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国际体系的演变

国际体系的演变

国际体系的演变
国际体系的演变

国际体系的演变

1、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欧洲处于封建割据状态,主权国家缺失。

2、现代欧洲诞生的要素

所谓“现代”,是相对于“中世纪”而言,现代欧洲诞生之根本在于冲破中世纪教会帝国的樊笼。以下三大因素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A、文艺复兴

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鼎盛于16世纪(时间相当于中国的明朝)。

文艺复兴运动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

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B、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最初只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但无形中给欧洲带来了自由、宽容的新气息,促进了欧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

欧洲的各个国家也因为各自的宗教信仰而加强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国家的精神凝聚力。

马丁·路德(1483-1546年)1517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挑战罗马教廷权威,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宗教改革持续100多年,大致到1648年告一段落

加尔文(1509-1564年)法国神学家,1650年代在日内瓦建立了神权共和国

C、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

15世纪后期-16世纪初,发生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时期

开辟了欧洲前往东方的海上通道,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促使地中海沿岸的经济活动进入了数千年来最活跃的时期。跨洋商业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海外贸易累积的财富激发欧洲人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事业,促使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最终直接、间接地激发了帝国主义。

在欧洲社会结构方面,商人们先后取代了南欧与北欧的封建领主,成为社会中最具权势的阶层。在英国、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资产阶级逐步控制了本国的政治和政府。

3、现代国际理念

意大利城邦的外交实践

现实主义政治理念

国家主权概念

现代国际法

4、三十年战争(1618-1648)

四个阶段

1.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3)

2.丹麦阶段(1625-1629)

3.瑞典阶段(1630-1635)

4.瑞典-法国阶段(1636-1648)

战争爆发: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1644-1648)

5、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影响

1.领土安排

2.宗教安排

3.主权概念

4.国际规范

此和约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皇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各

邦国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另外,此和约导致

法国,荷兰和瑞典这三大欧洲新霸主的崛起。

欧洲格局构成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个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

念。

意大利各邦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法国得到通向德意志的战略通道,实力大增,为后来称霸欧洲打下基础。

瑞典获得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重要港口,成为北欧强国。

和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形成的均

势格局并非是“一种神圣的稳定局面。事实上,各国的兴衰更替以一种令人目眩的

速度进行着”。到18世纪未时,就已经有许多曾经的大国衰落了。

格局体系的意义

虽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的均势并不巩固,但和约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

国际关系准则。并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依然是解决各国

间矛盾、冲突的基本方法。

但是这些体系和国际组织的基本原则,都没有超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的国家主

权和平等的范围。因此,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并没有超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原则

的内容。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奠基石,完全适应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总之,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史时期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国际法发展

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它即是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

的一个里程碑。

6、“古典外交”(classical diplomacy)的特征

权力政治

远离公众

灵活性

国家利益/王朝利益

7、路易十四的争霸Louis XIV 1638-1715 1661年亲政

四次战争

1.遗产继承战争(1667-68)

2.荷兰战争(1672-1678)

3.九年战争(1688-1697)

4.西班牙继承战争(1701-1713/14)

8、俄罗斯的崛起

彼得大帝(1672-1725)

9、关于国家力量的克莱因公式

?由美国学者雷·克莱因(Ray S. Cline,1918-1996)1970年代提出

?Pp=(C+E+M)×(S+W)

?也即:一国的可感知力量[Pp,perceived power]=(有形实体[C,critical mass, population+territory]+经济实力[E,economic capability]+军事实力[M,military capacity])×(战略目标[S,strategic purpose]+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W,will to pursue national

strategy])

10、现代英国的崛起

清教革命1640-1648

光荣革命(1688)

?英国崛起的因素

1.宪政

2.财政

3.海军

4.战略

1.新航路开辟后,海运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大西洋

航线的中心线上,海运便利。

2 英国由于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盛行圈地运动,为当时英国手工业提供物质基础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正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实行较开明的经济政策,

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益受到保障,女王当时也参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份。

4 由于英国海运业迅速发展,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直接攫取了海上运输贸易霸

权。

11、18世纪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线索

1.法奥之间传统敌对的继续(1755年前)

2.英、法、西在海外殖民地的角逐

3.普奥争雄德意志的斗争

4.奥西在意大利的争斗

5.俄奥普争夺对波兰控制权的斗争

6.俄奥对土耳其的领土掠夺。

12、18世纪的大规模战争

1.西班牙继承战争(1701-1713/14)

2.北方大战(1700-1721)

3.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1736)

4.俄奥土战争(1736-1739)

5.奥地利继承战争(1740-1748)

6.七年战争(1756-1763)

7.俄土战争(1768—1774)

8.美国独立战争(1776—1783)

9.俄奥土战争(1787—1792)

13、美国革命

?1775年4月列克星敦战斗

?1775年12月迪安秘密出使法国

?1776年7月独立宣言

?1776年11月大陆会议派遣富兰克林正式出使法国

?1777年10月萨拉托加战役

?1778年2月《法美同盟》签订,英法正式开战

?1779年5月西班牙参战

?1780年2-8月武装中立同盟

?1780年12月荷兰参战

?1781年10月约克镇战役

?1782年11月美英秘密媾和

?1783年9月《巴黎和约》

14、法国革命与维也纳会议

1.革命时期与督政府时期(1789.7--1799.11)

2.拿破仑辉煌时期(1799--1808)

3.拿破仑帝国的崩溃(1808--1814/15)

15、革命的开始

?1789.7.14攻占巴士底狱

?1789.8.26 《人权宣言》,斐扬党执政

?1791年6月发棱事件

?1792年3月奥地利对法国宣战,8月,普鲁士等国加入对法国战争

?1792年9月20日瓦尔密战斗

?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吉隆特党执政

?1793年1月处死路易十六

?1793年2月第一次反法同盟建立(英、奥、普、俄、西班牙等欧洲各国)

?1793年5月--1794年7月雅各宾派执政

?1794年7月--1799年11月督政府(Directory)时期

16、革命法国的战争

?战争性质(意识形态色彩,“给宫廷以战争,给茅舍以和平”)

?新的战争形式(总体战,Lazare Carnot)

?对外战略目标(天然疆界、重获殖民地、建立附庸国)

?1797年的胜利

?拿破仑远征埃及(1798-99)

