降,基本维持在解放前37‰左右的高水平上。正是由于出生率“不变”和死亡率的“快变”同时发生,50年代中国人口增长率不断攀升,从1949年的16‰快速增加到50年代中期的23-24‰。年平均增加人数也从1949年的1000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1479万人。人口总规模也从1950年的5.5亿迅速增加到1959年的6.7亿,人口增长呈现一种加速的态势。

1959年至1961年间,由于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出生率不

正常地猛然下跌,死亡率陡然增高,暂时打断了建国后人口快速增长的进程。但1962年,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出生率迅速恢复到37‰以上,1963年更是陡增到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43.37‰。,1962年以后每年出生人数高达2700万左右,最高时甚至达到2954万(1963年),年净增人口数也平均高达2000万以上。20世纪60年代成为建国后人口增长最迅猛的时期。

沿着快速增长的轨道,中国人口总量在1973年已经达到8.9亿的巨大规模。为了减缓人口规模的过快膨胀,7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运动,成千上万的医生和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的知识,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计划生育药具和技术服务,提倡“晚、稀、少”的生育观念。这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社会工程,它不仅动员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参与,而且也深刻影响了亿万群众的生育行为。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和发展的面貌,由此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根据各个时期人口增长各指标的不同特点,我们将中国人口自70年代以来的历史轨迹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人口增长由快速向慢速转变

在计划生育的有力推动下,全国人口出生率从l970年的33.43‰降到1979年的17.82‰;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83‰下降到1979年的11.61‰(图1);1970年全国年净增人口2144万, 1979年则降为1125万(图2)。各项速度和增量指标几乎都下降了50%以上。妇女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下降到1978年的2.7,其下降速度之快,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中国在控制人口出生和增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扭转了在此以前持续了20余年的高生育和高增长的局面。这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特别是建国以来人口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图1 我国1970年-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中国统计年鉴2007》

图2 我国1970年-2006年人口增长人数

(二)人口增长的波动与反复

70年代末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了历史性变动,全国各项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

上来。在70年代初婚年龄大幅度提高、生育率普遍急剧下降之后,最初的“启动”效应已经过去,进一步提高甚至维持较高的婚龄遇到阻力;生育率已降到较低水平,进一步下降也比70年代困难得多。党和政府在总结建国以来处理人口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战略意义,把计划生育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将其全面科学地表述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并将其列入宪法。在实施环节,加强了领导,健全了组织,完善了政策,使控制人口更有力地坚持下去。与70年代启动时期的顺利下降相比,80年代无论是人口增长速度,还是出生人数,都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波动与反复的过程,这是一个相持和攻坚的艰难时期。

由于周期性出生高峰的影响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出生率从1984年的19.9‰迅速回升到1987年的23.3‰,自然增长率也相应从1984年的13.08‰反弹到1987年的16.61‰。每年净增人口从1984年的1351万跳至1987年的1795万,整整增加了444万。但是,出生高峰和政策调整影响毕竟是暂时的,不会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转变的方向。所以,在经历了短暂的上升以后,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从高点上又开始逐步回落,到1989年,出生率降为21.58 ‰,增长率降为15.04 ‰。经历这次波动后,整个90年代的出生率和增长率再也没有出现反复,一直保持了下降的趋势。

(三)人口规模的惯性增长和人口内在增长趋势

90年代是中国人口政策取得丰硕成果的辉煌时期。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使生育水平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这是中国几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口控制的最重大的成就。

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后,中国的人口规模就开始从实质性增长阶段转变为惯性增长的阶段。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后,人口数量很快就能稳定下来,惯性增长不明显。中国的人口转变与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有明显的不同。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总和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是一个自然的人口转变过程,人口年龄结构并没有剧烈的变动;而我们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在原有人口的高增长条件下,采取“刹车”的方式使总和生育率达到甚至低于更替水平,因此人口的惯性增长需要很长的时间。从图3可以看出,虽然中国人口的总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但它的规模其实一直在扩大,这是惯性增长的表现。

从图1-图4可以看出,人口增长的速度各指标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0年的14.39‰下降到1999年的8.18‰;出生率也从1990年的21.06‰下降到1999年的14.64‰;连续几年的人口增量逐年呈平滑下降的趋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即从1990年以后,中国人口的增长率稳步下降,80年代出现的那种波动与反复已不复存在。在人口基数不断增大的条件下,每年净增人口数却逐年下降。很明显,这种增长率和增长人数的平稳下降,构成了90年代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当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之后,人口的净再生产率必定小于1,从而使人口的内在增长率变为负值,这标志着中国人口增长的方向性的改变。中国人口从一个增加型人口向一个缩减型人口的转变,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虽然在人口内在增长率为负值的情况下,人口依然在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只是一种惯性增长,是最终走向人口负增长的一个过渡阶段。

