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华师大 上岗证 心理学复习资料

华师大 上岗证 心理学复习资料

华师大 上岗证 心理学复习资料
华师大 上岗证 心理学复习资料

概述

1.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是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2. 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儿童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3. 研究幼儿心理时必须从幼儿的生活、活动中研究,并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这是客观性原则。

4.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顺序,发展速度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儿童身上是大致相同的,这表明了儿童年龄特征的 B 。

A.阶段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5.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遗传起物质前提作用,环境起决定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

6.由外在要求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幼儿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7. 儿童发展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共同的,这反映了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

8.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1.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他用主要表现在用过素质影响幼儿的智力和性格的发展。

2.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在遗传因素正常的前提下,决定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是社会生活环境。

3.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不能直接地立刻地引起幼儿心理的发展。教育总是要通过幼儿的积极活动,引起幼儿对教育活动内容的领会、掌握,才有可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9. 简述教育的主导作用。

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

第二,教育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更能充分的发挥遗传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

第三,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大部分时间在集体中接受教育。

教育不能直接地立刻地引起幼儿心理的发展。教育总是要通过幼儿的积极活动,引起幼儿对教育活动内容的领会、掌握,才有可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语言

1. 幼儿用语言来提醒自己应该或不应该做某事,这是语言的C。

A.概括功能

B.表达功能

C.调节功能

2.儿童发音器官发音逐步完善,语言发展基本结束是在 C 。

A.两岁

B.三岁

C.四岁

3. 4岁以上幼儿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4.幼儿掌握词的类型又少至多,提现了一定的顺序。

5. 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才是其他实词。6.5岁是幼儿言语质量提高的关键期。

7. 凡是儿童能够正确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

8.儿童在3岁左右开始出现自言自语的形式。

9.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在进行有明确目的的讲述时,其句子的平均长度大约为B个含词量。

A.3—8

B.3—16

C.5—10

10.衡量幼儿在表述时句子的平均长度的标准是C。

A.含积极词汇量

B.含字量

C.含词量

11. 婴幼儿发音错误率比较高的是C 。

A.元音

B.后鼻音

C.辅音

12.幼儿的自言自语是一种C。

A.内部语言

B.外部语言

C.外部内部语言的过渡形式

13. 幼儿往往不能理解成人所用的“反话”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C。

A.深刻性

B.形象性

C.表面性

14.儿童语言的发展特点。

1.语音的发展。○1幼儿发音的正确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2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3幼儿对韵母的发音较易掌握,正确率高于声母○4大多数3岁以上的孩子对声母发音不感到困难,部分3岁幼儿对发辅音感到困难○5幼儿语音的正确率与所处社会环境有关2.词汇的发展。○1词汇数量迅速增加○2词类范围不断扩大○3对词义的理解逐渐确切和加深

3.语法结构的发展。○1句子的功能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2句子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严谨○3句子的类型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4句子的长度从短到长

4.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2从情境性言语过度到连贯性言语○3语言功能发展

15. 如何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简述儿童语言的培养。)

1.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2.要重视对幼儿语音能力的训练。

3.要充分发挥成人语言的榜样作用。

4.要多做促进幼儿言语能力发展的游戏。

注意

1.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直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

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主意主动地服从于既定的目的任务,它受人的意识的调节和支配。

2.幼儿按照教师要求,先参加结构游戏再做智力游戏,这是C表现。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3. 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时而讲述、时而演示、时而让幼儿操作,这是引导幼儿:A。

A.注意分配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散

4.注意分散是由外环境的无关刺激和内环境的无关刺激引起的。

5.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是C。

A.客体的特点

B.主体的状态

C.客体的特点以及主体的状态

6.幼儿注意的分配能力差,主要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和掌握的熟练动作少。

7.组织教学中如何引导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1.利用易于引起幼儿注意的外部因素,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2.充分运用主义的主观因素,保持幼儿注意的稳定。

3.善于引导两种注意的转换。

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

直觉行动思维:就是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1.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

2.皮亚杰提出儿童思维的发展依次可以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3. 思维的逻辑形式主要指概念、推理和判断。

4.问幼儿“什么是椅子?”有的幼儿回答“椅子有四条腿”这说明幼儿是 A 。

A.按物体的外部特点进行概括

B.从功能和用途进行概括

C.从本质上概括

5. 具体形象思维的突出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和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6.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实际动作。

7. 幼儿往往不能理解成人所用的“反话”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C。

A.深刻性 B. 形象性 C. 表面性

8.为什么说直觉行动思维对小年龄儿童来讲很重要?

直觉行动思维使儿童能对事物作出一定程度的概括,在刺激物的复杂关系和反映动作之间形成联系。这种思维的发展,就主体来讲,使儿童的动作协调起来,为今后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就客体来讲,使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协调起来,便于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织起来,作为将来揭示事物之间复杂关系的起点。

9. 如何根据儿童思维的特点培养其思维能力?

