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国民经济的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定义

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国民原则

GDP是以国境为界即本国境以内的所有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的价值都记入该国的GDP它强调境内工业

GNP是以国民为界即本国国民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都记入该国的GNP它强调的是民族工业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1支出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 G 净出口X-M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

2收入法就是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又称成本法

收入法计算公式 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3 生产法又称部门法sector approach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的产值来

计算GDP反映GDP的来源

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政府部门提供的劳务活动以投入的成本计入总产出

三种核算方法总结

生产法增加值法 GDP 所有企业增加值的总和

支出法 GDP C I G X - M

收入法 GDP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间接税转移支付折旧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1产出=收入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

2产出=支出最终销售=最终支出

第三节与GDP相关的其它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NDP

一含义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最终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二构成NDP C+In+G+X-M

三与GDP的关系NDP GDP-折旧因为In Ig-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

NDP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净成果

狭义的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

一含义一国一年内各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全部收入

二构成NI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三与NDP关系NI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1减间接税间接税是消费者替企业交税虽然属于市场价值而计入GDP但不属于要素收入而不能计入NI

减去企业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的接受者企业捐款接受者和赖帐者未提供劳务所以它不属于要素收入

政府补助金不计入产品价格但是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为要素收入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

一含义一国一年内个人得到的实际收入的总和

二与NI的关系PI 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转移支付

1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利润公司利润不可能完全成为个人收入

2减社会保险社会保险金交纳给政府未到达个人手中

3加转移支付补助金退伍军人津贴养老金抚恤金等实实在在是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P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

一含义个人收入减去按法律规定应缴纳的所得税以后的金额

二与PI关系DPI PI-个人所得税三构成DPI CS

NDP GDP -固定资产折旧

NI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PI NI-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人转移支付=

DPI PI -个人所得税

第四节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Nominal GDP 按产品和劳务的当年销售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 Real GDP 选定某年为基期用计算期同基期比较的物价指数的变动来剔除隐含在名义GDP里的物价变动由此得出的GDP称为按基期货币计算的实际GDP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总产出总支出

总产出总收入

一两部门模型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的构成居民和厂商

收入角度总供给GDP C S 支出角度总需求GDP C I

收入支出 C S C I 投资储蓄 S ≡ I

二三部门模型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的构成居民厂商政府三部门中包括政府部门Y=GDP

支出方面Y CIG=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收入方面Y CSTT是政府净收入净税金 T0-Tr =全部税金-转移支付

居民要交纳税收又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忽略掉转移支付也可以

所以 CIG Y CST

即 IG ST I ST- G T- G为政府储蓄

投资=储蓄的恒等式仍然存在

三四部门模型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的构成居民厂商政府外国对外经济关系

收入角度总供给 GDP C S T Kr 支出角度总需求 GDP C I

G X - M

收入支出 S T Kr I G X - M 投资储蓄 I ≡ S T

– G M-XKr

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均衡产出

一两部门模型的假设条件

1经济社会中只存在消费者和企业厂商不存在政府外贸消费和储蓄在居民

生产和投资在厂商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2所有厂商均以不变的价格提供产品

3在经济社会中需求决定供给

凯恩斯定律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

格变动

原因大量闲置资源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具有黏性

需求变动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1概念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均衡收入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

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

2公式国民产出国民收入总支出总需求 EAD c i 国民收入核算实际产出计划产出非计划存货投资

均衡产出非计划存货投资 0

3投资=储蓄

意义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是一个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1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

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

2消费函数的形式c c y c αβy α自发消费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

βy引致消费随收入变动而变动

凯恩斯消费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消费倾向

简单线性消费函数 c αβy 1 >β> 0

a-常数自发性消费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

βy-诱致性消费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

β-常数斜率边际消费倾向

3APC与MPC平均消费倾向

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

计算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消费收入=cy

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

APC =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

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

边际消费倾向 MPC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MPC= c y MPC dcdy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1 MPC 0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 APC也有递减趋势线性中若 a 0c βy APC=MPC 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APC与MPC的关系

二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

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这种关系称之为凯恩斯储蓄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储蓄倾向

储蓄函数的形式s s y s -α 1-β y

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 APS 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 APS s y

边际储蓄倾向MPS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

公式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MPS ΔsΔy 当Δs与Δy趋于无穷小时MPS dsdy

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β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

