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公需科目创新案例与作业rar文件需解压缩后

公需科目创新案例与作业rar文件需解压缩后

2010 年度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

培训公需科目《创新能力建设:专业

技术人员创新案例》教学大纲与学习

指导哈尔滨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0.04.09

2010 年度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教学大纲参考书目:

《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中国人事出版社,白春礼主编)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研究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及培养途径,由基本理论框架和创新案例两部分组成,使学习者对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有所了解,进而提高实际工作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重点掌握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框架,认真学习创新案例,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心得体会。

三、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及培养途径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创新概念及创新过程的一般特征,创新能力的内涵及要素,创新者个人、团队及创新组织创新能力建设。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主要讲授:创新的概念,创新过程,创新能力的特点,个人提高创新能力的方式。

重点知识解析:

1、创新能力的基本概念。

2、创新能力的内涵。

第二章北京佑安医院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一体化研究(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思路、工作方法和理念。(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主要讲授:医学科学研究的立项、选人、搭建平台、过程管理等方面内容。重点知识解析:

1、医学科学研究的立项和选人。

2、从“管理”到“服务”理念的转变。

第三章黄伯云:十五年自主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黄伯云院士在科学研究上获得成功和取得巨大贡献的原因。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主要讲授:黄伯云院士正确的创新理念、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团队协作。

重点知识解析:

1、黄伯云院士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2、自主创新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四、作业 1、结合自己实际工作,谈谈您对创新能力中所包含的各种能力的理解。

2010年度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公需科目函授作业作业题目:结合自己实际工作,谈谈您对创新能力中所包含的各种能力的理解。提交作业方法:首先登陆培训网站:点击“课程学习”,在相应课件位置处,点击上传作业(如图)。

请将作业文本内容直接在文本编辑框中粘贴,点击“保存”即已提交。(如图)2010 年度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

《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学习指导

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及培养途径

根据 2008 年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当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 4246万人,略高于美国的 4200 万人,低于欧盟的 5400 万人,是世界上科技人力资源第一大国。但是,从每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量来看,日本是 64.2 人,美国是 46.5 人,英国是 30 人,法国是 32.6 人,德国是 34 人,而中国只有 9.3 人,不及日本的 l / 6;从论文的相对引用影响率(RCI)来看,排在首位的美国是1.47 ,排在第二位的英国是1.36,第三位的德国是 1.21 ,日本是

0.9l ,排往第八位,中国是 0.58,排在第十位。以上数据告诉我们,中国是人才大国,但还远不是人才强国。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是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的关键。为此,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 2005 年启动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进程。按照“知识更新工程”的部署,“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案例”将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公需科目来加以建设。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设立了“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案例” ,课题,展开以专业技术人员及团队创新能力为关注点的创新案例调查,并组织撰写了这本公需科目教材。

为配合案例教学活动,将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进行必要的理论描述,以帮助读者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内涵和要素,了解提高个人及团队创新能力的某些重要路径。在此,我们将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 什么是创新?创新过程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2) 什么是创新能力?其主要要素是什么? (3) 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一、创新概念及创新过程的一般特征为了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思维,了

解创新、创新能力的基本概念和创新理论是必要的。创新是近年来出现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关于“创新”概念,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创新”的定义多达 400 多种。其中,最具有经典意义的是经济学家熊彼特 (J.Schumpeter) 的创新概念。熊彼特首先赋予创新一词以经济学意义上的特殊用法,他区分了创新(Innovation)与发明(Invention)、创造(Creative): 一种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 。熊彼特的“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以新的方式展开的生产,如对于某一给定的生产线,以新的方式组合各种原料及生产活动,以获取更好的经济产出” ①。它具体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 生产出一种新的产品; (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 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 (5) 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熊彼特之后出现的许多定义大多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他的见解,譬如,桑德布认为,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生产一种新产品,或采用一种新的生产过程、一种新组织形式或管理形式、或一种新式的市场行为均可以称之为创新 2000 年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创新的含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 , 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在 2004 年向政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指出:“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创新概念千变万化,创新理论也异常丰富,其中尤以技术创新理论最为丰富和成熟。这里拟对技术创新理论做一简要介绍。

技术创新理论是技术创新研究的结晶,迄今为止出现了众多的技术创新理论,不同的技术创新理论来自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不同的研究阶段。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进展主要有两条线索,或者说有两个研究视角:一是从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角度出发,二是从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方式的角度出发,两个角度互相补充,两条线索交叉演进。至今大致分别经历了三个研究阶段。