图3 我国1970年-2006年总人口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中国统计年鉴2007》

(四)2000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仍然保持稳步下降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继续呈现出稳定的逐年下降的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00年的7.58‰下降到2006年的5.28‰;出生率也从2000年的14.03‰下降到2000年的12.09‰;出生人数从2000年的1700多万下降到2006年的1500多万(图4)。在2000年至2006年间,人口规模从12.67亿缓慢增加到13.14亿。但此时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已经达到-9.2‰。1这说明,这种增加只是其表象而非其内在的质。当一个人口的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或以下并保持下去,这就决定了人口的增长最终将达到它的峰值并停止下来。人口总量在达其峰值之前的数十年增长,实质是实现停止增长或负增长的前奏。中国人口在生育率等于或低于更替水平下的增长,完全是年龄结构变动所导致的惯性增长。这种增长既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也是实现零增长的必经阶段。

1根据《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07》的生育模式和假定TFR为1.8的生育水平计算。

虽然中国人口规模的增长在21世纪前30年还不会停止,但它增长的速度却会沿着20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越来越慢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35年左右,中国口将实现零增长,并逐渐进入负增长阶段。

图4 我国1970年-2006年人口年出生人数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0》、《中国统计年鉴2007》

计算所得

二、有特色的中国人口发展道路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三种人口再生产的类型。第一种是以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以及相应的人口低增长率为特征的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它和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相联系,表现为人口平均寿命短,世代更替迅速,人口增长处于停滞状态。第二种是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经济相适应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人口死亡率有所下降,出生率仍很高,是人口迅速膨胀的时期。第三种是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人口再生产

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世代更替变得缓慢。

欧洲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开始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人口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不仅出生婴儿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口死亡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开始进入了“高低高”模式。死亡率的降低使得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转变,而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也使得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多体现在质量而非数量上,进而使人口出生率也逐步下降。于是,人口完成了从“高低高”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低低低”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多数发达国家死亡率下降开始于十八世纪后半叶,而出生率的下降则开始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基本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这就是说,多数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转变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出生率的转变也至少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

二战以后,随着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的传播,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也开始下降,逐步进入了“高低高”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死亡率下降到了低水平,而出生率仍然居高不下,中间巨大的落差使得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人口快速增长的阵痛之中。

中国面临着世界上最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最复杂的人口形势,但在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下,已经圆满实现了人口向“低低低”的现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低生育水平证明,中国这种政策调控和社会发展双管齐下的方式是十分成功的,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从图5可以看出,从建国以来,我国的死亡率一直呈下降态势,只有1960年前后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出现过波动。而生育率从1963年生育高峰时期的43.37‰下降到2000年的14.03‰,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人口从“高低高”向“低低低”的转变。自21世纪以来,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完全处于“低低低”的时期。

图5 1949-2005年中国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中国统计年鉴2007》

与其他所有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人口再生产转变并非自然而然的过程,在社会发展因素之外,还受到国家强有力的政策的影响。政策调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多管齐下,包括稳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养老保障机制,对群众生育观念和性别平等观念进行宣传倡导等,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三、人口转变带来的新挑战

中国的人口规模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在人口得到控制的同时,一些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使人口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统筹人口问题的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人口规模控制和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人口老龄化本是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必然出现的现象之一,但由于中国生育率下降较快,因此,老龄化的来临也就比较快。无论是人口总量的继续扩大,还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对未来的中国都是严峻的挑战。而且,人口数量控制与人口老龄化还是一对矛盾。人口数量控制越严格,人口老龄化速度越快,老龄化状况越严重。如果放弃人口控制政策,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却会因此而减慢,但是生育率会反弹和上升,人口总量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2005年小普查时,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9.07%,而预计2030年将达到14%,2040年将快速上升到20.9%2。老年人规模的增加会对社会保障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医疗保障资金不足,养老设施短缺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中国在经济仍不十分发达的条件下必须面对许多国家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才需面对的老龄化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利用好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到来之前的这二、三十年时间,促进经济发展和资金积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其次,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和大幅度偏高。中国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的男孩偏好一直就很强烈。男孩偏好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不断下降,家庭必须要在有限的生育数量下实现拥有男孩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男孩偏好在生育率下降过程中会显得更为突出和更为强烈,韩国的经历就是一个例

