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类成长的四个阶段

人类成长的四个阶段

人类成长的四个阶段
人类成长的四个阶段

Dr. Montessori 认为,要了解一个领域的知识必须先从大局着手。先对整体全貌有一个了解,再深入其中的细节。就像建房子,整体的构架建好了,不仅对枝节构建是一个指引,更重要的是知道最后结果的方向。带有目的性地学习,才会让结果事半功倍(怎么越写越像毛概了——。。。)。所以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人类成长的四阶段吧!

人类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人类的发展是一系列的重生”暗示着在四个阶段中,人经历着生理与心理的巨大变化。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六岁,称为幼儿期(Infancy);第二阶段从六岁到12岁,称为孩童期(Childhood);第三阶段从12岁到18岁,称为青春期(Adolescence);第四阶段从18岁到24岁,称为成年期(Manturity)。

人类发展的第一时期,也就是从出生到六岁这六年,处于此阶段的幼儿被蒙台梭利教授喻为“精神胚胎”。处于零到六岁的孩子处于敏感性时期(sensitive period),对“秩序”“语言”“感官觉知”“数学”及“礼貌”会产生特殊的反应与接纳能力。比如语言,一个六岁之前的孩子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三门甚至三门以上的语言。第一阶段又可分两个时期,从出生到三岁以及从三岁到六岁。从出生到三岁的婴孩拥有成人截然不同的,或无法匹及的大脑。并且此时,婴儿对成人给予的刺激物较不为敏感,因此成人无法对这种大脑进行直接的影响。蒙台梭利教授认为,“没有一所学校是为处于此阶段的儿童而建立的”。第一时期的第二小阶段是从三岁到六岁,此阶段的幼儿心理状态比较稳定,但是“personality” 经历着巨大变化。试着比较一个人出生时的状态和六岁时的状态,也就是在零岁,孩子的大脑处于一无所知的“零的起点”,到了拥有可以进入小学学习各类知识的智力。不难看出,在这六年间,一个孩子其实已经悄悄地经历着怎样的变化!此时此刻,你是否疑问,这些转变(transformation)是如何产生的呢?后章节将详细探讨造物主赐予婴孩的神秘礼物---“吸收性心智”。

第二阶段,从六岁到12岁。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较为稳定是处于第二时期的儿童较为显著的特征。此阶段的孩子身体开始强壮,不像第一阶段是那么柔弱。在生理方面,换乳牙,身高长高是较为明显的生理变化。(特别提醒妈妈们在孩子换牙时要多多用心,因为家弟就因为一不留神,最后一颗小牙歪掉了~~)在心理方面,道德与社会公正(moral and social justice)开始建树。喜欢抽象与推理事物,想象力强。好奇心强,how?Why? (温馨提示:带孩子一起探索,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答案而不是直接给答案会让孩子更加有求知欲哦~)开始走出家庭与班级的活动圈,喜欢去更多未知的地方探索。(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动物园里,看到最多的就是出于6到12岁的孩子吧~)多带孩子走出去,好好喂饱他们的好奇心吧!

第三阶段,从12岁到18岁。众所周知,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在生理方面产生巨大的变化。(突然想起了初中时的敬爱的物理老师Mr.Chen形容蝌蚪到青蛙的变化叫;"bian tai"....)社会性开始增强,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并产生特殊的情感纽带。开始崇拜偶像"hero worship",等等。(大家都是过来人,这些特征妈妈们可以回想自身经历去理解。)另外,心理脆弱,非常敏感,自信心不强也是此阶段孩子的特征,所以特别需要成人的理解与鼓励。值得注意的是,此阶段是青少年犯罪的多发阶段,他们想独立,想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社会观还未完善,容易偏激,做出触犯法律的时期。youku上那些初中孩子的暴力视频,让人看了十分痛心,也是我们作为未来孩子的教育者需要警戒的。尚若在各个阶段根据孩子的心理做好相应的功课,就一定不会那样不尊重生命的悲剧!

第四阶段,从18岁24岁,盼啊盼,孩子终于长大成人啦!身心稳定,开始寻求一种“cosmic task”,我把它理解为回馈社会,实现自我的工作。离开了学校.单学习并未结束。"How do you serve the world? What is your special gift?" 带着这些问题,第四阶段的成人展开了“自我探索”与“自我成长的”的“life long learning”。。。。

吸收性心智--幼儿在呼吸中掌握语言

在蒙特梭利早教中,有一个贯穿早教始末的重要理念,即“吸收性心智”(Absorbent Mind)。

这是婴儿从出生到六岁特有的一种“能力”。查阅书籍,我发现很难为吸收性心智归纳出一个完整的概念,即便是蒙特梭利教授本人,也用了整整一本书来解释何为吸收性心智。

关于吸收性心智,我个人理解为潜意识的学习能力。婴儿出生时没有记忆力,除了他在母亲体内所感知到的东西,比如声音,可以说,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一片空白。婴儿从出生的零起点出发,一年后,他突然开口说话了!从无到有,从0到1,是“转变”(Transformation)。它远远比从1到10的变化(Change)更关键更激动人心。正如人类可以让地球变得更好或更坏,却无法知道地球是怎样从无到有产生的。而人类的幼崽--婴儿,正从0到6岁,经历着最这样激动人心的“转变”,而帮助他们实现从零到1转变的,正是蒙特梭利教授所提出的婴儿从0到6岁独具的“吸收性心智”。

语言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显著的区别。从婴儿的语言掌握过程来揭开“吸收性心智”的神秘面纱。人在婴儿期学到的语言叫做“母语”,它与之后学习的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正如我们说母语,

不用“想”就可以说出来,但是其他语言却需要经过组织才能说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母语不仅仅是我们掌握的语言,更成为我们本身的一部分。举个例子。西餐中,沙拉是蔬菜水果+沙拉酱做成的,果蔬与沙拉酱是分离的。中餐用火炒制,油盐酱醋等调味品进入菜中,已无法分离。即便烧好后用水冲洗,味道也是冲不掉的,因为味道已经被菜吸收,二者融为一体。母语与我们的关系就似中餐,而后学习的语言与我们的关系就似未经烹调的西餐。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因为处于零到六岁的孩子,通过潜意识吸收周围环境给予的信息,环

境给他什么他吸收什么。不经筛选,不管好坏,通通被吸收,然后储存在潜意识中有待显化。

婴儿一开始听到的是一些没有意义的声音。正如你突然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他们说的话对你来说纯属声音,不具备任何意义。出生的婴儿也是如此,但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却懂得其中的含义了!这是从0-1的转变,transformation!但是,这些单纯的声音是怎样被赋予意义的呢?在国外曾经对5岁左右的孩子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其中一人用“现在进行时”

孩子讲一个故事,“There has a pig, his name is Timer. One day he goes to a park....”.讲完故事后,让孩子吧这个故事复述给另一个人,你猜发生了什么,这个五岁的小孩,用“一般过去时”

复述了这个故事!There had a pig, his name was Timer. One day he went to a park....”.孩子不仅在学习词汇,也在学习语法。这是一种怎样的大脑啊!对于成人来说纷繁复杂绞尽脑汁的语法,儿童们在每天的生活中毫不费力就掌握了!此时此刻你还会觉得孩子的大脑比成人的要低等(inferior)吗。

零到六岁是人类掌握语言的敏感性阶段(sensitive period)。赐予此阶段的儿童大脑对语言

的掌握能力是成人大脑所无法匹敌的。掌握语言对他们来说就是日常呼吸一样简单。在蒙特梭利幼儿园,除了英语外,还设置了每天的法语课学习二外法语。不少儿童在周末时间根据个人爱好,或文化背景(Chinese bore in Canada)学习“三外”中文。选择在六岁前进行语言的

学习,有效地利用了儿童在六岁前处于语言敏感阶段,以及幼儿独具的“吸收性心智”。过了六岁,“那股火就灭了,西式沙拉和烹调中餐,就不是选择的问题了。”

所以现在,要是那个朋友说起自己的外甥几岁,如果是六岁以下,我就会特别敏感,

“他现在有学二外吗?”

“嗯,好像没。”

“抓紧时间,他只剩两年了!”

蒙特梭利教育源于意大利,经历100年多的历史洗礼。其教育理念被世界各国接受和传承。如今,蒙氏学校在中国大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参差不齐。为什么选择蒙氏早教,根据自己的学习从教经验和理解,我认为:

“儿童是一个精神胚胎”,早教应该关注孩子早期的生理、心理和智力的综合发展。蒙氏教育尊重孩子成长的敏感期,如行动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探索敏感期,社交敏感期,数学心智等等,为孩子提供符合他们身心的教育,从而使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力得到全面的关照和发展。

蒙特梭利教授,认为孩子出生以后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在能力。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时间表,让孩子按照自身的、自然的发展规律来成长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如性格,自我认知等有决定

性的作用。正如中国的成语“拔苗助长”的方式最终是摧毁。而关照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特殊的学习进度与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统一的填鸭式教育,蒙特梭利早教尊重孩子自身发展的时间表,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步调一点一点地发展他自己。做好自己的,我就是最棒的!孩子的自信不是通过比较而来,而是对自己的努力成果的肯定。这不仅仅是孩子认知的发展,更是坚毅性格的塑建和独立人格的培养!孩子在六岁前的性格塑造和对自我的认知,将成为孩子将来认知自己和世界的一部分,其影响将伴随孩子一生。

提到到蒙台梭利的特色,环境是不可不提的一部分。蒙氏理念之一:零到六岁的儿童具备吸收性心智。这种心智使其不加筛选与评判地接受周围环境给予的一切。因此,儿童生活的环境给孩子带来了什么至关重要!儿童之家是孩子成长的乐园。一切儿童之家的设置,都是以孩子的角度为出发点。这个角度包括生理的角度和心理的角度。力求孩子能接触到的每一样的东西,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关照孩子心理和生理的良性成长的。教具领域覆盖生活技能,感官训练,语言,文化(科学,动植物,地理,音乐)和数学。每一个蒙特梭利教具的背后都蕴含这其教育的目的。通过独立的“工作周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延长孩子专注的时间,以及独立的人格。让孩子在快乐与内心的宁静中发展自我。在蒙氏教育中,教师的责任也比较特殊。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变成一个观察者。因为教育的理念之一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需要熟悉每一个孩子的喜好,学习特点,学习进度,学习障碍,因此才能制定属于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学习方案,让孩子在发展自我的路上最自然地,愉悦地前进着。孩子拥有无限的潜能,作为教师需要看见这样的潜能,然后为孩子扫除障碍。Go beyond! 102%!

