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湖南省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最佳复习资料)

湖南省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最佳复习资料)

湖南省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最佳复习资料)
湖南省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最佳复习资料)

2015年湖南高考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归纳

高考解题策略:

通览全卷,稳定情绪 认真审题,开拓思路 格式工整,条理清晰

主客观题,区别对待 选择题灵活做 填空题仔细做 中档题认真做,高档题分步做

第一部分 集合

1. 自然数集:N 有理数集:Q 整数集:Z 实数集:R 2 . 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

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第二部分 函数与导数

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即求最大(小)值):①利用函数单调性 ;②导数法 ③利用均值不等式

2

22

2b a b a ab +≤

+≤ 3.函数的定义域求法: ① 偶次方根,被开方数0≥ ②分式,分母0≠

③对数,真数0>,底数0>且1≠ ④0次方,底数0≠⑤实际问题根据题目求 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求法:

① 若f(x)的定义域为[a ,b ],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 ≤ g(x) ≤ b 解出 ② 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 ∈[a,b]时,求g(x)的值域. 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综合各段情况下结论。 5.函数的奇偶性: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⑵)(x f 是奇函数)()(x f x f -=-??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x f 是偶函数)()(x f x f =-??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⑶奇函数)(x f 在0处有定义,则0)0(=f

⑷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 6.函数的单调性: ⑴单调性的定义:

①)(x f 在区间M 上是增函数,,21M x x ∈??当21x x <时有12()()f x f x <; ②)(x f 在区间M 上是减函数,,21M x x ∈??当21x x <时有12()()f x f x >; (记忆方法:同不等号为增,不同为减,即同增异减)

⑵单调性的判定:①定义法:一般要将式子)()(21x f x f -化为几个因式作积或作商的形式,以利于判断符号(五步:设元,作差,变形,定号,单调性);②导数法(三步:求导,解不等式()0,()0,f x f x ''><单调性)

7.函数的周期性:

(1)周期性的定义: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若有)()(x f T x f =+ (其中T 为非零常数),则称函数)(x f 为周期函数,T 为它的一个周期。所有正周期中最小的称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如没有特别说明,遇到的周期都指最小正周期。

(2)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①π2:sin ==T x y ;②π2:cos ==T x y ;③π==T x y :tan ;

④|

|2:)cos(),sin(ωπ

?ω?ω=+=+=T x A y x A y ;⑤||:tan ωπω==T x y

(3)与周期有关的结论:

)()(a x f a x f -=+或)0)(()2(>=-a x f a x f ?)(x f 的周期为a 2

8.指数与指数函数

(1) 指数式有关公式:

①m n

a

=1m n

m n

a

a

-

=

(以上0,,a m n N *

>∈,且1n >).

,||,a n a n ?=?

?为奇数为偶数

④n

a =

(2)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x

y a =,1a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函数; 01a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减函数。注: 以上两种函数图象都恒过点(0,1)

9.对数与对数函数 ⑴对数:

①b N N a a b

=?=log ; ②()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③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④log log m n a a n

b b m

=. ⑤对数的换底公式:log log log m a m N N a

=.⑥对数恒等式:log a N

a N =.

(2)对数函数:

②对数函数: log a y x =,1a >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函数;01a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减函数;注: 以上两种函数图象都恒过点(1,0)

③反函数: x

y a =与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x =对称.

10.二次函数:

⑴解析式:①一般式:c bx ax x f ++=2

)(;②顶点式:k h x a x f +-=2

)()(,),(k h 为顶点;③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 (a ≠0).

(2)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顶点坐标是???

? ??--a b ac a b 4422,。 (3)二次函数问题解决需考虑的因素:

①开口方向;②对称轴;③判别式;④与坐标轴交点;⑤端点值;⑥两根符号。 11.函数图象:

⑴图象作法 :①描点法 (特别注意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②图象变换法 ③导数法 ⑵图象变换:

① 平移变换:ⅰ))()(a x f y x f y ±=→=,)0(>a ———左“+”右“-”; ⅱ))0(,)()(>±=→=k k x f y x f y ———上“+”下“-”; ② 对称变换:

ⅰ))(x f y =??

→?)

