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

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

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注意:B

?/B或B?/A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

A B(或

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例题: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3.若集合M={y|y=x 2

-2x+1,x ∈R},N={x|x ≥0},则M 与N 的关系是 .

4.设集合A=}

{12x x <<,B=}

{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5.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

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6. 用描述法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点(含边界上的点)组成的集合M= .

7.已知集合A={x| x 2

+2x-8=0}, B={x| x 2

-5x+6=0}, C={x| x 2

-mx+m 2

-19=0}, 若B ∩C ≠Φ,A ∩C=Φ,求m 的值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

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见课本21页相关例2)

2.值域 : 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察法

(2)配方法

(3)代换法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 , (x∈A)中的x为横坐

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y=f(x),(x ∈

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

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2) 画法

A、描点法:

B、图象变换法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

1)平移变换

2)伸缩变换

3)对称变换

4.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5.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记作“f(对应关系):A(原象)→B(象)”

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

(1)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2)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3)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6.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2)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复合函数

如果y=f(u)(u∈M),u=g(x)(x∈A),则 y=f[g(x)]=F(x)(x∈A) 称为f、g的复合函数。

二.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单调性(局部性质)

(1)增函数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

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

如果对于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

注意: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2)图象的特点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

(3).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A) 定义法:

○1任取x1,x2∈D,且x1

○2作差f(x1)-f(x2);

○3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4定号(即判断差f(x1)-f(x2)的正负);

○5下结论(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

(B)图象法(从图象上看升降)

(C)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f[g(x)]的单调性与构成它的函数u=g(x),y=f(u)的单调性密切相关,其规律:“同增异减”

注意: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其定义域的子区间 ,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其并集.

8.函数的奇偶性(整体性质)

(1)偶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2).奇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1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确定f(-x)与f(x)的关系;

○3作出相应结论:若f(-x) = f(x) 或 f(-x)-f(x) = 0,则f(x)是偶函数;若f(-x) =-f(x) 或 f(-x)+f(x) = 0,则f(x)是奇函数.注意: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首先看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不对称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若对称,(1)再根据定义判定; (2)由 f(-x)±f(x)=0或f(x)/f(-x)=±1来判定; (3)利用定理,或借助函数的图象判定 .

9、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1).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要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

1)凑配法

2) 待定系数法 3) 换元法 4) 消参法

10.函数最大(小)值(定义见课本p36页)

1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

2 利用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

3 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 ,b]上单调递增,在区间[b ,c]上单调递减则函数y=f(x)在x=b 处有最大值f(b);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 ,b]上单调递减,在区间[b ,c]上单调递增则函数y=f(x)在x=b 处有最小值f(b); 例题: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y =

⑵y =2.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f x ()2的定义域为_ _

3.若函数(1)f x +的定义域为[]-23,,则函数(21)f x -的定义域是

4.函数22(1)

()(12)

2(2)x x f x x x x x +≤-??=-<

,若()3f x =,则x = 5.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⑴223y x x =+- ()x R ∈ ⑵223y x x =+- [1,2]x ∈

(3)y

x =

y 6.已知函数2(1)4f x x x -=-,求函数()f x ,(21)f x +的解析式

7.已知函数()f x 满足2()()34f x f x x +-=+,则

()f x = 。

8.设()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

,()(1f x x =,则当(,0)x ∈-∞时()f x =

()f x 在R 上的解析式为 9.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⑴ 223y x x =++

⑵y =

⑶ 261y x x =--

10.判断函数13+-=x y 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11.设函数2

211)(x x x f -+=

判断它的奇偶性并且求证:)()1

(x f x

f -=.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一、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

)1,,,0(1

1*>∈>=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s

r

r

a a a

b =)(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注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

(1)在[a ,b]上,)1a 0a (a )x (f x

≠>=且值域是)]b (f ),a (f [或

)]a (f ),b (f [;

(2)若0x ≠,则1)x (f ≠;)x (f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R x ∈;

(3)对于指数函数)1a 0a (a )x (f x

≠>=且,总有a )1(f =;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N a x

=)1,0(≠>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 x a log =(a — 底数,N — 真数,N a log — 对数式)

