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统计学复习题

统计学复习题

统计学复习题
统计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30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 总计各单位的标志值没有差异

B. 总体的各指标都有相同的性质

C.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相同的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属性

D. 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

2.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

A. 统计分组法

B. 统计模型法

C. 统计指标法

D. 抽样推断法

3.某班五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7、78、85、89、96,这五个数字是()

A. 变量

B. 数量标志

C. 品质标志

D. 变量值

4. 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5.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

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

6.某产品的质量好坏用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反映,产品等级是()

A. 数量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数量标志

D. 品质标志

7.2013年9月9日,深圳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

A. 定类数据

B. 定序数据

C. 定距数据

D. 定比数据

8.连续变量要求两个相邻组的组限()

A. 不一致

B. 重叠

C. 间断

D. 可任意取值

9.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汽车台数

B. 工人人数

C. 工厂数

D. 生产总产值

10.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 绝对数形式

B. 相对数形式

C. 平均数形式

D. 百分比形式

11.下列()为时点指标。

A. 在校学生人数

B. 商品销售额

C. 新出生人口数

D. 国内生产总值

12.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

()

A. 7分

B. 7.2分

C. 8.6分

D. 9.7分

13.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

A. 最大的那个频数

B. 最大的标志值

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

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

14.下列相对数可以相加的是()

A. 比例相对数

B. 结构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1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6.7:100,这种指标是

( )

A. 比较相对指标

B. 比例相对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D. 结构相对指标 16.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 )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 中位数和众数

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17.某产品由四个车间分别独立生产,根据经验,这四个车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97%、96%、98%,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 )

A. 90.35%

B. 98%

C. 97.5%

D. 95.5%

18.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数分别为200人、210人、205人和220人,则该企业第二季度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是( )

A. (200+210+205+220)/4

B. (200+210+205)/3

C. (200/2+210+205+220/2)/(4-1)

D. (200/2+210+205+220/2)/4

19. 某企业某年上半年的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 410、420、420

B. 420、420、420

C. 410、415、420

D. 415、420、410

20. 某班五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7、78、85、89、96,这五个数字是( ) A. 变量 B. 数量标志 C. 品质标志 D. 变量值 21. 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 企业按类型分组形成的数列

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的数列

D. 进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

22.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 A. (103%×104%×108%×107%)-100% B. 103%×104%×108%×107% C. 3%×4%×8%×7% D. (3%×4%×8%×7%)-100%

23. 2008-2012年我国房地产开发经营情况为经营收入增长5.1倍,则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B. C. D. 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A. B.

C. D.

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 ) A. 多阶段抽样 B. 简单随机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类型抽样 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 )

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

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 27.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趋势线,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条件是( )

A. Σ(y-y c )2

=最小值 B. Σ(y-y c )=最小值

215

13

1

431.651

.641.551.5

C. Σ(y-y c)2=最大值

D. Σ(y-y c)=最大值

28. 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

A. 降低297.5元

B. 提高297.5元

C. 提高2.5元

D. 降低2.5元

29. 在分别掌握三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三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总平均水平的变动,应采用()

A. 质量指标指数

B. 可变构成指数

C. 固定构成指数

D. 结构影响指数

30.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A. 5%

B. 6.5%

C. 22.7%

D. 33.3%

1.C

2.D

3.D

4.C

5.B

6.D

7.C

8.B

9.D 10.A

11.A 12.B 13.C 14.B 15.B 16.D 17.C 18.B 19.C 20.D

21.D 22.A 23.A 24.A 25.C 26.B 27.A 28.D 29.B 30.B

1.2013年9月9日,深圳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

A. 定类数据

B. 定序数据

C. 定距数据

D. 定比数据

2. 一组数据1、1、3、4、5、3、6、3、7、8中,众数为()

A.1 B.3

C.5 D.7

3.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汽车台数

B. 工人人数

C. 工厂数

D. 生产总产值

4. 一组数据2、4、6、7、19、22、24的平均数为()

A.11 B.12

C.13 D.14

5.下列项目为时点指标的是()

A. 在校学生人数

B. 商品销售额

C. 新出生人口数

D. 国内生产总值

6.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

()

A. 7分

B. 7.2分

C. 8.6分

D. 9.7分

7.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

A. 最大的那个频数

B. 最大的标志值

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

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

8. 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A. 抽象的量

B. 具体的量

C. 连续不断的量

D. 可直接相加的量

9.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

A. 统计分组法

B. 统计模型法

C. 统计指标法

D. 抽样推断法

10. 已知4个水果商店的苹果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的苹果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加权调和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11.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12.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

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

13.一组数据有17个,则Q1位置为()

A.4 B.4.5

C.5 D.6.5

14.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A. 5%

B. 6.5%

C. 22.7%

D. 33.3%

1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6.7:100,这种指标是

()

A. 比较相对指标

B. 比例相对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D. 结构相对指标

16.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 中位数和众数

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17.某产品由四个车间分别独立生产,根据经验,这四个车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97%、96%、98%,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

A. 90.35%

B. 98%

C. 97.5%

D. 95.5%

18. 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A. 都固定在基期

B. 都固定在报告期

C. 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19. 某企业某年上半年的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 410、420、420

B. 420、420、420

C. 410、415、420

D. 415、420、410

20. 某居民在维持基本生活水平情况下,按报告期的物价购买消费品多支付20元,按基期价格购买的消费品支出是400元,则价格指数为()

A. 95%

B. 110%

C. 90%

D. 105%

21. 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 企业按类型分组行成的数列

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的数列

D. 进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

22.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 A. (103%×104%×108%×107%)-100% B. 103%×104%×108%×107% C. 3%×4%×8%×7% D. (3%×4%×8%×7%)-100% 23. 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

A. 严格的关系

B. 不严格的关系

C. 任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D. 有内在关系的但不是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

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A. B.