蒙氏教育让孩子自然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我认为,优质的蒙氏教育给孩子的心理带来的最珍贵的礼物是:让孩子看见和相信自己的美好,用其创造未来的美好;给孩子的智力带来的最珍贵的礼物是:在对的时间,孩子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特殊的敏感期能力,培养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学习发自内心的兴趣。让孩子成为一生的学习者。

蒙氏教育来自西方,所以教育理念里无处不蕴含着西方人对于人性的认知。培养独立的人格,尊重人性,并不存在于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中。所以,传承真正的蒙台梭利教育精华,体会其中对于人性的尊重,需要时间和来自心灵的顿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共勉!

心理学家也一致同意,

教学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维持学生的高度兴趣,

和强烈、持续的注意力。

所以,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

藉由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

显而易见的,在旧式教育和一些比较为人所知的教育型态里,孩子不被视为真正的人,在他生命最初的几年中,孩子往往被迫去适应大人的社会,因此,完全背离了孩子的天性。在这些教育型式里,孩子只是一个“未来式”而非“正在进行式”;因此,在成为大人之前,孩子通常不会受到真正的重视。

然而,像所有的人类一样,孩子本身也有他独特的人格。孩子美妙、有尊严的创造力绝对不能被抹杀,孩子纯真敏感的心灵,更需要我们小心翼翼的照顾。我们不能只想着要保护孩子娇小柔弱的身体,不能只记得要喂孩子吃东西,要帮孩子洗澡,和帮孩子穿衣服。没有人可以光靠面包活下去,这句话用在童年生活上是再适合不过的了:物质在此阶段是最不重要的,而且,物质可能导致任何年龄的人堕落。受物质奴役的小孩和大人,都会深感自卑,尊严尽失。

成人所营造的社会环境并不适合孩子,因为孩子一向都被隔离在外,因此不了解大人的社会。由于孩子不知道该如何适应这个把他摒弃在外的社会环境,因此被送到学校里学习,可是学校最后却往往变成孩子的监牢。如今,我们清楚的理解到,使用过时教学方法的学校,对孩子成长上所会造成的严重影响:孩子受到的不只是身体上的创伤,道德上也受苦。教育上的基本问题,就出在直至今日,性格方面的教育仍遭忽视。

从其他方面来看,即使是在家庭里,我们也发现了同样的错误:每个人所想的都是孩子的将来要怎么样:没有人考虑到孩子的现在,而现在孩子要存活所需要的是如此之多。一般来说,现代的

家庭完全着重孩子生理的需求:而用来断定孩子健全发展的准则,也只是看看孩子吃的好不好、身上干不干净、穿得暖不暖和以及玩的地方空气是否新鲜等而已。

在帮助孩子健全发展的一切所需里,最常被人忽视的,就是人性的特质——即孩子精神上的需要。孩子内心的人始终隐而不见,孩子在我们面前表露出来的,只剩下他们为了极力维护自我所做出的负面行为反应,例如:哭泣、尖叫、不当的行为、害羞、不听话、说谎、自私和破坏东西等。如果我们认为这些自我防卫的方式,就是孩子的性格要素的话,那我们可就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一但我们犯下了这个错误,我们会接着认定,我们有责任用最严厉的方法,来改掉孩子的坏毛病,所谓严厉的方法通常就是体罚。但是孩子的这些负面反应,往往来自道德上的缺失,或者有时候是精神上的失调,这两者的后遗症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我们都知道,童年是人的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道德的饥饿或精神上的疾病,都会对人造成致命的影响,其严重性不下身体的挨饿受冻。由此可知,儿童教育着实是人类发展教育里最关键的一环;

正因为如此,我们肩上背负着重责大任,更必须小心谨慎地了解会泯灭孩子精神的原因,并融入孩子的世界。在大人数不清的规定教条下,孩子好像永远有犯不完的错。直到目前为止,我们也几乎习以为常的毫不留情的批评孩子所犯的错误。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扮演一个比以往温和很多的角色。诚如美国文豪爱默森阐述耶稣基督的讯息所言:”童年是永恒的救世主,反覆地回到堕落者的身边,祈求把他拉回天堂。”倘若我们能够醒悟到,儿童保育是多么必要与迫切,我们就能为了人类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没有一个孩子能在复杂的成人世界里过平常的生活。在大人不停的监督下,在大人从不间断的教训及独断的命令下,孩子的发展受到了干扰和阻碍。在这种情形之下,孩子在萌芽过程中所有充满生命的力量奄奄一息,孩子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赶快和每一件事及每一个人脱离关系,得到自由的解放。

所以说,我们必须停止在孩子生活中扮演看守员的角色,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准备一个尽可能不受大人监督,不会被大人的命令压的喘不过气来的环境。然而,这个环境越是要符合孩子的需要,我们当老师的角色也就越得加以限制。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的牢记住一个基本的原则——给孩子自由,并不表示一点都不管孩子,或是对孩子不闻不问。对于孩子将会遭遇到的所有困难,我们给孩子的帮助不应该只是被动的冷淡关怀:相反的,我们应该用细心和充满爱心的关注,来鼓励

孩子的自我发展。况且,帮孩子准备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也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因为我们必须创造的是一个新世界——一个童年世界。

一旦我们摆上孩子需要用的家具,我们马上可以看到孩子的活动有了出乎意料的转变。孩子做的每一件事瞬间都合乎我们的期望:他们非常和谐的相处在一起,也没有任何危险的意外发生,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对孩子来说,想活动的意愿要比想吃东西的意愿要强的多,我们之所以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目前不自然的环境中,缺乏让孩子活动的动力。如果我们能提供孩子一个适当的环境,我们将发现原本一个个嘟着嘴的小麻烦,一下子都变成活泼快乐的孩子。一向有房子破坏狂之称的孩子,变成非常小心爱护身边物品的守护者:原来吵闹乱跑;的小家伙,全都变成安静又守秩序的好孩子。因为如果缺少一个;适合孩子活动的外在环境,孩子旺盛的精力无处消耗。这时候孩子只好凭自己的直觉找可耗尽体力的事来做,藉此琢磨他的才能,

现今,我们对那些专门为增进孩子智力发展所设计的学习材料都很熟悉。市面上可以找到一些设计优美、颜色明亮的小家具,它们做得很轻巧,孩子能够轻易的移动,如果不小心冲撞到这些家具,小家具会跟着应声倒下。所以孩子也不太会受伤。另外,因为这些小家具的颜色非常淡雅,一但弄脏了,孩子一下子就可以看的出来,就知道该把它洗干净了,孩子也因此顺便学习到使用清洁剂和水的简便洗涤。孩子常常喜欢找一个他们最爱的地方,舒舒服服的待在那儿:而这些小家具因为重量很轻,任何突然的动作都会让它发出夸张的压挤声。渐渐的,孩子会比较注意自己身体的动作。一些玻璃或陶瓷做的小东西,也可以用来教导孩子:因为这些东西如果掉到地上破了,就再也没有了。而失去心爱东西的悲伤,就是孩子给最严厉的惩罚。

一个孩子失去了心爱的东西,会非常地难过。谁忍心眼见一个孩子在碎花瓶前涨红着脸、哭得曦哩哗啦,而不去安慰安慰他?但是此后孩子有机会再拿其它易碎物的时候,就会尽力小心谨慎的走。

给孩子布置有吸引力的环境

当孩子犯了小错误的时候,如果家长或老师能够在一旁安静的观察,不加介入的话,本身就会教会孩子。慢慢的,孩子会觉得他好像听见这些东西在跟他说话:“嗨!我是刚刚上好漆的茶几,小心哦,不要把我刮伤,也别把我弄脏了!”告诉他动作要小心。环境本身和物品的美感也可以唤起好动孩子的小心注意:因此,孩子用的每一样东西最好都能非常吸引他们。抹布最好准备很多不

同的颜色,刷子用颜色鲜艳的,肥皂也应该有很多有趣的形状。吸引孩子想要摸摸看的东西,孩子自然也想学会怎么用:孩子会被色彩鲜艳的抹布所吸引,然后知道抹布是用来擦桌子的。同样的道理,孩子也学会刷子是刷衣服用的,洗手的时候一定要用肥皂。如此一来,每个角落都有漂亮的东西吸引他,教他如何使用。老师也不必再整天盯着孩子:“卡尔,把你的衣服刷一刷?”或是:“约翰,把手洗一洗。”一个自动自发,自己绑鞋带、自己穿衣服、自己换衣服的孩子,从他的喜悦和成就感反映出了人性的尊严,而这是从独立自主得来的。

孩子的工作

孩子在工作时得到的快乐,让他们做每一件事都热情满溢。他们擦门把的时候,会花很长的时间,把门把擦得像镜子一般亮;即使是一些简单的工作,像是掸灰尘或是扫扫地,孩子都一样小心翼翼。显然,鼓舞孩子的并非工作的完成,而是工作可让他们运用潜藏的精力:孩子能花多久的时间专心在做一件事情上面完全取决于他们体内还有多少的精力。

反反覆覆的做同一件事情,不是孩子天生就喜欢的,但是在重复的当中,孩子熟能生巧。我们曾经看过一群非常小的孩子,他们会自己穿衣服、脱衣服,自己扣扣子,自己绑鞋带、打蝴蝶结,他们还会把碗筷排得非常整齐,甚至会帮忙洗杯子碗盘。孩子旺盛的精力,不只让他们学会做很多的事情,他们还会用这些精力,帮助其他还不太知道怎么做的孩子。我看过一个孩子帮另一个比较小的孩子穿上围兜,还帮他绑鞋带。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把汤打翻了,另一个大孩子立刻帮忙把地板擦干净。

孩子洗碗盘的时候,不光洗他自己的碗盘而已,他也会把其它的脏碗盘一起洗干净:当孩子帮忙摆碗筷的时候,他会把其他人的碗筷也都摆好。而且孩子并不觉得他帮其他人做事,就应该要得到奖励:对一个充满热心的孩子而言,替别人做事的本身就是奖励。有一天,一个小女孩神色忧郁的坐在摆了热汤的餐桌前,一句话也不说。原来是因为有人答应要让她帮忙摆碗筷的,可是却忘记了。小女孩失望得连汤也喝不下;她那受伤了的小小心灵,竟然让她连肚子饿了也无所谓。