2翟振武.中国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矛盾分析.人口研究.2001(5)

证。因此,近些年来,部分地区胎儿的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的“需求”大大增加,而现代的超声波诊断仪技术的普及又为胎儿性别鉴定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大大超出了正常范围。到2000年以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情况更为严重,2007年的出生性别比高达120以上。

在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即将全面完成的时刻,人口老龄化和出生性别比偏高等问题接踵而来,使得人口问题由原来单纯的数量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多样。实现人口规模、结构长期均衡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成为我们面对新世纪人口问题的必然战略选择。

四、人口增长与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历史意义

中国人口规模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增长,并且在60年代度过了人口规模增长的最高峰后,从70年代开始了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的快速下降。但是下降的过程并不平坦,80年代人口增长过程出现了反复和波动。直到90年代初,在现代化过程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总和生育率最终突破更替水平,达到1.8的低生育水平,使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首次达到负值,实现了人口增长的方向性的改变。

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对中国社会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增长方向性的转变使中国人口摆脱了历史上在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盲目增长和收缩的历史循环,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了趋势性的下降,并逐步向零增长接近,为中国现代化的顺利推

进铺平了道路。几千年来,中国人口一直在波动中增长。其间虽有不少时期人口增长率也曾出现过负值,人口规模也出现过绝对缩小,但那都是因为战争、饥饿、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出现的暂时现象。从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来看,增长一直是它的“趋势”和主旋律。从表面上看,中国人口的规模现在仍在继续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但由于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其实已经是负值。现在人口规模的继续增长,只是人口年龄结构导致的人口惯性。只要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继续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年龄结构的影响就会逐渐消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就会逐渐接近人口的内在自然增长率,先达到零增长,然后达到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破更替水平,表明中国人口规模增长的趋势已经发生方向性的改变,中国人口规模已经由增长的趋势变为缩减的趋势。这是中国人口增长过程中本质性的变化。

第二,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极大地缓解了中国庞大人口对资源环境的重压,为进一步优化中国的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创造了最为宝贵的客观条件。几百年来,特别是近100多年来,巨大的人口规模像一个沉重的包袱,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一直以它的地大物博自豪于世界。确实,从总量上,中国的众多的自然资源储量都名列世界前茅,它是名副其实的自然资源大国。但是,当用人均指标衡量时,它立刻就成了资源贫匮的落后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既成了中国的突出国情,也成了中国追求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并不依赖于人口数量,而是依赖于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内容是大幅度投资于人,投资于教育,提高人均教育水平。在20世纪60

年代,中国平均每年出生2700万人左右,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人均教育资源占有量不可能快速增长。

中国人口规模在经历了急速扩张后,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不仅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在人口基数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人口规模的净增量也逐年缩小。20世纪70年代初,人口出生数高达2700万,人口净增量每年高达2000万以上,而到现在,每年出生人数降到1600万人左右,人口年净增量已经降到800万左右。从大规模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以来,中国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口。人口规模的这种减速增长,既大幅度减轻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人口压力,又有效提高了中国年轻一代人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一百多年来无数政治家和学者忧心忡忡的人口规模过大,人口总量过剩的“天大难题”终于获得了相当程度的缓解,人口爆炸的引信被成功拆除。这是包括马寅初在内的无数关心中国发展的仁人志士们的多年梦想。20世纪后20年中国人口规模增长过程的这种变化,为中国最终摆脱人口规模过大的沉重包袱,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对于世界人口的发展而言,中国人口从高速增长到低速增长转变的历史过程,为即为世界人口转变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经验,也为缓解世界人口过快增长的局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它的人口状况和发展,对世界人口的状况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通过人口政策对人口规模发展进行自觉主动的调整,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场前无古人的社会试验。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这场试验如果成功,世界将从中收益,这场试验如果失败,世界也将为之付出代价。让人欣喜的是,30年的实践证明,控制人口规模过快增长的这项伟大工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世