C. D.

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 ) A. 多阶段抽样 B. 简单随机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类型抽样

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 )

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

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 27. 已知某企业某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直线方程为( ) A. y=6000+24x B. y=6+0.24x C. y=24+6000x D. y=24000+6x

28. 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 ,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 )

A. 降低297.5元

B. 提高297.5元

C. 提高2.5元

D. 降低2.5元

29. 所谓正相关,是指一个变项的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项的值( )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无规律

30.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

A. 5%

B. 6.5%

C. 22.7%

D. 33.3%

1.C

2.B

3.D

4.B

5.A

6.D

7.C

8.B

9.D 10.C 11.C 12.B 13.B 14.B 15.B 16.D 17.C 18.C 19.B 20.D 21.D 22.D 23.D 24.A 25.C 26.B 27.A 28.D 29.C 30.B

1. 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

A. 差异性

B. 综合性

C. 社会性

D. 同质性

2.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 ) A. 统计分组法 B. 统计模型法 C. 统计指标法 D. 抽样推断法

3. 对于南京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 A. 全部设备 B. 每台设备

215

13143

C. 每个工业企业

D. 全部工业企业

4. 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5.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

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

6.大于等于Q1的数据占全部数据百分比为()

A.25% B.50%

C.75% D.100%

7.2014年5月1日,海口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

A. 定类数据

B. 定序数据

C. 定距数据

D. 定比数据

8.变量数列中各组频数的总和应该()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

9.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汽车台数

B. 工人人数

C. 工厂数

D. 生产总产值

10.一组数据2、5、7、9、10、12、15、19、24、56的中位数的位置为()

A.3.5 B.4.5

C.5.5 D.6.5

11.下列为时点指标的是()

A. 在校学生人数

B. 商品销售额

C. 新出生人口数

D. 国内生产总值

12.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

()

A. 7分

B. 7.2分

C. 8.6分

D. 9.7分

13.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

A. 最大的那个频数

B. 最大的标志值

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

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

14. 某公司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的得分分布形状是()

A. 对称的

B. 右偏的

C. 左偏的

D. 不确定

1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6.7:100,这种指标是

()

A. 比较相对指标

B. 比例相对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D. 结构相对指标

16.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 中位数和众数

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17.某产品由四个车间分别独立生产,根据经验,这四个车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97%、96%、98%,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

A. 90.35%

B. 98%

C. 97.5%

D. 95.5%

18.某企业这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200万元,22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320万元,则平均增长量为( )

A. B.

C. D.

19.某企业某年上半年的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 410、420、420

B. 420、420、420

C. 410、415、420

D. 415、420、410

20.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 A. 10% B. 90% C. 110% D. 111% 21.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 企业按类型分组行成的数列

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的数列

D. 进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

22.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 A. (103%×104%×108%×107%)-100% B. 103%×104%×108%×107% C. 3%×4%×8%×7% D. (3%×4%×8%×7%)-100%

23. 在分别掌握三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三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总平均水平的变动,应采用( )

A. 质量指标指数

B. 可变构成指数

C. 固定构成指数

D. 结构影响指数

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A. B.

C. D.

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 ) A. 多阶段抽样 B. 简单随机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类型抽样

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 )

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

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

27.相关关系中,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类型的图形是( ) A. 直方图 B. 散点图 C. 频数分布图 D. 累计频率图

28.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 ,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 )

A. 降低297.5元

B. 提高297.5元

C. 提高2.5元

D. 降低2.5元 29.两个相关变量呈反方向变化,则其相关系数( ) A. 小于0 B. 大于0 C. 等于0 D. 等于1

215

13143512041205

200

3204200320

30.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A. 5%

B. 6.5%

C. 22.7%

D. 33.3%

1.D

2.D

3.C

4.C

5.B

6.A

7.C

8.B

9.D 10.C

11.A 12.D 13.C 14.C 15.B 16.D 17.C 18.B 19.B 20.D

21.D 22.D 23.B 24.A 25.C 26.B 27.B 28.D 29.A 30.B

1. 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A. 一包谷物的重量

B. 统计模型法

C. 过去的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待的客户数

D. 某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2.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

A. 统计分组法

B. 统计模型法

C. 统计指标法

D. 抽样推断法

3. 现调研某机床制造企业的生产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

A. 连续变量

B. 离散变量

C. 前者连续变量,后者离散变量

D. 前者离散变量,后者连续变量

4. 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5.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

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

6. 劳动生产率是()

A. 动态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流量指标

D. 强度指标

7.2013年9月9日,深圳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

A. 定类数据

B. 定序数据

C. 定距数据

D. 定比数据

8.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数的总和应该()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

9.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汽车台数

B. 工人人数

C. 工厂数

D. 生产总产值

10. 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A. 变形

B. 倒数

C. 平均数

D. 开平方

11.下列为时点指标的是()

A. 在校学生人数

B. 商品销售额

C. 新出生人口数

D. 国内生产总值

12.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

( )

A. 7分

B. 7.2分

C. 8.6分

D. 9.7分 13.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 )

A. 最大的那个频数

B. 最大的标志值

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

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

14. 某企业2010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13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则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可比较

1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6.7:100,这种指标是

( )

A. 比较相对指标

B. 比例相对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D. 结构相对指标 16.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 )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 中位数和众数

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17.某产品由四个车间分别独立生产,根据经验,这四个车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97%、96%、98%,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 )

A. 90.35%

B. 98%

C. 97.5%

D. 95.5%

18. 假定某产品产量2013年比2008年增加了35%,则2013年比2008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

A. B.

C. D. 19. 某企业某年上半年的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 410、420、420

B. 420、420、420

C. 410、415、420

D. 415、420、410 20. 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

A. 只能是总量指标

B. 只能是相对指标

C. 只能是平均指标

D. 上述三种指标均可 21. 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 企业按类型分组行成的数列

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的数列

D. 进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

22.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 A. (103%×104%×108%×107%)-100% B. 103%×104%×108%×107% C. 3%×4%×8%×7% D. (3%×4%×8%×7%)-100%

23. 2013年南京市江宁区新批准73个利用外资项目,这个指标属于( )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相对指标 D. 比较相对指标

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1

5%356%355%1356%

135

A. B.

C. D.

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 ) A. 多阶段抽样 B. 简单随机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类型抽样

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 )

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

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

27. 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

A. 1.8%

B. 2%

C. 20%

D. 18%

28. 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 ,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 )

A. 降低297.5元

B. 提高297.5元

C. 提高2.5元

D. 降低2.5元

29. 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是-1,则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是( )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30.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

A. 5%

B. 6.5%

C. 22.7%

D. 33.3%

1.D

2.D

3.D

4.C

5.B

6.B

7.C

8.B

9.D 10.A 11.A 12.D 13.C 14.B 15.B 16.D 17.C 18.C 19.B 20.D 21.D 22.D 23.B 24.A 25.C 26.B 27.A 28.D 29.B 30.B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 A. 总计各单位的标志值没有差异 B. 总体的各指标都有相同的性质