1. 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2. 发展幼儿的语言。

3. 交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式。

4. 通过智力游戏、实验等方式,锻炼幼儿的思考力。

5.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10.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

1. 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

2. 通过训练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通过各种创造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绪

1.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时而产生的体验。2.幼儿的情绪从指向食物表面现象不断向事物内在特征发展,这是情绪发展深刻化的表现。

3.进入幼儿期,引起情绪的动因从最初的以生理需要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社会性需要为主。

4.当诱饵开始能掩饰自己的喜悦的痛苦时,说明其情绪的发展逐步C。

A.深刻化

B.丰富化

C.稳定化

5.兴趣和快乐是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6.幼儿“人来疯”是情感B的表现。

A.易冲动

B.不稳定

C.外露

7.幼儿在初步明辨是非的基础上,产生了爱老师,爱小朋友,爱幼儿园的情感体现。此是幼儿C发展的表现。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8.儿童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9.幼儿情绪社会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2)情绪中交往内容的增加和表情社会化。

(3)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发展。

10.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1)情绪对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情绪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人的活动效率,对行为起着重要的动机作用。

(2)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只有幼儿对教育活动内容有兴趣,并保持着适中的轻松愉快情绪时才能确保其认知效果最佳。(3)情绪对幼儿性格形成的作用。情绪特征是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性格特征,如活泼、开朗、忧郁、粗暴等都和情绪密切相关。

(4)情绪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儿童情绪剥夺,缺乏父母的爱,会抑制脑垂体激素的分泌,抑制生长素的分泌。儿童长期处于郁闷情绪状态,成长发育会受到阻碍。

11.为什么要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影响幼儿情绪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不良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幼儿情绪发展不良。如对幼儿的冷淡、粗暴容易造成幼儿情绪退缩、适应性差。不公正容易造成嫉妒,溺爱容易造成幼儿情绪激动,这些都应该加以及时纠正和克服。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每个幼儿在生活中都有可能发生冲突、受到挫折,从而表现不良情绪反映。

1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1)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

(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

(3)通过文学艺术培养幼儿高级情感。

(4)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感知觉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观察:观察室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1.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是3岁能分辨上下方位,4岁能分辨前后方位,5岁能分辨左右方位。

2.幼儿教师教学时使用的贴绒教具或挂图,背景和观察对象的差别应大一些,这是根据感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规律。

3.能够观察到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则体现了观察的C。

A.组织性

B.精确性

C.概括性

4.视力是指用视觉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的事的能力,又称视觉敏度。

5.幼儿辨别声音的听觉有两种,一是纯音听觉,二是语音听觉。

6.幼儿随着年龄的增大,视敏度在不断发展,所以给幼儿看的读物应该是年龄越小,图和字越大。

7.儿童最容易掌握的颜色名称是红,其次是黄、绿。

8.4岁是图形知觉的敏感期,所以这个年龄是学习识字的最佳年龄。

9.幼儿经常把鞋子穿反,这是由于C尚未发展好。

A.时间知觉 B.空间知觉 C.方位知觉

10.感觉分析器在收到刺激的持续作用后,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C。

A.对比 B.知觉 C.适应

11.对感知的测查来看,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趋势是A。

A.配对-指认-模糊命名-精确命名

B.指认-配对-模糊命名-精确命名

C.模糊命名-精确命名-配对-指认

12.长期生活在噪声中的幼儿逐渐产生了适应先想,这表明其听觉感受性B。

A.提高

B.降低

C.丧失

13.如何根据幼儿感知觉的规律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选两条规律分析)

(1)根据知觉的选择性的规律。教师要善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例如,让幼儿自己看一副内容丰富的图画,一时他们难以知觉图画的内容。假如教师提醒一下:“看看图画中有谁?他么们在做什么?”则幼儿很快就能知觉出画中的人物。

(2)根据知觉的理解性的规律。要使幼儿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能够正确而迅速的理解,平时就必须从各方面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并注意通过

讲解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样可做到较好的效果。

14. 何如根据儿童的特点培养其观察力?

(1)保护幼儿的感官。

(2)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使其养成爱观察的习惯。

(3)帮助幼儿确立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4)教给幼儿有效的观察方法。

(5)发挥语言的作用。

(6)多做促进幼儿观察力发展的游戏。

个性

1.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2.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3.能力: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4.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

A.自我评价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5.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应注意帮助幼儿发展其气质类型的积极方面消除和改造气质类型的消极方面。6.气质类型C。

A.有好有坏

B.都是坏的

C.无好坏之分

7.托马斯根据气质的维度将儿童划分成平易型、行为缓慢型和难对付型三种类型。

8.气质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教育应当根据幼儿的气质类型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9.幼儿经常要问许多个“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是幼儿性格好奇心强的表现。

10.家庭因素中对儿童性格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11.从儿童智商分布情况看,大多数儿童智力处于。

12.热门在一切活动中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是。A.形象记忆力 B.空间观察力 C.一般能力

13.从不同的纬度可以把能力分成实际能力和。

14.心理学上通常将能力分为和特殊能力。

15.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A.气质 B.性格 C.能力

16.幼儿渴望认识世界,喜欢与人交往,喜欢周围的一切事物,但持续的时间较短,这是幼儿兴趣的表现。17.幼儿能力的发展应当关注兴趣、求知欲、意志等因素的培养。

18.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9.为什么说家庭是儿童性格形成的摇篮?

