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_2020中国专题复习2:地形

2_2020中国专题复习2:地形

2_2020中国专题复习2:地形
2_2020中国专题复习2:地形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学案2 中国的地形

一、知识要点梳理

考点一: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A__________—B__________;

中:C__________—D__________;

南:E__________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④_________;

中:⑤_________—⑥__________;

东:⑦ ___________

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⑧ ______________ ⑨ _______________

4.南北走向的山脉:⑩_________________

5.弧形山脉:F_______________,最高峰G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主要界山:

(1)省(区)界线:(填简称)

太行山是______和______的分界线;巫山是_____和______的分界线;武夷山是_______

和_______的分界线;祁连山是______和______的分界线;昆仑山是_____和______的分

界线。南岭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省(区)交界处。

(2)国界山脉:阿尔泰山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国交界处。

(3)地形区界线:

大兴安岭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分界线;太行山是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巫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天山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昆仑山是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

考点二:主要地形区Array高原: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盆地: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

平原:E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__

丘陵:⑤ 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

1.四大高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地面最平坦的是______________,

地面最崎岖的是______________,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最靠北的是________________,最湿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大平原中,黑土广布的是____________,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三:地形特点

1.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气候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农业生产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气候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河流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阶梯及阶梯界线:

(1)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④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

(2)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形

以__________为主;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

1000-2000米,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

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_______米以下,地形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二、考点训练题:

1.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描述的山脉最有可能是()

A.秦岭

B.天山

C.昆仑山

D.横断山

2.读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①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②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

C.③山脉属于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河南省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图中河南省地

形图,黄河贯穿北部,读图完成3-4题。

3.河南省的地形主要是()

A.山地

B.盆地

C.平原

D.丘陵

4.黄河在R段的流向为()

A.自西向东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东向西

D.自西南向东北

读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完成第5-6题。

5.上图中序号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A.①塔里木盆地

B.②准噶尔盆地

C.③柴达木盆地

D.④四川盆地

6.上面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图中36°N沿线地势特点的是()

7.关于四大盆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外流盆地

B.均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C.只有一个盆地位于季风区

D.都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

8.我国某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且为两个自治区的天然分界线,该山脉是()

A.祁连山

B.天山

C.昆仑山

D.秦岭

9.我国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影响很大,下面两幅图可以说明()

A.海上湿润气流不便于深入我国内陆

B.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多于东部地区

C.我国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D.我国大江大河多数流向是自东向西

10.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

地理界线,关于下列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

B.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C.③是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D.④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右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公路的景观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蜿蜒曲折的公路线设计,主要是

考虑了() A.气候因素

B. 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12. 图示区域多发性的自然灾害是()

高原26% 丘陵10% 山地33% 盆地 平原 19% 12%

A. 台风

B. 寒潮

C. 泥石流

D. 洪涝

13.下列地形区位于同一级阶梯的是( )

A.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四川盆地

C. 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D. 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14.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形成降水

B.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各种资源丰富,为种植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C.地势阶梯分界附近,河流水位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类型齐全,以平原为主

15.右图示意某年中国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

的6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灾害次数,读图,

回答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 横断山脉和秦岭

B. 太行山脉和雪峰山

C. 武夷山脉和巫山

D. 祁连山脉和唐古拉山脉

16.读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

B.②盆地为四川盆地

C.③山脉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山

D.④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

17.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为平原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18.读“我国五种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

的比重”图(如右图),可知我国 (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山区面积最多,占陆地面积的43%

C.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D.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9. 读我国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见,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导致我国主要河流流向为 ___ 。

(2)图中我国主要水电站大多分布

在 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山脉是___________,以西

的地形区是 ________,此地

形区主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答两点即可)(5)你认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中国的地形”知识点概括