0,0()(x f y --=;ⅱ))(x f y =x ??→轴

)(x f y -=;

ⅲ) )

(x f y =y ??→轴

)(x f y -=;ⅳ))(x f y =?→?=x y ()x f y =;

③ 翻折变换:

ⅰ)|)(|)(x f y x f y =→=———(去左翻右)y 轴右不动,右向左翻()(x f 在y 左侧图象去掉); ⅱ)|)(|)(x f y x f y =→=———(留上翻下)x 轴上不动,下向上翻(|)(x f |在x 下面无图象);

12.函数零点的求法:

⑴直接法(求0)(=x f 的根);⑵图象法;⑶二分法.

(4)零点定理:若y=f(x)在[a,b]上满足f(a)·f(b)<0 , 则y=f(x)在(a,b)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12.导数:

⑴导数定义:f(x)在点x 0处的导数记作x

x f x x f x f y x x x ?-?+='='

→?=)

()(lim

)(000

00

⑵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①'

C 0=;②1

'

)(-=n n nx

x ;'

()1x =;2'

()2x x =;

3'2()3x x =;'211()x x =-;③x x cos )(sin '=;④x x sin )(cos '-=;⑤a a a x

x ln )('=;

⑥x x e e =')(;⑦a

x x a ln 1)(log '

=;⑧x x 1)(ln '= 。

⑶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2

v

v u v u v u

v u v u uv v u v u '

-'=

''+'=''±'='± (4)导数的应用:

①利用导数求切线:注意:ⅰ)所给点是切点吗?ⅱ)所求的是“在”还是“过”该点的切线? ②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i ))(0)(x f x f ?>'是增函数;

ii ))(0)(x f x f ?<'为减函数;iii ))(0)(x f x f ?≡'为常数; ③利用导数求极值:ⅰ)求导数)(x f ';ⅱ)求方程0)(='x f 的根;

ⅲ)列表得极值。

④利用导数求最大值与最小值:ⅰ)求极值;ⅱ)求区间端点值(如果有);ⅲ)比较得最值。

第三部分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1. ⑴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π弧度 180=,180

=

弧度,1弧度 )180

(

π

='1857 ≈

⑵弧长公式:R l θ=;扇形面积公式:22

1

21R lR S θ==

。 2.三角函数定义:角α终边上任一点(非原点)P ),(y x ,设r OP =|| 则:,cos ,sin r x r y ==ααx y =αtan

3.三角函数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简记为“全s t c ”)

4.诱导公式:

()k k Z πα±∈ , 2k

πα

± (k 为奇数) 记忆规律:“分变整不变,符号看象限” 如cos sin 2παα??

+=-

???

,()ααπcos cos -=-. 5.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x x

x

x x tan cos sin ;1cos sin 22==+ 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①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②sin cos a b αα+)α?+(其中,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a b 所在的象限决定,tan b a

?=

).

特别: sin cos )4

π

ααα+=+

s i n c o s 2s i n ()

6

π

ααα+=

+

7二倍角公式:

① αααc o s s i n 22s i n =.

2(sin cos )12sin cos 1sin 2ααααα±=±=±

② 2

2

2

2

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升幂公式).

221cos 21cos 2cos ,sin 22αα

αα+-=

=(降幂公式). ③2

2tan tan 21tan α

αα=-

9 10正弦型函数sin()(0,0)y A x A ω?ω=+>>的性质及研究思路: ① 最小正周期2T π

ω

=

,值域为[,]A A -.

② 五点法图:把“x ω?+”看成一个整体,取30,

,,

,22

2

x π

π

ω?ππ+=时的五个自变量值,相应的函数值

为0,,0,,0A A -,描出五个关键点,得到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③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路线:sin y x

=??????→左移个单位

sin()y x ?=+

ω

?????→1

横坐标变为倍

sin()

y x ω?=+A ?????→

纵坐标变为倍

sin()y A x ω?=+.

s i n y x = ω

?????→1

横坐标变为倍

sin y x ω=?ω

?????

→左移个单位

sin ()y x ?ωω

=+A ?????

→纵坐标变为倍

sin()y A x ω?=+. ④ 单调性:sin()(0,0)y A x A ω?ω=+>>的增区间,把“x ω?+”代入到sin y x =增区间[2,2]()22k k k Z ππππ-++∈,即求解22()22

k x k k Z ππ

πω?π-+≤+≤+∈.

⑤求闭区间[,]a b 上的最值: 由x 的取值范围[,]a b 求出x ω?+的取值范围,然后看sin y x =在x ω?