20.为什么说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21.联系实际谈谈儿童性格的培养

22.联系实际谈谈儿童能力的培养

23.在低常儿童的程度等级中,轻度智残被列为B。

A.一级

B.四级

C.五级

记忆

1.儿童记忆在质的方面的发展表现在记忆态度、记忆方法、记忆内容、记忆正确性。

2.以下哪一点最不能说明幼儿的再现常与事实不符的原因。C

A. 认识有误

B. 想像与现实混淆

C. 幼儿期健康

3.幼儿在记忆量方面的发展表现为记忆范围、记忆广度、记忆保持时间。

4.幼儿对不太理解的诗歌,熟读之后也记得住,说明幼儿以B。

A.形象记忆为主 B.机械记忆为主 C.意义记忆为主

5.幼儿的有意记忆一般发生在学前中期,这是由于在这个时期,言语对幼儿的行为调节作用有一定影响。

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出著名的“遗忘曲线”,从中发现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7.幼儿记忆正确性较差的原因分析。

幼儿记忆正确性差与其高级神经系统发展的水平较低有关。幼儿大脑皮质的分化过程尚未完善,对复杂的材料不善于作精细的分析,识记时不求甚解,再现时又不会想方设法,又容易受暗示,容易把现实与想像相混淆,用自己虚构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残缺的部分,因而记忆的正确性差。

8.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1.帮助幼儿进行及时、合理的复习

2.给幼儿记忆的材料要形象,方法要有趣

3.帮助幼儿理解记忆的材料

4.让幼儿使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过程

5.正确对待幼儿“说谎”的问题

9.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

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幼儿“说谎”的现象,假如幼儿是由于记忆失实而出现言语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那么不能看作是有意说谎。这是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而没有任何道德上的意义。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是会改变的。为此,教师不能随便指责幼儿“不诚实”,而是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把事实弄清楚,把现实的东西和想像的东西区分开来。

10.培养幼儿记忆力时应注意什么?

1.培养幼儿对识记的兴趣和信心。

2.帮助幼儿明确识记的目的。

3.培养幼儿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识记材料。

4.让幼儿学会运用多种识记方法和策略。

判断题

1.只有高于学前儿童原有水平的要求,才能有效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2.引起学前儿童痛苦的原因主要是与亲人的分离。

3.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是3-6岁。

4.问幼儿“什么是皮球”,幼儿回答“皮球就是圆的”,表明了幼儿是以事物若干特征的总和表示概念

的。

5.幼儿的好奇心强主要表现在会不断地提出问题。

6.幼儿的自言自语就是在玩的时候说的话。

7.幼儿认为铁钉是铁做的,比较重,所以会沉下去,这反映了他们是在事物的本质联系方面做判断推理的。

8.儿童年龄特征的可变性,主要是指儿童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

9.客观性原则指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10.要求幼儿找出图片中的相同图形或缺少部分可以反映幼儿观察的概括性的特点。

11.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产生了荣誉感、愉快感、委屈感或惊奇感等,这是幼儿情绪体验丰富的表现。

12.幼儿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的分散。

13.幼儿的有意识记一般发生在学前中期,这是与这个时期情感对儿童行为的调节作用有关。

14.幼儿不能理解寓言、比喻词、漫画等式因为他们不喜欢这些内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发心界说 一.普心分类 (一)心理过程(由个性心理抑制) 认知(基础)反映客观事物本身 情感、情绪(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关)反映客观事物与需要的关系 意志(目的)反映主观目的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 情感情绪和意志相互影响,共同反作用于认知。 (二)个性心理(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发展) 个性倾向性 ↓ 需要(主要)反映个人与社会的客观需求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具有社会意义 自我意识 二.什么是发心? 认知——思维(最复杂) 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路线图 社会性——人格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2)生理发展(18岁以前); 3)动作与活动的发展; 4)语言的发展。 第二节心理的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一)种系心理 1.动物心理怎样变成人类心理? 1)原生动物心理——刺激感应→在一定范围内,动物针对外界环境作出趋利避害的反应2)环节动物——感应阶段 3)知觉阶段——脊椎动物 4)思维萌芽阶段——哺乳动物标志:学会手语,能模仿人的动作,利用工具。 劳动的特点:制造并使用工具,集体劳动。 2.古人心理向现代人心理转变 文化(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创造出现的供人类享用的物质、精神。 (二)个体发展 人类:0~18岁逐渐社会化社会化:完全的自我→非我(环境的限制)→无我

(三) 种系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1. 区别:本质不同, 2. 联系:霍尔复演说→个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复演种系发展 胎儿的发展复演动物的进化过程 儿童的发展复演人类的进化过程(心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改变) ↓ ↓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第三节 发心的研究内容P 8 (一) 心理发展理论 1. 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Which :提出“遗传决定论”——霍尔 提出“环境决定论”——华生 How much ——“共同决定论” How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2. 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 心需要(动力) 3. 连续性和阶段性(量变和质变) (二)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 年龄阶段 0~1s :乳儿期↘ 1~3s :婴儿期→婴儿期 3~6、7s :幼儿期 6、7~11、12s :童年期 11、12~14、15s :少年期 14、15~17、18s :青年初期 18、19~35s 35~60s :成年中期 60~ :成年晚(后)期 2. 个体年龄特征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内在一致性与不平衡性 ↓ ↓ 认知、情意都不发展 情感、意志滞后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朝向反射: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机体现行活动突然中止,将感受器(眼、耳)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探究其性质对机体的意义的一种反射活动。 2.感受野:指视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当该区域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中与该区域有联系的各级神经元的活动。 3.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连接的特化结构 4.受体:细胞膜上能与神经递质特异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5.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觉功能正常无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6.神经胶质细胞:遍布于神经元胞体与突起之间,构成神经元生长、分化、修复和功能活动的微环境。具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等功能。广泛地分布于胞体和神经纤维之间。神经胶质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 7.顺行性遗忘:凡不能在储存新近获得的信息 8.逆行性遗忘症:正常脑功能发生障碍之前一段时间内记忆内容丧失 9.全或无定律:“全或无”定律: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 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 10.神经递质: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简称递质 11.长时程增强:指对神经元的短暂高频刺激所引起的某些突触反应增强现象。 12.长时程抑制:指当轴突兴奋的速度较慢时,他们的突触反应强度下降的现象。 13.动作电位: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它使Na+比K+和Cl-更容易通过。Na+进入细胞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这一电位变化过程叫动作电位。 14.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外正内负)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一、研究对象: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特别是神经机制的学科。 二、学科性质:是心理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 三、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的异同同:二者同是探讨心脑关系。 异:研究方向上、实验对象上、实验方法和记录上四、研究意义:揭示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预防生理、心理疾病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促进人类的幸福 第二节 一生理心理学研究的途径1、临床病例的研究2实验室研究 (1)动物实验和问题(2)动物实验的方法范式 实验室的研究