说明:○1 注意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2 x N N a a x

=?=log ; ○

3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两个重要对数:

1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 ○

2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71828.2=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N ln .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幂值 真数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

1 M a (log ·=)N M a log +N a log ; ○

2 =N

M

a log M a log -N a log ; ○

3 n a M log n =M a log )(R n ∈. 注意:换底公式

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0>a ,且1≠a ;0>c ,且1≠c ;0>b ).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 (1)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2)a b b a log 1log =. (二)对数函数

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0(log >=a x y a ,且)1≠a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注意:○1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x y 2log 2=,5

log 5x y = 都不是对数函数,而只能称其为对数型函

数.

2 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三)幂函数

1、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α

x y =)(R a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α为常数.

2、幂函数性质归纳.

(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0>α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1>α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10<<α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 (3)0<α时,

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正半轴,当x 趋于∞+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正半轴. 例题:

1. 已知a>0,a 0,函数y=a x 与y=log a (-x)的图象只能是 ( )

2.计算: ①=64

log 2log 273 ;②3log 422+= ;2

log 227log 5531

25+= ;

③2

13

43

101.016])2[()8

7(064.075.030++-+----- =

3.函数y=log 2

1(2x 2

-3x+1)的递减区间为

4.若函数)10(log )(<<=a x x f a 在区间]2,

[a a 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则a=

5.已知1()log (01)1a

x f x a a x

+=>≠-且,(1)求()f x 的定义域(2)求使

()0f x >的

x 的取值范围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D x x f y ∈=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方程0)(=x f 实数根,亦即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1 (代数法)求方程0)(=x f 的实数根; ○

2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x f y =的

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y .

(1)△>0,方程02

=++c bx ax 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02=++c bx ax 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02=++c bx ax 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5.函数的模型

集合与函数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

U

A. B C A U

B. B A C U

C. )(B A C U

D. )(B A C U

2、下列各组中的两个集合M 和N ,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 A. {}M π=, {3.14159}N = B. {2,3}M =, {(2,3)}N =

C. {|11,}M x x x N =-<≤∈, {1}N =

D. {}M π=

, {,1,|N π=

3、已知集合A={x x ≤2,R x ∈},B={x x ≥a},且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 (B )a ≤-2 (C )a ≥2 (D )a ≤2

4、设全集{}+∈≤=N x x x U ,8|,若{

}8,1)(=B C A U ,{}6,2)(=B A C U , {}7,4)()(=B C A C U U ,则 ( )

(A ){

}{}6,2,8,1==B A (B ){}{}6,5,3,2,8,5,3,1==B A (C ){

}{}6,5,3,2,8,1==B A (D ){}{}6,5,2,8,3,1==B A 5、设P=}|),{(},|{2

2

x y y x Q x y x ===,则P 、Q 的关系是 ( ) (A )P ?Q (B )P ?Q (C )P=Q (D )P ?Q=?

6、下列四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f (x )=2

x , g (x )=x (B ) f (x )=x , g (x )=x

x 2

(C )f (x )=42-x , g (x )=22-?+x x (D )f (x )=|x +1|, g (x )=???-<---≥+1

11

1x x x x

7、函数x

x x y +

=的图象是图中的 ( )

8、某部队练习发射炮弹,炮弹的高度h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是()2

4.914.718h t t t =-++,则炮弹在发射几秒后最高呢? ( )

A. 1.3秒

B. 1.4秒

C. 1.5秒 D 1.6秒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已知集合{},,,A a b c =,则集合A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10、已知集合M={0,1,2},N={M a a x x ∈=,2},则集合N M = ,

N M = 。

11、A={x -2<x <5},B={x x ≤3或x ≥8},则(A C R ) (B C R )=

12、设f (x )=2

|1|2,||1,

1

, ||11x x x x --≤??