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 APS

APS与MPS

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1y cs

2APCMPC随Y增加而递减APC MPC APSMPS随Y增加而递增APS MPS

3APCAPS 1 MPCMPS 1

储蓄与消费的互补函数曲线

四家户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

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并非简单加总

国民收入的分配

政府税收政策

公司未分配利润

第三节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

棘轮效应

家庭消费既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

收入变化时家庭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稳定

示范效应

家庭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等收水家庭即消费有模仿和攀比性

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郎科莫迪利安尼

假说

1人在一生过程中收入将会有规律地波动

2 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的方式统筹安排

一生的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

结论

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

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反之会增加

遗产的存在会使得储蓄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储蓄会减少

人生安全风险加大储蓄减少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永久收入家庭在长期视界内各个年份所获收入的预期平均值

假说1人们一生的经历是随机的从而收入具有波动性

2家庭对稳定消费的偏好胜过对不稳定消费的偏好

家庭将试图通过金融资产市场维持完全稳定的消费路径

以使每一个时期的消费都等于永久收入

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两部门经济的假设条件 1经济社会中只存在居民和厂商 2在经济社会中需求决定供给

3所有厂商均以不变的价格提供产品 4企业投资全部是自主投资不随利

率和产量而变动

5不存在折旧 6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两部门模型的代数方法消费函数两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消费函数

建立方程组

求解此方程组得所以

两部门模型的代数方法储蓄函数两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储蓄函数

建立方程组

求解此方程组得

所以

第五节乘数论

一乘数当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变化以后均衡的国民收入会以一个倍数的形式发生变动乘数反应了这种变动的程度

投资乘数两部门经济

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投资乘数的推导一

乘数的作用

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β成正相关

乘数作用条件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乘数的经济意义经济各部门密切相连一个部门产业投资的增加也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收入的增加会持续带来需求的增加

乘数作用的双重性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总需求减少引起

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

假设消费函数c 10008y投资i 50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

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 若投资增到100

试求增加的收入

1 均衡收入y= 100+50 1-08 =750 c=100+08×750=700 s=y-c=750-700=50

2 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90=10

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8 =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

250

△y=y-y=1000-750=250

若消费函数为c 10009y投资i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100

时收入增加多少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4变化后的收入y=100+501-09 =1500 s=y-c=1500- 100+09

×1500 =1500-1450=50

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9 =2000比原来的收入1500增加

500

△y= 2000-1500=500

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c=100+09y后乘数从5 k=1 1-08 =

5 变为10 k=1 1-09 =10

第六节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总收入总供给 c s t 总支出总需求c i g

c s t c i g s t i g

三部门模型的代数方法三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以定量税为例

所以有

例题消费函数c 1600075yd 自发投资i 1000亿美元

政府购买g 2000亿美元定量税t 800亿美元

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y

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

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2税收乘数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三种乘数比较

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4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入变动的比率

第八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总收入总供给c s t kr 总支出总需求c i g x – m

c s t kr c i g x – m s t kr i g x – m

进口函数与出口函数

1净出口nx x - m 2出口函数 x

3进口函数

四部门模型的代数方法

模型为

所以有

四部门模型的代数方法

四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投资的决定

投资在国民核算帐户中投资可分为固定投资存货投资和住宅建设投资

投资还可分为总投资净投资和重置投资重置投资补偿现有生产设备损

耗的投资

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上重置投资净投资用于增加资本存量的

那一部分投资

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投资所产生的收益额与投资额的比

资本市场的利率水平利率是投资的成本

二利率与投资

1利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简称为利率

2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利率与投资

投资函数投资取决于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在假定收益不变时投资函数表明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反比关系

投资函数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i=ir 满足didr < 0

自主投资 r利率 d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

三资本边际效率

货币时间价值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资本的边际效率使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

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的贴现率

三资本边际效率

Rn第n年的预期收益R投资资本品的价格J资本品的残值rMEC

四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项目投资量 MEC A 100 10 B 50 8 C 150 6 D 100 4 五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投资增加会导致资本品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最终r会缩小

投资边际效率由于R的上升而被缩小了的r的数值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MEI MEI<MEC

六影响投资的其它因素

一预期收益与投资

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对投资项目产出的需求预期产品成本投资税抵免

投资的厂商可以从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比例

投资税抵免的政策即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它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

资总值的一定百分比

风险与投资

投资总有风险包括未来的市场走势产品价格变化生产成本变动实际利率的

变化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等

投资需求随人们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而变动

三股票价格

托宾的q说

则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因而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而言