如此一来,孩子外在的社会行为也得以发展:他十分清楚自己的目标,并能轻易达到。让孩子处在一个能够自己动手做的环境里,我们就给了孩子达成自己设定目标的自由。真正的学习兴趣绝对需要有很深厚的基础;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做事,目的在满足活动的驱动力和发展的需求。然而,要让他们的驱动力得到满足,必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孩子有时候会洗手洗好多次,其实不是因

为孩子的手真的很脏,只因为孩子的手就在他的身上,只要一看见自己的手,孩子就会联想到一些和手有关的行为一例如:把手弄湿,抹肥皂和用毛巾擦手。扫地、将花瓶换上新鲜的水、把小桌子排整齐、床单铺好、摆好晚餐要用的碗筷——这些都是可以劳动他肢体的合理活动。任何一个尝过家事劳累之苦,却又不能不做家事的人一定知道,看似简单的家事,其实得花上很多力气才能完成。尤其今天,人们大谈体操和身体运动的重要性:但是有一些运动一例如:做家事,虽然不是一般机械式的运动方式,但却是目的明确。

看到孩子那么乐意去做那些日常生活练习,所有来参观“儿童之家”的人都非常讶异:但这些日常生活练习并不是最重要的事,而只是一个起头,是孩子童年活动中最不重要的。

沉思和专心

思想家和科学家给人的印象是,他们常专注于沉思,以至于脱离现实。大家都知道牛顿思考到忘记吃饭的轶事,也听过阿基米德因为陷于数学计算的长考当中,连西拉克斯市被征服沦陷都未干扰到他,直到敌人来到面前,阿基米德才被吓一跳。这些趣闻轶事突显出一项人类性情当中,比沉思还要重要的特性——专心。各项伟大发明,除了科学家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与文化内涵以外,他们投注在工作上那种几乎与世隔绝的专心更为重要。

假如孩子的活动正好和他的内在需求相配合,孩子的表现会让我们知道他的发展所需。一般来说,孩子会想要尽量和身边周围的人一样,做相同的事情。但是孩子也有个别的内在需求,因为当孩子埋首在自己的工作中时,必须和周遭的一切人与事完全隔开来。我们在神奇又丰富的秘密世界中找到了亲密的孤独,这是无人可以帮我们感受到的。如果受到干扰,这个感觉就会破坏。我们从外在的世界解放出来后所形成的思想,必须仰赖内在精神的喂养,周围的环境没有办法影响到我们,只得让我们安心独处。

许多伟大、超群的人物都能够如此沉思人定,而这正是他们内在精神力量的来源。有些伟大的人物透过思想的力量,以静思和无比的慈悲,得到了感化众生的能力。还有一些人离群索居长时间以后,忽然觉得自己有义务来帮忙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大问题,这些人帮助自陷于仇恨、侵略的同胞,对于他们的缺点和毛病都以无比的耐心包容。此外我们也发现到,劳动和精神的专注之间,有着严密的关联。这句话乍听之下好像很矛盾,但是两者相依相赖,相辅相成。内在精神决定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能量,反过来说,日常生活也以一般性的劳动活络脑部的思考:体力的消耗会不

断经由精神的支持而得到补充。一个了解自己的人,对他的内在精神所需,会像他对吃饭、睡觉等生理所需的反应一样,尽量使其得到满足。忽视了精神需求,就像一个对饥饿、困倦毫无反应的身体一样危险。

呵护孩子的专注力

我们在孩子身上发现到,他们都有这种思考能力,这种发自内心的专注能力。因此,显然专注力并非超群脱俗或天赋秉异的人所独有的特质,而是一种普遍的人性特征,但是只有少部分的人能够在长大了之后还能保有。

如果我们重视孩子令人刮目相看的专注力的话,就不能只讨论我们认为有用的工作。有的东西虽然看起来一点用处也没有,可是孩子马上就被它吸引住。孩子会被它迷住,用他可以想到的各种方法来操弄。通常孩子操弄的方式可能不太有条理:他往往会把刚刚才开始玩的东西弄乱,然后又开始重新玩起来。孩子会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同样的玩法,虽然我们看孩子好像玩得不是特别起劲,但实际上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极为特别的现象。当我第一次发觉到这个现象的时候,我惊呆了,刹那间无数的心理学理论,在我的眼前崩解了。我甚至问我自己这是真的吗?呈现在我面前的这个奇特的事实,这个全新、神奇的奥秘,真的发生了吗?因为人们一直相信——连我自己也这么认为——孩子没有办法长时间的专注在一件事情上面。但是,在我面前的一个四岁小女孩,正非常专心的,试着把一个个不同大小的圆柱体放进凹洞里。她小心谨慎的把一个一个的圆柱体放进去,等到全部的圆柱体都放进凹洞里了以后,小女孩把所有的圆柱体全倒出来,然后再把这些圆柱体一块一块的放进去,不断这样,好像玩不腻似的一玩再玩。我在旁边开始念故事给其他孩子听。当小女孩重复玩了十四遍以上之后,我坐到钢琴前,并邀请孩子一起来唱歌。可是小女孩一动也不动的继续玩她的圆柱体,她甚至连抬头看一下也没有,完全忘掉了周遭发生的事。突然之间,小女孩的手停了下来,她从地上站起来,微笑而且很满足的样子,她的眼睛闪闪发亮。小女孩看起来很高兴,平和且带着微笑,好像早晨醒来看到和煦太阳的孩子。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之后观察到好几次相同的行为。当孩子完成了一项非常有趣的工作以后,他们总显得平静而且十分愉快。孩子的灵魂深处像是开了一条大道似的,这条大道引发出孩子所有的潜能,把孩子好的那一面呈现出来。孩子对每个人都十分友善,乐意助人,且时时表示亲善。然后,其中的一个孩子会悄悄的走到老师身边,小声对老师说:”我是一个好孩子哦!”就好像要人相信一个天大的秘密似的。

孩子的拯救——专注工作

这样的观察早已受到很多学者的正面肯定,但是对我来说却特别的有用。因为我把在孩子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当成法则来看,因此我能够完全解开教育的问题。我清楚的了解,秩序观念和性格、智能和情绪的发展,都必来自这个被遮蔽的源头。所以,我开始找一些能让孩子专心的试验物品,然后又用心的布置了一个能够帮助孩子专注的最佳外在环境。这就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滥觞。

所有的教育方法都秉持着一个同样的教育方针:学会去抓住学生珍贵的专注时刻,以便利用在读、写、说故事上,之后再更进一步应用于文法、算数、外语等科目。此外,心理学家也一致同意,教学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维持学生的高度兴趣,和强烈、持续的注意力。所以,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藉由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可能这么做吗?答案不但是可能,而且还是必要的。为了培养专注力,孩子的注意力一定要慢慢的被挑起。一开始的时候,最好选择容易辨认,而且吸引孩子感官的东西,例如:各类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圆柱体,发出明显不同声音的乐器或教具、用触觉可以区辨的粗糙表面。之后,我们再教孩子字母、写字、阅读、文法、设计、比较复杂的数学,历史和科学。孩子的知识便是如此递增累积。

因此,新任老师的工作是相当微妙而困难的。孩子能够找到自我学习和自我精进的方向,或者遭到阻碍,都取决于老师。面对一个刚上任的老师,最难让他理解的,就是为什么他必须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克制自己,避免指导孩子,即使是在开始的时候也不能教他们;一个老师一定要明白,他绝对不能影响到孩子的型塑和自律,老师应该要对孩子的潜力有信心。当然,老师往往会忍不住去教孩子,去纠正孩子或是鼓励孩子,不由得在孩子面前显示出老师丰富的经验和文化教养:但是,最终老师还是得抑制虚荣的心态,否则将无法达到教育的成效。

一个对教育不得要领的老师,必须以勤来补拙。他必须有计划的替孩子安排一个适当的环境,准备一些具有明确目标的教具,并且小心的引导孩子学习日常生活的实际工作。我们对老师的期望是能够分辨得出来,哪个孩子选对了方向,哪一个孩子却做错了,而且必须冷静沉着,随时守候在旁,必要时才能适时给孩子琼和信心。

身为一个老师,必须为全人类的福祉奉献。必须像献身给炉火的女神vestal那般,保护别人点燃的小火花,不让它受到半点污染:老师必须将自己献身给孩子纯洁的内在心灵火花。如果孩子的心灵火花被忽略了,很可能就熄了,永远没有办法再点燃。

发现内在需求,满足内在需求,为爱子孩的成长扫除障碍。

原文地址:“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之“生命自然发展”作者:蒙特梭利早教专业

生命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看看那土里冒出的新芽,瞧瞧那“唉!衣服又太小了”的宝宝,你都可以确实地发现,生命它不曾滞止。

爷爷不是一生下来,就白了胡子,你也不是一生下来就长得这么高,都必须经过由幼小到成年的连续过程,才有现在的自己。但是只要问:是什么力量让我们长大的?恐怕没有人能够说个所以然。其实,生命它自然而然地发展,看上去很像极为随意,实际上,却充满着秩序和规律(一定由小到大,由简而繁),在一定的自然法则下,万物生生不息!