?>?+?,则

f [f (2

1

)]=

三、解答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3、已知集合{}25A x x =-≤≤,{}

121B x m x m =+≤≤-. (1)当m =3时,求集合A B ,B A ; (2)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4、设集合{}04|2=+=x x x A ,{}

01)1(2|22=-+++=a x a x x B

(1)若B B A = ,求a 的值组成的集合C 。 (2)若B B A = ,求a 的值。

15、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⑴ 1+=x y ; ⑵ 22

11x

x y +-=;

⑶742-+-=x x y ,x ∈{0,1,2,3,4}; ⑷ 742

-+-=x x y (x ∈[0,3])

16、某市场经营一批进价为30元/件的商品,在市场试销中发现,此商品的销售单价x (元)与

(2)设经营此商品的日销售利润为P 元,根据上述关系,写出P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销售单价x 为多少元时,才能获得最大日销售利润?

参考答案:

1—4:ADBB 5—8:DDCC

9.6 10. {}4,2,1,0 {},2,0 11.{}23-≤>orx x x 12.13

4

13.①[]5,4=?B A []5,2-=?B A ②3≤m 14. ①11=-≤ora a ②1=a

15.① [)+∞,1 ②(]1,1- ③{}3,4,7--- ④ []3,7-- 16. ①1503+-=x y

②300)40(32+--=x p 当x=40时,y 有最大值300

2020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

2020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 篇 高一数学是很多同学的噩梦,知识点众多而且杂,对于高一的同学们很不友好,建议同学们通过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来学习数学,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一)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 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

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无界。 奇偶性 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 (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3)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立,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称为既奇又偶函数。

(4)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都不能成立,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二) 对于a的取值为非零有理数,有必要分成几种情况来讨论各自的特性: 首先我们知道如果a=p/q,q和p都是整数,则x^(p/q)=q次根号(x的p次方),如果q是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如果q 是偶数,函数的定义域是[0,+)。当指数n是负整数时,设a=-k,则x=1/(x^k),显然x0,函数的定义域是(-,0)(0,+).因此可以看到x所受到的限制****于两点,一是有可能作为分母而不能是0,一是有可能在偶数次的根号下而不能为负数,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 排除了为0与负数两种可能,即对于x0,则a可以是任意实数; 排除了为0这种可能,即对于x0和x0的所有实数,q不能是偶数; 排除了为负数这种可能,即对于x为大于且等于0的所有实数,a就不能是负数。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许中银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按事先约定的计划已圆满地结束了。从考试的结果看与事前想法基本吻合。考试前让学生做的一些事情从成绩上看都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考前考后的一些东西总结。(1)考试的内容: 本次考试主要考查内容为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必修4到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从卷面上看,必修1集合部分占29分,约占总分的18%。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部分140分,约占总分的88%。必修4三角函数部分14分,占总分约为8.5%。从分值分布看基本合理。(2)考试卷面题型分析。 卷面上只有填空和解答两种题型。 第I卷第1小题“设集合M={}{}R y y y y x∈ x x x 22 = , ,, = R =, ∈ N 则M∩N=”为集合交集问题,放在此处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较难。第2题考查补集、子集问题。第3小题为计算题,根式计算问题。4,5,6,7为一般性问题应准确性还可以。第10题为偶函数定义域为[]a a2,1-,要考虑端点关于原点对称,有不少学生不太熟悉这种形式。第12题是关于恒成立问题,因为组内集体备课未强调,有的人讲,有的人没有讲,但也有很同学做对。13题为考 1,但是在考场上没有做出来的还是很多。14前讲过的原题答案为 24 题较难考虑画图后比较端点大小,没有讲过这种问题的班级做对的学

生很少。 第II卷解答题15题一般性集合问题, 16题一般性二次函数问题,考查奇偶性,图象,单调区间,值域等等。17题为三角函数问题,学生初学又没有复习深化,大多数人被扣分,对m的讨论不全。第1小题对第2小题有诱导错误嫌疑。18题因为没有将分段函数总结在一起扣分,其实扣分也不太合理。 19题,第1小题用定义证明单调性过程比较规范,第2小题有同学用特值法求出m的值但缺少验证奇函数过程。 20题,较难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一般学生只能做第1小题和部分第2小题,第3小题较难又涉及到参数和恒成立问题,全校仅有数人能完整解答出来。 (3)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笔者教两个班,高一(2)班为普通班,入学成绩较低一些,高一(24)班为二类重点班,入学成绩介于高分与低分之间。从考试结果看,好的入学成绩的学生基本上考出较好成绩,差的入学成绩基本上考出一个差的成绩。无论教育制度怎么改,量化出来的分数始终是最让师生关注的,总结大会上各级领导也基本上以分数或者分差多少来评论教师的个人业绩,多少年来似乎从未改变过。每一个师生的成绩总要拿出来晒一晒,分数好一点的人暗自庆幸我终于不在“批评”之列,不管其他学校老师的书是怎么教的,不管其他班级的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师生的目标就是过了本校的对手,这样,日子也许会好过一些。这也是多少年没有改变过的事情。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

