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风患者如何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

中风患者如何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

中风患者如何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
中风患者如何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

中风患者如何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

许多脑血管病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治疗认识不足。

一些医师缺乏康复医学知识,片面强调急性早期卒中病人宜限制活动,卧床

静养。

卒中患者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 48 小时后即

应进行功能康复。

早期康复治疗有益恢复生活处理能力,所谓早期康复,是指病人在患病后,

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 48 小时后即可进行功能康复。这也意味着脑血管病病人发病 1 周内大都可以采用康复措施。也有些康复治疗措

施 ,在入院的第一天就可以应用 ,如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感觉输入 ,视、听、触觉刺激等,目的在于预防合并症的发生。临床医学针对的是疾病或病理生理异常;而康复医学直

接面对的是功能障碍,强调积极主动的功能训练而且在生理功能无

法恢复的情况下,强调采用代偿或替代的途径,增强患者的适应能力,并逐渐恢

复实际运动能力。

康复从床上运动开始。

中风患者即使经抢救能存活下来,很多也会留下行动不便等后遗症,如果出

院后家人对他们实行“全面”的照顾,“包办”一切,反而会剥夺他们运动的机会,影响他们的康复。

其实,患者中风后康复得好不好,除了与病情有关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

患者有没有进行很好的康复训练。下面介绍一些床上康复训练的要点。

床上移动。床上移动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运动,学会后对患者大有裨益。患者

仰卧,双腿屈曲,足底平贴床面,抬高臀部,做俗称“搭桥”的动作。然后根据

需要向左侧或右侧移动臀部,待臀部回落床面后,再移动肩部、头部,最后调整

全身姿势。开始训练时,家人应在一旁监护,以防出现意外。许多患者初学臀部

会无力抬起,这时家人可以协助,稍微用力帮患者抬高臀部。

床上翻身。翻身的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要患者自行完成是需要技巧

的。首先要教会患者做攥拳的动作。具体做法是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患侧

拇指位于上方)。

向健康一侧翻身时,做好前面所说的攥拳动作,伸直手臂与身体成 90 度,然后由双上肢、肩部带动躯干翻身,随后旋转骨盆,带动下肢翻转。这时家人要视情况帮助行动不便的一侧下肢摆好位置,完成翻身动作。

向患病的一侧翻身时,同样攥拳,伸直手臂与身体成 90 度,健康的一侧抬起,离开床面并配合同侧上肢,同时向患病一侧的方向摆动数次,然后借助惯性,翻

向患侧。患者翻身后,家人应查看患者的姿势是否舒服,保护好患者的膝关节和

肩关节。

以上两个动作初步锻炼了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同时能给患者支配身

体的一点点自由,可以使患者免受褥疮之苦。

床上坐起,康复运动的第二步。

中风偏瘫患者,学会了如何在床上平移和翻身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开始学习如何从床上坐起。这样不仅增加患者活动范围,而且可以让患者的

视野更宽阔,给他生活的信念,增强他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床上坐起。

1、从健康一侧起坐:先做翻身动作,把身体翻到健康一侧位置,然后将患病

一侧上肢置于身体前,让患者一边用健侧手臂支撑躯干,一边抬起躯干。必要时,

家人可把一只手置于患者后枕部,给予向上的辅助力,另一手帮助患者下肢移向

床边并沿床缘垂下。

2、从患病一侧起坐:把身体翻到患病一侧,双手做攥拳动作,患者用患病一

侧前臂支撑躯干坐起。家人一边协助其抬头,一边辅助患侧下肢移向床边并自床

垂下。

学会坐起以后,患者应该开始一定的床上活动,尤其是瘫痪肢体各大关节的活动。这对维持肌肉的强度和力量,防治肢体挛缩非常有利。

二、床上运动。

1、肩关节活动:用健康的手握住患病一侧的手腕,带动患手上举至头,再返

回。也可以双手叉握(患侧拇指处于上方,掌心相对),由健手带动患手上举过头。这两个动作有利于恢复肩胛、肩及手指各关节的正常活动,可预防和缓解肩痛和

上肢水肿,也有助于恢复患病一侧上肢的运动功能。

患者上肢不能自行上举时,最好先到矫形中心制作肩带,防治肩关节脱位,预防肩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2、肘关节活动:用健康一侧的手握住患病一侧的手腕,对肘关节进行屈曲伸

展活动。在屈肘 90 度时,可将患病一侧的手掌旋转至掌心向上,随后再将掌心转

至向下,以促进前臂旋前、旋后的功能恢复。

3、腕关节及手指活动:用健康一侧手掌握住患病一侧手掌,前屈,接着背屈。

然后握住患病一侧的 4 根手指,一起做屈伸动作。

4、髋关节活动:把健康一侧下肢插于患病一侧下肢的下方,伸直双下肢,用

力向上抬起。

以上动作,最好每天能做 5-6 次,每次 10-15 分钟。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 ,中风后瘫痪的病人更需要积极的运动锻炼。因此,如果您关爱家中患者,就要积极地让康复中的他动起来。