生命的自然发展

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就注意到了生命“自然发展”的事实,她发现人的“完成”,实际上是经由自己的不断活动来达成的。比如“母鸡孵蛋”,母鸡生下鸡蛋之后,它能做的,也只是供给蛋的温暖,至于蛋壳里的“胚胎”如何变成小鸡,就得靠蛋壳内的“生命”自己去一步步地完成,老母鸡无论如何着急,也控制不了蛋壳里的小生命。

蒙特梭利更追根究底地往上找寻生命体自我活动的根据,她发现,儿童在出生以前,就具有了发展的预定计划,由于这个计划从生命的一开始就已存在,正如鸡蛋会变成鸡,人的受精卵会开展成胎,变成人,所以她称未出生之前,便具有这种“开展功能”的儿童,为“精神和肉体胚体”。“胚体”在卵受精的那一时刻,就含有了“未来成为人”的这一大自然的“预定计划”,于是“预定计划”也按着大自然订下的步骤,产生了自我实现的活动;不断地自我活动,完成了伟大的生命。

预定计划在过程中显现

比如说,一枝黑黑小小的苹果树苗,你当然知道它有一天会长成树,开花结果。但是第一步,你必须把它种在土里,经过了抽芽,发枝,长叶,到最后一个个美味的苹果才会真正出现。我们拿这个例子与前面所说的对比一下:

▲种苗(含有未来成

▲受精卵(含有未来成为果树的“预定计划” 人的“预定计划”

↓ ↓

抽芽、发枝、成树…… 成胎、婴儿、儿童…

结果(达到计划)成人(达到计划)请注意中间“→”的那几段,是表示必经的过程(自我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预定计划”,必须借着自然力量所推展的过程,来显现计划是什么?来达到计划的目的;缺少了必经的过程,就显现不出这个自然的预定计划来了(例如婴儿一生下来,假使不经由发展过程,如何能变成大人?他不可能今天是婴儿,明天就变成大人了)。这个过程绝非跳跃式的前进,它是按部就班,脚尖脚踵地一一发展下来。

这种自然发展的过程,也是万物长成的自然规律,哪怕是蚊虫,白天生出来,经过两个晚上就死亡,“三天”对这虫子来说就是一辈子,在这短短的三天中,它仍得经历从生到死,由幼至长的成长历程呀!

儿童的内在需要

“计划”靠着“过程”来达成,那过程又靠着什么来推动?答案是“内在需要”。

幼儿在心理与生理上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所以儿童成长阶段的进程也会各自不同;然而相同的是:为了使身心成长,从胚胎个体开始,会有很多的内在而非外显的需要出现,“内在需要”会导致“个体”主动地去寻寻觅觅,找它要的“东西”,以满足迅速成长的目标(例如刚出生的婴儿肚子饿了,他会闭着眼睛找,用嗅觉找奶香,用嘴唇去找奶头,解决饿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大人不注意到这个事实,不能明白孩子会因“因在需求”而驱使他“主动活动”,反而认为孩子只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需要大人填塞,就会出现养育上的“差错”了!孩子需要大人的“援手”,但不需要填塞;需要大人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内在需求”,帮他好好地长大成人。

所以就“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人能做的,是提供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任由孩子在其中去自由地选择,不受干扰地满足他的内在需要,使生命能够自然地发展,一步一步建构成一个完美的大人。

父母不是所谓的“真正的关键“,而是所有关键环节中的一节。由于父母是孩子成长环境的一部分,因此,把孩子送进蒙氏学校的家长需要理解蒙式教育对孩子的期望,即这样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当父母理解这一点时,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特性进行强化,或至少不是无意识地“磨灭”。家长的配合是孩子取得良好教育成果的链子上不可缺的一环。原文地址:蒙特梭利教育十大特点作者:蒙特梭利早教专业

蒙特梭利教育法有别于传统的幼儿教育。蒙特梭利所倡导的理念是“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具体地说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

蒙特梭利教育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

蒙特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依循内在的自我需要,适时适性地主动去接触、研究,在启导员的启发及引导下能自己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智慧。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喜好倾向的各个敏感期。蒙特梭利强调掌握儿童各种不同时期的“敏感期”,给予适时适性的引导,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动头脑、有智慧。同时对儿童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儿童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儿童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协助儿童走向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儿童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

按照蒙特梭利的敏感期学说和生命自然发展理论,儿童的成长过程有一个“预定计划”,到了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成长特点。因此,教育者必须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7.混龄式教学:

混龄教学是蒙氏教学与传统教学一个很大的区别所在,一般把2~6岁的幼儿按一定比例编入到同一个班组里,并且随着教学进度,最大年龄段的儿童升入小学,最小年龄段的儿童再补充进来。如此循环下去。

混龄编班与教学的目的是大教小,小学大,可以培养孩子社会伦理的好习性,也能从彼此的差异中,学习互相欣赏、包容,并和谐相处。

8.以丰富的教具提供给孩子“工作”: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蒙特梭利教具达数百种,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儿童工作的材料。儿童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蒙特梭利曾说过,有一种治疗方式可以治疗人的各种偏差行为,那就是“工作”。某些我们看似无意义的活动,对孩子而言,却是满足他们内在需要,建立人格的开始。而人类的“工作”,正是社会文明世界进步的原动力。

9.屏除奖惩制度:

奖惩是利用外在控制的方式抑制孩子的行为,对孩子而言,奖惩不但无用,反倒摧残了此时期孩子萌芽的自尊心,不但无法协助孩子改善自己的行为,更会误导孩子的价值观。因此,蒙氏教育采取尊重儿童的方式,培养儿童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采取尊重儿童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儿童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儿童内在的心智成长。

重点: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

孩子的教育,并不只限于学校一隅,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在蒙特梭利的亲子教学中,家长不仅可以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还可以和宝宝一起上课,在课程中增进亲子感情。

儿童之家:

风靡欧美时尚课程,彻底颠覆传统育儿课程,开启宝宝自我成长之路

"儿童之家" :一个供给孩子发展机会的"环境,她是"公寓中的学校"不仅具有家的内涵(成员的彼此关爱,辅助,环境中的一切设备也都符合儿童的需要和尺寸),更是开发幼儿潜能的场所."家"里的大人门必须经常致力于宝宝观察,引导和环境的改造,使他们适合儿童的各项发展。

“爱上”生活----日常生活教育

日常生活区域是第一个最可能吸引3 岁左右孩子的区域。

架子上摆放的都是蒙台梭利独有的教具:

带有碗、勺子或钳子的托盘,装水的水罐,擦鞋工具和一只小鞋,剖光剂和银碗,

水果、蔬菜和去皮刀,各种不同扣件的布框......

每一个教具都放在一个单独的托盘中便于孩子们取放。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厨房样式的矮水槽。

在这个课程区域中,年幼的孩子们会学到简单的自我照料能力。

因为这个课程复制了孩子们可以看到妈妈们每天在家的工作,

孩子们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希望做“妈妈做的事情”,

我们已经可以从中看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自己渴望学习获取所需信息的愿望,而非成人强加给他们的。

因为他们从事着自己希望掌握的活动,

所以他们培养并不断发展自己的专注力,

这是蒙台梭利教育所独具的特色。

专注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中注意的心理品质,

并有助于延长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在学习过程中,

孩子们会逐渐地对自己的能力变得更有信心掌握年长孩子们所能解决的更为复杂的课程,包括数学、语言、科学和地理等。但在目前,孩子们需要掌握如何自己系纽扣、用勺子、倒水、舀汤、以及自己钳取食物自给自足。

这些工作都能加强其注意力、延长注意力集中时间、对细节的注意以及掌握一些小的动作技巧。

通过实践生活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起独立和自尊感。

同时日常生活课程也是学习传统科目课程的基础。

学习的顺序和教室中秩序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数学。

课程在架子上以左到右的顺序摆放可以让儿童意识到世界是按照从左到右顺序排列,从而可为其培养阅读能力提供一个逻辑基础。

此外,通过在多项课程内容的练习,

还可以培养出孩子们精细动作能力的培养这对于书写能力的发展至关的重要。

“精彩”感官---感官教育

感官课程同样是蒙台梭利独有的课程。

孩子具有活泼的心灵,运用五官来观察世界,

籍由活动孩子建构自我的意识力,在科学化的感官教具中,

帮助孩子敏锐且完美他们的感官知觉,

并能有秩序且具准确性地更深入探索环境。

感官是孩子与环境接触的桥梁,

透过感官所接收的讯息,

与实际生活联络,培养孩子的分辨及欣赏能力,

不但懂得如何分类及分析他们已拥有的丰富生活影像,

并透过经验的累积理解生活中的印象,

并增进了孩子的观察能力,

他们在学习判断和理解力上做准备。

感官教具引导孩子从具体到抽象,

从简单到复杂,其科学性的强调单一特质,

帮助孩子内在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简单的物理性质上,

加深孩子的大小、形状、颜色、轻重、序列和对应的印象,

待孩子建立观念后,再给予名称,而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上,

打开了一扇语言之门。

感官教育中的视觉教具训练了孩子利用视觉辨别之外,

也让孩子学习到数概念,为数学教育预备。

听觉教育测验孩子听觉的敏锐度,对将来进一步学习音乐做好准备。

触觉教具用双手去触摸,感觉变得更为敏锐,同时为与语文书写做简介的准备......

感官教具提供给孩子一把探索世界的钥匙,透过首脑并用,

使学习成为一种亲自动手的具体经营,而非抽象学习的观察者。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热切的吸收新知。其充分多样化并有秩序的感官生活学习中,

为孩子将来更高层次知识生活做准备,

而透过操作教具呈现的协调及精致,更为孩子奠下美的赏识力基础。

“玩转”数学---数学教育

蒙台梭利数学的教具采取了与日常生活和感官教育相同的模式。

蒙台梭利数学强调动手练习,要求使用有形的物品帮助学习,

致力于培养孩子们小动作的动手能力。

大多数教具都为更高阶段的数学理论打下基础。

蒙台梭利数学课程涵盖了从算术、几何、代数、三角法和微积分在内的所有范围的内容,设计的教具都是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数字和数量之间的相互关联。

通过这些教具的练习,

孩子们会学习感受到加、减、乘、除、平方、立方、甚至诸如点、线、面和立体等的几何概念。

“快乐”探索----文化科学教育

儿童的心智能够在远比一般所认识的年龄更早的时候学习文化,

而他吸取知识的方式是经由某些带有动作的活动引起的,

提供他一些地理、动植物、科学等活动,

孩子知道得越多,就看的越深入,也因此走的更远。

要探索就必须充满智能方面的兴趣,而这些就是我们要带给儿童的。

蒙特梭利的文化教育是从整个宇宙的观点开始的,认识整个地球开始,

再逐渐认识各大洲、所属的洲,最后才认识自己的国家,

建构孩子对整体世界观的概念基础,

了解到各族群的差异,进而能欣赏与接纳不同文化,成为世界村的公民。

......