高考地理“中国的地形”知识点概括 地形的总体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二级界线:昆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第二三级界线:大兴安岭一一太行山一一巫山一一雪峰山。各自特征如下: ①第一级阶梯: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②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有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盆地。 ③第三阶梯:500米以下,有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以及东南丘陵、辽东、山东丘陵。 ④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占2/3)。 (3)山区:山地、丘陵、崎岖高原统称山区 (4)山脉纵横交错。我国多山,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其他地形镶嵌其中。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的分布: (2)走向:山脉脉络延伸方向。 ·东西走向: ①北:天山—阴山;②中:昆仑山—秦岭;③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①东:台湾山脉;②中:长白山-武夷山;③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台湾山脉主峰玉山(3997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大别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海拔>6000米,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海拔8844.43米。 还有: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 附:中华五岳:东岳泰山(鲁)、西岳华山(陕)、北岳恒山(晋)、南岳衡山(湘)、中岳嵩山(豫)。中华四大佛教名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完整word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中国的地形练习题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2.1中国的地形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6分) 1.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 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 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 D. 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2.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关于其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B. 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 不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D. 使我国的许多大河由北向南流 3.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 A. 阴山 B. 大兴安岭 C. 长白山 D. 祁连山 4.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A. 水流平缓,利于通航 B.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C. 大江南流,利于南北交通 D. 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 5.小明暑期想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图1,结合图2完成下题 (1)能得到图2地形剖面示意图的旅游线路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沿途能看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的旅游线路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有关此山说法错误的是() A. 农耕区和畜牧业区分界线山脉之一 B.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此处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山脉之一 D. 第二、三阶梯分界线山脉之一 7.下列各区域,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A. 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 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吐鲁番盆地 C. 深圳、珠海、大连、青岛 D. 福建、广东、湖南、河北 8.在图中四个地形剖面图中,最接近我国地势变化特点的是() A. B. C. D. 9.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年代,贵州流传着“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这是因为云贵髙原() A. 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B. 地形破碎,山道崎岖 C. 土质疏松,沟壑纵横 D. 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10.如图为“我国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A. 西高东低 B. 东高西低 C. 南高北低 D. 北高南低

中国的地形2(听课)

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中国的地形2 设计人:全朋举课时:1 学习任务 1、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及特征。 2、会分析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生产的影响。 3、灵活运用地图培养的空间思维能力。 4、了解我国山脉的分布,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及特征 学习难点: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23—27页,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________,地势平坦的高原是________,地表“沟壑纵横”的高原是_________,地形崎岖,有“坝子”分布的是________高原。 2、冰川纵横的是_______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是______高原,石灰岩广布的是_________高原。 3、全国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盆地,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___,陆地最低处位于_______盆地,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是_________盆地。 4、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是_________,“紫色盆地”是指_________盆地,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是_________平原。 5、我国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___________平原。 6、华北平原又称_________平原,_________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7、在教材2—9图中找出三大丘陵的位置。 二、合作探究 1、我国的地势分为三级阶梯。如果山脉作为阶梯的分界线,应该有哪些山脉?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如果把______、_______、连同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山区可以放牧、种植果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 第一课时地势特点和主要山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3)了解中国的名山。(4)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技能及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山脉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同时激发学生为国家做贡献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室、板图、自制图片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读图指导法、个别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古代诗人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你们知道这样一句话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家思考一下这些河流的流向,(向东),这种流向说明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所谓地势,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西高东低) 二、讲授新课 (过渡)这是我们从经验上得出的结论,实际是如此吗?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幅地图上有很多种颜色,大家知道这种按不同的海拔着上不同颜色的地图叫什么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 根据颜色我们很容易看出,西面的海拔比东面的要高。(西高东低) 2、〔转折过渡〕如何用图更好的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 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 〔分析讲解〕什么是剖面图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 着一个哈密瓜,竖着,沿哈密瓜中部切开,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两个一 半的哈密瓜,切口呈圆形,而不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椭圆形,这就是一个哈密 瓜的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哈密瓜上,而是切在地形上。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沿北纬32度所做的剖面图,根据剖面图同学们能不能在纸上画一幅你看到的地势变化图? 3、通过看图请同学们总结我国地势还有何特点?(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板书)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地势特点和主要山脉)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提问)根据地势的剖面图,请同学们思考我国地势分为几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米? (板书)1、三级阶梯的分布概况 4、(分组讨论)这样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等有何影响? (板书) 2、地势分布特点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2.1 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1课时 一、本节课标内容要求: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的主要山脉 二、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山脉纵横交错。对于我国的主要山脉,教材则利用图文结合进行重点讲述,侧重让学生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此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教材安排了阅读材料。总之,本节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其在图上的分布。 2.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掌握各山脉在图中的准确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讲解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 2、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课题作业,巩固主要山脉的走向、分布。 3、通过略讲,了解中华五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 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 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难点 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五、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讲授方法、主导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教学法。 教具:教学辅助设备、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它们像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交错在中华大地上。河流有流向,山脉有走向。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出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脉多按一定的方向延伸成带状。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为走向。我国主要山脉按它们的走向,大致可分三组。这就是东西走向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和弧形山脉。 (二)新课讲解 【多媒体展示】我国主要山脉示意图 (图)中国地形图 我国主要山脉有三横三斜的网格状格局 东西走向的山脉从北向南共有三列 东西走向:北天山山脉-阴山 中昆仑山脉-秦岭 南南岭