17、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拿破仑失败的必然性:称霸野心

?具体错误半岛战争(1807-1813)、侵俄战争(1812)

18、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提议和组织的。其目的在于重划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

维也纳会议经常受到19世纪和现代历史学家的批评。它忽略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趋势,低估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政治和社会保障的要求,间接促成日后欧洲的革命浪潮;并且牺牲许多小国利益以保持大国的势力均势及恢复欧洲旧有秩序,而所谓的欧洲协调合作常规架构目的也只是在欧洲大陆建立一个顽固的保守系统。事实上,英国辉格党反对党在会议结束时就已经提出了这些批评。维也纳会议成为了通过压制法国大革命所提出的自由主义和民权来换取和平和稳定的保守系统的一部分。

19、美国内战(1861-1865)

20、欧洲结盟体系

21、克里米亚战争

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列宁语)。沙皇的失败,使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国内外威信扫地,加速了1859—1861年革命形势的到来,促进了农奴制危机加深并走向崩溃。

虚幻的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45)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 欧洲的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1)战争的起因

——欧洲均势体系的失衡

欧洲国际体系的特征:

·单元:主权民族国家

·自主运行

·结构:势力均衡。主权民族国家;大国力量均衡;共识与规范;制衡者英国

——帝国主义殖民争夺

——欧洲结盟体系

两大阵营:协约国(俄,英,意,法),同盟国(德,土,奥)

——泛斯拉夫主义

欧洲的“火药桶”1914年的巴尔干

(2)导火索和战争的爆发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萨拉热窝刺杀

(3)战争进程:

西线战事:

凡尔登战役, 1916.2

索姆河战役, 1916.7

东线战事:

“加里波第灾难”, 1915

殖民地战线:

印度的锡克教士兵

非洲的战事

美国参战

战争伤亡

长达四年零三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直接和间接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0多个国家,交战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97个师,7340余万人,死于战场的约1000万人,受伤的约2000万人,兵燹祸及人口13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75%。

思考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什么?

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我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上的一大进步,是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等许多方面大大加强,同时一战加快了人权实现的步伐。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是这次战争带给人类的最大成果。在此背后的民族意识的形成、民族观念的勃发,可以说是历史赐予其最好的机会,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各国间发生争吵和用武力来解决这些争吵会导致苦难,两者都会造成不成比例的损害;作出的崇高努力只能获得少得可怜的奖励;战争胜利的景象转瞬即逝;复兴却是长期而缓慢的;进行大胆的冒险十分可怕;命运在千钧一发间靠掷硬币作出决定。

厄运靠机缘巧合来求摆脱,这太危险,人们应该从所有这一切中吸取教训,懂得如何防止再次爆发大战是全人类关注的头等大事。战争至少已被抹去魅力的光环。

不再会有亚历山大、凯撒和拿破仑率领军队走向胜利,在战场上骑着战马分担士兵的艰险,在几个关键时刻用非凡的势态决定帝国命运的场景了。因为在将来,统帅们将坐在司令部里被参谋人员包围着,像在政府机构的办公室里一样安全、平静和沉闷,而在电话线的另一端,成千上万的战斗人员正在被机械化武器屠杀或窒息。我们曾见过最后一批伟大的司令官,他们也许在下一次大战开始前就已不存在了。

下一次战争可能是一场屠杀妇女、儿童和平民的竞赛,胜利女神将在惨淡的婚礼上下嫁给组织了一场最大规模的屠杀竞赛的勤奋的英雄。

2. 巴黎和会(1919.1.18-6.28)与《凡尔赛和约》

(1)大国的目标

?随着同盟国的崩溃,战争结束.

?协约国并不清晰的战后计划

美国总统威尔逊

美国总统威尔逊似乎控制着整个局势。因为:

–美国在大战中损失最小,在战胜国中最为强大;

–威尔逊受到普通欧洲民众的欢迎,被称为“新世界的先知”;

–美国具有影响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力量。

–威尔逊提出著名的“十四点计划”(1918.1.8),规划战后美国式的世界秩序蓝图。

–他坚持所谓“理想主义”意识形态和两条基本原则:

–国际主义

–民族自决。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这位法国总理虽然年迈但意志坚定,绰号“老虎”

?他完全同意福煦元帅和军方的意见,即法国所需要的是一个向德国复仇的和平。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这位来自威尔士的政治家极富演说天才并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他不愿为英国政府承担明确具体的责任。

?他的绰号是“山羊”,因为他似乎善于从一个个危险的地方跳开而不失去自己的身体平衡。

意大利总理奥兰多

?克里蒙梭给奥兰多起的绰号是“啜泣者”。

?由于在国内的政治支持下降,他的谈判地位先天不足。

?《凡尔赛条约》签署之前他被迫辞职。

未与会的领袖

德国总理艾伯特,列宁

?战败国的代表没有参加和会,这具有重大的后果。

?德国和苏俄没有受到邀请。

(2)会议议题

?和会开始时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一个议程。

?与会者不知道首先要讨论什么问题。

?没有两个国家有着同样的重点。

国际联盟

?威尔逊执着于建立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的设想。

?克里蒙梭和劳合-乔治利用这一点操纵威尔逊。

?他们接受了原则以此换取他们所希望的条款。

德国问题

?当然,和会最重要的议题是如何处理德国的问题。

?某些问题易于处理,但很多问题非常棘手。

?战争罪责和赔偿问题十分重要。

第231条:战争责任

?和约的第231款是“战争责任条款”,它确实激怒了德国人。

?然而,为了证明战争赔偿的正当性,它是必要的。.