界人口增长速度近20年不断下降,其中中国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的大幅下降是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中国对人口规模进行调控的实践和经验,为世界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模式和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规模过大而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始终是各国领导人的一块“心病”。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不仅错综复杂,而且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各国基本上要靠自己来摸索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中国的人口规模世界第一,在解决问题的难度上世界没有国家可以与之相比。中国在20世纪后30年成功解决人口规模过快增长的做法,可能很多发展中国家无法模仿,但是,中国的成功实践至少向发展中国家展示了解决人口问题的一种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模式。无论是在人口理论上和人口实践上,中国的模式都是一个巨大的创新,一个巨大的贡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人口规模经历了由盲目急剧增长向减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几十年其实只是历史上很短的一段时间,而中国人口大起大落的艰难历程,让中国人口走完了其它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虽然中国人口规模的增长在21世纪前30年还不会停止,但它增长的速度却会沿着20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越来越慢趋势发展下去。到2035年左右,中国人口将实现零增长,并逐渐进入负增长阶段,那将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届时中国人口的总规模可能不再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由“世界最大”向“不是世界最大”变化的历史轨迹却将作为世界人口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载入史册。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预测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预测 摘要 人口总数的预测对未来资源分配,划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人口预测模型结合所给数据进行人口预测,并进行模型改进结合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较理想的人口变化趋势。 第一问中,采用Logistic模型描述了人口的增长规律,通过简要的假设设置相应的预测系数 第二问中,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运用Matlab以及Excel得出人口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第三问中,通过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Matlab编程得到相关的系数x =r 万人,并判断模型的可用性。 .0 248205= 0253 m 第四问中,根据所得的模型,带入相关数值得到203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44210万人 第五问中,通过改进求解拟合参数的方法,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改为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通过分析可知2030年可能会达到我国人口数量的峰值近似为145168万人,与国家人口预测结果基本相符合。 关键词:Logistic模型;最小二乘估计;Matlab;线性拟合

一. 问题提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对于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研究人口增长的规律。 问题一,作出适当的简化假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大陆人口群体增长的数学模型。 问题二,对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画出1949~2017年中国大陆人口总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问题三,对第1问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问题四,预测2030年中国大陆的人口总数。 问题五,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二.问题分析 由于人口的增长受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第一问的模型选取应该选用能够反映阻滞作用对人口增长率的影响,使增长率r能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而下降,基于此选择了典型的人口增长模型logistic函数,并对相应的参数进行设置。 第二问中由Matlab能够得到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 第三问中对于大数据处理要得到模型中的相应参数需要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系数估计,通过分析曲线的特点评价模型的可用性。 在第四问,根据模型带入相应的时间预测对应的人口总数。 第五问中,由分析可知,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要比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精度要更高,因此通过观察人口增长率的曲线可以近似拟合成一次函数的现象,将估计参数的方法改为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并结合数据实际曲线,确定相应的模型参数。 三.模型的基本假设 (1)生育模式相对不变 (2)所用数据真实可靠 (3)不考虑生存空间等自然资源的制约,不考虑意外灾难等因素对人口变化的影 (4)较短的时期内的死亡率是稳定的

农学概论样题(一)

农学概论样题(一) 一、名词解释 1.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再生产出现了“高、高、低”、“高、低、高”和“低、低、 低”3种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3个字分别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第1种类型主要出现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第2种类型出现在工业 革命早期,第3种类型出现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 2.“高、低、高”类型:主要出现在工业革命早期。人口出生率仍保持较高水平, 但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饥荒、战乱的结束,人口 死亡率开始降低,因而人口发展表现出高出生率(3.5%-4.5%)、低死亡率 (2.0%-2.5%)和高增长率(1.0%-2.5%)的特点。 3.作物生产的三元结构:粮食发展战略的一种,即粮食-经济-饲料作物,发展优质 的饲料作物,变“人畜共粮”为“人畜分粮”,提高粮食作物的综合利用效益。 4.作物的温度三基点:按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的总 称。 5.四碳作物:光合作用中最先形成的中间作物是带4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等双羧 酸,称四碳作物。有高粱、玉米、甘蔗等。 6.长日照植物: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的作物,称为长日照作物。如小麦、 大麦、油菜、蚕豆等冬季作物。 7.生育阶段: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称为作物的一生,所经历的时 间(天数)为作物(全)生育期,全生育期可人为地划分为几个生育阶段或生育 期。 8.发芽率:发芽率是指能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率。 9.营养生长:营养生长是指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进行营养生长 的时期称为营养生长期或营养生长阶段。 10.经济系数: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11.选择育种:应用最高的品种选育方法,以品种内的自然变异为材料,根据育种目 标选择单株,从而获得新品种或改良原有品种的方法。简单易行,收效较快。 12.基因工程:在基因水平上对遗传物质进行直接操纵、改组、重建,实现遗传性定 向改造的技术。 13.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配合比例称为土壤质地,包括沙性土、粘性土和壤 性土。 14.壤性土:物理性粘粒的含量在15%-40%的土壤。 15.作物布局: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即安排作物种植 的种类、面积、比例和配置地点的一种作物生产部署。 16.轮作: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17.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 比值。 18.可持续农业:持续农业是一种综合兼顾了产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等因素的农业 生产模式,是在不破坏环境和资源、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当代人对农 产品供需平衡的农业发展模式。 19.水中花卉:据生物学特性花卉分类的一种,指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如荷 花、睡莲、石菖蒲等。 20.观赏花木:木本(灌木或乔木)植物具有观赏价值的器官,可以是花也可以是茎

