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自稳态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体液:人体中全部液体总称

(一)、细胞内液:在细胞内的体液,约点体重的40%

(二)、细胞外液:在细胞外面的体液,占体重的20%

1、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其中90%-92%是水,8%-10%是溶质。溶质中含量最多的是血浆蛋白,还含有葡萄糖、脂肪酸、乳酸等有机物,Na +、Ca 2+、Mg 2+、Cl -、CO 32-、HCO 3-、HPO 42-等离子,以及溶解于血浆的氧、二氧化

碳等。血浆是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细胞间隙液)人体的大多数组织细胞是浸润在组织液中,它们从组织液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代谢废物排入组织液中,组织液是它们生活 的环境。由于组成毛细血管管壁的内皮细胞之间有小的缝隙,管壁具有较大的通透性,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管里的水、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等都能通过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里代谢的废物和二氧化碳也能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浆中。组织液、血浆和组织细胞之间不断地发生着物质交换。

3、淋巴液:在细胞间隙中,还分布有毛细淋巴管。组成毛细淋巴管盲端管壁的细胞之间有空隙,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包括大分子物质,甚至病毒、细菌都能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由于在淋巴液回流进入血液的途中要经过多个淋巴结,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能清除淋巴液中的病毒、细菌和其他异物,使淋巴液洁净。

3、血浆、组织液、淋巴液间的物质交换

A:血浆向组织液运输:水、营养物质、氧气

B:组织液向血浆运输: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

C:组织液向淋巴液运输:各种物质

D:淋巴液又可回流到血液

二、自稳态

1、概念: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2、渗透压

1)渗透压的作用:与水分渗透作用有关

2)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微粒数(mol浓渡)成正比

3)正常人体渗透压:280~310毫渗量(mOsm/L),与细胞内液等渗

4)神经和激素调节维持稳定

3、酸碱度

1)细胞外液正常值pH7.35 ~ pH7.45

2)调节:通过NaHCO3、H2CO3、Na2HPO4、 NaH2PO4等物质进行调节

三、内环境自稳态的重要意义

1、为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2、自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将出现疾病

练习:

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乙酰胆碱

2.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提供营养的细胞外液是()

A、血液

B、组织液和淋巴

C、血液和组织液

D、血浆和组织液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C①② D.②④

4.细胞外液的三种组分中,能够直接相互转化的是

A.组织液和淋巴 B.淋巴和血浆 C.血浆和组织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pH值 D.渗透压

6.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

A.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D.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7.人体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内环境中完成的是

A.R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出RNA

B.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

C.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过敏原与抗体结合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8.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

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9.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10.将人红细胞置于盛有下列液体的离心管中。10分钟后离心,得到沉淀物和上

清液,则上清液中K+含量最高的离心管内盛有

A.10%氯化钠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

C.20%蔗糖溶液 D.蒸馏水

11.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胳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

A 血液一淋巴一组织液一肌细胞

B 淋巴一血液一组织液一肌细胞

C 血液一组织液一肌细胞

D 淋巴一组织液一肌细胞

12.脂类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吸收开始,一直到被输送到部分组织细

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

①血浆②淋巴③组织液

A.①②③ B. ③②①③ C. ②③①③ D. ③②①

13.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 剧烈运动一段时间产生的乳酸会使A液和C

液酸性改变很多

C ③中的氧浓度 < C液氧浓度

D 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和水

14.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

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可能会升高

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

1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CO2、O2 B. H2O、Na+

C. C6H12O6、尿素

D. 血红蛋白、氧化酶

1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一、H2PO4一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17.人体内的体液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A~D代表体液的各组成部分,说出其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A和B液体的物质交换通过组织中的___________结构完成。

(3)B与C之间的水的交换方式是__________,消化道中的氨基酸进入A液体的方式是___________。

(4)D液体直接来自___________,D液体进入A液体要经过___________。(5)内环境中的水以___________形式进入胃、肠道。

18.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B液为,C液为,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环境为。

(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 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

浓度升高,导致病的发生。

1-5ADACB 6-10CBDAD 11-15CBCBD 16A

17

1)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2) 毛细血管壁

3) 渗透作用主动运输

4) B液体淋巴循环

5) 消化液

18

1) 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

2) 毛细血管内CO2浓度低于胰腺组织中的CO2浓度

3) 胰岛素葡萄糖糖尿

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氨基酸、蔗糖等有机物是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D.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 2.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释放到内环境中与突触后膜上受体发生结合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入侵很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 D、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3.关于内环境与稳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 B. 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相互转化需要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 C. 只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改变,人体就不会生病 D. 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的稳定状态,稳态的调节有一定限度 4.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种类和大小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D.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O2、血红蛋白、葡萄糖、胰岛素等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内环境 D.长期营养不良容易导致机体组织水肿 7.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毛细淋巴管上皮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与淋巴 B. 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或汗液排出 C. 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 D. 感冒病毒的入侵不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8.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只包括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种类和大小 C.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可使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D.神经——体液调节网络,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9.一项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在英国诞生了,它给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的皮肤”的获得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