+的取值范围上的最值分别是什么,此最值即为sin()(0,0)y A x A ω?ω=+>>在闭区间[,]a b 上的最值 ⑥对称轴:令2

x k π

ω?π+=+

,得; =x

对称中心:由x k ω?π+=得))(0,(Z k k ∈-ω

?

π; ⑦求解析式

第一步:由最大(小)值求A 第二步:由最小正周期2T π

ω

=

求ω

第三步:确定?.方法:代入法或者五点法.

⑧整体思想:把“x ω?+”看成一个整体,代入sin y x =与tan y x =的性质中进行求解. 这种整体思想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求单调区间时,或取最大值与最小值时的自变量取值. 11.正、余弦定理: ⑴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R 2是AB

C ?外接圆直径 ) ⑵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

2

2

-+=;

bc a c b A 2cos 2

22-+=。

11.三角形面积公式:①12a S ah =(a h 表示a 边上的高);②1

sin 2

S ab C =.

第四部分 立体几何

1.三视图与直观图:⑴三视图:正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正视图与侧视图高平齐;侧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 ⑵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几何体的直观图。 2.表(侧)面积与体积公式:

⑴柱体:①表面积:S=S 侧+2S 底;②圆柱侧面积:S 侧=rh π2;③体积:V=S 底h ⑵锥体:①表面积:S=S 侧+S 底;②圆锥侧面积:S 侧=rl π;③体积:V=

3

1

S 底h : ⑶台体:①表面积:S=S 侧++上底S S 下底;②圆台侧面积:S 侧=l r r )('

+π;

③体积:V=

3

1

(S+''S SS +)h ;

⑷球体:①表面积:S=24R π;②体积:V=3

3

4R π .

3.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在平面内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 4.几个公理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 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空间中平行关系 (1)线线平行:

①三角形的中位线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③梯形的平行对边④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⑤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直线与平面平行,过直线的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找平行线的时候,常作辅助线的方法: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在证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时经常用到。 (2)线面平行

证明方法:①判定定理:证明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相互平行;②证明面面平行,得到线面平行。(找一个过直线的平面与要证与直线平行的平面平行)③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量和这个平面内的一个向量相互平行;。④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量和这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3)面面平行

①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平行。③证明这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6.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线线垂直:

①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②证明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为90o,平移(辅助线的方法: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构造三角形,由勾股定理证;③证明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④证明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量相互垂直。 (2)线面垂直

证明方法:①判定定理:证明直线和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②面面垂直性质定理:面面垂直,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③证明直线的方向量与这个平面内不共线的两个向量都垂直;④证明直线的方向量与这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平行。

(3)面面垂直

证明方法:①证明这两个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为90o;②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另外一个平面;③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7.求角:(一般步骤-------Ⅰ.找或作角;Ⅱ.求角)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求法:①先通过其中一条直线或者两条直线的平移,找出这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通过解三角形去求得;②通过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量所成的角来求得,但是注意到异面直线所成角得范围是(0,]2

π

,向量

所成的角范围是[0,]π,如果求出的是钝角,要注意转化成相应的锐角。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求法:①“一找二证三求”,三步都必须要清楚地写出来。②向量法,先求直线的方向量于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α,那么所要求的角为2

π

α-或2

π

α-

(3)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

求法:①“一找二证三求”,找出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再来证明我们找出来的这个角是我们要求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最后就通过解三角形来求。②向量法,先求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为α,那么这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α或πα-。 8. 求距离:(一般步骤-------Ⅰ.找或作垂线段;Ⅱ.求距离)

求距离的重点在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和两个平面的距离可以转化成点到平面的距离,一个点到平面的距离也可以转化成另外一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平行于平面的直线上的两个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与平面相交的直线上与线面交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 (1)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求法:①找出(或作出)公垂线,计算公垂线段的长度。②转化为求线面间的距离。③转化为求平行平面间的距离。④向量方法:先求两异面直线的公共法向量,再求两异面直线上两点的连结线段在公共法向量上的射影长。 (2)点到平面的距离

求法:①“一找二证三求”,三步都必须要清楚地写出来。②等体积法。③向量法。

第五部分 直线与圆

1.斜率公式:21

21

tan y y k x x α-==-,其中111(,)P x y 、222(,)P x y .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1)点斜式:11()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 (2)斜截式: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112121

y y x x y y x x --=--(111(,)P x y 、222(,)P x y 12x x ≠,12y y ≠).