高中地理知识点题库 人口再生产决定因素GZDL244

1. 小明的家乡面积约为8 000平方千米。2009年初,人口总数为400万,且这一年里出生并成活80 000名婴儿,死亡人口为32 000人。 由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判断,小明的家乡() A.人口稀疏 B.经济发达 C.没有人口问题 D.要控制人口增长 答案:D 解析:小明家乡的人口密度较大,且增长也较快,今后应控制人口的增长。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2. 江苏省人口增长情况图。 2004~2006年,江苏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外省区流入人口较多 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政策松动 D.育龄妇女比例持续上升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2004~2006年,江苏省人口增长总量、机械增长量明显加快,而自然增长量几乎无变化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3. 下列属于会对人口身体素质产生影响的物理性的环境污染的是() A.食品中添加防腐剂 B.蚊子传播疟疾 C.微波辐射污染 D.吸烟引起的致癌作用 答案:C 解析:A、D项属化学性的环境污染,B项属生物性的环境污染。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4. 项目年末数(万人) 总人口132 802 其中出生人口 1 608 死亡人口935 城镇人口60 667 乡村人口72 135 男性人口68 357 女性人口64 445 65岁及以上人口10 956 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 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 D.经济增长很快,城市化水平很高

答案:C 解析: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但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较多;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较多,说明老龄人口增加快;城市化水平还不足45.7%,城市化水平还算不上很高。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5.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 该城市近30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青壮年人口的负担逐渐减轻 B.生育率逐渐增加 C.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 D.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 答案:C 解析:随着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上升,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1953年新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为5.8亿(不含台湾、港澳)。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的特点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高中地理选修一填空题集

地理选修第一册填空题集姓名 1、人口内部的这种,,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这就是。 2、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和所决定。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按先后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是、、、。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水平极为低下,人口死亡率,尽管出生率很高,但是,人口增长速度极低。这一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称为“型”,它以死亡率、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为特征。 4、“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以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为特征。目前,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的出生率还于死亡率,人口呈现增长,例如欧洲的、等国,人口已连续多年为负增长 5、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高是因为结构造成的,其分年龄死亡率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6、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型”。 7、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由于水平不同,、、及等的差异,并不具有同步性,也存在着各自的一些特点。 8、除、外的大洋洲其他国家或地区,非洲国家是型的典型;但也有一些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如亚洲的,拉丁美洲的;我国由于大力开展工作,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属于型。 9、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口,取决于人口和的变动;二是人口的,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实际上,考察的地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就越。 10、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和来实现。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与(指15岁到49岁妇女)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础。 11、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的子女数越。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是极小的。 12、因素、因素、受水平和条件等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13、、、等对死亡率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有些因素的影响是直接的,如克山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有些因素的影响是间接的,如由于大量繁殖,传染病多发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可能明显上升。 14、人口增长过快可能给和造成巨大的压力,但决不是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人口数量只是。 15、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及其他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 的人口数量。 16、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发展水平及人口的 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性和性。 17、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亿左右。 18、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亿左右;目前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因此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和这两项基本国策。 19、人口身体素质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因素。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很多,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环境因素。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06-02-24)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为了摸清中国老年人口及老龄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掌握未来中国老龄问题的基本国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预测研究,基本情况如下。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

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

婚姻、家庭与人口再生产

7婚姻、家庭与人口再生产 婚姻、家庭与人口再生产有着密切、直接的联系, 长期以来, 人 类社会通过婚姻家庭制度来控制着人们的生育行为。本章主要从 微观的角度, 研究婚姻与家庭的性质、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进一步揭示人口再生产的规律。这是人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7. 1 婚姻与人口再生产 7. 1. 1 婚姻的涵义与性质 1) 婚姻的涵义 婚姻是指男女两性结合, 确定合法的夫妻关系, 并建立家庭实 现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形式。婚姻从产生之时起, 就成为制约人口再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婚姻的定义来看,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 婚姻通常为法律所确认。在社会生活中, 婚姻不仅仅指生物学意义上的两性关系, 而且要受到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制约, 是社会公认的合法的两性关系。第二, 婚姻的职能除满足生理需求外,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育。婚姻的生育职能使得整个社174