(完整版)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试题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 2.细胞内液是指 A.人体内全部液体B.人体细胞内的液体 C.人体循环系统内的液体D.人体细胞外的液体 3.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 A.细胞液B.血浆C.组织液D.淋巴 4.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A.淋巴B.组织液C.血浆D.淋巴和组织液 5.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A.血浆B.淋巴C.食糜D.组织液. 6.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7.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a,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 A.a=b B.a=b+c C.a=c D.a>b+c 8.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9.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10.一金鱼缸中有正常生长的金鱼藻、小鱼,现将金鱼缸密闭,通入适量的C18O2,—段时间后在小鱼体内存在放射性18O的部位有 ①肺②血浆③组织细胞基质④组织蛋白⑤脂肪组织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11.体内细胞外液的流动方向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B.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C.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D.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12.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13.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第一章 高中生物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下列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2.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B.肝脏细胞和肾脏细胞都生活在组织液中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 4.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质量分数为%的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提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抑制尿液的形成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5.右上图是人运动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是()

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 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被消耗掉了 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6.下列关于细胞外液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主要方面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 7.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O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优秀教学设计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优秀教学设计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优秀教学设计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模块为《稳态与环境》,因此,应该让学生开始本模块的学习时,就明白什么是稳态,理解稳态的重要意义。 本章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能力方面 1.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本章内容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其中第1节可用1课时教学,第2节可用2课时教学(其中实验1课时)。 本章题图由3张图片组成:边防战士在冰天雪地里巡逻、工人在炼钢炉前工作、抗洪战士在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分。章引言则就这3

种场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内环境"的概念比较抽象,教材这 样做,是从宏观方面引入,从外在现象入手,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压图诗是本章的点睛之笔,具有统领全章内容的功能。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内环境是核心概念,既包括了内环境的定义,也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细 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还包括本章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的组成、为什么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等。教材第2章还要继续 阐释内环境为什么能维持稳态。在这部分内容的最后,教材以在内环 境中体内细胞能正常地生活,"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这样 的问题,引出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的内容。 "细胞外液的成分"是学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等内容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以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资料分析所提供 的`材料,比学生在初中曾经学过的相关内容更为详细。资料内容不 要求学生记忆,而是供学生分析细胞外液有哪些主要成分时参考。教 材在这部分内容最后总结"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这样,就在"内环境"和"生物 进化"这两个核心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 要方面。渗透压的概念比较难理解,教材用的篇幅稍多,并且用旁栏 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pH的概念,教材用" 学科交叉"栏目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化学知识;内环境的温度特点比较 好理解,教材仅用一句话来介绍。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与内环境之 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比较好理解。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的内容,则比较复杂。教材在此处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到答案。本节 教材正文之后,还安排了与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有关 的技能训练,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既练习、领悟构建模型的方法,又 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内容。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内环境的动态 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内容。"问

必修3测试题(一)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必修3测试题(一)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内,每题3分,共75分)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C.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D.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4.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5.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的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①抗体与抗原结合②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尿素的生成 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⑥乳酸与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⑥ 6、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7、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叙述不正确的()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体液: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分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内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细胞外液的成分 a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b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c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注意: (1)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2)人的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故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而是外界液体。 (3)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4)血液中的物质不一定是内环境成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但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5)不同体细胞所处内环境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渗透压:分为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3)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 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 ①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②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过少) ③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6、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 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 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 等离子有关;

第一章_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 分的液体增多? A.① B.② C.③ D.④ 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 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老年人骨质疏松病 4.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pH值 D.渗透压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能渗出毛细淋巴管壁成为组织液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10.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1.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知识点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知识点总结 编写人:张瑞萍班级姓名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 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0. 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 成分 项目 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 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 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 汇入 ①血浆透出毛细 血管壁 ②组织细胞代谢 产生 ①组织液渗入毛细 淋巴管形成 ②由消化道吸收而 来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

