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申请表】校本课程《三角插纸艺》

【申请表】校本课程《三角插纸艺》

【申请表】校本课程《三角插纸艺》

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勺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情况总结 xxxxxxx中心校 2013年11月10日

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的情况总结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对我校来说,校本课程开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遵守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只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忽视了地方性和个性。我们知道,我国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各地在经济和地域上的差异又如此之大,只有一统的国家课程开发或“准一统”的地方课程开发,远远不能满足地方上的不同需要。校本课程开发,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和学校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求。 2.有助于促进教育民主化 民主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条件:一是政府权力的下放,一是民间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增强,而这两方面又是相互关联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促进这两者之间的积极互动。 在我国,过去执行的一直是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教师和校长都习惯了听从外部的指令,他们没有机会也不想有机会去参与课程的决策。目前即使国家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在某些方面已下放了很大的权力,但许多学校和教师由于缺乏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反而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照常规办事最省力。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十分有利于激发教师、学生、家长的参与意识,也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参与,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前提是政府给予学校的自我开发空间,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全员参与,集体审议。 3.有助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首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民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种族、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

校本课程申请书

林东六中校本课程申请书 课程名称:《仁爱一口气英语》 课程负责人:吴伟 任教年级:七年级

课程设计论证:(选题依据、课题内容、实用价值和研究基础四部分) 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语言的输入,轻语言的输出;重语言知识讲解,轻语言知识运用。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学到的是哑巴式英语,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他们感到英语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英语只是考试的工具。大大失去了她的日常交际作用,时代呼唤我们转变传统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输入,知识的讲解,书面输出(考试)教学模式。学生学过英语就会忘,总是记不住,学习了几年英语,话到嘴边,说不出来,其中包括大多研究生。 台湾刘毅教授针对这一点,创造了《一口气英语》,它的最大特点是背了终生不忘记。他用20多年的时间录制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编辑了一套英语口语教材。一经入市,风靡全岛,现已成为台湾中小学口语教材,每年举行全台《一口气英语》演讲比赛,普及台湾英语口语。 此书的理念是:5秒背九句英语,一分钟背108句英语,从而形成英语直觉,达到终生不忘记背过的英语。我背过此书,得到灵感。我们现在所学的仁爱英语每学期学4个单元,每个单元3个话题,共12个话题,根据每个话题的情景和主要知识点,提炼出9句话,一册书108句话,让学生背下来,最好5秒背九句英语,一分钟背108句英语,形成直觉,终生不忘。初中共6册书,66个单元浓缩成594句话。这样学生即练了口语,又学了重点知识;即进行了素质教育,又进行了应试教育,相得益彰,共同提高。 我打算从初一开始,进行试验,年终请旗教研室付老师指导,效果好的话,同北京仁爱教育研所共同开发此书。 目前我们学完了第一单元,就此我编了三个话题的《仁爱一口气英语》 Unit1,Topic1 Welcome to China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Tom. I’m Tom. How are you? Fine, thanks. And you? I’m OK. Mom, this is my teacher, Mr.Brown. How do you do? How do you do? Unit1,Topic2 Where are you from?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我国,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改变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