战争赔偿

?普法战争后德国曾迫使法国支付赔款。

?法国和比利时特别坚持德国应该赔偿战争的损失。德国的城市毕竟没有受到破坏,而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弗兰得斯地区成了一片废墟。

领土割让

威尔逊赞成结束殖民地的分割和获取,并支持“委任统治制度”(mandate system), 它规定,

“文明国家”可以统治殖民地,直到他们能够管理自己

中国山东问题

(3)评价:积极的评价

?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维护。

?民族主义和民主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鼓励。

?《凡尔赛和约》不如1918年德国强加给苏俄的条约严苛。

?《凡尔赛和约》只是暂时性的削弱了德国的势力,为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根。

自由派对条约的解释

?《凡尔赛和约》违背了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的原则。

?如果劳合-乔治和克里蒙梭能与威尔逊合作,一个持久的和平还是能够实现的。

?美国应该批准和约。

马克思主义者对条约的解释

?《凡尔赛和约》以及其他条约是帝国主义不可避免的结果。

?美国所主张的“门户开放”政策只是美国谋取世界经济霸权的阴谋。

?国际联盟只是保证美国海外经济渗透需要的一个机制。

?和约的主要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和防止它的扩散。

保守派对条约的解释

?威尔逊是一个愚蠢的理想主义者。

?他没有正视削弱德国实力的现实需要,应对德施加足够强大的限制以阻止它的复活。

?他误解了德国的想法,认为战败国会放弃复仇。民主从来不能保证和平。

?威尔逊的民族自决要求导致了欧洲的巴尔干化。

?英国对欧洲的承诺是一种威胁英帝国安全的危险而不必要的举动。

结论

?无论怎样解释和约,它确实建立起了之后十多年的国际体系框架。

?欧洲或者设法使之发挥作用,或者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体系。

?不幸的是,美国没有为新出现的欧洲安全结构承担自己的责任。

凡尔赛体系:

作用

首先,凡尔赛体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奥匈帝国解体:奥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原奥匈帝国领土的一部分割给意大利,一部分归还波兰。德国的疆界重新划分。其次,凡尔赛体系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奥斯曼帝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领地,只留有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和亚洲的小亚细亚,成为单一的民族国家。

再次,重新瓜分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奥斯曼帝国的属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总之,凡尔赛体系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国际机构是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

隐含矛盾

在这一体系下,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继续发展

3. 华盛顿体系与东亚秩序

华盛顿会议

目的:协调美、日等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时间:1921~1922年

操纵国:英美日

内容:

①《四国条约》1921.12.13

(《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条约》)

废止《英日同盟条约》

②《五国海军协定》1922.2.6

1919年海军力量对比(舰艇总吨位):

英国:239万吨;

美国: 146万吨;

日本: 82万吨。

英国放弃“双强标准”,开始丧失海上优势,美国取而代之

③《九国公约》

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达成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

政之完整;……

(三)……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解决山东悬案大纲》(1922.2.4),中国收回了在山东的主权和权益

影响:

①构建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秩序。

②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系了一战到二战其间的国际关系。在这其间,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也在发生着变化:主要矛盾由英美争夺世界领导权演变为30年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扩张之间的矛盾。美国凭借其世界经济领导地位参与许多重要的国际事务的解决、并起到决定支配作用,从而代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资本主义世界由“英国时代”走进“美国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一转变成为无法更改的现实。

(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

1.体系的潜在挑战者——德国

德国实力的重新增长

如何才能维护凡尔赛体系的稳定?

(1)美国的支持:与英法共同维持欧洲均势?

美国国会否决《凡尔赛条约》,美国退回孤立主义

道威斯计划(THE DAWES PLAN)1924-1930

(2)英法采取强硬态度,从一开始就要求德国严格遵守《凡尔赛条约》?

法国有心无力

英国的欧陆均势

罗迦诺会议与《罗迦诺条约》(1925年)

(3)英法苏结成联合阵线,共同制德?

英法对苏联的猜疑

热那亚会议,1922

(4)德国接受《凡尔赛和约》的安排?

履行和约派与拒绝和约派的斗争

“和平修约”?

2.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对体系的挑战

(1)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德军进军莱茵兰非武装区1936.3

(2)30年代的战争危机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894~1896年意大利曾侵略过埃塞俄比亚,但结果失败,被迫在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1936年5月5日,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沦陷,皇帝海尔·塞拉西流亡英国。5月9日意大利宣布把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随后,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联合为意属东非。

西班牙内战,1936-1939

?西班牙共产党为争取工人阶级的统一和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进行斗争,建立了西班牙人民阵线。

?1936年2月16日举行大选,人民阵线取得了巨大胜利,成立了共和国政府.佛朗哥等人发动反对共和国的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

?德意武装干涉,原来的内战变成了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

?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所谓的“不干涉政策”

?1939年3月28日,马德里陷落。西班牙共和国被扼杀了。

德、意、日法西斯的结盟

? 1.德、意在协同武装干涉西班牙过程中于1936年10月24日签订共同协定,商定加强在对外侵略过程中的合作,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 2.1936年11月25日,又以反苏反共为招牌,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反动同盟。

? 3.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从此法西斯国家依仗联盟,更加有恃无恐地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迫在眉睫!(3)国联“新秩序”的幻灭

3. 走向大战

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3

“慕尼黑协定”(1938.9.30):英法的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不仅没有避免二战的爆发,反而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使英国乃至世界人民深受灾难。

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

?实力基础:实力下降,畏战求和

?社会基础:欧洲普遍的和平主义

?战略考虑:祸水东引

德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39.3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8.23

对条约的评价:

1、苏联的英明决策,利用西方矛盾的典范?

摆脱首先面临战争的困境;使“祸水东引”失败;打乱了日本的侵苏计划

2、背离国际主义原则,是民族利己主义?

3、利大于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不得已选择,但对法西斯斗争有消极影响?

4、得不偿失:匆匆签约是下策?

?签约前苏联是否面临德国首先进攻和德日夹击?

?苏联与英法结盟的可能性是否存在?

?是否直接导致德国进攻英法?是否推迟了苏德战争?

(三)二战同盟国外交对体系更迭的影响

1.第二战场:涉及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

2.卡萨布兰卡会议(194

3.1)确定无条件投降原则

3.百分比协定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

百分比协定,1944.10

4.德国的分区占领:德国的分裂?

?德黑兰会议,1943.11-12

?雅尔塔会议,1945.2

?波茨坦会议,1945,7-8

第五讲雅尔塔体系与冷战1945-1990

(一)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苏联红军攻克柏林1945.5

日本战败投降1945.9

欧洲的新疆界:东西方均势?

联合国:世界安全与和平的保障?联合国的建立,1945.10.24

评价:

正面评价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3.雅尔塔体系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负面评价

1.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如外蒙古的独立。

3.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

4.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冷战的起源和冷战格局的形成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946.3.5.