新建厂房和设备比较便宜就会投资

放弃投资

第二节 IS曲线产品市场的均衡

一IS曲线的含义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二IS曲线的推导

两部门均衡条件

两部门IS方程

三部门均衡条件

三部门IS方程几何推导

三IS曲线的斜率

影响IS斜率的因素1d越大即投资对利率的变化越敏感IS曲线越平坦

2β越大即投资乘数越大IS曲线越平坦

四IS曲线的移动

投资需求变动使IS曲线移动

储蓄变动使IS曲线移动

IS曲线的移动

如增加总需求的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减税增加居民支出

减少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增加企业负担则减少投资增加居民负担使消费减少减少政府支出

例题已知消费函数c 20008y投资函数i 300-5r求IS曲线的方程

第三节均衡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由货币需求和供给决定

古典学派的观点利率由投资与储蓄共同决定

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决定

货币需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

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

货币需求动机

交易性需求人们为了进行日常的交易活动而对货币产生的需求

预防性需求为防止意外支出或收入延迟而对货币产生的需求

投机性需求人们为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对货币产生的需求

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 L1 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 L1y ky

投机性需求

2流动性偏好陷井

凯恩斯陷井流动偏好陷井

当利率降到某一不可能再低的低点时货币投机性需求会变得无限大

即人们不管手中有多少货币都不肯去买债券

3货币需求函数

第四节 LM曲线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LM曲线的含义

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

系的曲线

二LM曲线的推导LM曲线

几何推导

三LM曲线的斜率

LM曲线的移动

名义货币供给量M变动

物价水平P变动

1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2物价水平的变动

例题已知货币供应量 m 300货币需求量 L 02y - 5r求LM曲线收入等于1600时的均衡利率

第五节 IS-LM分析 P507

一同时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

二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基本理论框架主要数学模型

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凯恩斯的收入交易性需求

国民收入货币需求预防性需求

理论利率投机性需求

总需求货币供给

投资预期收益

资本边际效率

重置成本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和第十六章

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1财政政策

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的决策2财政政策工具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

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1 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以便支付给前来取款的客户这种经济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例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

D Rrd D存款总和R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率

2 再贴现率政策

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再贴现率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3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的行为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主要的手段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政策种类利率消费投资GDP 减少所得税

增加购买和转移支付投资津贴

扩大货币供给第二节财政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效果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使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1财政政策效果

2挤出效应

1挤出效应含义

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投资或消费减少的效果

2挤出效应原理

非充分就业经济中

3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

经济学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重点归纳

经济学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笔 记重点(5)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1、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就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货币供给量的长期增长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 2、货币中性原理断言,货币量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中性近似地描述了长期中的经济行为。 3、政府可以简单地通过印发货币来为自己的一些支出付款。当国家主要依靠这种通货膨胀税时,结果就是超速通货膨胀。 4、货币中性原理的一个应用是费雪效应。根据费雪效应,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名义利率等量上升,因此,实际利率仍然不变。 5、许多人认为,通货膨胀使他们变穷了,因为通货膨胀提高了他们所买东西的成本。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通货膨胀也提高了名义收入。 6、经济学家确定了通货膨胀的六种成本:与减少货币持有量相关的皮鞋成本,与更频繁地调整价格相关的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性加剧,由于税规非指数化引起的税收负担的不合意变动,由于计价单位变动引起的混乱和不方便性以及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任意的财富再分配。在超速通货膨胀时期,这许多成本都是巨大的,但温和通货膨胀的这些成本大小并不清楚。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2020年10月整理).pdf

