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园林规划设计(1)授课内容

园林规划设计(1)授课内容

园林规划设计(1)授课内容
园林规划设计(1)授课内容

第一章风景园林设计导言

第一节园林的界定及作用

一.对园林的界定

1.“园林”与“景观”

从传统园林的角度来看,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自然山水地貌,配以花草树木的栽植及建筑设施的构建,从而构成一个供人游赏、游憩为主的环境。

从现代园林发展的角度来看,对园林的界定更广泛一些,它涵盖各类公园、城镇绿化景观及自然环境保护区在内的,自然与人工为一体的,供社会公众游憩、娱乐的环境。

2.传统园林景观与现代园林的区别:

(1)首先是专业实践领域的拓展: 现代园林设计包括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城乡景观道路系统、居住区、校园、地产开发的规划设计管理等,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已远远超过传统园林的范畴。

(2)其次是服务对象和专业实践者的拓展: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再生的空间。专业实践领域的宽泛使景观设计师所需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呈现全面与综合的特点。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参与到景观建筑实践中来,这其中既有传统的园艺师,也有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环境艺术家、植物学者、地理学者乃至画家和雕塑家。

(3)最后是设计元素和设计手法的拓展:植物不再是园林设计中占统治地位的主导元素,而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材料,土地、岩石、水、混凝土、砖、木头、瓦、钢、塑料和玻璃等许许多多自然和人工素材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得以运用,甚至面包圈也作为构成元素出现在现代景观作品中。

3.景观的历史及其概念:

“景观”(Landscape)一词是直到十六世纪末才引入英国语系中,,最早见于《圣经》,被用来描述耶路撒冷所罗门王子的神殿,以及具有神秘色的皇宫和庙宇;在德语中这个词是“landschaft",在法语中是"paysage",都含有风景、景色的意义,它可以代表一幅风景画,也可以表达某一城区的地形或者从某一角度所能看到的景色。

在美国,人们认为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 L. Olmsted,1822-1903)才是景观设计学的创始人,他首先使用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设计)”这个名词。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4.景观和园林的比较:

从美学的意义来看,景观是审美的对象,是诗、画、音乐以及风景园林学的对象,与风景同义;从地理学的概念来看,景观是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从景观生态学的理解来看,景观是指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是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一个空间异质性区域,是具有分类含义的自然综合体。

从三个不同方面的视点来看,“景观”和“园林”并没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各有侧重。后二者是对客观事物及其组合的研究,寻找其客观规律;而前者是与社会和人紧密相联,关注艺术灵感和艺术创作,关注人性,关注情感。

“园林”在美学意义上和“景观”是统一的,在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上,其尺度小于“景观”,但在小的区域内也包含景观所涵盖的意义。

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以中、微观尺度为主,并侧重城市公园、绿地、庭院、广场等,用“园林”一词足以涵盖其内涵;而且“园林、风景园林”沿袭我国传统,仍有其特殊价值。综上,本专业课程仍采用“园林”的概念。

二.现代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1.近代欧洲园林对现代城市园林的影响

(1)工业革命的影响,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

18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机械化对手工业的取代,使欧洲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社会也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大量农民由农村涌入城市,导致人口急剧膨胀,用地不断扩大,城市安全、环境、住宅、交通等问题也纷至沓来。

(2)新型园林应运而生

原属皇家后归国家所有的园林向平民开放

供居民游乐、休憩的花园、大型公园和城市公共绿地相继诞生

(3)近代欧洲新园林可分为

a.城市公园——由位于城市中心及周围地区的皇家园林改为向市民开放游览的公园,也有一部分属于政府在城市及郊外新建的公共园林。

代表:伦敦肯辛顿园、海德公园、绿园、圣.杰姆士园、摄政公园;巴黎蒙梭公园、苏蒙山丘公园

b.植物园——利用原来的各种园林或新建园林,按生态习性布置植物,以科学的反映植物的自然区域分布,并以观察各种植物景观为主。

代表:英国的邱园和巴加特尔公园

c.城市公共绿地——是由各类广场、街道、滨水地带的绿地以及公共建筑、住宅区绿地等构成的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事情,既是技术也是艺术,其指导思想是不仅承担着人类审美的需要,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一个既合乎自然发展规律,又包容人文历史发展规律的、具有高品质的生存空间。

刘滨谊认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方面包含着三个不同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

(1)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即狭义景观设计。

(2)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3)人类行为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及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文明。

与传统的风景园林一样,对于美和艺术的追求始终贯穿于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三个层面。

将上述三个层面加以概括提炼,引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三大方面,称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三元素:

(1)景观环境形象

(2)环境生态绿化

(3)大众群体行为心理

景观环境主要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想像。

环境生态绿化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利用阳光、气候、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让创造出令人舒适的良好物质环境。

大众行为心理主要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乃至精神生活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基于多学科、多理论的综合,在此对其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以下列三个方面的理论概述为主:生态学、美学、环境行为学。

补充:1.水的造景设置

水体常用的造景构建形式有水池、喷泉、瀑布、涌泉、水帘、水幕、叠水、溪流以及静水等等。

(1)水池

a.点式水池。使之规模和面积相对较小的水池,对整体空间而言在比例尺度上呈点的状态。如承露盘、饮水池、小型喷泉等。点式水池虽面积很小,但它可起到点景的作用,形成一定的视觉焦点。

b.面式水池。

是指水体规模较大,在空间环境中起到控制作用的水体。面式水池即可是单一的形式,也可是多个水池的组合体。面式水池的构成可依据相应的空间功能而选择相应的形式,如单一的方形、圆形、菱形、或组合式的品字形等。通常规则式水池要比非规则式水池宜取得好的效果。

c.线式水池。系指比较细长的水体,具有很强的空间分割作用。线式水池多采用动态的水体以加强线形的动势,并结合喷泉、瀑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线式水池上有直线形、曲线形及自由曲线形等形式。

d.水池的边际处理。

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规整水池造型;二是自然式的池岸,多以石中栽树木花草,或是树木花草中嵌石块的土、石岸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且不同的段落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或以乔灌木为主,或为堆叠的假山石直接临水。

(2)喷涌

a.单置式。是以单独的喷头形成独立的喷泉景观,要求喷嘴所喷射的水流能够形成独特的美丽水姿。

b.动态喷泉。是依靠现代程控技术实现对喷泉的水流、喷射方向、流量控制,并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形成不同的水体造型,达到奇妙的景观效果。如音乐喷泉,就是利用程控技术,将声、光、色、形等因素与喷泉水体造型结合、交融在一起,使喷泉喷射的水流和光色随音乐节奏的起伏而变化。

c.组合式。是将喷头进行组合设置,形成不同形式的喷水造型。常用的组合方式有:单一类型的组合,是将同种类型的喷头,按不同的形式规律组合,构造不同形态的喷射水流,如将单射喷头规则式排列,可形成极具韵律感的水体造型。