乔治·凯南与“遏制政策”

“杜鲁门主义”1947.3.12

1947: 英国帮助希腊政府镇压共产党游击队。

●英国人呼吁美国援助希腊,美国的回应是“杜鲁门主义:

●美国承诺,它将支持自由国家反对共产主义

●希腊接受了大量武器和装备援助,到1949年镇压了共产党游击队。

“杜鲁门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显示,最强大的西方民主国家美国准备抵制共产主义的全球性扩张

苏联的反应: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9

“马歇尔计划” 1947.6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宣布了“马歇尔计划”。

●这是一个大规模援助欧洲的计划,帮助它从大战的废墟中复兴。

该计划的两重动因:

●帮助欧洲恢复经济将为美国的商品提供市场,因而有利于美国的工业繁荣;

●一个繁荣的欧洲将更利于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这可能是一个主要动机。

苏联的反应: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1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4.4

1949年4月西方国家建立了北约组织,以协调它们的反苏防务政策和军事战略。

创始成员国有:

●美国

●比利时

●英国

●加拿大

●丹麦

●法国

●荷兰

●意大利

●卢森堡

●挪威

●葡萄牙

《华沙条约组织》,1955.5

苏联与中东欧共产党国家建立的军事组织。

1955年5月14日建立,这是对“北约”和德国重新武装的反应。

创始成员国有:

●阿尔巴尼亚(中苏关系破裂后退出)

●保加利亚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波兰

●罗马尼亚

●苏联

●东德(1956年加入)

冷战起因的三种解释

1.正统派:苏联的性质及其战后扩张导致冷战?

建立更可靠的边界和安全保障

为了俄罗斯民族利益,觊觎别国领土和资源

沙俄扩张传统和“迫害狂”心理

“救世主思想”,向世界传播和扩张共产主义

缺少强邻,刺激苏联扩张

2. 修正派:美国的制度和对外政策挑起冷战?

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美国决心使东欧对美国的商业利益开放

反对一切左翼分子,支持右翼分子,从而导致东欧国家内部的冲突

苏联为了自身安全,有权利在东欧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美国实行“原子外交”,构成对苏联的威胁

3. 后修正派:综合论?

批评正统派的偏见和臆测,而又认为修正派走得太远了

美苏各自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冷战的形成都有作用

冷战发生具有不可避免性,个人作用有限

苏联是挑战者,美国是被迫应战

(三)冷战的三次高潮

1.“柏林封锁”危机

柏林封锁:1948.6.26 —1949.5.12

1949年9月20日联邦德国成立,1949年10月7日民主德国成立,德国分裂成为事实2. 第二次柏林危机

苏联领导人的变更:

1953,期大林去世

1956-1964 ,尼基塔·赫鲁晓夫

1964-1982 ,列奥尼德·勃列日涅夫

1985-1991 ,戈尔巴乔夫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53年苏联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1955.5 《奥地利国家条约》

“日内瓦精神”:四国首脑峰会,1955

内容:德国问题;欧洲安全问题

外层空间的竞争

1957.8 苏联洲际弹道导弹成功:“导弹差距”冲击

1957.10.4 ,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 I:“人造卫星”冲击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宇航员

1969年7月16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2号成功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

第二次柏林危机的发展

1957.3-9 伦敦裁军会议,西德扬言核武装

1958.11.27 苏联关于柏林问题的照会

1959.5 四国外长日内瓦会议

1959.9.15 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戴维营会谈

1960.5 U-2间谍飞机事件,巴黎峰会的流产

1961.6 赫鲁晓夫-肯尼迪维也纳会谈,重提柏林问题照会

1961.8 柏林墙的建立

3.古巴导弹危机,1962.8-10

“猪湾事件”(1961)

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1950-1953)

越南战争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欧洲列强的衰落

●“第三世界的兴起”

●非殖民化与冷战

两极冷战体制的稳定性?

冷战体制的稳定

以战时军事占领为基础的战后东西方地缘政治版图的大致均衡与稳定

东西方军事政治经济同盟的均衡与稳定

“核恐怖平衡”的形成

超级大国维持两极体制稳定的政治意愿

西方:双重结构—遏制苏联和德国

东方:主从结构—维持对东欧的控制

(四)“缓和”与冷战的结束

1.冷战的转型—“缓和”

缓和的背景:

美国对外战略的收缩

1969年7月关岛谈话,提出“尼克松主义”

●安全战略:收缩美国海外态势

1.战略核力量:“充足论”代替“优势论”

2.常规战争:“一个半战争”代替“两个半战争”

3.分担责任的“总兵力”方针

●外交策略:多极均势政策

1971年堪萨斯城演讲:世界五极力量中心

苏联战略力量的加强与战略调整

苏联的海基(核潜艇)、陆基(中程导弹)核力量的加强

●国内经济发展滞后

改善“布拉格之春”的国际形象

中苏矛盾激化(1969年“珍宝岛事件”

欧洲国家的推动

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德国:从“哈尔斯坦主义”到“新东方政策”

●1970年8月12日《莫斯科条约》

●1970年12月7日《华沙条约》

●1971年9月3日《四大国柏林协定》

●1972年12月21日两德《基础条约》

美苏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

1972年5月26日《美苏第一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1972年5月26日《反弹道导弹条约》(2002年美国退出)

●1979年6月18日《美苏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1991年7月31日美苏第三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欧安会)

1973.7.3~1975.8.1.欧安会分三个阶段分别在赫尔辛基和日内瓦举行

成果:《赫尔辛基文件》

中美关系的解冻:大三角的形成

2.冷战的结束

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崛起,要求在经济政治上独立自主、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资本主义阵营分裂。世界由两极格局演变为多极化趋势。而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

冷战结束的原因

内部崩溃理论

苏联联盟体制的瓦解

缺少创新、竞争和活力

政治体制僵化

过度扩张

个人因素理论

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和“改革”

里根的“战略防御计划”、军备竞赛

叶利钦对改革的推动

外部环境的变化

安全环境(核恐怖平衡、西方的和平与稳定)

经济、政治环境(西方经济的活力、西方政治制度的稳定)

文化、社会、组织环境(信息、国际组织西方文化的吸引力)

美国推行遏制战略

?遏制的三层目标:

1.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

2.减少苏联的影响;

3.促使苏联政权垮台或者逐步软化。

?手段:以压促变的硬手段——军备竞赛,打击亲苏政权;以和促变的软手段——和平演变。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新思维”:(1986.1.15提出;《改革与新思维》)

“新思维”的内容:

?一、当前的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

?二、核战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三、全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利益

?四、资本主义仍有发展前途与富有生命力

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则:

1.和平共处的普遍原则

2.自由选择的原则

3.普遍安全的原则

4.维持两极体制的原则

第六讲冷战后国际体系的变革

(一)如何理解冷战后世界的发展趋势

1.“历史的终结”?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1989年提出。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西方自由民主的最终胜利;

◆它是经济和政治自由主义当之无愧的胜利,既不是“意识形态的终结”,也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合流;

◆它既不仅仅是冷战的结束,也不是战后特定历史阶段的结束,而是“历史的终结”,即人类意识形态演进的终点,作为人类治理形式最高阶段的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普世化;

◆在其他政治经济结构中不能解决的任何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现在能够在现代自由主义的框架中得到解决。

2.自由主义的全球化与全球共同体?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导致政治经济一体化,促进一个开放的国际体系和无国界的全球共同体(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

◆非国家行为体结成了横跨各界、深入一切领域的行为网络,民族国家已不能自主制定和执行对外政策,不再是国际关系中的唯一行为主体;

◆地区性和全球性非政府组织和国家间组织(和机制)共同构成了全球治理网络,形成多行为主体、多层次的全球治理的格局;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和平,多层次的安全共同体维护世界的安全。

3.文明的冲突?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1993年提出:

◆冷战后冲突的基本根源主要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冲突;

◆人类的大分裂和主要冲突是文化的冲突;

◆民族国家仍然是世界事务中最强大的行为体,但全球政治冲突发生在不同文化的国家和集

团之间,文明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

◆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是未来的战线。

4.现实主义的历史轮回?

汉斯·摩根索:人性现实主义

肯尼斯·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

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冷战后《大国政治的悲剧》

(二)冷战后国际格局:一超多强——“新帝国”?

◆体系超级大国——美国:国际体系的主导者

◆体系大国和国家集团——俄罗斯、中国、欧盟、日本、印度、巴西等:国际体系的影响者◆地区性大国——非洲的南非、埃及;中东的沙特、伊朗、土耳其;拉美的阿根廷;北美的加拿大、墨西哥;澳洲的澳大利亚等:地区体系的影响者

◆其他中小国家

◆跨区域集团,如北约、G20、金砖国家集团、上海条约组织等

(三)世界力量重心的转移与国际体系的变革

1.美国面临的挑战

(1)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

●超强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

●维持以北约为核心的军事安全体系

●制度霸权体系维护其全球利益

●雄厚的软实力

(2)谁是挑战者?

全球恐怖主义的安全威胁?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

国际核秩序

基础:核技术的发展、冷战、人类理性

两根支柱:(1)核威慑平衡制度核心:《反导条约》

(1972.5);核裁军

(2)防止核扩散制度核心:《核不扩散条约》

(1970)核大国保证:a.帮助和平利用核能

;b.不对非核国家使用核武器;c.承诺最终

销毁所有核武器

国际核秩序的动摇:

—— 2002年美国退出《反导条约》,部署NMD/GMD

——核武器的扩散:印、巴、朝!伊、以、日?

国内经济社会问题:美国的相对衰落?

冷战后的美国衰落论

?第一波:70-80年代,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第二波:“9·11”以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

?第三波: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大国的崛起:日本、欧盟、俄罗斯、中国?

(3)美国的应对战略

增强实力、维护霸权:合作、竞争、对抗

军事优势+软实力

●加强跨大西洋联盟,维护现行国际体系

G.J.伊肯伯里:现行国际体系的特点“参与易、推翻难”:(1)开放性—包容力;(2)合作性—凝聚力;(3)制度性—合法性。

弥合伊拉克战争的裂痕,重新重视美欧关系

●将中国等新兴国家纳入现行国际体系之中

适当提高新兴国家的地位,如把G20作为“讨论全球经济问题的主要平台”,同时软硬兼施2.新欧洲的全球角色定位

欧洲一体化与新欧洲的崛起

全球角色的定位:民事/规范性力量欧洲

3.新兴大国的崛起:体系的挑战者还是参与者?

(1)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与国际体系的变革

(2)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国际责任

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

●近代国际体系的被动参与;现代国际体系的边缘;当代国际体系的主动融入

● 现行国际体系的受益者

和平崛起的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

●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 周边环境领土争端

● 大国关系的变动美国“重返亚太”

● 全球性问题

中国积极推动国际体系的变革

●国际经济:变革引领者——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制度和秩序

●国际政治:多极化推动者——国际关系民主化,新型大国关系

●国际安全:和平维护者——合作安全观,磋商和协调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启示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启示 河北苏建华 所谓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结构与态势。不同的世界经济格局是由于各经济大国之间的相对经济实力、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世界市场占有情况的变化而形成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地中海中心时代 1. 表现:14、15世纪,地中海地区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这一地区是欧洲和亚洲交往的重要通道,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也是最早开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国家。 2. 丧失: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开展,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和荷兰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时代。 二、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1. 地位的确立及原因:(1)17世纪,英国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促进了经济发展。(2)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拥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3)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了法、美、德三国的总和。(4)英国海军实力最强,有效地保障了自由贸易的顺利进行。 2. 19世纪末期以后,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原因:(1)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2)资本外输,工业资本匮乏。(3)科技成就少,垄断组织垄断程度低。(4)同时期的美德等国经济发展迅速。(5)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 三、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1. 确立过程:(1)1894年,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2)一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大增,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3)二战后,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2. 发展原因:(1)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被削弱。(2)美国具有对经济发展有利的客观环境,如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等。(3)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使美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如罗斯福新政的实行等。(4)抓住两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的契机。 3.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的削弱及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趋缓,而欧共体、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基础上各种区域性组