(4)截距式:

1=+b

y

a x (其中a 、

b 分别为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且0,0≠≠b a ). (5)一般式:0Ax B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则:

① 1l ∥2l 21k k =?,21b b ≠; ②12121l l k k ⊥?=-.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则:

① 0//122121=-?B A B A l l 且01221≠-C A C A ; ②1212120l l A A B B ⊥?+=.

(2)与:0l Ax By C ++=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10Ax By C ++=,垂直的直线方程可设为

10Bx Ay C -+=.

5.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是: (1)列约束条件;(2)作可行域,写目标函数;(3)确定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一般情况下最优解在可行域的顶点处取. 6.三个公式:

⑴点111(,)P x y 、222(,)P x y

的距离12PP =

⑵点P (x 0,y 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2

200B A C By Ax d +++=;

⑶两条平行线Ax+By+C 1=0与 Ax+By+C 2=0的距离2

2

21B

A C C d +-=

7.圆的方程:

⑴标准方程:①2

22)()(r b y a x =-+- ;圆心坐标是()a b ,,半径是r ⑵一般方程:02

2

=++++F Ey Dx y x ()042

2

>-+F E D 圆心坐标是??? ??--22

E D ,

,半径是2

422F E D r -+=

注:Ax 2+Bxy+Cy 2+Dx+Ey+F=0表示圆?A=C ≠0且B=0且D 2+E 2-4AF>0 8.圆的方程的求法:⑴待定系数法;⑵几何法。 9.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掌握几何法) ⑴点与圆的位置关系:(d 表示点到圆心的距离)

①?=R d 点在圆上;②?R d 点在圆外。 ⑵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 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①?=R d 相切;②?R d 相离。 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 表示圆心距,r R ,表示两圆半径,且r R >)

①?+>r R d 相离;②?+=r R d 外切;③?+<<-r R d r R 相交;④?-=r R d 内切;⑤?-<

第六部分 圆锥曲线

1. ⑴椭圆:①定义:|)|2(,2||||2121F F a a MF MF >=+;

②椭圆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和122

22=+b

x a y )0(>>b a 。

③椭圆12222=+b

y a x )0(>>b a 的焦点坐标是)0(,c ±,离心率是a c e =,

其中2

22b a c -=。 ⑵双曲线:①定义:|)|2(,2||||||2121F F a a MF MF <=-;

②双曲线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和122

22=-b

x a y )00(>>b a ,。

③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焦点坐标是)0(,c ±,离心率是a c e =渐近线方程是0x y

a b ±=。其中

222b a c +=。

⑶抛物线:①定义:|MF|=d

②抛物线标准方程:,

,px y px y 2222-==22

22x py x py ==-, ③抛物线px y 22

=的焦点坐标是:??

?

??02,p ,准线方程是:2p x -=。

抛物线上点),(00y x P 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是:2

0p x +

2. 有用的结论 :⑴若直线b kx y +=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 1,y 1),B(x 2,y 2),则弦长

为 :AB =

1x x =-

=1y y =-=⑵过两点的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12

2

=+ny mx (n m ,同时大于0时表示椭圆;0

a b ±=,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λλ(2222=-b

y a x 为参数,λ≠ 0);

第七部分 平面向量

1.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 B d =A 11(,)x y ,B 22(,)x y .

2.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11(,)x y ,=22(,)x y ,且≠,则:

①a ∥b ?b =λa 12210x y x y ?-=;

② ⊥ (≠)?·=012120x x y y ?+=.

3. ·

=||||cos<,>=x 1x 2+y 1y 2; 4.cos<,|

|||b a

5.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设=11(,)x y ,=22(,)x y ,

①+=1212(,)x x y y ++.②-=1212(,)x x y y --. ③λ=(,)x y λλ. 6.设A 11(,)x y ,B 22(,)x y ,则2121(,)AB OB OA x x y y =-=--.

第八部分 数列

1. 等差数列:

①定义:n 1n (a a d d +-=为常数)

②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或 ()n k a a n k d =+-

③前n 项和:1()2n n n a a S +=

1(1)

2

n n na d -=+ ④性质:若m+n=p+q ,则有 m n p q a a a a +=+

注:若2m =p+q ,则有2m n p a a a =+ ⑤等差中项2

b a A += 2.等比数列:

①定义:

n 1

(0)

n

a q q q a +=≠为常数, ②通项公式:11n n a a q -= 或 n k

n k a a q

-=?