(4)瀑布

a.自由落体式瀑布。是经人工仿造自然瀑布的形式,将水体引至叠山搞出,水体自上而下流经山石间形成瀑布。瀑布水口多隐藏在林木、岩石间、造成一种神秘感。当流量大时,水流冲击而下,撞击石壁,水花四溅,水声轰鸣;当流量小时,水流淙淙而下,水声潺潺。

b.布落式瀑布。是利用建筑物墙体或构建设施,在其顶部设置水槽,水经水槽流出形成挂落式水幕。布落式瀑布的水体景观造型,因溢水口的形式、水幕壁面、落水接触面的设置而不同。当溢水口挑出壁面,且流量较大时,水体呈离落状态下落;当溢水口紧贴壁面,且水流平缓时,水体沿壁面滑落。另外当壁面的材质肌理不同时,滑落的水体会形成不同的效果。

c.叠水式瀑布。又可称为为错落式瀑布。它是在水体的起落高差间设置一些

平台,使水流产生短暂的停留和间隔,叠落而下。叠水式瀑布还可以通过调整水的流量、落差的距离和乘水面的尺度而形成不同情趣的水景效果。

(4)溪流

在现代园林中,溪流多以人工建造为主,取其自然形态,以自由式曲线为框架,挖沟成涧。水面狭窄而细长,营造出多变的水形,并结合山石蜿蜒曲折,形成或急或缓、或隐或显、或聚或散的水流,构成风格迥异的景观。

溪流属于流变的一种水态,形式甚为丰富,从园林水体的角度看,可大致分为三类:

a.以植物为主的生态溪流,如花溪、树溪。

花溪如海棠溪、芙蓉溪、桃花溪等。花溪的设计课根据设计者的立意,因就环境,选择植物种类而塑造所需要的环境。花溪是最能在不同季节产生丰富多彩季相之美的一种水态。

b.以石为主的石溪。

石溪是以突出水中、水旁的大小石块为主,水与石交汇就可构成各种各样的水花浪石,或急流腾冲,或湍流击石,或涓涓细流,或滢滢回旋,水花四溅,仪态万千,形成水与石的交响乐。

石的质与形须精心构思配置,根据水的流量、流向设计大小石块的具体位置及组合方式,形成丰富多彩的水态。水态有畅有遏,有流有止,有激有缓,有潺有缓,有潺有滢,变化多端。在北方应特别注意冬季结冰、旱季断流时期的景观,此时石的大小高低、形色位置等显得更为重要。

c.以主题为特色的文化溪

溪流设计赋以一定的文化内涵,曲水流觞就是中国传统理水最具民族性、文化性的一种方式。

(5)堤岸

堤岸是围合水体并构成水体景观的必要因素。水体与岸型共同组成了水体景观。规整式水岸多置于平坦的几何式园林布局,形成同一协调的关系;模拟自然式水岸以自然的水岸为蓝本,其形式有岛、堤、矶、池岸等。

a.岛

是指突出水面的小土丘,多出现在大型水体的布局。岛一般多置于水体中央,四面水体萦回,有些岛与岸拆桥相连。岛上可配置花木山石,形成水体的景观中心。

b.堤。

多用于大型水体的处理,其作用是对水体进行分割。堤属于带状岸型。

c.矶

系指突出水面的湖石,属点状岸型。矶岸在现代水体造型中被引用甚广,它可临岸设置,也可置于水中。临岸之矶可与水栽植物配置,形成观赏点;置于

水中之矶,可借石之造型,成水体之小品,或石中暗置喷嘴,形成喷泉。

d.池岸

系指小型水体的环状堤岸。池岸的形式有规整形与自然形两种。规整式池岸多取自于西方园林水体的构成形式,并融入了现代构成的理念。自然式池岸采用无规则形式,应势而曲,其形式多样。

2.水体与相关要素的配置

(1)水体与植物的配置

(2)水体与桥

a.汀步(步石)

b.拱桥

拱桥的圆拱形曲线极富动感,有“长虹偃卧,倒影成环”之美。如北京的玉带桥、十七孔桥等。

c.平桥

平桥主要用于水域不大的水体。在选材上灵活多样,木材、石板均可搭成,人行其上,恍同凌波漫步,给人以“清流似可一掬,沧浪似可濯足”的亲切尺度感和飘逸感。

d.梁桥

梁桥多用于园林中小河、溪流等宽度不大的水面。水面宽度较大时,也可建设桥墩形成多跨梁桥,如图3-94.梁桥的设置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问题,创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e.吊桥

吊桥多建于急流深涧,高山峡谷之间,它可以大跨度地横卧水面,悬而不落。吊桥具有优美的曲线,给人以轻巧之感。

f.廊桥与亭桥

这类既有交通作用又有游憩功能与造景效果的桥,很适合园林要求。在远观上打破堤岸与水平线构图,有对比造景、分割水面层次的作用。

一.园路的设计

1.园路的设计思想——顺势辟路

其意之一:道路设计要与地形巧妙结合,地势平缓则路线舒展,大曲率,地

势变化急剧则“顿置宛转”。

其意之二:分析园景的序列空间构图的游览形势,“因势利导”,“构园得体”。

其意之三:园林道路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系统性。从全园的总体着眼,确定主路系统。主路是全园的框架,要求成循环系统。

分叉路的设计,主要起到“循游”和“回流”的作用。道路的循环系统将形成多环、套环的游线,产生园界有限而游线无数的效果。路的转折衔接通顺,符合游人行为规律。

2.园路的作用

a.引导游览

●组织园林观赏的序列和园林风景的展开,引导游人按照设计者的意愿、路

线和角度来欣赏景物的最佳画面。

b.组织交通

●“进得去、游得开、出得来”

●满足游人的集散、疏导

●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的维修、养护、管理工作及安全、防火等对交通运输

的需要。

c.构成园景

●“路因景设,景因路得”——行游统一。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石铺装,可与周边的山、水、建筑、植物

等紧密结合,形成景观。

3.园路的特征

a.园路就是风景线

b.不需便捷

●园路宜曲不宜直,“贵乎自然,追求自然意趣”“依山就势,回环曲折”

c.因景筑路

d.整体布局

4.园路的种类与尺度

园林道路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五种道路类型。

a.主要园路。联系园内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的路。通过它对园内、外景色进行剪辑,以引导游人欣赏景色。

b.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连接各景区内的景点,通向各主要建筑。考虑到游人的不同需要,次要园路应为游人由一个景区到另一个景区开辟捷径。

c.小路。又叫游步道,是深入到山间、水际、林中、花丛供人们漫步游赏的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多曲折自由布置。

d.休闲小径。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休闲小径,形式多样,可以是小路、山道、汀步、磴道、步石等。

e.园务路。为便于园务运输、养护管理等的需要而建造的路。这种路往往有专门的入口,直通公园的仓库、餐馆、管理处、杂物院等处,并与主环路相通,以便把物资直接运往各景点。