宏观经济学重点 1、萨伊法则:是一种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有多大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相等。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2、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从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思想束缚,拓宽了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一些新的概念、理论等分析工具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得出了一切与传统经济学对立的政策结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表现:①经济学研究中心转变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③政府的作用 3、宏观经济的目标:①持续的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③价格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产生许多经济理论。联系:①相辅相成,构成整体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区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 代表人物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4、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 特征:①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争夺性”②具有“排他性”,不具有“争夺性”。 5、私人产品: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特征:①具有“排他性”②具有“争夺性”。 6、政府的经济作用:①政府直接控制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消费③政府通过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率④政府从事生产⑤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7、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 8、转移支付:是指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对某些人进行的无偿支付。 9、洛伦茨曲线:是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看图 OI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OP表示人口百分比,连接两对角线OY的是绝对平均曲线。对角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相同的百分比。OPY是绝对不平均线,表示社会的全部收入都被一人所占有,其余的人的收入都是零。OY弧线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每一点都表明:占总人口的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从曲线的形状可看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0、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A/(A+B) 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对。如果A=0,基尼系数=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果B=0,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事实上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收入越不平均。对于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的国家基尼系数在0.5-0.7之间,对于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的国家,在0.2-0.35之间。 11、税金转嫁:纳税人可以把税金转嫁给他人负担。分为两种:①向前转嫁,即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在产品或服务销售之前,卖方通过加价的方式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②向后转嫁,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高鸿业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各章复习大纲: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GDP概念、核算方法、其他国民经济各相关概念及计算、名义GDP和实际GDP、投资—储蓄恒等;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两(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各部门的乘数计算; 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推导、斜率、移动、计算等)、投资函数、利率的决定、货币需求动机; 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挤出效应、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失业的相关概念、奥肯定律、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与存款创造乘数;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及计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效应、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应用;第八章开放经济:汇率、对外贸易 第九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周期 第十章宏观经济学理论演变: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的假设、主要观点(其中第八-十章内容约占3-4%,以选择和判断为主)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 1、测量一个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以及增长、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 2、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DP 的计算遵循国土原则。 3、名义GDP 与实际GDP (1)名义GDP :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3)GDP 折算指数=————,用来反映物价变动程度 4、国民生产总值(GNP ):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三、国民收入其他衡量指标及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NDP ):指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折旧(当期资本耗费)之后的产值。 NDP=GDP-折旧 2、国民收入(NI ):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NI=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工资+利润+利息+租金 名义GDP 实际GDP 区分 最终产品和劳务:指的是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不投入生产。 中间产品和劳务:是指作为其他产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存在的产品和劳务。 【注:判断一件产品或劳务究竟是最终的还是中间的,取决于谁购买了它以及用于什么目的】

宏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消费性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而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4.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5.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 6.CPI: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 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被计入GDP. 3、比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1)名义GDP a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以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b造成名义GDP变化的原因:物质产量的变化,市场价格的变化。 (2)实际GDP a为了解决名义GDP存在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变的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测算GDP数值。这个用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称为实际GDP。 b实际GDP可以用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 (3)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的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4、解释GDP为什么不能成为总体福利或幸福感的良好衡量尺度? 答:1.GDP中只包括了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有时很难区分。 2.GDP是由本期所生产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的,GDP应该排除过去生产的。 3.一国经济中有些经济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交易,因而没有市场价格。 地下经济与黑市,为了逃税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这些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府的记录,没有计入GDP中。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 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GDP的含义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四,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二、GDP的衡量 GDP的衡量:增值法、收入法、支出法 增值法: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 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 GDP =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 收入法: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根据增值法,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包括:汽车零售商支付给销售人员和技工的工资、租金、贷款利息、利润。 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入流中。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支出法: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GDP = 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口 GDP=C+I+G+NX 一国经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

门、国际部门 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C) 可分为三大部分: 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小汽车、电视机等 非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食品、服装等 劳务消费支出:医疗、教育、旅游等支出 企业部门的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简称投资(I) 投资是一定时期(如一年)增加到资本存量上的新的资本流量。资本存量指在经济中生产性资本的物质总量,包括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行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使资本存量出现净增加的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 净投资=当年年终资本存量-上年年终资本存量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总投资还可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对新厂房、机器设备和住宅的购买。 存货投资: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变化。 当年存货投资=当年年终存货价值-上年年终存货价值 政府部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G)包括政府提供国防、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但政府转移支付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并不直接用于交换产品和服务,所以不构成GDP的一部分。 国际部门,为衡量国际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通常引入净出口(NX)=X-M 净出口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对国际部门而言,只有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曼昆—宏观经济学》 重点总结

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GDP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GDP 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 组成:GDP(用Y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Y = C +I +G +NX 3 实际GDP与名义GDP: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生产的变动,而不是物价的变动。 4 GDP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GDP deflator) 5 GDP与经济福利: ?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GDP没有包括的另一种东西是环境质量。 ?GDP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衡量收入的其他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与GDP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的消耗。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CPI 一CPI 1 定义: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2 计算:定义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100 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替代倾向 新产品的引进

人大802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精)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 I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章节或知识点 一、导言(第1、2章 1、宏观经济学科学(第1章 (1宏观经济学。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后面所有章节都是围绕这三个变量展开的、本书框架(有利于加深对宏观体系的认识。 (2价格黏性与伸缩性。短期和长期,价格情形,也是不同学派分析的角度或出发点。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了解下即可。 2、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章 (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总产出。重点掌握:概念和内涵;核算中的特殊处理;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GDP核算指标的缺陷和改进。 (2国民收入核算。重点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三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GDP与其他国民收入指标(GNP、NNP、NI、PI、PPI的关系。 (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重点掌握:CPI的含义。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关系。 说明:第1、2章比较基础,初级宏观看过的考生,可以直接看讲义,教材直接略过就行。 二、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4、5、6章 重点章节在4、5、6。其中,最最重要的章节在第4章。