高中数学必修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 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B? A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高中数学知识点题库 125数列

1.对于数列{a n},“a n+1>|a n|(n=1,2,…)”是“{a n}为递增数列”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由a n+1>|a n|(n=1,2,)知{a n}所有项均为正项, 且a1<a2<…<a n<a n+1, 即{a n}为递增数列 反之,{a n}为递增数列, 不一定有a n+1>|a n|(n=1,2,), 如-2,-1,0,1,2 题干评注:数列 问题评注: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2.已知数列{a n}对任意的p,q∈N*满足a p+q=a p+a q,且a2=-6,那么a10等于()A、-165 B、-33 C、-30 D、-21 答案:C 解析:a4=a2+a2=-12, ∴a8=a4+a4=-24, ∴a10=a8+a2=-30 题干评注:数列 问题评注: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3.若数列{a n}前8项的值各异,且a n+8=a n对任意的n∈N*都成立,则下列数列中,能取遍数列{a n}前8项值的数列是() A、{a2k+1} B、{a3k+1} C、{a4k+1} D、{a6k+1} 答案:B 解析:由已知得数列以8为周期, 当k分别取1,2,3,4,5,6,7,8时, a3k+1分别与数列中的第4项,第7项,第2项,第5项,第8项,第3项,第6项,第1项相等, 故{a3k+1}能取遍前8项 题干评注:数列 问题评注: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4.对于数列{a n}(n∈N+,a n∈N+),若b k为a1,a2,a3…a k中的最大值,则称数列{b n}为数列{a n}的“凸值数列”.如数列2,1,3,7,5的“凸值数列”为2,2,3,7,7.由此定义可知,“凸值数列”为1,3,3,9,9的所有数列{a n}个数为() A、3 B、9 C、12 D、27 答案:D 解析:数列{a n}(n∈N+,a n∈N+),若b k为a1,a2,a3…a k中的最大值,则称数列{b n}为数列{a n}的“凸值数列” 数列{a n}的,“凸值数列”为1,3,3,9,9 ∴知数列{a n}中的a3和a5分别可取的值为1,2,3;1,2,3,4,5,6,7,8,9, 根据乘法原理得知满足条件的个数为:27 题干评注:数列 问题评注: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5.在数列a1,a2,…,a n…的每相邻两项中插入3个数,使它们与原数构成一个新数列,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超全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 它有2 2n -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8)交集、并集、补集 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 交集A B {|, x x A ∈且 } x B ∈ (1)A A A = (2)A?=? (3)A B A ? A B B ? B A 并集A B {|, x x A ∈或 } x B ∈ (1)A A A = (2)A A ?= (3)A B A ? A B B ? B A 补集 U A{|,} x x U x A ∈? 且 1() U A A=?2() U A A U =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解集 ||(0) x a a <>{|} x a x a -<< ||(0) x a a >>|x x a <-或} x a > ||,||(0) ax b c ax b c c +<+>> 把ax b+看成一个整体,化成||x a<, ||(0) x a a >>型不等式来求解 判别式 24 b ac ?=- ?>0 ?=0 ?<二次函数 2(0) y ax bx c a =++> 的图象O 一元二次方程 20(0) ax bx c a ++=> 的根 2 1,2 4 2 b b ac x a -±- = (其中 12 ) x x < 122 b x x a ==-无实根 ()()() U U U A B A B = ()()() U U U A B A B =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 一、回归课本,落实三基。 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高考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试题是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考题往往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所以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同学们要认真理解数学概念、强化记忆数学公式,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要把重点放在掌握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经典题目强化训练,使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熟练化。 二、注重综合,强化能力。 考试命题中心提出:应更多地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在综合中考查能力。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在高考命题中的主要综合有:“函数、方程、导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函数与数列的综合”、“三角、向量的综合”、“解析几何与向量的综合”、“排列组合、概率与随机变量的综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是知识综合的统帅和纽带,是综合能力的中心。数学思想总结提炼为: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猜证结合思想。因此,在总复习中,要善于学习老师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评讲,自觉地、尽早地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以综合能力为重点和难点,强化训练,使解题策略与方法明确化和系统化。 三、及时总结,查漏补缺。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对同学最有价值的试题往往不是我们会做的试题,而恰恰是我们做错的试题。要及时纠正错误,总结经验以免再犯,并将自己在平时练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辑录成册,以便在高考前提醒自己。在做试题时,如果发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有明显的漏洞,就要及时弥补,绝不可掉以轻心。 四、做到“三明”、“三最”。