C.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相同的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属性

D. 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

2.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3.某班五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7、78、85、89、96,这五个数字是( ) A. 变量 B. 数量标志 C. 品质标志 D. 变量值

4. 某班学生的统计学课程考试平均成绩是70分,其中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是( ) A. 方差 B. 全距 C. 标准差 D. 平均差

5. 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左偏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15

143

A. 平均数在中位数的右侧

B. 平均数等于中位数

C. 分布的“尾部”在图形的右边

D. 平均数在中位数的左侧

6.某产品的质量好坏用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反映,产品等级是()

A. 数量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数量标志

D. 品质标志

7. 某研究人员收集定性数据,如婚姻状况包括独身、已婚或离异,这些分组又可称为

()

A. 散点

B. 类别

C. 样本

D. 众数

8.连续变量要求两个相邻组的组限()

A. 不一致

B. 重叠

C. 间断

D. 可任意取值

9. 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到极端值影响的是()

A. 全距

B. 四分位差

C. 标准差

D. 方差

10.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 绝对数形式

B. 相对数形式

C. 平均数形式

D. 百分比形式

11. 对变异系数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 中位数的位置

B. 众数组的次数

C. 组距的宽度

D. 组数的多少

12.标准差系数为0.4,平均数为20,则标准差是()

A. 80

B. 0.02

C. 4

D. 8

13.当数据中出现零时,不宜计算()平均数。

A. 几何

B. 调和

C. 算术

D. 简单

14.下列相对数可以相加的是()

A. 比例相对数

B. 结构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15. 15.在计算增长率的平均数时,通常采用的是()

A. 几何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算术平均数

D. 简单平均数

16.正态分布的峰度系数是()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等于一

17.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A. 利息与利率

B. 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

C. 电视机产量与鸡蛋产量

D. 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

18.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数分别为200人、210人、205人和220人,则该企业第二季度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是()

A. (200+210+205+220)/4

B. (200+210+205)/3

C. (200/2+210+205+220/2)/(4-1)

D. (200/2+210+205+220/2)/4

19. 居民收入与储蓄额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能是()

A. -0.92

B. 0.92

C. -1.54

D. 1.54

20. 某班五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7、78、85、89、96,这五个数字是( ) A. 变量 B. 数量标志 C. 品质标志 D. 变量值 21. 具有因果关系的现象( )

A. 必然具有函数关系

B. 必然具有相关关系

C. 必然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D. 必然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 22.下列关系中属于负相关的是( ) A. 居民收入与服务消费支出 B. 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支出

C. 居民收入与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

D. 居民收入与耐用消费品支出

23. 2008-2012年我国房地产开发经营情况为经营收入增长5.1倍,则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 )

A. B. C. D. 24.24.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 ,若b 为负数,则该现象趋势为( ) A. 上升趋势 B. 下降趋势 C. 水平趋势 D. 不能确定

25.某地区GDP 保持10%的年均增长率,预计翻两番的年数是( ) A. 14.55 B. 7.27 C. 11.53 D. 12.12 26.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 各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B. 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 相邻两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 相邻两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27.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趋势线,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条件是( )

A. Σ(y-y c )2

=最小值 B. Σ(y-y c )=最小值

C. Σ(y-y c )2

=最大值 D. Σ(y-y c )=最大值 28. 统计指数通常表现为( )

A. 百分数

B. 千分数

C. 比例数

D. 系数

29. 在分别掌握三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三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总平均水平的变动,应采用( )

A. 质量指标指数

B. 可变构成指数

C. 固定构成指数

D. 结构影响指数 30. 在实践中常用,在理论上最重要的统计指数是( ) A. 动态对比指数 B. 空间对比指数 C. 计划完成情况指数 D. 静态对比指数

1.C

2.A

3.D

4.B

5.D

6.D

7.B

8.B

9.A 10.A 11.A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B 19.B 20.C 21.B 22.C 23.A 24.B 25.A 26.B 27.A 28.A 29.B 30.A

1. 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

1.651

.641.551.5

A. 抽象的量

B. 具体的量

C. 连续不断的量

D. 可直接相加的量

2. 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3. 已知4个水果商店的苹果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的苹果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加权调和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4. 某班学生的统计学课程考试平均成绩是70分,其中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是()

A. 方差

B. 全距

C. 标准差

D. 平均差

5. 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左偏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平均数在中位数的右侧

B. 平均数等于中位数

C. 分布的“尾部”在图形的右边

D. 平均数在中位数的左侧

6. 一组数据有17个,则Q1位置为()

A.4 B.4.5

C.5 D.6.5

7. 某研究人员收集定性数据,如婚姻状况包括独身、已婚或离异,这些分组又可称为

()

A. 散点

B. 类别

C. 样本

D. 众数

8. 一组数据1、1、3、4、5、3、6、3、7、8中,众数为()

A.1 B.3

C.5 D.7

9. 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到极端值影响的是()

A. 全距

B. 四分位差

C. 标准差

D. 方差

10. 一组数据2、4、6、7、19、22、24的平均数为()

A.11 B.12

C.13 D.14

11. 对变异系数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 中位数的位置

B. 众数组的次数

C. 组距的宽度

D. 组数的多少

12. 标准差系数为0.4,平均数为20,则标准差是()

A. 80

B. 0.02

C. 4

D. 8

13. 当数据中出现零时,不宜计算()平均数。

A. 几何

B. 调和

C. 算术

D. 简单

14.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A. 5%

B. 6.5%

C. 22.7%

D. 33.3%

15. 在计算增长率的平均数时,通常采用的是()

A. 几何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算术平均数

D. 简单平均数

16. 正态分布的峰度系数是()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等于一

17. 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A. 利息与利率

B. 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

C. 电视机产量与鸡蛋产量

D. 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

18. 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A. 都固定在基期

B. 都固定在报告期

C. 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19. 居民收入与储蓄额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能是()

A. -0.92

B. 0.92

C. -1.54

D. 1.54

20. 某居民在维持基本生活水平情况下,按报告期的物价购买消费品多支付20元,按基期价格购买的消费品支出是400元,则价格指数为()

A. 95%

B. 110%

C. 90%

D. 105%

21. 具有因果关系的现象()