高二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第2讲 中国的地形练习(1)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第3单元第2讲 中国的地形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2013·广东东莞)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第1题。 1.下列关于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海拔高气温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A地的写照 ③B地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④C地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且海拔低,因此冬季气温比B地高 ⑤B地由于海拔比A处低,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A处多 ⑥B地为盆地地形,该地多夜雨 A.①②④⑤B.②③⑥ C.②③④D.①③⑤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A为青藏高原,B为四川盆地,C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写照;四川盆地纬度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季气温比B地低,因为B处为盆地,四周环山,冷空气不易进入;B地为盆地地形,夜间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坡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故该地多夜雨。 (2013·甘肃兰州)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3题。

2.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3.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 A.200千米 B.700千米 C.400千米D.1400千米 答案:2.B 3.B 解析:本题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第2题,结合经纬度、山脉的组合和走向、山脉剖面的海拔和地势的起伏可知图为东北地区,①、②、③分别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条山脉;①山脉东侧为东北平原,①的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故④、⑤分别是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第3题,由图中可读出①山脉大致跨6个纬度,而经线上一个纬度的距离约为111km,6×111=666千米。故本小题最优答案选B。 4.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中国地形(海拔高度概况)表

中国各地海拔高度分布图(单位:米) 56 北纬(度) 54 917 1000 958 52 1000 982 893 542 50 1000 1000 1000 982 900 568 507 500 48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982 894 516 284 440 489 500 500 500 46 1000 1000 982 964 982 1000 1000 1000 946 556 147 97 266 479 500 500 500 44 1000 1000 982 911 643 893 929 946 1000 1000 1000 982 893 485 95 91 416 489 500 500 42 1000 982 911 589 536 554 571 607 946 1054 1036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982 911 579 431 99 200 447 500 500 40 2083 2500 1357 1071 964 661 589 643 750 750 768 982 1786 1214 1036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936 569 434 212 105 133 38 2917 2607 1429 1268 1232 1214 1357 2429 1964 1893 2482 2554 1893 1214 1107 1036 1000 982 946 839 302 92 39 8 36 2167 2833 2750 2714 2714 2714 2786 2893 2821 2250 2250 2250 2143 2000 1786 1107 1000 946 611 471 156 34 16 34 2893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2964 2893 2857 2857 2857 2750 1964 1143 1000 929 529 186 103 31 18 32 2833 2964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2821 1900 1021 914 886 486 143 89 38 32 17 30 2833 2893 2964 3000 3000 2964 2893 2857 2857 2857 2643 1264 521 486 843 300 171 149 110 174 46 28 2833 2857 2857 2833 2143 2143 1964 1150 914 886 829 500 443 440 423 355 43 26 2000 2000 1857 1143 1000 911 393 439 457 486 450 118 24 2000 2000 1839 1089 929 819 224 134 172 400 382 118 75 22 1875 1625 460 96 28 10 20 31 3 18 东经(度) 072 074 076 078 080 082 084 086 088 090 092 094 096 098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130 132 134 136