“问明”:打破砂锅问到底,只要不懂,坚决搞懂; “看明”:数学答案会使用,各步推理,一律弄清; “写明”:独立解题勤练习,能做会做,表达无错。 数学解题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三最”,即推理最高,方法最好、表述最简! 高三数学总复习阶段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需要同学们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坚忍不拔。愿你们能不断完善自己,取得最后的成功。

高中数学知识点题库 058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如图9-7-21,三校柱O AB —O 1A 1B I ,平面O B 1⊥平面O AB ,∠O 1O B =60°,∠A O B=90°,且 O B=OO 1=2,O A=3,求异面直线A 1B 与A O 1所成角的大小. 答案:建立如图9-7-21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 (0,0,0),O 1(0,1,3),A(3,0,0),A 1(3,13),B (0,2,0). ∴B A 1=OB -1OA =(-3,1,-3),1OA =OA -1OO =(3,-1,3). 设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α,则cos α= A O B A A O B A 1111 ?=71 .故异面直线A 1B 与A O 1所成的角的大小 为arccos 71 . 解析:用平移A 1B 或A O 1的方法求解,是很困难的,于是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向量法求解.充分 利用∠A O B=90°,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有关点及向量的坐标,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计算. 题干评注: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问题评注: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2.如图9-7-23,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2a ,求直线AC 1与侧面AB 1所成的角的大小. 答案:建立如图9-7-23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0,a ,0),A 1(0,0,2a),C 1(- 23a ,2a ,2a),取A 1B 1中点M ,则M(0,2a ,2a),连结AM ,MC 1,有1MC =(-23 a ,0, 0),AB =(0,a , 0),1AA =(0,0,2a).由于1MC ·AB =0,1MC ·1AA =0,∴MC 1⊥面AB 1.∴∠C 1AM 是AC 1与侧面AB 1所成的角θ. ∵1AC =(-23 a ,2a ,2a),AM =(0,2a ,2a), ∴1AC ·AM =0+42a +2a 2 =492 a . 而|1AC |=2 2 22443a a a ++=3a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高中数学期末考试总结