(完整版)心理学题库第三章思维

思维-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思维、2、间接思维、3、概括性、4、想象、5、直接思维、6、灵 感、7、定势、8、分析、9、综合、10、比较、11、抽象、12、创造想象、13、幻想、14、理想、15、创造思维、16、再造想象 二、填空 1.思维是()对客观现实()反映。 2.思维的心智操作主要包括(),(),()和()。 3.以思维的凭借物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和()。 4.以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和()。 5.思维的创造性维度划分,思维可以把分为()和()。 6.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和()。 7.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是()。 8.根据目的性划分,想象可以分为()和()。 9.根据想象是否依靠现成的描述划分,可以分为()和()。 10.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解决中的思维活动可分成(),(),() 和()。 11.影响问题解决思维的心理因素(),(),(),(),(),()和()。 12.创造思维的基本阶段(),(),()和()。 1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和()。 14.语言是思维的(),没有脱离()的思维,也没有脱离()的语言。 15.梦是()想象。

16.思维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 17.每一种概念都有其()和()。()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 性,()是属于这一概念的一切事物。 三、判断与改正 1.思维的概括反映是指反映一切事物的各种属性。() 2.默不作声,低头沉思说明思维与语言没有直接联系。() 3.思维是对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因此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没有什么联系。() 4.知识经验都是有用的,故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形成起积极作用。() 5.思维从解决问题开始,因此越是困难的问题,越能引起学生思维。() 6.定势对解决问题有消极作用。() 7.想象表象是超越现实表象,因此它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8.幻想是空想,因而只有消极意义。() 四、判断题 1.灵感是创造的源泉。() 2.幻想不是理想,因为幻想是一种消极的想象。() 3.思维是衡量一个人智慧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4.灵感是天生的。() 5.做梦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 6.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去推断学生表情所意味的内心状态,这是思维

消费心理学复习题剖析

消费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年,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 2、消费心理学的变迁大致上划分为()阶段、()阶段和()阶段。 3、1943年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4、消费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 5、商标设计的要求和心理策略有:()、()、()、()。 6、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7、记忆包括()、()、()和()四个环节。 8、记忆的三种系统分别是()、()、()。 9、企业的任务是()。 10、恩格尔系数=() 11、求实心理动机的核心是()、()。 12、四大广告媒体指()、()、()、()。 13、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按照其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度区分可分为()型、()型和()型。 14、()是典型而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必然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15、主要的诱导方式方法有:()、()和()。 16、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决策活动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学者们提出了一个购买过程模式,即()、()、()、()和()五个阶段。 17、广告的心理功能有:()、()、()、()和()。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消费需求的()有时会给新产品的推广和新消费观念的倡导带来重重阻力。 A、发展性 B、互补性和互替性 C、层次性 D、习惯性 2、在现实生活中,当客观条件限制消费需求的满足时,需求可以抑制、转化、降级;可以停留在一定水平上,这体现了消费需求的() A、发展性 B、伸缩性 C、习惯性 D、互补性和互替性 3、由于市场上缺少购买者所需要的消费特性的商品,而未得到满足的那部分实际存在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称为() A、已实现的消费需求 B、未满足的消费需求 C、潜在需求 D、欲望 4、消费者为了交际而购买馈赠品,这种购买行为是由()引起的。 A、情绪动机 B、情感动机 C、理智动机 D、惠顾动机 5、消费者的求新心理动机,其核心是() A、时髦、奇特 B、装饰、美化 C、偏爱、嗜好 D、仿效、同步 6、购买动机是一种心理状态,外人无法直接了解,只能从消费者的行为中推断,这是因为购买动机具有() A、原生性 B、隐藏性 C、周期性 D、履约性 7、消费者几十年一贯购买使用某牌子的牙膏,这种购买行为是在()推动下产生的。 A、情绪动机 B、情感动机 C、理智动机 D、惠顾动机