2018-2019学年高二中国地理复习:第二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习题第1讲 中国的地形

第二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1讲中国的地形 (2017·天津模拟)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下面图1、图2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地形区为()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D.东南丘陵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度越大,分布的人口越多 B.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的人口达20% D.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解析:第1题,依据纬度可知,该地区起伏度较小,但不同纬度变化较大,说明该区域整体海拔高,相对高度小,位于青藏高原。第2题,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度较小的区域,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结合上题分析,②地应位于西北塔里木盆地,人口分布不均衡。 答案:1.A 2.D (2018·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月考)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1、2、3、4、5分别对应的地形区应为() A.黄土高原、汉水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B.渭河平原、汉水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南阳盆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渭河平原、南阳盆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4.下列关于2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秦岭阻挡西伯利亚的冷气流和黄土高原的风沙,使谷地气候温和湿润 B.汉水是长江最大支流,地处陕南,发源于秦岭。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C.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 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解析:第3题,图示剖面呈南北向,图中1位于秦岭北侧,海拔1 000米以上,是黄土高原。2位于秦岭南侧,与大巴山之间,是汉水谷地。3是大巴山,4在大巴山南侧,是四川盆地。5在四川盆地南侧,海拔2 000米左右,是云贵高原。A对。渭河平原在地形区1和秦岭之间,B、C、D错。第4题,2地形区是汉水谷地,有秦岭阻挡西伯利亚的冷气流和黄土高原的风沙,使谷地气候温和湿润,A正确。汉水是长江最大支流,地处陕南,发源于秦岭。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B正确。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C正确。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是云贵高原的特点,D错误。 答案:3.A 4.D 5.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和表,回答问题。 A点附近气候简表 (1)图中所示的地形区是________,字母A所在的虚线区域地形类型为________。图中西侧属于我国地势从第________级阶梯向第________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2)图中所示③及附近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哪些? (3)图中所示区域的优势能源是________。 (4)限制本地交通运输发展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限制本区域发展农业的最主要自

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中国地势与地形

第三篇中国地理 第二单元中国的地形·地形地势特点及评价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李燕妮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地形地势特点及评价》是区域地理整合教程第三篇第二单元中国的地形里的内容。中国“地势和地形”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 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地势和地形”这部分内容是试卷考察的重点,所以课堂知识要尽量做到系统全面。 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一节的复习内容主要是两个知识点,即地势与地形。在复习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空间印象,能将地势和地形的特点与相应的图、表建立联系,对地形区图、山脉分布图等能准确掌握;另外就是这样的地形地势特点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中国的地形单元”这部分内容,所以初步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构建了一个初步的体系,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让同学们自己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会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节的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我国地势特征,三级阶梯状况并能分析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 2理解我国地形特征,主要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及它们的分布、位置等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地图、表格,明确一些重要的地形区的特征、分布、位置。 2、能列举实例简要评价我国地势与地形的优劣。 3、通过分析材料得出地形地势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组竞赛法、教师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综合归纳法。 五、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1 地势特征 2 地形特征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练习题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地形 1.主要山脉有哪些?各是什么走向的? (1)东西走向:———— (2)南北走向:山、山脉、山 (3)东北—西南走向:岭—山—山—山山—山山脉 (4) 西北东南走向:山、山 (5) 弧形:山 2. 读图:(1)山脉:①. 山②. 山③. 山④. 山⑤. 岭⑥. 山 ⑦. 岭 ⑧. 山⑨. 山⑩. 山⑾. 岭⑿. 山⒀. 山⒁. 山⒂. 山⒃. 山⒄. 山脉⒅. 泰山⒆. 山⒇山 (2) 高原:A. 高原 B. 高原 C. 高原 D. 高原(3)盆地:E. 盆地 F. 盆地 G. 盆地 H. 盆地(4)平原:M. 平原 N. 平原 P. 平原(5)丘陵:Q. 丘陵 3.山脉分布有什么特点? 4.中华五岳分别指哪里?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跨山西、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5.四大高原各有怎样的地表特点?青藏高原(我国最、世界最的大高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6.四大盆地各有怎样的特点?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有“”之称)、 四川盆地(物产,人口,有“盆地”之称) 7.三大平原各有什么特点?东北平原(以肥沃的著称,面积最)、华北平原(也称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湖泊,被称为“之乡”。)东