我们所有环境及社会如同种子般,

散播在幼儿情感的沃土中,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受的生命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惊奇与仁慈的接纳,

人类的生命亦因幼儿对于自己文化的完全吸收,

而延续了我们历史演化的文明与和平。

人生心理成长的八个阶段

人生心理成长的八个阶段 【1】婴儿期(从出生到一岁半):主要任务是建立信任 这一阶段的婴儿是用口部来接触社会的。此外还通过双眼、触觉去接受外界的刺激。如果母亲对婴儿给予爱抚和有规律的照顾,婴儿将产生信任感;反之,如果母亲的爱抚和照料有缺陷、反复无常,婴儿就会产生不信任感。 埃里克森说,如果婴儿发展的信任感居多,就达到了他的第一项社会成就。这是他不会因母亲离开而焦虑和哭闹,因为婴儿内心已发展出即使母亲离开了视线,如果自己需要母亲,她自会到场。这种恒定的、连续的、一致的体验使婴儿有了自我统一性(或自我统合ego identity)的最初感觉。 在这一阶段,婴儿产生信任感也产生不信任感,如果信任感比率居多时,就成功地解决了发展危机。埃里克森认为,一定比率的不信任感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但是信任感应当超过不信任感。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其他发展阶段。成功地解决了发展危机,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的品质。这种儿童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而如果不成功地解决发展危机,则在人格中形成恐惧的特质。 【2】幼儿期(一岁半至三岁左右):主要任务是自主独立 这一时期的儿童反复用‘我’、‘我的’和‘不’等词来表示自己的自主性。但父母则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为所欲为,而要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训练他们,控制他们的行为。埃里克森把这一阶段的危机说为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的冲突。自主性意味着一个人能按着自己的意愿行事的能力(virtue of will)。羞怯和疑虑则来自社会的期盼和压力。如果父母训练过严和不公正的提罚就会使儿童产生羞怯和疑虑。如果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的危机得到成功地解决,在儿童的人格中就形成意志品质。相反,则在人格中形成自我怀疑(self-doubt)。 【3】儿童期(三岁到六岁):主动性vs. 愧疚(喜欢探索、好奇心强、富创造力、外性游戏)这一阶段的儿童表现出制订计划,订立目标,并积极保持以达到目标。他们对性别有特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阶段的发展危机为主动性对罪疚感(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他们便会获得创新精神。如果父母嘲笑或挖苦儿童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儿童会丧失自信心。当他们回想起自己被父母讥笑的行为时,就容易产生罪疚感,因而只能过着别人为其安排好的狭隘的生活圈子中。 如果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发展了较多的主动性或进取精神,就会在人格中形成目的的品质(virtue of purpose);反之,则在人格中形成无价值感(unworthiness)。 【4】学龄期(六岁至十二岁):勤奋vs. 自卑

《孩子心智成长的5个阶段》培训总结

《孩子心智成长的5个阶段》培训总结 第一阶段0-1岁 (一)孩子的需要或行为(0-1岁) 1)肚饿——被喂食物; 2)受惊——被拥抱; 3)哭泣——被拥抱; 4)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及家长多么需要他。 (二)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0-1岁) 1)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2)性格开朗。 (三)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0-1岁) 异乎寻常的极度害怕被遗弃。 (四)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个性/特征(0-1岁) 1)表现一种出异乎寻常的极度害怕被抛弃的表现; 2)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3)需要别人照顾; 4)不能深信任何人。 (五)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0-1岁) 1)极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 2)展示偏执狂的倾向,如暴饮暴食; 3)过分需要别人夸奖。 (六)其他补充(0-1岁) 1)关于孩子爱吃/咬东西:0-1岁是孩子的敏感期,他会通过嘴巴感受,抓到什么东西就放嘴 里;如果这阶段怕他脏不让他啃,他就会啃手指头等;所以应该尽可能让它尝各种东西, 保证东西是干净的就可以。

2)关于妈妈与孩子的分离:3岁以前妈妈不要和孩子分开,3岁前是孩子重要的安全感建立时 期,也是孩子人格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孩子认的是血缘关系,这种关系爷爷奶奶给不了。 3)关于如何补偿安全感:如果已经过了这个阶段想给孩子增加安全感,可尝试以下行为: 很慢地在孩子背后画8字形,正8反8 不重要,速度越慢越好,不需要刻意为之,在氛围舒适且不经意的时候就给他画——安全感从背部下手,常常给孩子做按摩,补他小时候缺 的安全感。 第二阶段2-3岁 (一)孩子的需要或行为(2-3岁)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二)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2-3岁) 如果有家长支持及受到尊重的对待,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及觉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三)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2-3岁) 1)经常觉得自卑、无庸及不可爱; 2)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3)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四)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2-3岁) 1)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 2)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 3)害怕有新的经验(不敢做任何新的尝试); 4)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五)其他补充(2-3岁) 1)关于爬行:2岁开始的孩子会通过手脚学习,让他爬,爬的过程会增强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如果小时候没有爬够,以后注意力难集中。 2)关于摔倒:小孩子摔倒了磕碰了,有些大人会打桌子、打地等,这会给孩子造成“都是别 人要害我”的感觉,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不要大叫,大叫会让孩子觉得摔倒是一件很

企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企业成长三个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企业成长的第一个周期至少可以分为“初创期、学习调整期、快速发展期、相对稳定期”。 ?初创期 o基本目标:尽快实现盈亏平衡、争取正的现金流。 o主要任务: ?是千方百计活下来,不要被市场所“消灭”; ?是千方百计合法积累资金; ?是选择一个适合新创阶段的企业管理体制; ?是培育某些方面的资源优势; ?是发现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o需要特别注意:创业者要有意志力;周期性评估企业的财务能力; 尽可能与他人结盟。 ?学习调整期 o主要目标:建立快速发展的基础。 o主要任务: ?选择和培育主导业务; ?围绕主导业务,选择适当商业方式,维持正的现金流; ?围绕主导业务,强化企业在某些方面的资源优势; ?围绕主导业务,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 ?围绕主导业务,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快速发展期 o基本目标:抓住机遇、寻找突破口、快速发展。 o主要任务: ?发现并抓住新的商业机会; ?再次明确、准确定位; ?充分发挥前一阶段培育的资源优势和核心能力,努力成为所 定位市场领域的“小霸王”。 ?相对稳定期 o基本目标:稳健经营、持续发展。 o主要任务: ?实施差别化战略; ?实施基于价值链的管理; ?努力成为行业市场上某一方面的主导者。 ?企业成长第一周期三个拐点如下图所示:

三个拐点到来的标志 o拐点一标志:经过“初创期”的磨练,新创企业已有了较为稳定的正的现金流,但企业组织或经营模式还不适应市场要求。 o拐点二标志:经过“学习调整期”,新创企业已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着较为稳定的正的现金流,核心团队与企业体制已趋于稳定,掌握 了快速增长需要的资源,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能力,且发现了新的市 场机会。 o拐点三标志: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企业的资源优 势已发挥到极限,且近期没有发现新的更好的市场机会。

项目团队建设的五个阶段

项目团队建设的五个阶段 每个团队都会经历团队建设的这五个阶段。首先谈谈团队建设的背景。最初的团队成长四阶段理论是由Bruce Wayne Tuckman于1965年建立并发表的。他的“Tuckman阶段”理论建立在对团队动态的研究上。他相信(今天已普遍公认)一个团队若要成长到能有效合作并产出高质量成果,这些阶段是必经的。在1977年,Tuckman与Mary Ann Jensen一道,将“解散”作为第五个阶段。解散阶段是团队完成项目的阶段。成员们不久就将加入其它团队继续工作。对一个高效的团队而言,当项目结束,配合默契的团队成员们即将各奔前程时,难免让人伤感。 五个阶段如下所述: 第一阶段:形成 第二阶段:震荡 第三阶段:规范 第四阶段:成熟 第五阶段:解散 本文介绍每个阶段的背景,并以一个经历这五个阶段的团队为例。 阶段一:形成 当团队成员第一次碰面时形成阶段就开始了。在初次会面中,团队成员相互认识。他们开始交流各自的背景,兴趣和经验,形成了对彼此的第一印象。他们开始了解团队即将着手的工作,讨论项目的目标并开始思考各自在项目中的角色。他们还没有开始正式的项目工作。他们正有效地“相互感知”,正在寻找合作的方式。在团队成长的这个最初阶段,团队领导对项目的团队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对项目提供明确的方向是很重要的。团队领导必须确保所有成员都参与决定团队角色和责任,同时必须与团队一道努力,帮助他们建立合作的方式(“团队规范”)。团队依赖于团队领导的指导。 阶段二:震荡 当团队开始一起工作时,他们就进入了“震荡”阶段。这个阶段是无法避免的;每个团队- 尤其是过去从未合作过的新团队- 都会经历团队建设的这一个过程。在这个阶段,团队成员为了地位,为了让自己的意见得到采纳而互相竞争。在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上,他们都有不同的意见- 这些都会在团队内部造成冲突。在团队领导的带领下,他们在经历这一阶段时会学会如何共同解决问题,既能独立地又能与团队一道发挥作用,并能找到各自在团队中的角色和应担负的责任。对不喜欢冲突的团队成员而言,这是一个难熬的阶段。 团队领导需要这个阶段中熟练地推动团队进步- 确保团队成员学会互相倾听并尊重差异和不同的想法。 阶段三:规范 当团队进入“规范”阶段,他们就开始作为整体更高效地工作。他们不再专注于个人目标,而是专注于建立一种合作的方式(过程和程序)。他们尊重彼此的意见,意识到了差异的重要性。他们开始了解团队中差异的价值。像一支团队一样工作变成一件很自然的事。在这个阶段,团队已经就如何一起工作,如何分享信息和解决团队矛盾,以及使用何种工具和流程来完成工作方面都达成了一致意见。团队成员开始相互信任,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或向他人