各尺度如下:

a.主要园路:道宽在5-8m。主路设计要大曲率,流畅通顺,起到游览的主动脉作用。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主路不宜设梯道。

b.次要园路:兼顾人流、行车的需要,道宽一般控制在2.5-4m。

c.林荫道:道宽1.5-2.5m。

d.休闲小径:道宽双行为1.2-1.5m,单行为0.6-1.0m。

5.园路的形式

园路的形式因园林的布局不同而异,但要与园林的整体布局相协调,主要分为规则式、自由式和混合式三种。

规则式园路多与规则式园林相对应,以取得协调一致的效果。

自由式园路多应用于自由式园林的布局,园路妙在迂回曲折,追求自然的趣味。

混合式园路是将规则式园路与自由式园路混合设置,应以一种方式为主,另一种方式为辅。

6.园路设置的原则

园路的布置应考虑以下原则:

a.回环性。园林中的路多为四通八达的环行路,游人从任何一点出发都能遍游全园,不走回头路。

b.疏密适度。园路的疏密度同园林的规模、性质有关,在公园内道路大体占总面积10-12%,在动物园、植物园或小游园内,道路网的密度可以稍大,但不宜超过25%。

c.因景筑路。园路与景相通,所以在园林中是因景得路。园路的走向应服从赏景的需要,按照景点的布局设置园林,使景点与园路形成对景的关系。

d.景随园路:在少景或无景的区域,可先决定园路的布局,而后依据园路的布局设置相应的景点。

e.曲折性。园路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

f.多样性。园林中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它丰富的体态和情趣来装点园林。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内,路可以转化为场地;在林间或草坪中,路可以转化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建筑,路可以转化为“廊”;遇山地,路可以转化为磴道、石级;遇水,路可以转化为桥、堤、汀步等。

2.园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

a.游憩性建筑:有休息、游赏使用功能,具有优美造型,如亭、廊、花架、榭、舫、园桥等。

b.服务性建筑:为游人在旅途中提供生活上服务的设施,如小卖部、茶室、小吃部、餐厅、小型旅馆、厕所等。

c.文化娱乐建筑:如游船码头、游艺室、俱乐部、演出厅、露天剧场、展览厅等。

d.办公管理建筑:主要由公园大门、办公室、实验室、栽培温室等。

二.园林建筑的布局及空间处理

1.布局:

a.因地制宜

b.情景交融

2.空间处理:

在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上,尽量避免轴线对称,整形布局,力求曲折变化,参差错落,空间布置要灵活通过空间划分,形成大小空间的对比,增加层次感,扩大空间感。

视距与建筑物高之比:

空间围合的比例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感程度,一般取决于室外空间中人和建筑物的距离——视距,与周围建筑物围墙高——物高之比例关系。

3.园林建筑的造型及立面处理

a.造型处理:

●园林建筑在造型上更重视美观的要求,建筑体型、轮廓要有表现力;

●增加园林画面美,建筑体量、体态都应与园林景观协调统一;

●在造型上,体量宜轻盈,形式宜活泼,力求简洁明快,通透有度,达到功

能与景观的有机统一。

b.立面处理:

●围合空间的建筑物立面特征,也是一个影响由建筑物构成的空间品质的因

素。

●建筑立面的色彩、质地、细部构造以及面积等,都影响与它有关的室外空

间个性。

●如果环绕外空间的建筑物墙体粗糙、灰暗,各项细部不够细腻,会使人感

到该空间冷漠、粗糙、难以亲近;反之,若围合空间的建筑物墙体色彩明

快、造型精致、细腻,并且具有一定的人情味,那么同样大小的空间会给

人精细、悦目、亲切友善的感觉。

4.单体园林建筑分述:亭、廊、花架

(1)亭:

亭在园林中的应用已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其独特的形式与造景。在现代园林中,亭的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现代设计元素,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材料的使用上,都更加丰富多彩,风格迥异。

a.亭的造型

法无定式,形式多样。以中国园林的亭为例,就有多种形式,如三角形、四

角形、五角形、梅花形、八角形等。

b.亭的特点:

①功能:休息、赏景、点景。赏景,廊动观,亭静观。

②造型:小而集中并有相对独立的建筑形象,轻巧、灵活与环境吻合。

③体量:随意,大小自立。

④布局:位置选择灵活,可独立设置,更可与环境结合。

⑤装饰:不拘风格。

(2)廊

廊是连接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通道,是建筑与外部空间的一个过渡空间。廊的设置往往随形而弯,依势而曲,其形式丰富,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从廊的结构上可划分为:单面廊、双面廊、复廊、双层廊、单柱廊等;从廊的形式及地形可划分为直廊、曲廊、回廊、爬山廊、跌落廊、水廊、植物廊等。

廊通常是狭长、弯曲的通透空间。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廊的实用功能被减弱,点景的功能更为突出。廊通常是空间联系和空间分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具有遮风避雨、交通联系的实际功能,而且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和观赏程序的层次起着重要的组织作用。

廊是一种“虚”的建筑元素,似隔非隔、若隐若现,廊两边的空间有分又有合的联系起来,起到一般建筑元素达不到的效果。

(3)花架

花架是攀缘植物的棚架,花架在造园设计中往往具有亭、廊的作用。作长线布置时,就象游廊一样能发挥建筑空间的脉络作用,形成导游路线;也可以用来划分空间增加风景的深度。作点状布置时,就象亭子一般,形成观赏点,并可以在此组织环境景色的观赏。

花架又不同于亭、廊空间,更为通透,特别由于绿色植物及花果自由地攀绕和悬挂,更添生气。

花架在庭院中的布局可以采取附件式,也可以采取独立式。附件式属于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筑空间的延续,如在墙垣的上部,垂直墙面的上部,垂直墙面的水平搁置横墙想两侧挑出。它应保持建筑自身的统一的比例与尺度,在功能上除了供植物攀缘或设桌凳供游人休憩外,也可以只起装饰作用。独立式的布局应在园林总体设计中加以确定,它可以在花丛中,也可以在草坪边,使园林空间有起有伏,增加平坦空间的层次,有时亦可傍山临池随势弯曲。

5.建筑群体和空间类型

a.中心开敞空间

●将建筑物沿某一开放空间周边布置形成。

●这一中心空间可被当作整个设计或周围环境的空间中心点。

●一般不受外界的影响,并且具有较强的内向性。

●将建筑物布置排列成能完全围绕或“封闭”某一空间时(不间断的“环”