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A组基础题组 考点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2.(2018山东青岛期初调研)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和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激素、抗体和淀粉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时,体温就可以维持正常 C.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 D.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进入宿主细胞发挥作用 3.(2018河北武邑中学三调)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B.该“媒介”的稳态包含理化性质和成分的动态平衡 C.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D.该“媒介”pH的稳定与C O32-和HP O42-等离子有关 4.(2018山东淄博一中期中)人体稳态的维持是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会使细胞外液的pH显著降低 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细胞外液中K+和C1-的浓度 D.人体处于稳态时,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稳定不变 考点二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 5.(2017课标全国Ⅲ)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素能目标★ 备考明确 1.体液的组成 2.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及作用 (1) 内环境的成分 ①血浆的主要成分 ②与血浆相比,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2)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内环境的作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基础小题】 1.判断正误 (1)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2019 全·国卷Ⅲ,T5A)( √ ) (2)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2018 浙·江高考,T11D)( √) 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

(3)NaCl 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而Cl -不参与( ×) (4)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 (5)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6)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7)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8)内环境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 (9)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10)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 明显降低(× ) 2.热图导析:据图回答有关内环境的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④细胞内液 (2)连线下列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3.选择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序号填空 ①血红蛋白②尿素③CO 2 ④麦芽糖⑤激素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⑦氨基 酸⑧抗体⑨载体⑩消化酶? 神经递质? 淋巴因子? 受体 以上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②③⑤⑦⑧ ?? 4.教材边角知识拾遗 (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水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血泡的 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还含有血细胞。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为何必须使用生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后果? 提示:人体注射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溶液;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如果输液时使用的注射液浓度过高或 过低,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 1.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能力目标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总括必修一、二,引入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将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认识生命系统内部的调节机制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先看几幅图引入第一章内容。

2009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连”的战士 在界江哨位上站岗执勤。当日,地处中俄 边境的黑龙江黑河市气温达到零下三十 五、六度。 2004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 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内的温度高 达1600℃,炉前起码超过100℃。 1.无论是在冰天雪地的边防线上巡逻的战 士,还是在炼钢炉前挥汗如雨的工人,体 温都是37℃左右,这是为什么?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时,需要及时补充含 盐的水(比如喝电解质饮料),这又是为 什么? 问题导入: 1.人体的体温不论外界环境是什么样,正常情况是多少?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时,需要补充什么?为什么? 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 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知识点笔记)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内环境的组成 ①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组织液(细胞间隙液)、淋巴等体液 ②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 注:【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组织液液只能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内】 ③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无机盐浓度)在37度时约为770kpm,相当于生理盐渗透压(2)酸碱度 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②、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3)温度(37℃,波动一般不超过1℃) 三、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①代谢活动均在细胞中进行,故细胞中CO2浓度最高 ②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器官有一个(皮肤) 四、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的调节:神经 ----- 体液 --- 免疫共同调节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 【组织水肿】 (1)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 (2)组织水肿的原因

人教版必修三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的组成 1. 2. 细胞名称 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有 盲端)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血浆 3. 血浆:血浆蛋白 血液 血细胞:血红蛋白 ⑥ ⑦ ⑧ 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4.内环境的成分 (1)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一般是指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 (2)不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有: ①只存在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载体蛋白等。 ②存在于体内的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 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3)在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1)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 的稳态。 (2)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4)激素调节过程,激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高分点拨] 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 (1)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2)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3) 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水解消化过程。 二、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营养物质、氧气 养料 O 2 CO 2、H 2O 废物

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引发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总结如下: 五、物质跨膜层数的计算

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1〕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2〕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3〕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4〕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5〕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6〕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7〕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8〕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_不参与 〔9〕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10〕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11〕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12〕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13〕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14〕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15〕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16〕寒冷时,人体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17〕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18〕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的增加 〔19〕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20〕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21〕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22〕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3〕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24〕血浆可来源于组织液回渗或者淋巴管静脉汇入 〔25〕组织液可来源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和淋巴 〔26〕在内环境中,可以找到淋巴因子,血红蛋白,激素等 〔27〕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和黏膜、器官中 〔28〕体温感觉中枢位于下丘脑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知识点总结 晨背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3.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水,无机盐(Na+, Cl-),蛋白质(血浆蛋白) 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5.细胞外液的成分气体:O2, CO2等 其他: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7.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考点:(1)、于血浆、组织液与淋巴中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脂质类等营养物质、气体分子(CO2O2)、代谢产物、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等。这些一定是内环境成分。 (2)、属于细胞内液和细胞膜上的成分:血红蛋白、糖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胞内酶(如呼吸酶)不是内环境成分。 (3)、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消化酶),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注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晚背 8.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温度:总是维持在37 0C左右 9、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组织液中的溶质含量较高(1)、局部细胞代谢异常旺盛;(2)、淋巴管堵塞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1)、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2),营养不良)(3),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的稳定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题目及答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例1.血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及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分别是()。 A. 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 B. 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 C. 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和血浆 D. 血浆、组织液、组织液 例2?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更快。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正确的是() 肌肉静脉 注射点滴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 A. ①②③① B .②①③② C .③①②③D .②③①① 例3(15年海南)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 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 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例4(13年海南)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 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C. 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 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浓度 例5、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 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例6、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增加 B 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D 淋巴减少 例7、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 水肿,其原因() A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例8 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 泌尿系统 B ?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 ?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例9、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载体②呼吸氧化酶③神经递质④激素⑤胰蛋白酶⑥纤维蛋白原