心理咨询师考试习题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考试习题 · 第三章 · 发展心理学 温馨提示: 请点击上方导航栏连接, 进入相关页面。 单项选择题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 )个体 心 理经常出现波动 (B ) 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随年龄匀速发 展 (C )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阴阳失调 (D )心理发展和行 为发展不协调【答案】 B 【解析】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在人的一生中心理发展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而匀速前进,有发 展的加速期,也有停滞期。 【知识点扩散】本题不常考,相 对简单,容易理解。2、个体心理发展的首个加速期是 ( A 【解析】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呈现不平衡性,有发展的快 速期和非快速期。其中发展的加速期有两个,一是婴幼儿时 期、二是少年期。 【知识点扩散】本题相对简单,这个加速 期主要是指生理发展的加速期,这样结合我们的日常实际, 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 源于( )。(A )先天的成熟(B )动作(C )后天的经验(D )吸吮 答案】 B 【解析】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 作用的结果,即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而后是随之发展起来 的各种活动与心理操作。 【知识点扩散】 在发展心理学中, )。 (A )婴幼儿期 (B )童年期(C )少年期 (D )青年期【答案】 皮亚杰的观点很重要, 注意结合题目理解并记忆。 ★ 4、根据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对儿童心理发展最有利的是 与()交往。 (A )能力比自己差的同伴(B )能力差不 多的同伴(C )能力比自己强的同伴 (D )能力比自己强的大 人【答案】C 【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 知识点扩散】维果斯基提出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 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要以 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重要的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 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时, 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 5、 (B)2 ?6、7 岁(C)6、7 岁?11,12 岁 (D )11,12 岁及其以后【答案】 B 【解析】皮亚杰以认 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其中前运算 阶段指的是 2-6、 7岁,也就是幼儿时期。 【知识点扩散】皮 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6、用“心理社会危机”来划分人格发展 (A )弗洛伊德 (B )皮亚杰(C )艾里克森 (D )罗杰斯【答 案】 C 【解析】艾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学说,他既承认性本能和 生物因素的作用,又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乃至失调所致,故称为心理社会危机,并用此来划分人格的 发展阶段。【知识点扩散】 本题考点较细, 有一定难度。 ★7、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一般在 ( )。 (A)0?2岁 阶段的学者是 ( )。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 第一章导论 1.生理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行为的生理过程,特别是脑的机制。2.上述中生理过程具体指什么? 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或身体其他部分对行为的控制,以及行为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3.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什么? 自然选择,行为选择优势,环境的强化学习 4.人脑的脑发育与行为的规律? 从发育的一般顺序而言,感知觉先于运动,运动先于语言,语言先于其他的复杂认知功能。 就一般规律而言,动物的演化等级越高,神经系统就越发达,脑的成熟期也越长。 5.脑功能的整体论与定位论? 整体论认为脑是以一个整体来活动的,如果某些部位由于疾病或外伤而丧失功能,则别的部位将对其功能进行代偿;定位论认为不同的功能按特殊的脑区控制。 第二章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1.动物行为有哪两种可观察的表现形式? 一是本能动作模式的变化,二是习得行为的变化。

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维持人体安静时的生理需要(机体存储能量)。 7.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此题答案为百度)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复杂多样,主要有辐射式(一个神经元通过轴突末梢的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聚合式(多个突触神经元的轴突共同与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链锁式和环式(通过中间神经元将辐射式和聚合式结合成许多复杂的链锁式和环状式联系)。 8.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和类型包括?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为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9.大脑皮层分区及其功能? 哺乳类动物大脑皮层按沟回划分为额叶、颞叶、枕叶、顶叶等四个区域。 枕叶是视觉语言主要加工区。颞叶是听觉的主要中枢,参与许多重要感觉信息的加工,如味觉、嗅觉等,还与面部表情、情绪活动或情绪相关的记忆有关。额叶涉及诸多复杂认知功能,控制躯体运动。顶叶加工皮肤或躯体的所有感觉。 10.边缘系统的结构及其重要功能? 边缘系统是大脑演化最早发展起来的一些皮质结构,尤其指位于大脑皮层内侧以及周围的一些较古老的皮质和核团,主要包括海马、杏仁核、边缘叶、岛叶、隔区、乳头体、中脑被盖以及下丘脑等结构。功能低等动物获得应对环境变化的最高中枢,控制摄食、搏斗和繁

心理学 第三章 课后习题

第三章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 、心理学家已初步探明,人类行为的一切动力都起源于 ___________ 。 A. 情绪 B. 动机 C. 思维 D. 需要 ( )2 、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反映了 ___________ 之间的关系。 A .动机与需要 B. 动机与生理 C. 动机与目标 D. 动机与行为效果 ( )3 、心理学家瓦顿用白鼠实验来测量和比较各种驱力的强度。结果发现,驱力最强烈。 A 、母性 B 、渴 C 、饥饿 D 、性 ( )4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有他人可以依靠时,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工作压力、失业、婚姻困扰等各种问题,这种依靠他人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可以称之为。 A 、控制感 B 、自我效能感 C 、习得性无助感 D 、社会支持感 ( )5 、在解决中等难度问题的活动中,活动动机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成 ___________ 。 A .正比 B .反比 C .正 U 型曲线 D .倒 U 型曲线( )6 、研究已证实, ___________ 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 A. 情绪 B. 动机 C. 需要 D. 思维 ( )7 、耶基斯 -多德森定律说明了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如图: ________ 线反映的是完成简单任务时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 ( )8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具有力求成功动机的人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为__________ 的任务。 A.10% B.20% C.50% D.100% ( )9 、按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 A. 原发性动机 B. 继发性动机 C. 社会性动机 D. 外源性动机 ( )10 、按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原发性动机和。 A. 生理性动机 B. 继发性动机 C. 社会性动机 D. 外源性动机 ( )11 、成就动机是一种___________ 。 A. 社会动机 B. 生理动机 C. 社会赞许动机 D. 交往动机