1 世界近现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复习提纲一世界近现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知识整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战胜的协约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组成:(1)凡尔赛体系:由《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构成,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2)华盛顿体系:《九国公约》等,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维系工具:国际联盟(英法操控) 4、性质:这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体系。 5、评价:这一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的世界秩序,但是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发展过程:(1)二战后期,以美英苏为主,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安排了战后国际新秩序。(2)二战结束后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3)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积极与美国争霸,组建华约,两极格局形成。(4)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 2、维系工具:联合国 3、重要事件:(1)雅尔塔会议(2)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3)日本崛起、欧洲走向联合(4)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 4、实质:美国、苏联争夺世界霸权,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5、影响:(1)美苏争霸,世界局势长期动荡;(2)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了新的大战爆发;(3)苏联经济负担加重,逐渐走向衰亡;(4)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负债国。 三、“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和世界多极化趋势 1、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局势总体上由紧张走向缓和。 2、表现:“一超多强”。 3、主流:和平与发展 4、趋势: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格局尚未形成。 5、主要事件:(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科索沃战争 6、影响:(1)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纠纷时有发生,美国霸权主义利用这些矛盾,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2)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知识清单】 1、巴黎和会 年,巴黎和会召开,会议被、、三国操纵,会议上签订了《》,极大地削弱了德国力量,条约中的一条规定 充分体现了这次会议的性质是。这次会议形成了,会议的作用是。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习题及复习资料

第十章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说,国际货币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 2、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体现了为适应不同的历史条件而对这些准则所进行的变革。从时间先后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及现行的________阶段。 3、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关键的部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是这一体系的两大支柱。通过两个挂钩实际上让美元代表黄金,各国货币便通过固定汇率制同美元联系,从而使美元成为国际中心货币。 4、________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是按________原则由共同市场国家货币混合构成的货币单位。 5、欧洲货币体系的目标是________,其重点落在________上。通过建立双重机制稳定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即________和平价篮体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总是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其界限是( )。 A.铸币平价B.黄金平价 C.黄金输送点D.法定平价 2、按照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规定,两个挂钩是指( )。 A.美元同黄金挂钩B.英镑同黄金挂钩 C.各国货币之间相互挂钩D.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 3、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内部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即( )。 A.J曲线效应B.里昂惕夫之谜 C.米德冲突D.特里芬难题 4、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 )。 A.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B.货币比价的确定 C.汇率制度的确定D.平衡国际收支方式的确定 5、以下关于牙买加货币体系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是多元储备体系B.采取国际收支的多种调节机制 C.是无体系的体系D.拥有多元化的国际货币 6、国际货币体系进入到浮动汇率时代开始于( )。 A.国际金本位制度B.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C.牙买加货币体系D.欧元诞生之后 7、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A.创建欧洲货币单位B.构建汇率稳定机制 C.建立欧洲货币基金D.构建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8、以下关于区域性经济集团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的主要目的是使南美在美国和欧盟之间取得平衡 B.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 C.东盟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组织 D.日本当局有意识地推进“亚洲日元经济圈”战略,全力推进日元国际化 9、以下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说法正确的是()。 A.IMF是联合国系统的一个专业机构,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B.作为该组织创始国之一,中国一直保有该组织的合法席位 C.IMF是以成员国入股的方式组成的企业性金融机构,会员国的基金份额构成其主要的资金来源 D.普通提款权的期限不超过5年,贷款最高额度为成员国所缴份额的100% 10、亚洲开发银行(ADB)简称亚行,是西方国家和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联合创办的亚太地区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其宗旨是()。 A.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筹集官方及私人资金 B.向其成员特别是本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 C.对成员的经济发展计划提供技术援助 D.帮助各成员之间协调其在经济贸易和发展方面的政策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外汇交易起始于1973年,但最初的萌芽则可追溯到古代中东的外汇交易市场,当时的货币兑换仅局限于金属铸币之间的交换。直到欧洲中世纪时,随着旅行者人数的增加,金属铸币的弊端不断暴露,一些商人银行家开始设计出汇票,外汇交易也逐渐成型。 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中,金本位体系是最早且相对最稳固的一种体系。金本位制的盛行始于19世纪中期,止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其间多数西方国家均采行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金本位制共有三种实现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最具有金本位制的代表性。各国在流通中使用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冶炼、铸造、交换并在国与国之间流动。在金本位制下,货币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之比,即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只要两国的货币含金量不变,则汇率就维持稳定。 一战爆发后,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等参战国纷纷禁止黄金出口,金本位体系实际上已经崩溃了,虽然英国于1925年宣布恢复金本位制,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已经不再支撑这样一个旧有体制。其彻底的终结则始自1929年开始的世界股市大崩溃,由其触发的1931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迫使英国宣布退出金本位制,其后诸多国家纷纷效仿,1936年达成的美英法三国货币协定则宣告该体制的正式结束。在一战与二战之间的这段时期,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基本上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市场极度波动造成投机活动盛行。 二战期间,外汇市场实际上已经消失了。战争对英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害,并对英镑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且人们对英镑的信心亦因德国大量伪造英镑而收到严重冲击。自美国加入二战之后,美元就顶替英镑成为全球地位最突出的货币。鉴于欧洲主要国家以及日本均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严重受损,作为唯一一个本土没有受到战争洗礼的大国,美国自然成为未来国际金融秩序的主导者。 (杀戮是正确的,你也可以攻击宗教但却不受惩罚,但你正在威胁的是很多人视之比生命更加宝贵的东西......——美国总统罗斯福写给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信,拒绝其提出的伪造德国货币的建议。) 到了二战末期,盟国已胜利在望。1944年,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布雷顿森林村(Bretton Woods)召开了一次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秩序和支付体系的重要会议——联合国货币与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等文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由此开启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会议上,一种改头换面的金本位制被视为激励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扩张的最好办法。根据协议,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有义务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便使汇率维持在平价上下1%的区间内。事实上,该协议使得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并取代黄金成为国际支付体系的储备资产。 几近固定的汇率机制源于以下几个目的。首先,其会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的汇率机制混乱的问题。其次,当时的世界最需要的是稳定的重建环境,各国均不希望看到大量的货币投机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最后,由于战争导致多数货币受到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客观上需要一个稳定的支柱以树立信心。IMF的建立亦令成员国可以维持稳定的货币买卖体系方面进行磋商,以便国际支付更加顺畅。当某些成员国遭遇财务困难的时候,IMF会向其提供贷款以助其度过难关。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 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 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1618年5月23日 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至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