玉门市官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

玉门市官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 申报教师李秀兰现任学科 二年级 语文、数学 职称二级教师 年 龄 50 岁 课程 形态必修课课程类型 学科拓展 延伸类 课程名称经典诵读 总课时 数18课时适用年级 一----六 年级 申报时间2014.2 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中的一支奇葩,不仅体现着我们民族的审美理念,更重要的是她蕴涵着我们的民族精神,闪耀着我们民族的智慧之光,是我们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赖以奋发图强的重要精神支柱。千百年间,万口传诵,经久不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大量地背诵古诗是继承这笔财富的好办法。背诵得越多,获益就越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而教材中编排的古诗文仅有70篇,数量有限,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为增加学生课内外阅读量,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积极引导学校走民族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内涵式发展之路,确定学校新的办学特色——以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为突破口,顺应“回归国学,崇尚经典”的教育潮流,创建“中华古诗文背诵”特色学校,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底蕴,锻造优雅人格,促学生全面发展,促教师修身养性,铸学校特色品牌。 课程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诗人及著名的诗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 2、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所学古诗词并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通过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4、通过古诗文的背诵和欣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5、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一定的场景中联想到相应的名句,实现积累基础上的适当运用。在诵读美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6、初步学会理解,鉴赏古诗文,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浅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浅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新曙光小学王亭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来临了,而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本文将从校本课程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发展意义上来浅谈一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①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 ②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③基于学校,是指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影响 外部影响 从“校本”的字面含以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校本课程是一种来自于本学校的自我研究的课程,它是根据学校的特色以及教学理念创办的一种属于自己的独有的课程,这种课程和其他学校是不同的,每个学校的校本课程都体现着自己学校的特色,一个学校有着什么样的传统,什么样的特点,都能够从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很明显的体现出来。 比如我们学校的主要目标——“培养好习惯”,这是我们的特色教育,从我们“礼仪教育”“习惯教育”“感恩教育”的课堂中便能很快感受到这种好习惯的培养。 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好的招牌,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特色。 内部影响 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多方面受惠。学校提高声誉,为师生了搭建平台。教师得到发展,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将逐步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意识,提高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技术,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学生更受到加倍关注,获得知识技能,增加了展示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学生受益家长得意。因此校本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马克思哲学理论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0世纪以来世界的巨大进步与发展让人们对这个哲学原理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当然事物的发展绝对不是孤立的,而是多种矛盾和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整个世界的发展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教育作为人类文明传承和促进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世界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长足进步,教育逐渐呈现出了不适应社会总体发展要求的趋势。因此世界各国纷纷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改革。作为教育改革很重要一部分的课程改革也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应对变化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国内外环境等各方面的挑战而凸显出来。我国也在1986年,于《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以适应教育制度的需要。当然,我这里要讨论的不是整个教育的改革,也不是课程改革,而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本课程开发。显然,校本课程开发是与整个教育改革息息相关的,从而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问题。我们应当站在世界向前发展的高度,把校本课程开发置于整个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中来考察,而不能脱离这个背景来孤立的加以分析。要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要做的事是什么。只要稍加调查就会发现,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人还不知道什么是校本课程,其中包括部分中小学校的老师。所以,就什么是校本课程做一下探讨是十分必要的。简单说来,校本课程就是"以学生所在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而进行的自主开发与实施及评价的课程。"[1]由此看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应该是学校。学校开发校本课程主要是为了促进和完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而加快教育改革的进程并最终实现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由学校自行决定的校本课程能够适应学生和社区发展的需要,它充分的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等个人因素以及学校特色和地方特性等环境因素,因而体现了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反映了我国课程行政主体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我国教育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2]在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进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本课程开发是适应世界潮流的需要 校本课程其实在一些地方分权国家的教育实践中早已有之,较之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要早。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业化国家以'新课程运动'为代表的课程开发遭受挫折后"[3]才开始逐渐被人们意识到的。进入70年代以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被明确提出。其内涵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经过80、90年代的蓬勃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世界潮流。这股潮流卷入了绝大多数追求更高教育目标的国家,我国也不例外。1996年出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中关于学校应"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的决定明确的拉开了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序幕。我国作为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孤立于世界课程改革之外,应该随历史潮流而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研究出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并付诸实践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去指导以后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要求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改革包括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标准等一系列要素的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只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可见,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改革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离开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就无从谈起;而离开了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改革就是不完整的。没有校本课程这个部分的发展与完善就不会有作为整体的课程改革的成功。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势在必行的。

体育校本课程申报表

附件 大邑县体育校本课程申报表

xxxx镇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积极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体现我校特色活动项目,扩大篮球活动规模,提高活动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通过对学生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校篮球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 二、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一)我校把体育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抓好这难得的机会,开发好篮球校本这门课程。以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构建和谐的体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因此,为了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必须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有关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篮球课程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在体育教学中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篮球校本课程。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篮球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篮球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而兴趣与习惯的养成又是在篮球运动参与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我国,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改变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