形状),会出现最强的围合感,并因此封锁住视线的外泄。

●消除空间空隙的一种办法,就是使围绕空间的各式建筑物尽量重叠,以阻

挡视线的出入。

●与地形、植物素材和能封闭视线的独立屏障相结合,也能消除或减小空间

空隙。

●当空间的空旷度得到增加时,中心开敞空间的特性也就最突出。为了达到

这一点,空间的中心部分必须任其空旷,任何树木或其他景物必须布置在空间的边缘。

b.定向开放空间

●当被建筑群所限制的空间某一面形成开放状,以便充分利用空间外风景区

中的重要景色时,就形成定向开放空间。

●具有极强的方向性,因此在总体空间中组织安排其他因素,如植物素材或

地形时,必须时刻保持空间的方向性。

●塑造原则就是既要适当的使用足够的环状建筑物围面,又要使视线能触及

空间外部的景色。

c.直线型空间

●这一类型的空间相对而言呈长条、狭窄状,在一端或两端均有开口。

●直线型空间一般比较笔直,在拐角处无弯曲状,而且也不会在此消失。

●特性是空间的焦点集中在空间的两个端点。在站在这一空间中时,人们的

注意力被“挟持”和“引导”在长长的带状边之间。

●对于该类空间而言,应在空间的开口端设置空间中心点,以将人们的注意

力引向重要的地面标志上。

d.组合线型空间

●该类空间与直线型空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是那种简单的、从一端通

向另一端的笔直空间,而是存在着转折,这种空间在拐角处不会中止,而且各个空间时隐时现,具有相连接的隔离空间序列。

●当穿行在这类空间中时,行人的注意力不时变化。一般说来,行人的注意

力会被引向他所站立的次空间终端,但当他继续朝前行进并达到这一终点时,另一个未曾看见的次空间便立刻进入眼帘,并且注意力又被引向新的终端。在这一空间中,行人会得到变化多端的视野并领略到意外出现的空间景物之趣——步移景异。

二.园林构筑物及小品的设计

1.构筑物及小品的类型与功能

a.构筑物——是指景观中那些具有三维空间的构筑要素,这些构筑物能在由地形、植物以及建筑物等共同构成的较大空间范围内,完成特殊的功能。

●构筑物在外部规划局中一般具有坚硬性、稳定性,以及相对长久性。

●构筑物主要包括:台阶、坡道、墙等。

b.小品——集使用功能与观赏性为一体的园林设施,以装饰园林环境为主,注重外观形象的艺术效果,兼有一定使用功能。

●小品主要包括:栅栏、座椅、雕塑、山石、园灯、指示牌、垃圾桶等。

c.作用

①功能性要求

园林小品作为园林空间的设施,为人们的休息、游览、娱乐等活动提供必要的功能;同时也成为园林的造景要素。随着现代园林的发展,园林小品的设计将更加完善,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②构景的需要园林小品在造园活动中,除了必要的使用功能外,还扮演着造景的角色,与植物、水石等要素一起构成园林的景观。

2.台阶

3.坡道

4.墙与栅栏

5.休息座椅

6.雕塑

7.山石类

山石以其自然无所特有的形状、纹理及质感,成为园林构景要素之一。在中国传统的造园理论就有着“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之说,可见石的运用在汇总过园林中是很有讲究的。在现代的造园中,山石的构景除借鉴传统的置石手法外,还有着更加丰富的形式表现。

a.园林用石的种类及特征

①湖石:也称太湖石,因盛产于太湖一带而得名,是江南园林用石的首选。湖石属石灰岩类,含有丰富的石灰质,石灰质经过湖水长期的溶解作用,使石体本身穿透成穴或未透成涡洞,石体表面多皱纹纵横,嵌空穿眼,柔曲圆润,造就形态各异的湖石。湖石属石品中上品,其色泽有灰、灰白、灰黑等色,且石质坚硬,不吸水分。

②英石:属沉积岩类,主要产于广东英德县。英石经长期的风化和淋滤,石体表面细碎,凹凸变化多端。其石质稍润,扣之有微声,是很好的置石用料。英石的色泽有青色、灰黑、浅绿等。

③黄石

●属沉积岩类,产于长江下游常州、苏州、镇江一带。

●经山洪或河水的冲刷,表面光滑,并呈油脂状或蜡状光泽,给人以柔和舒

润的美感。

●外形浑厚,石纹古拙,石质坚硬。

●色泽有黄褐色、紫红色、灰白色、灰绿色、会黑色、灰红色等。

④青石

●青石属沉积岩类中的砂岩,有称剑石。主要产于北京一带。

●青石石质坚硬,表面有明显的平行节理。

●其色泽以灰青色、灰绿色为主。

⑤鹅卵石(溪坑石)

●鹅卵石形成于风化作用下的崩解岩石,后经长期的河水冲刷以及碎石间

的相互摩擦而形成。

●石质坚硬,外形圆润,色泽丰富。

●主要用于造园的配景需要,多散置于草坪或水体之中。

⑥花岗岩

●花岗岩属火成岩类,地域分布较广,是现代造园广泛使用的石质材料。

●花岗岩石质坚硬,色泽呈灰褐色,除作景石之外,还可用作园中铺地、雕

塑及工程构建的材料。

b.石在园林中的作用

①观赏性——山石虽是自然界常见之物,但在园林中却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

征,融入了人的审美意识需求,并借喻人生哲理。石的观赏性主要得寓于自身的纹理、形态、造型、意韵、色彩等方面的表现。

②功能性——

c.园林置石的原则

园林置石要以园林的规划为依据,因形就势,目的明确,追求与环境的协调,注重表现山石的自然野趣和朴实的效果。具体的实施原则如下:

①用石要简洁,择要处而置,切忌大堆大砌的“满铺“。

②要“置“多于“叠”,宜多做水平方向的卧,少做竖向的叠垒。

③注重景观效果与使用功能的结合。

④注重置石的意韵和情调的表现。

⑤选石要因地制宜。

第四章园林风景构图(8学时)

第一节景与造景

一、景的观赏规律

1.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动态观赏即人在游动中观赏,如同看风景电影成为一种动态的连续的构图;静态观赏即人休息的同时观赏风景,如同看一

幅风景画,主景、配景、前景、背景、空间组织和构图的平衡轻重固定不

变。

2.观赏点与观赏视距——游人所在的位置即为观赏点或称之为视点;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