人类成长的四个阶段

Dr. Montessori 认为,要了解一个领域的知识必须先从大局着手。先对整体全貌有一个了解,再深入其中的细节。就像建房子,整体的构架建好了,不仅对枝节构建是一个指引,更重要的是知道最后结果的方向。带有目的性地学习,才会让结果事半功倍(怎么越写越像毛概了——。。。)。所以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人类成长的四阶段吧! 人类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人类的发展是一系列的重生”暗示着在四个阶段中,人经历着生理与心理的巨大变化。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六岁,称为幼儿期(Infancy);第二阶段从六岁到12岁,称为孩童期(Childhood);第三阶段从12岁到18岁,称为青春期(Adolescence);第四阶段从18岁到24岁,称为成年期(Manturity)。 人类发展的第一时期,也就是从出生到六岁这六年,处于此阶段的幼儿被蒙台梭利教授喻为“精神胚胎”。处于零到六岁的孩子处于敏感性时期(sensitive period),对“秩序”“语言”“感官觉知”“数学”及“礼貌”会产生特殊的反应与接纳能力。比如语言,一个六岁之前的孩子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三门甚至三门以上的语言。第一阶段又可分两个时期,从出生到三岁以及从三岁到六岁。从出生到三岁的婴孩拥有成人截然不同的,或无法匹及的大脑。并且此时,婴儿对成人给予的刺激物较不为敏感,因此成人无法对这种大脑进行直接的影响。蒙台梭利教授认为,“没有一所学校是为处于此阶段的儿童而建立的”。第一时期的第二小阶段是从三岁到六岁,此阶段的幼儿心理状态比较稳定,但是“personality” 经历着巨大变化。试着比较一个人出生时的状态和六岁时的状态,也就是在零岁,孩子的大脑处于一无所知的“零的起点”,到了拥有可以进入小学学习各类知识的智力。不难看出,在这六年间,一个孩子其实已经悄悄地经历着怎样的变化!此时此刻,你是否疑问,这些转变(transformation)是如何产生的呢?后章节将详细探讨造物主赐予婴孩的神秘礼物---“吸收性心智”。 第二阶段,从六岁到12岁。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较为稳定是处于第二时期的儿童较为显著的特征。此阶段的孩子身体开始强壮,不像第一阶段是那么柔弱。在生理方面,换乳牙,身高长高是较为明显的生理变化。(特别提醒妈妈们在孩子换牙时要多多用心,因为家弟就因为一不留神,最后一颗小牙歪掉了~~)在心理方面,道德与社会公正(moral and social justice)开始建树。喜欢抽象与推理事物,想象力强。好奇心强,how?Why? (温馨提示:带孩子一起探索,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答案而不是直接给答案会让孩子更加有求知欲哦~)开始走出家庭与班级的活动圈,喜欢去更多未知的地方探索。(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动物园里,看到最多的就是出于6到12岁的孩子吧~)多带孩子走出去,好好喂饱他们的好奇心吧!

浅谈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浅谈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国经济日益发展,市场形式也变得更加严峻。面对如此现状,企业如履薄冰,如果能够应对市场风云、抓住用户痛点则能在同行中占有话语权,一旦管理稍有不善,就会陷入泥潭。所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纵观中国企业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初创期 初创期,基本就有22%的企业面临破产。这个阶段,企业的目标就是生存,像公司管理,流程、制度建设这些外在的东西,都不是很现实。当然企业的培训应该主要以业务和销售为主,重点就是要保证企业的生存。 二、成长期 在经历过原始积累的生存努力之后,很多企业都会慢慢找到属于它的生存方式、业务模式、盈利模式、财务管理等,这些是一个公司运转的基础。这个阶段人员也开始增长得很快。企业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企业进入到初步规范化管理,但是很多管理的决策还需要老板的参与,经营权和所有权没有分开,将会碰到管理危机。另一个问题就是,老板的战略很好,但是员工的能力却跟不在。 要想变成一个很强的团队,管理者就要学会发现员工的特长,让其在适合的岗位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同时一个企业真正唯一的持久的生命力就是你比你的竞争对手快多少,你是不是一个更新换代、新陈代谢非常快的学习型组织。

所以,当企业进入快速上升期之后,面临最大挑战是企业人的问题。如何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如何找到正确的人来做正确的事情,如何提高人的积极性,如何提高领导自身的修养,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不要亲自主刀,而是指导、培养一批人,即使创业者不在的时候也依然能把企业做好。 那这个时候外部的培训是最好的方法,这个阶段的培训以管理类培训(包括通用能力、变革管理等)和全员培训为主。 三、稳定期: 基业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这个阶段就是企业需要找到一个蓝海,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在这个阶段企业就需要建立自己完善的培训体系。 四、衰退期/持续发展: 上边的规范化过程曾经提到管理的科学规范化会影响个人的创造性,而这个阶段要就是要解决规范与创造并存的问题。这是把企业管理的粗放转变为精益化过程,包括:组织的流程化运作、精益化制造、文化型组织、自主化组织、核心竞争力、扁平化组织等、知识管理等。 企业从创业初期到基业长青大体就分为这四个阶段,市场的大形势无法改变,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学会适应市场变幻的同时,找准企业的发展方向,将内部的管理形成一道有力的防线。从而确保企业的基业长青。

团队发展的五个阶段理论

团队发展的五个阶段理论 现下,团队建设的问题已是一个被无数人研究过的问题。有关团队建设的阶段,著名管理学家布鲁斯·塔克曼有关团队发展的五个阶段的观点被有人奉为规范的团队建设 的五个阶段理论。现小编与您分享如下。 这五个阶段分别为:组建期、激荡期、规范期、执行期和休整期。布鲁斯·塔克曼认为这五个阶段是所有团队建设所必须的、不可逾越的,团队在成长、迎接挑战、处理问题、发现方案、规划、处置结果等一系列经历过程中必然要经过上述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建期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加入新团队的经历和感受。激动、困惑、矜持、观望是团队形成期成员的主要特点。组建期的团队缺乏清晰的工作目标,工作职责与标准不明确,缺乏顺畅的工作流程,成员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个人的角色定位不明确,部分成员还可能表现出不稳定、忧虑等特征。 组建期的主要工作是明确方向、确定职责、制定规范与

标准、进行员工培训。团队负责人一定要向团队说明工作目标、工作范围、质量标准及进度计划,并根据工作目标要求对团队成员进行技能和知识培训。团队负责人要让成员参与探讨工作计划,主动和他们进行平等而真诚的交流,消除团队成员的困惑与忧虑,确保团队成员之间建立起一种互信的工作关系,设想出成功的美好前景并达成共识,以激励团队成员。 第二阶段:激荡期 团队经过组建阶段以后,团队获得发展信心,但同时也形成了各种观念激励竞争、碰撞的局面,出现人际冲突与分化。团队成员面对其他成员的观点、见解,更想要展现个人性格特征,对于团队目标、期望、角色以及责任的不满和挫折感被表露出来。团队成员间、团队和环境间、新旧观念间会出现矛盾,甚至负责人的权威都面临挑战,团队组建初期确立的原则受到冲击与挑战。作为团队负责人应具有解决冲突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动荡期首要的是如何安抚人心。首先要认识并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比方说某一派或某一个人力量绝对强大,那么作为领导者要适时的化解这些权威和权利,绝对不允许以一个人的权利打压其他人的贡献。同时要鼓励团队成员就有争议的问

高中生成长的三个心理阶段

高中生成长的三个心理阶段 教育话题 12-11 19:26 高中三年,可以分别用懵懂轻狂,些许彷徨,矢志远航来概括,但是我最为看重的是高二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是孩子们思考最多的时候,无论从知识还是心理上都是为将要到来的高三做铺垫的时候,铺垫的好则一马平川,铺垫的不好,则一路坎坷。 一、高一的懵懂轻狂 刚刚中考完的孩子们还没来得及玩得尽兴,就在瞬之间来到了高中。夏天还没过完,就发现自己已然是高中生了。 进入高中就会发现校园比初中的要大,同学更是汇聚四面八方,可谓是群山龙虎斗啊! 在孩子们看来,高中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可是也会在不经意间听到“高考”这样的词汇,但是掐手指一算,三年,还远得很!总会有一种事不关己的感觉! 除了新鲜以外,在学习上也有变化,感觉知识比以前难了,第一次月考或者期中考试就证明了之一点,知识的庞杂、难度加大都是他们所要面对的,初中再怎么优秀都已成为过去,正所谓好汉不提当年勇!所以亲爱的孩子们也知道:“这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再一次从同一起跑线出发。”所以孩子们还是会尽力追赶课程的,也赶得上,因为高一的东西并不难,他们这样做完全是不想自己丢面子,因为成绩不好真是面子的事,并且他们看得也很重! 但是学习还并没有占据了他们全部的生活,他们也不愿意这样,虽然家长、学校、老师会偶尔像小鸡啄米一样在耳边叽叽喳喳的说教个不停,但是他们还是该玩的就玩,全然不顾!

因为在他们看来,高考是在三年后,而不是三天后,他们犯不上现在就为高考而发愁。大有一种我的快乐我做主的感觉,对于感情这回事他们是有感觉的,但是还不太清楚,加上学校在这方面管得很严,所以犯不着太岁头上动土。 但是,未雨绸缪也不是不可,正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 所以家长会发现,高一的孩子还是相当活跃的,这完全是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以及身体激素的作用。 二、高二的些许彷徨 高二第一件事是分文理科,所以瞬间自己就可高考搭上了边,而自此以后也没断过。文理科一分,拆散了很多相处一年的好朋友,他们无力变,只得接受。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感到对命运的难以把握和无奈,他们都会在自己原班级最后一次班会泪洒课桌,为失去的东西感到惋惜。同时,他们也怀揣着自己所选择的学习方向,彷徨上路,他们不知道路的前方是什么,但是他们所能做的唯一选择,选择向前,因为家长、老师、学校告诉他们前面会有他们想要的风景,但是他们连自己都不确定那风景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紧随其后而是学习密度空前加大,难度也是上了一个很大台阶,即使优秀的同学也会感到有些吃力,何况有些天生学习不在行的同学呢? 一方面前途之不确定,一方面学习的巨大压力,让他们几乎喘不上气来,但是他们大多数都在坚持,大多都选择了沉默,大多数都与高一的年少轻狂说再见了,他们有的时候会问自己,到底怎么了,他们也不大清楚。但是他们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渐渐地懂得了一些人、一些事。 于是思想的碰撞使他们开始思考,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学的东西有用吗?这样的思考不仅仅是想得到一个答案那么简单,而是他们的孤独的心灵想找一个依靠,想找一种解脱!这样的思考我认为是很有益的,思考之后就会,默默地给