A. 必然具有函数关系

B. 必然具有相关关系

C. 必然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D. 必然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

22. 下列关系中属于负相关的是()

A. 居民收入与服务消费支出

B. 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支出

C. 居民收入与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

D. 居民收入与耐用消费品支出

23. 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A. 严格的关系

B. 不严格的关系

C. 任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D. 有内在关系的但不是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

24.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若b为负数,则该现象趋势为()

A. 上升趋势

B. 下降趋势

C. 水平趋势

D. 不能确定

25. 某地区GDP保持10%的年均增长率,预计翻两番的年数是()

A. 14.55

B. 7.27

C. 11.53

D. 12.12

26.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各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B. 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 相邻两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 相邻两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27. 已知某企业某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直线方程为()

A. y=6000+24x

B. y=6+0.24x

C. y=24+6000x

D. y=24000+6x

28. 统计指数通常表现为()

A. 百分数

B. 千分数

C. 比例数

D. 系数

29. 所谓正相关,是指一个变项的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项的值()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无规律

30. 在实践中常用,在理论上最重要的统计指数是()

A. 动态对比指数

B. 空间对比指数

C. 计划完成情况指数

D. 静态对比指数

1.B

2.A

3.C

4.B

5.D

6.B

7.B

8.B

9.A 10.B

11.A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C 19.B 20.D

21.B 22.C 23.D 24.B 25.A 26.B 27.A 28.A 29.C 30.A

1.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数的总和应该()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

2. 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到极端值影响的是()

A. 全距

B. 四分位差

C. 标准差

D. 方差

3. 一组数据2、5、7、9、10、12、15、19、24、56的中位数的位置为()

A.3.5 B.4.5

C.5.5 D.6.5

4. 对变异系数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 中位数的位置

B. 众数组的次数

C. 组距的宽度

D. 组数的多少

5. 标准差系数为0.4,平均数为20,则标准差是()

A. 80

B. 0.02

C. 4

D. 8

6. 当数据中出现零时,不宜计算()平均数。

A. 几何

B. 调和

C. 算术

D. 简单

7. 某公司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的得分分布形状是()

A. 对称的

B. 右偏的

C. 左偏的

D. 不确定

8. 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 差异性

B. 综合性

C. 社会性

D. 同质性

9. 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10. 对于南京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 A. 全部设备 B. 每台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 D. 全部工业企业

11. 某班学生的统计学课程考试平均成绩是70分,其中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是( ) A. 方差 B. 全距 C. 标准差 D. 平均差

12. 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左偏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在中位数的右侧 B. 平均数等于中位数

C. 分布的“尾部”在图形的右边

D. 平均数在中位数的左侧

13. 大于等于Q1的数据占全部数据百分比为( ) A .25% B .50% C .75% D .100%

14. 某研究人员收集定性数据,如婚姻状况包括独身、已婚或离异,这些分组又可称为

( )

A. 散点

B. 类别

C. 样本

D. 众数

15. 在计算增长率的平均数时,通常采用的是( ) A. 几何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算术平均数 D. 简单平均数 16. 正态分布的峰度系数是( )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等于一 17. 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

A. 利息与利率

B. 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

C. 电视机产量与鸡蛋产量

D. 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

18. 某企业这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200万元,22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320万元,则平均增长量为( )

A. B.

C. D.

19. 居民收入与储蓄额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能是( ) A. -0.92 B. 0.92 C. -1.54 D. 1.54

20. 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 A. 10% B. 90% C. 110% D. 111% 21. 具有因果关系的现象( )

A. 必然具有函数关系

B. 必然具有相关关系

C. 必然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D. 必然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

22.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

5

12041205

200

3204200320

A. (103%×104%×108%×107%)-100%

B. 103%×104%×108%×107%

C. 3%×4%×8%×7%

D. (3%×4%×8%×7%)-100%

23. 在分别掌握三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三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总平均水平的变动,应采用( )

A. 质量指标指数

B. 可变构成指数

C. 固定构成指数

D. 结构影响指数

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A. B.

C. D.

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 ) A. 多阶段抽样 B. 简单随机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类型抽样

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 )

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

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

27. 相关关系中,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类型的图形是( ) A. 直方图 B. 散点图 C. 频数分布图 D. 累计频率图

28. 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 ,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 )

A. 降低297.5元

B. 提高297.5元

C. 提高2.5元

D. 降低2.5元 29. 两个相关变量呈反方向变化,则其相关系数( ) A. 小于0 B. 大于0 C. 等于0 D. 等于1

30.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

A. 5%

B. 6.5%

C. 22.7%

D. 33.3%

1.B

2.A

3.C

4.A

5.D

6.B

7.C

8.D

9.A 10.C 11.B 12.D 13.A 14.B 15.A 16.B 17.C 18.B 19.B 20.D 21.B 22.C 23.B 24.A 25.C 26.B 27.B 28.D 29.A 30.B

1. 2013年南京市江宁区新批准73个利用外资项目,这个指标属于( )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相对指标 D. 比较相对指标

2.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 ,若b 为负数,则该现象趋势为( ) A. 上升趋势 B. 下降趋势 C. 水平趋势 D. 不能确定

3. 某地区GDP 保持10%的年均增长率,预计翻两番的年数是( ) A. 1

4.55 B. 7.27 C. 11.53 D. 12.12

21513143

4.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各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B. 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 相邻两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 相邻两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5. 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A. 1.8%

B. 2%

C. 20%

D. 18%

6. 统计指数通常表现为()

A. 百分数

B. 千分数

C. 比例数

D. 系数

7. 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是-1,则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8. 在实践中常用,在理论上最重要的统计指数是()

A. 动态对比指数

B. 空间对比指数

C. 计划完成情况指数

D. 静态对比指数

9. 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

A. 一包谷物的重量

B. 统计模型法

C. 过去的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待的客户数

D. 某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10. 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11. 现调研某机床制造企业的生产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

A. 连续变量

B. 离散变量

C. 前者连续变量,后者离散变量

D. 前者离散变量,后者连续变量

12. 某班学生的统计学课程考试平均成绩是70分,其中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是()

A. 方差

B. 全距

C. 标准差

D. 平均差

13. 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左偏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平均数在中位数的右侧

B. 平均数等于中位数

C. 分布的“尾部”在图形的右边

D. 平均数在中位数的左侧

14. 劳动生产率是()