3.平视、俯视、仰视的观赏

——平视观赏,使人感觉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不易疲劳。

——仰视观赏,与地面垂直的线条有向上的消失感,故景物的高度方面的感染力较强,易形成雄伟严肃的气氛。

——俯视观赏,景观易有开阔惊险之效果。

二、〇造景

——在园林绿地中因借自然,模仿自然、组织创造供人游览观赏的景色谓之造

景。

1.主景与配景

——主景是重点,是核心,是空间构图中心,能体现园林绿地的功能与主题,

富有艺术上的感染力,是观赏视线集中的焦点。配景起着陪衬的作用,二者相

得益彰又形成一艺术整体。

——突出主景的手法:主体升高;轴线和风景视线焦点;动势;空间构图的中

心(规整式园林)或重心(自由式风景园林)。

2.前景、中景、背景

——增强景观的层次感,为突出主景服务。

3.借景

——作用是扩大园林空间,增加变幻,丰富园林景色,而且不费一文。

——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因地而借等。

4.对景与分景

——对景,凡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上的景为对景,有正对与互对之分。

——分景,能使园林划分成若干空间,能获得园中园、景中景、岛中岛、湖中

湖的效果。又分为障景和隔景。

5.框景、夹景、漏景、添景

——框景,利用门框、窗框、树干树枝所形成的框、山洞的洞口框等,有选择

的摄取另一空间的景色,恰似一幅嵌于镜框是的图画,这种利用景框所观赏的

景物称为框景。

——夹景,为了突出优美的景色,常将视线两侧的较贫乏的景观,利用树丛、

树列、山石、建筑等加以隐蔽,形成较封闭的狭长空间,突出空间端部的景物,

这种左右两侧起隐蔽作用的前景称为夹景。

——漏景,由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是景色清楚,漏景是景色若隐若现,比较含

蓄而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添景

6.造景手法

——意境处理

——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景物模拟

——色相与季相

——主调、基调与配调

7.点景

抓住园林绿地中每一景观的特点及空间环境景象,再结合文化艺术的要求,进

行高度概括,点出景色的精华,点出景色的境界,使游人有更深的感受,谓之

点景。

——景色命名

——园林题咏

——导游介绍

第二节△〇园林绿地的规划结构

一、园林绿地的性质与功能,它是影响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

二、景点与景区

——景点,是有欣赏价值的观赏点。

——景区,若干景点组成一个景区

三、风景视线与导游线

1.风景视线,观赏点与景点之间的视线。

——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可用对称或均衡的中轴线引导视线前进。中心内

容,主要景点,始终呈现在前进的方向上。

——半隐半现、忽隐忽现的风景视线:多在山区丘陵地带或古刹丛林中采用。

——深藏不露,探索前进的风景路线:造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深谷藏幽、

豁然开朗的境界。

2.导游线:游览路线。

四、规划布局的形式

1.规整式:

2.自然式

3.混合式

第三节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

——所谓园林绿地构图是组合园林物质要素,将园林材料与空间、时间组合起来,使形式美与内容美取得高度统一的手法与规律。

一、比例与尺度

——园林绿地构图中比例是指园林景物、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体形、体

量的关系。

——尺度是指园林景物与人的身高及使用活动空间的度量关系。

二、对比与调和

1.形象对比

2.体量对比

3.方向对比

4.开合对比

5.明暗对比

6.虚实对比

7.色彩对比

8.材料质感对比

三、对称与均衡

1.对称:布置中有中轴线可循

2.均衡:在不对称的布置中求得平衡的处理

四、对位与呼应

五、韵律与节奏

1.简单韵律:即同一组成因素反复等距出现的连续构图

2.交替韵律:即由二种以上的组成因素交替等距出现的连续构图。

3.起伏曲折韵律即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成因素在形象上出现较有规律的起伏曲折变化

4.拟态韵律:即某一组成因素作有规律的纵横穿插,交错布置。

六、比拟联想

1.以小见大,以少代多的比拟联想。

2.运用植物的特征、姿态、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而产生比拟联想。

3.运用园林建筑、雕塑造型,而产生的比拟联想。

4.运用文物古迹而产生的比拟联想。

5.运用景色的命名和题咏等而产生的比拟联想。

七、〇空间组织

1.视景空间的基本类型

——静态空间与静态风景

——开敞空间与开朗风景

——纵深空间与集聚风景

2.〇空间展示程序

——空间的分隔与转折

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优秀

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飞儿景观设计提供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设计的新思路。 1. 生态设计 居住区的绿化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开阳县地处贵州省中部,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梯状斜坡黔中隆起地带,总的地势特征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起伏大,最高海拔1705.2米,最低海拔506.5米,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切割剧烈,形成了开阳气候的多样性。年均气温12.8℃,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0.1℃,年均雨量1258.8毫米。总之,开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于多种园林植物生长和繁衍。因此,根据开阳县生态现状,结合我县“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主题,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开阳县居住区绿地设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1.1研究和学习生态园林观点是搞好开阳县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我们的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1.2努力提高开阳县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各要素,(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如同样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纯铺装的道路地坪好。同样是景墙透空,栽植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同样是休息、绿化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提高绿视率。 1.3努力提高开阳县居住区绿地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叶面积/单位面积。园林绿地中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决定园林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因素,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叶面积总和。 1.4努力提高物质、能量的循环 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在人工植物群落