校本课程申请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发与实施时间课程领域使用年级所用课时选课人数及所占比例 二、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产生的背景 (1)满足学生的需求。我校教导处对课程开发项目的调查中表明:有90%的学生对游泳感兴趣,数据说明,有开设游泳课的需求。 (2)发挥资源优势。我校是城阳区唯一一所拥有校游泳馆的学校,根据游泳对增强体质、有益健康的作用,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我校开设游泳课程。 (3)凸显学校的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要立足学校特色,能促进学校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我校以游泳课程为突破口,充分挖掘游泳“强身健体、内外兼修”等特点,形成鲜明的学特色。 (4)为祖国培养和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随着现代竞技体育在我国的深入发展,游泳已经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项目,我校将用现有的师资和条件,通过不懈的努力,培养出更多的游泳人才,为祖国的体育竞技运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2.课程开发的目标及意义 游泳在增强体质、有益健康的同时,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培养生存技能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二小学生,人人学会游泳。 开设游泳课的意义:让学生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这门必备的求生技能,据2004年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单位对北京、上海、天津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超过15人死于溺水,全年达57 00多人。溺水人群中超过一半为15岁以下儿童。我国城市44%的儿童伤害死亡是由溺水造成的,农村的比例为58%。溺水死亡已成为我国1到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80%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此,要使青少年获得尊重生命的理念,具备自救能力,学校开设游泳这门课程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3.课程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 (1)教学计划(2)教学目标(3)教学内容(4)教学方法 (5)教学媒介(6)教学管理(7)教师资源(8)学生主体

校本课程课题申请书

校本课程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皖北农村薄弱学校新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调查研究申请人:唐猛 申请日期:2014 年11月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皖北农村薄弱学校新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农村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新教师现状 课题 性别民族出生日期 负责人 行政职务专业职务 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担任导师 工作单位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 论文 论文

国外的研究状况:20世纪80年代,强调培养教师专业化的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部门兴起,。 国内的研究状况 1、《农村教师薪酬问题研究——来自浙江、河北、四川三省的调研报告》容中逵,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 2 、《我国农村教师专业情感态度问题研究发展趋势》王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3、《初探建构农村新教师立体式学习共同体培养模式》(安徽省祁门县教师进修学校 4 、《农村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综观以上单位和个人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发现,本课题现阶段的研究还处于“模式再构建”和“综合应用与实践”阶段,本课题组通过对以上经验的搜集、学习和反思,认为本课题的研究应该不断向纵深推进,构建更加完善的研究体系。 理论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培养培训体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2、教师素质优先发展理论:以斯皮克(G.Spark)为代表提出的教师素质优先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提出要建立一种“以学校教师为主导,根据学校教师的现实需要而设计的多范畴发展管理模式” 3、集体动力论集体动力论: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在合作中可以互补,且有利于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合作成员“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他们在合作中互勉、互助、互爱,因目的相同而产生社会凝聚力,并希望彼此都获得共同的成功。 实践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王建军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运用这一理论,结合各地区的实际,能使学校通过不断的反思,真正发现农村薄弱学校新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选题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是农村薄弱学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跨校教研,探索案例研究实施的方法与途径,并通过对案例研究的推进,促进薄弱地区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促进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选题的价值: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正确的引领与指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案例研究确实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源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是解决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从皖北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现状与需求进行认真的分析,认为教师整体的专业素质与“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等要求还有差距,原因:一是各学校教研活动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形式单一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脱离,缺乏完善的教研制度和专业引领;二是教师是各有所长,年轻新教师,理论水平较充足,但实践经验不足,年长的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是专业的理论水平、尤其是新的教育理念还亟待于深入和加强;三是校际间教研差别大,缺少专业引领,部分学校教师教育