高中数学期末考试总结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弹指一瞬之间,整个高一生活已经悄悄地离我们而去了,紧张的期末考试也暂时告一段落,现在,我要针对这次考试做出如下总结。 言归正传,这次期末考试算是我这学期准备的最充分的、最重视的一次了,虽然各科的成绩都还不知道呢,但我认为考的并不理想。 其实上了高中,我才发现自己压根儿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所谓的”优势学科,每科都基本在十几名左右,语文学科曾经还有考过倒数前十的悲惨历史。那么就请先允许我天真地把数理化当作“优势学科”好了。 我自己对物理这次考得其实并不满意。这是因为前几次考试中所暴露出啦的问题仍然存在——面对一道貌似简单的解答题,总是因为着急而不好好读题,从而白痴地导致计算的多次错误,我通常会在这道题上会浪费很多时间进行计算过程的检查、重新理解原题以及重新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因此,我总结了一下不光是在物理这一学科上,而是要在整个理科上面要加强的三点是“读题认真而仔细,做题不慌而不忙,计算慢而求稳”。再有,第二点就是在做选择题是,由于多选题与单选题是混合在一起的(这次例外),所以我老是不敢多选,害怕因为自己的错选而导致扣更多的分数。虽然这是一个在考场上的策略,但这还是说明了我对概念的不熟,因此我以后要在课上更加专注于对概念的强行记忆。第三点就是选择及填空题的做题时间慢的问题,都是不好好读题导致的,所以我应该在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准确率,保证做一道对一道 数学虽然还不知道确切的成绩,但我并不满意,但还是肖老师的那句话,“这次考试比较简单……”我对自己的“长项”毕竟有自知之明,我必然不是最聪明的,但确实是在用心地、努力地学习数学——这一个我认为非常难的科目。不过至于在考试中是否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我觉得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这个成绩作为一个学期结束后的回报,应该是和自己的付出是成正比的。 就自己个人感觉而言,化学这次考得也似乎比较不错。但一些老师上课讲过的概念性的内容,我却好似第一次听到,完全没有印象,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是下一步一定要做的,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上面提及的物理学科。化学学科我同样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自己说:“下了很多功夫”,虽然不像英语数学那样经常做课外题,但却是认认真真地对待老师所留的每一项作业,认真就着答案核对每一道题,把每个不懂的知识点,每道模糊不清的题都想尽办法弄明白。但我发现我的记忆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大脑经常自动地超某个知识文件夹摁下“Delete”键,而且倒霉的是考试恰恰就考那些被无情地“删除”的知识。这个知识今天明白了,可能过几天学了新知识,就和新知识混淆了,而且容易忘。所以复习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加强自己的复习,在学好新知识的同时,要巩固,记熟旧知识。着同样适用于每一个学科。 英语这次出地简单了,大部分考题都出自原书,所以我就根据课文,回归了基础,几天的复习时间我认真背诵了所有的课文,对我考试帮助很大,我要继续保持对英语的信心,毕竟英语,我认为,是目前高中课程中最有实用价值的科目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 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注意:B ?/B或B?/A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高中数学知识点题库 096通项

1.数列1,3,7,15,…的通项公式a n等于 答案:2n-1 解析:a2-a1=21,a3-a2=22,a4-a3=23,…依次类推可得a n-a n-1=2n-1 ∴a2-a1+a3-a2+a4-a3…+a n-a n-1=a n-a1=21+22+23+…+2n-1=2n-2 ∴a n-a1=2n-2,a n=2n-1 题干评注:通项 问题评注: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已知数列前4项为4,6,8,10,则其一个通项公式为 答案:a n=2(n+1) 解析:该数列的前4项分别可写成:2×(1+1),2×(2+1),2×(3+1),2×(4+1),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2(n+1) 题干评注:通项 问题评注: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已知两个等差数列a n:5,8,11,…;b n:3,7,11,…,各100 项,则由他们共同项所构成的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答案:12k-1(k=1,2…25) 解析:设共同项构成的数列为C n,依题意可知a n=2+3n b m =-1+4m m=1,2,..75 a n= b m=2+3n=-1+4m ∴4m=3(n+1) ∵(3,4)=1,∴3|m ∴m=3k (k=1,2, (25) 4m=4?3k=3(n+1) ∴n=4k-1 (k=1,2, (25) C n=2+3?(4k-1)=12k-1 (k=1,2, (25) 题干评注:通项 问题评注: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4.已知{a n}是首项为19,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S n为{a n}的前n项和. (Ⅰ)求通项a n及S n; (Ⅱ)设{b n-a n}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T n.答案:(Ⅰ)-2n2+21n(Ⅱ)-2n2+21n+2n-1 解析:(Ⅰ)先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求得a n和S n. (Ⅱ)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b n-a n}的通项公式,根据(1)中的a n求得b n,可知数列{b n}是由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构成,进而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得T n. 题干评注:通项 问题评注: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5.已知等差数列{a n}的通项为a n=90-2n,则这个数列共有正数项() A、44项 B、45项 C、90项 D、无穷多项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等差数列{a n}的通项为a n=90-2n大于零,可以得到数列的正项个数,

