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文本资料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文本资料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文本资料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文本资料

国务院关于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提出,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总体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哈市要在《总体规划》确定的7086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46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8平方公里以内。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哈市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加强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给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对太阳岛等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

要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

哈市要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重点保护好中央大街、花园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索菲亚教堂、石公祠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加强对松花江沿岸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控制和引导,保护好自然水体、生态岸线和景观风貌。

冰城新布局:一江两城九组团

一江、两城、九大组团布局示意图

日前,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已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哈尔滨未来如何规划?成为冰城人关注的热点。对此,近日,哈市城乡规划局局长俞滨洋做客本报与哈尔滨政府网站联办栏目“政府访谈在线”,与市民在线交流,详细解读哈市总体规划内容。

空间布局:一江两城九大组团

俞滨洋表示,哈市规划加快中心城区和小城镇的新型城镇化步伐,到2020年哈尔滨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5%即城镇人口发展到683 万人。也就是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由原来的48.2%提高到65%此外,随着总体规划的实施,到2020年哈尔滨将实现“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发展战略目标,展现出一个以松花江为城市骨架,南北双城多桥连接,协调发展独具魅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从沿江单边发展到双岸布局,哈市的城市布局好像是变化了?”在线交流中,有市民对城市空间布局很关注。对此,俞滨洋介绍,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哈尔滨的城市性质是这样确定的: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

在空间形态与结构上则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一江、两城、九大组团”的主城区空间结构。即以松花江(一江)为轴线,联系两岸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形成江南、江北两大城区(两城),构筑中心、群力、哈西、哈东、平房、前进、松浦、利民、呼兰九大组团。

发展方向:未来10年向北向南

针对市民关心的未来10年哈尔滨将朝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俞滨洋表示,从大城市空间的演化规律看,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应主要向北、向南发展。

向北发展:向北跨越松花江,发展江北地区。未来将以江北科技创新城为先导,以北国水城为带动,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在江北搭建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利用水系众多,湿地广阔的自然特征,把江北建设成为集科技、文化、行政、金融、奥体、教育和居住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新城区。

向南发展:主要发展平房地区,建设哈南新城。依托哈尔滨雄厚的产业基础,发挥哈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密集的优势,把哈南地区建设成为工业特色鲜明,新兴产业聚集,城市功能完备,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生态工业新城。

此外,哈市旧城区按照现代大都市的标准,加快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等四个主城区的改造。

新区建设:打造城市区域副中心

俞滨洋介绍,本次哈市总体规划针对城市新区发展制定了全面系统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一一

★重点在长江路一带形成以会展、行政、商服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副中心。

★在学府路哈西地区形成以教育、科研、信息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副中心。

★在群力新区形成以金融、贸易、办公、商服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副中心。

★在松北江湾地区形成以行政、科技创新、文化、休闲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副中心。

★在松浦地区形成以经贸、体育、商业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副中心。

★在哈南新区形成以商贸、商业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副中

俞滨洋表示,哈市将通过城市新区公共副中心的逐步形成,带动城市新区的人口聚集和发展,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基础生活服务设施方面,规划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按照居住区、居住

小区、居住组团的规模,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了中小学校、商服、社区活动中心等各种配套设施,保障城市新区人民生活服务质量。

冰城人生活更优质

近日,哈市城乡规划局局长俞滨洋做客本报与市民在线交流时,介绍了哈市在住房、休闲空间、绿地、医疗服务设施建设上的十年规划。

在住房规划上,哈市将加强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满足社会各阶层对住房的需求;人均体育用地由0.3平方米增至0.8平方米;建设以松花江呼兰河两带为滨水景观带、14个主题公园为主的绿地布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

城市规划着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出门500米可抵1000平方米绿地

?休闲空间

人均体育用地达0.8平方米

建松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城市总体规划中是否规划了足够的体育设施,健身活动空间缺乏如何解决成为市民询问最多的问题。哈市城乡规划局局长俞滨洋表示,总体规划中对城市体育设施和用地有较大规模规划------------ 城市体育

用地总面积将由131万平方米增至35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用地由0.3平方米增至0.8平方米。

规划采用“以点带面、以新带旧”的开发建设时序,最终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以点带面”指以市级体育中心建设带动区级体育中心和居住区健身运动场馆的发展。“以新带旧”是在新建高标准奥运体育中心的同时,有计划、分期分批地修缮原有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体育设施,健全全民健身工程,让免费或低价位的健身场所和设施越来越贴近百姓。规划按照“ 30万人的居住区,设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游泳池2个、网球场10个,用地8-10万平方米;5万人的居住区,设运动场1个,用地1.5-2万平方米。”的标准进行体育用地规划布局。