《消费心理学》自考重点复习资料

消费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消费心理学概述 一、消费心理学中的几个基本的概念: 1、消费(消耗财富,满足消费) 2、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 3、消费心理(所思所想) 4、消费行为(消费需要,转移的活动) 5、购买行为(消费行为) 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因素: 1、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2、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3、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的心理活动 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 三、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外在因素: 1、社会环境 2、消费者群体 3、消费态势4,商品因素5、购物环境6、营销沟通 四、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五、消费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访谈法 3、问卷法 4、综合调查法 5、实验法 六、观察法的优点与缺点: 1、优点:真实可靠、简便花费少 2、缺点:消极被动、难以了解内心活动、需要人力/时间多 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认识、情感、意志过程) 一、知觉的特性 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份的整体反映,是人的认识活动的重要环节和基础,也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具有以下主要特性: 1、知觉的主观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选择性 二、思维的分类 1、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 3、逻辑思维 三、影响消费者情感的因素(应用): 1、商品本身的影响 2、购物环境的影响 3、消费者的心理准备的影响 第三章: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气质、能力、兴趣) 一、消费者个性的基本特征 1、稳定性 2、整体性 3、独特性 4、倾向性 5、可塑性 二、购买活动中的消费者气质类型 1、胆汁型:标新立异、追求刺激性流行商品,属冲动型的消费行为 2、多血型:善于交谈、有较强灵活性。体现出想像型和不定型的购物行为 3、黏液型:购物谨慎、细致认真、冷静。体现理智型消费行为 4、抑郁型:敏感、拘谨、缺乏主动性。体现敏感性消费行为 三、选择题重点 1、气质—活动方式 2、能力—活动效率 3、性格—决定消费者活动的内容和方向 四、性格的特征 反映人的行为取向和一个人的动机态度。可以表现出以下4个特征:

第3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讲课教案

第3章发展心理学 知识习题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 2.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 3.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指(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5.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 6.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发育期)。 7.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8.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标志是(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9.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1882)年。 12.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 13.在短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横断研究 )。 14.最常用的设计方式是(横断研究)。 15.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纵向研究)。 16.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 17.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 1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19.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20.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 21.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图式)。 22.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顺应)。 23.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这个过程叫(顺应)。 24.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25.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 4 )个阶段。 26.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27.客体永久性是指(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28.泛灵论是指(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9.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30?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31?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 32?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33?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8)个阶段。 34?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35.艾里克森婴儿前期(0岁~2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37.艾里克森婴儿后期(2岁一4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9.艾里克森幼儿期(4岁~7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1.艾里克森童年期(7岁~l2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43.艾里克森青少年期(12岁~l8岁)主要发展任务(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45.艾里克森成年早期(18岁~25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47.艾里克森成年中期(25岁一50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生理心理学复习大纲详解

《生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1. 生理心理学的定义(研究方向)是什么? 答: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 生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都有哪些?用于人群的研究都有哪些? 答:①脑立体定位技术:找到要损毁或研究的脑内部位。用于:脑内刺激,脑内核团给药,脑内电信号记录,脑内物质(神经递质)的测定等。 ②脑损伤法: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 伤等。 ③刺激法:电刺激法(如恒流刺激),化学刺激法(神经递质的激动剂或拮抗剂)。 ④电记录法:自发电活动(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和诱发电位;胞内电位,胞外电位。 ⑤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神经递质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荧光检测, 紫外检测),推-挽灌流,脑内微透析术;mRNA的检测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等。分子遗传学技术:行为遗传学,反向遗传学,用相关基因敲除的动物研究整体动物的行为。基因芯片(不同行为的动物某个脑区基因表达的差异)。 ⑥行为学的方法:(1)基本行为:摄食,饮水行为(进食,饮水的时间和数量,内分 泌变化等);防御行为的行为模式:常常采用跳跃行为,跳跃次数和高度;性行为:如爬背行为,雌性动物的脊柱前凸等;睡眠行为:睡眠时间长短和眼动情况以及生化物质变化情况。(2)经典条件反射。(3)操作式条件反射。(4)特殊行为。 ⑦形态学的方法:荧光显微镜,行为异常伴随的脑部结构形态的异常,树突棘的稠密。 ⑧脑成像技术:CT, PET, fMRI。 其中,刺激法、电记录法、行为学方法和脑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对人群的研究。 3. 大脑分为哪些部分?大脑皮层分为哪些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①大脑分为六部分: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 ②大脑皮层又可以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③颞叶:听觉功能,和记忆有关。枕叶:视觉功能。顶叶:躯体感觉功能。额叶:躯 体的运动功能。前额叶皮层和颞叶、顶叶、枕叶皮层之间的联络区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4. 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①边缘系统: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其海马回深部的海马结构),及皮层下一些脑结构,如丘脑、乳头体、中脑被盖等,共同构成边缘系统。 ②功能: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控功能。情感、情绪的调节中枢。 5. 上行网状激活(激动)系统的功能? 答:上行网状激动系统:包括向脑干网状结构的感觉传入,自脑干网状结构向间脑的上行投射,以及从间脑向大脑皮质的广泛投射。上行网状激动系统携带的上行冲动是“非特异

最新云南省曲靖市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第三章技能形成与训练 一、技能定义和特点 (一)技能的定义——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使某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合乎 法则的活动方式,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二)技能的特点 1.技能不同于本能行为,它是后天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而非知识 3.技能不同于习惯,他要遵守一定的活动法则,并且各动作要素要有一定的执 行顺序 二、技能的种类 (一)操作技能——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序顺路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体操,田径运动)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依靠肌肉骨骼与相应的神经系统活动 实现的活动方式 2.操作技能的特点 1)由动作或动作组、体能和认知能力三种成分构成 2)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具有客观性 3)操作技能的执行时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4)就动作结构而言,在结构上具有开展性和协调性 5)操作技能要求精确性和适应性,且动作技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保持动作的一 致性和稳定性