企业成长五阶段

企业成长的历程 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一般都会经历五个阶段。由于企业在各个阶段的经营模式和所遇到的问题的差异,企业成长的关键驱动力量在各个阶段也是不一样的。 企业成长的第一个阶段是“机会驱动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经营主要依靠好的创意、企业领导者的个人关系和一些好的机会。企业的管理重点是从手中的业务上获得最大的利润。因为获得足够的利润,企业才能存活下来,并继续发展。这个阶段的企业组织相对简单,人员和业务规模都比较小,主要靠的是领导者或合伙人的个人魅力。因此,这个阶段的企业要求发展战略具备灵活的特点,要能够激发创意。 企业成长的第二个阶段是“业务驱动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产品和业务。企业经营工作的重点在于快速占领市场,扩大企业规模,因为只有占领了足够大的市场份额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个阶段人员不断增加,产量和市场不断扩大,管理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对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市场策划的巧妙和市场竞争的技巧。因此,这个阶段的企业在战略方面应该重视重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鼓励新颖、实效的策划方案。 企业成长的第三阶段是“管理驱动阶段I”。这个阶段的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创业者往往缺乏必要的技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管理,建立规范的组织、制定业务流程和管理规范,克服“无政府主义”或管理失控状态。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引进管理人才、整饬内部机制、建立职能部门、实行集权管理等

措施,来强化了管理和控制。因此,这个阶段的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要强化业务规划的规范化色彩。 企业成长的第四个阶段是“管理驱动阶段II”。在加强管理、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很多企业开始出现了行动僵化、反应迟钝等“官僚主义”问题,或者患上了“大企业病”。这时需要进行管理变革,调整管理模式,进行流程优化和组织变革等。企业在这个阶段的管理重点是重新激发组织和人员的活力,改善工作的效率。因此,企业在这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应该突现创新和效率的特点。 企业成长的第五个阶段是“创新驱动阶段”。当企业继续成长壮大,就必须突破原有的业务范围,进行管理创新或者开拓新的事业,才能进一步发展。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创新和变革。这个阶段的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需要考察多元化的可能,还要加强对产品和业务创新的重视。 为了保证发展战略符合企业的成长阶段的特点,能够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企业必须先认清自身的发展阶段。为此,企业不仅要考虑人员和业务规模,更应该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规范化程度、管理重点和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出发,来确定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儿童成长的四大重要阶段

儿童成长的四大重要阶段 儿童时期是人生开启的重要年龄阶段,一般指的是从出生到15周岁。儿童时期则发育的很快,不同的月龄和不同的年龄具备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此,根据儿童各年龄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不同的发展规律,进一步的将儿童时期划分为以下各年龄阶段。 1、婴儿期 从出生直到12个月末的这一年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1周岁以内的“吃奶的孩子”。而在婴儿期开始的头1个月,又称之为新生儿期。“新生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没出满月的孩子”。婴儿时期,就是儿童出生后的最初阶段。

2、幼儿期 儿童从1到3周岁末的这个时期称之为幼儿期。这也是学龄前期之前的时期,因此,也有人称其为“先学前期”。儿童从婴儿期发育再到幼儿期,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发育都非常明显,且各方面的发育和发展也都非常迅速。 3、学龄前期 儿童从3周岁到6至7周岁这一年龄阶段。正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之前的一段时间,也就是接受正规学习之前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属于儿童启蒙

教育,对孩子一生中的学习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与劳动技能的水平都极为重要。而在学龄前期所接受的启蒙教育的程度,将会直接影响着儿童一生的生活方式、学习劳动能力,因此,这一时期则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的时期。 4、学龄期 儿童从6至7周岁再到15周岁的这一年龄阶段,教育心理学中又把此期开始的6至7周岁至12至13周岁称为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时期。儿童在进入学龄初期的重大变化是将以游戏活动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学习为主。 从这一时期开始,儿童将从家庭或幼儿园进入学校,这对儿童是一个重大转折,因此,要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衔接的工作。并且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儿童事适应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否则,将会发生对于学校环境及学习生活适应不良等心理障碍,学龄期的后期阶段是从12至13周岁到15周岁。相当于初中时期。

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儿童的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这个时候,儿童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来适应外部环境,并进一步探索外部环境。儿童通过看、抓和嘴的吸吮来了解外部环境。这个阶段的后期,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 这个阶段,儿童在认知上发展了客体永恒性,知道了消逝了的事物的存在。另外,具有了合乎逻辑的目标定向行为。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是指内部的智力或者操作。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能够运用一些动作图式,但是这些图式需要与具体运动动作相联系,对于回忆过去、明了信息、做计划是无效的。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和动作分离的认知的第一种类型是使得动作图式符号化,即形成和使用字词,手势、标记、想象等符号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成就。这个阶段,儿童具备了符号言语功能,词汇得到发展。 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尚未获得守恒概念。儿童还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虽然并非总会如此。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随着守恒、分类、顺序排列、运算能力的掌握,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已经发展出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的体系。在皮亚杰看来,儿童解决守恒问题的依赖于三个基本原因的理解: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务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对于规则的遵守,变现比较刻板。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且能够发展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依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具有了系统思维能力。这个阶段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青春期自我中心。青少年开始非常关注自己,而且觉得他人也同样关注自己。对于规则,能够灵活运用。 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从出生到十八个月左右是婴儿期。) 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 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第二阶段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童年期。) 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个体在第—,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

企业管理发展的六个阶段

企业管理发展的六个阶段 企业按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展现出来的管理水平和所处的阶段可以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在每一阶段企业会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也会产生相应短板。这种短板的突破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两点:一是企业经营者自身修为的突破,一是企业在管理实务上的突破。 阶段一:无管理阶段企业的焦点完全在经营上 研发出了市场对路的产品,却面临销售的问题;或者有好的产品或创意,却打不开市场。 创业期的企业,大多表现在这个阶段。面对市场机会的招手,企业经营者一方面需要赚取足够的利润来积累资本,一方面又要面对其他同业的竞争。拥有优秀销售人员和销售手段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赚取第一桶金。但经营企业,经营一个商业性的组织差别就在于要把整个价值的创造流程固化下来并能健康持续的运作下去。靠销售,只能解决交易问题,解决不了市场问题,企业需要系统化的营销解决思路。营销而不是销售,是客户导向而不是自身的利润最大化。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只有把客户孝敬好了,客户才会给我们更好的养育。只有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对待客户,为客户多想想,为客户多做一些,给客户他们想要的价值,始终的坚持下去,企业的价值创造才能够固化下来并持续的运作。诚信经营,重视信誉。当经营者具有善恶感,诚信做事,承担一个企业公民的基本义务时,企业就能在这个阶段中生存下来。 无管理阶段的企业,虽可以依靠诚信、系统的营销解决思路解决生存危机,但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基础管理。

A企业是一家典型的此阶段企业。企业有十多年的历史,在某市从事家具零售业务。企业的核心团队主要是老板家族人员:老板负责公司整体经营,老板娘管财务,老板的侄儿负责采购,老板的堂弟负责物流,老板的外甥负责仓库,老板的姐夫负责售后,老板姐姐负责统计和工资核算。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管理制度,家族成员一个人盯着一块,依靠人盯人来管理。企业创业以来一直都比较稳定,该老板的一站式解决创意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十多年来的专注经营积攒了一批稳定的客户,从老板家乡的中专、技校等招聘过来并持续培养的年轻人组成了忠诚的销售团队。然而,该企业的老板却对自己的现状十分的不满,他说:做了十几年的建材,刚开始是只有一个小型销售店,现在只不过是一个中型的家具超市外加一个小型的销售店,发展太慢了。 国内众多的小型企业基本上都是处于无管理阶段的企业。企业的经营者虽然具备敏锐的商业意识,有胆量,勤劳,敢于拼搏,被生活所逼进入了创业的大军。依靠对客户的诚信,家族的同心协力,使企业生存下来并获得稳定的发展。但也正是由于没有什么制度性的管理,更确切的说是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基础管理,导致企业在生存下来后难以持续成长。 笔者被该企业邀请做诊断时,发现该企业已经是危机四伏。年轻的销售团队对企业多年来成长缓慢表示了不满,骨干人员更由于经营环境不好造成的收入降低而产生了离开企业的念头;家族成员长期占据各个核心岗位,使得家族成员养成了骄傲和无纪律的习惯,带来了企业纪律的涣散,并形成了家族与非家族员工间的对立和冲突;老板想法多,管理上随意性大,变化多,员工无所是从,企业高层和基层在想法和思路上差异较大,企业的向心力低下;企业没有一套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的规范化的操作,使得经营的细节上问题众多,带来客

教师成长地四个阶段

教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教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教育离不开教师,学校好的教育质量,同样也与高水平的教师群体紧密相关。那么,教师成长有何规律呢?搞清楚这个问题,不仅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将利于名校的打造。 所谓教师成长,通俗地讲,就是教师通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和研究的过程中,自身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也在不断地提升。 从过程化视角看,教师成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新教师、熟练教师、优秀教师和杰出教师。长期的观察发现,教师在这四个阶段里,不仅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外显行为会有所不同,而且,从统计资料来看,每个阶段里教师的职称或荣誉称号也会有所对应。这样,我们就可以参照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里,对职称的要求来衡量不同阶段教师应达到的水平和能力了。 一、由新教师走向熟练教师 假设以本科学历毕业生为例。通常新教师经过一年的试用期

满后,经考核通过,即可转正定级为二级教师,到了熟练教师时的职称,大多为一级教师。这个阶段通常要4年,甚至更长。在由新教师向熟练教师转换的这个阶段里,教师的外显行为将发生以下变化:(1)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把握,由生疏到熟悉;(2)对课堂教学的掌控,由盲目杂乱到程序化;(3)对学科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运用,由迷茫到功利(如:试图通过理论来寻找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4)对教育教学研究,由畏难到尝试撰写案例反思、教育随笔等。 要想加快此阶段教师成长的速度,笔者将给出以下建议:(1)加强业务学习(包括对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及教法等方面的学习);(2)有计划、有目标地跟随优秀教师、甚至是杰出教师学习(要了解本校名教师的突出专长,着重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规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技巧等);(3)要用研究的态度对待学科教学(从科学规范地设计课堂教学预案开始,尝试把握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及时总结和撰写教育教学反思)。 二、由熟练教师走向优秀教师 熟练教师到优秀教师阶段,大致对应的职称是一级教师到高级教师,这个阶段通常需要5年,甚至更长。在这个阶段里,教师的外显行为变化,大致如下:(1)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把