浅析校本课程的分类及其基本开发模式

浅析校本课程的分类及其基本开发模式 谈及校本课程的开发,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校本课程的分类。台湾学者林本先生将校 本课程分为六类:1.学科课程:就是语文、外语、数学、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 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课程的拓展;2.融合课程:就是以社会、自然为大类,融 合以上学科而编制的校本课程,它更加强调各科之间的联系;3.广域课程:与融合课程大致 相同,就是取消多数的教学科目,代以少数的广域,而使之彼此联系;4.核心课程:在关于 课程的基础上,为使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同一性起见,把比较有价值的最为重要之一域作为 中心,其他广域则为周边,而与中心相联系;5.经验本位课程:这类课程特别重视学生的直 接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选择和组织知识与经验,来解决其接近生活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王斌华教授将校本课程主要分为四类:1.学科课程:按照学科组织内容,各学 科之间有明显的界限;2.活动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而不是掌 握知识,分成学科,教师可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作出调整;3.综合课程: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合并相关学科,减少教学科目的课程,体 验人类知识的综合性;4.核心课程:不以学科为基础,而以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热点为基础, 横跨学科领域,涉及广泛的学科内容。 我在思考、借鉴专家、学者的分类基础上,认为可以把本课程分为五类:1.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结合学科进行内容拓展和学习方法研究;2.主题活动课程,主要是指在校内的以 学生为主体的系列活动;3.综合实践课程,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外所进行的社区服务、走进高校、企业、军营、农村等社会实践;4.研究性学习课程:从学科拓展、主题活动、社会热点、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经济问题等方面入手,涉及人类、自然、社会、科学、技术、经济、 文化、军事、历史、体育、艺术等各个方面,以组织学生个人或团队的方式进行类似科学研 究的方法,进行学习,组合课程;5.德育课程:涉及家校互动、社区合作、品德提升、思想 教育等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另外还有环境课程、潜在课程、短期课程等几种 分类。说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从开发的对象角度上将,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种: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开发模式 这类模式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业余爱好,面向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需要,而组 织进行开发校本课程。因为即使学生有需求,但教师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开发能力,再 好的设想也很难落到实处。所以说,以教师为主导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学校课程开发的 一种最重要的开发模式。 这一模式开发的基本流程分七步:一是学校拿出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并公之于众;二是校方公布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和类型;三 是教师个人或团队认领课程开发模块,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切准备工作;四是教师自己或 由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者聘请专业指导顾问、教师自己或者团队进行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模块;五是在校本课程模块开发结束后,组织教师集体展示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教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组成评委会,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点评,对其有针对性地提 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六是由参与校本课程的教师根据评委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 自己或团体合作修改,然后定稿;七是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给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并经 评委会认定通过的教师颁发证书,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表彰奖励。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发模式 根据全体、部分或某几个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兴趣爱好的需要,组织教师、教师团队、以 及学生、家长、专业团体、学者专家等个人或团体进行开发。 这一模式开发的基本流程也分七步:一是学校根据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办 学条件设计校本课程的调查问卷,让学生详细地填写调查问卷,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二是 学校组织教师统计学生调查问卷,然后,学校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组织教师、教师团

校本课程开设申请书

校本课程开设申请书

焦作市实验中学校本课程 开设 申 请 书 学 科 体育与健康 课程名称 《太极拳小百科》 申 请 人 步电东 张小忠 赵林松 年 度 2017 编 号 校本

课程名 称 《太极拳小百科》 申请人步电东张小忠赵林松 总学时 数20 适宜 年级 7--9 限制人 数 2000 一.课程目标:(指通过该课程的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教育教学目标) 做为全国武术之乡,中华传统武术---太极拳的发源地,我市非常重视太极拳的宣传、发展,全市上下从政府到乡村,老少妇孺、工农商学军等各行各业都大力开展太极拳运动。从2005年起我市将太极拳纳入中招考试科目,力在以考促练。 7—9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活泼爱动,对长时间练习太极拳感到腰酸腿疼,枯燥无味。通过给学生讲授《太极拳小百科》的历史小典故、逸闻趣事,使学习过程寓教于乐,培养和提高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发源、发展过程,历史名人,培养学生家乡自豪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练习太极拳的积极性。

二.课程内容简介:(200-300字) 本课程用简洁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授太极拳从创始、成长、发展到壮大的历史进程;太极拳的门派、分布;太极拳发展过程中的逸闻趣事、民间典故;太极拳中的经典动作,动作图解;太极拳对强身健体的作用,技战术特点;太极拳发源地的乡土民情等。 三.课程计划 2017年1月完成课程讨论、申报、规划 2017年2月初步列出课程提纲、目录 2017年3—4月资料归集、整理、筛选、走访、编录样稿 2017年5月校对整理、编印成册 2017年6月试用、做好下学期讲授计划 2017年9月-- 开始使用

校本课程开发实例及分析(完整资料).doc

第一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实例 xx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绿色教育课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探索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绿色教育》的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本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2、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课程要求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要,分别开发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即: 一、二年级为低年级层次; 三、四年级为中年级层次; 五、六年级为高年级层次。 2、课程的组织形式以活动形态为主,课堂交流为辅。 3、同年级学生可打破班级界限,按照自愿组合原则选题学习、开展活动。 4、实施课程的教师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四、课程内容 《绿色教育课程》共分三大块: 第一块为〈绿色人文篇〉(适用于低年级组);具体内容包括:绿色常识、绿色人物、绿色事件、绿色机构和绿色行动等。 第二块为〈绿色自然篇〉(适用于中年级组);具体内容包括:绿色动物、绿色植物、绿色环境和绿色行动等。 第三块为〈绿色综合篇〉(适用于高年级组)。具体内容包括:人类衣食住行、工业、农业、交通和绿色行动等。 五、实施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与操作技能的训练。 2、分层递进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课题或活动方案进行学习。 4、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为本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创新性原则: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技术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课程名称:剪纸 教师:于红艳 授课年级:三年级 学校: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希望小学