康复,别忽略了手。

正常人可能会觉得,瘫痪患者最痛苦的莫过于不能直立行走。其实,瘫痪患者,不仅需要锻炼腿部功能,常被忽略的手部功能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手部功能

基本正常的话,患者的日常生活大多可以自理,对患者来说,能增加他的康复信

心;对家人来说,能显著减轻护理的负担。不同程度的手部瘫痪情况,锻炼的侧

重点是不同的。

偏瘫手基本没有活动能力时。患者容易出现肩痛和肩关节的半脱位,这时家人要有正确的扶抱方法,不要随便拖拉患者的手臂。替患者活动关节时,一定要先

告知患者,以求得到患者意念上的配合。手的锻炼主要包括:活动腕关节和拉长

小(末)指那侧的手臂肌肉。

活动腕关节时,除了注意正确的方法外,还可以稍用力地挤压患者拇指那侧

的前臂与手掌衔接处。拉长肌肉的具体做法是:家人把自己的左手四指伸直插入患

者的掌心,并把拇指放在其手背上,将患者瘫痪的手托住,同时右手托住患者的手腕,双手向相反的方向将前臂和手腕拉开。除此之外,还可以做一些内外旋转的活动,使患者的腕关节不会僵硬。锻炼之余,家属应嘱咐患者在坐位时尽量把

偏瘫的手放在桌面上,健康一侧的手多做些功能活动,并尽可能让偏瘫的手参加

一些日常活动。

偏瘫手稍能活动时。瘫痪的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的进步是缓慢而且微小的,但细心的家属还是可以发现到的。当患者手部的功能有所恢复时,可表现

为:屈曲患者健康一侧的肘部,瘫痪一侧的上肢也有轻微的运动;或患者可自行

把瘫痪的手放在大腿上。此阶段家人要鼓励患者加强上下身的运动,以带动瘫痪

手部的运动,并鼓励他双手一起拿取物品。

也可尝试让患者做一些前臂支撑的练习:患者在家人的协助下坐好,家人将物品放在患者偏瘫的一侧,然后让患者尽量用健康一侧的手去拿物品,瘫痪一侧的

手臂则负责支撑身体。在锻炼初期,家属应在一旁尽力协助患者:家属把一只手

拇指外展,四指伸直合拢,并将虎口处平放在患者偏瘫的手腕处——固定患者作

为支撑的手臂,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肘部,这样能使患者的手臂保持一直线,有

助于其做支撑锻炼。

偏瘫手可抬高时:患者用健康一侧的手将瘫痪侧衬衣塞在裤子里,偏瘫手能够轻轻让开时,家人就要对患者偏瘫的手的支撑能力做进一步的锻炼。此时的锻炼

应尽量减少健康一侧手的帮助。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鼓励患者穿衣时自行移动

手臂配合;把书刊放在墙上,利用瘫痪的上肢用力地顶住等。

当患者可以用双手拧毛巾,或开瓶时能用偏瘫手稳住瓶子,家人就要积极利用各种日常物件,来加强患者手部的抓放活动。偏瘫的手往往不能自如地伸直,因

而在伸直训练时,家属可以利用胶布协助伸直患者的手指,或者训练患者抓较大物件,如皮球等,使手指的伸直得到练习。日常生活中,要鼓励患者用偏瘫的手拿饭碗、毛巾、牙膏等,鼓励他试着用偏瘫的手提轻便的袋子,鼓励他多用手抓放不同

大小、重量、材料的物件,例如举杯子、拿捏弹力球、玻璃瓶等。

偏瘫手可高举过头时:患者可以用偏瘫手拿汤匙进食时,家人就应着重训练

患者的拇指与其他手指的协调能力,并训练肩膀、手肘与手指的配合。具体练习包括用偏瘫的手握杯、梳头发、翻书等。当患者偏瘫的手的协调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时,家人可以指导他穿衣时用双手扣纽扣,刷牙时尽量用偏瘫手拧开牙膏帽,练习打结等。

偏瘫手基本活动自如时。这时患者的手臂功能已基本恢复,主要的不足是对

复杂或粗重的活动感到吃力。这个阶段,主要依靠患者自己的练习,如尝试用偏瘫

的手握笔写字,用锤子敲钉子,拿筷子进食,穿衣时用偏瘫手单手扣纽扣,打羽毛

球以及玩乐器等。

手的功能恢复对完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中风恢复期,

家属如果能按正确的方法指导和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并持之以恒,可以说,大

多数患者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吞咽训练 ,唇舌为先:

在医院里,不会吞咽的中风患者,除了打吊针外,医生还会从他鼻孔里插一

根管子(鼻饲管),一直延伸到他的胃里,每天定期从这根管子注入流质食物。这

时不需要患者自己吞咽,食物就直接到胃里,患者的营养供应就能得到保证。但这

种食物是需要严格配置的,里面的蛋白质、糖分、脂肪等含量都要遵循一定的比例,一般的家庭护理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为不能吞咽的患者出院设置了障碍。

其实,只要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醒,家人可以让他带着鼻饲管出院 ,回家继续康复治疗。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出院后家人必须为患者进行吞咽训练。

吞咽功能的恢复,不仅能降低患者出现肺炎等并发症的概率,还能增强其康

复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学会正常吞咽,患者将不再恐惧饮水,不再担心

呛咳,他的鼻子能得到“解放” ,他还能品尝自己喜欢的食物。

吞咽训练,首先是进行口唇及舌头的运动训练。一开始,患者会表现为进食

时,食物在口中滞留时间很长,或吞咽时呛咳明显。这时家人要鼓励患者进行舌

部的运动。具体方法如下:将舌向前伸出唇外,然后做左右运动,摆向口角,接

着尝试用舌尖舔下唇,随后转为舔上唇。最后,舌部用力向上按压硬腭。若患者

舌头僵硬,不能运动,家人可用压舌板或勺子,对患者的舌部轻轻按摩;也可用

纱布包裹患者的舌部,由家人用手辅助患者的舌头,按前面所述,做不同方向的

被动运动。

一些中风患者,不仅不能正常进食,而且还因为吞咽功能丧失,面部肌肉瘫

痪,导致不能控制地流涎。患者常因此感到羞愧,不愿与人交流,严重地影响了中

风后的语言、肢体等功能的康复。这时,可通过一些简单的口部运动,改善其

流涎症状。如先让患者张口发“ a”(啊)音,继而发“ yi”(衣)音,然后发“wu”(呜)音,接着发“ f ”(夫)音,或做吹口哨动作。除此之外,要鼓励患者多做微

