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初二物理 功和机械能练习题及解析

初二物理 功和机械能练习题及解析

初二物理  功和机械能练习题及解析
初二物理  功和机械能练习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功、功率和机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C.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D.精密的机械,机械效率能达到100%

2.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B.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D.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3.如图所示,重为12N的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通过轻质细绳与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重为2N,重为6N的物体B通过滑轮拉动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0.2m/s,2min后,物体B着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3N

B.1min内拉力对物体A做功为36J

C.2min内B物体的重力做功为144J

D.若用一个向左的拉力F使 A向左匀速运动,则F=8N

4.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方向,使其从

①→②→③,此过程中()

A.①位置力臂最长B.③位置力臂最长

C.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D.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5.如图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使重为G的木棒绕固定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F不变,F的力臂变大

B.拉力F变大,F的力臂变小

C.重力G不变,G的力臂变小

D.重力G变小,G的力臂变大

6.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很薄、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用一竖直向上的动力F1、F2作用在水泥板一端的中间,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F1>F2,因为甲中的动力臂长

B.F1

C.F1>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短

D.F1=F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7.如图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4.8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8J 8.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则拉力F为()

A.G/8 B.G/6 C.G/5 D.G/4

9.如图自行车是人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刹车系统应用了杠杆及摩擦的知识

B.车把相当于费力杠杆

C.脚蹬属于省力杠杆

D.轮胎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10.小华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了不同的高度h1和h2(h1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11.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钩码来研究动滑轮的作用,每次都匀速提物体,做实验情况如图所示,请观察、比较图中的操作、现象和数据,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a)(b)两图_____________.

(2)由(c)(b)两图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一种轮式垃圾桶,拖动时它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垃圾桶底部的小轮子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若拖动时垃圾桶总重为120N,且动力臂为阻力臂的3倍,要保持垃圾桶平衡的拉力F为______N。

1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边长为5cm的正方体,所受重力为200N,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绳子另一端施加的拉力F为180N,该物体静止,则该物体此时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

14.一物体质量为10kg,小红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内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为

120N,此过程中,小红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g=10N/kg)

15.杠杆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AO:OB=3:4.将金属块M用细绳悬挂在杠杆A端,B 端通过细绳与动滑轮相连,动滑轮上绕有细绳,细绳一端固定在地面上,自由端施加拉力F1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若将物体M浸没到水中,需要在动滑轮细绳自由端上施加拉力F2才能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F1与F2的差为60N,已知物体M所受重力为880N,则物体M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g取10N/kg)

16.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________W,物体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17.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的长度是OB的三倍,A端细线下所挂280 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B点用600 N的动力竖直向下拉木杆时,木杆静止不动,这时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N,此木杆为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18.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想把一个重800牛的油桶滚上一个台阶,他沿最省力的方向推动油桶.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力臂________,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 N(支点O已在图中

给出且支点O与圆心等高).

19.如图,一个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甲、乙两物体分别用细线悬挂在杠杆的A、B两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甲物体重10 N,则乙物体重_____N。如果将支点O向A端移动,____端将下沉(选填“A”或“B”)

20.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 的质量为90kg,悬挂在滑轮组下的物体B 的质量为60kg.在物体B 的作用下,A 恰能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 1 拉动物体A 以0.2m/s的速度沿桌面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此过程中,物体A 通过绳子拉动滑轮组的力为T 1 ,T 1 提升物体B 的机械效率为η 1 .当用此装置以相同的速度提升物体C 时,水平向右拉物体A 的力为F 2 ,物体A 通过绳子拉动滑轮组的力为T 2 ,T 2 提升物体C 的机械效率为η 2 .已知η 1 : η 2 =16:15,T 1 : T 2 =5:4,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则拉力F 2 的功率为 W.(g取10N/kg)

三、实验题

21.小苗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杜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纡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半衡。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

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弾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22.如图所示,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左/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F×OC____G×OD;(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图丙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制作的只需要一个砝码的天平,横梁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左侧为悬挂在固定位置P的置物盘,右侧所用砝码是实验室里常见的钩码,用细线挂在右侧带刻度线的横梁上。

①下面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几个主要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序号):________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时

B.调整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使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