A. 动态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流量指标

D. 强度指标

15. 某研究人员收集定性数据,如婚姻状况包括独身、已婚或离异,这些分组又可称为

()

A. 散点

B. 类别

C. 样本

D. 众数

16.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数的总和应该()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

17. 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到极端值影响的是( ) A. 全距 B. 四分位差 C. 标准差 D. 方差

18. 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 A. 变形 B. 倒数 C. 平均数 D. 开平方 19. 对变异系数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 中位数的位置

B. 众数组的次数

C. 组距的宽度

D. 组数的多少

20. 标准差系数为0.4,平均数为20,则标准差是( ) A. 80 B. 0.02 C. 4 D. 8

21. 当数据中出现零时,不宜计算( )平均数。 A. 几何 B. 调和 C. 算术 D. 简单

22. 某企业2010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13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则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可比较

23. 在计算增长率的平均数时,通常采用的是( ) A. 几何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算术平均数 D. 简单平均数 24. 正态分布的峰度系数是( )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等于一 25. 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

A. 利息与利率

B. 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

C. 电视机产量与鸡蛋产量

D. 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

26. 假定某产品产量2013年比2008年增加了35%,则2013年比2008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

A. B.

C. D.

27. 居民收入与储蓄额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能是( ) A. -0.92 B. 0.92 C. -1.54 D. 1.54 28. 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

A. 只能是总量指标

B. 只能是相对指标

C. 只能是平均指标

D. 上述三种指标均可 29. 具有因果关系的现象( ) A. 必然具有函数关系 B. 必然具有相关关系

5

%

356%355%1356%135

C. 必然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D. 必然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

30. 下列关系中属于负相关的是()

A. 居民收入与服务消费支出

B. 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支出

C. 居民收入与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

D. 居民收入与耐用消费品支出

1.B

2.B

3.A

4.B

5.A

6.A

7.B

8.A

9.D 10.A

11.D 12.B 13.D 14.B 15.B 16.B 17.A 18.A 19.A 20.D

21.B 22.B 23.A 24.B 25.C 26.C 27.B 28.D 29.B 30.C

二、填空题(10题)

1.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劳动量指标和____价值量指标_____。

2.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该末组的组中值为___2250_____。

3.有七个人的身高分别为155、164、167、175、178、185、180厘米,则中位数为_175厘米__。

4.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2/3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__重点调查__。

5.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减少)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反而相应的减少(增加),这是____负_____相关。

6.三个工人加工某个零件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0、14、12分钟。如果三个工人各做100个零件,则平均每个零件加工时间为___12_____分钟。

7.一组数据4、5、45、67、87的全距为 83 。

8.连续五天早上8:30,统计学生迟到人数分别为75、45、30、65、70人,这五天早晨的平均迟到人数是____57_____人。

9.已知某企业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5%、6%、7%和8%,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为____28.62%_____。

10.根据一般原则,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把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固定在___基期___。

11. 标志有能用数值表示的_____数量标志______和用文字表述的品质标志。

12. 4月、5月、6月、7月的各月初职工人数分别为200人、206人、205人和220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为____207人____。

14.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_____时期指标____和时点指标。

15.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是,指标是说明____总体____的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

16. 我国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59%,则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为____4.81% ____。

17. 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为___ 111%____。

18. 反映多种事务或现象在不同时期上的综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是___总指数_____。

19. 某商品销售量去年比前年增长10%,今年比去年增长20%,则两年平均增长_ 14.89%_。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 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 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 B 城市较大 C 城市和乡村一样 D 不能比较 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 B 4% C 5% D 无法计算 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年距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 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 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 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 的样本,则可采用( )。 A Z 检验法 B t 检验法 C 2χ检验法 D F 检验法 12、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 )。 A 应选择奇数 B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 C 应选择偶数 D 可取4或12 13、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 )。 A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B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 C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 D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 14、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0%、95.5%、96%,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格率 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P 应选( )。 A 90% B 95.5% C 96% D 3 % 96%5.95%90++ 15、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表示( )。 A 0H 为真时拒绝0H 的概率 B 0H 为真时接受0H 的概率

统计学复习题-答案七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填空题 1、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两种类型。 2、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不同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完全不相关。 3、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方向不同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4、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不同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5、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表现形式的方法是散点图;测定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方法是计算相关系数。 6、相关系数R的值介于—1——+1 之间,当它为正值时,表示现象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当它为负值时,表示现象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7、进行回归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在这一点上与相关分析不同。 8、客观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的但关系值不固定的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称为相关关系;与相关关系对应的是函数关系,反映现象之间存在的严格的依存关系。 9、用直线方程来表明两个变量间的变动关系,并进行估计和推算的分析方法称为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10判断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形式的方法是散点图,测定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是相关系数,确定现象之间相关变量之间的一般关系式的方法是回归分析。 11、直线回归方程y=a+bx中参数a、b的数值用最小平方法方法确定,其中 a= ,b= 。 二、是非题 1、判断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必须计算相关系数。 F 2、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一定都是随机变量。 F 3、当直线相关系数R=0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F 4、回归系数b的符号与相关系数r的符号一般相同,但有时也不同。 F 5、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F 6、回归分析中计算的估计标准误就是因变量的标准差。T 7、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着的关系值固定的依存关系是相关关系。 F 8、按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不同,相关关系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F 9、计算相关系数时,应首先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F

(完整版)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考核试卷(B)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和。 2、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是、和。 3、在某城市中随机抽取9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1080,750,780,1080,850,960,2000,1250,1630(单位:元),则人均月收入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在有限区间(a,b)内取值,且X服从均匀分布,其概率密 度函数为 0 ()1 f x b a ? ? =? ?- ? 则X的期望值为,方差为。 5、设随机变量X、Y的数学期望分别为E(X)=2,E(Y)=3,求E(2X-3Y)= 。 6、概率是___ 到_____ 之间的一个数,用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经常性。 7、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检验,通常采用的是检验。 8、在参数估计时,评价估计量的主要有三个指标是无偏性、和 。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 分) 1、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2、箱线图主要展示分组的数值型数据的分布。() 3、抽样极限误差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总体,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5、直接对总体的未知分布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非参数估计;当总体分布类型已知, 仅需对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参数估计。() 6.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少() 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ST =SSE+SSA() 8、右侧检验中,如果P值<α,则拒绝H 。() 9、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样本容量 与边际误差成正比。() 10、当原假设为假时接受原假设,称为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5分) 1、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 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个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2、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 C、该数列无众数 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 其他 (a