南丘陵(土地) 8.读图,说出以山脉为分界线的省级行政区名称。 (1)A. B. (2)C. D. (3)E. F. (4)G. H. (5)J. K. (6)L. M.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地形 1.主要山脉有哪些?各是什么走向的? (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岭 (2)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六盘山 (3)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4)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5) 弧形:喜马拉雅山 2. 读图:(1)山脉:①. 天山②. 阴山③. 燕山④. 昆仑山⑤. 秦岭⑥. 大别山 ⑦.南岭 ⑧. 贺兰山⑨. 六盘山⑩. 横断山⑾. 大兴安岭⑿. 太行山⒀. 巫山⒁. 雪峰山⒂. 长白山⒃. 武夷山⒄. 台湾山脉⒅. 阿尔泰山⒆.祁连山⒇喜马拉雅山 (2) 高原: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3)盆地:E. 四川盆地 F. 柴达木盆地 G. 塔里木盆地 H. 准噶尔盆地(4)平原:M. 东北平原 N. 华北平原 P. 长江中下游平原(5)丘陵:Q. 东南丘陵 3.山脉分布有什么特点?纵横交错 4.中华五岳分别指哪里?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跨山西、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5.四大高原各有怎样的地表特点?青藏高原(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冰川广布)、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 备课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备课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地形、地势、山脉等概念,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②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3、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对比联想、探究讨论等方法。 教具准备: 1. 《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投影仪、有关图片。 2.自制复合投影片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展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生:《中国地形图》)。

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学生:形态);地势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______?(生:总趋势)师: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讲授新课: 读图:再次展示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6°)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的东西海拔高度。 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学生:西部高、东部低) 板书:西高东低 活动: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让学生再仔细观察一遍示意图,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学生:阶梯状) 读图:读地图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1、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2、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学生: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 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 1、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三级阶梯;位于大 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为界) 提问:海岸线向东向南是我国近海的什么海底地形?(学生:大陆架) 观察判断:让学生仔细阅读图D,观察并判断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学生:前者以昆仑 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分界线;后者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一线为分界线)

中国五大地貌介绍

中国五大地貌介绍 中国五大地貌分别是什么 中国的五大造型地貌包括: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岱崮地貌。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地貌为地貌学按岩性分类确立的一种新型地貌类型,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石英岩构成。 张家界地貌

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 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Daigu, geomorphology)是中国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中国地理学会依据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全国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现象,将原称“方山地貌”正式更名为“岱崮地貌”,成为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地形和地貌的区别 地形是就宏观范围而言,指的是一个地区地形的总特征,比如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世界上只有五种地形,分别是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地貌是就小范围内的地