③前n 项和:11(1)(1)

(1)1n n na q S a q q q =??

=-?≠?-?

④性质:若m+n=p+q ,则有 m n p q a a a a ?=? ;

注:2m =p+q ,则有 2

m n p a a a =?

⑤等比中项2

G ab =

(G =

3.常见数列通项的求法:

①定义法(等差,等比数列);②公式法:1n

1 (n 1)

S (n 2)n n S a S -=?=?

-≥?

③累加法(n n n c a a =-+1型);④累乘法(

n n

n c a a =+1

型)

; 4.前n 项和的求法:⑴公式法⑵分组求和法;⑶错位相减法;⑷裂项相消法。 5.等差数列前n 项和最值的求法:

⑴n S 最大值?

??

?

?????≥≤???≤≥++000011n n n n n

a a S a a 最小值或;⑵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九部分 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0,(2

22

2≥+≤+≤b a b a b a ab 注意:①一正二定三相等;②变形:),(2

)2(2

22R b a b a b a ab ∈+≤+≤。

2.极值定理:已知y x ,都是正数,则有:

(1)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y x =时和y x +有最小值p 2; (2)如果和y x +是定值s ,那么当y x =时积xy 有最大值

24

1s . 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2

0(0)ax bx c ++><或:若0>a ,且解集不是全集或空集时,对应的解集为“大两边,小中间”.如:当21x x <时, ()()12210x x x x x x x x <>?>--或(大两边)

()()21210x x x x x x x <

4.绝对值的不等式:当0>a 时,有:①x a a x a

②x a x a >?>或x a <-.

5.分式不等式: (1)()()()()00>??>x g x f x g x f ; (2)()()

()()00

()()()()()???≠≥??≥000x g x g x f x g x f ; (4)()()()()()???≠≤??≤0

00x g x g x f x g x f . 6.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把常数先化成指数(对数)) (1)当1a >时,()

()

()()f x g x a

a

f x

g x >?>

;()0

log ()log ()()0

()()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

. (2)当01a <<时,()

()

()()f x g x a

a

f x

g x >?<;()0

log ()log ()()0

()()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

第十部分 复数

1.概念:

⑴z=a+bi 是实数?b=0 (a,b ∈R) (?z=z ? z 2≥ 0;) ⑵z=a+bi 是虚数?b≠ 0(a,b ∈R);

⑶z=a+bi 是纯虚数?a=0且b≠ 0(a,b ∈R)(?z +z =0(z≠ 0)?z 2<0;) ⑷a+bi=c+di ?a=c 且c=d(a,b,c,d ∈R);

2.复数的代数形式及运算:设z 1= a + bi , z 2 = c + di (a,b,c,d ∈R),则: (1) z 1± z 2 = (a±c) + (b ±d)i ; ⑵ z 1.z 2 = (a+bi)·(c+di)=(ac-bd )+ (ad+bc)i ; ⑶

21z z =()()a bi c di +=+=-+-+))(())((di c di c di c bi a i d c ad bc d c bd ac 2

222+-+++ (z 2≠ 0) ; 3.几个重要的结论:

22

(1)z z z z ?==;⑵ i i 2)1(2±=±;⑶ ;11;11i i

i i i

i -=+-=-+

⑸i 性质:T=4;i i i i i i n n n n

-=-===+++3424144,1,,1;;03424144=++++++n n n i i i i

第十一部分 概率

1.事件的关系:

⑴事件B 包含事件A :事件A 发生,事件B 一定发生,记作B A ?; ⑵事件A 与事件B 相等:若A B B A ??,,则事件A 与B 相等,记作A=B ;

⑶并(和)事件: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或B 发生,记作B A ?(或B A +); ⑷并(积)事件: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且B 发生,记作B A ?(或AB ) ; ⑸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若B A ?为不可能事件(φ=?B A ),则事件A 与互斥; ⑹对立事件:B A ?为不可能事件,B A ?为必然事件,则A 与B 互为对立事件。 2.概率公式:

⑴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概率公式:P(A+B)=P(A)+P(B); ⑵对立事件:P(A)=1-P(B)

⑶;古典概型:基本事件的总数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A A P =)(

(4)几何概型:等)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积等)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A P =)(

第十二部分 统计与统计案例

1.抽样方法:

⑴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的个数为N ,通过逐个不放回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且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称这种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 注:①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

N

n ; ②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随机数表法。

⑵系统抽样: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均衡的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个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系统抽样。

注:步骤:①编号;②分段;③在第一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起始的个体编号;④按预先制定的规则抽取样本。

⑶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有差异比较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使样本更充分的反映总体的情况,将总体分成几部分,然后按照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分层抽样。 注:每个部分所抽取的样本个体数=该部分个体数?