笑、鼓腮及吸吮等动作,还要反复做咀嚼动作,以活动下颌。训练口腔及面部肌

肉,可改善患者的嘴唇闭合能力,避免其唾液流出,还可促进其咽下唾液,改善

吞咽功能。

进食训练。康复锻炼易被忽视的一关。

当患者能够配合完成口唇、舌的运动后,家人就可协助他进行吞咽动作的训

练。

吞咽练习。用棉签蘸取少许水,伸入患者口腔按摩其口唇、颊部及舌面,轻

轻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让患者做吞咽动作,进行无食物的吞咽练习。

如果患者不能完成吞咽动作,家人可将拇指和食指放在地他的甲状软骨(喉结)两

侧,轻轻向后上推压,同时叫患者配合吞咽,协助他完成吞咽动作。

口唇及舌的运动可以和吞咽练习交替进行,每组动作每次做5-10 遍,每日做3-4 次。

不管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是否恢复,或是否能坐起,如果患者练习后,口唇

及舌部的运动功能已改善,并能较好地完成吞咽动作,患者就可一边带着鼻饲管,

一边进行进食训练。

进食训练。体位:患者不能坐起的,可以让他仰卧,并让他的躯干上抬30 度,

头颈向前屈。患者是偏瘫的,偏瘫一侧的肩膀就要用枕头垫起,以减少食物误吸

和食物向鼻腔逆流的风险。

患者能坐起的,也要使他身躯前倾约20 度,颈部稍向前屈曲。进食时,要让

患者的身体向没有瘫痪的一侧倾斜45 度,以便于让食物进入食管,防止误吸。

具体操作:餐前 30 分钟不要对患者进行任何的康复训练,应令其休息,做好

进食准备。要选择患者喜爱的食物,以及适当的进食体位。

开始喂食时,要用薄而小的勺子,进食量由少逐渐增多,从3-4 亳升开始。应

将食物放到没有瘫痪一侧的舌根部,然后用勺子轻压,引起患者的吞咽动作,促使

其将食物吞下。一次的食物应让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使之全部通过咽部,然后再喂

下一勺。进食后,注意要给患者喂清水,以清洗口腔,避免食物残留引起误

吸。还要清醒的是,对吞咽有困难的患者来说,固体食物比液体、半液体食物更

容易吞咽,更不容易引起呛咳。因此,开始进食训练的食物不应是牛奶、稀饭之

类的,而应是馒头、煮烂的米饭等。

进食训练应在患者全力配合的情况下进行。患者一旦发生误吸,家人应拍背

协助患者咳出食物。如果患者呛到后咳嗽不止,或是呛咳后呼吸有喘鸣音等,应

高度怀疑发生了支气管异物,此时要尽快送医院治疗。

通过训练,患者没有明显的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时,家人可请专科医生对其

吞咽功能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可以拔除他的鼻饲管。

瘫后学走,先迈哪只脚。

一位已经康复的患者说:“中风时最担心的就是不能行走,那时想去哪里都不

由自主”。由此可见,行走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可以行走意味着“有自由”。中风患者常伴有足下垂、内翻等情况,他们要正常行走,往往需要经过几个阶段的康复

训练。

步行前练习。偏瘫患者在锻炼行走前,膝关节往往不能屈伸自如,脚掌也不

能有目的地勾起,并且平衡能力较差。这时应加强以下练习,力求在行走前能完

成先足跟、后足尖着地的步行准备。

1、踮脚尖或勾起脚掌:首先让患病一侧的下肢脚掌完全触地,同时健康一侧

的下肢向前迈出一步。在这个状态下,告知患者略微屈曲患侧膝关节,足跟离地,

前脚掌仍着地,做踮脚尖的动作,此时家人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现足内翻的情况。

然后,再做上述动作的反方向运动,即将重心逐渐后移,使患者侧脚掌徐缓着地。

上述两个动作可反复交替进行练习。

2、加强患病一侧的下肢负重和平衡能力:患者用患病一侧的腿站立,将正常

的腿放在患者腿前面,脚掌与患足呈直角;或将正常一侧的腿放在患腿后面,脚

掌紧贴患足足跟,并与之成直角。还有一种办法是,家人用双手扶好患者(手放

在其骨盆处,使其骨盆呈直立状态,不向一边倾斜),患者以患腿为支点,用正常

一侧的脚在地面画“ 8”字。

3、骨盆和肩胛骨旋转练习:肩胛骨的旋转可以带动上肢摆动,骨盆的旋转有

助于减轻下肢的僵硬,它们都能改善步行的协调性。做肩胛骨旋转练习时,先让

患者站立不动,让他双手交替做触碰对侧大腿部的摆动。患者如能很好地完成,就可开始学行走。步行时,让他用一侧手试图去触碰向前迈出的大腿。做骨盆旋转训练时,家人要站在患者后方,双手扶着患者的骨盆,在患者步行的同时,辅助骨盆的旋转。行走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患侧肢体僵硬,则应停止步行,改为在原地进行数次骨盆旋转运动,使躯干和下肢放松后再继续进行练习。

扶持步行。有了扎实的训练基础后,家人就可以鼓励患者行走。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最好在有栏杆的路段或床沿进行练习,同时家人要给予保护。

哪只脚先迈步也是有讲究的。应该是患腿先向前迈步,此时要保持患者躯干挺直,家人要帮助患者的患侧骨盆向前下方移动,并防止患者的患腿迈步时外旋。当健腿向前迈步时,应用健腿向前迈步时,应用健手扶栏杆,接着重心向前移,家人站在患者的患侧后方,一只手置于其患腿膝部,防止膝关节突然屈曲,另一只手放置患侧骨盆部,以防其后缩。开始时,健腿只迈至与患腿同一水面,随着患腿负重能力的提高,健腿可以适当超过患足。为了进一步改善步态,家人应鼓励患者做向后方迈步的练习。向后迈步时,先要让患者屈膝,然后再上提骨盆,使踝关节获得充分背屈。

巧治老年便秘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肌肉的运动功能逐渐降低,肠黏液分泌腺亦逐

渐萎缩,黏液分泌越来越少,肠道结缔组织弹性降低,加之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变

化,导致功能性便秘在老人中较为普遍,长期便秘导致肠道毒素的吸收和消化不

良给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均带来极大的危害,经给予口服缓泻剂,润滑剂肛注,

灌肠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我们用吸痰管将润滑剂注入病人肠道内,收到了良好的

效果。

1、方法

把一次性 14 号吸痰管,用剪刀在吸痰管顶端插入肛门部位剪 5 个小孔,把剪有小孔的部位插入肛门内,再用 50ml 注射器抽取开塞露40ml,与吸痰管连接,把开塞露缓缓注入病人体内。此方法,效果显著,病人反应小。

2、优点

(1)一次性吸痰管质地较软,管径细,对病人刺激性小,减少病人的痛苦。(2)一次性吸痰管顶端剪 5 个小孔,灌肠液流入体内速度缓慢,较均匀,肠壁刺

激性小。( 3)减轻了病人灌肠的痛苦,达到了解除便秘的效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