(二)心智技能 1.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写作、解题) 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所具备的特点 1)对象具有观念性 2)执行具有内潜性 3)结构具有简缩性 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关系——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既有区别又有密切 的联系。操作技能主要表现为外显的动作活动,而心智技能主要表现为内隐的思维活动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心智技能对操作技能起着调节作用,而操作技能则是心智技能的依据和体现。人们在完成比较爱复杂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手脑并用,即包括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三、技能的作用 1.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2.技能还是活的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3.技能调节者经验获得的过程,决定着经验获得的速度、水平,是经验获 得的手段 四、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 一般认为操作技能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 阶段 (一)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要求,在头脑脑中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认识的过程,这是操作技能的初期

消费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消费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消费心理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实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史可分为萌芽草创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和确立地位阶段。 3.________________是典型而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必然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4.主要的诱导方式方法有:证明性诱导、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决策活动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学者们提出了一个购买过程模式,即需要的认知、_______________、比较评价、_______________和购后评价五个阶段。 6.广告的心理功能有:传播、诱导、教育、_______________和促销。 7.兴趣、气质、性格、_____________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构成消费者购买行为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也是消费者心理学的重要原理。 8.影响消费者期望的形成和强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目标价值、________________和可行性四个方面。 9.商标设计的要求和心理策略有:______________、简明、美感、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 1.消费者群体: 2.态度:

3.消费者购买行为: 4.能力: 5.消费需求: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消费者去北京百货大楼买过东西,日后能够想起百货大楼的形象,就是()。 A.情绪形象记忆B.感知形象记忆 C.长时记忆D.概念记忆 2.消费者都是带有一定动机和欲望走进商店,据美国一家百货公司调查,在顾客的购买行为中,有72%来自()。 A.潜在的欲望B.意识的欲望 C.实证诱导D.消费期望 3.各种感觉的感受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 A.越来越强现象B.越来越弱现象 C.保持原状现象D.此长彼消现象 4.消费者寻找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A.个人、商业、大众、经验B.父母、广告、商店、同学

生理心理学-(李新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 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揭示 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它的高级部位——大脑的活动方式,是生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3.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意义:第一,生理心理学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在 解释心理的实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这门学科对心理科学的发展必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第二,人类的科学事业正在面临着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和智力的产生四大问题的挑战。这四大问题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困难的一个:智力是如何由物质产生的,正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智力的产生,生理心理学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第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好的思路。第四,研究生理心理学的巨大动力和这门学科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寻根究底的。第五,生理心理学能够为许多实践领域服务,尤其是为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伤法 ●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 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 ●可逆损伤: 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改变体内化学物质的含量。 ●分子遗传学技术:原理:基因控制化学物质的合成。 ●脑成像技术:定义:通过成像技术记录脑活动的部位和功能变化。分为结构成像 和功能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波谱、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CT、PET。 第二章注意 注意的神经网络:警觉网络、定向网络、执行网络 网状结构上行系统: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蓝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活动能够提高动物的警觉水平——注意周围环境的能力增强。蓝斑—皮层NE耗竭能够导致注意功能的障碍。2)上行多巴胺系统的功能:中脑边缘DA系统激活行为反应,获得强化物。中脑纹状体DA竭耗会导致反应的正常加速效应被取消,在反应准备过程中的作用。3)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是影响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乙酰胆碱拮抗剂能够降低代表皮层唤醒的脑电活动,而其激动剂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

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感觉P42 2.知觉P60 3.感受性P45 4.感觉阈限P45 5.绝对感觉阈限P45 6.差别感觉阈限P46 7.适应P50 8.明适应P52 9.暗适应P52-53 10.社会知觉P72 11.首因效应P74 12.晕轮效应P76 13.社会刻板印象P77 二、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是( )P60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表象 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P42 A.反映 B.知觉 C.感觉 D.直觉 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表,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P42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4.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P44 A.感觉 B.感觉器官 C.感受器 D.感受性 5.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P45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心理量 6.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P45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7.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P46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8.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P50 A.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9.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P60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10.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P61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1.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P64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2.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像不变的特性,这是( )P65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3.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P65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4.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P62-63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5.当认知者对一个人某种性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往往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性。这种社会知觉偏差称为( )P76 A.首因效应 B.定势作用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16.古人日:“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P50 A.实践活动的影响 B.适应 C.感觉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17.电影开映后,走进电影院起初什么也看不清,等一段时间后慢慢能看清了,这种现象叫视觉的( )P52-53 A.明适应 B.暗适应 C.感受性 D。恒常性 18.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 )P53 A.顺应 B.选择 C.提高 D.降低

消费心理学复习题目(1)

消费心理学考前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按照我国消费者的行走习惯,POP广告摆布的顺序应该是() A.自左向右B.自右向左 C.自里向外D.自外向里 2.为刺激顾客即兴购买,商场里应把易于随机购买的商品设置在() A.明显位置B.楼梯位置 C.门口位置D.固定位置 3.一个人作为消费者的时候,他的所思所想是() A.消费行为B.消费心理 C.消费过程D.消费习惯 4.使人对某件事物或活动给予特别注意和关注,并具有向往心情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B.能力 C.性格D.兴趣 5.新产品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是() A.经济耐用B.经久耐用 C.方便实用D.经久实用 6.商业广告传播功能的主要表现是() A.传播商业信息B.增强商品影响力 C.吸引消费者的注意D.提高消费者的兴趣 7.人类消费需要的重要特征是() A.变异性B.种族性 C.遗传性D.生物性 8.有助于增强消费群体影响的信息是() A.个人信息B.单向信息 C.双向信息D.大众信息 9.消费者对感情性心理活动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是() A.情绪B.情感 C.认知D.情操 10.消费流行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主观臆断B.客观分析 C.随机事件D.社会文化背景 11.消费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强化而间接学习知识、获得经验的方式所反映的心理学理论是()A.需要层次理论B.认知学习理论 可编辑修改