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视角:第一阶段是企业家模式,主要是关注单个企业的创新行为 , 强调企业家的作用,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理论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第二阶段是企业间合作模式,研究者开始关注技术创新在不同的产业有着不同的主体,在有些产业,产品的制造商是技术创新者,在有些产业,产品用户和供应商也是技术创新者。同时强

调创新依赖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包括制造商、供应商、用户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强调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作,这是第二阶段的特点,埃里克?冯?希普尔的技术创新理论是其代表;第三阶段是多种组织合作模式,随着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展,研究者开始认识到技术创新不仅依赖企业间及企业与用户间的合作,而且与一个国家的特殊性有关。有学者用国家创新系统来说明这一情况。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与传播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研究院所和中介机构等不同领域的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相互作用是第三阶段技术创新理论的特点,费里曼、伦德瓦尔、OECD等人和组织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是其代表。

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方式的视角: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也有五个阶段的分法)。第一阶段为线性模式,以技术推动说和需求拉动说及推拉综合说为代表;第二阶段为平行交叉与网络模式,为缩短技术创新周期和利用其他企业和组织的资源,创新企业不仅在内部实现研发、生产和营销等各功能的平行交叉作业,而且广泛地同供应商、批发商和用户等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或者建立战略联盟,增强创新能力;第三阶段是协同演进模式,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以来,研究者开始认识到全面理解技术创新需要采用包容企业环境要素在内的系统。制度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这一阶段的技术创新理论把技术创新放在一个包含制度、组织和文化等因素的大系统中去考虑,成功的技术创新是技术、制度、组织、文化、政策和综合研究等的协同创新的结果。这里的协同创新有两层含义:一是( 同行和非同行的 )不同组织间的协同;二是技术、管理、制度、组织、文化、政策和综合研究间等的协同。

分析各种技术创新及企业创新活动,发现它们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这类创新活动的主体可以是企业、企业簇以及以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区域创新机构或国家创新机构。

(2)新知识(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或新创意的创造或引入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创新是某种知识经济行为或知识社会活动。但是,创新不只是指发明 (invention) ,发明是与技术变革相关的,创新可以在没有发生技术变革的情形下发生,如通过改变组织实施形式(管理上的变化),也可以导致创新。创新也不只是指创造 (creativity) ,创造涉及新思想的形成,而创新

还必须将新思想付诸于实施。

(3)创新过程往往是一个系统变化过程,涉及多种类型的主体或创新参与者 (生产企业、供应商、创新企业外部的科技研发人员等)之间的合作,涉及科技知识的形成与传递,新产品的定位、生产线的设计、市场开发等。但是,创新最终要通过一定的经济效益或其他类型的社会效益来体现。

(4)创新被看做是一个组织之竞争力之所在,没有创新,一个组织就面临着失去竞争资格的可能。这里,组织可以是指企业、企业簇、甚或是政府。

(5)创新的实现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创新组织内部各种人员的创造力,并使

整个组织处于某种富于创新活力的状态

(6)创新意味着创新系统内部结构会发生某种整体性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创新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关系会获得某种重整。

那么,除经济型的创新活动以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类型的创新活动?事实上,当创新活动已经在国家层面上乃至国际规模上展开时,仅通过某一方面的社会实践(如经济方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譬如,朱克尔(Drucker) 于 1985 年研究日本创新活动时就曾指出,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也必然涉及经济创新与社会创新。他认为,就日本的创新活动来看,没有社会的整体改革,譬如在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技术创新就不可能取得成功③。无疑,经济模式的转变绝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生活现象,其意义与影响将远远超出经济的范围,而触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认为,从企业创新发展到国家创新系统的过程绝不是一个同构放大的简单的经济过程。

经济创新活动是社会改良工程的一部分,是通向社会改良的路径之一;但真正的社会改良必定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在进行企业创新的同时,也应在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同步实施创新活动。今天,当人们将“科学创新”、“知识创新”、“教育创新”与“经济创新”并置使用时,“创新”一词已不只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同时,“科学创新” 一词的含义也已不再仅限于指科学认知过程中的进展。中国科学院所实施的“知识创新” 活动即是如此。在此,“知识创新”不但要求通过改良科学研究的组织、活动过程以生产出更多、更具有突破性的科学知识,而且也要求通过改良科学的社会运作模式,使中国科学院能够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

目前,创新的概念已不局限于经济领域,几乎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在使用创新概念;而且,这种情况并非只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全世界。因此,本书所采用创新概念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