会的人口再生产得以延续和发展, 这是社会的需要, 也是家庭的需要。 2) 婚姻的性质 婚姻具有双重属性, 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就其自然属性 看, 婚姻关系借以建立的生理基础是男女两性的差别和性的本能, 在这一点上, 人和其他动物并无区别。但另一方面, 婚姻在本质上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定形式。人和动 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的人, 其自然属性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婚姻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个问题。 ( 1) 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 有不同的婚姻制度。原始社会初 期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人们必须共同劳动, 过群居生活, 这就决 定了当时相应的婚姻制度是群婚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出现了人 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使人类由游 牧式的生活方式逐步走向定居生活, 从而也为此时人类的婚姻制度———对偶婚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再以后,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私有制的出现, 又带来了婚姻制度的巨大变化, 使人类从 对偶婚走向一夫一妻婚。可见, 生产方式对婚姻制度的发展具有决 定性作用。 ( 2) 选择配偶、缔结婚姻和举行仪式等, 都不完全是男女双方的 私事, 而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 如法律制度、经济状况、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人们的婚姻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社 会过程。 ( 3) 婚姻具有法律形式, 通过立法, 国家可以对婚姻进行干预和 保护。由此可见, 婚姻固然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但其本 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7. 1. 2 婚姻制度的演变 婚姻制度是指由有关婚姻的各种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一种社会 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同人口再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 175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有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向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的过程,即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期间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人口理论就是针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律的总结,人口转变理论包括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理论等。 一、死亡率转变理论 1、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死亡率的下降是人口转变的第一阶段,研究表明人口的增长应该归功于20世纪早期死亡率的下降。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直到20世纪早期,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统计资料来精确地描述威胁人类死亡的种种因素的变化。当今社会,原始意义上的高死亡率现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过去,人口再生产步入已经能控制高死亡率的阶段。 2、死亡率下降与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提出流行病转变理论的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 五个基本命题:(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 (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 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 (3)流行病转变的过程对不同的群体功效是不同的 (4)对于欧洲来说,流行病的转变主要是生活水平和营养水平的提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是医药水平的提高 (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 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近200年来流行病转变为代表,随着环境的 改善,流行病逐渐减少,存活率上升,儿童女性群体尤为突出 (2)加速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为代表,流行病转变开始晚但 转变时间少,人工流产成为节制生育的主要手段 (3)延迟转变模式。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代表,死亡率下降时间晚,生 育率水平高,人口爆炸式增长 (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台湾、新加坡为代表,政府号召节制生育行为,生育率迅速下降 3、死亡率下降的原因 (1)本质上得益于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包括食品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 (2)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这些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能否使所有的阶层人受益 (3)人类对于各种死因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的提高 死亡率的下降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手段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这是死亡率下降的首要原因: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生活水平和医学进步能够平等的达到每个人,使死亡率持续下降。 二、生育率转变理论 1、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 该理论揭示了生育率下降与死亡率下降的关系。儿童和婴儿死亡率的下降提高了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 院(部)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学生姓名:赖银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号:20040291指导教师姓名:高义讲师 论文提交时间: 2008年5月26日 论文答辩时间: 2008年5月30日 学位授予时间: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 摘要 本课题来源于200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甲组A题,本文以中国人口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综合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讨论了已有的一些预测方法及其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然后结合我国人口发展现状和题目提供的数据表确立了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以大学生数学建模提供的2001年到2005年的各分量数据为预测指导方向、以2006年和2007年的公报数据为结果检验参照数据的整体建模思想,并在建模过程中提出了人口年龄推移算法,即通过上一年年末市镇乡男女各年龄人口数量、育龄妇女生育率和人口死亡率,计算出本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并结合2001年到2005年市镇乡人口比拟合出未来人口迁移变化式,在此基础上根据上一年年末人口总数加上当年出生人口数和迁进人口数,减去当年死亡人口数和迁出人口数,获得本年年末人口数量.依次进行推移,对未来30年中国人口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未来30年中国人口规模将保持增长的趋势,2010年为13.4亿,2020年为13.9亿,并在2034年达到峰值14.2亿,中国人口实现零增长. 在此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平稳下降,妇女生育保持稳定的低水平,死亡率保持较低水平,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年龄结构继续向老年型人口转变. 文章最后结合预测结果提出了我国未来应继续坚持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和加强关注农村老年人口等人口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人口数学模型人口预测人口政策 I