最新统计学复习题目答案

请各位同学全面看书复习,以书本上知识点为主,本复习题为重点,认真准备。祝大家新 年快乐,复习考试顺利!白胜陶121220。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题目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打“√”,错误请打“×”) 1、参数是指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 2、统计量是指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是样本的函数× 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4、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5、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6、普查是指为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全面调查× 7、直方图是用条形的长度(横置时)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则是固定的√ 8、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 9、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10、茎叶图(stem-and-leaf display)是用于显示未分组的原始数据的分布,由“茎”和“叶”两部分构成,其图形是由数字组成的,以该组数据的高位数值作树茎,低位数字作树叶,树叶上只保留最后一位数字√ 11、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12、众数(mode)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13、中位数(median)是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值√ 14、四分位数(quartile)是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 15、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6、平均差(mean deviation)是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 17、自由度是指附加给独立的观测值的约束或限制的个数。从字面涵义来看,自由度是指一组数据中可以自由取值的个数,当样本数据的个数为n时,若样本平均数确定后,则附加给n 个观测值的约束个数就是1个,因此只有n-1个数据可以自由取值,其中必有一个数据不能自由取值。按着这一逻辑,如果对n个观测值附加的约束个数为k个,自由度则为n-k。√ 18、标准分数的(性质)是均值等于0,方差等于1√ 19、标准分数(性质)是:z分数只是将原始数据进行了线性变换,它并没有改变一个数据在改组数据中的位置,也没有改变该组数分布的形状,而只是将该组数据变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 √ 20、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约有68%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约有95%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约有99%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21、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是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均值之比√ 22、(stratified sampling)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 23、(systematic sampling) 系统抽样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抽样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

教育统计学试题库

教育统计学 一、选择题 1、当一组数据用中位数来反映集中趋势时,这组数据最好用哪种统计量来表示离散程度?( B ) A. 全距( 差异量) B. 四分位距(差异量) C. 方差(差异量) D. 标准差(差异量) 2、总体不呈正态分布,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000 的一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接近于:( D ) A. 二项分布 B.F 分布 C. t 分布 D. 正态分布 3、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C ) A. Z检验 B. t 检验 C. X 2检验 D. F 检验 4、对两组平均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在下面哪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B ) A.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小于30; B.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大于30; C.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小于30, n2大于30; D.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大于30, n2小于30。 5、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 若r1=0.40 , r2=0.20,那么r1 就是r2 的2 倍;

B. 如果r=0.80 ,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80%; C.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2; D.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1 。 6、当两列变量均为二分变量时,应计算哪一种相关?( B ) A. 积差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 B. ?相关 C. 点二列相关(一个是连续型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 D. 二列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其中之一被人为地划分成二分变量。) 7、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 A ) A.F值 B. t 值 C. x 2 值 D.Z 值 8、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何种差异量?( A ) A. 差异系数 B. 方差 C. 全距 D. 标准差 二、名词解释 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它能反映频数分

统计学简答题期末复习题

1. 什么是统计学?为什么统计学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达到对事物性质的认识?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统计设计、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统计学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达到对事务性质的认识是有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和统计方法的特性共同决定的。(1)从客观事物方面来说,根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同样,任何一个数据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二者作用的对立统一。(2)从统计方法来看,统计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专门用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显示数据的特征,进而分析和探索(或推断)出事物总体的数量规律性。 2.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1)总体: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通常是人、物体、交易或者事件)的总和,是在至少一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独立的个别事物所组成的整体。(2)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单位,是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被实际调查的子集合体。(3)参数:是对总体特征的数量描述,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参数通常是一个未知的常数。(4)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是对样本数据特征值的数量描述。 3.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含义。 (1)总体分布:整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通常称为总体分布。(2)样本分布: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得到n个样本观测值的概率分布,则为样本分布。(3)抽样分布:就是由样本n个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4.简述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概念及其联系。 (1)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2)两者间联系:一方面反映了统计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统计方法研究和探索客观事物内在数量规律性的先后两个过程。 5.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中心极限定理就是对于一个抽自任意总体(均值为μ,方差为σ2),样本容量为n的随机样本。当n 充分大时(通常要求n≥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将近似于一个具有μ、方差为σ2/n的正态分布。 6.解释置信水平、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的含义,它们有什么联系。 (1)置信水平:置信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率,也称置信系数。(2)置信区间: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3)显著性水平:是指当原假设实际上正确时,检验统计量落在拒绝域的概率。联系:置信区间越宽,置信水平越高,显著性水平越低。 7. 几何平均数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几何平均数的使用条件:总指标等于各个变量连乘积的值,一般用来计算社会经济问题的平均发展速度。 8. 抽样推断时为什么必须遵循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只有遵循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才能排除主观因素等非随机因素对抽样调查的影响,从而使样本单位的分布接近总体单位的分布,样本对总体才具有较大的代表性。这样,根据样本的调查资料来估计和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才能较为科学和准确。 9. 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陈述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了不起一个随机样本;(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来具体数值;(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a,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5)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并做出决策:若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内,拒绝原假设H0,否则不拒绝原假设H0。也可以直接利用P值作出决策,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的拒绝H0,否则不拒绝H0。

《统计学》复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是()。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中位数 答案: D 【2】产业部门分类是按照主产品( )的原则对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的部门分类。 A: 生产性 B: 多样性 C: 同质性 D: 先进性 答案: C 【3】国民经济核算可以提供对一个( )的全面观察。 A: 企业 B: 家庭 C: 单位 D: 经济体 答案: D 【4】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 没有确定的关系 答案: A 【5】下列属于双边备择假设的有()。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6】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都提出原假设,与原假设对立的假设称为()。 A: 备择假设 B: 单边检验 C: 双边检验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A 【7】可以用来显示定性数据的统计图是()。 A: 茎叶图 B: 直方图 C: 条形图 D: 散点图 答案: C 【8】对水库中鱼的存量,往往采用()获得数据。

A: 重点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全面调查 答案: B 【9】当一个变量增加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随之减少,我们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 A: 单相关 B: 复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答案: D 【10】平均增长量等于()。 A: 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B: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C: 各期水平与上一期水平之比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A 【11】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时期的()。 A: 增长速度 B: 环比发展速度 C: 平均发展速度 D: 累计增长量