1、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第3章 (1国民收入的分配。重点掌握:企业对要素需求的决定,欧拉定理。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该函数的性质必须掌握。 (3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重点掌握: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衡的条件、利用储蓄和投资曲线分析问题。 2、货币与通货膨胀(第4章 (1货币数量论。重点掌握:数量方程式和货币数量论,表达式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利用数量方程式来解释通货膨胀。(12年真题 (2通货膨胀与利率。重点掌握:费雪效应与费雪方程。 (3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重点掌握: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价格与利率的关系。 (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重点掌握: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VS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 (5古典二分法。重点理解古典二分法含义,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的含义与区别。 说明:货币与通货膨胀这一章的比较重要,建议能在这些重点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下,本章不难。 3、开放的经济(第5章 (1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2小型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重点掌握:①小型开放经济的特点和假设条件; ②各种政策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 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 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宏观经济学学习总结

宏观经济学学习总结 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结束了,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算是获得了一种把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经济咨询题相结合的思维,逐步尝试把平时看到的新闻中的经济咨询题与所学过的理论结合起来。 一,理论基础仍是重点 固然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仍然是基础,凯恩斯的理论仍然是学习的重点。随着经济的进展,在一定的阶段产生了一些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咨询题,凯恩斯主义一度走入低谷,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进展趋势是凯恩斯主义将重新受到重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相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靠拢,新增长理论将是一具研究热点,别远的今后宏观经济学将浮现新的综合。 二,宏观经济咨询题的关注和理论的应用 在本课的学习中着重说到了宏观经济学关注的咨询题:首先,经济的增长咨询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时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受到财宝的相应迅速增加,甚至感受在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那个咨询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很快,增长百分比在10%左右,但是人们向来对如今反应经济增长的gdp的核就是否能反应经济的实际增长存在怀疑,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引入了绿色gdp 的核算。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咨询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咨询题,每个国家都采纳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在1998年往常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如今国家向来采纳稳健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能够用研究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is-lm曲线来分析,同时对is-l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每一具国家别再可能是彻底封闭的,因此is-lm模型进一步扩展为is-lm-bp模型。如此能够更完善分析各国的经济。从is-lm模型中还能够推出ad-as曲线,这时价格别再作为一具常量而是作为一具变量来思考,同时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了起来。用ad-as模型能够充分的分析美国90年代后的新经济,从而研究对我国经济的进展有启发的因素。 三,结论 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看出这是一门论战激烈,别断变动进展的学科。除了在有关妨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方面经济学家能达成一致以外,在其他领域中,尤其是在涉及商业周期,失业,通货膨胀中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争论别休。而且各个流派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在不少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每个流派在研究时基本上寻觅可以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而对反方面的实际咨询题则别予思考,如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少局限性。因此我个人认为宏观经济学对经济的运行有着指导作用,但是仍存在不少的局限。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要知识点

二十三章 1.GDP的组成部分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Y=C+I+G+NX 消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投资:是对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服务的物品的购买。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2.GDP平减指数P15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平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GDP平减指数=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

二十四章 1.计算消费物价指数P30 消费者物价指数= 2.GDP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 两个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映消费者 购买的所有物品的价格 2.消费物价指数比较的是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 的价格 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3.不同时期的美元数字 今天美元的数量= 4.指数化和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 当某一美元量根据法律或合同自动地按物价水平的变动校正时,这就称为通货膨胀化的指数化。 衡量美元数量变动的利率称为名义利率 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称为真实利率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二十五章 生产率时如何决定的4个点