质特征而言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新疆雅丹地貌,有溶洞或石林的称为喀斯特地貌,广东丹霞山、湖南莨山等地称为丹霞地貌,还有火山喷发地的熔岩地貌等等,所以地貌有很多种。总之,地貌附属于地形,比地形的范围小多了。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附:学生学案) 【课题】 湘教版义务教育地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 【所需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材及学情分析】 ⒈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①地势西高东低;②山脉纵横交错; ③地形复杂多样。根据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形、 地势的主要特征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及难点。 ⒉对于地形、地势特征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初步认识了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 形图;在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生不止一次学习了运用地 形图、地形剖面图认知地形地势特征的方法。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知识,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进一步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自己利用地 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是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 【学习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知道我国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⑵知道我国的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 ⒉能力目标 ⑴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特征。 ⑵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地形、地势特征的方法。 ⑶能运用“中国地形图”,认知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的分布和相对位置。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具及媒体】 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案 【教学过程】

讲解山脉的走向,指导学生在学案的空白图中分别 认识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 —东南走向的山脉。 (学生) 利用填绘的地图和“中国地形图”,完成课本27页 活动题表格,填出山脉与地形区的相对位置。 自主测试学生完成检测题 小结教师展示板书、小结本课内容 课后思考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对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有什么影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板书设计】 附:学生学案(见后)

【最新】2.1-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湘教版八年级上)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七星关区实验中学肖桂花 一、本节课标内容要求: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的主要山脉 二、本节教材内容分析:主要内容:山脉纵横交错。对于我国的主要山脉,教材则利用图文结合进行重点讲述,侧重让学生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此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教材安排了阅读材料。总之,本节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其在图上的分布。 2.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掌握各山脉在图中的准确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讲解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 2、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课题作业,巩固主要山脉的走向、分布。 3、通过略讲,了解中华五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 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 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难点 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五、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讲授方法、主导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教学法。 教具:教学辅助设备、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珠穆朗玛》引导学生谈听后感(雄伟、壮观、非凡,并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咱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壮丽的河山,像珠穆朗玛一样,我国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它们像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交错在中华大地上。河流有流向,山脉有走向。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出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脉多按一定的方向延伸成带状。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为走向。我国主要山脉按它们的走向,大致可分三组。这就是东西走向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和弧形山脉。 (二)新课讲解 【多媒体展示】我国主要山脉示意图 (图)中国地形图 我国主要山脉有三横三斜的网格状格局 东西走向的山脉从北向南共有三列 东西走向:北天山山脉-阴山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的第二个框题──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段状分布。本节内容是我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我国的人口和民族等知识之后呈现的,它既是从我国国土概况到自然环境的一个转承,又是后面学习我国气候、河流、经济和区域地理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记住我国地势的特征及三级阶梯的划分。 ②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气候、交通等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地势地形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我国地势的特征和三级阶梯的划分。 (2)难点:我国三级阶梯空间观念的形成;我国地势对河流、气候、交通等的影响。 二、教法 1、教学中坚持“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学生活动在先,教师点拨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联系教学实际,运用读图分析、启发诱导、分组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 2、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图文资料,使教学更直观生动。通过动静结合的画面,问题的设置和读图、填图的训练,将知识及时巩固落实在地图上。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页(共4页)

三、学法 1、自主学习: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小组中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共同进步。 3、探究学习:营造轻松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 第二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山东省滕州一中赵汝常 【考点明确】 1、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征。 3、中国的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分布。 【考点解读】 高中区域地理课题教学首先应向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靠拢,整合高中地理原理、规律、方法和思想,而不是纯初中地理内容的复习,具体体现在“双目标”上——体现高初中地理知识内容的有机整合与融合、体现高考四项考核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渗透,使得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内容与高考地理考试内容密切结合。为此本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参照了以下原则:一是以区域为载体构建与本课题相关的高中地理内容,二是以案例和试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重建《中国的地形》专题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构建与《中国的地形》相关的试题结构。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还要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题目,可以体现对专题知识内容的适当扩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说出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征。 3、了解中国的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学案导学法、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教案