C.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D.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 12.不同文化层次的消费群体所表现的购物心理差异是() A.兴趣差异B.认知差异 C.层次差异D.标准差异 13.消费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引导消费走向() A.文明消费B.时尚消费 C.会员消费D.大众消费 14.易于接受导购人员介绍和帮助的消费者大多是() A.理智型消费者B.经验型消费者 C.确定型消费者D.随意型消费者 15.()是时尚消费心理较强的群体。 A.老年B.中年 C.青年D.少年儿童 16.选择商品以自我感觉为转移,易受商品外表造型、命名、色彩及装潢影响的消费者,其性格类型属于()A.习惯型B.随意型 C.保守型D.情感型 17.影响消费者在认识商品、购买商品等活动中的情感变化的首要因素是() A.商品质量B.商品名称 C.购物环境D.心理准备 18.消费者的习惯性价格心理是() A.周期性的B.阶段性的 C.不容易改变的D.不可改变的 19.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所减弱的消费习惯是() A.群体性习惯B.地域性习惯 C.品牌偏好习惯D.个体性偏好习惯 20.识别和记忆往事的过程是() A.识记B.保持 C.回忆D.认知 21.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A.意志 B.性格 C.情感 D.记忆 22. 消费者购买行为表现为“热情活泼好动、情绪易于转换、反应机智灵敏”,则体现了其是哪一种气质类型()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23.()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体验。 A、心境 B、激情 C、热情 D、应激 1.作为消费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之一,同一消费群体内消费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不同消费群体之间消费心理现象的差异性属于() 可编辑修改

单项训练之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

班次:学号:姓名:成绩:……………………………………………………………精品资料推荐………………………………………………… 单项训练之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 1、最先卓有成效地运用临床法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霍尔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普莱尔 2、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研究叫做( )。 (A)纵向研究 (B)横断研究 (C)个案研究 (D)追踪研究 3、如果儿童的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归纳来解决问题,那么这样的儿童的 认知就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皮亚杰认为幼儿期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 )性。 (A)直观行动性 (B)具体形象性 (C)抽象概括性 (D)都有 5、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 )。 (A)环境 (B)遗传 (C)性本能 (D)超我 6、在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中,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与自我同一性混乱相冲突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学前期 (C)青年期 (D)成年早期 7、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区别在于( )。 (A)他承认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作用 (B)是否承认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C)是否属于环境决定论 (D)没有区别 8、下列属于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观点有( )。 (A)心理发展包含着量变和质变的矛盾运动 (B)心理发展是平衡的,不间断的 (C)心理发展是匀速的 (D)心理发展只有量变,没有质变 10、最近发展区是指( )。 (A)心理发展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最小可能水平 (B)近期个体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个体不依赖外界帮助,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 (D)在指导下解决问题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13、整体而言,儿童身体发展具有( )。 (A)匀速性 (B)非匀速性 (C)突变性 (D)平缓性 15、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其中"中心外周指向"是指( )。 (A)大小原则 (B)上下原则 (C)远近原则 (D)里外原则 16、( )等都是揭示婴儿感知能力的关键性研究方法。 (A)习惯化范式和手眼协调范式 (B)习惯化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 (C)手眼协调范式和优先位移范式 (D)手眼协调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 17、( )使用视崖装置实验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A)吉布森 (B)范兹 (C)洛克 (D)詹姆斯 18、美国人工“野孩”的个案研究公布以后,对( )理论的冲击最大。 (A)班杜拉的模仿理论 (B)皮亚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理论 (C)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 (D)斯金纳的强化说 19、儿童身体发展遵循“近远原则”的含义是( )。 (A)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B)儿童运动的发展顺序是从躯干向四肢 (C)先发展手指和脚趾的小肌肉运动 (D)通过不同范围的活动促进儿童身体发展 20、根据托马斯-切斯关于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 )的儿童行为反应积极,所以更容易得到成人的最大的关怀和喜爱。 (A)容易型 (B)困难型 (C)迟缓型 (D)混合型 21、( )的形成是人最初的社会稳定交往的开始。 (A)气质 (B)依恋 (C)思维 (D)情感 22、婴儿依恋的性质最根本的取决于( )。 (A)婴儿的体型 (B)婴儿的气质 (C)与婴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 (D)与其他家庭成员有关的母亲的行为 23、皮亚杰的单的判断的三个阶段中( )又叫做道德相对主义。 (A)前道德判断阶段 (B)他律道德判断阶段(C)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D)完全道德判断阶段 24、( )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 (A)理解记忆 (B)意义记忆 (C)抽象记忆 (D)有意记忆 26、( )是个性发展水平的标志。 (A)情绪特点 (B)自我意识 (C)日常心态 (D)社会关系 27、( )是自我意识、心理自我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 (A)青春期到青年后期(B)少年期到青年后期(C)青年期到成年早期 (D)少年期到成年早期 28、人的“第二个青春期”是指( )。 (A)青少年时期 (B)更年期 (C)成年中期 (D)成年晚期 29、( )流体智力发展达到最高峰。 (A)青少年期 (B)中年早期 (C)中年晚期 (D)老年期 30、( )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 (A)习惯化 (B)去习惯化 (C)二次习惯化 (D)习惯化范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