C.将悬挂钩码的细线移到右侧横梁的零刻线Q处

D.由细线在横梁上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直接得出物体的质量

E.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置物盘中

F.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

②调节天平至水平位置平衡后,刚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置物盘中时,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将对准底座上标记的________侧(填“左”或“右”)。

23.小明小组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________调(填“左“或“右“)。

(2)下表是该组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分析表中的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实验次数F1/N L1/cm F2/N L2/cm

125110 2310215

31204*

(3)第3次实验数据不全,请根据已有信息分析,此处的数据应该是_______;

(4)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

24.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同学们猜想可能与提升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以及承重绳的段数有关,他们设计并利用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分别进行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

(1)从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_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_组数据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2)从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2组和第3组数据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_________有关。

(3)若要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承重绳段数的关系,应参考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

_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_组数据。

25.某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G-5-11所示.他们将测得的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

W有、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η一并记入下表: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表格中数据★=________.

(3)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__.

四、计算题

26.如图甲所示装置中,物体甲重G甲=150N,滑轮重G轮=50N,人重G人=650N.轻杆AB可以绕O点转动,且OA:OB=5:9。不计轴摩擦和绳重,当轻杆AB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物体乙的支持力为F1=210N。求:

(1)物体乙受到的重力G乙。

(2)若用物体丙替换物体甲,并在物体乙的下方连接一个弹簧,如图乙所示,当轻杆AB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对物体乙的作用力为F2=780N.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3是多少。

2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摩擦不计,当物重G=1800N、拉力F为500N时,可使物体匀速上升。求:

(1)当拉绳的速度为多大时,可使重物以0.65m/s的速度匀速上升;

(2)当被提起的重物G=2400N时,拉力F为多大时可以使物体匀速上升。

28.如图,轻质杠杆EOF可绕支点O转动,EO:OF=1:2,杠杆E端用细绳连接圆柱体A,F端先细绳连接轻质弹簧测力计后再连接圆柱体B圆柱体A、B重力分别为120N、50N,圆柱体B底面积为100cm2,高为40cm,浸没在底面积为200cm2的盛水柱形容器中,此时圆柱休B上表面距离水面5cm,已知杠杆连接圆柱体A、弹簧测力计及B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30N;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0N,其弹簧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0.5cm;轻质杠杆EOF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求:

(1)圆柱体B受到的浮力;

(2)打开阀门K,匀速向外抽水,当细绳刚好要拉断时,电子秤的示数为多少kg;(3)若抽水速度为50cm3/s,从开始抽水至细绳刚好拉断时,抽水时间为多少s。

29.如图所示,甲是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实心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 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 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设t=0 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绳子重力及滑轮的摩擦,g 取 10N/kg。求:

(1)圆柱型重物的质量?

(2)圆柱型重物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3)圆柱型重物的密度?

(4)若考虑绳重及摩擦,圆柱型重物全部出水后,汽车的实际拉力为 5000N,此时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0.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0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25N,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2m。(不计摩擦及绳重)求:

(1)工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

(2)动滑轮的重力;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工人拉绳的功率。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做功的多少由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大小有关,而功率是指的做功的快慢,由做功的多少和时间共同决定,做功多的机械,不一定花的时间短,故A选项错误;B.功率是指的做功的快慢,故功率大则做功一定快,是正确的,故B选项正确;

C.做功快的机械是指功率大,是做功的快慢,而机械效率是指的有用功和总功的比例,故功率大,机械效率不一定大,故C选项错误;

D.任何一个机械不可能达到100%,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2.C

解析:C

【解析】

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其高低与机械做功的多少无关,故A不正确;B.机械做的功多,但不知道做的是总功还是有用功,机械效率无法确定,故B不正确;C.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故C正确;

D.做功越快的机械说明功率大,但有用功和总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机械效率和功率的物理意义,关键知道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并不能表示做功的快慢和多少.