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计算题 1.甲、乙两种不同水稻品种,分别在5个田块上试种,其中乙品种平均亩产量是1098公斤,标准差是182公斤。甲品种产量情况如下: 甲品种 要求:(1)以亩产量1000斤及以上为一等,计算甲品种一等品率分布的标准差。(2)以亩产量的稳定性确定哪一品种更有推广价值? 答案:p=3.9/5=0.78 % 58.16%58.1290.14411524142 .0)1(=====-=乙甲甲甲,,,v v x p p σσ 1、已知甲、乙两个班级,乙班学生《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为76.50分,标准差为10.30分,而甲的成绩如下所示: 甲班 ━━━━━┯━━━━━ 分 数 │ 人 数 ─────┼───── 50以下 │ 5 50─60 │ 7 60─70 │ 8 70─80 │ 20 80─90 │ 14 90以上 │ 6 ━━━━━┷━━━━━ 要求:计算有关指标比较两个班级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

数) 1、已知甲厂职工工资资料如下: 又已知乙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600元,标准差为120元,试比较甲乙两厂职工 月平均工资的代表性大小。 1.现已知甲企业在2007年前10个月的月平均产值为400万元,标准差为16 请计算乙企业的月平均产值及标准差,并根据产值比较2007年前10个月甲乙 两企业的生产稳定性。 1.某企业三个车间生产同种产品,1995年上半年有关生产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该企业产品计划完成率; (2)计算该企业产品的实际优质品率。 1.若已知甲、乙两企业1980年的产值分别为300万元和500万元,1994年的产 值分别为800万元和1500万元。要求: (1)分别计算甲、乙两个企业的平均发展速度; (2)若按各自的发展速度,甲企业从1994年起还需几年才能达到乙企业1994 年的产值水平;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练习题 1.单选题 (1)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C)。 A、总体性 B、具体性 C 、总体性和具体性D、同一性 (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 A、平均价格 B 、单位成本 C 、资产负债率 D 、利润总额 (3)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数量指标的是(C)。 C 、资产报酬率D、A、资产总额 B 、总人口 人口增加数 (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之间的关系是( A )。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C 、两者没有关系 两这互为基础(5)一个统计总体(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6)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D) A每一个工业企业 B 每一台设备 C 每一台生产设备 D 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7)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 分71 分、80 分和87 分,这四个数字是(D) A指标 B 标志C变量 D 标志值 (8)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 工人年龄 B 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 D 工人工资 9)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D )A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者是连续 变量(10)劳动生产率是(B ) A 动态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流量指标 D 强度指标 (11)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B )D、 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

欢迎下载 2 A 统计分组法 B 大量观察法 C 综合指标法 D 统计推断法 (12) (C )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A 管理功能 B 咨询功能 C 信息功能 D 监督功能 (13) ( A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A 真实性 B 及时性 C 总体性 D 连续性 (14)统计研究的数量是( B ) A 抽象的量 B 具体的量 C 连续不断的量 D 可直接相加的量 C ) (15 )数量指标 般表现为( A 平均数 B 相对数 C 绝对数 D 众数 (16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 ) A 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 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C 指标和标志之间是不存在关系的 D 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 的 2. 多选题 (1) 统计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学派有( ABCD )。 (2) 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C )。 (3)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BD )。 (4) "统计”一词含义有( BCD )。 A 统计研究 B 统计工作 C 统计资料 3?判断题 1、 现代统计学的核心是描述统计学。 ( F ) 2、 描述统计学是推断统计学的基础。 ( T ) 3、 统计指标可以分成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 T ) 4、 所有标志都可以用数量表现。 ( F ) A 政治算术学派 B 国势学派 C 数理统计学派 D 社会统计学派 A 企业的经济类型 B 劳动生产率 C 企业所属的行业 D 企业的负债总额 A 平均亩产 数 B 人均钢产量 C 国民生产总值 D 存货周转次 D 统计学

统计学试题库7

单选题 1.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之间的联系体现在() A. 相关关系普遍存在,函数关系是相关关系的特例 B. 函数关系普遍存在,相关关系是函数关系的特例 C.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是两种完全独立的现象 D.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没有区别 2. 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 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 A. 线性相关 B. 非线性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3. 配合回归直线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 A. 因变量是给定的数值,自变量是随机的 { B. 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C.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 D.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 4. 在回归直线方程中,b表示() A.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a的数量 B. 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 / C.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 D. 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 5. 若估计标准误Syx等于因变量的标准差σy,则说明回归方程()。 ) A. 很有意义 B. 毫无价值 C. 计算有误 ` D. 问题不成立 多选题 1.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各有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A. 函数关系是一种不严格的相互依存关系 · B. 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精确表达