人均物资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存量称为物质资本。 人均人力资本:指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一个术语。人均自然资源: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分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 技术知识:对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最好方法时了解。 二十六章 金融市场是想储蓄的人可以借以直接向想借款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 债券是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有债务责任的证明。 股票代表企业的所有权,所以也代表企业所获利润的索取权。 国民收入账户储蓄与投资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国民储蓄S、家庭收入Y、税收T、 GDP:Y=C+I+G+NX 国民储蓄:Y-C-G=I 储蓄等于投资S=I 或S=(Y-T-C)+(T-G) 私人储蓄(Y-T-C)公共储蓄(T-G) 如果T大于G预算盈余;如果G大于T预算赤字,公共储蓄是负数。 对整个经济而言,储蓄必定等于投资。 可贷资金市场 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来源,投资是可贷资金需求的来源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10会计宏观重点...计算题根据老师说的记得,可能有点小问题 题型:1.选择:15*1’(大多分布在第二章和第五章) 2.名词解释:5*3’ 3.简答:6*6’ 4.计算:2*10’(P65 四、1 P100 四、 2 , 3 P116 二、7) 5.论述:1*14’ 一.名词解释 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个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缴纳了个人税和非税支付后留下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中间产品:指被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和劳务。 挤出效应:政府增加购买之后,引起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将会减少,相当于政府的购买挤走了私人的投资。 广义投资:是指为了获得未来报酬或收益的任何经济行为及其垫支的资本。就是一定时期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新的资本流量。 狭义投资:仅指投资于各种有价证券,进行有价证券的买卖,也可称为证券投资,如股票、 债券等。 漏出:是指脱离经济循环的收入流量。 间接税:是以成本形式计入产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可看成是要素报酬以外的追加。 乘数:就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均衡收入变动的倍数。 IS曲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在产品市场中,利率与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曲线。 LM曲线:指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在货币市场中,均衡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曲线。 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出于安全考虑,或根据资金运用情况,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另外再自 愿持有的一定数量的法定准备金以上的准备金。 财政政策: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 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包括财政支出政策与财政收入政策。 成本推进型通胀:是指由于某些重要生产投入的价格上升引起的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现象 结构性失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动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各产业部门的分化组合与此消彼长,也会产生失业人口,由此造成结构性失业。 自然失业率:在一个给定的一般均衡的经济中,不断重复出现的具有收敛点的失业率。

宏观经济学重点整理(吐血啊)

1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国民经济的有关总量指标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得 到充分利用的一门学科。 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收支的基 本平衡。 产生:亚当· 斯密,1776 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李嘉图,1817 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凯恩斯, 1936 年( 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理论的出现。 发展( 40 年代— 60 年代):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索洛、托宾,微观、宏观二者可以结合;新剑桥学派, 罗宾逊夫人、斯拉法,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作为凯恩斯理论的前提。 变革时期( 70 年代以后):市场机制是否完全有效,国家是否应该干预经济。 2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在本国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 值的总和。不包括已有产品的产权转让(例如二手房交易),但计入经纪人佣金;不包括中间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没有通过公开的市场交换的地下经济和非市场经济活动的价值不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名义的 GDP是指按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实际的GDP 是指按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不 变价格)计算的GDP。 GDP 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 GDP)× 100% 潜在的GDP:木桶的最大容量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生产要素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生产的最大 GDP;现实的GDP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利用生产要素所实际生产的GDP。 ,而且无膨胀; 潜在 GDP> 现实 GDP 时,存在失业,经济萧条;潜在 GDP =现实 GDP 时,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 潜在 GDP < 现实 GDP 时,经济膨胀。潜在的GDP- 现实的 GDP=GDP 缺口。 GDP 的计算。 支出法: GDP=C (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服务支出)+I (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存货支出、住房支出;金融投资不算) +G (政府转移支付不算)+NX (出口 -进口) 收入法: GDP= 工资+利息净额+租金+利润+非公司业主收入+间接税+折旧 NDP (国内生产净值)=GDP- 折旧 NI (狭义的国民收入)=NDP- 间接税 +政府补贴 =工资收入 +净利息收入 +租金收入 +利润 +非公司制企业主收入 PI(个人收入) =NI- 公司利润 -社会保障金缴纳+政府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 +股息(股东红利) 或者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 -社会保障金缴纳+政府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 DPI=C+S+ 居民支付的利息=PI- 个人所得税 - 非税性支付 两部门经济:居民+企业;三部门:居民+企业 +政府;四部门:居民+企业 +政府 +进出口。 GDP 恒等式:C+I+G+NX=GDP=C+S(储蓄:折旧、企业未分配利润、个人储蓄、统计误差)+T (间接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 投资与储存恒等式,总原则:收入=支出 两部门: I=S 三部门: I+G = S+T→ I = S+(T - G)即投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 四部门: I+NX=S+ ( T-G)即私人国内总投资+对外净投资 =私人储蓄 +公共储蓄 练习:资本消耗补——356.4雇员酬金——1866.6企业利息支付—264.9间接税——266.3个人 租金收入—— 34.1公司利润——164.8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20.8红利——66.4社会保险税——253.9 个人所得税——402.1消费者支付的利息——64.4政府支付的利息——105.1政府的转移支付——374.5 个人消费支出——1991.9 计算: 1、国民收入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4、个人 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 ( 1) NI= 雇员酬金 +企业利息支付 +个人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1866.6+264.9+34.1+164.8+120.8=2451.2 (2)国民生产净值 =NI+ 间接税 =2451.2+266.3=2717.5 (3) GDP=NDP+ 折旧 =2717.5+356.4=3073.9 (4) PI=NI -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支付的利息+消费者支付的利息+股息 =2451.2- 164.8- 253.9+374.5+105.1+64.4+66.4 =2642.9 ( 5) DPI=PI -个人所得税 =2642.9- 402.1=2240.8 ( 6)个人储蓄 =DPI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2240.8-1991.9-64.4=184.5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 一关键概念 1、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建立逻辑框架对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推导出的命题要能用经验数据来检验。 2、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某类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或某类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 3、均衡分析:研究经济的部分或整体趋向均衡(一种相对静止、稳定不变的状态)的条件、机制和结果。 4、静态分析:研究经济达到某一状态的条件和结果。 5、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的实际变动过程。 6、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比较: (1)GDP是某一时期内(衡量期的长度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境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3)GNP与GDP关系:GNP=GDP+NFP,其中NFP是净要素支付,即本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使用所获得的报酬(工资、利息、股息等)-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使用所获得的报酬。 (4)GNP比GDP更能反映国民收入(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