人教版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学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基础知识预习】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从外界获得必需的养料和氧。多细胞生物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必须依靠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他是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2.体液包括(约占2/3)和(约占1/3),后者包括、、和等。这三者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3.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 4.体液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是、、。 2.⑴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越多,即,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1

⑵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其相对稳定的维持与血浆中 的存在有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 【练习】 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3.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尿素 B.淀粉 C.激素 D.维生素 4.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内环境 5.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 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7.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8.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x>y>z B.y>z>z C.z>y>z D.z>x>y 9.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A、NaCl——HCl B、NaHCO3——H2CO3C、NaOH——HCl D、NaHCO3——NaCl 10.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 ①组织发生水肿②组织发生脱水 ③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增加④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降低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doc

专题24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讲考纲 考纲概要考纲解读高考真题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1.理解内环境的构成及维持 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1.2017新课标Ⅲ卷(4)、2017江苏卷(15)、 2017新课标Ⅰ卷(31)、2016浙江卷(4)、 2015新课标Ⅰ卷(3)、2015江苏卷(5)、 2015海南卷(18)、2015海南卷(27) 讲考点 考点一内环境及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的组成 (1)内环境 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三种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 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内环境中的物质转化 (3)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水肿的成因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

2.内环境的稳态 (1)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稳态的调节实例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例1】(2017年江苏卷,1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答案】B 【跟踪训练1】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和能量的交换 B.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A 【解析】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单细胞生物大多直接生活在水中,没有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尿液不属 于细胞外液,因而不属于内环境;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内环境;如果 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也会出现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讲方法 1.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与生理过程 (1)内环境存在与不存在的化学物质举例归类 类别物质举例 存在的营养物质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甘油 代谢产物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神经递质、激素、抗体、溶菌酶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 不存在的 细胞内特有呼吸酶、血红蛋白、DNA聚合酶、糖原 细胞膜上的载体、受体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提纲(非常好) 知识框架 知识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提纲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包括(约占2/3)和(约占1/3),后者又包括、 、等 细胞外液三者的关系是: 毛细血管细胞的生活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单细胞生物没有内环境,直接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成分主要有:激素、神经递质、血浆蛋白、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尿素、抗体、淋巴因子等。(排除细胞内的成分和外环境中的成分) a、细胞内的成分:血红蛋白、呼吸酶、细胞质基质、各种细胞器、载体 b、外环境: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尿道、子宫、泪腺、汗腺(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唾液、纤维素、消化酶 .......) C、内环境发生的生理过程: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激素与受体结合(排除胞内生理过程:蛋白质如抗体的合成、呼吸作用;外环境中食物的消化吸收)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一)渗透压 1)溶液渗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微粒数目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2)影响血浆渗透压大小的因素:主要与和的含量有关。

(二)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三)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在左右。 (四)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1)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2)淋巴回流受阻(3)肾小球过滤能力下降,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从而导致组织水肿。(4)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性水肿,过敏反应时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5)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四、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 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及的动态变化 稳态的概念: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四、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后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 内环境成分改变:钙离子:缺钙,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儿童佝偻病 .....、手足抽搐症;血 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 ...等症状。缺氧(高原现象):头痛、乏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提醒:缺铁性贫血不是内环境成分改变) 理化性质改变:发烧、大量出汗、严重腹泻。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原理]: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缓冲物质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常见缓冲对:H2CO3 和NaHCO3 酸性物质(如乳酸):HL + NaHCO3→NaL(乳酸钠)+ H2CO3(H2O + CO2) 碱性物质(如碳酸钠):Na2CO3 + H2CO3→NaHCO3(可随肾脏排出体外) [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