C. 函数关系中各变量均为确定性的 D. 现象相关为关系时,是有随机因素影响的依存关系 , E. 相关关系中现象之间仍然可以通过大量观察法来寻求其变化规律 2. 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 A. 回归方程代表性的指标 · B. 自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 C. 因变量数列离散程度的指标 D. 因变量估计值可靠程度的指标 ) E. 自变量可靠程度的大小 3. 对于回归系b,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b是回归直线的斜率 。 B. b的绝对值介于0-1之间 C. b越接近于零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越小 D. b与相关系数具有b=r·σy/σx,的关系 ¥ E. b满足Σy=na+bΣx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部分(每题2分,共计20分) 1.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1.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这些分数是(C )。 A、总体单位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变异 1.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1.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1.5.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 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C.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1.6.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1.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1.8.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2.1.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 A、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同 2.2.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B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2.3. 为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2.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5.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是(B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2.6.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 A、对某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2.7.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D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选取单位方式不同 3.1.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 3.2.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3.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 )。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答案: 3.4、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A )。 A、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4.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B )。 A、质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4.2.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B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统计学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XX年《统计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两大基本) A.统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B.理论统计和运用统计C.统计预测和决策D.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2.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 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付款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3.下面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 A.条形图B.饼图C.直方图D.折线图4.统计分组后,应使()A.组B.组D.组) 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 6.根据经验,当算术平均数小于中位数且小于众数时,次数分布为() A.对称分布B.右偏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或左偏分布 7.对两个总体分布进行变异性比较,当它们的平均数不等,计量单位不同时,需要计算()比较。 A.标准差系数B.标准差C.平均差D.方差8.当原假设正确,按检验规则却拒绝了原假设,则犯了() A.取伪错误B.检验错误C.第Ⅰ类错误D.第Ⅱ类错误 9.每一吨铸铁成本yc(万元)和铸件废品率x(%)变动的回归方程为:,这意味着()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万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万元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万元10.将总体全部单位按照某个标志分组,再从各类型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抽样是() A.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11.根据经验,当算术平均数大于中位数且大于众数时,钟形分布为() A.对称分布B.右偏分布C.左偏分布D.负偏分布12.正态总体,总体方差σ2未知,小样本(n<30)的情况下,总体均值μ的置信度为1-α的置信区间为() A. 2 2 ) B. 2 2 Sn )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1.统计总论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4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每一台设备③每一台生产设备④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3 ) ①指标②变量③变量值④标志 3.标志是( 3 )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多项选择题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235 ) ①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②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③人的年龄是变量④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 ⑤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 2.统计调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_1____。 ①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___4__。 ①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②这些单位举足轻重 ③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比重很大 ④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 3、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__4___。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4、对某地食品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单位是__4__。 ①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②每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③全部零售食品④每一种零售食品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_24____。 ①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②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③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④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⑤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 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990年7月1日零点,下列人员不应计入人口总数之中_135____。 ①1990年7月1日23时出生的人口 ②1990年7月10日死亡的人口 ③1990年6月25日出生,30日23时死亡的人口④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2日死亡的人口 ⑤1990年6月30日零点死亡的人口 3、以系统为单位调查某市全部商业状况,调查对象是__34___。 ①该市全部商品销售额②该市商业企业的总和③该市各商业系统商业状况总和④该市所有商业系统商业状况总和 3.统计整理练习单项选择题 1.一个分配数列的构成要素有_4___。 ①分组标志和指标②数量分组标志值和频数③品质分组标志和频数④分组标志及次数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__1___。 ①230 ②560 ③185 ④515 3.有20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3,5,4,6,5,2,3,4,4,3,4,2,3,5,4,4,5,3,3,4,按上述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___1___。 ①单项分组②组距分组③等距分组④异距分组 4.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是_2_____。 ①组中值②组距和组数③全距④总体单位数 多项选择题 1.对离散型变量分组_12345____。 ①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②也可采用组距分组③相邻组的组限可以不重④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 ⑤要按“上组限不在本组内”的原则处理与上组限相同的变量值 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_134____。 ①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②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③区分事物的性质④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⑤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判断:将某市500家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形 成的变量数列,其次数是各厂的产值数。 4.综合指标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平均指标将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a ) a.抽象化 b.具体化 c.一般化 d.形象化 2. 加权算术平均方法中的权数为( d ) a.标志值 b.标志总量 c.次数之和 d.单位数比重 3. 某公司有十个下属企业,现已知每个企业的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资料,计算该公司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时,所采用的权数应该是(c ) a.企业数 b.工人数 c.实际产值 d.计划产值 4. 计算平均比率最适宜的平均数是(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5. 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小的平均数是( d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6. 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相邻两组的次数 相等,则 ( b ) a.众数为零 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c.众数不能确定 d.众数组的组限就是众数 7.已知甲数列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乙数列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由此可断言( a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甲数列 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 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 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 B.劳动生产率 C.所有制形式 D.企业名称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 B.每一个油田 C.每一台采油设备 D.所有采油设备 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 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 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 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 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英国人威廉·配第 B.德国人康令 C.德国人阿亨瓦尔 D.比利时人凯特勒 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 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 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统计学试题库(选择题和判断题)

编辑版word 统计学题库 一、 判断题 1、统计学是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规律的,所以就不需要做定性研究。 ( ) 2、重点调查的误差是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的。 ( ) 3、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通常采用总量指标。 ( ) 4、众数和中位数均易受极端值影响,不具有稳健性。 ( )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加。 ( ) 6、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 ) 7、因为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所以实际计算总指数时通常运用综合指数。 8、样本指标的方差称为抽样平均误差。 ( ) 9、若其他条件固定,则总体变量的变动程度与抽样极限误差呈正比。 ( ) 10、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同号。 ( ) 1、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 ) 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它并不能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 3、频率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实质意义上的权数。 ( ) 4、若甲、乙两总体某变量的标准差乙甲、σσ存在乙甲σσ>,则乙总体变量的差异性较小。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 ) 6、若现象的发展,其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应配合直线趋势方程。 ( ) 7、若p 表示产品价格,q 表示产品产量,则1011q p q p ∑∑-表示因价格变动造成的产值变动额。 8、抽样平均误差不受总体变量变动程度的影响。 ( ) 9、在重复抽样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数增加一倍将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一半。 10、若0=r ,则X 与Y 不相关。 ( ) 1、数量标志是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是用属性(文字)表示的。( ) 2、离散型变量既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式分组。 ( ) 3、以组中值代替组平均数不需要前提假设。 ( ) 4、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比较大小没有实际意义。 ( ) 5、若某国GDP2003年比2001年增长15%,2006年比2003年增长20%,则该国GDP2006年比2001年增长35%。 6、若现象的发展,其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应配合指数曲线趋势方程。( ) 7、若p 表示产品价格,q 表示产品产量,则0001p q p q ∑∑-表示因产量变动造成的产值变动额。 8、样本单位数n 越大,样本平均数的波动越小。 ( ) 9、在重复抽样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若要使抽样极限误差减少一半,则必须使抽样单位数增加两倍。 10、若X 与Y 高度曲线相关,则r 必接近于1。 ( ) 1、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 ) 2、连续型变量既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式分组。 ( )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所有变量值均减少一半,而所有权数均增加一倍,则平均数不变。 4、设甲、乙两总体某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乙甲、X X 和乙甲、σσ,若存在乙甲X X <及乙甲σσ>,则乙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 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V”或错误的符号“X”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X) 2.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X) 3.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V ) 4.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X) 5.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X)。 6.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X) 7. 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V) 8.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V) 9.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X) 10. 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1. 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 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X) 12. 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 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X) 13. 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X) 14.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X) 15. 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V) 16.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X) 17. 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X ) 18. 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V) 19. 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X) 20. 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X)。 Z q1 p1 21. 在单位成本指数——中,'p1p1 —'弋1卩0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V)。 瓦q1 P o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