校本课程剪纸案例 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希望小学于红艳 一、学校与课程开发背景 用诗、画装点校园,校园就呈现给你诗天画境;用剪刀裁剪生活,生活就呈现给你五彩缤纷。剪纸项目校——龙王庙希望小学的师生就是用一把剪刀,剪出了理想,剪出了希望,剪出了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看一看他们崇尚艺术、追求美的闪光足迹,会给你诸多启示。 2003年,龙王庙希望小学根据当地资源优势,把剪纸艺术开发成校本课程,并编印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把剪纸课排入课表,并付诸实施。2007年,经过教育局的考核评估,将该校确定为艺术项目校。 为了培训艺术教育教师队伍,该校把祖山镇省剪纸协会会员郝玉兰聘为兼职艺术指导,定期对教师进行剪纸理论和剪纸基础教程培训,使教师的剪纸技能和业务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为剪纸课的实施提供了师资保证。 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阵地,严密认真组织剪纸课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剪纸理论和剪纸技能的基本保证。为使剪纸课课堂教学增加实效性,老师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课堂展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剪纸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此外,他们还建立了课外兴趣小组,利用节假日深入社会,走进自然,挖掘生活素材,组织写生式剪纸。不仅提高了剪纸技艺,丰富了剪纸涵,更培养了创新精神。 剪纸源于中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的艺术奇葩,在世界美学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其对启发儿童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剪纸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民间装饰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多,许多观赏者对此赞叹不已,认为这门艺术只属于中国,为不断普及和弘扬这一艺术瑰宝,就必须从娃娃抓起,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数小学生对剪纸有着极大的兴趣,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起开设剪纸课程的坚实基础。 此外,剪纸是植根于民间的艺术,有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色彩,它以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信念,对生活的追求,对国富民强的企盼,充分寄托和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向往。由此可见,剪纸课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

北张氏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与理念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育人德为首,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教育的首位,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德育要注重启蒙性和生活实践性。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爱学校,爱家乡起步,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就是我们校本课程的生长点。历史不能忘却,我们有责任让那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知道学校的历史家乡的历史。所以我们将从小学生入学起,有计划,分步骤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和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弘扬民族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把校本课程定为人文素养类的校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融道德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爱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倡导“综合性学习”,淡化教师单纯讲授,重视学生的参观、访问、调查等时间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在活动中经历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学校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新课程理念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联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根据规模办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商讨学校发展大计:色头联校到底向何处发展?基础教育的性质、作用是什么?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办学理念?研究讨论走特色办学之路,提高办学水平。在

调查研究办学传统、师资状况等因素后集思广益,决心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契机,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进行课程改革,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做为一项重要策略来抓,提出了“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依托,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的办学思路。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1、了解如何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如何成为一个热爱学校的好少年。 2、认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做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3、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探究,培养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与质疑,调查与实践,在探究性学习中,继承民族文化、家乡文化中的良好传统,树立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5、在德育校本的学习与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关心他人,欣赏他人,珍爱生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享受成长的快乐,培养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人文素养与美德。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特色性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的历史及人文资源,依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学校优势进行开发。 2.针对性原则: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组织实施,立足于学生实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各国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各不相同,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的目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方面。 1.让所有的学校都“动起来” 校本课程开发把学校推到了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制度化教育形成之前,学校是独立的教育单位。但在制度化的教育形成之后,学校成了整个学校系统中的一分子。而随着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日益庞杂,单个的学校越来越没有了自我。庞杂的教育体系很难灵活变动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校本课程开发则再次确定了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责任单位的地位,让每个学校都行动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校自身的实力,也可以为国家减轻负担。 2.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 教师对待所教的科目及其内容一直是敬畏有余的。科目对他们来说,是国家的规定,教材对他们来说,是专家编写的。他们被要求严格忠实(fidelity)于国家的所有课程文件,甚至连教学的具体步骤都严格遵照教学参考书指定的教学步骤和课时数。教科书对他们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跪拜于教科书的神威之下。 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他们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国家提供的课程标准,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指导性纲要,国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们自主选择的对象,不再是抗教师的(teacher-proof)课程集装箱(curriculumpackage)。他们可以站在学校这块基石上,鸟瞰国家的课程或其他学校的课程。 .让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校长、校外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以及社区成员等等各方面的人员彼此“沟通起来”。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使得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师、所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