报酬)的变动,并且,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更直接地反映在GNP而不是GDP上。

7、名义价值:用核算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 8、实际价值:用基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它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值量。 9、流量:一定时期内的增量,如GDP、GNP、NDP、收入、投资和折旧。 10、存量:某一时点上的累积量,如财富和资本。 11、现值:未来某时刻获得的货币折算到当前时刻的价值。 二复习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的运行,主要内容是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总量分析方法,即分析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变动和相互关系。 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等。(2)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各学派的争论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争论的内容主要是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效应。 4、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内需不足;(2)通货膨胀压力大;(3)外汇储备急剧增加;(4)流动性过剩。 5、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1)各流派的争论将会持续下去;(2)新古典综合派仍占正统地位;(3)宏观经济学的精密化、实用化与微观化。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doc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红字部分是容易忽略的点) 第一章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它涉及经济中商品与有关劳务的总产量与收入、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国际收支和汇率,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与短期波动等。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 第二章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经济体系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GDP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GDP是以市场价值来衡量产品或劳务的价值 有些产品和劳务无法用市场价格来衡量 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本国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强调国民原则。 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3、国民收入(NI):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与企业家才能)所获得报酬(收入)的总和 4、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1)支出法:是从对产出的需求方面来衡量的。对本国产出的总需求由四部分组 消费: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劳务支出 投资:企业固定投资、住房固定投资以及存货投资(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政府购买: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的转移支付? 净出 (2)收入法是从居民户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所得收入的角度衡量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公司的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 非公司企业收入。 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 资本折旧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5、GDP存在的不足 (1)GDP不能全面反映经济中的总产出 (2)GDP没有很好的反映福利状况 (3)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复出的代价,也无法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4)GDP无法正确核算产品的质量的进步与产品类别的变动对人们福利的影响 6、消费价格指数CPI: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物品的服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反映了消费者的生活费用水平 拉斯派尔指数:用一篮子基期固定产品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宏观经济学重点 1、萨伊法则:就是一种产品得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得需求,有多大供给就有多大得需求,整个社会得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相等。因此,普遍得生产过剩就是不可能得. 2、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从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得思想束缚,拓宽了经济学得视角,运用一些新得概念、理论等分析工具对资本主义经济得运行进行了重新得解释,得出了一切与传统经济学对立得政策结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得面貌.表现:①经济学研究中心转变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得常态③政府得作用 3、宏观经济得目标:①持续得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③价格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学:就是把整个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得现象与规律,从而产生许多经济理论.联系:①相辅相成,构成整体②微观就是宏观得基础. 区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 代表人物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4、公共产品:就是政府向社会与私人提供得各种服务得总称. 特征:①同时具有非“排她性”与非“争夺性"②具有“排她性”,不具有“争夺性"。 5、私人产品:就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得产品与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特征:①具有“排她性”②具有“争夺性”。 6、政府得经济作用:①政府直接控制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得社会消费③政府通过稳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与失业率④政府从事生产⑤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7、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得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得经济效率. 