3.D

解析:D 【分析】

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绳子拉力公式、速度公式、做功公式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等,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详解】

A .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 =2,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绳子的拉力

116N 2N 4N 2

B F G G n '+?+动=()=()=

物体A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

4N f F '==

故A 项错误; B .由s

v t

=

可得,1min 内物体A 移动距离 A A 0.2m 60s 12m s v t ?===

拉力对A 物体做的功

A 4N 12m 48J W F s '?===

故B 错误;

C .2min 内物体A 移动距离

A

A 0.2m 120s 24m s v t ''?===

B 物体下降的距离

B A 11

24m 12m 22

h s '?=== B 物体的重力做功为

B B B 6N 12m 72J W G h ?===

故C 错误;

D .若用一个向左的拉力F 使 A 向左匀速运动,此时A 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4N ,以A 为研究对象,A 受到向左的拉力F 、向右的绳子拉力F '和摩擦力f 处于平衡状态,其合力为零,则有

4N 4N 8N F f F '++===

故D 正确。 故选D 。

4.D

解析:D 【详解】

AB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线段,由图可知当弹簧测力计在②位置时力臂最大,故AB 不符合题意;

CD .从①→②→③时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由图可知阻力等于钩码重力不变,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阻力臂也不变,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给杠杆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故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5.B

解析:B 【详解】

设杠杆长为l ,由力臂的定义可知,水平力F 的力臂

1

l lcos θ

木棒重力的力臂

2sin l l θ=

随着夹角逐渐增大,F 的力臂越来越小,木棒重力的力臂越来越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1122Fl F l =得

12Fl Gl =

重力大小不变,因此水平力F 变大,故B 正确。 故选B 。

6.D

解析:D 【分析】

把水泥板看做一个杠杆,抬起一端,则另一端为支点;由于水泥板是一个厚度、密度都均匀的物体,所以,其重力的作用点在其中心上,此时动力F 克服的是水泥板的重力,即此时的阻力臂等于动力臂的一半;在此基础上,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确定F 1与F 2的大小关系。 【详解】

两次抬起水泥板时的情况如图所示: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动力克服的都是水泥板的重力,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所以两图中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依据Fl Gl =阻动可得,

1

2

l F G

G l ==阻动,

所以,前后两次所用的力相同,即12F F =,故ABC 都错误,D 正确。 【点睛】

本题作为考查杠杆平衡条件应用的一道经典例题,很容易让学生在第一印象中选错,一定要仔细分析,重点记忆!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A 、物体A 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的摩擦力加上

B 的摩擦力,B 对A 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据此求地面受到的摩擦力;

B 、滑轮为动滑轮,滑轮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

C 、利用P=Fv 求拉力做功功率;

D 、利用速度公式求物体A 在2s 移动的距离,利用W=F 左s 求做功大小。 【详解】

A 、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F=2F 左,物体A 受到向左的拉力:

11

24N 12N 22

F F =

=?=左,而f B =F 示=5N , 物体A 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的摩擦力f 地加上B 的摩擦力f B ,即F 左=f 地+f B , 所以地面受到的摩擦力:f 地=F 左-f B =12N-5N=7N ,故A 错;

B 、滑轮移动的速度11

0.2m/s 0.1m/s 22

v V =

=?=轮物,故B 错; C 、拉力做功功率P=Fv 轮=24N×0.1m/s=2.4W ,故C 错;

D 、拉力F 移动距离s=vt=0.2m/s×2s=0.4m ,对A 做功:W=F 左s=12N×0.4m=4.8J ,故D 正确。 故选:D 。

8.A

解析:A

【解析】在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时,使用单个的动滑轮省一半力。 如图最下面的动滑轮两段绳子拉着物体,拉力为物重的一半,即;

中间的动滑轮又省了一半力,即每段绳子的拉力为:

到最上面的一个动滑轮,现省一半力,即绳子的拉力为:。

故A 正确。

9.B

解析:B

【解析】A 、刹车时,人施加一个很小的力,就可以对车轮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应用杠杆和摩擦的知识,故A 正确;

B 、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以中间的轴为支点的省力杠杆,故B 错误;

C 、脚蹬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 正确.

D 、轮胎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 正确. 故选B .