园林设计名词解释

1.混合式:同一处园林的内容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形式表现,且两种形势所占面积比例又相近。 2.景:自然界中具有美感的物象。 3.境:是景观美感的统一表现,包括听觉,视觉,嗅觉等所有生理感知和心理感受。包括物镜和意境。 4.物镜:指自然的山川,田野,建筑物,河流使人感到自然美和生活美,物镜又分为生境和花镜。 5.意境:指物镜在人心理上产生的情感和联想,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特征。 6.视点:指观赏者的位置。 7.视距:指观赏者与景物之间的距离。 8.视觉:是观赏者视线与景物在水平面上夹角和竖向的垂直夹角。 9.正常人视距为25m。看清轮廓视距为250m-270m,若大于500m或视域范围超过60度,看到的景物模糊不清。一般以30度以内的景物为主。最佳:垂直视域的夹角控制在6度,视距相当于景物的10倍。 10.平视观赏:是人的实现与地平线平行而视,头部不必上仰或下附。 11.俯视观赏:景物处于视点下方,须低头观看,俯视观看有较强的消失感。 12.仰视观赏:景物位于视点上方,要中视线上移或者仰头。 13.静态观赏:即固定视点位置观赏景物. 14.动态观赏:有步行,乘船等。中小型园林以步行为主。 15.开敞空间:指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时所处的空间。空间的开敞程度与视点和景物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与视平线高出景物的高差成正比。 16.开朗空间:指在开敞空间中所呈现的风景,属平视观赏,可使人心胸开朗,舒畅。 17.闭合空间:指人的视线被四周屏障遮挡的空间。闭合空间给人的感觉与人和景物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18.闭锁空间:指闭合空间所呈现的景物,其近感越强,四周景物越清晰可见。 19.在闭合空间中,仰角小于6度是,景观空间有空旷感。13度左右时,有亲近感,大于18度时有闭塞和压抑的感觉。 20.实分:运用山体建筑的实墙密林等完全遮住视线,两个被分开的空间完全隔开,互不联系,只有通过门口彼此相同。 21.虚分:运用道路花墙河流等,划分空间的所属关系,被分隔的两个空间,视线不受阻活部分受阻。 22.分景:是将园林分为若干视景空间,避免“一览无余”的景象,使之景中有景,有虚有实,变化莫测的空间组合体。 23.夹景:是为了加强狭长空间的纵深景观。规则式园林中用道路两侧的建筑,树木遮挡两侧视线,自然式园林中,用道路两侧设置山岗变幻出明暗的变化序列。24.对景:是视景空间的中景点建筑的相互联系,视线不受遮挡,可在同一开敞空间的边缘处互相观望。对景的安排有正对和互对两种。 25.借景:是将园外的佳景引入园内供游人欣赏。 26.框景:是利用建筑的门,窗的框等将外部景物有限的收在框内,如同一副画。 27.景观的动态序列:院内风景在院内道路网的诱导下串联成为动态的连接构图。分起景,高潮,结束。高潮为主景。 28.节奏和韵律:是音乐艺术体现变化统一规律的主要形式。 29.比例:一方面指景物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指景物与所在空间的形态与体量的关系。 30.尺度:指景物建筑与人们习惯的一些特定的标准尺度作为度量大小的标准。大尺寸,雄壮。正常尺寸,亲切。小尺寸,小巧玲珑。 31.耐阴的草种:红狐茅,羊胡子草野牛草。 32.观赏草种:天鹅绒草,羊胡子草,灰叶羊狐茅。 33.花坛的装饰性:是以其平面的图案或花卉开始时艳丽的色彩为构图中心,个体植物的线条美,提醒美,花和叶的形态都不是花坛所要表现的主题。 34.花丛式花坛:以花朵盛开时群体的色彩为表现主题分花丛花坛,带状花丛花坛,花缘。 35.模纹式花坛:用各种不同的花色植物组成华丽而复杂的图案纹样为表现主题,分带状模纹花坛,毛毯花坛。 36.标题式花坛:以文字,肖像等图案,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主题,分文字花坛,肖像花坛,图徽花坛,象征图案花坛。 37.装饰物花坛:具有一定的使用目的,分日署花坛,时钟花坛,日历花坛,毛毯花坛。 38.独立花坛:是主题花坛,不能太大,布置与建筑广场中央。 39.花坛群:由多个花坛排列组合而成的构图整体。 40.带状花坛:在道路中央可布置带状花坛作为主题。 41.连续花坛群:由多个独立花坛和带状花坛排成一行。 42.花镜:是规则式构图到自然式构图的一种过渡的种植形式。 43.花池:是现代园林和建筑广场中常用的一种花卉种植形式,常与建筑物结合。 44.花丛:是自然式园林中花卉的种植形式。 45.花台:在古典园林中,用花丛布置的高1m的石台上,中间用土栽培。 46.对植:使用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做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目的是强调园林,广场等入口处。 47.行列式栽植:指乔灌木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的种植。 48.丛植:是由两株至十几株的乔木或灌木组合种植所形成的种植类型。主要用于自然式园林,分为单纯树种和混合树种。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园林规划设计 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 学分:6分 计划学时: 102 适用专业:园林工程技术 1.前言 1.1课程定位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技术专业中是重要的必修专业课,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这一理论体系,本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具有创新素质和应用素质为目的,能适应现代发展要求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园林规划设计的设计理念、抽象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规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高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的设计素质、空间想象与空间组织能力;使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学会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园林设计,并能正确表达和表现设计内容,提高绘图技能、技巧,为今后参加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出发点,将课程基础理论分三个层次:园林艺术、形式和特征,园林布局,园林构成要素;各论部分划分成五大模块:城市道路及广场绿地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设计,公园规划设计,屋顶花园设计。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类园林绿地设计的程序与内容。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按照设计程序完成整套园林设计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实践教学理念是:观研做悟。包括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形式有:借助多媒体案例赏析、模拟成功的园林规划设计作品。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形式有:城市园林调查、园林公司实践锻炼、专题讲座(邀请企业界的园林工程师)、技能大赛活动。 2.课程目标 1.1总体目标 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等职业技能,成为园林企业设计、施工的高技能型人才。通过本课程教学,

风景园林毕业设计论文

鱼跃龙门·飞龙吐珍 ——陕西泾河新城中央商务核心区“龙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建筑与规划学院 10景观学2班陈皖秦 指导老师:姚晓洁 【摘要】 方案设计在秉承陕西泾河新城中央商务核心区总体规划理念的前提下,将龙湖公园打造成集广场、商业娱乐、康体休闲、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动态开放的空间系统。设计引入鱼跃龙门化身成龙,吐出“人文之珍”、“生态之珍”、“景观之珍”的设计理念,通过细致、人性化的设计,完成老城向新城的蜕变,不仅满足旧城与新城的联系性,也反映了现在过和未来的流动性,加强了地块功能的综合性、兼容性使用,在商务功能的基础上,设计更强调生活化原则;同时最大限度的创造、利用了水际空间资源,创建宜人的滨水活动空间,提高了商务核心区的综合环境质量;同时方案改善了整体步行环境,建立绿色、立体步行网络系统;注重绿化空间和水体空间与城市功能衔接,通过一系列景观的安排,结合休闲、娱乐等功能,打造了一个极富参与互动性的绿色城市客厅,充满绿意与活力的现代中央商务区。 【关键词】滨水景观;生态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商务核心区 【Abstract】The design is in the premise of overall planning idea of New Town Central business core area in Shaanxi Jinghe River,made the Longhu Park into a dynamic and open space system which is in a set of square,commercial entertainment,leisure and cultural display functions.The design introduced a concept with a fish leaping over the dragon gate,becomes a dragon and spit out the ‘cultural treasures’,‘ecological treasures’,‘landscape treasures’.Through careful and humanization design to complete transformation from old city to new city.This meet the ties of the old city and new city,but also reflect present and future liquidity,strengthen the use of the block function on comprehensive and compatibility.Based on the business function,the design is more emphasize the adaptation principle.Maximize the creation and use of the water resource at the same time,create a pleasant waterfront space,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in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Also,the design establish a green and three-dimensional pedestrian network system to improve pedestrian environment overall. The design focus on green space and the convergence of water space and city function,through a series of landscape arrangement,and the combination of leisure, entertainment and other functions, to create a highly interactive participation of green city living room,and,a modern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which full of green and vitality. 【Keyword】Waterfront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Humanized design;Commercial core area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与答案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2.、夹景: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3.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4.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5.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城市绿化:栽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8.绿色城市设计: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设计思想。 9.借景有远、邻、仰、俯借四种方式。 10.造景的手法:常用的造景方法有借景、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障景、点景。(二)填空题 1.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六大原则包括(可达性、功能性、亲和性、系统性、全面性、艺术性)。 2.城市绿地布局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块状均匀布局、散点状均匀布局、块状和散点状相结合、 网状布局、环状布局、放射状布局。) 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基本组成要素(园林植物,园林建筑,道路场地,铺地,园桥,山石和水体.) 4.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4种)(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比拟联想、空 间组织。 ) 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基本流派有哪些。(英式园林,法式园林,意式园林,日式园林,中式园林,美式园林,德式园林等) (三)判断题 1、园林的范围比绿地更广泛。(错误) 2、中国古典园林以规则式为主。(错误) 3、我国最早的园林雏型是商周的“囿”。(正确)