8、转移支付:就是指从整个国家得利益出发对某些人进行得无偿支付。 9、洛伦茨曲线:就是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得曲线。瞧图 OI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OP表示人口百分比,连接两对角线OY得就是绝对平均曲线。对角线上得任何一点都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得人口所拥有得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相同得百分比。OPY就是绝对不平均线,表示社会得全部收入都被一人所占有,其余得人得收入都就是零.OY弧线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每一点都表明:占总人口得一定百分比得人口拥有得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得百分比。从曲线得形状可瞧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0、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得指标。基尼系数=A/(A+B) 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得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得面对。如果A=0,基尼系数=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果B=0,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事实上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收入越不平均。对于收入分配高度不均得国家基尼系数在0、5—0、7之间,对于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得国家,在0、2-0、35之间。 11、税金转嫁:纳税人可以把税金转嫁给她人负担。分为两种:①向前转嫁,即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在产品或服务销售之前,卖方通过加价得方式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②向后转嫁,即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教程文件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 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 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请简要评论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在国民收入中,总支出由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构成。E表示总支出,那么E=C+I(1)总收入Y有两个用途:消费C和储蓄S,所以Y=C+S(2)产品市场均衡条件是总支出等于总收入。于是有C+I=C+S,那么投资等于消费,即I=S。只要这个均衡条件得到满足,产品市场的实现问题就能解决,社会总产品的流通就能顺利进行。 这一均衡条件并没有真正触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关键问题。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关键是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生产成比例。同时,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混淆了储蓄和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它发生在企业内部而不是发生家庭部门。信用制度固然打破了企业货币资本量的限制,然而即使在信贷关系相当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投资仍然主要源于资本积累。至于家庭储蓄这不过是补充。此外,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中的投资和储蓄,是经济主体依据自己的心理规律进行决策的结果,因而它们都是捉摸不定的东西,很难对二者真正加以讨论。 政府购买乘数发生作用的机制是什么? 政府购买乘数发生作用的变动机制是,增加一单位政府购买,经济中将增加等量的政府购买产品的需求,从而使得所购买商品增加相同的数额。这种商品供给增加使得经济中的总收入增加相同数额,收入的增加又导致家庭增加消费,其数量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倍数。消费需求增加又如同政府购买引起的需求增加一样引起连锁反应,直到经济再次处于均衡。 关于国民收入决定条件的总结 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 两部门: 总需求:Yd=C+I 总供给:Ys=C+S 均衡时有:Yd= Ys 得到I=S 三部门: 总需求:Yd=C+I+G 总供给:Ys=C+S+T 均衡时有:C+I+G=C+S+T 四部门(也称开放经济): 总需求:Yd=C+I+G+X 总供给:Ys=C+S+T+M 均衡时有:C+I+G+X=C+S+T+M 关于乘数公式的总结。 投资乘数:K=△Y/△I=1/(1-b) 有税收时的投资乘数:K=1/[1-b(1-t)],t:税率 开放经济的乘数:K=1/[1-b+ m],m:边际进口倾向 一般有税收又开放乘数:K=1/[1-b(1-t)+m] 怎样理解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利率是决定投资成本的主要因素。如果投资使用的是借贷资本,则支付的贷款利息是投资成本;如果投资使用的是自有资本,则损失的利息收入是投资成本。因而,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高,投资需求相应减少;利率越低,投资成本越低,投资需求相应增加,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怎样理解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任何一项资本品的价值都来源于它的生息能力。如果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式来考虑,即资本品的价格等于未来各期的预期收益的净现值,这个贴现率r就是资本的边际效率。只有当资本的边际效率大于市场利率,企业才会进行投资。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是: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对资本品的需求增加,在短期资本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品的价格会上升;另一方面投资的增加必然带来产品供给的增加,在短期产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预期收益也呈下降趋势。根据上面公式可知,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凯恩斯主义认为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几种? (1)交易动机。这是指为了应付日常交易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无论是厂商或家庭都如此。 (2)谨慎动机。这是指为防止意外支出,必须有一部分货币,如为了应付事故、防止失业和对付疾病等意外事件,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有时也称为预防动机。 (3)投机动机。这是指为了遇到投资能获得巨额利润的有利时机,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用于投资,包括兴建效益好的项目和购买获利多的证券等。 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需求,可用L1表示;投机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可用L2表示。L= L1+ L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