人口再生产

示范教案二(人口再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再生产的概念、类型及其转变规律。 2.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在世界上的地区分布差异。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图表说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征,分析其成因,分析预测其转变趋势。 2.结合当地人口资料进行分析,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 德育目标 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人口的再生产。 2.引导学生开放性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分析、判断,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教学重点 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规律。 ●教学难点 比较两种“低自然增长率”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 以人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主线,阅读图表,应用比较法、分析法来了解人口再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并概括其特点。 ●教具准备

将有关图、表制作成多媒体闪动图,以一种全新的动态课件来直接比较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情况,并配以最新的人口的动态资料来分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按照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我们高中二年级开设限定性选修课,课程内容为人文地理基础知识。高二年级我们将学习五部分内容,它们是人口与环境、城市地域结合与规划、文化与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从今天起我先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板书) 本单元内容属于《人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大纲中要求的“人口发展”的内容,实际上指的就是“人口再生产”。严格地说,人口再生产虽然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内容,却并不能等同于“人口发展”。两者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人口发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化及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人口素质反映的是人口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口结构可包括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地域结构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探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中,我们先从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具体了解人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下面我们先从第一节学起: 1.1 人口再生产(板书) 人口再生产是人口发展的基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规律,是人口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所掌握的人口学知识,比起初中地理的内容,要丰富、深化的多。 一、人口再生产的概念(板书)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及现状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 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人口发展已经结束了高增长的历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可以把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再生产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社会现象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再生产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社会现象,是人口再生产类型演变规律的客观反映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国际上通常定义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中60岁以卜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心城区的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人口密集,以无业人员,下岗职工,低收入者较多。郊区老龄化程度低,居住着少量“动迁依附”型老年人和单位退休的“安稳乐观”型老年人。大城市老年人郊区化趋势加快发展;大城市老年人社会空间分异加剧 我国城市养老设施发展的政策指引 (1)以“老年公寓”为载体的居家养老设施差异化发展。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结合社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为老年人提供适应性住宅 (2)以支援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养老设施多元化发展。 我国社区养老应以完善社区支援服务功能为载体,扩展社区管理与服务职能,增加老年人邻里中心、老年之家、老年人日间护理中心(托老所)等设施。 (3)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转变的机构养老设施渐进式发展。 首先由政府主导建设并完善市(区)级机构养老设施,包括社会福利院、养老院其次,由规划建设部门制定街道、社区级养老设施的设计规范,民政部门制定相应管理条例,逐步开放机构养老设施市场。 养老设施规划布局原则 1)“老年人空间分布”与“养老设施规划布局”相耦合 改变以往城市规划公共设施布局静态的干人指标、服务半径配置方法,在规划编制中以规划单元的老年人口规模、空间分布状况、经济社会特征及空间发展趋势为基础,参考相应规划标准,合理确定养老设施的规划指标和空间位置。 2)“老年人的需求”与“养老设施规划布局”相耦合 在用地规划方面,深化养老设施用地类型的划分,落实用地指标,满足老年人对养老设施用地空间的需求;在养老设施规划方面,合理配置各类养老设施,满足老年人对照顾、家务、护理、交流、咨询和培训等养老服务的需求。 3)“落地”与“落位”、“刚性”与“弹性”相结合 合理确定老年人居住用地的规模及空间位置,使老年社区、老年公寓等居住用地“落地”;采取“落地”与“落位”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养老设施,对市区级养老设施和街道社区级重要养老设施采取“刚性”“落地”的控制方式,确定其用地边界、用地指标和建设指标。对于其他养老设施采取“弹十生”“落位”的控制方式,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建设指标。 4)养老设施用地的完善 因此,为保障市(区)级、居住区级(街道级)养老设施“落地”,应进一步细化社会福利用地(A6)。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 ,回答31-33 题 3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1)→(2)B.(2)→(3)C.(3)→(4) 32.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2)阶段的是A.尼日利亚B.韩国C.日本D.澳大利亚 33.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A.(1)B.(2)C.(4)D.(5) 3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B.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 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C.不论是以悲观或乐观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人口与环境矛盾都十分突出D.随科技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评估,只能相对确定说明 35.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36.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气候条件适宜B.政治中心的改变C.经济发展较慢D.矿产资源的开发 37.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38.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39.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40.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A.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B.影响生育政策、文化和宗教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C.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作用来实现的D.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41.80 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B.1984 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浅论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开了一门课《社会》,就是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省份等常识。当初对数字还没什么印象,当老师提及中国有数十亿人口时,我们在老师的惊呼中在脑海中留下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浅浅的印象。至于这个“大”所折射的含义,当初根本没有概念,随着中国人口的发展,现在也只能对这个“大”做浅浅的分析和理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理性的认清中国到底存在哪些人口问题,也即中国人口的现状是怎样的。 现就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一窥中国人口的现状。 一、人口数量。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我国热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净增数仍很大。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二、人口素质。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粗文盲率等数据均显示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但是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三、人口结构。从人口年龄结构看,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四、人口分布。从城乡分布来看,全国城镇人口低于下面缓存人口比重。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中国人口转变理论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专业: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摘要:中国人口转变发生在中国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迅速下降。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中国人口转变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中国人口转变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一、概念: 人口转变理论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它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过渡的趋势,反映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与人口在生产的内在联系。二、分析方法: 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阶段一国人口的增减时,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需要考察:一是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是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是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是移民的数量。 具体到中国,中国人口转变的制约因素及研究方法有:1.社会生产方式等经济因素,人口转变过程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相应的经济制度转变是影响人口转变的决定因素。2.计划生育政策因素,我国在短时间内实