《园林测量》课程标准

《园林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园林测量 【适用专业】园林绿化专业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园林绿化专业园林工程测量方向的一门专门化 方向课程,是针对园林测量放线工岗位设置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各种不同测量方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程序和原则;掌握测量常规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具备从事园林测量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园林绿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为依据设置。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模式。 课程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根据行业专家对园林测量放线工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设计,包括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训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练习、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园林道路测量、园林工程测量等项目。课程内容的选取,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紧 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实施“能力本位、项目引领”教学模式。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仿真实训、真实生产任务、案例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采用教学 示范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基于岗位生产过程,紧扣企业岗位需求,通过项目实践操作,融入对应的理论依据,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使 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 课时。 三、课程目标 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具有正确应用地形图和测绘资料的能力。能够进行一般园林测量的基本工作,能够应用所学的测量专业知识为园林测量生产建设服务。了解先进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为今后从事园林测

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论居住区的景观植物配置 专业:园林技术 学号:121147 姓名:汪文锋 指导教师:殷华林 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七日

摘要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居民使用频率最高的活动空间,植物景观是最重要因素之一。植物配置是绿化的主题,本文阐述了居住区绿化中植物的配置和选用原则,对小区各类绿地的植物配置提出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

目录 引言 (1) 1. 居住区植物配置的指导思想 (1) 1.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1) 1.2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 (2) 2. 居住区各类绿地的植物配置 (2) 2.1 小区道路植物配置 (2) 2.2 小区中心游园植物配置 (3) 2.3 宅间绿地植物配 (4) 2.4 居住区组团植物配置 (5) 2.5 路口及转角处植物配置 (7) 2.6 小区停车场植物配置 (7) 结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9)

引言 居住区绿地是在居住区内,以改善居住区内小气候,创造安全、卫生、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为目的而设置的以种植植物为主的用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城市居民使用最多、最广泛的室外活动空间。居住区绿地在生态平衡,美化环境,空间构建,防灾避难,以及经济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植物是居住区绿地中最生动、最鲜明,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有效合理的利用植物的生理及生态功能,为居民营造出自然、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居住区绿地突出考虑的问题。 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是做好设计,因此我们对于居住区的植物配置造景方面进行探讨,提高居住区的绿化效果和景观效果。居住区的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地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起到美化环境,满足居民的游憩的要求。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念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让自然界的气息融入居民生活中。 1. 居住区植物配置的指导思想 1.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作为人居住环境的城市居住区,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区住户的要求,即现代小区的绿化造景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的生活和休闲的要求。现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围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展开的,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会追求一个更健康、与自己更有亲和力地环境。 居住区植物配置特色营造中,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人的需要,要“以人为本”的思想作思想基础,以人的需求为立足点,从人的方位去综合考虑,在此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1]。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到现在的一种趋势,就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都有其正确性。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业蓬勃兴起,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选择住房的过程中,越来也多人开始强调一个新的选择尺度:景观环境,亦即住宅小区内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否丰富,是否和谐,是否绿意盎然,否富有活力。这种生态的现代居住观,给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向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人们的住房消费更趋于理性化和理想化,人们追求的是高品位的理想家园,居住区的综合环境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而居住区绿地是综合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也开始日益受到关注,小区环境设计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

园林景观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核心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属于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必修课,与学生今后的毕业就业紧密相关。 景观设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学科,融合了美学、建筑学、生物学、材料学、历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本课程是在室内外观赏植物及环境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初步、图形图象设计软件等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学生对景观设计领域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设计思维的培养,在不同教学阶段分别在设计的范围上从小到大;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上由浅入深地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 二、课程设计理念 1.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本课程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景观设计的要素及工作过程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2.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 本课程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

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3.课程教学理念 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行业岗位要求,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针对解决综合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融合各种知识的能力。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训练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企业项目的整个制作运行流程,强化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角色扮演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园林景观设计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素质的能力。共分为六个项目,共设计了十五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典型案例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典型案例为基础。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景观设计有个初步的认知印象,对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大轮廓的认识,为深入学习与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社会和市场对于景观设计职业的要求和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技能与知识目标 (1)了解景观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改善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意义; (2)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 (3)掌握景观设计表现方式、制图规范以及景观设计所设计到的基本原色的平、立、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表现。 3.能力与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专业图纸的识读以及按照规范要求制图的能力;通过实地参考,使学生对造景要素的各种常用材料及其特性有一定的认识,并掌握其在环境景观中的合理应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方案的比较与推敲,并掌握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完美地展现自己的设计创意。 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缜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应用现代技术的兴趣和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

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简介: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字: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设计的新思路。

1. 生态设计 居住区的绿化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开阳县地处贵州省中部,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梯状斜坡黔中隆起地带,总的地势特征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起伏大,最高海拔1705.2米,最低海拔506.5米,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切割剧烈,形成了开阳气候的多样性。年均气温12.8℃,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0.1℃,年均雨量1258.8毫米。总之,开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于多种园林植物生长和繁衍。因此,根据开阳县生态现状,结合我县“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主题,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开阳县居住区绿地设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1.1研究和学习生态园林观点是搞好开阳县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我们的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1.2努力提高开阳县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各要素,(植物、道路、建筑、

(完整版)园林规划设计试题集与答案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集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体现2、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2、节奏: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 3、韵律: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 4、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5、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8、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9、静态风景: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10、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11、开朗风景: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12、花镜: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也有花径之意。 13、绿篱: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而组成的规则绿带,是属于密植行列栽植的类型之一。 14、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 15、列植:乔、灌木按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16、色相: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即颜色的名称。 17、明度:指色彩深浅和明暗的程度。 18、纯度:指颜色本身的明净程度。 19、借景: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20、对景: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 21、框景:就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洞、框架、或有乔木的冠环抱而成的空隙,把远景范围起来,形成类似于“画”的风景图画,这种造景方法称为框景。 22、夹景: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23、障景:利用遮挡的方法将劣景屏障起来。 24、点景:利用其它形式如对联、石刻等增加诗情画意,点出景的主体,给人以联想,还具有宣传和装饰等作用,这种方法称点景。 25、平地:园林中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统称平地。 26、花坛: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观花、观叶与观景的园林植物,从而构成一幅富有鲜艳色彩或华丽纹样的装饰图案以供观赏,就称之为花坛。 27、花境:也叫境界花坛,即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称为花境。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主要介绍园林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针对不同类型地形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景观的营造方法。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作前期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学生的主要课程,是开启他们进入园林景观设计殿堂的关键。考虑到高职学生以技能为主,因此在尽量减少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以主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关键知识点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园林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的营造方法。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由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并与大家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植物景观配置的专业性质与专业要求的认识,为后 续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 以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选取关键知识点,以达到让学生知道园林景观设计