高中数学考试反思1000字

数学考试反思1000字 范文一:学生反思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英语的习题强化。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你就先编着吧)。只怪自己买的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汲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积累英语好词好句,积累英语难的题目,积累英语语法项目。对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期中考试毕竟不是期末考试,我还是有机会的。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努力,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失望。不让自己失望。 对于老师,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下一次考试,我一定会努力的! 终究不如自己写的好,自己写才能真真与老师共同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此次考试总体来说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闻者伤心,见者流泪,惨不忍睹!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刹那间,我屏住了呼吸。面前两个鲜红显眼的数字令我目瞪口呆。上帝啊,我的语文成绩有了历史性的突破!离及格只差那短短的一步之遥了。这个成绩是空前的,可不知道是不是绝后的。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这是自食其。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古人云:风萧萧兮,易水寒。今我叹:考试结束兮,我玩完!亡羊补牢,无济于事啊。想不到自认优秀的我如今也会落到这般田地。说到原因嘛,是多方面的。其一也是首要的当然是自己不知道努力,没有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有的只是那三分钟的热度。这种种恶习是 酿成失败的主要原料。当然,古往今来,凡成大事,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融汇.幸运女神这次从我身旁俏然而逝,没有得到她的青睐,又怎能不落到失败的深渊呢?能爬多高,就能跌多深,我算体会到了。 拿起试卷一看,触目惊心!那一个个错叉好似一把把尖锐无比的刺刀,扎的我快要窒息了。该对的没对,该会的不会。今晚即将上演家庭不定项式乒乓比赛,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或男女混合双打。啊,吾命休矣! 小小的考试透露出我内心的那一份自满,那一份狂傲。让我知道自己在众人之中是多么渺小,多么不堪一击!这也算是对我一个小小的惩戒吧,为我敲响了警钟,也提前给我打上了预防针。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失败也许是成功的前兆。一次成功也证明不了什么,它终究要成为历史。我们不可能未卜先知,只能凭着自己的那一份付出,去期待丰硕的收获! 努力吧,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范文二:>学生反思<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从来不停下脚步等待。命运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有我们自己刻画一个人一生的姿态。 花儿总有凋谢的时候,人也如此,要珍惜年少时的时光。我并没有常常珍惜生活中的点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综合应用题;单调性、奇偶性证明与应用; 第二章、指数幂与对数的运算;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第三章、零点问题,尤其是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根的分布。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Ⅰ)列举法: (Ⅱ)描述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5、“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6、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集合相等,子集,真子集,空集等定义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并集、全集与补集的定义 2.性质:A∩A = A,A∩φ= φ, A∩B = B∩A,A∪A = A,A∪φ= A , A∪B = B∪A. ⑴C U(C U A)=A ⑵(C U A)∩A=Φ⑶(C U A)∪A=U (4)(C U A)∩(C U B)=C U(A∪B) (5)(C U A)∪(C U B)=C U(A∩B)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看课本) 注意:1、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定义域补充: 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 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 2、子集与真子集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 A∪φ= A ,A∪B = B∪A. 4、全集与补集 > (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3)性质: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6)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2、补充一:分段函数 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在不同的范围里求函数值时必须把自变量代入相应的表达式。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二:复合函数 ' 如果y=f(u),(u∈M),u=g(x),(x∈A),则y=f[g(x)]=F(x),(x∈A) 称为f、g的复合函数。 补充三:抽象函数 3、函数的解析式的常用求法: 1、定义法; 2、换元法; 3、待定系数法; 4、函数方程法; 5、配方法 4、函数的值域的常用求法: 1、换元法; 2、配方法; 3、判别式法; 4、几何法; 5、不等式法; 6、单调性法 5、函数单调性