N

n 注:以上三种抽样的共同特点是:在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相等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与茎叶图:⑴用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规律的直方图称为频率分布直方图。⑵当数据是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数字表示十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边的数字表示个位数,即第二个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茎,两边像植物茎上长出来的叶子,这种表示数据的图叫做茎叶图。

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⑴样本平均数∑==+???++=n

i i n x n

x x x n x 1

211)(1;⑵样本方差])()()[(1222212x x x x x x n

S n -+???+-+-= ;

⑶样本标准差])()()[(122221x x x x x x n

S n -+???+-+-=

3.回归直线方程 y a b x =+

第十三部分 常用逻辑用语与推理证明

1.充要条件的判断:(1)定义法----正、反方向推理 注意区分:“甲是乙的充分条件(甲?乙)”与“甲的充分条件是乙(乙?甲)” (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2.逻辑联结词:

⑴且(and) :命题形式 p ∧q ; ⑵或(or ): 命题形式 p ∨q ; ⑶非(not ):命题形式?p .

2.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4.四种命题: ⑴原命题:若p 则q ; ⑵逆命题:若q 则p ;

⑶否命题:若?p 则?q ; ⑷逆否命题:若?q 则?p

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 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6.

[实用参考]大学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一些初等函数: 两个重要极限: 三角函数公式: ·诱导公式: ·和差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 2 sin 2sin 2cos cos 2cos 2cos 2cos cos 2sin 2cos 2sin sin 2cos 2sin 2sin sin β αβαβαβ αβαβαβ αβαβαβ αβ αβα-+=--+=+-+=--+=+α β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ctg ctg ctg ctg ctg tg tg tg tg tg ±?= ±?±= ±=±±=±1 )(1)(sin sin cos cos )cos(sin cos cos sin )sin(

·倍角公式: ·半角公式: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反三角函数性质: 高阶导数公式——莱布尼兹(Leibniz)公式: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曲率: 定积分的近似计算: 定积分应用相关公式: 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应用 微分法在几何上的应用: 方向导数与梯度: 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重积分及其应用: 柱面坐标和球面坐标: 曲线积分: 曲面积分: 高斯公式:

斯托克斯公式——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关系:常数项级数: 级数审敛法: 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幂级数: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一些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欧拉公式: 三角级数: 傅立叶级数: 周期为的周期函数的傅立叶级数: 微分方程的相关概念: 阳光怡茗工作室https://www.docsj.com/doc/c612302244.html,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全微分方程: 二阶微分方程: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

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 若q 则p 互为逆否 互 逆否互 为逆 否否 互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回顾: (一) 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 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二)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公式法:c b ax <+,与)0(>>+c c b ax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2)定义法: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 (3)几何法: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 特例① 一元一次不等式ax>b 解的讨论; 2 (三)简易逻辑 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2、逻辑联结词、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3、“或”、 “且”、 “非”的真值判断 (1)“非p ”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F 的真假相反;

(2)“p 且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 (3)“p 或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4、四种命题的形式: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函数 知识回顾: (一) 映射与函数 1. 映射与一一映射 2.函数 函数三要素是定义域,对应法则和值域,而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为这二者确定后,值域也就相应得到确定,因此只有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二者完全相同的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二)函数的性质 ⒈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若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则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函数y=f(x)的单调区间.此时也说函数是这一区间上的单调函数. 2.函数的奇偶性 4. 判断函数单调性(定义)作差法:对带根号的一定要分子有理化,例如: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 212221212 2 2 22121) ()()(b x b x x x x x b x b x x f x f x ++++-= +- += -)(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工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胃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包A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个元素的子集有2〃个.〃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 -1个.〃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否命题. 交:A,且x e B} 2、集合运算:交、并、补产AU6Q{xlxeA或xe* 未卜:或A o {% £ (/, 且x任A}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或q (记作〃pvq〃); p且q (记作〃p 八q〃);mEp(i己作、q〃) o 工〃或〃‘〃且"、"非"的真假判断 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1 P则1 q ;逆否命题:若1 q则]Po ④、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i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 件。 若p=q且q = 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 一.函数的性质 (工)定义域:(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 /(x),②奇函数:/(—x) = -/(X)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 对称;c.求/(-X);&比较/(T)与/(X)或/(T)与—/(X)的关系。 (4 )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f X2, 。语当X1VX2时,都有f(XT)Vf(X2),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2语当X1f(X)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 /(〃>。且"。1)的图象和性质

大学高等数学所有公式大全.