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即可。更多的知识点将依靠后续的课程设置来逐渐讲授。本课程内容的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理,一个是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在园林景观设计概论模块,将选择园林景观设计的性质、后续发展方向以及园林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来讲授。而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模块则选择几个关键的案例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来讲授。 1.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与现实密切相关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学习型的知识点,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学习任务在包含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难度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3. 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 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各个载体包含的知识点是静态的,老师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植物景观配置基础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负责、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重质量、守规范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设计能力与创新设计知识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 (二)分目标 1. 知识目标 (1)知道园林景观设计的营造方法;

园林设计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园林设计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园林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人文文化对园林植物配置的影响——以归元寺为例 题目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别园林系 专业班级城市园林设计与管理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 开题报告日期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说明与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报告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特印发此表。 学生应在开题报告前,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 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此表一式二份,交系装入毕业论文档案袋。 开题报告需经指导教师、系领导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 进入下一步毕业论文阶段。 开题报告撰写不少于4000字。 注1:格式要求: 题目名称:要求与毕业设计题目名称一致,小二号,黑体加粗,居

中,段前后各空一行。 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学生、指导教师及所 在单位在题目下隔一行,居中,格式:学生:xxx,xx X学院,另起一行居中,格式:指导教师:XXX,工作单位,署名采用小四号仿宋体。 开题报告正文,撰写格式按毕业设计的排版格式规范要 求。注2:题目类别是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是指题目于教师的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或实 验室建设等。 研究现状: 我国古典园林主要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纪念 性园林和寺庙园林等。但在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寺庙园林建筑在数量上远超过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纪念性园林的总和而且较其它三种园林分布更广。同时,佛寺的数量在我国保 留的古建筑以及建造时间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中占有很大比例。著名的寺庙园林有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山东曲阜的孔庙、河南嵩山少林寺、山西太原晋祠等。武汉归元寺坐落于汉阳区翠微路西侧,归元即归真,就是超出生灭之界,还归于真寂本源的意思,与宝通寺、溪莲寺、正觉寺合称武汉的四大丛林。本文阐述了园林植物配置及景观设计对寺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标准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园林设计初步》是高职高专院校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和正确认识园林及园林设计,学习园林设计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技巧,夯实专业基础,为后期专业核心课《园林规划设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是学生由基础教育进入专业教育的桥梁,对今后的专业设计课程至关重要。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兴趣教学——导入比例模型小制作。加强学生对园林建筑、植物、山水等园林要素的理性理解。 2.互动教学——园林测绘实习。增强学生对空间尺度、空间感受、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把握。 3.启发式教学——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等课程提高学生对场地的感知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立足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对所学相关理论知识得以深入了解,并且知道正确的规划设计步骤,以及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加强实践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相关园林设计的原理知识。 3.加强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本课程教学需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加强了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走向讲台,讲述自己的实地调查结果和改造方案。教师从旁指导启发学生,台下学生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通过良性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发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对于老师可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任务完成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学生可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设计理念等,有助于在工作中获得认可。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识要求 (1)理解园林的产生、发展以及发展现状。 (2)掌握中西园林的特点。

园林规划设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花境:以多年生草花为主,结合观叶植物和一、二年生草花,沿花园边界或路缘设计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 2.带状公园:(游憩林阴带)城市中具有相当宽度的(8cm以上)有一定服务设施的带状公共绿地,特别是设在临海、沿江、湖滨或有河流蜿蜒穿越市区的河流沿岸地带。 3.植物造景: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学原理、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植,创造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作用,尤其是生态效益,使人居自然环境得以改善。 4.安全视距:行道树设计时还要考虑交叉道口的行车安全,在道路转弯处空出一定距离,使驾驶员在拐弯或通过路口之前所能看到侧面道路上的通行车辆,并有充分的刹车距离和停车时间,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这种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不致发生撞车的距离。 5.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多种多样活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总称(群落) 6.孤植:是作为园林局部空间的主景构图而设置的,以表现自然生长的个体数木的形态美,或兼有色彩美,在功能上以观赏为主,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 7.开放式绿地:绿地中铺设游步道、设置坐凳等,供行人进入游览休息的绿地。 8.自然式设计:以自然起伏的地形和丰富的植物群落为主要内容的园林风环境。 9.城市广场:城市中由建筑、道路或绿化地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公众社区生活的中心。 10.均透林带(也称半透风林带):介于稀疏林带和密集林带之间,每100平方米有10-20株乔木,林带配植上下均匀,有害烟尘在通过时多数被阻滞吸收,少量透过林带。 11.乡土化设计:运用乡土植物群落来展现地方景观特色,并创造稳定、持久、和谐的园林风景环境。以美国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詹森、哈普林为代表。 12.园林景观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 13.密集林带(也称不透风林带):由枝叶稠密的乔木和灌木混栽而成,一般100m2有乔木20-40株。有害气体、烟尘基本不能透过林带,但可以翻越林带。 14.道路绿地率: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15.红线: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主要介绍使学生掌握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包括场地设计和空间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在城市景观、环境渗透、空间功能、视觉意识等方面的设计技能。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作前期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 《城市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学生的专业技术课程,是开启他们进入园林景观设计重要的一步。考虑到高职学生以技能为主,因此在尽量减少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以主要介绍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关键知识点为基础,要求学生了解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设计原则、各阶段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有能力在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中应用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了解风景区、城市绿化系统、园林等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技术要求,掌握绿化及植物配置的基本知识,由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并与大家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植物景观配置的专业性质与专业要求的认识,为后续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 以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选取关键知识点,以达到让学生知道城市景观设计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最后怎样做。本课程内容的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城市景观设计原理,一个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在城市景观设计原理模块,将选择城市景观设计的性质、后续发展方向以及城市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来讲授。而城市景观设计方法模块则选择几个关键的案例和城市景观设计的 基本方法来讲授。 1.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与现实密切相关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学习型的知识点,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学习任务在包含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难度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3.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 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各个载体包含的知识点是静态的,老师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城市景观设计基础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负责、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重质量、守规范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把学生培养成为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