高中数学知识归纳典型试题

数学必修4知识归纳 一、任意角(逆时针旋转→正角,顺时针旋转→负角) 1、与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2,}k k Z ββαπ=+∈ 2、弧度制 (1) α= l r ,l =r α? (2)180 =o π rad 1=o ()180 π rad 1rad =180()π o 57.3≈o (3)扇形面积S =211 22 lr r α=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定义 2、三角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2 2sin cos 1αα+=; sin tan cos α αα = ; tan cot 1αα?=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四、诱导公式(口诀:纵变横不变,符号看象限) 五、三角恒等变换 思想方法:①切化弦、平方降幂的思想; ②化为同角、同名的思想; ③拆角的思想:如()()β αβαααβ=+-=--,2()()ααβαβ=++-等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及倍角、降幂公式: ()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αβ =??? →令sin 22sin cos ααα= ()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m αβ =??? →令22cos 2cos sin ααα=- 2cos 22cos 1αα=- ?降幂公式:21+cos2cos 2 αα= , 2cos 212sin αα=- 21cos2sin 2 α α-=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m αβ =???→令22tan tan 21tan ααα =-  2、辅助角公式(合一思想):关键是“提斜边” sin cos )a x b x x ?+=+ (? 是斜边) 3、正余弦“三兄妹”: sin cos x x +、sin cos x x -、sin cos x x —— 知一求二 内在联系:2 (sin cos )12sin cos 1sin 2x x x x x ±=±=± 六、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比较(见书) 1、会用“五点法”画出函数 sin()y A x B ω?=++的图象:步骤:设X x ω?=+,令X =30, ,, ,22 2 π π ππ→求相应的x 值及对应的y 值→描点作图 试一试:请用“五点法”画出函数2sin(2) y x π =-在一个周期内闭区间的图象 列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首先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要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请问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 ·∵,∴ ·,,)335 30 555 5015392522 ∈--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p p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 :A →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 例:函数的定义域是 y x x x = --432 lg ()()() (答:,,,)022334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f x a b b a F(x f x f x ())()()>->=+-0 义域是_____________。 [] (答:,)a a -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 ) 如:,求f x e x f x x +=+1(). 令,则t x t = +≥10 ∴x t =-2 1 ∴f t e t t ()=+--2 1 21 ()∴f x e x x x ()=+-≥-2 1 210

高中数学必修三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精选

高中数学 必修3知识点 第一章 算法初步 一,算法与程序框图 1,算法的概念:按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2,算法的三个基本特征:明确性,有限性,有序性。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 (2)条件结构: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3)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当型循环结构。一个完整的循环结构,应该包括三个内容:1)循环体;2)循环判断语句;3)与循环判断语句相关的变量。 二,基本算法语句(一定要注意各种算法语句的正确格式) 1,输入语句 2,输出语句 3,赋值语句 注意:“=”的含义是赋值,将右边的值赋予左边的变量 4,条件语句 5,循环语句: 直到型 当型 注意:提示内容用双引号标明,并 与变量用分号隔开。

三,算法案例 1,辗转相除法: 例:求2146与1813的最大公约数 2146=1813×1+333 1813=333×5+148 333=148×2+37 148=37×4+0 ..............余数为0时计算终止。 为最大公约数 2,更相减损术: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3,秦九韶算法:将1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 ++改写成 1210()(()))n n n f x a x a x a x a x a --=+++ ++ 再由内及外逐层计算。 4,进位制:注意K 进制与十进制的互化。 1)例:将三进制数(3)10212化为十进制数 10212(3)=2+1×3+2×32+0×33+1×34=104 2)例:将十进制数104化为三进制数 104=3×34+2 ....... 最先出现的余数是三进制数的最右一位 34=3×11+1 11=3×3+2 3=3×1+0 1=3×0+1 ............ 商数为0时计算终止 104=(3)10212 第二章 统计 一,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取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关键词)逐个,不放回,机会相等 2,随机数表法的步骤: 1)编号; 2)确定起始数字;3)按一定规则读数(所读数不能大于最大编号,不能重复)。 3,系统抽样的步骤: 1)编号; 2)分段(若样本容量为n ,则分为n 段);分段间隔N k n = ,若N n 不是整数,则剔除余数,再重新分段; 3)在第一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 4)按照 一定的规则在后面每段内各取一个编号,组成整个样本。 4,分层抽样的步骤: 1)确定抽样比; 2)根据个体差异分层,确定每层的抽样个体数(抽样比乘以各层的个体数,如果不是整数,则通过四舍五入取近似值);3)在每一层内抽取样本(个体数少就用简单随机抽样,个体数多则用系统抽样),组成整个样本。 5,三种抽样方法的异同点 直到型和当型循环可以相互演变,循环体相同,条件恰好互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