大学高等数学公式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直角三角形ABC中, 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对边比斜边, 余弦等于角A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三角和的三角函数: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 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 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 tanβ·tanγ-tanγ·tanα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三倍角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半角公式: sin(α/2=±√((1-cosα/2 cos(α/2=±√((1+cosα/2 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 ·降幂公式

(完整版)文科高中数学公式大全(超全完美)

高 中文科数学公式总结 一、函数、导数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U x A x C A ∈??,U x C A x A ∈??.A A ??≠?? 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个;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22n -个. 2. 真值表 常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下图):(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3. 充要条件(记p 表示条件,q 表示结论)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 全称量词?表示任意,?表示存在;?的否定是?,?的否定是?。 例:2 ,10x R x x ?∈++> 的否定是 2 ,10x R x x ?∈++≤ 5. 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6. 复合函数)]([x g f y =单调性判断步骤: (1)先求定义域 (2)把原函数拆分成两个简单函数)(u f y =和)(x g u = (3)判断法则是同增异减(4)所求区间与定义域做交集 7. 函数的奇偶性 (1)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3)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8.若奇函数在x =0处有意义,则一定存在()00f =; 若奇函数在x =0处无意义,则利用 ()()x x f f -=-求解; 9.多项式函数1 10()n n n n P x a x a x a --=++?+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P x 是奇函数?()P x 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P x 是偶函数?()P x 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10. 常见函数的图像: 11. 函数的对称性 (1)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 (2)对于函数)(x f y =(R x ∈),)()(x a f x a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a x = (3)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2 b a x +=; 12. 由 )(x f 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x f 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 )(x f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x f 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向右移a 、再向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若将曲线 0),(=y x f 的图象向右移a 、向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象. 13. 函数的周期性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 a =||; (2)()()f x a f x +=-,则)(x f 的周期2T a =|| (3)1 ()() f x a f x += ,则)(x f 的周期2T a =|| (4)()()f x a f x b +=+,则)(x f 的周期T a b =|-|; 14. 分数指数 (1)m n a =0,,a m n N *>∈,且1n >).

高考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大学高数常用公式大全

高等数学公式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 2 =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π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全总结(绝对全)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 一、 函数 1、 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n 2,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n 。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顶点坐标是??? ? ? ?--a b ac a b 4422,。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一般式)c bx ax x f ++=2)(,(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和n m x a x f +-=2)()( (顶点式)。 2、 幂函数n m x y = ,当n 为正奇数,m 为正偶数, m

),(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 r y ,cos α=r x ,tg α=x y ,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 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 2 =+αα,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 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 tg ,α α 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23sin( απαcos -,)2 15(απ -ctg =αtg ,=-)3(απtg αtg -。 4、 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 π 2= T ,频 率是πω2= f ,相位是?ω+x ,初相是?;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2 Z k k x ∈+=+π π?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5、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 i n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2 2πππ 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πππ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6、=±)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 =±)c o s (βαβαβαs i n s i n c o s c o s = ±)(βαtg β αβ αtg tg tg tg ?± 1 7、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 cos2α=αα2 2 sin cos -=1cos 22 -α=α2 sin 21- tg2α= α α 2 12tg tg -。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Y I I Y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5.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 ∨ p q p q ?p p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0义域是_。 >->=+- f x a b b a F(x f x f x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 ())()() [] - a a (答:,)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集)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集)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一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3.等差中项 如果A=a+b/2,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n-mdn,m∈N_. 2若{an}为等差数列,且m+n=p+q, 则am+an=ap+aqm,n,p,q∈N_. 3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k,ak+m,ak+2m,…k,m∈N_是公差为md的等差数列. 4数列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 5S2n-1=2n-1an. 6若n为偶数,则S偶-S奇=nd/2; 若n为奇数,则S奇-S偶=a中中间项. 注意: 一个推导 利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a1+a2+a3+…+an,① Sn=an+an-1+…+a1,② ①+②得:Sn=na1+an/2