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除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人口政策影响。中外学者一致认为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主导因素是计划生育政策,大致占60%~70%。我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促进我国人口迅速转变的重要原因。3.社会文化因素,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对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影响,并影响到生育。在现代文明已经比较发达的条件下,传统文化还有很大影响,中国人口控制工作的巨大成就,实际上已经利用了社会文化中的有利因素。4.其它因素,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流行疾病模式因素、人口质量因素等。 三、具体分析: 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由1969年的5.7下降到1979年的2.7,下降了50%以上。人均收入、教育水平是对生育率影响最大的两项社会经济参数。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 中国人口伴随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经过了50年代和60年代无计划的高速增长、70年代生育水平的大幅下降、80年代的徘徊波动,终于在世纪之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完成了人口的“两个转变”。 中国人口发展经历的两个不同时期: 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 张孟琦、王光昭、陈阔 指导教师:杨亚莉 (空军工程大学,西安 L25) 摘要:本文从中国60年代开始出现的回声婴儿潮现象,以及如今中国城乡人口生育差异和男女比例失调等特点出发,将市、镇、乡中不同性别人口按年龄段分别处理,并引入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因素,建立起一个关于中国人口增长的常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的数学模型和Leslie矩阵迭代模型。还利用该模型对中国未来人口的增长变化进行了预测。并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分别建立长、短期男女人口比例模型,针对男女比例失调问题,就中国男女比例变化趋势对未来中国人口的增长变化的影响进行了预测与讨论。 关键词:回声婴儿潮;男女比例;老龄化;城镇化

1、引言: 近年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17,2003年抽样调查为119,个别省份超过130。2005年1%抽样调查为118.58。城乡均出现异常,农村失调程度更为严重。预计到2020年,20-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同时,中国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采取干涉生育措施的国家,因此我们想就此对我国未来男女比例的影响做出分析。 在这里我们要引入回声婴儿潮(Echo baby boom)的概念来分析我国的人口情况。下图(底图来源:世界银行)是中国1962年以来40多年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蓝色): 因为1962年之前有过5年左右的非自然增长,所以我们把50年代的数据不计入分析过程。进入60年代,随着“三年困难时期”结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稳定,又加上鼓励生育,所以在1962

年-1971年期间第一个稳定的婴儿潮B,其峰值发生在1966年(红线1)。70年代中期开始调整了生育政策,并且随着生产生活的模式的变化,之后人口增长率陡降。80年代以后,婴儿潮B的大多数女性开始进入生育年龄(当时全国平均是22岁),开始迎来了第二批稳定生育高峰,婴儿潮C,这个C的形状是B的复制,就像回声一样一波一波的,所以称为(第一)回声婴儿潮,发生在1982年-1991其峰值出现在1988年(红线2,即1966+22,完全符合生育年龄均值)。现阶段是平均生育年龄是27岁,随着回声婴儿潮C中出生的人口逐渐进入生育年龄,理论上潮D的峰值应该出现在2015年,但是尽管现在全国已经放开二孩政策,近几年的曲线却较为平缓,回声婴儿潮D并没有如期而至。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生育观念改变导致的,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在未来如果不考虑世界大战、重大灾害等重大事件,总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不会有较大波动,我们将在这个条件下建立模型推算未来的男女比例。 2.模型的预备知识 2.1模型假设 1)不考虑国境间人口流动对人口统计的影响; 2)不考虑所统计的数字中的人口漏报的现象; 3)不考虑各地方生育法规的灵活性政策对全国人口政策影响; 4)不考虑针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