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能力。 2.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 梯的特征,记住位于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3.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 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4.通过分析讨论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自然环境中各要素是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思想和因地制宜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的特点. 2、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 环境. 3、地势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呀,......并提问:中国有许多描述大江大河向东流的诗歌或歌词,请大家举例有哪些?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为什么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数是向东流的?你们认为这与什么有关? 讲授新课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我国东部地区大多是深浅不同的绿色及浅黄色,代表平原及丘陵地形,西部黄色的颜色加深,代表山地、高原及盆地等地形,根据颜色的分布概括我国地表高低起伏的总体趋势是: 学生回答:西高东低。 (2)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的分布,学生尝试绘出我国地势示意图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对可能出现的两种示意图进行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可能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呈斜坡状),也可能是由西向东阶梯状降低,究竟哪一种更符合实际呢? (3)学生阅读我国沿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为假设提出证据。 生得出结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课堂活动:完成第23页“活动1”,明确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由哪些山脉构成的,三级阶梯的海拔高度分别是多少,每级阶梯分别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 (5)设疑: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是不是延伸到大陆海岸线就截然而止了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海底地形由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形成,近海的地形是大陆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浅蓝色表示,对照高度表看,其水深一般不足200米。总体来看,我国近海大陆架非常宽广,并且我国近海中还散布着众多岛屿,因此,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实际是一直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 承转:地表形态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我国的地表形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在了解了我国的地势特征之后,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一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中国的地形教案(2)中国版

中国的地形(2) 【教学重点】 主要山脉及其地理位置;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课前准备】 1.中国地形图挂图 2.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形态——比较齐全。他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世界,下面咱们就共同去领略多姿多彩的地形吧! 讲授新课: 二、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复杂多样 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学生:简单地讨论,比较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如: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顶部高耸,坡度很陡。 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广阔平坦,“水乡泽国”。 四川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2.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 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 活动3

阴山、燕山连成一线,将昆仑山、秦岭、大别山连成一线,……,观察形成的图形。(教师在黑板上板画,并用不同的彩粉笔连接山脉) 学生: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 活动4: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交织成网,高原、盆地、平原就镶嵌在网格 的界线,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 教师:为了更好地记住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我找了一首《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分布歌诀》,相信对大家会有帮助的。我们一块儿大声地读一读!(教师在黑板上的板画上随着歌诀一一点出) 中国地形多样成,西高东低三级明, 山区面积三有二,山脉交错网格形。 山脉走向分四种,每种三列看分明, 山脉骨架牢牢记,地形网格块块清。 贺兰—六盘—横断山,大—太—巫—雪,长—武—台, 阿尔—祁连—喜马山,天—阴,昆—秦,加南岭。 山脉骨架构成网,高盆丘平网中填, 四高四盆一二级,平丘陆架东相邻。 3.复杂的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活动5:全班分成三组,看“多媒体课件《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阅读教材关于“地形与民俗”的文字资料、听着优美的旋律,讨论: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生:讨论提纲, 第一组:看黄土高原窑洞图片讨论地形与建筑的关系。 第二组:看图片、录像、欣赏名曲、赏析《敕勒歌》,讨论地形与农牧业的关系。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山东省滕州一中赵汝常 【考点明确】 1、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征。 3、中国的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分布。 【考点解读】 高中区域地理课题教学首先应向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靠拢,整合高中地理原理、规律、方法和思想,而不是纯初中地理内容的复习,具体体现在“双目标”上——体现高初中地理知识内容的有机整合与融合、体现高考四项考核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渗透,使得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内容与高考地理考试内容密切结合。为此本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参照了以下原则:一是以区域为载体构建与本课题相关的高中地理内容,二是以案例和试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重建《中国的地形》专题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构建与《中国的地形》相关的试题结构。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还要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题目,可以体现对专题知识内容的适当扩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说出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征。 3、了解中国的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学案导学法、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