两个技巧 已知三个或四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的一类问题,要善于设元. 1若奇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2d,a-d,a,a+d,a+2d,…. 2若偶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3d,a-d,a+d,a+3d,…,其余各项再依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对称设元. 四种方法 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n-an-1为同一常数; 2等差中项法:验证2an-1=an+an-2n≥3,n∈N_都成立; 3通项公式法:验证an=pn+q; 4前n项和公式法:验证Sn=An2+Bn. 注:后两种方法只能用来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而不能用来证明等差数列. 二 1.不等式的定义 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两个实数的大小是用实数的运算性质来定义的, 有a-b>0?;a-b=0?;a-b<0?. 另外,若b>0,则有>1?;=1?;<1?. 概括为:作差法,作商法,中间量法等. 3.不等式的性质 1对称性:a>b?; 2传递性:a>b,b>c?; 3可加性:a>b?a+cb+c,a>b,c>d?a+cb+d;

高考文科数学公式汇总(精简版)

高中数学公式汇总(文科)

一、复数 1、复数的除法运算 2 2)()())(())((d c i ad bc bd ac di c di c di c bi a di c bi a +-++= -+-+=++. 2、复数z a bi =+的模||z =||a bi + 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sin cos 1θθ+=,tan θ= θ θ cos sin . 4、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απ±k 的正弦、余弦,等于α的同名函数,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 απ π±+ 2 k 的正弦、余弦,等于α的余名函数,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 5、和角与差角公式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6、二倍角公式 sin 2sin cos ααα=. 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2 2tan tan 21tan α αα =-. 公式变形: ; 2 2cos 1sin ,2cos 1sin 2; 2 2cos 1cos ,2cos 1cos 22222α αααα ααα-=-=+=+= 7、三角函数的周期 函数sin()y x ω?=+,x ∈R 及函数cos()y x ω?=+,x ∈R(A,ω,?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 2T π ω = ;函数tan()y x ω?=+,,2 x k k Z π π≠+ ∈(A,ω,?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T πω = . 8、 函数sin()y x ω?=+的周期、最值、单调区间、图象变换 9、辅助角公式 )sin(cos sin 22?++=+=x b a x b x a y 其中a b = ?tan 10、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11、余弦定理 2222cos a b c bc A =+-; 2222cos b c a ca B =+-; 2222cos c a b ab C =+-.

2019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2019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 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注重借助于数轴 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5.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 ?p p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0义域是_。 >->=+-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 ())()() f x a b b a F(x f x f x [] a a - (答:,)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

(完整版)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I U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大全(完美版)

高三文科数学公式及知识点 一、函数、导数 1、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2、函数的奇偶性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000x x x f y y -'=-. 4、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①' C 0=;②1 ' )(-=n n nx x ; ③x x cos )(sin '=;④x x sin )(cos ' -=; ⑤a a a x x ln )(' =;⑥x x e e =' )(; ⑦a x x a ln 1)(log ' = ;⑧x x 1)(ln ' = 5、导数的运算法则 (1)' ' ' ()u v u v ±=±. (2)' ' ' ()uv u v uv =+. (3)'' '2 ()(0)u u v uv v v v -=≠. 6、会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7、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 '=.当()00f x '=时: (1)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 (2)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 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 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sin cos 1θθ+=,tan θ= θ θ cos sin . 10、和角与差角公式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高考精华总结---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2013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I Y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Y I I Y =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 ·∵,∴ ·,,)335 30555 50 1539252 2∈--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由于高中数学公式很多,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不方便查阅,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必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1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 b)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 和差化积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 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 /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 (1)

高考数学必考点总结

高考数学必考点总结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 01.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 二、知识回顾: (一)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 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 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 A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果 A B ,同时 B A ,那么A = B. 如果A B, B C,那么A C . [注]:①Z= {整数}(V) Z ={全体整数}(X) ②已知集合S中A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贝y集合A也是有限集.(X) (例: S=N;A= N ,则C s A= {0}) ③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集合B,则C A二,C A B = C S (CB) =D (注:C B = ). 3. ①{(x, y) | xy =0 , x€ R, y€ R}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 xy< 0, x € R y € R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0, x € R y € F}一、三象限的点集.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x y 3解的集合{(2 ,1)}. 2x 3y 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 (例: A ={(x,y)| y=x+1} B={y|y=x2+1}则 A n B =) 4. ①n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②n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1个. ③n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