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合约主要内容 ●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 效 ●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 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 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 战 ●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 ●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 内的新教诸 ●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专题四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四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历史坐标】 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世界历史某一时期发展线索示意图,其中1919—1921年建立的“体系”是(A)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的体系 C.“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 D.世界多极化格局 2.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的组成部分。可见,“它”是(C)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珍珠港事件 D.斯大林格勒战役 3.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B)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两极格局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D)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三幅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是(A) A.美苏的对峙 B.殖民体系的瓦解 C.欧洲的联合 D.世界格局多极化 6.“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具有更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是独立活动。”“世界新秩序”指的是(C) A.区域性组织活跃 B.两极格局解体 C.多极化趋势加强 D.霸权主义盛行 7.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其他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描述反映的是(C)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形式 C.“一超多强”的局面 D.多极化格局形式 8.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是(D) 9.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你认为反映的主题是(C) A.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 B.殖民地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 C.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10.有人评论冷战时期的联合国:“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可见,他认为联合国(A) A.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B.加快了两极格局的终结 C.推进了世界的多极化 D.促进了美、苏两国的联合 二、材料解析 11.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矛盾下的和平】

专题36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36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考点连接 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4、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知识重组 一、什么叫世界经济格局? 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充当主角的国家应具备的条件:⒈具有强大的经济力、科技力和资源力:⒉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⒊具有影响并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1.时期: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 2.条件(原因):①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强大,1870年,英国的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了法、德、美三国的总和;②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拥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③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 3.确立: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4.特征:近代工业 5.丧失原因:(具体因素:垄断程度、工业资本、新技术新设备应用);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过程中,英国凭借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原料和劳力,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资本外输,工业资本匮乏;垄断组织的垄断程度低等因素,使英国经济发展缓慢。 ②而同期的美德等国经济发展迅速。 6.丧失:189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首位。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英国以沉重打击,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二)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1.时期:一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 2.条件(原因): ①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飞速发展,1894年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

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1、确立:通过巴黎和会(1919年1~6月)和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建立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2、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 3、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4、维护工具:国际联盟(英、法操纵)。 5、影响: (1)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局势。 6、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7、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给人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共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 1、背景: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经济、军事实力强大,苏联成为唯一能与之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正式形成: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4、结束标志: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5、主要内容:处置德、日等战败国;重新确立战后欧、亚政治地图。 6、维护工具:联合国 7、评价:两极格局以美苏实力均势为基础,实质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强权色彩,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 1、出现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称霸世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主要力量中心:“一超”(美国);“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 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 4、决定因素:经济实力。 5、发展趋势: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和平的局势并不稳定。 四、重要国际组织 1、国际性政治军事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华约和北约等。 2、经济合作和其他组织:国际联盟、联合国、欧盟、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 五、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认识 1、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化。期中,前两次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两次世界大战有直接关系,第三次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关。 2、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强国主导的前提下,体现了强权政治色彩。在当今条件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时空坐标】 【主干知识】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必修二第六单元、第八单元)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及评价 (1)新变化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经济宏观调控,20世纪50—60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采取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的“混合经济”政策。 ②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③第三产业得到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兴起,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 ④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2)评价: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仍有很大的容纳度,还处于上升发展时期。 3.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必修二第七单元) (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二第八单元)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3)特征: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4)影响 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2.关贸总协定

世界就业格局演变国际比较(简)

世界就业格局演变国际比较(简)

就业格局演变的国际比较分析 近百年来,经济全球化让世界就业呈现出一系列规律性特征。全球劳动力市场格局的变化引发的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成本驱动型劳动分工使得就业机会在全球重新分配;先进国家的吸入效应与落后国家的推出效应导致人才流动在国与国之间的不对称;劳动资源配置速度加快、就业形态充满不确定性;随着服务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灵活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就业模式日趋多样化;就业职业结构转向高技能,低技能劳动者被边缘化;作为工业社会中最重要社会关系的劳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又面临新的挑战,资本权力的强化与劳工权利的被侵害和被剥夺,已成为劳资关系格局的突出特征;经济全球化拉大劳动收入差距。 (一)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与就业形态的不稳定性 1、就业方式趋于多样化 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工厂制度中的集中就业是典型的就业模式。随着服务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灵活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就业模式日趋多样化,出现了短期就业、派遣就业、自营就业、独立就业、远程就业、兼职就业、项目合同制就业、季节性就业、家庭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发达国家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力比重在不断上升。

发展中国家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灵活就业的方式更多地表现为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比率迅速增加。自营就业、家庭服务和微型企业等非正规部门成为巨大的“劳动力海绵”。这些非正式的、兼职的、短期的工作又称弹性工作,除了工资外没有奖金。从事这种工作的人通常没有集体谈判组织,也不享有其他工会保护措施。弹性工人没有终身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必须不断流动和接受再培训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求。 2、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就业机会在全球重新分配 经济全球化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大整合,则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带来职场在全球的改变。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会在全球化过程中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密集产业不断升级,这对就业机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国际跨国公司在全球性范围内寻求成本最低的生产布点运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产业源源不断地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迁移,国内工人的就业机会受到威胁。 3.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就业形态充满不确定性 技术的创新与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导致企业的寿命缩短,而企业的寿命缩短加大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使就业稳定性下降。技术进步相对缩减了对劳动的需求。经济各部门中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把大量劳动力从制造业、加工业甚至服务业中排挤出去,造成

2020届二轮:1-3-15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卷)