10.B

解析:B 【解析】

(1)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做的功分别为:

111111

22W F s G G h G G h ==+?=+物轮物轮()(),

222221

33

W F s G G h G G h 物轮物轮()()==+?=+,

因为h 1<h 2,

所以W 1<W 2,故①错;

(2)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相同,

不计绳重及摩擦,由()W Gh G

W G G h G G η==

=++有用总

轮轮

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②

正确;

(3)不计绳重及摩擦,

拉力1F G G n

=+物轮(),n 1=2,n 2=3,

绳子受的拉力分别为:112F G G =+物轮(),213

F G G =+物轮(), 所以F 1>F 2,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故③正确; (4)因为W 1<W 2,且做功时间相同,由W

P t

=

可知,P 1<P 2,故④错. 综上分析,②③说法都正确,正确的有两个. 故选B .

二、填空题

11.使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物体,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同一动滑轮匀速(竖直)提不同物体,物体越轻,拉力越小. 【详解】

(1)[1]由图可知,比较(a)、(b)两图提起物体一

解析:使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物体,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同一动滑轮匀速(竖直)提不同物体,物体越轻,拉力越小.

【详解】

(1)[1]由图可知,比较(a)、(b)两图提起物体一样重,(b)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小于(a)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所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2]比较图(b)与(c)可得: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不重物时,物体重力越轻,所用的拉力越小,越省力.

12.省力 减小 40 【详解】

[1]由图知道,拖动所示垃圾桶时,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所以,相当于是一个省力杠杆。

[2]垃圾桶底部安装小轮子,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了摩擦

解析:省力 减小 40 【详解】

[1]由图知道,拖动所示垃圾桶时,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所以,相当于是一个省力杠杆。

[2]垃圾桶底部安装小轮子,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了摩擦力。

[3]根据题意知道,垃圾桶总重是G =120N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所以,由杠杆原理Fl 1 =Gl 2知道,保持垃圾桶平衡的拉力是

22

12

120N 40N 3GL L F L L ?=

== 13.8000 【详解】

[1]物体此时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是平衡力,所以合力为0。

[2]物体此时竖直方向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地面对

物体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而地面对

解析:8000 【详解】

[1]物体此时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是平衡力,所以合力为0。

[2]物体此时竖直方向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

F 压=F 支=

G -F 拉=200N-180N=20N

那么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220N 8000Pa 0.00.055m F p S ?=

==压 14.200J 83.3% 60W

【详解】

[1]所提升物体的重力为

有用功为

故有用功是200J 。

[2]总功为

则机械效率为

故机械效率为83.3%。

[3] 拉力做功的

解析:200J 83.3% 60W 【详解】

[1]所提升物体的重力为

=10kg 10N /kg=100N G mg =?

有用功为

=100N 2m=200J W Gs =?有

故有用功是200J 。 [2]总功为

=120N 2m=240J W Fs =?总

则机械效率为

200J

=

83.3%240J

W W η=

≈有总

故机械效率为83.3%。 [3]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40J

==60W 4s

W P t =

总 即拉力F 的功率为60W 。

15.5×103 【分析】

表示出两次杠杆A 、B 端受到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式,解方程可得M 受到的浮力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M 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M 的密度. 【详解】 自由端施加拉

解析:5×103

【分析】

表示出两次杠杆A、B端受到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式,解方程可得M受到的浮力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M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M的密度.【详解】

自由端施加拉力F1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杠杆A端受到的拉力F A=G M,由图左侧的滑轮为动滑轮,杠杆B端受到的拉力F B=2F1+G动,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 M×AO=(2F1+G动)×OB…①

将物体M浸没到水中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时,

杠杆A端受到的拉力F′A=G M?F浮,

杠杆B端受到的拉力F′B=2F2+G动,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 M?F浮)×AO=(2F2+G动)×OB…②

①?②可得:F浮×AO=2(F1?F2)×OB

M浸没水中后由于受到浮力,对杠杆A端拉力减小,所以F1>F2,

所以:F浮=

()

12

2F F OB

AO

-?

=

260N4

3

??

=160N,

由F浮=ρ水gV排得M的体积:V=V排=

F

g

ρ=33

160N

1.010kg/m10N/kg

??

=1.6×10?2m3

所以M的密度:ρ=m

V

=

Vg

M

G

=23

880N

1.610m10N/kg

-

??