生命数字的四个成长阶段

生命数字的四个成长阶段 您的生命数字为:1 解读生命数字的意义——代表创造与自信。 当能量毫无阻碍,就会自然地流动形成创造力,这种能量的丰富性可以是1号人在任何领域均能产生创造力。这种能量就像汹涌的大河,需要流动与表达,并可以修正因为错置而产生的沉溺行为。 生命进化四阶段关键字: 第一阶段:学习独立(自主、真主见) 第二阶段:学习从管理到领导 第三阶段:独特艺术的创造 第四阶段:直觉力 ================================================== 您的生命数字为:2 解读生命数字的意义——代表合作与平衡。 数字2的人具有毅力与支援合作的特性,但首先他们必须厘清自己的极限以及责任范围,他们常常会帮忙过度,然后退缩。他们必须避免被奴役的极端现象,以免造成事后的愤恨与反抗。 第一阶段:一依赖、拒绝 第二阶段:配合与分析能力 第三阶段:洞察力 第四阶段:真假分辨力的应证 ==================================================

解读生命数字的意义——代表表达与灵敏度。 生命数字为3的人需要为世界带来建设性的情绪表达,把3号人的情感与理念用最直接、最正面、最诚实的方法分享出来,他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应用他们的敏感与表达能力,以便提升生命,而不是破坏生命。 第一阶段:学沟通能力的技巧与收放的敏锐度 第二阶段:新思维与新观念的建立 第三阶段:创新发明力 第四阶段:创意理想与美丽人生 ================================================== 您的生命数字为:4 解读生命数字的意义——代表稳定程度与程序的贯彻力。 不管是建造房子或其他事情,4号人必须要了解一个成熟而稳定的基础是成功的开始,而后伴随的是耐心执行的过程,直到完成理想。当4号人具备弹性的平衡感及直觉式的分析能力时,就可以达成任何目标。 第一阶段:安全感 第二阶段:实际务实的生活观 第三阶段:责任与义务 第四阶段:组织力,组织力(4)+分析能力(2)×配合能力(2)==================================================

企业发展所需要经历的5个主要阶段

企业发展所需要经历的5个主要阶段 每一家企业的创立和成长发展,都离不开创始人或创始团队艰辛的努力和辛勤汗水。从一个想法,到付诸行动,看着它慢慢的发芽,成长,焦虑不安着,但也幸福快乐着。接下来无界投融小编为大家讲述企业发展中需要经历的五个阶段,希望对创业中的用户有所帮助。 阶段一:初创期 企业刚刚成立,规模小,盈利点少或者没有盈利,还在准备产品研发阶段我们称之为初创期,创业者带着兴奋的心情开始步入创业的艰辛旅途,企业在初创期有以下特点:企业在创建之初是小规模的、非官僚制的和个人的,

高层管理者提供结构和控制系统,组织的精力侧重于生存和单一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企业组织和流程不正规,但大家高度团结,创业的核心人物能够对每个人施加影响,因此效率很高,企业在这一时期力求在市场中求得生存,企业将他们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生产和市场的技术活动中,组织的控制由企业内的个人来监督。创始人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和重点,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阶段二:步入正轨,初显成效 企业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练和经济战场上的多次拼杀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与提高,这时企业即进入初步发展期,企业着力于其环境设计,主要进行股权资源优化和企业利益分享安排,股权资源的配置决定了企业的类型,在

形成股权结构之前,有必要根据股东个人偏好进行优先整合,企业需要对财富进行合理的分配,提高企业中管理行为人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发展,合理安排组织结构的框架和考虑企业运作机制奠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同时,企业业务快速发展,由单一产品转向多个产品线;人员大量增加,跨部门的协调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复杂和困难;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组织均衡成长和跨部门协同。 阶段三:高速发展期 随着企业业务、人员、组织、盈利开始进入稳定期,这个阶段如同人的青春期一样,是企业蓬勃发展的阶段,企业规模、业绩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拥有了一定的资源和组织能力,开始对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的探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及其境界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及其境界 王业春 本人师范大学毕业在中学任教已22年,先后送过两届初中毕业班和14届高中毕业班。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也曾聆听过不少“大师”的讲座和教诲,对教师的成长及教育的发展有切身体会。目前到了教学生涯发展的瓶颈期和困惑阶段,梳理成长经历及相关思考,特作此文,献给无数和我一样在三尺讲台奋力挣扎的同行。 一般来讲,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历四个阶段:入职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和知名教师。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完整地走完这四个阶段,许多人停留在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1.入职教师——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他们对教育事业有新鲜感,对教学工作有紧张感,对学校及整个团队有依赖感。 这一阶段的教师,由于刚从大学毕业,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对一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有所了解,同时由于年轻,接受新鲜事物快,有朝气和活力,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充满憧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和闯劲,这些都是入职教师的优势。也正是由于年轻,他们对教育教学实践还没有经历和经验,他们的教育教学还处于模仿、借鉴、学习和吸收阶段。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给他们家的温暖,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给他们指定有奉献教育精神、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教学业务方面指导他们,更重要的是应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使他们明白教育是事业而不仅是职业。 作为入职教师,首先要面对新的教育环境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心态。毕竟以前在大学学习的东西都是间接的理论性的(现在的师范大学好像对中小学教育的技能培养有所加强),或者听其他人谈的中小学教育环境并不切合现在学校的实际,尽快从失落的阴影中走出来投入新的

企业成长阶段分析

将小企业的各种问题和成长模式系统地进行分类,以便对企业家有所帮助,乍一看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因为各个小企业在规模和成长空间上有天壤之别。它们的特征是:行动具有独立性,组织结构千差万别,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是,仔细研究一下便可看出,各个小企业在发展的类似阶段会遇到共同的问题。 本文作者经过多年研究,开发了一个与小企业和成长中的企业相关的框架,这个框架详细描述了小企业发展的5个发展阶段。 阶段一:创业这个阶段的关键问题包括:企业能否获得足够多的客户,交付产品,并提供良好的服务,从而生存下来?企业能否从一个重要客户或一个试验性生产流程发展为销售额巨大的公司?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创业阶段的大量现金需求?这个阶段的组织结构很简单——企业主什么都做,并直接监督下属。制度和正式规划几乎不存在。公司的战略,就是维持生存。 阶段二:存活这个阶段,企业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客户,并能够用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客户从而留住客户。因此,企业的关键问题就从能否生存下来转变为收支关系。这时的组织结构仍然非常简单。公司可能有了一定数量的员工,由一个销售经理或者一个工头监管。制度的发展微乎其微。正式规划,至多也就是现金预测。企业的主要目标仍然是生存,企业所有者仍然是企业的代名词。 阶段三:成功到了这个阶段,企业主面临的抉择是,要么利用已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成长,要么维持公司现状,保持公司的稳定和赢利,使企业主能够从事其他活动。如果选择前者,公司就进入成功-成长子阶段,此时,企业主会增强公司的实力,为公司发展而整合资源,并拿现金和公司已有的借贷能力作赌注,全部投入公司的增长;如果选择后者,公司则进入成功-脱离子阶段,此时,公司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健康运转,有了足够大的规模和产品市场份额来保证经济上的成功,赢利能力也达到或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些职能经理进入公司管理层。 阶段四:起飞这个阶段,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快速成长,以及如何为此提供资金。此时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企业主能否授权他人?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满足公司成长的巨大需求?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阶段,组织至少部分实现了分权管理。 阶段五:资源成熟公司进入这个阶段之后,最关心的问题首先是巩固和控制快速成长带来的财务收益,其次是保留规模小的优势,其中包括快速反应和创业精神。公司必须尽快扩充管理队伍,以便铲除增长可能带来的低效。 作者认为,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有八个因素对最终成败起显著作用,它们的重要性随公司成长和发展有所变化。在对待这些因素时,企业主必须具备灵活性。比如,在某些阶段,绝对专注于现金相当重要,而在另一些阶段,现金却没有那么重要。坚持老战略和老方式会对进入成长阶段的公司不利,甚至可能带来致命危险。 本文作者开发的这个框架可以用来评估所有小企业的情况。一家公司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它必须应对的管理因素。企业规划有助于判断哪些因素是最终必须面对的。了解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未来规划,管理者、咨询顾问和投资者就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并让自己和公司都为

员工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员工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没信心,没能力”的阶段,第二阶段为“有信心,没能力”,第三阶段为“没把握,有能力”,第四阶段为“有信心,有能力”。在员工刚进公司时,其工作状态基本上为“没信心,没能力”,但经过领导者的激励,可以将员工带入“有信心,没能力”的第二阶段。而当员工慢慢能胜任工作,到达一个“有信心,有能力”的情况时,作为领导者应该授权更多给此员工,因为此员工要渐渐离开领导者的庇护,时常自己作决定,会出现信心不足的情况,于是就进入了“没把握,有能力”的第三阶段。最后这名员工一步步走向成熟,而领导者断定他到了“有信心,有能力”的第四阶段后,就可以完全授权给此员工了。 相对于员工的四个不同阶段:领导者也应采取四种不同的领导模式。 当员工在第一阶段时,高任务—低关系,领导者要采取“告知式”来引导并指示员工,员工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处于混沌状态。员工对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及权限认识不清,对工作流程也缺乏了解,工作方式也无法适应实际需求,根本没办法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此阶段,管理者应采取手把手指导,耐心细致解释,精心指导。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何时何地去干,强调指导性行为。决策由领导者自己来制订,更多的采取单向沟通的方式,领导者说下属听。采用严密的监督,必要时运用制度和规则来进行约束当员工在第二阶段时,指挥性行为较多,支持性行为相对较少,领导者要采取“推销式”来解释工作从而劝服员工。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性行为与支持性行为。领导者在做决定时通常会征求下属的意见,在听取下属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做出决定。决策的控制权仍然掌握在领导者手中。推销式的领导者会在巡视中随时给予下属反馈,认可员工好的行为和表现,纠正工作偏差。 而当员工在第三阶段时,高指挥、高支持,领导者要采取“参与式”来激励员工并帮助员工解决问题。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尽量激励下属自己去做,而不是告诉下属如何去做。参与式领导风格和方法在做决策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就是让下属参与进来,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鼓励下属提问,跟下属共同做决定。一个参与式风格的领导者常常举行团队会议,通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大家共同做决定。 员工到了第四阶段,高支持、低指挥,领导者则要采取“授权式”来将工作交付给员工,领导者只需作监控和考察的工作。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导和支持,员工应独立分析,独立决策,但必需承担决策后果。让下属自行决定如何做。授权式的领导风格和方法将决策权完全交给下属,允许下属去进行变革,明确地告诉下属希望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纠正工作中的错误,让下属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上进行工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