哈市将重点建设的大型体育设施包括松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哈西体育中心、群力体育中心、松北体育中心、科技新城体育中心、平房区体育中心、呼兰区体育中心及马家沟市内滑冰廊道、何家沟市内滑雪廊道等。

?居住用地

加强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

容纳新增人口疏散旧城人口

在线交流中住房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俞滨洋说,为实现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城市总体规划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控。

首先,在空间上,根据城市发展方向,合理布局居住区,集中成片发展,避免过于分散,将城市居住用地规划成为21个片区;其次,加强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通过新区开发,建设群力、哈西、松北等城市新区,容纳新增人口及疏散旧城区人口,促进旧城改造;加快危房棚户区改造,保证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按比例建设,满足社会各阶层对住房的需求。规划将建设完成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的廉租住房、15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50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住房和1000万平方米的限价房。

此外,在功能上,按照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规模,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公共绿地、公共停车场(库)、商服、中小学校等各种公共设施。

?绿地布局

松花江呼兰河为滨水景观带

建十四个主题公园

俞滨洋表示,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化用地有较大规模增长。绿地总面积将由7970万平方米增至17404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5.5 平方米增至10.2平方米。规划重点建设松花江沿岸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建三沟两河风景长廊及北国水城等滨水景观带。构建形成以太阳岛风景区为核心,松花江、呼兰河两带为滨水景观带、十四个主题公园为主的多核心网络化的绿地布局结构体系。

城市规划建设十四个主题公园:即国际冰雪文化公园、雪花公园、黄河公园、寒地景观公园、马家花园、健身体育公园、环保公园、劳动公园、群力湿地公园、群力体育公园、马家沟远大生态园、少年科技乐园、平乐古城遗址公园、古树古树名园等。规划中保证市民出行500米可以到达一块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

?水环境

10年建成9座污水处理厂

集中处理率超90%

俞滨洋介绍,在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对城市水环境污染规划的治理措施。哈市依托松花江及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阿什河形成城市排水系统,其中马家沟河排水区和沿江排水区的排水设施比较完善,其余各排水分区的排水设施尚不完善。

据悉,未来10年,哈市将建成污水处理厂9座,污水处理站5座,污水集中处理率90%以上;城市排水管网达到3300公里,市政排水泵站机排能力将大幅提咼,完全消除市区内涝点。城市排水体制将米用分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并存的排水体制。其中,新区全部采用分流制,旧区在有条

件的地方新建或逐步改建为分流制,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对原有合流制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减少初期雨水污染。同时,哈市将推广中水回用工程,即可以解决城市水环境的污染问题,又可以作为城市内河的清水水源。

?医疗设施

主城区医疗资源向新区扩散

平房呼兰建综合性大医院

据介绍,城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将构筑完备的医疗网络。确定了7处新区城市级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作为空间载体,引导中心城区过剩医疗资源向城市新区扩散,保障城市医疗服务设施合理布局。

对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设置规划并具有转型条件的一级医疗机构和部分二级医疗机构,全部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建设。规划重点在松北区建设一所辐射江北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在城市新区建设群力新区医院、平房新区医院、呼兰新区医院、科技新城医院等大型综合性医院。

城市交通发展总目标

以高质量、高效率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客货运输需求为宗旨,构筑一个与哈尔滨现代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快速、高效、安全、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停车问题规划策略

提高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执行严格的停车配建政策,适度建设路外社会停车场。

提高停车费限制二环内车流量

各环路出入口建大型停车场,采取停车换乘公交方式规范中心区

交通

道外老街区改造效果图

城市交通

当前,拥有私家车的市民越来越多,破解交通拥堵、停车位少等难题成为许多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日,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局长俞滨洋就《2011至2020年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做客本报与市民在线交流时表示,哈市将通过提咼停车收费、限制进入二环机动车数量,以及建综合性客运交通换乘枢纽等方法,破解上述交通难题。

解决停车难

新建停车场55处核心区外按需供应

针对许多市民反映私家车越来越多无处停靠的尴尬,俞滨洋表示,本轮总体规划针对停车问题的规划策略是提咼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执行严格的停车配建政策,适度建设路外社会停车场。其中,在有条件的路段实行路边停车,从核心区向外围配建停车泊位,在整个停车体系中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在城市核心区,实行停车泊位适度从紧的供应政策,核心城区外围,实施停车泊位按需充分供应的政策。

具体通过两方面的方式解决:

? 一是增加供给,适度建设公共停车场:哈市中心区以建设地下停车场及立体停车库为主,以地面停车场为辅。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均应按哈市建筑物停车泊位配建指标配置泊位。同时结合城市改造,新建多处立体停车库,约1500个泊位。新建公共停车设施与各单位配建公共停车设施总量达到总需求50%

?二是引导需求,适度减少车辆进入中心区:通过提高中心区的停车收费额度等来限制进入城市二环内的机动车数量。同时在四环路、三环路、二环路的各出入口附近,建设大型的停车设施,采取停车换乘公共交通方式来限制私人车辆进入中心区。规划新建停车场55处。

破解交通拥堵

规划6个综合性客运换乘枢纽

除停车难外,市民提出最多的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对此,俞滨洋表示,本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交通发展总目标是:以高质量、高效率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客货运输需求为宗旨,构筑一个与哈尔滨现代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快速、高效、安全、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首先,建成一个以地面常规公交系统为骨干,快速公交系统为补充,有轨快速系统、出租车、轮渡为辅助的具有较方便换乘设施,能满足城市人口出行需要的客运服务系统。以保障轨道交通、常规公交、长途客运等有机衔接为目标,结合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规划哈尔滨市快速公交网络,构建快速公交廊道。规划哈站、哈西站、哈东站、平房站、哈

东枢纽、哈北站为综合性客运交通换乘枢纽,全力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确定的轨道基本网络由7条线路组成。

其次,建成一个以快速路和干道网络为骨架,密集均匀的支路为基础,具有方便停放车辆设施和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环境的道路运行系统。

此外,哈市将在完善“两轴、四环、十射”路网格局的基础上,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越江通道建设。

旅游风貌

冰城打造全国旅游热点城市

培育“世界冰雪名城、中国避暑名城、中西文化名城、北国山水名城、中国音乐名城”五张名片

哈尔滨是全国最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总体规划中如何实现对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哈尔滨市要建设全国旅游热点城市,在规划中是如何考虑的?近日,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局长俞滨洋就《2011至2020年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做客本报与市民在线交流时给出了答案。

1

城市风貌

主要树种为榆树和丁香

在本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哈市的规划彰显了城市风貌特色。据俞滨洋介绍,规划结合哈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整体构想,突出寒地冰雪特色,展示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区域的保护与利用。通过对城市景观轴线、滨水空间、城市广场、标志等重要景观节点的塑造,构筑城市空间景观风貌。目前,哈市城市景观风貌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16个字:“冰情雪韵,欧陆风情,榆丁相映,北国江城”。

★冰情雪韵:以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兆麟公园冰灯等为代表的冬季景观。

★欧陆风情:以市内245栋历史建筑和18片历史街区及其环境为代表的城市风貌。

★榆丁相映:以被誉为“市树”榆树与“市花”丁香为城市主要绿化树种,展现“中国榆都”和“丁香城”的特色城市景观。

★北国江城:弘扬北方大江文化,保护并合理利用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打造北国水城,彰显寒地滨水城市的独特魅力。

2

旅游景区

规划主要景区56处

俞滨洋表示,要建设全国旅游热点城市,哈市将培育“世界冰雪名城、中国避暑名城、中西文化名城、北国山水名城、中国音乐名城”五大城市名片,将哈尔滨建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的历史性跨越。

据悉,哈市规划形成“一城、两带、三圈、四极”旅游规划整体布局。在哈市规划主要景区56处,按功能区划分为冰雪旅游区、避暑旅游区、生态旅游区、旅游度假区等。同时,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为建设国际旅游名城提供支撑,实现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协调配套和均衡发展。

★“一城”:哈尔滨都市核心旅游区。

★“两带”:松花江黄金旅游带和哈亚冰雪生态旅游带。

★“三圈”:环城游憩圈、远郊生态旅游圈、大东北旅游圈。

★“四极”:尚志、五常、宾县、阿城四个新的旅游增长极。

3

历史文化区

包括道外商市、铁路局等

俞滨洋表示,特殊的地理位置、悠远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欧陆风情,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等13处历史文化街区和铁路局历史文化风貌区、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遗址历史文化风貌区等5片历史风貌区。

规划针对每个街区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保护重点,并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区内的建筑按照文物类建筑、保护类建筑、改善类建筑、保留类建筑、更新类建筑、整饰类建筑等六类进行规划管理。

★核心保护范围:除新建必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外,不得新建建筑,历史建筑和特色风貌建筑的维修要保持原立面及空间形态。

★建设控制地带:可对建筑进行更新改建。新建建筑的高度不大于16米,且与核心保护地段边缘接壤的建筑高度,不能超过近代建筑主体高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