=5.5×103kg/m3

16.2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拉着动滑轮移动时,绳子的拉力为F的一半,由可求得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

(2)由图可知,B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左的拉力是

解析:2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拉着动滑轮移动时,绳子的拉力为F的一半,由P Fv

=可求得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

(2)由图可知,B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B受到的摩擦力与A受到B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据此求出B给A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对物体A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地面与A 间的摩擦力;

【详解】

(1)由图可知,滑轮为动滑轮,绳子的拉力为F的一半,即

11

10N 5N 22

F F '=

=?=, 则绳子拉物体A 的功率: 5N 0.2m/s 1W W F s P F v t t

'=

=='=?=; (2)由图和题意可知,B 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B 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为f B =3N ;因B 受到的摩擦力与A 受到B 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B 给A 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3N BA B f f ==;

因物体A 匀速运动,且A 受到水平向右绳子的拉力和水平向左B 给A 的摩擦力、地面对A 向左的摩擦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BA A f f F 地+=,则物体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5N 3N 2N A BA f F f =-=-=地。

17.费力

【解析】如图,OA 的长度是OB 的三倍,即阻力臂是动力臂的三倍,所以杠杆为费力杠杆;

杠杆静止时,为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FA×OA=FB×OB ,即FA×3OB=600N×OB 解得

解析:费力

【解析】如图,OA 的长度是OB 的三倍,即阻力臂是动力臂的三倍,所以杠杆为费力杠杆;

杠杆静止时,为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即

解得:

重物受到向下的重力,受到向上的拉力和地面向上的支持力,此三力平衡,即 ,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对水平地面的

压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即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80N 。

点睛:重点是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和平衡力的应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A 点的拉力后,在明确物体在重力、拉力、支持力三个力平衡,而支持力与物体地面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据此求压力的大小。

18.【解析】

如图支点在O 点,当以圆的直径为力臂时,力臂最长,最省力,所以力的作用点在O 与圆的连线所在的直径与圆左侧的交点,垂直于此直径向上施力最省力,如图力臂:

如图,动力臂为直径,动力臂为半径,根

解析:

【解析】

如图支点在O点,当以圆的直径为力臂时,力臂最长,最省力,所以力的作用点在O与圆的连线所在的直径与圆左侧的交点,垂直于此直径向上施力最省力,如图力臂:

如图,动力臂为直径,动力臂为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解得,.

点睛:作杠杆上的最小动力F,是常考的内容之一,方法是先确定力的作用点,以此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作为力臂,此时力臂最长,即力垂直于此连线时最省力.

19.B

【详解】

[1]∵F2=10N,L2=0.4m,L1=0.2m;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

[2]如果将支点O向A端移动,则F1L1>F2L2,所以B端将下沉。

解析:B

【详解】

[1]∵F2=10N,L2=0.4m,L1=0.2m;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

22 1

110N0.4m

20N

0.2m

F L F

L ?

===

[2]如果将支点O向A端移动,则F1L1>F2L2,所以B端将下沉。20.【解析】

而T1:T2=5:4,即,

解得:;

而mB=60kg,

则物体B的重力为:GB=mBg=60kg×10N/kg=600N,

因此物体C的重力为:GC=×600N=450N;

而==

解析:【解析】

B

11B 2C 21C 2

G 3T G 3T 16G 3T G

153T ηη==?=, 而T 1:T 2=5:4,即

B C G 3416

35G 15

??=?, 解得:

B C G 4

G 3

=; 而m B =60kg ,

则物体B 的重力为:G B =m B g=60kg×10N/kg=600N , 因此物体C 的重力为:G C =

B 33

G 44

=×600N=450N ; 而

12T T =B C 1

(G G )31(G G )3

++轮轮=600N G 5

450N G 4

+=+轮轮, 解得动滑轮的重力为:G 轮=150N ;

∴A 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1/3(G B +G 轮)=1/3×(600N+150N )=250N . 以物体A 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而T 2=1/3(G C +G 轮)=1/3×(450N+150N )=200N , ∴拉力F 2的大小为:F 2=T 2+f=200N+250N=450N , ∵v=0.2m/s ,

∴拉力F 2的功率为:P 2=F 2v=450N×0.2m/s=90W .

三、实验题

21.右 3 1.5 变大 【详解】

(1)[1]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下沉,说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 ,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 =F B L B ,得

4G ×3L =F B ×4L

解得

F B =3G

即需在B 点处挂3个钩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