限时训练 (建议用时40分钟) 1.(2019·甘青宁高三5月联考)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观点 时殷弘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余伟民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 徐蓝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 A. B.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美苏对峙是冷战主要表现 D.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答案:B 解析:由材料“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可知冷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共同结果,故选B;1947年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材料强调冷战的原因而非表现,也非影响,排除C、D两项。2.(2019·广西桂林一模)下图是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画中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箱子上写着“核战争”),这反映出() A.美苏在核威胁下的理性外交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C.冷战时期美攻苏守态势形成 D.美苏意识形态对抗逐渐消失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肯尼迪与赫鲁晓夫意图给“核战争”“加把锁”,说明两国在核威胁下意图防范核武战争的发生,故选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冷战结束后,不符合材料中的“冷战时期”,排除B项;冷战时期美攻苏守态势的形成是在20世纪80年代,而不是肯尼迪与赫鲁晓夫执政的20世纪60年代,排除C 项;肯尼迪与赫鲁晓夫执政的20世纪60年代,美苏依然存在强烈的意识形态对立,排除D项。 3.(2019·湖南永州三模)1948年1月,苏联以技术故障、技术困难为由,开始封锁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6月,切断了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8月,公路、水路交通被彻底封锁,只留有空中走廊。上述措施() A.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B.得到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C.削弱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影响力 D.客观上推动了军事集团北约的建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切断了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结合所学可知,柏林危机的出现导致北约军事集团的成立,故选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排除A项;材料强调苏联这一措施对于西欧国家的影响,与社会主义国家无关,排除B项;苏联对联邦德国的制裁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影响力,排除C项。 4.(2019·博雅闻道高三第四次联合质量测评)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这表明() A. B.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 C.两极对峙决定席位分配 D.非洲开始主导联合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65年10个联合国安理会所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中亚洲非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 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把世界范围内的各国经济通过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把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世界经济的形成 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紧密相连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国际经济交往,但只是偶然的、个别的、局部的现象,不能形成真正的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形成发轫于18世纪中叶。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英、法、美德等欧洲国家相继发生并完成了以蒸汽机的改进和推广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动力和机器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大幅增长,而且引起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从而扩大了国际商品流通,社会分工也日益超越了一国的范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胜利。生产力的懵懂和世界市场的扩大,把各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范围,这就是初步了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工业从农业中彻底分离出来,工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新的生产部门不断出现。大规模专门化生产要求社会分工超越民族经济的狭窄范围,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原料和市场的需要。于是社会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过去一国范围内的城乡分离和对立状况,开始在更大规模和世界内再现出来,形成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生产的中心,亚非拉地区的国家则成为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各车商品交换关系和世界市场随之出现。此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际分工伯懵懂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倾向也随之出现。它是国际商品流通广泛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世界货币的出现又大大地使得了国际商品流通,扩大了国际贸易规模,密切了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和电动机代替了蒸汽机,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更大发展,一系列重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等迅速成长,使工业结构发生变化,重工业比重急剧增加。与此同时,生产更加集中,股份公司和联合企业不断涌现,出现了垄断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组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并成为经济生活的主要现象。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在工业垄断和银行垄断融合基础上形成了金融资本实现了对各个经济部门的控制。金融资本不仅扩大了商品输出,而且开始大量输出资本。各国的垄断集团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但从经济上分割世界,而且从领土上将世界瓜分完毕,建立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20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意味着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彼此消长。 在二战至今不到六十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格局却发生了三次重大演变: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总之,在战后短短的50多年中,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每一次演变都给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第一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战后初期至70年代) 1原因:战使西欧各国遭到严重削弱,美国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在战争中通过贷款、出卖武器、后勤物资等,获取了大量财富。战后,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美国资产阶级还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扩大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2表现: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黄金储备也最丰富。在战后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美国将美元

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外,美国还倡导和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影响: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势力,不断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日本等进行渗透,企图控制这些国家。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使西欧、日本等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还凭借其经济势力,大肆推行强权主义政策,使整个世界动荡不安,难以稳定。 二、第二次: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演变(70年代前期至80年代后期) 1原因:经过短暂的恢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加强国际经济联系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各国政府还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大力发展本国经济。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危机结束以后,又进入“滞涨”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 2表现:日本和欧洲共同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西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 11100923 申定科11100928 谢春仪 摘要:世界经济作为特定的经济领域,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在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多次的演变,先是英国取代荷兰和西班牙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后来美国取代英国确立其领先地位;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加强;如今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必将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关键词:世界经济形成世界经济格局演变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形成条件: (一)、国际分工 社会分工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社会分工超越了国界, 便具有国际分工的性质。 工业革命发生后,由于广泛采用机器技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工业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工业部门内部进一步分工, 社会生产全面专业化。与此同时,社会分工还向国际领域发展,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多或少地吸引国际分工中来,马克思说:“由于有了机器, 现在纺纱工人可以住在英国,而织布工人却住在东印度。”在机器发明以前,一个国家的工业主要是用本地原料来加工。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于是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形成了,新的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工业中心。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落后国家则变成它们的原料和食品的供应基地。新的国际分工的形成,表明各国的生产力都专门化了,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互相依赖着。 (二)、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国际分工直接相联系的,资产阶级社会真正的任务是创造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取得胜利的必要前提,又是资本主义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的历史结果。在十四、十五世纪, 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北部诸城, 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 成为了欧洲的贸易中心。到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上的大发现,以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欧洲的贸易中心又从地中海区域扩展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尼德兰的安特卫普、英国的伦敦等,成为繁盛的国际贸易港埠。它们的贸易范围远及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 世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说:“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资本主义生产进人工场手工业时期后, 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互相消长。西班牙和葡萄牙,由于国内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工场手工业发展缓慢, 一从十六世纪后半叶起, 它们在世界市场上的 地位逐渐降低。荷兰和英国, 由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因而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不断增强。十七世纪后半叶, 荷兰几乎垄断了西班牙同北方各国的贸易, 取得了世界市场的霸权。但是从十七世纪末叶起, 荷兰的工业发展越来越落后于英国, 于是荷兰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又被英国取代。马克思说: “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国际格局〔体系)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以来政治格局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本块内容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这三次国际格局从形成到崩溃的演变过程: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中等九个国家在以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瓦解:由于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因而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战胜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展陆军并进驻莱茵河非武装区和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而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 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在战后不久,美苏两国的合作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华沙条约组织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相继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瓦解:50年代后期,苏联采取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30年的争霸,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二战后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了。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专题八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八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考点内容】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和当今世界格局及其影响 【知识点梳理】 一、从封闭到联合再到多极化: 1.15世纪—17世纪,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之间的封闭,加强了欧洲、美洲和非洲之间的交流。 2.18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两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各国联系,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3.一战后到二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具体历程: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确立了凡尔赛体系;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确立了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二战后到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1945年2月召开了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二战后的国际体系, 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发表,标志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结束。 特点:美苏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5.20世纪60年代开始,挑战“两极”,多极化趋势开始。 (1)1967年,欧共体成立,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西欧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2) 日本走向经济大国之路:内部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外部原因:美国的援助。 (3)亚非拉第三世界的崛起: ①印度独立: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②非洲独立运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30多个国家获得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瓦解。 ③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的斗争:1959年,古巴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亲美政府的独裁统治。1999年,巴拿马人民逐步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6.1991年,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特点:霸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关系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认识: 1.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2.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地区冲突不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 代表事例: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 3.维护当今世界和平的建议: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4.面对复杂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国应对措施: ①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②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强国际合作;④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重点难点突破】 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结盟,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界初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 材料二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三(右上)《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